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员·学者·作家——两起在小说中使用真人名字事件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马潇[1](2021)在《阿列克谢耶夫中国古代诗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对海外汉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汉学研究成果的再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趋势。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论着和翻译着作对于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接受和影响起着桥梁作用,同时也给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们提供了一定的反思价值。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B.M.Алексеев,1881-1951)的中国文学研究成果在俄罗斯国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但其中涉及中国古代诗学思想、中西诗学比较和诗歌译研的部分还有待深化和扩展。本文立足于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文学研究着作和诗歌翻译的文本,在中国古典美学、古代诗学、比较诗学、创作论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本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以阿列克谢耶夫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论性阐释和实践性总结为核心主线,将阿列克谢耶夫的“儒道二元性”这一概念做了阐发和拓展,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了阿列克谢耶夫所分析的《二十四诗品》(以下也称《诗品》)等“诗书画三部曲”的古代文艺美学思想,继而从翻译和比较两个实践的维度,探讨了阿列克谢耶夫对中国古代诗学的方法论建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比较全面地总结了阿列克谢耶夫在中国古代诗学上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其研究所依托的中国文化特性和文学语境,由点及面地将其诗学研究的诸多方面涵纳为融通的整体。全文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论。绪论介绍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述评,由此衍生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呈现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基本思路和论文结构等。第一章基于对文化、文学和古代诗学的理解介绍了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文学观和诗学观。阿列克谢耶夫在其着作《中国文学论集》中对文化、文学等基础性概念做了清晰准确的定义。阿列克谢耶夫通过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脉络,指出中国文学的两个主要特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功能上的双重性,并由文学的双重性溯源出了中国思想史的两大源头:儒家与道家,进而从对生命价值的认知角度出发,比较了儒道思想的异同。阿列克谢耶夫的儒道思想是在文学的场域下进行表述的,所以我们将阿列克谢耶夫提出的中国文学的“二元性”,进一步扩展为中国文学的“儒道二元性”,并以诗作为代表性文体解剖“儒道二元性”的诗学表现。第二章以《二十四诗品》等诗书画三部曲研究为例分析了阿列克谢耶夫在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研究上的成果。阿列克谢耶夫从外在形式和精神内涵两方面对《二十四诗品》做了分析,以核心词“道”所容纳的文艺美学思想为依据,从创作论的角度将“道”类比为创作中的灵感,认为以道为特征的独特灵感和这种灵感的载体——道家诗人是《二十四诗品》在诗学意义上推崇的对象,进而由此及彼将这一看法运用到了书画领域。阿列克谢耶夫重点以书法为例,高度认可了艺术创作的主体性,对艺术家们与道交融的创作过程进行了浪漫的描绘。三部曲均统摄在古代文艺美学的范畴之下,阿列克谢耶夫的研究是在诗学和美学领域就“儒道二元性”内涵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第三章首先重点拣选了阿列克谢耶夫翻译思想中的几组概念,以他对翻译的基础理解入手,从整体上呈现了阿列克谢耶夫的翻译观。在诗歌尤其是唐诗的翻译策略上,从文本选择论的角度展示了阿列克谢耶夫出于教学、研究目的的方法考量。他在诗学翻译实践中的探索精神和基于诗歌性质对翻译难点的思考,以及为面临多重困境的译者所提出的建议,对我们的汉语文学翻译都有着借鉴和启发意义。第四章指出,诗学层面的比较在阿列克谢耶夫的汉学研究生涯中是重要的部分。他以比较为手段,为俄罗斯的比较诗学做了学科意义上的方法论建构。他没有直接从中西诗学特征的整体对比这样的宏观层面入手,而是选取了两组具体的对象:贺拉斯和陆机、布瓦洛和宋濂、袁黄,基于各自的理论着作,对双方的文学观念、哲学思维进行了细节上的微观对比,完成了中西诗学的朴素交流与对话。结论总结概括了以上几章的主要观点,指出论文的成果、不足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王菁钰[2](2021)在《论师陀小说的文体特征》文中研究说明
张瑞青[3](2021)在《东亚武学视域中跆拳道的生成研究》文中认为
侯丹宁[4](2021)在《清代宫廷降魔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朱时益[5](2021)在《纳博科夫早期俄语小说中的神话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维杉[6](2021)在《网络作家猫腻的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尤达[7](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提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周泽民[8](2021)在《多元社会视角下:泰国早期电影业的形成与发展(1897-1937)》文中认为1897年—1937年作为泰国早期电影业形成与发展的时期,处于曲折且经济贸易被迫开放的社会动荡背景中。皇室对贸易的绝对垄断权被打破,西方经济体系的不断融入,让泰国自此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发展模式,多国经济体系在泰国形成互相竞争的格局,各国文化一时在泰国本土兼并共存,形成一种多元化的社会背景,此背景中,以放映业和制片业为发展阵地的泰国早期电影业呈现出多国博弈的国际商业趋势,最终华人创办的影业公司垄断了电影市场。泰国早期电影业的发展在融合多国文化的同时,以一种摩登都市文化的形式成为泰国电影史的个性化研究范式。有鉴于此,本文将目光着重聚焦于泰国早期电影业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中,试图探究泰国电影业的形成与早期发展的社会深层次原因,通过梳理泰国电影业内在的发展脉络,补充泰国电影早期电影史研究的缺憾。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板块:第一章系统完整地概述泰国多元社会视角形成的历史背景;第二章以史料为支撑,将视点凝聚在泰国早期电影放映业的形成与发展描述中;第三章梳理了早期泰国电影制作业各个时期的发展脉络,关注泰国电影类型化创作的历史描述;第四章从历史现象描述中转为文化思考,分析和比较电影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试图分析文化在历史语境中的形成与表达;第五章着眼于研究华人二十世纪上半叶在泰社会活动中对早期泰国电影的介入及影响,从历史学角度解读泰国电影文化与社会活动的关系,从微观层面或者文化史层面阐释某一电影历史问题或现象;第六章着重分析早期泰国电影业多方竞争的格局中华人影业的崛起经验对我国电影业在新时期走出国门的历史借鉴意义。在上述板块中,仰仗于前期较为明晰的史料,本文将从“问题史”的角度不断深入挖掘史料背后社会深层次现象,将叙述史实与阐释文化进行双重结合,以问题意识为主导进行泰国早期电影史写作的客观思考,探析社会文化、经济、制度等变革中泰国早期电影史的形成路径、曲折且内忧外患的国情中市民文化的兴荣现象以及华人群体的电影实业运动对当今世界文化竞争格局中的重要参照,进而本文将以新史料的挖掘和微观视角对有关泰国电影史前人研究的不足,进行有益的补充。
谢文韬[9](2021)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文中指出近代引领着变革潮流的都市,和象征着传统的旧体诗坛之间,看似并不协调,实则存在紧密联系。研究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掘近代旧体诗坛的独特性,从而确立其文学史意义。但旧体诗坛面对近代都市的诸多变革,并非一味被动地受到影响,而是根据主观意志进行适应调整,最终形成了与前代不同的面貌。因此需要超越一般文学史书写中常用的机械反映论,避免将旧体诗坛的创作、批评等活动看成都市变革的注脚,单纯从其中寻找涉及近代都市变革的内容的做法,如罗列堆砌与都市某一方面变革相关的诗词作品等,而应将近代旧体诗坛看成由具备不同意志的群体构成的复杂存在,摸索近代旧体诗坛与前代不同的运作机制,寻找其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探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先须确定近代都市中与旧体诗坛联系紧密的变革,以及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从而为深入研究打下铺垫。首先物质方面,都市交通方式的变革让诗人们的出游、交际大为便捷;通讯媒介变革与诗人的谋生、求知与济世活动紧密相关;交际场所的变革让诗人们有了新的互动空间。其次在社会方面,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给积极入世的诗人们提供了为理想奋斗的机遇;教育体系的变革让在都市中求学、任教成为诗人们的普遍经历;思想风潮的变革则给诗人们走向多样化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指引。正因如此,凡是在近代旧体诗坛稍有影响的诗人,都与变革的都市密切相关,或长住于这些都市,或长期以其为中心活动,或兼而有之。在明确二者的基本联系后,便可考察都市变革背景下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变化。以民国建立、新诗兴起和新文化运动等关键事件为节点,都市中旧体诗坛的实体依托发生了不同轨迹的走向,这直接影响了旧体诗坛的生存状态。在晚清时期,诗坛与都市政治强人的幕府间联系,较前代质变虽然不多,量变却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进入民国后,这种联系却突然断裂。而报刊在晚清民初经不同诗人群体的努力,逐步被旧体诗坛接受、认可,然而随着新诗的兴起,旧体诗坛在报刊上受到严峻挑战,不得不进行反击,但在关键的论辩方式上,面对以概念定义为逻辑起点的新文学阵营,学衡派为代表的诗坛中坚力量仍保持着以历史经验为逻辑起点的思维模式,在报刊空间中表现得并不适应,反倒是旧体诗坛基层在论战过程中实现了一定的自我突破。而近代高等教育机构,长时间内并未表现出与旧体诗坛的特别联系;但新文化运动后,随着旧体诗坛在社会上逐渐式微,它们成为了旧体诗坛延续微弱生命的难得依托。在理清近代都市变革作为背景的影响后,便可将坐标切换至旧体诗坛本身,探讨近代旧体诗坛自身如何在创作潮流、批评活动以及组织结构方面进行行为上的主动调整以及机制上的自我调适,以适应近代都市的变革。最明显的体现是在创作潮流上。首先,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使得诗人们要通过在诗歌创作中表现政治热情和政治能力来在都市政治场域中生存,甚至获取更多政治资源。虽然这种情况前代也有,但在近代程度可谓达到顶峰。然而不同政治热情、政治目标以及诗歌风格的诗人,在转型幅度和方式上各有不同。其次,近代都市生活场域的变革,则让各种新名物开始成为书写对象,但不同时期诗坛对新名物语汇所普遍采取的书写模式不同。最开始抱着介绍、夸耀心态的诗人,往往将新名物作为诗歌的主题进行书写;而在新名物被熟悉之后,诗人更多将之作为单位在诗中使用,但保守的诗人,则一直只将其作为背景以减弱对旧体诗歌传统造成的冲击。相较之下,尽管都市思想场域的变革使得新概念语汇同样开始进入诗人的笔下,但旧体诗坛最初普遍没有将之与传统的语汇区分开来,故在书写模式上多与传统典故混同,不过随着诗人文化普及意识的提高,诗人们逐渐会将以诗歌作品总体来对这些新概念进行介绍阐释。近代旧体诗坛的批评活动方面也体现了旧体诗坛面对都市变革时的调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与都市中公共话语空间的形成,诗歌批评的形式、对象与本质都在发生变化。形式上,过往单向、个人化的诗话,成为了一种高度公开化、互动化的批评形式,它可由报刊征集素材而生成,能够成为一种集体意志的表达,读者可以用各种即时性的反馈手段来影响诗话的创作,批评者在创作诗话时也必须时刻考虑读者,同时它又保持了一定的自身特色,报刊带来的一些互动形式由于其体式传统而并不能被广泛接受。对象上,在没有被某种具有特定观念的特定群体所垄断的都市公共话语空间中,不同群体用不同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使得过往累积的诗歌资源会被重新挖掘。而对于诗歌本质的认识,也随都市中社会阶级的变化与前代不同。诗歌不再被视为士人的身份象征,甚至不再是知识分子必须掌握,而对诗歌的文学知识的研究、诗歌的鉴赏等,开始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分离出来,渐渐变得可以独立进行,且渐渐被知识分子所看重。面对近代都市变革,旧体诗坛结构体系的变化,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体现。就诗坛流派而言,“都市型”诗派开始取代“地域型”诗派,成为诗坛主导。就诗人社群而言,过往实地、封闭、主要依赖士人关系网的特点发生改变,在都市的公共空间中更加具有全国意识,对士人关系网有所突破。成员地位取决于存在感,而社群之间界限模糊,比起内部进行活动,向外界公开举办活动变得更为重要。在诗坛的个体层面,都市的风气与社会阶级变革使诗人对于使用诗歌谋取经济利益不再感到可耻,诗歌开始向书画靠近,其交易有走向体系化的趋势,这使得诗人的交际策略和关系网也发生了变化。综合这些方面来看,近代都市的变革,对于旧体诗坛的整体影响,在于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以及知识谱系层面的专门多元化三点。这些相对于前代的独特之处也正是近代旧体诗坛的近代性体现。
闫咚婉[10](2021)在《黄帝神话传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历程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的演进历史。在历代史籍中,黄帝是一位集武功、发明、盛德等于一身的圣王典范;在汉画像石中,黄帝时而是威严的天神,时而是凡人羡慕的升仙者;在道教文献中,黄帝是一位潜心修道、拥有道门法术、升天得道的宗教偶像;在俗文学作品中,黄帝是一位垂衣裳而天下治,有道、有术、有德的明君。可以说黄帝神话传说在历代的发展中呈现出形象多元化、事件丰富化、意义多重化、体裁多样化的特点。黄帝神话传说的内涵实则为不同时代文化的内容体现,例如民族的思维模式、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民众的信仰需求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立足于讨论这样的黄帝形象——存在于历史、文学等书面文献,民间口承文献与出土文献中的“黄帝”,不对其作历史真实性的专门考证工作。本文无意于对黄帝神话传说进行古史考据方面的突破,而是希望较为全面、客观地呈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中,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中重要的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以丰富的黄帝神话传说文本为基础,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利用,展现黄帝神话传说在不同时代的面貌以及以重要人物关系为基础进行的叙事活动。发轫于民族觉醒初期、古史考辨运动中的黄帝神话传说研究,其发展不仅与国家政治、文化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与各个参与学科的研究趋势也密不可分。历史学、古代文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等不同学科不仅为黄帝神话传说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同时也从不同视角诠释了黄帝神话传说之于上古史建构、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民族精神构筑等的重要意义。全文概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第一章到第四章,以阐述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历程为主。第一章围绕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展开叙述。以《山海经》为代表的黄帝故事展现出黄帝神话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其后的《左传》等史书中又呈现出古史传说的面貌。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言黄帝的盛况,诸子所载的黄帝神话传说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文化风貌,在记录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已经显现出“造神话”的主动性。这一时期黄帝身份的建构以祖先与圣王最为典型,先秦时期的黄帝神话传说,为汉及以后的黄帝神话传说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围绕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进行叙述。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具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出现在正史《五帝本纪》中,二是出现在汉代流行的谶纬神话中,三是保存在汉画像石中的神话内容。汉代是中国古代神话发展的高潮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深受汉代政治文化、社会信仰等影响。黄帝既是上古五帝之首,又是感生圣王,同时还是显赫的天神与升天的仙人。汉代黄帝神话传说呈现出多态性的发展特征,极大地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为黄帝最终形成华夏民族始祖与道教创教道宗两大民族文化代表提供了契机。第三章围绕道教文化影响下黄帝神话传说的演变与因此衍生的神话文本类型展开叙述。汉代以后,黄帝神话传说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道教化。道教自汉末兴起发展至唐成为国教,在宋代又备受统治者推崇。因此道教文化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影响成为唐宋时期黄帝叙事发展的主要背景。道教信仰影响下黄帝形象由最初的黄神演变为道宗,在道教文献中,他不仅是道门各类法术的重要传承者,更是当时为与佛教对抗而塑造的宗教偶像。围绕黄帝形成的道教神话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类型,在传统故事类型的基础上浸染了宗教意味所以更加生动。对道教黄帝神话文本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信仰。第四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由雅至俗的发展变化展开叙述。从中国古典神话的载录规律来看,文献性质的“雅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黄帝神话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俗化”品格。在宋代以及明清时期俗文学的大力发展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充分的俗化发展。宋代史学新变中上古史的重新整理、民间讲史之风的盛行等背景为它提供了契机,在讲史话本、早期文人拟作以及章回小说等俗文学类型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演绎。这一“俗化”运动,在保存旧情节、编创新情节的过程中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同时也完成了在民间普及上古历史、传承神话资源的任务。下编为第五章到第七章。主要以黄帝神话传说中与黄帝密切相关的三组人物关系及其事迹展开讨论。客观来说,人物只存在于关系和行为中(1),探讨它们对神话传说叙事发展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把握黄帝形象、事迹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的故事展开论述。炎、黄神话主流意义的生成来源于中华民族追溯民族起源的客观需要,先秦、秦汉时期炎、黄神话的书写是其主流意义生成的基础,因此该时期的炎、黄神话传说是本章的聚焦点。重点对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异德之战的发生与意义等进行分析,展现二者形象向民族始祖发展的过程。第六章围绕黄帝群臣神话传说展开叙述。上古神话中君臣治世神话传说滥觞于此,君臣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文化的折射,同时群臣集群形象构成的“叙事母题”是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对群臣形象及事迹的集中探讨,可以有效揭示黄帝神话传说中的政治意义,并且挖掘黄帝帝王形象建构的内部逻辑。第七章以女性视角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进行解析。20世纪中期兴起的女性主义神话学,使得研究者的目光开始转向上古神话中的女性问题。在上古帝王神话中,女性往往处于话语的边缘。帝妃与帝女的形象在帝王神话中总是作为附属角色存在,反映出父权制社会的文化史影。从嫘祖养蚕之功、嫫母巫觋之责、三女助父事功等女性对黄帝部族发展的贡献中皆可得到印证。同时黄帝三女传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叙事,对三女故事流传演变过程的关注,可以形成典籍与民间叙事的对话空间,进一步探讨民间神话传说的演变规律。
二、官员·学者·作家——两起在小说中使用真人名字事件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官员·学者·作家——两起在小说中使用真人名字事件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阿列克谢耶夫中国古代诗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目的 |
第二节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阿列克谢耶夫其人及其主要着作 |
第四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俄罗斯的阿列克谢耶夫诗学研究现状述评 |
二、中国的阿列克谢耶夫诗学研究现状述评 |
三、论文价值与创新 |
第一章 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古代文学观——以儒道二元性为基点 |
第一节 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古代文学二元思想 |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特性 |
二、“儒道二元性”思想溯源 |
第二节 作用于诗的儒道二元性 |
一、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观 |
二、诗的性质和功用 |
三、儒道诗学观的冲突与融合 |
第三节 阿列克谢耶夫的文学史观和文学观 |
一、文学史的书写:沿用四部图书分类法 |
二、文学和文化概念辨析 |
第二章 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以《诗品》及“诗书画三部曲”为例 |
第一节 “分类辨体”——对《诗品》形式的定义 |
第二节 “道”与“人”——《诗品》思想的二元结构基点 |
第三节 创作者形象——得道之艺术家的双重身份 |
第四节 《诗品》美学在书画领域的延伸 |
第五节 “诗书画三部曲”的文化传播价值 |
第三章 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古代诗学翻译理念与实践 |
第一节 翻译思想的基础概念构建 |
一、文学翻译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
二、“幻想式”翻译——文学翻译的误区 |
三、“移植”与“转化”:方法和理念的融合 |
第二节 诗歌翻译的策略 |
一、以主题为先的文本选择论 |
二、基于教学的文本选择论 |
第三节 诗学翻译模式下的汉语文学翻译实践 |
一、以《文赋》为中心的翻译实践 |
二、诗歌全人类性和独特性对翻译的影响 |
三、汉语文学翻译的路径 |
第四章 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古代诗学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的学科背景与方法生成 |
第二节 贺拉斯与陆机文论思想比较研究 |
第三节 布瓦洛与宋濂、袁黄比较研究:跨文化诗学比较研究的尝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俄文资料 |
二、中文资料 |
(7)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多元社会视角下:泰国早期电影业的形成与发展(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缘起 |
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综述 |
一、泰国电影史论研究概况 |
二、泰国电影文化研究 |
(一)泰国电影的文化产业研究 |
(二)泰国电影的文化理论研究 |
三、研究思考 |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一、对于泰国电影史研究的补充 |
二、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提供学术借鉴 |
三、中国文化输出的他国历史启示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第一章 1897—1937 年泰国社会多元文化背景概述 |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中动荡历史背景 |
一、拉玛五世的西化改革 |
二、拉玛六世的民族主义艺术政策 |
三、拉玛七世至拉玛八世: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到军阀独裁 |
第二节 多元社会视角的历史形成原因探析 |
一、社会演变过程中的政治制度 |
二、内忧外患的国际地位对经济模式的冲击与调整 |
三、取长补短的融合文化传承 |
第二章 泰国早期电影放映业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泰国社会“西化”进程中,电影放映业的开端 |
第二节 泰国电影放映业的各方势力博弈格局 |
一、日本商人在泰国成立永久性电影院 |
二、欧洲资本放映业的竞相角逐 |
三、华人放映业的崛起 |
第三节 泰国皇室与本土商人的电影放映业自救运动 |
一、泰国皇室的电影放映活动 |
二、泰国本土商人电影放映业的实践 |
第三章 泰国早期电影制片业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从戏剧到早期无声电影时期 |
第二节 从引进片到本土电影创作 |
一、《苏婉小姐》:本土电影制作业的初创运作 |
二、无声电影制作的全盛时期 |
第三节 从皇室纪录片到民间电影 |
一、皇室纪录片的创作实践 |
二、民间电影制作业的历史沉浮 |
第四节 有声电影的初创 |
一、曲线发展的配音电影 |
二、早期有声电影制作的尝试 |
第四章 泰国早期电影业影响下市民文化的兴起 |
第一节 群体演艺活动的“迷影情结” |
第二节 纸媒重映银幕的二次逆向视觉文化 |
第三节 市民消费文化建构 |
第五章 华人对泰国早期电影业的介入与影响 |
第一节 华人影业对泰国早期电影业的垄断 |
第二节 合拍片模式的探索 |
第三节 华人与泰国电影业的互动 |
第六章 泰国早期电影业形成与发展对当下电影业竞争格局的启示 |
第一节 多元博弈格局下的历史经验 |
一、早期电影放映业的当下启示 |
二、早期电影制片业的当下启示 |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电影业的生存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研究回顾 |
二、基本概念、边界与方法 |
三、章节设置 |
第一章 变革的近代都市对旧体诗坛的吸引力 |
第一节 近代都市物质变革及其吸引力 |
一、交通方式:活动距离限制的解除 |
二、通讯媒介:谋生、求知与济世的三重诱惑 |
三、交际场所:诗歌互动新型空间的形成 |
第二节 近代都市的社会变革及其吸引力 |
一、政治环境:提供为理想奋斗的便利 |
二、教育体系:求学、任教成为普遍经历 |
三、思想风潮:走向偏离传统士人的人生道路 |
第三节 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状态 |
一、长住都市 |
二、环绕都市活动 |
三、混合型 |
第二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 |
第一节 传统联系从强化到中断: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 |
一、晚清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延续发展 |
二、民国时期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断裂 |
三、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联系从强化到断裂的原因 |
第二节 新诗兴起带来命运转折:都市报刊与旧体诗坛 |
一、新诗兴起前旧体诗坛对报刊空间的接受 |
二、新诗兴起对报刊空间中旧体诗坛的冲击 |
三、旧体诗坛中坚力量的论辩方式与局限:对《学衡》杂志的再考察 |
四、旧体诗坛基层反击的早期困境:以上海《学生文艺丛刊》为例 |
五、旧体诗坛基层的策略转变与局部成功:以天津《益世报》为例 |
六、旧体诗坛的反击对新诗阵营基层之影响 |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后的生命延续:都市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
一、新文化运动前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
二、新文化运动后大学课程设置对旧体诗坛的制度保障 |
三、新文化运动后大学教师对旧体诗歌互动风气的引导 |
四、新文化运动后大学刊物对旧体诗歌创作成果的呈现 |
第三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歌创作潮流 |
第一节 都市政治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政治书写模式 |
一、典型积极者的转变:以郑孝胥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
二、典型消极者的转变:以陈衍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
三、非典型诗人的转变:以沈瑜庆、易顺鼎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
第二节 都市物质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名物”书写模式 |
一、初步接触时作为诗歌主题 |
二、认知成熟后作为表意单位及书写模式复合 |
三、回避冲击意识下作为创作背景 |
第三节 都市文化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概念”书写模式 |
一、与传统典故混同的书写模式 |
二、文化普及意识下的书写模式 |
三、对不同书写模式的兼采 |
第四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学批评活动 |
第一节 形式的变异:近代报刊空间中诗话文本生成机制的转型 |
一、传统载体上诗话文本的生成机制 |
二、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素材来源 |
三、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反馈修正 |
四、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创作标准 |
五、传统批评形式的变革对近代诗坛之影响 |
第二节 资源的再挖掘:以黄景仁《绮怀》诗的近代传播为典例 |
一、传统的诗学话语权与《绮怀》诗的流传程度 |
二、都市话语空间中的二次创作与《绮怀》诗的公开流行及范式形成 |
三、都市话语空间中的学术批评与《绮怀》诗的讨论升温及地位上升 |
四、都市话语空间对前代诗歌资源再挖掘的影响 |
第三节 本质的重构:从学校教育角度的考察 |
一、学校教学制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
二、教科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
三、“一般知识分子”诗歌知识的实际表现 |
四、诗学本质重定位与诗歌知识体系重构的文学史意义 |
第五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组织结构 |
第一节 诗坛流派的兴替:从“门存唱和”谈起 |
一、“门存唱和”参与诗派与主导权之间的分离 |
二、湖湘诗派被分化与湖湘诗学传承被阻断 |
三、桐城诗派被吸收与桐城诗学体系被覆盖 |
四、“门存唱和”与“都市型诗派”对诗坛的主导 |
第二节 诗坛社群的异变:以都市报刊空间为中心 |
一、士人私谊网络内的传统诗人社群 |
二、报刊诗人社群组建对士人私谊关系的突破:以“同人录”等文件为中心 |
三、报刊诗人社群活动的进一步公开化:以诗歌竞赛为中心 |
四、报刊诗人社群的新型结构特征 |
第三节 诗坛个人的生存选择:由诗歌交易活动观照 |
一、晚清都市与诗歌交易的体系形成 |
二、民国都市与诗歌交易的观念变化 |
三、诗歌交易活动对诗坛结构之影响 |
结语 近代都市变革对旧体诗坛的独特影响 |
一、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 |
二、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 |
三、知识谱系层面的多元专门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黄帝神话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资料来源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述略 |
上编:黄帝神话传说的生成演变 |
第一章 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 |
1.1 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先秦黄帝神话 |
1.1.1 《山海经》中黄帝神话的记录背景 |
1.1.2 《山海经》黄帝神话文本的原始图景 |
1.1.3 先秦其他文献中的黄帝神话 |
1.2 春秋古史中黄帝传说的基本概貌 |
1.2.1 《左传》中的黄帝传说 |
1.2.2 《国语》中的黄帝传说 |
1.3 战国诸子所载的黄帝传说及其特征 |
1.3.1 道家——黄帝“得道者”形象的形成 |
1.3.2 法家——黄帝成为“理想君主” |
1.3.3 杂家——黄帝“圣王”形象的深化 |
1.3.4 纵横家——黄帝战争传说的运用 |
小结 |
第二章 两汉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 |
2.1 历史传说——《五帝本纪》与黄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
2.1.1 黄帝传说叙事“母本”的形成 |
2.1.2 《五帝本纪》中黄帝传说的叙事依据 |
2.1.3 黄帝传说的主要情节单元 |
2.2 政治神话——谶纬思潮影响下的黄帝事迹 |
2.2.1 谶纬思潮对黄帝神话的叙事影响 |
2.2.2 纬书中黄帝事迹的神异品格 |
2.2.3 纬书中的黄帝与西王母传说 |
2.3 图像与信仰——汉画像石中的黄帝神话传说 |
2.3.1 非纯粹地“讲故事”与有目的地“绘神画” |
2.3.2 汉画像石中黄帝神话传说的三个系统 |
小结 |
第三章 道教信仰与黄帝神话传说的道教化 |
3.1 道教黄帝信仰及其形象塑造 |
3.1.1 “黄帝”——异端神话崇奉的民间偶像 |
3.1.2 “黄神”——民间阴界的护佑者 |
3.1.3 “中央黄帝”——“中央”从政治空间到宗教空间的转变 |
3.1.4 “道宗”——道教立教与黄帝形象的确立 |
3.2 道教黄帝经典文本的构成 |
3.2.1 托名黄帝的道教言辞 |
3.2.2 道教黄帝传经神话与神灵谱系 |
3.2.3 黄帝仙传类文学的书写 |
3.3 道教经典中黄帝神话传说的叙事类型 |
3.3.1 问道求业 |
3.3.2 黄帝尊师 |
3.3.3 神仙考验 |
3.3.4 神授法术 |
3.3.5 黄帝造物 |
3.3.6 升天成仙 |
3.3.7 黄帝时人 |
小结 |
第四章 俗文学的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由雅至俗 |
4.1 宋代史学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准备 |
4.1.1 材料的积累:修史之风与黄帝神话传说的古史整理 |
4.1.2 方式的革新:史学新变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契机 |
4.2 早期案头“拟作”文学中黄帝事迹的敷演 |
4.2.1 “谱史于新词”——《廿一史弹词》 |
4.2.2 拟话本之繁兴——《三言》《二拍》 |
4.2.3 “按史”之作——《大唐秦王词话》 |
4.3 章回小说中黄帝叙事的发展 |
4.3.1 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黄帝形象 |
4.3.2 神魔小说中黄帝事迹的情节演绎 |
小结 |
下编:黄帝神话传说的专题研究 |
第五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叙事 |
5.1 层累建构: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 |
5.1.1 弟兄身份:炎、黄共名的结构表征 |
5.1.2 神农氏的介入:炎、黄关系的叠加生成 |
5.2 异德之战:黄帝大于炎帝的叙事倾向 |
5.2.1 战争起于炎、黄之际 |
5.2.2 黄帝征战炎帝、蚩尤说 |
5.2.3 炎、黄之战的性质界说 |
小结 |
第六章 君臣治世神话传说的滥觞——黄帝群臣故事 |
6.1 封建统治的样板——黄帝群臣故事与君臣秩序的建立 |
6.1.1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与“封建国家”的形成 |
6.1.2 “君臣上下”始于黄帝 |
6.2 群臣神话传说产生的学说背景 |
6.2.1 帝道学说与群臣之兴 |
6.2.2 神话圣数哲学与群臣结构 |
6.3 黄帝群臣形象的塑造 |
6.3.1 黄帝群臣的职属类型 |
6.3.2 黄帝群臣的多重身份 |
小结 |
第七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女性角色——帝妃与帝女 |
7.1 性别与身份——嫘祖养蚕之功确立的意义探释 |
7.1.1 蚕神与先蚕考论 |
7.1.2 黄帝先蚕身份的生成机制 |
7.1.3 先蚕形象的文化移转 |
7.2 丑貌与德行——嫫母丑妻形象塑造的文化依据 |
7.2.1 “丑”之来源——原始图腾说的影响 |
7.2.2 “丑”之为丑——早期身体美学思想的运化 |
7.2.3 嫫母之丑与方相氏形象的产生 |
7.2.4 嫫母之丑成为独立的文学意象 |
7.3 黄帝三女——被发明的帝女传说 |
7.3.1 元、明、清时期黄帝三女传说演进考 |
7.3.2 黄帝三女传说演变的历史特点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官员·学者·作家——两起在小说中使用真人名字事件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列克谢耶夫中国古代诗学思想研究[D]. 马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论师陀小说的文体特征[D]. 王菁钰.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东亚武学视域中跆拳道的生成研究[D]. 张瑞青. 上海体育学院, 2021
- [4]清代宫廷降魔剧研究[D]. 侯丹宁.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纳博科夫早期俄语小说中的神话特征研究[D]. 朱时益.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网络作家猫腻的小说研究[D]. 李维杉. 辽宁大学, 2021
- [7]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8]多元社会视角下:泰国早期电影业的形成与发展(1897-1937)[D]. 周泽民.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D]. 谢文韬. 浙江大学, 2021
- [10]黄帝神话传说研究[D]. 闫咚婉. 山西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