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台山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周期浅探(论文文献综述)
刘卓[1](2019)在《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生产力是研究森林结构与功能的基础内容,也是评价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科学合理的经营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森林的生产力,探究森林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对森林经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53块马尾松人工林系统抽样样地数据和20块马尾松典型观测样地数据,对比分析了不同林龄阶段、不同密度等级、不同树种组成类型下林分生长变化状况和土壤养分元素动态变化,并以各因素(林龄、密度、树种组成、土壤养分元素)作为变量,分别构建了含不同因素的马尾松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以期为南亚热带马尾松森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主要表明:(1)林龄对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有显着影响,不同林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平均胸径、总胸高断面积、平均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差异显着(p<0.05),且平均胸径、总胸高断面积、平均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随林龄增加而增大。林分蓄积生长量和生长率随林龄增大而减少,且从中龄林过渡到近熟林阶段时下降幅度较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含林龄阶段固定效应的马尾松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发现随林龄的增大,模拟所得各林龄阶段所对应的参数a的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近熟林阶段参数a的值最大,说明研究区内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随林龄增大而增大,且在近熟林阶段达到最大。(2)林分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影响显着,林分平均胸径与平均单株材积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小,总胸高断面积和林分蓄积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对于马尾松中龄林,中密度(750-1100n*hm-2)下林分蓄积定期平均生长量PAI和生长率Pt最大,分别为18.716m3*hm-2*a-1,11.97%;对于马尾松近熟林,不同密度等级下马尾松近熟林林分蓄积定期平均生长量差异不显着。通过比较不同密度指标对马尾松林分断面积生长方程拟合效果的影响,发现林分密度指数(SDI)更能反映其生长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含密度等级固定效应的马尾松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发现模拟得到的参数a的值随林分密度指数(SDI)的增大而增大,说明研究区内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产力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3)树种组成对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林下补植不同树种的各改造模式(A1-A4)林分蓄积定期平均生长量和生长率以及单位面积进界蓄积均大于对照纯林,其中改造模式A2各方面均大于其他改造模式,而枯损量则是对照纯林要远远大于各改造模式;在单木水平上,各改造模式平均胸径生长量、平均树高生长量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大于对照纯林,其中改造模式A2各方面均大于其他改造模式。综合看来,改造模式A2(林下补植大叶栎和格木)在短期内改造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含树种组成类型固定效应的马尾松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发现马尾松纯林参数a的值最大,其次为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再次为马尾松与其他阔叶树种(如红锥、灰木莲等)形成的混交林。(4)不同土壤养分元素对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pH值在各林龄阶段均为下降;有机质含量在中龄林阶段时显着减少,在其他林龄阶段变化不大;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在各林龄阶段基本均为增加;全磷含量在各林龄阶段表现为增加或基本不变,速效磷含量在中龄林阶段显着减少;全钾含量除成熟林外各林龄阶段均为增加,速效钾在含量在中龄林阶段明显减少,其他林龄阶段变化不大。为探究生产力和土壤养分元素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马尾松林分生产力与pH值呈显着负相关,与全钾含量和速效磷含量呈负相关,与碱解氮含量呈显着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H值、碱解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影响显着,在此基础上,采用再参数化的方法,构建含土壤养分元素的马尾松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发现pH值和速效磷含量与断面积生长负相关,碱解氮含量与断面积生长呈正相关。
黄炎俊[2](2013)在《木荷次生林楠木导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次生林的经营,一直是林业研究的热点问题。提高次生林的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在林分中导入一些珍贵树种是一种最直接的经营方式。而闽楠作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材质优良,且生长速度较慢,经营周期较长,由于以往人类的过度砍伐利用,该树种的天然群落分布已经较为少见。所以在研究地较为常见的木荷次生林中导入珍贵树种楠木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对其导入效果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是否能为次生林的改造以及珍贵树种的培育提供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属于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南方集体林区次生林抚育间伐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004032)”的部分研究内容。本研究首先在木荷次生林中的不同位置导入了不同规格的闽楠1a生苗木,并分别就苗木规格,导入地林窗面积,全影响圈及固定影响木的压迫力、开敞度、遮蔽指数等因子,分析了各个因子与导入效果之间的关系,分析导入试验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建立关系方程。通过研究发现:(1)在木荷次生林中导入闽楠具有可行性,两次复查的存活率分别为95.38%、90.77%,基本达到导入的需求。1a生闽楠选取地径位于[4.49mm,5.15mm]区间内的苗木为较优的导入规格。(2)林窗面积是楠木导入实验中影响最为显着的因素。在林窗面积较小时,随着林窗面积的增大,导入楠木初期的生长越好;在林窗面积位于区间[2.0012,2.3251m2]时,所导入的楠木的初期生长达到较佳状态;当林窗面积大于这个区间时,则随着林窗面积的增加,导入楠木的初期生长开始下降,甚至出现死亡。(3)对导入效果影响显着的因素是光照强度的大小,表现在结构单元中即开敞度的大小。当林窗面积较小,小于临界区间,或者是小于可能的极值点时,开敞度越大,导入楠木的生长越好;当林窗面积大于临界区间或者这个可能的极值点时,则开敞度越大,导入楠木的生长越差;随着林窗面积的进一步增大,开敞度对导入效果的影响急剧增加,由于光照强度的增加,导入楠木的生长急剧降低。(4)所在林窗结构单元中各影响木的对于导入苗木的压迫也会影响导入的效果,表现在结构单元中即压迫力的大小。压迫力越大,导入楠木的生长越差,影响的程度并不明显。随着林窗面积的增大,压迫力对于导入效果的影响更加显着。(5)所在林窗结构单元中各影响木的对于导入苗木的遮蔽程度也会影响导入的效果,表现在结构单元中即遮蔽指数的大小。当林窗面积较小时,导入楠木生长随着遮蔽程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林窗面积的增大,其减小的幅度逐渐降低;当林窗面积较大时,则随着遮蔽程度的增加,导入苗木的生长更加。
么蕊[3](2012)在《河北省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通过实地调查与专家访问的方法,对河北省速生丰产林的现行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及近几年河北省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状况进行了解并做出总结。分析影响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的多种因素,为河北省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本文依据经济效益指标的构建原则确定速生丰产林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对经济效益影响程度的权重,再用建立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年和2011年的实际指标值进行评价,为提高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旨在为河北省速生丰产林的经济效益研究提出较好的评价指标体系。
李子敬[4](2011)在《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纸浆林最佳轮伐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是北亚热带地区重要的引种栽培树种,目前该区域的栽培面积已超过33.3万公顷。北亚热带中山山地是我国日本落叶松最适宜引种区,在该地区,日本落叶松表现出早期速生、适应性强、材质优良、不与农业争地、抗冰雪及病虫等自然灾害能力强等特性。日本落叶松是优良的造纸原料,相比其他种类落叶松而言,其生物质产量和纸浆得率最高,卡伯值较低,纤维最长,打浆能耗低,制浆造纸工艺易于控制,成纸性能稳定,最具造纸原料应用潜力。作为短周期纸浆用材树种,日本落叶松对实现林纸一体化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由于该区日本落叶松引种时间较短,对纸浆材的轮伐收获周期尚未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采伐利用成为当前日本落叶松培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日本落叶松各种成熟龄的探讨,开展了日本落叶松最佳轮伐期的研究,以期为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的生长经营提供经营指导。主要研究方法和结论如下:通过生长模型法和多元非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的数量成熟龄,最终优选出Schumacher修正模型建立的蓄积量生长方程,求算出不同立地质量和林分密度的日本落叶松的数量成熟龄为28-42a,林分密度越大,立地指数越高,则数量成熟龄越大。通过测定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不同年龄植株的制浆造纸特性、纤维特性和纸浆物理强度,在对比不同指标间随年龄变化趋势和差异的基础上,综合判断得出了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的制浆工艺成熟龄为13-22a。同时,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立地质量、不同林分密度的日本落叶松和不同树体部位(上部、中部、下部树干和枝)的制浆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为立地质量和林分密度对日本落叶松制浆造纸性能无显着影响,不同部位树干间差异也不显着,但树干造纸性能均显着优于枝。在讨论适用于林业经济分析的合理贴现率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后的DCF方法(折现金流)分析方法(土地期望值法LEV、年均净现值法ANPV和内部收益率法IRR)和目前较为先进的实物期权法(Real Options)分析技术,探讨了日本落叶松纸浆林的经济成熟龄。得出的结论为立地指数为13、15、17、19和21的日本落叶松林分的LEV成熟龄分别为25-26a、24-26a、22-24a、20-23a、20-21a;ANPV成熟龄分别为24a、23-24a、21-22a、18-21a、18-19a; IRR经济成熟龄分别为26-27a、24-26a、21-24a、18-22a、17-19a;在当前价格水平下,五种立地指数的实物期权经济成熟龄分别为25-27a、24-26a、22-23a、21-22a、19-22a。分析结果还表明,立地质量越高或林分密度(合理范围内)越高,则经济成熟龄越小,经济收益越高。对不同立地质量和林分密度的日本落叶松林分价格、贴现率和营林成本在假设水平下的变化基础上的经济收益变化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纸浆材价格的降低、营林成本和贴现率的上升,均使得日本落叶松纸浆林的经济收益减小;最显着影响因素是贴现率,其次是纸浆材价格及营林成本。通过实物期权法分析日本落叶松纸浆林的经济成熟龄,得出了不同林龄的各种日本落叶松林分的采伐价格阈值(Harvest price thresholds)和最短轮伐期。采伐价格阈值的涵义是某一林龄的林分实施采伐的纸浆材最低价格,即当某一林龄的日本落叶松林分大于该林龄对应的价格阈值时应选择采伐策略,而小于此阈值则应选择等待策略。最短轮伐期的涵义是在纸浆材价格较高时不同日本落叶松林分的最短采伐林龄,而在低于此林龄时,无论纸浆材价格为何值均应选择等待策略(即推迟采伐)。结果显示,日本落叶松纸浆林的采伐价格阈值均随林龄的增大而减小,且随立地指数的增加和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最短轮伐期具有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五种立地指数(13、15、17、19和21)的日本落叶松纸浆林的在较高价格情形下的最短轮伐期分别为22-25a、21-23a、19-21a和17a。依据层次分析法和日本落叶松纸浆林轮伐期确定要素,遵循“以工艺成熟为基础,重点考虑经济成熟,兼顾数量成熟”的理念,构建了日本落叶松纸浆林最佳轮伐期的综合决策体系,确定了不同成熟龄的评价权重。通过综合决策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得出不同立地指数的日本落叶松的最佳综合轮伐期为:立地指数为13和15的日本落叶松林分的最佳综合轮伐期为18-19a;而立地指数为17、19和21的日本落叶松林分为17-18a。最佳轮伐期问题是一个多准则的综合决策的复杂问题,需要综合各种成熟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判断。森林的经济成熟是国外许多学者研究森林的最佳轮伐期所重点讨论的问题,我国拥有着丰富的用材林资源,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木材需求的不断增加,从经济成熟角度来探讨最佳轮伐期将是众多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在本研究中着重讨论的实物期权法,充分考虑了日本落叶松经营过程中的价格变化风险和人的管理柔性价值,为日本落叶松的市场化经营提供了稳健且灵活的经营策略,是评价森林经济成熟的更为科学的方法。综上所述,本研究论述的各种日本落叶松成熟龄及综合决策最佳轮伐期,为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栽培区域的生产和经营提供了解决日本落叶松森林资源经营和利用的指导性方法和理论依据。
张顺恒[5](2010)在《闽东南桉树人工林生态培育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桉树(Eucalyptus Spp)是世界三大速生丰产用材树种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华南、西南、福建东南部等地区广泛引种、大规模造林。本研究以福建省桉树主栽地区漳州、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市为主要研究区域范围,以广泛推广种植的巨尾桉、尾巨桉、巨桉、尾叶桉等若干种桉树种(无性系)现实林分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该地区桉树人工林培育中已经出现的或可能存在的养分利用率低、地力衰退、植被多样性受干扰等生态问题,从林地管理、林分结构调整、抚育及抚育间伐、土壤营养与养分补偿调控机制、混交造林等方面对桉树人工林生长、植被多样性、土壤肥力等的作用效应进行研究探讨,通过综合分析(经济效益分析、生态效益分析、持续利用分析等),提出构建桉树人工林生态培育优化模式和持续经营利用的关键配套技术,克服桉树丰产与地力消耗间的矛盾、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地力,为闽东南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实现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林地管理及林分结构调整(林地清理、整地、造林密度、抚育施肥、间伐等)的生态效应差异显着:(1)不同林地清理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炼山方式清理林地后,林分生产力降低,3年生时树高、材积、蓄积均下降明显;炼山后林地受到人为干扰,严重影响林下植被的繁育和生长,造成物种多样性有所下降,土壤理化性状有所恶化,直接最终导致林地生产力下降。与炼山相比,不炼山林分平均树高、材积和蓄积量分别增加14.63%、22.16%和56.38%;林下植被种类和盖度分别比炼山的要多31.82%和9.57%;炼山后土壤密度增加4.92%、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通气度分别与不炼山的降低了9.02%、5.53%、4.52%、25.45%、9.62%和25.00%。土壤有机质、全N、全P、水解N、有效P、速效K分别降低了14.32%、27.45%、6.44%、33.55%、16.48%和27.83%。(2)不同整地规格、造林密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整地挖穴规格对人工林林分生长量及抗风性的效应不明显,而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量及抗风性均有显着或极显着的影响;整地规格对土壤肥力、林下植被以及水源涵养的影响较小,但造林密度对土壤肥力、林下植被以及水源涵养的影响却较大;综合林分生长量、抗风性、土壤肥力、林下植被多样性、水源涵养功能以及投资成本,在不严重影响生长量和抗风性的情况下,闽东南山地桉树人工林的整地方式,未必挖大穴,因为挖大穴不但增加造林成本,而且因动土面大、穴内土壤较松,一遇台风反而会加剧林分的风害程度(风倒木增加)。因此,闽东南沿海山地桉树造林整地挖穴规格以小规格(30 cm×20 cm×20 cm)即可。而造林密度以1110-1320株·hm-2较为适宜,不但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强抗风性且有利于地力维护。(3)经除草松土、垦覆、施肥等培育措施的桉树林分生长量明显高于无抚育施肥管理的林地,除草松土、垦覆、施肥等培育措施对桉树生长影响较大。经施肥管理,土壤肥力提高,可提供足够的养分给林木和林下植被生长,提高桉树林下植被多样性。适当的垦覆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空隙度,仅施肥管理有可能降低土壤的水分含量。适当的垦覆措施会使土壤容重变小,疏松多孔,提高土壤水分渗透速率和含水率,不会造成土壤紧实板结、土壤结构破坏或退化。土壤容重的降低使得土壤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能够为植被根系提供较好的通气透水条件,可以促进林木生长。2、林地养分资源管理和土壤质量控制是生态培育中的关键技术措施。(1)桉树人工林养分生物循环研究表明,桉树人工林对N、K、Ca的需求量较大,对Mn、Fe有很强的富集能力。P的循环速率最低,仅为11.33-14.70%,其次为K元素(低于20%);微量元素以Zn、Fe两元素为最低,仅在15%左右。因此,施用N、P、K、Ca肥是培育速生丰产林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对长期经营桉树的林地,在大量补充N、P、K、Ca肥的基础上,应配施适量的Mn、Zn、Fe肥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促进林木高产、稳产,维护地力。(2)对养分在林木各器官的积累分布及林分的养分生物循环速率研究表明,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及分布比例,以叶为最大,其次为皮,叶、皮在生态系统中对养分平衡、地力维持有着重要的作用。林木吸收的养分中大部分存留在树体内,而仅有24.16-26.58%的养分由枯落物归还于林地。因此,在采伐利用时,如实行“全树利用”,那么约有73.42-75.84%的养分被输出;如只取走杆材,损失率则下降至15-20%,这有利于林分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因此,在营林生产和采伐利用作业上,应尽可能多地保留采伐剩余物和枯枝落叶,在采伐时将叶、枝、皮归还林地及不炼山,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养分再循环,防止地力衰退。3.桉树生长性状与立地各因子间的相关性研究,揭示了影响闽东南巨桉树人工林生长的主导因子是土层厚度厚、腐殖质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坡位、土壤容重及有效磷含量。巨桉的树高生长随土壤有机质、土厚、腐殖质层厚度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而胸径生长则随坡位下降、土壤容重降低、有效P含量的增加而有增粗的趋势;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通常对桉树生长影响较大,但巨桉耐寒性较强,试验地海拔在110-350 m之间,因而造成了海拔与生长量之间相关不大。但对其它耐寒性不强的桉树品系如尾巨桉等造林应该控制海拔高度,以避免冻害和出现可能产生的负面生态效应。4.通过抚育间伐合理控制巨尾桉林分密度,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从林下植被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和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的角度进行对比,长周期的巨尾桉人工林以间伐密度950株·hm-2的生态效应最好。巨尾桉林分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随密度增大而降低的变化趋势,说明保留合理的密度有利于林下植被的生长,促进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2)从不同密度巨尾桉林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随着保留密度的增大,2个土层厚度的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均呈递增的趋势,在保留密度在950株·hm-2时林分的土壤养分达到最大,各项因子达到最佳。(3)土壤层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土层厚度0-40 cm的土壤贮水量占土壤总持水量的90%以上,不同密度林分总持水量以950株·hm-2最大,为147.1t·hm-2,700株·hm-2最小,为133.3 t·hm-2,林分间伐密度偏大或偏小都会引起林分涵养水源功能降低,以间伐保留密度为950株·hm-2时,水源涵养功能最好。5、采用混交造林是桉树人工林生态培育有效的生物措施之一,研究结果表明:(1)混交林的生长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生长潜力大。采用杉木与桉树星状混交(8:2)不论对提高桉树还是杉木的产量以及地力维护都是有利的,适合作为15-20 a中长周期经营。而作为中短周期经营(8-12 a),采用桉树与卷荚等速生相思混交是个很好的选择。(2)混交林在维护地力上优势明显,对桉树人工林持续经营及防治地力衰退意义重大。桉树与杉木或卷荚相思混交,混交林内枯枝落叶量多、成分复杂且养分含量高,明显地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此外,桉树与杉木或相思混交,由于形成特殊的复层林分结构,也促进了林下植被的发育,提高物种多样性。(3)根据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由于两个混交树种成熟年龄不一,杉木与桉树混交,以培育大径材为目标,可实行中长轮伐期经营(15-20 a左右),但应注意种植密度不宜太大,并应采取翻耕、施肥等措施。巨尾桉-卷荚相思混交由于相思的生长速度会比桉树慢,短期内混交林的产量有可能不如桉树纯林,因此主伐时间应适当延长至8-12 a,不仅能提高林分产量,而且促进地力的改良,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曾祥谓[6](2010)在《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千年来,我国森林一直被过度地开发利用。据专家估计,经过几千年的过度消耗,我国最具生物多样性也最具木材生产价值的原始森林,大约只剩下史前的2%,全国20.36%的森林覆盖率中,大面积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珍贵用材林树种和大径级木材几乎消耗殆尽。我国的木材生产已经从以天然林为主转到以人工林为主,木材的自给率只有60%,国内的木材消费量有40%依赖进口。为解决木材供需基本平衡,我国木材主要依赖进口。有专家指出,如果某种材料的进口量占消费量的3050%,这种材料就处国家安全警戒线下。我国人工林发展迅速,面积达6168.84万hm2,其中用材林2522.86万hm2。但我国人工林结构单一,质量差,生产力低。人工林木材只能满足我国纤维用材,即造纸和人造板工业原料材的需求。如何解决商品材,即珍贵用材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原林业部部长雍文涛主持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项研究,经过10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提出在森林分类经营中将森林分成商品林、公益林和多功能森林三类。多功能森林就是传统上所经营的天然次生林,在面积上占据多数。长期以来,我国忽视了多功能森林的经营。解决我国木材资源短缺的主要对策是,在多功能森林的经营中大力发展珍贵树种,加强珍贵树种资源的培育,增加我国珍贵用材后备资源,不断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对珍贵用材的需求。根据珍贵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经营过程等特点,借鉴国际森林经营先进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林业发展实践,选择森林分类经营、近自然森林经营、次生林经营、森林演替、林窗干扰和生态采伐理论来支撑我国珍贵树种的发展实践。森林分类经营按照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把森林划分为商品林、公益林和两用林(多功能林)。多功能森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其经营目标是同时追求森林的生态、经济效益。近自然森林经营以永久性林分覆盖、多功能经营和多品质产品生产为目标,强调以“接近大自然”的方法改造、利用森林,用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体化思想经营发展林业。次生林(或退化林地)到次生顶级群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尊重自然演替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缩短这个进程,从而取得生态和经济效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现在很多林业发达国家把保护和发展阔叶树资源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地力衰退和提高林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实行许多优惠政策鼓励阔叶树的人工造林。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具有良好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也具备一定的科研条件和实践经验。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了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林业重大生态工程,有效保护了珍贵树种资源。我国海南、广东、广西、黑龙江、福建、浙江、青海、内蒙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珍贵树种经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南方的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吉林汪清林业局、西北的甘肃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通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分别总结出了我国南亚热带珍贵阔叶林人工经营模式、东北珍贵树种用材林定向经营模式、东北低质林改造和大径材培育模式和西北次生林多目标经营模式。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我国珍贵树种培育与经营工作严重滞后,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认识不到位,缺乏培育珍贵树种的积极性;投资不足,缺乏稳定有效的资金扶持渠道;技术储备不够,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发展机制不活,缺乏强劲的发展动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珍贵树种培育过程中,重点抓好加强保护和积极培育珍贵树种种质资源,长远培育目标与短期开发利用相结合,根据珍贵树种的特性确定合理的经营模式,保持清醒认识、避免盲目发展,因地制宜、明确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式这5项工作。正确选择适合本地区的珍贵树种和采取适宜的珍贵树种培育方式,对发展珍贵树种至关重要。选择珍贵树种,应坚持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相结合、适地适树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则。2007年,国家林业局提出了我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名录的颁布对我国的珍贵树种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各地可以参照我国主要造林树种区划,结合本地实际,选择重点发展的珍贵树种。我国珍贵树种资源可以采取集约经营、定向改培、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结合、抚育和管护等培育方式论文根据我国珍贵树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形势,提出了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将珍贵树种发展上升为国家策略、加大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科技支撑、与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相结合、用次生林和退化土地大力发展珍贵树种等发展对策,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珍贵树种由于其经营周期长期性而一直被忽视。人工林的发展只能满足我国纤维用材的需求,而不能满足占我国木材需求多数的珍贵用材的需求。从根本上满足我国木材需求,必须大力发展珍贵树种。(2)多功能森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多功能森林经营与森林分类经营不是对立的,是森林分类经营理论的具体表述,是一致的。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提法更符合我国的林业实际,其经营思想将有力促进我国珍贵树种的发展。(3)我国集体林和次生林面积巨大,是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主要场所。应加强次生林的经营与改造,在次生林经营与改造过程中大力推进珍贵树种资源的培育与经营。(4)森林分类经营、近自然森林经营、次生林经营、森林演替、林窗干扰、生态采伐6种理论对珍贵树种的培育与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5)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适宜各地发展的乡土珍贵树种1000多种,现存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和低质低效林,发展珍贵树种空间巨大。(6)树种选择是珍贵树种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尽量选择当地乡土珍贵树种,选择树种应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相结合、适地适树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7)通过对南亚热带、东北、西北珍贵树种经营模式的实践分析,总结出适合我国的针阔同龄混交林、针阔异龄混交林等几种珍贵树种经营模式。(8)针对性地提出了将珍贵树种发展上升为国家策略等7项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对策。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珍贵树种发展,发挥多功能森林的作用,加强次生林的改造,切实加快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培育步伐,加大投入力度,找准发展重点,优化发展方式,夯实发展基础,活化发展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我们就可以改变我国珍贵树种资源总量不足、珍贵用材严重依靠国外进口的不利局面,逐步实现不断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珍贵用材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构筑雄厚的我国现代林业战略资源基础。
钟宇[7](2009)在《不同立地类型巨桉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特征》文中指出人工林在为人类提供木材、减缓大气CO2浓度上升、增加陆地森林覆盖率和减少人类对天然林依赖的同时,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地退化、生产力降低、地下水位下降等人类普遍关注的林业生态问题,其核心是生物多样性问题。如何使人工林在满足人类对木材的需求、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其应有的生态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工林生态研究的焦点之一。现在的科学问题是:尽管迄今已有大量的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但有关桉树人工林经营管理是否导致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降低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这是否与桉树人工林的立地条件有关?目前尚无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立地类型的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特征,探讨了立地对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巨桉人工林的立地选择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巨桉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种类丰富,调查林分共有维管束植物71科,158属,193种,双子叶植物占有绝对优势。阶地立地类型林分有维管束植物45科,81属,90种;丘坡中厚土有维管束植物61科,111属,132种;丘坡薄土有维管束植物52科,99属,118种,丘坡中厚土林下植物科属种的组成最为丰富,其次为丘坡薄土,阶地林分最少。造林前土地利用属性影响林下植物种类成分,现有植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林分的起源,如茶(Camellia sinensis)、柑桔(Citrus reticulata)、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等具有明显栽培性质的种类。阶地类型林分多起源于农耕地,物种构成主要以草本为主;丘坡两种类型的林分起源较为一致,主要是荒山迹地、林地和茶园遗弃地等,物种组成上灌木和草本比例都接近1:1。在科、属、种的相似性上,两种丘坡立地类型的林分相似程度最大,而最不相似的则是丘坡中厚土林分与阶地林分。区系分析表明,各立地类型林分林下植物科、属的分布类型一致。从属的水平上进行地理成分分析,能更好地揭示出植物区系的实质,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属的地理分布以热带性质为主兼具温带性质,属的间断分布类型比较丰富。各立地类型共有种比例少,物种没有表现出趋同性,并非只有特定的植物才能存留于巨桉人工林。(2)巨桉人工林林下植被可划分为14个群落类型,基本反映了调查区域内巨桉人工林林下植被的主要类型。根据分类结果,巨桉人工林群落层次结构包括三种类型:“巨桉+灌木+草本”型,占所有样方的74.1%;“巨桉+草本”型,占所有样方的22.2%;“巨桉”型,占所有样方的3.7%。阶地类型的林分群落结构特征主要为“巨桉+草本”型,丘坡两种类型的林分群落结构主要为“巨桉+灌木+草本”型。(3)同一立地类型不同样地之间物种组成相似性也较低,反映了林地起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巨桉人工林的物种主要来源于原立地保留下来的物种及繁殖体,以及从系统外特别是毗邻生态系统通过风、动物、人等途径传播和扩散进来的繁殖材料。由于丘陵地貌特点,林地多呈块状与农业耕作区镶嵌分布,物种多样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立地原土地利用状况。三种立地类型物种构成均以偶见种多,非优势种群占据了物种丰富度的主体,物种分布不均匀,暗示了植被分化和演替的趋势。阶地立地类型林下植物出现频率最高的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野塘蒿(Conyza bonariensis),丘坡中厚土有里白(Hicriopteris glauca)、毛桐(Mallotus barbatus)和宜昌悬钩子(Rubus ichangensis),丘坡薄土有野牡丹(Melastoma normale)。在现行巨桉人工林栽培制度下,大部分种易丢失,物种组成还会发生变化。(4)总体上,不同立地类型的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的物种均匀度差异不显着,丘坡薄土与阶地林分之间的物种丰富度差异也不显着,但丘坡中厚土物种丰富度显着高于丘坡薄土和阶地林分。丘坡中厚土林分的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阶地林分,但丘坡中厚土林分与丘坡薄土林分之间以及丘坡薄土林分与阶地林分之间的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着。阶地立地类型的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显着低于草本层,而丘坡中厚土和丘坡薄土林分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着,三种立地类型林分的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的均匀度均较高,且层次之间差异不显着。不同立地类型之间的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显着(P>0.05)。立地类型之间的灌木层物种均匀度差异不显着,但物种丰富度存在显着差异,以丘坡中厚土最高,其次为丘坡薄土,最少为阶地林分。此外,丘坡中厚土与丘坡薄土灌木层之间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着,但二者均显着高于阶地林分。(5)巨桉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种间关系联结性不强,呈负联接的趋势,表明林下物种种间关系还比较松散,物种趋向于随机性,现阶段植被稳定性还不高,预示着林下物种的组成还会发生变化,种间关系还会受到立地综合因子以及上层乔木巨桉双重影响而发生变化。草本层的稳定性低于灌木层。依据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的结果,灌木层植物可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草本层植物可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6)巨桉人工林生态位较宽的物种灌木层有野牡丹、宜昌悬钩子、盐肤木(Rhuschinensis)等,草本层有里白、芒(Miscanthus sinensis)、艾蒿(Artemisia argyi)等。这些种群具有相对较宽的资源利用谱,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因而生存机会多,分布范围也较广,成为巨桉人工林林下植被的主要种群。但与此同时,它们是以牺牲对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代价的,这也预示着其它生态位较窄的物种容易丧失。可通过抑制生态位宽度较大物种的生长或改变环境资源状态,调整不同物种的现实生态位的方法实现资源的释放,从而增加生态位宽度较窄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使其能够在巨桉人工林中存留下来。(7)丘坡中厚土和薄土两种立地类型巨桉人工林大型土壤动物和中小型干生土壤动物密度高于阶地类型林分,而中小型湿生土壤动物密度则是阶地类型大于丘坡类型。三种立地类型林分土壤动物同功能种团均以腐食性占绝对优势,植食性比例非常低,表明栽植巨桉以后立地仍处于一种良好的结构状态。以密度-类群指数衡量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与各立地类型林分实际情况相符,表现为丘坡中厚土型林分>丘坡薄土型林分>阶地型林分。(8)应用PCR-DGGE技术研究不同立地类型巨桉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的种群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立地类型的土壤细菌多样性存在差异,以阶地类型林分的土壤细菌多样性最高,其次为丘坡中厚土林分的,最少为丘坡薄土林分。这与不同立地类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特征不一致。调查林分没有出现微生物结构趋同的情况,并非只有特定种类的微生物才能适生于巨桉人工林土壤中。综上所述,与土层厚度、土地利用历史等密切相关的立地条件调控着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特征。这意味着,为保育巨桉人工林发展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在发展短轮伐期巨桉工业原料林时,必需在巨桉人工林区域内保留一定面积和镶嵌结构合理的乡土植被,使短轮伐期巨桉工业原料林与乡土植被之间形成景观结构合理的镶嵌体,增加物种进入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机会,防止巨桉工业原料林阻碍乡土植被之间的基因流通道。但有关乡土植被与巨桉工业原料林之间的镶嵌发展模式(如乡土植被保留的面积大小、乡土植被之间的廊道、巨桉工业原料林的面积与规模等)以及工业原料林经营管理方式与立地质量的耦合作用对乡土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研究尚未见报道,亟待深入研究。
王俊玲[8](2008)在《六盘山林区华北落叶松群落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及个体生长量的研究》文中提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属于松科(Pinaceae)落叶松属(Larix),分布于华北地区,是优良的用材和水源涵养树种之一。六盘山林区主要植被类型为温性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六盘山地区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资源匮乏,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加重。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强烈地影响生态系统的性质以及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功能。70年代初,林区开始大规模造林进行森林植被恢复治理,所用树种主要是华北落叶松、油松和青海云杉等,其中华北落叶松的造林面积最大。本文通过对六盘山华北落叶松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生产力、个体和林分生长量进行研究,试图为该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华北落叶松林群落中的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纯林多样性最小,而落叶松阔叶混交林多样性较大。华北落叶松纯林内的植物种数仅为混交林的53%-60%。落叶松-阔叶混交林总生物量为华北落叶松纯林的152.71%;落叶松-油松-阔叶混交林总生物量为华北叶松纯林的72.14%。落叶松-油松-阔叶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占其总生物量的比例最大,而华北落叶松纯林最小。三种林型中,草本层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小。伴生树种类型是决定人工华北落叶松混交林多样性和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伴生树种是阔叶树,其林地生产力比伴生种有油松等针叶树种的生产力高。在三种不同的落叶松林中,多样性与生产力均表现为正的幂指数函数关系,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的相关关系达到了显着水平。本文所研究的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与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所认可的单峰关系不一致,也许只是在单峰关系的左半边,即处于上升阶段。(2)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华北落叶松群落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华北落叶松混交林下土壤的全氮、速效氮含量均高于华北落叶松纯林,分别比华北落叶松纯林提高0.08 g·kg-1、0.02 g·kg-1和提高17.08mg·kg-1、13.21 mg·kg-1。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三种林型无明显差异,速效磷含量和有机质以华北落叶松阔叶混交林最大,为11.72 g·kg-1和0.49 g·kg-1,油松-落叶松-阔叶混交林有机质含量最小,仅为5.98 g·kg-1。在不同深度土层三种不同林型的比较中,落叶松纯林与落叶松阔叶混交林在0-20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及全磷都高于其它土层,而20-40cm土层速效磷的含量比其它土层高,说明华北落叶松纯林和落叶松阔叶混交林都有在土壤表层富集大多数养分的作用,针阔混交林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明显高于落叶松纯林。(3)通过所调查数据推算了华北落叶松20a-25a五年间的生长状况,绘制了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曲线,结果表明:三种曲线均与多项式曲线拟合的相关性最好,并拟合得出三种因子五年间的生长方程,即:胸径生长方程D=-0.0857 a2+4.4343a-44.129(R2=0.9276);树高生长方程H=0.5089 a2-21.23a-234.9(R2=0.9866);材积生长方程V=0.0016 a2-0.0414a-1.1414(R2=0.9800)。(4)采用森林生长的直接估算方法估测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5a后直径分布和林分生长动态,得知华北落叶松林5a后的蓄积量为374.764 m3,5a的蓄积增长量为21.23 m3。连年生长量为4.25 m3。连年生长率达1.17%,林分蓄积处于上升过程。
李亚民[9](2005)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林生物量研究》文中提出群落生物量是评价森林植物群落生产力高低和潜在生产大小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产结构及功能过程的定量依据。本研究以山西省关帝山森林经营局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天然林为对象,选择4块不同海拔和坡向的标准地,利用分层收获法对群落的生物量及生物量分配、生产力以及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经测定发现№.1—№.4号标准地的群落生物量分别是233.78t·hm-2,101.92t·hm-2、184.49 t·hm-2和193.76t·hm-2。乔木层生物量构成了群落生物量的主体,其中灌木落叶松林的乔木层生物量占到总生物量的91%左右,而苔草落叶松林占到99%左右。乔木层净生产力达到4.66-5.67t·hm-2a-1的较高水平。依据公式W=a(D2H)b建立了华北落叶松树干、枝、叶、根各器官和林木总生物量的相关关系;研究了乔木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产结构及光辐射在群落中的消减过程。并根据立木生物量与林木胸径(D)、树高(H)和材积(V)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建立了最优经验方程式,试编了华北落叶松天然林(22—42年)一元和二元立木重量表,将为华北落叶松生物量调查和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一种简便易行,便于推广的途径。这次华北落叶松森林群落生物量的研究。为评价华北落叶松林的生产力,进一步挖掘其生长潜力,发挥华北落叶松森林生态系统最有效的生态效益,为山地寒温性次生针叶林的天然保护工程制定科学的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朱献荣[10](2004)在《五台山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周期浅探》文中指出
二、五台山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周期浅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台山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周期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人工林生产力研究现状 |
1.3.2 人工林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
1.3.3 土壤与森林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
1.3.4 近自然森林经营 |
1.4 课题来源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资源概况 |
2.1.3 经营历史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经营单位级森林资源监测样地 |
2.2.2 典型观测样地 |
2.3 研究方法 |
2.3.1 林分因子计算方法 |
2.3.2 土壤取样与分析方法 |
2.3.3 模型建立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林龄对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
3.1.1 不同林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变化状况 |
3.1.2 林龄对马尾松林分断面积生长的影响 |
3.1.3 小结 |
3.2 林分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
3.2.1 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变化状况 |
3.2.2 林分密度对马尾松林分断面积生长的影响 |
3.2.3 小结 |
3.3 树种组成对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
3.3.1 不同混交措施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变化状况 |
3.3.2 树种组成对马尾松林分断面积生长的影响 |
3.3.3 小结 |
3.4 土壤养分元素对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
3.4.1 不同林龄阶段土壤养分元素动态变化 |
3.4.2 土壤养分元素对马尾松林分断面积生长的影响 |
3.4.3 小结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木荷次生林楠木导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楠木栽培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影响研究现状 |
1.2.3 造林效果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4 林木竞争强度研究现状 |
1.2.5 林隙效应研究现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 |
2.4 母岩、土壤 |
2.5 森林资源状况 |
3 楠木的导入实验及研究材料的收集 |
3.1 课题来源 |
3.2 技术路线 #,9 |
3.3 楠木的导入实验 |
3.3.1 苗木的选取 |
3.3.2 导入地的初步选择 |
3.3.3 楠木的导入 |
3.4 研究数据的收集 |
3.4.1 初期调查 |
3.4.2 第一次复查 |
3.4.3 第二次复查 |
4 全影响圈导入效果影响研究 |
4.1 影响圈的确定 |
4.2 导入楠木总体生长情况分析 |
4.2.1 第一次复查结果 |
4.2.2 第二次复查结果 |
4.3 苗木规格对导入效果的影响 |
4.4 林窗面积对导入效果的影响 |
4.4.1 林窗面积的计算方法 |
4.4.2 林窗面积对导入苗木地径生长的影响 |
4.5 压迫力在导入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
4.5.1 压迫指数的计算 |
4.5.2 压迫力与地径生长率、生长量关系分析 |
4.5.3 不同林窗面积压迫力与苗木生长关系分析 |
4.6 开敞度在导入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
4.6.1 开敞度的计算 |
4.6.2 开敞度与地径生长率、生长量关系分析 |
4.6.3 不同林窗面积开敞度与苗木生长关系分析 |
4.7 遮蔽指数在导入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
4.7.1 遮蔽指数的计算方法 |
4.7.2 遮蔽指数与地径生长率、生长量关系分析 |
4.7.3 不同林窗面积遮蔽指数与苗木生长关系分析 |
4.8 全影响圈因子对导入效果影响 |
5 固定影响木导入效果影响研究 |
5.1 固定影响木的选择 |
5.2 四株固定影响木压迫力与导入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
5.2.1 压迫力与苗木生长关系分析 |
5.2.2 五类林窗面积压迫力与苗木生长关系分析 |
5.2.3 单木最大压迫力与苗木生长关系分析 |
5.3 四株固定影响木开敞度与导入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
5.3.1 开敞度与苗木生长关系分析 |
5.3.2 五类林窗面积开敞度与苗木生长关系分析 |
5.4 四株固定影响木遮蔽指数与导入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
5.4.1 遮蔽指数与苗木生长关系分析 |
5.4.2 类林窗面积遮蔽指数与苗木生长关系分析 |
5.5 固定影响木因子对导入效果影响 |
6 楠木导入效果影响函数构建 |
6.1 第一类林窗面积关系函数修正 |
6.2 第二类林窗面积关系函数修正 |
6.3 第三类林窗面积关系函数修正 |
6.4 第四类林窗面积关系函数修正 |
6.5 第五类林窗面积关系函数修正 |
6.6 各林窗面积修正函数分析 |
7 结论与讨论 |
7.1 论文创新 |
7.2 论文结论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河北省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和工作流程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工作流程 |
2 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评价理论基础 |
2.1 速生丰产林概念及内涵 |
2.2 经济效益原理 |
2.2.1 经济效益的概念 |
2.2.2 经济效益的基本内容 |
2.2.3 经济效益的种类 |
2.3 经济效益评价的一般原理 |
2.3.1 经济效益评价的微观基础 |
2.3.2 经济效益评价的宏观基础 |
2.3.3 经济效益收益函数及收益曲线 |
2.4 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 |
2.4.1 层次分析法(AHP)(Saaty 1975) |
2.4.2 综合评分法 |
2.4.3 比较分析法 |
2.4.4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
2.4.5 因素分析法 |
3 河北省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现状 |
3.1 速生丰产林基地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社会环境概况 |
3.1.3 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概况 |
3.2 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现行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3.3.1 现行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
3.3.2 存在问题 |
4 河北省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1 系统性原则 |
4.1.2 层次性原则 |
4.1.3 科学性原则 |
4.1.4 可比性原则 |
4.1.5 实践指导性原则 |
4.1.6 实用操作性原则 |
4.1.7 动态性原则 |
4.2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4.3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 河北省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评价 |
5.1 经济效益评价的特点及步骤 |
5.2 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
5.3 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评价方法选择介绍 |
5.3.1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选择 |
5.3.2 层次分析法(AHP)基本原理 |
5.4 河北省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评价 |
5.4.1 层次分析法(AHP)评价模型的选取 |
5.4.2 河北省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AHP评价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纸浆林最佳轮伐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纸浆林的数量成熟龄 |
2.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日本落叶松单木生长模型 |
2.2.2 日本落叶松林分生长模型 |
2.2.3 日本落叶松的生长规律和数量成熟龄 |
2.3 小结 |
2.3.1 主要结论 |
2.3.2 讨论 |
第三章 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纸浆林的工艺成熟龄 |
3.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3.1.1 材性测定取样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立地质量对日本落叶松制浆性能的影响 |
3.2.2 林分密度对日本落叶松制浆性能的影响 |
3.2.3 日本落叶松不同部位树干和枝的制浆性能差异 |
3.2.4 日本落叶松的工艺成熟龄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主要结论 |
3.3.2 讨论 |
第四章 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纸浆林的经济成熟龄 |
4.1 研究方法 |
4.1.1 基本资料的获取 |
4.1.2 现金流折现法(DCF)确定经济成熟龄 |
4.1.3 实物期权法(RO)确定经济成熟龄 |
4.1.4 合理贴现率的确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准贴现率的确定 |
4.2.2 DCF 经济成熟龄 |
4.2.3 日本落叶松纸浆林的RO 成熟龄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主要结论 |
4.3.2 讨论 |
第五章 日本落叶松最佳轮伐期综合决策体系 |
5.1 研究方法 |
5.1.1 确定评价指标并构建层次模型 |
5.1.2 构造判断矩阵并确定权重 |
5.1.3 层次单排序计算 |
5.1.4 一致性检验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构建判断矩阵 |
5.2.2 最优轮伐期(目标层A)和经济成熟龄(决策层83)的评价指标的权重 |
5.2.3 目标层和准则层的一致性检验 |
5.2.4 方案层(C)指标的总权重计算 |
5.2.5 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的最佳轮伐期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5)闽东南桉树人工林生态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国内外桉树人工林生态培育研究现状 |
1 桉树人工林生态效应研究现状 |
1.1 桉树人工林对地力影响研究现状 |
1.2 桉树人工林对林下植被影响研究现状 |
1.3 桉树人工林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现状 |
2 桉树与生态效应密切相关的主要培育技术研究现状 |
2.1 造林密度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2.2 树体营养与施肥技术研究现状 |
2.3 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状况及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
3 存在问题 |
3.1 桉树人工林经营中的生态问题 |
3.2 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问题 |
3.3 施肥不够科学合理 |
3.4 林地养分资源的高效管理利用较薄弱 |
4 本研究方向及意义 |
第二章 林地清理方式的生态效应研究 |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调查方法 |
2.3 内业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林分生长和植被的影响 |
3.2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整地方式与造林密度的生态效应研究 |
1 试验地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造林 |
2.3 调查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造林密度与整地互作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
3.2 整地挖穴规格与造林密度互作对林分抗风性的影响 |
3.3 不同整地规格与造林密度互作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
3.4 不同整地规格与造林密度互作的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效应 |
3.5 不同整地规格与造林密度互作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
3.6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土壤肥力变化动态与养分资源管理技术研究 |
1 立地环境因子与桉树丰产的相关性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生长性状与立地因子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
1.3 小结与讨论 |
2 桉树人工林养分生物循环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配 |
2.2.2 林分营养元素的存留量 |
2.2.3 林分营养元素的归还 |
2.2.4 林分养分的生物循环 |
2.4 结论与讨论 |
3 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动态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4 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与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5 营养诊断及养分补偿机制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适宜养分浓度的划分 |
5.2.2 叶生物量与生长量间的回归方程 |
5.2.3 肥料利用率(叶对某一肥料养分的利用率)的确定 |
5.2.5 配方施肥量的估算 |
6 养分补偿效应 |
6.1 试验地概况 |
6.2 养分补偿试验设计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养分补偿组合处理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
6.3.2 养分补偿对林地土壤肥力的贡献 |
6.3.3 养分补偿对桉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效应 |
6.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桉树人工林抚育施肥的生态效应研究 |
1 试验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调查方法 |
2.2 数据分析和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抚育施肥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
3.1.1 各样地植被基本情况 |
3.1.2 各样地灌木层植被概况 |
3.1.3 各样地草本层植被概况 |
3.1.4 各样地层间层植被概况 |
3.2 抚育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3.2.1 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3.2.2 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桉树人工林间伐的生态效应研究 |
1 试验地概况 |
1.1 研究方法 |
1.2 试验设计 |
2 调查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保留密度林下植被多样性分析 |
3.2 不同保留密度林地土壤肥力状况 |
3.3 不同保留密度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桉树混交林的生态效应研究 |
1 材料 |
2 研究方法 |
2.1 林分生长调查 |
2.2 土壤肥力测定 |
2.3 林下植被调查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类型混交林生长情况 |
3.2 混交林改良土壤效应 |
3.3 桉树混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 |
4 结论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作者业务工作简历及历年发表的相关论文目录 |
(6)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森林资源特点 |
1.2 我国木材生产现状与需求分析 |
1.2.1 我围木材可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 |
1.2.2 中国木材净进口最多 |
1.2.3 我国木材需求分析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多功能森林经营 |
2.1 我国现代森林经营思想 |
2.2 国外森林经营理论发展 |
2.2.1 国外森林经营思想演变 |
2.2.2 世界林业发展简要回顾 |
2.2.3 世界森林经理发展动态 |
2.3 多功能森林经营 |
2.3.1 我国正在实行的森林“分类经营”是有偏差的 |
2.3.2 什么是多功能森林 |
2.3.3 多功能森林的位置和由来 |
2.3.4 多功能森林的经营 |
2.3.5 多功能森林的利弊分析 |
2.3.6 值得商榷的一些认识 |
2.4 多功能森林经营中发展珍贵树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2.4.1 大规模和长期依靠进口木材,等于长期刺激全球最敏感的环境神经 |
2.4.2 大规模和长期依靠进口木材,等于把本国发展置于不确定中 |
2.4.3 大规模和长期依靠进口木材,是一条滋养他国、瘠化本土的思路 |
2.4.4 发展珍贵用材树种应成为我国的一个林业新战略 |
第三章 珍贵树种培育理论 |
3.1 森林分类经营理论 |
3.1.1 森林分类经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3.1.2 森林的分类 |
3.1.3 森林分类经营的定义、指导原则及意义 |
3.1.4 我国森林分类经营理论与可持续发展 |
3.2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 |
3.2.1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的形成过程 |
3.2.2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概念 |
3.2.3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
3.2.4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林学要点 |
3.3 次生林经营理论 |
3.3.1 次生林的概念 |
3.3.2 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途径 |
3.3.3 次生林经营技术 |
3.3.4 我国次生林经营现状 |
3.4 森林演替理论 |
3.4.1 森林演替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 |
3.4.2 林分发生和更新阶段 |
3.4.3 林分生长和自然稀疏阶段 |
3.4.4 林分转型和下层林更新阶段 |
3.4.5 稳定森林群落阶段 |
3.5 林窗干扰理论 |
3.5.1 干扰定义和森林干扰类型 |
3.5.2 林窗定义和基本特征 |
3.5.3 林窗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
3.6 生态采伐理论 |
3.6.1 生态采伐理论的形成过程 |
3.6.2 生态采伐的概念 |
3.6.3 生态采伐的原则 |
3.6.4 生态采伐理论的内涵 |
第四章 国内外珍贵树种发展简述 |
4.1 珍贵树种的定义、特性和种类 |
4.1.1 珍贵树种的定义 |
4.1.2 珍贵树种的特性 |
4.1.3 珍贵树种的种类 |
4.2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 |
4.2.1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存在问题 |
4.2.2 我国发展珍贵树种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
4.2.3 我国南方地区珍贵树种研究及培育 |
4.3 国外珍贵树种发展简述 |
4.3.1 世界森林资源及存在的问题 |
4.3.2 全球珍贵树种发展概况 |
4.3.3 以珍贵树种资源为基础的国际木材产业实践 |
4.3.4 国外珍贵树种培育及启示 |
第五章 我国珍贵树种选择与区划 |
5.1 珍贵树种选择标准与原则 |
5.1.1 珍贵树种选择标准 |
5.1.2 珍贵树种选择原则 |
5.2 我国主要珍贵树种区划 |
5.2.1 东北区 |
5.2.2 华北区 |
5.2.3 华东、华中区 |
5.2.4 华南区 |
5.2.5 台湾区 |
5.2.6 滇南区 |
5.2.7 云贵高原区 |
5.2.8 甘南川西滇北高山峡谷区 |
5.2.9 西藏高原区 |
5.2.10 西北区 |
5.3 我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 |
第六章 我国珍贵树种经营模式研究 |
6.1 我国珍贵树种资源 |
6.1.1 概况 |
6.1.2 专题一:部分楠木属树种在浙江的自然分布现状及其多样性研究 |
6.1.3 专题二:重庆市奉节县珍贵用材林自然分布现状 |
6.2 我国珍贵树种经营实践及存在问题 |
6.2.1 地方珍贵树种经营实践 |
6.2.2 我国珍贵树种经营存在的问题 |
6.3 典型珍贵树种经营案例 |
6.3.1 南亚热带优良珍贵阔叶人工林的经营模式 |
6.3.2 东北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经营模式 |
6.3.3 西北珍贵树种培育与经营模式 |
第七章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对策研究 |
7.1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指导思想 |
7.2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指导原则 |
7.2.1 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7.2.2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
7.2.3 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
7.2.4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 |
7.2.5 项目带动、依靠科技的原则 |
7.3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理论的实践思考 |
7.3.1 关于多功能森林经营 |
7.3.2 关于森林分类经营 |
7.3.3 关于近自然森林经营 |
7.3.4 关于次生林经营 |
7.3.5 关于森林演替 |
7.3.6 关于林窗干扰 |
7.3.7 关于生态采伐 |
7.4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条件分析 |
7.4.1 自然条件 |
7.4.2 历史条件 |
7.4.3 科研条件 |
7.4.4 实践经验 |
7.5 我国珍贵树种资源的培育方式 |
7.5.1 集约经营 |
7.5.2 定向改培 |
7.5.3 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结合 |
7.5.4 抚育和管护 |
7.6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对策和建议 |
7.6.1 将珍贵树种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
7.6.2 多措并举,积极开辟珍贵树种培育资金渠道 |
7.6.3 加大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科技支撑 |
7.6.4 与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相结合 |
7.6.5 用次生林和退化土地大力发展珍贵树种 |
7.6.6 大力提倡用乡土树种发展珍贵树种资源 |
7.6.7 在集体林地中大力发展珍贵树种 |
7.6.8 解放思想,更新传统观念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建议 |
8.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不同立地类型巨桉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
2.2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2.3 巨桉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四川引种栽培 |
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4 研究区域及样地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总体设计 |
第二章 林下植物区系特征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设置与调查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科属种组成及其多样性 |
3.2 科、属、种相似性 |
3.3 种子植物地理成分 |
4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林下植被的数量分类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方设置与调查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TWINSPAN分类 |
3.2 巨桉人工林群落层次结构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方设置与调查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林下植物成分特征 |
3.2 物种多样性分析 |
3.3 多样性指数的比较 |
4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林下植被优势种的种间关系及生态种组的划分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方法的比较 |
3.2 联结性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林下植被生态位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态位宽度 |
3.2 生态位重叠 |
4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动物群落的数量及类群组成 |
3.2 土壤动物同功能团 |
3.3 土壤动物群落的土壤垂直分布 |
3.4 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 |
3.5 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 |
4 讨论与结论 |
第八章 土壤细菌多样性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DNA的提取与纯化 |
3.2 PCR扩增 |
3.3 土壤细菌16S rDNA多态性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名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8)六盘山林区华北落叶松群落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及个体生长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
1.2.1 遗传多样性 |
1.2.2 物种多样性 |
1.2.3 生态系统多样性 |
1.3 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 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进展 |
1.5 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
1.5.1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一般概念 |
1.5.2 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若干观点 |
1.6 树木生物量研究 |
1.7 树木个体生长的研究 |
1.8 林分生长量的研究 |
1.8.1 径阶分布模型 |
1.8.2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发展趋势 |
1.9 华北落叶松植物学特征 |
1.10 华北落叶松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 |
2.1.4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区植被概况 |
2.3 森林资源状况 |
2.4 研究方法 |
2.4.1 样方选择与设置 |
2.4.2 样方调查内容 |
2.4.3 多样性指数的选择与计算 |
2.4.4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估算 |
2.4.5 土壤养分的测定方法 |
2.4.6 华北落叶松五年生长过程的拟合 |
2.4.7 华北落叶松林分生长的直接估算法 |
第三章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样性、生产力及土壤养分状况 |
3.1 人工华北落叶松林多样性格局 |
3.1.1 不同林分类型物种丰富度及总数量 |
3.1.2 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 |
3.2 各类型林分生物量与生产力 |
3.3 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 |
3.4 三种群落类型土壤养分状况的比较分析 |
3.4.1 表层土壤的养分状况 |
3.4.2 土壤剖面的养分状况 |
3.5 小结 |
第四章 华北落叶松林个体和林分生长量的研究 |
4.1 华北落叶松个体生长 |
4.1.1 胸径生长 |
4.1.2 树高生长 |
4.1.3 材积生长 |
4.1.4 华北落叶松五年的生长模型拟合 |
4.2 华北落叶松林分生长量的估算 |
4.2.1直径生长量的测定与计算 |
4.2.2 绘制累计株数分布图 |
4.2.3 确定移动比 |
4.2.4 林分生长量的求算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与讨论 |
5.2 建议 |
5.2.1 对六盘山林区植被恢复实践的建议 |
5.2.2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林生物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林分调查和林木生物量测算的原理与方法 |
2.1 林分调查 |
2.2 林木生物量 |
2.3 测算林木生物量的原理与方法 |
2.4 华北落叶松生物量测算的特殊性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地区概况 |
3.2 试验方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华北落叶松林木器官生物量相对生长关系的建立 |
4.2 华北落叶松天然林森林群落生物量 |
4.3 华北落叶松天然林森林群落生产结构 |
4.4 华北落叶松天然林立木重量表的试编 |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五台山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周期浅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D]. 刘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2]木荷次生林楠木导入技术研究[D]. 黄炎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09)
- [3]河北省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 么蕊.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4]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纸浆林最佳轮伐期研究[D]. 李子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 [5]闽东南桉树人工林生态培育机制研究[D]. 张顺恒.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7)
- [6]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问题研究[D]. 曾祥谓.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7]不同立地类型巨桉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特征[D]. 钟宇.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6)
- [8]六盘山林区华北落叶松群落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及个体生长量的研究[D]. 王俊玲. 兰州大学, 2008(01)
- [9]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林生物量研究[D]. 李亚民.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10]五台山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周期浅探[J]. 朱献荣. 山西林业,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