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碎石挤密桩在加固地基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董炳寅,水伟厚,秦劭杰[1](2022)在《中国强夯40年之技术创新》文中指出强夯法是一种经济高效、节能环保的地基处理方法。强夯法加固地基可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压缩性、消除湿陷性、提高抗液化能力。我国自1975年开始介绍并引进强夯技术,1978年左右开始真正工程实践,距今已有40年。这40年中我国工程界先后将强夯技术应用于山区高填方、围海造地等场地形成后的地基处理和湿陷性黄土、淤积土、砂土、粉质黏土等原地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工程建设中的山区高填方地基、开山块石回填地基、炸山填海、吹砂填海等工程也越来越多,需要加固处理的填土厚度也越来越大,为了能经济高效地处理这些具有复杂地质条件的场地,强夯加固技术向高能级和多元化发展。本文从强夯加固理论、高能级强夯技术、复合强夯加固技术三方面梳理了我国强夯工程实践和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强夯技术的发展展望。
菅超[2](2021)在《太原机场新建机坪场道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17年以来,太原机场迅速发展,对机坪有着更多的需求量。因此,太原机场决定增建机坪。机坪场道工程属于民航建设项目,具有其特殊性,对项目工期的要求较为严格。而对于机坪结构层施工而言,基层和面层的施工流程及工艺均已较为成熟,工期可压缩性不强,但垫层的地基处理技术相对前两者而言,工期的可压缩性较强,且施工方案的选择对工期长短影响较大。因此,为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本文着重对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际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较2015年项目立项时抬升2.1m~2.4m,这使得原设计使用砂砾石换填处理后地基的部分力学参数无法满足民航建设要求。这种地基如果作为基础下持力层,则道面结构层作为地基附加压力较湿陷起始压力大,会使得建成以后的机坪极易发生局部不均匀沉降,进而恶化为板块错台,容易造成飞机轮胎割裂等事故,有极大的运行风险。因此,选择新建机坪的地基处理方案时,应该在做好防水处理措施的前提下,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针对上述的地基问题,本文所做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场地内地基进行室外实地勘探和室内土工试验,包括钻孔、探井、标准贯入试验、自重湿陷系数试验、湿陷起始压力试验、直剪试验、渗透试验等,以此对地基的湿陷性、均匀性、稳定性和天然地基承载力等方面做地质分析。通过分析可知,本项目天然地基为软土地基,地基承载力不足以建设机坪,土体具有轻微湿陷性,且深受地下水上升影响。针对此问题,本工程分别采取场内外设置排水设施、结构层添加防水层等防水措施;同时为了提高结构层强度,采用高强度干性混凝土及薄弱处加筋的设计方案。(2)筛选出国内外针对软弱地基几种成熟的处理方法,分别为强夯法、冲击碾压法、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灰土挤密桩、高压旋喷桩、碎石挤密桩、CFG桩、换填垫层法等9种方法,并根据其施工特点及机场不停航施工要求工期短和机械限高等比选指标选取了换填垫层法和冲击碾压法相结合的方法。(3)根据施工现场观测到的地下实际水位和地质情况,分别设置了1.0m、1.2m、1.5m等3种不同换填厚度的试验区,然后采用静载荷试验、灌水法、平板载荷试验等方法来检测不同换填深度下的地基承载力、固体体积率、基层顶面反应模量,并与民航建设规范的规定参数做对比,最终确定最佳换填厚度为1.2m。利用冲击沉降观测及工后自然沉降观测确定最佳冲碾遍数为20遍,并对换填材料做颗粒分析以验证其级配适用性。(4)对拟定的三种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选取工期最优施工组织方案。并在工程竣工投入运营一段时间以后,通过实地观测、平整度试验、表面纹理深度试验、抗折试验、劈裂试验、钻芯取样等方法从表面观感、道面强度、隔水性三个方面对本次地基处理及整个工程质量进行评价,验证方案的适用性与合理性。本工程施工场地紧邻运行中机坪,为保证不影响机场正常运行,整个施工过程全部采用不停航施工的方式,对施工方案中人员、设备、材料的要求极为苛刻,在国内机场建设中也不常见。所采用的换填垫层法与冲击碾压法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方法工期短、施工工艺简单,而且两种处理方法综合治理的处治方案在机场施工领域并不多见,为北方机场在类似软弱地基上进行快速施工时的地基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工程案例,并为研究机坪、跑道、滑行道等特殊承压道面的受力特点提供了有益借鉴。
郑克[3](2021)在《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坝基加固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科学、合理地开发水能资源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区域团结稳定,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西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河床覆盖层深且分布不均匀,活断层多、地震频发且强度大,给水利建设带来了诸多难题。随着我国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土石坝建设和分析方法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深厚覆盖层上修筑土石坝仍处于起步阶段。覆盖层存在性质差异大、变形特性复杂、动力非线性明显、可液化土层分布广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的安全。地基处理是在深厚覆盖层上修筑土石坝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振冲碎石桩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地基加固措施,但已有的工程实践和研究大多针对路堤、堆料场等低矮结构,对土石坝等大型水工建筑物的实践与研究不多。鉴于此,本文基于粗粒土改进的广义塑性本构模型,并联合有效应力理论和动力固结理论,对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坝基加固措施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介绍了碎石桩处理不良地基时常用的几种数值计算模型,总结了各模型的特点与适用情况,并简要介绍了基于粗粒土改进的广义塑性本构模型。(2)采用简化模型进行网格敏感性分析确定合适的桩土单元网格,并利用该网格对在深厚覆盖层软弱地基和碎石桩加固地基上修建的土石坝-地基系统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将加固地基的坝体-地基系统有限元结果与同类工程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的结果。(3)对面板堆石坝可液化深厚覆盖层地基的碎石桩处理效果开展研究,分析了天然地基和碎石桩加固地基上的坝体-地基系统在施工和运行期的的变形,分析了地震动作用下大坝-地基系统的动力响应、砂土液化情况和震后永久变形,探讨了振冲碎石桩对可液化深厚覆盖层地基上土石坝的加固效果。
蔡瑞峰,郭宇彬[4](2020)在《碎石挤密桩法加固地基在克拉玛依石化厂地区的适用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碎石挤密桩法加固地基在油田建设中得到应用,如大型油罐、石油化工装置、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的软弱地基进行过加固设计、施工和检测,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碎石挤密桩法加固地基在克拉玛依石化厂地区应用较少,撰写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以便在石化厂地区的石油化工建设中进一步推广碎石挤密桩法加固软弱地基。对石化厂地区采用碎石挤密桩法加固地基的适用性作出分析。
冯龙健[5](2020)在《散体材料桩单桩承载机制及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散体材料桩因材料资源充足、施工技术简单、造价低廉,且具有良好的振密挤密、置换、排水固结等加固作用而在软土地基处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理论研究尚不完善,尤其是承载机理及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尚有待进一步深入。传统试验方法常常受到实验条件严重限制,而数值模拟作为重要研究手段不仅时效性强而且计算结果可靠,具有传统试验手段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数值模拟及理论推导等手段,对软土地基中散体材料桩单桩和刚性基础下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及其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本文首先对散体材料的力学特性及其本构模型进行研究,引入能够考虑与围压相关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及非线性剪胀力学行为的塑性硬化模型(PH模型)。基于PH模型不断变化强度参数摩擦角φ提出能够考虑峰后强度线性跌落过程的应变软化模型(修正PH模型)。通过对比不同本构模型的区别,以及三轴压缩数值试验与物理试验的对比,证明了PH模型对散体材料的适用性,进而为之后采用PH模型作为散体材料桩本构模型的合理性提供了坚实基础。其次,采用有限差分法对软土地基中常规散体材料桩单桩受荷破坏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研究桩体鼓胀变形规律、桩侧土压力演化以及桩周土体强度和刚度对常规散体材料桩单桩承载机制的影响,总结出常规散体材料单桩的破坏模式与典型荷载沉降曲线。对比了桩周土体分别采用常规摩尔库伦模型及PH模型的区别。通过对软土地基中刚性基础下的散体材料桩单桩受荷破坏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承台的遮挡作用,主要分析了承台尺寸及土体刚度对单桩承载破坏机理的影响,并总结了刚性基础下单桩的破坏模式与典型荷载沉降曲线。再次,基于圆孔扩张理论推导了局部剪切破坏模式下软土中的常规散体材料桩单桩承载力公式,并在Brauns公式基础上考虑鼓胀段桩侧摩阻力的贡献,得到整体剪切破坏模式下的常规散体材料桩单桩承载力公式,给出了常规单桩破坏模式的判定及承载力公式的适用条件,然后通过对比数值结果验证了承载力公式并完成了参数分析。之后,基于圆孔扩张理论及应力扩散理论推导了局部剪切破坏模式下软土中刚性基础下的散体材料桩单桩承载力公式并进行数值验证,然后基于极限平衡法提出三组整体剪切破坏模式下的刚性基础下散体材料桩单桩承载力公式并对这三组承载力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并完成了刚性基础下散体材料桩单桩承载力公式的参数分析。最后,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单桩静载荷试验,验证了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散体材料桩单桩承载机理的实用性及本文推导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可行性。
陈坤伦[6](2020)在《倾斜下卧层桩体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广西滨海公路企沙至茅岭段位于防城港市东部,该地区部分路段存在厚度不均匀的软土层,且部分软土层下存在倾斜岩层,这在道路工程建设中会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研究地基不均匀沉降发展规律及特点是采取控制不均匀沉降措施的关键。本文以广西滨海公路企沙至茅岭段道路工程中的钢渣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及沉降变形监测,研究了路堤荷载作用下倾斜下卧层桩体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并借助有限元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及变形特性。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在试验路段中选择典型的监测断面,并在该断面内埋设监测元件,对监测断面内复合地基沉降、应力及侧向位移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对试验路段内不同位置处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检测结果均能满足设计要求;结果表明,试验路段内不同位置处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量不同,且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2.在试验路段内进行沉降变形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断面内复合地基的沉降分布规律并不对称,且最大沉降点的位置发生在路堤底部中点偏左侧(软土层较薄侧)。进一步研究发现,监测断面内桩土沉降差最大值发生在路中偏右侧(软土层较厚侧),且随填土高度的增加各监测点均出现桩土沉降差逐渐增大的现象。3.借助有限元方法对试验路段地基沉降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试验路段内的复合地基沉降主要来源于下卧层的压缩;同时对断面内复合地基沉降量进行了拟合,并确定了复合地基最大沉降量以及最大沉降点的位置。4.通过改变下卧层倾斜度、桩体模量、深宽比以及复合模量比等参数,建立了53种不同工况的复合地基模型,同时引入不均匀沉降系数?、最大沉降点偏移率η以及最大沉降比?等指标,分析了各参数对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及沉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下卧层倾斜是引起最大沉降点偏移的原因之一。最大沉降点偏移量受桩体模量的影响较大,且存在一桩体模量Ep0可使得η=0、?=1;复合模量比趋于1时η和?分别趋于0和1;η、?随深宽比的增大而减小,?随深宽比的增大而增大。5.对试验路段复合地基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改变桩间距、桩径和垫层厚度三个参数,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出6种可行的优化方案,经对比分析,得出原设计方案过于保守的结论,并提出了更为经济的方案。
陆清元[7](2019)在《高速铁路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及稳定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铁路建设标准的大幅提高和建设周期的不断缩短,尤其是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大量兴建,使得铁路路基的工后沉降控制标准愈来愈严。传统的以排水固结、堆载预压为主的地基处理措施和以挤密砂桩、碎石桩为主的散体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已难以适应工程需求,以C15及以上强度的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已成为我国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地基处理的主型措施。针对当前铁路路基工程中高强度桩复合地基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基本沿用刚性基础下桩土“等应变”复合地基理论,不能反映柔性路堤下垫层-桩-桩间土-下卧层“非协调变形”基本性状的问题,加之认为桩的高强度特性能自然满足稳定性要求,以致国内规范中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验算方法缺失的现状,以建立能反映高铁路基系统中各结构部件间非协调变形性状的承载变形设计计算方法、提出与桩体破坏模式相匹配的稳定分析检算方法为目标,围绕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荷载分担、沉降计算及稳定分析等关键问题,开展了高速铁路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及稳定分析方法理论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铁路路基工程特色的高强度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考虑侧阻硬/软化的桩土相互作用统一模型桩土相互作用模型是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变形计算及稳定分析的基础。针对传统线性非连续硬化型或软化型桩土相互作用模型众多,但仅局限模拟侧阻硬或软化特性的问题,基于反映桩土界面侧阻-位移关系的硬软化性状,采用受地基土性质控制的硬化段曲线非线性程度、软化段衰减速率系数、峰值点及残余状态所对应的侧阻和位移等特征参数,构建了能实现侧阻-位移硬软化全过程描述的非线性连续型桩土相互作用统一模型暨6参数双曲线-指数组合函数(H-E模型),通过相关试验的文献资料统计分析,明确了不同地基土性状态下模型参数取值范围;根据桩体各微段竖向力平衡条件及变形协调关系,建立了竖向受压单桩承载变形计算方法。分析表明:H-E模型能较好的模拟侧阻-位移硬/软化非线性关系;建立的单桩承载变形计算方法能合理的预测侧阻硬或软化的均匀、成层地基中单桩荷载-沉降关系和桩身受力分布规律。(2)基于非协调变形的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桩土应力比是反映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配的重要指标及承载力和沉降计算的基本参数。针对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中因较大桩土刚度差引起的桩土非协调变形特性,基于桩土相互作用的上部负摩阻塑性区、中部协调变形弹性区和下部摩擦承载塑性区3区段模式,采用剪切刚度和极限侧阻随应力水平变化的等单位长度极限剪切位移理想弹塑性模型,建立了弹性区非线性和塑性区非均匀的侧阻计算模式;以均布路堤荷载下等桩长复合地基中单桩等效加固单元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元体荷载传递微分方程,结合桩-土-垫层压缩变形协调条件,导出了桩土应力比及中性面位置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路堤荷载及垫层柔度系数两关键参数的影响。分析表明:桩土应力比和中性面位置随垫层柔度系数增加而减小(下移),随路堤荷载增大呈先增加(降低)后衰减(抬升)的变化规律。据此,提出了为实现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协调承载变形控制,宜采用最大桩土应力比进行设计的技术原则。(3)考虑桩土滑移及桩间土非均匀变形的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高强度桩与地基土刚度差异较大,路堤荷载下桩土间存在相对滑移现象,以及加固区土层的非均匀压缩变形特征,基于刚性基础下桩土等应变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假设存在较大缺陷。在建立的能反映路堤下高强度桩上部负摩阻塑性区、中部协调变形弹性区和下部摩擦承载塑性区的弹性区非线性和塑性区非均匀的侧阻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均布荷载下等桩长复合地基中单桩等效加固单元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反映桩土滑移特性及桩间土非均匀压缩变形特征的桩间土竖向位移模式,根据微单元体竖向力平衡方程及结合桩-土-垫层应力与变形协调关系,导出了表征路堤下高强度桩上顶下刺、桩侧负摩阻力、桩土非协调变形及垫层调节作用等性状的沉降解析表达式。通过对工程实例沉降计算分析表明,提出的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4)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的综合等效抗剪强度方法针对国内规范中关于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验算方法缺失及现有分析方法未考虑桩体轴力和垫层效应对抗滑贡献的影响等问题,以桩体易发生弯折破坏的高速铁路常用CFG桩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表征地基截面不同位置桩身抗弯能力发挥程度的系数,形成了反映复合地基中CFG桩非均匀弯折破坏的桩体抗滑力确定方法;根据桩体阻止地基滑动的力矩等效原则,导出了基于圆弧滑面位置的桩体等效抗剪强度表达式。据此,建立了考虑桩体渐进破坏以及轴力、筋带拉力多因素影响的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的综合等效抗剪强度法。以某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失稳破坏典型工程案例为校核标准,通过与现有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即复合抗剪强度法、等效砂桩法、等效荷载法、英国BS8006规范法、等效抗剪强度法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提出的综合等效抗剪强度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5)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分区强化设计及加固措施优化对策根据地基截面不同位置桩体受力模式及抗滑机制的差异,实现了以桩体拉弯、弯剪、压弯、承压破坏模式为特征的复合地基截面4区域划分;基于提出的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的综合等效抗剪度法,探讨了影响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性的关键桩和提高稳定性的分区强化及地梁加固措施技术对策。分析表明:在弯剪区桩顶设置地梁的加固效果最佳,承压区最差,拉弯区和压弯区次之;“拉弯区+弯剪区”或“弯剪区+压弯区”设置地梁,对提高复合地基稳定性效应基本一致;而在“拉弯区+弯剪区+压弯区”同时设置地梁,能获得较高的地基稳定性。在保证复合地基稳定性前提下,基于经济性考虑,提出了可在“拉弯区+弯剪区”或“弯剪区+压弯区”优先设置地梁的建议。
王杰[8](2019)在《陕西某焦化甲醇建设项目采空区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能源经济的飞速发展,采空区面积增加迅速,矿区周围可开发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珍贵,为节约土地及保证建设项目安全,矿区范围内采空区地基处理成为矿区发展建设需解决的首要问题。采空区地基处理后可产生一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不仅能够消除采空区可能造成的沉陷等地质灾害,而且能够增加矿区的基础建设土地量,减少土地资源浪费。陕西某焦化甲醇建设项目是矿区转型升级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点项目,项目选址位于采空区内,采空回填区地基处理及遗留采空区处理主要解决地表土地再次进行工程建设开发利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建设项目于前期勘测、设计和后期建设中所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本研究以煤炭产区经采煤完成后形成的采空区范围内进行较大的工程建设活动为背景,分析针对采空区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和实施效果。项目涉及的采空区除甲醇等少部分区域未经初步处理还遗留采煤巷道,其余部分已经过初步回填治理。针对采空回填区地基处理,研究通过对施工场地、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工程进度及造价等各方面考虑,根据地勘资料及建筑物设计文件,制定多套方案,成立评审专家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方案评价体系,选择了经济适用的地基处理方案,即:通过选择常用的强夯法、换填级配碎石垫层法、碎石挤密桩法等来处理地基,或用高压注浆法等对地基展开复合处理;运用轻骨料混凝土重力填充配合煤矸石注浆液高压注浆的方法来对部分位置出现的遗留采煤空巷进行空洞处理。强夯地基处理主要运用于场地条件合适的大面积回填土处理,对于因强夯地基处理震动影响、场地影响及部分高地基承载力设计的局部区域,采用高压注浆法、换填垫层法及碎石挤密桩法进行单一或复合地基处理。其中大面积强夯地基处理法在本工程的运用中具有处理效果好、适用面广、造价低、施工进度快等特点,极大的节省了建设费用及时间;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因存在卵石层及部分回填土密实度不足,极易造成塌孔,在施工前进行试桩,通过综合比选定桩型,有效的解决了塌孔问题,干法成孔节省了套管或泥浆护壁费用;遗留采空区治理时用地球物探方法进行采空区详勘,根据采空区及地质特点,采用了充填—压力注浆相结合的施工方案及夯扩桩机—直径钻机相结合的成孔工艺。因地制宜的使用了煤矸石作为主要材料的轻骨料混凝土及注浆液,产生了极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地基处理完成后经专业检测公司检测及相关参建单位统一验收,地基处理结果符合项目建设要求,达到预期目标。本文通过研究采空区进行项目建设时的地基处理,从最初方案制定至最后方案实施完成。治理后的采空区地基能满足建设活动的要求,为以后矿区在采空区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提供了经验,极大的节约了土地。全国存在数量较多的老旧采空区,通过对采空区进行科学的处理,可以有效消除采空区内存在的安全隐患,提供大量可重新利用的土地资源,发展经济。
覃杰金[9](2017)在《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在中石化储油罐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工程建设事业的进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挤密碎石桩因其工期短、经济、无污染、减少地基的沉降量、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等特点,在油罐、水池等各类工程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以福建泉港油库/首站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工程为实例,对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在中石化储油罐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冯浩[10](2017)在《碎石挤密桩技术在高原湿地软弱地基的应用》文中认为针对高原湿地软弱地基处理难度大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探讨了碎石挤密桩的应用。对碎石挤密桩加固软弱地基机理进行了阐述,然后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工程实例,对碎石挤密桩的设计与施工内容进行重点分析,最终得到在高原湿地软弱地基施工中,合理应用碎石挤密桩方式,可以使工程的质量得到提高。
二、碎石挤密桩在加固地基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碎石挤密桩在加固地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强夯40年之技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强夯理论的发展 |
1.1 强夯加固的动力固结理论 |
1.2 强夯加固机理的微观解释 |
1.3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的探讨 |
1.4 强夯置换理论 |
1.5 对国内各规范强夯章节的评述 |
2 高能级强夯技术的发展 |
2.1 高能级强夯加固机理 |
2.2 高能级强夯技术的应用 |
2.3 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 |
3 复合强夯加固技术的发展 |
3.1 砂桩-强夯法 |
3.2 碎石桩-强夯法 |
3.3 堆载预压-强夯法 |
3.4 真空井点降水-强夯法 |
3.5 排水板+管井降水+强夯法 |
3.6 真空预压-强夯法 |
3.7 孔内强夯法 |
4 高能级强夯在超高超深填方分层处理中的实例应用 |
4.1 原场地地基处理 |
4.2 高填方填筑体处理 |
4.3 挖填交接面、施工搭接面处理 |
4.4 地下排渗系统设置 |
5 强夯技术的发展展望 |
6 结论 |
(2)太原机场新建机坪场道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
1.2.2 机坪道面物理特性及施工特点 |
1.2.3 机坪快速施工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地质分析及施工基本条件研究 |
2.1 工程简介 |
2.1.1 设计概述 |
2.1.2 主要技术指标 |
2.1.3 材料规格 |
2.1.4 标准规范 |
2.1.5 地基处理方案变更的原因 |
2.2 地质分析 |
2.2.1 地质勘察原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勘察结果分析 |
2.2.4 地质综合评价 |
2.2.5 地下水位变化原因分析 |
2.2.6 地下水位上升对现有地基的力学性能影响 |
2.2.7 地质问题总结 |
2.3 施工基本条件 |
2.3.1 防水处理措施 |
2.3.2 道面高强度设计 |
2.4 小结 |
第3章 地基处理方案研究 |
3.1 地质改良 |
3.1.1 强夯法 |
3.1.2 冲击碾压法 |
3.1.3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 |
3.1.4 真空预压法 |
3.2 土体补强 |
3.2.1 灰土挤密桩 |
3.2.2 高压旋喷桩 |
3.2.3 碎石挤密桩 |
3.2.4 CFG桩 |
3.3 地基换填 |
3.4 处理方案比选原则 |
3.4.1 首要指标 |
3.4.2 主要指标 |
3.4.3 辅助指标影响分析 |
3.4.4 方案比选 |
3.5 换填材料颗粒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地基处理施工参数研究 |
4.1 试验区施工 |
4.1.1 试验区总体施工安排 |
4.1.2 试验区施工工序 |
4.1.3 试验区施工工艺 |
4.2 换填厚度控制试验 |
4.2.1 灌水法 |
4.2.2 平板载荷试验 |
4.2.3 静载试验 |
4.3 冲碾遍数控制试验 |
4.3.1 冲击沉降观测 |
4.3.2 工后自然沉降观测 |
4.4 小结 |
第5章 施工关键技术分析及项目评价 |
5.1 拟定施工组织比选方案 |
5.2 工期最优施工组织方案研究 |
5.2.1 施工组织的影响因素 |
5.2.2 施工组织方案对比 |
5.2.3 工期最优施工组织试验 |
5.3 项目现状评价 |
5.3.1 表面观感 |
5.3.2 道面强度 |
5.3.3 隔水性 |
5.4 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 |
致谢 |
(3)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坝基加固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碎石桩加固地基研究现状 |
1.2.2 地基液化的机理和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任务 |
2 碎石桩数值模拟方法及本构模型 |
2.1 几种常用的碎石桩模型 |
2.2 广义塑性模型 |
2.3 广义塑性模型改进 |
3 土石坝深厚覆盖层软土地基碎石桩处理 |
3.1 引言 |
3.2 桩土单元网格尺寸的选用 |
3.2.1 桩土单元网格划分 |
3.2.2 桩土单元网格选取 |
3.3 有限元网格及材料参数 |
3.4 土石坝深厚覆盖层软弱地基碎石桩加固分析 |
3.4.1 土石坝-地基系统竣工期应力和变形 |
3.4.2 碎石桩处理坝基效果分析 |
3.4.3 加固地基满蓄期结果分析 |
3.4.4 加固地基数值结果与同类工程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面板堆石坝深厚覆盖层可液化地基碎石桩加固处理 |
4.1 引言 |
4.2 工程概况及有限元分析信息 |
4.2.1 工程地质概况 |
4.2.2 有限元模型及材料参数 |
4.2.3 抗震设计标准及设计地震波 |
4.3 天然地基与加固地基面板坝-地基系统数值分析 |
4.3.1 面板坝-地基系统静力分析 |
4.3.2 面板坝-地基系统的动力、液化及永久变形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4)碎石挤密桩法加固地基在克拉玛依石化厂地区的适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1.1 碎石挤密桩法加固地基的来源及发展 |
1.2 碎石挤密桩法加固地基的机理 |
1.3 碎石挤密加固地基土在石化厂地区的应用情况 |
2 场地的地形、地貌及地层概况 |
2.1 场地的地形、地貌 |
2.2 场地的地层概况 |
3 碎石挤密桩改良地基的效果试验 |
3.1 载荷试验的测试结果 |
3.2 标准贯入试验测试 |
3.3 动力触探试验检测碎石桩 |
3.4 静力触探试验检测 |
4 碎石挤密桩加固地基的适用性分析 |
4.1 加固地基的抗液化性能分析 |
4.2 碎石挤密桩法在石化厂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
(1)加固地基的抗液化性能评价 |
(2)复合地基的力学性能分析 |
4.3 主要建筑物的沉降估算 |
5 结束语 |
(5)散体材料桩单桩承载机制及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桩承载模型及现场试验 |
1.2.2 单桩承载力解析解 |
1.2.3 承载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散体材料力学特性及其修正本构模型 |
2.1 概述 |
2.2 散体材料力学特性 |
2.3 考虑散体材料摩擦及剪胀特性的修正本构模型 |
2.3.1 增量弹性定律 |
2.3.2 屈服准则与流动法则 |
2.3.3 剪胀截断 |
2.3.4 塑性修正 |
2.3.5 考虑峰后残余强度的修正塑性硬化模型 |
2.4 单元本构模型的数值结果 |
2.4.1 不同本构模型的对比 |
2.4.2 参数分析 |
2.5 三轴压缩试验数值验证 |
2.5.1 PH模型材料参数的确定方法 |
2.5.2 圆柱体试件三轴压缩数值试验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散体材料桩单桩承载失效模式的数值模拟研究 |
3.1 概述 |
3.2 常规散体材料桩单桩受荷试验的数值模型 |
3.3 常规散体材料桩单桩受荷全过程数值模拟 |
3.4 土体强度的影响 |
3.5 土体刚度的影响 |
3.6 常规散体材料桩的典型荷载沉降曲线及破坏机理 |
3.7 不同的土体本构模型的影响 |
3.7.1 材料参数选取 |
3.7.2 不同土体本构模型的数值结果对比分析 |
3.8 刚性承台下散体材料桩单桩受荷的数值模拟研究 |
3.8.1 刚性承台基础下散体材料桩单桩受荷数值模型 |
3.8.2 单桩受荷全过程数值模拟 |
3.8.3 刚性承台尺寸的影响 |
3.8.4 桩周土体刚度的影响 |
3.8.5 整体剪切破坏模式 |
3.8.6 刚性承台下的典型荷载沉降曲线及破坏机理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散体材料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常规散体材料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 |
4.2.1 局部剪切破坏模式下的极限承载力 |
4.2.2 整体剪切破坏模式下的极限承载力 |
4.2.3 单桩破坏模式的判定及承载力理论公式的适用条件 |
4.2.4 承载力公式的数值验证 |
4.2.5 单桩承载力参数分析 |
4.3 刚性承台下散体材料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 |
4.3.1 局部剪切破坏模式下的极限承载力 |
4.3.2 局部剪切破坏模式下的承载力公式数值验证 |
4.3.3 整体剪切破坏模式下的极限承载力 |
4.3.4 三组承载力公式对比分析 |
4.3.5 承台竖向承载力公式 |
4.3.6 单桩承载力参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现场静载荷试验 |
5.3 静载荷试验数值模型 |
5.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6)倾斜下卧层桩体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2 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3 复合地基简介 |
1.3.1 复合地基概念 |
1.3.2 复合地基的常用形式 |
1.3.3 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
2.1 工程概况 |
2.2 试验方案 |
2.3 室内试验参数 |
2.3.1 土体参数 |
2.3.2 桩体参数 |
2.4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试验 |
2.4.1 检测内容 |
2.4.2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
2.5 复合地基试验断面监测 |
2.5.1 监测仪器 |
2.5.2 监测方案 |
2.6 结果及分析 |
2.6.1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结果分析 |
2.6.2 试验断面沉降监测结果及分析 |
2.6.3 试验断面桩土应力比监测结果及分析 |
2.6.4 试验断面坡脚水平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值模拟 |
3.2.1 模型建立及参数的选取 |
3.2.2 材料本构与参数选择 |
3.2.3 接触类型与网格划分 |
3.2.4 单元选择与荷载施加 |
3.2.5 初始地应力的施加 |
3.3 现场载荷试验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 试验断面复合地基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1 试验断面模型建立 |
3.4.2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模拟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桩体模量对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变形的影响 |
4.2.1 下卧层倾斜度对不同桩体模量复合地基的沉降影响 |
4.2.2 桩体模量对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的沉降影响 |
4.3 复合模量比对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变形的影响 |
4.3.1 下卧层倾斜度对不同模量比下复合地基沉降影响 |
4.3.2 复合模量比对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
4.4 深宽比对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变形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地基优化分析 |
5.1 引言 |
5.2 复合地基优化 |
5.2.1 桩间距对复合地基沉降及承载力的影响 |
5.2.2 桩径对复合地基沉降及承载力的影响 |
5.2.3 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沉降及承载力的影响 |
5.2.4 桩间距、桩径、垫层厚度等因素组合分析 |
5.3 优化方案对比及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高速铁路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及稳定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 |
1.2.1 桩体复合地基概述 |
1.2.2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定义 |
1.2.3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
1.3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特性 |
1.3.2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土拱效应 |
1.3.3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
1.3.4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
1.3.5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 |
1.4 铁路工程中高强度桩复合地基设计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工作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考虑侧阻硬/软化的桩土相互作用统一模型 |
2.1 侧阻硬/软化桩土相互作用统一模型建立 |
2.1.1 基于极限位移的双曲线硬化模型 |
2.1.2 侧阻硬/软化桩土相互作用统一模型 |
2.2 侧阻硬/软化桩土相互作用统一模型参数分析 |
2.2.1 硬化段非线性程度参数 |
2.2.2 特征侧阻比和特征位移比 |
2.2.3 极限位移和极限侧阻 |
2.2.4 软化段衰减速率系数 |
2.3 侧阻硬/软化桩土相互作用统一模型验证 |
2.3.1 直剪试验验证 |
2.3.2 现场试验验证 |
2.4 侧阻硬/软化桩土相互作用统一模型在单桩承载变形分析中应用 |
2.4.1 分析流程 |
2.4.2 实例分析及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非协调变形的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 |
3.1 桩土相互作用及侧阻分布模型 |
3.1.1 桩土界面相互作用分析 |
3.1.2 高强度桩侧阻分布模型建立 |
3.2 计算单元体模型及桩-土-垫层变形协调方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计算单元体模型及荷载传递 |
3.2.3 桩-土-垫层变形协调方程 |
3.3 中性面位置及桩土应力比计算 |
3.3.1 计算单元体模型的荷载传递方程建立与求解 |
3.3.2 高强度桩的上顶下刺变形量 |
3.3.3 边界条件及连续性条件 |
3.3.4 中性面位置和桩土应力比求解与讨论 |
3.4 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验证及比较 |
3.4.1 数值分析结果验证 |
3.4.2 室内模型试验验证 |
3.4.3 现场原型测试验证 |
3.4.4 与规范建议计算方法比较 |
3.5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设计技术探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桩土滑移及桩间土非均匀变形的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4.1 计算单元体模型建立 |
4.1.1 基本假定 |
4.1.2 计算单元体模型 |
4.2 桩土界面相互作用分析 |
4.2.1 等单位长度极限剪切位移下理想弹塑性模型 |
4.2.2 高强度桩侧阻分布模型 |
4.3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4.3.1 加固区压缩变形 |
4.3.2 下卧层压缩变形 |
4.4 计算参数确定方法 |
4.4.1 单位长度桩土极限相对位移 |
4.4.2 弹塑性区发挥深度 |
4.4.3 桩土分担荷载 |
4.5 工程实例验证 |
4.5.1工程实例1 |
4.5.2工程实例2 |
4.6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的桩体综合等效抗剪强度法 |
5.1 现有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 |
5.1.1 传统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法 |
5.1.2 桩体等效砂桩法 |
5.1.3 英国BS8006规范法 |
5.1.4 桩间土等效荷载法 |
5.1.5 桩体等效抗剪强度法 |
5.2 现有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适用性探讨 |
5.2.1 CFG桩复合地基失稳破坏工程案例 |
5.2.2 计算模型 |
5.2.3 传统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法 |
5.2.4 桩体等效砂桩法 |
5.2.5 英国BS8006规范法 |
5.2.6 桩间土等效荷载法 |
5.2.7 桩体等效抗剪强度法 |
5.2.8 稳定分析计算结果对比 |
5.3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的桩体综合等效抗剪强度法 |
5.3.1 桩体渐进破坏分析 |
5.3.2 筋带约束效应分析 |
5.3.3 桩身轴力抗滑贡献 |
5.3.4 综合等效抗剪强度法分析流程 |
5.3.5 工程案例验证及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分区强化设计及加固措施优化对策 |
6.1 工程案例及分析模型 |
6.1.1 工程案例 |
6.1.2 计算模型及参数 |
6.1.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2 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分区强化设计技术 |
6.2.1 基于弯折破坏模式的关键桩确定 |
6.2.2 基于桩体受力模式及抗滑效应的区域划分 |
6.2.3 基于复合地基分区强化设计的加固措施方案 |
6.3 基于分区强化设计的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加固措施效应探讨 |
6.3.1 关键桩区域加强措施 |
6.3.2 分区不同位置单桩加强 |
6.3.3 分区设置地梁加强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陕西某焦化甲醇建设项目采空区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采空区的概念 |
2.2 地基处理概述 |
2.2.1 地基处理的概念 |
2.2.2 地基处理的方法 |
2.3 地基处理方案选择概述 |
2.3.1 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原则 |
2.3.2 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因素 |
2.3.3 地基处理方案评价 |
3 陕西某焦化甲醇建设项目采空区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
3.1 陕西某焦化甲醇建设项目简介 |
3.2 陕西某焦化甲醇建设项目场地情况及地质构成 |
3.3 陕西某焦化甲醇建设项目采空区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后果 |
3.3.1 本项目范围内采空区形态 |
3.3.2 采空区不进行地基处理的可能后果 |
4 陕西某焦化甲醇建设项目采空区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
4.1 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地基处理方案初步选择 |
4.3 基于AHP和专家打分法的地基处理方案选择模型构建 |
4.3.1 层次分析法 |
4.3.2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4.3.3 层次分析法指标赋权 |
4.3.4 专家打分法 |
4.4 陕西某焦化甲醇建设项目采空区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实例分析 |
4.4.1 化产区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
4.4.2 焦炉区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
4.4.3 甲醇采空区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
4.4.4 甲醇空分装置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
4.4.5 备煤火车装焦仓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
5 陕西某焦化甲醇建设项目采空区地基处理方案的实施及效果 |
5.1 化产区域采空区地基处理方案的实施 |
5.1.1 地基处理方案 |
5.1.2 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控制质量要点 |
5.1.3 强夯地基检测结果及分析 |
5.2 焦炉区地基处理方案的实施 |
5.2.1 地基处理方案 |
5.2.2 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施工难点重点 |
5.2.3 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
5.2.4 桩基础地基检测结果及分析 |
5.3 甲醇采空区地基处理方案的实施 |
5.3.1 采空区地基处理方案 |
5.3.2 混凝土填充—压力注浆法采空区处理施工重点及保证措施 |
5.3.3 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 |
5.3.4 采空区处理检测结果及分析 |
5.4 甲醇空分装置地基处理方案的实施 |
5.4.1 地基处理方案 |
5.4.2 施工重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
5.4.3 施工中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 |
5.4.4 碎石挤密桩地基检测结果及分析 |
5.5 备煤火车装焦仓地基处理方案的实施 |
5.5.1 地基处理方案 |
5.5.2 工程施工重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
5.5.3 施工过程出现问题及处理措施 |
5.5.4 地基检测结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9)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在中石化储油罐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工程地质条件 |
3. 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
4. 设计要求 |
5. 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的特点及作业机理 |
6. 工艺流程 |
7. 操作要点 |
8. 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处理效果 |
结语 |
(10)碎石挤密桩技术在高原湿地软弱地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碎石挤密桩加固软弱地基机理 |
2 工程实例 |
3 碎石挤密桩的设计与施工分析 |
3.1 碎石紧密桩的设计 |
3.1.1 设计标准 |
3.1.2 确定桩径及桩距 |
3.1.3 确定碎石挤密桩桩体碎石用量 |
3.1.4 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 |
3.2 碎石挤密桩施工 |
4 结语 |
四、碎石挤密桩在加固地基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强夯40年之技术创新[J]. 董炳寅,水伟厚,秦劭杰. 地基处理, 2022(01)
- [2]太原机场新建机坪场道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D]. 菅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坝基加固措施研究[D]. 郑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碎石挤密桩法加固地基在克拉玛依石化厂地区的适用性分析[A]. 蔡瑞峰,郭宇彬. 石油天然气勘察技术中心站第二十八次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2020
- [5]散体材料桩单桩承载机制及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 冯龙健. 湖南大学, 2020
- [6]倾斜下卧层桩体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D]. 陈坤伦. 长安大学, 2020(06)
- [7]高速铁路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及稳定分析方法研究[D]. 陆清元.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8]陕西某焦化甲醇建设项目采空区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与实施研究[D]. 王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在中石化储油罐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 覃杰金. 当代化工研究, 2017(09)
- [10]碎石挤密桩技术在高原湿地软弱地基的应用[J]. 冯浩. 交通世界, 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