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馆期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婕[1](2021)在《江西省图书情报领域发展分析:研究规模、质量、力量与主题的发展变迁》文中认为
陈纵[2](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张一丹[3](2020)在《高校图书馆场景化知识服务模式构建》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不断更新迭代,使得全社会范围内的各领域得到深刻变革,并促进其相互之间的深度融合,社会生产生活朝着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高速发展。另一方面,知识已然成为当今时代不容忽视的生产要素之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或缺,受到各界高度重视。在这种形势下,知识服务不再局限于图书馆,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多渠道碎片化地满足当下需求。相应地,用户也渴望接受体验良好、匹配度高、及时个性的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职能实现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顺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被不断重构。近些年,高校图书馆借助于新技术实现了自身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整体而言,高校图书馆主要经过了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的三个发展时期。即便如此,在今天这个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应用的大背景下,图书馆面临着海量的馆内外资源和丰富多变的用户需求。在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复杂多样的的数据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适度揭示、相互关联以及充分挖掘。而且相较于用户需求,图书馆面临着服务内容的知识性不足和个性化欠缺,服务形式主动性不够等问题。因此图书馆必须要具备创新思维,借助新兴思想和技术,来调整和优化图书馆服务模式及支撑架构,为用户+提供更为即时、精准的个人定制服务,切实为用户答疑解难。本文归纳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及其有关场景理论的相关理论,并加以分析,总结归纳出国内研究现状,给出了场景概念内涵以及场景化服务的基本要素,进而探析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理论、发展过程及其当前发展阶段。之后,本文将场景理论与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加以融合,升华到高校图书馆的一种场景化知识服务模式;论述其构成要素与构建内容,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服务模式发展思路,以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理论进行不断丰富,最终实现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不断优化与升级。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三、四、五章为本文重点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知识服务与场景化的研究背景与价值,综述了国内有关研究现状,给出了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基础,首先阐述了图书馆相关理论、概念,比如场景的概念、场景化服务构成要素、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发展过程,当前所处模式发展阶段,进而分析了场景化知识服务的价值。第三章主要针对高校图书馆场景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关键要素进行一一剖析,主要包括服务主体、服务环境、服务资源、服务内容、服务方法等五个层面,并分别对每一个要素的构成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论述了该知识服务模式的特征及模式的具体内容和运行流程。第五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在实际推行场景化知识服务模式时可以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分析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六章为总结,对本文内容进行总结,指出本研究不足之处并予以说明。
郭书剑[4](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5](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李超群[6](2019)在《以波特五力模型为基础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竞争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时代下,我国政府部门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发展数字出版,快速增长的行业规模和收入印证了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产业中的主流业务。而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对数字化信息资源和数字化服务的需求愈发迫切,数字出版活动是高校图书馆进行资源体系升级和服务体系转型的关键。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出版工作拥有丰富的馆藏和信息资源、专业人才储备、提供图书馆员优质服务等优势,结合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发展现状,本研究借助波特五力模型,找到对应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活动的五种能力的各种竞争因素,从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替代品的代替能力、供应者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五个方面分析高校图书馆参与数字出版的优势与劣势。我国高校图书馆应该强化图书馆参与数字出版的竞争意识,通过完善各项服务政策、改善管理制度、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来保证竞争优势;对各类型用户进行有效营销,形成品牌标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弥补竞争劣势。关于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的理论不是很成熟,许多活动也只是初步探索阶段,是行业内的新兴业态,但有良好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基础,发展空间大,在未来的出版行业发展中必会占有一席之地。
叶仕平[7](2018)在《基于SWOT分析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代信息技术以及外界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发展与冲击,图书馆自身生存已面临着极大的威胁,馆藏利用率低、读者到馆率逐年下降、社会效益低等问题。在我国的图书馆,大部分的重点工作在于信息来源,关注怎样获取、存储信息资料,造成思想意识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且对于读者的信息需要、提供信息资料的更好方式、指导读者有效利用信息的更好途径以及激发潜在读者等问题,关心过少,这是图书馆信息服务有所欠缺的地方。而营销理论曾在商业和管理科学领域大范围应用,能科学化、系统化地解决图书馆所存在的以上相关问题。所以,营销理论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应用则尤为重要。本文以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理论为研究中心,首先阐述了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相关的概念与理论根基。再则研究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营销环境,探究A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营销状况,分析其信息服务营销策略等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信息服务观念不足、信息服务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用户信息服务反馈制度不健全、系统建设滞后、用户个性化服务滞后、用户隐私不安全。最后,设计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策略,主要包括: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和创品牌信息产品、加强信息服务观念、提高信息服务人员专业素养、健全信息服务反馈制度、强化信息资源建设、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信息服。本文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满足人们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增强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对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寻求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等方面有着现实的意义。
叶琳[8](2018)在《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研究 ——以河南省本科高校图书馆为例》文中指出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文献信息资源传播的枢纽,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职能。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量约占全部社会信息总量的60%。最大限度的为社会民众提供知识服务,使社会民众享受高校图书馆浩瀚如海的文献信息资源,提高社会公众的文化道德素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做出贡献,既是高校图书馆谋求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民众对高校图书馆的呼唤和期待。本文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河南省本科高校图书馆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首先,将公共产品、公共资源、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作用等理论应用到研究中去。其次,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基于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网络调查,对河南省本科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河南省本科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河南省本科高校图书馆目前存在的五个问题:开放不够均衡,思想观念封闭;宣传力度不够,缺少动力和激励机制;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资源冲突问题,馆藏资源的适应性不强;服务形式单一,服务范围狭窄。最后,在理论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针对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坚持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服务的原则、建设健全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的保障机制、采取多元化的社会开放途径三大方面提出应对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视角,通过调查问卷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在调查的基础上,了解河南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的现状,得到河南地区本科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服务的发展情况,找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出完善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服务的对策。
周娟[9](2017)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调查与思考 ——以南京两所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高全民素质,提倡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当今我国,人民群众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滞后的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已无法完全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这无疑不利于我国民众的终身教育,阻碍了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作为一种必然趋势,不仅为社会大众提供了阅读窗口,促进全民阅读社会风气形成,提高全民族精神文化素养,而且能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促进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有部分学者进行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产生了大量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理论文献,其中不乏独到的,有建设性的优秀文献。但这些文献绝大程度拘泥于理论分析与策略构建,实证研究相对而言较少。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前人丰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以南京两所所高校为例:N大学,Z大学,试图了解及分析目前南京市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及困境,以期为南京市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提供一定理论指导。本研究首先通过对N大学和Z大学周边的400名南京市民的问卷调查,了解其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效果现状,并通过网络调查以及访谈法了解N大学和Z大学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实际运行状况以及政策内容。本研究从高校社会化服务内容、高校社会化服务规则、高校社会化服务宣传措施,高校社会化服务制度以及高校社会化服务效果五个维度进行了调查,发现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碍有:高校信息资源共享意识薄弱、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政策缺失、社会化服务配套制度体系不完善,社会化服务经费不足以及知识产权困扰。并提出通过加强高校社会化服务宣传力度、完善社会化服务制度体系、联合合作构建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大众的合力网、完善政策法规,拓宽融资渠道以更好的促进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实践发展。
侯雪[10](2017)在《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微知识服务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的微信息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信息以碎片形式散布于信息海洋之中,这些碎片信息由用户直接参与生产与传播,人们在信息需求、获取、利用及交流等行为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多数人们缺少大块时间来学习知识,多以碎片化的时间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见缝插针式的阅读。由此可见,传统的知识提供方式与当前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冲突,现代人们对于信息及知识的需求,需要以新的服务方式来加以满足。微信息服务经过深化和发展,衍生了微知识服务,微知识服务是微信息服务中的高端服务。微服务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伴随信息技术的蔓延,信息服务的优势得以突显,微知识服务必然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选择用户需求的视角研究我国图书馆微知识服务,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当前开展微知识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结合微知识服务用户需求调查,从多个方面探讨我国图书馆微知识服务的改进策略。首先,对微知识服务进行理论研究。在微信息、微传播、知识服务等理论基础上,对微知识服务的内涵、模型等进行理论研究,形成微知识服务框架。从内容、形式、系统平台、终端、环境等方面对微知识的内涵进行分析、界定;对微知识服务的发展背景与理论基础、概念、组成要素、影响因素、特征、类型、意义等基础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以微传播理论、极简主义理论、移动信息服务理论、知识组织与知识服务理论等为基础,提出微知识服务的框架,包括服务主体、服务技术(平台)、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用户)、服务策略等方面。其次,对我国图书馆微知识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从微知识服务平台、内容、服务策略、服务推广等方面对图书馆开展微知识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文献调查、在线调查等方法对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不同平台上开展微知识服务资源、内容、方式等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其存在问题。再次,对我国微知识服务用户进行需求调查,统计、分析我国微知识服务用户需求的基本特征情况,并根据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等细分特征进行交叉分析。最后,针对我国图书馆开展微知识服务的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微知识服务的策略:抓住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积极推进微知识服务;做好用户需求调查,有针对性地改善及丰富微知识服务内容;不断更新、完善微知识服务技术,优化用户体验;擅于利用现有平台充分发掘自身特色,提高创新性;不断改进微知识服务的方式和功能,提高用户满意度;加强宣传与推广,提高微知识服务普及率和使用率。
二、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馆期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馆期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3)高校图书馆场景化知识服务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价值 |
(二)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场景理论 |
2.1.1 场景的内涵 |
2.1.2 场景化服务的要素 |
2.2 知识服务理论 |
2.2.1 知识服务 |
2.2.2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历程 |
2.2.3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
2.3 图书馆推行场景化知识服务的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校图书馆场景化知识服务的要素和特征 |
3.1 |
3.1.1 服务主体 |
3.1.2 服务环境 |
(一) 实体空间 |
(二) 虚拟平台 |
(三) 人文环境 |
3.1.3 服务资源 |
(一) 图书馆馆藏资源 |
(二) 开放获取资源 |
(三) 图书馆联盟资源 |
(四) 网络信息资源 |
3.1.4 服务内容 |
(一) 贯穿科研的系统化知识服务 |
(二) 辅助教学的嵌入式知识服务 |
(三) 融入生活的社会化知识服务 |
3.1.5 服务方法 |
3.2 高校图书馆场景化知识服务的特征 |
3.2.1 主动智能特征 |
3.2.2 共享交互特征 |
3.2.3 精准适配特征 |
3.2.4 包容易用特征 |
3.2.5 持续追踪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高校图书馆场景化知识服务模式构建 |
4.1 实体空间服务模式 |
4.2 虚拟空间服务模式 |
4.2.1 总体架构 |
4.2.2 运行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高校图书馆场景化知识服务模式实现策略 |
5.1 构建基于场景的知识服务平台 |
5.2 培养提高馆员场景思维与综合素质 |
5.3 重视加强场景技术的引入与融合 |
5.4 构筑馆员与读者用户间的信任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5)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以波特五力模型为基础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政策背景 |
1.1.2 行业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创新点 |
1.4 文章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2 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现状 |
2.1 图书馆数字出版相关概念 |
2.1.1 图书馆出版 |
2.1.2 图书馆数字出版 |
2.2 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现状 |
2.2.1 高校图书馆政策发展不均衡 |
2.2.2 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项目 |
2.3 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优势 |
2.3.1 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学术资源 |
2.3.2 高效且准确的满足用户需求 |
2.3.3 人力资源优势 |
2.3.4 数字出版项目的管理经验丰富 |
3 波特五力模型及应用 |
3.1 波特五力模型概念 |
3.1.1 波特五力模型概念及应用 |
3.2 波特五力模型与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的关系 |
3.2.1 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的现有竞争者 |
3.2.2 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的潜在竞争者 |
3.2.3 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的替代品 |
3.2.4 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产品供应者 |
3.2.5 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产品购买者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竞争力分析 |
4.1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竞争能力分析 |
4.1.1 出版资源类型类似 |
4.1.2 竞争对手众多且有实力 |
4.2 潜在竞争者的威胁分析 |
4.2.1 进入壁垒 |
4.2.2 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增长速度快 |
4.2.3 品牌识别性 |
4.3 替代品的代替能力分析 |
4.3.1 替代品的用户群众基础良好 |
4.3.2 知识付费趋势 |
4.4 供应者的议价能力分析 |
4.4.1 供应者的集中程度高 |
4.4.2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4.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 |
4.5.1 购买者的转换成本比较高 |
4.5.2 产品价格接近成本 |
4.5.3 具备后向一体化能力 |
4.6 本章小结 |
5 提高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竞争力发展战略 |
5.1 提高图书馆的发展意识 |
5.1.1 强化图书馆参与数字出版的竞争意识 |
5.1.2 培养馆员主动服务意识 |
5.2 改进管理方式,保证竞争优势 |
5.2.1 创新的管理模式 |
5.2.2 人力资源管理 |
5.2.3 数字化学科服务的管理制度 |
5.3 向不同用户进行有效营销,形成品牌标识 |
5.3.1 学习型的学生 |
5.3.2 教学型与科研型的老师 |
5.3.3 外部社会企业或社会公众 |
5.3.4 品牌化战略 |
5.4 自主创新,提升与供应者的议价能力 |
5.4.1 数字资源的自主开发 |
5.4.2 出版技术的自主研发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SWOT分析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图书馆信息服务概念 |
2.1.1 信息服务的概念 |
2.1.2 图书馆信息服务 |
2.1.3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主要特点 |
2.2 市场营销理论概述 |
2.2.1 市场营销概念 |
2.2.2 市场营销观念的支柱 |
2.3 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的理论概述 |
2.3.1 信息服务营销与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 |
2.3.2 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性质 |
2.3.3 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与信息服务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
2.3.4 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的作用 |
第3章 A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方面 |
3.1.2 经济环境方面 |
3.1.3 社会环境方面 |
3.1.4 技术环境方面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3.2.1 信息资源 |
3.2.2 人力资源 |
3.2.3 服务方式 |
3.3 SWOT分析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3.3 机会 |
3.3.4 威肋 |
3.3.5 SWOT分析小结 |
第4章 A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策略现状与问题 |
4.1 A高校图书馆概况 |
4.2 A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策略现状 |
4.3 A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情况调查分析 |
4.3.1 问卷发放与反馈情况 |
4.3.2 调查内容及结果 |
4.4 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4.4.1 用户个性化服务滞后 |
4.4.2 信息服务观念不足 |
4.4.3 信息服务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
4.4.4 用户信息服务反馈制度不健全 |
4.4.5 系统建设滞后 |
4.4.6 用户隐私不安全 |
第5章 A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改进与优化策略 |
5.1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和创品牌信息产品 |
5.1.1 推动新技术的应用,优化服务产品 |
5.1.2 提高信息产品的附加值和创品牌信息产品 |
5.1.3 双“微”联动推进个性化信息服务 |
5.2 加强信息服务观念 |
5.2.1 树立馆员的营销理念 |
5.2.2 充分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扩充资源基础 |
5.2.3 开展专利信息服务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
5.3 提高信息服务人员专业素养 |
5.3.1 加强馆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
5.3.2 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工作 |
5.4 健全信息服务反馈制度 |
5.4.1 建立意见收集与信息反馈机制 |
5.4.2 完善内部沟通渠道 |
5.5 强化信息资源建设 |
5.5.1 加强探索信息资源内容 |
5.5.2 建立专业导航库和特色数据库 |
5.5.3 共建共享 |
5.5.4 加强建设信息资源组织与整合 |
5.6 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信息服务 |
5.6.1 树立完全以信息用户为中心和服务至上的营销理念 |
5.6.2 深入研究信息用户和满足用户信息需求 |
5.7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拓展与创新 |
5.7.1 与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合作共建凤凰社区图书馆 |
5.7.2 在中学图书馆中设立大学图书馆 |
5.7.3 在弱示群体(精神病院)中建立 A 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角 |
5.7.4 为对口扶贫乡村建立A高校图书馆的乡村图书角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研究 ——以河南省本科高校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共文化服务 |
2.1.2 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 |
2.2 相关理论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公共资源理论 |
2.2.3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作用理论 |
2.3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 |
2.3.1 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
2.3.2 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
3 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1 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的必要性 |
3.1.1 公众基本文化权利的有力保障 |
3.1.2 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现实要求 |
3.1.3 有助于发挥现代高校的各项功能 |
3.2 基于SWOT分析的可行性论证 |
3.2.1 优势因素(Strengths)分析 |
3.2.2 劣势因素(Weaknesses)分析 |
3.2.3 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分析 |
3.2.4 挑战因素(Threats)分析 |
3.2.5 高校图书馆SWOT分析 |
4 河南省本科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现状与问题 |
4.1 河南省本科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服务问卷调査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査区域与对象 |
4.1.3 调査方式 |
4.1.4 调査数据统计和分析 |
4.2 河南省本科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分析 |
4.2.1 河南省本科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现状 |
4.2.2 开放程度分析 |
4.2.3 开放资源分析 |
4.3 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3.1 开放不够均衡,思想观念封闭 |
4.3.2 宣传力度不够,缺少动力和激励机制 |
4.3.3 相关政策法规及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
4.3.4 资源冲突问题凸显 |
4.3.5 服务形式单一,服务范围狭窄 |
5 完善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服务的对策 |
5.1 坚持高校图书馆开放的原则 |
5.1.1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
5.1.2 转变观念,需求为主 |
5.1.3 主次兼顾,适度开放 |
5.2 建设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的保障机制 |
5.2.1 制度保障,完善法律法规 |
5.2.2 资金保障,拓展经费渠道 |
5.2.3 资源保障,支持开放存取 |
5.2.4 人员保障,培育人才队伍 |
5.3 采取多元化的社会开放途径 |
5.3.1 因地制宜,开展基础服务 |
5.3.2 馆地合作,扩大服务空间 |
5.3.3 拓宽功能,开展咨询服务 |
5.3.4 创新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
结语 |
附录 1 |
附录 2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调查与思考 ——以南京两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综述 |
(二) 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理论思考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高校社会服务 |
(二)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 |
二、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可行性 |
(一) 图书馆丰富的馆藏量 |
(二) 专业的人才队伍 |
(三) 良好的学术氛围 |
三、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理论基础 |
(一) 高等教育职能理论 |
(二) 终身教育理论 |
(三)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理论 |
(四) 无边界高等教育理论 |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工具 |
(四) 调查内容 |
二、调查结果 |
(一)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内容调查 |
(二)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规则调查 |
(三)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宣传措施调查 |
(四)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制度调查 |
(五)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效果调查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缺失影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积极性 |
二、高校信息资源共享意识不强,落后思想制约实践 |
三、制度体系不完善,社会化服务难以纵深发展 |
四、经费紧张,高校馆社会化服务难以开展 |
五、知识产权困扰,社会化服务内容单一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政策法规,为社会化服务提供立法保障 |
二、拓宽融资渠道,为社会化服务提供资金支撑 |
三、加强宣传,增强社会化服务意识 |
四、实行高校图书馆有条件有限制地开放 |
五、建立完善制度体系,使社会化服务有序开展 |
六、联合合作,探索社会化服务新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10)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微知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研究文献 |
2.1.1 微信息(微内容)内涵及特点研究 |
2.1.2 微信息传播研究 |
2.1.3 微信息服务研究 |
2.1.4 微知识相关概念研究 |
2.1.5 微知识服务研究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3 小结 |
第三章 微知识服务的基本理论问题 |
3.1 微知识的内涵 |
3.1.1 知识的内涵 |
3.1.2 微知识的定义 |
3.2 微知识服务的内涵 |
3.3 微知识服务的特征 |
3.4 微知识服务的类型 |
3.4.1 根据服务主体的不同进行分类 |
3.4.2 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 |
3.4.3 根据服务技术的不同进行分类 |
3.4.4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 |
3.5 微知识服务的外部影响因素 |
3.5.1 移动环境对微知识服务的影响 |
3.5.2 移动信息技术对微知识服务的影响 |
3.6 微知识服务的意义 |
第四章 微知识服务框架 |
4.1 微知识服务的组成要素 |
4.2 微知识服务框架的建立 |
第五章 我国图书馆微知识服务的现状 |
5.1 调查方法及开展微知识平台概况 |
5.2 我国图书馆微知识服务资源的来源 |
5.3 我国图书馆微知识服务内容 |
5.3.1 微知识服务内容的形态 |
5.3.2 微知识服务的具体内容 |
5.4 我国图书馆微知识服务的方式 |
5.5 我国图书馆提供微知识服务的功能 |
5.6 典型案例调查 |
5.6.1 典型案例 |
5.6.2 满意度调查 |
5.7 我国图书馆微知识服务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 |
5.7.1 我国图书馆微知识服务发展的特征 |
5.7.2 我国图书馆微知识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微知识服务用户需求分析 |
6.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6.1.1 调查问卷的整体逻辑 |
6.1.2 预调查 |
6.1.3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6.2 数据分析 |
6.2.1 数据分析工具与方法 |
6.2.2 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 |
6.2.3 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6.2.4 微知识服务用户需求描述性分析 |
6.2.5 交叉分析 |
6.3 结论 |
第七章 我国图书馆微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 |
7.1 抓住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积极推进微知识服务 |
7.2 做好用户需求调查,有针对性地改进微知识服务内容 |
7.3 不断更新、完善微知识服务技术,优化用户体验 |
7.4 擅于利用现有平台充分发掘自身特色,提高创新性 |
7.5 不断改进微知识服务的方式和功能,提高用户满意度 |
7.6 加强宣传与推广,提高微知识服务普及率和使用率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四、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馆期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省图书情报领域发展分析:研究规模、质量、力量与主题的发展变迁[D]. 赵婕. 南昌大学, 2021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高校图书馆场景化知识服务模式构建[D]. 张一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6]以波特五力模型为基础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竞争力分析[D]. 李超群.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2)
- [7]基于SWOT分析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叶仕平. 南华大学, 2018(01)
- [8]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研究 ——以河南省本科高校图书馆为例[D]. 叶琳.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9]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调查与思考 ——以南京两所高校为例[D]. 周娟. 扬州大学, 2017(02)
- [10]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微知识服务研究[D]. 侯雪.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