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湿热带地区轮作草地的替代方案

低湿热带地区轮作草地的替代方案

一、低湿热带地区一种替代轮耕的播种草地(论文文献综述)

乌尼图[1](2021)在《锡林郭勒草地资源变化信息遥感快速识别与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经济和维持生物圈稳定不可代替的重要自然资源。开展草地资源调查,及时掌握草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明晰草地与外界驱动力间的耦合关系对于科学管理草地资源,维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锡林郭勒草地近40年的多源遥感数据与地面调查资料,采用地理空间统计方法,实现了大尺度草地类型、草地空间格局、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信息的快速提取,并定量分析了导致锡林郭勒草地资源时空变化的外在驱动因子,为锡林郭勒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以中国草地分类系统为基础,根据锡林郭勒草地实际情况和草地遥感分类需求,通过归并相似生境条件、相同建群种的草地型,建立了适用于中等空间分辨率影像的草地遥感分类系统。结果显示,基于此分类系统,采用面向对象和随机森林算法的锡林郭勒草地平均分类精度达84%,满足大尺度草地遥感快速分类的需求。分类特征重要度方面,光谱特征在区分不同草地类型中具有显着作用,其重要度最高,其次为位置特征。(2)1980s~2010s,锡林郭勒主要草地类型的面积、破碎化程度与位置均发生了显着变化。首先,冷蒿(Artemisia frigida)草原面积大幅增加,增加量达1.49万km2,其次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草原面积增加了0.28万km2。另外,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面积大幅减少,减少量达1.08万km2。景观指数变化方面,各草地类型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显着增加,表明草地琐碎斑块增多,破碎化程度增加。空间偏移方面,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草原,羊草草原、冷蒿草原和小针茅(Stipa klemenzii)草原向东偏移,典型草原类针茅草原、糙隐子草草原向西偏移。驱动近40年草地类型变化的因子依次为:年均降水量>牲畜数量变化>农业生产总值变化>人口数量变化,表明水分条件和过度放牧是锡林郭勒草地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力。(3)1988年、1998年、2008年和2018年,锡林郭勒草地面积分别为17.60万、17.66万、17.63万和17.32万km2,约占全盟总面积的86.00%。1988~2018年锡林郭勒草地转出面积1.10万km2,其他类型转入草地面积0.82万km2,草地流失面积0.28万km2。沙地、盐碱地和耕地是草地转出的主要形式,占草地总转出面积的44.57%、20.69%和19.39%,与此同时,来自沙地和盐碱地的转入面积分别占转入草地总面积的44.22%和11.46%,表明沙地、盐碱地治理效果虽显着,但沙地扩张、草地盐碱化现象依然严重。1988~2018年,驱动锡林郭勒草地空间格局变化的因子依次为:人口数量变化>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变化>年均降水量>年均温度>工业生产总值变化,表明人类活动因素对草地空间格局变化的驱动作用大于自然环境因素。(4)1982~2018年锡林郭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多年平均值为251.13 g·C·m-2·a-1,并表现为自西向东递增的分布特征。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年均草地NPP分别为374.15、255.38和153.37 g·C·m-2·a-1,其中线叶菊草原年均NPP最高,达423.35g·C·m-2·a-1,小针茅草原年均NPP最低,仅151.43 g·C·m-2·a-1。变化趋势方面,1982~2018年草地NPP呈略微下降趋势,年际变化率-0.42 g·C·m-2·a-1,其中草甸草原NPP呈上升趋势,年际变化率0.26 g·C·m-2·a-1,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NPP呈下降趋势,年际变化率分别为-0.59和-0.48 g·C·m-2·a-1。1982~2018年,主导锡林郭勒草地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因素为降水量年际变化。

史功赋[2](2021)在《大兴安岭西麓春小麦土壤微生物对不同轮作休耕模式的响应机制》文中指出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土壤微环境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研究表明合理的轮作休耕,能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土壤微生物能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增强养分有效利用、抵御逆境危害等,进而提高土壤生产力与作物产量。本文基于2016年开始构建的春小麦2016-春小麦2017-春小麦2018(WWW)、春小麦2016-油菜2017-休耕2018(WRF)、春小麦2016-马铃薯2017-休耕2018(WPF)、春小麦2016-休耕2017-油菜2018(WFR)、春小麦2016-休耕2017-马铃薯2018(WFP)5种轮作休耕模式。于2019年轮作休耕第二周期起始年对春小麦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不同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植株指标、土壤指标与土壤非根际微生物的关联关系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主要结论如下。(1)与连作模式(WWW)相比,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鲜重、干重、株高等农艺性状指标、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特性指标及籽粒产量均明显增加。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干重、鲜重、株高均显着增加(P<0.05);旗叶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光合作用显着增强,籽粒产量显着增加(P<0.05);其中,春小麦-马铃薯-休耕模式(WPF)和春小麦-休耕-马铃薯模式(WFP)综合表现较佳。(2)与连作模式相比,轮作休耕模式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学性状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春小麦-休耕-马铃薯模式(WFP)土壤综合养分含量最高,土壤微生物量氮、磷含量分别提高了47.50%和34.33%。(3)与连作模式相比,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田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种类丰富,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在BS、RS、ER中,轮作休耕模式下分别有6个、5个、1个菌门丰度明显增加;属水平上,有益菌属种类和丰度均显着增加(P<0.05),尤其WFP模式更为明显。根区位置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第一因素,轮作休耕模式是第二主要因素,作物轮作顺序也能影响到微生物的群落变化。(4)春小麦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春小麦植株性状、光合特性指标、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等环境因子存在紧密关联。春小麦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春小麦鲜重、气孔导度等2个植株指标,全氮、总孔隙度、p H、全磷、全钾等5个土壤理化指标,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等3个土壤微生物学性状指标存在显着相关(P<0.05),其中,全氮(r=0.499)、p H(r=0.455)、脲酶(r=0.430)和蔗糖酶(r=0.373)影响最大。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有益菌门也与春小麦植株性状、光合特性指标和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等环境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综上所述,合理的轮作休耕措施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有益菌种类和丰度,使土壤酶活性处于最佳状态,促进春小麦对土壤水分、养分的高效利用,利于其生长发育;同时春小麦又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维持其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使土壤-微生物-春小麦构成一个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农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王彩峰[3](2021)在《身体经验与民艺传承 ——百色凌云蓝靛瑶服饰技艺研究》文中认为民间手工技艺底蕴丰厚,种类庞杂,与民众社会生产、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是一个民族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之集聚。蓝靛瑶服饰技艺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地域性和艺术特色。百色凌云蓝靛瑶是一个尊重自然、崇拜祖先、追求和谐的民族,由“集体记忆”至“集体技艺”,其服饰技艺世代相传,清新质朴,反映出他们的生活水平、审美情趣与品格修养。染布技艺、服饰缝制、剪裁技艺与装饰技艺工序复杂且细腻,也能适应现代社会文化群体的消费要求。本文以百色凌云蓝靛瑶服饰技艺为研究对象,对技艺蕴含的身体感知经验、美感经验与身份表征进行细致描述,对其现代化传承、发展予以探讨。借用约翰·杜威“经验论”、余舜德的“身体感”相关概念,本文初步呈现出在相对封闭的民族社会中,蓝靛瑶传统服饰技艺有相对稳定的生存空间,优越的自然、地理资源构建了传统服饰技艺的独特性、体系性等特征。借用柳宗悦的民艺理论,描绘出传统服饰技艺贯穿于蓝靛瑶文化主体的生产生活,其有着天然的护佑,充溢着美感,服务于民众,且民众对传统蓝靛瑶服饰技艺充满浓厚的情愫和民族情结。服饰技艺是族群凝聚的中坚力量,也是社会、文化秩序得以重构的重要媒介。在多元文化对话、交流背景中,蓝靛瑶的传统生计方式遭遇冲撞,服饰技艺发生了从单一向多元的形态转变。传承、转化是民众身体感知经验、主体-行为实践与文化相互调适的漫长过程,为快速适应现代变迁,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势必成为蓝靛瑶服饰技艺重构-再生无法避免的战略抉择。在转化过程中,传统服饰技艺如何实现自觉创新、发展,如何协调与文化的互适是本文探讨的关键。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是对本研究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的叙述、对目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整理,并对运用的学术理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出阐述。正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针对蓝靛瑶服饰技艺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展现百色凌云、沙里果卜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背景和发展概况。第二部分以约翰·杜威的“经验论”和余舜德的“身体感”相关概念为主,从身体感知经验中的“体物技能”出发,论述蓝靛瑶民众身体感知经验与地方生态、环境的互动。通过了解民众的感知与经验技能,明晰地方性蓝草培育技艺的生态认知、蓝靛染布技艺的生态实践以及蓝靛瑶服饰制作技艺。第三部分运用柳宗悦的民艺理论,围绕民间手工技艺的美学意蕴层面,在详细分析民艺形态美的基础上,揭示其所承载的符号表征。第四部分讨论蓝靛服饰技艺在时代变迁背景下的传承与保护路径。以民间手工技艺的活态传承为视点,以期在发挥民众身体-主体经验、文化认同与自信的基础上,加强对民间手工技艺的整体性保护。第五部分是对身体经验之于民艺传承的关系、意义的梳理总结。蓝靛瑶服饰技艺以身体经验为基础,这种身体经验往往是民众与特定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之集成。本章着眼于民艺者的身体经验,从其内化于身的感知和外化于行的实践维度出发,关注技艺主体以“身体经验”为媒介所构筑的民艺传承空间。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身体经验在蓝靛瑶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蓝靛瑶服饰技艺的形成与传承是以民众身体的生命实践为依托而展开。民众通过身体的主体经验,使身体的“知”与“行”协调互适进而展开实践活动,这种经验性的实践活动构成了民艺,既而身体经验成为民艺传承的主体与媒介。

徐北春[4](2020)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的高产导向,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决策的逻辑起点。在这种决策逻辑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产要素过度集约,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体偏低,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全省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全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是玉米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是各种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直接利用者,其是否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是玉米生产方式能否转型的关键。受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玉米清洁生产至今仍未大规模实现,亟需从农户这一基本生产单元出发,研究其采纳和扩散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行为规律和控制策略。本文以正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的“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在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并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国际经验借鉴—生产行为控制5个环节构建核心研究框架。其中,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部分重点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国际经验借鉴部分重点从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行为控制策略部分重点从控制行为熵变化的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熵变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系统梳理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但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技术扩散中还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视角,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显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粮食主产省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部分指标处于粮食主产区甚至全国倒数水平。这说明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环保又不经济,质量效益已成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第二,基于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有效与非有效、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逻辑,在有效意愿、非有效意愿甄别和样本分析前提下,建立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多元有序选择模型(ologit)。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土地规模和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非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农户风险态度和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农户总体采纳意愿强度不高,一般意愿远高于强烈意愿。农户异质性特征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一般意愿和强烈意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一般意愿、强烈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和农户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有显着影响。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是意愿强度不断累积的结果。“无意愿”农户、“一般意愿”农户和“强烈意愿”农户实际采纳的概率依次提升,具有“强烈意愿”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效率最高。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性。第四,综合运用技术扩散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由外及里扩散到农业农村并被早期采纳者采纳应用后,在农户内部的扩散机理、扩散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内部的技术扩散更多追求互惠和利他,单纯的经济目的不明显。农户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构建的技术扩散渠道,受扩散环境、扩散主体和扩散中介的影响。农户内部技术扩散存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扩散主体动力、扩散受体动力和扩散环境动力。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传导、效益转移和学习效应。运行机制需要技术供给过程、交流过程和采纳过程的协同作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空间效应包括近邻效应、等级效应和集聚效应,时间效应包括扩散时间差和技术势能差。时空交互越紧密,越有利于农户内部技术扩散。第五,从农药化肥规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三个视角,梳理分析美国、丹麦、日本三个国家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借鉴三国经验,提出我国亟需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农药化肥管理体系,完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统筹环保与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体系;亟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以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组合措施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业水污染技术创新,引导公众尤其是农民积极参与;亟需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第六,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指出农业清洁生产系统是由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子系统、农作物生产管理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子系统、科技服务子系统、农资供给子系统和城镇发展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系统共同构成。各子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作用和内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共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系统不断演进。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性4个特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引入“行为熵”概念,结合前文研究结论,研判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类型及来源。针对熵流来源,从增加负熵流、降低正熵流视角,构建促进清洁生产技术采纳与扩散,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孙建[5](2020)在《喀斯特地区传统与非传统农作物耕种模式对水土—养分流失的影响机制》文中指出喀斯特地区大多岩石裸露程度高,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低,生态环境具有极度脆弱性的特点。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受人为干扰性强,主要表现为农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为了改善喀斯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巩固地区耕种文化,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质量,研究喀斯特地区的耕种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依据生态平衡理论、生态系统结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人地关系理论,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取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及野外监测,于2017-2019年分别在2个研究区超过200户农户进行走访调查;并于2019年4月、7月、11月在2个研究区10个样地野外连续定位观测和数据采集,对810个样品17个指标进行室内实验分析。阐明了研究区耕种文化背景,并选取研究区内传统与非传统耕种文化下农作物耕种模式,探明土壤理化性状及水土-养分流失状况。最后针对实验观测结果和问卷调查,揭示水土-养分流失现状所产生的耕种文化效应,并对研究区内耕种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存在着明显的耕种文化过渡现象,传统耕种文化下的农业活动对耕地环境的干扰程度明显高于非传统耕种文化。传统耕种文化,农作物的种植意向主要为解决温饱问题,注重经济效益。耕种活动过程中的人为干扰性强,耕作活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传统农作物以玉米为典型代表;非传统耕种文化,农作物的种植意向为追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耕种活动过程中的人为干扰性相对较弱,耕作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非传统农作物以地区新经济作物为主,规模化种植特征明显。相对于地质背景、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石漠化等级、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影响,耕种文化中农业活动对耕地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2)不同农作物耕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相对于非传统农作物耕种模式,传统农作物耕种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具有一定优势。通过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分析得出,喀斯特山地峡谷区土壤综合质量评分表现为非传统作物梨树+大豆(Hwang kumbae+soybean)(0.563)、梨树+太子参(Hwang kumbae+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0.553)、梨树(Hwang kumbae)(0.520)大于传统作物玉米(Zea mays)(0.499)。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土壤综合质量评分表现为非传统作物花椒+山豆根(Zanthoxylum bungeanum+Sophorae Tonkinensis Radix et Rhizoma)(0.648),花椒+花生(Zanthoxylum bungeanum+Arachis hypogaea)(0.635),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0.609)大于传统作物玉米(Zea mays)(0.541)。相对传统耕种文化下典型作物玉米,非传统耕种文化下农作物的土壤理化环境具有一定的优势,表明非传统耕种文化活动下的农田土壤环境较传统耕种文化优越。(3)不同农作物耕种模式在不同坡位的养分分布特征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坡中和坡下养分积累性较为显着,喀斯特地区坡地土壤养分运移特征明显。传统作物玉米坡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坡上的2.12倍,非传统作物梨树+大豆、梨树+太子参和梨树坡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是坡上的1.51、1.91、2.34倍。相对非传统作物,传统作物坡上和坡下养分差异更为明显,土壤养分运移强度相对较大,说明传统作物比非传统作物更容易发生水土-养分流失现象,即非传统耕种文化活动的水土保持效应更佳。施秉白云岩和花江石灰岩不同岩性下土壤的养分坡位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表明相对于岩性,农作物及相应的农田处理方式和坡度对表层土壤运移特征的影响更大。(4)不同农作物耕种模式对水土-养分流失的影响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传统农作物耕种模式下的水土-养分流失情况较非传统农作物耕种模式严重,但并非所有非传统作物的水土-养分保持效应均占有绝对优势。喀斯特山地峡谷区平均径流系数为传统作物玉米(13.98%)大于非传统作物梨树(11.48%),梨树+太子参(6.26%)和梨树+大豆(4.55%);平均产沙量表现为传统作物玉米(32.46 g/m2)大于非传统作物梨树(16.68 g/m2),梨树+太子参(2.64 g/m2)和梨树+大豆(2.20g/m2)。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平均径流系数为传统作物玉米(27.28%)大于非传统作物花椒(24.45%),花椒+山豆根(15.26%),花椒+花生(13.16%);平均产沙量为传统作物玉米(50.04%)大于非传统作物花椒(20.57%),花椒+花生(5.35%)和花椒+山豆根(4.75%)。相对于传统作物玉米,非传统作物的各项养分指标的流失浓度相对较小,并非所有非传统作物的水土-养分保持效应均占有绝对优势,两研究区的非传统作物梨树和花椒单种模式较套种模式则表现出的一定的劣势。(5)喀斯特地区自然环境与耕种文化间存在耦合效应,水土-养分流失的自然现状对农民的环保意识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恶劣的自然环境现状更易提高农户的环境保护警惕性。喀斯特无-潜在石漠化等级研究区15%的农户认为环境保护非常重要,44%的农户认为重要,25%农户认为可能重要,16%的农户认为不重要。而中度-强度石漠化等级研究区25%的农户认为环境保护非常重要,55%的农户认为重要,18%的农户认为可能重要,2%的农户认为不重要。环保意识差异表明,恶劣的自然环境现状更易提高农户的环境保护警惕性,进而有利于更新农民的传统农业观念,规范农田行为,推动耕种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吴清林[6](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朱珠[7](2020)在《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直接动力源于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及相关技术要素间的矛盾运动,其技术活动无不受到历史条件、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历史及社会的发展需求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自主演化的外部推动力。在清朝实现人口增长至四亿之巨的背后,是人均耕地的不断减少,大量无序增长的人口沦为“棚民”,有限的资源被侵占,人地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急剧变迁。同时,明清时期饥馑、灾荒呈现周期缩短、程度加深趋势转变。由此可以管窥,基于明清社会背景,美洲作物引种作为诱导性技术对生态变迁的深远影响也反作用于人类,“天人合一”的消解成为情理之中。对于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变迁机制,其中国情政体、经济形态、社会构造、文化观念及其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进其演变历程。本文并未采用“美洲作物传入——农民垦荒——生态破坏”这样的简单因果解释,明清时期美洲作物传入的负面效应不能笼统地归咎于人口增长,而应该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探寻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内外驱动力。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变的历史考察,以美洲作物传入作为新技术要素,分析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变特征及动因,并将这一特征定义为“非生态转向”,以皖南地区为研究地域,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转向的具体表现、效应、变迁机理。围绕研究目标,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对于相关概念作简要定义,围绕研究要点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类概括梳理。其次,按照传统农业的历史分期,围绕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过程系统建构其发展脉络,重点厘清明清之际这一技术的转向及具体特征。再次,结合时代背景,从技术哲学视角认识并分析明清的传统农业技术转向动因,并以叙事重构的方式探讨美洲作物作为技术要素作用于传统农业技术变迁的具体表现,探寻这一转变过程的制约因素与影响。最后,联系社会建构论、人口学、技术生态学理论成果,通过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揭示美洲作物引入对生产、人口、生态等各方面的效应。基于此,对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加以总结,进而阐述传统农业在技术体系、农本思想等层面的优越性与局限,并借此对现代农业发展有所启示。

李天[8](2020)在《当代生态文学中人地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当代生态文学中关于人地关系的表述,形成了一个共同话题:荒野保护。在注重文本与环境互文指涉的生态批评范式下,以荒野为研究角度和切入点的尝试不仅仅发掘文学创作体现的审美思想,更重要的是阐发其中的生态意义。荒野自我更新的能力和过程受到了人类的影响和控制,要建立健康土地的范本,有必要从生态文学寻找具有普适性的现实关联,进而在重审人地关系的过程中实现荒野的保育。本文以经典作家作品为例,重点研究不同荒野样态所承载的特定生态主题。首先,文章梳理了荒野、自然、环境概念释义和荒野与人类的紧密联系完成对“荒野”的基本认知,以及明确“人”与“地”的所指和科学人地关系论的相关认识,并通过概括生态文学中正反面书写的荒野类型,简述荒野描写体现的四种重要生态审美思想;其次,依据人作为土地的访客、仇敌和友人三种关系的逻辑,选取荒野描写特征显着的文本合理阐释三种关系对应的营造归属感、突出破坏毁灭和反映城市景观美学三个方面;最后,在结语部分概括本论文的基本观点,即通过发现作家对荒野的不同描述,让大家对人地关系的演进有了重新认识,并在总结全文的同时提出本论文不足之处。

李光宇[9](2020)在《短期耕地休养的不同管理方式对土壤性质与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实践意义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休养常被认为是耕地自我恢复的有效手段,普遍应用于耕地管理中。耕地休养包括短期休养与长期休养,大量研究表明长期休养具有更好的生态环境效应,而且研究还表明土壤微生物特性能敏感地表征土地生态和质量状况。可是,耕地长期休养会在一定时期内会导致耕地粮食生产总量的下滑,进而影响区域粮食安全,而短期耕地休养则可以降低粮食安全方面的风险。然而,目前国内外对短期休养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不同管理方式所产生的效应及其与土壤微生物生态相互关系的研究更为缺乏。因此,本研究构建了短期休养的不同管理方式,探索耕地休养与土壤理化性质,尤其是与土壤微生物特性及生态变化的关系,以期为耕地资源休养管理措施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基础依据。本研究构建了四种短期休养管理方式,并针对每一种休养管理方式设定了三种水肥管理水平。此外,本研究设定了当地传统耕作管理的耕地作为对照组。本研究所构建的四种短期休养管理方式包括:(1)原生植被休养方式;(2)选用紫花苜蓿与披碱草,共同构建牧草休养管理方式;(3)兼顾农户的成本限制,选择具有固氮效应的大豆和玉米进行混合种植,构建以作物为主导的休养管理模式;(4)兼顾良好的生态效应和低成本,选择紫花苜蓿和玉米混合播种,构建粮草休养的管理方式。本研究所设定的三种水肥管理水平包括:(1)无管理,没有任何水肥管理;(2)灌溉管理,在休养初期进行一定量的灌溉;(3)有机肥管理,在灌溉的基础上施加一定量的有机肥。本研究通过微生物指标对短期休养的耕地进行分析发现,土壤微生物指标对耕地休养管理方式的变化较为敏感,短期耕地休养对耕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特性具有显着影响,并引发了部分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而且,将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结合可以获得更多耕地质量信息。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短期休养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特征在初期表现出显着差异,但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碳氮则在休养后期表现出显着差异。因此,休养随时间推移微生物群落特征逐渐变得稳定。在休养后期,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无管理中牧草植被会导致氮的缺乏,且粮草休养在三种水肥管理中同样可能导致氮供给的不足,而有机肥管理的作物植被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氮的供给。短期耕地休养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提升作用显着,尤其是在灌溉管理的原生植被和粮草植被中,以及有机肥管理的牧草植被中。在微生物量氮方面,灌溉管理对其具有提升作用,且有机肥管理下的原生植被也可以显着提升微生物量氮含量。(2)根据覆被类型和水肥管理的主效应显示,原生植被类型加速了铵态氮的消耗,且灌溉管理方式也导致了其消耗及流失。与微生物量氮的结果结合可知,微生物量氮的提升可能得益于土壤对铵态氮的转化。无机碳在无管理条件下均得到显着蓄积,在灌溉管理中同样易于累积。无管理条件下,速效钾得到累积,但在有机肥管理中速效钾更多的被植被所吸收。在微生物多样性方面,短期内耕地管理措施的变化难以影响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但在灌溉管理的牧草植被中,出现了微生物多样性的显着下滑。这说明灌溉管理的牧草植被存在一定风险,需在后续研究中继续观察其变化情况。(3)通过土壤微生物群落在氮循环方面的分析发现,作物休养加强了固氮作用,对氮的累积具有正向作用。灌溉管理则提升了微生物量氮,且抑制了部分氮消耗相关的微生物菌落,具有潜在氮累积的效应。在有机物分解能力方面,灌溉对其抑制作用较强,且粮草植被对其同样存在抑制作用。在抗土传疾病能力方面,无管理的正向作用最为显着,而灌溉管理则对抗病能力的提升较弱。在促植被生长作用方面,多数休养管理均存在促生长作用,仅有灌溉与施肥的牧草植被未能产生正向效应。(4)通过对休养的生态效应分析发现,牧草植被可能不适于短期休养。无管理的原生植被对微生物量碳氮和群落功能的正向效应较弱,需加入灌溉管理和有机肥,以增强其生态效应。通过对碳氮转化相关菌属的比重可知,无管理的原生植被可能更适于长期休养。在作物植被休养中,若耕地需要提高微生物的多种生态功能,如有机物分解能力、抗病能力及植被促生长能力等,可需采用有机肥管理的方式。粮草植被需结合灌溉才可提升土壤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5)结合休养的成本以及相关政策分析可知,粮草植被可能更适用于耕地休养。尤其是灌溉和有机肥管理的粮草植被具有较低的成本需求,在提升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时,灌溉管理的粮草植被同样更具优势。对于作物植被,仅在有机肥管理中表现出较好的耕地生态效应,与粮草植被相比,其成本较高。因此,在研究区域中,粮草植被可作为短期休养的备选植被。此外,短期休养需根据农户要求因地制宜,尽可能降低管理成本,将更有利于农户对耕地休养项目的支持。

王松磊[10](2019)在《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新论 ——基于唯物史观视角》文中提出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由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产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之所以把马克思的这段话放在摘要的第一段,是因为这段话是贯穿于本研究的灵魂。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深化改革,不能离开历史,隔离传统。理解传统社会,才能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相比阶级分析法、传统-现代理论范式、国家-社会二分法、以及新制度经济学,唯物史观能提供更科学的视角,来理解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及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依据唯物史观,本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传统农业中国的生产力状况。文明社会早期阶段,地理环境作为“初始条件”,其特性通过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对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气候的变化,导致人类结束了“原始的丰裕生活”,不得不驯化可食用的物种,进而发明了农业。作为劳动对象,黄土的土壤环境、冬干夏湿的气候特点以及粟和黍的植物特性,产生了旱作农业的生产方式。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限制,农业生产工具没有根本的革新,生产工具的驱动力长期以自然力为主。第二部分论述了生产关系的相关核心概念和不同社会类型的生产关系特点。分配是以权威为媒介的生产关系,这是传统农业中国社会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交换是遵循价值规律的生产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分配与交换并重。基于交换和分工的集体是生产上相互依赖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基于分配关系的集体是在外部因素作用下生产上自给自足的个体的强制性共同体。两种类型的集体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中国的集体属于后一种类型。第三部分阐明了交换关系在传统农业中国的约束条件。受到交通运输成本的影响,交换关系在中西方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由于存在优良的河流和海洋,西方社会的交换关系具有天然优势。而在传统的农业中国,道路、河流、运河等交通运输条件则依赖中央政府的能力。社会分工与交换,在西方是基于经济需求,在传统农业中国则基于政治需求。无论是起源还是后来的发展,商人和工商业均受制于政治统治。第四部分对集体社会的形成进行了阐述。农耕社会生产方式对外扩张和防御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对内统一作为保障。农耕生产方式的内敛性则产生了对内排斥军事暴力和离心倾向。由于公有制、资源稀缺性、集中分配的管理方式和服从权威的共性,使农耕生产方式与军事组织能够结合在一起,其最佳方式就是兵农合一的集体制度。最大的集体单位是天下(国家),最小的集体单位是个体家庭,与家族、宗族、官僚制等其他类型的集体单位,共构成了包含许多集体单位的等级性集体社会。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第五部分对家国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交换关系为经济基础,西方的家国异构本质上是私的家庭的血缘亲属关系不同于公共权力的国家的政治关系。而传统农业中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分配关系为基础,家国同构是伦理道德和父家长权威的结合。随着农耕经济被市场经济取代,应当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家国关系。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农业中国是建立在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的集体社会;第二,传统中国集体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以分配为中心环节,当前中国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提高交换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第三,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底色具有多层性。

二、低湿热带地区一种替代轮耕的播种草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湿热带地区一种替代轮耕的播种草地(论文提纲范文)

(1)锡林郭勒草地资源变化信息遥感快速识别与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草地资源调查
        1.2.2 草地类型遥感分类研究
        1.2.3 草地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1.2.4 草地生产力遥感监测研究
        1.2.5 草地资源变化驱动力研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分布
        2.1.2 地形条件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土条件
        2.1.5 植被条件
        2.1.6 社会经济条件
    2.2 数据材料与预处理
        2.2.1 数据处理平台
        2.2.2 基础空间数据集
        2.2.3 地面样点数据集
        2.2.4 统计资料
第三章 基于面向对象和随机森林算法的草地类型识别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材料
        3.1.2 样地设计
        3.1.3 草地遥感分类系统
        3.1.4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3.1.5 随机森林分类器
        3.1.6 分类特征选择
        3.1.7 分类精度评价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基于湿润度指数的草地类识别
        3.2.2 基于面向对象和随机森林算法的主要草地单元识别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锡林郭勒草地类型时空变化识别与驱动力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材料
        4.1.2 潜在驱动力因子
        4.1.3 质心偏移
        4.1.4 景观指数
        4.1.5 逻辑回归模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草地类型空间分布
        4.2.2 草地类型空间变化分析
        4.2.3 草地类型景观指数分析
        4.2.4 草地类型变化驱动力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锡林郭勒草地变化空间格局识别与驱动力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材料
        5.1.2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5.1.3 随机森林分类器
        5.1.4 分类特征选择
        5.1.5 面积转移矩阵
        5.1.6 景观指数
        5.1.7 潜在驱动力因子
        5.1.8 逻辑回归模型
        5.1.9 分类精度评价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地类型分类精度评价
        5.2.2 草地空间格局特征
        5.2.3 草地面积转移分析
        5.2.4 草地景观结构分析
        5.2.5 草地空间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锡林郭勒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识别与驱动力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材料
        6.1.2 草地NPP计算
        6.1.3 Sen's斜率+MK检验
        6.1.4 主导驱动力
        6.1.5 偏相关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模型验证
        6.2.2 草地NPP空间分布
        6.2.3 草地NPP变化分析
        6.2.4 草地NPP时空演变分析
        6.2.5 草地NPP变化驱动力分析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总体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锡林郭勒草原各草地组、型面积统计
致谢
作者简历

(2)大兴安岭西麓春小麦土壤微生物对不同轮作休耕模式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轮作休耕的内涵与发展概况
        1.2.2 轮作休耕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3 轮作休耕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2.4 轮作休耕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5 轮作休耕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1.2.6 轮作休耕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3 目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2.1 春小麦植株性状测定指标及方法
        2.2.2 土壤物理性状指标测定及方法
        2.2.3 土壤化学性状指标测定及方法
        2.2.4 土壤微生物学性状指标测定及方法
        2.2.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标测定及方法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3.1.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3.1.3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3.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3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3.3.1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p H的影响
        3.3.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4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3.4.1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3.5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5.1 测序质量分析
        3.5.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3 个位置的OTU分类特征的影响
        3.5.3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的影响
        3.5.4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3.6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3.6.1 非根际(BS)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春小麦植株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3.6.2 非根际(BS)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相关性分析
        3.6.3 非根际(BS)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学性状指标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能够影响春小麦的生长发育
    4.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特征
    4.3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下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的变化规律
    4.4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4.5 春小麦土壤微生物对不同轮作休耕模式的响应机制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发表论文

(3)身体经验与民艺传承 ——百色凌云蓝靛瑶服饰技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1.研究的缘起
        2.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述评
        1.身体感知经验的相关研究
        2.民间手工技艺的相关研究
        3.蓝靛瑶服饰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和框架
        2.研究方法
        3.研究的创新
一、凌云蓝靛瑶服饰技艺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
    (一)地理环境
        1.凌云县地理资源
        2.果卜村环境概况
    (二)自然资源
        1.凌云自然背景
        2.果卜自然物产
    (三)人文背景
    (四)蓝靛瑶服饰技艺的发展历程
    小结
二、凌云蓝靛瑶服饰技艺的身体感知与经验
    (一)身体感知与地方生态环境的互动
        1.蓝草培育技艺的生态认知
        2.蓝靛染布技艺的生态实践
    (二)地方生活形态中的身体经验习得
        1.蓝靛瑶服饰缝制的身体技艺
        2.蓝靛瑶装饰制作的手工工艺
    小结
三、凌云蓝靛瑶服饰技艺的美感经验与身份表征
    (一)蓝靛瑶服饰技艺蕴含的美感经验
        1.自然材质之美
        2.生活实用之美
        3.生产劳作之美
    (二)构建身份和表达社会关系的服饰技艺
        1.标记社会身份的服饰技艺
        2.表达自我与情感的服饰技艺
        3.体现规范教化的服饰技艺
    小结
四、凌云蓝靛瑶服饰技艺的身体-主体传承
    (一)言传身教的技艺传承实践
        1.以口传心授为核心的技艺传承模式:家庭传承
        2.以情境化体验为核心的技艺传承模式:校园传承
    (二)“虚拟在场”的短视频传播传承
    (三)作为经验主体的自觉保护与传承
        1.技艺传承主体的自主守艺传艺
        2.技艺文化主体的自觉保护传承
    小结
五、凌云蓝靛瑶的身体经验与民艺传承的关系及其变迁
    (一)蓝靛瑶的身体经验与民艺传承的关系
    (二)蓝靛瑶的身体经验与民艺传承的当代变迁
        1.从日常生活朝向社会情境的服饰技艺
        2.由身体需求转为身体消费的服饰技艺
        3.身体经验、技艺与文化的调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被访谈人信息资料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评述
        1.3.1 农业清洁生产文献综述
        1.3.2 农业技术采纳文献综述
        1.3.3 农业技术扩散文献综述
        1.3.4 农户行为控制文献综述
        1.3.5 相关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清洁生产
        2.1.2 农业清洁生产
        2.1.3 农业技术扩散
        2.1.4 农户异质性
    2.2 范围与对象界定
        2.2.1 研究范围
        2.2.2 研究对象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农户行为理论
        2.3.2 技术扩散理论
        2.3.3 信息扩散理论
        2.3.4 社会网络理论
        2.3.5 系统工程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供给与应用现状
        3.1.1 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
        3.1.2 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
        3.1.3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3.2 基于生态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2.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2.2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2.3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分析
    3.3 基于经济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3.1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3.2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3.3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4.1.1 研究假说
        4.1.2 模型设定
        4.1.3 变量解释与赋值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样本分析
    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4.3.1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4.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5.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5.1.1 研究假说
        5.1.2 模型设定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样本分析
    5.3 实证结果与检验
        5.3.1 模型结果与分析
        5.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5.4 关于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讨论
        5.4.1 意愿强度与行为转化
        5.4.2 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内部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与效应分析
    6.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要素分析
        6.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主体
        6.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受体
        6.1.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渠道及其变动性
    6.2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
        6.2.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
        6.2.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
    6.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效应分析
        6.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
        6.3.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间效应
        6.3.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交互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经验借鉴
    7.1 美国农药化肥规制经验及启示
        7.1.1 美国农药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2 美国化肥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3 美国经验及启示
    7.2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经验及启示
        7.2.1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7.2.2 丹麦经验及启示
    7.3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7.3.1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7.3.2 日本经验及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8.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解析
    8.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判定
        8.2.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开放性
        8.2.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平衡性
        8.2.3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线性
        8.2.4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随机涨落性
    8.3 基于熵变模型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分析
        8.3.1 农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构建
        8.3.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的类型
        8.3.3 农业清洁生产内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3.4 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喀斯特地区传统与非传统农作物耕种模式对水土—养分流失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耕种模式与水土-养分流失
    (二)喀斯特区耕种模式与水土-养分流失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三 传统与非传统耕种文化特征
    (一)耕种文化背景
    (二)传统与非传统耕种文化特征
    (三)传统与非传统耕种文化演变过程及原因
        1 传统与非传统耕种文化演变过程
        2 耕种文化转变分析
    (四)耕种文化转变的社会意识特征
        1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
        2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
        3 不同环境农民社会意识特征对比分析
四 不同耕种文化下耕种模式与水土-养分流失现状
    (一)土壤理化性状
        1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
        2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
    (二)土壤综合养分评价
        1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
        2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
    (三)不同坡位土壤养分分布状况
        1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
        2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
    (四)水土-养分流失特点
        1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
        2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
    (五)不同环境水土-养分流失现状对比分析
        1 同一耕种文化特点对水土-养分流失的影响
        2 不同耕种文化特点对水土-养分流失的影响
五 自然环境与耕种文化耦合效应
    (一)自然环境现状与土地管理模式
    (二)自然环境现状与农民环保意识
    (三)自然环境现状与传统农业观念
六 耕种文化与耕地环境关系的调控对策
    (一)农田管理方式与耕地环境关系的调控对策
    (二)农民农业观念与耕地环境关系的调控对策
    (三)耕地环境与耕种文化作用关系的调控对策
七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三 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的论文
    三、获得奖励
致谢

(7)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一)国外研究概述
        (二)国内研究概述
        (三)小结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创新之处
    五、基本概念界定
        (一)传统农业技术
        (二)非生态转向(非生态化)
        (三)美洲作物
        (四)皖南地区
第一章 传统农业技术发展的轨迹及特征
    第一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及特征
    第二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发展轨迹
        一、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的渐进累积
        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更新的局部跃迁
    第三节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向
        一、土地生产率提高
        二、劳动生产率下降
第二章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动因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动因
        一、人口重压
        二、重农抑商
        三、商业资本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广泛传播
        一、美洲作物的自身优势
        二、权力机构的倡导激励
        三、地主阶级的利益驱动
    第三节 传统农业后期的生态困境
        一、土地承载力失衡
        二、农业技术相对停滞
        三、农业生态思想薄弱
第三章 明清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具体表现(以皖南为例)
    第一节 美洲作物的引种路径
        一、粮食作物
        二、经济作物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传播种植
        一、粮食作物
        二、经济作物
    第三节 农业技术体系的演变
        一、粮食耕作制度转变
        二、土地利用方式调整
        三、农业种植结构变化
第四章 美洲作物引种的效应分析
    第一节 生产效应
        一、作物产量增加
        二、农业结构演变
        三、地域分布差异
    第二节 人口效应
        一、人口膨胀
        二、人口过剩
        三、人口迁移
    第三节 生态效应
        一、森林资源锐减
        二、水土流失严重
        三、土壤性状恶化
        四、旱涝灾害频发
第五章 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及其启示
    第一节 清代后期农业生产发展非生态的特征
        一、边际报酬递减
        二、精耕细作到粗放经营
        三、“天人合一”到“主客二分”
    第二节 非生态转向的哲学分析
        一、技术变迁的自主性
        二、社会建构的多重性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
    第三节 历史启示
        一、传统农业技术的成就与局限
        二、传统农业技术的继承与改造
        三、传统农业理念的传承与超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当代生态文学中人地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生态文学中不同内涵的荒野发现
    第一节 关于“荒野”的基本认识
        一、荒野、自然、环境概念释义
        二、荒野与人类的紧密联系
    第二节 人地关系的相关认识
        一、对人地关系中“人”与“地”的理解
        二、科学的人地关系论——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系统
    第三节 生态文学中荒野描写的基本情况
        一、荒野书写类型——映射人地关系的自然基础
        二、荒野审美观照——设想人地关系的美育核心
第二章 营造归属感的荒野描写:人是土地的访客
    第一节 《一个人的村庄》:荒凉笼罩的背景
        一、打开村庄生态的知觉视域
        (一)旷敞又紧闭的大门
        (二)退守主义式的倾听
        二、自然意义上的阴阳空间转换
        (一)以死亡空间反观生命空间
        (二)自然节律的时空坐标
    第二节 《融入野地》:聆听自然的例证
        一、敬重大地的哲人
        (一)“地母”情结的构想
        (二)泥土给予的自然皈依
        二、自然情绪的传达者
        (一)出发感与归来感
        (二)远处的绿色边墙
    第三节 《遥远的向日葵地》:沉重美丽的怜惜
        一、无人的风景
        (一)育养生命的留存地
        (二)境域阔大的荒野生灵
        二、开放的土地生态单元
        (一)万物一体的奥秘
        (二)休养生息的密码
第三章 突出破坏毁灭的荒野描写:人是土地的仇敌
    第一节 《复眼人》:岛屿之上的议题
        一、美丽与恐怖的自然
        (一)边缘的岛屿
        (二)废弃的生命
        二、后人类生态想象中的荒野
        (一)黑暗生态下的全球异常
        (二)虚拟场所猜想的再野生化
    第二节 《猎原》:生存方式的展现
        一、极端代价的启示录
        (一)地理性要素表达的地域脆弱
        (二)生存险境下无效的自然契约
        二、修复自然的良方
        (一)观照视域所及的众多生命
        (二)生态同情提倡的关爱精神
    第三节 《银狐》:命运前景的箴言
        一、抛荒与新荒下的沙漠
        (一)生命之网的别样探寻
        (二)弥补和屠戮的冲突
        二、大漠深处的归途
        (一)人与兽的生命实相
        (二)善待生命的自然感性
第四章 反映城市景观美学的荒野描写:人是土地的友人
    第一节 《荒野有歌》:写给自然的情书
        一、描述自然的大师
        (一)蛮荒之地的别样生机
        (二)野性释放的生命力
        二、回到足下的土地
        (一)拉近动植物的再现距离
        (二)生物环链上的相生相克
    第二节 《四分之三的香港》:城市绿叶的启发
        一、超越绿意的风景
        (一)湿地保育的典范
        (二)风水林的南方生态美学
        二、都会新情境的体验
        (一)缓冲繁华竞速的郊野
        (二)穿林越涧望翠微
    第三节 《台湾草木记》:络草经纶的图鉴
        一、自然生活者的探索
        (一)自然生命的互动情质
        (二)遁隐市尘的自然基地
        二、深根贴地的说文解草
        (一)水岸滩头的自然资料
        (二)以草木为知己的情感联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9)短期耕地休养的不同管理方式对土壤性质与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实践意义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耕地休养的内涵及定位
    2.2 休养管理对耕地质量的提升
    2.3 土壤微生物对耕地质量的反馈
    2.4 已有研究评述
3 理论机理分析
    3.1 耕地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变化机理
    3.2 微生物与耕地质量间的互动关系
    3.3 短期与长期耕地休养间的递进关系
    3.4 耕地休养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及方法概述
    4.1 研究区域选择
    4.2 实验设计
    4.3 实验室测定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短期休养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1 牧草休养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2 作物休养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3 粮草休养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短期休养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多样性的影响
    6.1 牧草休养下土壤微生物量及多样性的变化
    6.2 作物休养下土壤微生物量及多样性的变化
    6.3 粮草休养下土壤微生物量及多样性的变化
    6.4 本章小结
7 短期休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7.1 牧草休养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7.2 作物休养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7.3 粮草休养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7.4 本章小结
8 土壤内部关联及休养管理措施的改进
    8.1 牧草休养管理的改进
    8.2 作物休养管理的改进
    8.3 粮草休养管理的改进
    8.4 基于成本与生态效应选择休养方式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可能的贡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获得奖励
参与科研项目

(10)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新论 ——基于唯物史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一)提出问题
        (二)思维历程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阶级分析法与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研究述评
        (二)传统——现代理论范式与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转型研究述评
        (三)国家——社会理论范式与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研究述评
        (四)新制度经济学与农业中国的集体产权研究评述
    三、思路方法
        (一)研究旨趣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1章 黄土地上的社会生产力
    1.1 地理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
        1.1.1 地理环境特性决定生产力发展状况
        1.1.2 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初期起决定性作用
        1.1.3 地理环境特性的“蝴蝶效应”
    1.2 地理环境特性与农业革命
        1.2.1 原始社会的“丰裕生活”走向资源稀缺
        1.2.2 物种特性产生不同社会组织制度
    1.3 黄土环境与黄土文明新论
        1.3.1 黄土文明而非黄河文明
        1.3.2 黄土分布于华夏文明核心区
        1.3.3 黄土成因决定中国农业社会的起源
    1.4 黄土土壤与定居式旱作农业
        1.4.1 黄土土壤特性产生旱作农业
        1.4.2 旱作农业产生轮耕制
        1.4.3 旱作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中国特色的上层建筑
    1.5 农业生产工具与驱动动力
        1.5.1 农业生产工具的自然和人为局限
        1.5.2 青铜很少用做农业生产工具
        1.5.3 驱动动力长期以自然力为主
    小结
第2章 以分配为中心环节的生产关系
    2.1 相关核心概念新解
        2.1.1 作为前提性存在的生产
        2.1.2 以权威为媒介的等级性分配
        2.1.3 遵循价值规律的交换
        2.1.4 以分配关系为基础的集体权威
    2.2 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理论新解
        2.2.1 交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中心环节
        2.2.2 分配是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中心环节
        2.2.3 交换和分配并重是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3 传统农业中国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2.3.1 西方交换关系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2.3.2 传统中国分配关系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2.3.3 对若干重要问题的反思
    小结
第3章 受限制的交换关系
    3.1 交换关系的生产力限制
        3.1.1 西方社会交换关系存在天然优势
        3.1.2 传统中国交换关系存在天然局限
        3.1.3 运输成本对交换关系影响深远
    3.2 政治统治主导下的社会分工与交换
        3.2.1 政治需求产生分配的社会分工
        3.2.2 政治需求导致青铜业与农业分离
        3.2.3 制陶业与农业关系复杂
        3.2.4 纺织业与农业结合产生自然经济
    3.3 官商关系新论
        3.3.1 “商人”自起源就出身低贱
        3.3.2 战国以后抑商成为基本国策
        3.3.3 商人无取得政权之可能
        3.3.4 官营工商业排挤私营工商业
    小结
第4章 农耕生产方式和军事制度合成的集体社会
    4.1 农耕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性
        4.1.1 战争起源于社会生产方式
        4.1.2 农耕生产方式扩张与防御
        4.1.3 农耕生产方式要求政治统一
    4.2 农耕生产方式的对内收敛性
        4.2.1 农耕生产方式对内排斥军事暴力
        4.2.2 农耕生产方式天然地存在内部离心力
    4.3 农耕生产方式与军事组织的契合
        4.3.1 契合于资源稀缺性
        4.3.2 契合于集中分配的管理方式
        4.3.3 契合于集体权威
    4.4 集体社会的形成
        4.4.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前提
        4.4.2 最大的集体单位是天下(国家)
        4.4.3 最小的集体单位是个体家庭
    小结
第5章 伦理和权威的家国同构
    5.1 西方社会的家国异构论
        5.1.1 亚里士多德:家务管理异于城邦政治
        5.1.2 梅因:地域国家取代血缘政治
        5.1.3 摩尔根:血缘人身关系的古代社会与地域财产的政治国家
        5.1.4 恩格斯:血缘亲属与阶级国家
    5.2 传统中国的家国同构论
        5.2.1 西方思想家:伦理道德与家父权力的家国同构
        5.2.2 日本学者:秩序的家国同构
        5.2.3 中国学者:宗法的家国同构
        5.2.4 梁漱溟:伦理的家国同构
    5.3 对家国异构论与同构论的再思考
        5.3.1 西方社会家国异构的质疑
        5.3.2 传统中国家国同构论的缺陷
    小结
结论
    (一)传统农业中国是建立在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的集体社会
    (二)传统中国集体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以分配关系为中心
    (三)传统农业中国具有多重社会底色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低湿热带地区一种替代轮耕的播种草地(论文参考文献)

  • [1]锡林郭勒草地资源变化信息遥感快速识别与驱动力分析[D]. 乌尼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大兴安岭西麓春小麦土壤微生物对不同轮作休耕模式的响应机制[D]. 史功赋. 内蒙古大学, 2021
  • [3]身体经验与民艺传承 ——百色凌云蓝靛瑶服饰技艺研究[D]. 王彩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D]. 徐北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5]喀斯特地区传统与非传统农作物耕种模式对水土—养分流失的影响机制[D]. 孙建.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6]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7]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D]. 朱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8]当代生态文学中人地关系的研究[D]. 李天. 喀什大学, 2020(07)
  • [9]短期耕地休养的不同管理方式对土壤性质与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实践意义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例[D]. 李光宇. 浙江大学, 2020(06)
  • [10]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新论 ——基于唯物史观视角[D]. 王松磊. 山西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低湿热带地区轮作草地的替代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