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明星故事论文摘要

诺贝尔化学奖明星故事论文摘要

问:介绍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的生平事迹和他们的主要贡献
  1. 答: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英裔美国科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与日本科学家吉野彰共同获得此奖,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3人将均分900万克朗(约合人民币650万元)的奖金。
    3位科学家研发的锂电池,开启了电子设备便携化进程。自从1991年首次进入市场以来,锂电池就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可以储存大量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使无化石燃料社会成为可能。
    约翰·古迪纳夫是美国固体物理学家,是二次电池产业的重要学者。他目前是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教授;
    斯坦利·惠廷厄姆现任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化学教授;
    吉野彰是日本化学家,现任旭化成公司研究员、名城大学教授。今年97岁的古迪纳夫成为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打破了2018年以96岁高龄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阿瑟·阿什金的年龄纪录。他最早在美国耶鲁大学就读的专业是文学和数学,而化学只是大一时的选修课,但古迪纳夫后来却在锂电池领域获得辉煌成绩,被形容为“为锂电池而生”的科学家。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前往实验室,研究与锂电池相关的课题,至今仍未退休。
    追溯起来,上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成为学术界关切的问题。今年的获奖者之一惠廷厄姆,正是从那时起致力于开发无化石燃料的能源技术方法。他与古迪纳夫因在锂电池领域取得的开拓性研究成果,在2015年被汤森路透预测为诺贝尔化学奖的候选人。
    而从1981年开始研究锂电池的吉野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做研究的原始动力是我的好奇心,它驱使着我前进。”
    上述3人都被誉为“锂电池之父”。多年来,锂电池一直被各种诺奖预测“看好”,今日众望终有所归。
问:192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主要事迹
  1. 答:索迪。
    索迪(Frederick Soddy 1877一1956),英国人,物理学家、化学家。索迪于1910年提出了同位素假说, 1913年发现了放射性元素的位移规律,为放射化学、核物理学这两门新学科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索迪荣获了19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19世纪、20世纪之交发生的物理因此而生长出一批富有活力的新学科,促成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的实验手段的出现,揭开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序幕,在这场伟大的科技革命中,一些化学家也建立了永载史册的业绩,卢瑟福、居里夫人、索迪就是其中的代表。
    索迪于1910年提出了同位素假说, 1913年发现了放射性元素的位移规律,为放射化学、核物理学这两门新学科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荣获了19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 答:索迪,Frederick Soddy(1877一1956)于1910年提出了同位素假说,1913年发现了放射性元素的位移规律,为放射化学、核物理学这两门新学科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荣获了19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索迪是英国著名化学家。1877年9月2日生于伊斯特本,1956年9月22日卒于布赖顿。1898年毕业于牛津大学。1900~1903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随E.卢瑟福工作,共同创立放射性衰变的理论,修正了道尔顿原子学说。
    1903~1904年,在伦敦大学和W.拉姆齐合作,证明镭能产生氦。1904~191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1914~1919年,任阿伯丁大学教授,1919~1936年,任牛津大学教授。
    因为他是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所以他特别关心放射性及其能量的和平利用,他提出应当控制放射性即原子能这个大能源库,使它成为人们的又一个太阳。他十分重视科学的社会功能,强调科学家要真正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职责。
    1956年9月22日,索迪在英国的伯莱顿去世了,享年79岁。由于他对现代化学和物理学发展的卓越贡献,他的名字将永远和同位素联系在一起。
问: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名的科学家的故事
  1. 答:诺奖科学家故事课百度网盘资源
    幼教资源实时更新
    链接:
    ?pwd=2D72
    提取码:2D72
    玛丽(居里夫人)1867年出生于波兰的华沙,高中毕业后,曾患了一年的精神疾病。由于是女性的原因,她不能在俄罗斯或波兰的任何大学继续进修,所以她做了几年的家庭教师。最终,在她姐姐的经济支持下移居巴黎,并在索邦(巴黎大学的旧名)学习数学和物理学。
诺贝尔化学奖明星故事论文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