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医学会举办第九次科技扶贫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韩小伟[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中央单位立足部门资源优势,结合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实际,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对于践行党的宗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群众、培养锻炼干部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对于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论文运用实证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立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以国家有关政策文件为指导,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政策理论、重大意义、历史进程、工作实践、基本经验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并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具体来说,文章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主要阐释了中央单位、社会扶贫、定点扶贫、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等相关概念;揭示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系统梳理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第三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阐述。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反贫困理论、公平正义理论和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共同富裕理论、共享发展理论和扶贫开发理论。第四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扶贫、教育科技文化扶贫、健康扶贫和网络扶贫等六个领域,对中央单位在各个领域开展定点扶贫的由来、内容和典型案例等进行了归纳和举例。第五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主要从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等5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要求和实践经验。第六章是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主要是基于2020年以后中国反贫困工作重心转向治理农村相对贫困的背景,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即发挥中央单位的政策、资源、规划、人才和技术等优势;强调要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即构建由党委领导机制、政府主导机制、群众参与机制、组织协调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内容构成的长效机制。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划分为起步阶段、展开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等4个阶段,分析了每一个阶段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宏观背景、政策依据、主要任务和基本特征;二是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三是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刘欣宁[2](2020)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天津大学校园新闻英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
王光明[3](2019)在《中国科协70年发展历程回顾》文中认为通过回顾中国科技团体的核心和集中代表——中国科协与新中国同成长、共命运、齐发展的70年历程,从中国科协在党的领导下,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深化认识科协性质,提高科协地位,发挥科协独特作用,树立科协鲜明形象与确定工作定位,发扬优良传统和首创精神,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办好科技工作者之家等九个方面归纳总结中国科协70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和宝贵经验。
全国学会优秀改革案例汇编课题组[4](2019)在《全国学会改革与发展系列报告(六)——学会党建工作》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社会基础,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
刘新芳[5](2010)在《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对科普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科普事业的发展,研究不断深入。然而,对科普史的研究,尤其是对建国以来科普史的系统研究,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现有研究成果大多还停留在粗略的描述阶段,缺乏理论的和定量的分析。科普史研究是科普研究的基础。从建国以来我国科普的发展规模与历史积淀来看,科普史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对于科普事业的发展,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基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运用语境分析方法和传播学理论,将科普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广阔背景中进行研究。本文以科普内容的变化为线索,将建国以来我国科普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开创与探索阶段(1949-1976),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1994),反思探索阶段(1995-2001),创新发展阶段(2002-至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与比较研究法、分析归纳法以及口述史方法等,具体分析了每个阶段科普语境、科普观以及科普的发展情况;从科普主体、科普内容、科普对象等方面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科普的特点。同时,以科普图书和科普期刊为研究依据,在综合分析基础上,选择典型文本运用计量分析法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科普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以科普内容为依据进行科普史的阶段划分。以往研究对形式关注太多,而内容才是科普的核心要素,一定历史时期的科普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且相对集中。建国以来我国科普内容由侧重科技知识到科技知识与科学思想并重到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技知识(简称“四科”)为主,再到“四科+两能力”为主,“两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公共决策能力,有着鲜明的历史线索。这种划分方法,更加有利于科普特征的深入分析。二是阶段性案例分析。针对每一历史阶段科普内容的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科普期刊和科普图书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科普的层次与特点。三是科普与其语境的关联性研究。根据每一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分析了科普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科普政治语境侧重于政策分析,经济语境更多从科技与生产力的关系论述,文化语境侧重于科普观的分析。四是科普观历史演进研究。在历史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考察了每一阶段科普观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尤其是科普政策语境对科普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程军波,戴有理[6](2006)在《吐芳育英七十载 科技创新铸辉煌——回眸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七十年风雨历程》文中指出2006年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成立七十周年纪念年,为了回顾学会七十年来取得的重大成绩,重新认识科技创新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学会理事会特精心策划了“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创新峰会”活动。该项活动旨在具体扫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行业中涌现出的重要科技领军人物、青年才俊,以及为我国畜牧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研院所和畜牧企业,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从行业组织、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与回顾。2006年3月5日,该项活动作为庆祝学会成立七十周年的重要一项活动在湖南长沙拉开大幕,行业内近200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活动启动仪式。本刊记者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并从此次活动入手,认真分析学会成立七十年来的历程,站在客观立场上对学会七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的贡献及科技创新内容作一如实报道。
邓楠[7](2006)在《振奋精神 开拓创新 推动科协工作再上新台阶——在2005年中国科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指出
邓楠[8](2006)在《振奋精神 开拓创新 推动科协工作再上新台阶——在2005年中国科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提出 同志们:一周前,中国科协党组向中央书记处汇报了今年的工作总结和明年的工作要点以及科协七大的筹备情况,听取了中央书记处对中国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主要精神刚才已经向人家作了传达。按照惯例,我们每年年底都要分别召开中国科协学会改革工作座谈会和地方科协工作座谈会,请全国性学会、地方科协的领导同志来,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在此
苏建荣[9](2005)在《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会议纪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段治文[10](2004)在《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的研究,而对科学文化史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史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尝试突破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围,力图从思想文化史角度,依据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的体制建构以及科学文化观念变迁等三个层次,对当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的历程进行新的观照。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无序、散漫和缺乏目标的状态,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在探讨中国近代科技的源起及其历史文化缺陷基础上,分三个阶段按三个层次系统分析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科技建制以及科学文化观的变迁。其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具有新意的探索:比如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及政策环境上,文章系统分析了建国以来三代领导集体的视野和重要探索;在科技发展建制上,文章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当代中国科学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就是建国初期新体制的建立、5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式“大科学”体制以及改革开放进程中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上,文章第一次揭示了科技大潮与社会主义思潮两次历史性合流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上,文章更是首次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经历了“人民科学观”、政治化科学观以及理性化科学观三种形态的历史转换,等等。 通过对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文化思考,本文认为:经过长期曲折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成全社会的共识,深入人心,中国不可能再回到以往那种不重视科学以致反科学的老路上去。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目前中国不仅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而且在如何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问题上更是存在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探索中国本土科学技术发展的出路,推动中国原创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等,仍是今日中国的严峻课题。 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实现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的融合,以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而且要实现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以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更要通过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冲破传统的制约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以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这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必由之路。
二、中华医学会举办第九次科技扶贫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医学会举办第九次科技扶贫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 |
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中央单位 |
2.1.2 社会扶贫 |
2.1.3 定点扶贫 |
2.1.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 |
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 |
2.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 |
2.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 |
2.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 |
2.2.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 |
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 |
2.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起步阶段 |
2.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展开阶段 |
2.3.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深化阶段 |
2.3.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完善阶段 |
第3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1.1 经典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
3.1.2 经典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 |
3.1.3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2.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理论 |
3.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扶贫开发理论 |
第4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 |
4.1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
4.1.1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由来 |
4.1.2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内容 |
4.1.3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典型案例 |
4.2 通过产业扶贫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
4.2.1 产业扶贫的由来 |
4.2.2 产业扶贫的内容 |
4.2.3 产业扶贫的典型案例 |
4.3 通过技能培训扶贫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 |
4.3.1 技能培训扶贫的由来 |
4.3.2 技能培训扶贫的内容 |
4.3.3 技能培训扶贫的典型案例 |
4.4 通过教育科技文化扶贫推进贫困地区文化教育发展 |
4.4.1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由来 |
4.4.2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内容 |
4.4.3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典型案例 |
4.5 通过健康扶贫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状况 |
4.5.1 健康扶贫的由来 |
4.5.2 健康扶贫的内容 |
4.5.3 健康扶贫的典型案例 |
4.6 通过网络扶贫拓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渠道 |
4.6.1 网络扶贫的由来 |
4.6.2 网络扶贫的内容 |
4.6.3 网络扶贫的典型案例 |
第5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 |
5.1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 |
5.1.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1.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5.2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 |
5.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5.3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
5.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5.4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 |
5.4.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4.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5.5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 |
5.5.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5.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第6章 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 |
6.1 中国农村反贫困目标瞄准的调整 |
6.1.1 相对贫困的涵义 |
6.1.2 相对贫困的特征 |
6.1.3 农村相对贫困成为贫困治理的重心 |
6.1.4 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现实路径 |
6.2 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 |
6.2.1 政策优势 |
6.2.2 资源优势 |
6.2.3 规划优势 |
6.2.4 人才优势 |
6.2.5 技术优势 |
6.3 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
6.3.1 党委领导机制 |
6.3.2 政府主导机制 |
6.3.3 群众参与机制 |
6.3.4 组织协调机制 |
6.3.5 资金投入机制 |
6.3.6 考核评价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中国科协70年发展历程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
二、深化认识科协性质,按章办事 |
三、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发展壮大 |
四、继承发扬科技社团的优良传统,磨砺奋进 |
五、充分展现首创精神,工作活动缤纷多彩 |
六、地位不断提升,作用日益凸显 |
七、逐步树立鲜明的社会形象,明确工作定位 |
八、不断推进改革与创新,与时俱进 |
九、不断增强建家意识,办好科技工作者之家 |
(4)全国学会改革与发展系列报告(六)——学会党建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会党组织 |
案例参考 (60) :中华医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成效和体会 |
(四)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61)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62) :中国水利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6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开展的活动 |
(四) 案例小结 |
二、党建强会 |
案例参考 (64) :中国感光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65) :中国自动化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66)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67) :中国航空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68) :中国照明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69) :中国农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 |
(四)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70) :中国药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71) :中国毒理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5)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现状与思考 |
1.3 本文研究范围 |
1.3.1 "科普"的概念界定 |
1.3.2 本文研究范围 |
1.4 研究架构与方法 |
1.4.1 研究架构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科普事业的开创与探索阶段(1949-1976) |
2.1 共和国科普事业复兴的新语境 |
2.1.1 政治语境 |
2.1.2 经济语境 |
2.1.3 文化语境 |
2.2 科普工作的开创与探索 |
2.2.1 科普组织的开拓 |
2.2.1.1 科普局的探索 |
2.2.1.2 全国科普协会的推动 |
2.2.1.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 |
2.2.2 科普读物的多样性 |
2.2.2.1 科普期刊统计分析 |
2.2.2.2 科普图书统计研究 |
2.2.2.3 《十万个为什么》个案分析 |
2.3 1949-1976中国科普特征分析 |
2.3.1 科普内容以基本科学技术知识为主 |
2.3.2 科普的受众以工人和农民为主 |
2.3.3 科普的主体以政府、中国科协与科技工作者为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科普事业的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1994) |
3.1 共和国科普语境的转换 |
3.1.1 政治语境 |
3.1.2 经济语境 |
3.1.3 文化语境 |
3.2 科普工作的发展 |
3.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普及 |
3.2.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普及成果统计 |
3.2.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影响 |
3.2.2 科普读物的繁荣与波折 |
3.2.2.1 科普期刊的统计分析 |
3.2.2.2 科普图书分析 |
3.2.2.3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个案研究 |
3.3 1977-1994 科普工作特征分析 |
3.3.1 科普内容拓展为科技知识和科学思想的普及 |
3.3.2 科普主体以政府、科协和科技工作者为主 |
3.3.3 科普受众以农民、干部和青少年为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普事业的反思探索阶段(1995-2001) |
4.1 传统科普向现代科普转型的动因 |
4.1.1 党和政府的推动 |
4.1.2 传统科普观的转型与创新 |
4.1.2.1 传统科普观的特征与现实困境 |
4.1.2.2 基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科普观的形成 |
4.2 科普工作的创新 |
4.2.1 科学精神的宣传与普及 |
4.2.2 科普读物的新特点 |
4.2.2.1 引进科普期刊的思考 |
4.2.2.2 欧美译着的大量出版 |
4.2.2.3 "第一推动丛书"案例分析 |
4.3 1995-2001科普工作的特点分析 |
4.3.1 科普内容拓展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 |
4.3.2 科普主体多样化 |
4.3.3 科普受众以青少年、农民和领导干部为重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普事业的创新发展阶段(2002-至今) |
5.1 科普创新发展的语境分析 |
5.1.1 政治语境:科普法制化 |
5.1.2 经济语境:建设创新型国家 |
5.1.3 文化语境:基于和谐发展意识科普观 |
5.2 科普事业的创新发展 |
5.2.1 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普及 |
5.2.2 科普读物的创新与不足 |
5.2.2.1 科普期刊的困境与出路 |
5.2.2.2 科普图书现状与特点分析 |
5.2.2.3 《万物简史》个案分析 |
5.3 2002-至今科普的特征分析 |
5.3.1 科普内容强调科技意识和科技能力的培养 |
5.3.2 科普主体呈现多元化与媒体化 |
5.3.3 科普受众的两极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大力推进科普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 |
6.1.1 科普能够促进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
6.1.2 科普能够促进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 |
6.2 我国科普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完善科普政策体系 |
6.2.2 提高科普创作水平 |
6.2.3 加强科普队伍建设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相关成果 |
(7)振奋精神 开拓创新 推动科协工作再上新台阶——在2005年中国科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2005年的主要工作 |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二、制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 |
三、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四、加强学术建设提高学术交流质量 |
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活跃对外民间科技交流 |
六、切实履行桥梁纽带职责促进社会和谐 |
七、认真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
关于明年工作的安排 |
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科协各项工作中去,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推动科技进步、推进自主创新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
(一)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着力推动科技进步 |
(二)进一步提高学术交流质量,推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三)扩大对外科技交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 |
二、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着力为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服务 |
(一)启动《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推进科普活动社会化 |
(二)加强农村科普,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三)做好青少年科普工作,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四)实施“两个工程”,提高科普服务水平 |
三、坚持以人为本,竭诚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 |
(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
(二)畅通联系渠道,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
(三)改进宣传表彰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四、以召开中国科协七大为契机,推动自身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一)开好中国科协七大,推动科协工作全面发展 |
(二)进一步加大学会改革力度,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
(三)认真贯彻《公务员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
(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构建社会化工作平台 |
(10)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中国近代科学的源起及其历史缺陷 |
一、 新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新开端 |
(一) 统一的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科学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
(二) 新中国科学的重建 |
1 科研机构的组建与中国科学新体制的建立 |
2 科学人才的集聚与自然科学界的大团结 |
3 中国科学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
(三) 科学文化观的第一次转型与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
1 科学文化观的转型与“人民科学观”的历史奠定 |
2 自然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与本士化 |
3 对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
二、 第一代领袖群体的科技战略思想 |
(一) 工业化视野下的科技观 |
(二) “向科学进军”的主要思想和实践 |
1 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
2 切实解决好知识分子问题,努力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 |
3 科技发展要与中国实际结合,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
4 走群众路线,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合流与历史迷途 |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及其影响 |
(一) 科学体制的转换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
1 建国之前中国的科技体制变革 |
2 建国以后科学体制的转换与“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
(二) 科学建制国家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1 世界科学建制发展的新动向 |
2 中国现代化后发展特点的历史要求 |
3 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 |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作用和反思 |
1 科学规划和政策的制定 |
2 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
3 “大科学”体制下取得的突出成果 |
4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的“大科学”体制 |
四、 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文化观的历史迷途 |
(一) 科学文化观的第二次转型与“政治化科学观”的确立 |
(二) 科学政治化的背景及原因探析 |
1 历史原因:人民科学观的进一步发展与高度政治化的形势 |
2 根本原因:整风与反右后全社会政治意识畸形转向并向各领域渗透 |
3 现实原因:急于求成,全面大跃进形势的推动 |
4 内在原因: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泛起 |
(三) 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与民众科学文化的畸形发展 |
1 群众性的科技协作网建立 |
2 群众性科技革新运动全面开展和畸形演变 |
(四) 科学与反科学仅一步之遥 |
五、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
(一) 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的演进 |
1 拨乱反正“从科学和教育着手”: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开端 |
2 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深化 |
(二) 江泽民对科技战略思想的发展 |
1 科技动力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基础 |
2 科教兴国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
3 技术创新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核心 |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再度合流 |
1 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刻阐述和新认识 |
2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汇流的战略展开 |
六、 中国科技体制的新变革及其影响 |
(一) 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 |
1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 |
2 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 |
3 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 |
(二) 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体现 |
1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
2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技法制体系 |
3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奖励制度 |
4 开始建设并初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 |
(三) 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
七、 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的新发展 |
(一) 科学文化观的再次转型与“理性化科学观”的初步形成 |
1 科学文化观再次转型的历程 |
2 对科学的理解进入了一个理性化的时期 |
(二)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与民众科学素养评价 |
1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 |
2 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 |
(三) 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 |
八、 21世纪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对科学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
(二) 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 |
(三) 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 |
(四) 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 |
附录一: 科学中国的历程:1949-2004年重要文献编目 |
附录二: 全国性的科学技术团体一览表 |
附录三: 作者在中国科技文化史领域发表的相关成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华医学会举办第九次科技扶贫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D]. 韩小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2]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天津大学校园新闻英译实践报告[D]. 刘欣宁. 天津大学, 2020
- [3]中国科协70年发展历程回顾[J]. 王光明. 学会, 2019(08)
- [4]全国学会改革与发展系列报告(六)——学会党建工作[J]. 全国学会优秀改革案例汇编课题组. 学会, 2019(02)
- [5]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D]. 刘新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10)
- [6]吐芳育英七十载 科技创新铸辉煌——回眸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七十年风雨历程[J]. 程军波,戴有理. 中国禽业导刊, 2006(06)
- [7]振奋精神 开拓创新 推动科协工作再上新台阶——在2005年中国科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邓楠. 学会, 2006(01)
- [8]振奋精神 开拓创新 推动科协工作再上新台阶——在2005年中国科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邓楠. 科协论坛, 2006(01)
- [9]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会议纪要[J]. 苏建荣.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05)
- [10]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D]. 段治文. 浙江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