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通上孙家寨汉简《孙子》研究——关于《孙子兵法》早期形态的一点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孙元成[1](2021)在《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代器物铭文是指传世和出土的刻铸在汉代器物上的文字。铭文与墨书不同,墨书指书写在器物上的文字。由於铜镜铭文具有较强的美化性和装饰性,需专门考察。墨书、铜镜铭文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只是根据需要,文中个别之处或涉及墨书与铜镜铭文。本文旨在以汉代器物铭文为主要研究材料,对其中的异体字进行考察,总结分析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类型和特点,说明汉代器物铭文在汉字构形演变中的地位与作用。异体字是指在一个稳定文字系统内变异的构形,它们记录同一个词或语素,并且读音相同或相近。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是一套由构形成分组成的、不断变化和协调的构形机制。笔画、构件是常见的构形成分。根据构件功能的一致性,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分别为构件简省与增繁的异体字、构件位移的异体字、构件替换的异体字。构形变异为异体字产生创造了必要条件。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是动态演进的、复杂多变的文字。构形成分是携带意义的、按照一定层次从构形中离析出来的构形要素,它们的功能各异,彼此相互影响。构形成分在汉代器物铭文构形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促进了构形调节和完善。依据异体字构件数量的一致性,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可分为构件简省的异体字、构件增繁的异体字;根据异体字构件组合关系的共性,可分为构件相对位置改变而同一构件方向没有变化的异体字、构件相对位置没有改变且同一构件方向变化的异体字、构件相对位置改变且同一构件方向调换的异体字;参照异体字构件形态的更替,可分为形声字、双声字、部分是形声字而部分是双声字、非形声字构件替换的异体字。这三种异体字分别在数量、组合关系、形态等构件功能上较一致。从构件功能一致性出发对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分类是可行的。变异为异体字产生提供了必要途径,变异构形与原来构形所表示的词或语素义相同是形成异体字的基础。变异影响构形。构形成分变异引起构形趋异和类同,类化、音化是两种不同的变异过程及变异结果。类化主要表现为字内类化和字际类化。音化促进非形声字向形声字、形声字向双声字或与原来构形有别的形声字转变。与原来构形所表示的词或语素义不同的类化、音化构形不是异体字构形。异体字由构形变异产生,异体字不是汉字构形变异的唯一结果。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是动态演进的文字,构形成分的调整和运行影响构形关系。器物铭文文字的形态和结构从早期汉字构形演变而来,与汉代文字构形密切相关,这体现了构形的历史演进和承袭更新。所以,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构形关系既包含同一历史时期使用的汉字构形关系,又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构形的传承和演变关系,这展示出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历时传承和共时认同。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语的字词关系。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与汉代器物铭文中的字词关系、类化字存在部分交叉,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笔画与构形里的饰笔、借笔或有重叠。这些问题也体现了异体字构形复杂和多变。
程令政[2](2020)在《秦及汉初刑罚制度研究 ——以出土简牍资料为主要依据》文中研究说明睡虎地秦简发现之前,关于秦及西汉早期的刑罚制度,学界对其认识长期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1975年睡虎地秦简的发现改变了这种局面。秦简里的各种律令条文,使学界系统性的研讨秦的刑罚制度成为了可能。随后,1983年张家山西汉早期律令简牍资料的出土,使得这种复原与探讨得以在更坚实的基础上进行。张家山汉简不但提供了远多于睡虎地秦简、以刑律律文形式存在的资料,而且两者相距约40年左右,这就为精确而系统的探讨“汉承秦制”这一问题提供了立体的、可视的基础。时间的差距还意味着刑罚制度变迁演变的轨迹,内中具体刑罚类型的源起与兴废之线路,在这一前提下都得以揭示出来。加上后来又有了主要以秦律令为主的岳麓书院藏秦简和以具有丰富的刑徒管理、服役资料着称的里耶秦简这两种出土资料,此外西北出土的汉简里也存在不少法律方面的内容,这一切都为复原与构建秦及汉初的刑罚制度与刑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秦及汉初的刑罚制度,在汉文帝十三年的刑制改革中,迎来了其生命的终结。这一时间下限的确定,使得我们可以结合其所改革的旧刑制,以其作为终点反馈回去,上溯张家山汉简与睡虎地秦简,将这一时段的刑罚制度与刑罚体系的基本脉络梳理清楚并展示出来。本文就是基于这一背景而展开的一项关于秦及汉初刑罚制度与刑罚体系的研究,主要的目的是在对该时段刑罚制度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厘清该时期刑罚种类的实态并复原其体系。文章共分四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依次说明了选题背景、研究对象及范围、先期研究及存在问题、研究方法等项内容,并在最后着重讨论了本文所用简牍资料的性质问题。第二章,刑的起源与本质属性。本章主要就刑的含义、起源及本质属性展开讨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刑的含义的分析,意在从古文字学的角度探讨刑的古义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尝试厘清法律意义上的刑的多层含义,最后得出刑的主要含义——特别是在秦及西汉前期——是“肉刑”的结论。第二部分是在刑主要指“肉刑”的基础上,根据古代“兵刑一体”的观念,以及同害刑/反映刑的原理,来说明刑的起源。战争和同害刑/反映刑是中国古代刑罚产生的两大主要途径。第三部分是关于刑的本质属性的分析。第三章,秦及汉初的刑罚体系:以死、刑、耐为中心而展开。由刑的产生方式所决定,刑从本质上来说,其基本的功能就是区分、标识与人格否定。在本文所处理的历史时段里,作为其主体刑罚的死、刑、耐三个刑等尤其体现出了这一特点。以此认识为基础,本文尝试复原出这一时段的刑罚体系。本章主要围绕着死、刑、耐这三个刑等而展开,对每一个刑等中的具体刑罚种类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每一种刑罚的等序、位阶,以及其在刑等内部的相互位置,由此而使整个刑等的等次关系得以明晰。同时,由于此前影响刑罚体系正确构建的主要原因,是错误的理解了肉刑/耐刑和劳役刑之间的关系,本章专门讨论了这一问题。由刑的本质所决定,劳役刑可以看作是肉刑的自然延伸,因此只能是肉刑或耐刑的下位刑罚。这样的话,在刑罚体系里,劳役刑就不能据有一级刑等的位置。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整个刑罚体系才能构建起来,并均衡有序、条理分明。第四章,汉文帝的刑制改革:秦及汉初刑罚体系的终结。以死、刑、耐为中心的秦及西汉初期的刑罚体系,在汉文帝十三年的时候,迎来了其生命的终结。此后我国的刑罚体系即改变了以肉刑为主的原本面貌,走上了一条以劳役刑为主的更为合理的发展道路。因此,对于秦汉时期的刑制问题来说,文帝改革乃是一大关键。这一改革一方面结束了旧刑制,另一方面又开创了新局面。本章即探索这一改革过程中的刑制变化诸问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在下面一些问题上有所突破。首先,秦及西汉前期的刑罚体系仍具有比较强烈的肉刑色彩,因此其主要是由死、刑、耐这三个刑等构成。劳役刑由肉刑和耐刑所涵括,并不在一级刑等之列。如果以学界通行的主从刑架构来说明,则肉刑与耐刑是主刑,劳役刑是从刑或附加刑。其次,得出上述观点的依据,主要来自于对刑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受刑的产生方式的影响,这一属性表现为对受刑人的人格否定,具有“民事死亡”的效果。从肉刑的本质属性上来说,通过残人肢体的方式使受刑者感受到肉体的痛苦仅仅是一个方面,甚至不是主要的方面;肉刑的实质在于区分、刻印、标识与身份降等。再次,在对刑的产生方式以及刑罚体系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五刑制度并非一开始就如同其在秦汉时期所呈现的那样严整而有序,它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中每一种刑罚类型,可能本来都有着自己特殊的起源与适用背景。经过长时期的相互调整与适应之后,在我们目前所见到的秦汉刑罚体系里,方呈现出一种井然有序的相对成熟状态。我们熟知的旧五刑,里面的刑名与其在刑罚体系里位阶,既不是被“制定”出来的,也非成于一时,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能够想象有一个从类型众多且不齐整到数目逐渐减少然后序列化的过程。最后,在探讨文帝十三年刑制改革的过程中,尝试解决了前辈学者有所探索但遗留至今的若干问题。
李祉莹[3](2020)在《战国“义兵”思想研究 ——从战争合理性的角度出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兵”是战国时期七雄混战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军事概念,最早由儒家的孟子提出。这一概念并不关注战争中的具体问题,它主要基于对政治与战争之间关系的思考,从伦理政治的角度出发,关注战争的合理性、正义性问题。孟子分析自古以来的重要战争,将“义”看作是战争合理与否的标准,将“义兵”看作是仁者统一天下的必要手段。它歌颂“汤武革命”那样的正义战争,而否认春秋以来的争霸和兼并战争的合理性。同时,儒家也就此问题同法家、道家、名家等各家学者展开争鸣。虽然儒家有明确的“仁义”标准,但“义兵”思想在客观上也为美化统一战争提供了可能。所以,在儒家提出“义兵”思想之后,战国中后期的兵家、黄老道家、以及《吕氏春秋》所代表的杂家等都对这一概念加以吸取和利用。本文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论述“义兵”思想产生的渊源与背景。本章将从春秋时期战争合法性产生危机和战国时期战争合法性的完全丧失两方面论述。第二章论述儒家“义兵”思想的发展历程。本章将从早期儒家对战争正义性的认识,孟子与“义兵”思想的产生,荀子“义兵”思想的演变三个方面论述。第三章论述战国各家就“义兵”及战争合理性问题的争鸣。本章将从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战国晚期三个阶段探究各家对战争合理性的认识。第四章论述战国中后期吸取“义兵”思想的各家主张。本章将从战国中期和战国后期两个时段探究各家对“义兵”的吸取。
张丹丹[4](2019)在《秦汉军赏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古以来,统治者多将赏赐作为控制臣民的手段之一。而武力是一个王朝建立并存在的保障。结合两者产生的军赏制度对提高军队战斗力、激发军人士气有着巨大推动力。它不仅是管理军队的重要手段,更与当时的政治发展息息相关。但前人多从军功爵和军法的角度研究秦汉军赏制度,视域或嫌狭窄,本文的研究能进一步丰富对此问题的探究。首先,是秦汉军赏制度产生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国之间的频繁战争,为秦汉军赏制度的出现提供必要条件。加之各国纷纷通过变法以奖励军功的方式废除世卿世禄制,尤其是商鞅变法中明确提倡奖励军功,并确立了计首授爵的赏赐原则,这就进一步为秦汉军赏制度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此外,法家的刑赏思想、兵家的励士思想也为秦汉军赏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是秦汉军赏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身份性赏赐的赐爵、封侯食邑、职位升迁、赎罪;财物性赏赐的赐钱、赐实物;精神性赏赐的赐名号、赐姓、赐姻亲、赐“绝席”、赐兵器等象征性物件;“福利性”赏赐的腊赐等内容。其开始大致是秦朝以赐爵为主,这一时期伴随赐爵带来的不仅仅是土地、奴隶,还有职位的升迁。到了西汉,随着军功爵制的轻滥,统治者的赏赐多以黄金、封侯食邑、职位升迁等为主。尤其是尹湾汉简的出土更让我们了解到基层官员面对暴乱和起义时的军功升迁。东汉,军赏的内容更加多种多样,除了继承西汉的赏赐内容之外还包括除家人为郎、赐药、赐姻亲、赐谷物、赐金帛缯絮、赐兵车、赐朝见位次等。再次,是获得秦汉军赏的条件和依据。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军功、劳绩、因死伤受赏、招募之赏和其他条件。其中的军功评定标准包括斩首捕虏、攻城略地、获旗鼓等指挥、传令器具、献计破敌、招纳劝降、暗杀敌方首脑、利用间谍以胜敌、捕盗共八个方面。平时获得军赏的条件包括军事考核中的达标表现以及日常工作中的优秀业绩。除此之外,还有战争中救主、背主之赏,斩获敌方首脑肢体之赏,战争中不失期、无所略之赏,因卜筮军事正确受赏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获得秦汉军赏的条件是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商鞅变法中单一的斩首标准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斩首捕虏,并被两汉所继承;两汉政府制定了平时军队赏赐标准即额外赐劳,进一步完善了秦汉军赏制度的内容。总之,两汉的军赏标准更加细化、成熟,更具有针对性,一部分内容甚至表现了秦汉政府朴素的人文关怀精神。最后,是秦汉军赏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外戚、宦官专权破坏军队赏赐公平性,因争功出现互害事件,以掳掠作为变相赏赐,赏赐不及时到位,不赏之功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秦汉时期,更是中国历代王朝军赏制度存在的通病。这主要是由于军赏制度与帝制时期的皇权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掌握刑赏大权是君主专制的一大表现。统治者通过军赏笼络了人心,但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与皇权对峙的“功臣集团”;另一方面,军赏制度也受到皇权的制约。皇权加强时,军赏往往能顺利执行实施,皇权衰落或被其他诸如宦官、外戚势力分权时,军赏制度的公平性就遭到严重破坏。
张绍时[5](2019)在《先秦“象”范畴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体系中,“象”是一个蕴含文化观念、哲学思想、审美特质的范畴,它跨越了哲学、美学、文学、天文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汉语思维方式、言说方式乃至社会价值体系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象”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范畴,与其孕育、发生最为关键的先秦时期有着紧密关联。“象”是构建先秦思想文化系谱的一个基本符号,从日常生活的器物之象到祭祀活动的祭器、乐舞之象,从天文学的日月星辰之天象到医学的藏象、脉象,从巫卜文化中的龟筮之象到宗法文化的制度之象,“象”涉及到先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它是一个包含思想价值、精神品格、民族意识的概念。“象”又是关涉到先秦人们思维模式的一个重要范畴,象思维和象喻言说在先秦时期得到广泛运用,经过思想家的理论阐释,形成了以“象”为思维纽结,以天地人互通为平台的整体运思模式。“象”范畴虽然在先秦的知识系谱形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学界对“象”范畴在先秦时期的孕育发生、历史演化、内涵特征及其与象思维的关联、对后世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有必要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范畴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把握相结合,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研究方法对先秦“象”范畴进行全面整理、系统研究。在充分掌握文献的基础上,厘清“象”范畴的孕育、发生、发展过程,梳理各家学派对“象”范畴的论述,探析“象”范畴的内涵、特征、功能,彰显“象”范畴所包含的民族思维模式,探讨“象”范畴对后世文化的影响。这有着多方面的意义:有助于把握先秦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方式,有助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有助于把握中华文艺美学的特征与精神,有助于中西文化及文论的比较研究。“象”字丰富的含义为“象”范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甲骨文中“象”有动物名、氏族名或人名、乐舞名三义。周代“象”字含义主要沿着动物义、神圣义、视觉义发展。“象”又转化为动词,具有效法、相似之义。在“象”的字义发展及转化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成为关系到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先秦思想家的理论总结直接促使了“象”范畴的发生,推动了“象”范畴的发展。《老子》提出“无物之象”“其中有象”“大象无形”等一系列命题,最先将“象”提升为一个哲学范畴。《易传》提出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制器尚象”等命题分别阐释了易象的发生、目的和功能,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象论思想。《乐记》将“象”引入到艺术领域,“气以成象”“声者,乐之象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等命题关涉到乐象的发生、形态和功能,“象”在乐中相应地具有本体、媒介、功能等多重意义。先秦思想家较少对“象”范畴进行直接地理论界定,“象”范畴的内涵、特征、功能是在与其他范畴的关联与比较中凸显出来的。从内涵来看,“象”与“物”“形”“名”“文”密切相关而又有所区别。“象”源于古人对宇宙自然、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效法,它是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相互交融的产物。“象”既保留了自然物象的感性形态,又包含了主体观念之象的超自然、超实体特征,是一个具有丰富意蕴的文化符号。从特征来看,“象”与“气”密切相关而具有直观性,与“道”密切相关而具有形上性,是心物交融的产物而具有主客交融性。从功能来看,“象”是先秦思想家尽意的一种重要方式,他们广泛地运用象喻方式阐释自己的理论主张。“象”之所以成为先秦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与它所包含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象”源于先民的尚象意识,先民的采集渔猎活动、龟卜占筮活动以及图腾符号、象形字等都体现出这一本源性的尚象思维模式。象思维以“观物取象”为起点,以“取象比类”方式展开,以“立象尽意”为目的,以象征、比类、联想、暗示等方式把握和表述未知的世界。象思维是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相浑融的一种思维模式,具有形象性、直觉性、整体性特征。先秦象思维的广泛运用从潜在层面促进了“象”范畴的发生,“象”范畴的发生、发展与广泛运用又是象思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先秦思想家对“象”范畴的讨论以及象思维的广泛运用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影响。以文艺美学为例,这表现在三个层面:从话语层面来看,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衍生出意象、兴象、气象、境象等一系列次生范畴,在唐代形成了成熟的审美意象论,由“象内”“象外”之论进而发展成为艺术意境论;从思维与言说层面来看,先秦时期形成的象思维方式和象喻言说方式,对古典文艺美学的象思维及象喻言说有着重要影响,形成了偏重于直觉感悟与象喻妙譬的理论品格;从文化精神层面来看,先秦“象”范畴与象思维对古代艺术的超越精神、生命精神、诗性精神都有着重要影响。总而言之,“象”具有原始具象、认知中介和本体意义等多重内蕴,它在先秦思想文化演进与知识系谱生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象”与龟卜、占筮相结合,确立了它作为沟通天地人的中介。“象”在春秋战国思想家的阐释中完成了理论层面的超越。老子的“大象”论将“象”提升到哲学层面,确立了其形而上的本体意义。儒家将“象”与伦理道德相关联,确立了“以象比德”的政教传统。凡此种种体现了原始“尚象”意识到象思维的转化。先秦“象”范畴和象思维对重视形象性、审美性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凤立[6](2019)在《《楚辞》名物丛考》文中指出《楚辞》爲中国古代文学之渊薮,其遣词造句之法,香草美人之喻,忠君爱国之思,泽被後世,影响深远。本文以《楚辞》名物爲研究对象。名物指称,古今有异,乡土有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名物训诂,历来是古籍研究的重题。《楚辞》距今时代久远,其文本解读非一人之力能成,虽历代都有学者对其中名物进行研究,但仍留有许多疑难问题,诸多条目,衆説纷纭,未有定论。今日大量的考古发现爲《楚辞》名物考证提供了新的证据。利用出土资料,将名与实相结合,可使名物考证更爲准确、直观。本文以黄灵庚师点校的洪兴祖《楚辞补注》爲底本,所选名物皆出於此。运用传统训诂法,如据形索义、因声求义、辨析词义等释义方法,结合多重证据法,利用甲骨文、金文、简文等文字资料,木俑、帛画、器物刻纹绘饰、画像石等艺术材料,以及出土的服饰、车马等材料,尽可能结合实物对《楚辞》中的名物进行考证,以期厘清名物的具体形制。绪论部分,回顾了前人的研究情况,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思路、方法。正文部分,由服饰、饮食、建筑、用具、交通类名物五章组成,共考名物142条。每一词条,先列原文及王逸、洪兴祖注释,再以“义证”的形式,进行考证。如该词条後世诸家释义不同,则对其进行辨析;如已有定论,但有新的材料,则加以补充。每章结语探讨了《楚辞》与楚文化的关系,分析了《楚辞》中名物使用的特点。运用考古材料来研究《楚辞》的名物与楚文化,可以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得到更爲立体全面的认识。
王海潮[7](2019)在《上孙家寨汉简军事用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上孙家寨汉墓竹简爲主要研究对象,从上孙家寨汉简文本整理、军事用语分类和语言特点分析三个角度,对青海大通上孙家寨汉墓竹简进行探究。论文共分爲六个部分:第一章爲绪论,首先介绍了上孙家寨汉简的出土情况和整理情况;其次,对上孙家寨汉简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的综述;最後探讨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章爲上孙家寨汉简文本整理。文本整理部分共分成两节,第一节爲上孙家寨汉简释文,按照其内容分爲兵法、军法和目録三个部分;第二节爲上孙家寨汉简简注,主要参考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经过筛选和比对,选取正确的、合理的、客观的观点,爲上孙家寨汉简进行简单注释。第三章爲上孙家寨汉简军事用语分类。将上孙家寨汉简中的一百三十一个军事用语分爲五大类,分别爲组织管理、军事行爲、物资设施、军法军令和军事阵形,二级分类包含军事称谓、军事编制、行止用语、战斗用语等十一类,三级分类包含敌人、统称、军队构成、军事分工等十八类,并加以例证。第四章爲上孙家寨汉简军事用语语言分析。分别从语言特点和构成特点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中语言特点包括词汇构成特点和语义特点;分布特点包括系统性、不平衡性和层次性三个特性。第五章爲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本论文的全部内容并对未来简帛兵学军事用语的研究进行展望。最後是本文的附録、参考文献、致谢与本人在读期间成果。其中附录包括上孙家寨简号对照表、上孙家寨汉简军事用语音序索引表、上孙家寨汉简军事用语出现频次统计和上孙家寨汉简各家释文对照表。
韩厚明[8](2018)在《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文中研究说明1983年底至1984年初,湖北江陵张家山M247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包含大量汉初法律文书,这是继睡虎地秦简之後法律简牍的又一重大发现。经过初步清理之後,这批竹简包括《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遣册》八种,共1200余枚竹简。《历谱》共18枚竹简,记录时代爲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至吕后二年(前186年)後九月,其中简二记录有“新降爲汉”四字,是汉王朝创立过程中的真实写照。《二年律令》共540枚竹简,是汉初吕后二年的律令摘抄,共有汉律27种、《津关令》1种,这是汉代成体系法律简牍的首次发现,弥补了汉代法律史研究资料不足的遗憾。《奏谳书》共228枚竹简,内容爲秦及汉高祖时期奏谳文书摘录,保留了奏谳文书的基本格式,对研究秦及汉初司法审判制度有重要意义。《脉书》共66枚竹简,以病候及阴阳十一脉经、脉法等爲主要内容,大部分见於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比後者保存更完好。《算数书》共190枚竹简,是实用算题合集,内容形式与传世数学文献《九章算术》类似,比後者时代早二百余年。《盖庐》共55枚竹简,以申胥(伍子胥)与盖庐(吴王阖闾)的对话爲文本形式,具有浓厚的兵阴阳色彩。《引书》共112枚竹简,是首次发现成篇的汉代导引术文献,可与马王堆《导引图》相参照。《遣册》共41枚竹简,爲随葬物品清单,其中记录有书一笥,正与出土竹简相合。值得一提的是,墓葬还出土鸠杖一枚,这说明墓主人年事已高。张家山M247号汉墓自发掘至今已有34年,全部竹简释文公布於2001年,迄今已有16年,因其竹简内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论文总计上千篇,着作数十部,相关研究纷繁复杂,因此有必要对以往研究历史进行综合梳理,同时结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竹简文本进行重新校勘,对疑难词汇进行辨析考证,这也是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所在。本论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有三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M247号汉墓的发掘情况,墓葬的形制及随葬物品,墓主身份,论述出土竹简的主要内容及其释文公布情况,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重点内容是对张家山汉简各部分的研究综述,以期把握既往学界的研究概况。第二章张家山汉简释文校注,这部分以《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与奏谳书》所刊布的释文爲底本,吸收学界对竹简文本的校勘成果,参照整理者原图版及红外綫图版,对张家山汉简释文进行再校勘,对重点难点词汇进行校注,以疏通文意。第三章相关问题研究,包括《二年律令》编联整理与研究、重点词汇研究梳理与考证,如“颇”、“毋害”、“出入罪人”、“完刑”、“行钱”、“以上、以下”。下编主要内容是字词集释和参考文献。字词集释首先列举字词条目,其次选取有代表性的辞例1-5条,最後以时间爲序摘录学者研究成果,对其中需要补充及辨析的词条以按语形式说明。最後是本论文的参考文献。
李炎乾[9](2016)在《《国语·吴语》新探》文中研究说明吴越之争是春秋末年的重要史事,《国语·吴语》是记载这一段历史的重要文献。本文主要讨论了《国语·吴语》的形成过程和性质,并对其部分记事内容作了辨析。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评述了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吴语》的研究,并指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第一节主要利用慈利《吴语》简和上博简《吴命》讨论了《国语·吴语》的成书时间、成书地区和流传。第二节对《国语·吴语》的部分记事内容作了辨析和解释,并加了新的系年。并附带对《吴语》末尾的“陈”作了新的解释。第三节结合出土“事语”体古书和一些兵家文献对《国语·吴语》的性质进行了讨论,认为它具有浓厚的兵家色彩,并非“直笔实录”的典型史书。
邱雯蓉[10](2016)在《简帛古书体例与古书整理研究专题》文中认为本文以出土的简帛古书为材料,对古书的体例和古书的整理情况进行深入探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古书的标题的整理和分析、对古书题写撰人情况的分析、通过分析“文集”和“丛书”这两个术语剖析古书的早期形态、古书图文混抄现象的整理和总结以及再论刘向等人整理古书的情况等,共有五个方面。就古书的标题而言,目前学者的研究焦点大多集中在标题的题写位置上,对标题的题名原则少有研究,且研究不够深入。本文以所有的出土的先秦及西汉时期的简帛古书为材料,整理了所有的简帛自带的标题,总结了标题题名的八个规律,通过标题的整理和研究可以看出先秦两汉时期简帛古书题名的一些特点。就古书题写撰人情况,无论是从传世文献的角度还是从出土简帛古书的角度,学界基本认同余嘉锡的“古书不题撰人”的看法,但是大多是稍有提及,很少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出土的简帛古书为材料,明确“撰人”的含义并整理简帛古书题写撰人的情况,重新审视余氏观点的准确性。就古书的早期形态而言,古人一向述而不作,多由後人汇纂其诗文,编撰成书。这种汇纂主要有文集与丛书两种形式。文章通过对“文集”与“丛书”两个概念的定义、起源的分析,认为近年出土的不少简帛古书既具有“文集”的性质,又具有“丛书”的性质,也就是说,“文集”与“丛书”的早期形态其实差别不大。後世由於“书”和“篇”的区分越来越明确,才使“文集”与“丛书”有了明显的区别。就古书的图文混抄现象而言,本文首先整理了出土的图文混抄的古书,对图文的书写载体,位置关系,内容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图文混抄的古书的一些共同的特点。图文混抄的现象,学者早有提及,而从古书体例的角度加以重视的却很少,本文的整理与总结可以爲後来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就古书的整理情况而言,古书的整理以刘向等人的校书为最早的一次官方大型整理古籍的活动,这次校书对以後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即以出土的简帛古书为材料,结合传世文献,对刘向等人的校书活动进行系统的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刘向等人的校书原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大通上孙家寨汉简《孙子》研究——关于《孙子兵法》早期形态的一点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通上孙家寨汉简《孙子》研究——关于《孙子兵法》早期形态的一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异体字的界定 |
第二节 研究材料 |
一、汉代器物铭文材料 |
二、非汉代器物铭文材料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概述 |
一、清代之前及清代的研究 |
二、民国至今的研究 |
第二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构形成分 |
第一节 构形成分的性质 |
第二节 构形成分的作用和功能 |
第三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类型 |
第一节 构件简省和增繁的异体字 |
第二节 构件位移的异体字 |
第三节 构件替换的异体字 |
第四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产生 |
第一节 异体字的产生途径 |
第二节 异体字的产生过程 |
一、类化与非类化 |
二、音化与非音化 |
第五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历时演变与共时认同 |
第一节 历时演变 |
一、研究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历时演变的主要内容 |
二、分析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历时演变应注意的问题 |
第二节 共时认同及共时认同与历时演变的关系 |
第六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研究意义 |
第一节 异体字对语言研究的意义 |
一、促进语音研究 |
二、反映词汇演变 |
三、揭示语法现象 |
第二节 异体字对文献研究的意义 |
一、对出土文献研究的意义 |
二、对传世文献研究的意义 |
第七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与汉语字词关系 |
一、汉代器物铭文中的字词关系 |
二、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与汉代器物铭文中的字词关系 |
第二节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与类化字 |
第三节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与构形中的饰笔和借笔 |
结语 |
附录一 汉代器物铭文字形来源 |
附录二 引用书籍及简称 |
附录三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字例简表 |
凡例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索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後记 |
(2)秦及汉初刑罚制度研究 ——以出土简牍资料为主要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围 |
一、为什么是秦及汉初? |
二、为什么是刑罚制度与刑罚体系? |
第三节 先期研究及存在问题 |
一、秦汉法律研究 |
二、刑罚制度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材料及其性质的讨论 |
一、本文所用主要出土资料及文本 |
二、关于所用简牍资料性质的讨论 |
第二章 刑的起源与本质属性 |
第一节 刑的含义 |
一、刑的古义及其演化:一个古文字学的分析 |
二、肉刑 |
第二节 刑的起源 |
一、刑的起源之一:刑起于兵 |
二、刑的起源之二:同害刑或反映刑 |
第三节 刑的本质属性 |
一、放逐刑观点及其相关问题 |
二、刑的本质属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秦及汉初的刑罚体系:以死、刑、耐为中心而展开 |
第一节 关于秦汉刑罚体系的既有研究 |
第二节 加减刑·加减罪原理 |
一、加减刑的机制 |
二、加减刑的原因 |
第三节 死刑 |
一、死刑的种类 |
二、死刑的等次与序列 |
第四节 肉刑 |
一、肉刑的种类 |
二、肉刑的适用方式 |
三、肉刑的体系 |
第五节 耐刑 |
一、完、髡与耐 |
二、耐刑的形态与性质 |
三、耐刑与劳役刑的复合及其体系 |
第六节 劳役刑 |
一、劳役刑的种类 |
二、劳役刑不具有独立地位,不能单处 |
三、劳役刑轻重区分之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文帝的刑制改革:秦及汉初刑罚体系的终结 |
第一节 “汉承秦制”以及汉初所进行的法制调整 |
一、汉承秦制 |
二、汉初所进行的法制调整 |
第二节 汉文帝十三年刑制改革过程及基本内容 |
一、汉文帝刑制改革前的肉刑与徒刑 |
二、刑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内容及遗留问题 |
第三节 刑制改革的相关遗留问题 |
一、“罪人狱已决”之后文字的时间指向问题 |
二、刑期的逐级递减问题 |
三、其亡逃及有罪耐以上,不用此令 |
四、禁锢的含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3)战国“义兵”思想研究 ——从战争合理性的角度出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义兵”思想产生的渊源与背景 |
1.1 春秋时期战争的合法性危机 |
1.1.1 征伐自天子出:西周时期战争的合法性 |
1.1.2 春秋无义战:王权的衰微与征伐权力的下移 |
1.1.3 春秋末期思想家对战争问题的思考 |
1.2 战国时期战争合法性的完全丧失 |
2 儒家“义兵”思想发展历程 |
2.1 战国早期儒家对战争合理性的认识 |
2.2 孟子与“义兵(义战)”思想的产生 |
2.2.1 孟子“义兵”思想的内容及特点 |
2.2.2 孟子“义兵”的典型战例 |
2.2.3 孟子对非正义性战争的批判 |
2.2.4 孟子对各家思想的批判 |
2.3 荀子“义兵”思想的演变 |
2.3.1 荀子“义兵”思想的内容及特点 |
2.3.2 荀子的典型“义兵”战例及人物 |
2.3.3 荀子对非正义之兵的批判 |
2.3.4 荀子的“义兵”思想对兵家思想的争鸣 |
3 战国各家就“义兵”及战争合理性问题的争鸣 |
3.1 战国早期各家对战争合理性认识 |
3.1.1 墨子的“诛不义”的思想 |
3.1.2 杨朱“自然主义”的反战思想 |
3.1.3 吴起对战争合理性的认识 |
3.2 战国中期各家战争合理性的思想同儒家的争鸣 |
3.2.1 法家“国家利益至上”的战争思想 |
3.2.2 庄子学派与“义兵”思想的争鸣。 |
3.2.3 名家的“偃兵”和“寝兵”思想 |
3.3 战国晚期各家对战争合理性的争鸣 |
3.3.1 韩非子的绝对功利思想的战争思想 |
3.3.2 名家《公孙龙子》的“偃兵”思想 |
4 战国中后期吸取“义兵”思想的各家主张 |
4.1 战国中期各家对“义兵”的吸取 |
4.1.1 《管子》对“义兵”思想的吸取 |
4.1.2 《黄帝四经》对“义兵”思想的吸取 |
4.1.3 战国中期兵家对“义兵”思想的吸取 |
4.2 战国晚期各家对“义兵”的吸取 |
4.2.1 战国晚期黄老学派对“义兵”思想的吸取 |
4.2.2 战国晚期兵家对“义兵”思想的吸取 |
4.2.3 《吕氏春秋》对“义兵”吸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秦汉军赏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军功赏赐 |
(二)军队劳绩制度 |
(三)军队优抚 |
(四)军赏制度的影响 |
(五)总结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秦汉军赏制度产生的背景 |
一、制度转型下的变法 |
(一)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 |
(二)商鞅变法 |
二、秦汉军赏制度指导思想的出现 |
(一)法家的刑赏思想 |
(二)兵家的励士思想 |
第二章 秦汉军赏制度的内容 |
一、身份性赏赐 |
(一)赐爵 |
(二)封侯食邑 |
(三)官职升迁 |
(四)赎罪 |
二、财物性赏赐 |
(一)赐钱 |
(二)赐实物 |
三、精神性赏赐 |
(一)赐姓、谥号、名号 |
(二)赐姻亲 |
(三)赐“绝席” |
(四)赐丧葬规格 |
(五)赐兵器、棨戟、兵车等象征性物件 |
四、“福利性”赏赐 |
第三章 获得秦汉军赏的条件和依据 |
一、军功 |
(一)斩首捕虏 |
(二)攻城略地 |
(三)缴获敌方旗鼓等指挥、传令器具 |
(四)献计破敌 |
(五)招纳劝降 |
(六)刺杀敌方首脑 |
(七)利用间谍以胜敌 |
(八)斩捕群盗 |
二、因军事考核达标而额外赐劳 |
(一)因射术考核达标而额外赐劳 |
(二)因考核烽燧制度而额外赐劳 |
三、因作战死伤而受赏 |
(一)因作战负伤而受赏 |
(二)因战死而受赏 |
四、招募之赏 |
(一)秦及西汉的募士之赏 |
(二)东汉的募士之赏 |
五、其他获得军赏的条件 |
(一)战争中救主、背主之赏 |
(二)斩获敌方首脑肢体之赏 |
(三)不失期和无所略之赏 |
(四)因卜筮军事正确得赏 |
第四章 秦汉军赏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一、外戚、宦官专权干扰军赏制度实施的公平性 |
二、因争功出现的互害事件 |
三、以掳掠为变相军赏 |
四、赏赐不能及时到位 |
五、不赏之功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先秦“象”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及评析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象”字义的发生与演变 |
第一节 殷商和西周早期“象”字含义考论 |
一、作为动物名 |
三、作为乐舞名 |
二、作为氏族名或人名 |
第二节 西周中期以后“象”字名词义考论 |
一、“象”之动物义 |
二、“象”之神圣义 |
三、“象”之视觉义 |
第三节 西周中期以后“象”字动词义考论 |
一、“象”之效法义 |
二、“象”之相似义 |
三、“象”之象征义 |
第二章 “象”范畴的发生与发展 |
第一节 道家论“象” |
一、《老子》论“象”与“大象” |
二、《庄子》论“象”与“象罔” |
三、《鹖冠子》论“象”与“名物” |
第二节 《易传》论“象” |
一、“象”的多重含义 |
二、“观物取象” |
三、“立象以尽意” |
四、“制器尚象” |
第三节 《乐记》论“象” |
一、“气以成象” |
二、“声者,乐之象也” |
三、“乐以象德” |
第四节 其他文献论“象” |
一、《鬼谷子》论“象” |
二、《黄帝内经》论“象” |
三、《管子》《荀子》论“象” |
第三章 “象”范畴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
第一节 “象”与“物”“形” |
一、“象”与“物” |
二、“象”与“形” |
第二节 “象”与“名”“文” |
一、“象”与“名” |
二、“象”与“文” |
第三节 “象”的特征 |
一、直观性 |
二、形上性 |
三、主客交融性 |
第四节 “象”的功能 |
一、“六经”之以象尽意 |
二、儒家之以象比德 |
三、道家之以象喻道 |
四、兵墨法诸家之以象言理 |
第四章 “象”范畴与象思维 |
第一节 先民的尚象意识与象思维 |
一、先民实践活动的观象意识 |
二、图腾符号的想象与象征 |
三、汉字造字的尚象思维 |
四、原始思维中的尚象意识 |
第二节 象思维的过程与特征 |
一、象思维的过程 |
二、象思维的特征 |
第三节 先秦文献中的象思维与“象”范畴 |
一、《周易》的“取象”与“立象” |
二、老庄对“道”的体悟与“象”的营构 |
三、《黄帝内经》“以象测藏”的运用与“藏象”论 |
四、其他文献中的象思维与“象”范畴 |
第五章 先秦“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 |
第一节 “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话语形态 |
一、“象”从哲学范畴向文艺美学范畴的演变 |
二、“象”从“象外”到“境”的发展 |
第二节 “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 |
一、“象”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思维方式 |
二、“象”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言说方式 |
三、象思维和象喻言说的优势与局限 |
第三节 “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精神 |
一、“象”与文艺美学的超越精神 |
二、“象”与文艺美学的生命精神 |
三、“象”与文艺美学的诗性精神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先秦文献“象”字语句辑录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楚辞》名物丛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服饰类名物 |
第一节 服饰的部位 |
一、衽 |
二、襟 |
三、裔 |
四、袂 |
五、袪 |
六、豹饰 |
七、? |
第二节 衣服总称 |
一、褋 |
二、裯 |
三、华采衣 |
四、鱼鳞衣 |
五、荷衣 |
六、云衣 |
七、騂衣 |
第三节 原料 |
一、翠缥 |
二、缟 |
三、罗 |
四、缇 |
五、绮 |
六、文 |
七、阿/纤 |
第四节 头衣与足衣 |
一、冠 |
二、组缨 |
三、屦 |
四、絇 |
第五节 佩饰 |
一、佩 |
二、玦 |
三、纕 |
四、帏 |
五、犀比/鲜卑 |
小结 |
第二章 饮食类名物 |
第一节 动物类食物 |
一、脍 |
二、露鸡 |
三、甘鷄 |
四、醢 |
五、苦狗 |
六、炙鸹 |
七、煔鹑 |
八、(?)雀 |
九、凫 |
十、鰿 |
第二节 植物类食物 |
一、五谷 |
二、粢 |
三、菰粱 |
四、葵菜 |
五、苴蒪/蘘荷 |
第三节 饮物 |
一、勺/酌 |
二、椒浆 |
三、瑶浆 |
四、琼浆 |
五、楚酪 |
六、冻饮 |
七、糟 |
第四节 饪食器与饮食器 |
一、臑 |
二、鼎 |
三、甑 |
四、窐 |
五、釜 |
六、鬵 |
七、羽觞 |
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类名物 |
第一节 门阙 |
一、阙 |
二、观 |
三、龙门 |
四、修门 |
五、东门 |
第二节 架构 |
一、沙版 |
二、栋 |
三、梁 |
四、楣 |
五、橑 |
六、刻桷 |
七、网户 |
第三节 陈设 |
一、筵 |
二、玉瑱 |
三、翠翘 |
四、朱尘 |
五、帐 |
六、帷 |
七、幕 |
八、幄 |
九、帱 |
小结 |
第四章 用具类名物 |
第一节 武备 |
一、短兵 |
二、吴戈 |
三、剑 |
四、玉珥 |
五、决 |
六、犀甲 |
第二节 旌旗 |
一、旗 |
二、旌 |
三、旗 |
四、旄 |
五、表 |
第三节 乐器 |
一、钟 |
二、鼓 |
三、枹 |
四、磬 |
五、簴 |
六、箫/参差 |
七、竽 |
八、簧 |
九、? |
十、律 |
十一、瑟 |
第四节 度量 |
一、规矩 |
二、畦 |
小结 |
第五章 交通类名物 |
第一节 车驾具 |
一、輈 |
二、辕 |
三、軏 |
四、衡 |
五、轭 |
六、鸾 |
第二节 车厢 |
一、轼 |
二、斡 |
三、维 |
四、軨 |
五、轸 |
六、盖 |
第三节 车轴与车 |
一、毂 |
二、軑 |
三、(?) |
四、轫 |
第四节 车名 |
一、轩 |
二、輬 |
三、辎乘 |
四、舆 |
五、輂 |
六、水车 |
第五节 马具 |
一、衔 |
二、镳 |
三、勒 |
四、辔 |
五、节 |
六、絷 |
第六节 马 |
一、诱骋 |
二、青骊 |
三、服 |
四、骖 |
五、騑 |
第七节 舟船 |
一、舲船 |
二、泭 |
三、楫 |
四、桡 |
五、枻 |
六、榜 |
小结 |
结语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上孙家寨汉简军事用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材料 |
1.1.1 上孙家寨汉简出土情况 |
1.1.2 上孙家寨汉简整理情况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上孙家寨汉简文本整理 |
2.1 上孙家寨汉简释文 |
2.1.1 兵法 |
2.1.2 军法 |
2.1.3 目録 |
2.2 上孙家寨汉简简注 |
2.2.1 兵法 |
2.2.2 军法 |
2.2.3 目録 |
第三章 上孙家寨汉简军事用语分类 |
3.1 组织管理用语 |
3.1.1 军事称谓用语 |
3.1.2 军事编制用语 |
3.2 军事行爲用语 |
3.2.1 行止用语 |
3.2.2 战斗用语 |
3.3 物资设施用语 |
3.3.1 军事装备 |
3.3.2 後勤物资 |
3.4 军事阵形用语 |
3.4.1 阵形统称 |
3.4.2 进攻阵形 |
3.4.3 防守阵形 |
3.5 军法法令用语 |
3.5.1 法令称谓 |
3.5.2 法令制度 |
第四章 上孙家寨汉简军事用语分析 |
4.1 上孙家寨汉简军事用语的语言特点 |
4.1.1 上孙家寨汉简军事用语的词汇构成特点 |
4.1.2 上孙家寨汉简军事用语的语义特点 |
4.2 上孙家寨军事用语的分布特点 |
4.2.1 系统性 |
4.2.2 不平衡性 |
4.2.3 层次性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附録 |
附録一 上孙家寨汉简简号对照表 |
附録二 上孙家寨汉简军事用语音序索引 |
附録三 上孙家寨汉简军事用语出现频次统计 |
附録四 上孙家寨汉简各家释文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成果 |
(8)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上编 |
第一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竹简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墓主身份 |
第二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的公布与研究 |
一、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发布前的研究状况 |
二、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及图版公布 |
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三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研究综述 |
一、《二年律令》研究综述 |
二、《奏谳书》研究综述 |
三、《脉书》研究综述 |
四、《算数书》研究综述 |
五、《盖庐》研究综述 |
六、《引书》研究综述 |
七、《遣册》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历谱 |
第二节 二年律令 |
第三节 奏谳书 |
第四节 脉书 |
第五节 算数书 |
第六节 盖庐 |
第七节 引书 |
第八节 遣策 |
第三章 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二年律令》编联探讨 |
第二节 汉代副词“颇”浅论 |
第三节 “毋害”词义辨析 |
第四节 “出入罪人”释义及相关问题探讨 |
第五节 完刑的再认识 |
第六节 “行钱”本义考 |
第七节 秦汉户赋缴纳对象分析 |
下编 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9)《国语·吴语》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吴语》的文本渊源 |
一、明道本、公序本《吴语》对勘 |
二、慈利竹书《吴语》 |
三、上博简《吴命》与慈利简《吴语》的启示 |
第二节 《吴语》记事、系年再辨析 |
一、通行《吴语》记事解释探源 |
二、《吴语》夫差伐吴事辨析 |
三、《吴语》勾践灭吴事系年 |
第三节 《吴语》的兵家色彩 |
一、“事语”体古书与《吴语》性质的再认识 |
二、文种之语的兵家色彩 |
三、王孙雒之语及夫差方阵的兵家色彩 |
四、申包胥等人之语的兵家色彩 |
五、黄池之会主盟者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简帛古书体例与古书整理研究专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材料范围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简帛古书标题题名原则探析 |
一、出土简帛古书的标题整理 |
二、标题命名情况分析 |
附录:出土简帛古书的篇名题名情况一览表 |
第三章 论“古书不题撰人” |
一、“撰人”的含义 |
二、古书题撰人的方式 |
三、简帛古书中的题写“撰人”情况 |
四、古书大多不题撰人的原因 |
第四章 由简帛古书看“文集”与“丛书”的早期形态 |
一、“文集”的定义与起源 |
二、“丛书”的定义与起源 |
三、简帛古书中的文集与丛书 |
第五章 简帛古书中的图文混抄现象 |
一、资料整理 |
二、图文混抄的研究说明 |
第六章 从出土简帛看刘向刘歆等人的校书情况 |
一、刘向、刘歆等人的校书步骤 |
二、刘向、刘歆等人的校书原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四、大通上孙家寨汉简《孙子》研究——关于《孙子兵法》早期形态的一点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研究[D]. 孙元成. 吉林大学, 2021(01)
- [2]秦及汉初刑罚制度研究 ——以出土简牍资料为主要依据[D]. 程令政. 吉林大学, 2020(12)
- [3]战国“义兵”思想研究 ——从战争合理性的角度出发[D]. 李祉莹. 辽宁大学, 2020(01)
- [4]秦汉军赏制度研究[D]. 张丹丹. 河南大学, 2019(01)
- [5]先秦“象”范畴研究[D]. 张绍时.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楚辞》名物丛考[D]. 李凤立.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7]上孙家寨汉简军事用语研究[D]. 王海潮. 济南大学, 2019(01)
- [8]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D]. 韩厚明. 吉林大学, 2018(12)
- [9]《国语·吴语》新探[D]. 李炎乾.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10]简帛古书体例与古书整理研究专题[D]. 邱雯蓉. 西南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