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贤亮:遵守规则就是崇尚文明(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冯译萱[2](2021)在《阿城论》文中提出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张一博[3](2021)在《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的审美流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以来宁夏作家积极创作出具备多元审美品质的文学作品,在当代文坛产生一定影响,逐渐引起学界关注。本论文通过深度开掘宁夏小说内蕴的丰厚人文精神价值与独特审美理念,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助力宁夏小说的美学研究,试图填补其审美研究层面的空白。立足于新时期以来的宁夏小说,深入探究其审美流变规律,尝试归纳宁夏小说审美研究范式,以期全面把握审美流变形态,从审美意识、审美主题、审美表达三个维度展开研究。论文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着重从审美意识的流变特质切入,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发展脉络,从传统与现代两个方面探察其整体审美意识的生成与表现,并结合生成缘由,洞察审美意识生成的复杂因素,进而对渐趋嬗变的审美意识有较清晰的掌控。第二章从审美主题的流变规律入手,以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向度切入,即传统与现代的分野、乡村与都市的对峙,探究宁夏小说审美主题转向的全貌,既站在宏观高度审视宁夏小说,又紧贴宁夏小说内部肌理,多维考察审美主题变化过程的图景。第三章细分为审美意象与写作手法的流变,通过全面立体地探析不同时期宁夏小说审美表达的迥异呈现方式,发现其审美表达策略随时代变革发生细微变化,体现出鲜活多样的审美文化景观。本论文多角度解读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审美转变的整体趋势,进而展现宁夏小说多维的审美视野,发现其丰厚的审美文化内涵。同时,通过梳理其审美风格与特点的变化轨迹,揭示其流变规律,拓展小说创作的审美视野与思维。
李文巧[4](2020)在《张贤亮小说的复调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借鉴复调理论,运用叙事学等知识,以张贤亮小说的复调性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小说思想的复调性,叙事的复调性,最后挖掘其小说复调叙事背后张贤亮复杂多变的精神世界。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张贤亮小说思想的复调性。张贤亮的小说有五组明显的思想冲突,它们真实地展现出人面对生与死、在沉重与轻盈等情感路口的彷徨、挣扎,甚至绝望。它们分别是死亡与生存,人性的罪恶与善良,人情的冷漠无情与有情有义,爱情愿望中的欲望与理性,生活态度的消极“弃世”、积极“入世”与洒脱又玩世不恭。其中,善良的人性包括忏悔意识,张贤亮小说中的忏悔意识逐渐从一种人性的觉醒意识转变为一种善良的道德。在爱情愿望中,不仅有欲望与理性的冲突,也有基于理性的“现实爱情”与“理想爱情”的差距,让人陷入灵与肉、“围城”等纠结的情感状态。第二部分论述张贤亮小说叙事的复调性。为了展现小说思想的复杂,张贤亮小说的叙事运用了多样的艺术构思和手法,形成了叙事的复调性。其主要表现为大型和微型这两种对话的空间。其一,大型对话的空间通过小说与小说之间结构的“对位”,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来建立。其二,微型对话的空间通过小说人物与人物,人物与作者,人物与自我,人物与“物”之间的对话来建立。第三部分论述张贤亮小说复调叙事背后的精神世界。张贤亮小说的复调性反映了他精神的复杂与多变。张贤亮有怨恨和忏悔,有理性的开放思想和浪漫的家国情怀,有玩世不恭和冷静严肃,也有贯穿他整个人生的实践思想。这些复杂分裂的思想都随时间发生了变化,反映了他精神的轨迹,决定了他向社会实践的转型。本论文认为张贤亮的小说展现了一个丰富的人心世界。但他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将精神寄托停留在了世俗的对象上,渐渐失去了对深刻人性的关注,成为一个一去“难返”的“历史”文人。
张博实[5](2019)在《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试图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为研究和讨论的对象,来阐释文学审美、文学创作及其作家写作主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写作状态或精神品质。批判地、辩证地分析、反思“反本质主义”这一理论问题,并将其作为一个学理上的参考、审视的视角。更要通过探讨上述诸多理论与创作之间复杂的纠结关系,考察中国当代语境下文学审美的历史演变和所指范围,以及为何要选择小说这一文学类型作为论述的对象等问题,并且做出自己的理解、分析和诠释。在此为全文界定、确立概念的所指范围,以之作为论述的理论和逻辑起点。我们还对“反本质主义”的相关理论做出综述性梳理,并结合中外学者对“反本质主义”的研究,讨论其如何获得自己的理论视点及其缺失和不足。论述“本质化”“固化”思维对中国小说创作的深度影响,以及作家如何通过其文本自身的审美属性对僵化思维所带来的束缚进行反思和整饬。重点论述自一九八五年前后叙事变革与文学审美回归之间的互动,小说叙事发生变革的历史过程及叙事形态与审美新维度、新思维的辩证关系。考量多样化、多元化的历史、现实表象背后,作家在历史观念、美学原则方面发生的根本性和结构性转变。按照这种思维向度进行拓展性思考,分析作家如何以审美的角度,兼及对“反本质主义”精神的认真思辨,重新审视、质疑“本质主义”、固化的历史观,对以往历史叙事的文学观、叙事法则、话语系统重新进行反思、拓展,对历史和现实的文学叙事,做出新的理解和认识。在诸多讨论中,重申“文学是人学”的基本原则,继续在审美、反固化思维为核心的讨论中,深入地思考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探讨作家如何在历史和人性维度上展开对人的心理、精神、灵魂的探索和表达,解析、发掘社会生活、时代及人的内心隐秘。
王朱杰[6](2020)在《乡土文学写作中的劳动伦理研究(1942-2010)》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选取劳动伦理作为进入乡土文学论述的关口,是因为在中国近代以来的语境之中,劳动这一语词有其独特的历史意味。它既在革命历史叙述中成为执行阶级分层、推进革命在“暴力斗争”中前行的强劲的叙事动力,也在革命现代性实践全面铺开时升华为一个过于负重的哲学语词。而当时间进入1980年代,这样一种劳动伦理在充满乐观精神的解放叙事中仍然担纲了似曾相识的历史角色,使文学迁延为中规中矩的意识形态的演绎。即使在“共名”基本模糊的90年代,对于在乡土中浸润良久的作家来说,革命年代的劳动经历仍是组成其心理记忆的重要内容,厚积的劳动经验转化为他们最可宝贵的创作资源,为当时成为潮流的历史重述提供了坚实的现实支撑和饱满的情感蕴涵,甚至构成了他们观察、把握、认知时代现实的潜在思维角度。论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评析。第一章主要围绕延安文学,从劳动伦理的乡土性与政治性、政治性劳动伦理对传统的借用和民间德性对政治德性的负向反馈、劳动伦理与农民主体生成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在延安文学所描述的劳动伦理中,针对土地的劳动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更被视为一种天经地义的农民“本分”,衍生出安土重迁、自食其力、克勤克俭等乡土性道德意义。所以,即便在一种政治外壳的包裹下,仍能看到乡土性劳动伦理的意义结构所发挥的某种限制、支撑作用。但在总体上,这一时期的文学所欲建构的劳动伦理,仍是一种政治性伦理。在建构过程中,叙述者试图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引入,抬升劳动的地位,使其由一个传统的具体的伦理范畴蜕变为现代性的抽象的政治经济学概念,由一种农耕时代的乡土德性转化为政治德性,为建国后整体性、统制性政治经济结构下乌托邦劳动伦理的提出做了一种思想或者说逻辑上的准备。政治性劳动伦理在进入民间文化的意义场域时,往往通过对传统的借用,获得自身传播的合法性,同时,其本身质的规定性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某种损耗,在落地之时得到一种似是而非的转换,在理解的同时被消解,最终造成南橘北枳的结果。在劳动主体上,此时延安文学建构的是一种乡土性伦理主体,即符合传统道德要求的本分的“庄稼人”,在这个“庄稼人”身上,我们看不到像后来“十七年文学”塑造的劳动新人身上那种物质与意识、肉体与精神的现代二元对立,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克服,而是二者混融后所呈现出的一种灰色状态。第二章重点论述“十七年文学”对劳动乌托邦的建构。在这一时段,劳动伦理中政治德性的一面,即公共性的、诉诸彼岸的、精神性的劳动价值观不断克服利己性的、世俗的、物质化的乡土德性,直至定于一尊。劳动乌托邦伦理在建构和传播过程中,为了增强自身的说服力和合法性,借助了科学、性别解放、国家计划等现代性知识话语。“劳动光荣”是结构劳动乌托邦伦理的重要意义维度。“劳动”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农人本色,而是由传统伦理视域下的“劳动本分”转换为国家政治所推崇的“劳动光荣”——一种政治品性,具有了传统道德价值之外的政治以及相应的美学价值。劳动改造是结构劳动乌托邦伦理的另一维度,它的目的在于改造、纯化、提升此岸人民的人性质素,重塑一种崭新的历史主体和阶级主体,以获得通往未来世界的通行证。遵循劳动乌托邦的伦理逻辑,“十七年文学”建构出一种无私的、完全“生产性”的阶级主体——劳动新人。对劳动新人的塑造和想象实际上是后发国家在现代性焦虑支配下的“赶超心态”的反映,也出于应对社会治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现实考量。第三章着眼于1980年代这一时段,以崩解和延续为关键词,剖析出解冻时期劳动伦理的拐点心态,一方面对革命年代的劳动乌托邦表现出修复、乃至重构的意图,但另一方面,劳动光荣又在一定程度上逸出了这一意义系统,而显现出传统乡土固有伦理的精神底色。“劳动改造”这样一种以人本身为对象的革命现代性实践话语,在新时期文学中非但没有得到扬弃,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归来者”的叙述中,得到一种改头换面的重新理解,由一种较为纯粹的意识形态话语,扩展为一个极具哲学意味的象征性语词。与“十七年文学”的乌托邦劳动不同,指向日常的、此岸的、以满足世俗欲求为旨归的“劳动致富”成为劳动伦理新的合法性依据。相应地,与“十七年文学”对土地动的推崇相反,在改革文学中,劳动的等级次序被反转,受到推崇的是脱离土地的商业劳动。与传统的小农生产相比,这种劳动形式能快速累积财富,显着提高劳动者的物质生活水平,契合人们关于改革开放年代的种种物质想象。另外,在一个刚刚解冻的年代,对后发国家来说,现代化被首先等同于市场化,市场语境中的商业劳动,一方面,会迅速累积起巨大的物质财富,达致国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目的。另一方面,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被认为会生成一种全新的现代性人格,达到民强——个人现代化的目标。但这种有关劳动和精神关联的话语,随着市场机制的形成和消费逻辑的推进,二者的破裂再次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改造世界、劳动光荣、解放生产力、共同富裕、现代化等等劳动的精神性后缀渐次弱化、凋落,而经济的面向日益凸显,蠕动在底层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现代化尺度的农民作为一个阶层,始终没有跃进社会的中心,其身上也并没有生发一种与现代化劳动方式相伴随的、与传统人格从根本上相区别的现代性主体人格。相反,在一种实利主义时代氛围的裹挟下,被重新召回的人性原欲日益凸显其陈旧的、本我的底色,并渐渐显现出狰狞的一面,乃至搅动了历史文化传统中沉滓的泛起,这甚至可以被描述为现代化乐观想象的最初的幻灭。80年代中期以后,寻根文学出场,先民们的生存样式或者劳动方式成为寻根文学文化分析的重要表征,其所内涵的伦理精神成为文化之根的重要隐喻。第四章横跨1990年代直至新世纪之初,重点围绕现实主义基质的现代乡土叙事,从历史祛蔽、自为的劳动主体、揉入现实质地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说。在这类有着现实主义基质的现代乡土叙事文本中,曾由“十七年文学”所形塑的劳动乌托邦得以全面重述甚至是被颠覆。书写者从自我的体己经验和在场的乡土故事出发,将被意识形态固化的历史叙述重新历史化,从劳动乌托邦的反现代性和乡土时间的空间化两个角度着手,将大写的、符号的、单向度的历史还原为小写的、具象的、纷芜的人性心相,将劳动乌托邦下的政治狂欢还原为一场场掺杂着或卑劣或崇高人性的生存折腾,呈现其迷狂、怪诞而又不乏激越的复杂面貌。与历史的重述相比,现实主义基质乡土叙事捕捉到了劳动伦理在现实乡土中所发生的变异:80年代改革开放启动之际改革叙事中得以张扬的劳动致富、致强的现代性想象被置换为商业化浪潮里的物欲竞逐,权力寻租和市场逻辑互为渗透又互为犄角,劳动在实现祛魅的同时,几乎褪尽了所有的政治抑或文化神性,对物质欲望永无止境、花样翻新的餍足成为其唯一的动力和效能尺度。在现实主义基质乡土叙事中,劳动的肉体消耗本质得以刷新,劳动成为身体的劳动,身体也成为劳动的身体,劳动与身体互为抵抗又互为确证,在一种互文的意义上,历史风云中的乡土疼痛得以清晰传递,乡村因此由此前受难的客体跃居为受难主体。
荀羽琨[7](2019)在《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丝绸之路”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文化符号,为从古到今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滋养。诞生于现代中国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文学,一方面继承了古代丝路文学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又融入了强烈的时代意识,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丝路人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命运变迁和精神嬗变。本文从中国西北丝绸之路多民族的历史经验和多样性的文化形态入手,系统的梳理了现代以来这一地理文化空间中文学演变的内在脉络,使这一文学形态独特的文化蕴涵和美学精神得以准确而全面的呈现。第一章,回顾古代丝绸之路和丝路文学的历史。丝绸之路的产生来自于军事外交和商业力量的推动,它不仅是中西之间进行物质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成为中西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丝路文化随着民族迁徙、文化使者、宗教求法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在丝绸之路上诞生的神话、诗歌、游记等作品创造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局面。第二章,梳理了现当代丝路本土文学的发展脉络。现代丝路文学通过对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赋予了丝路文学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品质。共和国时期的丝路文学和新中国的创业实践同声共振,丝绸之路的自然地理和民族文化成为表征革命精神的一个巨大的构型空间。新时期的丝路文学则经历了从地方意识到丝路文化的自觉,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源泉。第三章,梳理西行文学发展与演变的轨迹。民族国家危机语境中,外国探险家、文人学者、中外记者共同创造了丝路游记的繁荣。建国后西进热潮中的出现的“牧歌”与“战歌”,把异域文化元素整合到歌颂新中国的宏大叙事之中。新时期丝路上的流寓作家则通过小说的虚构和想象表达了他们的在地经验,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温度的人文丝路形象。第四章,分析了多元文化语境中丝路文学的文化主题。乡土守成构成了丝路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价值立场,推动作家穿透乡土生活和民俗风情的表层书写,不断抵进文化心理的深度呈现。丝绸之路上丰富的宗教元素为张承志、石舒清、雪漠这些拥有宗教背景的作家提供了理解文学和生命的价值根基。红柯的小说则试图把游牧文化的刚健之气灌注到关中文化之中,实现儒家文化的更新和重建。第五章,概括了丝路文学的美学精神。创造精神是丝路文学的审美基石,作家满怀激情的歌颂了丝路民众在建设新国家和新生活中所展现出的生命力量。丝路文学中所体现的苦质精神是丝路文学的审美内质,苦行僧式的写作观念和对苦难的超越成就了丝路文学崇高的精神追求。中国现代西北丝路文学携带着丝路文化的历史经验,以强烈的开拓精神参与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文化重建的时代命题之中,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丝路文化的角度研究现代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不仅是对现代文学研究视角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一种更新,而且对我们重新认识现代文学中的“中国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邱晓丹[8](2018)在《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后,1950-70年代的文学为了服务中国社会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的规训和自己的主动谋合下,产生了将文学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形象,塑造为符合该时期一定道德、精神、才能、阶级等标准的“英雄”的书写倾向。本文将具有这种书写倾向的文学文本称之为“英雄书写”。英雄书写作为一种既描写了英雄人物、又描写了非英雄人物的立体的文学表达,一方面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了该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另一方面又在非英雄人物形象在塑造中隐藏下诸多与之相去甚远的异质成分。这使得英雄书写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该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状况,是分析当时社会整体思想形态的理想文本。关于1950-70年代的社会思想状况,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该时期社会运行中振聋发聩的一统性地位,学界长期忽略了潜藏在其笼罩之下的其他思想学说的影响。建国后,中国社会进一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了它依然受着儒家传统多方面的影响。1950-70年代英雄书写所竭力塑造的、作为该时期国家话语重要内容的“人民英雄”形象,以集体主义为其核心价值取向,其重要社会功能是提供一种道德规训。道德规训是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的重要联结点。“人民英雄”概念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矛盾的内涵特质,这其中隐藏着对儒家思想的变异性继承。英雄书写所展现的社会生活,对儒家传统社会中的小农社会、宗法制度和社会理想等方面都有所衔接和继承。这表明1950-70年代社会在其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规训之下,仍隐藏着一幅儒家传统社会图景。儒家传统在1950-70年代社会的命运,虽然主要表现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压制,但也有因其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回归而得以加强的一面。儒家学说是一种具有整体观框架的学说,它得以形成,并与社会兼容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的一种天然独立的整体性社会形态。1950-70年代社会人为的封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时期社会整体性形态的回归。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的融合使中国社会的这种整体性形态再次打破,再次成为全球化世界中的一个部分型社会。这与具有整体观性质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不兼容的。进入新时期以后,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具有道德规训特质的英雄书写式微,文学书写朝着彰显个体欲望、去道德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文学承担的道德规训功能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回归到文学本身。而社会在全面经济转向的冲击下,呈现出人文精神危机和道德困局。1990年代的儒学“复兴”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其中大陆新儒家的一支表达了如同传统社会时期的用儒家思想干预社会运行的“政治儒学”的构想。中国当代社会这一思想脉络的流变,在文学的英雄书写中得到了完美的映照和见证。此后的文学,还将继续承担这一作用和功能。
陈守湖[9](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提出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周紫薇[10](2017)在《由濒死体验引发的变态心理与文学写作 ——以穆旦、张贤亮的写作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穆旦和张贤亮是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的两位重要作家,在他们的人生中都有过濒临死亡的体验,这种特殊的体验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创作。他们总是倾向于将这种体验通过各种各样的变形在作品中进行反复描写、不断强化,这种有着变态心理倾向的写作现象背后可能蕴藏着巨大的阐释空间。基于对两位作家的作品及人生经历的全面考察,论文尝试运用心理动力学理论对这一现象的心理动因进行探究,发现这种受虐心理背后是弗洛伊德所谓死的本能在提供心理动力。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穆旦和张贤亮的作品与行为存在着内倾性与外倾性的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心理动因可归结为穆旦超我的压制与张贤亮本我的进击。进一步分析发现,苦难与非常环境下暗藏着整个社会心理的失控与疯狂,这对当下仍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更为广阔的视野考察,通过研究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生经历与写作范式,发现处于不同时代、地域、文化的作家之间因为相似的经历在创作上产生了互文的现象。通过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独有的宗教意识,有别于穆旦的人本主义精神和张贤亮趋利避害的处世观。
二、张贤亮:遵守规则就是崇尚文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贤亮:遵守规则就是崇尚文明(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
1.2.2 争鸣与辨析 |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
2.1.3 无画处成妙境 |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
2.2.1 生活的音符 |
2.2.2 结构的旋律性 |
2.2.3 可读的节奏 |
2.2.4 对位法曲式 |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
2.3.3 电影化叙事 |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
2.3.5 声画合一 |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
第二节 “古”化语言 |
3.2.1 字词的复位性 |
3.2.2 半文言风貌 |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
3.3.1 阿城的诗性观 |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
4.1.2 限度、维度、超越 |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
4.2.1 艺术起源论 |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
4.2.3 “巫”与文化基因 |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
结语 |
附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的审美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与背景 |
二、研究现状与热点 |
三、研究意义与目的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理论与创新 |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中审美意识的流变 |
第一节 传统审美意识的生成与呈现 |
第二节 现代审美意识的生成与呈现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中审美主题的流变 |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的分野 |
第二节 乡村与都市的对峙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中审美表达的流变 |
第一节 审美意象的流变 |
第二节 写作手法的流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张贤亮小说的复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张贤亮小说的研究现状 |
1.2 张贤亮小说的复调性及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思路及创新点 |
2 张贤亮小说思想的复调性 |
2.1 死亡与生存 |
2.1.1 绝望中对死亡的渴望 |
2.1.2 希望中对生存的追求 |
2.2 罪恶与善良 |
2.2.1 人性中的罪恶 |
2.2.2 人性中的善良 |
2.3 冷漠无情与有情有义 |
2.3.1 冷漠人情的客观展示 |
2.3.2 温暖人情的诗意表达 |
2.4 灵肉挣扎中的欲望与理性 |
2.4.1 充满欲望的爱情愿望 |
2.4.2 尊重理性的爱情愿望 |
2.5 消极“弃世”/积极“入世”/洒脱与玩世 |
2.5.1 消极“弃世”的精神状态 |
2.5.2 积极“入世”的精神状态 |
2.5.3 洒脱又玩世不恭的精神状态 |
3 张贤亮小说叙事的复调性 |
3.1 大型对话的空间 |
3.1.1 小说与小说结构的“对位” |
3.1.2 小说叙事模式的转换 |
3.2 微型对话的空间 |
3.2.1 人物与人物的声音杂合 |
3.2.2 人物与作者的声音并存 |
3.2.4 人物与自我意识的交流 |
3.2.5 人物与“物”的隐形对话 |
4 复调叙事与张贤亮的精神世界 |
4.1 苦难中的怨恨与忏悔 |
4.1.1 苦难中的怨恨 |
4.1.2 忏悔与感恩 |
4.2 理性浪漫中的开放与家国情怀 |
4.2.1 “为人请命”的大胆开放 |
4.2.2 “为民请命”的家国情怀 |
4.3 个性特征中的玩世与严肃 |
4.3.1 狷傲与玩世 |
4.3.2 冷静与严肃 |
4.4 写作与人生中的实践精神 |
4.4.1 写作的实践 |
4.4.2 社会的实践 |
5 结语:一个丰富的人心世界 |
参考文献 |
附件:张贤亮主要小说出版年表 |
致谢 |
(5)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
“审美维度”下的文学研究 第一节 |
世纪初对审美维度的新思考与溯源 第二节 |
文学审美之维的期待与反思 第二章 |
“本质化”思维与审美伦理重建 第一节 |
“本质化”思维及其祛魅 第二节 |
“固化”的思想与审美伦理 第三节 |
“新时期”文学的审美“重建” 第三章 |
叙事变革与文学审美“回归” 第一节 |
小说叙事变革的发生 第二节 |
叙事形态与审美新维度 第四章 |
历史想象与审美视域的拓展 第一节 |
“本质化”历史及其悖论 第二节 |
话语真相和历史的“迷踪” 第三节 |
历史“起源”的审美考量 第五章 |
“人的文学”与人性的维度 第一节 |
“大写的人”和“小写的人” 第二节 |
人性的“隐秘”与“禁忌”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
(6)乡土文学写作中的劳动伦理研究(1942-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选题价值论证 |
三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第一章 摇晃的平衡——延安文学中的劳动伦理 |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乡土性与政治性 |
一 乡土性的限定 |
二 政治性的传播 |
第二节 借用与反馈——劳动伦理的建构 |
一 民间德性的借用 |
二 民间德性对政治德性的负向反馈 |
第三节 劳动伦理与农民主体生成 |
一 乡土伦理主体 |
二 “庄稼人”的身体 |
第二章 失衡的伦理——“十七年文学”中的劳动乌托邦 |
第一节 劳动乌托邦的提出 |
一 提纯——“继续革命” |
二 现代性话语的移用 |
第二节 劳动伦理建构的两个维度 |
一 劳动光荣 |
二 劳动改造 |
第三节 劳动新人的诞生 |
一 劳动新人的阶级本质 |
二 劳动新人的政治肉身 |
第三章 赓续与新变——劳动伦理的“新时期” |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赓续 |
一 光荣伦理的不变与变 |
二 改造功能的全新表达 |
第二节 劳动伦理新建构 |
一 合法性的新依据——劳动致富 |
二 最后的隐喻——劳动的文化象征 |
第三节 劳动主体的新胚与旧质 |
一 结局:从新人格到旧欲望 |
二 劳动与身体的解冻 |
第四章 脱魅的乡土——1990年代至世纪初的劳动伦理 |
第一节 反现代的劳动与空间化的乡土 |
第二节 自为的劳动主体 |
一 抵达生命意识 |
二 劳动与身体在场 |
第三节 揉入现实质地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丝路文学的研究现状 |
二、现当代丝路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丝绸之路与丝路文学的历史呈现 |
第一节 发生学意义上的丝绸之路 |
一、丝绸之路的发生 |
二、丝绸之路产生的原因 |
三、丝路文学的内涵 |
第二节 从物质走向精神:丝路文艺 |
一、民族迁徙与丝路文艺 |
二、文化使者与丝路文艺 |
三、宗教求法与丝路文艺 |
第三节 西游东来的古代丝路文学 |
一、先秦时期的丝路文学 |
二、汉唐时期的丝路文学 |
三、宋元之后的丝路文学 |
第二章 丝路文学的现代演进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丝路文学 |
一、旧瓶装新酒:旧体诗与易俗社 |
二、唐祈的边缘诗学 |
三、“花儿”的发现与再造 |
第二节 丝路文学与新中国的创业实践 |
一、西北丝路上的创业颂歌 |
二、英雄人物的重塑 |
三、景观书写的政治化 |
第三节 新时期丝路文学的文化自觉 |
一、游牧经验与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
二、从本土文化到丝路文化的自觉 |
第三章 西行与丝路文学 |
第一节 西行与丝路游记的繁荣 |
一、西方探险家与丝路游记 |
二、文人学者与丝路游记 |
三、中外记者与丝路游记 |
第二节 西进热潮中的“牧歌”与“战歌” |
一、闻捷的边疆“牧歌” |
二、边疆“战歌” |
第三节 丝路小说:流寓作家的在地经验 |
一、流寓作家类型 |
二、丝路书写在地化 |
三、民间文化的内在认同 |
第四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丝路文学 |
第一节 文化守成与乡土书写 |
一、刘亮程:边地乡土的诗性建构 |
二、郭文斌:民俗事相中的文化退守 |
三、李学辉:乡土精神的重构 |
第二节 宗教文化与丝路文学 |
一、清洁的精神:张承志的宗教书写 |
二、石舒清:西海固回民世界的诗意书写 |
三、雪漠小说与佛教文化 |
第三节 游牧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
一、红柯:丝路古道上的文学骑手 |
二、请给我以火——儒家文化的重建 |
第五章 丝路文学的美学精神 |
第一节 创造:丝路文学的审美基石 |
一、创业叙事与丝路文学的创造之美 |
二、创业英雄的精神之美 |
第二节 苦难:丝路文学的精神内质 |
一、游牧文化与路遥的苦难意识 |
二、苦难的朝圣与精神的超越 |
第三节 崇高:丝路文学的精神高地 |
一、昌耀:崇高精神的坚守 |
二、丝路意象的崇高美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文学的“英雄”主题 |
0.1.2 建国后的“英雄”书写 |
0.1.3 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 |
0.1.4 英雄书写的80年代转向 |
0.2 研究意义 |
0.2.1 社会思想史意义 |
0.2.2 文学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0.4 文献与研究综述 |
0.4.1 50-70年代的英雄研究 |
0.4.2 新时期的英雄研究 |
0.4.3 现当代文学中的儒家传统研究 |
0.5 论文大纲 1. 文学英雄书写的形成 |
1.1 当代文学的权力受封 |
1.1.1 “一体化”研究范式之外 |
1.1.2 文学的主动性 |
1.2 社会建设事业与文学部门 |
1.2.1 建国初社会的理想氛围 |
1.2.2 胡风的诚挚理想 |
1.2.3 文学内部的竞争与格局确立 |
1.3 革命思维与文学真理标准 |
1.3.1 社会建设的革命思维 |
1.3.2 革命的文学标准 |
1.4 文学的英雄书写时代 |
1.4.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
1.4.2 “谁当主角”? |
1.4.3 英雄的“工农兵”出身 |
1.4.4 说不尽的“知识分子”与《青春之歌》 |
1.4.5 文学的选择与浩然的崛起 2. 道德:英雄特质与儒家伦理 |
2.1 成长型英雄与神化型英雄 |
2.1.1 集体的“人民”与个体的“英雄” |
2.1.2 成长型英雄书写 |
2.1.3 神化型英雄书写 |
2.2 英雄与儒家的道德联结 |
2.2.1 儒学的道德教化历程 |
2.2.2 英雄书写的道德规训:正己与正人 |
2.2.3 儒家方法的运用:“致广大,尽精微” |
2.3 文本英雄的儒家道德特质 |
2.3.1 “公私”观念向宋学传统的回归 |
2.3.2 “人人英雄”与“满街皆圣人”? |
2.3.3 从积极入世到“人定胜天” |
2.3.4 圣人“三不朽”与英雄“立功” 3. 英雄书写中的儒家传统社会图景 |
3.1 小农社会特质的遗存 |
3.1.1 向土地回归的“人民” |
3.1.2 《武训传》与扫盲运动 |
3.1.3 《不能走那条路》与农地欲望 |
3.2 宗法:“女英雄”书写中的男权机制 |
3.2.1 女性事业心:最合乎理想的嫁妆 |
3.2.2 《李双双小传》与孙庄 |
3.2.3 《春暖时节》:启蒙人丈夫对妻子的改造 |
3.3 宗法:“改造”不了的家庭与血缘 |
3.3.1 “落后”人物集锦 |
3.3.2 《山乡巨变》与家庭价值认同 |
3.3.3 《艳阳天》与“阶级”概念的儒化 |
3.4 “大同社会”还是“共产主义”? |
3.4.1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礼运篇》 |
3.4.2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答顾东桥书》 |
3.4.3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大同书》 |
3.4.4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共产主义 |
3.4.5 两种乌托邦理想的融合 4. 历史转型与英雄书写的没落 |
4.1 整体中国与儒学基础 |
4.1.1 “完整的历史世界” |
4.1.2 儒家的自然整体观 |
4.1.3 近代历史的转型 |
4.2 50-70年代的回归与终结 |
4.2.1 《叶里藏金》与一元价值 |
4.2.2 《千重浪》与自力更生 |
4.2.3 《铁军的步伐》与路线斗争 |
4.3 整体观与英雄书写 |
4.3.1 天地万物非一体下之“仁” |
4.3.2 50-70年代的整体观与集体主义 |
4.3.3 加入全球化 5. 美丽新世界 |
5.1 英雄书写的余韵 |
5.1.1 “伤痕”文学与英雄的“思想解放” |
5.1.2 新时期的社会共同理想 |
5.1.3 社会经济转向与理想书写转型 |
5.2 现实主义文学的拐点:从路遥到王朔 |
5.2.1 路遥理想中的集体性取向 |
5.2.2 王朔反叛的个体性倾向 |
5.2.3 文学显学地位与80年代文学 |
5.3 成为“文学”的文学 |
5.3.1 “人文精神大讨论” |
5.3.2 《我爱美元》与去道德化的90年代文学 |
5.3.3 纯文学的失落 结语:道德困局与儒学“复兴”?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
(9)“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由濒死体验引发的变态心理与文学写作 ——以穆旦、张贤亮的写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苦难催生的濒死体验 |
第一节 战争背景与穆旦的写作 |
第二节 政治运动与张贤亮的写作 |
第三节 穆旦与张贤亮的比较研究 |
第二章 心理动力学视野下的病态文学写作 |
第一节 从受虐心理到死亡本能 |
第二节 超我的压制与本我的进击 |
第三节 痛苦下的疯狂及其后遗症 |
第三章 更广阔视野下的相关主题写作 |
第一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他的写作 |
第二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穆旦、张贤亮的对位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张贤亮:遵守规则就是崇尚文明(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3]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的审美流变[D]. 张一博.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4]张贤亮小说的复调性研究[D]. 李文巧.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D]. 张博实. 吉林大学, 2019(02)
- [6]乡土文学写作中的劳动伦理研究(1942-2010)[D]. 王朱杰. 山东大学, 2020(12)
- [7]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D]. 荀羽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D]. 邱晓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9]“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10]由濒死体验引发的变态心理与文学写作 ——以穆旦、张贤亮的写作为例[D]. 周紫薇. 武汉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