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画面讲故事的技巧——从《生活空间》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李忱帅[1](2021)在《大卫·芬奇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柏成[2](2021)在《纪录片解说词的叙事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所有构成纪录片叙事的视听元素中,虽然画面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解说词作为纪录片声音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解说词能帮助纪录片完成叙事,使观众能够准确领会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最终使得纪录片走向艺术创作上的成功。本文将从全新的叙事视角来研究纪录片解说词的叙事,会通过层层论述来分析解说词在纪录片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首先,先从纪录片语言的多样化着手,重点探讨画面和声音语言对整体叙事的影响,并且用画面的局限性来证明解说词的叙事动因。接着分析解说词的现实功用,指出它可以弥补画面叙事上的缺陷,肯定解说词参与纪录片整体叙事的合理性。其次,论述解说词的叙事空间。解说词既可以让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也可以利用自身的故事属性和情感属性带来的叙事空间的延伸,从而证明解说词能够帮助纪录片完成整体叙事的成功。再者,会论述解说词的叙事价值。先是从解说词的文学价值、美学意蕴和人文关怀价值来探讨解说词的文化意蕴。再是分析解说词与画面及声音的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叙事。接着提到无解说词纪录片叙事的合理性,以及纪录片创作手法的多元化趋势。最后,综合以上研究成果,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一些具有实践价值的方法和策略。笔者会从多元化的纪录片创作背景出发,总结出解说词在实际的创作中需要遵循的叙事原则和策略,并且将这些原则和策略应用在毕业作品《站桩》解说词的整个创作过程。总之,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纪录片的叙事是靠多种视听要素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纪录片主题。
黄达[3](2020)在《“返璞归真”的田园镜像 ——对李子柒短视频的研究》文中提出在技术赋权的时代背景之下,李子柒这个来自四川农村的姑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她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渠道,用短视频的形式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幅诗情画意的田园图景。本项研究综合运用话语分析和影像修辞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李子柒在微博平台发布的短视频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网友的互动,探讨李子柒短视频中的田园景观是如何呈现的,又是如何获得观众的共鸣,并分析其满足了观众怎样的心理需求?李子柒的短视频能够吸引并沉淀大量粉丝的关键在于她的“真”。在田间劳作、手工制作和食物烹饪的具体过程中,每个步骤、每一道工序都是由李子柒亲自完成的,这种沉浸式的身体劳动展示给人强烈的代入感。此外,通过巧妙地运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李子柒进一步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将观众引入其建构的田园景观之中。然而给人主观上的真实感不能与客观上的真实性划上等号,李子柒通过影像呈现的“真”是艺术的真实,是一种再现,与客观现实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距离,“返璞归真”也是加了双引号的。通过对自己身体的改造、对周边环境的选择与建构,李子柒为观众创造了一个异质的时空环境,指涉的是一个与现代文明完全不同的田园牧歌式的乡土社会,唤起了观众心中的乡愁和怀古幽思。寻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发生在跨时代的过渡时期,这种跨越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容易给人们带来紧张与不安,而寻根,这一回溯过往,向历史寻找答案的精神需求便成为人们缓解紧张焦虑的安慰剂。李子柒的短视频正好满足了处于这个大转型、大断裂时代中人们的寻根心理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子柒的短视频是这个新媒体时代的寻根文学和田园诗。李子柒的短视频不仅获得了中国受众的喜爱和认同,还受到国外受众的广泛关注,并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全球性的现代性焦虑是背后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李子柒在短视频中是以正面美好的农村女子形象示人,她表现出的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她传递的生存哲学具有情感按摩作用,抚慰着现代人焦虑的内心。
马悦[4](2020)在《非遗纪录片中传承人故事的影像化表达研究 ——以《传承》(第三季)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智慧与文化的结晶,是独属于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堪称人类历史文明的“活化石”,源远流长的历史为我国沉淀了无数非遗瑰宝,中华民族的气节与秉性深藏其中。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和数字文化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保护不当,正逐渐在历史洪流中失去自己独特的光辉,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纪录片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表达形式,能够有效塑造空间、表达时间,这样的艺术形式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延续性和空间广泛性两种特点予以记载。通过镜头语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以一种全面、立体的样式得到表达,兼具真实性与可看性,从而达到传播与保护的作用。非遗精神通过纪录片,对当代人文主义和价值观念进行着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提升,非遗精神的核心——传承人,却因为其“平凡人、普通事”的特点被人遗忘,但恰恰是他们所代表的匠人匠心,才正是非遗所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价值的本质。伴随着我国地位的不断提升,非遗纪录片逐渐成为我国展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画面塑造非遗传承人的形象,真实地呈现最接地气的中国故事,更加具备可供研究的意义。笔者结合文献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对《传承》(第三季)这部非遗纪录片进行剖析,探究如何通过非遗纪录片这种传播形式更好地塑造非遗传承人的形象、讲述他们的故事、传递他们的情感。本文以四个章节展开讨论:第一章,从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之处五个部分探讨本文选题的由来,明确非遗纪录片中传承人故事的影像化表达这一论题的必要性。第二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保护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纪录片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在此过程中传承人缺位带来的影响。第三章,具体分析纪录片如何通过不同的影像手法展现传承人故事,从主题与画面两个部分展开叙述,分别讨论各个画面构成要素对表达主题思想、传递人物情感的作用。第四章,对新媒体视域下非遗纪录片的发展模式进行展望,探索非遗纪录片的全新创作特色,探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以一种碎片化、日常化的形式展现传承人的故事与非遗的技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提供助力,并做出启发性的总结。
王庆海[5](2020)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低年级写话教学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写话教学肩负重任。情境教学经过长期实践研究日趋成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情境教学理论运用于写作教学,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本文紧扣新课标,就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如何开展情境式写话教学进行积极探索,界定了小学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相关概念,借鉴了相关理论,通过从学生和教师的抽样调查访问,摸清了当前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探讨了情境式写话教学中现实生活情境、童话情境、科学情境、诗歌情境四类八种教学创设过程及具体实践策略,力求提供多元化、可操作性较强的写话路径。同时,本文还将笔者所处地区的本土特色文化融入情境式写话教学,拓展更丰富的情境式写话素材,力求拓宽学生视野,努力提高写话效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情境式写话教学为中心,全文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概述研究的缘起、意义、方法,并综述文献,提取理论支撑,寻求理论基源。第一章对小学语文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综合分析低年级学生学情、解析语文教材基本结构和情境资源,着手情境归类。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摸清小学语文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学生缺乏原创作动机,写话兴趣不浓,缺乏生活体认,写话主体“不在场”。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淡化挖掘自身情感,教学创设情境方式混乱等。第二章论述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的实施策略。对现实生活情境、童话情境、科学情境和诗歌情境进行细化,分别从自然景观情境、校园生活情境、动物童话情境、植物童话情境等八种具体情境入手,遵循“情境初设——情境体验——情境写话”步骤实施写话教学,提取有效实践经验,形成写话教学策略。第三章研究情境式写话本土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引入“清照文化”和“袭家大院文化”两个主题情境文化资源,沿用三个步骤实施写话教学,以情境式教学本身吸纳文化,实现文化反哺。在激发学生言语生命涌动与生长的同时,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崔黎明[6](2020)在《基于儿童心理的幼儿题材纪录片创作研究》文中认为幼儿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过孩子的教育应尽量放在三岁前进行,因为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见幼儿期是奠定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健全的心理基础的关键时期。并且幼儿期的孩子们在外表上可爱讨喜,性格上天真烂漫,行为上活泼好动,能够在镜头前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这都促使我们去用镜头记录幼儿的成长过程。但目前我国纪录片对于孩子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3-14的儿童,对于1-3岁的幼儿研究较少,并且这些纪录片多是出于纪录片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等方面去进行拍摄,没有更多的关注到孩子们内心的世界,忽视了对于“童心”的挖掘和表现。因此基于儿童心理对幼儿题材纪录片创作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具有价值。本研究主要围绕幼儿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展开,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辅之以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心理学为指导,在对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对幼儿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进行研究,同时结合笔者毕业作品的创作经验,从创作的前期策划阶段、创作的拍摄阶段、创作的后期制作阶段三个不同阶段对幼儿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和创作特点,以及基于幼儿的心理特点如何进行创作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是前期策划阶段注重探寻幼儿生活、幼儿的心理特点、如何与幼儿沟通以及如何挖掘幼儿题材纪录片的故事性,其次是创作的拍摄阶段要注意拍摄设备的选择、角度、运动镜头、虚构手段、以及拍摄者参与这几方面,最后在创作的后期制作阶段要注重如何将每个镜头形成小故事最终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纪录片。于是笔者分别从叙事结构运用、长镜头与蒙太奇的综合运用、节奏的把握这几方面入手。该论文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幼儿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对幼儿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与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有利影响。
黄灿[7](2020)在《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媒体艺术自诞生之日起,颇具“现代性”的气质。其中,“激进性”是这种气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性因素。所谓“激进”,有两层含义:一是超前,二是否定。新媒体艺术,一方面继承了现代艺术,尤其是先锋艺术敢于否定的激进基因,另一方面它又是在技术进步和社会演化的社会变迁语境中呈现出来的。技术进步、语言表征激进和文化激进共同型构了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三元结构。媒介技术作为一种艺术演进的激进力量,熔铸了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语言表征和文化内涵。在现代性的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新媒体艺术在其自身的语言表征上,承接了先锋派艺术以及传统媒体艺术激进的创作手法,如拼贴、并置、挪用等,衍生出崭新的艺术作品,形塑了新形态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基于“视觉原子论”的底层逻辑,让艺术家拥有了“界面交互”“艺术越轨”“纵深蒙太奇”“视像堆叠”等一系列新的创作手法以及艺术效果的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关系从“主体—客体”转向一种“关系美学”的建构。在关系美学的语境下,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在关系建构中随时呈现随时转变的。就此,艺术创作的价值导向从“内容为王”转为“语境为王”,进而形塑“录像诗学”“沉浸美学”等一系列新的审美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不仅颠覆了传统审美文化,更塑造了“自我指涉的表达文化”“数字异托邦”“去物质性与后现代崇高”等具有激进批判立场的新媒体文化。
黄新炎[8](2018)在《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文中研究指明上海纪录片发展,依托于上海影视,尤其是依托于上海电影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上海电影发展历史中具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其透露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始终影响着上海影视的发展,也影响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无论在思想理念,还是技术手法和人才培养方面,与上海电影关系渊源很深的上海早期纪录片创作和上海科教纪录片创作,相对而言,更为直接地影响了本文所关注研究的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和进步。从1980年上海电视台成立纪录片组开始,由电影纪录片面来的电视纪录片开始有了正规军,为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创作发展提供了人员、经费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本文基于简要回溯深厚的上海影视文化历史影响的视野,梳理研究了 1980年至2017年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历史,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述其各个历史阶段的创作实践及理念发展、代表作品及传播效果,初步归纳并勾勒出这个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脉络、衍变轨迹及文化影响。伴随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起步,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上海纪录片人,继承了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具有中国新现实主义特征的民生电影精神,比较自觉地把拍摄对象聚焦于市民百姓,深入里弄和街头进行纪实创作,通过讲述基层社会和市民百姓故事来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现实。1986年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努力扩大上海纪录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认真学习日本、美国等国外相对先进的纪录片理念,使“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流派成为当时上海纪录片创作的主要理念及手法。于是,上海纪录片开始自觉塑造能使人有感同身受的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传统的工农兵形象,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生动画面而拥有广泛传播的影响力,注重运用长镜头技术来体现纪录片创作的改革及影响力,从而使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特征基本成型,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伴随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初步辉煌,中国第一个电视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应运而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该纪录片栏目的开设与播出,是“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在体制内确立的标志,在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其间,《纪录片编辑室》不仅探索纪录片栏目化生存之道,引领上海纪录片乃至影响了全国电视纪录片栏目的发展繁荣,而且在针对纪录片创作过度使用或者违反真实性原则使用“真实再现”“情景再现”创作手法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提出了“情景模拟”的观点及主张。另外,《经典重访》的创意及创作、拍摄和传播,对优秀纪录片的再传播、再学习,都进行了很好的商业化探索,也开启了类似纪录片续集拍摄制作的先河,具有积极的历史影响。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纪录片编辑室》经历了从辉煌趋于平淡,其中既有上海纪录片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时代变化方面的因素。2002年,上海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又迈出了重要而历史性的一步: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该频道的创立,在拓展国内外纪录片传播影响的同时,很好地进行了上海纪录片创新发展及传播方面的积极探索,获得了不少较为成功的进步发展。其中在商业化背景下创设的《大师》栏目,能够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弘扬名家大师精神,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人文情感和价值观引领,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档案》栏目则通过从历史中去仔细找寻,挖掘以上海档案为主的生动故事,以悬念、模拟和动画等手段提升系列纪录片的影响力和观赏性。同时,上海纪实频道在努力适应现代消费的环境变化,积极改革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及制播模式。2014年,上海纪实频道上星播出,全方位适应国际化、网络化、全媒体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推进上海纪录片的最新发展。近年来,上海纪录片在探索更为客观真实的市民百姓生活系列纪录片《急诊室故事》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使自觉融合客观纪实与主观制作为一体的系列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很快上马,极大地提振了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上海纪录片人积极推出融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为一体的《横穿美利坚》,强化国际合作和品牌营销,还拍摄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海上丝绸之路》,以独有的上海纪录片表达方式参与国际传播并产生积极影响。为了尽可能客观而全面深入地研究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历史,笔者采访了10位涉及上海纪录片发展历史的名人,设计并收集了《大师》栏目的前测、后测的调查问卷及研究,收集了《纪录片编辑室》创立至今播出的纪录片节目表和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从创立至2017年的获奖纪录片名录,并且将其相关文字资料都列为附录,作为本文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李苏锦[9](2017)在《中国纪实类电视栏目对普通人的历时性呈现》文中研究指明1993年,央视《生活空间》的出现开创了中国纪实类电视栏目关注普通人、以平民视角记录历史的时代。此后的近三十年里,在对普通人的关注与呈现上,涌现了不少优秀的电视纪实栏目。国内目前的文献大多集中于从个案上进行研究,而很少从历时的角度将有关普通人的电视纪实栏目进行对比与分析。本文选择三个不同年代下具有代表性的纪实类电视栏目《生活空间》、《社会记录》、《平民英雄》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从社会背景、内容层面、制作层面等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与21世纪10年代下纪实类电视栏目对普通人的呈现。通过历时性的分析与对比发现,每个年代的纪实类电视栏目都是在其大年代的背景下,在受众需求中应运而生,同时其内容又受到广电政策的影响;在内容层面,中国纪实类电视栏目在对普通人的呈现上,都以展现普通人的生活与思想、体现人文关怀为主要理念,题材涵盖了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并与社会问题相结合,反应时代特色;在制作层面,随着年代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渐融合,纪实类电视栏目在对人物的呈现方式上加强了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日益多元化与个性化。由此,本文最后对中国纪实类电视栏目在未来的发展给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后来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王光艳[10](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二、用画面讲故事的技巧——从《生活空间》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画面讲故事的技巧——从《生活空间》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2)纪录片解说词的叙事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主题”与“画面”的距离:解说词的叙事动因 |
1.1 纪录片叙事效果的整体呈现 |
1.2 “画面”叙事的局限性 |
1.3 解说词的实际妙用 |
第二章 “画面”与“生活”距离:解说词的叙事空间 |
2.1 解说词对真实生活的还原 |
2.2 解说词对丰富情感的渲染 |
第三章 “画面”与“心境”的距离:解说词文化意蕴的生成 |
3.1 美学意蕴的强化表现 |
3.2 声画关系的融合提升 |
3.3 叙事形式的动态转化 |
第四章 解说词参与叙事的原则与策略分析 |
4.1 应用原则 |
4.2 提升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返璞归真”的田园镜像 ——对李子柒短视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沉浸式劳动与参与者视角 |
一、沉浸式劳动的展示 |
二、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
第二章 田园景观的建构 |
一、人物的塑造 |
(一)身体传播与叙事 |
(二)李子柒的身体建构与角色扮演 |
二、时间的建构 |
(一)现代性的时间 |
(二)对现代性时间的逃离 |
三、空间的叙事 |
(一)叙事学的空间转向 |
(二)李子柒短视频中的空间叙事 |
第三章 寻找过去的人 |
一、自力更生 |
二、亲密关系 |
三、物尽其用 |
四、和谐共生 |
第四章 李子柒短视频田园镜像引起的追忆与共鸣 |
一、文化寻根与原乡记忆 |
(一)人类文化寻根的传统 |
(二)寻根文学的原乡记忆 |
二、作为替代性满足的田园镜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非遗纪录片中传承人故事的影像化表达研究 ——以《传承》(第三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纪录片是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要载体 |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变化 |
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 |
2.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特点 |
2.1.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变 |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保护 |
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 |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 |
2.2.3 非遗纪录片中的传承人 |
2.2.4 纪录片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 |
第三章 影像画面的艺术审美 |
3.1 形式为内容服务 |
3.1.1 如何讲好传承人故事 |
3.1.2 《传承》(第三季)的创作特点 |
3.2 画面分析 |
3.2.1 关于景别 |
3.2.2 关于角度 |
3.2.3 关于构图 |
3.2.4 关于光线——影像的灵魂和生命 |
3.2.5 关于运动镜头 |
3.2.6 特殊的拍摄手法——展示特殊情节 |
3.2.7 字幕 |
第四章 新媒体视域下的非遗纪录片 |
4.1 短视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
4.1.1 短视频的发展现状 |
4.1.2 非遗内容在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现状 |
4.2 “短视频+微纪录片”的制作新特色 |
4.2.1 竖向构图、小屏幕构图 |
4.2.2 画面景深小、景别小 |
4.2.3 画面静态化、转场特效化 |
4.2.4 单镜头时长短、画面风格更鲜明 |
4.2.5 生动有趣的字幕 |
4.3 非遗纪录片创作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小学语文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理论依据 |
第一章 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情境和情境式教学 |
二、写话教学 |
三、情境式写话教学 |
第二节 低年级学情与教材分析 |
一、学情分析 |
二、低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
第三节 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现状调查(学生)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节 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现状访谈(教师) |
一、访谈设计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第二章 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策略 |
第一节 现实生活情境与写话教学 |
一、自然景观情境式写话教学 |
二、校园生活情境式写话教学 |
第二节 童话情境与写话教学 |
一、动物童话情境式写话教学 |
二、植物童话情境式写话教学 |
第三节 科学情境与写话教学 |
一、科学观察情境式写话教学 |
二、科学幻想情境式写话教学 |
第四节 诗歌情境与写话教学 |
一、古代儿童诗歌情境式写话教学 |
二、现代儿童诗歌情境式写话教学 |
第三章 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本土文化教学资源开发 |
第一节 “清照文化”情境与写话教学 |
一、“清照文化”情境 |
二、“清照文化”情境式写话教学 |
第二节 “袭家大院文化”情境与写话教学 |
一、“袭家大院文化”情境 |
二、“袭家大院文化”情境式写话教学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儿童心理的幼儿题材纪录片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幼儿题材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
一、幼儿期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
二、幼儿期言语的发展 |
三、幼儿期思维的发展 |
四、幼儿期注意的发展 |
第二章 基于儿童心理的幼儿题材纪录片创作的前期策划阶段 |
第一节 熟悉幼儿生活 |
第二节 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 |
第三节 基于儿童心理与被摄对象深入沟通 |
第四节 幼儿题材纪录片故事性的挖掘 |
第三章 基于儿童心理的幼儿题材纪录片创作的拍摄阶段 |
第一节 拍摄设备的选择 |
第二节 拍摄者参与的意义 |
第三节 换个角度看世界 |
第四节 运动镜头的把握 |
第五节 虚构手段的应用 |
第四章 基于儿童心理的幼儿题材纪录片创作的后期制作阶段 |
第一节 多线性交叉叙事结构的运用 |
第二节 长镜头与蒙太奇的综合运用 |
第三节 纪录片与幼儿节奏的统一 |
结语 |
视频或作品下载地址 |
参考文献 |
附录 《成长日志》创作回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新媒体技术倒逼艺术世界的变革 |
二、传播技术造就的艺术全球化和去经典化 |
三、当代艺术研究的范式转向 |
四、社会变迁以及艺术理论的更新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
第一章 文化、社会与艺术激进 |
第一节 文化与艺术表征的复杂性 |
一、现代性文化、先锋派与庸俗艺术 |
二、文化同一与艺术变形 |
第二节 “进步”与艺术激进 |
一、进步的魅惑 |
二、进步的文化体验与艺术激进 |
第二章 技术进步与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 |
第一节 一体同源的技术与艺术 |
一、技术与艺术:概念史的梳理 |
二、“实用理性”的精神气质 |
第二节 艺术视野中技术的三个层次:形式、系统和时代 |
一、“创造艺术形式”的技术 |
二、艺术创制内部的技术系统 |
三、艺术与技术时代 |
第三节 媒体艺术:传播与艺术的联姻 |
一、从人走向艺术到艺术走向人 |
二、艺术的传播:一种符号的运作行为 |
三、媒体艺术的诞生 |
第四节 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基因谱系 |
一、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的激进基因 |
二、媒体艺术的基石:信息传播的激进性 |
第三章 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语言表征 |
第一节 视觉革命:从新视像到新媒介 |
一、同质异构的两场视觉革命 |
二、界面革命 |
第二节 新形态的激进语言 |
一、底层语言逻辑:视觉原子论 |
二、艺术越轨——新材料与新形式 |
三、视像堆叠 |
四、纵深蒙太奇 |
第三节 震惊悖论与新的激进语言 |
一、震惊美学的退场 |
二、震惊的异化:为了震惊而震惊 |
三、新激进语言:数字特效与震惊的弥散 |
第四章 新媒体艺术的文化激进 |
第一节 新媒体技术架构的激进文化 |
一、技术导向的新世界 |
二、新感性:从感觉解放到感觉拓展 |
三、关系美学:美在关系 |
第二节 激进的艺术文本:语境 |
一、语境成为艺术 |
二、录像诗学:叙事语境的激进性建构 |
三、沉浸与幻觉——用“虚拟”激进 |
第三节 后媒体文化的激进性 |
一、自我指涉的表达文化 |
二、数字异托邦 |
三、去物质性与后现代的崇高 |
结语 警惕“两可”的激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第一章 依托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1980年前) |
第一节 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
1. 1949 年前上海电影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上海电影的国内外影响力 |
第二节 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纪录影像及传播影响 |
1. 1949 年前上海纪录片的民族意识及传播影响 |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的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
第三节 站在上海科教片肩膀上的创作及传播 |
1.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片的起步及影响 |
2. 1980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的审美特征 |
3.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对上海纪录片发展的贡献 |
第二章 起步于改革开放和关注百姓生活(1980-1993) |
第一节 在外宣名义下悄然起步 |
1. 从“专题片”到“纪录片” |
2. 以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实现“请进来”“走出去” |
3. 从友好城市电视节到上海电视节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二节 市井民生影像的真切记录 |
1. 向日本等外国同行学习纪录片创作新理念 |
2. 深入上海里弄去创新纪录片拍摄 |
3. 走向街头再现新时代上海百姓生活景象 |
4. 真实记录国内外重大政治关系变化后的民情生活 |
第三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成型特征及传播影响 |
1. 表现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工农兵形象 |
2. 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而拥有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
3. 自觉注重长镜头技术运用来体现思想理念的改革进步 |
第三章 《纪录片编辑室》的空前引领及历史影响(1993-2002) |
第一节 《纪录片编辑室》诞生与上海纪录片勃兴 |
1. 《纪录片编辑室》:从上海到全国的传播影响 |
2. 《纪录片编辑室》与“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 |
3. 《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化特色及不足 |
第二节 现场实地再现平民感受及心态 |
1. 记录大上海发展与新上海人的生活感受 |
2. 再现新上海建设与老上海人的生活情感 |
3. 《纪录片编辑室》人的思想精神与纪录情怀 |
第三节 值得再认识的“情景模拟” |
1. 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搬演”“真实再现”和“情景再现” |
2. 为何应该是“情景模拟”? |
第四节 《纪录片编辑室》从辉煌趋于平淡 |
1. 自身原因 |
2. 时代因素 |
第四章 消费主义环境下的商业化之路(2002—2014) |
第一节 《经典重访》:跨越时空对话的商业与人文考量 |
1. 《经典重访》的历史背景及商业人文考量 |
2. 《经典重访》的内容选择 |
3. 《经典重访》的重访策略 |
4. 《经典重访》的收视率及传播效果 |
第二节 消费历史档案资料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1. 从《星期五档案》到《档案》 |
2. 利用老上海档案的独特性打造品牌效应 |
3. 《档案》栏目纪录片创作特色及传播效果 |
第三节 消费历史名人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1. 《大师》栏目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品位 |
2. 《大师》作品的传播影响力实证研究 |
第四节 构建领风气之先的商业化运作平台 |
1. 《东方全纪录》的商业化运作及效果 |
2. 《上海100》:与自己相遇的上海新时代城市纪录片 |
第五节 适应消费主义环境的纪录片创作管理改革 |
1. 拓展纪录片认识,丰富频道栏目 |
2. 实行制播分离,效率效益考核和增加自制纪录片 |
第五章 全媒体时代的纪实坚守与创新发展(2014—2017) |
第一节 坚守纪实精神及当代创新 |
1. 《急诊室故事》:涉及敏感题材与谨守客观真实 |
2. 《人间世》:主体选择与纪实精神高度融合的创新成功 |
第二节 强化国际合作与品牌营销 |
1. 《横穿美利坚》项目的创新意义与摄制策略 |
2. 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融为一体的创作及传播效果 |
第三节 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
1.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与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
2. 《海上丝绸之路》的上海表达及传播影响 |
3. 其他融入或配合“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第四节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 |
1.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管理机制创新 |
2.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 |
结语:上海纪录片的宏观回溯及前景展望 |
第一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发展宏观回溯 |
1. 平民生活的人文表达 |
2. 创新纪实的海派表达 |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中国纪实类电视栏目对普通人的历时性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一、中国纪实类电视栏目对普通人的呈现历程 |
(一) 形式:从纪录片到纪实类电视栏目 |
(二) 内容:从关注精英到关注普通人 |
二、20世纪90年代纪实类电视栏目对普通人的呈现 |
(一) 社会背景 |
1. 年代背景:文化的交融 |
2. 受众需求:对百姓的关注 |
3. 媒体发展:纪实的转变 |
(二) 内容分析 |
1. 创作理念:人文关怀为主 |
2. 题材选择:平凡而不平庸 |
3. 叙事方式:从白描到写意 |
(三) 制作分析 |
1. 栏目样式:纪录片为主的形式 |
2. 纪实手法:传统方式的记录 |
3. 主持人分析:端庄正统的形象 |
三、21世纪00年代纪实类电视栏目对普通人的呈现 |
(一) 社会背景 |
1. 年代背景:价值多元化 |
2. 受众需求:风格娱乐化 |
3. 媒体发展:电视产业化 |
(二) 内容分析 |
1. 创作理念:理性愉悦 |
2. 题材选择:民生热点 |
3. 叙事方式:新闻故事化 |
(三) 制作分析 |
1. 栏目样式:室内室外的穿插 |
2. 纪实手法:多媒体的交融 |
3. 主持人分析:个性的表达 |
四、21世纪10年代纪实类电视栏目对普通人的呈现 |
(一) 社会背景 |
1. 年代背景:消费社会的娱乐至死 |
2. 受众需求:重塑生活的价值观体系 |
3. 媒体发展:过度娱乐下的政策调控 |
(二) 内容分析 |
1. 创作理念:道德价值的彰显 |
2. 题材选择:英雄式的普通人 |
3. 叙事方式:故事的升华 |
(三) 制作分析 |
1. 栏目形态:多元素的结合 |
2. 纪实手法:新媒体的运用 |
3. 主持人分析:情绪的带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
本章小结 |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小投入,大视野 |
二、小题材,大文章 |
三、小细节,大格局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保持平等视角 |
二、凸显人文关怀 |
三、贯穿理性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
一、镜子:反观自我 |
二、故事:人文关照 |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用画面讲故事的技巧——从《生活空间》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卫·芬奇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D]. 李忱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纪录片解说词的叙事功能研究[D]. 刘柏成. 河北大学, 2021(02)
- [3]“返璞归真”的田园镜像 ——对李子柒短视频的研究[D]. 黄达. 河南大学, 2020(02)
- [4]非遗纪录片中传承人故事的影像化表达研究 ——以《传承》(第三季)为例[D]. 马悦. 山西大学, 2020(01)
- [5]小学语文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研究[D]. 王庆海.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基于儿童心理的幼儿题材纪录片创作研究[D]. 崔黎明.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D]. 黄灿.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D]. 黄新炎. 苏州大学, 2018(01)
- [9]中国纪实类电视栏目对普通人的历时性呈现[D]. 李苏锦.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10]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