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浆加固施工技术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光轩[1](2021)在《TBM穿越破碎带刀盘卡机机理与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TBM)因其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施工特点,在我国深长隧道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TBM隧道掘进施工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频繁穿越断层破碎带等富水软弱不良地质体,由于其开挖支护方式不够灵活,易引发开挖面围岩失稳坍塌,受坍塌围岩挤压作用,极易导致TBM刀盘被卡,损失严重。本文围绕“围岩-TBM刀盘相互作用机制和刀盘卡机机理”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揭示了刀盘卡机致灾演变全过程,分析了多因素对卡机影响机制,揭示了机岩相互作用规律,建立了刀盘卡机灾害判识方法,提出了卡机综合防控技术,并在依托工程进行了应用验证。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1)研发了 TBM破碎带掘进模型试验系统。基于“机器-土体”系统相似原理,以DSUC型双护盾TBM为原型机,自主研发了 TBM缩尺模型和破碎带掘进模型试验系统,突破了 TBM小型化过程中掘进、排渣、监测和自动控制一体化的试验技术难题,实现了 TBM过破碎带的全过程相似模拟。以青岛地铁2号线徐麦区间隧道TBM过破碎带刀盘卡机为模拟工况,对卡机事件进行了真实还原,验证了试验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揭示了卡机过程中刀盘扭矩、推力、排渣率、刀盘土压力、护盾摩擦力以及围岩应力位移场等多元信息演化规律。(2)揭示了多因素对TBM过破碎带刀盘卡机影响机制。基于所研发的TBM过破碎带相似模拟系统,系统研究了破碎带宽度,隧道埋深,充填介质摩擦角,TBM推进速度和刀盘转速等参数对TBM负载及围岩应力位移场影响机制。分析总结了 TBM掘进隧道破碎带识别方法以及典型刀盘卡机灾害演化规律。(3)分析了 TBM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以有限元软件ABAQUS为模拟平台,实现了 TBM过破碎带连续掘进全过程模拟,分析了开挖面前方地层土拱效应,以及地层应力位移场以及TBM负载随开挖过程的演化规律。(4)建立了 TBM刀盘卡机理论判据。基于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总结了 TBM过破碎带开挖面前方地层松动滑移模式,考虑土拱效应,提出了刀盘前方松散塌落区“组合拱-截锥体”力学模型,建立了开挖面支护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刀盘扭矩形成机制,提出了开挖面极限状态下刀盘扭矩计算方法以及刀盘卡机理论判据。(5)提出了刀盘卡机综合防控技术。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 TBM过破碎带施工刀盘卡机灾害判识方法以及卡机脱困治理方法,依托吉林引松工程TBM卡机脱困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成功应用。
杨古月[2](2020)在《公路隧道下穿古长城水平旋喷桩施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地面交通压力与日俱增,与日俱增的城市交通压力和城市之间的交通与人民的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了减缓城市交通问题,以及更好的处理城市之间的交通,隧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托银川滨河新区长河大街延伸项目隧道工程(创越明长城段),运用ABAQUS进行等效数值模拟各开挖方法和支护方案,然后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①本文综述了前人对隧道下穿文物古迹和建筑物方面的研究,并总结了许多学者对隧道超前支护的研究。最新规范提出了隧道水平旋喷支护,故本文工程也采用了此种支护方式,并对其它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总结;②本文将运用银川滨河新区长河大街延伸项目隧道工程的地层、支护方案和地勘参数等进行模拟,在模拟过程中保持地层和支护参数不变,使用不同的开挖方法开挖,以找到对本文依托工程最适合的开挖方法,认为双侧壁导坑法对于本文依托工程最优;③拟使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设置三种不同的支护方案,然后运用ABAQUS建立与银川滨河新区长河大街延伸项目隧道工程等效的模型,通过分析以得出满足安全和经济要求的支护方案,认为支护方案二(21根内插钢管+50cm喷射混凝土+I20b)对于本文依托工程最优;④为了验证前述结论和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需要,详尽的设计施工方案和监测分析,将监测数据与以我们最终得到的开挖方法和支护方案开挖的隧道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我们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⑤在三种开挖方法和三种支护方案模拟中,地层最大纵向变形均位于右洞掌子面处,故在开挖中要尤为关注掌子面的稳定性。且三种支护方案的模拟结果都认为隧道的开挖对古长城的横向位移值的影响相较对于另两个方向位移值的影响很小;⑥方案二水平旋喷桩的最大剪应力较方案一减少了1.30%,方案三水平旋喷桩的最大剪应力较方案一的减少了4.05%。可见内插钢管不仅可以减小水平旋喷桩的竖向变形,还可以增强水平旋喷桩的抗剪能力。
兰开江[3](2020)在《先盾构隧道后矿山法横通道竖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西安地铁九号线纺织城站~香王站区间风井工程为研究背景,因施工工期紧迫及围挡条件不足等原因,该工程采取“先盾构隧道后矿山法横通道竖井工法”进行施工。该特殊工法施工中存在如下关键技术难点:①横通道暗挖方案优化问题;②砂卵石地层注浆加固及初期支护措施优化问题;③临近既有隧道管片临时支撑方案优化问题;④既有盾构管片拆除方案优化问题。为此,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原位监测手段进行对比分析,针对上述关键技术难点提出优化方案,最终得到施工关键控制技术如下:(1)横通道开挖技术:采用留核心土、分四层台阶法开挖(变截面处横通道采用五台阶开挖),台阶工作面间距控制为3m以内,核心土面积控制在该层开挖断面的70%以上。(2)地层注浆加固及支护技术:为增强地层稳定性、减少地表沉降、防治地下水向结构内部渗漏,在横通道拱部采用超前大管棚支护方案,并在横通道开挖轮廓以外2m范围内进行WSS双液注浆,加固后地层弹性模量至少提高0.2~0.5倍。(3)既有盾构管片临时支撑技术:在横通道掘进至临近既有管片时,放松临近横通道4~6环以内盾构管片的纵向螺栓,降低横通道开挖引起的盾构管片纵向挤压应力集中效应。在既有盾构管片内采取临时钢架支撑(横通道外侧6~9m)、低标号混凝土封堵墙和M2.5~M5.0标号的砂浆回填方案,更利于管片破除施工、即可加快工期亦可节约成本。(4)既有盾构管片破除技术:采用“三横四纵”切割路线进行水钻分块切割方式破除管片,先破除开挖轮廓处管片,后破除核心部位管片,并迅速封闭临时仰拱支撑。(5)基于上述优化方案进行施工并进行原位监测,结果表明:横通道施工引起地表最大沉降-24.3mm,未超过控制标准值-30mm。既有盾构管片变形最大-13.5mm,未超过隧道变形控制标准值±20mm,表明上述施工关键技术对地层稳定性及既有管片的变形控制效果良好,可以为类似“先隧后井”法施工提供科学参考。
李志强[4](2020)在《深长隧道穿越艰险山区断层破碎带施工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艰险山区深长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隧道施工会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极易出现地层松动变形、坍塌、涌突水等现象,可能引起隧道发生失稳破坏,甚至会影响地表建(构)筑物发生大变形等灾害问题。目前,大埋深长隧道安全快速的穿越艰险山区断层破碎带地层的施工工艺尚不成熟。因此,为隧道安全快速的通过复杂地层,对隧道穿越艰险山区断层破碎带时容易出现的地质灾害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峨眉山至汉源高速双桥村隧道作为论文课题的工程依托,以此区间大埋深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艰险山区大埋深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地层时隧道的围岩变化规律、开挖工法的合理选择、施工参数优化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地层超前注浆加固措施,同时与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地层的现场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依托双桥村隧道的地质构造与地层参数,利用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进行计算,通过模拟隧道未注浆加固工况下全断面法、上下台阶法和预留核心土法三种开挖工法穿越断层破碎带的施工过程,对比三种工法开挖对深长隧道穿越艰险山区断层破碎带时隧道围岩的塑性区、位移场、应力场的变化规律,揭示不同工法开挖对隧道围岩的影响。(2)基于选择的开挖工法,采用数值模拟进行不同开挖进尺优化,对不同开挖进尺下隧道围岩的塑性区、位移场、应力场的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在隧道开挖施工时开挖进尺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所得研究结果显示开挖进尺并不是越小越好,开挖工法存在一个合理的开挖进尺,开挖进尺过小,扰动次数增加反而会加大隧道开挖对围岩的影响,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得出隧道拱顶围岩超前注浆加固的必要性。(3)根据对隧道施工影响性的评价,针对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隧道拱顶围岩塑性区发展、变形量过大等现象,提出针对性的超前注浆加固设计,与实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行性及准确性,并通过监测数据证明隧道拱顶超前注浆加固设计效果显着,能有效保证隧道安全快速的施工。
胡友刚[5](2020)在《地铁隧道穿越敏感异形板桥的风险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铁隧道下穿桥梁基础产生的变形将传递给桥梁上部结构而形成附加应力,当上部结构为敏感(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异形板结构时会产生结构开裂等影响桥梁安全运营的重大隐患,北京地铁修建中多次遇到了这种工程难题。论文基于新建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桥梁时出现的大量桥板开裂工程难题,在广泛调研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北京地铁7号线、10号线区间隧道穿越敏感异形板桥的工程案例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计算、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地铁隧道穿越敏感异形板桥的变形控制标准、施工风险识别与评价、施工控制技术关键工序及异形板桥工后裂缝修复分析等风险控制技术的系统研究。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创新性成果:(1)工程案例理论计算和现场监测数据证明,地铁隧道穿越敏感异形板桥时,上部结构板的单墩沉降或隆起值在3mm以内、相邻墩间差异沉降值在2mm(0.15‰)以内,能有效抑制板底裂缝的出现,能确保上部结构在地铁隧道穿越后的正常使用。(2)可控式主动托换技术主要以钢托换梁的位移、应力为控制指标,有效地将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的位移控制在3mm以内,因其工序较多,须分阶段严格控制托换桩施工、托换顶升和隧道开挖三个主要工序的工程风险。(3)补偿式顶升技术充分利用了异形板向上的变形能力,在地铁隧道施工前预顶升异形板桥的上部结构,减小了地铁隧道下穿施工时控制桥梁结构变形的难度,同时在地铁隧道下穿过程中及时补偿了异形板的沉降变形,从而实现了地铁盾构隧道在砂卵石地层中安全地穿越敏感异形板桥。(4)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桥产生的裂缝均出现在跨中的板底位置,这与连续梁的变形破坏特征存在明显区别;新增裂缝主要为横向、斜向裂缝,与墩柱的差异沉降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但附加应力分布区域与工后裂缝分布区域存在差异,需将计算沉降值折减后作为反向顶升值补偿异形板因隧道开挖诱发的沉降变形。(5)鉴于主动托换技术补偿变形不及时、补偿式顶升技术只限于盾构隧道施工且风险大的问题,提出了地铁隧道穿越敏感异形板桥的新工艺,即在工前预顶升异形板的主要影响部位以减小跨中应力,预留出隧道下穿施工的变形空间,同时主动托换下穿桩基础减小工程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当异形板沉降达到控制值的70%时启动同步顶升及时减小异形板的附加应力,这一新工艺将使穿越敏感异形板桥梁的重大风险工程更加可控。
李禄禄[6](2020)在《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是将传统的布袋注浆桩与高聚物浆液结合,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加固既有建筑物软弱地基加固的新工艺,由于其具有施工速度快、加固效果好、无水反应、施工扰动小等特点,对水敏感较强的土质地基的加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施工工艺,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技术还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如成桩机理、施工工艺、成桩规律、挤土效应以及加固效果等。因此,为提升对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技术相关科学问题的认识,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比试验,对布袋材质、注浆管的形式及出浆口位置进行筛选,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的施工工艺。(2)通过成桩模型试验,研究了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在不同性质、不同密度及不同分层土体中的成桩规律,对成桩过程、桩体密度分布规律、不同密度土体中成桩规律和加固效果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3)基于淤泥质土的模型成桩试验,以及成桩后的单桩载荷试验,研究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的成桩挤土效应,对挤土压力变化规律、挤土效应影响范围、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和单桩竖向承载力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4)基于ABAQU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的加固效果进行数值模拟,进一步对高聚物布袋桩加固含软弱和硬质夹层土体、饱和淤泥质土体后地基沉降量变化情况、加固机理、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和桩身变形量等进行了研究。
王南昌[7](2020)在《基于砂卵石地层的盾构穿越风险管理与研究》文中指出盾构法隧道施工由于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仍然出现了较多的安全风险,尤其是穿越的风险。随着近年来电力、输水等也加入到盾构施工的大军,作为首善之都的北京市,如何在砂卵石地层的现实条件下,进一步的做好盾构穿越的建构筑物、管线等的风险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对盾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梳理穿越风险的辨识、评估、控制成了施工单位的重点工作之一。结合不同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已有的各种理论方法做好盾构穿越相关的风险管控,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到可持续性发展是首要任务。本文基于上述原因,对北京市常见的砂卵石地层条件下,盾构穿越风险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1.北京市的盾构施工大多是在砂卵石地层进行的,砂卵石的特性直接影响到对于风险源穿越的控制。2.针对新的形势,有必要对风险管理流程进行重新梳理,提出适合盾构穿越风险管理的相关方法和流程。3.提出盾构穿越的诸多风险源,采用查阅资料、现场调查及专家评议法进行风险识别;针对重大风险,采用肯特风险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估;利用有限元Midas GTS NX软件对穿越前后进行三维数字模拟并和肯特风险综合指数法评估结果进行相互验证。4.通过盾构隧道穿越重大风险管理实证,确认利用相关方法进行风险辨识、评估、控制的流程是有效的,肯特风险综合指数法与利用Midas GTS NX软件数值模拟分析法具有很好的符合性。5.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和远大220Kv输电工程的实证分析,总结了砂卵石地层下盾构隧道穿越重大风险的风险管理流程,类似盾构工程在穿越施工上是使用相同的风险评估方法有效的。
田径[8](2020)在《预应力锚索在运营隧道加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营隧道变形开裂直接影响隧道安全和运营,必须进行处置,目前的加固方式存在封闭交通时间长、加固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论文采用预应力锚索技术对严重变形的既有隧道进行结构加固,研究了运营隧道预应力锚索加固的设计方法和快速施工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运营隧道预应力锚索加固的适用条件。预应力锚索主要用于二衬厚度不足、初支安全性不足、围岩劣化、软岩持续蠕变等引起的隧道严重变形开裂。(2)研究了预应力锚索主要设计参数的设计计算方法。预应力锚索设计参数主要包括锚索长度、间距、预紧力等。同时,分析了不同类型预应力锚索结构的工程性能并进行了改进,对改进后预应力锚索的工作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3)采用FLAC3D,对既有隧道预应力锚索加固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合铁路木寨岭隧道的实际工况,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锚索长度、间距、预紧力等)预应力锚索加固的效果,并具体分析了围岩劣化以及衬砌厚度不足情况下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的安全系数。(4)研究了既有隧道预应力锚索加固的快速施工工艺。包括成孔、安装固定、注浆、张拉与封锚等主要工序。同时,分析了运营隧道锚索加固预应力损失规律及控制措施。
李磊[9](2020)在《段家屋隧道下穿新堰塘水库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依托沪蓉高速湖北境内宜昌至巴东段第三十合同段的段家屋隧道下穿新堰塘水库工程开展研究和分析,本文采用理论数值研究分析,有限元建模对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根据室内试验数据,研究得到泥质粉砂岩在含水率不同的情况下的初始弹性模量变化规律,也可以总结出不同干密度下的渗透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含水率越大,泥质粉砂岩的弹性模量越小,内摩擦角越小,粘聚力增大,随着干密度增大,泥质粉砂岩的渗透系数会逐渐减小。设计采用洞内真空抽水加固的方案,根据土工试验的分析结果,采用流固耦合的分析方法,对洞内真空抽水加固的可行性进行了数值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系数不同的岩体,在相同真空度的抽水管作用下,孔隙比保持一致。在相同渗透系数条件下,真空管的真空度越大,抽水后对围岩形成的加固效果就越明显。此外,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通过真空抽水的方案实施后,隧道围岩的渗透性、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变化幅度均小于10%。因此,在初始状态以上指标均很小的情况下,通过抽水对围岩进行加固,事实上对于提高围岩强度无法起到根本性的作用。通过下穿新堰塘水库的施工方案,结合数值分析,对不同注浆效果下的围岩注浆加固区域的堵水和应力场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区域的堵水效果与注浆效果呈正比的现象,即注浆效果越好,加固区域的堵水效果也就越好,根据比选,确定合适的注浆加固区域参数设置。进一步开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注浆效果和不采用注浆效果进行三台阶开挖的力学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全断面注浆三台阶开挖法是一种可用于下穿新堰塘水库完全可以进行堵水、改变围岩变形的施工方法。
庄志豪[10](2020)在《富水段隧道径向注浆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隧道的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环境,当隧道穿越富水段时,水与围岩的相互作用既体现在水对于围岩物理力学作用影响隧道的施工以及运营安全,也体现在隧道开挖对于地下水扰动从而使施工区域地下水环境发生变化,如果不注重保护则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以新建崇礼铁路正盘台隧道为工程背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1)根据富水隧道排水施工条件、富水隧道围岩稳定性和隧道排水量对区域水环境影响等方面,首先确定该隧道施工允许涌水量标准。(2)在客观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径向注浆是快速施工和止水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建立正盘台隧道的三维模型,探究径向注浆参数的优化,主要通过建立不同厚度以及不同渗透系数的注浆圈模型,通过对孔隙水压力、涌水量和围岩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满足施工允许涌水量标准、合理的径向注浆参数。(3)在径向注浆参数优化后,论证隧道围岩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性,达到隧道在经过富水段时径向注浆施工的安全。(4)进一步对隧道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运用Geo Studio软件分别建立各种工况下隧道的稳态以及瞬态模型,从水压力、涌水量、地下水水位线变化来分析隧道开挖影响以及径向注浆作用,并分析隧道的排水影响半径,最后模拟地下水位的恢复过程来研究地下水位恢复条件。
二、注浆加固施工技术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浆加固施工技术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TBM穿越破碎带刀盘卡机机理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TBM卡机致灾类型 |
1.2.2 TBM卡机理论研究 |
1.2.3 TBM卡机试验研究 |
1.2.4 TBM卡机数值研究 |
1.2.5 TBM卡机防控脱困技术 |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TBM穿越破碎带模型试验系统研发 |
2.1 TBM隧道掘进模拟相似准则 |
2.1.1 相似准则的量纲分析法 |
2.1.2 机器-土体系统相似模拟理论 |
2.1.3 TBM-围岩系统相似理论 |
2.1.4 TBM-围岩系统相似模拟准则 |
2.2 TBM破碎带掘进模型试验系统研制 |
2.2.1 试验系统概述 |
2.2.2 TBM缩尺模型 |
2.2.3 围岩模拟系统 |
2.2.4 控制监测系统 |
2.3 青岛地铁TBM过破碎带刀盘卡机模型试验 |
2.3.1 工程背景 |
2.3.2 相似材料配制 |
2.3.3 模型试验方案 |
2.3.4 掘进过程模拟 |
2.4 TBM过破碎带刀盘卡机灾变演化规律 |
2.4.1 破碎带塌落拱形态分析 |
2.4.2 TBM刀盘扭矩变化规律 |
2.4.3 刀盘面板受挤压力变化规律 |
2.4.4 刀盘推力变化规律 |
2.4.5 排渣率变化规律 |
2.4.6 应力场变化规律 |
2.4.7 位移场变化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BM过破碎带刀盘卡机机制分析 |
3.1 模型试验设计 |
3.1.1 试验方法 |
3.1.2 试验方案 |
3.2 TBM破碎带掘进适应性分析 |
3.2.1 刀盘转速 |
3.2.2 推进速度 |
3.2.3 隧道埋深 |
3.2.4 断层宽度 |
3.2.5 断层充填介质 |
3.3 TBM过破碎带刀盘卡机机制分析 |
3.3.1 地质与掘进参数影响规律分析 |
3.3.2 断层破碎带掘进TBM响应识别特征 |
3.3.3 刀盘卡机灾害演变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BM过破碎带机-岩相互作用分析 |
4.1 TBM过破碎带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4.1.1 硬岩地层掘进模拟方法 |
4.1.2 破碎带地层掘进模拟方法 |
4.2 数值计算模型 |
4.2.1 模型建立 |
4.2.2 TBM硬岩切削掘进动态仿真 |
4.3 TBM过破碎带多元信息演变规律 |
4.3.1 破碎带地层土拱效应分析 |
4.3.2 破碎带地层位移场演变规律 |
4.3.3 破碎带地层应力场演变规律 |
4.3.4 TBM负载演变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BM过破碎带刀盘卡机力学模型 |
5.1 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 |
5.1.1 “连拱-截锥体”模型 |
5.1.2 模型参数确定 |
5.1.3 端承拱 |
5.1.4 摩擦拱 |
5.1.5 截锥体 |
5.1.6 模型验证 |
5.1.7 支护力影响因素分析 |
5.1.8 开挖扰动及坍塌土体区域预测 |
5.2 TBM刀盘扭矩计算 |
5.2.1 刀盘扭矩主控因素 |
5.2.2 扭矩计算模型及卡机判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应用 |
6.1 工程事故灾害 |
6.1.1 工程概况 |
6.1.2 刀盘卡机致灾过程 |
6.1.3 刀盘卡机理论判识及致灾原因分析 |
6.2 断层破碎带刀盘卡机脱困注浆治理 |
6.2.1 断层破碎带刀盘卡机治理难点 |
6.2.2 断层带松动塌落界限 |
6.2.3 断层破碎带刀盘卡机注浆加固治理原则 |
6.2.4 注浆加固治理方案 |
6.2.5 注浆加固材料及参数控制 |
6.3 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工艺 |
6.3.1 前进式分段注浆工艺 |
6.3.2 深部定域控制注浆工艺 |
6.4 施工过程及效果 |
6.4.1 注浆加固施工过程 |
6.4.2 注浆过程效果检验 |
6.4.3 注浆加固效果检验 |
6.4.4 TBM脱困掘进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获得/申请的专利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公路隧道下穿古长城水平旋喷桩施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超前支护方式研究方面 |
1.2.2 隧道水平旋喷桩研究方面 |
1.2.3 隧道下穿建筑物或文物古迹研究方面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隧道下穿古长城工程概况 |
2.1 五虎墩隧道工程概况 |
2.2 五虎墩隧道的工程地质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水文地质条件 |
2.2.4 工程地质特征 |
2.2.5 隧道围岩分级 |
2.2.6 隧道开挖存在工程地质问题 |
2.3 古长城概况 |
2.3.1 古长城概况 |
2.3.2 下穿古长城批复 |
2.3.3 古长城监控方案 |
2.3.4 古长城保护措施 |
2.4 水平旋喷桩设计概况 |
2.4.1 左侧主洞水平旋喷桩 |
2.4.2 右侧主洞水平旋喷桩 |
2.4.3 水平旋喷桩施工工艺 |
2.4.4 水平旋喷桩施工参数 |
2.5 数值分析的参数 |
第三章 公路隧道下穿古长城开挖方法优化分析 |
3.1 两台阶法开挖模拟与分析 |
3.1.1 模型建立 |
3.1.2 模拟步骤 |
3.1.3 结果分析 |
3.2 单侧壁导坑法开挖模拟与分析 |
3.2.1 模型建立 |
3.2.2 模拟步骤 |
3.2.3 结果分析 |
3.3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模拟与分析 |
3.3.1 模型建立 |
3.3.2 模拟步骤 |
3.3.3 结果分析 |
3.4 综合分析 |
3.4.1 位移对比分析 |
3.4.2 应力对比分析 |
3.5 本草小结 |
第四章 公路隧道下穿古长城施工支护参数优化分析 |
4.1 方案一模拟及分析 |
4.2 方案二模拟及分析 |
4.3 方案三模拟及分析 |
4.4 综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隧道下穿古长城监测分析 |
5.1 监测内容 |
5.1.1 监测目的 |
5.1.2 量测项目 |
5.1.3 监测设备和频率 |
5.2 监测方法和监测点布置 |
5.2.1 周边收敛 |
5.2.2 拱顶下沉 |
5.2.3 地表沉降 |
5.3 监测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5.3.1 水平收敛分析 |
5.3.2 拱顶下沉分析 |
5.3.3 地表沉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先盾构隧道后矿山法横通道竖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先隧后井”法施工技术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先隧后井”、“先隧后站”法施工技术简介 |
1.2.2 台阶法暗挖施工开挖方式研究现状 |
1.2.3 富水地层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2.4 既有管片临时支撑技术研究现状 |
1.2.5 既有盾构管片破除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西安地铁9号线区间“先隧后井”工法简况 |
2.1 区间风井概况 |
2.2 风险及控制措施 |
2.2.1 风险分析 |
2.2.2 采取的措施 |
2.2.3 地铁施工变形控制标准 |
3 先隧后井法横通道开挖方法优化研究 |
3.1 概述 |
3.1.1 横通道暗挖施工方法类比分析 |
3.1.2 横通道台阶法暗挖施工方案 |
3.2 横通道-隧道-地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 地层参数的选取及反演分析 |
3.3.1 地层及支护结构初始参数取值 |
3.3.2 基于Peck曲线的盾构施工地表沉降预测 |
3.3.3 地层参数的数值反演 |
3.4 横通道开挖层数优化研究 |
3.5 横通道台阶法开挖台阶间距控制优化分析 |
3.5.1 横通道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分析 |
3.5.2 横通道施工既有管片力学响应 |
3.6 小结 |
4 暗挖横通道地层注浆加固及临近管片支护优化研究 |
4.1 地层注浆及超前加固技术 |
4.1.1 超前大管棚施工 |
4.1.2 地层注浆加固 |
4.1.3 超前小导管施工 |
4.1.4 横通道一、二层开挖对既有管片影响的研究 |
4.1.5 横通道地层最小注浆厚度研究 |
4.2 既有隧道管片加固技术研究 |
4.2.1 盾构隧道与区间风井横通道接口处地层注浆加固 |
4.2.2 盾构隧道型钢加固、封堵墙及管片内砂浆回填 |
4.2.3 盾构管片内不同标号砂浆回填优化研究 |
4.2.4 M2.5砂浆回填计算结果 |
4.2.5 M30砂浆回填计算结果 |
4.3 地层初期支护措施优化研究 |
4.3.1 横通道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分析 |
4.3.2 横通道施工既有管片力学响应 |
4.4 小结 |
5 既有盾构衬砌管片破除方案优化研究 |
5.1 概述 |
5.1.1 管片破除技术简介 |
5.1.2 既有盾构隧道衬砌管片破除方案设计 |
5.2 管片破除方案一分析 |
5.2.1 横通道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分析 |
5.2.2 横通道施工既有管片力学响应 |
5.3 管片破除方案二分析 |
5.3.1 横通道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分析 |
5.3.2 横通道施工既有管片力学响应 |
5.4 管片破除方案对比及横通道施工期间结构变形分析 |
5.4.1 管片破除方案对比分析 |
5.4.2 横通道施工期间结构变形分析 |
5.5 小结 |
6 “先隧后井”法暗挖横通道施工影响监测研究 |
6.1 横通道施工期间变形监测 |
6.1.1 监测内容 |
6.1.2 监测点的布设方案 |
6.1.3 监测结果分析 |
6.2 地层加固效果原位无损探测研究 |
6.2.1 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及测点的布设 |
6.2.2 探地雷达监测结果及评价 |
6.3 数值模拟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实践工作和主要成果 |
(4)深长隧道穿越艰险山区断层破碎带施工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及隧道失稳判据 |
2.1 工程概述 |
2.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2.3 不良地质现象及隧道稳定性评价 |
2.4 隧道围岩分级及设计参数建议值 |
2.5 隧道稳定性判据 |
2.6 计算本构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3 深长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方案优化 |
3.1 三种不同开挖工法穿越断层破碎带稳定性分析 |
3.2 深长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开挖进尺优化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深长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效果分析 |
4.1 超前注浆加固设计 |
4.2 数值模拟工况 |
4.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深长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监测分析 |
5.1 施工监测目的 |
5.2 施工监测内容和方案 |
5.3 监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地铁隧道穿越敏感异形板桥的风险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敏感异形板桥结构变形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2 隧道开挖引起地层、桩基变形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地铁隧道邻近敏感桥梁控制技术工艺研究现状 |
1.2.4 地铁穿越敏感桥梁的工后分析及修复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异形板桥结构受力分析和变形限值确定 |
2.1 引言 |
2.2 异形板桥的结构特点及计算方法 |
2.2.1 异形板桥的结构及受力特点 |
2.2.2 异形板桥的结构计算方法 |
2.3 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桥典型工程及初始应力分析 |
2.3.1 穿越异形板桥的典型工程案例介绍 |
2.3.2 异形板桥结构计算模型 |
2.3.3 异形板桥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应力分析 |
2.4 异形板在基础不同位移情况下的变形限值计算 |
2.4.1 单墩沉降情况下异形板的附加应力及变形限值计算 |
2.4.2 单墩隆起情况下异形板的附加应力及变形限值计算 |
2.4.3 群墩沉降情况下异形板的附加应力及变形限值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桥梁的可控式主动托换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可控式主动托换技术概述及内容 |
3.2.1 可控式主动托换技术概述 |
3.2.2 可控式主动托换技术工艺内容 |
3.3 可控式主动托换的风险识别及变形分析 |
3.3.1 施工风险识别 |
3.3.2 关键工序的施工风险分析 |
3.3.3 托换桩施工引起异形板桥结构变形的分析 |
3.3.4 桩基托换对异形板桥结构变形的控制分析 |
3.3.5 隧道不同变形控制水平对异形板桥结构的影响分析 |
3.4 可控式主动托换关键技术研究 |
3.4.1 可控式主动托换技术设计 |
3.4.2 可控式主动托换控制要点与监测结果分析 |
3.4.3 隧道下穿托换体系控制措施的试验研究 |
3.5 主动托换技术工艺的控制效果分析 |
3.5.1 主动托换技术工艺中产生的结构沉降分析 |
3.5.2 主动托换技术工艺中结构变形与开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桥梁的同步补偿式顶升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同步补偿式顶升技术概述及内容 |
4.2.1 同步顶升技术概述 |
4.2.2 同步补偿式顶升控制技术工艺内容 |
4.3 同步补偿式顶升技术的风险识别及控制技术分析 |
4.3.1 施工风险识别 |
4.3.2 关键施工参数的计算分析 |
4.3.3 盾构施工过程的风险模拟分析 |
4.3.4 补偿式顶升关键技术分析 |
4.4 同步补偿式顶升技术的盾构试验研究 |
4.4.1 土压平衡盾构土压力规则系数分析 |
4.4.2 土压平衡盾构土体改良试验研究 |
4.4.3 土压平衡盾构试验段综合试验 |
4.5 补偿式顶升技术工艺的控制效果分析 |
4.5.1 桩基和地表沉降与盾构机土压力的关系分析 |
4.5.2 补偿顶升技术体系中结构变形与开裂分析 |
4.5.3 补偿顶升工艺中产生的差异沉降与附加应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桥的工后修复方案分析和技术改进 |
5.1 引言 |
5.2 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桥的工后修复方案分析 |
5.2.1 异形板工后裂缝的统计分析 |
5.2.2 异形板裂缝与桩基沉降的相关性分析 |
5.3 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桥的风险控制技术改进 |
5.3.1 现有穿越异形板桥技术工艺的不足 |
5.3.2 今后穿越异形板桥技术工艺的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方法研究现状 |
1.2.1 扩大基础法 |
1.2.2 锚杆静压桩法 |
1.2.3 树根桩法 |
1.2.4 坑式静压桩法 |
1.2.5 注浆加固法 |
1.2.6 石灰桩法 |
1.3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研究现状 |
1.3.1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技术研究现状 |
1.3.2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理论研究现状 |
1.3.3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与施工工艺 |
2.1 成桩机理 |
2.1.1 基本方程 |
2.1.2 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弹塑性解 |
2.1.3 算例 |
2.2 施工工艺 |
2.2.1 成桩材料 |
2.2.2 施工设备 |
2.2.3 施工工艺 |
2.3 本章小结 |
3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规律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方案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成桩过程分析 |
3.3.2 桩体密度分布规律 |
3.3.3 不同密度土体中的成桩规律 |
3.3.4 含软弱夹层土体中的成桩规律 |
3.3.5 含硬质夹层土体中的成桩规律 |
3.3.6 加固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4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挤土效应试验研究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方案 |
4.3 试验过程 |
4.4 试验仪器 |
4.5 加固饱和淤泥质软土挤土效应分析 |
4.5.1 成桩效果 |
4.5.2 挤土压力变化规律 |
4.5.3 水平向土压力变化规律 |
4.5.4 挤土效应影响范围 |
4.5.5 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
4.5.6 成桩方式对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4.5.7 单桩竖向承载力 |
4.6 加固非饱和粉土挤土效应分析 |
4.6.1 成桩效果 |
4.6.2 水平向土压力变化规律 |
4.6.3 挤土效应影响范围 |
4.6.4 单桩竖向承载力 |
4.7 本章小结 |
5.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
5.1 概述 |
5.2 加固不同分层土体效果的数值模拟 |
5.2.1 基本假定 |
5.2.2 模型的建立 |
5.2.3 加固含软弱夹层土体效果分析 |
5.2.4 加固含硬质夹层土体效果分析 |
5.3 加固饱和淤泥质软土效果的数值模拟 |
5.3.1 基本假定 |
5.3.2 模型的建立 |
5.3.3 加固饱和淤泥质软土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砂卵石地层的盾构穿越风险管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2 工程背景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设计概况 |
2.1.2 水文地质概况 |
2.2 北京电力等行业盾构法施工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3 砂卵石地层盾构穿越地层变形分析 |
3.1 砂卵石工程特性 |
3.1.1 工程特性简述 |
3.1.2 砂卵石工程特性 |
3.2 盾构施工方法 |
3.2.1 盾构施工概述 |
3.2.2 盾构施工主要施工技术 |
3.3 盾构穿越引起的变形分析 |
3.3.1 隧道开挖变形分析 |
3.3.2 盾构穿越施工中引起沉降的情形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盾构法隧道施工穿越风险管理流程与方法 |
4.1 风险管理流程图 |
4.2 风险因素的识别 |
4.2.1 风险识别常用依据 |
4.2.2 风险识别基本原则 |
4.2.3 风险识别常用方法 |
4.2.4 风险因素识别清单 |
4.3 风险评估 |
4.3.1 常用风险评估方法 |
4.3.2 风险接受准则 |
4.4 风险控制 |
4.4.1 风险控制原则 |
4.4.2 风险控制技术性方法 |
4.4.3 风险控制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
4.4.4 重大风险事故应急管理 |
4.5 风险监控的实施 |
4.5.1 风险监控内容 |
4.5.2 风险跟踪检查 |
4.5.3 风险重估 |
4.5.4 风险预警 |
4.6 本章小结 |
5 砂卵石地层盾构穿越风险管理实证 |
5.1 隧道穿越风险识别 |
5.1.1 风险识别方法 |
5.1.2 风险因素识别清单 |
5.2 隧道穿越风险评估 |
5.2.1 穿越紫竹院路风险评估 |
5.2.2 穿越建筑群风险评估 |
5.2.3 确定风险接受准则 |
5.3 隧道穿越风险应对 |
5.3.1 盾构机选型 |
5.3.2 盾构穿越施工技术措施 |
5.4 隧道穿越风险监控及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
5.4.1 紫竹院路风险监视成果 |
5.4.2 建筑物风险监视成果 |
5.5 风险控制成果 |
5.6 盾构隧道穿越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咨询报告节选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预应力锚索在运营隧道加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加固技术现状 |
1.2.2 预应力锚索技术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运营隧道预应力锚索加固的设计方法 |
2.1 预应力锚索的适用条件 |
2.1.1 运营隧道预应力锚索加固的适用条件 |
2.1.2 运营隧道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的优点 |
2.2 隧道预应力锚索设计理论 |
2.2.1 隧道围岩最小锚固力分析 |
2.2.2 锚固围岩体内预应力分布 |
2.3 预应力锚索的结构选型 |
2.3.1 拉力型锚索 |
2.3.2 压力型锚索 |
2.3.3 荷载分散型锚索 |
2.3.4 荷载集中型锚索 |
2.3.5 各类预应力锚索的工程性能 |
2.3.6 运营隧道加固预应力锚索结构的改进 |
2.4 预应力锚索的设计参数 |
2.4.1 设计内容 |
2.4.2 锚索长度 |
2.4.3 锚索间距 |
2.4.4 锚索预紧力 |
第三章 运营隧道预应力锚索加固数值模拟分析 |
3.1 铁路木寨岭隧道的工程概况 |
3.1.1 原设计情况 |
3.1.2 隧道衬砌开裂情况 |
3.2 模型的建立 |
3.2.1 FLAC3D简介 |
3.2.2 模型尺寸 |
3.2.3 材料物理力学参数 |
3.2.4 预应力锚索布置及参数 |
3.3 不同工况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1 不同锚索长度加固效果对比分析 |
3.3.2 不同设计荷载的加固效果对比分析 |
3.3.3 不同锚索间距加固效果对比分析 |
3.4 原锚杆支护对预应力锚索的影响 |
3.4.1 位移分析 |
3.4.2 应力分析 |
3.5 预应力锚索的应力应变分析 |
3.6 运营隧道预应力锚索加固的安全系数分析 |
3.6.1 围岩劣化预应力锚索加固效果分析 |
3.6.2 衬砌厚度不足预应力锚索加固效果分析 |
3.7 预应力锚索对围岩衬砌结构的影响及处理措施 |
3.7.1 锚孔对衬砌防水结构的影响 |
3.7.2 高预应力对衬砌的影响 |
第四章 运营隧道预应力锚索快速施工技术 |
4.1 成孔 |
4.2 安装 |
4.2.1 编索 |
4.2.2 安装 |
4.3 注浆 |
4.3.1 拱顶锚索注浆工艺 |
4.3.2 快速锚固材料 |
4.4 张拉与封锚 |
4.5 锚索防腐蚀技术 |
4.6 隧道加固专用预应力锚索室内试验 |
4.6.1 实验目的及内容 |
4.6.2 试验装置和步骤 |
4.6.3 试验数据分析 |
4.7 运营隧道锚索加固预应力损失规律及控制 |
4.7.1 摩擦损失 |
4.7.2 锚固损失 |
4.7.3 压缩损失 |
4.7.4 徐变损失 |
4.7.5 松驰损失 |
4.7.6 不良衬砌结构引起的损失 |
4.7.7 预应力损失的控制方法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
(9)段家屋隧道下穿新堰塘水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围岩稳定性研究 |
1.2.2 流固耦合研究现状 |
1.2.3 下穿水库隧道施工技术 |
1.3 超前帷幕注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注浆理论研究现状 |
1.3.2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
1.4 课题依托工程背景 |
1.4.2 工程地质及水文 |
1.4.3 工程施工难点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段家屋隧道围岩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
2.1 裂隙岩体的渗流分析 |
2.1.1 渗流的基本理论和裂缝的水利特性 |
2.1.2 渗流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 |
2.1.3 孔隙水压及渗透力 |
2.2 裂隙岩体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
2.2.1 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 |
2.2.2 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基本方程 |
2.2.3 渗透性质与应力关系方程 |
2.3 段家屋隧道围岩流固耦合分析 |
2.3.1 流固耦合的意义 |
2.3.2 段家屋隧道的水力劈裂问题 |
2.3.3 控制方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段家屋隧道围岩物理力学试验研究 |
3.1 抗剪强度实验 |
3.1.1 试验方法及操作 |
3.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 泥质粉砂岩的渗透性分析 |
3.2.1 实验步骤 |
3.2.3 常水头试验成果 |
3.3 泥质粉砂岩渗透性系数分析 |
3.3.1 初始弹性模量变化分析 |
3.3.2 抗剪强度指标特性分析 |
3.3.3 渗透特性的分析 |
3.4 段家屋隧道围岩透水性影响 |
3.4.1 段家屋隧道透水性概述 |
3.4.2 渗透性水流对隧道围岩的作用类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抽水加固围岩法在段家屋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
4.1 隧道洞内抽水加固围岩的意义和目的 |
4.2 真空抽水及围岩加固方案 |
4.3 Abaqus流固耦合分析介绍 |
4.4 真空抽水对围岩的加固进行数值分析 |
4.4.1 渗透系数的边界条件和取值 |
4.4.2 段家屋隧道有限元模型 |
4.4.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4.4.4 抽水对围岩的加固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抽水加固的全断面注浆三台阶开挖法施工研究 |
5.1 施工方案分析 |
5.1.1 设计与实际围岩对比 |
5.1.2 潜在施工危险性分析 |
5.2 注浆技术概述 |
5.2.1 注浆分类 |
5.2.2 基于抽水加固的注浆对围岩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 三台阶法施工过程中全断面注浆下的方案数值分析 |
5.3.1 有限元模型 |
5.3.2 模型参数在注浆加固区的比选 |
5.3.3 数值模拟相关参数 |
5.3.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4 段家屋隧道注浆穿越新堰塘水库施工方案 |
5.4.1 全断面超前预注浆加固方案 |
5.4.2 开挖支护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富水段隧道径向注浆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富水段围岩分析 |
1.2.2 注浆技术 |
1.2.3 隧道防排水 |
1.2.4 围岩流固耦合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流固耦合理论模型与条件 |
2.1 渗流基本原理 |
2.1.1 渗流的基本概念 |
2.1.2 土的渗流特性 |
2.1.3 渗流模型 |
2.1.4 流体运动设定条件 |
2.1.5 Darcy定律 |
2.1.6 渗流场微分方程及解法 |
2.1.7 定解条件 |
2.2 流固耦合基本原理 |
2.2.1 流固耦合的基本概念 |
2.2.2 流固耦合的分析方法与求解 |
2.2.3 渗流微分方程的求解 |
2.3 FLAC3D中的流固耦合基本原理 |
2.3.1 简介 |
2.3.2 计算原理 |
第三章 依托工程背景概况 |
3.1 工程概况 |
3.2 所处地区自然环境 |
3.2.1 天气情况 |
3.2.2 生态环境 |
3.2.3 周边环境 |
3.3 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
3.3.1 地形地貌 |
3.3.2 地层岩性 |
3.3.3 地质构造 |
3.3.4 水文地质 |
第四章 径向注浆施工允许涌水量标准研究 |
4.1 地下水的影响 |
4.1.1 水对围岩及隧道的作用 |
4.1.2 实际工程中地下水的影响 |
4.2 径向注浆止水施工时允许涌水量标准研究 |
4.2.1 依托工程排水施工条件 |
4.2.2 工程经验的围岩稳定安全施工要求 |
4.2.3 区域水环境影响的涌水量要求 |
4.3 小结 |
第五章 径向注浆合理参数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计算模型及材料参数 |
5.2.1 模型的建立 |
5.2.2 模型参数 |
5.2.3 监测点设置 |
5.3 不同注浆圈厚度的数值模拟结果 |
5.3.1 隧道位移 |
5.3.2 塑性区的影响 |
5.3.3 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5.3.4 涌水量的影响 |
5.4 不同渗透系数注浆圈的数值模拟结果 |
5.4.1 位移的影响 |
5.4.2 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5.4.3 涌水量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隧道径向注浆区域分析 |
6.1 引言 |
6.2 计算模型及材料参数 |
6.2.1 模型的建立 |
6.2.2 模型参数 |
6.2.3 监测点设置 |
6.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6.3.1 位移的影响 |
6.3.2 塑性区的影响 |
6.3.3 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 |
6.3.4 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6.3.5 涌水量的影响 |
6.4 径向注浆施工技术 |
6.4.1 总体注浆施工方案 |
6.4.2 径向注浆设计参数 |
6.4.3 施工工序与工艺流程 |
6.4.4 施工方法 |
6.4.5 注浆结束标准 |
6.4.6 带水快速施工技术 |
6.5 小结 |
第七章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7.1 隧道施工对水环境影响概述 |
7.2 基于Geo Studio软件建立等效渗流模型 |
7.2.1 Geo Studio软件简介 |
7.2.2 材料参数 |
7.2.3 模型边界取值范围 |
7.2.4 边界条件 |
7.2.5 计算模型 |
7.3 地下水渗流场稳态分析 |
7.3.1 稳态分析工况 |
7.3.2 地下水位线的变化 |
7.3.3 涌水量的变化 |
7.3.4 水压力的变化 |
7.3.5 小结 |
7.4 地下水渗流场瞬态分析 |
7.4.1 瞬态分析工况 |
7.4.2 隧道排水影响半径研究 |
7.4.3 隧道开挖地下水位恢复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四、注浆加固施工技术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TBM穿越破碎带刀盘卡机机理与工程应用[D]. 朱光轩. 山东大学, 2021
- [2]公路隧道下穿古长城水平旋喷桩施工优化研究[D]. 杨古月.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先盾构隧道后矿山法横通道竖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 兰开江.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深长隧道穿越艰险山区断层破碎带施工稳定性分析[D]. 李志强.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地铁隧道穿越敏感异形板桥的风险控制技术研究[D]. 胡友刚.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试验研究[D]. 李禄禄. 郑州大学, 2020(02)
- [7]基于砂卵石地层的盾构穿越风险管理与研究[D]. 王南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预应力锚索在运营隧道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 田径.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段家屋隧道下穿新堰塘水库技术研究[D]. 李磊.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富水段隧道径向注浆施工技术研究[D]. 庄志豪.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标签:围岩分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