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资源开发利用

稠油资源开发利用

一、稠油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月清[1](2021)在《特超稠油破题——新疆稠油开发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文中认为2020年12月28日,农历11月14日,在位于北京北四环北沙滩5号的塔里木宾馆内,一场关于特超稠油的成果鉴定会正在进行。"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成果鉴定会,它标志着中国特超稠油破题。"鉴定委员会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评价道。

蒋琪,游红娟,潘竟军,王中元,盖平原,Ian Gates,刘佳丽[2](2020)在《稠油开采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世界上已发现的原油资源中,稠油储量占比超过2/3。由于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开采难度大,对技术要求高。针对中国稠油油藏类型多和深度变化大的特点,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稠油开采现状和提高开采效率的主要技术方向,结合现场生产动态,探讨了现有商业化开采技术对不同类型稠油油藏的适应性、应用潜力和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研究结果表明,蒸汽吞吐仍然是中国稠油开采的主要方式,但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到蒸汽吞吐开采的末期,开采效率低,目前成熟接替技术(蒸汽驱、SAGD和火烧油层)的适用油藏范围有限,急需研发新的接替技术;中深层稠油开发技术系列较为成熟,但针对深层、超深层和复杂类型(如裂缝/溶洞性)稠油油藏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尚不成熟,加强井下产生蒸汽、溶剂辅助、原位改质和气化等前沿技术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研究成果对拓展稠油开采技术研究领域和方向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王学忠[3](2020)在《浅层超稠油挖掘开采设想及配套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针对浅层超稠油及沥青开发难点,从新的角度提出借鉴开采固体矿藏的方法和技术来加以开采。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环烷基稠油是国防军工和重大工程建设战略性原材料。《薄储层超稠油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而油水过渡带、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水淹区边际稠油、沥青亟需替代开发技术。在提出挖掘开采设想基础上,研究了挖掘理论技术和规划计划以及小型试验。研究区资源丰富,毗邻煤矿和炼油厂,具备挖油条件。

纪德罗[4](2020)在《沥青质在亲水/亲油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文中研究表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重要化石能源,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此外,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塑料、润滑油、化肥和杀虫剂等的原料,可见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石油资源。然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石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常规原油被逐渐开采后,其储量和产量逐年减少。与此同时,伴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稠油资源被发现,其储量占石油资源的比例越来越大,稠油的开采能够极大的缓解人类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因此具有极高的开采潜力。随着石油资源开采的重心逐渐转向稠油资源,对稠油的研究越来越多,稠油的性质慢慢被人们熟知。稠油具有黏度大,流动性差和组成复杂等特点。研究发现证实沥青质和胶质稠环组分含量高,是导致稠油黏度大的主要原因。沥青质是原油中结构最大、密度最大、极性最强,且具有高表面活性的分子,而胶质的表面活性仅次于沥青质,所以胶质和沥青质极易在复杂的固体表面发生聚集吸附,进而导致稠油堵塞油井和输送管道。因此充分了解稠环分子(沥青质和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吸附界面上的结构和作用对稠油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计算化学能够从分子层面研究分子的运动状态,并具有可视化功能,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稠油分子在界面上的聚集和吸附行为。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稠油分子在二氧化硅表面聚合吸附现象,主要内容如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体系研究C5Pe分子在具有不同疏水性的二氧化硅表面上的吸附机理,并在分子层面对吸附差异进行分析。模拟过程控制的唯一变量为二氧化硅表面亲疏水基团的比例,生成五个体系被研究:完全亲水性体系,25%疏水性体系,50%疏水性体系,75%疏水性体系和完全疏水性体系。通过可视化和分析软件对聚集体和单分子两种吸附结构进行对比研究。C5Pe与二氧化硅表面的相互作用、氢键以及吸附结构变化被进一步分析。结果证明:在每个体系中均存在平铺吸附和倾斜吸附结构,其中25%疏水性二氧化硅界面的C5Pe倾向于以平铺形式吸附,并且具有更强的吸附稳定性。此外,研究发现平铺吸附C5Pe分子比倾斜吸附C5Pe分子具有更好的吸附稳定性和更高吸附强度。在对C5Pe平铺吸附形成变化的研究中,我们发现C5Pe分子平铺吸附在二氧化硅表面必须克服两个能垒。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油滴在不同的亲水性和疏水性二氧化硅表面上的吸附。稠油的组成复杂,在固体表面常以油滴形式吸附,模拟油滴组成首先构建包含三种沥青质分子、六种胶质分子以及八种溶剂轻质油分子的稠油油滴。将相同的油滴分别置于完全亲水的,50%疏水的和完全疏水的二氧化硅的表面上。研究油滴的吸附过程以及沥青质和胶质在油滴中的吸附和聚集机理。油滴吸附过程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体系的油滴,在完全疏水的体系,稠油滴的质心移动更快,最先吸附在二氧化硅界面。体系达到稳定后,油滴中的沥青质和胶质分子在不同体系中表现出不同的吸附和聚集状态。在完全亲水的表面中,分子通过面对面的堆积相互作用聚集,并垂直吸附在二氧化硅表面上,这种结构有利于模型分子(沥青质和胶质)和二氧化硅表面之间形成更多的氢键。该结果表明,与其他两个体系相比,全亲水体系与沥青质和胶质的相互作用更强。最后通过计算模型分子在二氧化硅表面上的吸附自由能,进一步证明全亲水体系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

李娟[5](2019)在《水溶性聚合物稠油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文中认为随着常规石油资源的大量、持续消耗,开发利用稠油资源的紧迫性日益突出。稠油由于含有大量沥青质、胶质等重质组分而具有粘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的特点,导致其开采集输难度高、资源利用率差,如何降低稠油粘度、提高其流动性成为打破限制其开发利用壁垒的关键。目前最为普遍的方法是添加各种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实现降粘目的,而其中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在油田应用中的表现最具吸引力,但其研发尚处于发展阶段,现有的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种类较少、对稠油油藏条件的适应性有限、溶液性质与降粘机理间的联系探讨不足。研发更能满足稠油开发需求的新型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并深入分析其溶液性质与作用机理是该领域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主要从聚合物的结构设计、功能单体的引入、降粘机理的探讨等三个方面进行新型水溶性稠油降粘聚合物的设计合成,溶液性质及稠油降粘应用性能的研究。1、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以得到可反应型共聚物,利用环氧基与氨基间的偶合反应,将氨基封端的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二元共聚物接枝于反应型共聚物侧链,得到具有长支链的水溶性两亲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静态光散射、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基本表征。利用动态光散射、旋转流变仪、界面张力仪考察了其溶液中的聚集行为与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稠油乳化降粘性能评价。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的作用机理为乳化降粘,长支链结构有利于稠油降粘性能的提高,适中的长支链结构含量下可取得最理想的稠油降粘率。2、以AM单体为主,引入具有较强耐温耐盐性的两亲性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以及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N-丙烯酰胺丙基)-N,N-二甲基,N-十六烷基溴化铵(ADC)合成了一系列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静态光散射等进行表征。通过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测定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表面活性和界面活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旋转粘度计、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其可循环稠油降粘性能并探讨了其机理。研究表明,适中的表界面活性更适于实现可循环的耐盐稠油降粘,提高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含量能够增强其耐盐稠油降粘性能。3、选择AM、二甲基丙烯酰胺(DMA)、丙烯酰吗啉(NAM)共聚完成了两亲性三元共聚物的合成,选择AM、苯乙烯磺酸钠(SSS)与链转移剂巯基乙醇进行自由基共聚完成了羟基封端的阴离子共聚物的合成,并利用这两种共聚物得到了一种复配型两亲共聚物稠油降粘剂。用共振光散射等研究了其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并考察了其表观粘度、表面张力、界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情况。此外,利用光学显微镜、旋转粘度计研究了其基于界面活性的稠油乳化降粘行为,分析了不同无机盐及盐浓度对其稠油降粘性能的影响情况。发现复配是一种有效地提高稠油乳化降粘性能的方法,能够在较低的用量下取得较好的耐盐降粘效果。4、通过AM与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及含氟疏水单体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TEMAc-6)共聚,得到了一系列含氟疏水单体含量不同的具有pH响应性的水溶性聚合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静态光散射、热重分析等进行了结构与性质表征。利用界面扩张流变法、粘度测试、表面张力测定等进行了溶液性质的研究,利用Zeta电位测试考察了 pH对共聚物溶液性质的影响情况,并使用激光粒度仪、旋转粘度计研究了其pH响应性稠油降粘行为。结果表明,该系列聚合物溶液的界面活性不仅随着含氟单体含量的提高而增强,而且随着pH的减小而减弱,基于界面活性控制的乳化降粘机理,其在pH较高时能够乳化稠油形成稳定性较高的水包油乳液,实现稠油乳化降粘,而在酸化后又能够实现迅速的油水分离。5、以AM、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甲基丙烯酸苄基酯(BZMA)共聚制备了一系列CO2响应水溶性稠油降粘聚合物AEB,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静态光散射、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所得聚合物进行了基本性质表征。研究了不同浓度下溶液的表观粘度、表界面张力、流体力学半径,并使用电导率仪测试了其对CO2的可逆响应性。利用接触角测试、光学显微镜观察、粘度表征等手段考察了该系列聚合物的稠油乳化降粘性能。研究表明,BZMA单体含量的增加能够增强疏水缔合作用,有利于表界面活性、润湿性及稠油乳化降粘能力的提高,形成的稠油乳化液液滴粒径与界面张力正相关,与连续相粘度负相关,该系列聚合物的乳化降粘性能具有CO2响应性。6、对稠油中的重质组分沥青质、胶质进行分离,并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紫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透射电镜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与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合成并中试了一种解缔合型水溶性两亲聚合物稠油降粘剂,对其稠油降粘性能和降粘机理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所用油样中的沥青质、胶质含有多环芳香结构与大量极性基团,具有氢键作用下的致密的片层状缔合结构,是导致稠油高粘度的主要原因,我们所制备的解缔合型水溶性两亲聚合物稠油降粘剂含有大量极性基团能够破坏沥青质、胶质中原有的缔合结构,从根本上降低稠油粘度,适当的剪切与老化处理有利于实现更好的稠油降粘效果,中试产品具有在高温、高剪切的油藏条件的应用潜力。

孙江河,范洪富,张付生,刘珑[6](2019)在《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概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大部分油藏的持续开采,稠油油藏所占比例增大,开发难度大于常规油藏。针对如何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这一重要课题,概述了目前稠油油藏开发采用的热采技术(热水驱、蒸汽驱、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和蒸汽吞吐)和冷采技术(表面活性剂驱、碱驱、聚合物驱、复合驱和微生物驱),浅析了其作用原理,结合现有矿场试验资料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参47

李崎[7](2019)在《聚乙烯亚胺基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常规石油资源日益减少,而稠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因其储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引起研究者们广泛关注。但是稠油粘度大、密度高、流动性差,导致其难以被有效开采和运输。目前,乳化降粘技术因操作简单、效果显着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常被用于油层开采、井筒降粘和管道运输中。本文以聚乙烯亚胺(PEI)为乳化剂分子骨架,通过Hofmann烷基化反应在PEI分子上接枝不同亲油基团,调控产物的亲水亲油性能,制备得到了系列PEI基聚合物乳化剂,并利用FT-IR、1H NMR、XRD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表征。以胜利油田稠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苄基接枝、正构烷基接枝和PEI分子量对乳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动态光散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等手段分析了乳化剂性能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乳化降粘机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苄基接枝两亲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通过PEI和溴化苄反应制备了系列两亲聚合物,其亲水/亲油性可通过改变接枝在聚合物分子上苄基的数量来调控,将其作为乳化剂用于胜利超稠油乳化降粘中,考察了聚合物的亲水/亲油性、油水质量比、乳化剂加剂量、地层矿物水以及温度对乳化降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水比60:40,加剂量1.8 wt%时,高HLB值的BP-1-5、BP-1-10和BP-1-20三种乳化剂均可与胜利超稠油形成稳定的O/W乳状液,其在50℃的粘度低于100 mP·s。这三种聚合物不仅具有优异的抗盐性能,而且其乳化性能优于商用表面活性剂AEO9、Tween40和油酸钾。此外,BP-1-5与其他四种不同粘度的稠油亦能形成稳定的O/W乳液,显示出一定的普适性。究其原因,适量乳化剂的加入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O/W小液滴,继而降低稠油粘度。(2)正构烷基接枝两亲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在PEI分子链上分别接枝碳数为3、7、12、16的线型烷基支链,制备了不同支链长度的PEI基两亲聚合物,将其作为乳化剂用于稠油降粘中,考察了支链长度、乳化剂浓度、温度对不同粘度稠油乳化降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接枝烷基支链长度的增加,乳化剂完全乳化稠油所需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其乳化稠油的能力依次为HP-1-5>DP-1-5>CP-1-5>PP-1-5。对于短支链的PP-1-5由于其表面活性较差,而长支链的DP-1-5和CP-1-5因长支链间相互缠绕交织,并且支链过短或过长都会使乳化剂亲油基与稠油结构不匹配,从而使油滴间相互聚集形成大颗粒,最终导致乳化剂乳化能力减弱。对于支链长度合适的HP-1-5而言,其在油水比60:40,加剂量为0.9 wt%时,即可完全乳化胜利超稠油,形成稳定的O/W乳状液,降粘率可达99%以上。此外,其还能乳化其他4种稠油,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3)不同PEI分子量的两亲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除了本文主要研究的分子量为10000的PEI,我们另外选择了分子量为1800和600的PEI为乳化剂分子主链,通过分别在其分子上接枝苄基和正庚烷基,考察了PEI分子量或主链长度、接枝基团(芳香基和线型烷基)对乳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I分子量的减小,乳化剂乳化稠油能力逐渐变差,并且PEI分子量对苄基接枝的PEI基聚合物乳化能力的影响程度大于正庚烷基接枝的聚合物。这可能是由于当乳化剂分子主链较长时,加入较少的乳化剂即可形成稳定O/W液滴,而当乳化剂分子量减小之后,完全包覆油滴需要加入更多的乳化剂,因为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较小,其很快便在水中达到饱和状态,致使其难以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此外,乳化剂与稠油形成的O/W液滴的界面膜强度也进一步减弱,故而,聚合物的乳化能力变差。

邹鹏[8](2019)在《超稠油四组分氧化特征及成焦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易于开采的常规原油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重点开始转移到对稠油和超稠油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统计结果表明,全世界的稠油资源大约为常规原油资源的两倍。但是,由于稠油粘度较高且密度相对较大,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性极差,稠油开采仍然是一个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在所有的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中,火烧油层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热采方法。与注蒸汽驱不同,火烧油层可以通过燃烧少量原油就地产生热量,从而大幅降低稠油粘度。因此,深入了解原油氧化过程对稠油油藏火烧油层的成功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针对火烧油层过程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烃类混合物及其连续反应的复杂性,火烧油层过程中的反应驱动机理和化学反应尚不清楚。这些问题导致火烧油层技术在现场应用中难以预测和调控。为了深化对超稠油氧化特征的认识和了解,本文以塔河超稠油为研究对象,对超稠油、单组分和以沥青质为基础的二元体系进行TG/DSC热分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模型拟合分析。TG/DSC热分析曲线清楚表明随着温度变化超稠油四组分展现出不同燃烧途径。峰值温度、反应放热量、温度区间以及活化能等一系列参数变化表明,在非等温氧化过程中,超稠油四组分二元混合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沥青质表现出易与饱和分和芳香分低温氧化中间产物发生反应的趋势,而胶质由于其与沥青质相似的结构,并不会改变沥青质的燃烧途径。由于促进了焦炭的生成,饱和分和胶质可以减少沥青质高温氧化阶段的反应活化能。相反的是,芳香分与沥青质混合物低温氧化和高温氧化阶段的活化能有所增加,说明了芳香分对这两个阶段的进行起着抑制作用。我们重点研究了沥青质这一被认为是维持燃烧前沿连续性的关键组分上。针对塔河超稠油沥青质组分低温氧化前后的结构与性质变化,尤其是燃烧和热解动力学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静态氧化后沥青质中生成了 10.35%的焦炭。利用扫描电镜对样品微观形态观察表明,氧化产物特别是焦炭的表面由于空气的侵蚀和反应而变得相当粗糙,这一现象有利于后续反应的进行。研究还发现,在静态氧化之后,产物的结构变的进一步压实和缩合。与相关研究相同的是,本次实验同样在TG/DSC曲线上清晰地识别出了不同的区域。热重实验数据和Arrhenius模型计算的活化能揭示了燃烧和热解反应位点的差异。此外,静态氧化生成的焦炭具有最高的反应活性和放热效果。本实验研究结果对评价该稠油油藏的火烧油层方案实施可行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皓[9](2019)在《辽河稠油渣油组成结构及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河油田拥有丰富的稠油资源,但稠油渣油的用途单一,为了辽河石化公司探索新的渣油加工方案,系统和全面地了解辽河稠油渣油的结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低凝和混合常渣为原料,对其进行超临界萃取分馏切割成若干窄馏分,利用液固吸附色谱将原料和窄馏分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及沥青质四个组分,富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进行(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反应,分析低凝常渣和混合常渣中芳香分、胶质及沥青质化学结构分布特征。RICO反应结果表明,低凝常渣三个极性亚组分中正构烷基侧链的碳数分布在C1~C31之间,混合常渣中正构烷基侧链碳数分布在C1~C32;两种常渣中聚亚甲基桥链的碳数分布基本相同,均在C2~C26之间,如果考虑过氧化效应,桥链的碳数分布应该在C1~C26之间。侧链与桥链的分布规律类似,随着碳链的变长,含量降低,且组分越重,侧链和桥链结构越多,其中以短侧链和桥链为主。两种常渣的窄馏分烷基侧链和桥链含量及碳数变化规律与原料相似,此外,侧链和桥链的最大碳数随馏分变重逐渐增加。两种常渣及其窄馏分RICO反应产物中苯羧酸的分布总体类似,随馏分和组分变重三元及以上苯羧酸的含量呈上升的趋势,而一元和二元苯羧酸的含量逐渐减少。然而,由于沥青质结构的原因,低凝常渣沥青质RICO反应产物中苯甲酸的含量与上述规律不符。将低凝常渣切割成沸点高于420°C的馏分和减渣,二者的沥青质RICO反应结果与低凝常渣相似,发现低凝渣油沥青质中有较高的联苯结构,说明辽河低凝稠油的成熟度较低。同时推测低凝沥青质是由一些结构相对较小的芳环通过聚亚甲基桥链以及联苯结构桥链相互连接形成的群岛结构。RICO反应全组分的FT-ICR MS分析结果说明,反应产物中除了O2和O4类脂肪酸外,还存在大量含氮和硫等杂原子的羧酸、环烷脂肪酸及高碳数脂肪酸,这些物质不能被GC检测,造成了本文碳回收率较低。

邢浪漫[10](2019)在《一种含有羟基型的油溶性稠油降粘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常规原油不断减少以及石油需求量增加,重质稠油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而常规的石油开采技术则难以适应具有流动性差、相对密度大等固有特点的稠油开采,这严重阻碍我国储量丰富的稠油资源开发,因此研发高效的降粘剂以辅助解决诸多开采、集输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具有重大的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分析了几种常用稠油降粘技术的优缺点及其降粘机理,发现油溶性降粘剂降粘技术具有其突出的优点并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稠油形成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等不同导致稠油的性质千差万别,因此首先对稠油的基础物性进行分析则非常必要。本文首先通过对该稠油的热敏性探究表明稠油达到50℃时降粘效果明显,此时稠油粘度为25100mPa·s;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对稠油的含水率、密度、元素含量基础物性逐一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该稠油的四组分进行提取和测定,综合以上的测定结果可得出该稠油具有低含水率、高密度、高粘度等特点,属于重质组分含量较高的高粘特稠油。稠油的粘度与其自身所含的重质组分含量密切相关。本文首先针对这一重质组分含量较高的特稠油设计出两种油溶性降粘剂,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两种降粘剂的合成条件,油溶性降粘剂(FI-1)的优化合成条件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酰胺单体配比3:5:2,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h,引发剂加量为1.2%。油溶性降粘剂(FI-2)的优化合成条件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单体配比3:5:2,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h,引发剂加量为1.2%。优化后的降粘剂(FI-1、FI-2)在最优加量下的降粘率最高分别为50.82%和56.0%;通过红外和核磁对两种降粘剂分别进行表征,表明两种降粘剂均被成功合成;并将优化后的两种降粘剂在不同温度下对该稠油进行降粘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降粘剂FI-2的降粘效果要优于降粘剂FI-1。为进一步探究两种降粘剂对稠油降粘效果不同的原因,本文首先通过元素分析、GPC、红外对该稠油中胶质的结构进行了探究,表明胶质分子中含有的杂原子含量较高,这些杂原子以极性官能团的形式存在于胶质分子中,导致了胶质分子的聚集。然后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表明降粘剂FI-2比FI-1对胶质聚集体有更好的抑制聚集作用,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证实了降粘剂FI-2比FI-1对胶质聚集体的分散作用更强;同样,通过元素分析、GPC、红外、核磁氢谱对稠油中沥青质的结构进行了探究,提出了沥青质的近似结构,并结合红外及能量模拟的分析结果表明降粘剂FI-2和沥青质分子间可以形成比降粘剂FI-1更强的氢键相互作用,进一步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得出降粘剂正是通过与沥青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形式来分散了沥青质聚集体并改变了其原始的致密结构;最后,对稠油添加降粘剂前后的组分含量测定结果也证实了降粘剂同样会使稠油体系中的重质组分(胶质、沥青质)得到分散,综上所述,两种油溶性降粘剂对该稠油具有不同降粘效果的原因得到解释。

二、稠油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稠油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特超稠油破题——新疆稠油开发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石油稀土”:环烷基稠油多重价值
“浴火重生”:撬开稠油油藏之门
创新SAGD:让“流不动的油田”流动起来
走出国门:为全球稠油开发提供“中国方案”

(2)稠油开采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稠油资源、特点和开采规模
2 商业化开采技术应用现状
    2.1 蒸汽吞吐技术
    2.2 蒸汽驱技术
    2.3 SAGD技术
    2.4 火烧油层技术
    2.5 冷釆技术
3 稠油开采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和急需的接替技术
    3.1 蒸汽吞吐开发接替技术
    3.2 深层稠油热力开采技术
    3.3 复杂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3.4 提高蒸汽利用效率和降低CO2排放技术
4 结论及建议

(3)浅层超稠油挖掘开采设想及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现状和对策
    1.1 问题的特殊性
    1.2 一些有益的启示
2 设想具体内容
    2.1 方法原理
    2.2 配套技术研究
    2.3 小型试验研究
3 结论

(4)沥青质在亲水/亲油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稠油的定义及分类
        1.1.2 稠油开采方法
    1.2 原油中的稠环分子
        1.2.1 沥青质
        1.2.2 胶质
    1.3 界面性质
        1.3.1 液液界面
        1.3.2 固液界面
    1.4 分子模拟
        1.4.1 计算软件
        1.4.2 分子力场
        1.4.3 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综简介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沥青质模型分子C5Pe在亲水/疏水二氧化硅表面的吸附
    2.1 引言
    2.2 模拟方法
        2.2.1 模拟模型
        2.2.2 模拟细节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体系吸附平衡与稳定
        2.3.2 聚集体吸附
        2.3.3 单分子吸附
        2.3.4 25%疏水体系
        2.3.5 相互作用势的吸附能垒
        2.3.6 单分子的吸附稳定性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稠油滴在亲水/疏水二氧化硅表面的吸附
    3.1 引言
    3.2 模拟方法
        3.2.1 力场和分子模型
        3.2.2 模拟过程
        3.2.3 伞形抽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油滴吸附过程
        3.3.2 油滴吸附构型
        3.3.3 油滴质心位移
        3.3.4 稠环分子吸附构型
        3.3.5 稠环分子聚集行为
        3.3.6 稠环分子和界面形成氢键
        3.3.7 稠环分子与界面的吸附自由能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本论文工作总结
    4.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4.3 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附件

(5)水溶性聚合物稠油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稠油
        1.2.1 稠油的定义与分类
        1.2.2 稠油的组成与性质
    1.3 稠油降粘开采技术
        1.3.1 常规加热降粘开采技术
        1.3.2 物理降粘开采技术
        1.3.3 微生物降粘开采技术
        1.3.4 化学降粘开采技术
    1.4 水溶性稠油降粘剂
        1.4.1 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分类
        1.4.2 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合成
        1.4.3 影响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应用效果的外界因素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长支链水溶性两亲共聚物的设计合成、性质研究及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AAG共聚物的合成
        2.2.3 AS-N共聚物的合成
        2.2.4 AAGAS长支链水溶性两亲共聚物的合成
        2.2.5 测试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方法
        2.3.2 红外分析
        2.3.3 核磁研究
        2.3.4 热稳定性
        2.3.5 静态光散射研究
        2.3.6 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2.3.7 AAGAS共聚物的增稠性能
        2.3.8 AAGAS共聚物的表面活性
        2.3.9 AAGAS共聚物的界面活性
        2.3.10 AAGAS共聚物的稠油乳化降粘行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疏水缔合阳离子水溶性三元共聚物及其在稠油降粘中的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ADC的合成
        3.2.3 疏水缔合阳离子水溶性聚合物ANA的合成
        3.2.4 测试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ADC的结构表征
        3.3.2 水溶性聚合物ANA的结构表征
        3.3.3 聚合物ANA的组成分析
        3.3.4 聚合物ANA的静态光散射研究
        3.3.5 聚合物ANA的表面活性
        3.3.6 聚合物ANA的界面活性
        3.3.7 聚合物ANA的稠油降粘性能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复配型两亲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能评价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ADN共聚物的合成
        4.2.3 ASO共聚物的合成
        4.2.4 ADN-ASO复配型两亲共聚物溶液的配制
        4.2.5 测试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方法
        4.3.2 结构表征
        4.3.3 静态光散射研究
        4.3.4 复配体系的溶液性质
        4.3.5 复配体系的稠油乳化降粘性能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pH响应性含氟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pH响应性全氟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ADF的合成
        5.2.3 测试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构表征
        5.3.2 ADF共聚物的溶液性质
        5.3.3 ADF共聚物的pH响应性稠油降粘行为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CO_2响应水溶性聚合物的构建与稠油降粘性能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
        6.2.2 CO_2响应水溶性聚合物AEB的合成
        6.2.3 测试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结构表征
        6.3.2 AEB聚合物的溶液性质
        6.3.3 AEB聚合物的CO_2可逆响应性
        6.3.4 AEB聚合物的稠油降粘行为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解缔合型水溶性降粘剂的性能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药品
        7.2.2 稠油沥青质、胶质的提取与分析
        7.2.3 测试表征
    7.3 结果与讨论
        7.3.1 MAS降粘剂的性能研究
        7.3.2 沥青质与胶质分析
        7.3.3 MAS降粘剂的降粘机理探索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稠油资源概况
    1.1 稠油的定义及分类
    1.2 世界稠油资源的分布
2 稠油开采技术
    2.1 热采
        2.1.1 热水驱
        2.1.2 蒸汽驱
        2.1.3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2.1.4 蒸汽吞吐
    2.2 冷采
        2.2.1 表面活性剂驱
        2.2.2 碱驱
        2.2.3 聚合物驱
        2.2.4 复合驱
    2.3 微生物驱
3 研究展望

(7)聚乙烯亚胺基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稠油油藏概况
        1.2.1 稠油概况和分类
        1.2.2 稠油分布
    1.3 稠油的主要开采及降粘方法
        1.3.1 稠油热采法
        1.3.2 稠油冷采法
    1.4 聚乙烯亚胺(PEI)的应用领域
        1.4.1 PEI在水质处理方面的应用
        1.4.2 PEI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1.4.3 PEI在油田领域的应用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2 原油基本性质
    2.2 PEI基聚合物的表征方法
        2.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2.2.2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1H NMR)
        2.2.3 元素分析表征(EA)
        2.2.4 接触角测试
        2.2.5 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XRD)
    2.3 稠油乳状液的制备及粘度测量
        2.3.1 稠油乳状液的制备
        2.3.2 稠油和稠油乳状液粘度测量及计算方法
    2.4 稠油和乳状液的分析方法
        2.4.1 光学显微镜照片测量
        2.4.2 流变性测试
        2.4.3 粒径分布测量
        2.4.4 表面张力(SFT)测试
        2.4.5 界面张力(IFT)测试
第三章 苄基接枝两亲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B-PEI乳化剂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3.3.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3.3.3 元素分析(EA)
        3.3.4 分离固体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3.3.5 接触角(CA)分析
        3.3.6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分析
    3.4 乳化降粘性能评价
        3.4.1 苄基接枝量对乳化降粘性能的影响
        3.4.2 水含量对乳化降粘的影响
        3.4.3 乳化剂浓度对乳化降粘的影响
        3.4.4 流变性对原油和BP-1-20 形成乳液的影响
        3.4.5 盐度对乳化降粘的影响
        3.4.6 不同稠油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3.4.7 乳液稳定性
        3.4.8 商用表面活性剂与B-PEIs乳化剂的性能对比
    3.5 乳化降粘机理
        3.5.1 光学显微镜照片分析
        3.5.2 粒径分布分析
        3.5.3 临界胶束浓度(CMC)与界面张力分析
        3.5.4 乳化降粘机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正构烷基接枝两亲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不同支链长度PEI基聚合物的制备
        4.2.3 不同支链长度PEI基聚合物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4.3.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4.3.3 元素分析(EA)分析
        4.3.4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4.3.5 支链长度对PEI基聚合物乳化降粘性能的影响
        4.3.6 加剂量对PEI基聚合物的乳化降粘性能的影响
        4.3.7 不同粘度稠油对HP-1-5 乳化性能的影响
        4.3.8 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性
    4.4 机理分析
        4.4.1 光学显微镜照片分析
        4.4.2 粒径分布分析
        4.4.3 表面张力(SFT)分析
        4.4.4 界面张力(IFT)分析
        4.4.5 机理推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PEI分子量两亲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2.2 不同PEI分子量两亲聚合物的制备
        5.2.3 不同PEI分子量两亲聚合物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5.3.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5.3.3 元素分析(EA)分析
        5.3.4 PEI_(10000)、PEI_(1800)和PEI_(600)基聚合物的乳化降粘性能对比
        5.3.5 不同接枝基团PEI基聚合物的乳化降粘性能
    5.4 机理分析
        5.4.1 光学显微镜照片分析
        5.4.2 表面张力(SFT)分析
        5.4.3 界面张力(IFT)分析
        5.4.4 机理推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A

(8)超稠油四组分氧化特征及成焦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稠油概述
        1.3.1 稠油定义与分类
        1.3.2 稠油分布
        1.3.3 稠油性质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原油及其四组分氧化特征研究
        1.4.2 原油四组分相互作用研究
        1.4.3 原油成焦规律研究
        1.4.4 原油氧化动力学理论研究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超稠油及其四组分氧化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分析
        2.3.1 超稠油组分分析
        2.3.2 超稠油黏温分析
        2.3.3 超稠油及其四组分TG/DSC分析
        2.3.4 超稠油及其四组分氧化动力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稠油组分间相互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超稠油组分间二元混合氧化TG/DSC分析
        3.3.2 超稠油组分间二元混合氧化动力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稠油沥青质组分成焦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分析
        4.3.1 静态氧化实验分析
        4.3.2 微观形态分析
        4.3.3 元素分析
        4.3.4 TG/DSC分析
        4.3.5 成焦过程氧化动力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辽河稠油渣油组成结构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稠油的概述
        1.1.1 稠油的分类与分布
        1.1.2 辽河稠油及其渣油的研究现状
    1.2 渣油的分离方法
        1.2.1 色谱法
        1.2.2 蒸馏法
        1.2.3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
    1.3 渣油结构的表征方法
        1.3.1 渣油结构的波谱表征方法
        1.3.2 渣油结构的化学分析方法
        1.3.3 钌离子催化氧化法
    1.4 文献综述小结
    1.5 论文的研究思与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样品来源及样品基本性质
    2.2 四组分的分离与收集
    2.3 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反应
        2.3.1 RICO反应实验装置
        2.3.2 RICO反应产物处理
    2.4 RICO反应产物的定量
        2.4.1 易挥发羧酸的定量
        2.4.2 不易挥发羧酸的定量
    2.5 RICO反应碳回收率的计算
第3章 低凝常渣与混合常渣的化学结构和分布特征
    3.1 低凝常渣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的RICO反应
        3.1.1 芳香环系上正构烷基侧链含量分布
        3.1.2 芳香环系间聚亚甲基桥链的含量分布
        3.1.3 芳羧酸的含量和芳香环系结构的分析
        3.1.4 RICO反应碳平衡分析
    3.2 混合常渣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的RICO反应
        3.2.1 芳香环系上正构烷基侧链分布
        3.2.2 芳香环系间聚亚甲基桥链的含量分布
        3.2.3 芳羧酸的含量和芳香环系结构的分析
        3.2.4 RICO反应碳平衡分析
    3.3 RICO反应产物中O_2与O_4类羧酸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凝常渣与混合常渣窄馏分的化学结构和分布特征
    4.1 低凝常渣窄馏分的RICO反应
        4.1.1 低凝常渣窄馏分RICO反应产物分布特征规律
        4.1.2 低凝常渣窄馏分芳香环系上正构烷基侧链分布规律
        4.1.3 桥接芳香环系的聚亚甲基链的分布特征
        4.1.4 低凝常渣窄馏分RICO反应产物中苯羧酸及芳环缩合形式的分布规律
    4.2 混合常渣窄馏分的RICO反应
        4.2.1 混合常渣窄馏分RICO反应产物分布特征
        4.2.2 混合常渣窄馏分芳香环系上正构烷基侧链分布规律
        4.2.3 桥接芳香环系的聚亚甲基链的分布特征
        4.2.4 混合常渣窄馏分RICO反应产物中苯羧酸及芳环缩合形式的分布规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凝常渣、大于420°C馏分及低凝减渣RICO反应结果对比
    5.1 低凝常渣、大于420°C馏分及减渣的平均结构与基本性质对比
        5.1.1 三种低凝渣油的性质分析与对比
        5.1.2 三种低凝渣油的平均结构参数分析与对比
    5.2 三种低凝渣油RICO反应产物的分布与对比
        5.2.1 三种低凝渣油芳香环系上正构烷基侧链的对比
        5.2.2 三种低凝渣油芳香环系间聚亚甲基桥链的对比
        5.2.3 三种低凝渣油芳环结构的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低凝渣油及其窄馏分RICO反应产物定量数据
附录 B 混合常渣及其窄馏分RICO反应产物定量数据
附录 C 混合常渣和低凝常渣中异构烷基侧链定量数据
致谢

(10)一种含有羟基型的油溶性稠油降粘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稠油概述
        1.1.1 稠油的分类
        1.1.2 国内外稠油的开采现状
    1.2 稠油重质组分与流动性的关系
        1.2.1 重质组分含量对稠油粘度的影响
        1.2.2 沥青质胶体结构对稠油粘度的影响
        1.2.3 重质组分沉积对稠油粘度的影响
    1.3 稠油降粘的技术及机理
        1.3.1 加热降粘法
        1.3.2 掺稀油法
        1.3.3 微生物降粘技术
        1.3.4 水热催化裂解降粘法
        1.3.5 减粘裂化法
        1.3.6 化学降粘法
    1.4 油溶性降粘剂的研究进展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2章 稠油基础物性及组分分析
    2.1 稠油基础物性的测定与结果分析
        2.1.1 稠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测定与结果分析
        2.1.2 稠油含水率与密度的测定与结果分析
        2.1.3 稠油元素含量测定与结果分析
    2.2 稠油的四组分的分离与测定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合成
    3.1 降粘剂的分子设计
    3.2 降粘剂合成所需的药剂及仪器
        3.2.1 实验药剂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3 降粘剂的评价方法
    3.4 降粘剂(FI-1)的合成
        3.4.1 降粘剂(FI-1)单体配比初探
        3.4.2 降粘剂(FI-1)合成条件优化
        3.4.3 降粘剂(FI-1)的表征
    3.5 降粘剂(FI-2)的合成
        3.5.1 降粘剂(FI-2)单体配比初探
        3.5.2 降粘剂(FI-2)合成条件优化
        3.5.3 降粘剂(FI-2)的表征
    3.6 降粘剂(FI-1、FI-2)降粘效果评价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溶性降粘剂对稠油中重质组分聚集行为分析
    4.1 油溶性降粘剂对稠油中胶质聚集行为的探究
        4.1.1 稠油中胶质的结构探究
        4.1.2 油溶性降粘剂对胶质的聚集行为探究
    4.2 油溶性降粘剂对稠油中沥青质聚集行为的探究
        4.2.1 稠油中沥青质的探究
        4.2.2 油溶性降粘剂对沥青质的聚集行为探究
    4.3 油溶性降粘剂对稠油组分含量探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稠油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特超稠油破题——新疆稠油开发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J]. 李月清. 中国石油企业, 2021(Z1)
  • [2]稠油开采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初步探讨[J]. 蒋琪,游红娟,潘竟军,王中元,盖平原,Ian Gates,刘佳丽. 特种油气藏, 2020(06)
  • [3]浅层超稠油挖掘开采设想及配套技术研究[J]. 王学忠. 科技和产业, 2020(11)
  • [4]沥青质在亲水/亲油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 纪德罗. 山东大学, 2020(12)
  • [5]水溶性聚合物稠油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D]. 李娟. 山东大学, 2019(02)
  • [6]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概述[J]. 孙江河,范洪富,张付生,刘珑. 油田化学, 2019(02)
  • [7]聚乙烯亚胺基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D]. 李崎. 河南大学, 2019(01)
  • [8]超稠油四组分氧化特征及成焦规律研究[D]. 邹鹏.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9]辽河稠油渣油组成结构及特性研究[D]. 王皓.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一种含有羟基型的油溶性稠油降粘剂研究[D]. 邢浪漫.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稠油资源开发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