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佐治秋冬季腹泻37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亮,陈黎明,潘永泉[1](2019)在《双黄连注射制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文献荟萃分析(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双黄连注射制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Springer、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纳入双黄连注射制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组患儿采用双黄连注射制剂保留灌肠,对照组患儿采用西药或常规治疗),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合计1 510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黄连注射制剂保留灌肠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双黄连注射制剂静脉滴注(RR=1.33,95%CI=1.23~1.33,P<0.000 01)、利巴韦林静脉滴注(RR=1.96,95%CI=1.71~2.26,P<0.000 01)、蒙脱石散口服或保留灌肠(RR=1.13,95%CI=1.03~1.25,P=0.01)及其他药物(RR=1.23,95%CI=1.11~1.3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轮状病毒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RR=1.45,95%CI=1.18~1.80,P=0.000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安全性信息报告。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双黄连注射制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有效率要优于其他药物治疗。但由于所纳入研究的方法质量普遍较低,需要更多严谨的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张春丽[2](2011)在《双黄连粉针剂在婴幼儿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是金银花、连翘、黄芩三味中药提取组成的纯中药无菌粉针剂,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黄芩苷、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自从1990年临床应
潘善伟[3](2010)在《推拿疗法配合中药配方颗粒敷脐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小儿腹泻病为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是小儿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现代医学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病历史悠久,疗效显着。本次临床研究主要为观察应用推拿疗法配合中药配方颗粒敷脐治疗小儿湿热泻的疗效。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内容。文献综述第一部分介绍了小儿腹泻病近年来现代医学治疗研究进展,包括最新的诊断治疗标准、营养疗法及免疫疗法,最后是直肠用药和中药现代制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第二部分从病因病机认识、内治法及外治法等方面论述了小儿腹泻病近几年来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临床研究部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小儿腹泻病病例进行临床研究。目的:观察推拿疗法配合中药配方颗粒敷脐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小儿湿热泻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首先应用推拿疗法治疗,推拿手法包括补脾经、清补大肠、运内八卦及揉腹。推拿手法结束后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敷脐配合治疗,敷脐方组成为葛根、黄芩、黄连、木香、茯苓皮、车前草等。对照组32例以口服苍苓止泻口服液为主治疗,并予蒙脱石散及培菲康口服辅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天。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的大便次数及性状,以及其它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3天后应用SAS-V8统计软件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治愈2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2例,治愈15例,好转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2.在减少大便次数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改善大便性状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在改善腹痛、腹胀及肛门红等症状及体征方面,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3.在改善呕吐、厌食、发热、脱水及小便黄等症状及体征方面,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另外,两组在改善外周血及大便常规检查结果异常方面均有显着疗效。结论:应用推拿疗法配合中药配方颗粒敷脐治疗小儿湿热泻较以苍苓止泻口服液为主治疗疗效好;在改善小儿湿热泻患儿的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改善症状及体征方面推拿疗法配合中药配方颗粒敷脐效果更好。
陈莲芝,林彦丞[4](2004)在《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佐治秋冬季腹泻37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佐治秋冬季腹泻37例和30例对照组疗效观察。方法两组病例在常规饮食疗法、液体疗法、抗感染、助消化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双黄连注射液1ml/(kg·d)与生理盐水5ml保留灌肠,每日1~2次,3-5天为一疗程。结果两组疗效结果对比经统计学处理,X=12.851,P<0.01,有显着差异。结论双黄连注射液佐治秋冬季腹泻疗效好。
李文杰,路绪文[5](2002)在《双黄连针剂在儿科疾病中应用的疗效评价》文中认为
黄文生[6](2001)在《《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第9卷分类索引》文中提出
赵红丽[7](2020)在《心肌酶谱检测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患儿心肌酶谱的生化指标,全面认识心肌酶谱检测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同期于我院就诊的非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急性腹泻患儿180例为对照组。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病毒检测主要利用胶体金的方法进行检测。进一步利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两组患儿的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rease,AST)以及 α-羟丁酸脱氢酶(Alpha-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α-HBDH)的水平。比较轮状病毒阳性和阴性患儿心肌酶谱之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肌酶谱的差异;比较不同脱水和酸中毒程度与患儿心肌酶谱的关系;对心肌酶升高的患儿进行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等物理器械检查,判断患儿心脏损伤的情况。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多组资料之间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体重、疾病程度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治疗前观察组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心肌酶谱水平较未感染轮状病毒患儿高,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值均下降趋于正常,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无显着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脱水程度以及酸中毒程度的加重,观察组患儿的心肌酶谱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患儿心肌酶谱水平随着脱水程度升高,CK和LDH水平升高,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ST、α-BHDH、CK-MB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随着酸中毒程度的升高,对照组患儿心肌酶谱水平升高,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心肌酶升高患儿随着脱水程度的升高,患儿的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结果异常增多。提示该类患儿出现心脏损伤的可能性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的心肌酶谱水平普遍高于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2.随着脱水程度以及酸中毒程度的增加,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心肌酶谱水平相应升高,表明心肌酶谱的变化与患儿腹泻的严重程度有关。3.观察心肌酶谱指标的变化,结合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能够明确诊断心肌炎,对于指导治疗以及利用心肌酶谱指标的变化预测患儿的预后,判断轮状病毒的感染程度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温玉成,蔡坚雄,吴大嵘[8](2016)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中医外治法的概念、理论基础及分类,较系统地描述了敷脐、推拿、中药灌肠等中医外治法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期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祝博[9](2012)在《《医药论坛杂志》2012年第33卷分类总索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奎九[10](2012)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的四病之一,它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以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治疗多采用微生态制剂,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病的报道较多,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课题通过应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该手法的疗效和机理,以便临床应用。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内容。1.文献综述:小儿腹泻病的研究概况分别从中医和西医两方面进行阐述。2.临床研究: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61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包括清补脾经、清补大肠经、揉板门、运内八卦、退六腑、摩腹、捏脊、推上七节骨、揉龟尾等。对照组以苍苓止泻口服液为主,并辅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及蒙脱石散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3天。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3.55%,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在改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呕吐、精神、发热、口渴、饮食小便、肛门红等症状和体征方面,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改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精神、发热、口渴、饮食、小便、肛门红等症状和体征方面,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呕吐症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改善大便次数、腹痛、呕吐等症状方面,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改善大便性状、精神、发热、口渴、小便、饮食、肛门红等症状和体征方面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改善外周血白细胞及便常规结果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湿热泻临床疗效显着,可以较好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尤其在改善患儿的腹泻、腹痛、呕吐方面有显着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二、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佐治秋冬季腹泻37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佐治秋冬季腹泻37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双黄连注射制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结局指标: |
1.1.5 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与方法学质量评价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2.4.1 双黄连注射制剂保留灌肠vs. 双黄连注射制剂静脉滴注: |
2.4.2 双黄连注射制剂保留灌肠vs. 利巴韦林静脉滴注: |
2.4.3 双黄连注射制剂保留灌肠vs. 蒙脱石散: |
2.4.4 双黄连注射制剂保留灌肠vs. 其他药物: |
2.4.5 轮状病毒转阴率: |
2.4.6 止泻、退热疗效: |
2.4.7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3)推拿疗法配合中药配方颗粒敷脐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小儿腹泻病的现代医学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小儿腹泻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双黄连针剂在儿科疾病中应用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秋季腹泻 |
2 水痘 |
3 肺炎 |
4 疱疹性咽峡炎 |
5 病毒性心肌炎 |
6 急性扁桃腺炎 |
7 呼吸道感染 |
(7)心肌酶谱检测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诊断依据 |
2.5 方法 |
2.6 一般治疗 |
2.7 观察指标 |
2.8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
3.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 |
3.3 两组患儿不同腹泻程度(不同程度脱水及酸中毒)心肌酶谱水平比较 |
3.4 心肌酶升高者同时行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等器械检查结果 |
4、讨论 |
4.1 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与心肌酶谱之间的关系 |
4.2 腹泻严重程度与心肌酶谱之间的关系 |
4.3 轮状病毒感染的肠外表现 |
4.4 轮状病毒心肌损伤的预后 |
5、展望与不足 |
5.1 展望 |
5.2 不足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治疗与疫苗应用研究进展 |
1、概述 |
2、轮状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
2.1 免疫球蛋白Y的应用进展 |
2.2 抗病毒治疗进展 |
2.3 益生菌 |
2.4 植物及中草药 |
3、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
3.1 轮状病毒疫苗使用现状 |
3.2 轮状病毒疫苗对肠外疾病的影响 |
3.3 我国轮状病毒疫苗使用情况 |
3.4 目前轮状病毒疫苗应用中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儿腹泻概述 |
2 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及中医外治法的切入点 |
3 中医外治法的定义、理论基础及分类 |
4 小儿腹泻中医外治法的应用现况 |
4.1 敷脐疗法 |
4.2 推拿疗法 |
4.2.1 辨证推拿 |
4.2.2基本方推拿 |
4.2.3 简易推拿 |
4.3 中药灌肠疗法 |
4.4 针刺疗法 |
4.5 艾灸疗法 |
4.6 经皮给药疗法 |
4.7 穴位贴敷疗法 |
4.8 足浴疗法 |
4.9 磁疗 |
4.1 0 其他疗法 |
5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优势与不足 |
6 当前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腹泻相关研究的局限 |
7 小结 |
(10)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对小儿腹泻的研究概况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小儿腹泻的研究概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佐治秋冬季腹泻37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黄连注射制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系统评价[J]. 李亮,陈黎明,潘永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08)
- [2]双黄连粉针剂在婴幼儿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J]. 张春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09)
- [3]推拿疗法配合中药配方颗粒敷脐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研究[D]. 潘善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1)
- [4]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佐治秋冬季腹泻37例疗效观察[J]. 陈莲芝,林彦丞.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4(S1)
- [5]双黄连针剂在儿科疾病中应用的疗效评价[J]. 李文杰,路绪文. 时珍国医国药, 2002(08)
- [6]《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第9卷分类索引[J]. 黄文生. 河南医药信息, 2001(18)
- [7]心肌酶谱检测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D]. 赵红丽. 郑州大学, 2020(02)
- [8]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现状[J]. 温玉成,蔡坚雄,吴大嵘. 中医药导报, 2016(09)
- [9]《医药论坛杂志》2012年第33卷分类总索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J]. 祝博. 医药论坛杂志, 2012(12)
- [10]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研究[D]. 李奎九.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