丹参葡萄糖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丹参葡萄糖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一、丹参葡萄糖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自会,王青,刘沫,吴彤,欧阳丹薇[1](2021)在《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注射剂是中国独创的新制剂,具有起效快、疗效高等优势,打破了中药只适合治疗慢性病的传统观念,弥补了中医临床急救用药的空缺,对某些疑难重症、危急重病的治疗效果较好。但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及品种的日益增多,不良反应的出现愈加频繁,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这极大限制了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基于中药注射剂的研究现状,对其安全性和化学成分的质量控制、毒性研究以及物质基础研究工作进行综述,以期为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安全控制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参考。

崔伊凡[2](2020)在《冠心宁注射液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题依据:冠心宁注射液是丹参和川芎经加工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多年临床应用历史。冠心宁注射液属于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是山西省注射液的优势品种,在全国共有7个生产企业,山西省占到5个。此外,山西还有另外两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即红花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三种注射液临床应用接近,但红花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在临床使用量上明显多于冠心宁注射液。因此,本研究拟对冠心宁注射液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揭示冠心宁注射液的作用特点和扩大临床应用奠定基础。目的:本课题以冠心宁注射液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和鉴定,为其活性成分研究奠定基础;分析低温、冻融、高温和光照对冠心宁注射液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明确冠心宁注射液在运输及仓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奠定基础;对冠心宁注射液体外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与红花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比较;最后通过网络药理学揭示冠心宁注射液在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1)联合采用UPLC-Q Orbitrap HRMS与1H-NMR技术对冠心宁注射液及其不同溶剂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结构类型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结合构建的化合物分子网络进行结构鉴定。(2)明确冠心宁注射液在运输及仓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低温、冻融、高温和光照对冠心宁注射液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以丹参素钠、原儿茶醛、阿魏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为定量指标,结合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对含量比较,评价不同影响因素对冠心宁注射液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3)比较冠心宁注射液与另外两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的体外抗凝血(APTT,PT,TT的测定)、抑制血小板聚集(抗PAF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抗氧化活性(DPPH、FRAP),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揭示冠心宁注射液在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方面的作用机制。结果:(1)联合采用UPLC-QOrbitrap HRMS与1H-NMR技术,通过对冠心宁注射液以及不同溶剂萃取部位的分析,推测并初步鉴定194个化合物,包括糖类4个、氨基酸类11个、核苷酸类4个、有机酸类27个、二萜醌类43个、苯酞类42个、丹酚酸类26个、黄酮类1个、脂肪酸类2个、三萜类2个、甾体类1个、其他类31个。与直接分析注射液相比,通过对不同极性溶剂萃取部位的分析,可进一步推测并初步鉴定冠心宁注射液中45个化合物。构建了二萜醌类与苯酞类化合物的分子网络,利用其诊断离子和质谱裂解规律,进一步推测了6个苯酞类和13个二萜醌类化合物。此外,通过NMR技术鉴定了冠心宁注射液中16个初级代谢产物,其中有10个化合物仅在NMR分析中鉴定。(2)明确了冠心宁注射液在低温、冻融、高温、强光照射四个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丹参素钠在高温条件下含量升高,其他条件下相对稳定;阿魏酸、香草酸、绿原酸、咖啡酸在不同的影响因素条件下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在低温条件下含量升高,在冻融和高温条件下含量降低;迷迭香酸、丹酚酸B在高温、强光照射条件下含量降低,在低温条件下较为稳定。(3)在体外抗凝血作用方面,冠心宁注射液具有显着延长APTT、PT、TT的作用,冠心宁注射液与红花注射液的体外抗凝血作用能力相当,且明显强于舒血宁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具有显着抑制PAF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冠心宁注射液与红花注射液能力相当且明显强于舒血宁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对PAF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最强;在抗氧化活性方面,冠心宁注射液的活性强于红花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筛选出冠心宁注射液中24个化合物与抗凝血、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有71个共有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冠心宁注射液抗凝血、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能与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Rap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有关。结论:本文通过联合运用UPLC-QOrbitrap HRMS与1H-NMR分析技术,初步推测并鉴定到冠心宁注射液中194个化合物,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推测和鉴定146个化合物。其次,明确了冠心宁注射液在运输及仓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发现高温与强光照射对冠心宁注射液中化学成分影响较大,冻融也会对部分成分产生影响,而低温条件对冠心宁注射液中化学成分影响较小,因此建议选择高于零度的低温环境保存;冠心宁注射液的体外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氧化作用均较强,通过网络药理学发现其主要从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Rap1信号通路等来发挥抗凝血、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揭示了冠心宁注射液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

王定国[3](2020)在《聚精助育颗粒对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的临床及指纹图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聚精助育颗粒对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病患精液相关参数的影响,以证实聚精助育颗粒的临床疗效;同时,对聚精助育颗粒复方中的药效物质基础成分进行鉴定并建立组方在不同波长条件下的HPLC指纹图谱,以明确聚精助育颗粒组方中的药效物质基础成分及全方指纹图谱,为下一步聚精助育颗粒的药效学研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1按纳入标准选入符合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病例60例(脱落4例),给予聚精助育颗粒口服治疗(服法:1剂/日,3次/日,饭后开水冲服,分早中晚三次服用),疗程为13周。严格按要求采集病患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3周后的精液质量标本,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对精液中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依据第四版《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的标准,做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2聚精助育颗粒复方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主要含括药效物质基础成分的鉴定和全方指纹图谱的建立。采用HPLC-DAD技术对聚精助育颗粒各单一标准品、各单一颗粒样品、各颗粒阴性对照样品、混合标准品1、混合标准品2及十批颗粒样品进行测定,依据测定结果建立聚精助育颗粒全方双波长指纹图谱(300nm和210nm),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软件对其进行评价,最终对聚精助育颗粒HPLC指纹图谱特征色谱峰进行单方归属。结果:1聚精助育颗粒对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病患精子活动力影响的研究56例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病患经聚精助育颗粒治疗13周后的精液相关指标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病患的精子密度经治疗后(23.36±9.66×106/ml)与治疗前(22.89±10.37×106/ml)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病患的精子总活率经治疗后(59.84±12.87%)与治疗前(46.82±10.34%)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A级精子活动力经治疗后(37.10±12.07%)与治疗前(25.11±9.85%)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B级精子活动力经治疗后(13.88±5.27%)与治疗前(11.33±7.23%)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A级+B级精子活动力经治疗后(50.97±11.92%)与治疗前(36.43±7.66%)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56例有效病例中,病患的平均年龄为34.21±5.36岁,主要集中在2635岁之间,其中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45岁;并依据疗效标准:治愈8例(占14.29%)、显效21例(占37.50%)、好转13例(占23.21%)、无效14例(占25.00%),总有效率75.00%。2聚精助育颗粒在不同波长下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2.1通过对比聚精助育颗粒各单一标准品、各单一颗粒样品、各颗粒阴性对照样品及混合标准品1、2测定结果色谱图,聚精助育颗粒阴性对照样品汤剂在300nm波长处总的约有35个色谱峰,去除前5分钟色谱峰后,丹参颗粒贡献了10个色谱峰;生炙黄芪颗粒共贡献4个色谱峰;生熟地黄颗粒共贡献2个色谱峰;枸杞子颗粒贡献4个色谱峰;酒黄精颗粒贡献1个色谱峰;沙苑子颗粒贡献7个色谱峰;川续断颗粒贡献8个色谱峰;益母草颗粒贡献1个色谱峰;制何首乌颗粒贡献2个色谱峰;菟丝子颗粒、太子参颗粒和鸡血藤颗粒则无特别的色谱峰。2.2通过对比各单一标准品、各单一颗粒样品测定结果色谱图,对300nm和210nm波长下十个批号聚精助育颗粒全方HPLC指纹图谱中的29个共有峰进行指认,并指认了其中的6个峰,分别有12号色谱峰为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13号色谱峰为毛蕊花糖苷(地黄)、14号色谱峰为金丝桃苷(菟丝子)及二苯乙烯苷(制何首乌)、19号色谱峰为沙苑子苷(沙苑子)、25号色谱峰为丹酚酸B(丹参)、29号色谱峰为川续断皂苷VI(续断),其余色谱峰是由多个药物颗粒共有的,所以难以进行指认及归属。结论:聚精助育颗粒治疗13周后可有效提高病患的精子活动力。在300nm波长下聚精助育颗粒阴性对照样品色谱图中丹参颗粒、川续断颗粒、沙苑子颗粒、生炙黄芪颗粒和枸杞子颗粒的色谱峰贡献度最大;根据聚精助育颗粒方义分析,色谱峰中贡献度最大的6味药物,分别以生炙黄芪颗粒和枸杞子颗粒为君药,丹参颗粒为臣药,沙苑子颗粒为佐药,川续断颗粒为使药,其结果与聚精助育颗粒药物配伍相符,进一步证实了聚精助育颗粒组方配伍的有效性。其次指认了300nm和210nm波长下十批聚精助育颗粒HPLC指纹图谱中的12号色谱峰为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13号色谱峰为毛蕊花糖苷(地黄)、14号色谱峰为金丝桃苷(菟丝子)和二苯乙烯苷(制何首乌)、19号色谱峰为沙苑子苷(沙苑子)、25号色谱峰为丹酚酸B(丹参)、29号色谱峰为川续断皂苷VI(续断)。由此可见,聚精助育颗粒中的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信息的特征实际上是混杂状态下的综合整体,证实了聚精助育颗粒的药效物质成分间相互作用、相互干扰的整合作用;并通过所指认出的色谱峰可知,其与方义配伍相符,更加证实了聚精助育颗粒组方配伍的有效性。

陈丽冰[4](2020)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及其中间体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中药质量一致性,完善中药中间体及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本研究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及其中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质量分析手段、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技术及多变量统计工具建立制剂及其中间体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完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现有质量评价要求,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学术成果如下:1.建立中间体丹参提取液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HPLC-UV)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其中7种指标成分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丹参素(danshensu,DSS)、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PA)、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紫草酸(lithospermic acid,LA)、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B)、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A)进行定量分析。完成指纹图谱及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并利用建立的分析方法对30批丹参提取液的指纹图谱及指标含量进行分析,从指纹图谱相似度及指标含量两个角度评价丹参提取液的批次一致性。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石硫上清液质量进行一致性评价。利用工厂样本7种指标含量建立PCA模型,以工厂稀释样本、实验室制备样本以及异常样本为监测对象,借助异常监测指标Hotelling’s T2和DModX考察模型的质量一致性评价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监测样本异常,有效评价石硫上清液质量。另外,与传统控制图表达形式不同,此次研究将Hotelling’s T2和DModX两个统计量进行结合表示,在一张图中同时描述两个统计量的异常监测情况,提高了异常监测效率,为石硫上清液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了参考。3.建立石硫上清液7种指标的NIR定量分析模型。结合连续投影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竞争性自适应加权采样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区间偏最小二乘法(Interval PLS,iPLS)及协同间隔偏最小二乘算法(Synergy Interval PLS,siPLS)四种波段选择算法,比较研究溶液和冻干粉两种体系光谱的建模效果。模型结果显示,以冻干粉光谱结合CARS波段选择算法建立的定量模型性能较好,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较低,R2cal与R2pre均达到0.950以上,表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石硫上清液NIR定量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实现质量一致性快速评价奠定了基础。4.建立基于多元全局性分析指标的一致性评价方法,并对关键质控指标进行识别。利用糖类化合物、药效物质酚酸类化合物和无机盐等18个指标对制剂质量一致性进行评价,并与传统HPLC-UV指纹图谱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多元全局性分析指标的一致性评价方法比传统指纹图谱评价方法更全面、有效。并利用PCA中的载荷图识别筛选出Na+、果糖(fructose,Fru)、葡萄糖(glucose,Glc)、甘露三糖(manninotriose,Man)、丹参素和丹酚酸B等6个关键质控指标。关键质控指标的识别能够为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提高质控效率。

张倩[5](2019)在《抗血栓天然活性成分筛选及其药理作用初步研究》文中认为血栓性疾病是由血栓过度形成导致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引起的相关疾病。血栓分布在人体不同部位引起的脑血管、心血管及外周性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处于上升趋势,因此预防血栓形成是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发展方向。天然来源的动植物材料如传统中药、功能性食物等具有显着的抗血栓活性,按其主要作用机制可分为三大类:(1)抑制凝血级联反应以及干扰血栓扩大的抗凝剂;(2)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抑制血栓形成的血小板抑制剂;(3)能直接溶解已形成血栓的溶栓剂。课题组前期对31种活血化瘀中药及14种功能性食物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发现其中部分天然产物对血小板聚集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说明这些天然产物中确实存在活血化瘀的相关活性物质。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建立一系列基于离线液相色谱(LC)监测技术的新型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快速有效地筛选活血化瘀中药(延胡索、川芎、丹参、红花、卷柏)及功能性食物(柑橘属柠檬)中与血栓形成有关的活性成分,并对天然产物及相应活性成分的相关药理作用进行评价。期望筛选出活血化瘀中药和功能性食物中具体的药效物质,在验证其活性的基础上,对活性较好的单体进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此外,建立针对活性中药丹参中极性丹酚酸的快速富集分离方法。系统地为上述药物和食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八个章节:论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血栓形成过程及目前天然产物抗血栓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突出了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在抗血栓治疗中的重要性,以及探索药效机理对于药物筛选与研发的必要性。介绍了LC技术作为一种现代高效分离工具在天然产物研究方面的应用,详细描述了基于离线LC分析的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目前的研究和应用趋势。通过描述该技术的基本思路和进展情况,阐明了本研究选题及研究的目的、技术背景和立论依据。论文第二章采用离线血小板直接亲和萃取结合LC-DAD分析,对延胡索和川芎中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成分进行筛选。结果发现延胡索总生物碱提取物(TAE)中有5个能与血小板结合的化合物包括海罂粟碱、脱氢紫堇碱、四氢小檗碱、四氢黄连碱及紫堇碱。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该5个化合物对凝血酶(TH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85μg/mL),并且其中4个(海罂粟碱、四氢小檗碱、四氢黄连碱和紫堇碱)的抗血小板作用为首次发现。此外,含量测定的结果显示,该5个化合物总含量约占TAE的21%,是延胡索TAE中的主要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而川芎中有5个化合物包括咖啡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Z-藁本内酯能与血小板特异性结合,其中洋川芎内酯A和Z-蒿本内酯能明显抑制THR诱导的洗涤血小板聚集,是强烈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而另外3个成分体外抗聚集活性较弱。结合含量测定和体外活性测试的结果,发现川芎醇提物中含量最高的两个成分表现了最强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尽管由于亲和力-内在活性的限制,血小板萃取结合HPLC分析在筛选天然产物中的特异性活性成分方面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该方法确实能快速地缩小复杂基质中活性化合物范围,为具体成分筛选提供便利。论文第三章采用血小板吸附中空纤维LC-DAD生物指纹图谱方法,对丹红混煎剂中潜在的血小板抑制活性成分进行筛选。通过与空白纤维对比,从丹红混煎液中共找出12个靶向血小板的成分。结合LC-MS/MS分析鉴定了其中9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并通过体外试验证实了其中3个化合物包括苯丙氨酸、丹酚酸A和丹酚酸B,对三种激动剂THR、二磷酸腺苷(ADP)以及U46619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直接抑制作用。通过构效关系理论推测与丹酚酸A和丹酚酸B拥有相似丹参素结构单元的另外2个已筛选出但未获得单体的化合物丹酚酸H/丹酚酸I和丹酚酸L可能也具有血小板抑制活性。吸附性中空纤维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对直接血小板亲和萃取进行了改进,一方面减轻了血小板萃取不断离心分离过程中对血小板造成的损伤,另一方面也缩短了筛选时长。该方法可用于寻找其他活血化瘀药材中的其他活性化合物。论文第四章采用THR亲和超滤萃取结合LC-DAD分析对川芎中潜在的THR抑制活性成分进行筛选。通过比较活性和失活THR的超滤萃取结果,找到川芎醇提物中共8个能与活性THR结合的成分,并鉴定了其中3个成分的化学结构。通过体外活性实验测试证明其中异绿原酸C和洋川芎内酯I具有较好的THR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206.48μM和197.23μM)。进一步分子对接分析结果表明,该两个化合物都能与THR具有催化活性位点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结合且有较低的结合能。此外,另有4个与所筛选出的化合物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异绿原酸A和B、洋川芎内酯J和N在与THR的分子对接分析中也显示了与筛选到的活性化合物非常类似的THR结合能量以及结合位点,提示这些化合物可能成为潜在的THR抑制剂。亲和超滤萃取能实现蛋白质靶标和小分子化合物快速分离,通过活性和失活酶的筛选结果比对能增加筛选结果的可靠性,该方法在应用于靶向酶或其他蛋白质等大分子的活性成分筛选上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论文第五章采用基于LC-MS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辅助植物化学分离的方法筛选柠檬提取物中的抗血小板化合物。结果表明柠檬提取物中的7个标志性化合物是柠檬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活性物质,通过UPLC-IT-TOF-MS技术鉴定了其中5个化合物包括2个香豆素、1个类黄酮、1个三羧酸和1个苯酞类化合物。验证了其中4个化合物即氧化前胡素水合物、柠檬酸、香叶木苷、柠檬内酯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300μM)。此外,基于血小板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推测柠檬内酯可能通过TXA2/TPβ/GPCR(i)/PI3K/Rap-1b途径抑制血小板功能,并且可能对花生四烯酸(AA)转化为血栓素A2(TXA2)的关键环氧化酶(COX-1)有一定抑制作用。本章通过引入化学计量学的多元统计分析数据处理方法,对传统的活性指导下的植物化学分离过程进行了极大程度的简化,通过分析较初级分离阶段获得的不同极性流分中的组分,挖掘其中的差异组分和潜在活性物质,大大缩短了植物化学分离的过程,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论文第六章应用谱效关系的理念,对卷柏炒炭前后止血活性转变的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药理实验证明,卷柏炭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止血活性,可以缩短肝素钠病理性出血模型大鼠尾部出血时间(BT)、升高全血粘度(WBV)及血浆粘度(PV)、降低红细胞沉降(ESR)、缩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而卷柏提取物对BT、WBV、PV、ESR和红细胞压积(PCV)都没有显着影响。通过HPLC-DAD和LC-MS分析卷柏和卷柏炭提取物的成分差异,共鉴定出11个炮制前后的差异成分,并对其中两个代表了变化趋势的化合物二氢咖啡酸和穗花杉双黄酮进行抗/促凝活性分析。发现二氢咖啡酸作为炮制后含量明显升高的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止血活性,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缩短凝血时间;而穗花杉双黄酮作为炮制后含量明显降低的化合物,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活血的作用。说明由于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导致卷柏和卷柏炭对凝血系统起到完全相异的作用。这对临床上两种药物用于凝血系统相关疾病提供了一些参考。论文第七章基于葫芦[6]脲(CB[6])促进的叠氮-炔基的环加成反应制备了固定在Fe3O4@SiO2纳米粒子上的氨基封端的超分子CB[6]准轮烷复合物材料,对丹参中的极性丹酚酸类化合物进行了萃取研究。通过考察不同萃取条件下材料的吸附能力,推测材料对丹酚酸可能的阴离子交换、疏水相互作用及氢键作用等吸附机制。同时采用静态吸附实验对材料的吸附模型进行了研究,说明材料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所采用的材料表现出相当优异的吸附性能,对多个丹酚酸包括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都具有非常快速的吸附速率(10 min以内)以及相当高的吸附量(15-80 mg/g)。同时材料还兼具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较高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在应用于复杂加标丹参样品中的一些极性丹酚酸类化合物的萃取中显示出较高回收率(95.1%-106.5%)。所建立的针对丹参中几个代表性活性丹酚酸的快速高效萃取方法也有助于丹酚酸类化合物的进一步应用。论文第八章为总结与展望。本文围绕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研究为核心,以LC技术为基础,通过基于离线LC监测技术的新型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对中药延胡索、川芎、丹参、红花和食物柠檬中的活血成分进行了筛选,同时对中药卷柏炮制前后与血栓形成相关活性转变的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对筛选出的活性成分进行了与血栓形成过程中包括血流变系统、凝血系统、血小板聚集系统相关指标药理活性的评价和验证。采用差异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柠檬中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柠檬内酯进行了抗血小板聚集机制探索。本研究还采用了基于磁性分散固相萃取的方法对丹参中具有潜在抗血栓作用的活性成分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进行了有效的分离萃取。总之本研究以LC为分析手段,结合生物活性测定,着重发展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分析方法,以高灵敏度、准确可靠地分离、筛选和鉴定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为目标,建立了包含血小板直接亲和萃取、超滤筛选、中空纤维固定化、计量学辅助植物化学分离以及谱效分析等筛选方法,为活血化瘀中药和功能性食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分析及药理作用评价、作用机理探索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发展有利于天然产物的质量筛查及物质基础探索,也有利于不断在天然产物研究领域挖掘更多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同时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分离研究及天然产物和活性成分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杨龙飞[6](2018)在《丹参水溶性成分多指标谱—效相关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丹参水溶性成分HPLC定量指纹图谱及其药效学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丹参水溶性成分谱-效相关数学模型,探索丹参水溶性成分有效物质群及其活性量化评价系统,以实现更加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丹参药材质量的目的。方法:从全国范围内收集不同产地丹参样品,通过优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并对检测波长、柱温、流速、内标物等色谱条件进行考察,建立丹参水溶性成分HPLC定量指纹图谱,并进行方法学考察,采用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及对照品与共有峰的对比,对丹参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中的化学成分做了初步的分析;以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以PTK787为造模剂,建立斑马鱼节间血管损伤模型,以特非那定为造模剂,建立斑马鱼心脏损伤模型,以三氯化铁为造模剂,建立斑马鱼尾动脉血管狭窄模型,并分别以不同剂量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液进行治疗,分别测定斑马鱼节间血管(ISV)长度、静脉窦-动脉球(SV-BA)间距、尾动脉血管直径(Φ)及血流速度(v),计算相对血管增长率、相对心脏修复率、相对血管舒张率及相对血流速度促进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丹参水溶性成分的不同药效作用进行敏感度分析,通过计算关联度与关联极性来确定丹参中不同水溶性成分对不同药效学指标的影响程度。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法构建丹参水溶性成分谱-效相关数学模型,通过盲法验证,继而建立丹参水溶性成分谱-效相关质量评价系统。结果:确定了以水为溶媒制备供试品溶液,以优化的色谱条件,建立了丹参水溶性成分HPLC定量指纹图谱,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RSD均小于3.0%;对63批丹参样品进行了测定,选定了9个共有峰,经相似度分析,各样品间相似度均在0.9281之间,各批样品与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911之间,经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7类,经主成分分析,确定了2个主成分,通过综合得分的计算,依次排序,对丹参样品质量的优劣进行评价;通过对丹参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的鉴别,确定了1号峰为丹参素钠,2号峰为原儿茶醛,3号峰为丹酚酸H,4号峰为迷迭香酸,5号峰为紫草酸,6号峰为丹酚酸B,7号峰为丹酚酸E,8号峰为异丹酚酸B/异丹酚酸E,9号峰为丹酚酸A;以0.3μg/mLPTK787为造模剂,建立了斑马鱼节间血管损伤模型,以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液进行治疗,促血管增长率在20%-85%之间,以2.5μg/mL特非那定为造模剂,建立斑马鱼心脏损伤模型,以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液进行治疗,心脏修复率在29%-84%之间,以50μg/mL三氯化铁为造模剂,建立斑马鱼尾动脉血管狭窄模型,以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液进行治疗,血管舒张率在22%-75%之间,血流促进率在7%-55%之间,可见丹参水溶性成分具有良好的促血管生成、心脏保护及血管舒张作用(P<0.05);经灰色关联度分析,丹参中9种水溶性成分均对促血管增长、心脏保护、血管舒张起增强作用;通过综合得分的计算,将成分对药效贡献值进行依次排序;建立的谱-效相关数学模型,经盲法验证,平均相对预测偏差为5.04%。结论:建立的丹参水溶性成分HPLC定量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样品稳定;建立的指纹图谱,分离度好,准确性高,可以较全面的反应样品的信息,建立的药效学实验方法准确,结果可靠,数据指标灵敏;通过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共有峰的鉴别和其促血管增长、心脏保护、血管舒张作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揭示了样品的物质基础,建立的丹参水溶性成分多指标谱-效相关质量评价系统,方法可行,系统稳定,可为丹参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褚延斌,苏小琴,李德坤,周大铮,余伯阳,鞠爱春[7](2018)在《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代表,已成为中医药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研究决定其安全性与有效性。针对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等问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对其内在成分进行定量,从单一指标到多指标,结合指纹图谱、模式识别、谱效关系、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研究也取得很大的进展。从多指标定量测定、指纹图谱以及谱效关系和Q-marker等方面,对近年来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张娜[8](2016)在《参附注射液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芪参颗粒体内成分研究》文中认为中药注射剂由于直接进入体内,其临床不良反应相对较高,其原因除了临床不合理用药外,主要与中药注射剂的化学物质不明确、质量难以有效控制有关。参附注射液由红参和黑顺片两味中药组成,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之功效,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目前关于参附注射液的化学成分、药效物质以及质量评价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阐明参附注射液的化学成分,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本论文第一部分对参附注射液原料药材及其成品制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1.以乌头类药材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生附子药材的HPLC-PDA指纹图谱,并对12批样品进行了分析,其相似度在0.902-0.994之间,标定了其中9个共有峰;利用LCMS-IT-TOF结合指纹图谱,从生附子药材中鉴定了99个生物碱类成分;利用HPLC-MRM模式,从黑顺片中鉴定了43个生物碱类成分;利用HPLC-MRM对乌头类药材中的12种生物碱类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炮制品与生品相比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明显降低;利用在线孵化自动进样-固相萃取-液质联用对生物碱在不同基质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单酯型生物碱在基质中相对稳定,双酯型生物碱在PBS和PBS加血浆的基质中发生降解,生成脱乙酰基产物和脱甲酸产物。本研究为乌头类药材物质基础阐释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建立的在线孵化自动进样-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技术将为中药成分高效分析提供有效技术。2.以人参类药材为研究对象,利用LC-Qtrap-MS建立了人参皂苷类成分的系统分析策略,检测并相对定量了221个人参皂苷类成分,初步推断了其中197个皂苷的化学结构;将半定量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PCA分析结果显示白参、红参、西洋参的化学成分存在显着差异,各组别人参类药材均含有各自特异性人参皂苷类成分;利用HPLC-ELSD对人参类药材中的11种人参皂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红参中人参皂苷类成分组成与含量均与其他人参类药材存在显着差异。本研究为人参类药材物质基础阐释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建立的分析方法将为中药复杂体系分析提供高效技术。3.以参附注射液为研究对象,通过离线制备结合HILIC-MS的方法,共检测了157个强极性成分,初步鉴定了其中154个的化学结构;通过online SPE-polarity switching LC-MS/MS方法实现参附注射液中13个人参皂苷和10个生物碱的同时测定;通过column switching HILIC-RP C18-LC-MS/MS,实现参附注射液中10个氨基酸、8个核苷、9个生物碱、11个人参皂苷的同时测定;利用HPLC-ELSD、LC-Qtrap-MS、氨基酸分析仪、ICP-MS和ICP-OES对参附注射液中的4种糖类、15种有机酸、16种氨基酸和14种金属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综合测定结果显示,参附注射液含0.002~0.029%生物碱、3.78~6.16%的人参皂苷、0.74~1.19%的游离氨基酸、2.24-3.95%的可水解氨基酸、0.12~0.32%的核苷、0.06~0.35%的有机酸、3.55-6.05%的无机金属元素。本研究通过从原料药到成品制剂化学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基本阐明了参附注射液的化学物质组,为参附注射液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了依据,更好地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芪参颗粒由黄芪、丹参、金银花、附子等药味组成,是针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病因、病机,遵循中医药益气活血复方配伍理论,以益气温阳、活血解毒立法,合理配伍君臣佐使,安全范围宽、动物实验药效确切的临床经验方,具有良好的成药性。本论文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前期文献查阅,建立芪参颗粒化学成分数据库,总结芪参颗粒中各类型化学成分的裂解规律,利用LCMS-IT-TOF建立芪参颗粒化学成分谱,并对色谱峰进行鉴定。正离子模式下,鉴定了41个化学成分,负离子模式下,鉴定了167个化学成分,并对芪参颗粒化学成分的单味药来源进行归属;利用高分辨质谱,对大鼠灌胃给予芪参颗粒提取物后血浆、胆汁、尿液、粪便中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在大鼠血浆、胆汁、尿液和粪便的正离子模式BPC色谱图上中初步鉴定了260个原型化合物及代谢产物,包括血浆中43个、胆汁中71个、尿液中68个和粪便中78个,利用负离子扫描模式共初步鉴定了411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血浆、胆汁、尿液和粪便中分别鉴定了52个、134个、93个和132个。分析结果显示,血浆中主要存在的是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物和硫酸酯结合产物,胆汁和尿液中主要是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物,而在粪便中以原型化合物居多;脱糖基化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磺酸化以及葡萄糖醛酸化反应是芪参颗粒中各类型成分的主要代谢途径;对25个化学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获得了其中21个化合物的药时曲线及药代动力学参数,初步阐明了芪参颗粒主要入血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通过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比对,并结合药动学参数,推测芪参颗粒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可能与甘草酸、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等化合物有关。研究结果将为芪参颗粒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阐明及临床使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赵妍[9](2016)在《基于HPLC/DAD(ELSD)/MS技术的中药复方制剂舒糖络颗粒指纹图谱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药品质量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保障。中药复方制剂的成分复杂,传统的单一指标质控方法,已经不能代表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优劣。建立较为全面的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指纹图谱技术是世界公认的能全面综合控制中药质量的有效手段,它具有信息量大、特征性强、指标多的特点,我国已将该项技术纳入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中,本课题现将该项技术引入中药复方口服固体制剂—舒糖络颗粒的质量研究,借助HPLC/DAD(ELSD)/MS的技术建立了舒糖络颗粒的药材-中间体-终产品的指纹图谱质量评价体系,为舒糖络颗粒临床应用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保障。舒糖络颗粒由葛根、黄连、生地、凌霄花、鬼箭羽组成,研究中我们针对这几种药所含成分的不同特点,首先分别采用HPLC-DAD(ELSD)技术分别对各味药材、药材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和终产品颗粒进行系统的色谱峰研究,找出共有峰确认其成分的药材归属,建立舒糖络颗粒中各味药材、药材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和终产品颗粒HPLC-DAD(ELSD)指纹图谱。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采用了 HPLC-MS技术对各指纹图谱中所获得共有峰的碎片离子进行进一步的结构解析,把对指纹图谱研究从数量研究上升至质量研究,从而为该指纹图谱评价体系的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技术支撑。葛根研究结果:葛根药材、葛根药材经工艺加工后经确认均可得到11个(组)共有峰,中间体和颗粒的指纹图谱则可得到15个(组)共有峰。所测得5批药材、药材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和颗粒的HPLC-DAD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表明葛根药材、葛根药材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和颗粒终产品的质量均一、稳定;峰的药材归属显示,葛根药材在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和颗粒终产品中均有相对应的11个(组)成分得到保留,整个颗粒的制备过程对葛根药材成分的保留情况较好;MS鉴定结果显示,4个环节所共同保留的成分分别为葛根素-4’-O-葡萄糖苷或大豆素-7,4’-二葡萄糖苷、3’-羟基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芹菜糖苷、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或7-木糖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或7-木糖基-葛根素、大豆苷、葛根苷D、芒柄花苷和大豆苷元。颗粒中间体和颗粒终产品所共同保留的其他几个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5-(α-D-glucopyranosyloxymethyl)-2-furancarboxaldehyde、毛蕊花糖苷、药根碱或非洲防己碱。黄连研究结果:黄连药材、黄连药材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和颗粒经确认均可得到7个(组)共有峰。所测的各批的黄连药材、黄连药材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和颗粒的HPLC-DAD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表明黄连药材、黄连药材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和颗粒终产品的质量较为均一稳定;峰的药材归属显示,黄连药材在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和颗粒中均有7个(组)成分得到归属,但中间体和颗粒终产品中所保留的各成分的量要明显少于原药材和药材经工艺加工后,黄连中的成分损失主要发生在同方中的其他药材共同煎煮、浓缩、干燥制成中间体的过程中;MS鉴定结果显示,4个环节所共同保留的成分为木兰花碱、thalifendine或berberastin、药根碱或非洲防已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小檗碱。中间体和颗粒所共同保留的其他3个成分,分别为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生地研究结果:生地药材、生地药材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和颗粒经确认分别可得到14个、14个、13个和13个共有峰。所测的各批的生地药材、生地药材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和颗粒的HPLC-DAD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表明生地药材、生地药材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和颗粒终产品的质量较为均一稳定;峰的药材归属显示,生地药材经工艺加工后有14个成分得到保留、在中间体和颗粒终产品中均有3个成分得到保留,生地中成分的丢失主要发生在同方中的其他药材共同制成中间体的过程中;MS鉴定结果显示,4个环节所共同保留的成分为5-羟甲基糠醛、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中间体和颗粒所共同保留的其他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或7-木糖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或7-木糖基-葛根素、大豆苷、葛根苷D、芒柄花苷和大豆苷元。凌霄花研究结果:凌霄花药材、凌霄花药材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和颗粒经确认分别可得到7个、5个、9个和9个共有峰。所测的各批的凌霄花药材、凌霄花药材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和颗粒的HPLC-ELSD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表明,凌霄花药材、凌霄花药材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和颗粒终产品的质量较为均稳定;峰的药材归属显示,凌霄花药材经工艺加工后有5个成分得到保留,在中间体和颗粒中均有2个成分得到保留,整个制备工艺对凌霄花中成分的保留情况较差;MS鉴定结果显示,凌霄花药材、药材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粒共同保留的成分为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中间体和颗粒所共同保留的其他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葛根苷D、芒柄花苷和大豆苷元。鬼箭羽研究结果:鬼箭羽药材和鬼箭羽药材经工艺加工后经确认可以分别得到14个和9个共有峰。所测的各批的鬼箭羽药材、鬼箭羽药材经工艺加工后的HPLC-DAD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较好,表明鬼箭羽药材、鬼箭羽药材经工艺加工后的质量较为均一稳定;峰的药材归属显示,鬼箭羽药材经工艺加工后共有6个成分得到保留。由于鬼箭羽药材成分的响应较低,鬼箭羽中成分被其他药材成分所掩盖,无法进行指认。MS鉴定结果显示,鬼箭羽药材、药材经工艺加工后、中间体、颗粒共同保留的2个成分为没食子酸和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的二聚物。中间体和颗粒另外所含相对应的11个成分,分别为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或7-木糖基-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染料木素7-O-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大豆苷元和小檗碱。

郑林[10](2015)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且疗效确切,但其发挥临床效用的药效物质基础、体内过程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无法为其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限制了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本研究针对贵州省名优大品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作用机制”等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以期明确本品的药效物质,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并对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DAD-Q/TOF)对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全面系统的表征;同时进一步将心肌细胞萃取技术和超高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ESI-MS/MS)分析技术相结合,对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中活性成分进行筛选;采用液相色谱建立以指纹图谱为特征的多指标定性定量控制方法,对多个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对药材、半成品与制剂指纹图谱的相关性进行考察。2.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中主要有效成分原儿茶醛、丹参素、盐酸川芎嗪以及迷迭香酸的UPLC-ESI-MS/MS分析方法,并分别考察丹参提取物、盐酸川芎嗪以及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对单方及复方的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3.采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分别研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人肝微粒体和大鼠CYP1A2、CYP2D6、CYP2E1、CYP2C9、CYP2C19、CYP3A4酶活性的影响;体外实验中,将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和Cocktail探针底物在人肝微粒体中共同孵育,采用UPLC-MS/MS同时测定孵育液中混合探针药物代谢物的浓度,并计算其IC50值,考察其对CYP450酶的抑制程度;体内实验中,将SD大鼠分别尾静脉注射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与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天和14天,第8天和第15天尾静脉注射混合探针药物,UPLC-MS检测探针药物的血药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从体内外角度分别考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CYP450酶6种亚型的作用,预测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以确保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4.建立H9c2心肌细胞H2O2氧化损伤模型,以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作为考察指标,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H2O2所致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分析线粒体膜电位(△ψm)、细胞形态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分析H9c2心肌细胞中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的情况,考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H2O2所致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利用Rat Genome 230 2.0 Array基因芯片,考察其对H9c2心肌细胞的表达谱的影响并寻找其抗凋亡信号转导途径,从而探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H2O2所致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结果:1.全面分析了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化学成分,对其中13个化合物进行了鉴定,通过心肌细胞萃取和分析技术筛选出丹参素、盐酸川芎嗪、丹酚酸I/H、紫草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C等8个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丹酚酸类活性化合物;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多指标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制剂中丹参素、盐酸川芎嗪、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的总量为1.295mg/m L1.387 mg/m L,平均含量为1.336 mg/m L,RSD为1.6%;各批次制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8,且制剂与药材、半成品的指纹图谱有良好的相关性,实现了从药材、中间体到最终产品的全程质量监控,完善了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质量控制标准,为准确全面地评价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2.以统计矩模型处理,丹参中各测定成分及川芎嗪的MRT有剂量依赖性,其体内代谢存在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且川芎嗪与丹参组成参芎方后,各药动学参数变化较为明显,复方中川芎嗪AUC明显增大,MRT、CL和V显着降低。该结果表明丹参的存在,显着使川芎嗪在体内的停留时间缩短而分布程度降低,提示临床使用应对给药剂量及合并用药进行严格监控以保证安全。3.在人肝微粒体体外孵育体系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CYP450酶6种亚型的IC50值均大于15%,说明其不会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大鼠体内实验中,咖啡因、咪达唑仑、奥美拉唑和美托洛尔连续给药7天和14天后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甲苯磺丁脲的重要参数AUC、MRT、T1/2、Cmax值在给药7天和14天后显着性增大,CLz值显着性降低。说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CYP2C9活性的抑制作用与给药疗程有关,而对CYP1A2、CYP2D6、CYP2E1、CYP2C19和CYP3A4无影响。提示需特别注意与经CYP2C9代谢且治疗窗窄的药物(如华法林)联合使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4.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H2O2所致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具有保护作用,可明显提高H2O2损伤后H9c2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少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降低细胞内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含量;可将H2O2损伤后的细胞回复到正常形态,并抑制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上调H9c2心肌细胞中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导致Bcl-2/Bax值升高;且明显下调凋亡执行效应子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基因芯片实验发现了138个有差异表达的基因。pathway分析表明这些基因涉及了p53、Jak-STAT、m TOR和PI3K/Akt等与凋亡紧密相关的信号通路。在这些凋亡相关通路中,均有PIK3CA的参与,并且其表达差异达到了3.5倍多。PIK3CA表达的增加可上调PI3K的活性,使Akt发生磷酸化,从而激活PI3K/Akt通路,起到抗凋亡作用。这提示我们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抗H2O2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信号转导机制。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基于靶细胞萃取结合UPLC/Q-TOF MS技术的中药药效基础研究方法,阐明了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药效物质基础;建立了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够确保产品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研究明确了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分析预测了与临床常用药物合用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抗心肌氧化损伤作用及机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完善药品说明书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上述研究,为确保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应用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对全面阐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发挥临床功效的科学内涵提供重要依据。

二、丹参葡萄糖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丹参葡萄糖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质量控制
    1.1 热原及细菌内毒素检查
    1.2 有关物质检查
    1.3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测定
    1.4 不溶性微粒测定
2 中药注射剂毒性评价技术
    2.1 代谢组学技术
    2.2 Microtox(微毒)技术
3 基于指纹图谱技术的中药注射剂化学成分质量控制
    3.1 指纹图谱技术
        3.1.1 色谱法
        3.1.1.1 GC法
        3.1.1.2 HPLC法
        3.1.1.3 UPLC法
        3.1.1.4 HPCE法
        3.1.2 光谱法
        3.1.3 与质谱联用的技术
    3.2 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
    3.3 化学指纹图谱与生物评价联用
    3.4 一测多评法结合指纹图谱应用于中药注射剂的定量测定
    3.5 谱效关系整合指纹图谱
    3.6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指纹图谱质量控制
4 基于“689”原则的中药注射剂物质基础研究
5 结语和展望

(2)冠心宁注射液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技术流程图及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冠心宁注射液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2.1.1 丹酚酸类
        2.1.2 咖啡酰奎尼酸类
        2.1.3 苯酞类
        2.1.4 有机酸类
        2.1.5 氨基酸类
        2.1.6 糖类
        2.1.7 其他类
    2.2 冠心宁注射液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2.2.1 含量测定
        2.2.2 指纹图谱
        2.2.3 生物活性评价
        2.2.4 安全性评价
    2.3 冠心宁注射液药理和毒理作用研究进展
        2.3.1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2.3.2 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保护作用
        2.3.3 毒理学评价
    2.4 冠心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4.1 心血管疾病
        2.4.2 脑血管疾病
        2.4.3 呼吸系统疾病
        2.4.4 肾疾病
        2.4.5 糖尿病相关疾病
第三章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快速识别和鉴定冠心宁注射液的化学成分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样品溶液的制备
        3.3.2 UPLC-QOrbitrap HRMS分析
        3.3.3 核磁共振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丹参和川芎化学成分数据库的建立
        3.4.2 冠心宁注射液UPLC-QOrbitrap HRMS分析
        3.4.3 冠心宁注射液不同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3.4.4 冠心宁注射液中苯酞类和二萜醌类化合物的分子网络与特征离子
        3.4.5 冠心宁注射液NMR分析
    3.5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冠心宁注射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影响因素试验
        4.3.2 HPLC含量测定
        4.3.3 指纹图谱
        4.3.4 数据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含量测定指标的变化
        4.4.2 HPLC指纹图谱分析
    4.5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冠心宁注射液的体外生物活性和网络药理学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血浆
        5.2.2 实验试剂
        5.2.3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测定
        5.3.2 凝血酶原时间(PT)的测定
        5.3.3 凝血酶时间(TT)的测定
        5.3.4 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测定
        5.3.5 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测定
        5.3.6 DPPH自由基(DPPH·)清除活性测定
        5.3.7 FRAP铁离子还原活性测定
        5.3.8 网络药理学活性成分的筛选
        5.3.9 靶点的预测
        5.3.10 靶点通路注释分析
        5.3.11 数据处理
    5.4 实验结果
        5.4.1 冠心宁注射液对APTT的影响
        5.4.2 冠心宁注射液对PT的影响
        5.4.3 冠心宁注射液对TT的影响
        5.4.4 冠心宁注射液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
        5.4.5 冠心宁注射液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
        5.4.6 冠心宁注射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影响
        5.4.7 冠心宁注射液对FRAP铁离子还原活性的影响
        5.4.8 冠心宁注射液活性成分的初步筛选
        5.4.9 冠心宁注射液活性成分的靶点预测
        5.4.10 靶点通路注释分析
    5.5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1.1 冠心宁注射液中化学成分的综合表征
        6.1.2 冠心宁注射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6.1.3 冠心宁注射液体外生物活性与网络药理学研究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聚精助育颗粒对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的临床及指纹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聚精助育颗粒对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病患精子活动力影响的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1.6 病例中止标准
        1.7 病例的筛选过程及质量控制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观察
        2.2 给药方案
        2.3 疗效判定标准
        2.4 精液检测方法
        2.5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纳入病例
        3.2 病例资料研究及结果
第二部分 聚精助育颗粒在不同波长下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DAD检测色谱条件的确定
        2.2 实验DAD-ELSD检测色谱条件的确定
        2.3 聚精助育颗粒样品溶液制备方法的确定
        2.4 聚精助育颗粒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2.5 聚精助育颗粒各单一标准品及颗粒样品的测定方法及结果
        2.6 聚精助育颗粒各颗粒阴性对照样品及混合标准品1、2的测定方法及结果
        2.7 十个批号聚精助育颗粒样品的测定方法及结果
        2.8 300nm和210nm波长下聚精助育颗粒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第三部分 讨论
    1 聚精助育颗粒治疗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的理论依据
        1.1 聚精助育颗粒治疗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的中医理论依据
        1.2 聚精助育颗粒治疗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的HPLC指纹图谱理论依据
    2 聚精助育颗粒对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的临床疗效影响分析
    3 聚精助育颗粒治疗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分析
        3.1 实验液相色谱条件选择的分析
        3.2 聚精助育颗粒样品溶液制备方法选择的分析
        3.3 聚精助育颗粒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结果分析
        3.4 聚精助育颗粒各单一标准品及颗粒样品的测定结果分析
        3.5 聚精助育颗粒各颗粒阴性对照样品及混合标准品1、2的测定结果分析
        3.6 聚精助育颗粒各单一标准品、各单一颗粒样品、各颗粒阴性对照样品及混合标准品1、2测定结果总结分析
        3.7 十个批号聚精助育颗粒样品测定结果与300nm、210nm波长下聚精助育颗粒HPLC指纹图谱建立结果分析
    4 课题特色及优势
第四部分 结论与存在问题
    1 结论
    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1
文献综述 中西医对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的认识及聚精助育颗粒药效物质基础成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2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科研课题
致谢

(4)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及其中间体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中药质量评价手段
    1.3 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建立
    1.4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质量研究进展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2 中间体丹参提取液的指纹图谱分析及多指标含量测定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指纹图谱方法学验证
        2.3.2 指纹图谱的建立
        2.3.3 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
        2.3.4 丹参提取液含量分析结果
    2.4 小结
3 石硫上清液质量一致性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CA模型结果
        3.3.2 样本指标含量组成讨论
        3.3.3 Hotelling's T2和DModX的结合表示图
    3.4 小结
4 石硫上清液七种指标成分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建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方法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光谱采集
        4.3.2 光谱预处理
        4.3.3 样本划分
        4.3.4 定量模型的建立
        4.3.5 指标不同体系光谱波段选择结果讨论
    4.4 小结
5 基于多元全局性分析指标的一致性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实验方法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方法学验证
        5.3.2 大分子杂质检测分析结果
        5.3.3 糖类分析结果
        5.3.4 酚酸类化合物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一致性评价
        5.3.5 无机盐离子分析结果
        5.3.6 多元统计分析
        5.3.7 关键指标识别
    5.4 总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抗血栓天然活性成分筛选及其药理作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血栓性疾病及临床常用治疗药物简介
    1.2 天然产物抗血栓研究进展
        1.2.1 作用于凝血级联反应相关因子
        1.2.2 作用于血小板聚集过程相关因子
        1.2.3 作用于纤溶过程相关因子
    1.3 基于离线液相色谱分析的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
        1.3.1 基于离线LC分离的生物指纹图谱技术
        1.3.2 基于LC-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
        1.3.3 基于谱效学研究
    1.4 本文立论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立论依据
        1.4.3 研究内容
2 血小板萃取筛选中药延胡索和川芎中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动物与药材
        2.2.2 仪器与试剂
        2.2.3 主要溶液配制
        2.2.4 样品制备
        2.2.5 血小板萃取筛选延胡索TAE及川芎EAE中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
        2.2.6 延胡索TAE及川芎EAE的 HPLC分析条件建立
        2.2.7 延胡索TAE及川芎EAE的LC-MS成分鉴定
        2.2.8 延胡索TAE、川芎EAE及其成分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验证
        2.2.9 延胡索TAE及川芎EAE中主要成分HPLC含量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PLC分离延胡索TAE及川芎EAE主要成分
        2.3.2 延胡索TAE及川芎EAE主要组成成分鉴定
        2.3.3 血小板亲和萃取条件优化及结果
        2.3.4 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测试
        2.3.5 延胡索TAE及川芎EAE中相关成分含量测定
    2.4 本章小结
3 血小板填充中空纤维生物指纹图谱用于丹参-红花混煎剂中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筛选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动物与药材
        3.2.2 仪器与试剂
        3.2.3 主要溶液配制
        3.2.4 样品制备
        3.2.5 HPLC-DAD及 LC-MS分析条件建立
        3.2.6 血小板填充中空纤维AHF-BF筛选丹红混煎液中生物活性成分
        3.2.7 丹红混煎液及其活性成分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血小板填充中空纤维的SEM表征
        3.3.2 筛选条件下血小板存活率测定
        3.3.3 血小板填充中空纤维AHF-BF筛选方法的可靠性评价
        3.3.4 丹红混煎液中靶向血小板成分筛选条件优化及结果
        3.3.5 丹红混煎液中靶向血小板成分LC-MS/MS结构鉴定
        3.3.6 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测试
    3.4 本章小结
4 超滤离心结合液质分析筛选川芎醇提物中的凝血酶抑制剂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药材
        4.2.2 仪器与试剂
        4.2.3 主要溶液配制
        4.2.4 川芎醇提物制备
        4.2.5 超滤离心筛选川芎醇提物中的靶向THR成分
        4.2.6 川芎醇提物及阳性阴性药的HPLC-DAD及 LC-ESI-MS分析条件建立
        4.2.7 川芎醇提物及其活性成分体外THR抑制活性评价
        4.2.8 川芎醇提物活性化合物与THR的 In silico分子对接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超滤离心筛选方法的可靠性
        4.3.2 超滤离心筛选川芎提取物中的THR抑制剂条件优化及结果
        4.3.3 液质分析鉴定川芎醇提物中靶向THR成分的结构
        4.3.4 体外THR抑制活性测试
        4.3.5 THR和已鉴定的活性化合物的分子对接研究
        4.3.6 THR和相似结构活性化合物的分子对接
    4.4 本章小结
5 LC-MS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辅助植物化学分离表征柠檬中抗血小板活性成分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动物与食物
        5.2.2 仪器与试剂
        5.2.3 主要溶液配制
        5.2.4 样品制备
        5.2.5 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测试
        5.2.6 柠檬提取物LC及 LC-MS分析
        5.2.7 多元统计计量学分析
        5.2.8 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柠檬提取物血小板毒性测试及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初步评价
        5.3.2 活性指导下柠檬LEE分离
        5.3.3 柱色谱流分组成成分及多元统计计量学分析
        5.3.4 标志性成分质谱鉴定
        5.3.5 标志性成分活性分析
        5.3.6 柠檬内酯与血小板结合后对血小板内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卷柏炒炭前后止血活性比较及其活性转变物质基础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动物与药材
        6.2.2 仪器与试剂
        6.2.3 主要溶液配制
        6.2.4 样品制备
        6.2.5 动物体内实验组别设置
        6.2.6 卷柏炒炭前后体内止血活性测试
        6.2.7 卷柏炒炭前后HPLC-DAD及 LC-IT-TOF-MS分析条件建立
        6.2.8 卷柏炒炭前后差异成分止血活性验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卷柏炒炭前后对止血过程相关参数影响测定
        6.3.2 卷柏炒炭前后成分变化分析
        6.3.3 特征性变化成分二氢咖啡酸和穗花杉双黄酮的体外活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7 氨基封端的超分子葫芦[6]脲准轮烷磁性纳米材料用于丹参中丹酚酸萃取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药材
        7.2.2 仪器与试剂
        7.2.3 合成2-叠氮基乙胺
        7.2.4 炔基化Fe_3O_4 纳米颗粒制备
        7.2.5 Fe_3O_4@NH_2(CB[6])NH_2 准轮烷磁性纳米颗粒制备
        7.2.6 磁性固相萃取流程
        7.2.7 样品制备
        7.2.9 HPLC分析
        7.2.10 LC-MS分析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合成2-叠氮乙胺
        7.3.2 Fe_3O_4@NH_2(CB[6])NH_2 准轮烷磁性纳米材料表征
        7.3.3 Fe_3O_4@NH_2(CB[6])NH_2 纳米材料萃取条件优化及保留机制研究
        7.3.4 Fe_3O_4@NH_2(CB[6])NH_2 纳米材料吸附性能研究
        7.3.5 比较点击前后材料吸附能力变化
        7.3.6 Fe_3O_4@NH_2(CB[6])NH_2 纳米材料可重复利用和稳定性研究
        7.3.7 Fe_3O_4@NH_2(CB[6])NH_2 纳米材料的萃取性能与其他方法比较分析
        7.3.8 Fe_3O_4@NH_2(CB[6])NH_2 纳米材料应用于丹参提取物中的活性丹酚酸萃取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8.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拟发表文章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目录
    C 论文数据集
致谢

(6)丹参水溶性成分多指标谱—效相关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丹参的本草考证
        1.1 名称的考证
        1.2 基源考证
        1.3 产地考证
        1.4 历代品质评价
    2 丹参水溶性成分研究进展
        2.1 丹参主要水溶性成分
        2.2 丹参水溶性成分药理作用
        2.3 丹参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
    3 斑马鱼在中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3.1 斑马鱼模型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3.2 斑马鱼模型在中药调节血管生成研究中的应用
        3.3 斑马鱼模型在中药心脏保护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3.4 斑马鱼模型在中药体内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3.5 斑马鱼模型在中药抗骨质酥松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4 中药谱-效相关模式的研究及应用
        4.1 谱-效相关模式在中药质量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4.2 谱-效相关模式在单味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4.3 谱-效相关模式在复方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4.4 谱-效相关模式在中药炮制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4.5 谱-效相关模式在中药制备工艺优化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 丹参水溶性成分HPLC定量指纹图谱的研究
    1 丹参样品的收集
    2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3 仪器与材料
        3.1 仪器
        3.2 材料
    4 方法与结果
        4.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2 丹参水溶性成分样品溶液的制备
        4.3 内标物溶液的制备
        4.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5 色谱条件的优选
    5 指纹图谱共有峰的标定
    6 方法学考察
        6.1 精密度试验
        6.2 重复性试验
        6.3 稳定性试验
    7 样品指纹图谱的测定
    8 统计分析方法
        8.1 相似度评价
        8.2 聚类分析
        8.3 主成分分析
    9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丹参水溶性成分定量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的鉴别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3 色谱条件
        2.4 质谱条件
        2.5 丹参水溶性成分定量指纹图谱中各共有峰的鉴别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丹参水溶性成分药效学研究
    1 丹参水溶性成分促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1.1 仪器与试药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方法
        1.4 实验结果
        1.5 讨论
    2 丹参水溶性成分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2.1 仪器与试药
        2.2 实验动物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2.5 讨论
    3 丹参水溶性成分血管舒张作用的研究
        3.1 仪器与试药
        3.2 实验动物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5 讨论
    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丹参水溶性成分谱-效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
    1 确定序列
    2 原始数据处理
    3 关联系数与关联度的确定
        3.1 关联系数的计算
        3.2 关联度的计算
        3.3 关联极性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丹参水溶性成分多指标谱-效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
    1 数学模型的建立
        1.1 数学模型的拟合结果
        1.2 数学模型的预测结果
    2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语
    1 研究成果
        1.1 丹参水溶性成分HPLC定量指纹图谱的建立
        1.2 丹参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的鉴别研究
        1.3 丹参水溶性成分药效学实验的研究
        1.4 丹参水溶性成分谱-效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
        1.5 丹参水溶性成分谱-效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
    2 本研究建立的标准操作流程(SOP)
        2.1 丹参水溶性成分HPLC定量指纹图谱测定标准操作流程
        2.2 丹参水溶性成分药效指标测定标准操作流程
    3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63批丹参样品来源
    附录二 63批丹参样品相对峰面积数据
    附录三 63 批丹参水溶性成分HPLC定量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7)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多指标定量测定的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
    1.1 一测多评法在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2 色谱法在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2.1 气相色谱 (GC) 法
        1.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1.2.3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UPLC)
2 基于多指标定量测定结合指纹图谱
3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
4 基于谱效关系的质量控制
5 基于质量标志物的质量控制
6 结语

(8)参附注射液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芪参颗粒体内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综述一 中药复方研究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液质联用技术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乌头类药材及其炮制品中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第一节 生附子指纹图谱的建立
    第二节 生附子中生物碱类成分定性分析
    第三节 黑顺片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定性分析
    第四节 乌头类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测定
    第五节 乌头生物碱类成分的稳定性研究
    小结
第二章 人参类药材及其炮制品中人参皂苷类成分研究
    第一节 人参类药材中人参皂苷类成分定性分析
    第二节 人参类药材及其炮制品中人参皂苷的含量测定
    小结
第三章 参附注射液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 参附注射液中强极性成分的定性分析
    第二节 参附注射液中生物碱和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同时测定
    第三节 在线二维液质联用对参附注射液化学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小结
第四章 芪参颗粒化学成分分析
    第一节 芪参颗粒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第二节 芪参颗粒化学成分的定性鉴别
第五章 芪参颗粒体内化学成分研究
第六章 芪参颗粒化学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全文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基于HPLC/DAD(ELSD)/MS技术的中药复方制剂舒糖络颗粒指纹图谱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中药指纹图谱的简介
    2.中药指纹图谱常用的分析方法
    3.指纹图谱技术对中药质量评价方面的应用
        3.1 在中药材方面的应用
        3.2 在中药注射剂方面的应用
        3.3 在其他中药制剂方面的应用
第二部分 舒糖络颗粒的指纹图谱研究
    第一章 舒糖络颗粒中葛根指纹图谱的研究
        1.葛根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
        1.1 仪器和试药
        1.1.1 仪器
        1.1.2 试药
        1.2 方法与结果
        1.2.1 色谱条件的确立
        1.2.2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选择
        1.2.3 参照物的选择
        1.2.4 葛根药材指纹图谱方法学的考察
        1.2.5 指纹图谱的测定及相关参数
        1.3 讨论
        1.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3.2 流动相的组成优化
        1.3.3 波长的选择
        1.3.4 葛根药材指纹图谱
        2.葛根药材经工艺加工后的指纹图谱的研究
        2.1 仪器和试药
        2.1.1 仪器
        2.1.2 试药
        2.2 方法与结果
        2.2.1 色谱条件
        2.2.2 葛根药材经工艺加工后的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4 葛根药材经工艺加工后指纹图谱方法学的考察
        2.2.5 指纹图谱的测定和相关技术参数
        2.3 讨论
        3.舒糖络颗粒中间体葛根指纹图谱的研究
        3.1 仪器和试药
        3.1.1 仪器
        3.1.2 试药
        3.2 方法与结果
        3.2.1 色谱条件
        3.2.2 舒糖络颗粒中间体葛根指纹图谱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2.4 舒糖络颗粒中间体葛根指纹图谱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3.2.5 舒糖络颗粒中间体葛根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3.2.6 指纹图谱的测定和相关技术参数
        3.3 讨论
        4.舒糖络颗粒葛根指纹图谱的研究
        4.1 仪器和试药
        4.1.1 仪器
        4.1.2 试药
        4.2 方法与结果
        4.2.1 色谱条件
        4.2.2 舒糖络颗粒葛根指纹图谱的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2.4 舒糖络颗粒葛根指纹图谱的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4.2.5 舒糖络颗粒葛根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4.2.6 指纹图谱的建立和参数测定
        4.2.7 葛根药材成分的归属
        4.3 讨论
        5.HPLC-MS对葛根药材相关性的研究
        5.1 仪器和试剂
        5.1.1 仪器
        5.1.2 试药
        5.2 方法与结果
        5.2.1 色谱条件
        5.2.2 质谱条件
        5.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2.4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2.5 HPLC-MS检测结果
        5.2.6 质谱解析和各峰的匹配结果
        5.3 讨论
    第二章 舒糖络颗粒中黄连指纹图谱的研究
        1.黄连药材指纹图谱条件的研究
        1.1 仪器和试药
        1.1.1 仪器
        1.1.2 试药
        1.2 方法与结果
        1.2.1 色谱条件的确立
        1.2.2 参照物的选择
        1.2.3 黄连药材指纹图谱方法学的考察
        1.2.4 指纹图谱的测定和相关技术参数
        1.3 讨论
        1.3.1 流动相的组成优化
        1.3.2 黄连药材指纹图谱的检测波长
        1.3.3 黄连药材指纹图谱
        2.黄连药材经工艺加工后的指纹图谱的研究
        2.1 仪器和试药
        2.1.1 仪器
        2.1.2 试药
        2.2 方法与结果
        2.2.1 色谱条件
        2.2.2 黄连药材经工艺加工后的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4 黄连药材经工艺加工后指纹图谱方法学的考察
        2.2.5 指纹图谱的测定和相关技术参数
        2.3 讨论
        3.舒糖络颗粒中间体黄连指纹图谱的研究
        3.1 仪器和试药
        3.1.1 仪器
        3.1.2 试药
        3.2 方法与结果
        3.2.1 色谱条件
        3.2.2 舒糖络颗粒中间体黄连指纹图谱的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2.4 舒糖络颗粒中间体黄连指纹图谱的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3.2.5 舒糖络颗粒中间体黄连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3.2.6 指纹图谱的测定和相关技术参数
        3.3 讨论
        4.舒糖络颗粒黄连指纹图谱的研究
        4.1 仪器和试药
        4.1.1 仪器
        4.1.2 试药
        4.2 方法与结果
        4.2.1 色谱条件
        4.2.2 舒糖络颗粒黄连指纹图谱的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2.4 舒糖络颗粒黄连指纹图谱的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4.2.5 舒糖络颗粒黄连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4.2.6 指纹图谱的测定和相关的技术参数
        4.2.7 颗粒中黄连药材成分的归属
        4.3 讨论
        5.HPLC-MS对黄连药材相关性的研究
        5.1 仪器和试药
        5.1.1 仪器
        5.1.2 试药
        5.2 方法与结果
        5.2.1 色谱条件
        5.2.2 质谱条件
        5.2.3 溶液的制备
        5.2.4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2.5 HPLC-MS检测结果
        5.2.6 质谱分析和各峰的匹配结果
        5.3 讨论
    第三章 舒糖络颗粒中生地指纹图谱的研究
        1.生地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
        1.1 仪器和试药
        1.1.1 仪器
        1.1.2 试药
        1.2 方法与结果
        1.2.1 色谱条件的确立
        1.2.2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选择
        1.2.3 参照物的选择
        1.2.4 生地药材指纹图谱方法学的考察
        1.2.5 指纹图谱的测定和相关技术参数
        1.3 讨论
        1.3.1 波长的选择
        1.3.2 供试品溶液制备
        1.3.3 生地药材指纹图谱
        2.生地药材经工艺加工后的指纹图谱的研究
        2.1 仪器和试药
        2.1.1 仪器
        2.1.2 试药
        2.2 方法与结果
        2.2.1 色谱条件
        2.2.2 生地药材经工艺加工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4 生地药材经工艺加工后指纹图谱方法学的考察
        2.2.5 指纹图谱和相关的技术参数
        2.3 讨论
        3.舒糖络颗粒中间体生地指纹图谱的研究
        3.1 仪器和试药
        3.1.1 仪器
        3.1.2 试药
        3.2 方法与结果
        3.2.1 色谱条件
        3.2.2 舒糖络颗粒中间体生地指纹图谱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2.3 舒糖络颗粒中间体生地指纹图谱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3.2.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2.5 舒糖络颗粒中间体生地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3.2.6 指纹图谱和相关的技术参数
        3.3 讨论
        4.舒糖络颗粒生地指纹图谱的研究
        4.1 仪器和试药
        4.1.1 仪器
        4.1.2 试药
        4.2 方法与结果
        4.2.1 色谱条件
        4.2.2 舒糖络颗粒生地指纹图谱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2.4 舒糖络颗粒生地指纹图谱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4.2.5 舒糖络颗粒生地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4.2.6 指纹图谱和相关的技术参数
        4.2.7 颗粒中生地药材成分的归属
        4.3 讨论
        5.HPLC-MS对生地药材相关性的研究
        5.1 仪器和试药
        5.1.1 仪器
        5.1.2 试药
        5.2 方法与结果
        5.2.1 色谱条件
        5.2.2 质谱条件
        5.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2.4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2.5 HPLC-MS检测结果
        5.2.6 质谱分析和各峰的匹配结果结果
        5.3 讨论
    第四章 舒糖络颗粒中凌霄花指纹图谱的研究
        1.凌霄花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
        1.1 仪器和试药
        1.1.1 仪器
        1.1.2 试药
        1.2 方法与结果
        1.2.1 色谱条件的确立
        1.2.2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选择
        1.2.3 参照物的选择
        1.2.4 凌霄花药材指纹图谱方法学的考察
        1.2.5 指纹图谱和相关技术参数
        1.3 讨论
        1.3.1 凌霄花产地
        1.3.2 检测方法选择
        1.3.3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选择
        2.凌霄花药材经工艺加工后的指纹图谱的研究
        2.1 仪器和试药
        2.1.1 仪器
        2.1.2 试药
        2.2 方法与结果
        2.2.1 色谱条件
        2.2.2 凌霄花药材经工艺加工后的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4 凌霄花药材经工艺加工后指纹图谱方法学的考察
        2.2.5 指纹图谱和相关的技术参数
        2.3 讨论
        3.舒糖络颗粒中间体凌霄花指纹图谱的研究
        3.1 仪器和试药
        3.1.1 仪器
        3.1.2 试药
        3.2 方法与结果
        3.2.1 色谱条件
        3.2.2 舒糖络颗粒中间体凌霄花指纹图谱的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2.4 舒糖络颗粒中间体凌霄花指纹图谱的阴性溶液的制备
        3.2.5 舒糖络颗粒中间体凌霄花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3.2.6 指纹图谱的测定和相关的技术参数
        3.3 讨论
        4.舒糖络颗粒凌霄花指纹图谱的研究
        4.1 仪器和试药
        4.1.1 仪器
        4.1.2 试药
        4.2 方法与结果
        4.2.1 色谱条件
        4.2.2 舒糖络颗粒凌霄花指纹图谱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2.4 舒糖络颗粒凌霄花指纹图谱阴性溶液的制备
        4.2.5 舒糖络颗粒凌霄花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4.2.6 指纹图谱和相关技术参数
        4.2.7 颗粒中凌霄花药材成分的归属
        4.3 讨论
        5.HPLC-MS对凌霄花药材相关性的研究
        5.1 仪器和试剂
        5.1.1 仪器
        5.1.2 试剂
        5.2 方法与结果
        5.2.1 色谱条件
        5.2.2 质谱条件
        5.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2.4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2.5 HPLC-MS检测结果
        5.2.6 质谱解析和各峰的匹配结果
        5.3 讨论
    第五章 舒糖络颗粒中鬼箭羽指纹图谱的研究
        1.指纹图谱条件的研究
        1.1 仪器和试药
        1.1.1 仪器
        1.1.2 试药
        1.2 方法与结果
        1.2.1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选择
        1.2.2 色谱条件的确立
        2 指纹图谱的测定
        2.1 仪器和试剂
        2.2 方法与结果
        2.2.1 色谱条件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2.2.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5 鬼箭羽药材指纹图谱的测定
        2.2.6 鬼箭羽药材经工艺加工后的指纹图谱
        2.2.7 舒糖络中间体鬼箭羽指纹图谱的测定
        2.2.8 舒糖络颗粒鬼箭羽指纹图谱的测定
        3.HPLC-MS对鬼箭羽药材相关性的研究
        3.1 仪器和试药
        3.1.1 仪器
        3.1.2 试药
        3.2 方法与结果
        3.2.1 色谱条件
        3.2.2 质谱条件
        3.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2.4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2.5 HPLC-MS检测结果
        3.2.6 质谱解析和各峰的匹配结果
        3.3 讨论
第三部分 总结和展望
    1.总结
        1.1 舒糖络颗粒中葛根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
        1.2 舒糖络颗粒中黄连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
        1.3 舒糖络颗粒中生地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
        1.4 舒糖络颗粒中凌霄花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
        1.5 舒糖络颗粒中鬼箭羽药材指纹图谱的的研究
    2.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略缩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药代动力学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P450酶的影响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部分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抗氧化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丹参葡萄糖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 何自会,王青,刘沫,吴彤,欧阳丹薇.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1(05)
  • [2]冠心宁注射液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D]. 崔伊凡. 山西大学, 2020(01)
  • [3]聚精助育颗粒对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的临床及指纹图谱研究[D]. 王定国.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及其中间体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研究[D]. 陈丽冰. 浙江大学, 2020(11)
  • [5]抗血栓天然活性成分筛选及其药理作用初步研究[D]. 张倩. 重庆大学, 2019(01)
  • [6]丹参水溶性成分多指标谱—效相关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D]. 杨龙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 褚延斌,苏小琴,李德坤,周大铮,余伯阳,鞠爱春. 药物评价研究, 2018(03)
  • [8]参附注射液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芪参颗粒体内成分研究[D]. 张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基于HPLC/DAD(ELSD)/MS技术的中药复方制剂舒糖络颗粒指纹图谱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 赵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6)
  • [10]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D]. 郑林. 贵阳医学院, 2015(01)

标签:;  ;  ;  ;  ;  

丹参葡萄糖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