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卉旅游区的生态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聂移同[1](2021)在《基于生态-审美感知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标准构建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同时也促进了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诞生与发展。二战后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迫使公众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与恢复保育。城市湿地公园在协调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突出问题:如过分推崇生态功能,较少考虑或不考虑实际使用者的感受,缺乏对公众审美需求的满足;或过度迎合公众感受及审美意趣,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评价标准的构建协调公众感知与专家认知之间的矛盾?是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审美感知相关理论为依托,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深入分析影响公众生态—审美感知的设计影响因子及其排列组合方法,并提出协调生态系统健康与公众审美体验需求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本论文由7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归纳核心思想;据此提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推导出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对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生态美学等概念进行界定并明确其内涵;以目标变量、空间变量及其作用关系为基础,结合扎根理论与使用后评价两种方法构建本文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三章是城市湿地公园研究对象选择与分析,以实地调研与相关设计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度分析,明确研究对象的生态属性与审美属性,确定了跨案例对比研究的思路。第四章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的构建,包括公众感知标准、专家认知标准及设计评价标准3部分。公众感知标准通过以扎根理论为基础的实地调研得出,专家认知标准通过文献分析构建初步体系,后经专家访谈进行检验与完善。设计评价标准通过文献分析获得,最终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专家认知标准是保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不具有妥协性,与公众感知标准冲突时,通过设计评价标准进行协调,即在满足专家认知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公众感知标准。第五章是城市湿地公园典型节点空间设计影响因子提取,以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为基础,分别探索侧重生态需求、侧重审美需求与生态审美需求兼顾3种情况下设计影响因子的排列组合方式。第六章为城市湿地公园节点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应用,运用第五章得出的设计方法对生态—审美感知程度较差的场地实施优化,将生态属性与审美属性评价均较差或生态属性完好但审美属性缺失的场地改造为两种属性兼顾的场地,达到审美需求与生态效益发挥协调平衡的状态,缓解“生态—审美”之矛盾。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提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的结论有4点:(1)通过扎根理论自下而上的归纳了城市湿地公园公众感知标准;(2)通过文献分析方法总结了城市湿地公园专家认知标准;(3)构建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评价标准;(4)基于上述3类标准的分析提出了节点景观优化策略。
陈昭地[2](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寒地城市数量众多,每个寒地城市由于人为活动和地理情况不同所产生的生态问题也各不相同。由于现有的理论缺乏对寒地城市生态修复的专项研究,而实际的公园设计更是存在着盲目模仿、忽略气候影响以及缺少针对性的生态设计等问题。郊野公园作为寒地城市边缘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进行生态修复,保护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和进行修复展示教育与居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本文对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策略探索具有补充完善现有的理论体系、修复寒地城市的生态屏障,促进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寒地城市已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在对寒地城市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对运用了生态修复技术的寒地城市公园和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归纳经验,提出适用于我国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基于每个城市所面临生态问题和地理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的选取气候、水系、土壤等方面的因子进行分析,应用WINAIR分析软件和GIS分析软件对设计地块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再进行后续的景观功能布局、服务设施系统和节事活动的营造;最后将探索得到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实践,在实践中对研究进行验证和完善。文章基于寒地城市的国际化视野,以我国寒地城市中存在的生态问题为选题背景,以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为关键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建模分析等方法;以生态修复为切入点,以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以营造低成本、生态可持续的寒地郊野公园为目的,进行策略探索和设计实践;以提高寒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居民提供绿色自然的户外活动空间。
斯巧倍[3](2020)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浙江奉化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农旅融合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以庞大的市场需求、良好的发展前景成为突破农村固有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开发,奉化的休闲农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但是,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也相继出现,成为地区发展的一大阻碍。在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奉化如何在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下,处理好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以浙江省奉化区为例,结合可持续发展、农业多功能、外部性、产业融合等理论,对区域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后,从经济贡献、消费者群体、农业资源等方面,评价区域休闲农业的生态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发现奉化区休闲农业存在农业资源趋紧、休闲农业产品同质化、农村环境问题突出以及公众缺乏生态意识等问题。与国内外休闲农业生态化的多种模式进行对比后,分析奉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足,提炼出值得借鉴的经验。最后,通过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讨论,结合奉化的实际情况,提出保护农业资源、产业项目多元化、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四个方面的对策,以此来探究适合本区域休闲农业发展的路径。
童涛[4](2020)在《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迅猛,已步入兴盛时期。由于地形条件特殊,重庆山地乡村发展旅游产业多以村落为单位,零散的分布于山地之中,彼此独立,因此形成了众多别具特色的山地乡村景观。随着国家有关乡村旅游政策的不断引导,重庆山地乡村依势大力发展山地乡村旅游,各类主题的乡村旅游活动层出不穷,各具特色。然而,由于重庆山地乡村生态的脆弱性,乡村旅游活动对山地乡村景观的影响如同一把双刃剑,当旅游活动的开展与山地乡村景观耦合时,会促进山地乡村景观的建设发展,实现游客满意度与经济增长的双丰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当旅游活动的开展与山地乡村景观发生冲突时,会对山地乡村景观造成生态影响,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造成山地乡村生态环境不可恢复的破坏。因此,如何协调旅游活动与山地乡村景观之间的耦合关系成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耦合理论为基础,针对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重庆山地乡村景观活动耦合模型的构建,试图探寻一条乡村旅游活动与山地景观耦合协调的发展之路,提出山地乡村景观活动耦合协调发展对策,并应用于重庆市永宁寺村。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总结了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研究的相关背景及相关基础理论,对当前重庆山地乡村景观现状、旅游活动现状及两者耦合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山地乡村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景观资源优势明显,但景观与活动的耦合关系较弱。其次,通过对五个重庆典型村庄进行定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情况进行探究,判断旅游活动与山地乡村景观的耦合程度。根据AHP层次分析法构建重庆山地乡村景观活动耦合评价模型,统计判断值运用评价模型公式计算其耦合协调度,依据不同的评价结果提出相对应3点提升对策:科学制定与山地乡村景观相耦合的旅游活动、旅游活动规模与环境承载容量协调匹配、旅游活动开发与优化山地景观空间布局协同发展。最后,通过对重庆市永宁寺村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永宁寺村景观与旅游活动耦合情况,提出6点永宁寺村景观活动耦合协调发展策略:利用自然景观的原生性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注重乡土性人文景观与旅游活动空间的营造;打造符合永宁寺村地域及历史文化特点的旅游活动;导入容量影响评价系统在耦合关系中的运用;发挥政府、民间组织与村民的作用;优化永宁寺村旅游景观空间布局。通过本文的论述,以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的耦合关系为对象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我国西南山地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为山地乡村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汪娟[5](2020)在《罗平“花之眼”农业公园景观再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对乡村建设的大力支持,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乡村旅游时代到来,农业公园成为乡村旅游的首选,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本文梳理了农业公园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对农业公园相关概念、相关理论、景观再生设计原则、特征等进行了界定,对场地的背景分析、区位分析、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经济状况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借鉴荷兰库肯霍夫公园、迪拜奇迹花园、山东兰陵国家公园的相关成功案例,提出了“一核、一带、四片区”的空间格局,划分为民族风情区、花海休闲区、花海游憩区、农业文创区四个功能分区,并对场地竖向分析、视线分析、道路系统、植物景观等进行了专项规划,选取重要旅游项目景观节点,对其设计构思、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效果图等进行深化设计。本文通过对农业公园的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探索以农业环境为依托,农业生产体验为核心吸引力,以农业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公园,探索文化再生、经济再生和景观再生的农业公园发展路径。
郭世奇[6](2019)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不复往日繁华喧闹景象,随之而来经济、文化、治理等问题加剧,使乡村逐渐沦为城市发展的“牺牲品”,眼下发展振兴是国内乡村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日前,旅游振兴以其“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地区认可,全国各地争相涌现出大批乡村旅游开发案例,旅游实践的开展需要科学的规划指导。本文以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规划为题,应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从乡村发展振兴的角度提出一种可行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方法,并以寒地五常市新发村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案例实践进行了探讨,验证理论的实际效用。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国内外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归纳出两大理论的发展脉络及主要观点,从中构思提取本次研究的切入点。(2)对旅游振兴乡村的理论及案例基础进行了探讨,从乡村旅游的概念特性、乡村振兴的理念主张、旅游与振兴的关系界定3方面研究得出旅游与乡村振兴存在密切关联,并探讨了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规划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旅游振兴乡村的优秀案例,总结旅游振兴对于乡村旅游规划的启示借鉴。(3)紧密结合寒地实际条件,从规划技术流程、规划模式构建角度对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框架进行了界定:技术流程方面,包括规划准备与启动、寒地乡村振兴条件分析研判、方案制定及成果编排、振兴结果评价反馈4个流程;规划模式方面,界定了规划思路、规划原则以及规划的适用性。(4)对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的方法进行详细探讨,从规划定位、旅游产品及项目规划、空间布局整合、乡村设施提升、乡村特色形象塑造、运营管理及环境保护6个方面对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指导寒地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实践。(5)以寒地五常市新发村为研究对象,将前文总结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在对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区域旅游市场、乡村发展现状综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规划定位,并进一步提出总体布局、分区项目规划、主题活动及游线设计、基础配套设施规划、旅游服务设施规划、乡村特色形象规划、环境保护与运营管理的详细规划设计内容,以期为未来寒地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实践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姚新涛[7](2019)在《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生态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规划实践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产生了概念泛化、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多数位于我国自然环境较好,生态敏感性较强,且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地。因此,在实践中更需要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环境、资源和景观等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实践,提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从而解决规划实践中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和景观破坏等问题,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4个部分。基础和理论研究对应第1、2、3章,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系统和内容等进行研究,并将资源、环境和景观的量化评价作为构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的基础,基本确定其概念体系、系统要素、研究方法和规划层次;实证研究对应第4、5章,通过AHP、PCA和SOM等量化评价方法,结合GIS技术,对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空间结构和环境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宏观区域级别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时序、空间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划定视野下的环境管控措施;应用研究对应第6、7章,运用RS、GIS等技术手段,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指数和文化生态学中的文化共生理论,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湘西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格局和景观视觉评价,以确定山地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和旅游设施的空间选址规划,并以此作为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物质性规划设计的理论指导,使其既包含感性的艺术创造,又具有理性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湘西地区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景观的评价结果:生态旅游资源质量总体等级很高,但分布不均,集中在湘西南北两端,且交通连接度低;生态旅游的环境适宜性可分为高、中、低和不适宜4个类型;八大公山的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小、破碎度较高、廊道连接性差。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及所提出的规划应对策略,可得到如下结论:宏观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应建立在资源、环境评价的基础之上,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开发时序、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管控等方面提出空间响应策略;中观景区生态旅游的总体规划,需要以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旅游功能分区的基础,并结合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综合确定各旅游设施的存量规划;微观景点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山地景观视觉评价,综合确定设施的空间选址,并通过文化共生理论,构建反映本土文脉的设计策略。
孟雪莹[8](2018)在《昆嵛山旅游开发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旅游已变成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但在旅游开发项目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由于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轻忽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导致随着旅游产业规模急速扩大,由旅游开发及游览活动带来的土壤沙化、水资源污染、植被不断减少等环保问题逐渐突出。烟台市计划对昆嵛山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进一步打造全球性生态旅游与高端休闲养生目的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旅游开发项目的决策水平,本文以昆嵛山旅游开发项目为例,对该项目进行生态影响评价。本文首先从项目管理的角度,从生态影响评价的基础理论入手,构建了生态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从敏感保护目标、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4个方面进行生态现状调查,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情况。其次,在生态环境现状摸底的基础上,对旅游开发项目的实施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同时对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可得,昆嵛山旅游开发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中度影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影响基本可接受,但须采取一定的优化调整措施。为进一步减缓和消除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建议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适当地调整旅游区某些布局、开发深度和规模;同时为进一步降低生态风险的发生几率,本文结合生态风险分析,提出了一些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交通运输、水利工程、资源开发等工程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旅游开发项目的生态影响研究较少;对旅游工程后期所造成的影响分析的多,对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决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较少;单一因素分析或多个影响因素分别分析的研究较多,区域整体的生态影响评价研究较粗放。本次研究将生态影响评价引入旅游开发项目决策过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技术方法,将定性评价转为定量评价,从区域整体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统一评价项目的生态影响,丰富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同时,本次选择昆嵛山旅游开发项目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对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的生态影响研究进行了有益的科学探索,可作为这方面实践案例的补充,对今后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的研究具有一些实践指导意义。
崔玮[9](2017)在《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总体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长期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不断强化环境保护,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凸显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走向双赢的趋向。旅游发展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饰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逐步成为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的收入增长和节假日制度的改革,居民的旅游需求将向着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生态旅游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成为旅游业中最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之一。生态旅游是对传统旅游观念的更新与转变,更加强调“生态”与“旅游”和谐共生,兼具保护自然资源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功能,以感知生态为新潮流、以休闲体验为新热点、以文化知悟为新动力、以城郊游憩为新领域。生态旅游从传统的单一风景观光向创新理念的多元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传统发展理念下显露出来环境与社会问题,从而实现生态、社会、文化、经济的多方面突破。本文对生态旅游、旅游走廊的核心概念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案例进行研究,对生态旅游走廊的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再对生态旅游走廊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发展模式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之上对渭南秦岭北麓地区生态旅游走廊构建进行生态旅游发展环境及旅游资源进行基础分析,对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的保护生态环境、整合建设区域交通、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功能进行筹划,对应提取出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的功能要素及形态要素,采用“核心集聚、廊道串联、网络交织”的空间组织方式,组建起渭南秦岭北麓“一轴·两心·四区·多廊”的生态旅游走廊空间布局结构,进而提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发展、区域交通优化三大发展策略,为渭南秦岭北麓地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李露[10](2016)在《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认为中国正经历着快速城镇化的过程。城市的扩张和蔓延摧毁了其周边的乡村,乡村景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城市生活的巨大压力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渴望回归田园,在城市外围的乡村中进行游憩活动。休闲农业将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为传统农业赋予了休闲功能和文化价值。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对维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增进城乡居民交流、提供市民休闲活动场所、控制城市无序扩张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遍地开花”式的发展态势引发了许多休闲农业景观问题。然而,对休闲农业景观的研究却缺少系统的规划和宏观的思考,没有从城市发展、城郊资分布源特征、地域分异规律、城市居民出游规律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本文认为,作为环城游憩活动的重要一支,休闲农业的开展应该符合市民环城游憩活动的规律和特征,而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则应充分考虑城市对其的影响程度以及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在城市外围的分布规律,从城乡规划和发展的整体角度去思考和研究。本文从风景园林学科背景出发,结合旅游学科、城市规划学科、经济学科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运用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演绎法和定性定量结合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环城游憩带与休闲农业的关系,发现并指出环城游憩带与休闲农业(景观)因“发展上互为动力”、“空间上区位重合”、“活动上异曲同工”的互通关系而具备相结合的可能性,并认为环城游憩带理论的研究重点、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成果对休闲农业景观的合理营建和健康发展都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二者有结合的必要性。因此,本文尝试从环城游憩带(ReBAM)的视角去探讨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问题,并创新地提出二者有机融合所形成的综合体概念——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即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英文译为Agri-Tourism Landscape from ReBAM perspective。本文认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是 一个复合景观体系,与自然环境、人的游憩活动、产业(农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对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要素、空间结构、分类、特征、影响因素、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理论体系,进而构建了营建方法体系。以成都作为研究案例地,对其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要素、空间结构和几个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景观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针对景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最后,论文对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策略进行了概括,提倡营造人性化和体验性的休闲农业景观,并注重景观与城市的动态发展相结合。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要素、空间结构和演化过程的概括和总结。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要素可以分为3大类、9中类、67小类,空间结构为“三带”模式,由城市核心建成区向外依次是近郊生活农乐带、中郊生产采摘带、远郊生态度假带。其空间结构的演化经历单核模式、核轴模式、核网模式、带状模式四个阶段。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空间结构嬗变机理的解释模型分别为增长极模型、点轴模型、网络模型和圈层模型。2、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动力机制和景观效应的研究。维系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动力系统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分别是需求系统、供给系统和支持系统。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在生态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审美层面、发展层面和控制层面均有良好的景观效应,有助于实现区域生态平衡、延续地域文脉、增加居民的存在感和依附感、引导审美取向、统筹城乡发展并控制城市无序蔓延。3、环城休闲农业景观依托模式的概括及营建方法体系的构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所依托的经营模式包括农家乐、市民农园、观光农园、教育农园、银发农园、休闲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度假村、农业主题公园和历史古镇;其所依托的组织模式分为农户分散型、政府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三种。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的方法体系在内容上包括前期策划、目标定位与项目决策、项目规划和成果产出四大部分。4、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特征、现存问题、提升策略的研究。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基本符合“三带”模式,现状景观存在资源分布不均、产品缺乏创新、乡土意识欠缺、带状联系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三带模式、圈层发展,带中有线、片区发展,配套建设、重点发展,传承文化、乡土发展四项景观提升对策。5、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策略的提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是一个复合体系,对其的营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坚持生态保护、参与体验、适地适建、城乡互动原则,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加强资源保护、遵循带状发展、突出风土特色、强化动力机制等策略,对景观的营建过程进行把控。
二、花卉旅游区的生态影响评价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花卉旅游区的生态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审美感知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标准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现实问题 |
1.1.2 学科问题 |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
1.4.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感知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城市湿地公园相关理论 |
2.1.1 城市湿地公园概念 |
2.1.2 湿地公园类型 |
2.1.3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2.2 生态—审美感知相关理论 |
2.2.1 感知与认知 |
2.2.2 生态美学 |
2.2.3 生态—审美感知 |
2.3 扎根理论 |
2.3.1 扎根理论的起源与流派 |
2.3.2 扎根理论的特征 |
2.3.3 扎根理论的应用 |
2.4 使用后评价 |
2.4.1 使用后评价概念及类型 |
2.4.2 使用后评价的发展历程 |
2.4.3 使用后评价的应用 |
2.4.4 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方法 |
2.5 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
3 城市湿地公园研究对象选择与分析 |
3.1 同类型对象研究 |
3.1.1 国家湿地公园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
3.1.2 本研究的界定 |
3.2 研究对象选择 |
3.2.1 选择依据 |
3.2.2 选择结果 |
3.3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
3.3.1 场地概况 |
3.3.2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
3.3.3 水体设计 |
3.3.4 植物设计 |
3.3.5 地形设计 |
3.3.6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总结 |
3.4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
3.4.1 场地概况 |
3.4.2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
3.4.3 水体设计 |
3.4.4 植物设计 |
3.4.5 地形设计 |
3.4.6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现存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构建 |
4.1 公众感知标准 |
4.1.1 调研方法及步骤 |
4.1.2 资料收集 |
4.1.3 访谈过程 |
4.1.4 受访者类型划分 |
4.1.5 数据分析 |
4.1.6 标准构建 |
4.2 专家认知标准 |
4.2.1 研究步骤 |
4.2.2 文献分析 |
4.2.3 专家访谈 |
4.2.4 标准构建 |
4.3 设计评价标准 |
4.3.1 研究方法 |
4.3.2 文献收集 |
4.3.3 标准构建 |
4.4 三类不同标准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湿地公园典型节点空间设计影响因子提取 |
5.1 典型节点空间选取 |
5.1.1 选取原则、方法及步骤 |
5.1.2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区 |
5.1.3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区 |
5.1.4 确定设计影响因子 |
5.2 问卷设计与回收 |
5.2.1 问卷设计原则 |
5.2.2 问卷结构 |
5.2.3 问卷收集 |
5.3 数据分析 |
5.3.1 分析方法 |
5.3.2 基础数据分析 |
5.3.3 坑塘湿地设计影响因子分析 |
5.3.4 生态安全岛设计影响因子分析 |
5.3.5 溪涧湿地设计影响因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城市湿地公园节点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应用 |
6.1 优化节点空间选取 |
6.2 坑塘湿地优化 |
6.2.1 场景2 优化策略 |
6.2.2 场景4 优化策略 |
6.3 生态安全岛优化 |
6.3.1 场景10 优化策略 |
6.3.2 .场景17 优化策略 |
6.4 溪涧湿地优化 |
6.4.1 场景20 优化策略 |
6.4.2 场景26 优化策略 |
6.4.3 场景28 优化策略 |
6.5 优化结果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调查问卷 |
附录—Ⅴ 生态安全岛数据分析表格 |
附录—Ⅵ 溪涧湿地数据分析表格 |
致谢 |
(2)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寒地城市运动的国际化视野 |
1.1.2 我国寒地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
1.1.3 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建设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寒地城市 |
2.1.1 寒地城市定义 |
2.1.2 寒地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分类 |
2.1.3 寒地城市因气候受到的影响 |
2.2 郊野公园 |
2.2.1 郊野公园的定义 |
2.2.2 郊野公园的分类和功能特点 |
2.2.3 当前郊野公园建设中的问题 |
2.3 生态修复 |
2.3.1 恢复生态学 |
2.3.2 生态修复 |
2.3.3 寒地城市生态修复 |
2.4 其他理论基础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寒地人群活动行为理论 |
2.4.3 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理念 |
2.5 小结 |
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的实践基础 |
3.1 寒地城市的地域性特征和发展困境 |
3.1.1 自然特征 |
3.1.2 产业特征 |
3.1.3 人文特征 |
3.1.4 寒地城市发展面临的整体困境 |
3.2 郊野公园对于寒地城市发展的作用 |
3.2.1 寒地城市的地域特点对郊野公园建设的有利影响 |
3.2.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建设的难点 |
3.2.3 郊野公园对寒地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
3.3 生态修复为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提供的指导 |
3.3.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需解决的生态问题 |
3.3.2 生态修复与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的关系 |
3.3.3 生态修复理论在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的指导与应用 |
3.4 小结 |
4 国内外案例分析 |
4.1 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园 |
4.1.1 项目概况 |
4.1.2 生态修复策略 |
4.1.3 参考价值 |
4.2 日本国营泷野铃兰丘陵公园 |
4.2.1 项目概况 |
4.2.2 设计分析 |
4.2.3 参考价值 |
4.3 哈尔滨群力公园 |
4.3.1 项目概况 |
4.3.2 设计目标 |
4.3.3 生态修复策略 |
4.3.4 参考价值 |
4.4 Valld’en Joan填埋场景观恢复工程 |
4.4.1 项目概况 |
4.4.2 生态修复策略 |
4.4.3 参考价值 |
4.5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山区景观修复项目 |
4.5.1 项目概况 |
4.5.2 生态修复策略 |
4.5.3 案例借鉴 |
4.6 阿尔卑斯山高寒生态系统修复 |
4.6.1 生态系统退化原因 |
4.6.2 修复措施 |
4.6.3 借鉴意义 |
4.7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修复 |
4.7.1 区域概况 |
4.7.2 生态问题 |
4.7.3 修复措施 |
4.7.4 借鉴意义 |
4.8 小结 |
5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原则、目标与内容研究 |
5.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
5.1.1 基于寒地自然观的人地协调设计原则 |
5.1.2 基于寒地地域观的气候特色设计原则 |
5.1.3 基于寒地生态观的景观可持续设计原则 |
5.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目标 |
5.2.1 场地生态基底的完善 |
5.2.2 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
5.2.3 保护生物提高物种多样性 |
5.2.4 打造宜居的寒地城市户外活动空间 |
5.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内容 |
5.3.1 场地生态修复 |
5.3.2 植被生态修复 |
5.3.3 水体生态修复 |
5.3.4 大气生态修复 |
5.4 小结 |
6 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
6.1 构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 |
6.1.1 构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方法 |
6.1.2 选取合适的生态修复评价因子 |
6.1.3 基于GIS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
6.1.4 叠加风环境分析的生态功能区划分 |
6.2 公园骨架梳理——不同斑块生态修复 |
6.2.1 生态高敏感区 |
6.2.2 生态中低敏感区修复 |
6.2.3 生态不敏感区修复 |
6.3 完善公园要素——景观基质功能与布局 |
6.3.1 功能组团营造 |
6.3.2 道路布局优化 |
6.3.3 植物配置优化 |
6.4 配套服务设施系统的营造 |
6.4.1 构筑物设计 |
6.4.2 游步道系统设计 |
6.4.3 基础设施设计 |
6.5 节事活动营造与宣传 |
6.5.1 冰雪节事营造 |
6.5.2 与自然教育相结合的活动营造 |
6.5.3 与智慧园林相结合的活动宣传 |
6.6 小结 |
7 项目实践——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景观设计 |
7.1 项目概况 |
7.1.1 区位概况 |
7.1.2 上位规划 |
7.1.3 城市概况 |
7.1.4 周边环境 |
7.1.5 场地分析 |
7.2 设计愿景 |
7.2.1 设计原则 |
7.2.2 设计目标 |
7.2.3 设计依据 |
7.3 总体设计 |
7.3.1 设计策略 |
7.3.2 总平面图 |
7.3.3 功能分区 |
7.3.4 鸟瞰图 |
7.4 分区设计 |
7.4.1 居民运动休闲区 |
7.4.2 中心观赏区 |
7.4.3 森林生态保育区 |
7.4.4 废弃地修复展示区 |
7.4.5 荒地改造入口区 |
7.4.6 深坑花园区 |
7.4.7 郊野景观体验区 |
7.5 专项设计 |
7.5.1 寒地景观专项设计 |
7.5.2 生态修复专项设计 |
7.5.3 交通专项设计 |
7.5.4 水系专项设计 |
7.5.5 智慧专项设计 |
7.5.6 节事活动专项设计 |
7.5.7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设计 |
7.6 经济技术指标 |
7.6.1 用地平衡表 |
8 总结 |
8.1 研究总结 |
8.2 经验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3)生态文明视角下浙江奉化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休闲农业的概念与特性 |
2.1.1 休闲农业的概念 |
2.1.2 休闲农业的特性 |
2.2 生态文明的概念与特征 |
2.2.1 生态文明的概念 |
2.2.2 生态文明的特征 |
2.3 理论基础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农业多功能理论 |
2.3.3 外部性理论 |
2.3.4 产业融合理论 |
2.4 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
2.4.1 生态文明建设是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2.4.2 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
第三章 生态文明视角下奉化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评价 |
3.1 奉化休闲农业发展条件 |
3.1.1 自然环境条件 |
3.1.2 社会经济基础 |
3.1.3 农业资源 |
3.1.4 历史文化底蕴 |
3.2 奉化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
3.2.1 黄贤森林公园模式 |
3.2.2 滕头生态农业模式 |
3.2.3 岩头古村落模式 |
3.2.4 发展模式小结 |
3.3 奉化休闲农业的生态影响综合评价 |
3.3.1 休闲农业生态化的特点 |
3.3.2 休闲农业的生态影响分析 |
3.3.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奉化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4.1 农业资源面临的压力增大 |
4.1.1 耕地资源日渐稀缺 |
4.1.2 农业用水利用率不高 |
4.1.3 洪涝灾害频发,抗灾能力较低 |
4.2 休闲产品总体的同质化 |
4.2.1 项目产品缺乏创新 |
4.2.2 乡村文化特色的挖掘不够深入 |
4.2.3 知名品牌较少 |
4.3 农村环境问题突出 |
4.3.1 部分农业要素对土壤影响较大 |
4.3.2 农村污染源多,环境治理不到位 |
4.3.3 农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
4.4 公民生态保护意识不足 |
4.4.1 本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较为薄弱 |
4.4.2 游客群体的素质高低不一 |
4.4.3 乡村对环保的宣传有所欠缺 |
第五章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经验 |
5.1 欧洲休闲农业的模式 |
5.1.1 发展概况与主要模式 |
5.1.2 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模式 |
5.1.3 经验借鉴 |
5.2 台湾休闲农业的模式 |
5.2.1 发展概况与主要模式 |
5.2.2 桃米村社区营造模式 |
5.2.3 经验借鉴 |
5.3 北京休闲农业的模式 |
5.3.1 发展概况与主要模式 |
5.3.2 门头沟区域联动模式 |
5.3.3 经验借鉴 |
第六章 奉化生态休闲农业提升发展对策 |
6.1 保护农业资源,提高使用效率 |
6.1.1 保护现有的耕地,转变发展模式 |
6.1.2 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6.1.3 重视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 |
6.2 注重品牌意识,促进休闲农业项目差异化发展 |
6.2.1 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提高休闲产品的创新能力 |
6.2.2 挖掘乡村文化特色,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
6.2.3 立足已有品牌,重点提升知名度 |
6.3 集中治理环境污染,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
6.3.1 推广有机农业,促进生态平衡 |
6.3.2 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控制污染源头 |
6.3.3 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生态建设与农业旅游的有机融合 |
6.4 提高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 |
6.4.1 普及环保知识,提高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
6.4.2 营造景区生态氛围,增强游客的责任意识 |
6.4.3 加强政府引导,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 |
(4)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活动的向往 |
1.1.2 国家政策的不断引导 |
1.1.3 重庆山地乡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
1.1.4 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协调发展的需要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对象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础理论研究 |
2.1 山地乡村景观 |
2.1.1 山地乡村景观的概念 |
2.1.2 山地乡村景观的分类 |
2.1.3 重庆山地乡村景观的构成及特征 |
2.1.4 山地乡村景观的特点 |
2.2 乡村旅游活动 |
2.2.1 乡村旅游活动相关概念 |
2.2.2 乡村旅游活动分类 |
2.2.3 乡村旅游活动的特点 |
2.3 耦合协调理论 |
2.4 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协同理论 |
2.4.2 系统理论 |
2.4.3 农旅产业融合理论 |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5 环境承载力理论 |
2.4.6 RMP理论 |
第3章 重庆代表性乡村旅游与山地乡村景观调研 |
3.1 重庆山地乡镇现状分析 |
3.2 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资源优势分析 |
3.2.1 独具特色的山地乡村自然风光 |
3.2.2 人文资源丰富 |
3.2.3 发展潜力较大 |
3.3 现状调查与说明 |
3.3.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3.3.2 调查原则 |
3.4 代表性乡村案例分析 |
3.4.1 重庆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 |
3.4.2 重庆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 |
3.4.3 重庆渝北区茨竹镇放牛坪村 |
3.4.4 重庆巴南区跳石镇梁岗村 |
3.4.5 重庆荣昌区万灵镇大荣寨社区 |
3.5 调查结果分析 |
3.5.1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
3.5.2 旅游活动现状 |
3.5.3 景观活动耦合协调度现状分析 |
第4章 旅游活动与山地乡村景观耦合评价与对策研究 |
4.1 重庆山地乡村景观与旅游活动耦合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
4.1.1 AHP法原理 |
4.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依据 |
4.1.3 数据来源 |
4.1.4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1.5 进行专家评价并构造判断矩阵 |
4.1.6 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设定 |
4.2 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协调度分析思路 |
4.2.1 理论前提——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4.2.2 实证过程——耦合协调度案例研究 |
4.2.3 意见反馈——耦合协调度优化策略 |
4.3 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现状问题分析 |
4.4 耦合协调发展对策 |
4.4.1 科学规划与山地乡村景观相耦合的旅游活动 |
4.4.2 旅游活动规模与环境承载容量协调匹配 |
4.4.3 旅游活动开发与优化山地景观空间布局协同发展 |
第5章 实证分析——重庆市永宁寺村景观活动耦合提升方案 |
5.1 项目概括 |
5.1.1 永宁寺村区位分析 |
5.1.2 永宁寺村现状风貌 |
5.2 永宁寺村景观活动耦合协调度现状分析 |
5.2.1 景观类型分析 |
5.2.2 永宁寺村旅游活动现状分析 |
5.2.3 永宁寺村景观活动耦合协调度现状分析 |
5.3 设计原则及定位 |
5.3.1 设计原则 |
5.3.2 项目定位 |
5.4 永宁寺村景观活动耦合协调发展策略 |
5.4.1 利用自然景观的原生性与旅游活动相结合 |
5.4.2 注重乡土性人文景观与旅游活动空间的营造 |
5.4.3 加强特色景观的塑造与旅游活动的趣味性 |
5.4.4 导入容量影响评价系统在耦合关系中的运用 |
5.4.5 发挥政府、民间组织与村民的作用 |
5.4.6 优化永宁寺村旅游景观空间布局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罗平“花之眼”农业公园景观再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述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选点与意义 |
1.3.1 研究选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其概念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 |
2.1.2 农业公园 |
2.1.3 基本特征 |
2.2 相关理论 |
2.2.1 景观再生理论 |
2.2.2 农业美学理论 |
2.2.3 旅游融合理论 |
2.3 农业公园再生设计原则 |
2.3.1 三产融合原则 |
2.3.2 生态性原则 |
2.3.3 文化性原则 |
2.3.4 艺术性原则 |
2.4 景观再生设计特征 |
第三章 前期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环境 |
3.1.3 社会文化分析 |
3.1.4 社会经济发展 |
3.2 场地分析 |
3.2.1 GIS空间分析 |
3.2.2 场地现状分析 |
3.3 旅游发展条件 |
3.3.1 旅游资源类型 |
3.3.2 旅游综合评价 |
3.3.3 旅游市场分析 |
3.4 SWOT分析 |
3.5 农业公园景观再生设计对策 |
3.5.1 景观视觉再生 |
3.5.2 景观生态再生 |
3.5.3 景观植物再生 |
3.5.4 场地资源再生 |
3.5.5 景观文化再生 |
3.6 案例借鉴 |
3.6.1 国内案例 |
3.6.2 国外案例 |
第四章 总体规划设计 |
4.1 设计依据 |
4.1.1 法律法规 |
4.1.2 相关标准 |
4.1.3 相关规划 |
4.1.4 相关文件 |
4.2 总体设计 |
4.2.1 设计原则 |
4.2.2 设计范围 |
4.2.3 设计定位 |
4.2.4 形象定位 |
4.3 总体规划设计 |
4.3.1 空间布局规划 |
4.3.2 总体规划方案 |
4.3.3 功能区分布规划 |
4.4 专项规划 |
4.4.1 道路规划 |
4.4.2 竖向规划 |
4.4.3 视线分析 |
4.4.4 供水排水规划 |
4.4.5 公共服务设施 |
4.4.6 植物景观规划 |
4.4.7 生态设计 |
第五章 深化设计 |
5.1 民族风情区设计 |
5.1.1 节点详细设计 |
5.1.2 小品大样 |
5.1.3 效果图展示 |
5.2 花海休闲区设计 |
5.2.1 节点详细设计 |
5.2.2 小品大样 |
5.2.3 效果图展示 |
5.3 花浪游憩区设计 |
5.3.1 节点详细设计 |
5.3.2 效果图展示 |
5.4 农业文创区设计 |
5.4.1 节点详细设计 |
5.4.2 小品大样 |
5.4.3 效果图展示 |
5.5 导视系统设计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文化专题研究 |
附录B 产业政策研究 |
附录C 基于AutoCAD地形图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乡村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面临发展困境 |
1.1.2 国家层面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
1.1.3 旅游发展亟需规划引导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乡村振兴研究动态 |
1.3.1 国外动态 |
1.3.2 国内动态 |
1.4 国内外乡村旅游规划研究动态 |
1.4.1 国外动态 |
1.4.2 国内动态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跨学科研究法 |
1.6.3 案例分析法 |
1.6.4 实地调查法 |
1.7 技术路线 |
2 旅游振兴乡村的理论及案例基础 |
2.1 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性研究 |
2.1.1 乡村旅游相关概念 |
2.1.2 乡村振兴的理念主张 |
2.1.3 旅游与振兴关系界定 |
2.2 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旅游理论 |
2.2.2 环城游憩带理论 |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5 产业融合理论 |
2.3 旅游振兴乡村的案例探讨 |
2.3.1 日本白川乡合掌村 |
2.3.2 黑龙江林海雪乡 |
2.3.3 成都三圣花乡五朵金花 |
2.3.4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 |
2.4 对于乡村旅游规划的启示借鉴 |
2.4.1 旅游振兴乡村的关注重点 |
2.4.2 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规划的关键任务 |
2.5 本章小结 |
3 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研究框架 |
3.1 规划技术流程 |
3.1.1 规划准备与启动 |
3.1.2 寒地乡村振兴条件分析研判 |
3.1.3 方案制定及成果编制 |
3.1.4 振兴结果评价反馈 |
3.2 规划模式构建 |
3.2.1 规划思路 |
3.2.2 规划原则 |
3.2.3 寒地适用性 |
3.3 本章小结 |
4 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方法构建 |
4.1 规划定位 |
4.1.1 定位内容 |
4.1.2 定位方法 |
4.2 旅游产品及项目规划 |
4.2.1 项目特点 |
4.2.2 项目策划方法 |
4.3 空间布局整合 |
4.3.1 空间布局流程 |
4.3.2 分区布局方法 |
4.4 乡村设施提升 |
4.4.1 基础配套设施 |
4.4.2 旅游服务设施 |
4.5 寒地乡村特色形象塑造 |
4.5.1 乡村形象理论基础 |
4.5.2 乡村特色形象策划方法 |
4.6 旅游运营管理与环境保护 |
4.6.1 运营管理 |
4.6.2 环境保护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5 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以五常市二河乡新发村为例 |
5.1 旅游振兴乡村的背景研究 |
5.1.1 区域概况 |
5.1.2 旅游资源调查评价 |
5.1.3 区域旅游市场认知 |
5.1.4 乡村发展现状分析 |
5.2 规划定位 |
5.2.1 旅游发展定位 |
5.2.2 乡村产业定位 |
5.3 空间布局及项目策划 |
5.3.1 总体布局 |
5.3.2 分区项目规划 |
5.3.3 主题活动及游线设计 |
5.4 基础设施提升规划 |
5.4.1 公共服务设施 |
5.4.2 道路交通设施 |
5.4.3 给排水设施 |
5.4.4 环境卫生设施 |
5.5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5.5.1 住宿设施 |
5.5.2 餐饮设施 |
5.5.3 标识导向设施 |
5.6 乡村特色形象规划 |
5.6.1 形象策划 |
5.6.2 形象宣传及推广营销策略 |
5.7 乡村旅游环境保护与运营管理 |
5.7.1 环境容量分区控制 |
5.7.2 乡村资源保护 |
5.7.3 运营管理模式 |
5.8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湘西地区 |
1.2.2 山地生态旅游 |
1.2.3 生态旅游规划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
1.4.1.1 文献分析法 |
1.4.1.2 演绎法 |
1.4.1.3 层次分析法(AHP)和神经网络模型(SOM) |
1.4.1.4 问卷调查法 |
1.4.1.5 基于ARCGIS10.2 软件平台的空间数据统计和分析 |
1.4.1.6 基于RS技术遥感影像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
2.1.1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2.1.1.1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辨析 |
2.1.1.2 生态旅游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
2.1.1.3 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
2.1.2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2.1.2.1 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 |
2.1.2.2 国内生态旅游的概念 |
2.1.2.3 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
2.1.3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1.3.1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
2.1.3.2 基于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 |
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
2.2.1 国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
2.2.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
2.2.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
2.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进展 |
2.2.2 国内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
2.2.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
2.2.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进展 |
2.2.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践研究进展 |
2.2.3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3.1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
2.2.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发展趋势 |
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1.1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
2.3.1.2 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 |
2.3.1.3 景观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3.2 文化生态学理论 |
2.3.2.1 文化生态学的原理 |
2.3.2.2 文化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
2.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
2.3.3.3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3.4 资源环境科学理论 |
2.3.4.1 资源环境学概念及起源 |
2.3.4.2 资源环境学在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构建 |
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
3.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 |
3.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的构架 |
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关系 |
3.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 |
3.2.1.1 客源系统中游客体验的相关概述 |
3.2.1.2 支撑系统中的生态旅游策划 |
3.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目的地系统和特殊系统 |
3.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结构 |
3.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
3.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 |
3.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
3.4 基于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要素 |
3.4.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 |
3.4.1.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
3.4.1.2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量化评价的类型 |
3.4.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综合评价 |
3.4.2.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
3.4.2.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及其主体功能区划 |
3.4.2.3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测评 |
3.4.3 基于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和设计 |
3.4.3.1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
3.4.3.2 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在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选址的应用 |
3.4.3.3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转型升级 |
3.5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和环境解说规划 |
3.5.1 社区参与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阶段 |
3.5.2 社区参与到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保障性措施 |
3.5.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环境解说规划 |
3.5.3.1 环境解说规划的概念及必要性 |
3.5.3.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解说规划系统要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规划响应 |
4.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
4.1.1 湘西区位及资源统计 |
4.1.1.1 湘西区位简介 |
4.1.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统计 |
4.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
4.1.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内容 |
4.1.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
4.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和特征 |
4.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
4.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
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评价 |
4.2.1 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 |
4.2.1.1 评价原则 |
4.2.1.2 评价内容 |
4.2.2 评价方法 |
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及评价标准 |
4.2.3.3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
4.2.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2.4 本节小结 |
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评价研究 |
4.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
4.3.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3.2.1 数据来源 |
4.3.2.2 研究方法 |
4.3.3 结果分析 |
4.3.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类型特征 |
4.3.3.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均衡特征 |
4.3.3.3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密度特征 |
4.3.3.4 生态旅游资源交通结构特征 |
4.3.4 相关结论 |
4.4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响应和保护策略 |
4.4.1 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
4.4.1.1 生态旅游概念不清晰导致资源开发定位不准确 |
4.4.1.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互补性弱,开发同质性强 |
4.4.1.3 无序无度盲目开发造成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
4.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规划响应 |
4.4.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开发时序规划 |
4.4.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竞合策略 |
4.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之间的交通优化措施 |
4.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协调机制 |
4.4.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与政策协调 |
4.4.3.2 制定严格明确的法律和管理体系 |
4.4.3.3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保护的成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量化评价及保护规划研究 |
5.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及现状 |
5.1.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 |
5.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内部环境现状 |
5.1.2.1 湘西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
5.1.2.2 湘西人文生态旅游环境 |
5.1.2.3 湘西经济生态旅游环境 |
5.1.2.4 湘西地区社会生态环境 |
5.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环境现状 |
5.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政治环境 |
5.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经济环境 |
5.1.3.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社会环境 |
5.2 基于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
5.2.1 生态旅游环境适应性评价的概念和原则 |
5.2.1.1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
5.2.1.2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
5.2.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
5.2.2.1 评价方法 |
5.2.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3 指标选取及量化统计 |
5.2.3.1 指标选取 |
5.2.3.2 指标量化统计 |
5.2.4 数据分析 |
5.2.4.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安全评价 |
5.2.4.2 山地生态旅游气候环境舒适性评价 |
5.2.4.3 山地生态旅游NDVI分析 |
5.2.5 评价结果 |
5.2.5.1 不适宜区域 |
5.2.5.2 低适宜区域 |
5.2.5.3 中适宜区域 |
5.2.5.4 高适宜区域 |
5.2.6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
5.2.6.1 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划定之间的关系 |
5.2.6.2 湘西山地主体功能区及亚体旅游景观划分 |
5.2.6.3 生态红线划定视角下的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
5.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调控策略研究 |
5.3.1 区位简介及数据来源 |
5.3.1.1 研究区域 |
5.3.1.2 数据来源 |
5.3.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 |
5.3.2.1 评价指标选取 |
5.3.2.2 评价方法 |
5.3.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容量测算结果与分析 |
5.3.3.1 旅游空间容量 |
5.3.3.2 旅游生态容量 |
5.3.3.3 旅游心理容量 |
5.3.3.4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
5.3.4 基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策略 |
5.3.4.1 外部宏观调控 |
5.3.4.2 内部管理调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规划布局及具体设计研究 |
6.1 景观格局评价视角下的山地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及景观规划 |
6.1.1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
6.1.1.1 社会经济环境 |
6.1.1.2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
6.1.1.3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
6.1.2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
6.1.2.1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
6.1.2.2 研究方法及数据提取 |
6.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
6.1.3.1 景观要素构成 |
6.1.3.2 景观异质性特征 |
6.1.3.3 景观多样性特征 |
6.1.4 存在问题及调整优化 |
6.1.4.1 存在问题 |
6.1.4.2 调整优化 |
6.1.5 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 |
6.1.5.1 生态旅游景观斑块布局 |
6.1.5.2 生态旅游景观廊道布局 |
6.1.5.3 生态旅游景观空间结构及功能划分 |
6.2 基于景观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规划设计 |
6.2.1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
6.2.2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空间选址研究 |
6.2.2.1 游览设施空间选址的研究方法 |
6.2.2.2 研究区域游览设施现状及备选样地的确定 |
6.2.2.3 备选地址的景观视觉评价 |
6.2.2.4 游览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 |
6.2.3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材料选择 |
6.2.4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外观设计 |
6.2.4.1 游步道设计 |
6.2.4.2 休息亭设计 |
6.2.4.3 水榭设计 |
6.2.4.4 观景台设计 |
6.3 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保护区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3.1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核心观点 |
6.3.1.1 文化生态学的诞生及定义 |
6.3.1.2 文化生态学的内在结构及表现形式 |
6.3.2 本土文化景观要素的整理和分析 |
6.3.2.1 文化生态景观要素整理 |
6.3.2.2 聚落景观的空间分析 |
6.3.3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旅游服务设施设计原则及方法 |
6.3.3.1 设计原则 |
6.3.3.2 设计方法 |
6.3.4 保护区内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3.4.1 游客中心设计 |
6.3.4.2 生态旅馆 |
6.3.4.3 环保厕所 |
6.3.4.4 餐饮设施规划 |
6.3.4.5 购物设施 |
6.3.4.6 景观标识设施 |
6.3.5 保护区外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3.5.1 酉水简介 |
6.3.5.2 演绎多元文化共生导向下的景观空间结构 |
6.3.5.3 再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节点 |
6.4 八大公山保护区内部的基础设施规划 |
6.4.1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
6.4.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及现状 |
6.4.2.1 八大公山基础设施现状 |
6.4.3 八大公山交通设施规划 |
6.4.3.1 八大公山外部交通规划 |
6.4.3.2 八大公山景区内部交通规划 |
6.4.3.3 景区内部交通设施设计 |
6.4.4 八大公山给水排水规划 |
6.4.4.1 八大公山给水预测及水源 |
6.4.4.2 八大公山排水预测及处理方案 |
6.5 保护区环境教育导向下的解说设施规划设计 |
6.5.1 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设施现状及问题 |
6.5.2 基于SMRM模型的解说设施规划系统 |
6.5.2.1. 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环境解说——“为什么解说” |
6.5.2.2 解说受众分析——“为谁解说” |
6.5.2.3 解说内容分析——“解说什么” |
6.5.2.4 解说设施的选择——“如何解说”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和评估 |
7.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概述 |
7.1.1 概念辨析 |
7.1.1.1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 |
7.1.1.2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 |
7.1.1.3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关系 |
7.1.2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内容 |
7.2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管理 |
7.2.1 生态旅游规划编制管理 |
7.2.1.1 规划编制组织 |
7.2.1.2 规划编制程序 |
7.2.1.3 规划评审 |
7.2.2 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管理 |
7.2.2.1 组织管理 |
7.2.2.2 人才建设 |
7.2.2.3 法律法规 |
7.2.3 生态旅游规划监督管理 |
7.2.3.1 制定全面严格的监督机制 |
7.3 山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以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
7.3.1 生态旅游规划社区参与概述 |
7.3.1.1 社区参与的缘起及概念 |
7.3.1.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意义 |
7.3.1.3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及方式 |
7.3.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现状 |
7.3.2.1 八大公山社区参与的问题 |
7.3.2.2 八大公山居民社区参与的态度 |
7.3.3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对策研究 |
7.3.3.1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决策 |
7.3.3.2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 |
7.3.3.3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机制 |
7.3.3.4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保护 |
7.3.4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保障机制 |
7.3.4.1 教育培训保障 |
7.3.4.2 组织制度保障 |
7.3.4.3 法律法规保障 |
7.4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相结合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评估策略研究 |
7.4.1 传统旅游规划评估所存在的问题 |
7.4.2 生态旅游规划的评估方法及数据来源 |
7.4.3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4.3.1 规划评估内容 |
7.4.3.2 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的结果、结论和展望 |
8.1 论文结果与结论 |
8.2 局限性及展望 |
8.2.1 研究局限性 |
8.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昆嵛山旅游开发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对建设项目生态影响的研究概况 |
2.1.2 国内对建设项目生态影响的研究现状 |
2.2 理论基础 |
2.2.1 项目投资决策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学理论 |
2.2.4 生态影响评价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昆嵛山旅游开发项目概述及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昆嵛山旅游开发项目概述 |
3.1.1 建设地点 |
3.1.2 建设内容 |
3.1.3 建设进度计划及实施现状 |
3.2 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工作路线 |
3.2.2 评价指标体系 |
3.3 本章小结 |
4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4.1 现状调查内容与方法 |
4.1.1 调查内容 |
4.1.2 调查方法 |
4.2 敏感保护目标现状评价 |
4.3 自然资源现状评价 |
4.3.1 土地资源现状评价 |
4.3.2 生物资源现状评价 |
4.3.3 水资源现状评价 |
4.4 自然环境现状评价 |
4.4.1 生态系统现状评价 |
4.4.2 景观资源现状评价 |
4.5 社会环境现状评价 |
4.5.1 居民收入水平现状评价 |
4.5.2 人居环境现状评价 |
4.6 主要生态问题调查 |
4.7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总结 |
4.8 本章小结 |
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5.1 评价内容与方法 |
5.2 敏感保护目标生态影响评价 |
5.2.1 与昆嵛山自然保护区有关管控要求的符合性分析 |
5.2.2 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评价 |
5.3 自然资源环境影响评价 |
5.3.1 土地资源影响评价 |
5.3.2 生物资源影响评价 |
5.3.3 水资源影响评价 |
5.4 自然环境生态影响评价 |
5.4.1 生态系统影响评价 |
5.4.2 景观环境影响评价 |
5.5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
5.5.1 居民收入水平影响评价 |
5.5.2 人居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5.6 生态风险分析 |
5.6.1 生态风险源识别 |
5.6.2 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
5.7 生态影响评价总结 |
5.8 本章小结 |
6 生态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 |
6.1 生态影响评价结论 |
6.2 项目的优化调整建议 |
6.3 生态环境风险影响进一步减缓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学术贡献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总体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现代化发展新形态 |
1.1.2 泛旅游时代的如期到来 |
1.1.3 生态旅游发展日益旺盛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生态旅游 |
2.1.2 旅游走廊 |
2.2 相关理论梳理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 |
2.2.3 “点—轴”理论 |
2.2.4 绿道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2.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2.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分析 |
3.1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发展环境分析 |
3.1.1 自然生态环境 |
3.1.2 社会文化环境 |
3.1.3 社会经济环境 |
3.1.4 旅游市场环境 |
3.2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
3.2.1 旅游资源数量及类型梳理 |
3.2.2 生态旅游资源禀赋差异分析 |
3.2.3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3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
3.3.1 传统普适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
3.3.2 生态旅游视角下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
3.3.3 评价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的总体框架构建 |
4.1 生态旅游走廊解析 |
4.1.1 理论内涵 |
4.1.2 基本特征 |
4.1.3 发展模式 |
4.2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的功能筹划 |
4.2.1 生态环境保护 |
4.2.2 区域交通优化 |
4.2.3 生态旅游开发 |
4.3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的空间组织 |
4.3.1 空间要素提取与整合 |
4.3.2 生态旅游走廊空间结构组建 |
4.3.3 生态旅游走廊空间结构布局 |
4.4 本章小结 |
5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的发展策略 |
5.1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
5.1.1 治理矿山地质环境 |
5.1.2 合理利用生态农田 |
5.1.3 保护秦岭生态峪道 |
5.1.4 完善城乡绿地空间 |
5.2 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
5.2.1 建立适宜生态旅游产品谱系 |
5.2.2 增强景点景区聚集辐射能力 |
5.2.3 发挥旅游线路廊道串联作用 |
5.2.4 展现旅游板块形象特色魅力 |
5.3 区域交通优化策略 |
5.3.1 建设慢行游憩绿道 |
5.3.2 完善道路服务设施 |
5.3.3 美化道路沿途景观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图纸目录 |
表目录 |
附表 |
(10)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1.1. 城市之张: 快速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景观的冲击 |
1.1.2. 时代之需: 城市与乡村对环城游憩和休闲农业的需求 |
1.1.3. 政策之倡: 国家政策提倡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
1.1.4. 农业之殇: 休闲农业遍地开花、景观堪忧 |
1.1.5. 课题之基: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成为本研究重要基础 |
1.2.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经验总结 |
1.2.1. 国外与我国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1.2.2. 我国大陆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1.2.3. 经验总结 |
1.3. 休闲农业和休闲农业景观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对休闲农业的研究进展 |
1.3.2. 国内外对休闲农业景观的研究进展 |
1.3.3. 评述及趋势 |
1.4. 环城游憩带研究进展 |
1.4.1. 环城游憩带概念的相关研究 |
1.4.2. 环城游憩带特征的相关研究 |
1.4.3. 我国几个城市的环城游憩带横向比较 |
1.5. 释题: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提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 |
1.6.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体系、技术路线和方法 |
1.6.1. 研究意义 |
1.6.2. 内容体系 |
1.6.3. 研究方法 |
1.6.4. 研究框架 |
2.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的提出与内涵 |
2.1.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提出的可能性 |
2.1.1. 环城游憩带与休闲农业的互通关系 |
2.1.2. 游憩与景观的互通关系 |
2.2.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提出的必要性 |
2.2.1. 城乡层级空间影响休闲农业景观的空间结构 |
2.2.2. 休闲农业景观需要尊重风土的决定性作用 |
2.3.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内涵 |
2.4. 本章小结 |
3.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要素、结构及影响因素 |
3.1. 景观要素 |
3.1.1. 选取原则 |
3.1.2. 选取方法 |
3.1.3. 选取过程及结果 |
3.2. 景观空间结构 |
3.2.1. 景观空间要素识别 |
3.2.2. 景观空间结构 |
3.3. 景观分类 |
3.4. 景观特征 |
3.4.1. 整体性与层次性 |
3.4.2. 全域性与地方性 |
3.4.3. 多样性与单一性 |
3.4.4. 动态性与稳定性 |
3.5. 影响因素 |
3.5.1. 旅游城镇化 |
3.5.2. 市场需求 |
3.5.3. 农业资源 |
3.5.4. 交通设施 |
3.5.5. 政策保障 |
3.6. 本章小结 |
4.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动力机制和效应分析 |
4.1. 动力机制 |
4.1.1. 要素与结构 |
4.1.2. 动力机制 |
4.2 景观效应分析 |
4.2.1. 生态层面:有助于实现区域生态平衡 |
4.2.2. 文化层面:有助于地域文脉的延续 |
4.2.3. 社会层面:有助于增加存在感、依附感 |
4.2.4. 审美层面:有助于审美引导 |
4.2.5. 发展层面:有助于城乡统筹,共同发展 |
4.2.6. 控制层面:有助于控制城市无序扩张 |
4.3. 本章小结 |
5.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依托模式和营建方法体系 |
5.1. 依托模式 |
5.1.1. 依托的经营模式 |
5.1.2. 依托的组织模式 |
5.2. 方法体系 |
5.2.1. 当前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方式 |
5.2.2.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营建方法体系 |
5.3. 本章小结 |
6.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实证研究 |
6.1. 数据资料来源 |
6.2. 成都概况 |
6.2.1. 研究区域概况 |
6.2.2. 成都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
6.2.3. 研究范围 |
6.3.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要素 |
6.4.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空间结构 |
6.4.1. 数量及类型 |
6.4.2. 景观空间结构特征 |
6.5. 几个休闲农业示范点(县)的景观特征 |
6.5.1. 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
6.5.2. 休闲农业景观现状特征 |
6.6.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评价 |
6.6.1. 调查问卷设计 |
6.6.2. 调查问卷发放情况及人口统计学特征 |
6.6.3. 出游特征分析 |
6.6.4. 总体景观评价 |
6.6.5. 具体景观评价 |
6.6.6. 出游经历分析 |
6.7.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提升建议 |
6.7.1.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现状特征总结 |
6.7.2. 景观现存问题 |
6.7.3. 景观提升的对策建议 |
6.8. 本章小结 |
7.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营建策略 |
7.1. 营建目标 |
7.2. 营建原则 |
7.2.1. 生态保护原则 |
7.2.2. 参与体验原则 |
7.2.3. 适地适建原则 |
7.2.4. 城乡互动原则 |
7.3. 营建策略 |
7.3.1. 完善法规政策策略 |
7.3.2. 加强资源保护策略 |
7.3.3. 遵循带状发展策略 |
7.3.4. 突出风土特色策略 |
7.3.5. 强化动力机制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8.3.1. 研究局限 |
8.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花卉旅游区的生态影响评价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审美感知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标准构建及应用[D]. 聂移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D]. 陈昭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生态文明视角下浙江奉化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斯巧倍.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4]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研究[D]. 童涛. 西南大学, 2020(01)
- [5]罗平“花之眼”农业公园景观再生设计[D]. 汪娟.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1)
- [6]乡村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 郭世奇. 东北农业大学, 2019(11)
- [7]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D]. 姚新涛. 天津大学, 2019(06)
- [8]昆嵛山旅游开发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研究[D]. 孟雪莹. 山东大学, 2018(01)
- [9]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总体发展策略研究[D]. 崔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10]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李露.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