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倾听263的邮件誓言(论文文献综述)
许春燕[1](2021)在《现代汉语承诺类言语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承诺类言语行为是指言语交际主体单方或双方约定未来做某事。作为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类别,它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承诺类言语交际的过程也是承诺交际意图实现的过程,是承诺主体经过层层选择,最终确定某一具体话语形式表达承诺意图的过程。说话人选择的过程是极为复杂的,既有语言内部结构的制约,又有语言外部因素的调节,选择过程的条件即承诺话语形式的实现机制是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全文由5个章节和一个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立场、研究思路、研究问题、语料来源和研究价值。有关现代汉语承诺类言语交际的研究,目前研究者们主要从形式立场出发,不同程度地解释了承诺言语行为,但缺陷也很明显,形式立场的研究很难揭示出这些形式是如何实现的。本文从语言的功能立场出发,将完成承诺的表达视为一种承诺言语行为,在承诺言语行为的框架下阐释汉语承诺言语行为的整体,探讨承诺交际意图实现的过程中,承诺话语的实现机制。第2章明确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内涵、特征和结构。承诺类言语行为与其他类别的言语行为界限明晰,特征明显。它的底层结构存在于一切表达承诺意图的话语形式之中。根据交际经验,承诺类言语行为结构共有四个构成要素,即承诺主体、承诺意图(包括承诺意向和承诺事项)、承诺形式和语境。这些要素无论是否出现在话语形式之中,它们都始终作为结构要素存在。第3章阐述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语言表征。在语言层面,词表征了语义范畴,是具有指称功能的最基本的符号单位。承诺言语行为结构的要素中,只有承诺意向能够在语言层面表征出来。能够表征承诺意向的主要是承诺言语行为动词、部分表达说话人意愿的词语,以及某些习惯表达。第4章讨论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话语形式。交际中表达承诺交际意图的话语形式多种多样,我们首先通过排列组合的方法,归纳出可能存在的64种表达承诺交际意图的语义序列;然后根据语言经验和语料整理出现代汉语中存在的语义序列,共23种;再次,从承诺类言语行为整体角度和承诺言语行为结构要素角度,讨论了各自具体的话语形式,为进一步讨论承诺话语形式的实现机制奠定基础。第5章探讨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话语实现条件。交际意图实现的过程,就是说话人进行三个阶段选择的过程,首先,承诺主体确定哪些承诺言语行为结构要素实现为具体的话语形式;其次,将选定的语义结构和语言符号实现为具体的话语形式;再次,将非线性的结构要素进行线性排列。本章重点讨论选择的条件,即承诺话语形式的实现机制。结语部分梳理并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第一,概括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特征;第二,明确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结构;第三,区分了承诺的语言表征和话语形式;第四,探索并总结了承诺话语的实现机制。同时对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出了构想,第一,语料的进一步分析与整理。表达承诺的话语形式极其丰富,话语中表达承诺类言语行为结构要素的形式多种多样,承诺言语行为结构要素的具体实现形式的提炼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尤其是承诺事项部分,还可能存在更多表达承诺事项的话语形式类型,需进一步归纳总结;第二,承诺交际意图实现的过程中,承诺主体依据极为复杂的条件进行层层选择,本文发现了其中的一部分条件。这些条件对具体话语形式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思考方向,但仍需进一步系统化;第三,本文在语言层面和话语层面讨论承诺交际意图实现过程中,缺少现代汉语与其他语言(如英语)的对比。通过对比,可以考察现代汉语表达承诺意图的话语形式特征。这都有待于日后会继续整理发掘更多汉语表达承诺意图的话语形式的特征。
朱美姝[2](2021)在《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联解体以来,西方世界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美国自认为赢得“冷战”,从此可以独霸世界,然而,也就是不到三十年,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阔步前进,美国反而陷入了政治分裂和经济混乱,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问题日益凸显。笔者恰在特朗普执政四年期间的两年在美国从事田野调查工作,亲身体会到美国式民主制度日薄西山,以土地开拓为原动力的美式经济走向尽头,美国社会种族主义矛盾空前尖锐。在此时刻,我们研究美国当年的西部边疆开拓个案,就会发现美国兴盛发展的历史时机和动力,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美国开疆拓土的资源枯竭,移民动力消退,最终会导致以个人主义和利润为核心的西方民主失去生产方式的支撑。这些历史经验和制度问题对世界各国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域外经验。笔者在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期间,十分有幸搜集到了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家族的档案、日记和信件,通过对现今依然居住在俄勒冈大学所在地——尤金的里奇菲尔德家族后人的访谈,我发现这个家族史非常典型记录了从踏上这片新土地到美国独立、从西进运动到世界大战、从战后美国的崛起到今天的三个主要历史过程,理查德·里奇菲尔德的三支祖先,因为不同的原因踏上这片大陆,后来在美国西部开发中移民俄勒冈。真正的历史是无数个人的生命史,正是在所有人的具体行动中,逐渐产生了历史的必然性。家族史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从个人生命史的角度去观摩这场巨大的历史盛宴,而里奇菲尔德家族史的独特性就在于他们自觉地保留并留传下来每一个时代主要家族成员的个体经历,通过采访、收集、记录这些个体经历,我们向中国读者展示出美国西部移民前后直到今天,这个移民家族在美国的生活:包括独立战争期间他们对旧世界的厌恶和对新世界的渴望,而他的后代,又站在另一个起点,视父辈建造的世界为反抗的对象。这一过程将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第一章主要介绍我的田野对象,通过对俄勒冈尤金地区的了解,就能更准确地了解里奇菲尔德本人以及他的故事,了解这个家族在美国西部移民历史中的典型意义和特殊位置。第二章主要依照历史先后顺序,记录并探讨了里奇菲尔德家族最早移民美国的先祖,提出他们原来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特征对来到美国的影响。第三章主要展示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美国后,白人在开拓殖民地,掠夺印地安人土地方面的历史细节,这些田野材料再现了美国社会制度建立初始阶段土地问题和种族问题的关系。第四章展示了里奇菲尔德家族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经历的具体活动,这段历史的意义就在于经过美国独立战争,里奇菲尔德的先辈决定“西进”。第五章和第六章记录了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西部的具体过程,记录了当事人的后代如何看待父辈们历尽艰辛,逐步获得土地并赢得社会地位的过程。第七章是在通过以上田野调查和文献回顾后,我们深入研究里奇菲尔德家族史的意义和问题,而这主要是通过对里奇菲尔德本人进行访谈研究来完成的。笔者经过连续两年对里奇菲尔德本人的访谈和连续三年对其家族文献的收集整理,完成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从这个家族史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成员既是参与者,又是敬畏的观众。如果童年和青春期的经历植根于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那么每一代人的青春期矛盾既相似又不同,历史运动是每一代人的集体创造。对于失去自己土地、仪式和传统起源的移民国家来说,回溯家庭的历史具有文化认同的意义。1840年以后,有陆陆续续的东部和中部移民迁往俄勒冈州,他们起先是骑马和马车,然后通了铁路、水运。这中间发生了许多故事,其中就包括里奇菲尔德的先辈们,这也是美国疆域一步一步西进的过程。在这一时期,俄勒冈对于美国来说是西部边疆,具有外来文明和土着文明交界的边疆特征,西进过程也是美国人真正形成的过程,在对土地的掠夺中,诞生了美国式的民主社会。笔者观察美国西部边疆开拓史的主要视角是土地。从印第安人手中获得土地的不正义性,到为了独立从英国人手中夺取土地的正义性;大到争夺土地的战争,小到土地的投机与兼并,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土地发展的历史。土地不仅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矛盾的转移。当最后一块边疆被占据以后,土地开拓之路关闭了,国内的矛盾不能再依靠新的土地来转移。特朗普当选总统,反映了美国民主派和共和派前所未有的分歧,国内的宗教矛盾、移民矛盾、贫富差距、性别矛盾一并爆发,但问题的根本在于土地。美国土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从一开始就是商品,而不是“国有”或“集体所有”,美国移民开拓土地到哪里,那里就是美国的边界。来到新大陆的每一个人,都是从土地买卖开始的,他们跳过了旧大陆将土地和民族、土地和文化联系起来的阶段。因此,美国土地的问题深深隐藏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中。新教思想所蕴含的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了美国土地价值观和企业家文化,认为土地真正唯一的价值,是可以买卖并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商品。土地成为投机的目标。当然,积累财富的道路之所以畅通无阻,是因为他们有一块富饶的大陆。但是,随着西部边疆开拓时代的结束,西部再也没有更多的自由土地,对自由土地的无止境追求导致资本和领土扩张,对自由经济的无止境追求产生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
李淑春[3](2021)在《生存困境与伦理重构:任璧莲小说研究》文中指出当代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Gish Jen,1955—)出生于美国纽约。2009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着名文学评论家、女权主义理论家伊莱恩·肖瓦尔特称任璧莲为美国历史上八位最伟大的女性小说家之一,把她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和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大奖及数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等作家齐名。任璧莲虽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崭露头角,却以其对美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悉,作品中展现的睿智观点,以及幽默的叙事技巧而获得了一系列的奖项和荣誉。任璧莲在小说中对美国社会表现出广泛的关切,伦理、消费社会、性别、创伤、种族和宗教等都是任璧莲小说关注的焦点。任璧莲的小说展示美国少数族裔移民,特别是美国华裔移民的生存困境和伦理困境,提出自己具有创意的、灵活的伦理重构前景。本文由如下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概述任璧莲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梳理国内外任璧莲作品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探讨任璧莲小说所展示的在消费社会中华人两性的生存困境,以及如何通过主体间性实现性别伦理的重构。首先,本文关注任璧莲小说中华人男性在消费社会中的美国身份建构与自我异化。符号消费是消费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消费者通过符号,实现社会身份的建构。在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佬》中,华人男性正是通过服饰、汽车和别墅等一系列的消费符号来建构美国身份和追寻“美国梦”。然而,在消费社会中,“美国梦”精神内涵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行。正是因为如此,华人男性的“美国梦”终成幻影。消费社会价值观使新教伦理和儒家伦理逐渐走向双重崩溃的境地,美国沦落为“一片自由的荒野”。其次,父权制与消费社会的共谋使华人女性成为欲望客体,导致她们主体性的缺失和生存困境。任璧莲在小说中展现了一群华人女性知识分子形象,她们从依附蜕变为自立,开始打破沉默,与性别不平等进行抗争。在小说中,华人颠覆白人主流社会的“性别刻板印象”,实现两性主体性的建构;通过性别平等和性别对话,完成华人性别伦理重构。第二章聚焦任璧莲小说中呈现的由战争、暴力、恐怖事件以及种族歧视和偏见等引发的创伤记忆,以及由此导致的少数族裔移民的生存困境和伦理困境,关注小说中重构家国伦理的尝试。首先,在任壁莲的长篇小说《世界与小镇》中,美国柬埔寨华裔深受移民美国前亲历的柬埔寨红色高棉创伤记忆的困扰。他们遭受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痛苦,导致夫妻伦理错置。不仅如此,由父爱缺失导致创伤代际传递,致使华裔少年无法顺利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从而引起青少年犯罪的频发。其次,在长篇小说《爱妻》、《典型的美国佬》和《希望之乡的梦娜》中,任璧莲描述了种族歧视和偏见引起的创伤记忆,以及族际伦理困境。这些创伤记忆使华人移民极力阻止他们的子女与白人的婚姻,导致异族婚姻成为不被祝福的婚姻。在新时代,种族偏见出现新模式,各族裔因为种族差异而互相歧视;异族婚姻导致身份认同困惑。最后,任璧莲提出身份自由流变的构想,认为身份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族裔少年因此实现身份的自我建构。各种族之间通过爱的救赎和种族融合,最终实现家国伦理重构。第三章探讨任璧莲小说中由宗教原教旨主义导致的生存困境,以及如何重构宗教伦理。宗教是美国文化的底色。由宗教引发的问题一直是多种族、多文化及多宗教信仰的美国社会的痼疾,也是近年来世界上暴力恐怖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宗教是当代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小说的主题之一,世界各大宗教在她的小说中都有广泛涉及。在长篇小说《世界与小镇》中,任璧莲的秉承她对美国重大社会问题关注的创作风格,呈现美国多元复杂的宗教信仰及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小说展现了由原教旨主义引起的宗教偏执对家庭和社区伦理的僭越。作者提出通过对话和潜对话重构家庭和社区伦理的期许。根据世界宗教界的观点,在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通过对话重构宗教伦理是非常重要的。结论部分综合全文,提出任璧莲小说的伦理目标是通过平等、融合和对话,建构一个性别、种族、文化和宗教多元共生、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
曹静[4](2021)在《鹰之舞:帕米尔高原乐舞民族志》文中研究表明认同问题是国内外学术界持续关心的研究热点。对于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国家来说,如何恰当认识和处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则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在我国地缘政治与人文背景极其复杂的新疆地区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尤为突出。长期以来学界往往更多地关注新疆几个人口数量较多的少数民族的认同表达,对人口较少民族缺乏深入研究。本文聚焦于生活在我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的人口较少且跨界而居的塔吉克族,以中国塔吉克族民间乐舞如何重塑为“鹰舞”,又如何从拟态的“鹰舞”凝聚为爱家卫国的“鹰之舞”守边精神这样的转变过程为主要线索,在区域地缘性互动的场景中分析新疆人口较少民族不同层次认同表达的形式和途径。从方法论层面说,本文的研究更倾向于是一项民族艺术的知识民族志,焦点是通过从地理空间到文化社会空间,再到乐舞艺术的具身性表达被组织进更大的国家框架之中的过程,去考察地方性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尤其是文化实践者在传承传统知识、精准扶贫、守土戍边和乡村重建等多重任务面前是如何灵活应对的。本文最终想要回答一些人类学的理论性问题:常被冠之为民族象征的文化特征在不同场景中是如何被生产和再生产的?地理、社会、精神、文化空间是怎样嵌合在乐舞文化生产及再生产之中的?人们面对多样性的世界在不同场景中如何通过艺术塑造自我族群形象并表达多层次的认同?文化如何在场景变化中绵延、重塑和表达?关注地方性知识的能产性,以及与情感相伴随的多层次认同如何可能共生的问题。正文第一章以行进的视角,从喀什市区出发沿着中巴友谊公路,一路向西南,以切身的感官感受描述了地区的地理风貌和气候环境,并由沿途视觉可见的地标性景观和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存引出帕米尔高原“黑白条石”、“汉日天种”、“库尔察克抗敌”等神话历史传说和人文阐释。接着第二章从塔吉克族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五根柱子的大房子“栏杆里”功能性空间划分开始,在塔吉克人最热闹的婚礼仪式和肖贡巴哈尔节新年节庆场景中,描写了贯穿于其中的民间乐舞活动如何呈现出塔吉克族的家屋空间与人伦秩序,以及家、村落和艾利斯社会关系,进而以多点的体验式观察呈现塔吉克族内部乐舞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第三章追溯了塔吉克民间乐舞世家阿扎拉家族在近代中国塔吉克族乐舞风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中国内地旧时对于民间艺人的社会歧视不同,优秀的民间乐舞艺人在塔吉克社会中享有很高声望。而下班迪村地处贯通东西的莎塔古道边,为古老的阿扎拉家族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乐舞文化接触机会,这个家族贡献的民歌更成为塔吉克族仪式活动的经典。第四章追溯了伴随着塔吉克族鹰舞重塑过程的塔什库尔干县文工团的文化建设和群众艺术服务工作。观念和地缘优势助发了乐舞艺术不断地发展和重构社会空间、地方意义和族群身份,而在此过程中又与国家在场的宏观治理和社会生活介入密切关联。地处中国边境的基层文艺团体,几代文艺工作者回应时代的要求参与其中,从以朴素的艺术实践将民间鹰舞推上舞台,并随着文化自觉不断赋予鹰舞以文化象征意义。第五章关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鹰舞传承与变化。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国家行动,受益于国家重视边疆文化事业发展的特殊政策,塔吉克族鹰舞成功地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代表作名录。“鹰舞”在一系列文化活动中成为塔吉克族的文化典型,并成为了塔吉克族乐舞的统称,“帕米尔雄鹰”也具化为塔吉克族民族的象征。值得关注的是,鹰舞传承人和民间艺人们在乐舞传承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基于各自的经历表达了对于鹰舞及其相关事物和过程的不同理解和认识。第六章将鹰舞重塑放置在更宽广的场景之中。在文化交流和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下,当地政府和民间都经历着自洽和互洽的博弈,多模态文化展示的民俗村应需而生。近几年,精准扶贫和守土戍边唤起了塔吉克族人强烈的民族与国家共荣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塔吉克族人“脐带血的誓言”与为国家护边的重任紧密契合。在对外展演和内部传承中,鹰舞升华为“鹰之舞”,象征着忠诚、勇敢、坚韧的守边精神,凝聚为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意志,更隐喻那些坚守在国家边陲守家卫国的奉献行为。通过这项民族志研究,我认识到认同与文化表达不可分割,族群的文化表达在文化交往、交流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会指向认同的不同层次。人们在情境性的空间中生产并延展了文化的意义。塔吉克族乐舞是地方性和民族性阐释的象征符号体系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介入乐舞文化生产和多模态表达过程的各种力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家、村落、地方、族群、民族与国家等不同层次的认同产生了较为明显地影响。这些不同层次的认同伴随着鹰舞文化的重塑紧密地联系起来,且能够和谐共生,从而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的一部分。而由身体运动构成的舞蹈因其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在以往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常被忽视甚或轻视,在对于民族志表述进行反思之前更是如此。虽然舞蹈所包含的概念不一定是显而易见的,但人们的身体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认同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身体表达。人类的符号学世界是交感的和多态的,与身体感觉息息相关的舞蹈就是与其他感官文化知识交织在一起的“联觉”现象,仅仅凭借身体动态难以充分理解其意义,或者无法理解其全部意义,需要与其他感官感知结合,特别是与听觉系统的音乐互补。所以,在研究中应当把人的各种感官感知及其相互关系理解为一种文化结构。在以往的人类学讨论中,空间、乐舞和认同更多的是以不相关联的分析对象而存在的,这一状况与人类学实践所关注的研究领域专门化相关联,也与艺术自身的不易固着性有关。而我在此项研究中除了探析认同如何被建构之外,我更关注的是乐舞怎样参与到社会事实和文化意义的建构中,如何成为沟通认知和实践、认同与表达,以及文化生产与再生产之间的通路。关注乐舞表达的人类学研究力求为认同研究拓宽路径,探索文化表达如何参与到身份认同、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生产和再生产之中。乐舞形象在地方和族群特征的塑造中与帕米尔高原特征化的地理位置及其地方感,以及历史记忆、神话传说等特别的人文地理叙事紧密地扭结在一起,成为认同建构、表达、强化和调整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本次研究关注边疆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与认同表达,力求从当代中国边疆少数民族仪式和表演传统的文化实践出发,为理解中华民族及其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过程提供一个细致而清晰的个案,并将认同表达与特定的空间、地方联系在一起,探索受国家在场的社会政治进程影响的族群意象重塑和地方文化形式改变的过程。在这样的视域下,将会为探究时空转换的特定场景中乐舞艺术何以能促进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带来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
易佳妮[5](2020)在《《汉书》复音词研究》文中指出汉代是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复音词发展的重要阶段。《汉书》以其成书年代确定且词汇面貌趋于一致,词汇量丰富,兼具书面语与口语等特点,成为反映汉代语言面貌和特点的重要语料。选取几个角度对《汉书》中复音词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一方面可为学术界提供1份研究《汉书》语言的参考,对汉代词汇乃至汉语史研究贡献1份力量,另一方面对建立汉语复音词研究理论和历时词汇学理论大有裨益,在此基础上还可为完善诸如《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起到一定补充作用。本文共分为5部分:第1章为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汉书》及其语料价值,并对古汉语复音词研究情况和《汉书》词汇研究情况进行概述。其次我们从理论和实用两方面论述本文的研究价值。在充分吸取前人专书词汇研究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定量与定性,共时与历时,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理论方法。最后确定以意义为中心,兼顾语法、修辞、频次等因素作为《汉书》复音词判定和切分的标准。第2章为《汉书》复音词的结构。采用共时和历时,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汉书》中的复音词分为语音构词和语法构词两大类,对每1类复音词从语义构成和词性等方面进行静态描写。在对《汉书》中各类复音词进行穷尽式统计的基础上,选取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论语》和《孟子》进行历时的动态比较,总结出《汉书》复音词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第3章以《汉书》中常用同义并列双音词为研究对象,探索它们发展演变的轨迹。首先从使用频次、词义和语法功能方面对《汉书》中常用双音词进行静态描写。其次大体描述构成常用双音词的先秦常用单音词使用情况,尽可能考定每个常用双音词常用义出现的最早时间。对于先秦时期出现并在《汉书》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双音词,主要进行探源。将它们先秦两汉时期的使用情况进行历时比较分析。对于两汉时期出现,或先秦时期出现,使用频次较低且用法单一,在两汉时期得到发展,并在《汉书》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双音词,将它们两汉魏晋时期的使用情况进行历时比较分析。最后在静态描写与动态探源溯流的基础上,归纳出《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的规律。第4章在对《汉书》复音词穷尽式调查的基础上,以《汉语大词典》、《辞源》、《汉书辞典》等辞书所收词条为基础,并运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等多种检索方式对《汉书》以前的全部文献进行检索,尽可能全面、细致地整理出其中的新词新义,在此基础上探究新词词义以及新义产生的途径,并揭示新词新义产生的原因。第5章为全文结语,总结全文各部分研究所得结论,以及全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孙宏亮[6](2020)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医学是一门人学,是关系人类幸福的事业,对人的全面关怀为医学应有之意。医学人文素养是医学的灵魂,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根本态度,医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向往健康、重视健康和保持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追求,人们不再局限于关注疾病本身,而是全方面关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综合状态,希望得到全方位、全流程和全要素的健康促进与凸显人性的医学关怀,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与变化,在当前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就显得愈加重要。本文从医学发展的客观现状、社会对医学的人文诉求和健康中国的价值旨归三个方面论述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现实需要,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证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展如下研究。第一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着重论述了医师人文素养的含义、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首先,从社会对医师职业的期望入手,分析医师职业特点和职业标准,提出医师应承担的角色;其次,根据医师职业需要,将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界定为医师伦理素养、医师哲学素养、医师心理素养和医师法律素养;再次,鉴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围绕着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涉及的一系列关系,介绍当前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主要模式。第二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相关理论。从东西方人文思想进行溯源,确定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理论。首先,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提倡的“仁”学入手,追求君子人格和德化社会,从家和礼两个方面,探讨美德培养;其次,从古希腊时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朴素的医学人道主义,到中世纪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本主义的“博爱”思想,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对西方人道主义的呼唤,论述了医学与人文关系的发展变迁。最后,确定医师人文素养的培育理论,包括成人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第三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研究。通过对多家三甲医院的医师和患者进行实证调查,发现我国医师人文素养总体良好,大部分医师都能够恪守医师职业行为规范、遵纪守法,认真履行治病救人职责,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仍然存在部分医师人文素养缺失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崇高职业理想信念的相对匮乏与普遍的职业倦怠心理逆反,医师人文实践“差异化”与责任担当精神的相对减弱,个性自我的张扬与团队精神的缺乏,科技理性的极端至上与人文价值意义的相对薄弱,对医疗差错的漠视与有意逃避,除医师自身内在原因之外,一些外在因素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包括医师职业生态欠佳、相关规范制度有待完善、社会氛围有待妥善营造、医院人文建设被边缘化和医疗决策复杂等。第四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本章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美国针对医师的人文素养培育有健全的机构支持,有完善的医学教育培训,还有享誉全球的人文医院,为医师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制度、创造了环境氛围;英国综合医学委员会发布了《优质医疗》及附属8份指南,强调了医师为保证患者获得基本医疗保护而履行的职责,并以人文观念贯穿其中,文件和指南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供了纲领;新加坡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方面也有可借鉴之处;中国台湾是亚洲最早推行医院评鉴暨全面质量管理的地区,台湾长庚医疗体系成立了一站式医疗照护单元模式,有效提升了医疗质量,创造出了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充分体现了医学人文关怀;中国香港地区完善的政府制度建设、良好的医院管理和公众互动也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供助力。第五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在已有文献梳理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首先通过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来完善政府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制度建设;其次,通过媒体引导和行业组织推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营造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社会氛围;再次,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服务品质、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和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打造医院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基地;最后,通过敬业精神的自我塑造、实践叙事医学和投身志愿服务,来完成医师自身人文素养修炼。本研究在借鉴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深入临床和社区,客观观察、真实记录,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促进医师个体健康发展,推动医院人文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周莹[7](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认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王姝珍[8](2020)在《功能对等视角下《战胜抑郁》的汉译》文中指出笔者选取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这一基本的翻译标准为理论基础,以《战胜抑郁》为本文的翻译素材,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加以验证,并对这一可靠标准的实用性做出评估。《战胜抑郁》以个人叙述的口吻,阐述治疗抑郁症的方法。本文主要关注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采取增译、减译、替代、拆分、倒置等翻译技巧。在强调对等作为翻译唯一标准的各种标准中,功能对等对翻译的本质和目的做以下诠释:翻译即释义,该诠释在翻译界被广为接受。奈达认为,语言间的转换不是随意的,没有限制的,一个好的译文是从语义到语体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使目的语读者能够像源语读者理解原文那样理解译文。这一理论把目标语读者反应纳入到翻译标准中,译者从传统的一味追求语言层面转移到功能作用上,开启了翻译领域的新思路。然而,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过分强调译文的可读性和交际性,不但会造成原语与目标语的风格不对称,还会忽略文本的文化内涵。
于静[9](2020)在《莫扎特歌剧《伊多梅纽》中伊利亚人物角色的塑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多梅纽》是莫扎特的第一部大师级歌剧,该剧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意大利正歌剧的看法,是18世纪的歌剧名作。本文以莫扎特的歌剧《伊多梅纽》为研究对象,围绕剧中伊利亚这一人物,从角色的戏剧性格分析和唱段的音乐分析出发,结合朱莉安·班瑟、纳丁·塞拉、叶卡捷琳娜·休里纳这三位艺术家对伊利亚人物角色的塑造,来探讨歌剧角色塑造的步骤方法。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伊多梅纽》创作背景的简要概述;第二章以戏剧文本为切入点,通过对歌剧《伊多梅纽》的戏剧分析,来获得对伊利亚这一角色在全剧中的戏剧性格及发展、戏剧行动路线的认知。第三章以作曲家的音乐文本为切入点,结合第二章第三节中伊利亚角色的戏剧性格特征、戏剧行动线,对伊利亚三首咏叹调的音乐戏剧表现做出分析。第四章通过对三位不同艺术家所塑造的伊利亚性格特征的比较,探讨歌剧角色塑造的步骤方法。通过研究,笔者得出:伊利亚这一角色在剧中的戏剧性格经历了多次转变,从拒绝爱情到愿意为爱牺牲;作曲家在音乐中刻意突出了伊利亚人物角色戏剧性格转变时的情绪状态;三位艺术家塑造的伊利亚形象虽有不同,但都是以戏剧文本和音乐文本为依据,结合其各自的审美品位和自身声音条件来塑造的。
秦北[10](2020)在《归心》文中研究指明叶明义飞机从纽约起飞的时候,叶明义还在想,也许北美的原住民真是从亚洲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地面的物体在舷窗里变小,化作线条和网格,还有不规则的色块。陆地的模样越来越像显微镜下他钻研了一辈子的半导体芯片。陆地与半导体本来也是同质的。岩石、沙砾里富含的硅元素,提纯,生长成单晶硅棒,再
二、倾听263的邮件誓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倾听263的邮件誓言(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承诺类言语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立场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立场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4 语料来源 |
1.5 研究价值 |
1.5.1 理论价值 |
1.5.2 实践价值 |
第2章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性质与结构 |
2.1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内涵 |
2.2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特征 |
2.3 承诺类言语行为结构 |
2.3.1 承诺主体 |
2.3.1.1 单向承诺 |
2.3.1.2 双向承诺 |
2.3.1.3 承诺者自我承诺 |
2.3.2 承诺交际意图 |
2.3.2.1 承诺交际意图的构成 |
2.3.2.2 承诺意向 |
2.3.2.3 承诺事项 |
2.3.3 承诺的形式 |
2.3.4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语境 |
2.3.4.1 日常交际和非日常正式交际 |
2.3.4.2 口语环境和书面环境 |
2.3.4.3 营销和非营销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语言表征 |
3.1 表征承诺意向的词及习惯表达 |
3.1.1 承诺动词 |
3.1.1.1 答应型动词 |
3.1.1.2 保证型动词 |
3.1.1.3 承诺型动词 |
3.1.1.4 发誓型动词 |
3.1.2 表意愿的词 |
3.1.2.1 语气副词“一定” |
3.1.2.2 能愿动词 |
3.1.3 习惯表达 |
3.2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话语形式 |
4.1 承诺类言语行为可能的话语形式 |
4.2 承诺类言语行为整体的话语形式 |
4.2.1 有标记的话语形式 |
4.2.1.1 一项要素 |
4.2.1.2 两项要素 |
4.2.1.3 三项要素 |
4.2.1.4 四项要素 |
4.2.1.5 五项要素 |
4.2.2 无标记的话语形式 |
4.2.2.1 一项要素 |
4.2.2.2 两项要素 |
4.2.2.3 关系结构 |
4.3 承诺言语行为各要素的话语形式 |
4.3.1 承诺主体的话语形式 |
4.3.1.1 单向承诺的话语形式 |
4.3.1.2 双向承诺的话语形式 |
4.3.1.3 承诺者自我承诺的话语形式 |
4.3.2 承诺交际意图的话语形式 |
4.3.2.1 承诺意向的话语形式 |
4.3.2.2 承诺事项的话语形式 |
4.3.3 不同语境中的承诺话语形式 |
4.3.3.1 日常交际和非日常正式交际 |
4.3.3.2 口语环境和书面环境 |
4.3.3.3 营销和非营销环境 |
4.4 语言形式与话语形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话语实现条件 |
5.1 承诺言语行为结构要素的选择 |
5.1.1 承诺主体的选择条件 |
5.1.1.1 单向承诺中的条件 |
5.1.1.2 双向承诺中的条件 |
5.1.1.3 承诺者自我承诺中的条件 |
5.1.2 承诺意向的选择条件 |
5.1.3 承诺事项的选择条件 |
5.1.4 承诺语境的选择条件 |
5.2 承诺类言语行为要素的指称条件 |
5.2.1 承诺主体的指称条件 |
5.2.1.1 单向承诺主体的指称条件 |
5.2.1.2 双向承诺主体的指称条件 |
5.2.1.3 承诺者自我承诺主体的指称条件 |
5.2.2 承诺意向的指称条件 |
5.2.2.1 语义条件 |
5.2.2.2 语体条件 |
5.2.3 承诺事项的指称条件 |
5.2.4 承诺语境的指称条件 |
5.3 承诺言语行为结构要素的线性排列条件 |
5.3.1 意向凸显条件 |
5.3.2 事项凸显条件 |
5.4 承诺话语形式实现的一般工作程序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2)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选题特点、难点和问题 |
一、特点:海外边疆移民研究 |
二、难点:当事人访谈、文献收集和求证 |
三、问题:如何看待美国的土地?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资料简介 |
一、国内研究简介 |
二、国外研究简介 |
第四节 海外田野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 |
一、口述史的方法 |
二、历史文献方法 |
三、民族学田野调查法 |
第五节 逻辑框架 |
第一章 从认识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开始 |
第一节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
一、缘起 |
二、美国新教文明的危机 |
三、三位一体与四位一体的关系 |
第二节 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
一、他的童年 |
二、他的家庭 |
第三节 从里奇菲尔德家看美国边疆移民的家庭教养模式 |
一、严厉的母亲 |
二、友好的父亲 |
第二章 追寻新的土地:第一代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 |
第一节 格里芬号的到来 |
一、第一代里奇菲尔德家族成员踏上美洲大陆的背景 |
二、教派分歧与家族起源 |
三、荣誉炮兵团的建立和劳伦斯·里奇菲尔德 |
第二节 “神圣共同体”及其经济生产方式 |
一、斯基尤特:最早的落脚地 |
二、巴恩斯特布尔:早期殖民地的开发 |
三、早期移民的主要生产活动 |
第三节 便宜的土地 |
一、从印第安人手里购买土地 |
二、成为年轻的土地所有者 |
三、新的阶级分化和新教主义的削弱 |
第三章 白人的殖民开拓:移民后的里奇菲尔德家族 |
第一节 贪婪的土地掠夺 |
一、边疆线第一次推进的背景 |
二、向西部拓殖 |
三、富饶与浪费 |
第二节 美国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 |
一、美国大革命前的社会分工和英国重商主义的失败 |
二、掠夺土地与操控民主 |
第三节 最自由的民族最革命 |
一、辉格党与托利党斗争影响下的生活记录 |
二、美国发生独立战争的因素 |
第四章 里奇菲尔德先辈经历的独立战争 |
第一节 战争是令人痛苦的:里奇菲尔德的战争日记 |
一、经历战争打响和动乱 |
二、经历恐怖的战争场面和战时生活 |
三、士气大增 |
第二节 法国军队的到来与参战记录 |
一、法国军队的规模 |
二、法国军队的行军路线 |
三、九月——法国军队参战 |
第三节 约翰·麦吉尔弗拉与里奇菲尔德家族的人生交错 |
第五章 危险的旅途:里奇菲尔德家族的幸运之神 |
第一节 俄勒冈的第一批来客 |
一、穿越大平原 |
二、莱伯太太和印第安人的“切手事件” |
第二节 幸运之神 |
一、永远不要走捷径 |
二、阿普尔盖特小道 |
第六章 最后的边疆:里奇菲尔德家族定居俄勒冈 |
第一节 西进运动中的土地政策 |
一、运河与铁路的发展和家族的西迁 |
二、在南达科塔州的宅地 |
三、土地、自由和资本 |
第二节 在俄勒冈州的命运交汇 |
一、乔治·里奇菲尔德和亚查茨印第安人保留地 |
二、威拉米特河谷的繁荣和里奇菲尔德爷爷的铁路爱情 |
三、里奇菲尔德父亲的律师事务所和美国社会家庭结构 |
第七章 额外的问题——理查德·里奇菲尔德的惑与解 |
第一节 里奇菲尔德的家族精神 |
一、国际互助——多元与包容 |
二、崇尚和平——理查德·里奇菲尔德对越战的态度 |
三、一个家族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中美建交后里奇菲尔德对中国的访问 |
一、从尼克松到里根——共和党执政理念的转向 |
二、中美建交之旅与理查德的困惑 |
结语 |
一、问题的症结——对自由的追求退化成了自由经济的倡导 |
二、把根扎进土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生存困境与伦理重构:任璧莲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任璧莲:“当代美国文学景观中的一朵奇葩” |
二、任璧莲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问题、对象、思路、方法 |
第一章 消费社会对人的异化与华人性别伦理重构 |
第一节 华人男性在消费社会中的异化 |
一、符号消费:华人男性在消费社会中的美国身份建构 |
二、拜金主义:在消费社会中华人男性“美国梦”的幻灭 |
三、自由的荒野:华人男性在消费社会中的异化 |
第二节 父权制与消费社会的共谋:华人女性的生存困境 |
一、主体性的缺失:父权制传统对华人女性的规训 |
二、消费规训:华人女性在消费社会中的生存困境 |
第三节 主体间性:华人性别伦理重构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华人女性主体性的建构 |
二、颠覆“性别刻板印象”与“美国梦”醒:华人男性主体性的建构 |
三、主体间性:华人性别伦理重构 |
第二章 创伤记忆与家国伦理重构 |
第一节 红色高棉创伤记忆与家庭伦理困境 |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错置的夫妻伦理 |
二、创伤代际传递:父爱的缺失与迷途的少年 |
第二节 种族创伤与族际伦理困境 |
一、种族创伤记忆:异族婚姻困境 |
二、族际互为“他者”:身份认同困惑 |
第三节 身份自由流变与家国伦理重构 |
一、身份自由流变:族裔身份自我建构 |
二、爱的救赎与种族融合:家国伦理重构 |
第三章 宗教偏执对人伦的僭越与宗教伦理重构 |
第一节 “理想社会”式微:宗教偏执对家庭伦理的僭越 |
一、原教旨主义之殇:多宗教美国社会困局 |
二、“理想社会”式微:宗教偏执对家庭伦理的僭越 |
第二节 “意义之网”的虚妄:宗教偏执对社区伦理的悖逆 |
一、为宗教而宗教:“意义之网”的虚妄 |
二、睦邻伦理的失衡:宗教偏执对社区伦理的悖逆 |
第三节 对话与潜对话:宗教伦理重构 |
一、对话与潜对话:家庭与社区伦理重构 |
二、宗教共同体:宗教伦理重构 |
结语 平等·融合·对话:任璧莲小说的伦理旨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鹰之舞:帕米尔高原乐舞民族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认同相关理论梳理 |
二、认同的乐舞表达 |
第三节 舞蹈民族志研究方法及方法论 |
一、对于田野的认知 |
二、舞蹈民族志撰写 |
第四节 论文框架与结构 |
第一章 高原边陲的历史叙事 |
第一节 高原之巅帕米尔 |
一、走近帕米尔 |
二、城区景观 |
三、一路向南到国门 |
第二节 皇冠之城塔什库尔干 |
一、历史的言说 |
二、多元的融合 |
第二章 鹰笛之声礼仪舞 |
第一节 大房子与仪式 |
一、“栏杆里”的空间与秩序 |
二、婚礼之舞 |
第二节 节日与村庄 |
一、艾利斯社会组织 |
二、村庄的节庆 |
三、节庆与聚会的歌舞 |
第三节 百里同族不同俗 |
一、多姿的舞蹈 |
二、多彩的音乐 |
第三章 歌舞之乡下班迪 |
第一节 下班迪的故事 |
一、莎塔古道下班迪 |
二、移民搬迁 |
三、重建生活 |
第二节 阿扎拉家族与塔吉克乐舞 |
一、达力和两首歌的由来 |
二、为乐舞而生的小阿扎拉 |
三、伊萨克和帕米尔 |
四、后起之秀 |
第四章 塑形立意文工团 |
第一节 文工团创建与运作 |
一、峥嵘岁月 |
二、在展演中发展 |
三、改制后的踌躇 |
第二节 “帕米尔雄鹰”起舞 |
一、雄鹰乡邮员 |
二、孤鹰凌空到群鹰共舞 |
三、“鹰王”与鹰“图腾”诞生 |
第三节 创新还是继承 |
一、欲试再创新 |
二、继承的声音 |
第五章 国家的文化遗产 |
第一节 鹰舞的“非遗”之路 |
一、申报与项目管理 |
二、作为“非遗”的鹰舞传承 |
三、统称为“鹰舞”的比赛 |
四、争议与困难 |
第二节 成为鹰舞传承人 |
一、买热木汗·阿迪力 |
二、库尔班·托合塔西 |
三、帕塔依克·帕尔帕克 |
第六章 冰山雄鹰塔吉克 |
第一节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
一、助力鹰飞 |
二、飞出帕米尔 |
三、多样的文化展示 |
第二节 花儿永远这样红 |
一、脐带血的誓言 |
二、凝聚为精神 |
结论文化表达与家国认同 |
第一节 多模态的动静相就 |
一、行动的身体 |
二、多模态的表达 |
第二节 空间表征与族群意象 |
一、漂移的空间 |
二、族群的意象 |
第三节 家国认同的再思考 |
一、地缘互动 |
二、乐舞表达与国家认同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简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汉书》复音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汉书》及其语料价值 |
1.1.1 《汉书》简介 |
1.1.2 《汉书》语料价值 |
1.2 研究概述 |
1.2.1 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综述 |
1.2.2 《汉书》词汇研究综述 |
1.3 研究价值与方法 |
1.3.1 《汉书》复音词研究价值 |
1.3.2 《汉书》复音词研究方法 |
1.4 《汉书》复音词的判定和切分 |
1.4.1 意义标准 |
1.4.2 语法标准 |
1.4.3 修辞标准 |
1.4.4 频次标准 |
1.4.5 词缀标准 |
1.4.6 语音标准 |
第2章 《汉书》复音词的结构 |
2.1 语音构词 |
2.1.1 单纯词 |
2.1.2 合成词中的重叠式 |
2.2 语法构词 |
2.2.1 运用词序方式构词 |
2.2.2 运用虚词方式构词 |
2.3 《汉书》中9种结构复音词发展特点和趋势 |
第3章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研究 |
3.1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语料范围 |
3.1.1 常用词的定义 |
3.1.2 同义并列式双音词的界定 |
3.1.3 语料范围 |
3.2 古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概况 |
3.2.1 古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概述和特点 |
3.2.2 选择《汉书》中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的原因 |
3.3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研究方法 |
3.3.1 统计词频,确立分组 |
3.3.2 静态描写,对比分析 |
3.3.3 探源溯流,动态比较 |
3.3.4 解剖麻雀,以点窥面 |
3.4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研究的基本内容 |
3.5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举例 |
3.5.1 先秦至两汉时期演变举例 |
3.5.2 两汉至魏晋时期演变举例 |
3.6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特点和规律 |
3.6.1 稳定性 |
3.6.2 渐变性 |
3.6.3 并存性 |
3.6.4 择一性 |
第4章 《汉书》复音词中的新词新义 |
4.1 新词 |
4.1.1 单义词 |
4.1.2 多义词 |
4.2 《汉书》新词词义生成的途径 |
4.2.1 联合式复音新词词义的生成 |
4.2.2 偏正式复音新词词义的生成 |
4.2.3 支配式复音新词词义的生成 |
4.3 新义 |
4.4 新义产生的途径 |
4.4.1 隐喻 |
4.4.2 转喻 |
4.5 新词新义产生的原因 |
4.5.1 社会发展外部因素 |
4.5.2 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
4.5.3 人类认知的发展 |
第5章 结语 |
5.1 本文结论 |
5.2 本文创新之处 |
5.3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汉书》复音词总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调查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 |
一、医师职业概述 |
(一)医师职业概念 |
(二)医师职业特点 |
(三)医师应承担的角色 |
二、医师人文素养概述 |
(一)医学人文概述 |
(二)医师人文素养概述 |
(三)医师人文素养的结构 |
(四)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 |
(一)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意义 |
(二)医师人文素养培育中涉及的关系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模式 |
第三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相关理论 |
一、中国医师人文素养思想 |
(一)儒家人文思想 |
(二)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
(三)中国传统医学人文思想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西方医师人文素养思想 |
(一)西方人文思想 |
(二)西方人文思想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理论 |
(一)成人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四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研究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一)医师人文素养现状 |
(二)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 |
三、讨论 |
(一)医师人文素养现状整体良好 |
(二)部分医师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美国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英国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新加坡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台湾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香港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第六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 |
一、加强政府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制度建设 |
(一)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
(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 |
二、营造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社会氛围 |
(一)媒体引导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行业组织推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打造医院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基地 |
(一)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
(二)提升医院服务品质 |
(三)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
(四)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
四、医师自身人文素养修炼 |
(一)树立医师人文精神 |
(二)实践叙事医学 |
(三)投身志愿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医师人文素养现状及培育现状调查(医师版) |
附录2 医师人文素养现状调查(患者版) |
附录3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7)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功能对等视角下《战胜抑郁》的汉译(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Equivalence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 |
1.1 Literature Review of Various Concepts of Equivalence |
1.2 Functional Equivalence |
1.3 Applicabilit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
Chapter Two Methods Adopted in Rendering Words |
2.1 Amplification by Repeating the Verb |
2.2 Omission by Leaving Out the Pronoun |
2.3 Turning Words into Chinese Four-character Phrases |
2.4 Paraphrase by Making Abstract Concepts Concrete |
2.5 Substitution with Synonym |
Chapter Three Methods Adopted in Rendering Sentences |
3.1 Splitting |
3.2 Embedding |
3.3 Reversing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1:SL Text |
Appendix 2:TL Text |
(9)莫扎特歌剧《伊多梅纽》中伊利亚人物角色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与问题 |
二、相关文献 |
三、章节安排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莫扎特的歌剧创作 |
第二节 莫扎特的正歌剧 |
第三节 《伊多梅纽》的创作背景 |
第二章 《伊多梅纽》的戏剧分析 |
第一节 剧情概述 |
一、第一幕 |
二、第二幕 |
三、第三幕 |
第二节 戏剧冲突 |
一、人与神之间冲突 |
二、 个人与集体之间冲突 |
三、父与子之间冲突 |
四、恋人之间冲突 |
第三节 伊利亚的性格及其发展 |
一、第一次转变:亲情战胜爱情 |
二、第二次转变:仇恨初消减,爱情始增长 |
三、第三次转变:爱情战胜一切 |
第三章 伊利亚三首咏叹调的音乐分析 |
第一节 N1《父亲、兄长,告别了》 |
第二节 N11《我已经失去父亲》 |
第三节 N19《温柔的微风》 |
第四章 演绎分析 |
第一节 三个演绎版本介绍 |
第二节 舞台表演 |
一、N1《父亲,兄长,告别了》舞台表演 |
二、N11《我已经失去父亲》舞台表演 |
三、N19《温柔的微风》舞台表演 |
第三节 演唱处理 |
一、 N1《父亲,兄长,告别了》演唱处理 |
二、N11《我已经失去父亲》演唱处理 |
三、N19《温柔的微风》演唱处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三、谱例及音像来源 |
附录 |
一、角色表 |
二、伊利亚三首咏叹调歌词 |
四、倾听263的邮件誓言(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承诺类言语行为研究[D]. 许春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D]. 朱美姝.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0)
- [3]生存困境与伦理重构:任璧莲小说研究[D]. 李淑春.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鹰之舞:帕米尔高原乐舞民族志[D]. 曹静.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5]《汉书》复音词研究[D]. 易佳妮. 吉林大学, 2020(03)
- [6]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D]. 孙宏亮.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7)
- [7]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8]功能对等视角下《战胜抑郁》的汉译[D]. 王姝珍. 兰州大学, 2020(01)
- [9]莫扎特歌剧《伊多梅纽》中伊利亚人物角色的塑造[D]. 于静. 上海音乐学院, 2020(01)
- [10]归心[J]. 秦北. 当代,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