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罗艺[1](2021)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文中认为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力社会知识体系的不断解构与重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素养需求与结构面临新的变革契机。信息素养成为技术变革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布拉格宣言》、《亚历山大宣言》等国际性纲要文件彰显着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并将信息素养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之中,无容置疑凸显了信息素养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频现,其在应对技术变革层面胜任力明显不足。为此,本研究尝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议题。参照美国、欧盟等陆续推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本研究较为认同信息素养即能力这一概念,并将大学生信息素养界定为大学生发展中所应该具备的信息理解、选择、运用、评价、反思、创造能力。基于对境脉理论和学习者特征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理论视角,本文从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教育支持维度来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困境表征及教育支持路径。首先,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研、教育比较、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设计和验证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量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六个省份12所大学近2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而对60余名大学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和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次,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构成和教育支持的相关维度,构建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实施构想,注重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得两者互为补充、相互验证。研究发现,在信息素养现状方面,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教育成效不显着,具体存在的六个方面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等。在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提出个人特质和外部环境两大教育支持影响因素,个人特质具体是指信息行为极易受到个人特质影响,且不易受大学教育影响而转变;外部环境则囊括大学、网络、社会三方,主要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大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足;专业师资缺乏;相应教育项目和举措不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未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重视;缺乏系统性成效评估体制机制;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氛围等。基于以上发现,归纳得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四项实然困境:其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理念滞后;其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其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多元主体缺失;其四,大学生信息素养政策大学供给匮乏。立足现状和问题,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三个原则构想,分别为“教育模式的个性化与精准化原则”、“教育环境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原则”、“教育环境的系统化与长效性原则”,同时从大学生个体、大学本身、政府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出发,遵循微观到宏观、外促到到内生、泛化到专业、单主体到全育人的基本思路,提出构建“以内生为核心、大学为重点、网络为依托、全社会共同参与”四位一体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想四条实施路径,以期能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价值参考。
李思诗[2](2020)在《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现状研究 ——基于福州主要高校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各行各业从业者的素质要求都有了更高的标准。高校图书馆员作为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双重建设者,新时代的素质与能力提升当然更加迫切。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推进器,同时是馆员自身发展的需求,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这一课题具有特别的时代意义和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福州地区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发展还很不成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对福州地区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最后提出建议,将有助于促进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选取福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9所主要高校图书馆,通过文献调查、网络调查及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福州地区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现状进行归纳分析。接着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当前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优秀案例,结合福州本土特色,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希望能为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王丹妮[3](2017)在《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员素质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书馆在社会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且高等院校的文化就是通过高校图书馆来体现,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员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具有全面素质的优秀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建设的必备人才,只有图书馆员达到能力全面,一专多能,而且知识储备全面的高素质,才能满足当下网络时代对图书馆员人才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图书馆员团队的全面综合素质,成为了图书馆员素质教育的讨论课题,这也将是未来图书馆教育的努力方向。本文查阅大量的文献,了解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和职责,以教育部201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以及相关国外图书馆员素质评估标准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信息时代下,用户的新需求和对图书馆的期望。调查对象为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通过对用户和馆员的分别调查得到调查结果,分析图书馆员的角色现状,了解图书馆针对目前的用户需求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改善情况。具体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的角色和职责,并针对高校图书馆员角色和职责,分析如何有效的开展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教育以及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对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的概述,给予高校图书馆馆员角色定位,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要求两大核心概念的界定,并引出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第三部分为具体研究内容,即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素质现状,包括具体的调查方法、内容及结果。第四部分为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素质与其他图书馆馆员素质比较,分别以安徽省图书馆、合肥师范学院图书馆、昆士兰大学图书馆为例。第五部分为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具体存在五个问题。第六部分针对第四部分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策与问题一一对应。第七部分为全文的总结。
李丽[4](2013)在《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素质提高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素质提高的思考,阐述了图书馆员素质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图书馆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剖析目前图书馆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图书馆员素质提高的策略。
姚晓丹[5](2012)在《论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文中指出21世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对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许多新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环境,因此加强馆员的继续教育是现代图书馆和谐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素质的分析,提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应从职业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知识教育三方面着手,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学习,以满足信息时代读者、社会对馆员素质的各项要求。
段灵慧[6](2012)在《论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建设》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笔者就图书馆馆员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
李全菊[7](2011)在《信息化社会图书馆员素质的培养》文中研究说明图书馆在国家的科学教育和研究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图书馆员的素质是由图书馆的性质、职能、规律和特点所决定的。在信息化社会,图书馆的应用技术呈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平台,要求图书馆员积极应对新技术和新的工作方式转变的挑战;读者的需求向多元化方式转变,也要求图书馆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履务方式。因此,图书馆员的素质是图书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关键。鉴于此,本文就图书馆员应当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
李丽君[8](2011)在《论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培养》文中指出数字时代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对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数字时代对图书馆员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着重对数字时代图书馆员应具备的信息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
高晓燕[9](2010)在《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途径》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已越来越多地成为知识、信息的集散地,研究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发展变化,探究提高图书馆员的自身素质,调整图书馆的服务观念,已成为信息时代图书馆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
彭宏炯[10](2010)在《谈信息时代高校馆员的职业素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时代对高校馆员提出了全方位的高要求。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主体,其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认识馆员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提高馆员职业素养是信息时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二、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频现 |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缺乏 |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信息 |
二、素养与素质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 |
四、教育支持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内涵发展 |
一、媒介素养 |
二、数据素养 |
三、网络素养 |
四、信息素养 |
五、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政策文本研究 |
一、时代性标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
二、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研究 |
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政策研究 |
四、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理论研究 |
一、基于境脉理论视角的研究 |
二、基于学习者特征理论视角的研究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研究框架 |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启示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路线 |
第二节 测量工具编制 |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评价指标 |
第三节 调查数据搜集 |
一、问卷预测与检验 |
二、正式问卷的施测 |
三、调查对象概况 |
第四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总体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构成表现 |
一、大学生信息理解能力 |
二、大学生信息选择能力 |
三、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 |
四、大学生信息评价能力 |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能力 |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 |
第二节 小结与讨论 |
一、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 |
二、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 |
三、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 |
四、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 |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 |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 |
第五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影响因素 |
一、个人特质与信息素养教育 |
二、外部环境与信息素养教育 |
三、讨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维度影响情况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困境 |
一、信息素养教育支持重视不够 |
二、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 |
三、信息素养教育教育支持体制机制不完善 |
四、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大学供给不充分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关系 |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互动模型 |
二、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基本思路 |
一、教育模式从外促到内生 |
二、教育环境从泛化到专业 |
三、教育主体从单主体到全维度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原则构想 |
一、教育模式的个性化、精准化原则 |
二、教育环境的专业化、规范化原则 |
三、教育体系的系统化、长效性原则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实施路径构想 |
一、以内生为核心,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自我支持 |
二、以大学为重点,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水平 |
三、以网络为依托,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制机制 |
四、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治理生态圈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现状研究 ——基于福州主要高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必要性、目标与原则 |
2.1 相关概念释义 |
2.1.1 终身教育 |
2.1.2 职业培训 |
2.1.3 继续教育 |
2.2 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
2.2.1 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2.2.2 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
2.2.3 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
2.3 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目标 |
2.3.1 满足图书馆的发展需求 |
2.3.2 满足馆员的职业发展需求 |
2.3.3 满足师生信息服务的需求 |
2.4 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原则 |
2.4.1 战略性与长期性原则 |
2.4.2 针对性与多样化原则 |
2.4.3 全员培训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原则 |
3 馆员的需求与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现状 |
3.1 馆员的态度与期望 |
3.2 继续教育的管理 |
3.3 继续教育的内容 |
3.4 继续教育的形式 |
4 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
4.1.1 缺乏经费保障机制 |
4.1.2 师资力量不足 |
4.1.3 馆员缺乏积极性 |
4.2 继续教育缺乏制度化常态化建设 |
4.2.1 缺乏制度化建设,继续教育开展无章可循 |
4.2.2 缺乏常态化建设,继续教育呈现随意性 |
4.3 上级主管部门统筹规划的缺失 |
4.4 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不够合理 |
4.4.1 继续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
4.4.2 继续教育形式不够丰富,缺乏创新 |
4.5 缺乏科学的信息反馈与效果测评机制 |
5 深化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策略 |
5.1 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工作 |
5.1.1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
5.1.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5.2 推动继续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建设 |
5.2.1 成立专门小组负责继续教育工作 |
5.2.2 制定继续教育规章制度 |
5.2.3 建立继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5.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5.2.5 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 |
5.3 建立继续教育联盟,构建协调协作机制 |
5.3.1 建立继续教育联盟 |
5.3.2 构建一体化的继续教育体系 |
5.3.3 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
5.4 改革继续教育内容与形式 |
5.4.1 结合馆员需求,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
5.4.2 选择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方式 |
5.5 建立教学信息反馈与效果测评机制 |
5.5.1 教学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 |
5.5.2 教学效果测评机制的建立 |
6 结论 |
附录 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员素质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特色与创新 |
2 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概述 |
2.1 高校图书馆员传统与现代角色概述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角色定位 |
2.2.2 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要求 |
2.3 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 |
2.3.1 思想道德素质 |
2.3.2 综合业务素质 |
2.3.3 自我提升能力 |
2.4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能力 |
2.4.1 沟通能力 |
2.4.2 信息导航检索能力 |
2.4.3 英语知识掌握及应用能力 |
2.4.4 学习新知识能力 |
3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员素质现状 |
3.1 调查研究具体方法 |
3.2 调查研究对象 |
3.3 调查研究内容 |
3.4 调查研究结果 |
3.5 调查研究总结 |
3.5.1 安农大图书馆员沟通能力 |
3.5.2 安农大图书馆员信息导航检索能力 |
3.5.3 安农大图书馆员语言知识掌握及应用能力 |
3.5.4 安农大图书馆员学习新知识能力 |
4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素质与其他图书馆馆员素质比较 |
4.1 与地方图书馆比较——以安徽省图书馆为例 |
4.1.1 安徽省图书馆馆员素质现状 |
4.1.2 馆员入职来源差异 |
4.1.3 馆员培养差异 |
4.1.4 馆员职能差异 |
4.2 与其他高校图书馆比较——以合肥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 |
4.2.1 合肥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素质现状 |
4.2.2 馆员职能差异 |
4.3 与国外高校图书馆比较——以昆士兰大学图书馆为例 |
4.3.1 昆士兰大学图书馆馆员素质现状 |
4.3.2 馆员专业性差异 |
4.3.3 馆员职能的微小差异 |
5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5.1 馆员年龄、性别结构失衡 |
5.2 专业知识欠缺 |
5.3 专业结构失衡 |
5.4 外语水平欠缺 |
5.5 缺少工作激情 |
6 完善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素质的对策 |
6.1 确立制度保证馆员队伍的专业性 |
6.2 组织专业知识讲座和学术研讨会 |
6.3 培训逐渐完善馆员的全方位知识结构 |
6.4 给馆员提供提升技能的机会 |
6.5 建立评价机制、施行激励机制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图表索引 |
2 调查问卷 |
致谢 |
(4)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素质提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馆员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
1.1 从图书馆的人员发展来看。 |
1.2 从图书馆的馆藏功能的发展来看。 |
2. 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
2.1 |
2.2 |
2.3 |
2.4 |
3. 图书馆员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
4. 提高图书馆员素质的策略 |
4.1 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 |
4.2 强化继续教育,完善知识结构。 |
4.3 引入竞争机制。 |
(5)论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时代对图书馆员素质的要求 |
1. 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
2. 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
3. 必须掌握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 |
4. 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意识 |
二、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
1. 职业精神教育 |
2. 心理健康教育 |
3. 综合能力培育 |
三、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
1. 图书馆员知识更新的需要 |
2. 图书管理工作发展需要 |
3. 更新管理理念的需要。 |
四、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意义 |
(7)信息化社会图书馆员素质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化社会对图书馆的管理手段提出挑战 |
(一) 图书馆的应用技术呈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平台, 要求图书馆员积极应对新技术、新工作方式转变的挑战 |
(二) 读者的需求向多元化方式转变, 要求图书馆员积极应对服务方式转变的挑战 |
二、信息化社会要求图书馆员应当具备的素质 |
(一) 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
(二) 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
(三) 确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思想道德品质 |
1、确立良好的服务理念。 |
2、确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是 |
三、培养图书馆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
(一) 加强学习, 不断拓宽知识面 |
1、作为馆员应当充分利用馆藏的信息知识宝库 |
2、加强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 提高图书馆员的 |
3、注重专业技术学习。 |
(二) 为馆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
1、开展多形式的素质教育活动, 引导馆员接受各类教育和培训,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
2、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 |
(三) 注重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培养 |
(四) 运用先进而科学的人本管理思想, 营造一 |
(8)论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字时代图书馆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
1.1 良好的职业道德 |
1.2 较高的专业素质 |
1.3 较强的信息素质 |
1.4 创新的意识 |
1.5 较高的外语水平 |
1.6 较高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
2 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培养 |
(9)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图书馆面临的信息化冲击 |
1.研究对象的变化。 |
2.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的变化。 |
3.对馆员素质要求的变化。 |
二、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 |
1.知识基础的重构。 |
2.业务技能的加强。 |
3.角色的重新定位。 |
三、信息时代提升图书馆员素质的路径选择 |
1.更新思想观念。 |
2.加强业务培训。 |
3.开展学术研讨。 |
(10)谈信息时代高校馆员的职业素养(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时代高校馆员必备的职业素养 |
1.1 图书馆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
1.2 图书馆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 |
1.3 图书馆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 |
1.4 图书馆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作风 |
1.5 图书馆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 |
2 高校馆员职业素养的现状 |
2.1 图书馆员知识结构单一 |
2.2 图书馆员文化素质偏低 |
2.3 图书馆人才流失严重 |
3 加强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的培养 |
3.1 加强图书馆员思想政治教育 |
3.2 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培养 |
3.3 强化图书馆员业务技能培训 |
3.4 引入竟争机制, 实行优胜劣汰 |
3.5 实行轮岗制度, 培养多面手 |
四、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D]. 罗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2]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现状研究 ——基于福州主要高校的调查[D]. 李思诗.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员素质调查与研究[D]. 王丹妮. 安徽大学, 2017(08)
- [4]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素质提高的思考[J]. 李丽. 科技信息, 2013(12)
- [5]论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J]. 姚晓丹.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09)
- [6]论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建设[J]. 段灵慧. 企业家天地, 2012(05)
- [7]信息化社会图书馆员素质的培养[J]. 李全菊. 攀登, 2011(06)
- [8]论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培养[J]. 李丽君. 科技信息, 2011(29)
- [9]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途径[J]. 高晓燕.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05)
- [10]谈信息时代高校馆员的职业素养[J]. 彭宏炯. 中外企业家,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