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植物科学》编委会成员简介(四)

《亚热带植物科学》编委会成员简介(四)

一、《亚热带植物科学》编委会成员简介(4)(论文文献综述)

周志湘[1](2020)在《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细胞分裂素应答调控及IPT基因功能鉴定》文中研究说明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是一种重要的豆科牧草植物,也是研究豆科植物的模式植物。目前关于植物细胞分裂素的响应应答机制,主要在拟南芥、水稻等传统模式植物中开展,蒺藜苜蓿对细胞分裂素的响应机制未知;相关研究集中在细胞分裂素直接诱导方面,关于细胞分裂素抑制剂对植物的影响未知;同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短期诱导上,关于长期使用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影响,无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主要是分析蒺藜苜蓿对细胞分裂素及细胞分裂素抑制剂长期应答机制。通过使用两种化合物,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与洛伐他汀(lovastatin)分别行使细胞分裂素的诱导和抑制作用,对蒺藜苜蓿幼苗进行长时间处理。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和分析;并对1个细胞分裂素合成关键调控基因IPT进行了深入的功能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蒺藜苜蓿进行6-BA处理及lovastatin处理,进行高通量测序。共构建了9个测序文库,测序和数据处理共获得了67.3Gb clean data;经过数据拼装,总共鉴定出33,782个基因和55,558条转录本,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存在22,407条新转录本以及1,079个新基因。2.将实验样品分为两种组合:细胞分裂素处理/对照(cytokinin/control,Cyto/Ctrl),抑制剂/对照(inhibitor/control,Inh/Ctrl)。差异表达分析发现:两种组合中分别有3,627和3,093条差异表达本(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transcript,DET);功能注释和植物激素数据库比对发现:两种组合中存在多条可能涉及植物激素合成、代谢及信号传导的DET。3.利用RT-PCR技术,成功克隆蒺藜苜蓿IPT基因,该基因的编码区全长为900-bp,编码300个氨基酸;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成功表达IPT重组蛋白;通过免疫小白鼠,成功制备IPT蛋白质多克隆抗体。4.构建IPT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基因技术,获得转基因紫花苜蓿;筛选高水平表达转基因植株,表型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植物分枝数增多,植物衰老推迟;ELISA检测发现:转基因植物中的细胞分裂素水平远远高于未转基因植物;在持续干旱条件下,转基因植物对干旱抵抗能力明显高于未转基因植物。对蒺藜苜蓿进行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抑制剂长期处理,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及分析研究,筛选了一批可能涉及蒺藜苜蓿细胞分裂素应答关键调控基因,初步阐述了蒺藜苜蓿对细胞分裂素调控及响应机制;并对一个潜在的参与蒺藜苜蓿细胞分裂素合成调控基因IPT进行了克隆及转基因功能鉴定,证实:该基因参与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高水平表达该基因提高植物对干旱抵抗能力,能够延缓植物的衰老。本工作为在蒺藜苜蓿中开展细胞分裂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为分析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长期效应,提供了理论参考;为深入分析蒺藜苜蓿IPT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宋云珊[2](2020)在《日本植物园规划设计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植物园网络的发展壮大,植物园逐渐成为世界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面临着时代性的挑战与机遇;同时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下,植物园逐步发展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植物园历史悠久,有其发展的独特性,且日本与我国在气候条件与植物区系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研究意图促进两国植物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完善东亚地区的植物园网络体系。现阶段,国内对日本植物园的研究普遍局限于植物园概况及个案的介绍,有关区域层面的研究仅涉及到东京。日本植物园的发展建设主要依托于日本植物园协会,且已逐步形成全国性网络体系。鉴于此,论文选取了加入日本植物园协会的114个植物园为研究对象,从系统性的植物园网络体系和典型性的植物园个案两个层面开展研究。论文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定量与定性、聚类分析、整体与局部的研究方法,从日本植物园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发展现状的客观分析,到规划设计特征的体系化探究与发展趋势的总结性探讨,依次展开,层层推进。论文基于国内外文献与实地调研的基础材料,结合日本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系统梳理了植物园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性事件,将日本植物园380余年的历史演变解析为5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对于现阶段日本植物园的发展特征,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从地理空间分布、权属运营、面积发展、植物收集以及设施活动5个方面进行详细整理和客观分析,并运用聚类分析总结其发展类型及特征。在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及类型研究的基础上,论文从规划设计的基础、主体、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4个层面,对应选取并探究日本植物园在选址规划、布局与植物展示、植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教育方面的规划设计特征。该部分运用整体与局部的分析方法,从整体和各类型的层面进行特征归纳,并通过典型性个案深入解析。最后,论文探讨性提出日本植物园具有建设体系化、类型多元化及展示人性化3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植物园发展建设的可借鉴之处。

钟姝[3](2020)在《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邢台植物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无休止的利用与索取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造成了生态系统失衡、资源紧张、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严重后果。植物园作为物种保护的阵地逐步发展起来,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着突出贡献。由于资源危机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重视植物园的建设,加之社会审美标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植物园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与此同时,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令大部分城市风貌逐渐雷同,科技的进步使地域间的距离减少,文化传播速度加快,界限逐渐模糊,各个地域的特征趋于一致,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走出标准化的建设模式,开始关注自身地域性特征的营建,希望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形象特征。植物园的建设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变为区域性的生境和植物群落保护,并关注地域文化和精神的展现。如今,我国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公园城市”成为新时代城市绿色发展的新主题,植物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园绿地,其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契机。我国植物园在过去70年中以惊人的建设速度取得了优异成绩,然而与发达国家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地域性特征和植物园规划设计两大领域为基本单位,重点关注地域性特征在植物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首先对国内外植物园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对植物园相关概念、功能、类型和地域性相关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植物园规划设计优秀案例,总结其规划设计特色及可借鉴之处。进而,提出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策略,分别从地域性自然特征、人文特征、社会和经济特征、景观特征的表达和地域性特征的综合表达共五个方面作出系统性详细论述。通过对邢台植物园总体规划设计实践,将上述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应用,探索出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具体操作方法。最后对于未来植物园和地域性特征发展趋势提出一些思考及展望,力求为我国植物园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周泽建[4](2020)在《林药复合种植走马胎植物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文中指出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是一种珍贵的民族药用植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药材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不合理的采集方式使走马胎野生资源面临枯竭危险,迫切需要加强走马胎植物保育和栽培种植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走马胎为灌木植物,常生于林下阴湿地方,适于林药复合种植栽培,其中光照条件、植物化感作用和复合种植结构等是影响其生长与药用活性成分积累的关键因子。本研究以走马胎为研究对象,采用民族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技术方法,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的生长状况、生理生态特性与活性成分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走马胎资源状况开展民族植物学实地调查,结果表明:(1)走马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根茎及全株用于祛风补血、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外敷治痈疖、溃烂等病症治疗,对恢复疲劳、活血、行血等具有很好的功效;同时兼有茶用和观赏价值。(2)市场出售的走马胎药材大部分来自于野生植物资源,且走马胎植物资源数量呈减少趋势。2.植物化感作用影响走马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利用走马胎复合种植相关的植物落叶浸提液开展植物化感作用对走马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桉树(Eucalyptus robusta)落叶浸提液对走马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其不适宜进行林药复合种植。(2)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浸提液对走马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出“低促高抑”现象,说明两个树种可以用于林药复合种植。3.光照条件影响走马胎植物生长、生理生态特性及活性成分利用走马胎盆栽苗木进行遮阴(光照强度)和覆膜(光质)处理,开展不同光照条件下走马胎苗木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光强与光质显着影响走马胎植物生长。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走马胎苗木的株高、基径、生物量呈上升趋势。白光处理条件下走马胎苗木的株高、基径、生物量最大,且与其余光质处理组合存在极显着差异。综合分析表明,弱光条件(20%)和白光条件下,走马胎产量最高。(2)走马胎苗木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随光照强度降低呈增加的变化趋势。白光处理条件下,走马胎苗木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最高。说明走马胎可以通过增大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来提高对林下光照的利用率。(3)走马胎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随光照强度增大呈增加的变化趋势。白光处理条件下,抗氧化酶活性相对较低。说明走马胎在强光逆境条件下可以通过调整抗氧化酶活性来减少氧自由基的损害,以维持其正常生长。(4)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走马胎岩白菜素、百两金皂苷A、总皂苷及总生物碱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白光处理条件下,走马胎活性成分含量最大。随着走马胎植物生长发育,其活性成分在10月份达到最大值。说明弱光条件和白光均能促进走马胎活性成分的积累,提高走马胎药材质量。4.林药复合种植影响走马胎植物生长、生理生态特性及活性成分林药复合种植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林药复合种植对走马胎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森林郁闭度增大,走马胎植物的株高、基径、叶片数、根长、生物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在林药复合种植走马胎时,选择适当林型和适度遮阴,有利于走马胎生长和提高产量。(2)随着林下光照强度减弱,走马胎叶片的SOD、POD、CAT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说明走马胎在强光照条件下,可以通过提高SOD酶活性减少O2-积累,提高POD与CAT酶活性,减少H2O2的积累,避免自身的损害。(3)林药复合种植对走马胎活性成分含量具有显着性影响。随着森林郁闭度增大,走马胎植物的药用活性成分含量呈上升的趋势,说明林分郁闭度的增加能促进走马胎活性成分的积累。(4)随着植物生长季节变化,走马胎活性成分含量逐渐增加,10月份达到最大值,说明走马胎最佳采摘时间是10月底,证实了民族传统采药时间的合理性。本研究阐明了走马胎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验证了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了走马胎生长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当地居民走马胎植物田间栽培与林药复合种植,提高走马胎产量与质量,增加林农收入,发展地方经济,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陈春发[5](2020)在《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及孢子繁育技术》文中认为羊狮慕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内,西南与武功山景区相邻,西北与萍乡万龙乡交界,东北与宜春明月山相邻。地理位置为:E 114°15′18″-E 114°18′32″,N 27°29′53″-N 27°34′19″;地质构造以花岗核杂岩构造与峰崖地貌为主,山体主要由片麻岩、花岗岩和石灰岩等组成,地势峻峭挺拔,具有锯状垄断的山峰、孤峰、残山、溶斗等特殊生境;地处中亚热带,年平均气温为12℃-1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800-2000 mm,有着独特的生境和丰富的降水量,其植物资源较为丰富。通过野外详细调查,共采集标本496号,1179份,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鉴定并整理出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名录。基于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和生态特性进行分析,对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进行观赏特性评价,筛选出观赏价值高且开发潜力高的蕨类植物,进行孢子繁育试验。探讨不同因素对孢子萌发、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影响,描述观赏蕨类植物发育过程并进行比较。得到以下结论:(1)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共有23科66属167种,其中石松类植物2科4属14种,蕨类植物21科62属153种;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生态类型丰富,以土生类为主,附生类次之,水生类最少。(2)羊狮慕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共有20科58属119种,其中石松类植物2科4属13种,蕨类植物18科54属106种。按药用功效可分为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类;舒筋活血、除湿镇痛类;清热通淋、利水消肿类;消炎解毒、退热镇惊类,分别含有43种、42种、28种、6种。(3)羊狮慕食用蕨类植物共有9科12属15种,以凤尾蕨科、蹄盖蕨科为主,大部分食用幼嫩的拳卷叶,如:蕨、紫萁等;少部分根状茎富淀粉,可提取淀粉或直接酿酒,如槲蕨、狗脊等。(4)根据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观赏特性的评价,筛选出16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并对16种蕨类植物叶型、叶色、株型和整体观赏性进行观赏价值评价和抗逆性分析。结果发现,普通针毛蕨、渐尖毛蕨、华南毛蕨、黑足鳞毛蕨和齿牙毛蕨等5种蕨类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很强的抗逆性,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前景。(5)光照条件和3种土壤浸提液对上述5种观赏蕨类植物孢子萌发都有影响,其中光照条件影响较大,是影响孢子萌发的重要因素;3种土壤浸提液并非影响孢子萌发的重要因素。(6)3种土壤基质对渐尖毛蕨的配子体和孢子体发育时间、发育速率和个体数几无影响,对齿牙毛蕨、普通针毛蕨、黑足鳞毛蕨和华南毛蕨的配子体和孢子体发育时间、发育速率和个体数的影响各异,结果表明,4种观赏蕨类植物在腐殖土中的配子体和孢子体发育时间、发育速率和个体数效果最好,因此腐殖土基质最适宜4种观赏蕨类植物的孢子繁育。(7)5种观赏蕨类植物孢子发育过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从孢子萌发到孢子体,都需要经过5个阶段,分别为萌发阶段、丝状体阶段、片状体阶段、原叶体阶段和孢子体阶段。5种观赏蕨类植物在孢子萌发、形成丝状体、形成片状体和形成原叶体时间上无差异,但在形成孢子体时间上差异明显,齿牙毛蕨、普通针毛蕨、黑足鳞毛蕨、华南毛蕨和渐尖毛蕨形成孢子体所需时间,分别为40天、40天、58天、50天、54天。在原叶体个数和孢子体个数上,除渐尖毛蕨外,其他4种观赏蕨类植物差异不大,每盆配子体数达200以上,孢子体数达150以上。综上所述,羊狮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药用、食用、观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也较为丰富,5种观赏蕨类植物发育过程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光照、黑暗和土壤浸提液对5种观赏蕨类植物孢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不同土壤基质对5种观赏蕨类植物配子体和孢子体发育时间、发育速率和个体数影响不同,在腐殖土基质中繁育效果最好。并为羊狮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和5种观赏蕨类植物人工繁殖、批量育苗提供资料。

卢泽楷[6](2020)在《鼓浪屿华侨文化传承研究》文中提出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鼓浪屿逐渐成为福建归侨侨眷的主要聚居地,成为会通东南亚各国的金融服务网络及跨国经贸网络的重要节点。鼓浪屿华侨留下的丰富的华侨建筑遗产、充满正能量的华侨精神与华侨故事,共同构成了鼓浪屿华侨文化的基本要素。鼓浪屿华侨是20世纪初鼓浪屿发展繁荣的重要支撑,是近代鼓浪屿公用、文教事业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主力军,是近代福建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有力促进了鼓浪屿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为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最终形成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福建、厦门和鼓浪屿的近代化发展历程中发挥主导力量。因此,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将梳理鼓浪屿华侨文化曲折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兴盛和衰弱的原因,研究其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形成与发展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分析当前鼓浪屿华侨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问题。2017年“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在申遗过程中,鼓浪屿华侨文化没有得到重视,出现了质疑其是“殖民地文化”的声音。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背景下,鼓浪屿的华侨文化有望再次扮演重要角色。未来鼓浪屿应吸收广东省开平市与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通过教育传承优秀华侨文化;坚持“文化景区+文化社区”定位,充分挖掘华侨文化内涵;立足福建海洋文化,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借助福建自贸区及海丝核心区的区域优势,打造世界华侨华人和海丝文化中心;通过讲好华侨故事,举办寻根谒祖活动,加强同海外华侨的联系;搭建以鼓浪屿为中心的“海丝”旅游线路,让华侨文化走出去,从而实现鼓浪屿华侨文化的永续传承以及在海丝建设中的再发展。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在现实层面上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同时也有助于在观念层面上增强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文化。

熊哲铭[7](2020)在《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的系统分类及分子进化研究》文中提出阴地蕨属(Botrychium Sw.)植物隶属阴地蕨科(Botrychiaceae),我国约有12种,分布于全国各地。该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平肝熄风等功效,民间多用来治疗毒蛇咬伤和肺热咳嗽等,是常用的民间药。目前关于本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尚不明确的分类学现状对该属药用植物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极为不利。为明确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的分类学位置及重要光合作用基因分子进化机制,本研究以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对mat K、rbcL和psaA三种基因编码区全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并联立GenBank中的报道序列将54种蕨类植物作为相关类群,基于“放松分子钟”模型利用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了不同数据集进行系统发育重建的可信度,并讨论了阴地蕨属植物的系统学位置及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随后开展了蕨类植物中常见物种MATK蛋白的适应性进化、共进化研究,并预测了其理化性质。系统发育研究表明:(1)在蕨类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中,matK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的可信度高于rbcL基因和psaA基因,在蕨类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而matK基因与rbcL基因和psaA基因联合后能显着提升系统发育重建的可信度;(2)7个不同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关系中阴地蕨属植物均与其他瓶尔小草科成员以较高后验概率(后验概率大于99%)聚为一支,表明阴地蕨属属于瓶尔小草科;(3)本研究所选的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中,药用阴地蕨和阴地蕨聚为一支且亲缘关系较近,华东阴地蕨和蕨萁聚为一支且亲缘关系较近,而劲直阴地蕨则单独聚为一支。与此同时,基于获取的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的matK基因对其编码区全序列及编码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PAML软件运行氨基酸位点正选择模型对蕨类植物matK基因进行适应进化分析,通过分子内共进化网络估算方法对蕨类植物MATK蛋白进行共进化研究。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matK基因全长为15001503bp,C+G含量范围是41.32%42.47%,共有106个变异位点,其中大多数变异位点处于三联密码子第3位核苷酸;(2)其编码产物MATK蛋白包含49849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最多的氨基酸为精氨酸。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1)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的MATK蛋白均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且无跨膜结构;(2)阴地蕨属植物MATK蛋白的二级结构的主要构成成分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三级结构共有药用阴地蕨类和劲直阴地蕨类两种类型。适应性进化和共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蕨类植物MATK蛋白中存在多个曾经历过正选择的氨基酸位点,且MATK蛋白内部有多对氨基酸位点形成共进化组(对),MATK蛋白通过适应性进化和共进化网络协同作用方式提升蕨类植物对新光合环境的适应能力。本研究为认识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的野外资源生存状况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阴地蕨属在进化中出现了很多适应当前环境的变异,足以解释其孑遗状态。上述结论对将来阴地蕨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阎莹莹[8](2020)在《藏药喜马拉雅紫茉莉中Mh4CL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功能验证》文中研究表明药用草本植物喜马拉雅紫茉莉(Mirabilis himalaica),与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羊齿天门冬(Asparagus filicinus)、卷叶黄精(Polygonatum cirrhifolium)及西藏棱子芹(Pleurospermum hookeri var.Thomsonii)合称为“藏药五根”,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颁标准》(1995)收录品种;具有补益脾肾、利水的作用;有治肾炎水肿、淋病的功效;是常用的传统藏药材,也是十余种国药准字号或医院制剂的重要配伍药材。现代关于喜马拉雅紫茉莉的研究表明,其有避孕、抗肿瘤活性、保护细胞受损等作用。鱼藤酮(Rotenone)作为从喜马拉雅紫茉莉中提取到的代表性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在农业、畜牧业和医药上用途广泛,其代谢途径中的4CL基因在植物产生重要次级代谢产物中发挥调节功能。4CL基因处于苯丙烷代谢途径向分支途径过渡的关键点上,是下游木质素前体和黄酮类化合物前体物质的关键合成酶基因之一,能产生不同功能的终产物,推测其有调节代谢途径碳通量能力。多数植物中的4CL基因以基因家族的形式存在,不同家族成员以编码蛋白所行使的不同功能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参与合成木质素的,另一类是参与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另外,该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其表达量受植物发育、紫外线辐射、病菌侵染和各种伤害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本研究以喜马拉雅紫茉莉为材料,克隆得到Mh4CL基因c DNA全长序列。当中包含一段CDS区,长度为1 644 bp、5’UTR为8 bp和3’UTR为14 bp,终止密码子为TAA。Mh4CL基因编码一段含54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序列,其预测分子量大小为60.07 KDa,等电点为8.61,整体定位在膜结合过氧化物酶体上。同时,由于该蛋白酶的亲水性与疏水性绝对值仅相差0.077,这导致在诱导蛋白过程中,上清液也含有少量该目的蛋白,且从纯化后的蛋白溶液在4-5 d便有蛋白析出现象得出该目的蛋白稳定性较差。Mh4CL在茎中表达量最低、在根中表达量最高,这与其他4CL基因在组织中存在特异表达情况是一样的;在ABA模拟的干旱条件下该基因受胁迫作用;在以4-香豆酸为底物进行的Mh4CL酶动力学研究中发现,该蛋白酶在细胞破碎过程中不加入还原剂DTT和表面活性剂0.1%Triton X-100时蛋白酶活性较高;且反应最适p H值为8.5、最适温度为35℃;分别以4-香豆酸、咖啡酸及阿魏酸为底物进行Mh4CL酶活动力学研究,得到该目的蛋白酶对咖啡酸亲和力最强,其米氏常数Km=0.044(m M),这与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的4CL4 Km(0.04414 m M)值相差不大;表示催化效率常数Kcat/Km=0.197(m M-1?s-1)与火炬松(Pinus taeda)的4CL3 Kcat/Km(3.1 m M-1?s-1)最为接近;对喜马拉雅紫茉莉Mh4CL工程菌发根培养进行条件优化,得到该基因在侵染13 min、诱导培养温度为20℃下为其最佳发根诱导培养条件。

皇甫苏婧[9](2019)在《英国植物园发展趋势及规划设计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当今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植物园的功能被重新审视,全球化的植物园网络正在形成。截至2019年2月,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收录有2904个植物园,不列颠群岛位于植物园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今天英国植物园已成为世界植物园网络和种质资源的中心,其发展历程近400年,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关于植物园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案例或科研项目上,对特定区域植物园的整体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论文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王国为研究范围,依据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全球植物园名录筛选出79个英国植物园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区域视角对英国植物园发展趋势和规划设计特征进行整体研究。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和总结,将英国植物园发展阶段归纳为萌芽期(1621-1758 年)、奠基期(1759-1840)、飞跃期(1840-1945)、沉淀期(1946-1986)、革新期(1987-今)五个时期,并对各阶段的植物园时代背景、发展进程、规划设计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英国植物园建园理念经历“经济价值-游憩价值-生态价值”的转变,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复合化、生态化的特征,逐渐形成“一园引领,多园共进”的整体格局。其数量变化与时间呈明显且持续的正相关,在英国的空间分布逐渐平均化。尝试将植物园基础资料分类统计并量化,运用定性结合定量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实地调研,对英国植物园空间布局、植物展陈、功能服务三方面进行研究,明确英国植物园规划设计特征。其一,英国植物园空间布局可总结为自然灵活、因势赋形的自然风景式布局,建筑庭院为核心的风景式布局,传统实用的规则式布局和抽象隐喻的现代艺术式布局的四类,类型趋于多样化。其二,英国植物园的植物展陈体系发展成熟,包含以迁地保护为基础的室外植物展陈、室内植物展陈和就地保护区植物展陈三个部分。其三,从生态服务、科普教育、休闲游憩三方面探讨英国植物园功能服务特征及实现的方式方法。论文基于对英国植物园发展趋势和规划设计特征的研究,为后续植物园建设和统筹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建议。

王春晶[10](2017)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高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的有效性,适应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保护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系统的空间分析,同时对野生植物进行优先保护规划,分析保护空缺地区。研究主要提出三个科学问题:1)探究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2)确定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规划中国野生植物优先保护地及保护空缺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物种分布模型及保护规划软件等研究方法,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基于不同的野生植物保护层次(维管束植物、森林群落优势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中南、西南等地区,其地理分布格局有着较为明显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温度和降水密切相关,并且土壤异质性和人类足迹也是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子。本研究建议对中国野生植物应该采取持续高效的环境监测、科学的保护管理、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等保护和管理措施。尤其要考虑未来气候快速变化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加强气候监测,构建未来气候变化预警体系。(2)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较强热带和亚热带地带性。研究发现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都呈正相关的关系。超过130个自然保护区内的6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到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威胁,其中主要会威胁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乔木植物,建议将气候变化纳入野生植物的保护内容。研究还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潜在扩散能力,结果表明外来植物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入侵中国南方的自然保护区,并且气候变化会促进入侵植物在北方自然保护区中的扩散能力。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建议在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外来植物种群动态,规范自然保护区内及其附近地区的人类活动,严格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引入。(3)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的地理分布南边界随着气候的变化,有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规划森林群落优势种优先保护地,发现其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西南和东北地区。现存的自然保护区与优先保护地的重合比例在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别为87.8%、95.7%和80.4%,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下列地区和植被型组的保护区建设:西藏、四川、云南的针叶林;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的针阔叶混交林;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的阔叶林。建议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应该针对不同植被型组的森林优势种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4)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其中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和贵州省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潜力很高,在优先保护地内,具有较高药用、材料和科研价值的植物主要受到过度开发与利用的威胁;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保护能力强的区域更可能出现在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南方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能力仍然不足。研究建议要在现有保护区内对气候变化不敏感的地区建立保护小区或者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覆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5)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120种极小种群植物共分布在全国247个县。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主要受到过度开发和利用、生境片断化和野外种群过小的威胁,并且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阔叶林和灌丛中。研究发现包括平南县、灵山县、峨眉山市、西昌市、磐石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等29个市(县)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自然保护小区或保护区建设。对于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的南部方地区),也就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优先保护区域,应加强气候变化的环境监测。

二、《亚热带植物科学》编委会成员简介(4)(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热带植物科学》编委会成员简介(4)(论文提纲范文)

(1)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细胞分裂素应答调控及IPT基因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细胞分裂素研究进展
        2.1.1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与代谢
        2.1.2 细胞分裂素的转运
        2.1.3 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
        2.1.4 细胞分裂素的生理功能
        2.1.5 人工合成细胞分裂素的应用
    2.2 转录组学及转录组学技术
        2.2.1 转录组测序技术
        2.2.2 高通量测序平台
        2.2.3 转录组在细胞分裂素研究方面的应用
    2.3 IPT基因研究进展
        2.3.1 延缓叶片衰老
        2.3.2 提高作物产量
        2.3.3 诱导单性结实
        2.3.4 参与抗逆反应
    2.4 本研究目的及内容
        2.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4.2 研究内容
        2.4.3 研究技术路线
3 蒺藜苜蓿细胞分裂素响应转录组文库构建及测序
    3.1 试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试剂盒与生化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植物表型及激素测定
        3.2.2 蒺藜苜蓿总RNA提取
        3.2.3 RNA检测
        3.2.4 富集mRNA及片段化
        3.2.5 反转录
        3.2.6 添加接头及二代测序文库构建
        3.2.7 上机测序
    3.3 结果分析
        3.3.1 植物表型及激素水平
        3.3.2 RNA质检分析
        3.3.3 高通量测序数据统计
    3.4 讨论
    3.5 小结
4 转录组测序分析
    4.1 试验方法
        4.1.1 序列比对及转录本组装
        4.1.2 功能注释
        4.1.3 差异表达分析
        4.1.4 与植物激素相关DET分析
        4.1.5 转录因子相关DET分析
        4.1.6 对DET进行qRT-PCR验证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序列组装与比对
        4.2.2 新转录本注释
        4.2.3 差异表达转录本筛选
        4.2.4 qRT-PCR验证
        4.2.5 DET功能注释
        4.2.6 植物激素相关DET预测
        4.2.7 转录因子预测
    4.3 讨论
    4.4 小结
5 蒺藜苜蓿IPT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植物材料
        5.1.2 试剂盒与生化试剂
        5.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5.1.4 蒺藜苜蓿总RNA提取
        5.1.5 反转录及IPT基因克隆
        5.1.6 连接克隆载体
        5.1.7 大肠杆菌转化
        5.1.8 菌体PCR鉴定
        5.1.9 生物信息学分析
    5.2 结果
        5.2.1 蒺藜苜蓿IPT基因克隆
        5.2.2 IPT基因连接到T载
        5.2.3 IPT基因DNA序列分析
        5.2.4 IPT蛋白质序列及二级结构分析
        5.2.5 IPT同源序列及进化树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6 蒺藜苜蓿IPT蛋白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菌株与质粒
        6.1.2 试剂盒与生化试剂
        6.1.3 溶液配制
        6.1.4 抗原决定簇预测与抗原设计
        6.1.5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6.1.6 重组蛋白表达
        6.1.7 重组蛋白纯化
        6.1.8 重组蛋白检测
        6.1.9 重组蛋白Western Blot
        6.1.10 免疫小鼠
        6.1.11 抗体分离及纯化
        6.1.12 抗体检测
    6.2 结果
        6.2.1 抗原决定簇预测及密码子优化
        6.2.2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6.2.3 重组蛋白表达
        6.2.4 重组蛋白纯化
        6.2.5 抗体制备与检测
    6.3 讨论
    6.4 小结
7 蒺藜苜蓿IPT转基因及鉴定
    7.1 试验方法
        7.1.1 植物与菌株材料
        7.1.2 试剂盒与生化试剂
        7.1.3 植物培养基配制
        7.1.4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7.1.5 农杆菌转化及鉴定
        7.1.6 紫花苜蓿转化
        7.1.7 再生植株基因组DNA提取
        7.1.8 再生植物总RNA提取及反转录
        7.1.9 再生植物总蛋白提取
        7.1.10 紫花苜蓿PCR检测
        7.1.11 紫花苜蓿RT-PCR检测
        7.1.12 紫花苜蓿qRT-PCR检测
        7.1.13 紫花苜蓿WB检测
        7.1.14 细胞分裂素测定
        7.1.15 叶绿素测定
        7.1.16 表型分析
    7.2 结果
        7.2.1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7.2.2 农杆菌转化及鉴定
        7.2.3 紫花苜蓿转化及鉴定
        7.2.4 转基因PCR鉴定
        7.2.5 转基因RT-PCR及qRT-PCR分析
        7.2.6 转基因WB鉴定
        7.2.7 细胞分裂素检测
        7.2.8 过表达IPT基因改变叶形和侧芽数
        7.2.9 过表达IPT基因延缓植物衰老
        7.2.10 过表达IPT基因提高植物对干旱抵抗能力
    7.3 讨论
    7.4 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
致谢

(2)日本植物园规划设计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世界植物园
        1.2.2 中国植物园
        1.2.3 日本植物园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植物园相关综述
    2.1 植物园的定义
        2.1.1 国际上对植物园的定义
        2.1.2 日本对植物园的定义
    2.2 植物园的分类及特征
3.日本植物园的发展历程
    3.1 发展历程概况及发展阶段划分
    3.2 江户时期至明治初期(1638-1877年)
        3.2.1 发展背景和概况
        3.2.2 典型植物园分析:小石川植物园
    3.3 明治初期至大正中期(1877-1919年)
        3.3.1 发展背景和概况
        3.3.2 典型植物园分析:新宿御苑
    3.4 大正中期至昭和前期(1919-1947年)
        3.4.1 发展背景和概况
        3.4.2 典型植物园分析:京都府立植物园
    3.5 昭和前期至昭和末期(1947-1983年)
        3.5.1 发展背景和概况
        3.5.2 典型植物园分析:广岛市植物公园
    3.6 昭和末期至令和时期(1983年至今)
        3.6.1 发展背景和概况
        3.6.2 典型植物园分析:鲜花竞放馆
    3.7 本章小结
4.日本植物园的发展现状
    4.1 地理空间分布
        4.1.1 自然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4.1.2 人文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4.2 权属运营
    4.3 面积发展
    4.4 植物收集
        4.4.1 植物资源概况
        4.4.2 植物分类系统的选用
        4.4.3 植物收集现状
    4.5 设施活动
        4.5.1 设施类别与功能
        4.5.2 活动形式
    4.6 现状特征分析
        4.6.1 依据现状要素的聚类分析
        4.6.2 各类型植物园发展特征
    4.7 本章小结
5.日本植物园的规划设计特征
    5.1 选址规划
        5.1.1 选址的演变特征
        5.1.2 影响选址的主要因素
        5.1.3 各类型植物园的选址特征
    5.2 布局与植物展示
        5.2.1 总体布局
        5.2.2 植物展示区布局
        5.2.3 典型植物专类园设计
        5.2.4 温室展示设计
    5.3 植物多样性保护
        5.3.1 植物多样性保护据点园体系
        5.3.2 有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5.3.3 植物多样性的研究管理
    5.4 环境教育
        5.4.1 植物园与环境教育
        5.4.2 教育对象与目标
        5.4.3 相关教育设施
        5.4.4 相关教育活动
    5.5 本章小结
6.日本植物园的发展趋势
    6.1 建设体系化
    6.2 类型多元化
    6.3 展示人性化
7.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经验借鉴
    7.3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日本植物园植物收集统计表
附录B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奖成果目录
致谢

(3)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邢台植物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况
        1.3.3 研究趋势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实地调研法
        1.5.4 总结归纳法
    1.6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综述
    2.1 植物园的概念
    2.2 植物园的功能
        2.2.1 植物保护功能
        2.2.2 科学研究功能
        2.2.3 科普教育功能
        2.2.4 休闲游憩功能
        2.2.5 示范带动功能
    2.3 中国植物园分类特色
    2.4 地域性相关概念
        2.4.1 地域
        2.4.2 地域性特征
        2.4.3 地域性特征植物园规划设计
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3.1 深圳仙湖植物园
        3.1.1 项目概述
        3.1.2 规划设计特色
        3.1.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3.2 波尔多植物园
        3.2.1 项目概述
        3.2.2 规划设计特色
        3.2.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3.3 克兰伯恩皇家植物园
        3.3.1 项目概述
        3.3.2 规划设计特色
        3.3.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3.4 芝加哥植物园
        3.4.1 项目概述
        3.4.2 规划设计特色
        3.4.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3.5 新加坡植物园
        3.5.1 项目概述
        3.5.2 规划设计特色
        3.5.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4 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策略
    4.1 地域性自然特征的表达
        4.1.1 区域自然环境
        4.1.2 场地自然环境
    4.2 地域性人文特征的表达
        4.2.1 历史文化资源
        4.2.2 城市文化资源
        4.2.3 人文文化资源
    4.3 地域性社会、经济特征的表达
        4.3.1 经济
        4.3.2 乡土科学技术
    4.4 地域性景观特征的表达
        4.4.1 植物景观
        4.4.2 水系
        4.4.3 景观设施
        4.4.4 科普教育系统
        4.4.5 建筑及构筑
        4.4.6 地面铺装
    4.5 地域性特征的综合表达
5 邢台植物园规划设计现状分析
    5.1 规划背景
        5.1.1 区位分析
        5.1.2 上位规划解读
        5.1.3 选址范围
    5.2 地域性特征分析
        5.2.1 地域性自然特征分析
        5.2.2 地域性人文特征分析
    5.3 建设条件
        5.3.1 周边现状分析
        5.3.2 场地基址分析
    5.4 分析总结
6 邢台植物园总体规划
    6.1 规划依据
    6.2 规划定位
    6.3 规划目标
        6.3.1 生态辐射,城园统筹
        6.3.2 区系特征,生境营造
        6.3.3 文化育人,绿色福祉
        6.3.4 时代创新,智慧引领
    6.4 规划策略
        6.4.1 进行资源整合,开展全局谋划
        6.4.2 提取地域元素,构建景观风貌
        6.4.3 完善智慧体系,强化游赏体验
    6.5 游人容量计算
    6.6 空间结构体系
    6.7 功能分区体系
        6.7.1 入口门户区
        6.7.2 植物分类展示区
        6.7.3 植物专类展示区
        6.7.4 植物主题展示区
        6.7.5 科研生产区
        6.7.6 自然保育区
    6.8 山水体系
        6.8.1 水的来历与去由
        6.8.2 水系布局与水景类型
        6.8.3 植物园灌溉需水量计算
        6.8.4 竖向规划
    6.9 道路交通体系
        6.9.1 园区出入口规划
        6.9.2 园区道路分级规划
        6.9.3 园区游览类型规划
    6.10 植物景观体系
    6.11 科普教育体系
        6.11.1 传统科普解释系统
        6.11.2 主题科普展示系统
        6.11.3 特色科普互动系统
    6.12 建筑布局体系
    6.13 服务设施体系
    6.14 标识体系
    6.15 节事活动策划
    6.16 智慧园林规划
        6.16.1 宣传与游园体验
        6.16.2 监控和管理系统规划
    6.17 总平面图及鸟瞰图
        6.17.1 总平面图
        6.17.2 鸟瞰图
    6.18 用地平衡表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4)林药复合种植走马胎植物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民族植物学
        1.2.2 林药复合种植研究
        1.2.3 走马胎植物研究
        1.2.4 HPLC指纹图谱研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走马胎植物资源利用
    2.1 调查目的
    2.2 调查地区概况
    2.3 调查方法
        2.3.1 文献法
        2.3.2 田野调查法
    2.4 种子、凭证标本的采集与资料整理
    2.5 结果与讨论
        2.5.1 走马胎资源分布
        2.5.2 走马胎植物资源的民间利用
        2.5.3 野生走马胎植物资源
        2.5.4 广西走马胎植物栽培
    2.6 小结
第3章 走马胎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走马胎种子萌发
        3.3.2 走马胎幼苗生长
        3.3.3 走马胎生长指标的化感效应指数分析
        3.3.4 化感作用分析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走马胎植物生长状况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走马胎植物生长发育
        4.3.2 走马胎植物生长动态
    4.4 小结
第5章 走马胎植物生理生态特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走马胎叶面积指数
        5.3.2 走马胎叶片叶绿素状况
        5.3.3 走马胎叶片抗氧化酶体系
    5.4 小结
第6章 走马胎药用活性成分变化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走马胎药用活性成分动态变化
        6.3.2 走马胎成熟植株的药用活性成分
    6.4 小结
第7章 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分析
    7.1 光照强度影响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7.1.1 绿光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7.1.2 白光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7.1.3 蓝光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7.1.4 红光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7.2 不同光质影响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7.2.1 相对光照强度100%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7.2.2 相对光照强度60%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7.2.3 相对光照强度40%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7.2.4 相对光照强度20%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7.3 林药复合种植影响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7.4 走马胎活性成分与抗氧化酶活性相关性
        7.4.1 光照条件影响下走马胎活性成分与抗氧化酶相关性
        7.4.2 林药复合种植影响下走马胎活性成分与抗氧化酶相关性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8.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主持的项目

(5)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及孢子繁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现状
        1.1.1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简介
        1.1.2 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现状
        1.1.3 食用蕨类植物资源利用现状
        1.1.4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观赏应用现状
        1.1.5 江西蕨类植物资源利用现状
    1.2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1.2.1 无性繁殖
        1.2.2 有性繁殖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样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水文和气候
    2.2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
    2.3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4 观赏蕨类植物孢子繁育技术研究
        2.4.1 研究内容
        2.4.2 研究方法
第3章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组成及生态分布特征
    3.1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和科属组成分析
    3.2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生态特性分析
第4章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
    4.1 羊狮慕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分析
        4.1.1 羊狮慕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和科属组成
        4.1.2 羊狮慕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主要功效
    4.2 羊狮慕食用蕨类植物资源分析
    4.3 羊狮慕蕨类植物观赏应用评价
        4.3.1 野外观赏特性分析
        4.3.2 抗逆性分析
        4.3.3 小结
    4.4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4.4.1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现状
        4.4.2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第5章 羊狮慕五种观赏蕨类孢子繁育
    5.1 不同因素对五种观赏蕨类孢子萌发的影响
        5.1.1 光照对五种观赏蕨类孢子萌发的影响
        5.1.2 不同溶液对五种观赏蕨类孢子萌发的影响
        5.1.3 小结与讨论
    5.2 三种土壤基质对五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和孢子的影响
        5.2.1 三种土壤基质对齿牙毛蕨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影响
        5.2.2 三种土壤基质对普通针毛蕨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影响
        5.2.3 三种土壤基质对黑足鳞毛蕨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影响
        5.2.4 三种土壤基质对华南毛蕨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影响
        5.2.5 三种土壤基质对渐尖毛蕨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影响
        5.2.6 结论与讨论
    5.3 五种观赏蕨类发育过程
        5.3.1 齿牙毛蕨发育过程
        5.3.2 普通针毛蕨发育过程
        5.3.3 黑足鳞毛蕨发育过程
        5.3.4 华南毛蕨发育过程
        5.3.5 渐尖毛蕨发育过程
        5.3.6 五种观赏蕨类植物发育过程比较
        5.3.7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种类多样
        6.1.2 羊狮慕药用、食用和观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丰富
        6.1.3 羊狮慕五种观赏蕨类植物孢子繁育技术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羊狮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附录Ⅱ 狮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生态类型及分布情
附录Ⅲ 羊狮幕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名录
附录Ⅳ 羊狮慕观赏蕨类植物问卷调查表
附录Ⅴ 羊狮慕五种观赏蕨类植物野外照片
致谢
个人简介(研究成果)

(6)鼓浪屿华侨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意义
        一、选题来源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鼓浪屿研究国内综述
        二、鼓浪屿研究国外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五节 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鼓浪屿华侨文化发展与衰弱
    第一节 鼓浪屿华侨文化快速发展时期:1903-1941
        一、华侨大量移民鼓浪屿的原因及鼓浪屿归侨侨眷聚居地的形成
        二、华侨对鼓浪屿建设的贡献
        三、对鼓浪屿生活社区形成和对厦鼓文教事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四、民主革命和抗日救亡的中坚力量
    第二节 鼓浪屿华侨文化衰落时期:1941-1978
        一、鼓浪屿华侨资源衰落的原因
        二、鼓浪屿华侨资源在1941-1978年间的变动情况
    第三节 总结鼓浪屿华侨文化的特点
第三章 申遗与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第一节 申遗前鼓浪屿华侨文化的恢复与重建
        一、改革开放后鼓浪屿华侨文化发展的背景
        二、改革开放后鼓浪屿华侨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申遗过程中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一、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二、申遗期间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相关措施
    第三节 申遗后华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申遗后鼓浪屿华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利条件
        二、申遗后鼓浪屿华侨文化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三、开平市与日本等地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经验
        四、申遗后鼓浪屿华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路
第四章 海丝背景下鼓浪屿华侨文化的再发展
    第一节 海丝背景下鼓浪屿未来的功能和定位
        一、海丝背景下鼓浪屿华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二、坚持“文化景区+文化社区”定位,充分挖掘华侨文化内涵
        三、立足福建海洋文化,打造世界华侨华人和海丝文化中心
    第二节 鼓浪屿华侨文化在海丝建设中实现再发展
        一、在海丝建设中促进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传承
        二、在海丝建设中不断实现自身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的系统分类及分子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系统分类
    1 仪器与试剂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试剂
    2 材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植物材料
        2.3 DNA提取
        2.4 PCR扩增
        2.5 PCR产物凝胶电泳检测
        2.6 目的片段的克隆
        2.7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构建的MSA数据集
        3.2 不同数据集构建系统发育树的可信度
        3.3 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的系统学位置
        3.4 阴地蕨属药用植物间的亲缘关系
    4 讨论
第二章 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mat K基因序列分析及编码产物研究
    1 实验序列数据
    2 实验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序列分析及高级结构
        2.3 适应性进化分析
        2.4 共进化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阴地蕨属植物mat K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
        3.2 阴地蕨属植物MATK蛋白理化性质
        3.3 阴地蕨属植物MATK蛋白的高级结构
        3.4 蕨类植物mat K基因的正选择位点
        3.5 蕨类植物MATK蛋白的重要共进化位点
    4 讨论
结语
正文参考文献
附录
    一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二 附图及附表
    三 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致谢

(8)藏药喜马拉雅紫茉莉中Mh4CL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喜马拉雅紫茉莉概述
        1.1.1 名称变化
        1.1.2 药用价值
        1.1.3 化学成分
        1.1.4 活性研究
        1.1.5 资源与栽培
        1.1.6 质量评估及鉴定
    1.2 鱼藤酮概述
        1.2.1 理化性质
        1.2.2 农业上的应用
        1.2.3 畜牧业上的应用
        1.2.4 渔业上的应用
        1.2.5 医药上的应用
        1.2.6 毒副作用
        1.2.7 作用机制
        1.2.8 检测方法
        1.2.9 降解方式
        1.2.10 代谢途径
    1.3 4CL概述
        1.3.1 4CL基因研究现状
        1.3.2 4CL基因的作用
        1.3.3 4CL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1.3.4 4CL蛋白晶体学研究现状
        1.3.5 4CL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1.3.6 4CL基因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创新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试剂耗材
        2.1.1 植物材料
        2.1.2 质粒与菌株
        2.1.3 仪器和设备
        2.1.4 试剂盒及药品
        2.1.5 常规试剂和培养基的配置
    2.2 常规操作方法及步骤
        2.2.1 植物总RNA提取与检测
        2.2.2 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2.2.3 目的条带的纯化回收
        2.2.4 连接反应
        2.2.5 大肠杆菌BL21/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6 连接产物或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2.3 Mh4CL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2.3.1 提取喜马拉雅紫茉莉总RNA
        2.3.2 从喜马拉雅紫茉莉总RNA合成第一链c DNA
        2.3.3 Mh4CL基因全长c DNA序列的克隆
        2.3.4 Mh4CL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2.3.5 Mh4CL基因的表达量
    2.4 Mh4CL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纯化
        2.4.1 Mh4CL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2.4.2 Mh4CL重组蛋白少量诱导表达
        2.4.3 Mh4CL重组蛋白大量诱导及分离纯化
        2.4.4 Mh4CL重组蛋白上Ni~(2+)亲和柱纯化
        2.4.5 Mh4CL重组蛋白透析除盐和去咪唑
    2.5 Mh4CL重组蛋白含量测定
        2.5.1 绘制牛血清(body surface area,缩写为BSA) 蛋白标准曲线
        2.5.2 Mh4CL重组蛋白浓度测定
    2.6 Mh4CL重组蛋白酶活测定
        2.6.1 不同p H对 Mh4CL重组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2.6.2 不同温度对Mh4CL重组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2.6.3 Mh4CL重组蛋白酶促动力学研究
    2.7 Mh4C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2.7.1 Mh4CL基因的高效表达载体构建
        2.7.2 Mh4CL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构建
    2.8 转Mh4CL高效表达及RNAi基因沉默表达的发根诱导培养条件优化
        2.8.1 植物表达菌株(C58C1) 的转化方法
        2.8.2 工程菌的准备
        2.8.3 工程菌对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培养条件优化
    2.9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软件
第三章 Mh4CL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3.1 Mh4CL基因的克隆
        3.1.1 基于喜马拉雅紫茉莉转录组的4CL基因筛选
        3.1.2 喜马拉雅紫茉莉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3.1.3 喜马拉雅紫茉莉总c DNA第一链的合成与检测
        3.1.4 喜马拉雅紫茉莉4CL基因的克隆
    3.2 Mh4CL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3.2.1 Mh4CL基因ORF区序列和相应氨基酸序列分析
        3.2.2 Mh4CL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3.2.3 Mh4CL基因与其同源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分析
        3.2.4 Mh4CL基因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分析
    3.3 Mh4CL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分析
        3.3.1 Mh4CL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3.3.2 Mh4CL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
    3.4 Mh4CL蛋白质功能分析
        3.4.1 Mh4CL蛋白质结构域功能分析
        3.4.2 Mh4CL蛋白质亲水性和疏水性分析
        3.4.3 Mh4CL蛋白质跨膜区分析
        3.4.4 Mh4CL蛋白信号肽分析
        3.4.5 Mh4CL蛋白质磷酸化位点分析
        3.4.6 Mh4CL蛋白质N- 糖基化位点分析
        3.4.7 Mh4CL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
    3.5 Mh4CL蛋白质进化树分析
第四章 Mh4CL基因的表达与分析
    4.1 Mh4CL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4.1.1 喜马拉雅紫茉莉不同部位Mh4CL基因的表达量
        4.1.2 不同干旱处理时间下Mh4CL基因的表达量
    4.2 Mh4CL基因的原核表达分析
        4.2.1 Mh4CL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4.2.2 重组质粒p ET32a- Mh4CL的阳性检测
        4.2.3 重组质粒p ET32a- Mh4CL的双酶切验证
        4.2.4 原核表达工程菌BL21- pET32a- Mh4CL的构建
        4.2.5 Mh4CL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4.2.6 Mh4CL重组蛋白的浓度测定
        4.2.7 Mh4CL重组蛋白的酶活性测定
    4.3 Mh4CL基因的真核表达
        4.3.1 Mh4CL基因的高效表达载体构建
        4.3.2 Mh4CL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构建
        4.3.3 转Mh4CL高效表达及RNAi基因沉默表达的发根诱导培养条件优化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5.1 讨论
    5.2 结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英国植物园发展趋势及规划设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园研究现状
        1.2.1 世界植物园的研究现状
        1.2.2 英国植物园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植物园的基础研究
    2.1 植物园的定义
    2.2 植物园的特征
    2.3 植物园的功能
    2.4 植物园的类型
3. 世界植物园发展概况
    3.1 世界植物园发展概况
        3.1.1 世界植物园的起源
        3.1.2 世界植物园的发展
    3.2 英国植物园发展概况
        3.2.1 英国自然地理概况
        3.2.2 英国园林发展概况
        3.2.3 英国植物园发展概况
    3.3 英国植物园在世界植物园体系中的地位及其特点
4. 英国植物园发展历程研究
    4.1 英国植物园发展阶段界定
    4.2 英国植物园阶段发展特征研究
        4.2.1 萌芽(1621-1758): 药草园是英国植物园的雏形
        4.2.2 奠基(1759-1839): 英国植物园的第一次集中发展
        4.2.3 飞跃(1840-1945): 英国植物园的第二次集中发展
        4.2.4 沉淀(1946-1986): 植物园多样性的探索
        4.2.5 革新(1987-今): 保护与革新
    4.3 英国植物园发展趋势总结
        4.3.1 英国植物园发展阶段特征总结
        4.3.2 英国植物园发展趋势研究
    4.4 英国植物园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4.4.1 英国植物园数量发展趋势
        4.4.2 英国植物园时空分布特征
    4.5 英国植物园规模与运营研究
        4.5.1 英国植物园的从属与运营
        4.5.2 英国植物园的规模
5. 当代英国植物园规划设计特征研究
    5.1 当代英国植物园规划设计理念
    5.2 植物园的空间布局
        5.2.1 自然风景式布局
        5.2.2 以建筑庭园为核心的布局
        5.2.3 规则式布局
        5.2.4 现代艺术式布局
    5.3 植物展陈体系
        5.3.1 英国植物园的植物收集
        5.3.2 英国植物园的分类系统选用
        5.3.3 英国植物园的植物展陈体系
        5.3.4 室外植物展陈
        5.3.5 室内植物展陈
        5.3.6 就地保护区植物展陈
    5.4 功能服务
        5.4.0 生态服务功能
        5.4.1 科普教育功能
        5.4.2 休闲游憩功能
    5.5 当代英国植物园规划设计特征
6. 总结与讨论
    6.1 研究内容与结论
        6.1.1 英国植物园发展趋势
        6.1.2 英国植物园规划设计特征
    6.2 经验借鉴
    6.3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英国植物园基址及平面布局统计表
附录B 英国植物园植物展陈方式统计表
附录C 英国植物园科研设施及活动统计表
附录D 邱园温室统计表(已废弃的)
附录E 邱园种质资源收集统计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现状
        1.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1.1.2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现状
        1.1.3 中国自然保护区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1.1.4 中国植物园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1.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的影响及保护策略
        1.2.1 气候变化
        1.2.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及保护的影响
        1.2.3 保护策略
    1.3 野生植物保护地理空间分析研究进展
        1.3.1 地理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
        1.3.2 地理空间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 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1.4.1 保护规划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2 保护空缺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3 物种分布模型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5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2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2.1 引言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2.3.1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2.3.2 气候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3.3 土壤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3.4 人类活动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4 小结
3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3.1 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及其环境特征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讨论
    3.2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3.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扩散能力评估
        3.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4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4.1 引言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果
        4.3.2 讨论
    4.4 小结
5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1 引言
    5.2 气候变化背景下8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2.1 研究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2.3 结果
        5.2.4 讨论
    5.3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5.3.2 结果
        5.3.3 讨论
    5.4 小结
6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材料
        6.2.2 确定影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6.2.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6.2.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程度空间分布及优先保护规划
    6.3 结果
        6.3.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划分
        6.3.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空缺分析
        6.3.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3.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热点地区及优先保护规划
        6.3.5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6.4 讨论
    6.5 小结
7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亚热带植物科学》编委会成员简介(4)(论文参考文献)

  • [1]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细胞分裂素应答调控及IPT基因功能鉴定[D]. 周志湘.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日本植物园规划设计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D]. 宋云珊.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邢台植物园为例[D]. 钟姝.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林药复合种植走马胎植物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D]. 周泽建.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及孢子繁育技术[D]. 陈春发. 赣南师范大学, 2020(08)
  • [6]鼓浪屿华侨文化传承研究[D]. 卢泽楷. 华侨大学, 2020(01)
  • [7]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的系统分类及分子进化研究[D]. 熊哲铭.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8]藏药喜马拉雅紫茉莉中Mh4CL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功能验证[D]. 阎莹莹. 西藏大学, 2020(12)
  • [9]英国植物园发展趋势及规划设计特征研究[D]. 皇甫苏婧.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D]. 王春晶.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亚热带植物科学》编委会成员简介(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