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印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致欢迎词(论文文献综述)
张东冬[1](2020)在《印太战略视域下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1世纪以来,印度洋-太平洋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缘政治区域,世界各主要大国纷纷将印太地区视为国家战略发展的优先选项。美国与印度是印太地区的主要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印太区域的安全和稳定。随着印太概念的兴起及印太战略的出台,美国更加重视印度及印度洋的战略地位和价值,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同时出现了新的变化。美国和印度在中国的外交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印两国在印太地区海上安全合作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这一地区的切身利益和海上安全。在印太地区战略价值日益凸显的时代,深入研究美国与印度在这一地区的海上合作是一个学术前沿且具有较大学术价值的问题。本文以美国印太战略及美印战略互动为根本框架,通过追踪美国和印度在印太地区海上安全合作的演进,探寻美印在印太地区海上安全合作的现实根源,重点分析美印在印太地区海上安全合作的实质和影响,进一步探讨中国的应对之策。伴随中印迅速崛起所引发地缘政治经济变化,印度洋-太平洋地区逐渐演变汇合为新的地理复合空间,在全球地缘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作为地缘政治中逐渐流行起来的新概念,印太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所在地区国家的决策者、分析人士和学者所使用,并日益被一些国家转化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印太概念及战略应用凸显了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海上安全重要性,而印太地区大国海上战略冲突、领土和海洋争端、海盗武装劫持、海上恐怖主义威胁以及突发自然灾害等一系列海上安全的挑战,使得这一地区的海上安全尤其成为域内诸多国家所关注的首要问题。美国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及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主要存在力量,同时也是印太战略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印度作为印度洋地区主要大国,则被美国视为实施印太战略不可忽视力量。美国印太战略的出台和实施不仅加强了美印两国的战略互动关系,同时也为两国海上安全合作进一步合作奠定了现实基础。印太战略框架下美国与印度的海上安全合作重点涵盖美印两国的海上防务合作、海军交流合作、海洋安全秩序合作及海上非传统安全合作等诸多领域,美印两国在这些领域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有着强劲的动力,这些动力既有美国海上战略利益需要、美印海上力量权力结构互补及中国等第三方因素影响推动等美国自身战略利益的考量,又有印度对美国海上合作的积极回应、美印海上战略层面相互依存需要及美国与印度在多边机制框架内的战略合作等美印双边以及多边互动的助推,还包括美国和印度共同享有海上国家的身份、印太海上战略互动以及印裔美国人的积极游说等共同战略文化的助推。美国与印度在海上安全合作领域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存在着阻碍双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潜在因素,美国和印度各自国内政治体系,美印两国战略互动以及国际地区层面的影响,都可能以消极的方式制约着美印两国海上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两国海上安全合作的未来前景。印太战略是美国应对中国战略崛起的关键步骤,特别是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的进一步提升,势必将对中国海洋周边环境及国家海洋安全利益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中国应在稳步发展与美印两国的正常关系、利用美印矛盾充分发挥制衡作用、全面扩展提升国家海上影响能力、积极推动印太多边海上合作治理及妥善处理固有地区海洋争端问题等方面下功夫,将美印海上安全合作对中国的负面效应降至最小化。此外,中美印在印太地区有着共同的利益,存在彼此海上战略合作的潜在意愿,中国还应充分考虑中美印在海上安全领域战略合作的潜在意愿,积极推动三国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在印太地区开展三边海上安全合作。综上所述,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印度洋-太平洋地缘战略地位提升及美国印太战略出台实施的背景下,美国与印度之间的战略互动不断增强,尤其表现在印太海上安全领域。第二,在印太战略框架下,美国与印度的海上安全合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两国的海上安全合作在各方面各层次各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实质性成果。第三,印太战略下美国与印度的海上安全合作有着内外联动的推力,这些动力助推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的顺利发展。第四,尽管印太战略下美印两国海上安全合作呈现出不断强化的发展态势,但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仍然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延缓两国海上安全合作的发展进程。第五,中国为美国与印度在印太战略框架下海上安全合作最直接的动力,美印海上安全合作深刻影响中国的印太海上安全,中国需要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维护在印太地区的海上安全利益。
唐诗[2](2019)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70个年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重考验,已经成为地区性和世界性大国,并稳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继承、总结、发展、探索和创新后,形成了成熟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其精髓也不断发展完善,与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相配合,与中国外交同步迈向新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定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继承和发展这一外交智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环境做出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国际格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外交政策第一次被明确地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和平外交政策的支撑和依据,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理念,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对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对外为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服务。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抓住机遇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外交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重要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论断开启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其基本出发点。从建国之初为维护新中国的政权安全和国家独立,到为扞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再到为努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和助推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最初的“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上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交规范。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注重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外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建安全环境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贡献了重要力量。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经验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叙述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及结语。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论述,是对论文整体架构的把握,为论文的渐次展开提供了依据。正文部分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其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相关因素和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对和平外交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来源,其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平观、时代观和国际关系思想;其二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其三来源于近代中国以来晚清、民国、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三个阶段的和平观念,其中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为重点论述,此外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建国初期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外背景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作用,同时对这一阶段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进行评价。第四章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在国内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本文以对官方文本的分析得出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徘徊发展的结论,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转折,以“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和中美关系的突破为关键节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得以继续发展。第五章记述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并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引领中国外交走向全方位发展阶段。此后中国外交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走向,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这一阶段,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多边外交全面开展。第六章以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主要叙述内容,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迈向新阶段。第七章主要是总结了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对和平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脉络进行阐述,但不单纯叙述历史事件,在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和平外交政策的多种因素,如时代背景、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和平外交政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阐释,对其实践成果加以分析,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和阶段性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价。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了总体概述,再次强调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外交未来走向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对中国外交工作满怀希望,其必将走向日益精进与成熟。
谢剑南[3](2019)在《共赢主义视域下的中美关系》文中研究表明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这种复杂性和重要性,给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带来了诸多想象空间和研究空间,本研究结合中美关系七十年余年来的现实发展进程,提出应从共赢主义角度研究中美关系。本研究从共赢主义的概念、内涵、价值、特征等,分析共赢主义的历史与现实渊源,探讨共赢主义的影响与世界意义,研究中国以共赢主义来推进中美关系发展的举措和可能路径。在理论分析中,本文选取结构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身份建构主义三种主流理论范式,简要分析其所包含的共赢主义要素及不足之处,无法达到时代发展要求的普惠共赢,也难以指导国际社会合作共赢的实践。本文认为,当前随着时代发展和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难以适应现实发展要求,国际社会需要共赢主义来推动建构新型国际关系。本研究认为,国家发展不平衡的绝对规律和国际合作中的权力配置,既是推进共赢主义的逻辑起点,也是实现共赢主义的主要障碍性因素,未来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当要能够促进各国普遍意义上的合作与共赢。中国古代的共赢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仁爱、和谐、共享”三者的统一体之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是双边和多边交往中的共赢主义倡导者、践行者和引领者,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繁荣做出重要贡献。新中国建国以来,中美关系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从1949年到1971年为敌对期,从1972年到1978年为波动期,从1979年到1988年为蜜月期,从1989年到2016年为竞合期,从2017年到当前为对手期。从历史经验来看,中美两国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明显呈现出“斗则两伤”与“和则两利”的历史定论。当下的世界,是一个全球化、一体化、多元化的世界,也是一个综合国力为上、科技为王、大国竞争复杂的世界。逆全球化、恐怖主义、气候变化和人工智能,这四大全球治理难题,对中美两国来说是加强和改进双边关系的重要契机。但是美国出于维护全球霸权的目的,难以避免地想着遏制中国“国力”与“国势”崛起,不时在贸易、台湾、南海、人权、汇率、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对中国进行各种牵制。与此同时,中美两国作为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代表性大国,都不可能放弃自己坚守的意识形态阵地,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某种对抗态势,并且影响到两国外交关系与其他领域。历史地看,中美关系未来发展不大可能形成全面对抗与冲突的敌人关系,但可能呈会形成对手关系、并行关系、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敌人关系中的其中一种,或以其中的一种为主要特征的关系。特朗普总统上台后,把中美关系定义为战略对手关系,在中美关系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过中美关系尚并没有因此失控,仍然主要呈现出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合作大于竞争的态势,但竞争趋势增长明显,尤其是美国以贸易为名,妄图以国家名义来打压中国高科技公司,试图继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基于两国对抗与冲突的代价太大,又同时面临共同的全球问题挑战,因此以共赢主义为关系理念和价值原则的合作共赢关系,应当成为今后两国关系的一种共同的价值体系与共同的文化信仰,形成牢不可破又双方都得益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分析及预测中美关系时,应当正视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这是古希腊以来国际关系中经常出现的状况,对于中国整体实力日益接近美国并有超越美国之势,中美两国及世界其他国家都担忧中美能否会绕过或超越这个古老陷阱。本文经过分析与论证,认为中美超越“修昔底德陷阱”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必须超越,不然,将给两国和世界带来巨大危害甚至是毁灭性影响。那么,破解的办法就是坚持共赢主义,正确认知并且理性面对,而不是回避,具体的超越办法是解构中美之间的三大结构性矛盾,分别是国际体系权力结构矛盾、地缘政治结构性矛盾、发展道路及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结构性矛盾。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本文提出了三方面主要政策建议。其一是完善全球治理,扩大经贸合作;其二是坚持共同安全,促进聚同化异;其三是扩大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其四是坚持共赢主义,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对于中国来说,美国是老牌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难以主动放弃全球霸权地位,也难以心甘情愿地与中国发展以“共赢主义”为合作原则的双边关系,因此,中国要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发展利益的同时,在合作中不能放弃斗争准备,以斗争求合作,才能更好地坚持与发展“共赢主义”,才能推动建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陈楠[4](2018)在《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文中指出城市外交是当代外交领域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从最初的国际姐妹城市到当下日益多元多形的城市国际交往,城市外交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转变,中国城市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双重进程中,受到全球市场网络、政策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叠加影响,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与纽带。通过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加入城市国际组织,参与跨国多边机制开展国际性与区域性合作,举办国际活动,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外国公众和社会团体开展交往等方式,中国城市的国际舞台与对外交往渠道越来越丰富。城市外交成为了当代中国对外事务中的新现象,值得从理论上加以关注,丰富的城市外交实践也为理论研究奠定了现实基础。理解“城市外交”的起点是涵盖官方和非官方外交(包含半官方)的“大外交”理念,城市外交的兴起反映出全球化时代外交分层化、多元化的客观要求。作为当代外交转型背景下兴起的新的外交形态,城市外交概念在学界尚无形成统一的界定。本文认为,城市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因其多元的参与主体和灵活的方式手段,成为国家外交的延伸与拓展。城市外交的行动逻辑受到一定时空条件的影响,反映了全球化时代城市与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非国家体系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无论作为经济单元、政治行为体还是全球社会网络的节点,全球化城市都已经嵌入了当代国际体系的各个维度与层面。全球城市网络对城市拓展全球联系形成一种“牵引力”,国家权力一定程度上向城市集中产生内部“推动力”,内外动力形成合力,使城市在外交舞台上获取施展空间。城市外交的功能可以从国家、城市和全球三个层面来观察,不仅有助于国家外交力的提升,促进城市国际利益的实现,也有利于推进全球治理的制度创新与规范创建。基于对城市外交一般规律的学理分析,并通过案例观察国内外城市外交的实践,本文对当代中国的城市外交进行进一步理论探索,包括影响中国城市外交的内外因素,中国城市外交的模式、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后,中国全面参与国际体系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城市国际化的重要背景。一系列递进式的开放战略,为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在各个领域对地方的分权成为中国城市参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内部推动力。可以发现,中国的城市外交不仅符合城市外交的行为本质,更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中国城市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包括对传统中央政府外交的服务,也包括在更宽泛领域中服务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的城市对外交往。第二,体现了官方外交与民间外交的辩证关系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理念。第三,是内政与外交的结合点,体现了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有效统筹。第四,呈现出差别化发展的特色。超大城市优势明显,其他城市由于地理区位、城市功能等差别,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中国是城市外交的后来者,中国城市外交发展不仅充满机遇,也面临一定的挑战,还存在参与全球治理程度不够、发展不够平衡以及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城市外交的关键意义在于发挥其在国家总体外交格局中的战略性作用。因此,本文将城市外交置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及战略框架中分析,以回答城市外交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关系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展望,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外交的目标应该是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为国家融入国际体系创造有利条件。思想层面,中国城市外交的基本原则要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倡导的合作观、义利观和民本观相契合,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层次建构路径。战略层面,从地方层面配合国别与地域外交,与大国城市、周边国家城市、发展中国家城市开展交流合作,夯实国家间关系的社会基础;从多元的维度拓宽领域外交,应对全球问题、创建领域规范、传播国家形象。机制层面,探索一个央地协同、部门统筹、政民互动的城市外交机制,使城市外交成为地方外事的升级版,从而提高城市外交的战略性,构建上下联动、立体化的国家总体外交格局。
崔杨杨,赫宁,何菁,肖丹,陈燕红[5](2017)在《“中印发展与治理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6月3日—4日,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甘地与印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印发展与治理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文科楼顺利举行。来自印度商学院、印度管理学院、尼赫鲁大学、旁遮普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海德堡大学、香港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哈佛大学、丹佛大学、热图利奥·瓦加斯基金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中国现代国际问题研究院等机构近30位专家学者参会。
万磊[6](2017)在《共创 共建 共享 共赢——记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产业集群建设交流会》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6月56日,由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主办,奉化气动工业协会和宁波市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协会承办的"共创共建共享共赢"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产业集群建设交流会在奉化溪口成功举办。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精神,为建设行业品牌产业集群共谋良策。会议邀请了行业产业集群有关地方政府、协会,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近130人参加会议。
陈永华(Chan Wing Wah)[7](2017)在《中、印(尼)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文中提出中国人移民外地的历史悠久而且漂洋过海无处不到,所谓“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华人移民异地先侨居,後发展为落地生根,与当地非华族主体共存共荣,渐次融入主流社会。他们把中国文化习惯、物质文明带到异地,经历多年累积构建而成当地多元化民族和多元文化的一分子。同时华侨散布各国,进一步把中国文化发展为世界性的中华文化。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历史研究可追朔100年前之清末民初。但由於华侨华人事务、活动繁多,分布的地域国家也非常广泛。於是有着众多可供历史研究的选材下,多数学者的着作是华侨在某国家、某地区生活状况的国别史,或是专科领域的教育、媒体、经济、宗教和社团等,或是专题专案的关於成功企业家、革命家(对中国近代政治而言)、某类物质文明或个别乡族文化。对於海外中华商会或某国家中华商会的专门研究是稀少。发掘海外中华商会的重要性,是近年的事。中国在开放改革後,市场经济重新成为中国经济的另一半。商业活动、商人和商会又在国内蓬勃起来,连带推动对近现代中国商业活动和商人组织的经济、社会功能的研究。对中国的商业、商人、商人组织的活动和历史展开研究,除了在中国近现代史有学术价值外,实际重要意义是帮助中国寻找一条合适自已的经济发展之路。在20世纪末的90年代,着名历史学家章开沅领导团队对中国商会历史作出大规模系统性的研究,继而引发连串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商会研究热潮。进入21世纪,全球急速一体化使中国对世界经济开放的政策加大力度。政府修改了 20世纪90年代的“引进来、走出去”的被动战略转变为21世纪的主动方式“走出去、引进来”。在上世纪末,中国“崛起”的现象已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在未来10年中国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力再度攀昇是可以预期的。另一个影响中国和印尼的关系而又与印尼中华商会相关的是世界华人经济的崛起。中、印两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与世界华商网络接轨。同时段中国商会学者也发现中国的商会组织随华侨移民海外,并且已经自然发展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外中华商会网路。他们在中国商会的档案中也发现中国的商会与各地海外中华商会曾经有着长期紧密的关系和通讯。因而在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内着名华侨历史研究大学的支持下对海外中华商会(南洋区)的专门研究。南洋区是中国人最早移民也是最多华侨的地域,其中以印尼为最突出。估计印尼华人人口在1000万以上,是中国以外最大华人族群的居住国,当地华商更是印尼经济的主力。可是至今对印尼中华商会的研究是稀少。在众多印尼国别史上,学者往往侧重於教育、经济、宗教等明显社会议题的论述。即使在社团的研究论着中,有关印尼中华商会的内容也是稍有涉及,通常是放在业缘社团中的一栏目,给予小篇讨论。从而忽视了中华商会对中国、印尼关系和印尼华人近今100多年历史的重要贡献。论文是采用“总体式”专题研究的方法。印尼中华商会定义为:由印尼华侨华人在印尼成立的商会,组织成员为华商,商会主要服务对象为华侨华人,并承传着中华文化。总体史强调宏观的、综合的、长时段的研究。把握和审视是宏觐的,切入是微观的,描述是全方位的,观察包括了“时段性”和“统合长时段”性两种。在研究分析时也可用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体的说,论文是对印尼中华商会和活跃其中的商人进行研究。透过对印尼中华商会的研究看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侨社会三者之间复杂的联系,看印尼中华商会与上述三个政社群体之间的关系,看印尼中华商会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论文选择了“中、印关系”作为宏观环境的切入角度,以在过去115年内中、印关系和中华商会的重要事件作为分时段的指标。经过四章的“时段”性分析,清楚显示了印尼中华商会在不同的时段,都对中国近现代史里的中、印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些时段,她的角色扮演和功能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对中、印关系中的三大政社群体,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人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最後,综合各时段的研究结果显示出一个动态式的观察来,它成为评论印尼中华商会对中、印关系的总体作用的基础。在中国、印尼近今115年的历史里,两国的内、外政局急剧变化带动着中、印关系的起伏。生存在中、印两国之间的印尼华侨华人固然是两地关系的重要元素之一。在20世纪前,印尼华侨可以说是中、印关系的始祖。到了清末之後,中国和印尼两地政府才成为中、印关系的主导者。由清末至1958年,当时代表着华侨的总机构-印尼中华总商会承担着重大的时代任命,带领着印尼华族在异国生存,维繋着与中国、印尼两国政府和华侨民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後进行社会主义建国,政府没有使用印尼中华商会在中、印关系里发挥功能。不幸地,在1965年印尼军事强人苏哈托施行邀进的同化华人政策,取缔了所有华人社团包括中华商会在内。从此时计算,印尼中华商会消失了 36年,到苏哈托被推翻下台三年後的2001年才得以复办。在进入21世纪初的15年,印尼中华商会再度在中、印尼关系中发挥她专长的经济功能,成就不少中、印经济贸易合作的成绩,使印尼渡过国家经济重大危机及帮助中、印两国修补过去的历史伤痕,为两国建立全面的战略性夥伴关系出了一分力。总的来说,印尼中华商会在历史的激流里,仍能保持她在中、印关系中的重要位置是靠着他们儒商智慧和坚毅的精神。她使用“三赢”的方程式使三个主角,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侨社群,同得益处,其中以经济益处为最基本;并适时地调和这三方面的关系,减少矛盾冲突,加强政治互信,为华侨和中华商会寻求最大的生存空间。在21世纪未来的中、印关系,相信印尼中华商会也会采用这个曾经被长期使用并证实为有效的“三赢”方程式去做出贡献。而且在2015年中、印两国刚宣布了两国的长期经济大战略後,“一带一路”遇上“海洋经济”,明显展示了双方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有非常强的互补性。以中、印关系现时的良好走势看,印尼中华商会在调谐印尼华人与中、印政府的关系是较为容易。但印尼中华商会的三赢方案并不是必胜的。从四个歴史时段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中华商会的作用和“三赢方案”成效与当时“印尼华人国家认同”的争议情度有密切的关系。印尼中华商会的功能作用基本上是经济性质。但在不同时段的中、印内外政治环境形成不同的中、印关系状态时,三个主角,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侨社群会赋予它额外的政治、外交、社会文教等其他重要任务,调教着它在不同时段的角色。印尼中华商会未来的挑战仍然是在“印尼华人的国家认同”争议。2015年7月一批“反华人”的人士组成了“原住民党”,并故意在8月17日印尼国庆日宣布,制造声势。现今世代,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国家有责任对国民作出一生的教育、照顾和保护,换取的是国民必须向国家效忠。是一种法理上的承诺。入了外国籍的华人对国家效忠必定是他们的国籍国,是法理上必须要做。如果他们的行为有损国籍国的利益时,必被定为叛国罪行。但在法理以外的感情归属,则各地民族和各人也有不同。人类的情感归属效忠对象可能是出.生国、或是居住国、或是祖籍国,甚至是宗教信仰。但不竟华人问题是两国政府和人民的敏感问题。中、印关系的三大主角,中、印两国政府和代表印尼华人的重要社圑,必须要合作,共同面对,主动地去解决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笔者以印尼中华商会为历史研究个案,在论文开始写作之前,并未感到使用“总体史”研究范式的特点和好处。但使用後,意识到它是研究专题个案的很好方法。采用了“总体史式”的方法,能把印尼中华商会的特性和历史角色看得明白,也能总结出印尼中华商会“成功”、“失败”的因素和导致她在近今115年的中、印关系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因。继而本着“监古知今”学习历史的态度,推论印尼中华总商会在21世纪中、印关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相信此论文不单是一篇对印尼中华商会多面的专题研究,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印经济史、社会史和外交史的一篇辅助参考。
曹雯洁[8](2017)在《华文教育区域整合:“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冷战思潮及东盟各国政治因素的影响,东南亚华文教育遭受到各国政府不同程度上的限制、打压,甚至是取缔。八十年代以来,在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东南亚华文教育开始出现复苏与转机,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尤为迅速。更为可喜的是,1995年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一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使东盟十国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华教事业,推动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整体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华文教育的区域整合。“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的召开,使华文教育和华人问题不再是敏感性问题,它的存在使东南亚各国的华人更加坚定了发展民族母语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在增强华人身份认同感的同时,为进一步深化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区域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历届研讨会的大会主题及主要议题集中反映了华文教育和华文教学发展过程中的最新概况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将以“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为研究对象,以历届研讨会论文集为具体文本,探析近二十年来华文教育发展与演变,并分析研讨会所发挥的区域整合的重要作用及其尚存在的问题。
马强[9](2017)在《当代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针对国家安全在内外两个方面所遇到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思想的基本观点,继承和发展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基本主张与成功经验,在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当中,围绕什么是国家安全以及如何实现和维护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刻的思考与积极探索,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重要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工作机制安排与制度设计,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思想的认识,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创新发展,成为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护和实现国家安全的重要思想指引。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的全新内涵,清晰认识和准确判断国内外安全形势,在实践中落实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有效应对各种现实安全威胁,实现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关键所在。本研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视角,依据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形势的具体现实,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历史与现实、观念认识与实践运用等角度对习近平提出和不断发展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系统研究。力图揭示总体国安全观的形成背景与基本内涵、理论基础与历史经验借鉴,深入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目标追求与原则要求、基本特征与重大意义,认真探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的国家安全实现路径构建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具体安全领域中的实践运用,实现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认识过程。第一,以对国家安全观相关概念的解析和认识为起点,指出国家安全观本质上是对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实现方式的认识,具有主观性、延续性和动态性的基本特征。结合中国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阐明当代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指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适应中国发展新阶段与内部新挑战、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与安全新威胁,准确界定国家安全的基本内涵,阐明国家安全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明确国家总体安全的实现方式,实现了国家安全观念的新发展。第二,在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基础,梳理回顾建国以来中国国家安全观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阐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目标追求。当代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既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思想的基本理论认识,又吸收借鉴中国国家安全观在冷战、时代主题转换和世纪交替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进中形成的历史经验与启示,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明确将实现中国自身安全与全世界的共同安全确立为国家安全的目标追求。第三,准确认识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则要求与基本特征,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通过系统论述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根本原则和统筹政治、经济、国防、文化和社会安全的总体要求,突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思维方法的辩证性、思想内涵的中国特色和目标追求的时代特征,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变革中国国家安全理念、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执政党治国理政的能力水平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第四,强调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国家安全实现路径的关键所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群众,为实现国家安全凝聚了领导与依靠力量。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协同工作格局和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构建了国家安全工作的机制体制安排。重视物质文明建设、法治建设、国防力量建设和国家安全意识的培育,为实现国家安全发挥了保障作用。第五,提出切实可行的主张与策略推动实现国家安全的目标追求,在具体实践中运用、检验、丰富和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扞卫领土主权安全,打击“三股势力”暴恐活动、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维护香港繁荣稳定。通过主动占领阵地、掌握核心技术、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通过立足周边、放眼亚太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营造良好外部安全环境。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倡导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刘佳威[10](2016)在《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地区性的冲突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和谐发展,打造世界命运共同体是世界的大势、世界的共识。可以讲,今日的世界的分工合作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因此,重温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对丰富马克思主义和平理论思想的研究,对指导中国乃至世界在交流交往过程中的和平共赢的关系构建,构建包容互鉴的世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为主线,通过对其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实践基础的梳理考察,探究了列宁和平共处理论在新中国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以及当今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时期中国外交中的创新与发展,并由此分析了和平共处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布局。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导论介绍本研究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研究的内容、目标、创新之处以及研究的技术框架和线路图。第一章分析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理论逻辑,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在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探索,以及具有的历史贡献和意义。第二章考察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中国的运用,具体分析了建国初期争取生存与发展的斗争时期中国和平共处思想的探索和萌芽,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发展,中国政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等问题,这是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第三章探讨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时期中国外交中的创新与发展,主要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中的运用。具体分析了邓小平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思想,江泽民的新安全观,胡锦涛关于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以及习近平关于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等和平问题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第四章是阐述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产生的新的和平发展思想在当今中国外交工作中实际运用,分析了当代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的地缘政治总体布局。主要研究观点有:大国是关键,处理好大国关系在于抓住中国和平发展的关键纽结;周边是首要,中国周边环境极其复杂多变,必须明晰中国和平发展的核心要素;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夯实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大国,力求和平共处的地缘政治结构的外围;多边是舞台,中国必须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建构中国和平发展的广泛基础。
二、在“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印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致欢迎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印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致欢迎词(论文提纲范文)
(1)印太战略视域下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四、研究的基本设想 |
第一章 印太地区及其海上安全态势 |
第一节 印太地区的地缘属性 |
一、印太地区的地理空间界定 |
二、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属性 |
三、印太地区的地缘经济属性 |
第二节 印太地区的战略框架 |
一、印太概念的起源与演变 |
二、印太战略及其“联盟”合作体系 |
第三节 印太地区的海上安全态势 |
一、中美印大国海上博弈日趋激烈 |
二、地区的部分领海争端日益加剧 |
三、海盗及武装劫持活动依然猖獗 |
四、海上安全面临着恐怖主义威胁 |
五、影响海上安全的突发事件频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印太战略布局与美印战略互动 |
第一节 美国印度洋的战略转向 |
一、冷战后美印关系逐渐解冻 |
二、将印度洋正式纳入美国海上战略范畴 |
第二节 亚太再平衡与印太战略隐现 |
一、亚太再平衡战略 |
二、提升印度洋价值与印太战略隐现 |
第三节 从“亚太”正式转向“印太” |
一、特朗普的印太战略构想 |
二、印太战略迈向实施阶段 |
第四节 印度对美国印太战略的回应 |
一、印度的印度洋战略 |
二、印度的“东进”战略(Move to the East) |
三、印度的印太战略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主要领域 |
第一节 美印海上防务合作 |
一、签署防务合作协议 |
二、构建防务合作机制 |
三、提升防务贸易水平 |
第二节 美印海军交流合作 |
一、开展海上联合演习 |
二、联合海上训练和联合行动 |
三、举行海上合作对话 |
四、推进海军互动交流 |
第三节 美印海洋安全秩序合作 |
一、维护海洋航道安全 |
二、维护海洋安全秩序 |
第四节 美印海上非传统安全合作 |
一、海上联合反恐 |
二、共同打击海盗 |
三、防止海上核扩散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 |
四、开展海上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 |
五、海域感知领域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动力来源 |
第一节 美国自身战略利益的考量 |
一、美国海上战略利益需要 |
二、美印海上力量结构互补 |
三、中国等因素影响的助推 |
第二节 双边以及多边互动的助推 |
一、印度对美国海上安全合作的积极回应 |
二、美印海上战略层面相互依存需要 |
三、地区海上多边合作框架初步建立 |
第三节 美国和印度共同战略文化 |
一、美国和印度的共同身份 |
二、美国和印度的战略互动 |
三、印裔美国人的积极游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印海上安全合作制约因素 |
第一节 美国国内政策的约束 |
一、美国国内政治体制影响 |
二、美国对外政策的战略取向 |
三、美国对印度海上能力质疑 |
第二节 印度国内政治的制约 |
一、印度保持战略自主的传统 |
二、印度内部官僚体系的影响 |
三、印度存在防范美国的心理 |
第三节 美印战略互动的限制 |
一、美印海上战略矛盾难以调和 |
二、美印海上战略竞争难以避免 |
三、美印海上安全合作难掩分歧 |
四、政治经济制约因素难以消除 |
第四节 国际地区层面的影响 |
一、中国对美印海上安全合作影响 |
二、俄罗斯对美印海上安全合作影响 |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问题束缚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如何应对美印海上安全合作 |
第一节 美印海上安全合作对中国的影响 |
一、印太海上地缘安全环境受到威胁 |
二、与美印的海上战略互动日趋复杂 |
三、在印太地区海上影响力受到削弱 |
四、中国构建海上丝绸之路面临一定困难 |
第二节 中国应对美印海上安全合作措施 |
一、稳步发展与美印两国的正常关系 |
二、利用美印矛盾充分发挥制衡作用 |
三、全面扩展提升国家海上影响能力 |
四、积极推动印太多边海上合作治理 |
五、妥善处理固有地区海洋争端问题 |
第三节 中美印海上安全合作的路径分析 |
一、建立三边海上安全沟通交流磋商机制 |
二、借助双边多边海上安全机制开展合作 |
三、尝试“一带一路”与印太战略的对接 |
四、推动印太地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阐释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与内容 |
(一)外交与外交政策的概念 |
(二)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内容 |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和平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与本质属性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属性 |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 |
(一)外交政策演进的一般逻辑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 |
(三)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
(四)基于二元维度变化的演进逻辑 |
第二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有关和平外交思想的考察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和平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时代观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和平观念的承继 |
(一)“和合”思想 |
(二)“和而不同”思想 |
(三)“义利双行”思想 |
三、近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一)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二)民国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 |
(一)国家主权原则的法理依据 |
(二)外交原则和惯例的基本规定 |
第三章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探索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确立初期的背景 |
(一)为巩固政权、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
(二)“一边倒”的战略选择 |
(三)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及当前国际任务的判断 |
(四)国际环境的重要影响 |
(五)革命惯性的限制 |
二、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确立 |
(一)新中国外交原则与框架的建构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石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评价 |
(一)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中国外交崭新局面 |
第四章 和平外交政策在特殊阶段的曲折发展 |
一、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国内政策出现转向 |
(二)动荡的国际形势 |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 |
二、和平外交政策在曲折中发展 |
(一)和平外交政策的曲折发展 |
(二)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的发展 |
三、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阶段的实践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为扭转“左”倾思想对外交事务冲击的实际行动 |
(二)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中国外交发生转向 |
(三)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开展友好关系为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
一、推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多重因素 |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阶段 |
(二)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促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
(三)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四)国家定位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 |
(五)国际局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 |
(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提出 |
(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四)“和而不同”的新理念 |
(五)“和谐世界”的新构想 |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实施 |
(一)应用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大国关系 |
(二)积极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以切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四)实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 |
(五)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升华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背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二)新时代下中国对时代的定位与判断 |
(三)新时代面临的国际形势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与创新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创新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升华 |
三、全方位、立体化外交的推进 |
(一)构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
(二)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
(三)秉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
(四)以结伴不结盟政策带动多边外交发展 |
(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
(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
第七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经验 |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根本保障 |
二、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必要方法 |
三、内政外交的互动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内生动力 |
四、坚决扞卫国家利益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出发点 |
五、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依据 |
六、国家角色定位的变化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发展诉求 |
七、意识形态因素是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重要变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共赢主义视域下的中美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三节 创新点与难点及研究方法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基本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共赢主义的概念内涵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共赢性分析 |
第二节 共赢主义的概念与内涵 |
第三节 三种理论范式与共赢主义的关系解析 |
一、结构现实主义与共赢主义 |
二、自由制度主义与共赢主义 |
三、身份认知理论与共赢主义 |
第四节 为何提出共赢主义 |
一、国家不平衡发展的客观性 |
二、国际合作中的权力配置 |
三、国际合作的“变”与“不变” |
第五节 共赢主义的推进路径 |
一、身份互认 |
二、权益分享 |
三、合作竞争 |
第六节 中国是共赢主义的践行者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美关系回顾与现状 |
第一节 中美关系发展回顾 |
一、敌对期(1949-1971) |
二、缓和期(1972-1978) |
三、蜜月期(1979-1988) |
四、竞合期(1989-2016) |
五、对手期(2017-当前) |
第二节 中美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分析 |
一、经济实力及潜力对比 |
二、经济发展潜力 |
三、科教实力对比 |
四、军事实力对比 |
五、软实力对比 |
第三节 中美需要发展合作共赢关系 |
一、全球治理责任所在 |
二、国际公共产品保障 |
三、中美在同一条船上 |
四、中美合作共赢的现实案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建构合作共赢关系的机遇 |
第一节 时代趋势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规律 |
二、中美合作的三大时代要求 |
第二节 斗则两伤与和则两利的客观现实 |
一、斗则两伤 |
二、和则两利 |
第三节 全球治理难题需要中美合作应对 |
一、逆全球化 |
二、恐怖主义 |
三、气候变化 |
四、人工智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建构合作共赢关系的挑战 |
第一节 美国遏制中国的主要途径 |
一、经贸领域 |
二、敏感问题 |
三、话语权牌 |
四、联盟体系 |
五、强势军力 |
第二节 中美难以弥合的意识形态鸿沟 |
一、中美意识形态鸿沟及外交政策差异 |
二、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对华意识形态政策 |
三、中美都难以放弃意识形态阵地 |
第三节 从“国力”到“国势”的竞争 |
一、美国“国力”与“国势”的相对下降 |
二、中国“国力”与“国势”的持续上扬 |
三、世界对中美国力与国势走势的态度与政策 |
第四节 中美关系发展的五种可能前景 |
一、中美或是对手关系 |
二、中美或是并行关系 |
三、中美或是伙伴关系 |
四、中美或是朋友关系 |
五、中美或是敌对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推进共赢主义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规避并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
一、“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解读 |
二、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与外交战略 |
三、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
第二节 与时俱进地解构中美结构性矛盾 |
一、解构国际体系权力结构矛盾 |
二、解构地缘政治结构矛盾 |
三、解构发展道路与国内政治制度的结构性矛盾 |
第三节 持续建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
一、完善全球治理,扩大经贸合作 |
二、坚持共同安全,促进聚同化异 |
三、扩大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 |
四、坚持共赢主义,促进共同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论文 |
(4)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路径与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五节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城市外交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城市外交的历史演变 |
一、城市与人类文明 |
二、欧洲历史上的城市外交 |
三、当代城市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
四、中国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研究视角:非传统外交范式与主权国家框架下的大外交理念 |
一、外交形态的历史演进与“大外交”概念的形成 |
二、当代中国外交的转型 |
三、非传统外交:当代外交理论的新维度 |
四、主权国家框架下的大外交视角 |
第三节 城市外交的概念与特征 |
一、概念辨析及基本属性 |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
第四节 城市外交的形式 |
一、城市外交中的双边形式 |
二、城市外交中的多边形式 |
三、多元多形的城市外交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外交的行动逻辑 |
第一节 影响城市外交要素的分析框架 |
一、城市与国际体系互动的几种理论解释 |
二、分析框架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影响城市外交的施动性因素 |
一、城市的全球连通性 |
二、城市的国际角色 |
三、城市的国际化战略 |
第三节 城市的国内外环境:影响城市外交的结构性因素 |
一、城市的国内资源 |
二、城市的国际环境 |
第四节 城市外交的动力机制 |
一、全球城市网络的形成对城市外交提出需求 |
二、国家权力向城市的集中使城市外交成为可能 |
三、城市外交的动力法则 |
第五节 城市外交的功能实现 |
一、城市国际利益的实现 |
二、国家外交力的提升 |
三、全球治理的制度创新与规范创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践中的城市外交:外国经验与中国城市案例 |
第一节 全球金融中心城市:集聚金融优势构建城市国际竞争力 |
第二节 国际组织“总部城市”:国际资源利用及与多层行为体互动 |
第三节 世界文化中心城市:利用文化资源优势跻身全球城市网络 |
第四节 上海:中国超大城市的对外交往 |
第五节 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影响力 |
第六节 扬州、义乌:特色城市的全球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城市外交的模式与特点 |
第一节 缔结友好城市:中外城市的双边交往 |
一、中国对外缔结友好城市的管理模式 |
二、中国友好城市的国内外分布特点 |
三、影响友好城市缔结的因素 |
第二节 开展国际性与区域性合作:中国城市参与国际多边机制 |
一、加入全球性城市国际组织 |
二、参与次区域国际合作机制 |
第三节 拓展国际交往的舞台与渠道:多元多形的城市外交 |
一、举办国际活动 |
二、与国际组织交往 |
三、与跨国公司交往 |
四、与外国公众和社会团体的交往 |
第四节 中国城市外交的特点 |
一、中国的城市外交具有丰富内涵和不断拓展的外延 |
二、中国的城市外交体现了官方和民间外交的辩证关系 |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是内政与外交的结合 |
四、中国的城市外交呈现出差别化发展的特色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外交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影响要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
一、中国城市国际化的基础与现状 |
二、中国城市的国际化战略 |
第二节 中国城市外交的国内制度与政策背景 |
一、国家战略 |
二、央地制度模式 |
第三节 中国城市面临的国际环境 |
一、中国城市与全球市场网络 |
二、中国城市与全球政策网络 |
三、中国城市与全球社会网络 |
第四节 中国城市外交面临的挑战 |
一、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还不够 |
二、发展还不够平衡 |
三、支撑城市外交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城市外交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展望 |
第一节 城市外交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外交思想的契合 |
一、以互利共赢为基础 |
二、旨在促进人类不同文明的交流 |
三、体现“外交为民”的理念 |
四、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层次建构路径 |
第二节 城市外交与国家外交战略对接的路径选择 |
一、从地方层面配合地域外交 |
二、从多元的维度拓宽外交领域 |
三、“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城市外交 |
第三节 城市外交的机制创新 |
一、实现地方外事的外交化 |
二、建立多层多元的城市外交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中文论文 |
三、中文官方文件和网络媒体资料 |
四、英文着作 |
五、英文论文、报告及网络资料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中、印(尼)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绿起和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海外华侨华人研究 |
(二) 中国商会研究。 |
(三) 海外中华商会研究 |
(四) 研究状况的结论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一章 二战结束前的中、印(尼)关系与印尼中华商会 |
第一节 中国、印尼两地的内、外政治环境(1900-1945) |
一、中国的内政、外交 |
二、荷兰及其印尼殖民政府的政治环境 |
第二节 二战结束前的中、印(荷政府)关系(1900-1945) |
一、中国的印尼政策 |
二、印荷政府对华人政策的改变 |
三、中国、印荷政府在印华事务上的角力 |
四、中国、印荷政府关系的改善 |
五、印尼华侨社会状况 |
第三节 印尼中华商会的孕育与诞生 |
一、印尼中华商会的孕育 |
二、印尼中华商会的成立 |
第四节 中国、印荷政府合作下的印尼中华商会 |
一、南京国民政府加强对印尼中华商会的管理 |
二、荷属东印度中华商会联合会的成立 |
第五节 印尼中华商会二战前的发展及其功能作用 |
一、中国政府在印尼的华侨事务机构 |
二、印尼华侨的“市民社会”管治核心 |
三、印荷政府的辅助管治工具 |
四、华侨”认同中国”的重要推动者 |
第六节 印尼中华商会的抗日运动与在日治时期所受的迫害 |
第七节 对抗的中、印(荷政府)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 |
第二章 二战结束後中、印(尼)关系及复办的印尼中华商会 |
第一节 中国、印尼的内、外政治环境(1945-1965) |
一、中国的国内政治环境 |
二、中国的外在政治环境 |
三、印尼的独立战争和“指导民主”时代 |
四、印尼的外在环境 |
第二节 二战结束後的中、印(尼)关系(1945至1965)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印尼外交与侨务管理 |
二、新中国的印尼外交与侨务管理(1949-1965) |
三、印尼开国政府的对华政策 |
四、印尼华侨社会的急剧变化 |
第三节、二战结束後复办的印尼中华商会 |
一、取代印尼中华会馆的印尼中华总会 |
二、复办的印尼中华商会与新办的中华总会的关系 |
三、印尼中华商会联合会的成立宗旨、组织、活动、人事布局 |
四、印尼中华商会联合会的关键人物分析 |
第四节、印尼各地区中华商会重光後的复办 |
第五节、印尼中华商会的衰落与分裂 |
一、印尼中华商会的衰落 |
二、印尼中华商会的分裂 |
第六节、印尼中华商会被查封与历史中断 |
一、印尼中华商会被查封 |
二、印尼中华商会的历史中断 |
第七节、复杂多变的中、印关系中的的印尼中华商会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角度 |
二、印尼华侨社会的角度 |
三、印尼政府、印荷政府、印尼民众的角度 |
四、新中国政府的角度 |
五、印尼中华商会在中、印关系的整体作用 |
第三章 世纪之交的中、印关系与印尼中华商会再次复办 |
第一节 中国、印尼的内、外政治环境(1992-2004) |
一、中国的国内政治环境 |
二、中国的外在政治环境 |
三、印尼的国内政治环境 |
四、印尼的国外政治环境 |
第二节 世纪之交的中、印(尼)关系(1992-2004) |
一、中国的印尼外交 |
二、印尼的中国外交及华人政策 |
三、印尼华人社会的正向转变 |
第三节 印尼中华商会第二次复办的土壤和经过 |
一、印尼中华商会第二次复办的政治土壤 |
二、印尼中华商会第二次复办的经过 |
第四节、印尼中华总商会的早期活动与初步成绩 |
第五节、印尼中华总商会的重要领导人 |
一、印尼中华总商会首任总主席陈大江 |
二、印尼中华总商会首任执行主席杨克林 |
三、印尼中华总商会首任常务副总主席张锦雄 |
第六节 风雨同舟的中、印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 |
第四章 21世纪初中、印关系与印尼中华总商会 |
第一节 中国、印尼的内、外在政治政环境(2004-2015) |
一、中国的大国兴起和新的对外经济策略 |
二、印尼的快速经济增长与打造海洋大国经济 |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印关系(2004-2015) |
一、战略夥伴关系 |
二、全面战略夥伴关系 |
第三节 世界华人经济的崛起与中、印关系 |
一、世界华人经济的崛起与世界华商大会的成立 |
二、世界华商大会与中国经济发展 |
三、世界华商对印尼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印尼中华总商会的革新扩展 |
一、印尼中华总商会的变革更新 |
二、领导印尼中华总商会改革的重要人物 |
第五节 印尼中华总商会与世界华商大会的接轨 |
第六节 印尼中华总商会的政、商、社关系 |
一、印尼中华总商会的活动分析 |
二、印尼中华总商会与其他华人社团的关系 |
第七节 战略性伙伴的中、印关系中的印尼中华总商会 |
一、21世纪初中、印经贸成绩 |
二、“一带一路”遇上“海洋大国经济建设” |
三、世界华商大会扩展对中、印关系的帮助 |
四、印尼中华总商会在中、印战略性伙伴关系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 |
附录 |
论文後记 |
(8)华文教育区域整合:“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华文教育的区域整合趋势:“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的成立 |
第一节 华文教育区域整合的推动因素 |
一、外部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第二节“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的缘起及其组织机构 |
一、“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缘起 |
二、“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秘书处 |
第二章 华文教育的区域整合形式:“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分析 |
第一节 历届研讨会基本情况概述 |
第二节 历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分析 |
一、历届研讨会会议主题分析 |
二、东盟十国提交论文数量上的分析 |
三、中国学者提交论文数量上的分析 |
四、小结 |
第三章“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评析 |
第一节 从研讨会看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新定位及新发展模式 |
一、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承 |
二、华文教育、华文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 |
三、师资本土化问题 |
四、华文教育的本土化和国际化 |
五、小结 |
第二节“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的影响及意义 |
一、实现区域整合,推动华文教育发展 |
二、促进华族文化传承,增强华人认同感 |
三、推动国家间教育文化交流的深入 |
第三节“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组织机构相对分散、效力不大 |
二、东南亚各国区域内部整合动力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当代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系统分析法 |
1.3.2 文献研究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 |
2.1 国家安全观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关于安全概念的一般性认识 |
2.1.2 国家安全的内涵及其特征 |
2.1.3 国家安全观的界定与特征 |
2.1.4 国家安全实现方式的不同认识 |
2.2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 |
2.2.1 适应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 |
2.2.2 实现国家安全观念新发展 |
2.2.3 确立国家安全领导新机制 |
第3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基础、历史经验与目标追求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中的国家安全问题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安全思想 |
3.1.2 列宁扞卫无产阶级政权安全的主张与实践 |
3.2 新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发展演变 |
3.2.1 冷战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安全观 |
3.2.2 时代主题转换与国家安全观的调整 |
3.2.3 世纪之交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新发展 |
3.2.4 中国国家安全观演进的经验启示 |
3.3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目标追求 |
3.3.1 以发展和改革促进自身安全 |
3.3.2 推动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安全 |
第4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则要求、基本特征与重要意义 |
4.1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则要求 |
4.1.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
4.1.2 以确保政治安全为根本前提 |
4.1.3 突出经济安全的基础地位 |
4.1.4 重视军事、文化和社会安全的保障作用 |
4.2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特征 |
4.2.1 坚持辩证思维方法 |
4.2.2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4.2.3 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
4.3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意义 |
4.3.1 实现中国国家安全观念的重大变革 |
4.3.2 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4.3.3 提高执政党治国理政的能力水平 |
第5章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
5.1 凝聚国家安全的实现力量 |
5.1.1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力量 |
5.1.2 人民群众是实现国家安全的依靠力量 |
5.2 完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工作体制 |
5.2.1 加强国家安全领导体制顶层设计 |
5.2.2 打造维护国家安全协同工作格局 |
5.2.3 建立完善国家安全决策咨询机制 |
5.3 健全国家总体安全保障体系 |
5.3.1 巩固国家安全物质保障基础 |
5.3.2 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 |
5.3.3 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
5.3.4 建设强大国防力量 |
第6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现实运用 |
6.1 扞卫国家领土主权安全 |
6.1.1 打击“三股势力”暴力恐怖活动 |
6.1.2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动两岸和平发展 |
6.1.3 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维护香港稳定 |
6.2 维护互联网和信息安全 |
6.2.1 主动占领网络和信息安全阵地 |
6.2.2 掌握建设网络强国的核心技术 |
6.2.3 加强国际合作维护网络主权 |
6.3 营造良好外部安全环境 |
6.3.1 推动地区发展与安全 |
6.3.2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
6.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6.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
6.4.2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6.4.3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理由和意义 |
二、和平共处文献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拟创新之处 |
(一) 研究主要内容 |
(二) 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理论追溯: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及其价值 |
一、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思想来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 |
(二) 无产阶级要为国际和平而斗争 |
(三) 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 |
二、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是在反对战争中产生的 |
(二) 国际形势的变化为和平共处提供现实可能性 |
三、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探索 |
(一) 在政治关系上坚持和平外交的总原则 |
(二) 利用矛盾和争取动摇者 |
(三) 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颠覆活动 |
(四) 努力搞好国内的经济建设 |
(五) 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
四、列宁和平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 |
(一) 无产阶级主权国家实行和平对外政策 |
(二) 反对帝国主义的兼并政策和战争政策 |
(三) 废除秘密外交和一切侵略性条约 |
(四) 建议立即谈判缔结公正的民主和约 |
五、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 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新原则新做法 |
(二) 包含着反“和平演变”的重要内容 |
(三) 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
第二章 中国实践: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中国的运用 |
一、建国初期争取生存与发展的斗争 |
(一) 新中国的建立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极其重要的世界意义和深远影响 |
二、新中国创立后面临的国际环境 |
(一) 两大阵营形成 |
(二)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 |
(三) 努力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
三、新中国为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国际斗争 |
(一) 反对西方的遏制 |
(二)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争论与分歧 |
四、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发展 |
(一)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框架 |
(二) 提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原则 |
(三)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实践 |
五、中国政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基本内容与地位 |
(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 |
(三) 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发展 |
第三章 创新发展: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思想中的演进 |
一、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思想 |
(一) 精辟地概括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两大主题 |
(二) 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三) 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运用于国家内政问题 |
(四) 创造性提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办法:“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
(五) 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以指导处理党际关系 |
二、江泽民的“新安全观” |
(一) 新安全观提出的背景和形成过程 |
(二) 新安全观的科学内涵 |
三、胡锦涛“和谐世界”的新理念 |
(一) “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 |
(二) 和谐世界理论的主要内涵 |
四、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的新思想新战略 |
(一) 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
(二) 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谐的新理念 |
(三)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新思想 |
(四) 构建多重区域合作机制的新模式 |
第四章 总体布局:当代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的地缘政治结构 |
一、大国是关键:抓住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地缘政治结构的关键 |
(一) 中国的地缘政治结构 |
(二) 中国网状地缘政治结构的关键点:五角均势结构 |
(三) 新中国建国以来与其他四大力量的关系发展 |
二、周边是首要:明晰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地缘政治结构的核心 |
(一) 中国与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关系分析 |
(二) 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地缘政治关系分析 |
(三) 中国与中亚、西亚的地缘政治关系分析 |
(四) 构建新型周边国家关系 |
三、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夯实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地缘政治结构的外围 |
(一) 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外交“棋局”中的战略地位 |
(二)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 |
(三) 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 |
四、多边是舞台:建构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地缘政治结构的广泛基础 |
(一) 多边主义的兴起 |
(二) 中国的多边外交 |
(三) 中国的公共外交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博士) |
致谢 |
四、在“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印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致欢迎词(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太战略视域下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研究[D]. 张东冬.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2]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 唐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共赢主义视域下的中美关系[D]. 谢剑南.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 陈楠.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5]“中印发展与治理研讨会”综述[J]. 崔杨杨,赫宁,何菁,肖丹,陈燕红.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17(02)
- [6]共创 共建 共享 共赢——记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产业集群建设交流会[J]. 万磊.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7(07)
- [7]中、印(尼)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D]. 陈永华(Chan Wing Wah).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8]华文教育区域整合:“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研究[D]. 曹雯洁. 暨南大学, 2017(02)
- [9]当代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D]. 马强. 辽宁大学, 2017(02)
- [10]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D]. 刘佳威.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