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层后张预应力框架梁施工技术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潘从建[1](2021)在《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0年代,美国研发了干式连接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抗震结构体系(PRESSS),发布了相关技术标准,开展了部分工程实践。该体系的框架节点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和局部无粘结耗能钢筋混合配筋的连接构造,具有施工效率高、地震损伤轻、延性好、自复位的特点。PRESSS框架节点的干式连接构造,导致连接界面抗扭性能薄弱,而现有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未考虑梁端扭矩影响;同时,针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少,全装配楼板对该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针对上述主要问题,进行了考虑初始扭矩作用的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及相关有限元模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系统分析了梁-柱、板-梁、柱-柱、柱-基础等相关节点构造;研究了全装配楼盖对协调多层规则框架结构整体抗侧变形的影响,提出了结构顶部楼层(结构高度80%以上)设置刚性楼板的措施。(2)完成了2组共8个不同配筋率、不同初始扭矩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极限位移角下,高配筋率较中配筋率的框架梁端混凝土受拉和受压损伤增加,但损伤仍较轻;随着受弯位移角增加,界面受压区高度减小、耗能钢筋屈服,界面抗扭性能随之变弱;界面抗扭失效可发生于位移角加载和卸载状态,卸载状态下更易抗扭失效;界面抗扭失效后的扭转变形随着加载循环次数和位移角增加而累积且不可复位;小扭弯比时,极限位移角下节点的扭转变形小,对梁端受弯滞回性能不利影响微小,大扭弯比时与之相反;提高配筋率,可使节点的抗扭性能有一定改善。(3)基于初始扭矩下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界面剪应力分布的理论计算,揭示了受压界面在弯-剪-扭耦合作用下的抗扭失效特征及受力机理,提出了梁端界面的弯-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方法。(4)进行了1/2缩尺的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在各级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损伤情况等。结果表明,框架柱柱脚损伤轻,框架柱端损伤位置与节点“强柱弱梁”分布规律一致;框架梁端损伤微小且可自复位;大震下,试验模型呈现混合铰屈服机制,有较好的自复位性能和满足规范要求的抗震性能;装配式楼板构造能够适应梁端转动变形的需求,且无明显残余滑移;采用顶部设置刚性楼板的全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侧向变形协调性能。(5)基于OpenSees进行了振动台试验模型逐级地震动加载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初始频率与振型、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及结构损伤分布特征与试验结果规律较一致,结构动力弹塑性模拟分析方法较合理;各框架节点均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的有限元模型,呈现框架梁端先产生塑性铰的抗震屈服机制和框架柱地震损伤更轻的抗震性能。(6)基于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和相关有限元模拟结果,提出了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建议。
王振营[2](2021)在《预制预应力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次震后调查均发现,严格按照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能够实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目标,但却常常遭受难以修复的严重破坏,在震区造成大量“站立的废墟”,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预制预应力自复位(Precast/Prestressed Self-Centering,PPSC)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主体构件地震损伤轻、震后可较快恢复使用功能的预期而一直受到研究者关注。但该结构体系自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历经近三十年的研究而未能走向大规模工程应用,主要存在如下关键问题:首先,这种结构体系主要依靠无粘结后张拉(Post-Tensioning,PT)预应力筋将预制构件串联连接,PT预应力筋的失效将导致毁灭性的后果。因而这种结构体系在超出设计预期的地震动作用下,其抗倒塌安全裕度到底有多少,目前缺乏可靠的评估;其次,以往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构件层次,尚较少对结构体系的实际抗震性能进行详细的试验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针对安装外置阻尼器的PPSC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及抗倒塌安全性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两种适用于自复位RC框架的节点外置阻尼器(BRB阻尼器、钢板阻尼器),采用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的手段,研究了两种阻尼器的力学性能;然后基于Open Sees提出了两种阻尼器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方法,为后续整体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评估建立基础。(2)以将要用于振动台试验的一幢两层PPSC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1/2缩尺)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安装两种外置阻尼器的自复位RC框架节点(柱-基础节点、X向框架梁-柱节点、Y向框架梁-柱节点),分别阐述了各节点设计作用机理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包括:自复位能力设计、抗剪设计和抗滑移设计。(3)针对一幢两层PPSC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1/2缩尺),完成了双向加载振动台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检验了安装两种外置阻尼器的三种自复位RC节点能否按设计作用机理产生变形,研究了结构在六个不同水准地震动下(从小震至超大震)的实际抗震性能、损伤破坏程度和自复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BRB阻尼器和钢板阻尼器都能够在结构中较好地发挥耗能作用;安装BRB阻尼器和钢板阻尼器的三种自复位节点可以按设计机理产生变形;安装钢板阻尼器框架(结构X向)和安装BRB阻尼器框架(结构Y向)都具有比较好的抗震性能,在超大震作用下,混凝土框架梁、柱仅遭受轻微损伤,结构仍具有较好的自复位能力。(4)基于Open Sees研究了PPSC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数值模拟方法。重点研究了PT预应力筋力学性能的模拟方法和自复位节点开口-闭合行为的模拟方法:预应力筋采用桁架单元(Truss Element)模拟,材料本构采用具有初始应力的Steel02材料与只受拉弹性材料(ENC)串联进行定义;自复位节点开口-闭合行为采用定义只受压弹性材料(ENT)的零长度轴向弹簧单元(Zero-Length Element)进行模拟。随后基于上述自复位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结果数据,验证了整体框架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5)基于一幢5层PPSC钢筋混凝土框架benchmark结构,按照我国抗震规范的设防标准重新设计,建立了该结构的Open Sees有限元模型;基于该数值模型,考虑结构中不同自复位元件的失效(PT预应力筋的屈服和断裂,BRB阻尼器的断裂)和地震动的随机性(场地条件、震中距等)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系统评估了该结构在从小震至超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并给出了结构在大震和不同水平超大震作用下的倒塌概率结果,为自复位框架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薛伟辰,胡翔[3](2020)在《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按节点核心区构造方案的不同,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总体上可分为现浇节点核心区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预制节点核心区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两类。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调研,总结了工程中常用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构件连接与节点核心区的构造特点、受力性能("等同现浇"或"非等同现浇")及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有关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技术标准,并进一步展望了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研发工作。
孙祚帅[4](2020)在《摇摆减震钢框架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摇摆减震钢框架是一种新型减震结构体系,通过设置摇摆柱脚放松柱底与基础间的约束,防屈曲支撑(BRB)和柱脚摩擦阻尼器(FDCF)为框架提供附加阻尼比。小震下,BRB为框架提供足够的抗侧刚度,摇摆柱脚不抬起,FDCF不参与耗能;大震下,摇摆柱脚抬起,FDCF和BRB同时耗能。为研究摇摆减震钢框架抗震性能,课题组先后完成两次抗震试验,试验结果良好。但由于试验局限性,涉及摇摆减震钢框架的相关参数分析并不完整。因此本文进一步分析摇摆减震钢框架抗震性能,并基于参数分析结果提出摇摆减震钢框架性能设计目标和设计方法,同时对设计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基于课题组两次摇摆减震钢框架试验分别建立试验框架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正确性和适用性。第一次试验框架命名为摇摆防屈曲支撑钢框架(RBRBSF),第二次试验框架命名为防屈曲支撑-摇摆钢框架(BRB-RSF)。基于RBRBSF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名义抗侧刚度比λ和屈服强度比μ是影响RBRBSF响应的关键参数,框架侧移、柱脚抬起高度、耗能单元累积耗能量和耗能比随各关键参数的改变变化较大;同时基于BRB-RSF有限元模型分析后张预应力筋和半刚性梁柱节点对框架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后张预应力筋的设置限制了柱底板与底梁间的滑移,半刚性梁柱节点对BRB耗能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综合分析确定在摇摆减震钢框架中不增设后张预应力筋和半刚性节点。两次摇摆减震钢框架试验框架构造均为一层一榀一跨钢框架,实际工程中边跨和上部结构重量会对钢框架响应有较大影响,因此建立多层多跨摇摆减震钢框架有限元模型。以框架侧移和耗能元件耗能能力为控制值分析λ对框架响应的影响并确定λ最优取值范围,以柱脚抬起高度和耗能元件耗能能力为控制值分析μ对框架响应的影响并确定μ最优取值范围。同时基于λ和μ优化后取值范围进行最弱框架分析,确定不同λ对应的纯框架弹性设计临界点。本部分分析为摇摆减震钢框架设计流程的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持。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明确适用于摇摆钢框架的概念设计原则和性能设计目标,并提出摇摆减震钢框架优化后的性能设计步骤,同时基于设计步骤设计6层、12层和18层摇摆减震钢框架。一方面通过荷载统计初选梁柱截面尺寸,另一方面基于纯框架弹性设计结果调整梁柱截面尺寸,并计算减震单元关键设计参数,完成减震单元设计。最后通过摇摆减震钢框架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设计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适用于摇摆减震钢框架,缩短了相关参数选取的计算流程,多层优化和多步判别的优化设计流程保证了摇摆减震钢框架设计的合理性。
刘旭[5](2020)在《新型装配式框架-BRB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建造速度快、排放少、质量保证率高、耐久性能好的鲜明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研究与关注,且在建设工程中大力推广与使用。与传统现浇结构相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存在不足,采用消能减震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装配式结构整体性能。本文系统地对新型装配式框架结构(PPEFF)分别设置普通防屈曲约束支撑和自复位防屈曲约束支撑(SCBRB)的PPEFF-BRB体系和PPEFF-SCBRB体系进行精细化有限元建模,并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以研究不同地震类型作用下PPEFF结构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PPEFF-SCBRB体系中SCBRB不仅具有普通BRB良好的减震性能,而且能够通过降低残余变形体现自复位特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防屈曲约束支撑进行破坏性静力加载试验研究其极限破坏性能,结果表明:BRB试验构件实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极限性能超过预期目标,且其累计塑性变形达到425倍屈服位移,累计塑性耗能2534.12k N?m。(2)针对PPEFF体系整体性能不足的缺陷,提出按照提高半度减震设计目标的基于性能设计的减震设计方法,按照Ra-Rd减震性能曲线进行框架结构减震静力设计与动力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多遇、设防及罕遇地震动作用下,PPEFF结构与PPEFF-BRB结构处于安全状态,且减震结构层间位移角降低23%、18.68%及32.22%,实现了提高半度的性能设计目标。(3)对建立的PPEFF体系与PPEFF-BRB体系进行了四种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的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地震作用下,PPEFF体系与PPEFF-BRB体系均未发生倒塌现象,且抗震体系能够维持层间位移角在《抗规》规定限值[1/50]以内,PPEFF-BRB体系能够实现提高半度的性能设计目标[1/80]。减震后楼层加速度、基底剪力和基础传入的能量都有所增加,但普通BRB能够消耗PPEFF-BRB体系20%以上的能量,减少主结构承担能量24.26%以上的能量,在近场无脉冲地震动作用下,能够承担47.08%的主结构能量。在近场无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BRB构件减低效果较其他类型地震动更优。(4)利用相同内芯规格设计自复位系统,计算SCBRB的恢复力模型,并建立PPEFF-SCBRB体系。假定结构残余变形超过0.5%时结构正常使用功能受到破坏,此时需要进行全面修复甚至推倒重建工作。对PPEFF-BRB体系与PPEFF-SCBRB体系进行罕遇和极罕遇强度下、四种不同类型地震动分析发现:SCBRB自身较大的刚度能够对层间位移角起到约束作用,同时增加楼层峰值加速度和基底剪力。SCBRB较普通BRB耗散结构整体能量弱,但近场无脉冲型地震动和远场长周期型地震动中SCBRB能够耗散更多的能量。(5)在罕遇地震动作用下,PPEFF-BRB体系遭受四种不同地震动作用下能够维持正常使用功能。在极罕遇地震动作用下,普通地震动会造成PPEFF-BRB体系的侧向残余变形已经超过假定残余变形限值0.5%,其余地震动作用下均已接近该限值,PPEFF-BRB体系面临破坏风险。PPEFF-SCBRB体系在罕遇与极罕遇地震动强度作用下能够维持PPEFF-SCBRB体系残余变形在0.1%以下,实现自复位特性以降低结构损伤。(6)以结构构件柱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损伤判断参数,对三种体系中竖向受力构件损伤对比分析发现损伤严重程度:远场长周期地震动>近场无脉冲型地震动>近场脉冲地震动>普通地震动。同时,PPEFF-BRB体系中最多出现68根比较严重破坏的结构柱,而PPEFF-SCBRB体系中未出现比较严重破坏以上损伤状态,结构能够正常工作。PPEFF-SCBRB体系能够实现“罕遇地震可修,极罕遇地震不倒”的设计目标,使PPEFF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周林丽[6](2020)在《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体系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新型抗侧力构件的钢板剪力墙,因重量轻、抗侧刚度大、耗能及延性好等特点近年来在多高层钢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钢板剪力墙形式以平钢板剪力墙为主,但平钢板剪力墙因平面外刚度小,侧向荷载下易屈曲等因素限制了钢板剪力墙的应用和发展。而波纹钢板因其波纹形状使得钢板的面外刚度及屈曲荷载是同厚度平钢板的几倍至几十倍,常见的波纹钢板类型主要有截面为锯齿形、矩形、三角形、正玄波形、梯形等,但上述波形都因设计参数较多给其应用和设计带来不便。近年来,随着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概念的提出,具有自复位能力的自复位钢框架因具有震后残余变形小、易修复等特点在建筑结构中逐渐得到应用,为使该新型体系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内容:1、结合两边连接钢板剪力墙及波纹钢板的优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相较平钢板剪力墙,其截面设计参数仅增加一项r;相较其他截面形式的波纹钢板墙,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制作加工简单。根据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简化力学模型,推导了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初始弹性抗侧刚度、屈服承载力、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公式。2、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弹性屈曲分析、单调加载及循环加载分析。在侧向荷载作用下,不同参数的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存在3种破坏模式:弯曲破坏、弯剪破坏及拉力带形式的“褶皱”。分析结果验证了初始弹性抗侧刚度、屈服承载力、极限承载力理论公式的正确性。通过改变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参数,分析参数变化对波纹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及规律,研究表明,随着跨高比的增大、高厚比的减小及圆形直径的增大,波纹钢板墙的弹性屈曲临界荷载基本呈线性增长;而侧边加劲肋的肋宽及肋厚对波纹钢板墙弹性屈曲临界荷载的影响较小。在相同材料用量下,以圆弧直径为60mm的波纹板耗能性能为最优。3、设计制作了两个1:2缩尺的新型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试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观察其变形及破坏过程,通过滞回曲线对波纹钢板剪力墙的骨架曲线、初始抗侧刚度、耗能性能等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高宽比约为1的不同直径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屈曲形式介于局部屈曲和整体屈曲之间,具有较高的初始刚度、屈服荷载及极限荷载,且其屈服均先于屈曲,实现了波纹钢板剪力墙屈服先于屈曲的思想,克服平钢板剪力墙易屈曲的缺点;两个试件的屈服位移较小,塑性变形能力强,能够使试件较早开始耗能而达到保护主体结构的目的。采用有限元模拟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墙试验试件,能较好地模拟试件的滞回曲线捏拢、刚度退化及材料硬化,且模拟分析得到的试件滞回曲线与试验试件滞回曲线整体较为一致。4、提出一种自复位装配式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以单榀单跨单层自复位四边连接平钢板剪力墙为例阐述了结构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内力计算,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复位钢板剪力墙的自复位条件。结合新型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优点,我们将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应用于自复位钢框架结构中,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循环加载分析,研究了自复位钢框架及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设计参数变化对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滞回性能的影响及规律。研究表明,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复位性能随着自复位钢框架第二与第一刚度比及预应力钢绞线初始力的增大而增强,随着波纹钢板剪力墙与自复位钢框架第一刚度比及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圆弧直径的增大而降低。5、设计制作了两个1:2缩尺的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试件,通过对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研究了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结构的复位性能、耗能性能及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对自复位钢框架复位性能及耗能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两种试件的初始刚度基本相同,直径60mm的试件1承载力明显大于直径90mm的试件2,加载结束后两试件的残余变形明显试件2大于试件1,表明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结构在自复位能力方面更适宜选用小直径的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试验结束试件的主体结构及钢绞线仍保持弹性状态。6、结合我国抗震规范及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详细构建了自复位钢板剪力墙的性能化设计目标,基于该性能化设计目标提出自复位钢板剪力墙的设计流程及设计公式。根据提出的设计方法及设计流程,设计了自复位波纹钢板剪力墙钢框架结构,并建立同等条件下的刚接波纹钢板剪力墙钢框架结构,分别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通过对比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钢框架结构及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钢框架结构的基底剪力、层间位移角等指标,分析梁柱节点形式的不同对结构震后可恢复性能的影响。
李晴[7](2020)在《“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适用性指标研究》文中提出装配式建筑技术因其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等特点被国家科技部、住建部等高度重视,现今有许多科研项目是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干式”连接节点拼装而成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因其不存在现场湿作业、施工迅速、安装便捷、受力性能良好、通过调节附加耗能杆件可达到自复位和震后可快速修复或更换等特点,更加符合装配式技术的要求以及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干式”连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因为其连接构造形式与局部构件在受力机理及计算方式等方面与“湿式”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都存在很大区别,因此现有的抗震性能指标已不适用于评价“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震后修复性能。本论文在总结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理论基础上,总结现有的抗震性能指标并开发针对经典“干式”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指标,该研究工作对推动“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针对宋良龙“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及框架试验,利用Open Sees软件建立节点及框架层次模型,并根据框架的顶层位移与基底剪力的滞回曲线和与其相对应的骨架曲线、分级能量耗散、累积能量耗散、残余位移、相对自定心率等参数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表明本论文采取的数值建模方法可以准确模拟“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及框架的抗震性能表现。(2)根据我国相关规范要求设计出5层和10层“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及传统现浇混凝土框架并选取7条地震波进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在各个抗震性能指标都表现良好,其中残余层间位移角明显小于传统现浇混凝土框架的残余层间位移角且两者的比值范围为0.08-0.2倍。(3)IDA分析表明5层和10层“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在高倒塌概率下达到相同性能水准的结构损伤指标所需要的地震动强度(PGA)大于传统现浇混凝土框架。易损性分析表明5层和10层“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在生命安全和防止倒塌性能水准下在遭受相同的地震加速度时,结构失效概率较传统现浇混凝土框架较低。(4)在IDA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论文根据“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残余层间位移角、损伤抗震性能指标在不同抗震性能水准下的限值分别提出修改意见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参考值;在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针对“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残余位移小、可恢复能力强等特点提出了两种新的综合抗震性能指标。第一种为基于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残余层间位移角的综合抗震性能指标,该抗震性能指标综合考虑结构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能够更加符合“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受力特点,并且简单易计算。第二种为基于损伤、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残余层间位移角的综合抗震性能指标,该指标综合考虑延性、刚度、耗能、变形等多项震后损伤并且从构件与楼层两个维度进行计算,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计算出“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受力特点,但计算复杂。此外,本论文还给出了新提出的两种综合抗震性能指标在不同抗震性能水准下的限值。
何嘉轩[8](2020)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柱失效下的结构连续倒塌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行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发展与应用,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意外荷载作用下,结构更容易发生连续倒塌。目前大部分的结构抗连续倒塌研究主要集中于现浇结构,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较少有人涉及。课题组前期对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之前的系列相关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可靠的节点连接性能,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撑,对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进行了一榀两层两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平面框架连续倒塌试验、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试验探究了框架在中柱失效下的裂缝开展、变形能力、受力机制、替代传力路径和破坏模式;理论分析了框架的变形和受力,并利用非线性动力响应评估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建立了ABAQUS/Ex-plicit准静态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得到全过程的框架受力状态,系统研究了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平面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与倒塌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静力试验加载方案进行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平面框架在中柱失效下的连续倒塌试验,研究了框架的破坏现象、裂缝发展、位移-荷载曲线、框架层间位移、梁柱钢筋应变、梁柱转角和钢绞线应力的等,试验结果表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具有良好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在小变形阶段受力机制为梁机制(包括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塑性铰发展阶段),框架梁端弯矩和压拱效应的共同作用提供主要抗力;在大变形阶段受力机制为悬链线机制,预应力钢绞线的拉力提供了替代传力路径和主要抗力。(2)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连续倒塌试验中首次采用智能钢绞线实时监测有粘结预应力筋的预应力,研究了预应力对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预应力使得装配式框架形成整体受力节点,在梁机制阶段提供了梁端弯矩,在悬链线机制阶段提供了拉结力,并且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保证了结构在最终破坏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显着提高了该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的承载力和变形。(3)理论研究了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评估的重要指标,分析并计算梁机制-悬链线机制转换位移、临界倒塌位移与梁机制和悬链线机制的抗力。并基于能量平衡原理,采用简化动力分析方法对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抗连续倒塌性能进行分析,求得结构的动力响应曲线、最大动力响应荷载和动力放大系数。预应力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对框架抗倒塌性能的提高并不明显,对该框架结构进行连续倒塌动力分析时,动力放大系数考虑取值2.0偏于安全。(4)考虑到结构连续倒塌中复杂接触和强非线性,采用ABAQUS/Explicit模拟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连续倒塌静力试验的准静态过程,获得了从装配阶段施加预应力到试验阶段最终破坏的混凝土、钢筋、预应力钢绞线的应力、变形和破坏形态,弥补了试验的不足,结合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探讨了框架抗连续倒塌的变形过程和受力机制。
杨辉[9](2020)在《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家密集颁布关于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文件,装配式结构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迎来了高峰。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率高,生产、施工效率高,是适合建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结构形式。当前国内主要采用现浇混凝土加强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大量现场湿作业带来质量参差不齐、施工效率低下等共性技术问题。本文依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高效施工关键技术与示范”(2016YFC0701703),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装配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干湿混合式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可广泛应用于抗震地区的多层、高层建筑中。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工程示范等多元化的综合研究方法,对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和影响因素,新型节点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对国内外现有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连接形式的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提出了新型干湿混合式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构造和概念设计,既实现了预制结构逐跨和上下楼层立体交叉装配施工,又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2、制作了4个预制和1个现浇对比试件,开展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足尺模型试验,对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可能影响节点性能的相关构造包括预应力筋的类型、粘结方式、灌浆料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节点为梁端塑性铰破坏,满足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试验强度与理论值相符,具有较好的安全储备;极限变形能力强,延性与现浇构件相当;因钢筋滑移的影响耗能较弱。3、优化了节点构造,又开展了4个足尺新型节点预制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进一步研究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及相关影响因素包括灌浆料类型、叠合层钢筋的连接方式、预应力张拉力大小和梁端塑性铰区箍筋类型等。结果表明,采用高强钢筋试件的各项性能指标与现浇试件类似;新型节点的最优构造方案为高强钢筋、局部无粘结、波纹管灌浆和梁端开口箍筋的构造组合。4、系统回顾和总结了目前梁柱节点构件非线性分析模拟的方法。基于Open SEES软件,给出了新型节点试件的纤维模型模拟方法,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针对预应力筋类型、张拉力大小及其粘结方式等因素进行了参数化分析。5、新型节点框架结构的设计理念为同等现浇,其设计过程总体上可按照现行设计、施工相关规范进行。给出了新型节点预制框架结构的设计流程,并在前文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设计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和进一步探讨,包括梁柱构件的设计,节点核心区的抗剪设计,梁柱结合处牛腿和缺口梁设计及相关构造要求等,给出了计算方法或设计建议。6、新型节点构造新颖,其关键施工工艺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提出了弧形钢筋加工、管道定位、预应力张拉和接缝处管道连接等关键施工方法。在工艺试验研究、试点工程应用的基础上,对新型节点构件制作、安装阶段的关键施工工艺和控制标准进行系统总结。同时也表明,关键施工工艺和控制标准能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
黄小刚[10](2019)在《自复位梁钢框架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钢框架在地震中主要通过梁端形成塑性铰来耗散地震能量,使结构在震后出现严重的残余变形。结构的残余变形不仅会增加结构的余震倒塌概率,还会引起庞大的震后修复费用。因此,研究抗震性能高效,震后损伤可控的韧性体系对于减小震后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复位梁是一种具有良好耗能能力和自复位能力的新型抗震构件,能使框架在地震后不需修复或稍许修复即可恢复使用功能。自复位梁不仅可以将缝隙张开机制引入梁内,有效避免抗震时柱距增大的问题,还便于在工厂装配成件,免除现场的预应力筋张拉。本文通过理论推导,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对自复位梁框架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复位梁框架的等效抗震设计方法,并评估了填充墙对这种新型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1)开展了现有自复位梁框架的内力分配分析,建立了能反映梁端弯矩分布的计算方法。针对现有自复位梁在侧向荷载作用下梁端受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梁端弯矩比系数Ω的概念,用以表征梁端弯矩分布的不均匀程度。通过灵敏度分析研究了自复位梁框架各设计参数与Ω的相关程度,并通过多层框架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此进行验证,指出了梁上部与梁下部轴向刚度差是造成梁端受力不均匀的主因。(2)提出了新型摩擦耗能自复位梁构造系统,进行了多工况拟静力试验。对梁上部与下部之间的连接方式改进后,设计了一榀缩尺比约为1/2的单层单跨自复位梁框架,通过改变自复位梁中初始预应力筋力和耗能器摩擦启动力,开展了11个工况的拟静力试验,发现改进后的自复位梁框架具有典型的旗帜型滞回曲线,在对梁内初始预应力进行增大后,框架的初始刚度会出现增大。(3)评估了影响自复位体系初始刚度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具有更高初始刚度的自复位梁构造。基于不同自复位体系的试验结果,总结了造成不同自复位体系初始刚度小于预期值的七个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理论推导和精细数值模拟对自复位梁框架的初始刚度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增大梁内初始预应力并对自复位梁框架梁柱节点的构造优化,使自复位梁框架的初始刚度与相应的传统框架相等。(4)建立了自复位梁的唯象模型,开展了自复位梁框架关键滞回指标的参数化分析。采用带自复位铰弹性梁单元建立了自复位梁的唯象简化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对此进行了验证。基于3层、6层、9层和12层自复位梁框架在近远场地震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研究第一刚度比αsc和“屈服”强度比βsc对结构峰值位移角和残余位移角的影响,为后续自复位梁框架设计方法提供参考。(5)通过与传统框架的设计等效,建立了自复位梁框架的抗震设计方法。首先按现有规范方法设计框架梁柱等构件截面,然后基于梁端抗弯刚度与峰值承载相等将框架梁等效为自复位梁,因等效前后梁端峰值承载力相等,在采用自复位梁后框架柱截面保持不变,最终实现自复位梁框架在地震作用下峰值位移角与传统框架相近,但残余位移角远小于传统框架的设计目标。建立了自复位梁的多单元离散数值模型。在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时,该模型可以准确模拟各组件的受力状态。最后,在一组地震波作用下,对按照本文设计的3层、6层、9层和12层的自复位梁框架进行了算例验证。(6)构建了精度更高的填充墙本构模型,采用性能试验和数值分析研究了填充墙对自复位梁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带填充墙自复位梁框架拟静力试验,试验发现填充墙因梁柱出现相对转动产生均匀开裂破坏模式。提出了考虑再加载刚度过渡段和强度退化的填充墙等效杆本构模型,并基于五组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选取一组地震波对考虑填充墙影响的3层、6层、9层和12层自复位梁框架进行抗震评估,研究了在填充墙斜压强度不同时的框架峰值位移角和残余位移角分布。
二、高层后张预应力框架梁施工技术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层后张预应力框架梁施工技术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1.2.2 钢筋混凝土连接界面抗剪要素与受剪承载力计算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与分析 |
2.1 框架结构体系和节点构造 |
2.1.1 结构体系 |
2.1.2 节点构造 |
2.2 顶部楼层刚性隔板对多层框架结构抗侧变形协调影响的分析 |
2.2.1 基本原理 |
2.2.2 模型对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 |
3.1 框架梁端的扭矩及抗扭要素 |
3.1.1 框架梁端扭矩水平 |
3.1.2 梁端界面抗扭要素 |
3.2 试验设计 |
3.2.1 试件研究参数与分组 |
3.2.2 试件加工 |
3.2.3 试验装置 |
3.2.4 试验加载机制 |
3.2.5 试验测试方案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试验现象及分析 |
3.3.2 梁端界面裂缝宽度-位移角曲线 |
3.3.3 梁端耗能钢筋应变-位移角曲线 |
3.3.4 梁端梁顶和梁底混凝土应变-位移角曲线 |
3.3.5 梁端扭转变形-位移角曲线 |
3.3.6 预应力钢绞线轴力-位移角曲线 |
3.3.7 竖向力-位移角曲线 |
3.3.8 刚度退化曲线 |
3.3.9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位移角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的力学性能计算分析 |
4.1 摩擦抗剪和摩擦抗扭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4.2 耗能钢筋销栓抗剪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4.3 基于Abaqus的节点试件力学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
4.3.1 有限元模型信息 |
4.3.2 模拟分析结果 |
4.4 基于OpenSees的节点试件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
4.4.1 有限元模型信息 |
4.4.2 模拟分析结果 |
4.5 界面在剪力和扭矩下的剪应力计算 |
4.5.1 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
4.5.2 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
4.5.3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
4.5.4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
4.6 梁端界面弯-剪-扭相互影响的机理 |
4.6.1 初始扭矩下梁端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的界面受力过程机理 |
4.6.2 相关因素对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下受力性能的影响 |
4.7 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
4.7.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4.7.2 框架梁端界面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
5.1 试验研究内容 |
5.2 试验设计 |
5.2.1 原型概况 |
5.2.2 模型设计 |
5.2.3 试验地震波 |
5.2.4 试验工况 |
5.2.5 试验测试方案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试验现象及损伤分析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Open Sees的振动台试验模型抗震性能模拟分析 |
6.1 振动台试验模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 |
6.1.1 试验模型的有限元模型 |
6.1.2 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
6.2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
7.1 楼盖体系与构造设计 |
7.2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设计方法 |
7.2.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7.2.2 极限位移状态梁端界面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
7.2.3 框架梁端界面抗扭设计建议 |
7.3 框架结构整体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始扭矩下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试件加工详图 |
附录2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加工详图 |
附录3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测点布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预制预应力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自复位RC框架节点研究 |
1.3.2 自复位RC框架梁伸长效应 |
1.3.3 自复位RC框架结构研究 |
1.3.4 自复位RC框架结构实际工程应用 |
1.3.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自复位RC框架节点阻尼器性能试验与数值模拟 |
2.1 引言 |
2.2 防屈曲钢棒阻尼器性能试验与数值模拟 |
2.2.1 阻尼器构造设计与制作 |
2.2.2 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加载方案 |
2.2.3 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
2.2.4 阻尼器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
2.3 钢板阻尼器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
2.3.1 钢板阻尼器构造设计 |
2.3.2 钢板阻尼器力学性能的三维实体单元精细化模拟 |
2.3.3 钢板阻尼器力学性能的简化数值模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复位RC框架节点设计 |
3.1 引言 |
3.2 自复位RC框架模型结构整体设计方案 |
3.2.1 模型结构相似系数 |
3.2.2 结构构件尺寸 |
3.2.3 自复位节点设计 |
3.3 柱-基础节点 |
3.3.1 柱-基础节点设计弯矩分配 |
3.3.2 柱-基础节点预应力筋设计 |
3.3.3 柱-基础节点外置BRB阻尼器设计 |
3.3.4 柱-基础节点构造措施 |
3.4 X向框架梁-柱节点(安装钢板阻尼器) |
3.4.1 X向框架梁-柱节点设计弯矩分配 |
3.4.2 X向框架梁-柱节点预应力筋设计 |
3.4.3 X向框架梁-柱节点钢板阻尼器设计 |
3.5 Y向框架梁-柱节点(安装BRB阻尼器) |
3.5.1 Y向框架梁-柱节点设计弯矩分配 |
3.5.2 Y向框架梁-柱节点预应力筋设计 |
3.5.3 Y向框架梁-柱节点外置BRB阻尼器设计 |
3.6 预制RC梁和柱的配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复位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 |
4.1 引言 |
4.2 振动台试验模型结构制作 |
4.2.1 模型结构整体布置方案 |
4.2.2 模型结构制作 |
4.2.3 节点阻尼器的安装 |
4.2.4 张拉预应力筋 |
4.2.5 模型结构吊装上台 |
4.2.6 模型附加质量 |
4.2.7 量测内容与仪器布置 |
4.2.8 材料性能 |
4.3 地震动的选择及试验工况 |
4.3.1 试验输入地震动 |
4.3.2 试验工况 |
4.4 结构试验现象 |
4.4.1 8度小震加载阶段(工况1~11:PGA=0.13 g) |
4.4.2 8度中震加载阶段(工况12~21:PGA=0.26 g) |
4.4.3 8度大震加载阶段(工况22~31:PGA=0.52 g) |
4.4.4 超大震1加载阶段(工况32~41:PGA=0.78 g) |
4.4.5 超大震2加载阶段(工况42~53:PGA=1.04 g) |
4.4.6 超大震3加载阶段(工况54~65:PGA=1.30 g) |
4.4.7 超大震4加载阶段(工况66~77:PGA=1.56 g) |
4.5 结构地震反应数据及分析(双向加载) |
4.5.1 结构动力特性 |
4.5.2 结构楼层位移 |
4.5.3 结构楼层加速度 |
4.5.4 节点开口转角 |
4.5.5 PT钢丝预应力 |
4.5.6 BRB阻尼器变形 |
4.5.7 钢板阻尼器应变 |
4.6 单向与双向加载试验结果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复位RC框架结构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自复位RC框架结构数值模拟方法 |
5.2.1 预制RC梁、柱的模拟 |
5.2.2 外置阻尼器的模拟 |
5.2.3 PT预应力筋的模拟 |
5.2.4 节点开口-闭合行为的模拟 |
5.2.5 节点模型校准 |
5.3 结构X向框架数值模拟的验证 |
5.3.1 结构分析模型 |
5.3.2 结构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
5.4 结构Y向框架数值模拟验证 |
5.4.1 结构分析模型 |
5.4.2 结构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自复位RC框架结构抗震及抗倒塌安全性评估 |
6.1 引言 |
6.2 结构概况与设计 |
6.2.1 结构概况 |
6.2.2 结构基于位移设计 |
6.2.3 自复位节点设计 |
6.3 数值模型概况 |
6.4 自复位RC框架损伤发展过程和破坏模式特征 |
6.4.1 单调推覆分析 |
6.4.2 循环往复加载分析 |
6.5 自复位RC框架在不同强度地震动下的抗震性能评估 |
6.5.1 地震动选取 |
6.5.2 自复位框架抗震性能评估指标 |
6.5.3 结构动力特性 |
6.5.4 设计地震动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6.5.5 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6.6 自复位RC框架在大震及超大震下抗倒塌安全性评估 |
6.6.1 结构倒塌判断标准 |
6.6.2 结构抗倒塌安全性评估 |
6.7 自复位RC框架抗震及抗倒塌性能评估总结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振动台试验原型框架结构基于位移设计 |
A.1 结构概况 |
A.2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
A.2.1 确定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
A.2.2 确定等效周期 |
A.2.3 确定基底剪力并分配 |
A.2.4 确定构件内力 |
A.2.5 确定构件截面配筋 |
附录B 典型自复位RC框架结构基于位移设计 |
B.1 结构概况 |
B.2 梁、柱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
B.2.1 确定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
B.2.2 确定等效周期 |
B.2.3 确定基底剪力并分配 |
B.2.4 确定构件内力 |
B.2.5 确定构件截面配筋 |
B.3 自复位节点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
B.3.1 自复位梁-柱节点 |
B.3.2 自复位柱-基础节点 |
附录C 地震动参数及大震下调幅系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现浇节点核心区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
1.1 现浇柱-叠合梁框架结构 |
1.2 预制柱-叠合梁框架结构 |
1.2.1 单层预制柱 |
1.2.2 多层预制柱 |
1.3 预制异形柱-叠合梁框架结构 |
1.4 预制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 |
1.5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 |
1.5.1 先张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 |
1.5.2 后张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 |
2 预制节点核心区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
2.1 梁端后浇整体式连接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 |
2.2 螺栓连接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 |
2.3 钢制暗牛腿连接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 |
2.4 后张预应力连接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 |
2.5 阻尼器连接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 |
3 相关技术标准 |
3.1 国外技术标准 |
3.1.1 美国 |
3.1.2 欧洲 |
3.1.3 日本 |
3.1.4 新西兰 |
3.2 我国技术标准 |
3.2.1 国家或行业标准 |
3.2.2 地方标准 |
4 结语 |
作者贡献声明 |
(4)摇摆减震钢框架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防屈曲支撑 |
1.1.2 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 |
1.1.3 摇摆结构体系 |
1.1.3.1 摇摆框架 |
1.1.3.2 防屈曲支撑-摇摆框架结构体系 |
1.2 自复位体系及受控摇摆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减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3.1 支撑框架连接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3.2 防屈曲支撑框架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3.3 摇摆结构及受控摇摆框架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技术路线 |
1.4.3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OPENSEES摇摆减震钢框架抗震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摇摆减震框架与非摇摆减震框架对比试验 |
2.2.2 新型摇摆减震钢框架试验 |
2.3 有限元模型 |
2.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3.1.1 钢框架 |
2.3.1.2 防屈曲支撑 |
2.3.1.3 梁端削弱截面 |
2.3.1.4 摇摆柱脚 |
2.3.1.5 半刚性节点 |
2.3.1.6 后张预应力筋 |
2.3.2 有限元模型验证 |
2.3.2.1 试验一减震框架滞回曲线 |
2.3.2.2 试验二新型摇摆减震框架滞回曲线 |
2.4 试验一参数分析 |
2.4.1 名义抗侧刚度比 |
2.4.2 屈服强度比 |
2.4.2.1 分析原理 |
2.4.2.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2.4.3 层高跨度比 |
2.4.3.1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2.4.3.2 层高跨度比与名义抗侧刚度比拟合分析 |
2.4.3.2 层高跨度比与屈服强度比拟合分析 |
2.4.4 梁端削弱截面分析 |
2.4.5 防屈曲支撑参数分析 |
2.4.5.1 屈服荷载和承载能力 |
2.4.5.2 框架柱轴力 |
2.5 试验二框架性能分析 |
2.5.1 后张预应力筋性能分析 |
2.5.1.1 后张预应力筋对柱脚抬起高度影响分析 |
2.5.1.2 后张预应力筋对框架响应影响分析 |
2.5.1.3 后张预应力筋对框架柱影响分析 |
2.5.1.3 .1框架柱中轴力骨架曲线分析 |
2.5.1.3 .2框架柱稳定性分析 |
2.5.1.3 .3框架柱N-M曲线分析 |
2.5.2 半刚性节点性能分析 |
2.5.2.1 节点弯矩-转角曲线分析 |
2.5.2.2 耗能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摇摆减震钢框架参数分析及设计优化 |
3.1 引言 |
3.2 摇摆减震钢框架中防屈曲支撑布置形式分析 |
3.3 摇摆减震钢框架原型结构 |
3.4 名义抗侧刚度比 |
3.4.1 名义抗侧刚度比对RDSF位移响应的影响 |
3.4.1.1 有限元模型 |
3.3.1.2 地震波选取 |
3.3.1.3 RDSF位移响应分析 |
3.4.2 名义抗侧刚度比对RDSF耗能能力的影响 |
3.4.2.1 有限元模型 |
3.4.2.2 加载制度 |
3.4.2.3 RDSF耗能能力分析 |
3.5 屈服强度比 |
3.5.1 有限元模型 |
3.5.2 往复加载分析 |
3.5.3.1 柱脚抬起高度分析 |
3.5.3.2 耗能分析 |
3.6 最弱框架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摇摆减震钢框架设计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摇摆减震钢框架概念设计 |
4.2.1 概念设计概述 |
4.2.1.1 概念设计的内容 |
4.2.1.2 概念设计的原则 |
4.2.2 摇摆减震钢框架概念设计的基本内容 |
4.2.3 摇摆减震钢框架适用范围和设防目标 |
4.2.3.1 摇摆减震钢框架的适用范围 |
4.2.4 摇摆减震钢框架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
4.2.5 防屈曲支撑和摩擦阻尼器布置位置和数量的确定 |
4.3 基于性能的摇摆减震钢框架设计方法研究 |
4.3.1 摇摆减震钢框架性能目标 |
4.3.2 摇摆减震钢框架设计步骤 |
4.4 摇摆减震钢框架设计 |
4.4.1 设计概况 |
4.4.2 结构设计 |
4.4.2.1 选择截面尺寸 |
4.4.2.2 纯框架线弹性设计 |
4.4.2.3 摇摆减震钢框架中减震单元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摇摆减震钢框架弹塑性时程分析 |
5.1 位移响应分析 |
5.2 耗能单元屈服顺序判断 |
5.3 柱脚抬起高度分析 |
5.4 框架柱轴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型装配式框架-BRB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装配式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防屈曲约束支撑研究进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防屈曲约束支撑性能 |
2.1 引言 |
2.2 防屈曲约束支撑性能 |
2.2.1 防屈曲约束支撑构造 |
2.2.2 防屈曲约束支撑减震原理 |
2.3 填充型屈曲约束支撑极限受压破坏的试验方案 |
2.3.1 试验目的 |
2.3.2 屈曲约束支撑制作 |
2.3.3 试验装置 |
2.3.4 测量内容 |
2.3.5 加载制度 |
2.3.6 停止加载条件 |
2.4 填充型屈曲约束支撑极限受压破坏的试验研究 |
2.4.1 试验现象 |
2.4.2 试验结果分析 |
2.5 自复位防屈曲约束支撑 |
2.5.1 自复位防屈曲约束支撑的构造 |
2.5.2 自复位防屈曲约束支撑的工作原理 |
2.6 支撑力学性能对比 |
2.6.1 防屈曲约束支撑与普通支撑 |
2.6.2 防屈曲约束支撑性能对比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PEFF框架-BRB结构体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PPEFF体系 |
3.2.1 材料本构 |
3.2.2 单元模拟 |
3.2.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3.3 PPEFF-BRB体系 |
3.3.1 PPEFF-BRB体系性能目标 |
3.3.2 PPEFF-BRB体系性能设计方法 |
3.4 PPEFF-BRB体系减震性能研究 |
3.4.1 PPEFF-BRB体系理论设计 |
3.4.2 PPEFF-BRB体系静力设计方法 |
3.4.3 PPEFF-BRB体系动力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PPEFF-BRB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类型场地地震动选取 |
4.2.1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 |
4.2.2 近场无脉冲型地震动 |
4.2.3 远场长周期型地震动 |
4.3 PPEFF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
4.3.1 普通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4.3.2 近场无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4.3.3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4.3.4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PEFF—SCBRB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PPEFF—SCBRB体系 |
5.3 PPEFF—SCBRB体系减震设计 |
5.4 罕遇地震动作用下PPEFF-SCBRB抗震性能 |
5.4.1 普通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模型的性能分析 |
5.4.2 近场无脉冲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模型的性能分析 |
5.4.3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模型的性能分析 |
5.4.4 远场长周期型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模型的性能分析 |
5.5 极罕遇地震动作用下PPEFF-SCBRB抗震性能 |
5.5.1 普通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模型的性能分析 |
5.5.2 近场无脉冲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模型的性能分析 |
5.5.3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模型的性能分析 |
5.5.4 远场长周期型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模型的性能分析 |
5.6 PPEFF体系损伤分析 |
5.6.1 多遇地震作用下损伤分析 |
5.6.2 设防地震作用下损伤分析 |
5.6.3 罕遇地震作用下损伤分析 |
5.6.4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损伤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体系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钢板剪力墙研究现状 |
1.2.1 钢板剪力墙分类 |
1.2.2 钢板剪力墙研究现状 |
1.3 自复位结构研究现状 |
1.3.1 自复位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
1.3.2 自复位钢结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
2.1 引言 |
2.2 波纹钢板弹性屈曲 |
2.3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 |
2.4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理论公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参数分析 |
3.1 引言 |
3.2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有限元分析 |
3.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2 理论公式验证 |
3.3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墙抗侧性能分析 |
3.3.1 弹性屈曲参数分析 |
3.3.2 非线性推覆分析 |
3.3.3 滞回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试件设计 |
4.2.1 试件构造 |
4.2.2 试件设计 |
4.3 试验方案 |
4.3.1 加载方案 |
4.3.2 测点布置 |
4.3.3 材性试验 |
4.4 试验现象 |
4.4.1 试件1试验现象 |
4.4.2 试件2试验现象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滞回曲线 |
4.5.2 骨架曲线 |
4.5.3 耗能性能 |
4.5.4 等效刚度 |
4.5.5 承载力及延性 |
4.5.6 应变处理 |
4.6 有限元分析与试验对比 |
4.6.1 有限元模型 |
4.6.2 滞回曲线 |
4.6.3 骨架曲线 |
4.6.4 耗能性能 |
4.6.5 等效刚度 |
4.6.6 变形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 |
5.1 引言 |
5.2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构造及工作原理 |
5.2.1 自复位钢框架构造及工作原理 |
5.2.2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构造及工作原理 |
5.2.3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工作原理 |
5.3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受力分析 |
5.3.1 框架梁内力 |
5.3.2 框架柱内力 |
5.4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有限元模型 |
5.5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参数分析 |
5.5.1 自复位钢框架第二与第一刚度比α |
5.5.2 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与自复位钢框架第一刚度比β |
5.5.3 预应力钢绞线初始力T_0 |
5.5.4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圆弧直径 R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试件设计 |
6.2.1 试件构造 |
6.2.2 试件设计 |
6.3 试验方案 |
6.3.1 加载方案 |
6.3.2 测点布置 |
6.4 试验现象 |
6.4.1 试件1试验现象 |
6.4.2 试件2试验现象 |
6.5 试验结果分析 |
6.5.1 滞回性能 |
6.5.2 节点开口位移变化分析 |
6.5.3 预应力钢绞线受力变化分析 |
6.5.4 波纹钢板墙圆弧直径对结构性能影响 |
6.5.5 梁柱应变分布 |
6.6 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 |
6.6.1 有限元模型 |
6.6.2 滞回曲线 |
6.6.3 变形对比 |
6.7 基于连接单元模型有限元分析 |
6.7.1 连接单元法基本原理 |
6.7.2 连接单元法模拟试验试件验证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结构性能设计研究 |
7.1 引言 |
7.2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性能化设计 |
7.2.1 相关规程性能化设计 |
7.2.2 自复位钢板剪力墙性能化设计 |
7.3 设计算例 |
7.3.1 设计概况 |
7.3.2 设计过程 |
7.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7.4.1 模型建立 |
7.4.2 模态分析结果对比 |
7.5 时程分析地震动选取 |
7.6 动力时程分析 |
7.6.1 设防地震 |
7.6.2 罕遇地震 |
7.6.3 极罕遇地震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适用性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指标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1 典型“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体系 |
1.2.2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指标简介 |
1.3 抗震性能指标研究重要工具 |
1.3.1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研究概括 |
1.3.2 结构地震易损性的研究概况 |
1.3.3 Opensees简介及建模方法 |
1.4 论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框架数值模拟与参数分析 |
2.1 Open Sees程序简介 |
2.1.1 材料对象 |
2.1.2 截面对象 |
2.1.3 单元对象 |
2.1.4 非线性分析 |
2.2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建模与验证 |
2.2.1 试验资料 |
2.2.2 模型参数确定 |
2.2.3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数值模拟结果 |
2.2.4 基于节点模型的参数分析 |
2.3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模与验证 |
2.3.1 试验资料 |
2.3.2 模型参数确定 |
2.3.3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数值模拟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分析 |
3.1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
3.1.1 框架结构的设计 |
3.1.2 仿真模型参数确定 |
3.1.3 仿真模型建模方法 |
3.2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框架地震非线性时程分析 |
3.2.1 地震波的选择 |
3.2.2 最大顶层位移时程曲线 |
3.2.3 抗震性能指标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框架的易损性分析 |
4.1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增量动力分析 |
4.1.1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 |
4.1.2 地震波的选择 |
4.1.3 地震动强度指标及结构损伤指标 |
4.1.4 极限状态定义 |
4.1.5 性态水准的划分 |
4.2 多地震动记录下结构的IDA曲线 |
4.2.1 多层建筑结构IDA分析结果 |
4.2.2 高层建筑结构IDA分析结果 |
4.3 地震易损性分析基本原理 |
4.4 建筑结构易损性分析 |
4.4.1 多层地震概率需求模型 |
4.4.2 多层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 |
4.4.3 高层地震概率需求模型 |
4.4.4 高层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抗震性能指标优化方法 |
5.1 指标优化方法简介 |
5.2 基于IDA分析法的指标限值修改建议 |
5.2.1 基于IDA分析的抗震性能指标比对计算过程 |
5.2.2 基于IDA分析的“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指标限值建议 |
5.3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综合抗震性能指标计算 |
5.3.1 基于易损性分析的抗震性能指标比对计算过程 |
5.3.2 基于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残余层间位移角的综合抗震性能指标 |
5.3.3 基于损伤、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残余层间位移角的综合抗震性能指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
6.2 本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柱失效下的结构连续倒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结构连续倒塌问题 |
1.2.1 偶然荷载与连续倒塌概念 |
1.2.2 抗连续倒塌与抗地震倒塌的不同 |
1.2.3 经典连续倒塌历史事件 |
1.3 结构连续倒塌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 |
1.4.1 概念设计法 |
1.4.2 拉结强度设计法 |
1.4.3 拆除构件设计法 |
1.4.4 关键构件设计法 |
1.4.5 国内外抗连续倒塌设计规范 |
1.5 预制装配式结构 |
1.5.1 预制装配式结构发展概况 |
1.5.2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设计 |
2.1 框架设计与制作 |
2.1.1 框架设计 |
2.1.2 框架制作与装配 |
2.2 材料力学性能 |
2.2.1 混凝土力学性能 |
2.2.2 非预应力钢筋力学性能 |
2.2.3 智能钢绞线力学性能 |
2.3 试验方案设计 |
2.3.1 试验装置 |
2.3.2 测量方案 |
2.3.3 加载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结果 |
3.1 试验现象 |
3.1.1 裂缝开展 |
3.1.2 最终破坏形态 |
3.2 位移-荷载曲线 |
3.3 框架层间位移 |
3.4 钢筋应变 |
3.4.1 梁端钢筋应变 |
3.4.2 柱底钢筋应变 |
3.5 梁柱转角 |
3.5.1 梁端转角 |
3.5.2 柱脚转角 |
3.6 智能钢绞线应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连续倒塌性能理论分析 |
4.1 连续倒塌变形分析 |
4.1.1 梁机制-悬链线机制转换位移 |
4.1.2 临界倒塌位移 |
4.2 连续倒塌受力分析 |
4.2.1 弹性阶段受力 |
4.2.2 梁机制阶段极限抗力 |
4.2.3 悬链线机制阶段极限抗力 |
4.3 基于能量平衡的非线性动力响应评估 |
4.3.1 动力响应曲线 |
4.3.2 动力放大系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连续倒塌数值分析 |
5.1 ABAQUS概述 |
5.2 准静态问题 |
5.3 模型的建立 |
5.3.1 部件的建立与装配 |
5.3.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5.3.3 降温法模拟预应力 |
5.3.4 分析步与边界条件 |
5.3.5 单元选取与网格划分 |
5.4 模拟结果 |
5.4.1 框架受力状态 |
5.4.2 破坏形态 |
5.4.3 位移-荷载曲线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分类 |
1.3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形式 |
1.3.1 湿式连接 |
1.3.2 干式连接 |
1.3.3 干湿混合式连接 |
1.4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课题来源 |
1.6 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图 |
1.8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型节点构造及理论分析研究 |
2.1 引言 |
2.2 当前梁柱节点存在的问题 |
2.3 新型节点的概念设计 |
2.3.1 节点构造理念 |
2.3.2 节点构造 |
2.3.3 施工流程 |
2.4 新型节点性能的理论分析 |
2.4.1 节点设计原则 |
2.4.2 抗弯强度设计 |
2.4.3 抗剪强度设计 |
2.4.4 单调荷载作用下的截面分析 |
2.5 新型梁柱节点延性性能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节点抗震性能验证性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背景工程简介 |
3.3 试验构件设计 |
3.3.1 现浇试件 |
3.3.2 预制试件 |
3.4 试件加工 |
3.5 材料特性 |
3.6 试验加载设计 |
3.6.1 试验设备和加载工装 |
3.6.2 试验加载制度 |
3.7 试验量测内容 |
3.8 试验过程及现象 |
3.8.1 试件CP试验过程及现象 |
3.8.2 试件PC-1试验过程及现象 |
3.8.3 试件PC-2试验过程及现象 |
3.8.4 试件PC-3试验过程及现象 |
3.8.5 试件PC-4试验过程及现象 |
3.9 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 |
3.9.1 破坏过程 |
3.9.2 破坏模式 |
3.9.3 钢筋滑移情况 |
3.10 试验结果分析 |
3.10.1 滞回曲线 |
3.10.2 骨架曲线 |
3.10.3 承载能力 |
3.10.4 强度退化 |
3.10.5 延性分析 |
3.10.6 刚度退化 |
3.10.7 耗能能力 |
3.11 梁端结合部混凝土表面应变分析 |
3.1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节点构造优化及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构件的优化和试验参数 |
4.3 试件加工 |
4.4 材料特性 |
4.5 试验加载设计 |
4.5.1 试验加载工装加固 |
4.5.2 试验加载制度 |
4.5.3 测点布置 |
4.6 试验过程及现象 |
4.6.1 试件SP-1试验过程及现象 |
4.6.2 试件SP-2试验过程及现象 |
4.6.3 试件SP-3试验过程及现象 |
4.6.4 试件SP-4试验过程及现象 |
4.7 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 |
4.7.1 破坏过程 |
4.7.2 破坏模式 |
4.8 试验结果分析 |
4.8.1 滞回曲线 |
4.8.2 骨架曲线 |
4.8.3 承载能力 |
4.8.4 强度退化 |
4.8.5 延性分析 |
4.8.6 刚度退化 |
4.8.7 耗能能力 |
4.9 梁端结合部平截面假定分析 |
4.10 钢筋应变分析 |
4.10.1 叠合层钢筋应变 |
4.10.2 节点核心区箍筋应变 |
4.10.3 牛腿钢筋应变 |
4.10.4 缺口梁钢筋应变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OpenSEES的数值模拟及参数化分析研究 |
5.1 引言 |
5.2 梁柱节点模型 |
5.3 基于OpenSEES的非线性分析 |
5.3.1 OpenSEES简介 |
5.3.2 梁柱非线性单元 |
5.3.3 非线性模拟关键问题 |
5.3.4 修正Kent-Park混凝土本构 |
5.3.5 Pointo钢筋本构 |
5.3.6 广义一维滞回Pinching4材料 |
5.4 节点核心区模型 |
5.4.1 集中弹簧模型 |
5.4.2 剪切板模型 |
5.4.3 节点核心区骨架曲线 |
5.4.4 弹簧骨架曲线 |
5.4.5 滞回规则 |
5.5 钢筋粘结滑移模型 |
5.5.1 局部粘结-滑移关系 |
5.5.2 总体粘结-滑移关系 |
5.5.3 钢筋应力-滑移曲线 |
5.5.4 滞回规则 |
5.6 基于OpenSEES的分析模型建立 |
5.6.1 现浇试件模型 |
5.6.2 预制试件有粘结模型 |
5.6.3 预制试件无粘结模型 |
5.6.4 零长度截面单元 |
5.6.5 预制试件梁端细部构造模拟 |
5.7 现浇试件模拟结果 |
5.8 预制有粘结试件模拟结果分析 |
5.8.1 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
5.8.2 预应力筋无粘结长度参数分析 |
5.8.3 预应力筋张拉应力参数分析 |
5.9 预制无粘结试件模拟结果 |
5.9.1 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
5.9.2 预应力筋张拉应力参数分析 |
5.9.3 预应力筋类型 |
5.10 耗能能力的探讨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节点预制框架结构设计研究 |
6.1 引言 |
6.2 新型节点预制框架结构设计流程 |
6.2.1 少支架施工 |
6.2.2 无支架施工 |
6.3 预制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
6.4 构件尺寸拟定及节点总体布置 |
6.5 预应力弧形钢筋配置 |
6.6 接缝及灌缝 |
6.7 波纹管及灌浆 |
6.8 无粘结长度 |
6.9 预制梁、叠合梁设计 |
6.9.1 使用阶段验算 |
6.9.2 施工阶段验算 |
6.9.3 梁端接缝处截面钢筋应力计算 |
6.10 预制柱设计 |
6.11 节点核心区设计 |
6.11.1 新型节点核心区受力分析 |
6.11.2 节点核心区抗剪强度计算 |
6.11.3 节点核心区设计建议 |
6.12 牛腿受力设计 |
6.12.1 简支牛腿 |
6.12.2 刚接暗牛腿 |
6.12.3 新型节点牛腿拉压杆模型 |
6.12.4 新型节点牛腿设计建议 |
6.13 缺口梁设计 |
6.13.1 简支缺口梁 |
6.13.2 刚接缺口梁 |
6.13.3 新型节点缺口梁拉压杆模型 |
6.13.4 新型节点缺口梁设计建议 |
6.1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施工工艺及控制标准研究 |
7.1 引言 |
7.2 关键施工方法和工艺试验研究 |
7.2.1 预应力钢筋弯弧 |
7.2.2 波纹管定位和安装 |
7.2.3 接缝处管道连接 |
7.2.4 预应钢筋穿束 |
7.2.5 预应钢筋张拉 |
7.3 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 |
7.3.1 施工流程 |
7.3.2 构件制作 |
7.3.3 构件安装 |
7.4 控制标准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10)自复位梁钢框架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后张预应力节点自复位框架研究现状 |
1.2.1 试验研究 |
1.2.2 结构数值模拟 |
1.2.3 抗震设计方法 |
1.2.4 考虑填充墙影响 |
1.3 楼板免损的自复位框架研究现状 |
1.3.1 新型楼板系统 |
1.3.2 新型自复位构件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自复位梁钢框架的内力分配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已有自复位梁构造及变形机理 |
2.3 单层自复位梁框架的受力机理 |
2.3.1 整体受力分析 |
2.3.2 梁端弯矩比理论推导 |
2.3.3 梁端弯矩比有限元模拟 |
2.4 多层自复位梁框架的梁端弯矩比统计分析 |
2.4.1 框架基本信息 |
2.4.2 结构抗震响应 |
2.4.3 峰值位移角Δpeak的影响 |
2.4.4 梁上部与框架柱刚度比αdt的影响 |
2.4.5 梁上部与梁下部刚度比γdt的影响 |
2.4.6 梁端弯矩比的简化公式 |
2.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新型摩擦耗能自复位梁钢框架的拟静力试验 |
3.1 引言 |
3.2 新型摩擦耗能自复位梁构造 |
3.3 自复位梁框架骨架曲线计算 |
3.3.1 框架强度 |
3.3.2 初始刚度 |
3.3.3 第二刚度 |
3.4 摩擦耗能器设计及加载 |
3.5 自复位梁设计及加载 |
3.6 试验结果分析 |
3.6.1 “SCB”组滞回性能 |
3.6.2 “FDB”组滞回性能 |
3.6.3 “PTB”组滞回性能 |
3.6.4 预应筋内力变化 |
3.6.5 梁端缝隙变化 |
3.7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自复位梁钢框架的初始刚度研究与构造优化 |
4.1 引言 |
4.2 自复位体系的初始刚度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不同自复位体系的初始刚度 |
4.2.2 新型自复位梁框架的初始刚度 |
4.3 考虑销轴连接的理论计算 |
4.3.1 自复位梁等效惯性矩 |
4.3.2 销轴连接轴向刚度 |
4.4 考虑销轴连接和梁内长度误差的有限元计算 |
4.4.1 精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2 精细有限元模型试验验证 |
4.5 具有更高初始刚度的自复位梁框架 |
4.5.1 精细有限元模型参数分析 |
4.5.2 自复位梁框架构造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唯象模型的自复位梁钢框架抗震性能参数分析 |
5.1 引言 |
5.2 自复位梁唯象模型的建立 |
5.2.1 滞回参数计算 |
5.2.2 模型试验验证 |
5.3 不同层数框架算例的确定 |
5.4 近远场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
5.5 自复位梁框架近远场地震下响应差异 |
5.6 自复位梁框架滞回参数影响分析 |
5.6.1 第一刚度比αsc |
5.6.2 “屈服”强度比βsc |
5.7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自复位梁钢框架的等效抗震设计方法 |
6.1 引言 |
6.2 自复位梁的等效原则 |
6.3 设计步骤 |
6.4 多单元离散模型试验验证 |
6.5 设计算例及单自由度分析 |
6.6 设计方法的算例验证 |
6.6.1 模态分析及非线性推覆分析 |
6.6.2 非线性时程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带填充墙自复位梁钢框架性能试验与抗震评估 |
7.1 引言 |
7.2 填充墙的破坏机理 |
7.3 带填充墙的自复位梁钢框架试验 |
7.4 填充墙本构模型的提出 |
7.4.1 现有本构模型 |
7.4.2 新型填充墙本构模型 |
7.5 带填充墙梁柱节点弱约束框架试验验证 |
7.6 带填充墙传统节点刚接框架试验验证 |
7.7 考虑填充墙影响的非线性时程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四、高层后张预应力框架梁施工技术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潘从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2]预制预应力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王振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研究进展[J]. 薛伟辰,胡翔.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9)
- [4]摇摆减震钢框架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 孙祚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5]新型装配式框架-BRB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 刘旭. 广州大学, 2020(02)
- [6]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 周林丽. 广州大学, 2020(01)
- [7]“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适用性指标研究[D]. 李晴. 东南大学, 2020
- [8]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柱失效下的结构连续倒塌试验研究[D]. 何嘉轩.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9]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应用研究[D]. 杨辉. 东南大学, 2020(01)
- [10]自复位梁钢框架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 黄小刚. 东南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