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

腹部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

一、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辉[1](2021)在《超声内镜在贲门失弛缓症POEM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贲门失弛缓症(EA)患者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前检查、术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内镜中心33例行POEM治疗的EA患者(EA组)和62例(排除食管相关疾病)需完善胃EUS检查者加做食管EUS(对照组),测量贲门口和贲门上5、10、15 cm处固有肌层、环形肌层厚度,计算环形肌层百分比。术后3月复查食管EUS。比较组内与组间、POEM治疗前后肌层厚度差异。对所有EA患者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进行Eckardt评分,比较术前Eckardt评分vs术后3月Eckardt评分,术前Eckardt评分vs术后6月Eckardt评分之间差异。结果:(1)EA组贲门口和贲门上5、10 cm和对照组相同部位固有肌层厚度(t=7.839、2.347、8.439)、环形肌层厚度(t=10.598、10.596、11.293)、环形肌层百分比(t=7.914、3.536、6.467)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EA组各部位固有肌层厚度不全相等(H=73.022,P<0.001)。EA组贲门口食管固有肌层最厚,与贲门上5c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贲门上10、15 cm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贲门上5、10 cm食管固有肌层与贲门上15cm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EA组各部位环形肌层厚度不全相等(H=77.230,P<0.001)。EA组贲门口食管环形肌层最厚,与贲门上5、10cm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者与贲门上15cm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3)对照组各部位固有肌层厚度不全相等(F=2.810,P<0.05)。对照组贲门口、贲门上5cm固有肌层厚度与贲门上15cm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部位环形肌层厚度不全相等(F=5.688,P<0.05)。对照组贲门口、贲门上5、10cm环形肌层厚度与贲门上15cm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EA组POEM治疗前后贲门口和贲门上5、10 cm固有肌层厚度(t=9.093、9.986、10.186)、环形肌层厚度(t=8.888、9.664、9.370)、环形肌层百分比(t=6.313、4.324、4.8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随访结束时间2021年01月31日,30人完成术后3月随访,术前Eckardt评分为6.67±1.54,术后3月Eckardt评分为1.10±0.55,较前下降5.5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8人完成术后6月随访,术前Eckardt评分为6.75±1.55,术后6月Eckardt评分为1.11±0.57,较前下降5.64±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POEM术前行超声内镜观察食管结构特点提供鉴别诊断信息,测量肌层厚度对POEM术中建立隧道及行肌切开具有临床指导意义。(2)POEM术后行超声内镜检查评估肌肉特征,对评价其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李灿[2](2020)在《POEM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影响手术时间的多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因为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受影响,导致食管蠕动消失和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欠佳。该病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反流、胸骨后疼痛和体重减轻。目前,该病通过患者临床表现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或食管测压来确诊。贲门失弛缓症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内镜下手术治疗、外科治疗及口服药物治疗。传统的内镜下方式包括球囊扩张、肉毒杆菌注射、支架置入,但长期效果不好,容易复发。外科Heller肌切开术效果较好,但患者创伤较大。2008年,Inoue首次在人体上进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手术。POEM 手术既实现了食管下段括约肌切开的治疗目标,又具备内镜的微创优点,现已成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术式。一些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进行内镜下扩张、支架置入、肉毒毒素注射、Heller手术或POEM等治疗后,仍会出现复发症状。有文献报道球囊扩张后复发的唯一危险因素为病程,而POEM术后复发,则考虑与芝加哥分型和病程密切相关,但是病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回顾性研究,本文分析了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后复发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再行POE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究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后复发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再行POE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影响POEM手术时间的因素的初步分析。对象与方法1.①研究对象本研究收集了 2012年08月至2019年0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OEM手术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纳入标准:年龄满18周岁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②资料收集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是否有既往治疗史、年龄、性别、病程、术前Eckardt评分和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Eckardt评分、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等。③病例分组按照是否有既往治疗史,分为有治疗史的患者和无治疗史的患者,因既往的外科Heller手术对再行POEM手术影响较大,将有治疗史的患者分为非Heller治疗史组33例和Heller治疗史组5例。将非Heller治疗史组和无治疗史组进行比较。收集并随访了 16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非Heller治疗史组33例,其中31例曾行球囊扩张,2例行POEM手术。无治疗史组130例。168例患者中男68例,女95例,年龄18-83岁,平均(45.25± 13.79)岁。④手术操作:POEM:①于食管距贲门上10cm处,以注射针在食管左壁或右壁,进针至黏膜下层,注射生理盐水至食管黏膜隆起;②以Hook刀或三角刀切开表面黏膜,形成15-20mm长的线形切口,再以Hook刀或三角刀于黏膜下层建立隧道至贲门下方2-3cm;③将环形肌逐渐切除至胃食管交界下2-3cm;④充分止血后,闭合黏膜切口。⑤评价指标:a.Eckardt临床症状评分:包括反流、吞咽困难、胸痛发生频率及体重减轻程度。治疗有效指标为术后Eckardt评分≤3分或较术前降低3分以上。b.Gerd症状评分:随访术后患者是否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包括烧心、反酸、吞咽困难、吞咽痛,根据症状发作频率、病期、严重程度计分。评分>7分为有显着的 GERD(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症状。c.内镜检查:复查内镜时,远端食管有纵行糜烂的患者为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本研究还收集了郑大一附院一位消化内科医生实施的86例POEM手术,男39例,女47例,年龄18-77岁,平均(43.79±13.58)岁。分为早期阶段(2013年06月至2017年07月)43例和后期阶段(2017年07月至2019年03月)43例,分析影响POEM手术时间的因素。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是否有既往治疗史、年龄、性别、病程、食管形态和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等。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软件(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来分析影响POEM手术时间的因素。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非Heller治疗史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1%,无治疗史组发生率为13.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Eckard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两组显着GERD症状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9%和96.2%,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Heller治疗史组平均手术时间较长,术后Eckardt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2.多变量因素分析显示既往治疗史(OR=17.555,95%CI:2.900-106.257,P=0.002)和手术时间独立相关;早期阶段的POEM手术(OR=4.539,95%CI:1.569-13.129,P=0.005)和手术时间独立相关。结论既往有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史的贲门失弛缓症复发患者,再次行POEM治疗依然安全、有效。既往治疗史和POEM手术时间独立相关;早期阶段POEM手术和POEM手术时间独立相关。

赵丹阳[3](2020)在《单孔胸腔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和优势》文中提出目的: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贲门括约肌弛缓不全而导致吞咽困难,症状逐渐加重,药物治疗及内镜下治疗效果不佳或复发最终需手术治疗,随着腔镜手术技术及器械不断进步,使单孔胸腔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成为可能,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尚未开展此术式,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得到认可,因此我们回顾性的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胸外科施行单孔胸腔镜下Heller肌层切开术、Dor部分胃底折叠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来试图验证该术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4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其中接受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21例,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治疗23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食管功能状态。具体包括: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用CT测量食管最宽处直径,消化道压力监测仪测量食管末端压力,胃肠功能动态监测仪监测食管末端PH值;开胸组与单孔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6小时,1天,2天,3天,1周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利用吞咽困难程度评分(grade评分)观察2组术后6个月主观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共44例患者接受贲门失弛缓症手术治疗,其中接受单孔胸腔镜手术的病人21例,接受传统开胸手术的病人23例,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食管瘘,纳入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均能改善食管功能状态,术后6个月吞咽困难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单孔胸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胸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胸组以及术后6小时,1天,2天,3天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Heller肌层切开术、Dor部分胃底折叠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且与传统的开胸下Heller肌层切开术,Dor部分胃底折叠术相比,该术式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值得有条件的医院临床推广。

胡芳齐[4](2017)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联合中医针灸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联合中医针灸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本研究分析了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明确诊断贲门失弛缓症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POEM术联合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予POEM联合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显效率,两组患者治疗第1个月后通过电子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造影了解治疗后食管直径、隧道切口、贲门口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食管直径的变化和治疗后1、6个月的临床症状评分(即Eckardt评分)进行比较,并了解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合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临床疗效:(1)治疗组POEM术联合中医针灸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治疗后显效率为93.33%,对照组POEM术联合药物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治疗后显效率73.33%。(2)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达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治疗方案治疗1个月后差别不大。(3)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改善Eckardt评分:(1)两组治疗1个月后Eckardt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治疗方案治疗1个月后差别不大。(2)两组治疗6个月后Eckardt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3)缩小食管直径:(1)两组治疗后食管直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1个月后食管直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4)并发症情况:治疗组中1例出现皮下气肿,1例术中出血250ml,对照组中1例术中出现气腹,3例术后出现皮下气肿。结论:POEM联合中医针灸能提高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Eckardt评分水平,缩小食管直径,且术后中期疗效稳定,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POEM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虽有一定并发症存在,但是较其他传统疗法并发症少,疗效高,而且通过保守疗法可解决并发症,使患者恢复良好。

张葆勋,伍冀湘,蒋俭,于涛,于磊,李建业[5](2017)在《3D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评估3D腹腔镜联合胃镜食管Heller肌层切开+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7月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进行的16例3D腹腔镜联合胃镜食管Heller肌层切开+Dor胃底折叠术治疗16例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00 min,平均手术时间60 min,术中出血量均小于30 ml,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612 d。术后1个月行上消化道造影,食管最大直径均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1个月复查24 h食管压力测定及p H值监测,无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随访时间1030个月,16例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无明确复发病例。结论 3D腹腔镜联合胃镜食管Heller肌层切开+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安全易行且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曹占国,赵宏志[6](2016)在《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现状及进展》文中指出贲门失弛缓症是指食管运动功能紊乱,吞咽时食管体部缺乏正常的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不完全而导致食管扩张为特征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有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压、缓解症状。本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及手术治疗,但各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安全性等存在一定的争议,为此,本文就贲门失弛缓症现有的治疗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王根旺[7](2016)在《微创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POEM(Peroral Esophageal Myotomy,经口内镜肌切开术)与LHM(Laparoscopic Heller’s Myotomy,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SCI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语言为中英文,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16-2-20截止。采用Review Manager versio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研究间的异质性通过Q检验和I2来检验。结果:总共有8篇非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统计分析,共574例患者,其中POEM组245例,LHM组32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临床有效率:相比LHM组,POEM组有更高的临床有效率[RR=1.14,95%CI(1.02,1.27),P=0.02],异质性检验P=0.60,I2=0%;(2)主要并发症:POEM组和LHM组,两者在主要并发症上没有统计学差异[RR=1.16,95%CI(0.76,1.78),P=0.49],异质性检验P=0.43,I2=0%;(3)全部并发症:两组间全部并发症没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RR=0.99,95%CI(0.72,1.36),P=0.94],异质性检验P=0.12,I2=39%;(4)住院时间:两组间住院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MD=-0.46,95%CI(-1.09,0.16),P=0.14],异质性检验P=0.0007,I2=76%;(5)手术时间:两组间手术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MD=-35.4595%CI(-87.01,16.10),P=0.18],异质性检验:P<0.00001,I2=98%。结论:POEM被认为是高效的和安全的,可能是具有远大前景的治疗技术,在短期临床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需求等方面,POEM优于LHM,而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方面,两者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但POEM是否是贲门失弛缓症的最佳治疗方法,本文还无法明确,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长期随访资料来验证。

于广聪[8](2014)在《经腹行改良Heller+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经腹行改良Heller+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贲门失弛缓症患者40例,均进行经腹行改良Heller+Dor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症状有明显好转39例(97.5%),仅1例仍有吞咽困难;术后1个月,40例患者的平均LESP、24 h平均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4时间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6个月4年的随访,症状消失32例(80.0%),改善7例(17.5%),术后出现食管反流仅1例(2.5%)。结论:经腹行改良Heller+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效果显着,手术创伤小,恢复较快,术后不易出现胃食管反流。

周建林,龙建军,杨武森,杨秀华,张武坊[9](2014)在《30例贲门失弛缓症经腹手术的临床治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经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经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30例实验组患者完全治愈22例(73.3%),明显好转8例(26.7%),有效率100.0%;对照组患者完全治愈14例(46.7%),明显好转9例(30%),有效率为76.7%;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贲门失弛缓症经腹手术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临床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方法。

段民新[10](2014)在《贲门失弛缓症两种手术方式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寻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合理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胸Heller术附加膈肌瓣成形术19例,经腹Heller术附加胃底折叠并幽门成形术14例。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疗效间的差异。结果经胸Heller术附加膈肌瓣成形术19例,其中治愈17例,好转1例,差1例。经腹Heller术附加胃底折叠并幽门成形术14例,其中治愈12例,好转1例,差1例。两种手术方式疗效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3)。结论经胸和经腹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长度、局部情况及患者年龄、体质情况,做相应选择。

二、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内镜在贲门失弛缓症POEM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器械与方法
    3.统计学分析
结果
    1.EA组和对照组食管超声内镜所见及环形肌层百分比
    2.EA组在贲门口、贲门上5cm、10cm、15 cm肌层厚度差异
    3.对照组在贲门口、贲门上5cm、10cm、15 cm肌层厚度差异
    4.EA组POEM治疗前后超声内镜所见及环形肌层百分比
    5.EA组术前Eckardt评分与术后 3 月、术后 6 月评分之间差异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诊治新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2)POEM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影响手术时间的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1 引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单孔胸腔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和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治疗方法
        2.2.1 术前准备
        2.2.2 手术方法
        2.2.3 术后处理
        2.2.4 VAS疼痛评分
        2.2.5 食管测压及 PH 监测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两组手术前后食管功能状态比较
        3.1.1 两组手术前后 CT 测量食管最大直径比较( X±s)
        3.1.2 两组手术前后 LESP 对比( X±s)
        3.1.3 两组手术前后食管末端 PH 值对比( X±s)
    3.2 开胸组与单孔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6小时,1天,2天,3天,一周的VAS疼痛评分比较
    3.3 术后主观疗效比较 利用吞咽困难程度评分(grade 评分)观察 2 组病人术后 6 个月主观症状改善情况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联合中医针灸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病例剔除标准或脱落或退出
    1.5 诊断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对照组治疗方案
        2.1.1 POME术的治疗
        2.1.2 药物治疗
    2.2 治疗组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价及判定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后Eckardt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6 个月后有效情况比较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食管直径变化情况
    3.5 手术并发症情况
    3.6 治疗后复查情况
    3.7 安全性分析
4 讨论
    4.1 背景介绍
    4.2 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病机
        4.2.1 西医病因病机
        4.2.2 中医病因病机
    4.3 中医辨证论治
    4.4 中医针灸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4.5 POEM术
    4.6 各种治疗方法有效率的比较
    4.7 小结
    4.8 POEM术的相关体会
    4.9 并发症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5 疗效评价分析
6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3D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手术前准备:
        1.2.2 手术方法:
        1.2.3 术后处理:
    1.3 随访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2.2 术后并发症
    2.3 住院时间
    2.4 术后近期疗效
    2.5 远期效果
3 讨论
    3.1 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
    3.2 治疗
        3.2.1 药物治疗:
        3.2.2 内镜下治疗
        3.2.2. 1 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 (endoscopic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 EBTI) :
        3.2.2. 2 球囊扩张术 (endoscopic pneumatic dilation, EPD) :
        3.2.2. 3 支架植入术:
        3.2.2. 4 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 (POEM) :
        3.2.3 手术治疗
        3.2.3. 1 概述
        3.2.3. 2 加做抗反流手术的必要性:
        3.2.43D腹腔镜联合胃镜食管

(6)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现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物治疗
2 内镜治疗
    2.1 内镜下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neumatic dilation,EPD)
    2.2 内镜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endoscopic botulinum toxin inject-tion,EBTI)
    2.3 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
    2.4内镜下金属支架植入术(endoscopic self-expanding me-tallic stents therapy,TSMST)
3 手术治疗
    3.1 腹腔镜肌切开术(laparoscopic heller’s myotomy,LHM)
    3.2 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肌切开术(robotically assisted lap-aros-copic heller myotomy,RALHM)
    3.3 传统开胸或开腹肌切开术
4 总结

(7)微创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说明
序言
资料和方法
    1.纳入与排除标准
        1.1 研究类型
        1.2 研究对象
        1.3 干预措施
        1.4 结局测量指标
        1.5 排除标准
    2.检索策略
    3.方法学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
    4.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经腹行改良Heller+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9)30例贲门失弛缓症经腹手术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实验与对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比较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10)贲门失弛缓症两种手术方式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四、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内镜在贲门失弛缓症POEM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D]. 杨辉. 青岛大学, 2021
  • [2]POEM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影响手术时间的多因素分析[D]. 李灿. 郑州大学, 2020(02)
  • [3]单孔胸腔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和优势[D]. 赵丹阳.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4]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联合中医针灸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研究[D]. 胡芳齐.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4)
  • [5]3D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分析[J]. 张葆勋,伍冀湘,蒋俭,于涛,于磊,李建业. 河北医药, 2017(08)
  • [6]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现状及进展[J]. 曹占国,赵宏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6(05)
  • [7]微创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 王根旺.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经腹行改良Heller+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J]. 于广聪. 中国社区医师, 2014(30)
  • [9]30例贲门失弛缓症经腹手术的临床治疗分析[J]. 周建林,龙建军,杨武森,杨秀华,张武坊. 中外医疗, 2014(20)
  • [10]贲门失弛缓症两种手术方式疗效比较[J]. 段民新. 福建医药杂志, 2014(02)

标签:;  ;  ;  ;  

腹部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