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路建设项目中的景观环境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周丹[1](2021)在《瓜州雕塑艺术长廊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邢晨[2](2021)在《深圳城市高密度街道声景评价及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瑶[3](2021)在《黑龙江省亚布力青云小镇景观环境质量改进与提升》文中研究表明
王娟[4](2021)在《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文中研究表明陈炉是闻名古今的陶瓷重镇,被誉为“东方古瓷镇”。2006年,陈炉古窑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耀瓷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陈炉古镇被命名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年编制了《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规划期限2008-2020年。伴随保护工作的实施,古镇风貌发生变化,并出现多处文物点的保护性破坏,因此对古镇的研究迫切而重要。为保护陈炉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以陈炉古镇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年编写的《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以规划期限(2008-2020年)内对比分析为研究思路,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走访,社会学调查,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研究陈炉遗产构成要素的认识及其在2008-2020年的变迁,包括镇区结构、遗址遗存、建筑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基于变迁分析与保存状况调查,站在规划期限最终节点,以保护规划为准则对陈炉近年保护实践作出分析,首先分析保护工作是否落实《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保护要求与措施;其次分析工程建设的实施主体,列举“保护性”和“破坏性”的建设实践,批判破坏性的建设干预;再次分析镇区管理制度与政策,从管理层面检视保护实践工作;最后分析古镇后续的其他规划建设文件,发现各规划编制内容之间的矛盾。通过变迁和保护的分析指出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本研究通过在一定的周期内对陈炉特征要素变迁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以实施效果为主的分析体系,找到适合于陈炉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今后政府建设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不仅对陈炉古镇的保护工作实践有实际意义,而且给其它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以借鉴和参考。
杨琬莹[5](2021)在《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公众审美及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增长,营造舒适、美观、宜居的城市景观环境已成为公众、城市建设者及管理者三方共同追求的愿望。然而,不少已建成的景观环境与公众目标相悖难以被公众接受,并在舆论的压力下面临“打破重来”的窘境。随之而来的反复拆建,对城市形象、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都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协调景观环境与公众接受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社会和业内学者不断思索的命题。本文以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通过多理论融合分析,以接受活动过程为依据,从接受活动中的实体、目标、中介、活动四个方面展开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的研究,建立公众接受视角下的景观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及设计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研究以接受美学、知觉现象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对城市景观环境中接受活动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以“实体——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介——公众行为模式、目标——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活动——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评价分析。1)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目标,本文以公众在景观环境中的接受活动过程作为分析路径,从“审美接受”及“身体接受”两个角度揭示公共艺术接受效应产生的因素,构建由期待效应指标、召唤效应指标、交流效应指标、身体效应指标4个二级指标,及1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2)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实体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艺术、景观类型、空间特征等角度分析,确定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物理要素集,并以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物理要素进行成分提取及分析,提出由场所性因子、审美性因子、自然性因子、维护性因子组成的特征因子,并运用SBE分析方法及方格测量法对公共艺术景观环境中物理要素进行评价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总结接受性景观环境特征和空间模式特征。3)基于SEM的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论,采用SEM对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影响路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及筛选,解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产生接受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路径以及公众行为模式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效应,形成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解释框架。(3)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综合前文各个章节结论提取关键影响因素,以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研究为基础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根据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提出景观设计策略;并运用模块化思维方法提出包括信息收集与提取(Collect)、要素思维地图(Map)、景观模式应对(Pattern)的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最后,通过对西安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对策略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应用与探索。通过以上核心内容研究,本论文旨在为风景园林学中有关公众接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为景观设计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任欢[6](2021)在《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研究 ——以岐山县庵里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拥有的文化遗产众多,其中超过四十万为不可移动文物,其中一半以上现存于村落和乡镇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许多村落中人员流失非常严重,同时伴随的还有资源枯竭。随之,村落中的各类文化遗产也受到了影响,其中很多都受到破坏甚至是消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探索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统村落中景观环境的优化,为传统村落景观规划的持续发展提供一条合理的路径,让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在的环境中仍可以比较好的保留下来。首先,传统村落是各类地域文化鲜活的承载体,他们可以直观地反映当地的特点。论文选址所处的岐山县地处关中,这里历史悠久,各类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在这里传统村落众多,村落的很多方面都充满了关中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选址、村落整体营建、整体格局、民居特点等方面。其次论文选取的庵里村中有资福宫、庵营古镇黄酒以及周家祠堂等文化遗产,有着相当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本文以探索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下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的价值与实践方法为基本方向。随后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庵里村整体村落布局与自然、人居、建设等方面的关系,同时结合如今已有的一些理论方法与实践成果,深入研究传统村落整体景观环境优化的各种设计策略与对应的方针政策。最后依靠这些成果来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景观设计方法,以期可以重新建立传统村落韵味。在实践过程中以保护当地文化遗产和发挥传统村落特色为要点,只有越过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的表象误区,才能对对当地的传统村落的景观环境进行完全适配的优化。
田璐[7](2021)在《基于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开放社区居住街坊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在过去几十年间大量建设的封闭住宅小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却也带来空间结构封闭、公共交往缺失、邻里关系淡化,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街区活力不足等现状问题。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发布文件推广街区制,提出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2018年12月实施的新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将“居住街坊”作为住宅建筑组合形式的居住基本单元,更加强调住区的开放性、与城市环境的融合性,社区配套的均衡性,居民公共交往与邻里关系的重要性。政策与标准的指向,标志着我国几十年来的居住建筑规划和设计模式将发生改变。基于以上背景,论文以“新城市主义”理论为研究基础和理论指导,从社区居民的公共利益出发,关注城市环境,强调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和居住街坊与其所临街道的关联性,以尝试解决城市住区结构不合理、城市交通拥堵、邻里关系日渐疏离的现状问题为目标展开研究。首先,通过相关理论学习和研究,掌握新城市主义与开放社区的形成、发展、本质特征和相互关系;其次,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进一步梳理、归纳总结我国住区现状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然后,运用案例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方法,了解和总结国内外与“新城市主义理论”和“开放社区”理念相关的住区结构形式,分析其现存的共性问题和可借鉴的设计要点,再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从居住街坊用地规模尺度、交通组织、结构形态、公共空间布局、环境景观塑造、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探索开放社区理念下,适宜我国现阶段发展状况和生活需求的城市新建开放住区的基本组织单元——居住街坊的设计策略及要点。论文最后以呼和浩特市实际住区项目为例进行实践应用研究,将步行主导、尺度适宜、人群异质、邻里和谐、安全设计的策略应用到工程实践项目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建筑学视角营造一个有利于加强公共交往、促进邻里和谐、激发街区活力、满足不同居民生活需求、适应未来城市发展、适宜居住的住区空间环境。为开放社区模式下居住街坊的设计提供具有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
陈蕊[8](2021)在《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宁夏沙坡头村乡村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景观是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和休闲的场所,是乡村文化的承载者,历史的记录者,它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乡村景观的建设战略,农村的发展建设也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很多乡村建设雷同缺乏对当地的地域文化探索与创新,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缺乏对乡村景观设计的全面理解和认知,导致研究滞后,乡村的文化价值缺失。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在乡村景观营造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乡村景观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探索具有自身地域特征的乡村景观设计思路,以及如何在乡村景观建设中体现和传承地域特色,合理的引导乡村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乡村的生态旅游文化价值,展现乡村的特色风貌,同时对宁夏乡村发展建设的探究有着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学习先进的乡村建设思路、方法;阐述了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宁夏地域文化特征,总结地域文化的形成要素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的相关性,探讨了地域文化的发展对乡村景观设计的影响作用;其次,通过调研宁夏特色乡村案例,对宁夏乡村的文化、景观现状作详细分析和总结,针对建设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科学的景观设计原则;最后,根据研究需要结合相关理论研究,以地域文化为基础进行设计实践论证,对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村实地调研分析,梳理出该村目前的景观现状以及地域文化挖掘、文化整理、文化分析、文化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景观设计策略。将当地的人文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理念中,在确保传统优秀文化最大化保留的基础上,基于文化创新理念,对地方旅游模式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提高乡村景观的文化内涵和乡村景观建设质量,打造以体验、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沙坡头村乡村旅游景观。希望本文在研究中得出的理论方法,能够为沙坡头村乡村景观改造建设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为宁夏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范俊逸[9](2021)在《西安三桥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西安,作为拥有着百年工业发展的城市。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初期,带动了社会进程的加快,使各个工业片区周围快速聚集人口,相应地形成一些为工业生产而服务的家属院、学校、商场、医院、菜市场、体育场和演播厅等人居配套,这些小社区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城市布局。但在新时代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赋予了人们对城市发展的新定义,“微更新”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即通过微小的手段调整改善局部环境,挖掘区域空间潜力,刺激整个区域的活力再生。而这一问题的瓶颈在于大体量推倒重新建设不符合当前政策要求和实际情况,如何运用微更新理念在不破坏社区亲和力的同时改善社区居住环境,保留社区工业文化。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我们要解决早期规划建设的老工业社区人居环境用以满足于当下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其次,在当下老工业社区和微更新结合的研究成果中要形成一定的实践应用体系,在保留老工业社区的历史遗迹和工业文脉的同时满足当代社会建设需求。本文以西安三桥车辆厂为例,进行了老工业社区人居环境微更新策略性研究,在现有环境基础上,通过对场地的合理渐进式微小调整,结合本土老工业特色元素,改善居民当下居住环境,最终形成集安全,便利,温馨,文化,活力于一体的老工业社区。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相关案例分析和概念界定。本文以西安老工业社区为研究对象,环境微更新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遵循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手法,结合工业文化和社区大环境,形成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的设计研究策略。(2)运用归纳分析法,通过对西安三桥车辆厂老工业社区的调研数据分析,归纳西安本土老工业社区的政策和发展现状,总结西安老工业社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西安三桥车辆厂老工业社区中景观问题以及保护更新措施,明确的论证了老工业社区景观改造的可行性和价值意义。(3)通过实例研究法,对三桥车辆厂社区场地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考量,运用上述的微更新设计策略,对场地进行规划设计,并形成一定的老工业社区设计体系,为今后老工业社区微更新提供设计借鉴依据。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推动对老工业社区人居环境微更新的理论研究,将老旧社区微更新和本土工业文脉相结合、居民参与性以及空间多功能性体现相结合,丰富了国内老工业社区微更新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为当前西安老工业社区环境的更新提供实践案例借鉴,通过对西安老工业社区的历史研究与发展分析,最终以实践案例进行设计策略的应用,为相关类型的社区改造提升提供参考价值。
魏帆[10](2021)在《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研究 ——以岐山落星湾湿地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生活环境的质量,湿地景观空间也更多的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湿地空间是城市和乡村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湿地连接陆地空间和水域空间,为城市和乡村居民提供可亲近水源的休闲空间,也为动植物提供存活繁衍的环境,增加了地域的生态多样性。中国对湿地资源生态的保护和景观的建设较晚,发展比较缓慢,但是,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关注度的提高,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应有的保护和修复,保障湿地生态良好,推动长久的发展。首先,通过资料的查阅和收集,整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了解,总结湿地景观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发展阶段和成果,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解析,为论文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其次,根据实际的现场调研情况总结落星湾国家湿地公园的基本现状,深入分析现状湿地的水量、水质、植物、用地和交通等基本情况,分析得出由于原湿地公园遭到大面积的洪水冲毁,场地中出现了水量急剧下降、植物多样性减少、道路严重毁坏等景观破碎和生态破坏等实际情况,表明落星湾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和生态修复的迫切性。最后,结合湿地公园的现状实际情况和优秀的国内外案例,总结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和生态修复的设计目标、原则和修复策略,对已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应用到实际的案例设计中。以陕西省岐山县落星湾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和生态修复项目为主要研究案例,整理设计构思,明确设计内容、设计理念和目标等,并利用科学的修复策略对湿地公园的驳岸设计、植物的蓄种、雨水的利用等进行生态修复,利用合理的湿地景观设计方法改造提升湿地公园景观空间,力求设计可以美化城市乡村环境、生态良好、以人为本的湿地公园景观。
二、公路建设项目中的景观环境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建设项目中的景观环境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4)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提出 |
1.1.2 保护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研究 |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2 相关概念研究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1.4.2 陈炉古镇的研究现状 |
1.5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制定 |
1.5.1 提出背景 |
1.5.2 保护工作问题 |
1.5.3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必要性 |
1.5.4 上位规划的保护措施 |
1.5.5 上位规划的利用展示要求 |
1.5.6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规定 |
1.6 后续其他规划建设文件的制定 |
1.6.1 《陈炉古镇景区总体规划》的布局与建设 |
1.6.2 《陈炉文化旅游名镇建设规划》的建设内容 |
1.6.3 《陈炉镇文化旅游概念性规划》的要求与措施 |
1.6.4 《陈炉古镇生态博物馆保护利用规划》要求与措施 |
1.6.5 《陈炉镇总体规划》的保护要求与保护措施 |
1.7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陈炉镇特征要素现状调查 |
2.1 陈炉镇概况及资源分析 |
2.1.1 陈炉独特性 |
2.1.2 区位 |
2.1.3 历史沿革 |
2.1.4 资源分析 |
2.1.5 价值 |
2.2 镇区结构特征 |
2.2.1 地形地势特征 |
2.2.2 “陶社”分布及特征 |
2.2.3 道路分布及特征 |
2.2.4 冲沟分布及特征 |
2.2.5 主要街巷的分布及特征 |
2.2.6 景观分布及特征 |
2.3 陈炉窑遗址遗存特征 |
2.3.1 古遗址分布及特征 |
2.3.2 古建筑分布及特征 |
2.3.3 近现代遗存分布及特征 |
2.4 建筑资源特征 |
2.4.1 窑洞民居分布及特征 |
2.4.2 瓷坊分布及特征 |
2.4.3 窑炉分布及特征 |
2.4.4 公共建筑分布及特征 |
2.5 人群特征 |
2.5.1 传统紧密的社会联系 |
2.5.2 现状人口流失严重 |
2.5.3 手工艺人 |
2.5.4 老人 |
2.6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
2.6.1 陶社文化 |
2.6.2 传统工艺 |
2.6.3 民俗文化 |
2.6.4 民间文学 |
2.6.5 传承活动(现代) |
2.7 小结 |
3.陈炉镇特征要素变迁(2008-2020) |
3.1 陈炉变迁的研究方法 |
3.1.1 分类研究 |
3.1.2 对比研究 |
3.2 道路变迁 |
3.2.1 硬化广场 |
3.2.2 扩宽主要车行道 |
3.2.3 新修路 |
3.2.4 翻新瓷片路 |
3.2.5 维持原貌道路 |
3.3 景观变迁 |
3.3.1 引进城市化绿植 |
3.3.2 冲沟修筑 |
3.3.3 维持原貌景观 |
3.4 遗址遗存变迁 |
3.4.1 发生改变的陈炉窑遗址 |
3.4.2 发生改变的古建筑 |
3.4.3 发生改变的近现代遗存 |
3.4.4 维持原貌的遗址遗存 |
3.5 建筑变迁 |
3.5.1 新建建筑 |
3.5.2 改造建筑 |
3.5.3 新建公共设施 |
3.5.4 维持原貌建筑 |
3.6 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 |
3.6.1 非遗名录扩展 |
3.6.2 传统工艺保护展示 |
3.6.3 民俗仪式变化 |
3.6.4 维持原貌的社火表演 |
3.7 小结 |
4.陈炉镇保护分析(2008-2020) |
4.1 保护分析体系 |
4.1.1 基本思路 |
4.2 保护规划实施后分析 |
4.2.1 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保护的要求 |
4.2.2 保护要求与措施 |
4.2.3 改善基础设施、整治环境的保护措施 |
4.2.4 分期实施的具体措施 |
4.3 建设主体实施分析 |
4.3.1 政府主导 |
4.3.2 居民自发 |
4.3.3 自然因素 |
4.4 镇区管理与政策 |
4.4.1 管理机构 |
4.4.2 保护条例 |
4.4.3 管理措施 |
4.4.4 制度规范 |
4.4.5 管理执行情况 |
4.5 后续其他规划文件矛盾点 |
4.5.1 功能分区规划 |
4.5.2 破坏街巷格局与肌理 |
4.5.3 更新建设破坏 |
4.6 小结 |
5.陈炉镇保护问题与建议 |
5.1 保护实践工作面临问题 |
5.1.1 保护工作者缺乏正确的保护观念 |
5.1.2 未遵守保护规划要求 |
5.1.3 运营与管理的体制不完善 |
5.1.4 保护规划实施效果缺乏认知和评估 |
5.2 适合于陈炉镇的保护建设措施 |
5.2.1 陈炉窑遗址(古民居除外) |
5.2.2 近代工业遗存 |
5.2.3 窑洞民居 |
5.2.4 公共建筑 |
5.2.5 非物质文化遗产 |
5.3 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录 |
附录一 遗址遗存 |
1.1 陈炉古遗址 |
1.1.1 陈炉窑遗址 |
1.1.2 四堡子遗址 |
1.1.3 古寺庙遗址 |
1.1.4 其他遗址 |
1.2 陈炉古建筑 |
1.2.1 古民居建筑 |
1.2.2 古门楼 |
1.2.3 古商号建筑 |
1.2.4 古祠堂寺庙建筑 |
1.2.5 古泉 |
1.2.6 工业遗存 |
1.3 陈炉近现代遗存 |
1.3.1 红二方面军活动旧址 |
1.3.2 其他 |
附录二 建筑资源 |
2.1 窑洞民居 |
2.2 瓷坊 |
2.3 窑炉 |
2.4 公共建筑 |
2.4.1 游览建筑 |
2.4.2 学校及行政机构 |
附录三 古树名木挂牌 |
附录四 陈炉部分老人概况 |
附录五 2008-2020 年陈炉保护实施项目梳理 |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
学术论文 |
项目实践 |
致谢 |
(5)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公共艺术建设需求增长引发公众接受问题 |
1.1.2 风景园林学视角协调公共艺术与公众关系 |
1.1.3 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接受效应与设计策略 |
1.2 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
1.4.2 国内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
1.4.3 景观接受研究 |
1.4.4 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理论启发与接受机制模型构建 |
2.1 接受美学的启发 |
2.1.1 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
2.1.2 审美接受启发与局限 |
2.2 知觉现象学的启发 |
2.2.1 知觉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
2.2.2 身体接受启发与局限 |
2.3 风景园林学相关理论启发 |
2.3.1 景观美学的启发 |
2.3.2 环境行为学的启发 |
2.4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构成与理论模型构建 |
2.4.1 接受活动中的结构要素分析 |
2.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分析 |
2.4.3 公众行为模式分析 |
2.4.4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 |
2.4.5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 |
2.4.6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
2.5 技术路线 |
2.6 本章小节 |
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
3.1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内涵 |
3.1.1 接受效应的内涵认知 |
3.1.2 接受效应的产生维度 |
3.1.3 接受效应的接受层次 |
3.2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构建原则 |
3.2.2 期待效应指标 |
3.2.3 召唤效应指标 |
3.2.4 交流效应指标 |
3.2.5 身体效应指标 |
3.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 |
3.3.1 研究区域分析 |
3.3.2 研究对象选取 |
3.3.3 评价方法选择 |
3.3.4 评价指标赋权 |
3.4 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
3.4.1 街道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
3.4.2 公园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4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 |
4.1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 |
4.1.1 指标来源 |
4.1.2 问卷调查 |
4.1.3 因子适宜性判断 |
4.1.4 因子提取与命名 |
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分析 |
4.2.1 场所性因子分析 |
4.2.2 审美性因子分析 |
4.2.3 自然性因子分析 |
4.2.4 维护性因子分析 |
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定量化评价 |
4.3.1 评价体系 |
4.3.2 研究步骤 |
4.3.3 照片测量方法 |
4.3.4 分析评价 |
4.4 接受性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
4.4.1 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
4.4.2 空间模式特征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5 接受机制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 |
5.1 概念框架与研究假设 |
5.1.1 概念框架 |
5.1.2 研究变量 |
5.1.3 研究假设 |
5.1.4 研究方法 |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2.1 问卷与量表设计 |
5.2.2 问卷数据收集 |
5.2.3 正式调查问卷 |
5.2.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2.5 CFA分析 |
5.2.6 相关分析及区别效度 |
5.3 SEM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5.3.1 SEM拟合度分析 |
5.3.2 SEM路径系数 |
5.3.3 SEM模型修正 |
5.3.4 中介效应检验 |
5.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4.1 公众行为模式在机制模型中介效应讨论 |
5.4.2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影响路径与效应讨论 |
5.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与接受效应关系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应用 |
6.1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 |
6.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6.1.2 满足期待性原则 |
6.1.3 整体性思维原则 |
6.1.4 过程性思维原则 |
6.2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 |
6.2.1 易于识别的景观结构 |
6.2.2 激活空间的景观比照 |
6.2.3 空间留白的景观联想 |
6.2.4 情感沉浸的景观体验 |
6.2.5 支持行为的景观路径 |
6.2.6 生态协同的景观表达 |
6.3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 |
6.3.1 信息收集与提取(C) |
6.3.2 要素思维地图(M) |
6.4 西安市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与探索 |
6.4.1 项目背景 |
6.4.2 场地概况 |
6.4.3 策略应用 |
6.4.4 设计方法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2:西安公共艺术信息汇总表(部分) |
附录3:调查问卷 |
附录4:预调研与量表修订 |
(6)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研究 ——以岐山县庵里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历史文化村落景观环境设计规划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文化遗产 |
2.1.2 传统村落 |
2.1.3 景观优化 |
2.2 理论基础及阐述 |
2.2.1 美丽乡村 |
2.2.2 乡村振兴 |
2.2.3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
2.2.4 乡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方案 |
2.2.5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
2.3 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传统村落案例收集及分析 |
2.3.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案例 |
2.3.2 国内传统村落景观规划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3 庵里村现状及发展概况 |
3.1 庵里村现状概况 |
3.1.1 庵里村区域位置 |
3.1.2 庵里村气候概况 |
3.1.3 庵里村地貌概况 |
3.1.4 庵里村产业概况 |
3.1.5 庵里村基础设施现状概况 |
3.2 庵里村土地使用现状 |
3.2.1 村落空间格局现状 |
3.2.2 庵里村生态环境现状 |
3.2.3 庵里村道路现状 |
3.3 庵里村建筑现状及景观小品风貌特征 |
3.3.1 庵里村民宅建筑现状 |
3.3.2 庵里村历史建筑现状 |
3.3.3 庵里村内各类风貌景观小品现状 |
3.4 庵里村人文环境构成及分析 |
3.4.1 庵里村人文历史环境构成 |
3.4.2 庵里村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
3.4.3 庵里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
3.5 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庵里村景观规划现存问题 |
3.5.1 景观规划缺乏村落特色 |
3.5.2 规划缺乏整体性 |
3.5.3 建筑形式单一、风貌杂乱 |
3.5.4 村落道路系统不完善 |
3.5.5 古建筑价值未充分发挥 |
3.6 调研总结 |
4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
4.1 文化遗产村落保护的目标及存在的问题 |
4.1.1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目标 |
4.1.2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村落景观优化模式及分析 |
4.2.1 传统村落特点 |
4.2.2 传统村落模式 |
4.3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景观优化原则 |
4.3.1 整体保护原则 |
4.3.2 以人文本原则 |
4.3.3 地域性原则 |
4.3.4 可持续原则 |
4.3.5 突出重点原则 |
4.4 庵里村景观环境优化措施 |
4.4.1 强化规划意识、树立历史文化标杆村落 |
4.4.2 群众参与村落景观规划过程 |
4.4.3 明确景观规划的深度及定位 |
4.4.4 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的设计手法结合 |
4.4.5 在保护优先原则下适度推进村落旅游业 |
4.5 庵里村景观环境优化方法 |
4.5.1 村落建筑立面设计方法 |
4.5.2 村落道路景观规划方法 |
4.5.3 村落广场景观设计方法 |
4.5.4 村落生态景观规划方法 |
4.5.5 文化小品景观设计方法 |
5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下庵里村景观优化规划实践 |
5.1 庵里村景观规划理念 |
5.1.1 强化保护意识 |
5.1.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5.1.3 可持续发展理念 |
5.2 庵里村总体规划及规划定位 |
5.2.1 规划目标 |
5.2.2 总体规划设计 |
5.3 庵里村景观环境优化实践 |
5.3.1 核心区整体规划设计 |
5.3.2 “庵里古街”再现 |
5.3.3 村落建筑立面改造规划 |
5.3.4 村落道路规划 |
5.3.5 村落广场景观规划 |
5.3.6 村落生态景观规划 |
5.3.7 村落文化景观小品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二:图片索引 |
附录三:表格索引 |
(7)基于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开放社区居住街坊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住区发展 |
1.1.2 政策标准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新城市主义 |
1.3.3 住区、社区、街区 |
1.3.4 开放社区 |
1.3.5 居住街坊 |
1.4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关于新城市主义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关于开放社区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关于居住街坊的相关研究综述 |
1.5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6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研究 |
2.1 新城市主义的相关研究 |
2.1.1 新城市主义的形成发展 |
2.1.2 新城市主义的基本原则 |
2.1.3 新城市主义的本质特征 |
2.1.4 新城市主义的组织要素 |
2.1.5 新城市主义的表现形式 |
2.1.6 新城市主义的典型开发模式 |
2.2 我国住区发展及相关研究 |
2.2.1 第一阶段-现代城市住宅的早期萌芽阶段 |
2.2.2 第二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缓慢发展阶段 |
2.2.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 |
2.2.4 第四阶段-21 世纪量到质的多元发展阶段 |
2.3 封闭住区的现状问题 |
2.3.1 封闭住区的形成原因 |
2.3.2 封闭住区的现状问题 |
2.4 开放社区及居住街坊的相关研究 |
2.4.1 开放社区的理念 |
2.4.2 开放社区的构成要素 |
2.4.3 居住街坊的演变发展 |
2.4.4 居住街坊的组成要素 |
2.4.5 开放社区与居住街坊的关系 |
2.5 相关内容和理论的比较分析 |
2.5.1 开放住区与封闭住区的比较 |
2.5.2 新城市主义理论与开放社区理念的比较 |
2.5.3 新旧版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规范)的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社区案例分析与比较 |
3.1 国内开放社区案例分析研究 |
3.1.1 北京郭公庄一期公租房(2017) |
3.1.2 上海万科翡翠公园(2016) |
3.1.3 分析总结 |
3.2 国内新城市主义社区案例分析研究 |
3.2.1 上海安亭新镇(2019) |
3.2.2 青岛绿城理想之城(2008) |
3.2.3 分析总结 |
3.3 国外开放社区案例分析研究 |
3.3.1 巴黎欧风路住宅设计(1974) |
3.3.2 巴黎Clichy-Batignolles文化街区(2012) |
3.3.3 英国剑桥爱丁顿社区(2019) |
3.3.4 分析总结 |
3.4 国外新城市主义社区案例分析研究 |
3.4.1 美国滨海镇(1981) |
3.4.2 美国肯特兰镇(1988) |
3.4.3 分析总结 |
3.5 对比研究 |
3.5.1 国内外开放社区比较 |
3.5.2 国内外新城市主义社区比较 |
3.5.3 新城市主义理论下开放社区特征总结 |
3.5.4 案例分析问题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放社区居住街坊的设计研究 |
4.1 开放社区设计原则 |
4.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4.1.2 密接城市原则 |
4.1.3 公共优先原则 |
4.1.4 多元混合原则 |
4.1.5 高效利用原则 |
4.2 居住街坊设计策略 |
4.2.1 步行主导 |
4.2.2 尺度适宜 |
4.2.3 人群异质 |
4.2.4 邻里和谐 |
4.2.5 安全设计 |
4.2.6 小结 |
4.3 规模尺度控制 |
4.3.1 适宜步行的街道长度 |
4.3.2 适宜交往的街坊规模 |
4.4 结构形态设计 |
4.4.1 多接口对接城市 |
4.4.2 多级的密路网结构 |
4.4.3 全覆盖的步行系统 |
4.4.4 街坊组合多样化 |
4.4.5 建筑形态多样化 |
4.5 公共空间设计 |
4.5.1 点线面相结合 |
4.5.2 面状空间—邻里中心 |
4.5.3 线性空间—街道空间 |
4.5.4 点状空间—碎片化剩余空间 |
4.5.5 公共空间多层次立体化布置 |
4.6 公服配套设计 |
4.6.1 公服配套功能混合多样 |
4.6.2 公服配套布局均衡有序 |
4.6.3 公服配套使用开放共享 |
4.7 景观环境设计 |
4.7.1 日照环境 |
4.7.2 夜间照明环境 |
4.7.3 气候、洁污环境 |
4.7.4 景观绿化 |
4.8 管理服务智慧化设计 |
4.8.1 智能安防设备 |
4.8.2 智能车辆管理 |
4.8.3 数字服务设备 |
4.9 后疫情下的思考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际项目设计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选址 |
5.1.2 设计要求 |
5.2 总体规划设计 |
5.2.1 规模尺度 |
5.2.2 结构形态 |
5.2.3 公共空间 |
5.2.4 功能配置 |
5.2.5 景观环境 |
5.3 具体空间设计 |
5.3.1 特色街坊 |
5.3.2 活力街道 |
5.3.3 邻里和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不足之处 |
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图录 |
附录B:表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附件 |
(8)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宁夏沙坡头村乡村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
1.2.1 国内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
1.2.2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框架 |
2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地域文化相关研究 |
2.1.1 地域文化的概念 |
2.1.2 地域文化的特征 |
2.1.3 地域文化的形成因素 |
2.1.4 地域性文化的符号转化 |
2.2 乡村景观设计相关研究 |
2.2.1 乡村景观的概念 |
2.2.2 乡村景观的构成与基础特征 |
2.2.3 乡村景观的分类 |
2.2.4 乡村景观的设计要素 |
2.2.5 乡村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 |
2.3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的关系 |
2.3.1 地域文化和乡村景观相互影响 |
2.3.2 地域文化和乡村景观以尊重自然为本质 |
2.3.3 乡村景观以地域文化为原则 |
2.4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
2.5 本章小结 |
3 宁夏乡村景观的表达及地域文化的分析 |
3.1 宁夏地理位置概述 |
3.2 宁夏地形地貌 |
3.3 宁夏地域文化的特征 |
3.3.1 历史文化 |
3.3.2 地域特点 |
3.3.3 宁夏人文形态 |
3.4 宁夏乡村景观地域特色分析 |
3.4.1 乡村聚落特征 |
3.4.2 民居建筑 |
3.4.3 植物 |
3.4.4 道路 |
3.5 宁夏乡村景观建设现状 |
3.5.1 宁夏乡村景观建设取得的成果 |
3.5.2 宁夏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
3.5.3 目前宁夏呈现的几种乡村景观发展模式 |
3.6 地域文化下的宁夏乡村景观案例分析 |
3.6.1 宁夏中卫市南长滩百年梨花村 |
3.6.2 宁夏隆德县红崖村老巷子 |
3.7 地域文化在宁夏乡村景观设计中的构建 |
3.7.1 地域文化在宁夏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
3.7.2 地域文化在宁夏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
3.8 本章小结 |
4 地域文化在宁夏沙坡头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
4.1 沙坡头村的背景分析 |
4.1.1 沙坡头村区位 |
4.1.2 沙坡头资源分布 |
4.1.3 地质地貌、土壤特征 |
4.1.4 水文 |
4.1.5 气候 |
4.2 沙坡头村的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
4.2.1 历史文化 |
4.2.2 民俗文化 |
4.2.3 社会经济 |
4.3 沙坡头村的景观现状分析 |
4.3.1 聚落现状和空间肌理 |
4.3.2 景观环境 |
4.3.3 建筑物形式 |
4.3.4 植物配置 |
4.3.5 公共设施 |
4.3.6 道路 |
4.3.7 河流 |
4.4 融合地域特征的沙坡头村的景观设计优化策略 |
4.4.1 突出地域乡土文化 |
4.4.2 注重整体景观格局 |
4.4.3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
4.4.4 体现景观美学原则 |
4.4.5 利用乡土植物造景 |
4.4.6 优化完整的公共活动空间 |
4.4.7 立足生态保护建设 |
4.4.8 提取景观素材和符号转换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沙坡头村的景观设计研究 |
5.1 沙坡头村的景观改造设计构思 |
5.1.1 总体设计理念阐述 |
5.1.2 整体设计布局 |
5.2 沙坡头村景观功能分区设计 |
5.2.1 村落入口景观改造设计 |
5.2.2 地域特色民俗文化展览馆设计 |
5.2.3 滨水休闲区设计 |
5.2.4 特色农业采摘和垂钓区设计 |
5.2.5 童趣天地、素质拓展区改造设计 |
5.2.6 锦鲤广场改造设计 |
5.2.7 田园餐饮旅居区设计 |
5.3 沙坡头村景观空间设计要素设计 |
5.3.1 建筑改造设计 |
5.3.2 道路改造设计 |
5.3.3 绿化、植物配置改造设计 |
5.3.4 出入口的景观设计 |
5.3.5 景观小品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地域文化下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之处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西安三桥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
1.4.2 国内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及案例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提出 |
2.1.1 更新与微更新 |
2.1.2 老工业社区 |
2.1.3 社区文化 |
2.2 老工业社区微更新案例分析 |
2.2.1 国外案例 |
2.2.2 国内案例 |
2.3 老工业社区微更新的必要性和价值 |
2.3.1 传统更新和微更新的对比 |
2.3.2 微更新的必要性 |
2.3.3 微更新的价值 |
2.4 本章小结 |
3.西安市内老工业社区起源及发展 |
3.1 西安老工业社区发展背景阐述 |
3.1.1 西安市工业建设开端 |
3.1.2 西安市老工业社区发展历程 |
3.1.3 西安老工业社区的现状分布 |
3.2 当下西安老工业社区改造存在的问题 |
3.2.1 改造结构失衡破坏社区关系 |
3.2.2 多次施工影响居民生活 |
3.2.3 盲目跟风的套娃式改造 |
3.3 西安老工业社区微更新的政策背景 |
3.3.1 微更新标准 |
3.3.2 微更新理念 |
3.4 西安老工业社区微更新模式及发展趋势 |
3.4.1 西安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的模式 |
3.4.2 西安老工业社区景观的发展趋势 |
3.5 本章小结 |
4.西安三桥老工业社区历史与现状 |
4.1 三桥老工业社区的历史背景 |
4.2 三桥老工业社区的场地研究价值 |
4.3 西安三桥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公众调研 |
4.3.1 社区公众调研 |
4.3.2 实地考察内容 |
4.3.3 三桥社区的现状问题 |
4.3.4 三桥产业园的规划政策 |
4.4 三桥车辆厂微更新可行性分析 |
4.4.1 用地适应性评价 |
4.4.2 人口密度分析 |
4.4.3 建筑分析 |
4.4.4 居住环境分析 |
4.4.5 微更新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西安三桥老工社区景观微更新策略 |
5.1 影响西安老工业社区微更新的因素 |
5.1.1 城市快速的发展 |
5.1.2 人民需求的加深 |
5.1.3 工业文脉的传承 |
5.2 微更新改造原则 |
5.2.1 先基础后提升、经济适用原则 |
5.2.2 对于传统工业文化传承与保护 |
5.2.3 前瞻性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4 小规模渐进式改造激发社区活力 |
5.2.5 鼓励居民自下而上参与改造过程 |
5.2.6 适老性改造满足老龄化需求 |
5.3 微更新改造方法 |
5.3.1 因地制宜的规划 |
5.3.2 传承记忆的文化 |
5.3.3 旧物焕活的情怀 |
5.3.4 多功能空间共享 |
5.4 三桥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措施 |
5.4.1 合理规划道路及停车区域 |
5.4.2 增加社区绿化面积 |
5.4.3 公共空间的重构 |
5.4.4 建筑外立面的优化 |
5.4.5 社区安防品质的提升 |
5.4.6 社区基础设施及景观小品的提升 |
5.5 微更新需规避的问题 |
5.5.1 简单处理的微更新 |
5.5.2 毫无作为的边缘化 |
5.5.3 改善模式的套娃化 |
5.6 三桥老工业社区微更新改造实践 |
5.6.1 社区入口 |
5.6.2 街道 |
5.6.3 厂区入口 |
5.6.4 居住区 |
5.6.5 学校门口 |
5.6.6 菜市场 |
6.结论 |
6.1 总述 |
6.2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6.2.1 主要结论 |
6.2.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 |
6.4 未来研究的拓展与完善 |
附录1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2 问卷调查 |
附录3 图表目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研究 ——以岐山落星湾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内研究现状 |
1.6.2 国外研究现状 |
1.6.3 国内湿地现状 |
1.7 研究创新点 |
1.8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解析及案例借鉴 |
2.1 湿地景观相关概念 |
2.1.1 湿地概念解析 |
2.1.2 湿地的分类 |
2.1.3 湿地公园景观空间类型 |
2.1.4 湿地景观演变历程 |
2.1.5 湿地景观的价值 |
2.1.6 湿地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
2.2 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 |
2.2.1 湿地公园的定义 |
2.2.2 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格局要素 |
2.2.3 湿地公园的建设效益 |
2.3 湿地生态系统理念 |
2.4 生态修复相关概念 |
2.4.1 生态修复 |
2.4.2 湿地生态修复 |
2.4.3 恢复生态学 |
2.5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湿地景观中的应用 |
2.5.1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和发展 |
2.5.2 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
2.5.3 生态学原理与湿地景观的结合研究 |
2.6 国内外案例解析 |
2.6.1 国内案例解析——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
2.6.2 国内案例解析——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
2.6.3 国内案例解析——陕西渭柳湿地公园 |
2.6.4 国外案例解析——伦敦湿地公园 |
2.6.5 国外案例解析——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公园 |
2.7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岐山县落星湾国家湿地公园调研现状分析 |
3.1 基地概述 |
3.2 背景解读 |
3.3 区位分析 |
3.4 现状水量分析 |
3.4.1 湿地公园历史水量演变 |
3.4.2 湿地公园存在的水量问题 |
3.5 现状水质分析 |
3.5.1 岐山县地下水水质 |
3.5.2 岐山县地表水水质 |
3.5.3 岐山县水质问题 |
3.6 现状生态评价 |
3.6.1 土地资源评价 |
3.6.2 水资源评价 |
3.6.3 生物资源评价 |
3.7 现状绿化景观分析 |
3.7.1 绿化功能分析 |
3.7.2 景观功能分析 |
3.7.3 现状植物存在问题 |
3.8 现状用地分析 |
3.8.1 湿地公园现状用地概况 |
3.8.2 现状用地存在问题 |
3.9 现状交通分析 |
3.9.1 湿地公园现状交通概况 |
3.9.2 现状交通存在问题 |
3.10 现状地形分析 |
3.11 周边人流分析 |
3.12 使用人群分析 |
3.13 场地SWOT分析 |
3.14 本章小结 |
4 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设计原则、目标和策略分析 |
4.1 湿地公园修复设计原则 |
4.1.1 坚持地域性原则 |
4.1.2 坚持生态性原则 |
4.1.3 坚持景观性原则 |
4.2 湿地公园修复设计目标 |
4.2.1 充分发挥生态效应 |
4.2.2 营造丰富的湿地公园景观 |
4.2.3 衔接城市职能 |
4.3 湿地公园修复设计策略 |
4.3.1 湿地公园景观修复策略 |
4.3.2 湿地公园生物修复策略 |
4.3.3 湿地公园生境修复策略 |
4.3.4 湿地公园分区保护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陕西省岐山县落星湾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 |
5.1 设计构思 |
5.1.1 设计内容 |
5.1.2 设计理念 |
5.1.3 设计原则 |
5.1.4 设计目标 |
5.1.5 目标功能与人群设想 |
5.2 方案整体优化提升规划设计 |
5.2.1 总体规划 |
5.2.2 分区设计 |
5.2.3 湿地剖立面图分析 |
5.3 专项设计 |
5.3.1 水体流态设计 |
5.3.2 水系疏通工程 |
5.3.3 生态源头污水厂尾水处理工艺 |
5.3.4 生态水体自净系统设计 |
5.3.5 雨水处理与利用 |
5.3.6 水体驳岸设计 |
5.3.7 绿地区域生态恢复系统设计 |
5.3.8 生态蓄种策略及目标 |
5.3.9 湿地基底生态修复 |
5.3.10 湿地植物景观设计 |
5.4 湿地应急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四、公路建设项目中的景观环境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瓜州雕塑艺术长廊景观设计研究[D]. 周丹.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2]深圳城市高密度街道声景评价及设计研究[D]. 邢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黑龙江省亚布力青云小镇景观环境质量改进与提升[D]. 王瑶.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4]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D]. 王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 杨琬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研究 ——以岐山县庵里村为例[D]. 任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开放社区居住街坊设计研究[D]. 田璐.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8]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宁夏沙坡头村乡村景观设计研究[D]. 陈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西安三桥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策略研究[D]. 范俊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研究 ——以岐山落星湾湿地公园为例[D]. 魏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