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石油企业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阳富强,毛亚军,陶菁[1](2021)在《QHSE管理体系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该文通过引入QHSE体系的观点及基本内容,阐明了建立和实施高校实验室QHSE管理体系的必要性;通过借鉴石油、化工、食品等大型企业先进的QHSE系统经验,从高校实验室的人、物以及管理层面出发,找出高校实验室QHSE体系构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建立适用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QHSE管理体系,以期优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成琳琳[2](2018)在《油田企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开发及运行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油田企业共同的目标和挑战。然而,油田企业在安全生产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信息化系统应用效果不理想、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推广困难等问题,为加强信息化建设运行管理、加快信息化系统运行推广,本文分析了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首先通过调查问卷进一步落实信息化运行影响因素,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计算得到各因素间的关联系数,确定信息化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几种解决方法并展开研究,以提高安全监管信息化运行推广效率。(1)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法。将油田企业QHSE管理体系内容与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过程相结合,设计需求分析与设计流程,包括系统总体框架、模块详细规划、模块逻辑功能等内容,并完成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设计方案。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法的改进,可从根源上减少信息化运行推广的问题。(2)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需求变更管理方法。建立需求变更可行性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评估指标的量化方法,利用风险评估矩阵得到评估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可行性评估建议。制定需求变更管理制度流程,通过信息化手段设计变更管理功能模块,有效减少信息化运行中需求变更带来的风险。(3)安全监管信息化运行综合考核管理。选取信息化运行绩效考核指标并计算指标权重值,建立安全监管信息化运行绩效考核体系,从绩效考核结果反馈运行成效;利用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内部数据,设计开发系统应用考核模块,从应用考核结果监控信息化的运行操作。结合两种考核流程,为信息化运行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保障,提高信息化运行推广质量和效率。
田松林[3](2018)在《石油企业QHSE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都日益增加。而且石油天然气资源处于相对稀缺状态,所以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更是激烈,要想开创和稳定国际和国内市场,就要抓住发展机遇,注重健全QHSE管理体系。本文通过简析石油企业QHSE管理体制的现状和暴露出的不足之处,为其完善和发展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和发展方向建议。以期对未来的石油企业QHSE管理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李月[4](2015)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SY井下作业公司绩效考核体系改进》文中指出我国是石油能源的生产、消费大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我国石油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做好战略规划。绩效考核是激励人才、有效管理企业的核心手段,然而我国石油企业绩效考核指标普遍设计简单,且过分重视财务指标和短期效益而忽视了企业战略和长远发展,因此石油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全面的、以企业总体战略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此外,为了走可持续的文明发展道路,石油行业推出了QHSE管理体系,将这一体系应用于绩效考核中以更好地进行内部管控也是每个石油企业的迫切需求。因此,如何建立一套适合石油企业的、能与QHSE管理体系相融合的、实现战略发展的绩效考核体系就成为了石油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以SY井下作业公司为例,通过调查分析该企业现行绩效考核体系,发现了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即考核体系过于繁杂,缺少横向沟通;指标设计零散,过分重视财务考核;员工被动考核,缺乏使命感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该企业忽视了战略的统筹引导作用,在上下级之间、单位之间缺少关于企业战略的灌输或沟通。众所周知,自20世纪90年代平衡计分卡诞生以来,就一直被视为企业绩效考核和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是将企业战略与绩效考核相联系的纽带。并且本文认为,平衡计分卡各维度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与石油企业奉行的QHSE管理体系各要素的内在逻辑性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而将平衡计分卡和QHSE管理体系相结合也能够进一步促进二者的完善。因此,本文提出以平衡计分卡为框架和基础,建立一套适应石油企业发展特点的、与QHSE管理体系相融合绩效考核体系,希望能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原有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个例企业的分析研究,为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石油企业绩效考核和战略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一点借鉴和思路,也为QHSE管理体系在石油企业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实现方式。本文首先通过查询、阅读和分析大量文献,认识到企业应当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进行绩效考核,而将二者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平衡计分卡这一绩效考核和战略管理工具。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目标企业已有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调查和分析,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平衡计分卡作为绩效考核工具的条件和优点,以及平衡计分卡与QHSE管理体系相融合的可行性,指出该企业运用平衡积分卡进行绩效考核的必要性和优势。此外,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战略愿景和业务特点来制定适合的平衡计分卡考核体系。因此本文在分析目标企业战略的基础上,分别在公司层面、单位层面和员工层面设计符合战略目标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并提出采用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评办法,即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作为考核体系落地的工具。
刘琦[5](2015)在《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石油作为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战略贮备,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物资。石油对世界各国的影响程度不言而喻。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供需矛盾日益严峻。为此我国石油行业普遍推行QHSE管理体系以应对此种变化。但在Q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也显现出了不少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将对石油企业的高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我国石油企业QHSE管理体系的研究就变的尤为重要。本论文以QHSE管理体系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选取GB能源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应用科学的方法找出QHSE管理体系在本公司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足与缺陷,针对这些不足与缺陷,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加以实施。使公司QHSE管理体系得到切实有效的优化,充分提高公司QHSE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员工素质、提升经济效益,降低管理成本。为QHSE管理体系在公司内科学高效的运行提供可靠保证。最终实现公司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张晟[6](2014)在《QHSE综合管理体系的分析及其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指明QHSE综合管理体系包括企业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卫生管理。这三项工作共存于企业这个大系统中的每个管理过程之中,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因此三个体系整合在一起,实行一体化管理,更有利于企业的管理效率的提高。
潘成鹏[7](2012)在《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公司QHSE管理体系及其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QHSE管理体系是石油石化企业建设中的控制目标之一,也是衡量该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IS09000、IS014000、OHSAS18000、HSE等管理体系标准推行现状的分析研究,结合质量管理的原则,按照Q/SYZ《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提出构建系统的、规范QHSE的管理体系的思想。同时对在石油系统试运行的“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即QHSE管理体系)进行了相关研究。论文以石油行业发展中普遍关注的“质量、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等要素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管理体系认证的标准;指出了目前企业分别按照质量、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三要素构建管理体系,造成体系运行分散,系统性、整体性矛盾突出等问题;研究了运用系统方法和过程方法,运用PDCA循环模式,绘制出质量、职业安全健康、环境整合而成的QHSE管理体系运行框架图;在分析各种体系管理模式流程的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QHSE管理体系管理流程的设计方案。对石油企业管理体系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估,进而促进QHSE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实施。本文选取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公司为实例对象,通过对井下作业公司体系化管理现状、未来发展等方面的研究,针对该公司发展QHSE管理体系的现实需要,遵循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提出了十五个评价指标,针对这些评价指标运用模糊数学知识建立了一套模糊综合评估数学模型,对指导和衡量石油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孝文[8](2011)在《西北有色地质二里河铅锌矿QHSE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业事故、环境污染、职业病等也在高速增长,近几年尤为严重,重大矿难和工业事故连续发生,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西北有色地质二里河铅锌矿作为西北地区的知名矿区,已经认识到了产品质量、员工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依据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标准的要求制定了关于职工安全、环保等的文件,但是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QHSE管理体系,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因此,西北有色地质二里河铅锌矿如何构建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安全,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是目前势在必行的任务。本文首先介绍了QHSE管理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QHSE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和构成要素以及需要遵循的原则,对QHSE管理体系构建的理论作了系统的阐述。然后以西北有色地质二里河铅锌矿的调研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二里河铅锌矿的基本情况,并从生产与组织管理情况、质量管理情况、职工安全卫生管理情况、环保政策制定及执行方面分析了西北有色地质二里河铅锌矿QHSE体系化管理现状,得出QHSE体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有QHSE管理体系认证不足;体系松散,缺乏系统性;绩效考核与管理体系存在冲突;预警机制有待完善;三个体系要素存在交叉和资源浪费、重复评审等方面,以期扬长避短,发扬其目前的优势。然后以QHSE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为指导,结合二里河铅锌矿的实际情况,按照QHSE管理的构成要素分准备阶段、初审评审、策划阶段和实施阶段四方面构建二里河铅锌矿的QHSE管理体系使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等体系管理成体系化,并提出保障QHSE管理体系实施的相关措施,即培养QHSE企业文化,建设配套的绩效管理机制,改进业务流程,建立安全管理应急机制,完善监管机制。最后得出结论,西北有色地质二里河铅锌矿现行相关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相关标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体系,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竞争,对在标准化管理领域本来就比较滞后、管理不完善的二里河铅锌矿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冲击。构建QHSE管理体系实现企业与国际化市场相接轨,提高二里河铅锌矿整体管理水平、资源利用率、办公效率以及降低直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使二里河铅锌矿逐步建立全球化的世界级企业。
吴煜[9](2010)在《企业QHSE管理绩效成熟度评价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迅猛增长,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QHSE风险。为了应付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压力和减少贸易壁垒,越来越多的企业顺应市场需求,建立了质量、环境、安全和职业健康、社会责任等单方面或综合的管理体系,用以规范和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但在QHSE管理体系实施的绩效评价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实施效果评价方案,本文通过构建和分析企业QHSE管理绩效的成熟度评价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其中关键绩效因素的因果关系,并提出对应的措施和依据,为企业的QHSE管理提供参考,以促进我国企业持续改进QHSE管理水平。本文的选题的切入点是国内外企业界、理论界在企业QHSE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内容既前沿理论,又立足于企业发展实际,希望找到QHSE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的一种新方法。第一章是本文的纲领,主要论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中不足,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并初步总结了本文的重难点和若干创新点。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分别论述了本文研究所涉及的主要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HSE和QHSE相关管理知识,绩效管理理论,以及成熟度模型理论。第三章构建了基于PDCA循环的理论构建了企业QHSE管理绩效管理体系,结合了企业绩效管理的理论,从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层面,对影响企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各方面的关键绩效因素进行分解,为后续评估风险、实施检测和系统进行持续改进管理奠定理论框架和基础。第四章构建了企业QHSE-MPMM三维结构模型,通过研究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原则、框架结构,采用了网络分析法进行指标体系的量化处理,采用了灰色关联度和灰色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模型的量化评价,并说明了企业QHSE管理绩效的是通过不断循环的成熟度的动态评价,来实现管理绩效不断持续改进的步骤和程序。第五章构建了基于SEM的企业QHSE-MPMM模型的研究和应用,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优势,尝试找到关键绩效因素对评价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关性。并研究了SEM的模型构想、设定和识别过程,分析了SEM的数据分析、参数估计、模型拟合度估计和修正等模型评价的过程。第六章选取我国石油行业A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本文上述研究内容在企业QHSE管理绩效方面的应用,指出企业在进行QHSE绩效改进的策略和措施,从实践的角度对石油行业的A企业QHSE-MPMM进行了可行性和适用性的应用研究。
郭振中[10](2010)在《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QHSE管理体系项目实施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更好的融入世界经济,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与世界标准相接轨,1999年,中国石油集团组织专家进行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QHES管理体系应运而生。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作为中国石油集团下属企业积极响应集团命令和号召,于2006年颁布了《第四采油厂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手册》,简称《QHSE管理手册》。QHSE管理体系实施以来,企业质量、环境、安全、健康管理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整个体系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反映出了企业管理现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利用了案例研究和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讨论了QHSE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以及涉及到的管理学思想;其次,阐明了QHSE管理体系的涵义,回顾了其产生和发展历程,主要的特点和实施原则;第三,通过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QHSE管理体系项目实施的实际案例,说明了QHSE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和主要阶段;最后则是对第四采油厂QHSE管理体系项目实施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的评价,以及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汇总,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希望对准备实施QHSE管理体系的企业能够有所启示。
二、论石油企业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石油企业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QHSE管理体系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QHSE管理体系概述 |
1.1 QHSE管理体系的概念 |
1.2 高校实验室构建QHSE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
2 高校实验室QHSE管理存在的问题 |
2.1 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少QHSE文化氛围 |
2.2 QHSE文件编制不规范,约束力不强 |
2.3 QHSE体制不健全,责任体系不明确 |
3 高校实验室QHSE管理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
3.1 加强实验室QHSE管理安全教育,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
3.2 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实验室QHSE体系标准化文件 |
3.3 确定管理组织职能,明确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 |
4 QHSE管理体系的应用 |
4.1 高校实验室QHSE管理体系的构建 |
4.2 高校实验室QHSE管理体系的运作 |
5 结语 |
(2)油田企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开发及运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及运行现状 |
1.2.2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法 |
1.2.3 系统需求变更管理方法 |
1.2.4 系统运行考核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二章 油田企业安全监管信息化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
2.1 安全监管信息化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
2.1.1 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
2.1.2 信息化系统运行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2.2 系统运行影响因素调研分析 |
2.2.1 调查问卷设计及回收分析 |
2.2.2 问卷数据的信效度分析 |
2.2.3 系统运行影响因素变量统计 |
2.3 基于SEM的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
2.3.1 结构方程理论模型与假设 |
2.3.2 基于SEM的系统运行影响因素关系模型 |
2.3.3 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运行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2.4 基于系统运行影响因素分析的预防对策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法 |
3.1 油田企业QHSE管理体系与信息化 |
3.1.1 QHSE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 |
3.1.2 QHSE管理体系的管理要素与运行程序 |
3.1.3 QHSE管理体系与信息化实现 |
3.2 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法 |
3.2.1 系统需求分析的任务内容 |
3.2.2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法 |
3.3 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模块与业务流程设计 |
3.3.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3.3.2 系统模块规划设计 |
3.3.3 模块逻辑功能设计 |
3.3.4 数据参数结构设计 |
3.3.5 模块业务流程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需求变更管理方法 |
4.1 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需求变更影响分析 |
4.1.1 系统需求变更原因 |
4.1.2 需求变更的影响分析 |
4.2 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需求变更可行性评估 |
4.2.1 需求变更评估指标的定义 |
4.2.2 需求变更重要级别评估 |
4.2.3 工作成本增量的计算方法 |
4.2.4 需求变更的可行性评估 |
4.3 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需求变更管理流程 |
4.4 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需求变更管理功能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全监管信息化运行综合考核管理 |
5.1 安全监管信息化运行综合考核管理内容 |
5.1.1 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应用考核 |
5.1.2 安全监管信息化运行绩效考核 |
5.1.3 安全监管信息化运行综合考核管理流程 |
5.2 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应用考核管理 |
5.2.1 系统应用考核方法的制定 |
5.2.2 系统应用考核管理功能实现 |
5.3 安全监管信息化运行绩效考核体系 |
5.3.1 信息化运行绩效考核指标 |
5.3.2 考核体系指标权重的计算 |
5.3.3 信息化运行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
5.3.4 考核结果等级划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A 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运行受阻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B 绩效考核指标重要度调查表 |
(3)石油企业QHSE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QHSE管理体系的现状及不足 |
1.1 QHSE管理落实情况较差 |
1.2 QHSE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协调不足 |
1.3 考核制度尚未完善 |
1.4 相关意识缺乏 |
1.5 激励机制与薪酬绩效管理不完善 |
2 针对QHSE管理现状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
2.1 加强领导重视度和员工参与度 |
2.2 协调QHSE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 |
2.3 健全考核、激励等相关制度 |
2.4 明确交叉部门职责 |
3 结语 |
(4)基于平衡计分卡的SY井下作业公司绩效考核体系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绩效考核研究发展情况 |
2.1.1 国外绩效考核研究发展情况 |
2.1.2 国内绩效考核研究发展情况 |
2.2 国内外平衡计分卡研究发展情况 |
2.2.1 国外平衡计分卡研究发展情况 |
2.2.2 国内平衡计分卡研究发展情况 |
2.3 QHSE管理体系的研究现状 |
2.4 评价与思考 |
3 相关理论基础 |
3.1 绩效考核相关理论 |
3.1.1 绩效考核概念 |
3.1.2 实行绩效考核的现实意义 |
3.1.3 绩效考核常见方法 |
3.2 平衡计分卡相关理论 |
3.2.1 平衡计分卡的含义 |
3.2.2 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方法 |
3.3 QHSE管理体系相关理论 |
3.3.1 QHSE管理体系的含义和构成 |
3.3.2 QHSE管理体系与平衡计分卡的融合性分析 |
3.3.3 QHSE管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 |
4 SY井下作业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分析 |
4.1 SY井下作业公司简介 |
4.1.1 公司概况 |
4.1.2 公司组织结构 |
4.2 SY井下作业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现状 |
4.2.1 上级管理局(一级单位)对本公司(二级单位)的绩效考核 |
4.2.2 二级单位对三级单位的绩效考核 |
4.2.3 三级作业单位对四级作业单位的考核 |
4.2.4 四级作业单位对基层岗位员工的考核 |
4.3 SY井下作业公司现行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1 存在的问题 |
4.3.2 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
4.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体系在该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
4.4.1 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能够解决现行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
4.4.2 SY井下作业公司应用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的条件 |
5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SY井下作业公司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
5.1 绘制SY井下作业公司战略地图 |
5.1.1 企业愿景、使命分析 |
5.1.2 企业战略分析 |
5.1.3 绘制公司战略地图 |
5.2 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原则 |
5.2.1 战略导向原则 |
5.2.2 重要性原则 |
5.2.3 可操作原则 |
5.2.4 动态性原则 |
5.3 各层面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
5.3.1 公司层面(即本二级单位)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
5.3.2 单位层面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
5.3.3 员工层面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
5.4 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的应用及预期效果 |
5.4.1 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应用方法 |
5.4.2 运用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
5.4.3 实施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的预期效果 |
6 结语 |
6.1 论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之处 |
6.3 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
6.3.1 存在的不足 |
6.3.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5)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QHSE管理体系的综述 |
2.1 QHSE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
2.2 QHSE管理体系的概述 |
2.3 QHSE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
2.3.1 QHSE管理体系的开端 |
2.3.2 QHSE管理体系的开创发展期 |
2.3.3 QHSE管理体系的蓬勃发展期 |
第三章 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问题分析 |
3.1 GB能源公司简介 |
3.2 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的构成 |
3.2.1 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模式 |
3.2.2 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要素 |
3.3 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问题分析 |
3.3.1 QHSE体系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
3.3.2 QHSE管理体系运行存在不足 |
第四章 提高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的改进方案 |
4.1 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改进方案的总体构思 |
4.2 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方案设计的指导原则 |
4.3 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改进方案 |
4.3.1 调查和分析QHSE管理体系现状 |
4.3.2 策划与设计QHSE管理体系 |
4.3.3 编制QHSE管理体系文件 |
4.3.4 QHSE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批及发布 |
4.3.5 QHSE管理体系的试运行及审核 |
第五章 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的评价 |
5.1 确定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评价方法 |
5.2 确定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评价指标 |
5.3 确定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评价标准 |
5.4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
5.4.1 确定隶属度函数 |
5.4.2 确定隶属度矩阵 |
5.4.3 计算权重 |
5.5 评价结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QHSE综合管理体系的分析及其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的质量管理 |
二、企业的环境管理 |
三、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卫生管理 |
四、QHSE综合管理体系 |
1. 当前质量、安全管理在石油企业的现状 |
2. 石油企业建立QHSE管理体系遵循的原则 |
3. 要确保质量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7)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公司QHSE管理体系及其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基础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概述 |
2.1 传统绩效评价方法 |
2.1.1 行为导向型绩效评价法 |
2.1.2 结果导向型绩效评价法 |
2.1.3 综合型绩效评价法 |
2.2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
2.2.1 层次分析法 |
2.2.2 数据包络法 |
2.2.3 灰色关联分析法 |
2.2.4 模糊综合评价法(简介) |
2.3 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概述 |
2.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
2.3.2 隶属度的确定研究 |
2.3.3 确定隶属度矩阵 |
2.3.4 权重的确定 |
2.3.5 评价结果分析 |
第3章 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公司QHSE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 |
3.1 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公司简介和公司行业特征 |
3.1.1 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公司简介 |
3.1.2 井下作业特征 |
3.2 井下作业公司QHSE管理体系建立沿革 |
3.2.1 建立QHSE管理体系的意义 |
3.2.2 井下作业公司QHSE管理体系建立沿革 |
3.2.3 井下作业公司QHSE管理体系特征分析 |
3.3 井下作业公司QHSE管理体系运行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
3.3.1 井下作业公司QHSE管理体系运行现状 |
3.3.2 井下作业公司QHSE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不足 |
3.4 井下作业公司QHSE管理体系中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第4章 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公司QHSE管理体系实施的绩效综合评价 |
4.1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QHSE管理体系绩效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
4.2 井下作业公司QHSE管理体系中设计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
4.2.1 构建和筛选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方法 |
4.2.2 本文运用的方法及其设计的评价指标 |
4.3 井下作业公司QHSE管理体系绩效评价的标准 |
4.3.1 确定评价标准的分类和原则 |
4.3.2 本文设计的评价标准 |
4.4 井下作业公司QHSE管理体系绩效评价的评估计算 |
4.4.1 确定隶属度函数 |
4.4.2 确定隶属度矩阵 |
4.4.3 计算权重 |
4.4.4 评估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今后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西北有色地质二里河铅锌矿QHSE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 本文的贡献 |
2 QHSE管理体系的理论概述 |
2.1 QHSE管理体系的内涵 |
2.2 QHSE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 |
2.3 QHSE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
2.4 QHSE管理体系遵循的原则 |
3 西北有色地质二里河铅锌矿QHSE体系化管理现状及问题 |
3.1 西北有色地质二里河铅锌矿的简介 |
3.2 QHSE体系化管理现状 |
3.3 QHSE体系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 西北有色地质二里河铅锌矿QHSE管理体系的构建 |
4.1 准备阶段 |
4.2 初始评审 |
4.3 策划阶段 |
4.4 实施阶段 |
5 西北有色地质二里河铅锌矿QHSE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培养QHSE企业文化 |
5.2 建设配套的绩效管理机制 |
5.3 改进业务流程 |
5.4 建立安全管理应急机制 |
5.5 完善监管机制 |
6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企业QHSE管理绩效成熟度评价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图 |
1.3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3.1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QHSE 管理理论 |
2.1.1 质量和质量管理 |
2.1.2 环境和环境管理 |
2.1.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
2.1.4 HSE 管理体系 |
2.1.5 QHSE 管理体系 |
2.2 绩效管理理论 |
2.2.1 绩效、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 |
2.2.2 绩效评价理论体系 |
2.2.3 QHSE 绩效评价方法 |
2.2.4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评价研究 |
2.3 成熟度模型理论 |
2.3.1 成熟度模型起源和发展 |
2.3.2 成熟度模型的内容框架 |
2.3.3 成熟度模型的评价方法 |
2.3.4 成熟度模型在管理绩效方面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QHSE 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PDCA 循环在QHSE 管理绩效中的应用 |
3.1.1 PDCA 循环相关理论 |
3.1.2 PDCA 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
3.2 QHSE 管理体系概述 |
3.2.1 QHSE 管理体系的构建基础 |
3.2.2 QHSE 管理体系构建原则 |
3.2.3 QHSE 管理体系绩效管理理论模型 |
3.2.4 QHSE 体系管理关键绩效因素分析 |
3.3 基于PDCA 的企业QHSE 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
3.3.1 企业QHSE 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计划层次 |
3.3.2 企业QHSE 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层次 |
3.3.3 企业QHSE 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检查层次 |
3.3.4 企业QHSE 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改进层次 |
3.4 体系框架的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QHSE 管理绩效成熟度评价模型 |
4.1 企业QHSE 管理绩效成熟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1 企业QHSE 管理绩效成熟度模型的框架 |
4.1.2 企业QHSE-MPMM 成熟度等级和特征 |
4.1.3 企业QHSE-MPMM 的关键绩效因素反馈模型 |
4.1.4 企业QHSE-MPMM 评价步骤 |
4.2 企业QHSE-MPMM 的量化 |
4.2.1 评价指标建立原则和框架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评分方法与标准 |
4.2.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4 评价模型的综合评价 |
4.3 企业QHSE-MPMM 基本应用步骤 |
4.3.1 现状分析和初始诊断 |
4.3.2 差距分析和重点改进 |
4.3.3 改善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EM 在企业QHSE-MPMM 中的研究和应用 |
5.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5.1.1 SEM 的概念和结构 |
5.1.2 SEM 的应用特点和应用限制 |
5.1.3 SEM 的参数估计方法和应用软件 |
5.1.4 SEM 在企业QHSE-MPMM 中的应用 |
5.2 构建QHSE 管理绩效成熟度评价的SEM 模型 |
5.2.1 模型的构想 |
5.2.2 模型的设定 |
5.2.3 模型的识别 |
5.3 基于SEM 的企业QHSE-MPMM 的评价 |
5.3.1 模型数据的采集、抽样与测量 |
5.3.2 模型的参数估计 |
5.3.3 模型的拟合度估计和修正 |
5.3.4 模型的结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研究:A 企业QHSE-MPMM 评价和应用研究 |
6.1 实证样本选择及分析 |
6.1.1 我国石油行业概况 |
6.1.2 A 企业概况 |
6.1.3 数据收集和问卷设计 |
6.2 A 企业QHSE 管理绩效成熟度评价的应用 |
6.2.1 A 企业现状分析和QHSE-MPMM 初始诊断 |
6.2.2 A 企业QHSE 管理绩效差距分析 |
6.2.3 A 企业QHSE 管理绩效改善分析 |
6.2.4 A 企业QHSE-MPMM 应用分析小结 |
6.3 A 企业的QHSE-MPMM 改善计划的SEM 应用 |
6.3.1 结构方程原始模型的构建 |
6.3.2 结构方程原始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 |
6.3.3 A 企业QHSE-MPMM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化与修正 |
6.3.4 模型评价结果的应用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统计数据汇总 |
附录三 灰色综合评价MATLAB 程序 |
致谢 |
(10)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QHSE管理体系项目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基础理论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QHSE管理体系概述 |
2.1 QHSE管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
2.2 QHSE管理体系的特点 |
2.3 QHSE管理体系的原则 |
第3章 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QHSE管理体系项目构建与实施过程 |
3.1 准备阶段 |
3.2 调研阶段 |
3.3 策划阶段 |
3.4 实施阶段 |
第4章 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QHSE管理体系项目实施评价及启示 |
4.1 实施的现实意义与效益分析 |
4.2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4.3 实施中问题的改进建议 |
4.4 企业实行QHSE管理体系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四、论石油企业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QHSE管理体系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阳富强,毛亚军,陶菁.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1(02)
- [2]油田企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开发及运行模式研究[D]. 成琳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3]石油企业QHSE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田松林. 化工管理, 2018(03)
- [4]基于平衡计分卡的SY井下作业公司绩效考核体系改进[D]. 李月.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8)
- [5]GB能源公司QHSE管理体系研究[D]. 刘琦. 长春理工大学, 2015(03)
- [6]QHSE综合管理体系的分析及其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探讨[J]. 张晟. 化工管理, 2014(05)
- [7]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公司QHSE管理体系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 潘成鹏. 西南石油大学, 2012(03)
- [8]西北有色地质二里河铅锌矿QHSE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D]. 李孝文. 西北大学, 2011(06)
- [9]企业QHSE管理绩效成熟度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 吴煜. 天津大学, 2010(05)
- [10]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QHSE管理体系项目实施研究[D]. 郭振中. 吉林大学, 2010(12)
标签:平衡计分卡论文;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论文; 绩效考核体系论文; 绩效评价方法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