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殊工艺井钻井技术在辽河油区的研发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柳,石富坤,赵逸清[1](2019)在《复杂结构井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提出复杂结构井作为一种高效、先进的钻井工艺,能够很好地挖掘各种油气藏的潜能,在北美页岩气工业化、商业化开采过程中,产生了显着地经济效益。在概述复杂结构井的类型、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页岩气开发中复杂结构井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复杂结构井在中国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考虑到中国页岩气藏多分布于地表和地下条件复杂的山区,紧紧围绕页岩气开发产能和成本这一核心问题,建议重点发展小井眼连续管一体化钻完井、丛式水平井批量钻井和多分支水平井技术,来减少井场占地面积、优化资源配置管理、降低开发成本、最大限度提高页岩气藏整体效益,实现中国山区页岩气高效、低成本开发。
黄燊[2](2018)在《径向水平井延伸能力预测模型及水力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油田的油气储量有限,越来越多的油田开采效率逐年降低,开采难度增大,老井、枯竭井的数量逐步上升,导致开采成本也越来越大,因此,提高采收率成为解决油田稳定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自进式径向水平井钻井技术是利用高压水射流进行破岩,在水平段钻取多个径向分支井眼的钻井技术,是开采低渗透油气藏以及提高枯竭井产量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其延伸能力是影响钻井钻头设计和油气增产效果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分别对径向水平井钻井技术的自进机理以及延伸能力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对于延伸能力预测模型以及钻头结构参数优化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与预测评价。本文以径向水平井的自进式射流钻头和高压软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理论研究、数值模拟、试验评价三个方面展开对比研究,分析二者的受力情况,完善了钻头自进力计算模型,建立了径向水平井延伸能力预测模型,分析了其延伸能力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钻头结构参数,验证了延伸能力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现场应用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调研分析前人的理论研究,建立了径向水平井延伸能力预测模型并分析排量、井壁摩擦系数、高压软管管径以及流量比对延伸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排量与极限延伸长度成正相关,井壁摩擦系数和高压软管管径与极限延伸长度成负相关。并通过算例分析得到了前后向喷嘴流量比的最优取值范围,其值为0.2~0.3。(2)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径向水平井钻头物理模型,分析了钻头参数对自进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径向水平井自进力大小与前向喷嘴个数以及后向倾斜角成负相关,与后向喷嘴个数以及前向倾斜角成正相关。为确保径向水平井钻头的破岩能力以及清岩能力,优化了钻头的结构参数,并利用前后向喷嘴流量比公式进行运算,运算结果符合流量比最优范围,验证了钻头优化参数的准确性,并利用前向喷嘴直径优选试验验证了前向喷嘴直径优化值的准确性。(3)利用高压水射流试验测试径向水平井钻头的自进力,通过四种钻井介质所测出的数值对比径向水平井自进力计算模型,验证了径向水平井延伸能力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以及现场应用的可能性,可为径向水平井钻井延伸能力提供理论及试验支持。通过本文研究,为径向水平井延伸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奠定了理论支撑,也为径向水平井延伸能力预测以及射流钻头结构参数优化提供了依据,这对预防径向水平井现场钻井风险、降低开采成本、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邓[3](2018)在《辽河油区兴古7区大位移井降摩减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位移井钻井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综合性的高新钻井配套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滩海油田、海上油田和地质条件复杂的陆上部分区块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利用大位移钻井技术可以大大节约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投资成本,提高单井产量。辽河油区兴古7区的多井次大位移井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摩阻较大的现象,影响了施工效率。针对该地区的施工状况,开展大位移井降摩阻技术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对大位移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辽河油区兴古7区大位移井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钻柱优化设计、轨迹控制技术、钻井液性能、钻井参数优化、固井管串结构、井下工具等多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讨论。从而针对兴古7区块钻井过程中发生的井下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解决现场问题,达到该区块钻井提速的目的。本文从兴古7区的施工难点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情况,从多个角度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技术措施,对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在兴古7区的应用有着积极的参考意义。
范传宗[4](2017)在《杜84区块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为提高企业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生产效率,通过改善作业技术手段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能,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对辽河油区杜84区块地层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也研究了热采过程可能对开采带来的影响和钻井液施工中面临的井涌、井漏、出油、出砂、井塌、卡钻等技术难点,相对应地列出了钻井液维护措施和技术方案,为现场应用中钻井液的维护和处理总结了经验,为杜84区块水平井实现油层保护、安全、高效、低成本钻井提供参考。通过本次研究成果的推广,本企业在辽河油区杜84区块施工的效率得到了显着提高,事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富新颖[5](2017)在《SAGD水平井扩孔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SAGD开发技术,是一种蒸汽驱开采方式,即向地下连续注入蒸汽加热油层,将原油驱至周围生产井中,然后采出。目前辽河油田特种油开发公司馆陶油层已全面进入SAGD开发阶段。为了满足后期热采井完井需要,满足优化井身结构,井身轨迹的需要。二开引入先领眼钻进保轨迹,后采用扩孔钻进保井身结构的先进理念。通过大直径扩孔工程现场施工的分析,可以总结出SAGD区块大直径扩孔工艺应该注意的问题。再结合大量的调研,完善该区块扩孔技术的应用,得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在以后大直径扩孔工程技术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分析和研究了馆陶油层在扩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施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工具原理及设计方面入手,设计出适合馆陶油层的砂砾岩的扩孔工具。对于大直径扩孔施工,我们分析了各种可能出现的隐患,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根据该项问题,我们立项研究适于砂砾岩层的随钻扩孔器,利用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定性分析了工具内部流道设计,量化了内部压降,初步确定了内部流道的尺寸。
郭清,孙海芳[6](2017)在《中国石油钻井科技攻关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改革开放已跨过了三十五年,石油钻井行业历经六个五年计划的持续攻关,一步一个台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钻井技术的科技进步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程技术支撑,其整体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何历史地看待30年来钻井技术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之路,文章对"六五"以来我国钻井技术三十年技术攻关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历史背景、基本概况、技术难点、攻关成果、技术关键和科技规划等诸多数据分析,力图在30年这个节点上,表达作者的一己之见。
李连庆[7](2015)在《浅谈辽河油区欠平衡钻井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文中研究表明自辽河油区开展欠平衡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以来,通过工艺研究、设备配套及现场试验,形成空(氮)气钻井、液相欠平衡钻井、充气钻井等技术体系,已经规模推广应用100余井次,在潜山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压力枯竭区块侧钻井复产以及钻井提速等方面有显着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辽河油区欠平衡钻井技术应用情况,特别是同水平井、分支井等特殊工艺井的集成应用过程出现的技术难点,为该技术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提出了研究方向。
范海洋[8](2015)在《辽河油田7"套管阀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河油田是全国最大的稠油生产基地,具有丰富的稠油资源。随着历年的开发,油藏压力降低,潜山地层结构复杂,在油藏保护、优快安全钻井方面遇到较大困难。近年来,欠平衡钻井逐渐兴起,常规欠平衡钻井已经在辽河油田得到推广应用,但是达不到钻完井过程都处于欠平衡状态,导致储层伤害依然严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辽河油区地层特点和井身结构,开始进行全过程欠平衡钻井套管阀技术研究。2012年自主研制的9-5/8″套管阀已经进行了现场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随着对实施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的需求,开展7″套管阀技术研究,完善全过程欠平衡钻井套管阀技术系列。本文通过分析辽河油区7″井身结构,完成7″套管阀井下总成结构设计,阀体密封总成设计;完成阀板致动扭簧研究,测量原理研究;完成测量装置结构设计,测量装置样机研制。在室内进行了阀体密封试验,阀板开关有效性试验,阀板参数测量试验。对设计出的样机进行各方面的试验测试,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满足现场试验要求。针对具体井位,获取相应参数后进行现场试验方案设计,达到优化钻进目的。
毕玉荣[9](2012)在《国内外浅层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外浅层油气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占全部油气资源的30%以上,因此,提高浅层油气藏的开发效果,对于加快浅层油气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针对南美浅层油气资源埋藏浅(500~1200m)、稠油居多等特征,对目前世界浅层油气藏分布及特征、浅层钻井技术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简要分析了浅层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世界浅层油气资源,特别是南美浅层稠油资源的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邓旭[10](2011)在《特殊工艺井开采特殊油气藏技术进展》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的一些老油区,低渗透、稠油、断块等特殊油气藏已逐渐成为主力接替区块,依靠常规直井、水平井技术难以对其经济有效开发。以分支水平井为代表的特殊工艺井技术可实现一个井口对应多个地下井眼、多个储层同时开发的目的,显着增加储层裸露面积,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储层的动用程度。文章在简要列举了特殊油气藏开发的难点之后,对特殊工艺井的安全钻井技术、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特殊工艺井完井技术、储层保护技术等配套技术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明确表示他们依靠特殊工艺井钻完井配套工艺,完成了各类分支井近80口,其中鱼骨分支井60余口,钻完井成功率为100%,固井优质率达90%以上,实现了特殊油气藏的经济高效开发,为同类特殊油气藏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特殊工艺井钻井技术在辽河油区的研发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殊工艺井钻井技术在辽河油区的研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结构井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复杂结构井的主要类型、适用条件 |
2 国外复杂结构井在页岩气开采中的应用现状 |
2.1 单支水平井 |
2.2 多分支水平井 |
2.3 丛式井 |
2.4 小井眼、微小井眼连续管钻井技术 |
3 复杂结构井在中国页岩气开发中的潜在应用 |
3.1 中国页岩气藏特点 |
3.1.1 地表条件与北美不同 |
3.1.2 地质、储层方面与北美不同 |
3.2 适合中国页岩气开采的复杂结构井 |
3.2.1 小井眼、微井眼和连续管一体化钻完井技术 |
3.2.2 采用丛式水平井批量钻井技术 |
3.2.3 采用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 |
4 结论 |
(2)径向水平井延伸能力预测模型及水力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项依据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径向水平井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转向器研究现状 |
1.2.3 径向水平井钻头研究现状 |
1.2.4 径向水平井延伸能力的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分析 |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2章 径向水平井技术机理研究 |
2.1 径向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发展 |
2.1.1 国内外径向水平井应用统计 |
2.1.2 径向水平井技术研究 |
2.1.3 径向水平井射流工艺过程 |
2.2 径向水平井钻井技术工作原理 |
2.2.1 高压软管基本工作原理 |
2.2.2 自进式射流钻头基本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进式径向水平井井眼延伸能力分析 |
3.1 径向水平井延伸能力预测模型 |
3.1.1 模型假设条件 |
3.1.2 射流钻头和高压软管系统运动方程 |
3.1.3 射流钻头自进力计算模型 |
3.1.4 高压软管的受力分析 |
3.1.5 径向水平井系统压力损失及延伸极限计算模型 |
3.2 实例计算 |
3.3 影响规律分析 |
3.3.1 排量的影响 |
3.3.2 井壁摩擦系数的影响 |
3.3.3 高压软管管径的影响 |
3.3.4 前后向喷嘴的流量比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径向水平井自进式射流钻头流场特性分析 |
4.1 射流钻头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
4.1.1 物理模型建立 |
4.1.2 网格划分 |
4.1.3 边界条件 |
4.2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4.2.1 射流钻头内部流场特征 |
4.2.2 多孔射流钻头自进力影响参数研究 |
4.2.3 多孔射流钻头数值模拟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径向水平井钻头破岩能力试验及水力参数优化 |
5.1 径向水平井钻头前向喷嘴直径优选试验 |
5.1.1 试验方案 |
5.1.2 试验数据 |
5.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 径向水平井自进力测试试验 |
5.2.1 试验目的以及试验设备 |
5.2.2 试验原理 |
5.2.3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2.4 验证径向水平井延伸能力预测模型 |
5.3 高压软管管径的压力损失测试试验 |
5.3.1 试验方案以及过程 |
5.3.2 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3)辽河油区兴古7区大位移井降摩减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在辽河油区的应用 |
1.4 辽河油区兴古7区降摩减阻技术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辽河油区兴古7区大位移井概况 |
2.1 兴古7区的基本情况 |
2.2 区块地质情况 |
2.2.1 整体分层及岩性描述 |
2.2.2 常规钻井钻遇煌斑岩统计表 |
2.3 兴古7区钻井施工难点与分析 |
2.3.1 施工难点 |
2.3.2 难点分析 |
第三章 辽河油区兴古7区降摩阻工具技术研究 |
3.1 钻具组合优选研究 |
3.2 新型提速提效水平井减摩阻工具研究与应用 |
3.2.1 轴向振动减摩阻工具的研究与应用 |
3.2.2 井眼清洁工具的应用与研究 |
第四章 辽河油区兴古7区降摩减阻钻井工艺研究 |
4.1 大位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
4.1.1 可调滑动导向钻井技术 |
4.1.2 不可调滑动导向钻井技术 |
4.1.3 不可调滑动导向与旋转导向技术 |
4.2 降摩减阻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
4.2.1 钻井液润滑配置研究 |
4.2.2 钻井液技术研究 |
4.2.3 钻井液投入量与配置比性能技术研究 |
第五章 现场试验情况 |
5.1 大位移水平井试验井:兴古7-H173 |
5.2 施工过程 |
5.2.1 钻井技术方案 |
5.2.2 钻具组合 |
5.2.3 优选钻井液 |
5.2.4 钻完井过程控制 |
5.3 施工效果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4)杜84区块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钻井液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 国外研究状况 |
1.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杜84区块钻井液技术发展现状 |
第二章 辽河油区地层特点分析 |
2.1 辽河油区地层特点 |
2.2 杜84区块地层特点 |
第三章 杜84区块钻井技术难点分析 |
3.1 钻井液抗高温问题 |
3.2 高密度钻井液性能控制问题 |
3.3 润滑防卡问题 |
3.4 钻井液污染问题 |
3.5 储层污染问题 |
第四章 钻井液工艺研究 |
4.1 实验仪器 |
4.2 抗高温钻井液性能实验 |
4.3 高密度钻井液性能实验 |
4.3.1 密度为 1.8g/cm~3配方研究 |
4.3.2 密度为 2.0g/cm~3配方研究 |
4.3.3 高密度实验总结 |
4.4 润滑防卡性能实验 |
4.4.1 润滑剂种类的筛选 |
4.4.2 润滑剂加量的确定 |
4.4.3 其他润滑防卡措施研究 |
4.5 抗污染钻井液性能实验 |
4.5.1 影响抗温/抗盐因素分析 |
4.5.2 抗高温/抗盐钻井液室内实验 |
4.6 储层保护性能试验 |
4.6.1 钻井液性能影响实验 |
4.6.2 堵塞效果实验 |
4.6.3 暂堵深度实验 |
4.6.4 自适应性能实验 |
4.6.5 屏蔽暂堵剂实验结果 |
4.7 实验结果及工程措施 |
4.7.1 一开直井段(444.5mm井眼) |
4.7.2 二开直井段(311.1mm井眼) |
4.7.3 二开大斜度段(311.1mm井眼) |
4.7.4 三开水平段(215.9mm井眼) |
第五章 现场规模化应用及结果 |
5.1 实验井现场应用效果 |
5.1.1 基本信息 |
5.1.2 井身结构基本情况简介 |
5.1.3 邻井施工概况 |
5.1.4 钻井施工中复杂情况预防措施 |
5.1.5 现场设备要求 |
5.1.6 钻井施工分段处理维护 |
5.1.7 现场施工效果 |
5.2 杜84区块应用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5)SAGD水平井扩孔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杜 84-馆H71-2 井的扩孔工艺难点 |
1.1 杜 84-馆H71-2 井的地质特征 |
1.2 杜 84-馆H71-2 井的井身结构分析 |
1.3 杜 84-馆H71-2 井扩孔工艺难点 |
第二章 斯伦贝谢扩孔工具和工艺研究 |
2.1 斯伦贝谢扩孔工具研究 |
2.1.1 液压式牙轮扩孔器工具 |
2.1.2 斯伦贝谢扩孔工艺规程 |
2.1.3 斯伦贝谢扩孔现场应用 |
2.2 扩孔工程复杂情况分析 |
2.2.1 液压式牙轮扩孔器掉水眼经过分析 |
2.2.2 扩孔过程中掉钻具经过及事故分析 |
2.2.3 液压式牙轮扩孔器起下钻遇阻分析 |
第三章 大直径扩孔工具设计研究 |
3.1 大直径扩孔工具选型 |
3.2 液压式PDC扩孔工具的设计改进 |
3.2.1 液压式PDC扩孔工具设计依据 |
3.2.2 大直径扩孔工具的工作原理 |
3.2.3 大直径扩孔刀片的研制 |
3.2.4 大直径扩孔工具的优点 |
3.3 大直径扩孔工程工艺研究 |
3.3.1 施工原则 |
3.3.2 施工注意事项 |
3.3.3 施工工艺 |
3.3.4 钻具组合原则 |
3.4 特殊工艺井扩孔质量及井下事故预防措施研究 |
3.4.1 施工安全、质量保障要点 |
3.4.2 防漏措施 |
3.4.3 防卡措施 |
第四章 大直径随钻扩孔器的研究 |
4.1 随钻扩眼器研究现状 |
4.2 随钻扩眼器结构设计 |
4.3 液压扩眼器数值模拟 |
4.3.1 工具介绍 |
4.3.2 工作原理 |
4.4 物理模型建立及模拟方案 |
4.4.1 主体部件模拟 |
4.4.2 材料参数 |
4.4.3 边界条件(拉扭组合) |
4.4.4 模拟结果 |
第五章 SAGD大直径扩孔技术现场应用 |
5.1 杜 84-馆H71-2 井施工简况 |
5.2 大直径液压PDC扩孔复杂情况处理分析 |
5.3 杜 84-馆H71-2 井扩孔施工效率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6)中国石油钻井科技攻关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五)(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五”期间(2001~2005年) |
二、“十五”期间石油钻井科技关键技术 |
三、“十五”期间石油钻井技术难点分析 |
1.“十五”初期国外同期钻井技术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
2.“十五”期间钻井技术难点分析 |
2.1“十五”期间我国钻井领域面临的技术需求 |
2.2“十五”期间我国钻井领域面临的技术瓶颈 |
四、“十五”石油钻井科技发展规划 |
1. 规划的制定原则 |
2. 主要科技攻关目标 |
3. 具体指标 |
3.1复杂深井钻井技术现状与差距 |
3.2水平井 |
五、“十五”期间集团公司重大现场试验项目 |
六、“十五”期间石油钻井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 |
(7)浅谈辽河油区欠平衡钻井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辽河油区欠平衡钻井技术应用分析 |
1.1 潜山液相欠平衡钻井实现油气发现及提速 |
1.2 沈289井复合低密度欠平衡钻井实现油气藏发现及保护 |
1.3 哈3潜山欠平衡水平井实现高效开发 |
1.4 充气欠平衡钻井实现侧钻井复产 |
1.5 气体欠平衡钻井提速 |
2 辽河油区欠平衡钻井技术发展方向探讨 |
2.1 低成本低密度钻井液技术 |
2.2 双梯度钻井技术 |
2.3 气体欠平衡钻井地层适应性技术 |
3 结论 |
(8)辽河油田7"套管阀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套管阀技术研究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套管阀技术研究内容 |
1.3 总体技术条件和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套管阀参数设计与实验 |
2.1 辽河油区 7″井身结构分析研究 |
2.1.1 井身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
2.1.2 确定套管下入深度和层次原则 |
2.1.3 钻井设计方案优化 |
2.2 套管阀井下总成结构设计 |
2.2.1 辽河油区 7″套管阀尺寸设计 |
2.2.2 套管阀井下总成结构设计 |
2.2.3 井下总成阀板开关控制 |
2.3 阀体密封技术研究 |
2.3.1 阀体密封总成设计 |
2.3.2 套管阀异形密封圈尺寸优化 |
2.3.3 阀板致动扭簧研究 |
2.4 阀板参数测量技术研究 |
2.4.1 阀板参数测量系统组成 |
2.4.2 液控线及信号线连接 |
2.4.3 测量装置结构设计 |
2.4.4 阀板开关位置指示测量装置设计 |
2.4.5 套管阀阀板测量系统配套 |
2.5 7″套管阀室内试验 |
2.5.1 阀体总成密封试验 |
2.5.2 阀板开关有效性试验 |
2.5.3 阀板参数测量试验 |
2.6 研究成果 |
第三章 套管阀在安 1-H11井的应用 |
3.1 试验目的和意义 |
3.2 试验内容及进度 |
3.3 前期研究及试验 |
3.4 主要技术难点 |
3.5 设备准备 |
3.6 下入深度设计 |
3.7 施工情况 |
3.8 施工预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9)国内外浅层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世界浅层油气资源概况 |
2 浅层钻井技术现状 |
2.1 水平井钻井集成技术 |
2.2 鱼骨井钻井技术 |
2.3 分支井钻井技术 |
2.4 套管钻井技术 |
2.5 连续管钻井技术 |
2.6 旋转导向钻井技术 |
2.7 复杂情况预防与处理技术 |
3 浅层钻井技术发展方向 |
4 结论 |
(10)特殊工艺井开采特殊油气藏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殊油气藏开发难点 |
2 特殊工艺井钻完井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
2.1 地质精细分析及优化布井技术 |
2.2 特殊工艺井井身剖面优化设计技术 |
2.3 长距离复杂轨迹控制工艺技术 |
2.4 井壁稳定及井眼清洁工艺技术 |
2.5 分支井套管开窗及打捞工艺技术 |
2.6 鱼骨分支侧钻工艺技术 |
2.7 油藏保护工艺技术 |
3 应用实例 |
3.1 多层次复杂结构井开发潜山油藏 |
3.2 鱼骨井开发潜山稠油油藏 |
3.3 双分支水平井开发深井气藏 |
3.4 双分支水平井开发断块边底水薄层油藏 |
4 结论 |
四、特殊工艺井钻井技术在辽河油区的研发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结构井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进展[J]. 杨柳,石富坤,赵逸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27)
- [2]径向水平井延伸能力预测模型及水力参数优化研究[D]. 黄燊.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3]辽河油区兴古7区大位移井降摩减阻技术研究[D]. 陈邓.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4)
- [4]杜84区块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D]. 范传宗.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5]SAGD水平井扩孔技术研究与应用[D]. 富新颖.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6]中国石油钻井科技攻关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五)[J]. 郭清,孙海芳. 钻采工艺, 2017(01)
- [7]浅谈辽河油区欠平衡钻井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J]. 李连庆.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5(18)
- [8]辽河油田7"套管阀技术研究[D]. 范海洋.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4)
- [9]国内外浅层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J]. 毕玉荣. 西部探矿工程, 2012(10)
- [10]特殊工艺井开采特殊油气藏技术进展[J]. 邓旭. 石油科技论坛,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