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16基因在人胃癌活检标本中表达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庞晨[1](2020)在《铁皮石斛对肺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和对自噬相关因子、肿瘤相关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裸鼠体内移植瘤实验研究,初步探讨鲜铁皮石斛对人肺腺癌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培养实验所需细胞并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其种属和来源进行相关的鉴定。2、建立A549肺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并进行实验研究:将裸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铁皮石斛低浓度组、铁皮石斛中浓度组、铁皮石斛高浓度组。裸鼠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30m L/kg)、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给药(每隔一天给药,0.025 g/kg),低浓度铁皮石斛、中浓度铁皮石斛、高浓度铁皮石斛每天分别以6.25g/kg、12.5g/kg、25 g/kg灌胃给药,在给药期间,每隔一天测量一次瘤体积。停药次日,处死裸鼠,剥离瘤体称重测量后待用。3、HE染色法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铁皮石斛对裸鼠移植瘤瘤组织中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以及增值指数Ki67的蛋白表达的影响。4、RT-PCR技术检测铁皮石斛对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的抑癌基因p53、p16以及EGFR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鉴定实验表明目标细胞为人的肺腺癌细胞株且成功建立A549肺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2、与阴性对照组(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以及铁皮石斛低、中、高浓度组药物均可减缓裸鼠移植瘤生长,缩小肿瘤体积,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组和低中高3个浓度剂量的抑瘤率分别达到62%、51%、52%、56%,并呈剂量依赖关系。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同阴性对照组相比,中浓度铁皮石斛组、高浓度铁皮石斛组、阳性对照组的Beclin1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高浓度铁皮石斛组、阳性对照组的Ki67阳性率逐渐降低。4、RT-PCR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中浓度和高浓度铁皮石斛给药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的EGFR m R N A水平均显示下调且高浓度铁皮石斛给药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铁皮石斛给药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的p53和p16 m RNA水平均显示上调;其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中浓度和高浓度铁皮石斛给药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的p 1 6 m R N A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 5);各浓度铁皮石斛给药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的p53 m RNA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铁皮石斛具有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组织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自噬相关因子B e c l i n 1和抑癌基因p 1 6和p 5 3的表达、下调E G F R的表达相关;可能通过启动细胞自噬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张颖[2](2020)在《脾胃湿热证早期胃腺癌与P16、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次研究旨在通过探讨P16、VEGF在脾胃湿热证早期胃腺癌的表达水平,分析脾胃湿热证早期胃腺癌与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行胃ESD术或外科手术,术后标本病理证实为早期胃腺癌(Early Gastric Adenocarcinoma)的患者,从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脾胃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各30例,并从我院体检中心选取正常对照组20例,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P16及VEGF分别在脾胃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及正常对照组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三组间P16及VEGF的表达并进行对比,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1.脾胃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正常对照组三组间的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P16、VEGF分别在不同年龄、性别、部位、浸润深度(Depth Of Infiltration,DOI)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P16、VEGF分别在脾胃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间的分化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P16的低分化腺癌(Poor-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PDA)组与高分化腺癌(Well-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WD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5),中分化腺癌(Moderate-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MDA)组分别与低分化腺癌组、高分化腺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s=0.318,P=0.013<0.05);5.P16在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67%、53.33%、100.00%,正常对照组分别与脾胃湿热证组、脾胃虚弱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P=0.002<0.01),脾胃湿热证组与脾胃虚弱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VEGF的低分化腺癌组与中分化腺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腺癌组分别与低分化腺癌组、中分化腺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1、P=0.041<0.05),其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s=﹣0.399,P=0.002<0.01);7.VEGF在脾胃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6.67%、33.33%、5.00%,正常对照组分别与脾胃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4<0.05),脾胃湿热证组VEGF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脾胃虚弱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5);8.P16与VEGF的表达情况之间呈负相关(rs=﹣0.516,P<0.01)。结论:1.在早期胃腺癌中,脾胃湿热证的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脾胃虚弱证,P16的表达在两证型之间则无明显差异;2.P16的低表达与VEGF的高表达可能在早期胃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一定作用;3.在早期胃腺癌中,P16与VEGF的表达情况之间呈负相关。
杨素贤[3](2020)在《宫颈病变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Ki67和P16表达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对宫颈病变患者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检测,分析所检标本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的感染型别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探讨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Nuclear associated antigen Ki67,Ki67)和多肿瘤抑制基因P16蛋白(MTS1 multi pletumorsuppressor,P16)在各级宫颈病变中进行表达情况,从而为今后女性宫颈病变的预防控制及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收集病理科已确诊为宫颈病变患者的脱落细胞,提取细胞DNA,用β-actin引物,对所收集标本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检测所提取标本DNA质量;以HPV L1区通用GP5+/6+为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标本中HPV总感染率,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标本进行高危型HPV的分型检测,并对HPV感染率较高,排列于前三位的型别,用HPV E6型特异性引物进行验证。2.对收集的标本,依据TBS(the 2001 Bethesda system)分级系统,按照年龄以及细胞病理学诊断进行分组,统计分析年龄以及宫颈病变的细胞病理学分级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3.筛选出高危型HPV阳性标本的存档石蜡标本,分别进行Ki67及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HR-HPV感染、Ki67及P16蛋白表达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1.所收集492例宫颈病变患者标本中,检测到289例HPV阳性,总感染率为58.74%(289/492)。检出15种高危型别,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82。其中,HPV52(17.48%)、HPV16(13.01%)和HPV58(12.60%)感染阳性率位居前三位。2.所收集492例标本中,按年龄进行分组,经统计学分析表明,HPV阳性感染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P<0.05);细胞病理学分级结果如下:228例炎症(Inflammation,其中有61例HPV感染阳性),70例非典型鳞状上皮(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其中有49例HPV感染阳性),93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其中有82例HPV感染阳性),8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其中有78例HPV感染阳性),19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19例全部为HPV感染阳性)。HPV的感染状况与宫颈病变的级别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宫颈病变的级别越高,存在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的几率越大,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在收集的193例HR-HPV阳性的蜡块标本中,慢性宫颈炎61例(其中有7例HPV52感染阳性、7例HPV16感染阳性、3例HPV58感染阳性),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35例(其中有7例HPV52感染阳性、11例HPV16感染阳性、3例HPV58感染阳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78例(其中有24例HPV52感染阳性、36例HPV16感染阳性、16例HPV58感染阳性)和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19例(其中有6例HPV52感染阳性、9例HPV16感染阳性、4例HPV58感染阳性)。Ki67的阳性表达率按照慢性宫颈炎→LSIL→HSIL→CSCC的顺序依次为:24.59%、60.00%、83.33%、94.74%,且Ki67表达阳性细胞在鳞状上皮内的位置分布按此顺序逐渐加深。P16的阳性表达率按照慢性宫颈炎→LSIL→HSIL→CSCC的顺序依次为:14.75%、48.57%、84.62%、94.74%。统计分析显示:HPV52、16、58感染与Ki67及P16带状表达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1.所检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总感染率为58.74%,其中HPV52、16、58的阳性感染率较高,位居前三位。2.HPV感染状况有显着年龄差异,而HPV的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3.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中,Ki67、P16蛋白表达强度及两者的分布模式都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而HR-HPV感染与Ki67、P16表达也呈现正相关关系。提示通过分析宫颈病变组织中HR-HPV感染状况以及Ki67、P16表达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宫颈病变患者。图24幅;表10个;参165篇。
唐玉娇[4](2020)在《IMP2、PTEN、P53及P1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分析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88例子宫内膜癌(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IMP2、PTEN、P53及P16分别在E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E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EC中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应用价值。最后探讨分析IMP2检测在鉴别子宫内膜样癌与浆液性癌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EC患者术后癌灶组织石蜡标本88例。回顾分析这88例EC患者的各项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IMP2、PTEN、P53及P16在其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记录分析数据资料。使用IBM 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中患者发病年龄分布于35-86岁,平均发病年龄56.9±9.6岁,中位发病年龄56.5岁,年龄≥50岁者72例(81.82%)。子宫内膜样癌者69例(79.31%)。肌层浸润深度<1/2者56例(63.64%)。淋巴结有转移者8例(9.09%)。手术-病理分期Ⅰ-Ⅱ期者72例(81.82%)。2.IMP2在年龄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50岁组至年龄≥50岁组,IMP2表达的阳性强度呈上升趋势(Gamma=0.607,P<0.05)。IMP2在子宫内膜样癌与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IMP2在浆液性癌中均呈现强阳的表达模式。此外,IMP2在组织学分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组织学级别的升高,IMP2表达的阳性强度呈上升趋势(Gamma=0.595,P<0.001)。IMP2在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各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P16在病理分型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16在组织学分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组织学级别的升高,P16表达的阳性强度呈上升趋势(Gamma=0.602,P<0.001)。P16在肌层浸润深度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肌层浸润深度从<1/2组至≥1/2组,P16表达的阳性强度呈上升趋势(Gamma=0.397,P<0.05)。P16在年龄、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各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P53在病理分型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浆液性癌中P53呈突变型着色染色结果占P53所有染色结果的比例(83.30%)明显高于子宫内膜样癌中P53呈突变型着色的比例(17.40%)。P53在各组织学分级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53呈突变型着色染色结果占P53所有染色结果的比例随着组织学级别的升高而增高。P53在年龄、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FIGO分期各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PTEN在病理分型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组织学分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组织学级别的升高,PTEN表达的阳性强度呈上升趋势(Gamma=0.337,P<0.05)。PTEN在年龄、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各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IMP2与P16、PTEN在E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0,0.237(P<0.05);P16与PTEN在E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21(P<0.05)。7.IMP2检测结果与原病理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P>0.05),且经过Kappa一致性检验,可以认为IMP2诊断与原病理诊断在鉴别子宫内膜样癌与浆液性癌中的诊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993,P<0.001)。IMP2对子宫内膜样癌的诊出率为97.10%,误诊率为0,漏诊率为2.90%。其对浆液性癌的诊出率为100%,误诊率为11.11%,漏诊率为0。结论:1.IMP2、P16、P53及PTEN在EC中的表达模式均与EC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相关,其中IMP2、P16及PTEN表达的阳性强度均随着组织学级别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且P53呈突变型着色的染色结果占P53所有染色结果的比例也随着组织学级别的升高而升高。提示他们可能参与了EC的进展过程,对EC恶性程度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2.IMP2、P16与PTEN在E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他们可能在EC的进展过程中存在相关性。3.IMP2可能成为病理学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样癌与浆液性癌中一种新的辅助诊断标记物,对鉴别此两型EC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刘培[5](2019)在《BTG3及ANRIL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胃癌是世界上也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胃癌预后良好,但诊断率低,临床上仍以中晚期胃癌多见,预后差,死亡率高。故仍需要探索新的诊治技术及改善预后的方法。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揭示了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多种分子机制,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生长因子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异常改变,及多种致癌信号通路的异常均参与其发生发展,为筛选胃癌标记物及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既往研究及本课题前期试验发现BTG3(B-cell translocation gene 3)低表达存在于胃癌中,细胞功能实验证明了BTG3低表达可以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抑制胃癌细胞凋亡。另外发现BTG3与多种基因存在相互联系,和miR-106b、Wnt信号通路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联系,但之间参与的分子及相关调控机制尚未阐明,需要进一步探讨。本课题前期试验还发现ANRIL(antisense non-coding RNA in the INK4 locus)作为一种长链非编码RNA,在胃癌中高表达,可以促进胃癌细胞恶性增殖,和miR-99a有一定的联系,之间的调控机制尚未阐明,而miR-99a与BMI1(B-cell-specific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integration site-1)可能存在调控关系,需进一步证实,另外BMI1属于多梳基因家族成员,与ANRIL在结构上有一定的联系,功能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尚不确定,三者之间的联系及对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需进一步确证。目的:本文通过探讨BTG3与miR-106b、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胃癌恶性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调控联系,并探讨ANRIL与miR-99a、BMI1在胃癌中表达及对胃癌恶性增殖的调控及联系,多线路阐明胃癌增殖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为筛选胃癌标记物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一、BTG3与miR-106b、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胃癌增殖中的调控关系1.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石蜡组织中BTG3蛋白表达情况,包括120对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石蜡,同期116例胃镜活检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上皮内瘤变石蜡组织及110例胃镜活检浅表性胃炎石蜡组织,并探讨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H.pylori感染与BTG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2.SGC-7901、MKN-45胃癌细胞系及GES-1人胃粘膜上皮细胞系进行细胞培养,qPCR方法检测细胞中BTG3、miR-106b及wnt1、β-catenin、c-myc、CyclinD1的表达差异;3.SGC-7901、MKN-45胃癌细胞系进行细胞培养并分别转染miR-106b模拟剂和抑制剂,qPCR检测转染效果,CCK8实验检测转染后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胃癌细胞中BTG3、β-catenin蛋白表达差异;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两种胃癌细胞系中miR-106b对BTG3的调控;4.转染miR-106b模拟剂胃癌细胞再转染BTG3质粒DNA,Western blot检测BTG3、β-catenin蛋白表达变化,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变化。5.使用针对BTG3的质粒DNA及shRNA转染两种胃癌细胞系,q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果,CCK8实验检测转染后胃癌细胞增殖状态,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胃癌细胞wnt1,β-catenin,c-myc和CyclinD1的表达变化。6.应用Weston blot检测GES-1、SGC-7901及MKN-45中磷酸化β-catenin的表达,及BTG3质粒DNA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及MKN-45中磷酸化β-catenin表达变化。二、ANRIL与miR-99a、BMI1在胃癌增殖中的调控关系1.收集外科手术切除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20对,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标本作为对照组,选择SGC-7901、MKN-45胃癌细胞系及GES-1永生化胃壁细胞株进行细胞培养,qPCR方法检测组织及细胞中ANRIL表达;2.两胃癌细胞系进行细胞培养,使用针对ANRIL的shRNA转染细胞,qPCR方法检测转染效果,CCK-8实验检测转染后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变化;3.qPCR检测胃癌组织中miR-99a的表达,及敲减ANRIL胃癌细胞中miR-99a的表达;4.敲减ANRIL胃癌细胞再转染miR-99a抑制剂,qPCR检测对miR-99a表达的影响,CCK-8实验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5.两胃癌细胞系进行细胞培养,分别转染miR-99a模拟剂和抑制剂,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前后BMI1的表达差异。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胃癌细胞中miR-99a对BMI1的调控。6.使用针对BMI1的质粒DNA及shRNA转染两种胃癌细胞系,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果,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Notch及mTOR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变化。结果:一、BTG3与miR-106b、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胃癌增殖中的调控关系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BTG3低表达(P<0.001),BTG3蛋白表达与胃癌肿瘤分期(P=0.041)及肿瘤分化程度(P=0.032)有关,与年龄、性别、淋巴结是否转移无明显相关性,本课题组首次分析了胃癌中H.pylori感染与BTG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发现H.pylori阳性胃癌组织中BTG3蛋白表达率和H.pylori感染阴性组比较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2.qPCR结果示两胃癌细胞系中miR-106表达较高(P<0.001),BTG3表达较低(P<0.001),wnt1、β-catenin、c-myc和CyclinD1表达较高(P均<0.001)。3.调控miR-106b表达中显示,转染miR-106b模拟剂胃癌细胞中BTG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01),β-catenin蛋白水平增高(P<0.001),胃癌细胞增殖水平加快(P<0.001),在此基础上再转染BTG3质粒DNA,上述结果逆转。转染miR-106b抑制剂胃癌细胞中BTG3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01),β-catenin蛋白水平降低(P<0.001),胃癌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减慢(P<0.001)。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转染miR-106b模拟剂后野生型BTG3-3’UTR报告质粒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01)。4.调控BTG3表达中显示,转染BTG3质粒DNA胃癌细胞BTG3表达上调,胃癌细胞增殖水平减慢(P<0.001),转染BTG3/shRNA细胞BTG3表达下调,胃癌细胞增殖水平加快(P<0.001);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两胃癌细胞系中wnt1、β-catenin、c-myc和CyclinD1的表达与人胃粘膜细胞系中相比均较高(P<0.001)。BTG3表达上调后,wnt1、β-catenin、c-myc和CyclinD1的表达相应降低(P<0.001)。BTG3表达下调后,wnt1、β-catenin、c-myc和CyclinD1的表达相应升高(P<0.001)。6.Weston blot检测GES-1、SGC-7901及MKN-45中磷酸化β-catenin的表达,发现胃癌细胞中磷酸化β-catenin表达降低。BTG3质粒DNA转染胃癌细胞上调BTG3后发现磷酸化β-catenin表达相应增加,和胃癌细胞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ANRIL与miR-99a、BMI1在胃癌增殖中的调控关系1.qPCR结果显示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中ANRIL表达较高(P<0.001,P<0.01),miR-99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较低(P<0.01,P<0.001)。2.shANRIL转染胃癌细胞后,qPCR结果示ANRIL表达明显减低,miR-99a表达相应明显升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BMI1表达也相应减低,CCK8实验显示敲减ANRIL胃癌细胞增殖水平减慢(P<0.001)。敲减ANRIL胃癌细胞经miR-99a抑制剂再转染后,qPCR结果示miR-99a高表达水平可被明显降低(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BMI1低表达水平逆转,CCK8结果示胃癌细胞增殖低水平也被逆转(P<0.001)。3.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转染miR-99a模拟剂胃癌细胞BMI1蛋白表达水平减低(P<0.001),转染miR-99a抑制剂胃癌细胞BMI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01)。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转染miR-99a模拟剂胃癌细胞野生型BMI1-3’UTR报告质粒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01)。4.转染BMI1质粒DNA的胃癌细胞BMI1表达升高,Notch1、磷酸化mTOR及磷酸化p-70S6K表达相应升高(P<0.001),转染BMI1/shRNA的胃癌细胞BMI1表达降低,Notch1、磷酸化mTOR及磷酸化p-70S6K表达也相应降低(P<0.001)。结论:1.BTG3在胃癌中低表达,与胃癌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系,与H.pylori感染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2.BTG3在胃癌细胞中受miR-106b靶向调控,miR-106b高表达可致胃癌细胞增殖加快,可能通过负调控BTG3激活Wnt/β-catenin通路有关。3.胃癌中ANRIL高表达,miR-99a低表达,BMI1高表达,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调控关系。4.敲减ANRIL后胃癌miR-99a表达升高,胃癌细胞增殖减慢,可能与miR-99a调控BMI1影响Notch1及mTOR信号通路有关。
朱璘[6](2019)在《PD-L1、P16和COX-2蛋白表达对评价宫颈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蛋白、P16蛋白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对评价宫颈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常州第四人民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173例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及手术切除或活检的石蜡样本,作为观察组;以20例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的正常宫颈脱落细胞及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标本进行PD-L1蛋白、P16蛋白和COX-2蛋白的免疫组化分析,并对患者治疗结束后总生存期(OS)进行随访。统计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资料间的联系,通过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多因素分析PD-L1蛋白、P16蛋白和COX-2蛋白与总生存期之间的关系,并分析预测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D-L1蛋白、P16蛋白和COX-2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PD-L1蛋白的表达与HPV载量(P=0.004)及FIGO临床分期(P=0.018)有显着相关性。P16蛋白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P=0.027)相关。COX-2蛋白的表达与FIGO分期(P=0.046)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宫颈癌患者的OS均与PD-L1、P16和COX-2蛋白表达明显相关(P<0.05),且三者共同表达的患者生存期更短(P=0.000)。多因素Cox生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L1蛋白(P=0.002)、P16蛋白(P=0.005)和COX-2蛋白(P=0.000)表达、FIGO临床分期(P=0.017)及肿瘤分化程度(P=0.002)与宫颈癌预后显着相关。结论:PD-L1的表达可能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宫颈癌免疫疗法。PD-L1、P16、COX-2蛋白的表达和FIGO临床分期可能是宫颈癌的不利预后因素。
李云慧[7](2019)在《HPV16 E7通过激活CDK6介导FoxM1上调肺癌细胞ACP5表达的分子机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男性和女性肺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14%和12%,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比例高达27%和25%。目前探索和发现新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阐明其作用机制并开展有效的靶向治疗,成为肺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一种环状双链DNA病毒,其感染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其中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Syrj?nen于1979年首先提出HPV感染可能在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现已发现高危型HPV16在肺癌的发生中是最常见的感染类型,HPV16中的E6和E7蛋白是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主要致癌基因。本研究通过讨论肺癌患者与良性病变患者的胸膜腔积液细胞中HPV16 E7、CDK4/6、Fox M1、P16和ACP5的表达,在肺癌细胞系中研究HPV16 E7、CDK4/6、Fox M1、P16和ACP5之间所存在的负反馈调控关系,初步阐明HPV16 E7能通过P16-p Rb通路中CDK6/Fox M1表达上调负反馈抑制P16蛋白表达。因此,发现和研究新的具有应用前景的肿瘤相关基因和相关通路,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肺癌的发病机理,能为肺癌提供早期预防,预后及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特异性的药物靶点。研究方法:1.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细胞病理学实验室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212例患者的浆膜腔液样本。样本含128例胸膜腔液、69例腹膜腔液和15例心包腔液。在212个腺癌细胞积液标本中,128例为恶性,84例为良性和炎性间皮细胞。2.H460细胞系从上海细胞库获得,LK2细胞系由Hiroshi Kijima教授提供。3.酸性磷酸酶染色:样本分别用于常规的细胞学检查和ACP染色。染色试剂采用ACP染色试剂盒。计算ACP染色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用来衡量ACP的诊断效能。4.我们在肺癌细胞系中调控E7的表达,应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定量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q RT-PCR),检测P16、CDK4/6、Fox M1和ACP5的m RNA和蛋白表达变化。随后我们分别干扰P16、CDK4、CDK6和Fox M1,检测其下游基因的m 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研究结果:1.ACP在良性积液中的表达水平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恶性积液(p<0.01)。淋巴细胞或粒细胞中没有获得ACP阳性信号。2.ACP染色在鉴别诊断良恶性浆膜腔积液、胸腔积液、腹水和心包积液中,敏感度显着优于细胞学检查,特异性达到100%。3.H460细胞系转染HPV16 E7后,明显上调了P16、CDK6、Fox M1及ACP5的蛋白表达,但明显下调了CDK6、Fox M1及ACP5的m RNA表达。4.LK2细胞系干扰HPV16 E7后,明显下调了P16、CDK6、Fox M1及ACP5的蛋白表达,同时明显下调了CDK6、Fox M1及ACP5的m RNA表达。5.LK2细胞系干扰P16后,其下游CDK4、CDK6、Fox M1和ACP5蛋白质水平与m RNA水平均上调,表明P16对其下游靶基因具有负向调控作用。6.H460细胞系分别干扰CDK4、CDK6和Fox M1后,其下游指靶基因蛋白水平均下调,m RNA水平变化不明显,结果表明CDK4、CDK6和Fox M1对其下游靶基因均存在正向调控作用。研究结论:鸡尾酒式酸性磷酸酶染色,在鉴别浆膜腔液中的反应性间皮细胞和腺癌细胞,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建立新的检测定性方法。HPV16 E7、P16、CDK6、Fox M1和ACP5在肺癌发生发展中存在调控通路的作用,我们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阐明HPV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客观的实验依据。
刘辉[8](2019)在《HPV、TCT、P16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筛查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2]。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与子宫颈癌密切相关的宫颈病变,其中大多数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可自然消退,然而,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癌变潜力,甚至可能发展成侵袭性宫颈癌,其被视为癌前病变。宫颈癌始于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其通过原位癌发展为浸润性癌,并且发展过程需5-10年或更长时间,故有充分时间进行二级预防[3]。阴道镜下活检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金标准”,遂活检前的精准筛查尤为重要。故本研究目的:对HPV有任何一项阳性和(或)TCT有任何一项异常的患者均联合检测宫颈脱落细胞P16,观察宫颈脱落细胞P16对阴道镜检查的指导意义,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行HPV及TCT宫颈癌筛查的病例。选择进行P16细胞学检测,并半定量宫颈活检组织中P16的表达,并确定细胞学与组织学P16表达的一致性。结果1、HPV在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具有高灵敏度(90.5%)及阴性预测值(77.8%),HPV的感染率随着炎症、CINI、CINII/CINIII和宫颈癌病理结果逐渐增高而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临床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重要作用。2、TCT在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具有高特异度(52.9%)及阳性预测值(69.2%),TCT在炎症、CINI、CINII/CINIII和宫颈癌中阳性率随着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临床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重要作用。3、半定量方法测定病理组织中P16的表达,P16表达阳性率在炎症、CINI、CINII/CINIII和宫颈癌中随着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高(P<0.05),P16在高级别组CINII/CINIII及宫颈癌中均表达强阳性,提示细胞调控已出现异常,P16可能成为指导早期行阴道镜下检查的生物学标志物。4、细胞学P16的检测结果与组织学P16检测结果之间有显着相关性。(r=0.640,P<0.05)5、HPV单独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5%、41.2%、68.4%,TCT单独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7%、52.9%、71.1%,P16单独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8.1%、67.6%、78.9%,HPV与P16联合筛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6%、29.4%、67.1%,TCT与P16联合筛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6%、32.4%、68.4%,HPV、TCT与P16三者联合筛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61.8%、82.9%,可见三者联合筛查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两者联合及单独筛查,采用联合筛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结论细胞学P16与组织学P16之间存在一致性。HPV、TCT、P16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霍奇[9](2017)在《MDIG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量研究结果显示MDIG基因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和肺癌等)的发展及预后相关,但是MDIG在肝细胞癌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肝细胞癌细胞中过表达IKZF1或干扰IKZF1的表达可以影响MDIG的表达水平,MDIG与IKZF1两者之间的m 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Ch IP)结果显示,IKZF1直接结合MDIG的启动子区域,在转录水平上调控MDIG的表达。体外功能实验结果显示,MDIG促进肝细胞癌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稳定干扰MDIG表达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裸小鼠肝脏原位成瘤实验结果显示MDIG促进肝细胞癌细胞体内成瘤。体外进一步实验显示,MDIG降低肝细胞癌细胞对药物索拉菲尼(sorafenib)的敏感性。MDIG含有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实验结果显示,肝细胞癌细胞中MDIG影响组蛋白3赖氨酸9三甲基化表达水平(H3K9me3),H3K9me3在表观遗传上调控p21(CIP1/WAF1)的表达,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结果显示,H3K9me3直接结合p21(CIP1/WAF1)的转录区而影响其表达水平。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15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临床样本分析,发现MDIG在肝细胞癌中表达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MDIG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MDIG在肝细胞癌中促进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有望作为临床治疗肝细胞癌的一个候选分子靶标。
孙高峰[10](2016)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肿瘤流行现状、癌筛评估及肝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2014年肿瘤发病与死亡的流行特征,为肿瘤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分析乌鲁木齐2014年城市居民癌症高风险率、筛查率和检出率,为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探讨肝癌患者AKT1,MDM2,STAT3,PTEN基因多态性与肝癌的关系。使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p16、SLIT2、SCARA5、Runx3基因在肝癌血液中的甲基化状态,为临床早期诊断肝癌,寻找经济快速、特异、敏感的肝癌生物学标志进行探索研究。方法:1)以乌鲁木齐市2014年肿瘤登记处资料为基础,开展乌鲁木齐市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收集,按性别以及年龄别、肿瘤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层,结合乌鲁木齐市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和分析乌鲁木齐市肿瘤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中标率及世标率等指标。标化率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人口和Segi’s标准人口结构为标准。2)以社区为单位动员所有4069岁常住户籍居民,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原则接受有关癌症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高风险评估。检出的高风险对象免费接受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女性乳腺癌和大肠癌临床筛查,分析评估癌症的高风险率、筛查率和检出率。3)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肝癌患者101例为病例组,肝癌高危人群81例为内对照组,健康体检人群102例为外对照组,在全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防癌风险评估问卷》、《中国成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及危险因素调查表》的基础上,用自制问卷收集病例资料,采用SNaPshot的方法检测STAT3rs193922716、rs193922717、rs193922721、rs113994138、rs113994139、rs587777647、rs587777648和PTENrs121909221、rs121909239、rs121909240基因多态性。采用PCR-RFLP的方法检测AKT1rs1130214、rs3730358和MDM2rs2279744基因多态性。4)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肝癌患者25例为病例组,肝癌高危人群25例为内对照组,健康体检人群25例为外对照组,用基因多态性研究问卷收集资料,使用焦磷酸测序的方法检测p16、SLIT2、SCARA5、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1)乌鲁木齐市2014年肿瘤登记调查覆盖729212人,新发肿瘤病例1651例,死亡病例673例,肿瘤发病率为226.41/10万,中标率为150.55/10万,世标率为145.20/10万;肿瘤死亡率为92.29/10万,中标率为54.58/10万,世标率为53.77/10万。男性肿瘤总死亡率高于女性(x2=19.06,P=0.00),肿瘤总发病率低于女性(x2=1.26,P=0.26)。但男性肺癌(含气管,支气管)、胃癌、肝癌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肺癌(含气管,支气管)、甲状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子宫颈癌、肝癌、肾及泌尿系统癌、脑,神经系统癌等是乌鲁木齐市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新发恶性肿瘤总数的72.44%。肺癌(含气管,支气管)、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胆囊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白血病、乳腺癌、食管癌是乌鲁木齐市主要的肿瘤死因,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75.49%。肺癌(含气管,支气管)、肝癌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消化器官,呼吸器官这二大部位是肿瘤新发和死亡的主要两大系统。乌鲁木齐市儿童恶性肿瘤新发病例04岁低龄组是儿童恶性肿瘤的高发年龄。2)共完成49574名调查对象有效调查问卷和风险评估,其中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女性乳腺癌和大肠癌的高风险检出率分别为13.25%、12.03%、20.38%、18.36%、14.21%。五种癌症高风险率中上消化道癌最高,各种癌症风险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x2=1785,P=0.00)。单癌种、两癌种、三癌种、四癌种和五癌种高风险的比例依次为26.86%、9.68%、4.50%、2.62%和0.35%。五类癌的筛查率分别为肺癌37.36%、肝癌41.27%、上消化道癌19.82%、乳腺癌45.53%和大肠癌16.61%。肺癌或疑似肺癌检出率为0.49%,可疑肝癌检出率为0.12%,上消化道癌检出率为0.15%,乳腺B超+钼靶BI-RADS4-5级检出率2.27%。大肠癌检出率为0.17%。3)基因多态研究三组性别、民族、年龄分布没有显着差异。职业、文化程度、职业接触史、人均收入、是否曾患乙肝、肝硬化、糖尿病及家族肝癌史方面三组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内对照组及外对照组STAT3基因和PTEN基因分布均为纯合子,未发生变异。AKT1基因rs1130214、rs3730358位点和MDM2rs2279744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三组之间的分布有差异(P<0.05)。以各位点是否突变为因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只有AKT1基因rs1130214位点肝癌与肝癌高危人群更易发生突变(OR=1.91,95%CI:1.252.91),男性比女性更易突变(OR=2.70,95%CI:1.665.00)。4)甲基化研究三组性别、民族、年龄分布没有显着差异。职业、职业接触史、人均收入、是否曾患乙肝、肝硬化、AFP(+)、HBsAg(+)、肉类、豆制品、烟熏油炸食品食物摄入频次、口味偏好三组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基因的7个CpG位点甲基化程度很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IT2基因的CpG3、CpG4位点甲基化水平病例组高于内对照组、外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ARA5基因的CpG2位点三组甲基化率分别为14.00±1.51%、11.35±1.92%、12.13±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62,P=0.00)。Runx3基因的CpG1、CpG2、CpG3、CpG4、Cp G5、CpG8位点三组甲基化率分别为97.20±1.58%、96.00±1.89%、96.24±1.23(x2=3.975,P=0.023);96.96±2.34%、97.20±2.45%、94.00±2.21%(x2=14.189,P=0.000);90.76±1.16%、89.20±2.69%、88.28±1.54%(x2=10.733,P=0.000);91.80±1.35%、90.52±2.55%、90.02±1.22%(x2=5.462,P=0.006);82.56±1.53%、79.12±3.09%、80.02±1.12%(x2=17.697,P=0.000);90.44±1.26%、88.68±2.84%、89.04±1.21%(x2=5.838,P=0.004)。Runx3、SCARA5基因的CpG岛甲基化程度在年龄、性别、乙肝、肝硬化、AFP、HBsAg等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肿瘤发病率接近全国和世界水平,应加强肿瘤综合防控措施。需进一步完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提高筛查和早诊早治效果。AKT1基因rs1130214基因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男性、肝癌患者和肝癌高危人群是AKT1基因rs1130214位点发生突变的影响因素。SCARA5、Runx3基因在肝癌患者中的甲基化表达程度异常,可作为肝癌早期辅助诊断的分子标志。
二、p16基因在人胃癌活检标本中表达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16基因在人胃癌活检标本中表达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铁皮石斛对肺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和对自噬相关因子、肿瘤相关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肺腺癌细胞株在种植裸鼠移植瘤前的鉴定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铁皮石斛对肺腺癌裸鼠移植瘤大小及对自噬相关基因、抑癌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或索引 |
综述 铁皮石斛抑制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脾胃湿热证早期胃腺癌与P16、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排除标准 |
3.1 研究组、对照组纳入标准 |
3.2 正常对照组纳入标准 |
3.3 排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手术仪器设备 |
4.2 病例信息采集 |
4.3 组织标本取材 |
4.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 |
4.5 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果判断标准 |
5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各组的性别、年龄构成情况 |
2 P16、VEGF的表达与临床参数的关系 |
2.1 P16、VEGF的表达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分析 |
2.2 P16、VEGF表达与分化程度的关系 |
2.3 P16、VEGF表达与浸润深度的关系 |
2.4 P16、VEGF表达与发病部位的关系 |
2.5 P16、VEGF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3 P16、VEGF表达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1 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的分化程度分析 |
3.2 脾胃湿热证组与脾胃虚弱证组的 P16、VEGF 的分化程度分析P16、VEGF表达在三组间的表达情况 |
3.3 P16、VEGF表达在三组间的表达情况 |
讨论与分析 |
1 现代医学对胃癌的认识 |
1.1 胃癌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1.2 P16的功能、结构 |
1.3 P16与胃腺癌的关系 |
1.4 VEGF的结构、功能 |
1.5 VEGF与胃腺癌的关系 |
1.6 P16、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 |
2 祖国医学对胃癌的认识 |
2.1 胃癌的中医病名 |
2.2 胃癌的病因病机 |
2.3 胃癌的辨证分型 |
3 脾胃湿热证早期胃腺癌与P16、VEGF表达的关系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宫颈病变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Ki67和P16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宫颈病变中高危型HPV感染状况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主要仪器 |
1.1.2 主要试剂 |
1.1.3 溶液配制 |
1.1.4 标本及临床资料收集 |
1.1.5 引物设计 |
1.1.6 标本DNA的提取 |
1.1.7 提取标本DNA质量检测 |
1.1.8 标本HPV总感染率的检测 |
1.1.9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15种型别检测 |
1.1.10 HPV52、HPV16、HPV58 型别检测的结果验证 |
1.1.11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 |
1.2.2 标本DNA质量检测 |
1.2.3 标本HPV总感染率检测 |
1.2.4 标本的15种高危型HPV的型别检测及型别验证 |
1.2.5 HPV型别的分布特征 |
1.2.6 临床病理特征中高危型HPV感染的统计学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HR-HPV、Ki67、P16 蛋白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1.3 试剂配制 |
2.1.4 标本及临床资料收集 |
2.1.5 对蜡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程序 |
2.1.6 对蜡块进行免疫组化结果的观察和判断 |
2.1.7 统计学处理 |
2.2 实验结果 |
2.2.1 不同阶段的宫颈病变中Ki67及P16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2.2.2 不同宫颈病变中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分析 |
2.2.3 不同宫颈病变中Ki67表达阳性细胞在鳞状上皮中的位置分布 |
2.2.4 不同宫颈病变中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析 |
2.2.5 不同宫颈病变中HPV52、16、58的分布 |
2.2.6 HPV52、16、58 的感染与Ki67和P16 表达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人乳头瘤状病毒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
2.3.2 Ki67与宫颈病变的相关研究 |
2.3.3 P16蛋白与宫颈病变的相关研究 |
2.3.4 HPV感染与Ki67和P16 表达的相关研究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3章 综述 |
3.1 HPV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 |
3.2 HPV的型别分类及相关疾病 |
3.3 HPV的感染及致病机制 |
3.4 HPV感染的危险因子 |
3.4.1 年龄因素 |
3.4.2 性别因素 |
3.4.3 多重感染 |
3.4.4 遗传因素 |
3.4.5 身体状况 |
3.4.6 激素水平 |
3.4.7 行为危险因素 |
3.4.8 其他易感因素 |
3.5 宫颈癌相关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
3.5.1 Ki67在细胞中表达的意义 |
3.5.2 P16阳性表达在临床上的应用 |
3.5.3 P53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 |
3.5.4 其他基因对宫颈癌发生的影响 |
3.6 HPV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4)IMP2、PTEN、P53及P1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标准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标本处理 |
2.3.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2.3.3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读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88例EC的临床病理特征 |
3.2 IMP2、PTEN、P53、P16在EC中的表达与E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2.1 IMP2的表达与E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2.2 P16的表达与E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2.3 P53的表达与E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2.4 PTEN的表达与E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3 IMP2、P16及PTEN在 EC中表达的相关性 |
3.4 IMP2检测在鉴别子宫内膜样癌与浆液性癌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
第4章 讨论 |
4.1 88例EC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 |
4.2 IMP2、PTEN、P53、P16在EC中的表达与E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分析及IMP2、P16、PTEN在EC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4.3 IMP2检测在鉴别子宫内膜样癌与浆液性癌中的辅助诊断价值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综述 IMP2基因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BTG3及ANRIL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BTG3与miR-106b、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胃癌增殖中的调控关系 |
1 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组织材料和仪器试剂 |
2.1.1 组织标本及细胞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试剂配制 |
2.1.5 引物设计 |
2.2 实验方法 |
2.2.1 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织BTG3 表达 |
2.2.2 目的细胞培养 |
2.2.3 qRT-PCR检测各组细胞BTG3、miR-106b表达 |
2.2.4 调控miR-106b对 BTG3 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
2.2.5 调控BTG3 的表达对细胞增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
2.2.6 BTG3 对 mi R-106b 的反调控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免疫组化实验结果 |
3.2 qPCR检测胃癌细胞中BTG3、miR106 的表达结果 |
3.3 调控miR106 对胃癌细胞中BTG3 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 双荧光素酶告实验验证BTG3与miR-106b靶向关系 |
3.5 调控BTG3及miR-106b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3.6 上调及下调BTG3 对胃癌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ANRIL与 miR-99a、BMI1 在胃癌中的调控关系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器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qRT-PCR检测ANRIL、miR99a的表达 |
2.2.2 敲减ANRIL的效果检测 |
2.2.3 调控miR-99a对胃癌细胞BMI1 表达的影响 |
2.2.4 双荧光素酶基因检测验证miR-99a对 BMI1 表达调控 |
2.2.5 调控BMI1对Notch及 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
2.3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ANRIL在胃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上调 |
3.2 q-PCR检测敲减ANRIL的效果 |
3.3 敲减ANRIL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
3.4 miR-99a在胃癌中低表达 |
3.5 敲减ANRIL对 miR-99a表达及胃癌增殖的影响 |
3.6 调控miR-99a对 BMI表达的影响 |
3.7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99a靶向调控BMI1 |
3.8 胃癌中ANRIL、miR-99a、BMI1 三者的调控联系 |
3.9 胃癌中BMI1 可激活Notch及 mTOR信号通路 |
4.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6)PD-L1、P16和COX-2蛋白表达对评价宫颈癌患者预后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材料和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宫颈癌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引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7)HPV16 E7通过激活CDK6介导FoxM1上调肺癌细胞ACP5表达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鸡尾酒式酸性磷酸酶APC在浆膜腔积液细胞中的染色 |
3.2 过表达HPV16 E7明显上调了P16、CDK6、FoxM1及ACP5的蛋白表达,但明显下调了CDK6、FoxM1及ACP5的mRNA表达 |
3.3 干扰HPV16 E7明显下调了P16、CDK6、FoxM1及ACP5的蛋白表达,同时明显下调了CDK6、Fox M1及ACP5的mRNA表达 |
3.4 干扰P16明显上调了CDK4、CDK6、FoxM1及ACP5的蛋白表达,同时明显上调了CDK4、CDK6、FoxM1及ACP5的mRNA表达 |
3.5 干扰CDK4和CDK6明显下调了FoxM1和ACP5的蛋白表达,但两者的mRNA变化不明显 |
3.6 干扰FoxM1明显下调了ACP5的蛋白表达,但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HPV、TCT、P16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筛查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实验方法和材料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型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献综述 P16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三、致谢 |
四、个人简介 |
(9)MDIG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章 IKZF1 在肝细胞癌中转录调控MDIG的表达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MDIG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功能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MDIG在肝细胞癌中表观遗传调控p21(CIP1/WAF1)的表达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MDIG在肝细胞癌中差异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新疆乌鲁木齐市肿瘤流行现状、癌筛评估及肝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乌鲁木齐市肿瘤流行现况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乌鲁木齐市2014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筛查效果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AKT1、MDM2、STAT3、PTEN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的病例对照研究 |
1 内容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原发性肝癌p16、SLIT2、SCARA5、Runx3基因甲基化研究 |
1 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DNA甲基化与肿瘤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四、p16基因在人胃癌活检标本中表达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铁皮石斛对肺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和对自噬相关因子、肿瘤相关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D]. 庞晨.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脾胃湿热证早期胃腺癌与P16、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 张颖.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宫颈病变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Ki67和P16表达分析[D]. 杨素贤.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4]IMP2、PTEN、P53及P1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 唐玉娇. 青海大学, 2020(02)
- [5]BTG3及ANRIL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研究[D]. 刘培. 青岛大学, 2019(07)
- [6]PD-L1、P16和COX-2蛋白表达对评价宫颈癌患者预后的意义[D]. 朱璘. 苏州大学, 2019(04)
- [7]HPV16 E7通过激活CDK6介导FoxM1上调肺癌细胞ACP5表达的分子机制[D]. 李云慧.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8]HPV、TCT、P16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筛查的作用研究[D]. 刘辉. 锦州医科大学, 2019(01)
- [9]MDIG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D]. 霍奇.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10]新疆乌鲁木齐市肿瘤流行现状、癌筛评估及肝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孙高峰.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