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肠道寄生虫病化学药物治疗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郑金鑫[1](2021)在《中国与湄公河地区血吸虫病及肝吸虫病传播风险预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各国间的卫生交流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澜沧江-湄公河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也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然而,血吸虫病与肝吸虫病在这一区域的流行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被忽略热带病专家咨询委员会认为,血吸虫病是一种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消除的疾病,而肝吸虫病是一种可通过干预达到有效控制的疾病。从区域整体角度对血吸虫病与肝吸虫病传播特征和传播风险进行研究,可为疾病的控制与消除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为了解和掌握长江流域日本血吸虫病、湄公河流域湄公血吸虫病、中国广西及越南北部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湄公河地区麝猫后睾吸虫病的流行特征与传播风险,建立血吸虫病与肝吸虫病的流行病学数据库,并从生态学及气候变化角度分析影响上述两种疾病流行与传播的因素。本研究以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对不同区域血吸虫病与肝吸虫病传播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同时探究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与肝吸虫病不同监测点选取对预测其风险范围的影响,旨在为有效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与肝吸虫病提供科学依据。第一部分长江流域与湄公河流域血吸虫病传播特征与风险预测研究目的:探索长江流域日本血吸虫病、湄公河流域湄公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的预测方法,在评估不同模型预测疾病传播风险的同时,筛选影响两种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的关键因素,为亚洲血吸虫病消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长江流域日本血吸虫病数据库的构建。主要包括2018年长江流域县级水平钉螺有无的调查数据、2008~2018年长江流域191个气象站点气象数据,以及对应区域的环境、气候、社会人文等数据。(2)湄公河流域湄公血吸虫病数据库的构建。主要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整理2000~2018年老挝、柬埔寨乡镇水平上的血吸虫病时点感染率信息,同时收集对应位置上的环境、气候、社会人文等数据。(3)日本血吸虫病的传播特征研究及风险预测。一、通过建立6个的机器学习模型,根据环境等变量预测钉螺的孳生范围;二、根据气象数据计算血吸虫传播指数(AMSI),预测日本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三、利用钉螺的生存概率结合环境等数据,分析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AMSI的准确性,筛选出最优模型;四、通过变量重要性与边际效应探索影响AMSI的关键因素,及这些因素与血吸虫传播指数之间的关系。(4)湄公血吸虫病的传播特征研究及风险预测。一、通过构建多个机器学习模型,根据环境等变量预测血吸虫病感染率;二、在评估不同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的基础上,找出影响血吸虫病感染率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关键因素与感染率之间的关系;三、以关键因素为依i据,预测湄公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区域。结果:(1)2018年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长江流域2369处监测点进行钉螺调查,结果显示钉螺检出率为21.6%(511/2369);(2)通过不同机器学习模型比较,最终发现RF模型(AUC=0.922)最优,提示钉螺适宜生存区沿长江水系分布,主要集中在安徽中南部、湖北中部、江西北部等地区;(3)191个气象站点AMSI值均在48.89-2611.43之间,其中血吸虫病低风险(0<AMSI≤900)站点69个(占36.1%),中风险(900<AMSI≤2000)站点116个(占60.7%),高风险(AMSI>2000)站点6个(占3.1%),提示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血吸虫病中低风险区域;(4)建立环境等变量与AMSI的机器学习模型,结果显示RF模型拟合效果最好(RMSE=160.33,R2=0.863),影响AMSI最主要的因素有季节降雨量变异系数(100%)、钉螺生存概率(98.5%)与人类足迹指数(95.5%),其中AMSI与季节降雨量变异系数(r=-0.29,P<0.01)、钉螺生存概率(r=0.13,P=0.03)均呈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2)结果显示,湄公河流域的湄公血吸虫病主要集中在老挝南部的Champasack省,以及柬埔寨北部的Strung Treng、Kratie省,2000~2018年感染率为为1.1%,范围在0~40.9%之间,;RF模型的拟合与预测能力最优(RMSE=0.037,R2=0.743),影响血吸虫病感染率最主要的因素有暖季降雨量(100%)、海拔高度(88.1%)与季节降雨量变异系数(76.9%),上述指标与湄公血吸虫病感染率之间均呈非线性关系;RF预测湄公血吸虫病传播风险集中在老挝 Champasack省的南部沿湄公河流域分布,模型预测血吸虫病感染率最高为30%,出现低估现象。结论:分布于长江流域的日本血吸虫病呈低度流行水平,可以利用血吸虫传播指数和钉螺生存概率共同评估血吸虫病在长江流域的传播风险;利用机器学习模型不但可估计钉螺的孳生范围,还可探索影响血吸虫传播指数的关键因素,季节降雨量变异系数及钉螺生存概率对日本血吸虫病传播程度影响较大。湄公血吸虫病流行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其感染率较低,通过机器学习模型结合环境等变量估计传播风险可知,影响湄公血吸虫病传播的主要因素为暖季降雨量及海拔高度。第二部分大湄公河次区域肝吸虫病传播特征与风险预测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广西与越南北部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湄公河流域麝猫后睾吸虫病的传播特征,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影响这2种肝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同时探索华支睾吸虫病与麝猫后睾吸虫病的地理隔离问题。方法:(1)华支睾吸虫病数据库的构建与分析。从2014~2016年中国第三次全国寄生虫病调查数据库中获取广西地区人体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地理位置信息、县级水平居民是否有吃鱼生习惯等信息;通过文献综述收集2000~2018年越南地区乡镇水平人体华支睾吸虫感染地理位置及是否有吃鱼生等饮食习惯等信息。此外,收集研究区域环境、气候、社会人文等数据,构建华支睾吸虫病数据库。(2)麝猫后睾吸虫病数据库的构建及分析:通过文献综述收集2000~2018年泰国、老挝、柬埔寨及越南地区乡镇水平人体感染麝猫后睾吸虫的地理位置、吃鱼生等饮食习惯信息,结合湄公河区域环境、气候、社会人文等数据,构建麝猫后睾吸虫病数据库;利用物种分布原理,构建机器学习模型,估计麝猫后睾吸虫感染概率,根据模型准确性筛选出最优模型,找出影响麝猫后睾吸虫感染的关键因素。(3)构建可对华支睾吸虫病、麝猫后睾吸虫病进行分类识别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探索影响该2种肝吸虫病分布的主要因素,筛选出最优模型后进行2种肝吸虫病分界范围的预测。结果:(1)2014~2016年期间,中国广西地区共有85个村镇进行了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其中33个村镇检出人体华支睾吸虫感染者(33/85=38.8%),广西全部市级行政区中有61个(占54.9%)有吃鱼生的习惯。2000~2018年期间,共检索获得153条越南地区相关文献,结果发现有51个地点出现人体感染华支睾吸虫感染,且集中在越南北部地区;有31.7%(20/63)的市级行政区存在吃鱼生饮食习惯;其中,LM模型拟合和预测发生华支睾吸虫感染效果最优(AUCtraining=0.959,AUCtesting=0.941),华支睾吸虫感染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吃鱼生饮食习惯(100%),结果显示吃鱼生人群发生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概率是不吃鱼生人群的13倍。(2)2000~2018年,泰国地区有425个报道了人体麝猫后睾吸虫感染的地点,全国约67.5%(52/77)的市级行政区有吃鱼生的习惯;老挝有144个人体麝猫后睾吸虫感染地,44%(11/25)的市级行政区有吃鱼生的习惯;柬埔寨有134个人体麝猫后睾吸虫感染地,83.3%(15/18)的市级行政区有吃鱼生的习惯;越南地区有18个人体麝猫后睾吸虫感染地。湄公河流域麝猫后睾吸虫感染概率拟合与预测效果最优的模型为RF模型(AUCtraining=1,AUCtesting=0.824),影响麝猫后睾吸虫感染的最主要因素是吃鱼生饮食习惯(100%),吃鱼生者发生麝猫后睾吸虫感染的概率是不吃鱼生者的3.3倍。(3)2种肝吸虫病流行地区生态环境差异显着,如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平均海拔高度为35.44 m,麝猫后睾吸虫病流行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则约为160m。LM、RF、GBM、DT、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对华支睾吸虫病与麝猫后睾吸虫病的分类准确性为1;变量重要性分析中发现,对2种肝吸虫病分类贡献率均超过75%的因素有雨季均温、年平均温度、年均温占年温较差百分比、温度季节变化方差;除NNET模型外,其余模型均能预测2种肝吸虫病的分界范围,其中DT、GBM与XGBOOST可预测出中国广西西部地区发生麝猫后睾吸虫病潜在风险,但是仅LM模型能预测出2种肝吸虫病可同时出现在越南西北部4个省份、中南部2个省份及老挝北部省份,而同时出现有华支睾吸虫病和麝猫后睾吸虫病分布的地区,为2种肝吸虫病的复合流行区。结论:本研究通过生态环境数据结合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了人体华支睾吸虫和麝猫后睾吸虫感染的风险区域,并揭示吃鱼生饮食习惯对华支睾吸虫或麝猫后睾吸虫感染影响。2种肝吸虫病流行地区的生态环境差异显着,可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和生态环境指标对其分布进行分类。模型结果显示,2种肝吸虫病复合感染区集中在越南西北部4个省、中北部2个省及老挝北部省份,对两种肝吸虫分类影响最主要因素为气候因素中的温度变化。第三部分钉螺和麝猫后睾吸虫病监测调查的空间距离重采样效应研究目的:探索如何运用RF模型在保持长江流域钉螺孳生地分布和湄公河流域麝猫后睾吸虫病分布区域预测正确度的基础上,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监测点数量,为完善血吸虫病与肝吸虫病监测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利用前期构建血吸虫病与肝吸虫病数据库中的数据,设定多个等面积六边形,对长江流域和湄公河流域进行区域划分;假设每个网格代表一个生态区,从中随机抽取一个监测点,对血吸虫病或肝吸虫病流行区空间分布进行校正;通过改变相邻六边形的空间距离,控制研究区域六边形大小,可减少重新抽样的样本量。第二步,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对重新抽样后的数据进行模型拟合与预测,评估不同空间距离下模型的预测效果,筛选出监测点设置数量最少时的空间距离。最后,依次对长江流域钉螺分布、湄公河流域麝猫后睾吸虫病分布进行不同场景下的敏感性评价。结果:长江流域钉螺RF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当分别设定六边形生态区空间距离为0km、5km、10km、50km、100km、150km时,六边形网格数量依次为0、1258、578、126、62、29 个,模型预测的 AUC 分别为 0.886、0.889、0.832、0.723、0.815、0.857,Kappa值一致性逐渐降低(从0.647降低至-0.682)。其中空间距离为5km时,模型预测结果最佳(与原数据的一致性相近似);湄公河流域RF模型预测人体麝猫后睾吸虫感染概率结果显示,当分别设定空间距离为0km、5km、10km、50km、100km、150km 时,六边形网格数量依次为 0、1318、1257、603、287、122,模型预测的 AUC 分别为 0.823、0.784、0.824、0.682、0.609、0.736,Kappa值分别为0.454、0.429、0.903、0.816、0.963、0.176。其中空间距离为 10km时,模型预测结果最佳(与原数据的一致性相近似)。结论:以生态区为概念设定六边形网格,就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分布和麝猫后睾吸虫病分布进行重新抽样,该方法可以对钉螺监测点和麝猫后睾吸虫病监测点的空间偏倚进行校正,从而获得以最少监测点数量获得有效监测效果的监测策略。长江流域钉螺的监测点可按相邻六边形生态区5 km范围进行布点,将原监测点从2161减少至1338;而湄公河流域的麝猫后睾吸虫病监测可按相邻六边形生态区10 km范围进行布点,只需设置1257个监测点;该监测策略可在减少监测点数量的情况下,达到有效监测钉螺分布、预测麝猫后睾吸虫病传播风险的效果。
罗晓平[2](2021)在《绵羊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调查及耐IVM候选基因的筛选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作为全球分布且严重危害反刍动物的寄生虫之一,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对防控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加剧,给全球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内蒙古作为我国肉羊主产区,生产模式正在向多元化转变,不同饲养模式下绵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状况及其对常用驱虫药物耐药现状是否一致还尚不清楚,尤其是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耐药机理至今没有统一定论,已发现的耐药基因是否适用于国内现场虫株的耐药性检测知之甚少。为此,本论文从生产实际出发,首先开展内蒙古不同养殖模式下,绵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状况及其对常用驱虫药物的耐药性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虫株及敏感虫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就分离株耐阿苯达唑情况及已报道的与伊维菌素耐药相关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出了与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相关的新基因。上述研究内容为制定不同生产模式下捻转血矛线虫的防控策略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研究国内捻转血矛线虫对常用驱虫药物的耐药机制提供了虫种资源,更为发现用于评估和检测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新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所取得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对绵羊胃肠道线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羊只所感染的优势线虫为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其在纯舍饲条件下的牧场感染率为0;在纯放牧模式下,羊群捻转血矛线虫感染则最为严重,平均感染率达到了94.1%,且EPG≥1000的羊只平均占比达到了24.1%;而半舍饲模式下羊群感染状况则介于两者之间,感染率为27.0%~100%,EPG≥1000的羊只平均占比为12.9%。其次,通过粪便虫卵减少试验,了解了纯放牧及半舍饲模式下捻转血矛线虫对常用驱虫药的耐药现状,结果显示,85.7%的群体对伊维菌素耐药;75.0%的群体对阿苯达唑耐药;但60.0%的群体对氯氰碘柳胺钠敏感;且部分种群对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呈现双重耐药现象。上述结果为筛选适用于本地捻转血矛线虫防控的敏感高效驱虫药物和制订不同防控方案及兽医临床用药指导提供了依据。(2)针对本地区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严重的问题,为进一步弄清已报道基因是否适用于现场虫株的耐药性检测,采用国际通用方法,开展了国内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虫株的分离,并对其耐药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到了3个对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双重耐药的虫株及1个敏感虫株。其中编号为WSHc-001、WSHc-003及CYHHc-136虫株对伊维菌素的耐药比率分别为5.82、26.00和11.26;对阿苯达唑的EC50值均大于0.1μg/m L,鉴定为双重耐药株。编号为YCHc-022虫株对伊维菌素的耐药比率仅有0.89,阿苯达唑的EC50值则小于0.1μg/m L,为双重敏感虫株。其次,通过直接测序技术,对上述分离虫株的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耐药分离株种群内有超过10%的个体携带198位点纯合耐药基因型;有超过10%的个体在198位点和200位点同时存在杂合子基因型。而在敏感分离株中,这2个指标均低于10%。最后,采用RT-q PCR方法,对捻转血矛线虫各分离株P-gps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对不同虫株间比较而言:在未用药刺激情况下,国际耐伊维菌素虫株中的P-gp1、P-gp2、P-gp3、P-gp11及P-gp12基因表达均较国际敏感虫株显着升高;但对于现场分离的耐药虫株而言,只有P-gp1和P-gp11的表达量较国际敏感虫株显着升高;而P-gp2、P-gp3、P-gp9及P-gp12较国际敏感虫株表达量显着下调。使用药物刺激后,与国际敏感虫株相比,各耐药虫株只有P-gp12在药物刺激后显着升高,其余几种P-糖蛋白则没有统一的变化规律。对同一虫株用药前后比较,发现在国际虫株和分离虫株之间存在明显的表达差异。该研究成果证实了利用现有耐药性标记分子在进行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检测时,其结果会有所差异。(3)为筛选适用于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检测的新基因,采用基于2b-Rad测序技术的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方法,以捻转血矛线虫国际耐药虫株和敏感虫株作为研究对象,在基因组中筛选潜在的与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相关的基因。最终,获得了9个可能具有伊维菌素定向选择特征的基因,其中7个可能编码一些耐药相关功能蛋白。进一步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筛选出的3个耐伊维菌素候选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分析并确定了1个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相关候选功能基因HCOI00506600及1个可作为伊维菌素耐药性诊断的候选标记分子HCOI01200700;也证实了基于2b-Rad测序技术的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方法在开展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候选基因筛选中的有效性。
白财福[3](2021)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美洲钩虫耐药β-tubulin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钩虫病是以人体感染美洲钩虫、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其中以美洲钩虫感染最为常见,其发病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苯并咪唑类药物是最常用的三类驱虫药之一,现研究提示耐药性的产生是由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编码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造成的,且耐药性的产生主要与两个位点198、200的突变(E198A和F200Y)有关,但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美洲钩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其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耐药性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情况,为该地区钩虫病诊疗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策略。[方 法](1)对样本虫卵ITS-2基因的PCR扩增鉴定:按不同的海拔区域、不同的民族聚居地,分别收集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嘎洒镇曼典村(傣族坝区寨子)、景洪市基诺山乡新司土村(基诺族低山区寨子)、勐海县勐往乡糯东村(布朗族中山区寨子)常住人口的粪便样本。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所有粪便样本进行“一粪三检”,通过镜检确定感染寄生虫类型并对各种虫卵分别进行计数,筛选出钩虫卵密度较高的阳性样本保存于4℃冰箱。根据美洲钩虫的ITS-2基因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采用常规PCR方法对样本虫卵DNA进行扩增并测序,经Blast 比对确定钩虫种类。(2)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的PCR扩增与耐药相关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在通过合成针对美洲钩虫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鉴定为美洲钩虫的基础上,采用半巢式PCR方法扩增西双版纳地区收集并鉴定的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送克隆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重点对耐药性相关的198、200两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结 果](1)3个地区镜检钩虫卵阳性样本共77份,其中勐海县勐往乡糯东村39份;景洪市基诺山乡新司土村32份;景洪市嘎洒镇曼典村6份。用常规PCR方法对77份样本虫卵DNA进行扩增,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结果,有74份样本均扩增出大小约190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测序后通过Blast比对,结果样本虫卵基因序列与美洲钩虫的ITS-2序列有高度的相似性,均在99.47%-100%,即鉴定为美洲钩虫。经半巢式PCR方法对72份已鉴定为美洲钩虫的β-tubulin基因进行扩增,结果有60份样本均扩增出大小约315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测序后重点分析了西双版纳地区美洲钩虫耐药相关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结果表明在检测的60份西双版纳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序列中,198和200位点处均无耐药性碱基突变,未发现有单核苷酸多态性情况,共检测到一种基因型,即纯合敏感型(Hs-198,Hs-200),占总数的100%,为优势基因型。(2)新发现37份样本在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第251位密码子处存在同义突变,发生了单个碱基的转换,缬氨酸(GTG→GTA,由G转换成A),但未引起编码氨基酸的改变。(3)本研究中经过反复的探索与试验,建立并优化了样本虫卵ITS-2基因与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在PCR扩增过程中的反应体系、反应程序。(4)系统进化表明:西双版纳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ITS-2基因与多哥、伊朗、澳大利亚及我国南宁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ITS-2基因间亲缘关系最近;与澳大利亚外群的ITS-2基因之间有很高的亲缘关系。西双版纳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β-tubulin基因与美国地区同种群间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美国地区外群β-tubulin基因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结 论]西双版纳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β-tubulin基因中暂未检测到198、200位点处存在苯并咪唑类药物耐药性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共检测到一种基因型,即纯合敏感型(Hs-198,Hs-200),为当地美洲钩虫优势基因型。发现在β-tubulin基因第251位密码子处存在同义突变。西双版纳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ITS-2基因与多哥、伊朗、澳大利亚及我国南宁地区间的种群亲缘关系最近,置信度为91%;与美国地区的外群有明显的分支,表明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差较大。西双版纳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β-tubulin基因与美国地区同种群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置信度为93%;与墨西哥、荷兰、英国地区的外群有明显的分支,表明种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陈红雕[4](2020)在《咸淡水池塘草鱼寄生虫种群动态变化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鱼类寄生虫病的发生与生态因子紧密相关,且具有一定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咸淡水养殖是一个特殊生境,在咸淡水养殖环境中,这种规律和相关性如何形成,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广州市沿海咸淡水养殖池塘草鱼寄生虫为研究对象,开展草鱼寄生虫的种群动态变化以及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分析养殖鱼类寄生虫病的发生与养殖环境的关联程度,揭示寄生虫病发生的生态学机制,为养殖鱼类寄生虫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于2019年4月至2019年11月连续每周对养殖池塘开展采样调查与分析,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咸淡水养殖池塘草鱼寄生虫主要有车轮虫、三代虫、锚头鳋和指环虫,且具有明显的月度动态变化规律;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高峰期不一样,其中三代虫、锚头鳋和车轮虫的感染高峰期分别为4-5月、5-6月和9-11月,指环虫全年感染丰度低,没有感染高峰期。2.咸淡水草鱼养殖池塘生态因子动态变化规律如下:4月p H值(8.5)、透明度(24 cm)较高,随养殖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4月化学需氧量在15 mg/L左右,11月上升至23 mg/L;溶氧在5-6月较高,7-10月较低;氨氮和亚硝酸盐波动较大;盐度在枯水期(1-5月和11-12月)较高(5‰),丰水期(6-10月)较低(2‰),池塘盐度变化主要受伶仃洋盐度和降雨量影响。各项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如下:盐度1‰-6‰、水温20.34-32.45℃、透明度13.11-24.00 cm、溶氧1.13-6.23 mg/L、氨氮0.41-4.02 mg/L、分子氨0-0.43 mg/L、亚硝酸盐0.17-1.86 mg/L、化学需氧量8.67-23.54 mg/L、p H值7.20-8.49。浮游植物共发现65属137种,主要优势种有细浮鞘丝藻、微小微囊藻、伪鱼腥藻、蛋白核小球藻和四尾栅藻,在10-11月发现少量海水藻类角毛藻;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0.69-65.14 mg/L,均值为38.04±10.71 mg/L。浮游动物共发现32属56种,主要优势种有褐砂壳虫、中华拟铃虫、绿急游虫、广布多肢轮虫和短型裸腹溞;浮游动物生物量变化范围为8.06-55.88 mg/L,均值为22.82±13.29 mg/L。3.咸淡水池塘草鱼主要寄生虫与生态因子相关分析结果如下:三代虫感染率(感染强度)与溶氧(P<0.01)、透明度(P<0.05)和原生动物生物量(P<0.05)呈正相关;与饲料投喂量(P<0.01)、水温(P<0.01)、化学需氧量(P<0.05)、浮游植物密度及生物量(P<0.01)、蓝藻门密度(P<0.05)和绿藻门生物量(P<0.01)呈负相关。锚头鳋感染率(感染强度)与溶氧(P<0.05)、浮游植物香农指数(P<0.01)、浮游植物均匀度指数(P<0.01)和隐藻门密度(P<0.05)呈正相关;与分子氨(P<0.01)、氨氮(P<0.01)、浮游动物香农指数(P<0.05)、浮游动物均匀度指数(P<0.05)和硅藻门生物量(P<0.05)呈负相关。车轮虫感染率(感染强度)与饲料投喂量(P<0.01)、化学需氧量(P<0.01)和浮游植物均匀度指数(P<0.05)呈正相关;与浮游植物(P<0.01)、蓝藻门(P<0.01)、绿藻门(P<0.01)、甲藻门(P<0.01)密度和生物量也呈正相关;与溶氧(P<0.01)、p H(P<0.01)、浮游动物密度及生物量(P<0.01)、浮游动物丰富度指数(P<0.01)、隐藻门生物量(P<0.01)、原生动物密度和生物量(P<0.01)呈负相关。综上所述,在咸淡水养殖池塘中,草鱼三代虫、车轮虫和锚头鳋感染强度(感染率)与各生态因子紧密相关,其中饲料投喂量和绿藻门生物量是影响其感染强度(感染率)的关键生态因子。
唐嘉嘉,李诗钰,李安兴[5](2020)在《鲑鳟鱼类寄生虫病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鲑鳟鱼类是典型的冷水性鱼类,经济价值高,是世界重要经济养殖鱼类之一。然而,随着其养殖产量攀升,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环境恶化,鲑鳟鱼类寄生虫病的发生和危害也日趋频繁和严重,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鲑鳟鱼常见的、危害较为严重的寄生虫主要包括三代虫(Gyrodactylus)、鱼虱(Caligus rogercresseyi)、阿米巴原虫(Neoparamoeba perurans)、脑碘泡虫(Myxobolus cerebralis)、苔藓鲑四囊虫(Tetracapsuloides bryosalmonae)和库道虫(Kudoa spp.)。这些寄生虫生活史简单,繁殖速度快,大多寄生在鱼体表面及体内的各种组织器官上,导致鱼体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引起鱼体损伤并造成死亡。在防治方法上,通过物理控制、化学药物和免疫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控。本文对鲑鳟鱼常见寄生虫病领域的研究和成果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鲑鳟鱼寄生虫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雷萌桐[6](2020)在《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文中指出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水域资源丰富,土着鱼类种类较多,其在青藏高原生态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寄生虫作为高原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对青藏高原土着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较少,随着青海水产业的快速发展,鱼病成为影响渔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青海黄河水系、长江水系、青海湖等天然水系中的土着鱼类,以及水库、池塘等的养殖鱼类的蠕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在天然水系土着鱼类中感染率高的裸鲤棘吻虫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青海鱼类主要寄生蠕虫的种类。在26种744尾鱼体内外共检出蠕虫12种,隶属于4门6纲7目9科10属。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中有3纲,其中单殖吸虫纲(Monogenoida)1种,为副双身虫属双身虫(Paradiplozoon sp.);绦虫纲(Cestoidea)7种,分别为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东方短结绦虫(Breviscolex orientalis)、中华许氏绦虫(Khawia sinensis)、鲤蠢属未定种绦虫(Caryophyllaeus sp.),头槽绦虫裂头蚴(Bothriocephalus sp.plerocercoid),双线绦虫裂头蚴(Digramma sp.plerocercoid)、肠舌状绦虫裂头蚴(ligula intestinalis plerocercoid);线虫纲(Nematoda)1种,为对盲囊属线虫幼虫(Contracaecum spp.larva),另有线虫未定种2种;棘头虫门(Acanthocephala)有2纲,分别为始新棘头虫纲(Eoacanthocephala)的青海新棘吻虫(Neoechinorhynchus qinghaiensis)和古棘头虫纲(Palaeacanthocephala)的裸鲤棘吻虫(Echinorhynchus gymnocyprii);环节动物门(Annelida)蛭纲(Hirudinea)的尺蠖鱼蛭(Piscicola geometra)。(2)青海天然水系鱼类蠕虫感染情况。在天然水系共采集到20种525尾野生鱼,198尾鱼感染蠕虫,蠕虫整体感染率为37.7%,感染的蠕虫包括棘头虫、绦虫、线虫、吸虫。棘头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30.9%和15.2条,绦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8.4%和12.8条,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5.1%和11.8条,吸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3.4%和10.3条。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小头高原鱼(Herzensteinia microcephalus)等5种鱼的蠕虫感染率较高,均达50%以上。检查长江水系土着鱼类7种112尾,蠕虫感染率为34.8%,共发现7种寄生虫,包括鱊头槽绦虫、东方短结绦虫、鲤蠢属绦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吻虫、副双身虫属吸虫及线虫未定种,棘头虫和绦虫感染较为普遍,其中棘头虫的平均感染率为23.21%,平均感染强度为19.4条。采集到青海省内黄河水系鱼类12种337尾,其中土着鱼类有7种291尾,黄河水系鱼类的蠕虫感染率为33.5%,感染有肠舌状绦虫裂头蚴、对盲囊线虫幼虫、线虫未定种、副双身虫属吸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头虫、尺蠖鱼蛭等7种蠕虫,其中土着鱼类的棘头虫平均感染率为32.3%,平均感染强度为10.9条。采集到天然湖泊土着鱼类2种76尾,蠕虫平均感染率为60.5%,感染有肠舌状绦虫裂头蚴、对盲囊线虫幼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头虫、副双身虫吸虫等5种蠕虫,其中棘头虫平均感染率55.26%,平均感染强度为20.7条。(3)青海养殖鱼类蠕虫感染情况。共采集到9种225尾养殖鱼类,蠕虫整体感染率为6.22%,感染强度为4.79条,感染的蠕虫均为绦虫,分别为鱊头槽绦虫、头槽绦虫裂头蚴、双线绦虫裂头蚴、中华许氏绦虫、舌状绦虫裂头蚴。(4)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青海不同宿主来源和区域的裸鲤棘吻虫的核糖体18S rRNA、rRNA-ITS及线粒体cox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获取了34条18S rRNA基因序列、34条rRNA-ITS基因序列及35条cox1基因部分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裸鲤棘吻虫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18S rRNA、rRNAITS、cox1基因序列,以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树形相似,证实了不同宿主及地理来源的棘头虫为裸鲤棘吻虫,亦进一步证实了裸鲤棘吻虫为有效的独立种。基于COI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裸鲤棘吻虫具有一定的水系分布特性。中性检验提示裸鲤棘吻虫核糖体基因可能存在定向选择,而线粒体cox1基因可能存在遗传漂变;种群历史动态分析提示裸鲤棘吻虫种群大小保持稳定。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青海天然水系中的土着鱼类及养殖鱼类的蠕虫区系进行调查,初步明确了青海鱼类的蠕虫感染状况,丰富了青藏高原鱼类寄生虫病资料,可为今后青藏高原鱼类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同时对裸鲤棘吻虫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丰富了其病原学资料,为今后对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孔淼[7](2020)在《刺参池塘养殖中新型敌害生物的种类鉴定及防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刺参养殖业的发展,刺参疾病多发,新的敌害生物也不断出现,成为限制刺参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刺参养殖过程中引发病害的生物进行鉴定并开展药物筛选,可为养殖刺参病害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对2019年山东和辽宁省刺参主产区池塘养殖刺参中发现的新型生物开展物种鉴定、危害分析和防控药物筛选,以期为刺参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刺参养殖池塘中新敌害生物澳洲异尾涡虫(Heterochaerus australis)的鉴定及其危害2019年10月,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东营市2家养殖场池塘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出现大量化皮死亡现象,发病特征调查在刺参体表、水体及底泥中均发现一种营自由生活的涡虫类生物。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该涡虫体长0.96~3.26 mm,体宽0.49~1.93 mm,外观黄色或黄褐色,头部钝圆,具一对暗红色棒状眼点,尾部具两条并列的尾垂;显微镜镜检发现其表皮下分布密集的虫黄藻(Zooxanthella),体表周身纤毛,雌雄同体,具有两个生殖孔位于口后。对该物种COI及18S r DNA基因片段扩增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并构建18S r DNA基因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生物与澳洲异尾涡虫(Heterochaerus australis)序列同源性达99.64%。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并结合18S r DNA分子鉴定结果将该生物鉴定为澳洲异尾涡虫;进一步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生物具有避光性,其适宜温度为18~24℃,适宜p H为5.5~8,适宜盐度为24~40;再生实验表明,该物种具有很强的前后轴极性再生能力;该生物与刺参的共培养实验表明,澳洲异尾涡虫对刺参体表表现出很强的趋向性,可以吸附在刺参体表导致刺参苗种溃疡、化皮甚至死亡,但刺参的体腔、肠道、呼吸树内均未发现虫体寄生。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澳洲异尾涡虫是营自由生活的池塘养殖刺参的一种新的敌害生物,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并防范该敌害生物。2.澳洲异尾涡虫杀灭药物的筛选及对刺参的安全性为筛选用于澳洲异尾涡虫防控的有效药物,本研究选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双氧水、醋酸铜、甲硝唑、桉树油7种化学药物及青蒿、纤虫净复合中草药、果酸3种中草药共10种药物对澳洲异尾涡虫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硫酸亚铁、甲硝唑对澳洲异尾涡虫无致死作用;硫酸铜、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双氧水、醋酸铜、桉树油、青蒿水提物、纤虫净复合中草药萃取液、果酸萃取液对澳洲异尾涡虫有100%杀灭作用,最小致死浓度分别为0.5、0.25、3、0.25、10、5000、2500、500 mg/L。根据10种药物对澳洲异尾涡虫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及使用可行性,选取5种药物对3种不同规格刺参苗种进行安全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仅有醋酸铜对刺参没有明显毒性作用。因此,可选取醋酸铜作为澳洲异尾涡虫的候选杀灭药物,药物使用浓度为0.25 mg/L。3.澳洲异尾涡虫(Heterochaerus australis)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及结构特征分析通过二代基因测序技术获得澳洲异尾涡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注释,对其序列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澳洲异尾涡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3885 bp,碱基组成分别为T(39.8%)、A(31.0%)、G(14.9%)、C(14.3%),A+T含量为70.8%,呈现明显的AT偏向和AT负偏斜现象。共有12个蛋白编码基因,20个t RNA基因,2个r RNA基因,其中16个在H链上编码,18个在L链上编码。在其20个t RNA基因中,有1个t RNA的二级结构并未预测成功,有13个表现出TψC环缺失,其余6个可以折叠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无肠目线粒体基因组排列分析结果表明,5个种之间无任何相似之处,存在复杂的基因重排现象。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无肠目的大部分种与涡虫纲的其他种亲缘关系较远。4.刺参养殖池塘中一种新的敌害生物鹰钩黑套海牛(Melanochlamys aquilina sp.nov.)的鉴定及其危害2019年10月,山东省东营市1家养殖场池塘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出现大量化皮死亡现象,发病特征调查在池底发现一种后鳃类生物。该生物营自由生活,体型呈圆柱形,体长9-15 mm,体宽3-6 mm。头楯约占身体长度的一半,几乎呈长方形,但前部略宽。后盾延长,末端为两个大小相似的短而宽的尾叶。副足与身体等长,发育并折叠到身体两侧。口吻大,能翻出体外,约占身体的1/3。体色为天鹅绒般的黑色。内部解剖结构显示,其贝壳褐色,钙化良好,很薄易碎;尖顶小,尖端圆形,壳表面雕刻有浅的生长。前列腺细长、简单,与身体等长,附着在组织块上;阴茎、精囊和外精子沟连接在一起。整体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该生物粘液腺发达,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完善,内脏以螺旋状排列,横膈膜从顶部垂直一直延伸到身体底部。经过细致的分类学研究,认为该种为一个新种,将其命名为鹰钩黑套海牛(Melanochlamys aquilina sp.nov.)。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鹰钩黑套海牛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进化支系。该生物及其卵团、粘液与刺参的共培养实验表明,其本身对刺参无危害作用,但与其卵团、粘液共生的部分刺参有患病、死亡的现象,患病率分别为60%、30%,死亡率达到分别为30%、10%。患病刺参呼吸树石蜡切片显示,其呼吸树有大量纤毛虫,初步推断刺参患病是由卵团及粘液中大量纤毛虫入侵呼吸树导致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鹰钩黑套海牛是营自由生活的池塘养殖刺参的一种新的敌害生物。5.鹰钩黑套海牛(M.aquilina sp.nov.)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及结构特征分析通过二代基因测序技术获得鹰钩黑套海牛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注释,对其序列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鹰钩黑套海牛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3795 bp,碱基组成分别为A(37.9%)、T(30.3%)、C(17.1%)、G(14.7%),A+T含量为68.2%,呈现明显的AT偏向和AT正偏斜现象。共有12个蛋白编码基因、20个t RNA基因和2个r RNA基因,其中10个在H链上编码,24个在L链上编码。在其20个t RNA基因中,有5个表现出TψC环缺失,其余15个可以折叠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后鳃亚纲线粒体基因组排列分析结果表明,鹰钩黑套海牛的线粒体基因存在多重重排现象。基于9个后鳃亚纲物种线粒体全基因组构建ML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鹰钩黑套海牛与其它8个种亲缘关系皆比较远。本研究发现刺参池塘养殖中2种新型敌害生物,并进行了种类鉴定和初步防控研究,为海参病害防控和健康养殖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王敏[8](2020)在《三种民族药的药理作用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总结了硕士期间的课题研究工作,共分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阐述了三叶悬钩子(Rubus delavayi)抗旋毛虫的体内及体外活性;第二章讲述了分心木(Diaphragma juglandis)抗肾虚的作用;第三章论述了灰毛康定黄芪(Astragalus tatsienensis var.incanus)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工作。目的:探究三种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或毒性,并寻找其活性成分,从而为这三种药用植物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建立体外培养旋毛虫和小鼠感染旋毛虫模型用于评价三叶悬钩子水提物对旋毛虫的体外及体内活性,并追踪活性部位。采用氢化可的松诱导小鼠肾阴虚和肾阳虚模型用于探究分心木对肾虚的作用。对灰毛康定黄芪进行急性毒性评价。结果:1、三叶悬钩子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旋毛虫活性,且呈现出浓度依赖性。对于七日龄成虫,28.57 mg/m L和7.41 mg/m L的三叶悬钩子给予10 h,或者3.85 mg/m L药物给予20 h能杀灭全部成虫;而空白组(RPMI-1640)、阴性组(CMC-Na)和1.96 mg/m L的三叶悬钩子组的成虫在给药48 h后才能全部死亡。对于八日龄成虫,28.57 mg/m L的三叶悬钩子给予3 h,16.67 mg/m L药物给予18 h,或7.41 mg/m L和1.96 mg/m L药物给予42 h能杀灭全部成虫;空白组和阴性组观察至72 h时多数死亡,少数存活且活动减弱。肌幼虫在三叶悬钩子2 mg/m L和吡喹酮1 mg/m L,给药48 h后肌幼虫全部死亡。而肌幼虫囊包直接给药后并不能杀伤肌幼虫,其死亡率为0%。2、小鼠对旋毛虫的免疫应答有性别差异。与正常小鼠相比,仅感染旋毛虫的雄性小鼠的胸腺系数明显增大(t=4.595,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而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百分比明显上升(t=2.604,P<0.05);胸腺组织变化不明显而脾脏组织变化明显;免疫调节性T细胞比例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旋毛虫后,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变化也存在雌雄差异,与正常小鼠相比,感染旋毛虫的雌性小鼠IL-2含量上升而雄性小鼠下降(F=5.664,P<0.05);雄性和雌性小鼠的IL-4、IL-10含量均上升(F=10.461,P<0.05;F=1.170,P>0.05),且雄性高于雌性。因此雄性小鼠对旋毛虫的免疫应答强于雌性小鼠。3、三叶悬钩子在体内也有抗旋毛虫活性。(1)三叶悬钩子水提物对不同时期旋毛虫均有杀灭活性。对成虫期效果最佳的是1000 mg/kg的药物,减虫率为35.93%;移行期效果最佳的是500 mg/kg的药物,减虫率为73.29%;成囊期效果较好的是500 mg/kg的药物,减虫率为34.27%。(2)三叶悬钩子水提物(500、200、80 mg/kg)对旋毛虫三个时期的体内杀伤活性有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对于成虫期的旋毛虫,效果最好的是感染3 h后给予80 mg/kg药物,其减虫率为77.31%;其次为感染48 h后给予80 mg/kg药物,其减虫率为48.41%;效果最差的是感染24 h后给药,给予80 mg/kg药物其减虫率最高仅为24.34%。因此,三叶悬钩子对小肠成虫期的最佳给药时间为感染3 h后,最佳给药剂量为80 mg/kg。对于移行期的旋毛虫,效果最佳的是感染15 d后给予500 mg/kg药物,其减虫率为43.14%;其次为感染20 d后给予200 mg/kg药物,其减虫率为28.30%;感染7 d后给药的效果最差,给予80 mg/kg药物其最高减虫率为20.71%。故幼虫移行期最佳给药时间为感染后第15 d,最佳给药剂量为500 mg/kg。(3)三叶悬钩子的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对小肠成虫期旋毛虫繁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是水总提物1000 mg/kg组,其减虫率为67.51%。其次为三叶悬钩子纯水洗脱部位1000 mg/kg,减虫率为61.62%;杀虫效果作用最强的是化合物jrd-14a 50 mg/kg,其减虫率为78.36%。4、分心木及去除无机元素的分心木S1和分心木S2对肾虚小鼠具有保护作用。(1)对肾阴虚的作用。分心木可升高肾阴虚小鼠降低的脾脏和胸腺指数;分心木和分心木S2样品可修复模型小鼠受损的肾脏、睾丸、输卵管、子宫和卵巢组织;分心木及分心木S1样品可显着升高模型小鼠的血清肌酐、睾酮、雌二醇含量。以上结果显示,分心木三个样品均具有一定程度治疗肾阴虚的作用,效果较明显的是分心木样品组。(2)对肾阳虚的作用。分心木、分心木S1和分心木S2可提高肾阳虚小鼠降低的脾脏和胸腺指数;分心木、分心木S1和分心木S2样品可修复模型小鼠受损的肾脏、睾丸、输卵管、子宫、卵巢组织;与模型组相比,分心木和分心木S1样品可升高肌酐含量,分心木S2样品可升高睾酮含量、降低雌二醇含量。以上结果显示,分心木三个样品均具有一定程度治疗肾阳虚的作用,但三个分心木样品组之间差异并不显着。5、灰毛康定黄芪的急性毒性实验。给予灰毛康定黄芪提取物后,小鼠心脏和肾髓质没有病理表现,部分肝细胞出现水肿,肾皮质中的肾小体数量增加。雌性小鼠白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增多,但血红蛋白浓度和含量减少。结论:1、三叶悬钩子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旋毛虫活性,且呈现出浓度依赖性。杀七日龄成虫最佳浓度为28.57 mg/m L和7.41 mg/m L。杀八日龄成虫最佳浓度为28.57 mg/m L。三叶悬钩子2 mg/m L给药48 h可以完全杀灭肌幼虫,而对肌幼虫囊包无效。三叶悬钩子在体内也有抗旋毛虫活性,对旋毛虫三个发育时期均有效果。对成虫期的旋毛虫效果最好的是感染后3 h给予80 mg/kg的药物;对于移行期的旋毛虫效果最好的是感染后15 d给予500 mg/kg的药物。三叶悬钩子活性部位追踪结果显示抑制作用最强的是化合物jrd-14a。2、分心木三个样品对肾阴虚均有治疗作用,效果较明显的是分心木样品。分心木三个样品对肾阳虚也均有治疗作用,但三个样品组之间差异不显着。3、灰毛康定黄芪不具有强烈的急性毒性,仅对部分组织和血液指标产生影响。
陆宝燕[9](2020)在《苦楝对羊捻转血矛线虫驱治效果的初步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隶属毛圆科血矛属,寄生于牛羊、骆驼等反刍动物的皱胃或小肠,以吸取宿主血液为生,导致宿主贫血、消瘦,严重时可引起宿主死亡,每年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苦楝(Melia azedarach Linn.)在我国古代已被用来治疗消化道寄生虫病,作为医药使用已有2000年的历史,其果实、根、皮及茎均可入药,具有祛湿止痛、治疝、疥、驱虫等功效,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地区。苦楝在农林上应用很广泛,以杀虫而闻名,但其对捻转血矛线虫的驱治效果目前尚不清楚。目的:为研究苦楝对捻转血矛线虫的作用,本课题通过观察苦楝提取物对虫卵和幼虫活性及形态变化的影响,筛选出最佳苦楝提取物,进行体内动物实验,检测用药前后虫卵减少率和剖检后羊皱胃中捻转血矛线虫雌雄虫的数量变化,初步评估苦楝对羊捻转血矛线虫的驱治效果,以期为家畜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控及植物驱虫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方法:(1)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收集捻转血矛线虫卵,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采用贝尔曼漏斗法收集感染性三期幼虫,在显微镜下观察活力情况并计数;采用溶液浸提法和超声波协助法浸提苦楝,通过旋转蒸发后冻干获得苦楝粗提物。(2)体外驱虫试验:将苦楝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设置5个浓度进行虫卵孵化试验和幼虫活性试验,药物作用48 h后,对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的虫卵及幼虫进行计数,并观察药物作用后虫卵和幼虫的孵化状态及形态变化。(3)体内动物试验:对8月龄公羔人工感染约1万条捻转血矛线虫iL3,试验羊感染20d后进行体内药物试验,将苦楝子乙醇提取物设为低中高3个剂量即20mg/kg、40mg/kg、60mg/kg,通过口腔灌服给药,早晚各一次,连续给药3d,检测用药前后虫卵的减少率,停药10d后,杀羊取胃,剖检皱胃中的捻转血矛线虫雌雄虫的数量变化。结果:(1)苦楝提取物体外试验结果显示,未经药物处理的虫卵和幼虫活力良好,苦楝提取物作用48 h后,虫卵呈未孵化、半孵化状态,发育至桑葚期、蝌蚪期及幼虫期死亡,并且各浓度苦楝水提物和醇提物对虫卵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苦楝皮醇提物对虫卵孵化的抑制效果最佳,在浓度25mg/mL时,对虫卵孵化的抑制率高达98.2%,相同浓度的苦楝子醇提物与苦楝皮醇提物,其对虫卵的抑制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苦楝子提取物对感染性三期幼虫的致死效果较差,仅在50mg/mL时,对幼虫有较高致死率,死亡率为82.6%。苦楝皮水提取物在浓度为50 mg/mL时对幼虫的致死效果尤为突出,幼虫死亡率为97.0%,死亡的幼虫呈“直线型”或“弓型”。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同浓度苦楝水提取物之间的致死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同浓度苦楝醇提取物对幼虫的致死率也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苦楝提取物体内驱虫试验结果显示,与伊维菌素组比较,苦楝子醇提物组的虫卵减少率明显较低,给药后高、中、低剂量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39.0%、31.7%、22.8%,所对应的给药前后EPG均值差异性不显着(P>0.05)。而阳性对照组(伊维菌素组)给药前后排卵率明显降低,虫卵减少率为77.4%,给药前后EPG均值差异显着(P<0.05)。苦楝子醇提物组给药前后的EPG变化情况与阴性对照组变化趋势略有相似,与阳性对照组EPG变化趋势不同,可见其对羊捻转血矛线虫的驱虫效果并不显着。结论:综合体内外试验结果表明,苦楝提取物对体外的捻转血矛线虫卵和感染性三期幼虫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25 mg/mL苦楝皮醇提物对虫卵孵化的抑制效果最佳,50 mg/mL苦楝皮水提物对感染性三期幼虫的致死作用最明显。苦楝子醇提物对羊体内的捻转血矛线虫具有一定的驱治效果,其中高剂量组给药前后虫卵减少率为39.0%,但相较于阴性对照组和伊维菌素组其体内驱治效果并不显着。
华恩玉[10](2020)在《堆型艾美耳球虫配子体蛋白EaGAM56与EaGAM82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鸡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寄生原虫病,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球虫病给家禽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亿美元。长期以来,鸡球虫病的防控主要依赖药物。但随着球虫耐药性的不断增强以及药物残留危害食品安全,鸡球虫病的防控措施由药物防治转向疫苗免疫预防。目前,用于临床的鸡球虫病疫苗主要是活虫苗,亚单位疫苗仅见有一种,即由分离于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maxima)配子体的3种蛋白研制而成。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是养鸡场流行最广泛的鸡球虫之一,可引起鸡的亚临床球虫病,影响鸡的生长发育,降低饲料利用率。迄今,国内外对堆型艾美耳球虫配子体蛋白及其基因少有报道,其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力也尚无见有报道。为此,本文对堆型艾美耳球虫配子体蛋白56基因(Eagam56)与82基因(Eagam82)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分别构建了 2个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诱导表达后鉴定了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并经动物免疫保护试验评价了重组蛋白对堆型艾美耳球虫的免疫保护力,研究结果将为研制重组配子体抗原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1.堆型艾美耳球虫Eagam56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提取堆型艾美耳球虫(扬州株)卵囊的基因组DNA,PCR扩增Eagam56基因片段,克隆至pGEM-T-Easy载体;经测序、密码子优化后连接至pET-28a(+)质粒,构建pET-28a(+)-Eagam56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重组菌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分别进行SDS-PAGE分析、Western-blot鉴定以及免疫原性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Eagam56基因全长为1323 bp,具有一个大小为132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440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的Eagam56基因序列对比,其同源性为99.9%;用在线软件对该基因编码区抗原性进行预测,发现Eagam56基因含有10个抗原决定簇,其中3个位于酪氨酸、脯氨酸富集区;重组蛋白大小约49 kDa,以可溶蛋白形式居多,可被HIS单抗特异性识别,也可被鼠抗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以及堆型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巨型艾美耳球虫和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感染的鸡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显示重组蛋白EaGAM56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交叉抗原性。2.堆型艾美耳球虫Eagam82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提取堆型艾美耳球虫(扬州株)卵囊的基因组DNA,PCR扩增Eagam82基因片段,克隆至pGEM-T-Easy载体;经测序、密码子优化后连接至pET-28a(+)质粒,构建pET-28a(+)-Eagam82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重组菌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Western-blot鉴定以及免疫原性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Eagam82基因全长为1704bp,具有一个大小为1704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68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的Eagam8基因序列对比,其同源性为99.4%;用在线软件对该基因编码区抗原性进行预测,发现Eagam82基因含有15个抗原决定簇,其中2个位于酪氨酸、脯氨酸富集区;重组蛋白大小约82 kDa,以可溶蛋白形式为多;可被HIS单抗特异性识别,也可被鼠抗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以及堆型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和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的鸡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显示重组蛋白EaGAM82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和交叉抗原性。3.重组蛋白rEaGAM56和rEaGAM82及其联合免疫对堆型艾美耳球虫的免疫保护力以黄羽肉鸡为试验动物,以鸡的增重、相对增重率、卵囊减少率、病变记分、抗球虫指数(ACI)以及血清抗体水平等为评价指标,评价重组蛋白rEaGAM56、rEaGAM82以及2种重组蛋白联合应用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rEaGAM56与rEaGAM82高(200 μg/鸡)、中(100 μg/鸡)剂量免疫组以及联合免疫组,鸡临床症状减轻。随着免疫剂量的增加,鸡的相对增重率与卵囊减少率增加,平均肠道病变记分减少。联合免疫高剂量组(各100 μg/鸡重组蛋白)的相对增重率与卵囊减少率达73.74%和74.27%。rEaGAM56、rEaGAM82、联合免疫高剂量组的 ACI 分别为 148.24、143.92 和 148.74。rEaGAM56的免疫保护力较rEaGAM82的强,rEaGAM56和rEaGAM82免疫鸡后均能产生血清抗体。结论:两种重组蛋白免疫均能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力。
二、肠道寄生虫病化学药物治疗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肠道寄生虫病化学药物治疗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与湄公河地区血吸虫病及肝吸虫病传播风险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两种血吸虫病的传播特征与风险预测研究 |
第一章 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在长江流域分布的预测研究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日本血吸虫病在长江流域的传播特征与风险预测研究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湄公血吸虫病在湄公河流域的传播特征与风险预测研究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小结 |
第二部分 两种肝吸虫病的传播特征与风险预测研究 |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流域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播特征与风险预测研究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湄公河流域麝猫后睾吸虫病的传播特征与风险预测研究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华支睾吸虫病与麝猫后睾吸虫病间分布隔离的地理因素分析研究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小结 |
第三部分 钉螺和麝猫后睾吸虫病监测调查的空间距离重采样效应研究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总结 |
附录 |
致谢 |
(2)绵羊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调查及耐IVM候选基因的筛选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内蒙古地区羊产业发展概况 |
1.2 捻转血矛线虫及捻转血矛线虫病概述 |
1.2.1 捻转血矛线虫分类地位 |
1.2.2 捻转血矛线虫生活史 |
1.2.3 捻转血矛线虫病及其危害 |
1.2.4 捻转血矛线虫病防控技术 |
1.3 常用驱捻转血矛线虫药物概述 |
1.3.1 伊维菌素(Ivermectin,IVM) |
1.3.2 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 |
1.3.3 氯氰碘柳胺钠(Closantel Sodium) |
1.4 捻转血矛线虫对常用驱虫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
1.4.1 耐药性检测技术 |
1.4.2 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的耐药性 |
1.4.3 捻转血矛线虫对阿苯达唑的耐药性 |
1.4.4 捻转血矛线虫耐驱虫药候选基因研究概述 |
1.5 2b-Rad技术及其应用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试验一绵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状况调查及对常用驱虫药的耐药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不同饲养模式下的绵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情况比较 |
2.2.2 剖解羊只后胃肠道线虫成虫检测结果 |
2.2.3 所选驱虫药有效成分检测结果 |
2.2.4 用药后不同采样时间点对常用驱虫药物耐药性检测结果的影响 |
2.2.5 纯放牧模式下的羊捻转血矛线虫对常用驱虫药耐药性情况 |
2.2.6 半舍饲模式下的羊捻转血矛线虫对常用驱虫药耐药性情况 |
2.3 讨论与小结 |
3 试验二捻转血矛线虫国内株的分离鉴定及耐药相关基因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对伊维菌素耐药捻转血矛线虫虫株分离结果 |
3.2.2 对伊维菌素敏感捻转血矛线虫虫株分离结果 |
3.2.3 不同分离虫株耐伊维菌素特性检测结果及比较 |
3.2.4 不同分离虫株耐阿苯达唑特性检测结果及比较 |
3.2.5 不同分离虫株特异性引物鉴定结果 |
3.2.6 不同分离虫株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特异性位点SNP分析结果 |
3.2.7 不同分离虫株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型及其频率分析结果 |
3.2.8 伊维菌素刺激前后不同分离虫株P-gps基因表达分析结果 |
3.3 讨论与小结 |
4 试验三基于2b-Rad的捻转血矛线虫耐IVM候选新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SNPs发掘及其分布特征结果分析 |
4.2.2 耐药与敏感虫株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结果分析 |
4.2.3 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相关候选基因筛选结果 |
4.2.4 HCOI00378500 基因测序及分析结果 |
4.2.5 HCOI00506600 基因测序及分析结果 |
4.2.6 HCOI01200700 基因测序及分析结果 |
4.3 讨论与小结 |
5 结论 |
6 本课题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云南省西双版纳美洲钩虫耐药β-tubulin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人体钩虫病流行现况与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咸淡水池塘草鱼寄生虫种群动态变化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咸淡水养殖池塘 |
1.3 草鱼常见寄生虫及其生活史 |
1.3.1 纤毛类寄生虫及其生活史 |
1.3.2 单殖吸虫及其生活史 |
1.3.3 甲壳动物及其生活史 |
1.3.4 绦虫及其生活史 |
1.4 寄生虫种群的动态变化 |
1.5 生态因子对寄生虫的影响 |
1.5.1 理化因子对寄生虫的影响 |
1.5.2 生物因子对寄生虫的影响 |
1.5.3 人为因子对寄生虫的影响 |
1.6 鱼类寄生虫病的生态防控 |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咸淡水池塘草鱼寄生虫种群动态变化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池塘 |
2.2.2 鱼体寄生虫检查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三代虫的动态变化 |
2.3.2 指环虫的动态变化 |
2.3.3 锚头鳋的动态变化 |
2.3.4 车轮虫的动态变化 |
2.4 讨论 |
2.4.1 咸淡水池塘草鱼寄生虫种群动态变化规律 |
2.4.2 咸淡水池塘草鱼寄生虫病与鱼体健康的关系 |
2.4.3 养殖管理对咸淡水池塘草鱼寄生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咸淡水池塘草鱼寄生虫与理化因子及FQ的关系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池塘 |
3.2.2 水样采集 |
3.2.3 理化指标测定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咸淡水草鱼池塘理化因子动态变化 |
3.3.2 咸淡水池塘草鱼寄生虫与FQ及理化因子的相关分析 |
3.3.3 咸淡水池塘草鱼寄生虫与FQ及理化因子约束性排序分析 |
3.4 讨论 |
3.4.1 咸淡水草鱼池塘理化特性 |
3.4.2 咸淡水池塘草鱼寄生虫与FQ和理化因子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咸淡水池塘草鱼寄生虫与浮游生物的关系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池塘 |
4.2.2 浮游生物采样 |
4.2.3 浮游生物鉴定和计数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咸淡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组成 |
4.3.2 咸淡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变化 |
4.3.3 咸淡水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组成 |
4.3.4 咸淡水池塘浮游动物动态变化 |
4.3.5 咸淡水池塘草鱼寄生虫与浮游生物的相关分析 |
4.3.6 咸淡水池塘草鱼寄生虫与浮游生物约束性排序分析 |
4.4 讨论 |
4.4.1 咸淡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4.4.2 咸淡水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
4.4.3 咸淡水池塘浮游生物与寄生虫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
附录2 咸淡水草鱼养殖池塘常见浮游生物图谱 |
致谢 |
(5)鲑鳟鱼类寄生虫病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三代虫病 |
2 鱼虱病 |
3 变形虫性鳃病 |
4 鲑鱼旋转病 |
5 增生性肾病 |
6 库道虫病 |
7 其他寄生虫病 |
7.1 多子小瓜虫 |
7.2 微孢子虫 |
7.3 萨氏角形虫 |
8 总结与展望 |
(6)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鱼类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研究进展 |
1.1 我国鱼类寄生虫研究概况 |
1.2 鱼寄生虫对鱼类健康的影响 |
1.2.1 机械性刺激及损伤 |
1.2.2 掠夺宿主的营养 |
1.2.3 对鱼生理功能的影响 |
1.2.4 繁殖力降低 |
1.2.5 毒素作用 |
1.2.6 继发感染 |
1.3 鱼类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1.3.1 鱼源人兽共患吸虫病 |
1.3.2 鱼源人兽共患绦虫病 |
1.3.3 鱼源人兽共患线虫病 |
1.3.4 水产养殖与鱼源性人兽共患蠕虫病 |
1.3.5 鱼源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 |
1.4 鱼类寄生虫的分类概况 |
1.5 鱼类主要寄生虫病 |
1.5.1 原虫病 |
1.5.2 吸虫病 |
1.5.3 绦虫病 |
1.5.4 线虫病 |
1.5.5 棘头虫病 |
1.5.6 寄生甲壳动物病 |
1.6 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控 |
1.6.1 科学规划 |
1.6.2 生物安全 |
1.6.3 科学管理 |
1.6.4 饲料的优化及管理 |
1.6.5 生物防治 |
1.6.6 废弃物处理 |
1.6.7 药物控制 |
第二章 鱼类棘头虫研究进展 |
2.1 棘头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
2.2 棘头虫的生活史 |
2.3 棘头虫对鱼的影响 |
2.4 棘头虫的分子生物学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 |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青海省天然水系野生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 |
3.1 材料 |
3.1.1 调查地点 |
3.1.2 样品的采集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肉眼检查 |
3.2.2 镜检 |
3.2.3 检查顺序 |
3.2.4 鱼类寄生蠕虫的收集和固定 |
3.2.5 寄生虫的染色方法 |
3.2.6 乳酚透明法 |
3.2.7 虫体鉴定方法 |
3.3 结果 |
3.3.1 寄生蠕虫的鉴定结果 |
3.3.2 鱼类感染蠕虫总体状况 |
3.3.3 天然水系中不同鱼种感染蠕虫情况 |
3.3.4 不同水系中鱼的蠕虫感染情况 |
3.3.5 不同水系中鱼的棘头虫感染情况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青海省养殖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 |
4.1 调查地点及方法 |
4.1.1 调查地点 |
4.1.2 调查方法 |
4.2 结果 |
4.2.1 寄生蠕虫的鉴定结果 |
4.2.2 各调查点养殖鱼类蠕虫总体感染情况 |
4.2.3 不同养殖鱼种感染蠕虫情况 |
4.2.4 养殖鱼种感染蠕虫种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 |
5.1 材料 |
5.1.1 主要仪器设备 |
5.1.2 主要试剂 |
5.2 方法 |
5.2.1 样品的采集 |
5.2.2 DNA提取、PCR扩增、克隆与测序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PCR扩增产物 |
5.3.2 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序列分析 |
5.3.3 基于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5.3.4 基于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分析 |
5.3.5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附录 A 裸鲤棘吻虫总DNA提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刺参池塘养殖中新型敌害生物的种类鉴定及防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刺参及其病原的研究概况 |
1.1.1 刺参的研究概况 |
1.1.2 海参病原的研究概况 |
1.2 涡虫的研究概况 |
1.3 Melanochlamys属的研究概况 |
第二章 刺参养殖池塘中新敌害生物澳洲异尾涡虫(Heterochaerus australis)的鉴定及其危害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发病特征调查及样本采集 |
2.1.2 形态学特征观察 |
2.1.3 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2.1.4 主要环境因子对涡虫生理活动的影响 |
2.1.5 涡虫的再生能力测试 |
2.1.6 涡虫对刺参的危害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发病特征调查结果 |
2.2.2 形态学特征 |
2.2.3 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2.2.4 主要环境因子对澳洲异尾涡虫的影响 |
2.2.5 再生能力测试 |
2.2.6 涡虫对刺参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澳洲异尾涡虫杀灭药物的筛选及对刺参的安全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7中化学药物的制备 |
3.1.2 3种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 |
3.1.3 10种药物对澳洲异尾涡虫的急性毒性实验 |
3.1.4 5种药物对3种规格刺参的安全性实验 |
3.1.5 实验结果的判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7种化学药物对澳洲异尾涡虫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3.2.2 3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澳洲异尾涡虫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3.2.3 5种药物对刺参的安全性实验 |
3.3 讨论 |
第四章 澳洲异尾涡虫(Heterochaerus australis)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及结构特征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DNA提取及基因测序 |
4.1.3 基因组注释 |
4.1.4 基因二级结构预测 |
4.1.5 无肠目(Acoela)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分析 |
4.1.6 系统发育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澳洲异尾涡虫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与特征 |
4.2.2 核苷酸组成 |
4.2.3 蛋白质编码基因 |
4.2.4 核糖体RNA(r RNA)基因 |
4.2.5 转运RNA(t RNA)基因 |
4.2.6 无肠目(Acoela)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排列分析 |
4.2.7 系统进化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刺参养殖池塘中新敌害生物鹰钩黑套海牛(Melanochlamys aquilina sp.nov.)的鉴定及其危害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发病特征调查及样本采集 |
5.1.2 形态学特征观察 |
5.1.3 病原的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5.1.4 该物种对刺参的危害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发病特征调查结果 |
5.2.2 形态学特征 |
5.2.3 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
5.2.4 鹰钩黑套海牛对刺参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鹰钩黑套海牛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及结构特征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DNA提取及基因测序 |
6.1.3 基因组注释 |
6.1.4 基因二级结构预测 |
6.1.5 后鳃亚纲(Opisthobranchia)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分析 |
6.1.6 系统发育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鹰钩黑套海牛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与特征 |
6.2.2 核苷酸组成 |
6.2.3 蛋白质编码基因 |
6.2.4 核糖RNA(r RNA)基因 |
6.2.5 转运RNA(t RNA)基因 |
6.2.6 后鳃亚纲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排列分析 |
6.2.7 后鳃亚纲系统进化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小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
致谢 |
(8)三种民族药的药理作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白族药三叶悬钩子抗旋毛虫活性研究 |
前言 |
1 三叶悬钩子体外抗旋毛虫活性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5 结果讨论 |
2 雌雄小鼠感染旋毛虫早期免疫能力差异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5 结果讨论 |
3 三叶悬钩子体内抗旋毛虫活性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5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分心木对小鼠肾虚模型的作用研究 |
前言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肾阴虚实验结果 |
1.5 肾阳虚实验结果 |
1.6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灰毛康定黄芪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
前言 |
1.1 实验材料 |
1.1.1 供试植物来源 |
1.1.2 供试植物样品粗提物的制备 |
1.1.3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2.1 实验仪器 |
1.2.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3.1 给药剂量的确定 |
1.3.2 实验分组 |
1.3.3 统计学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4.1 灰毛康定黄芪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1.4.2 灰毛康定黄芪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1.4.3 灰毛康定黄芪对小鼠血常规的影响 |
1.4.4 灰毛康定黄芪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1.4.5 灰毛康定黄芪对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1.5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抗旋毛虫药物及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苦楝对羊捻转血矛线虫驱治效果的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 捻转血矛线虫概述 |
1.1 捻转血矛线虫的形态及生活史 |
1.2 捻转血矛线虫的流行病学 |
1.3 捻转血矛线虫的临床症状及危害 |
1.4 捻转血矛线虫的防控现状 |
2 捻转血矛线虫抗药性概述 |
3 抗动物寄生虫中草药研究进展 |
3.1 抗寄生虫中草药的起源 |
3.2 中草药在动物寄生虫病上的应用 |
3.3 中草药驱治寄生虫的药用优势 |
4 苦楝的研究进展 |
4.1 苦楝的简介 |
4.2 苦楝的化学成分 |
4.3 苦楝的药理作用及机理 |
4.4 苦楝的应用 |
4.5 川楝素的研究进展 |
4.6 苦楝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
5 苦楝在寄生虫上的研究进展 |
6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实验内容 |
试验一 苦楝提取物对捻转血矛线虫卵和幼虫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 |
1.1 虫株及苦楝 |
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苦楝的处理 |
2.2 捻转血矛线虫卵与感染性三期幼虫的收集与观察 |
2.3 苦楝提取物的制备 |
2.4 虫卵孵化试验 |
2.5 幼虫活性试验 |
2.6 虫卵和幼虫形态变化的观察 |
2.7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正常发育的捻转血矛线虫卵和幼虫的孵育情况 |
3.2 不同浓度苦楝子、苦楝皮提取物对捻转血矛线虫卵孵化的抑制情况 |
3.3 不同浓度苦楝子、苦楝皮提取物对捻转血矛线虫幼虫活性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试验二 苦楝子醇提物对羊捻转血矛线虫的驱治效果 |
1. 材料 |
1.1 苦楝子及试验羊 |
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方法 |
2.1 试验羊常规检测及驱虫 |
2.2 感染性三期幼虫的培养及纯化 |
2.3 苦楝子提取物的制备 |
2.4 试验羊分组感染虫株 |
2.5 体内药物试验 |
2.6 各项指标检测 |
2.7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对照组与药物组给药前后羊捻转血矛线虫EPG变化情况 |
3.2 给药后对照组与药物组粪便中虫卵EPG值的动态分布 |
3.3 剖检后皱胃中的捻转血矛线虫数量 |
3.4 对照组与药物组皱胃中捻转血矛线虫雌雄虫数量对比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10)堆型艾美耳球虫配子体蛋白EaGAM56与EaGAM82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鸡球虫病防治研究进展 |
1 鸡球虫的生物学特征 |
2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
3 鸡球虫病的免疫预防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堆型艾美耳球虫配子体蛋白gam56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堆型艾美耳球虫配子体蛋白gam8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重组蛋白rEaGAM56和rEaGAM82及其联合免疫对堆型艾美耳球虫的免疫保护力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肠道寄生虫病化学药物治疗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与湄公河地区血吸虫病及肝吸虫病传播风险预测研究[D]. 郑金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2]绵羊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调查及耐IVM候选基因的筛选与分析[D]. 罗晓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云南省西双版纳美洲钩虫耐药β-tubulin基因多态性研究[D]. 白财福.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咸淡水池塘草鱼寄生虫种群动态变化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D]. 陈红雕.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5]鲑鳟鱼类寄生虫病研究进展与展望[J]. 唐嘉嘉,李诗钰,李安兴. 渔业科学进展, 2020(06)
- [6]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D]. 雷萌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7]刺参池塘养殖中新型敌害生物的种类鉴定及防控初步研究[D]. 孔淼. 上海海洋大学, 2020
- [8]三种民族药的药理作用初步研究[D]. 王敏. 大理大学, 2020(05)
- [9]苦楝对羊捻转血矛线虫驱治效果的初步评价[D]. 陆宝燕.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10]堆型艾美耳球虫配子体蛋白EaGAM56与EaGAM82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研究[D]. 华恩玉. 扬州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