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市职工合理化建议和发明创造活动成绩斐然(论文文献综述)
刘羿伯[1](2021)在《跨文化视角下城市街区形态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存刚[2](2021)在《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推进,作为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生产要素供给日趋收紧,产业升级压力加大,资源环境面临更大的挑战,单纯依靠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正进入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从土地资源使用的角度来看就要锁定总量,推进空间结构优化,充分挖掘和利用闲置、低效、功能配置不合理的用地;推动工业园区的更新,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这已经成为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作为工业用地更新的前置条件,针对宗地尺度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工业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与部门访谈收资的方法,整理园区发展历程,分析工业用地现状与特征,从经济效益、空间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企业发展五个方面对1407个工业地块进行集约利用评价,对评价结果从不同角度分类分析,总结工业宗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体系与方法,为有效识别低效利用土地、科学编制工业园区更新规划、有效指导工业存量空间优化提供支撑。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五个章节。论文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本文的基础研究部分。该部分主要对论文的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相关概念、基础理论、国内外相关研究等进行综合评述,总结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尺度、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引出本文的研究重点,即微观层面宗地尺度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论文第二部分为第三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该部分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善优化评价内容、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构建宗地尺度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论文第三部分为第四章,是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实证应用。该部分分析了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概况和工业用地的发展状况,引入上文建立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每个工业产权地块进行综合评价、打分,总结并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结果,对工业用地的更新方向和实施路径进行引导。论文第四部分为第五章,是结语部分。该部分总结了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主要结论,指出研究的创新及存在的不足,为今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提供借鉴,对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在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构建中,结合工业地块的行业分类及企业运营特征等因素,构建了包括空间、经济、生态、社会、企业发展等5个评价目标,11个评价子目标,29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其中,企业发展作为本文新增加的评价目标,包括企业规模、发展潜力两个子目标,涵盖了企业发展能级、规模、产业发展方向、政策等诸多相关指标,完善了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应用研究中,结合苏州工业园区的特点及发展阶段,应用前文的评价体系对园区1407宗工业地块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多角度分析,明确低效利用土地的分布特点,依此划定更新单元,引导更新的方向。
胡铭帅[3](2020)在《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是一所由旧式科班向新式戏曲教育过渡的戏曲学校,在中国戏曲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京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对戏曲教学的现代化探索,颇具现实意义。文章细致梳理了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十年的办学史与演出史。首先,戏校共经历焦菊隐、金仲荪两任校长,他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戏曲改良意识,并在改良革新宗旨的指导下,逐步探索确立了戏校的教育方法,在组织架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剧本改编和创作、舞台实践、社会影响等方面做出了创新。其次,是对其演出史的梳理,戏校的演出也是教学的一部分,“教演结合”是传统科班一以贯之的做法,而戏校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对传统戏的教学,戏校会聘请名师,以至学生能得到实授,学生们拥有大量的日常实习演出,并在演出中夯实基础、加快成才。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创办于1930年,直至1940年解散,十年间,中华戏校出人出戏、成才高效,堪称戏曲教育的成功范例,为当代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戏曲人才教育提供了借鉴与分析意义的范本,其成功经验值得深入系统的梳理、总结。
袁桦[4](2018)在《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研究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制造业是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产业,在城市的兴起及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仍然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制造业的集聚和发展不仅对城市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作用。制造业集聚,作为一种空间地缘现象,对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国家级城市群之一,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制造业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打造优势集群,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的多重背景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的城市为对象,研究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的关系,对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产城融合、推动城市创新、促进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制造业集聚形成的推动城市增长的内生力量出发,以产业集聚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制造业的特征,构建了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选取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的增长指标和制造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随后,采用面板数据回归、门槛回归、空间面板回归等方法对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得到较为丰富的结论。从理论方面看,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分工是促进城市增长的途径之一。制造业在城市内集聚形成了劳动分工,同时又伴随着知识分工。而随着知识分工的深化,专业的制造知识得以积累,知识积累带来规模报酬的递增,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源泉。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溢出是推动城市增长的另一条途径。制造业在城市内的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加速了城市内同一行业内企业间的知识交换,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内行业间的知识交换。而知识交换又能够促进城市的创新成果的产生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成为城市增长的动力。此外,知识传播和扩散不仅发生在城市内,也发生在城市间。因此,城市内制造业集聚产生的效应能够通过城市间的空间关联机制对其他城市的增长产生影响,进而带动城市群的整体增长。从实证方面来看,首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具有相对优势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集聚虽然对城市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但这些制造业部门通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生产性知识则有助于城市创新成果的产生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其次,随着制造业和城市的发展,制造业集聚通过行业内和行业间的交流而产生的知识溢出对城市的作用从促进城市效率提高转变为促进城市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而更大规模的城市也更利于制造业集聚通过知识溢出机制促进城市增长。第三,城市间社会关系的接近,有利于发挥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一方面,社会距离的接近不仅有助于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新兴制造业产生的知识在城市群内扩散,也有利于金属制品业、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的集聚形成的知识积累在空间中发挥作用,进而带动城市群的增长。另一方面,社会关系的接近加速了制造知识在城市间的传播和扩散,促进了城市间的相互学习,从而提升了城市群整体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有助于城市群的可持续增长。上述结论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要正确地处理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的关系,充分发挥其促进创新和人力资本的作用,限制其对城市效率的消极作用。其次,要关注制造业与城市增长的匹配关系,使之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第三,要形成城市间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制造过程形成的交流平台,促进城市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城市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流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群增长的推动作用。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角上,本文聚焦于制造业集聚对城市效率和可持续增长的效应研究,并以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共享机制为切入点,将知识分工、知识溢出和空间关联纳入到同一分析框架中,构建了一个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制造业集聚通过知识积累和扩散带来的城市增长效应。(2)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对指标的划分方法、测度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使用了相对可靠的数据作为实证的基础。(3)研究结论上,本文认为,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对城市及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鼓励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固然有利于城市及城市群的增长,但传统制造业在城市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其在生产中积累的知识所形成的创新效应,对建设创新型城市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邱珂[5](2017)在《民国中期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的公交工具设计与制造是现代交通起源,也是早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努力。本文从三方面进行研究。其一、研究民国中期,公交工具设计与交通的整体状况。从当时全国交通网线的拓展、铁路公路与桥梁建设状况、民众出行状况、建国方略与交通策略等方面对民国“黄金十年”的交通整体进行概括。其二,研究民国中期,从国外引入的新式公共公交工具的设计变革特点。(1)新式公交工具出现后,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设计特点及现状。(2)由于国内的交通需要和制造特点,国人对其功能和外型进行改造设计。研究这些适用于民众出行的交通工具,为设计及制造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交通工具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其三,民国“黄金十年”新式公交工具的出现,也促进相关交通公交设施的发展。研究交通工具及公交设施对于中国现代都市化的转型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民国中期交通的十年,也是中国近现代交通工具设计高速发展的十年。在国民经济提升和社会改造的共通努力下,中国近现代化交通工具及制造业成绩斐然,并在这十年内逐步被中国大中城市绝大多数民众所接受。“黄金十年”中国民生经济复苏,社会文明的初步发展,所带来国民素质和观念的提高,推动了民众生活与出行方式进程。这个突破具有特别重大意义,在中国社会百年变革中发挥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力。民国中期迅猛发展的近现代化交通工具设计制造业,是对输入中国的西洋交通工具的“本土化”改造。同时交通工具设计制造业的“现代化”也使民众的出行方式更为现代化。国人从购买引进和组装改造进口交通工具的过程中不懈的探索,为实现交通工具设计制造的“国产化”和使用“大众化”不断的累积经验。而这种经验是从洋务运动以来,国人根据“中国国情”对近现代交通工具设计的经验探索的经验累积。也因为此,本文依托民国社会整体交通工具发展状况,研究民国中期交通工具设计及设施设计,其主要的宗旨是为中国现代交通工具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依据,并为中国的交通工具设计史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刘群彦[6](2017)在《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社会学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向和升级为标志的巨大社会转型中,国家法制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法学领域规范主义与事实主义研究范式的对立映照于科技法学领域,国家科技进步与科研人员法律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关系。国家法规范的存在及其实施之于科技进步的作用,在于以科技成果的力量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转型发展。研究科研人员的法律意识,从“法律反思”的角度进一步指导、调节其行为,从而使其与科技进步形成互动或“共振”关系,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法律意识的既往研究为我们思考科研人员法律意识及其与国家科技进步的关系提供了如下启示:其一是立基于主体内在主观精神的法律意识是否及如何受到外在维度的影响?其二是法律行动在法律意识的内在和外在维度处于何种地位及发挥何种作用?其三是在法律多元主义的法社会学视角下,法律意识是否也存在多元化的图式结构以及其中有何种逻辑关系?其四是渗透于社会生活之中的法律意识是如何影响科技进步的社会秩序?法律意识的过往研究大多站在法理学、社会心理学视角展开,但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其研究呈现出法社会学的转向趋势。法理学内在维度的研究倾向,社会心理学外在维度的引入,法律文化研究中的空间理论以及法社会学的法律多元主义理论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思路。我们试图引进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概念,整合出内在维度、外在维度以及行动意识的法律意识研究的假设图式,通过各种要素的互动关系描述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现实特征以及法律性构建模式。这种图式包括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内在维度(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评价)和外在维度(资源驱动、制度阻滞、转化空间),两者既具有相互扭结的特点,又与科研人员的法律行动意识互为表述。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在确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产资源、交易制度、转化空间三个外在因素之后,将其“切入”到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图式结构中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从而将法律意识分为内生利用型、外发反抗型和传统逃避型三种类型。我们有理由相信,将各种要素融合并在合理分类基础上进行实践研究的模式与传统法律意识的研究完全不同,它不仅是对基于法律实践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事实状态的书写方法,也是法社会学实证法律意识研究的一种新的探索。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问题提出、选题意义、法律意识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路的选择。第二章通过对科技创新场域中法社会学的研究转向分析,提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性及其与法律意识的“互动图式”,以及将科技成果转化外在要素切入法律意识进行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三章对科研人员在资源驱动中的内在法律意识维度的调研,结合科研人员优势累积的要素、知识产权的法律及身份符号化分析,归纳出科研人员内生利用型法律意识的特征和法律性构建。第四章对科研人员在制度阻滞下的内在法律意识维度的调研,结合公权扩张的法律制度、角色转化和法律控制下的交易预期等研究,从而总结分析科研人员外发反抗型的法律意识的特征和法律性构建。第五章着重分析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科层制环境、“微观政治”、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治理想相交织的社会情境中,科研人员的传统逃避型法律意识的特征和法律性构建。第六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对文章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生产资源、交易制度和转化空间的三大要素切入,内生利用型、外发反抗型和传统逃避型三种类型的法律意识各有其具体的图式特征。整体来说,科研人员的法律意识特征为:科研人员内在维度法律意识具有高水平性、非递进性和属性差异性;外在维度的法律意识具有复合性和相互转化性;内外维度的法律意识在互动中生成国家法敬畏之下的民间越轨行动;法律意识从整体上表现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向度,积极性向度居于主导地位。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产生和实践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科技进步秩序的形塑作用,体现了法律与社会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的互动关系,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法律性通过几个方面得以建构:法律意识与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作用,对科研人员的社会分层形成支撑效果;具有普遍意义的民间法规范在公权抑制私权的过程中与国家法规范并存共生,对科研人员的法律意识起到形塑作用;法律意识在微观组织、传统文化中产生外部强制力,并在事实上规范其行动。
邓少君[7](2016)在《风险社会视域下基层矛盾治理研究 ——基于广东省的实践样态》文中研究指明社会治理是人类追求政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社会治理作为一种工具理性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是世界各国通向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选择。中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双重转型期,同时也全面进入风险社会。改革开放使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但是社会建设尤其是社会治理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当下的中国面临社会矛盾多发、社会治安复杂、风险隐患凸显、社群融合困难等突出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发生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也相应地面临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全、管控社会风险等三大基本任务,迫切需要在依法治国视域下,构建基层综合治理体系,在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乌尔里希·贝克1986年首次指出,人类已进入全新的社会形态即“风险社会”时代。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社会双重转型并发生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也使中国同样迈进风险社会,并同时具有前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矛盾共生的“断裂的社会”特征。基于风险社会理论,当今中国高发多发的基层矛盾纠纷,主要是涉及民生领域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相互之间基于权益基础上的民间性冲突和社会性对立。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矛盾风险类型,在类型特征上,可以从对抗性质、所涉主体、适用法律、对象规模、时代背景、主题归属等多重同角度,厘清各类矛盾纠纷的基本属性;在宏观表象上,可以归结为总量长期高企、递增幅度明显,扩散领域宽泛、发展向度多维,结构关系多元、所涉对象复杂,表现形式多样、触点难点交织,强度烈度扩张、社会燃点降低等特征;在发展态势上,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继续面临涉农纠纷量大面广、涉土纠纷对抗激烈、劳资纠纷高发多发、医患纠纷日渐严峻、金融纠纷破坏力强、环保纠纷成为焦点、群体纠纷组织化更加明显的发展趋势。探寻中国社会矛盾纠纷高发频发的风险源头并非易事。在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人们日益增长的权利需求与落后的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也越发明显。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纠纷“井喷”的源头性归因,可以从经济、社会、行政、司法、教育、党建等多个层面寻找症结所在,可以归结为经济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变迁巨大与社会结构分化、政府结构膨胀与管理服务缺失、公平正义有失与法治权威有限、教育扭曲失范与文化精神失魂、基层组织涣散与先锋作用迷失等六个方面的基本缘由,当然每个层面的不同病灶相互交织、盘根错节、复合叠加、甚至互为因果,均会不断诱发、催化出新的社会矛盾。这样更多地从批判的角度对社会风险来源进行比较系统而又一定深度的剖析,对于建立完善中国社会转型期基层矛盾治理格局应该具有基础性的意义。面对社会矛盾纠纷的不同表征与多元起因,广东的改革开放和先行先试无疑做了积极而富于价值的风险调控探索实践。如建立了以行政为主导的制度化路径,通过着重顶层设计、明确责任主体、构建联调机制、改革信访机制等措施,使以国家行政力量为代表的国家治权主导的矛盾解决机制成为一种基础性保障;拓展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社会化路径,提出了坚定人民调解发展方向、拓展人民调解职责内涵、创新人民调解体制机制的思路,特别在如医患纠纷、交通纠纷、环保纠纷等社会矛盾风险热点领域,大力推进和发展第三方专业性、行业性社会组织的治理思路显得更富创新意义;创设了以诉前联调为机制的法治化路径,矛盾纠纷当事人到法院起诉后、在法院正式立案前,以法院为主导,法院与各行政职能部门、行业组织协调联动,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探究了以复合治理为基本框架的多元化路径,通过厘清各种解纷方式的主体与特性、关系定位与路径选择、探索经验与现实困惑,对多元解纷机制的未来进路和网络结构做了具有一定前瞻意义的探讨,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中国执政党一直在探求国家长治久安之道。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综合治理,到中共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相继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这一系列重大决策无疑适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同阶段的治理需求。然而,以政府主导的国家治理体系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尽管历经多次改革,最终都是陷入了一种不良循环,特别是作为国家治理基础的镇街治理机构,由于强调与县级以上各职能部门的条条对接、垂直管理,反而造成基层治理部门分割、资源分散、单打独斗、效率低下。在这样的国情下,广东省创设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实战平台,通过有效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理顺治理机制,健全运行机制,凝聚了基层治理正能量,产生了1+1>2的治理效果。从广东经验中可以得到创新基层社会矛盾风险治理的五点启迪: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理念,强化“以人为本”价值观、推进“利民便民”服务观、践行“依法治理”法治观;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格局,盘活政府资源存量、优化镇街资源配置,培育基层社会组织,实现“官民共治共享”;创新基层矛盾治理体制,建立以县区为龙头、以镇街为支撑、以村居为基础、以网格为细胞的治理体系;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方法手段,推进指挥协调扁平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治理手段信息化、治理方式多样化;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目标管理,细化目标管理责任、强化综治政策工具、完善考评问责体系。这些思路和建议,体现了现代社会风险防控与治理的发展理念,对各地深化基层矛盾治理具有一定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李国甫[8](2014)在《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职工创新工作室不仅是一个时髦的词汇,而且还是一个新生的群体。我们身处在一个创新创新再创新的时代,汹涌澎湃的工作室浪潮,是一股地地道道的职工自主创新的潮流。在企业全员自主创新活动中,职工创新工作室是一支锐不可当的"劲旅",挺立潮头,独领风骚。当下,我们有必要对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实践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和理性分析,对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加强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管理,进行必要的思考。
文大稷[9](2014)在《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研究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文中研究表明实践教育是针对“理论脱离实际的教育倾向”和“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理念,体现了时代的呼唤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思想。尤其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略实践教育的重要作用,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同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缺一不可。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地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就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日益凸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而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新世纪的人才培养说到底就是造就一批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其主体自身的实践教育活动密切相关,试想一个没有实践能力的人能具备创新精神吗?因此,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内容除导论外分五章,按照如下理路来展开研究:首先,对实践教育的概念进行诠释,实践教育是相对于理论教育而言,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而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从而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论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根基,其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教育的哲学基础,它从哲学高度论述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其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指南,高校开展大学生实践教育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培养“四有”新人的必然选择;其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基础,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实现;其四,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依据,实践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有力措施,是推动广大学生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有效途径。第二,论文考察了我国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发展历程,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嬗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尤其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实践教育。也探讨了国外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历史发展。第三,论文从六个方面归纳了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类型结构,即社会服务型实践教育、社会考察型实践教育、劳动服务型实践教育、校园文化型实践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型实践教育、其他类型的实践教育。第四,论文从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整体情况出发,概括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基本经验,三十多年来当代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必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开展和完善。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状况,笔者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实践教育依然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并对有关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论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了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策略,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树立实践教育理念,创新内容形式,构建更加科学的实践教育体系,完善机制,健全制度,推进大学生实践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多方探索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新途径。强化实践育人的功效,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当代大学生仅仅有书本知识还不能承担起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重任,要获得真理,必须亲身实践。只有将知识成果运用于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只有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吸收、消化和提高。因此,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认识实践、参与实践、深入实践,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实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实践教育起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育应当融汇、贯穿到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并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陈舸[10](2013)在《益阳电业局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方案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依靠人的积极性的调动和人才作用的发挥,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青年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其蕴含的巨大潜能能否得到有效开发,将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益阳电业局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的国有大型供电企业,当前正处于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的关键时期,企业的改革发展迫切需要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业务精湛、执行力强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占企业职工总人数过半的广大青年员工的职业精神、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本文通过对益阳电业局青年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深入分析,结合当前的政策环境得出开发青年人力资源的必要性,并进行了系统的方案设计,对该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任务、具体内容和阶段安排进行了详细阐述。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为企业青年员工的快速成长、发挥才干搭建平台、创造良好的环境,最终实现企业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青年员工个人全面发展的双赢目标。
二、武汉市职工合理化建议和发明创造活动成绩斐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市职工合理化建议和发明创造活动成绩斐然(论文提纲范文)
(2)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数据来源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宗地 |
2.1.2 工业用地 |
2.1.3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
2.1.4 宗地尺度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2.2 基础理论 |
2.2.1 地租理论及区位理论 |
2.2.2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2.2.3 产业转型理论 |
2.2.4 区域生命周期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3.1 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
2.3.2 国内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
2.4 综合评述 |
2.4.1 评价尺度研究评述 |
2.4.2 评价内容研究评述 |
2.4.3 评价方法研究评述 |
第3章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与方法 |
3.1 评价原则 |
3.2 评价指标选取 |
3.2.1 指标选取借鉴 |
3.2.2 指标内容构成 |
3.3 评价指标测度 |
3.3.1 空间效益指标测度 |
3.3.2 经济效益指标测度 |
3.3.3 生态效益指标测度 |
3.3.4 社会效益指标测度 |
3.3.5 企业发展指标测度 |
3.4 评价指标体系 |
3.5 评价方法 |
3.5.1 指标权重确定 |
3.5.2 指标数据处理 |
3.5.3 综合分值计算 |
3.6 评价标准 |
第4章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
4.1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用地发展状况 |
4.1.1 苏州工业园区概况 |
4.1.2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历程 |
4.1.3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用地现状 |
4.2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
4.2.1 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指标数据处理 |
4.2.3 综合分值计算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4.3.1 总体评价 |
4.3.2 按评价目标分类评价 |
4.3.3 按行业分类评价 |
4.3.4 按空间分布评价 |
4.4 工业用地更新引导 |
4.4.1 工业用地更新地段识别 |
4.4.2 工业用地更新单元划分 |
4.4.3 工业用地更新方向引导 |
4.4.4 工业用地更新实施路径 |
第5章 结语 |
5.1 主要结论 |
5.1.1 宗地尺度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与方法 |
5.1.2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
5.2 创新点 |
5.2.1 选择产权地块空间尺度 |
5.2.2 引入企业发展方面的评价指标 |
5.2.3 构建注重行业类型差异的评价方法 |
5.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3)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创办 |
第一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创办之前的戏曲教育 |
一、与“戏校”同时代的北京科班 |
二、“戏校”之前的新式学校戏曲教育改良经验 |
第二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建立 |
一、中华戏曲音乐院的成立 |
(一)李石曾的经历及思想 |
(二)中华戏曲音乐院的组织架构 |
二、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焦菊隐时期的创立与举措(1930——1935) |
第一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基本主张 |
一、科班学徒制原则和科学方法相结合的课程安排 |
二、雄厚的师资力量 |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一)专家演讲 |
(二)参观交流 |
四、剧目的传承与改良 |
(一)剧目的传承 |
(二)传统的改良 |
第二节 从赴天津演出看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优势与不足 |
第三节 宋德珠——“戏校”前期培养的拔尖学员 |
一、宋德珠的先天资质与个人努力 |
二、戏校对宋德珠的培养 |
第三章 金仲荪时期的延续与发展(1935——1940) |
第一节 金仲荪时期的办学特色与基本主张 |
一、对旧剧本的整理与修订 |
二、金仲荪时期的其他举措 |
第二节 与富连成的竞争及市场化环境下戏校的徘徊 |
第三节 李玉茹——戏校后期的台柱子 |
一、剧目与表演的辩证关系 |
二、博众家之长,无门户之别 |
三、重视剧目的思想内涵 |
第四章 “后戏校时期”的艰难历程与巨大贡献 |
第一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报散 |
第二节 沈三玉的光华社、李玉茹的如意社与焦菊隐的校友剧团 |
一、沈三玉的光华社 |
二、李玉茹的如意社 |
三、焦菊隐的校友剧团 |
第三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艺术脉络与再传播 |
余论 |
第一节 关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办学性质的再讨论 |
第二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对当代戏曲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4)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研究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集聚的增长效应 |
1.2.2 集聚效应研究方法分异 |
1.2.3 产业集聚与城市增长 |
1.2.4 长江中游城市群集聚现状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聚理论 |
2.1.1 经济增长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 |
2.1.2 地理空间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 |
2.1.3 经济增长与地理空间双重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 |
2.1.4 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 |
2.2 城市增长理论 |
2.2.1 要素供给视角下的城市增长理论 |
2.2.2 市场需求视角下的城市增长理论 |
2.2.3 内生增长视角下的城市增长理论 |
2.3 理论述评 |
第3章 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理论分析 |
3.1 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理论研究框架 |
3.2 制造业集聚、知识分工与城市增长 |
3.2.1 制造业知识的形成机制 |
3.2.2 制造业集聚与知识分工 |
3.2.3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 |
3.3 制造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城市增长 |
3.3.1 知识溢出产生的机制 |
3.3.2 制造业集聚与知识溢出 |
3.3.3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 |
3.4 制造业集聚、空间关联与城市增长 |
3.4.1 空间差异性及空间依赖性 |
3.4.2 制造业集聚与空间关联 |
3.4.3 空间关联的城市增长效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集聚现状及相关指标测算 |
4.1 制造业集聚现状分析 |
4.1.1 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
4.1.2 制造业的空间结构集聚现状分析 |
4.1.3 小结 |
4.2 城市增长指标测算 |
4.2.1 城市经济效率测算 |
4.2.2 创新和人力资本指标 |
4.3 制造业集聚度测算 |
4.3.1 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度测算 |
4.3.2 制造业集聚多样化集聚度测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造业集聚、知识分工与城市增长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设定 |
5.2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5.3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异质性分析 |
5.3.1 时间异质性 |
5.3.2 地区异质性 |
5.3.3 .城市规模异质性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稳健性检验 |
5.4.2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异质性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制造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城市增长的实证分析 |
6.1 模型设定 |
6.2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6.3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6.3.1 时间异质性 |
6.3.2 地区异质性 |
6.3.3 城市规模异质性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稳健性检验 |
6.4.2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异质性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制造业集聚、空间关联与城市增长的实证分析 |
7.1 模型建立、空间权重设定及检验 |
7.1.1 模型设定 |
7.1.2 空间权重计算 |
7.1.3 空间回归模型的检验 |
7.2 地理邻近性与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 |
7.2.1 地理邻近性、知识分工与城市增长 |
7.2.2 地理邻近性、知识溢出与城市增长 |
7.2.3 结论 |
7.3 社会关系接近性与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 |
7.3.1 社会关系接近性、知识分工与城市增长 |
7.3.2 社会关系接近性、知识溢出与城市增长 |
7.3.3 结论 |
7.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主要创新点 |
8.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5)民国中期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1.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及研究动态 |
2. 课题的价值和意义 |
二、研究的内容 |
1. 研究对象 |
2. 重点难点 |
3. 总体框架 |
4. 主要目标 |
三、思路方法 |
1. 基本思路 |
2. 具体研究方法 |
3.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与公共交通相关的民国社会状况简述 |
第一节 早期工业化作为及成效 |
1. 晚清唐胥铁路与“中国龙号”机车 |
2. 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 |
3. 民初时期“江南制造局” |
4. 福州船政局飞机造办处 |
5. 兰州“黄河大铁桥” |
6. 早期城市公交的“先驱” |
7. 早期交通工具产业及相关产业概况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关于公共交通的政策、法规及条令 |
1. 孙中山《建国方略》的公共交通设想 |
2. 民国中期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各种航运法规 |
3. 民国中期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各种公路法规 |
4. 民国中期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各种铁路和航空法规 |
第三节 大上海规划与城区改造 |
1. “大上海规划”和道路发展 |
2. 上海市内街道照明与灯具设计 |
第四节 民国中期城乡百姓收支及公交消费状况 |
1. 燕京学者李景汉与民众消费调查 |
2. 民国公交票价与民众消费意愿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中期铁路交通设计研究 |
第一节 民国铁路的建设成就 |
1. 民国铁路发展概况 |
2. 新修铁道线与机车 |
3. 伪满铁路建设与“亚细亚号”快车 |
第二节 民国铁路交通附属设施建设 |
1. 民国火车站优秀建筑设计案例 |
2. 民国的公路铁路桥 |
第三节 民国铁路机车与修配业 |
1. 民国中期的机车修配厂 |
2. 民国中期机车(火车头)设计案例 |
3. 民国中期铁路车厢设计案例 |
第四节 民国铁路员工构成及技能分析 |
1. 铁路员工制服、帽徽、肩章上的铁路徽标设计 |
2. 民国铁路工人的技术教育程度与经济收入 |
3. 民国铁路中国籍技师的技能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民国中期公路交通设计研究 |
第一节 民国中期公路建设成就 |
1. “公路”称谓的由来 |
2. 民国公路的等级标准 |
3. 民国中期新建的长途客运线路 |
4. 民国中期开通的省级长途公路 |
第二节 上海租界与华界市区公交工具、设施与新辟线路 |
1. “黄包车”兴衰记 |
2. “叮铛车”(有轨电车)是上海公交的主力军 |
3. 价廉物美的三轮车 |
4. 汽车行的兴起 |
5. 民国公交车设计的“本土化”成分 |
6. 美产“道奇”改装设计分析 |
第三节 公交车站、线路、车体广告及附属设施 |
1. 长短途公交线的路标设计 |
2. 公交车体广告设计 |
3. 第一家市内公交汽车公司 |
第四节 国产汽车的“中国梦” |
1. 张作霖父子与“民生牌”汽车 |
2. 阎锡山的“山西牌”轿车与卡车 |
3. 民国中期发达的汽车修配业 |
4. 第一批中国汽车设计师 |
第五节 民国百姓的客货运方式与工具设计分析 |
1. 独轮车(鸡公车、叽咕车) |
2. 马车 |
3. 马帮与驼队 |
4. 板车 |
5. 滑竿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中期水路交通设计研究 |
第一节 长江主航线客货运船舶与附属设施 |
1 清末至民国的中国造船光荣历史 |
2. 长期经营长江主航道的英日轮船公司 |
3. 长江主航道的“经营权之战” |
4. 民国中期各主要港口优秀设计案例 |
第二节 南北各地的民间水路公共交通 |
1. 黄河岸边的羊皮筏子 |
2. 江南人家的乌篷船 |
3. 闽粤沿海的小舢板 |
4. 竹筏与木排 |
5. 乡间摆渡 |
6. 民间造桥 |
第三节 卢作孚与“民生轮船公司” |
1. 起步于川江木船客运 |
2. “民生轮船公司”创建 |
3. 长江主航道的生死商战 |
4. 中国的“敦刻尔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中期航空交通设计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人的“航空之梦” |
1. “热气球航空”在中国 |
2. 清末到民初国产飞机光荣史 |
3. 上海的第一座民航机场——虹桥机场 |
第二节 “中国民航”美国造 |
1. “中航”“央航”简述 |
2. 国内外航线的开辟 |
3. 民国中期民航主要机型 |
4. 赴海外培训的航空学子 |
第三节 抗战前夕的中国航空基础 |
1. 机场建设 |
2. 民航飞机地勤简况 |
3. 航校的建设 |
4. 运输机国产化努力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国中期公共交通设计研究的价值 |
第一节 民国公交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
1. 中国城乡民众千年出行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
2. 加速社会经济物资运输与人员的交流 |
3. 对公共礼仪、秩序、交往的文明教化 |
4. 上海租界公交成就的示范作用 |
第二节 民国公交设计是工业化努力的突出成果 |
1. 民国公交设计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
2. 民国造船与汽车修配业是现代中国车船产业的雏形 |
3. 民国公交设计是早期中国设计的主导部分 |
4. 民国公交车船产业是中国工业设计师的摇篮 |
5. 民国公交设计揭示的真理 |
第三节 民国公交设计的启示与批判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社会学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科技进步与法律意识的紧张关系 |
(二)科技创新与法律意识的理性平衡 |
二、研究方法和分析进路 |
(一)基于图式理论的社会学研究范式 |
(二)外在要素切入图式后的研究进路 |
三、核心概念的确定 |
(一)法律意识及其内在维度 |
(二)科技成果及其转化 |
(三)科研人员及其身份属性 |
第二章 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研究的法社会学融合 |
一、法律意识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法律意识的研究传统 |
(二)国内法律意识的研究传统 |
二、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研究的学科范式 |
(一)法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的法律意识研究 |
(二)科学社会学:科学精神的市场化转向 |
(三)法律意识研究的社会学转向 |
三、科技成果转化与法律意识的研究融合 |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性 |
(二)内在维度向外在维度的研究扩张 |
(三)图式假设:资源、制度和空间要素的切入 |
(四)内在维度的问卷调查样本和可靠性检验 |
第三章 生产资源驱动的内生利用型法律意识 |
一、内在维度法律意识的问卷分析 |
(一)法律认知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二)法律情感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三)法律评价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四)法律意识内在维度的综合分析 |
二、资源驱动:科研人员优势累积中的国家法意识 |
(一)优势累积的经费资源竞争关系 |
(二)应用性科技成果的生产逻辑 |
(三)国家法意识缺席下的法律认知 |
三、知识产权的符号取向和成果生产的理性选择 |
(一)知识产权生产的“符号隐喻” |
(二)知识产权再生产的理性选择 |
(三)科研优先:科技成果生产中的法律理想 |
四、法律利用的行动观念和内生利用型法律意识 |
(一)法律行动的内在意识及属性差异 |
(二)法律利用:内在意识的行动表达 |
(三)由内而外:资源驱动的内生利用型法律意识 |
第四章 交易制度阻滞的外发反抗型法律意识 |
一、内在维度法律意识的问卷分析 |
(一)法律认知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二)法律情感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三)法律评价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四)法律意识内在维度的综合分析 |
二、公权扩张的国家法律制度逻辑 |
(一)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下的公权扩张 |
(二)契约自由被抑制中的交易效率 |
(三)国家法越位下的法律情感 |
三、角色转化和法律控制下的交易预期 |
(一)成果交易角色的转换和分层 |
(二)交易秩序的法律冲突和控制 |
(三)法律理性:成果交易的预期和动机 |
四、法律反抗的行动观念和外发反抗型法律意识 |
(一)法律行动的内在意识及属性差异 |
(二)法律反抗:相对弱者的关联交易 |
(三)由外而内:制度阻滞的外发反抗型法律意识 |
第五章 转化空间互动中的传统逃避型法律意识 |
一、内在维度法律意识的问卷分析 |
(一)法律认知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二)法律情感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三)法律评价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四)法律意识内在维度的综合分析 |
二、科层制与微观组织管理体制 |
(一)管理与学术之间的身份选择 |
(二)微观组织中的绩效考核 |
(三)科层与绩效中的敬畏性评价 |
三、文化传统和社会情境的观念交织 |
(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律想象 |
(二)现代社会情境与国家法规范意识的互动 |
(三)传统与现代扭结中的自发逃避 |
四、法律行动的观念和传统逃避型法律意识 |
(一)法律行动的意识及属性差异 |
(二)法律逃避:科技创业的民间法规范 |
(三)内外互动:转化空间中的传统逃避型法律意识 |
第六章 总结和讨论 |
一、总结: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图式互动及法律性建构 |
(一)互动图式: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整体特征 |
(二)法律意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法律性建构逻辑 |
二、讨论:反思与展望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访谈对象编码》 |
(7)风险社会视域下基层矛盾治理研究 ——基于广东省的实践样态(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中国执政党治国理念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
二、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
三、中国基层矛盾治理需求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风险社会研究 |
二、基层矛盾治理 |
三、基层社会治理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式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厘定 |
第一节 风险社会理论 |
一、社会风险演变 |
二、风险社会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三、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的关系 |
第二节 社会治理理论 |
一、治理的基本内涵 |
二、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
三、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
第三节 核心概念厘定 |
一、社会转型与风险社会 |
二、基层与基层矛盾 |
三、治理体制与治理机制 |
第三章 风险形式:基层矛盾表现特征 |
第一节 矛盾纠纷的基本类型 |
一、从矛盾性质划分 |
二、从所涉主体划分 |
三、从人员规模划分 |
四、从适用法律划分 |
第二节 基层矛盾的宏观表征 |
一、在数量上:总量长期高企,递增幅度明显 |
二、在走向上:扩散领域宽泛,发展向度多维 |
三、在主体上:结构关系多元,所涉对象复杂 |
四、在形态上:表现形式多样,触点难点交织 |
五、在强度上:矛盾张力扩大,社会燃点降低 |
第三节 基层矛盾的多发领域 |
一、涉农纠纷量大面广 |
二、涉土涉房矛盾对抗激烈 |
三、劳资纠纷高发多发 |
四、医患纠纷日渐严峻 |
五、金融纠纷破坏力强 |
六、环境纠纷成为焦点 |
七、群体纠纷组织化明显 |
第四章 风险来源:基层矛盾源头归因 |
第一节 经济转型:经济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失衡 |
一、粗放型增长 |
二、城市化失序 |
三、房地产泡沫 |
第二节 社会分层:社会变迁巨大与社会结构分化 |
一、个体分化 |
二、群体分化 |
三、阶层分化 |
第三节 执政效率:政府结构膨胀与服务管理缺失 |
一、政府结构臃肿膨化 |
二、决策管理时有失控 |
三、基本公共服务滞后 |
四、维稳模式呆板僵化 |
第四节 司法实践:公平正义有失与法治权威有限 |
一、地方立法滞后 |
二、司法公正有失 |
三、基层法治薄弱 |
四、法治文化缺失 |
第五节 教育文化:教育扭曲失范与文化精神失魂 |
一、教育扭曲失范 |
二、主体文化受侵 |
三、精神信仰丧失 |
第六节 基层党建:组织建设弱化与先锋作用淡化 |
一、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弱化 |
二、基层党的领导干部蜕化 |
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淡化 |
第五章 风险调控:基层矛盾解决路径 |
第一节 制度化路径:行政主导 |
一、着重顶层设计,强化制度牵引 |
二、落实主体责任,健全体制机制 |
三、构建联调机制,打造综治平台 |
四、改革信访机制,畅通诉求渠道 |
第二节 社会化路径:人民调解 |
一、坚定发展方向 |
二、拓展职责内涵 |
三、创新组织机制 |
第三节 法治化路径:诉前联调 |
一、诉前联调的出台背景 |
二、诉前联调的基本内涵 |
三、诉前联调的运行机制 |
四、诉前联调的司法效率 |
第四节 复合化路径:多元衔接 |
一、历史与现实:多元解纷机制价值判断 |
二、主体与特性:多元解纷方式辨析 |
三、定位与选择:多元解纷方式的关系 |
四、探索与困惑:来自广东的实践经验 |
五、讨论与结论:多元解纷机制的未来进路 |
第六章 风险治理:基层矛盾治理创新 |
第一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理念 |
一、强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
二、践行“依法治理”的执政观 |
三、推进“利民便民”的服务观 |
第二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格局 |
一、党委政府领导:担当主体责任 |
二、国家治权主导:发挥职能作用 |
三、社会组织担当:激发自治活力 |
四、公民广泛参与:加快全民普法 |
第三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体制机制 |
一、镇街中心是支撑 |
二、村(居)工作站是基础 |
三、县级中心是龙头 |
第四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方法手段 |
一、指挥协调扁平化 |
二、社会治理精细化 |
三、治理手段信息化 |
四、治理方式多样化 |
第五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目标管理 |
一、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
二、实施综治政策工具 |
三、建立考评问责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内涵 |
二、职工创新工作室的魅力 |
三、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思考 |
(9)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研究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研究的缘起 |
二、选题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四、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
五、本论文对核心概念的界定 |
六、本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三)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根基 |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教育的哲学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立与发展 |
(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
(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
(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启示 |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指南 |
(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过程 |
(二)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 |
(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特征 |
(四)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启示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诠释 |
(二)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
(三)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
(四)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启示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 |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科学内涵 |
(三)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 |
(四)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对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启示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历史溯源 |
一、我国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 我国古代“大学”实践教育的萌发 |
(二) 我国近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历史考察 |
(三) 我国现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历史回顾 |
二、国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历史发展考量 |
(一) 国外大学生实践教育思想理论探究 |
(二) 国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内容与形式探微 |
(三) 国外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类型结构 |
一、社会服务型实践教育 |
(一)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
(二) 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 |
(三) 社会咨询服务、理论宣传服务、技术服务 |
(四) 青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 |
二、社会考察型实践教育 |
(一) 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教育 |
(二) 依托革命老区、革命圣地进行实践教育 |
(三) 依托“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实践教育 |
三、劳动服务型实践教育 |
(一) 勤工助学活动 |
(二)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
(三) 环境保护活动 |
四、校园文化型实践教育 |
(一)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
(二) 寓教于乐的文娱实践活动,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
(三) 形式多样的社团实践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生活 |
(四) 校园文化型实践教育典型案例 |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型的实践教育 |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型的实践教育内涵阐释 |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型实践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型实践教育的典型案例解析 |
六、其他类型的实践教育 |
(一) 大学生基层挂职实践教育 |
(二) 大学生军训实践教育 |
(三) 大学生课外创业实践教育 |
(四) 大学生产、学、研联合型实践教育 |
(五) 大学生虚拟实践教育 |
第四章 当代我国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现实境遇 |
一、当代我国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现状检视 |
(一) 当代我国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整体概貌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基本经验 |
二、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实证调研 |
(一) 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实证调研的数据来源 |
(二) 当代大学生对实践教育的认识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三) 当代大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对实践教育的态度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四) 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活动情况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五) 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效果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六) 当代大学生对实践教育的满意度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三、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部分高校尚未形成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
(二) 社会支持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机制不够健全 |
(三) 大学生参与实践教育活动面临的困难 |
(四) 未能充分调动学校职能部门和教师支持实践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
(五) 大学生实践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创新 |
(六) 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七) 实践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
四、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社会对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缺乏宣传力度 |
(二) 政府对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有关政策措施缺乏贯彻落实 |
(三) 学校学生实践教育缺乏足够全面的认识 |
(四) 家庭对大学生实践教育缺乏理解与支持 |
(五) 大学生自身对实践教育本质内涵缺乏正确认知 |
第五章 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策略探析 |
一、理论导航: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 |
(一) 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贯穿到大学生实践教育全过程 |
(二) 在实践教育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
(三) 引导大学生在实践教育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四) 引导大学生在实践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
二、理念创新:树立实践教育理念、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高度重视和支持实践教育 |
(一) 更新观念:高校和各级党政领导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
(二) 深化认识:构建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齐抓共管、支持实践教育的工作格局 |
三、内容形式创新:构建更加科学的实践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
(一) 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为重点,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
(二) 以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为中心,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
(三) 以勤工助学和志愿服务为主线,不断拓展大学生实践教育领域 |
(四) 以“三下乡”和“四进社区”为实践教育品牌,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
四、方式方法创新: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探索大学生实践教育的路径 |
(一) 实践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
(二)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
(三) 实践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
(四) 实践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专业意识 |
(五) 实践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培养大学生实践教育氛围 |
五、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机制、健全制度、推进大学生实践教育长效机制建设 |
(一) 完善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统—领导规划的组织领导体制 |
(二) 科学构建大学生实践教育的保障机制 |
(三) 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项目化管理运作机制 |
(四) 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激励机制 |
(五) 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的评价机制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
致谢 |
(10)益阳电业局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方案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概述 |
2.1.1 人力资源开发基本概念 |
2.1.2 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 |
2.1.3 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与任务 |
2.2 青年人才的理论概述 |
2.2.1 青年的界定 |
2.2.2 青年人才的概念和特点 |
2.3 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 |
2.3.1 生产力理论 |
2.3.2 竞争理论 |
2.3.3 创新理论 |
3 益阳电业局青年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
3.1 益阳电业局概况 |
3.2 益阳电业局青年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 |
3.2.1 整体情况 |
3.2.2 青年员工的学历情况 |
3.2.3 青年员工的技能等级情况 |
3.2.4 青年员工的生产效率情况 |
3.2.5 青年人力资源的特征 |
3.3 益阳电业局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3.1 问卷调查情况 |
3.3.2 存在的问题 |
3.4 主要原因分析 |
3.4.1 对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 |
3.4.2 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缺乏保障机制 |
3.4.3 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式比较单一 |
3.4.4 青年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不健全 |
3.4.5 组织文化对青年员工影响不深入 |
3.5 益阳电业局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外部形势分析 |
3.5.1 高度重视员工整体素质提升 |
3.5.2 突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3.5.3 深化分配机制改革 |
3.5.4 推进人财物集约化管理 |
4 益阳电业局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方案设计 |
4.1 指导思想与原则 |
4.2 目标任务 |
4.2.1 总体目标 |
4.2.2 青年员工学历、技能发展目标 |
4.2.3 青年员工劳动效率提升目标 |
4.2.4 青年人才培养目标 |
4.3 具体内容 |
4.3.1 树立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理念 |
4.3.2 调整优化青年人力资源配置 |
4.3.3 开展青年员工职业生涯导航 |
4.3.4 创新培训机制提升青年员工素质 |
4.3.5 加快实施青年人才培养工程 |
4.3.6 加强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 |
4.3.7 构建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长效机制 |
4.4 阶段安排 |
5 益阳电业局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案实施 |
5.1 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方案评价 |
5.2 实施步骤 |
5.2.1 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
5.2.2 落实责任、统筹推进 |
5.2.3 跟踪培养、综合评价 |
5.3 保障机制 |
5.3.1 组织保障 |
5.3.2. 宣传保障 |
5.3.3 人员保障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武汉市职工合理化建议和发明创造活动成绩斐然(论文参考文献)
- [1]跨文化视角下城市街区形态比较研究[D]. 刘羿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王存刚.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3]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研究[D]. 胡铭帅. 中国戏曲学院, 2020(01)
- [4]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研究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D]. 袁桦.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5]民国中期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设计研究[D]. 邱珂.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6]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社会学研究 ——以上海为例[D]. 刘群彦. 华东师范大学, 2017(12)
- [7]风险社会视域下基层矛盾治理研究 ——基于广东省的实践样态[D]. 邓少君. 武汉大学, 2016(06)
- [8]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实践与思考[J]. 李国甫. 钢铁文化, 2014(10)
- [9]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研究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D]. 文大稷.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10]益阳电业局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方案设计与实施[D]. 陈舸. 中南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