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造金刚石生产中七大要素应用的若干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麦麦提艾力·艾科拜尔[1](2021)在《中美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当代国际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需要,进一步落实当前课程改革“加强学科间相互渗透”的要求。本研究以我国【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和美国《科学探索者》教科书(以下简称【美版】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从四个维度对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进行整体比较以及从六个角度对四对典型案例进行个案比较,为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进一步修订及实际教学提出参考。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中美初中化学两版教科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着眼于从属类型、数量及分布、学科知识组成、呈现方式四个维度,通过对中美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选编设计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1)两版教科书都以不同的栏目体现了“学科交叉”内容,【美版】教科书设置了“学科交叉”特色栏目——“跨学科探索”,内容更丰富,而【人教版】教科书在“资料卡片”栏目中集中体现“学科交叉”内容,但没有设置学科交叉专题栏目;(2)“学科交叉”内容在中美初中化学不同分册和单元课题中数量差距较大,【美版】教科书在不同章节中除了注重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的交叉外,还注重化学与数学、社会、文学、艺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人教版】教科书更多是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学科内容的交叉,学科领域交叉程度较低;(3)两版教科书“学科交叉”内容的学科组成各异,其中化学与物理学交叉特征较多,其次是化学与生物学交叉特征,化学与地理学交叉的特征较少;(4)两版教科书都选取大量插图呈现“学科交叉”内容,但【美版】教科书插图更贴近生活,且图片配有文字解释和思考问题,增加了阅读的深度和效果。本研究根据学科交叉的程度、篇幅对等程度、案例完整程度、化学知识类型等,从中美两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选取四对内容相近的案例进行个案分析比较,得出结论:(1)“内容资源与知识逻辑”方面,两版教科书不同程度都注重学科交叉内容资源的选取,【人教版】教科书内容层次不断深入,注重理论知识的进阶,【美版】教科书更好的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与其他学科知识整合到同一概念中;(2)“情境载体与问题聚焦”方面,【人教版】教科书既以图片和生活场景的文字说明,也通过实验和讨论等小组活动创设情境,丰富了情境载体的形式,【美版】教科书多利用日常生活情境和历史情境为载体,注重熟悉的场景聚焦探究问题,情境设置体验性更强;(3)“知识组成与交叉程度”方面,【人教版】教科书内容比较浅显,学科之间联系性较弱,相对独立,【美版】教科书学科融合较为深入,学科之间的联系性比较好;(4)“探究活动的设计”方面,【人教版】教科书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所学内容相联系,注重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美版】教科书探究活动为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做好铺垫,注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5)“合作学习的设计”方面,【人教版】教科书以探究实验、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美版】教科书合作学习特征不够明显;(6)从我国科学素养三维目标的视角分析,【人教版】教科书关注培养学生学科知识、概念、技能和方法的掌握与理解,【美版】教科书更加关注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创造性意识和学习的成就感。基于两版教科书整体内容比较研究,对我国初中化学教材编写相关的策略建议:(1)优选更多时代性特征明显的“学科交叉”内容,更新初中化学课本内容;(2)创设社会生活化情境,促进多学科间知识融合;(3)满足多样学习需求,增设“学科交叉”主题栏目;(4)丰富教材“学科交叉”内容的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阅读深度。基于案例比较研究对我国初中化学“学科交叉”内容的教学建议:(1)将“学科交叉”认识理念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2)以“学科交叉”引导交流学习促进学科间横向融合;(3)以“学科交叉”系统性的内容整合构建教学内容;(4)以丰富活动创新打造“学科交叉”教学的趣味课堂。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艳辉[3](2020)在《人造金刚石合成块自动分离设备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生产人造金刚石的过程中,人造金刚石合成块在合成工序中起到向石墨芯柱传递压力的作用,而在合成工序结束后需要将石墨芯柱从合成块中提取出来。目前,从合成块中提取石墨芯柱的方法有人工提取和化学溶解两种方法,尚未有采用自动化技术完成石墨芯柱提取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对人造金刚石合成块自动分离设备进行设计与研究。本文分析了人造金刚石合成块的结构与性质,根据合成块的结构进行自动分离设备的方案设计并创建了自动分离设备的样机模型;通过进行自动分离设备的样机结构设计,确定设备样机的结构参数;通过虚拟样机仿真技术和有限元仿真,验证样机设计的合理性。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根据人造金刚石合成块的结构特点、材料特性以及分离要求,采用分级分离的工艺流程,根据各级次分离工作的功能要求提出多个各级次分离部分的设计方案。结合生产企业的需求和人机工程学的要求,确定自动分离设备的评价方案,借助AHP法评价各个设计方案并决策最合适的设计方案。第一级分离方案确定为颚式破碎分离方案,第二级分离方案确定为无卡旋切剥离方案和气动铲冲击剥离方案,第三级分离方案确定为气动铲冲击分离方案,并在Solid Works中创建人造金刚石合成块自动分离设备的样机模型。2)根据第一级分离部分的功能要求确定颚式分离机构的结构尺寸,根据所规划的动颚下端运动轨迹,结合相关的设计要求,初步确定第一级分离部分的结构参数,以体积最小为目标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得到了合理的结构参数;分析破碎叶腊石时所需的功耗,选定第一级分离部分中的驱动电机并完成飞轮的设计。3)根据圆周面分离机构的功能要求确定无卡旋切分离结构的尺寸。从摩擦条件、运动干涉等方面分析圆周面分离机构,确定了圆周面分离机构的结构参数。4)对第一级分离部分中的上级分离机构进行虚拟样机仿真,获得动颚在工作时的运动参数、接触力,以及合成棒的运动轨迹等的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样机能够实现规划的功能。5)应用ANSYS Workbench对人造金刚石合成块自动分离设备的样机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进行静力分析,验证动颚和驱动辊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通过模态分析,验证设备在工作时不会产生共振;通过瞬态动力学分析,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人造金刚石合成块自动分离设备的的工艺流程和一整套结构设计方案,为自动分离设备的研制与开发提供设计参考和依据。
赵小芳[4](2020)在《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文中认为教育承担着近代社会进步发展的重大使命,教科书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是学校展开教学活动,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媒介。民国时期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民国时期的自然教科书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科目,其内容涵盖广泛,术语丰富多样。其中,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学科,涉及对地球表层各要素之间的时空演化、结构、过程、格局及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的等诸多内容的研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在当下仍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研究内容不断发展完善,理应对其进行总结与回顾。地理学术语作为传授地理学知识的核心概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严谨性和系统性。在小学阶段给儿童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首当其冲的就是构建合理科学的术语结构。本研究在综合考虑民国学制、课程标准、教材性质,以及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的版次、印次、流通地域、完整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由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出版发行的小学自然教科书为研究对象,提取出教科书关于地理学知识的课文,将其作为本文的封闭语料,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其中的地理学术语内容进行整理分析,试图民国时期两套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在术语编排方面的差异,同时为现行教科书的编排提供一些参考。本文除绪论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对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的概貌进行介绍,其中包括教科书的编纂背景、遴选教科书的原则、自然教科书研究样本的简要介绍以及术语定义及其提取原则。由于自然教科书内容涵盖广泛,其提取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涉及对文本语境的分析,这对后期的研究结果的精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提取之前对术语的含义及提取原则进行概括。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对中华书局和世界数据出版的自然教科书的术语内容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提取出教科书中相关的地理学课文形成封闭语料,对其中的地理学术语进行人工提取,从术语的分布、术语建构下的学科体系以及术语所呈现的使用特点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试图探寻该套教科书地理学术语的概貌。第四章是对两套教材中地理学术语内容的对比。运用对比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术语的构成方式、术语建构下的学科体系、术语的分布差异以及其他方面对两套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的使用情况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中概括出其与现行术语的差异所在,探讨学科发展的进步性。第五章基于研究结果为现行教科书中的术语编排提供一些参考。主要包括:1.术语编排应注重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2.加强术语解读中对插图的有效利用;3.坚持儿童本位思想;4.完善作业系统。同时建议术语研究中加强对教科书方面的研究。
鲍旭[5](2019)在《强化地板精修铣刀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强化地板开槽过程中,其表面高耐磨性和高硬度的耐磨层极易加快刀具的磨损速率,切削表面易出现崩边和波浪纹现象,这对强化地板精修铣刀提出了很大挑战。然而,目前国内外的众多刀具研究中,关于强化地板精修刀的结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鲜有报道。针对强化地板精修刀铣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精修刀的结构及角度为重点,围绕锥度铣削、螺旋铣削与直齿圆柱铣削及对应的铣削试验开展研究。共设计有三种新型结构的精修铣刀:大螺旋角为54°、62°和70°的螺旋齿铣刀;锥度角为15°、25°和35°的锥形铣刀;以及螺旋角为10°、锥度角为90°的圆柱精修铣刀。将所设计的新型结构精修刀放置强化地板生产线进行铣削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试验因素(进给速度、铣削深度和刀具角度)对强化地板精修刀铣削性能的影响,考核工件表面质量、铣削功率和刀具磨损。并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各个试验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显着性。根据正交试验结果,螺旋铣刀、锥度铣刀、圆柱铣刀铣削强化地板的平均数量分别为404块、1251块、312块。一个磨损周期内,锥度铣刀铣削的强化地板数量最多。采用极差分析法,通过铣削功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对比分析和参数优化可得:螺旋铣刀的最优参数为70°螺旋角、60m/min进给速度、0.4mm铣削深度;锥度铣刀最佳铣削参数为15°锥度角、40m/min进给速度、0.4mm铣削深度。采用体式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对刀具磨损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强化地板精修刀的磨损形式主要为磨料磨损和粘结磨损。方差分析得出:铣削深度和刀具角度对刀具磨损有显着影响,进给速度对刀具磨损影响不显着。通过铣削表面质量的对比分析:刀具正常磨损周期内螺旋铣刀和锥度铣刀均未出现波浪纹和崩边现象。螺旋铣刀和锥度铣刀在铣削功率、刀具磨损以及铣削表面质量均优于圆柱铣刀。且锥度铣刀铣削强化地板数量远大于螺旋铣刀和圆柱铣刀。所以,综合考核三个评价指标,锥度铣刀比较适合作为强化地板的精修刀。
刘菊[6](2019)在《团聚磨料高效研磨垫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金刚石研磨垫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磨削工具,它在精密加工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用的金刚石研磨垫是通过热固化制备而成,其制备周期较长。普通金刚石由于自锐性差,导致用其制备的研磨垫加工工件时磨削效率低、工件经过加工后表面质量差。为了改善研磨垫的磨削性能,提高研磨垫的生产效率,本文分别对金刚石磨料和研磨垫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到的结论如下:1)以混合溶胶与金刚石微粉的混合浆料为水相,异辛醇、环己烷及OP-10的混合液为油相,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制备球形金刚石团聚磨料。结果表明:当搅拌速度为1800r/min时,先向油相中加入胶凝剂,再缓慢加入水相,制备的团聚磨料球形度较好且粒度主要分布在30125μm左右。结合剂经过660℃/1h烧结后,可与金刚石形成较好的结合。当结合剂含量为30wt%时,研磨液的材料去除量最大,约为0.59mm;当结合剂含量为35wt%时,磨削加工后的玻璃表面粗糙度最低,约为Ra 0.33μm。2)以金刚石为磨料,光固化树脂为结合剂,采用紫外光固化法制备研磨垫。结果表明:当光固化树脂含量为45wt%,氧化铝含量为18wt%,普通金刚石磨料和团聚磨料含量均为16.5wt%,成孔剂含量为2wt%时,其它助剂含量为2wt%,在2kW固化功率下,固化3min后制备的研磨垫形貌规则、缺陷较少。研磨垫加工玻璃后,玻璃表面粗糙度最低,约为150nm。该研磨垫在材料去除量、使用寿命及工件表面质量上均达到了生产要求,与3M公司的研磨垫相比,研磨垫的材料去除量和使用寿命略低。
杨烨,李颖,方啸虎[7](2016)在《剪式合成工艺在粉末触媒的大腔体合成中应用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剪式合成工艺原来是在片状触媒中应用相当成熟的工艺,即便如此,但当时并没有引起行业普遍重视,更不用说现在在粉末触媒、大压机、大腔体方面的工艺应用了。文章主要阐述了剪式合成工艺的机理及特点,剪式合成工艺在粉末触媒的大腔体合成中进行的实际应用,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同时阐述了大腔体合成工艺发展方向。
刘日平[8](2016)在《六面顶压机水冷功率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六面顶压机是应用静态超高温超高压技术合成人造金刚石的主要生产设备。长时间的压力、温度的稳定和精确控制是生产高品级人造金刚石的必备条件,其中温度控制最为关键且因其不可直接测量成为高品级人造金刚石合成的难点。合成块温度取决于加热条件和散热条件两个因素。加热条件由加热系统控制;散热条件与冷却水、室内温度、空气流动状况、压机机体温度等相关,其中冷却水为主要散热途径。当前压机系统一般根据不同的合成工艺调整冷却水流量的大小,并以合成时的锤温和合成后的质量作为反馈信息对冷却水进行适当调节。该方法的操作过程凭借人工经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可控性,人为因素大效率低。本文以六面顶压机的六路冷却水的冷却功率为控制目标间接控制六面顶压机的散热条件,实现了六面顶压机散热的数字化测量与控制,使散热过程量化且可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造金刚石合成过程中的可控力度,减少了不可控因素,为高品级人造金刚石的合成创造有利条件。设计了六面顶压机水冷功率控制系统,通过采集冷却水的入口温度、六路出口温度和六路流量信号分别获得六路水冷功率,采用PID算法分别获得各路流量调节阀的调整量,驱动对应的步进电机完成指定动作。室温对六面顶压机散热有一定的影响,采用无线组网技术和低功耗技术设计了一款室温传感器,根据补偿算法对室温变化进行补偿。硬件设计方面,完成了水冷功率控制系统的整体电路设计,主要包括单端反激电源模块、室温采集模块、水温采集模块、流量采集模块、步进电机驱动接口和通讯接口等。系统采用光电隔离技术增加抗干扰性能,实现被测信号的采集、步进电机的驱动和数据传输。软件设计方面,完成了基于Modbus协议的RS485、RS232、无线传输的通讯接口设计;通过电路自动校准技术和高精度拟合方法实现了高精度的温度测量;以定时器和外部中断相结合的方法等精度测量流量脉冲信号;采用迭代法耗费极少CPU资源实现了六路步进电机的S型曲线加减速;最后采用多模态PID控制方法实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吕可文[9](2013)在《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区域经济在全球化时代的复兴,美国硅谷、德国巴登—符腾堡、台湾新竹等一些创新高地的成功实践,使得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增强本地根植性、实现跨区连接与全球互动等一系列促进区域创新与发展的政策成为后发地区与国家增强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议题。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区域技术学习创新已经成为研究和争论的一个前沿和热点领域,围绕技术学习、创新与空间、地方之间的关系,学者们从不同层面强调了地方网络与地方根植性、地理接近与空间集聚、跨国社区与跨区联系、全球网络及非本地关系与知识流动等对于创新发生的重要性,并认为创新是一个地方化力量和全球化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不同空间尺度上各个关键行动者之间持续的关系构建和战略协同的演化过程,具有强烈的时空异质性和敏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后发地区与国家的技术追赶绩效与创新模式在行业间差异明显,产业的技术体制有着不同的特征,并且有关产业知识基础的研究表明,产业中知识来源、组织和创新模式依知识基础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关创新的理论讨论与政策设计,需要考察产业特殊性与技术/知识异质性。那些成功区域的创新政策与经验,并不能被后发地区不加改变的模仿和使用。基于此,文章把知识/技术异质性纳入到空间化学习创新理论的建构中,试图形成一个技术/知识基础、产业、空间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把技术/知识的属性、产业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统一起来进行考虑,来研究不同的技术/知识属性、产业属性对创新的组织与地理模式的影响,并从知识基础的角度出发,结合“学习场”理论,探讨知识复杂性与学习场的理论构建。以此为基础,选择超硬材料产业作为案例,重点研究分析性知识基础与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机制、组织与地理模式。全文内容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引言。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一些成功地区有关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增强本地的根植性、实现跨区连接与全球互动等创新政策日益被后发地区与国家推崇与模仿,而这些挑选赢者与最佳实践模式的区域创新理论和政策,实践中并没有在模仿者那里取得预期的成功。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国际主流的空间化学习与创新的理论与政策。有关技术体制与知识基础的研究发现,由于技术体制与知识基础的差异,技术创新的机制、组织与地理模式在不同的产业具有很大差异。基于此,本文认为,有关创新机制与模式的理论与政策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技术/知识特征来讨论,这对于构建更加综合和精细化的技术学习与创新的理论模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改变不加区别的拷贝成功区域创新政策的实践误区,从而制定出量体裁衣的创新政策。第二章:研究综述。围绕论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从创新思想的演变、经济地理学技术学习与创新研究视角的变迁、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知识基础与创新等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得出以下结论: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经济活动内在紧密交织的复杂网络,是一个多元主体及其在多种空间尺度上战略协同的过程,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技术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的特点,这种复杂性表现为技术机会、创新独占性与累积性等因素的特定组合——技术体制,而技术体制的不同影响着技术追赶与创新的绩效与模式;知识基础具有多元性,表现为编码与非编码知识的组合程度、知识正式化以及情景特殊的程度等,而产业知识基础的差异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机制与组织、地理模式。由此,有关从地方与全球、内部与外部力量对于创新发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各种空间学习创新理论,需要把技术/知识异质性考虑进去,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学习创新的机理。第三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这一部分首先对新产业区理论、全球生产网络与价值链理论等各种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述。在此基础上,引入本研究的两个核心理论:学习场理论与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由于学习创新的空间异质性与知识技术复杂性,有必要把知识基础的复杂性纳入到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理论中去,有关空间创新的理论研究需要从空间/关系、技术/知识两个角度,结合具体的产业进行讨论。基于此,文章设计了空间、产业、技术/知识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强调把研究的焦点放在创新的主体、机制与地理模式三个方面。第四章,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理论建构。本章首先阐述了物理场-信息场-知识场-创造场-学习场的思想演变,并从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学习场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其次,阐述了知识类型、知识基础与空间创新的研究脉络与逻辑;第三,从知识创造的角度,阐述了知识类型、知识转化与场的关系,特定的知识转化阶段与不同的场密切相关。基于这些研究,文章分析了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的内在联系,区分了符号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综合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解析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以及复杂知识与混合型学习场等几种类型,并对相应类型的创新机制与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第五章,世界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理论的研究,选取超硬材料行业为案例进行研究,首先在全球尺度上,探讨科学驱动型产业技术创新的一般特征,行业创新具有全球化的特征。本章主要介绍了超硬材料的行业特征、全球格局以及技术创新与发展。研究发现,超硬材料行业具有专业化分工程度高、对经济发展依赖性强以及各环节附加值、地理分布不同等特征。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对基于know-what、 know-why的分析性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科学技术与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是推动世界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如近代科学知识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的合成,并推动了人造金刚石的工业化生产;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研究带来了“金刚石薄膜”的兴起,拓展了金刚石的应用领域;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促进了纳米金刚石的问世,使金刚石特殊性能得以发挥,引发了金刚石时代的到来。第六章,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国家尺度是学习场分析常用的尺度。中国金刚石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并且政府、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力量的作用十分明显。中国第一个金刚石成功合成得益于早期学者、专家对超高压高温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对金刚石合成机理、工艺及相关原理等科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则引发了20世纪80、90年代我国金刚石行业的突破创新,并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生产国;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压机大型化与合成工艺的进步,更是引发了行业的突破发展,金刚石行业开始向超硬材料强国迈进。总体上,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十分依赖于科学研究与突破,行业创新具有科学驱动型特征,基于科学基础的分析性知识、一些重要的科学家及科研院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成为超硬材料生产第一大国,超硬材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区域集聚与行业集中度较高。但整体上,国内产品同质化严重,还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低端。第七章,科学型学习场与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选取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为案例,对小尺度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组织与地理模式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轫与形成得益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这一技术极的力量,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从人才培养、技术溢出与扩散以及企业衍生等方面为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产业园区的技术创新十分依赖于正式的研发,通过研发、技术进步来学习是企业实现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科研机构、行业知名专家(明星科学家)在企业的技术进步升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加强与大学、科研院以及行业的知识社区联系是这类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重点;产业园区的创新网络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可以通过专家知识社区运行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企业研发的合作网络也具有跨越本地的特征;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与专利转让也不仅限于本地,在省外与国内都有分布,多尺度关系建构的特征十分显着。第八章,结论及展望。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不仅具时空情景敏感性的特征,更具有技术知识异质性的特征,有关地理空间对于创新发生的机制影响的研究需要结合具体的知识基础进行讨论;创新政策的设计需要谨慎的根据不同的产业知识基础而进行;(2)从知识创造的视角出发,知识创造与具体的场紧密相连,不同的知识类型的转化过程与不同的场联系在一起;(3)不同的知识基础与多元学习场密切相关,不同的知识基础与不同的学习场一一对应。理论上,存在着符号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综合性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分析性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复杂知识与混合型学习场等拓扑联系。(4)超硬材料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较强的依赖于分析性知识,具有科学驱动型行业的特征;(5)科研院所等技术极是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在技术扩散、衍生企业、培训专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属于一个以分析性知识基础为主导的科学驱动型学习场,正式研发、依托科研院所的成果并与其保持紧密联系是其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并且创新的地理具有多尺度的特征。同时并针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要开展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戴利[10](2012)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人造金刚石项目经济评价》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人造金刚石的应用领域范围不断扩大,它已逐渐成为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等超精密领域以及通讯科技和航天航空等超高效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材料。目前,在全球人造金刚石的总产量中,我国的产量已达到其中的70%以上,成为全球生产人造金刚石的第一大国,由此可见投资开发人造金刚石项目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也不能盲目的投资,如果没有在项目实施之前做好充足的可行性研究或者项目的经济评价,就不能很好的发现和规避项目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最后很有可能造成资金的大量损失甚至破产。因此在项目投资前,对其进行经济效果的评价是很必要而且是很重要的。鉴于项目经济评价的复杂性,传统的评价分析方法往往忽略了整个项目这个复杂大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没有考虑到系统内部物质、信息链和系统外部环境之间的制约效应。本文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和研究工具,将人造金刚石项目经济评价这个复杂大系统划分为市场需求、筹资投资、销售收入、成本、利润、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等七个子系统,通过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人造金刚石项目进行经济效果的评价,并通过Vensim建模软件对该系统进行模拟仿真;以样本公司——HNZN公司的历史数据以及一些调查资料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同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对企业未来20年的经营状况进行了预测,最后通过模型的动态模拟曲线,分析得出投资该项目是可行的结论。
二、人造金刚石生产中七大要素应用的若干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造金刚石生产中七大要素应用的若干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学科交叉”内容是当代国际科学技术进步的重大特征 |
1.1.2 “学科交叉”内容是当代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
1.1.3 “学科交叉”内容渗透是推进科学课程深化改革的必然 |
1.1.4 “学科交叉”比较研究是完善教材建设的重要方法之一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课题的确定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的确定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学科交叉”概念界定 |
2.1 学科 |
2.2 学科交叉 |
3 中美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选编的比较结果 |
3.1 中美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选编的比较分析 |
3.1.1 中美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从属类型的比较 |
3.1.2 “学科交叉”内容数量与分布的比较 |
3.1.3 “学科交叉”内容中的学科知识组成比较 |
3.1.4 “学科交叉”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 |
3.2 中美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整体比较结论 |
3.2.1 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共同特征 |
3.2.2 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不同特色 |
3.3 对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选编设计的策略建议 |
3.3.1 优选“学科交叉”内容,赋予教科书时代特征 |
3.3.2 创设社会生活化情境,促进多学科间知识融合 |
3.3.3 满足多样学习需求,增设“学科交叉”主题栏目 |
3.3.4 丰富教材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
4 中美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学科交叉”案例比较研究 |
4.1 案例一氧气 |
4.1.1 【人教版】教科书中“氧气”内容 |
4.1.2 【美版】教科书中的“氧气”内容 |
4.1.3 “氧气”案例中的“学科交叉”内容比较 |
4.2 案例二碳的单质 |
4.2.1 【人教版】教科书中“碳的单质”内容 |
4.2.2 【美版】教科书中“碳的单质”内容 |
4.2.3 “碳的单质”案例中“学科交叉”内容的比较 |
4.3 案例三溶液 |
4.3.1 【人教版】教科书中“溶液”内容 |
4.3.2 【美版】教科书中“溶液”内容 |
4.3.3 “溶液”案例中的“学科交叉”内容比较 |
4.4 案例四聚合物与复合材料 |
4.4.1 【人教版】教科书中的“聚合物与复合材料”案例内容 |
4.4.2 【美版】教科书中的“聚合物与复合材料”内容 |
4.4.3 “聚合物与复合材料”案例中的“学科交叉”内容比较 |
4.5 基于案例比较研究对初中化学“学科交叉”内容的教学建议 |
4.5.1 将“学科交叉”认识理念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 |
4.5.2 以“学科交叉”引导交流学习促进学科间横向融合 |
4.5.3 以“学科交叉”系统性的内容整合构建教学内容 |
4.5.4 以丰富活动创新打造“学科交叉”教学的趣味课堂 |
5 结论与建议 |
5.1 中美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选编比较的结论 |
5.1.1 “学科交叉”内容的整体比较结论 |
5.1.2 “学科交叉”典型案例比较的结论 |
5.2 对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选编设计的策略建议 |
5.3 基于案例比较研究对初中化学“学科交叉”内容的教学建议 |
5.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人造金刚石合成块自动分离设备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2 自动分离设备的方案设计 |
2.1 人造金刚石合成块简介 |
2.2 分离方案的提出 |
2.3 分离方案的评价 |
2.4 自动分离设备的模型建立 |
2.4.1 分离设备的结构 |
2.4.2 工作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3 自动分离设备的结构设计 |
3.1 第一级分离部分 |
3.1.1 主要结构参数 |
3.1.2 结构设计 |
3.1.3 驱动电机的型号选定 |
3.1.4 飞轮的设计 |
3.2 第二级分离部分 |
3.3 上级分离部分的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关键部位的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方法概述 |
4.2 静力分析 |
4.2.1 动颚的静力分析 |
4.2.2 驱动辊的静力分析 |
4.3 模态分析 |
4.4 瞬态动力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民国教科书研究 |
(二)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研究 |
(三)民国自然教科书中科技术语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概貌 |
第一节 自然教科书编纂背景 |
一、社会变革 |
二、教育制度变革 |
三、教育思想变革 |
第二节 自然教科书样本遴选原则 |
一、代表性原则 |
二、完整性原则 |
三、流通性原则 |
四、可比性原则 |
第三节 自然教科书研究样本概况 |
第四节 术语的定义及其提取原则 |
一、术语的定义 |
二、术语的提取原则 |
第五节 地理学术语提取 |
第二章 中华书局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 |
第一节 地理学术语分布 |
一、术语数量分布 |
二、术语内容分布 |
第二节 地理学术语建构下的知识体系 |
第三节 地理学术语的使用特点 |
一、术语表达的丰富性 |
二、术语编排的渐进性 |
三、术语构成方式简单 |
小结 |
第三章 世界书局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 |
第一节 地理学术语分布 |
一、术语数量分布 |
二、术语内容分布 |
第二节 地理学术语建构下的知识体系 |
第三节 地理学术语的使用特点 |
一、术语构成方式简洁单一 |
二、天气符号作为术语的出现 |
三、术语解读中对插图的有效利用 |
小结 |
第四章 两套教材中地理学术语的对比 |
第一节 术语分布差异 |
第二节 术语构建下的知识体系差异 |
第三节 术语解读中对插图利用的对比 |
第四节 其他内容的对比 |
小结 |
第五章 对当前小学教科书编纂及术语研究的启示 |
第一节 对教科书编排的启示 |
一、注重术语编排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 |
二、加强术语解读中对插图的充分利用 |
三、坚持儿童本位思想 |
四、完善作业系统 |
第二节 对科技术语研究的启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强化地板精修铣刀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精修铣刀设计 |
2.1 铣削类型和铣削要素 |
2.1.1 铣削类型 |
2.1.2 铣削要素 |
2.2 强化地板刀具配置 |
2.2.1 强化地板锁扣廓形介绍 |
2.2.2 强化地板锁扣加工的刀具配置 |
2.3 精修铣刀参数的确定 |
2.3.1 铣刀外径及孔径的确定 |
2.3.2 铣刀齿数的确定 |
2.3.3 角度参数的确定 |
2.4 精修铣刀设计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设计 |
3.1 试验材料及装置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加工刀具 |
3.1.3 试验设备和仪器 |
3.2 试验安排 |
第四章 试验因素对铣削功率的影响 |
4.1 铣削参数对强化地板精修刀铣削功率的影响 |
4.1.1 进给速度对精修刀铣削功率的影响 |
4.1.2 铣削深度对精修刀铣削功率的影响 |
4.1.3 刀具角度对精修刀铣削功率的影响 |
4.2 强化地板精修刀铣削功率的方差分析 |
4.3 强化地板精修刀铣削功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4 强化地板精修刀的对比分析与参数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因素对刀具磨损的影响 |
5.1 铣削参数对强化地板精修刀磨损的影响 |
5.1.1 进给速度对精修刀刃口缩短量的影响 |
5.1.2 铣削深度对精修刀刃口缩短量的影响 |
5.1.3 刀具角度对精修刀刃口缩短量的影响 |
5.1.4 铣削长度对精修刀刃口缩短量的影响 |
5.2 强化地板精修刀后刀面刃口刃缩量的方差分析 |
5.3 精修刀磨损形貌和磨损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试验因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6.1 铣削参数对强化地板表面质量的影响 |
6.1.1 进给速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6.1.2 铣削深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6.1.3 刀具角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6.2 强化地板精修刀铣削表面粗糙度的方差分析 |
6.3 强化地板精修刀铣削表面粗糙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6.4 强化地板精修刀的对比分析与参数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6)团聚磨料高效研磨垫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金刚石磨料 |
1.2.1 金刚石的结构 |
1.2.2 金刚石的机械性能 |
1.2.3 金刚石的化学性能 |
1.2.4 金刚石磨具磨削加工特点 |
1.3 陶瓷结合剂 |
1.3.1 陶瓷结合剂概述 |
1.3.2 溶胶-凝胶概述 |
1.3.3 溶胶凝胶基本原理 |
1.3.4 溶胶凝胶技术的特点 |
1.4 团聚磨料 |
1.4.1 团聚磨料的概念 |
1.4.2 团聚磨料的发展 |
1.5 反相微乳液聚合法 |
1.5.1 反相微乳液聚合法概述 |
1.5.2 反相微乳液聚合法的基本特点 |
1.5.3 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制备团聚磨料原理 |
1.6 研磨垫 |
1.6.1 研磨垫的类型和结构 |
1.6.2 研磨垫的磨削机理 |
1.6.3 研磨垫的发展 |
1.6.4 固结磨料研磨垫制备方法 |
1.7 紫外光固化 |
1.7.1 紫外光固化法的发展现状 |
1.7.2 紫外光固化法的基本原理 |
1.7.3 影响紫外光固化的因素 |
1.8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使用材料及作用 |
2.1.2 磨料的选择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制备工艺 |
2.2.1 混合溶胶的制备 |
2.2.2 团聚磨料的制备 |
2.2.3 研磨垫模具的制备 |
2.2.4 研磨垫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团聚磨料的测试与表征 |
2.3.2 研磨垫的测试与表征 |
第3章 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制备金刚石团聚磨料 |
3.1 引言 |
3.2 结合剂的性能分析 |
3.2.1 结合剂的物相组成 |
3.2.2 结合剂的DSC-TG分析 |
3.2.3 结合剂的热膨胀系数分析 |
3.3 金刚石团聚磨料结构与性能分析 |
3.3.1 搅拌速度对团聚磨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3.2 混合浆料加入顺序对团聚磨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3.3 结合剂含量对团聚磨料结构及磨削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固化法金刚石研磨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研磨垫树脂含量确定 |
4.3 模具的选择 |
4.4 研磨垫固化工艺的确定 |
4.5 不同磨料配比对研磨垫形貌及磨削性能的影响 |
4.5.1 不同磨料配比对研磨垫材料去除量的影响 |
4.5.2 不同磨料配比对研磨垫使用寿命的影响 |
4.5.3 不同磨料配比对玻璃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 |
4.6 成孔剂对研磨垫形貌及磨削性能的影响 |
4.6.1 成孔剂对研磨垫材料去除量的影响 |
4.6.2 成孔剂对研磨垫使用寿命的影响 |
4.6.3 成孔剂对玻璃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 |
4.7 研磨垫的可行性分析 |
4.7.1 研磨垫材料去除量比较 |
4.7.2 研磨垫耐磨性比较 |
4.7.3 研磨垫加工玻璃产品后表面质量比较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剪式合成工艺在粉末触媒的大腔体合成中应用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剪式合成工艺的合成调整机理 |
1.1 使用该项技术的前提 |
1.2 剪式合成法的基本形式 |
1.2.1 基础式 |
1.2.2 下调式 |
1.2.3 上调式 |
2 剪式合成工艺在现实合成中的应用及意义 |
3 对今后合成工艺发展的良好前瞻 |
4 几点结论 |
(8)六面顶压机水冷功率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六面顶压机冷却水的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 |
1.3 现有系统存在的弊端和解决方法 |
1.4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2 水冷功率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六面顶压机散热环境分析 |
2.1.1 空气对流传热分析 |
2.1.2 冷却水对流传热分析 |
2.2 系统控制原理 |
2.3 误差分析 |
2.4 流量调节机构及其驱动电机的选择 |
2.4.1 流量控制阀及流量特性分析 |
2.4.2 流量控制阀的驱动电机及其安装位置的选择 |
2.5 系统可靠性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系统组成 |
3.2 CPU及其最小系统 |
3.3 电源系统的设计 |
3.3.1 电源拓扑的选择 |
3.3.2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
3.3.3 单端反激隔离电源电路的设计 |
3.4 温度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 |
3.4.1 室内温度的采集 |
3.4.2 冷却水温度采集 |
3.5 流量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 |
3.6 步进电机驱动单元设计 |
3.7 通讯接口设计 |
3.7.1 RS485通讯接口 |
3.7.2 RS232通讯接口 |
3.7.3 无线通讯接口 |
3.8 本章小结 |
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系统结构设计 |
4.2 通讯系统软件设计 |
4.2.1 Modbus协议及其通讯原理 |
4.2.2 串口收发的实现 |
4.3 系统参数存储方法 |
4.4 温度测量子程序 |
4.4.1 水温测量子程序 |
4.4.2 室内温度测量子程序 |
4.5 流量测量子程序 |
4.5.1 频率测量方法 |
4.5.2 高精度频率测量的实现 |
4.6 步进电机软件接口实现 |
4.6.1 步进电机驱动算法分析 |
4.6.2 基于STM32的S型加速曲线的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5 水冷功率控制算法及实验 |
5.1 模拟PID算法 |
5.2 数字PID算法 |
5.3 系统模型建立和参数整定 |
5.4 多模态PID控制 |
5.5 实验 |
5.5.1 控制效果测试 |
5.5.2 电源性能测试 |
5.5.3 步进电机驱动接口测试 |
5.5.4 测量系统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无线室温模块原理图 |
附录B 主控制器原理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形势下知识经济和创新成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
1.1.2 技术学习与创新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 |
1.1.3 技术追赶与创新模式表现出较强的技术知识异质性特征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搜集 |
1.5.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综述 |
2.1 创新思想的演化 |
2.2 经济地理学技术学习与创新的视角变迁 |
2.2.1 新区域主义的兴起与地域创新模型 |
2.2.2 外部/全球联系、跨区网络与技术学习与创新 |
2.2.3 全球-地方联结与技术学习与创新 |
2.2.4 小结 |
2.3 技术、技术体制与创新 |
2.3.1 技术与技术体制 |
2.3.2 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 |
2.3.3 技术体制与技术追赶 |
2.3.4 小结 |
2.4 知识基础与创新 |
2.4.1 知识基础 |
2.4.2 知识基础与创新 |
2.4.3 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主流的空间化学习创新理论 |
3.1.1 区域(空间)视角下的新产业区及相关理论 |
3.1.2 网络视角下的全球价值链/生产网络及相关理论 |
3.2 学习场理论 |
3.3 知识基础理论 |
3.4 理论整合与分析框架 |
3.4.1 框架构思 |
3.4.2 分析的维度 |
3.4.3 分析的焦点 |
3.5 本章小结 |
4 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的理论建构 |
4.1 从物理场到学习场:场的思想演变 |
4.2 学习场:多尺度性与多元性 |
4.3 知识基础与创新 |
4.3.1 意会知识与地域创新模型 |
4.3.2 知识基础与空间创新 |
4.4 知识创造与场理论 |
4.4.1 SECI 过程与知识创造 |
4.4.2 知识创造、SECI 与 Ba |
4.5 学习场的多元性与多尺度性 |
4.5.1 符号性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 |
4.5.2 综合性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 |
4.5.3 分析性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 |
4.5.4 知识复杂性与混合型学习场 |
4.6 本章小结 |
5 世界超硬材料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
5.1 超硬材料产业的行业特征 |
5.1.1 典型单一的产业链类型,各环节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高 |
5.1.2 小行业、大用途,具有工业的牙齿之称 |
5.1.3 行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
5.1.4 各环节附加值与地理分布不同 |
5.2 超硬材料行业的全球格局 |
5.3 超硬材料合成技术发展史与世界超硬材料产品创新 |
5.3.1 近代科学知识与人造金刚石合成 |
5.3.2 气相沉积合成技术与金刚石薄膜的兴起 |
5.3.3 纳米技术与纳米金刚石的问世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与发展 |
6.1 科学研究与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 |
6.1.1 科研院所与中国人造金刚石合成及工业化生产 |
6.1.2 科学研究全方位展开与超硬材料行业产品创新 |
6.1.3 合成设备、工艺进步与金刚石行业突破创新 |
6.2 超硬材料行业发展的国内图景 |
6.2.1 已成为超硬材料生产第一大国 |
6.2.2 较为完善的超硬材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
6.2.3 区域集中与集聚现象明显 |
6.2.4 行业集中度高,呈现寡头竞争格局 |
6.2.5 产品同质化严重,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低端 |
6.3 本章小结 |
7 科学型学习场与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技术创新 |
7.1 郑州高新区概况与发展 |
7.1.1 地理与区位 |
7.1.2 高新区建立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
7.1.3 高新区的发展现状与成就 |
7.2 郑州超硬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7.2.1 技术极的推动与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轫 |
7.2.2 初级要素优势与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 |
7.2.3 市场需求拉动与超硬材料行业的飞速发展 |
7.2.4 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超硬材料行业的壮大 |
7.3 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发展 |
7.3.1 区内企业聚集及规模优势明显 |
7.3.2 区内企业各具特色,产业链条完善 |
7.3.3 创新资源不断集聚,区域创新环境初显 |
7.3.4 中心地位突出,信息资源丰富 |
7.4 科学型学习场创新的组织与地理模式: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研究 |
7.4.1 大学(科研机构)、解析知识与创新 |
7.4.2 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极 |
7.4.3 技术极-企业知识流动机制与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创新 |
7.4.4 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机制 |
7.4.5 科学型学习场的地理模式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致谢 |
(10)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人造金刚石项目经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项目经济评价的研究状况 |
1.3.1.1 国外研究状况 |
1.3.1.2 国内研究状况 |
1.3.2 人造金刚石的研究状况 |
1.3.2.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3 系统动力学的研究状况 |
1.3.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3.2 国内研究状况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基本框架 |
第二章 人造金刚石行业概述 |
2.1 人造金刚石概述 |
2.1.1 生产工艺 |
2.1.2 主要产品 |
2.1.2.1 人造金刚石单晶 |
2.1.2.2 人造金刚石微粉 |
2.1.2.3 人造金刚石薄膜 |
2.2 人造金刚石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
2.3 国内人造金刚石行业概述 |
2.4 人造金刚石行业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
2.5 人造金刚石的技术发展趋势 |
第三章 系统动力学概述以及Vensim软件简介 |
3.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3.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特点 |
3.3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
3.3.1 系统理论 |
3.3.2 控制理论 |
3.3.3 信息反馈理论 |
3.3.4 决策理论 |
3.3.5 系统力学理论 |
3.3.6 计算机仿真技术 |
3.4 SD模型的基本构成要素 |
3.4.1 因果关系图 |
3.4.2 系统流图 |
3.4.2.1 流图简介 |
3.4.2.2 流图中的基本概念 |
3.4.2.3 系统方程式 |
3.5 系统动力学建模 |
3.5.1 建模的基本原则 |
3.5.2 建模的步骤 |
3.6 系统动力学广泛应用在众多领域的原因 |
3.7 Vensim软件 |
3.7.1 Vensim软件简介 |
3.7.2 VensimPLE简介 |
第四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人造金刚石项目经济评价 |
4.1 明确建模目的 |
4.2 确定系统边界 |
4.3 系统结构分析 |
4.4 SD模型的建立 |
4.4.1 市场需求子系统 |
4.4.2 筹资投资子系统 |
4.4.3 销售收入子系统 |
4.4.4 成本子系统 |
4.4.5 利润子系统 |
4.4.6 现金流量子系统 |
4.4.7 资产负债子系统 |
第五章 系统动力学在人造金刚石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应用 |
5.1 HNZN公司概述 |
5.2 模型模拟的基本假设以及参数的估计 |
5.2.1 模型中的基本假设 |
5.2.2 模型中的参数估计 |
5.3 模型的运行与分析 |
5.3.1 基本模拟曲线与分析 |
5.4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5.4.1 系统边界的检验 |
5.4.2 模型运行的检验 |
5.5 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
5.6 模型的动态调整 |
5.7 财务评价结论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本文的结论 |
6.2 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人造金刚石生产中七大要素应用的若干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比较研究[D]. 麦麦提艾力·艾科拜尔.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1)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人造金刚石合成块自动分离设备的设计与研究[D]. 张艳辉. 郑州大学, 2020(02)
- [4]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D]. 赵小芳.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强化地板精修铣刀的设计与研究[D]. 鲍旭.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6]团聚磨料高效研磨垫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刘菊. 湖南大学, 2019(07)
- [7]剪式合成工艺在粉末触媒的大腔体合成中应用的探讨[J]. 杨烨,李颖,方啸虎. 超硬材料工程, 2016(05)
- [8]六面顶压机水冷功率控制系统的研究[D]. 刘日平. 郑州大学, 2016(02)
- [9]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D]. 吕可文. 河南大学, 2013(12)
- [10]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人造金刚石项目经济评价[D]. 戴利. 江西理工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