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厦门市北溪引水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论文文献综述)
赖世贤[1](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2](2019)在《关于颁发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的决定》文中研究说明2018-12-27中水协[2018]22号各有关单位:经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公示无异议,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扩大杭嘉湖南排杭州三堡排涝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一期金湖站工程等四十项工程荣获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即:
梁克敏[3](2018)在《唐代城市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聚落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唐代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城市管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学术界对唐代城市已多有研究,但对唐代城市管理的研究则局限在长安市场和治安等领域。事实上唐代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尚有不少领域值得探讨。从历史学的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唐代都城和地方城市的管理,对推进唐史研究和深化对唐代社会的认识都有重大的意义。中国城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夏商周三代初步形成,中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发展,至隋唐时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在城市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是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基础。在唐代289年间,城市有了较快的发展,社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都奠定了城市管理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了城市管理的客观要求。唐代城市的管理首先表现在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唐王朝在宏观上对城市的设置和等级均有管理,形成了都城——州城——县城三级城市体系。从微观上看,唐王朝对都城、地方城市规划的决策、编制和执行过程也有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城市生活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内容,故而经济管理在唐代城市管理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唐王朝十分重视市场管理,制定了废置市场的法令,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规定了市场交易的时间和地点,加强了对商品质量的监控和市场秩序的管理。在手工业方面,唐王朝加强对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管理,设置了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并对工匠征调、原料供应、质量控制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对私营手工业者推行一种歧视性政策,实行匠籍制度对其进行管理,唐代私营手工业中还出现了自治性的“行”,在私营手工业的管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正仓、常平仓、义仓等城市仓库的管理,在仓库的设置、管理机构及查验受纳、贮藏保管和验符出给等方面都有详细的举措。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因而城市的社会管理也显得相当重要。唐代城市的社会管理包括人口、社区、治安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城市人口管理,是对城市在籍人口户籍的编撰和管理,也包括对国内移民和入唐的外来使臣、商人、僧侣等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城市社区管理,涉及“坊”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情况、坊的管理职能及一些城市中的新罗坊、蕃坊等入唐侨民社区管理。城市治安管理,表现为对两京及地方治安管理机构的设置,唐律对危害治安行为的惩处规定,坊里团保制度的实施,宵禁制度和私藏兵器制度的推行等等。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则表现为对城门墙垣、道路桥梁、沟渠井泉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及运行的管理。城市不仅是一个社会物质生产的经济中心,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宗教等集中的文化中心。因而唐王朝也很注意城市的文化管理。唐代城市的教育管理是以官学为主要对象。中央官学的管理包括对学生的入学、教学、生活及留学生的管理,地方城市的官学则由当地的博士等相关官员进行管理;对私学唐政府一直持鼓励包容的政策。唐代城市宗教信仰的管理者有崇玄署、祠部、州府功曹等行政机构及三纲、僧录、道门威仪等僧道官,在管理内容上则对寺观建设和僧道出家都有一定的管控,制定有处罚僧道违戒犯法行为的法令,唐政府对摩尼教、祆教和景教等外来宗教及民间信仰也有管理。生态环境对城市也有重大的影响,故唐代曾采取一些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唐政府设有虞部、司农寺等相关管理机构,且颁布断屠钓禁令、建立保护区、重视城市绿化,唐律中也有维护城市公共卫生的规定。城市经常会遭受到水、旱、火等灾害及战争的破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唐政府在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等都采取了系列措施,确保城市有效应对各种危机,减少损失。唐代城市管理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中央集权式分级管理和城乡合一的管理体制,二是以政府为主的一元化管理主体,三是管理方法上以行政管理为主、法律的和经济的管理方法应用增多。唐代城市管理的成就主要是以人为本和以法治城管理理念的出现,重视城市的规划和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管理,为大唐盛世的出现和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然唐代城市管理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从城市发展的长时段来看,唐代城市管理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并对今天的城市管理有一定的启示借鉴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运用历史学和城市管理学的理论对唐代城市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把地方城市管理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二,扩大了唐代城市管理研究的范围,将城市宏观规划、文化、社会、环境管理与危机应对等纳入城市管理的范畴中。
欧阳荣富[4](2015)在《供水企业客户投诉管理研究 ——以厦门水务集团为例》文中认为由于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客户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对产品、服务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客户对产品或服务不满意时,他们就会进行投诉。客户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企业必须赢得客户的信任、留住客户,所以企业必须积极地管理客户投诉,把管理客户投诉作为一种服务,提高处理客户投诉的满意度,获得客户忠诚。供水企业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以前供水企业是由政府垄断投资经营的,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参与社会经济建设。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深,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供水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凭借自身垄断地位、不注重服务质量的服务方式,重视客户利益、维护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投诉。因此,研究当前供水企业客户投诉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政策建议,对促进供水企业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客户投诉及管理的研究为基础,采用实地调查、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厦门水务集团客户投诉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已有研究的指导下,针对该公司客户投诉管理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组织结构、政策制度、投诉预警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以帮助厦门水务集团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管理客户投诉,赢得客户忠诚。
吴元喜[5](2011)在《厦门水务集团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3年6月28日,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加快了厦门市水务行业资源和体制改革的步伐。2002年建设部确定了允许外资、民间资本同时进入、共同竞争全国市政公用行业,标志着中国自然垄断行业对外资和民间资本全面开放的重大突破,使中国水务体制改革迈入了新的历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也越来越快,这使得厦门水务集团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此同时,作为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又无可替代的基本物质条件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客户对水务企业的服务越来越关注,要求也越来越高。厦门水务集团面临着市场化竞争的加剧和客户服务需求的提高,原有的主要依靠社会关系资源和“职能导向”为主的科层制客户服务管理模式已无法很好地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了。近年来,以CRM为基础的经营战略和客户服务系统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可能为厦门水务集团的发展提供新的机会,企业需建立一套新型CRM的服务体系。本文分析了国内水务行业CRM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厦门水务集团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厦门水务集团CRM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出厦门水务集团实施CRM的必要性。以寻求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本文结合企业的内部营销资料,根据相关文献,结合厦门水务集团实际情况,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客户服务系统以及现有的关键业务流程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新的企业经营战略规划构想和完善客户服务体系,重组企业的部分业务流程结构等思路,从而对企业整个客户服务系统进行探索。这对厦门水务集团服务的发展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蒋海强[6](2011)在《高集海堤原水管迁改工程顶管施工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顶管施工在福建及沿海地区开始使用和推广已有多年历史,但大口径顶管施工以往在厦门的市政建设中并没有多少类似工程的经验,再加上海底施工时许多地质情况未明,致使在该地质条件下施工与现有文献上记载的施工方法有所不同,且施工条件受潮汐影响很大,直接进行施工面临诸多困难。通过对高集海堤原水管道迁改工程顶管施工方法的研究,将有利于该类工程在沿海、沿江类似地质和环境中的推广和使用。高集海堤原水管道迁改工程在面临施工工期紧、工程地质情况复杂、测量难度大等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精心准备、刻苦钻研,多方论证,采取曲线顶管施工,同时严格执行安全专项、安全应急方案,使工程安全、高质量的顺利进行。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在海底条件下的大口径给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基于高集海堤原水管道迁改工程对海上顶管、海上沉管等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从施工监测、安全监测、应急预案等方面提出了在海底条件下顶管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措施。本课题的研究为在海底和地下岩石多的地段进行顶管施工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研究成果对顶管施工技术在沿海的推广和使用,对在厦门等沿海地区进行更多类似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吴剑宏[7](2008)在《厦门水务集团运作系统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水务企业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水务行业客户服务体系仍不完善,客户服务业务发展缓慢,业务流程冗长、烦琐、效率较低,较为严重的制约着企业市场机制较好的发挥。本文主要围绕供水企业的运营管理进行研究,通过对厦门水务集团的现状以及国内外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尝试寻找厦门水务企业运作战略和客户服务系统以及企业内部结构的不足之处,利用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对企业运作战略进行重新的选择与规划,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组(BPR)和客户服务系统进行完善,以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企业成本,在达到提升企业的社会服务效应的同时尽可能的提升经济效益。文章通过分析企业的战略和客户服务系统以及现有的关键工作流程,结合同行业的改革成果,提出新的战略规划构想和完善客户服务体系,重组企业的部分流程结构,分析新的战略规划构想实施过程中将会面临的问题以及流程重组已实施部分的效果等方面,从而对企业整个运作系统进行探索,试图达到提升组织的绩效,提高企业运营能力的目的。
陈勇[8](2001)在《厦门市北溪引水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文中认为该文主要论述了在厦门市北溪引水改造工程施工监理中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以及几点认识和体会
叶荣生[9](2000)在《厦门市北溪引水改造工程招标实例评析》文中研究指明该文通过水利工程招投标实例评析,阐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入市场推行招投标制的必要性;并从节省工程投资、缩短工期和保证质量的角度,说明实行招投标对提高水利工程投资效益的意义。
潘茸茸[10](2011)在《水务集团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迅猛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竞争已经不仅仅存在于国内的企业和企业之间,而且面临着与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水务行业虽是自然垄断行业,但市场竞争依然存在,在水务行业中引入市场竞争已成为水务行业发展趋势。从长期来看,水务企业只有在国内外市场中培育和发展其核心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才能在水务市场上获得立足之地,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发展。通过对国内外水务集团管理现状的分析,从中得出水务集团管理的启示,根据水务集团管理的特点及通过对水务集团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影响水务集团管理模式的关键要素,从资源、制度、创新和企业文化4个方面构建水务集团管理模式并对其进行自组织特征和功能分析。进一步分析了构建的水务集团管理模式的资源、制度、创新和文化子模式及子模式之间的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效果初选评价指标,运用群组决策最大特征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了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哈尔滨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效果实际的评价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水务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保证水务集团管理模式有效运行的对策。
二、厦门市北溪引水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厦门市北溪引水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关于颁发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 (大禹) 奖获奖工程主要参建单位及主要贡献人名单 |
一、水库枢纽工程 |
二、水闸、泵站工程 |
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 |
四、供水工程、城市水务工程 |
五、南水北调工程 |
六、水生态治理工程及水文化建设工程 |
七、农田水利工程 |
(3)唐代城市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唐代城市管理的基础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基础 |
一、先秦时期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
二、秦汉时期城市的发展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的发展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管理的现实基础 |
一、隋唐时期城市的发展状况 |
二、唐代的社会管理制度 |
小结 |
第二章 唐代城市的规划管理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体系规划管理 |
一、城市的建置 |
二、城市等级的划分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建设规划管理 |
一、都城的规划管理 |
二、地方城市的规划管理 |
小结 |
第三章 唐代城市的经济管理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市场管理 |
一、市场废置的管理 |
二、市场秩序的管理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手工业管理 |
一、官营手工业的管理 |
二、私营手工业的管理 |
第三节 唐代城市的仓库管理 |
一、仓库的设置 |
二、仓库的管理 |
小结 |
第四章 唐代城市的社会管理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人口管理 |
一、在籍人口的管理 |
二、流动人口的管理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社区管理 |
一、坊的设置与管理 |
二、新罗坊、蕃坊的管理 |
第三节 唐代城市的治安管理 |
一、城市治安的管理主体 |
二、城市治安的管理制度 |
第四节 唐代城市的基础设施管理 |
一、城门墙垣等防御设施的管理 |
二、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管理 |
三、沟渠井泉等水利设施的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唐代城市的文化管理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教育管理 |
一、城市教育体系的建立 |
二、学校教育的管理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宗教管理 |
一、城市宗教的管理者 |
二、城市宗教管理的内容 |
小结 |
第六章 唐代城市的环境管理与危机应对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环境管理 |
一、城市环境的管理机构 |
二、城市环境的管理制度 |
三、城市卫生的管理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危机应对 |
一、城市灾害危机的应对 |
二、城市战争危机的应对 |
小结 |
结语 |
一、唐代城市管理的主要特点 |
二、唐代城市管理的成就与不足 |
三、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供水企业客户投诉管理研究 ——以厦门水务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文章结构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客户投诉理论概述 |
2.1 客户投诉的定义及分类 |
2.2 客户投诉的原因 |
2.2.1 消费者因素 |
2.2.2 企业因素 |
2.2.3 环境因素 |
2.3 客户投诉的形式 |
2.3.1 按性质分类 |
2.3.2 按是否有进一步行动分类 |
2.4 客户投诉的管理 |
2.4.1 客户投诉管理的原因 |
2.4.2 客户投诉管理的方法 |
第3章 厦门水务集团客户投诉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3.1 公司简介 |
3.2 从客户工单分析公司客户投诉现状 |
3.2.1 全年客户投诉工单分析 |
3.2.2 异常时期客户投诉工单分析 |
3.2.3 客户投诉现状总结 |
3.3 从企业管理分析公司客户投诉问题 |
3.3.1 公司服务意识问题 |
3.3.2 员工服务思想问题 |
3.3.3 CRM系统施行问题 |
3.3.4 组织结构设置问题 |
3.3.5 服务设施与技术问题 |
3.3.6 规章制度设置问题 |
3.3.7 客户投诉处理问题 |
第4章 厦门水务集团客户投诉管理的改进方案 |
4.1 加大员工培训力度 |
4.1.1 提升员工的服务观念 |
4.1.2 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 |
4.1.3 走出服务意识的误区 |
4.2 重新整合组织结构 |
4.2.1 设置专门负责的部门 |
4.2.2 确立相关部门的接口 |
4.2.3 配备直接分管的领导 |
4.3 建立健全组织制度 |
4.3.1 建立信息共享制度 |
4.3.2 建立溯源惩罚制度 |
4.3.3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
4.3.4 建立上报预警制度 |
4.4 解决设施技术问题 |
4.5 启动客户投诉预警 |
4.5.1 重点水务问题的预警 |
4.5.2 重点工程阶段的预警 |
4.5.3 其他客户预警的措施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厦门水务集团客户关系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CRM 发展的理论与应用现状 |
2.1 国外CRM 发展的理论及应用现状 |
2.2 国内CRM 发展现状 |
2.3 国内外水务行业CRM 的应用现状 |
2.4 CRM 在目前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2.4.1 在CRM 实施重视程度上的问题 |
2.4.2 在CRM 实施理解上的问题 |
2.4.3 在CRM 实施策略上的问题 |
第三章 厦门水务集团战略分析 |
3.1 厦门水务集团简介与发展 |
3.1.1 厦门水务集团简介 |
3.1.2 厦门水务集团发展概述 |
3.2 厦门水务集团组织机构介绍 |
3.3 厦门水务集团SWOT 分析 |
第四章 厦门水务集团CRM 现状分析 |
4.1 厦门水务集团客户满意度测评 |
4.2 企业关键业务流程现状及弊端剖析 |
4.2.1 企业关键业务流程现状 |
4.2.2 企业的关键业务流程的相应弊端的分析 |
4.3 企业客户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4.3.1 企业客户服务现状 |
4.3.2 企业客户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五章 厦门水务集团CRM 对策研究 |
5.1 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与规划 |
5.1.1 企业经营战略选择与规划的必要性 |
5.1.2 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研究 |
5.2 企业关键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 |
5.2.1 企业关键业务流程的重组目标和指点方案 |
5.2.2 企业关键业务流程重组的前期准备 |
5.2.3 重新设计企业关键业务流程 |
5.3 完善企业客户服务系统 |
5.3.1 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 |
5.3.2 提高服务水平 |
5.3.3 建立用户沟通反馈途径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未来展望与研究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厦门水务集团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 |
(6)高集海堤原水管迁改工程顶管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顶管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内顶管技术的发展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顶管分类及施工工艺技术 |
2.1 顶管的基本原理 |
2.2 顶管的分类及特点 |
2.2.1 开放型顶管施工法 |
2.2.2 封闭型顶管施工法 |
2.2.3 顶管施工的特点 |
2.3 不同土质条件下的顶管施工工艺研究 |
2.3.1 无粘性土条件下的顶管施工 |
2.3.2 粘性土条件下的顶管施工 |
2.3.3 砂砾石土条件下的顶管施工 |
2.4 小结 |
3 高集海堤原水管迁改工程项目概况 |
3.1 工程概况 |
3.2 主要施工特点及难点 |
4 高集海堤原水管迁改工程顶管施工技术研究 |
4.1 管道工艺设计概况 |
4.2 高集海堤原水管迁改工程主要施工技术 |
4.2.1 顶管前的施工准备工作 |
4.2.2 海上顶管施工技术 |
4.2.3 海上沉管施工技术 |
4.2.4 陆上钢管施工技术 |
4.2.5 各类阀门安装施工 |
4.3 顶管穿越障碍物施工技术 |
4.4 小结 |
5 高集海堤原水管迁改工程质量监测控制 |
5.1 施工质量监控措施 |
5.1.1 上曲顶管接口的变形及受力 |
5.1.2 上曲顶管管道的变形及受力 |
5.1.3 直线顶管管道的变形及受力 |
5.1.4 监测控制标准及监测效果 |
5.2 工程应急预案 |
5.2.1 顶管过程中的防渗措施 |
5.2.2 管道内供氧通风措施 |
5.2.3 排障过程中工作气压如遇穿顶的防渗应急措施 |
5.2.4 预防渗透水措施 |
5.2.5 意外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厦门水务集团运作系统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国内外水务行业及厦门水务集团的现状分析 |
2.1 国内外水务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2.1.1 国内水务企业的市场特点及发展趋势 |
2.1.2 国外水务企业的市场特点及发展趋势 |
2.2 厦门水务SWOT分析 |
2.2.1 厦门水务集团组织结构图 |
2.2.2 SWOT分析 |
2.3 厦门水务运作系统现状分析 |
2.3.1 水务企业关键业务流程现状 |
2.3.2 关键业务流程的弊端及剖析 |
2.3.3 企业客户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厦门水务集团运作系统改善 |
3.1 企业战略的选择与规划 |
3.1.1 企业战略选择与规划的必要性 |
3.1.2 企业战略的实施研究 |
3.2 厦门水务业务流程的重组设计 |
3.2.1 厦门水务业务流程重组的目标及指导原则 |
3.2.2 厦门水务业务流程重组的前期准备 |
3.2.3 重新设计业务流程 |
3.3 完善客户服务体系 |
3.3.1 提升产品的质量 |
3.3.2 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 |
3.3.3 提升服务水平 |
3.3.4 建立用户沟通反馈途径 |
第四章 厦门水务集团运作系统评估 |
4.1 企业战略实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1 外部竞争激烈 |
4.1.2 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
4.1.3 核心业务利润率的提高 |
4.2 流程重组已实施部分的分析 |
4.2.1 通过流程重组可提高工作效率 |
4.2.2 通过流程重组可降低运营成本 |
4.2.3 通过流程重组可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
4.2.4 新旧流程效果对照 |
4.3 目前重组方案的不足 |
4.4 展望未来 |
4.4.1 制定恰当的企业运作战略,并很好的实施 |
4.4.2 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持续优化业务流程 |
4.4.3 不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 |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
5.1 总结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厦门市北溪引水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施工质量监理 |
2.1 质量控制的依据 |
2.2 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
2.2.1 实行各工序质量检查验收签证制度 |
2.2.2 原材料和混凝土的质量监督管理 |
2.2.3 施工现场监理 |
2.2.4 实行测量质量监理 |
2.3 质量控制的手段 |
2.3.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
2.3.2 与业主联合定期召开工程例会 |
2.3.3 与质监站联合召开质量专题会 |
2.3.4 规定工作程序 |
3 认识和体会 |
(10)水务集团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论文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水务集团管理现状分析 |
2.1 水务相关概念及特征分析 |
2.1.1 水务相关概念 |
2.1.2 水务行业的特征 |
2.2 国外水务集团管理现状 |
2.2.1 法国威立雅水务集团管理现状 |
2.2.2 法国苏伊士水务集团管理现状 |
2.2.3 英国泰晤士水务集团管理现状 |
2.3 国内水务集团管理现状 |
2.3.1 我国水务行业现状 |
2.3.2 我国水务集团管理的现状 |
2.4 国内外水务集团管理比较及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构建及分析 |
3.1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界定 |
3.2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构建 |
3.2.1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的构建原则 |
3.2.2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 |
3.2.3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的框架体系 |
3.3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分析 |
3.3.1 水务集团管理子模式运行分析 |
3.3.2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子模式运行关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效果评价 |
4.1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1.2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初选指标 |
4.2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关键指标识别 |
4.2.1 群组决策特征根方法 |
4.2.2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筛选 |
4.3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指标分析 |
4.3.1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4.3.2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效果评价指标分析 |
4.4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效果模糊积分评价 |
4.4.1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效果的评价原理 |
4.4.2 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效果的评价模型 |
4.4.3 哈尔滨水务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效果的模糊积分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保证水务集团管理模式有效运行的对策 |
5.1 实施战略联盟 |
5.1.1 实施水务集团间的战略联盟 |
5.1.2 实施水务集团与投融资企业间的战略联盟 |
5.2 建设信息化平台 |
5.2.1 水务集团构建信息化系统平台 |
5.2.2 与政府合作搭建公共信息平台 |
5.3 实施人才战略 |
5.3.1 完善人才培养制度 |
5.3.2 提升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
5.4 创建企业文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厦门市北溪引水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2]关于颁发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的决定[J].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9(01)
- [3]唐代城市管理研究[D]. 梁克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4]供水企业客户投诉管理研究 ——以厦门水务集团为例[D]. 欧阳荣富. 华侨大学, 2015(03)
- [5]厦门水务集团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 吴元喜.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
- [6]高集海堤原水管迁改工程顶管施工技术的研究[D]. 蒋海强. 华侨大学, 2011(04)
- [7]厦门水务集团运作系统探析[D]. 吴剑宏. 厦门大学, 2008(12)
- [8]厦门市北溪引水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监理[J]. 陈勇. 水利科技, 2001(04)
- [9]厦门市北溪引水改造工程招标实例评析[J]. 叶荣生. 水利科技, 2000(01)
- [10]水务集团管理模式研究[D]. 潘茸茸.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