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混凝土露天基座的分析与对策

寒区混凝土露天基座的分析与对策

一、寒冷地区混凝土露天台座问题分析及其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贾晨茜[1](2021)在《“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中交通、人口、就业与服务的高度聚集区,是城市的功能核心、产业核心与物质空间网络核心。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的开敞地带与公共环境,为市民提供活动的场地,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和节日聚会;也作为节点和过渡空间,承载着城市的公共生活及各项功能需求;更是成为一个窗口,为人们展现城市的气质。因此如何创造更加人性化、更加优质的城市外部空间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与发掘。然而国内近些年来的部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问题矛盾重重,同时缺乏专门针对外部空间的研究。故而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进行设计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位于沣东新城能源金贸区商务核心区,是大西安新中心的起步区、示范区,作为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一次成功的创新和探索,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样本,也为后续同类型的城市建筑设计实践带来启发。本文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实体空间层面,综合运用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理论,试图在对西咸中心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和理论的研究,试图达到如下的研究目的:一、整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的演变历程、相关特征以及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案例,总结得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五大设计要点以及发展走向;二、对“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进行系统化梳理研究,对项目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对实践内容进行总结深化;三、结合前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结合使用后评价研究的结论,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为后续其他的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本文的全部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研究(第一章、第二章)。重点阐释论文的相关背景、基本概念、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总结,构筑论文的研究框架。之后阐明了本文中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研究范围,总结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特征,以及使用后评价(POE)的相关理论概念。第二部分(第三章)为案例研究和设计体系架构。本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四个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其内涵与外沿,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中的“五大设计要点”,即规模尺度、交通组织、空间特质、景观绿化与配套设施,为后续的实践研究与策略总结提出了基本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得出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第四章)为“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实践。首先阐述了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西咸中心项目的基本概况以及城市设计导则;而后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框架,对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设计进行重点研究分析;最终结合项目调研,对项目进行初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POE),总结出项目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第四部分(第五章)为设计策略的总结归纳。该部分基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建设实践与使用后评价(POE)的初步结论,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和深化,并结合国内外的优秀设计案例,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研究框架,将项目的使用后评价研究结论作为支点,以期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策略性的建议,总结出城市设计视角下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与策略,为营造优质的城市空间提供新的方法。通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希望对今后我国城市中心区建设以及外部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建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郭光[2](2020)在《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矿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针对西北干旱荒漠区资源枯竭型城市乌海,长期高强度煤矿开采造成土地挖损、占压、植被破坏、荒漠化加剧等生态安全问题,以及当地已治理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体系不完善、工程效果差、缺乏科学、规范工程规划设计等问题。以新星矿区为研究区,运用生态学、土地复垦学、水土保持学理论,采用无人机遥感、Arc GIS,结合地面调查方法,在对矿区土地损毁、水资源匮缺、植被破坏、沙尘污染等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依据生态修复治理规划分区的基本原则与依据,从保障矿区生态安全角度出发,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修复保护区、生态修复治理区和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生态修复保护区为各采矿区之间人为扰动较少的原生地貌区域,平均海拔高度1150~1250m,坡度<15°的缓斜坡。占地面积201.08hm2。主要采取封禁措施,减少人为、采矿机械的扰动,保护原地貌土壤和植被。生态修复治理区为采矿活动对环境干扰程度较严重的区域,平均海拔高度1050~1150m,坡度基本在35°~55°峭坡和<5°平原、微斜坡。包括采矿区、内排土场、工业场地、运输道路,占地面积318.15 hm2。通过采矿区表土剥离工程、道路优化、工业场地绿化等措施布局设计,减少沙尘污染,提高植被覆盖,有效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为矿区西侧外排土场区域,成片集中、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活动比较集中。平均海拔高度1250~1330m,坡度在15°~40°的陡坡,占地面积85.03hm2。排土场坡面防护工程主要包括坡底挡墙、坡面截排水措施;拱形骨架、生态袋、生态棒、植被毯、植物网格等边坡植被恢复措施。对其设计依据、标准、原理作用进行分析并绘制CAD图件,包括现状、分区,措施布局及典型设计图等。解决排土场弃土裸露、边坡不稳定的问题。通过指导新星矿区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表土利用率达到98.3%,预计新增植被覆盖面积49.78hm2,提高了植被覆盖率;道路优化治理7832m;减少坡面水土流失、有效改善矿区空气质量环境,提升新星矿区的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水平,为当地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提供治理经验。

王睿坤[3](2020)在《柞水凤凰古镇核心区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超过60%。在飞速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了空间粗放发展、资源浪费、环境被破坏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限制增量、盘活存量”成为当前城镇发展的主要模式,节能减排,应是城镇更新发展中的重要目标。现如今,许多历史文化名镇居住空间老旧破败,居住环境品质低,居住建筑能耗高,低碳问题突出。因此,以低碳为重要导向,进行更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在充分尊重历史文化名镇风貌、肌理、格局,保护利用传统建筑的前提下,提升居住空间的品质,实现节能减排,是历史文化名镇居住空间低碳更新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本文以柞水凤凰古镇核心区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居住建筑群体及其外部空间和居住建筑单元两个层次对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展开研究。通过对凤凰古镇核心区居住空间的物质空间特征深入的调研与分析,发掘传统居住空间的绿色低碳营建经验和现状居住空间存在的低碳问题及影响低碳的物质空间因素。提出适宜性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的方法。并在该种方法的指导下,对该古镇核心区不同特征的典型片区居住建筑群体及其外部空间提出低碳更新设计方案,并针对古镇核心区内不同类型的居住建筑提出低碳更新设计技术及策略。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和测绘,分析梳理现状凤凰古镇核心区居住建筑群体及其外部空间层面到居住建筑单元层面的物质空间特征。这是发现凤凰古镇核心区居住空间低碳问题及影响因素,并确定下一步低碳化更新策略、技术及方案的基础。其次,分析古镇传统居住空间的气候适应性,并提炼出其中的绿色低碳营建经验,将其作为“原型”应用到之后的低碳更新设计中。接下来,分析古镇现状居住空间的低碳问题及影响因素:针对建筑群体方面,基于Ecotect对古镇建筑群体朝向,大寒日日照时长、投影与遮挡等进行分析,定位出现低碳问题的建筑群体;针对外部空间层面,分析外部空间夏季日平均太阳辐射,树木植被及下垫面材质对外部空间热环境的影响及核心区绿地空间的碳汇效益,定位出现低碳问题的外部空间;针对居住建筑单元层面,从建筑的主要材料、外围护结构、体型系数、窗墙比、遮阳系统等方面,对不同建造时期的居住建筑进行分析,分析影响传统民居与现代居住建筑低碳的物质空间要素。进而,通过上述对古镇居住空间低碳问题的分析,更加明确了对凤凰古镇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的必要性,结合考虑凤凰古镇所在夏热冬冷气候区,历史文化名镇、以及西部地区不发达小城镇对低碳化更新的影响,基于循环经济中的3R原则及有机更新的理念,制定凤凰古镇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目标,并提出适宜性的历史文化名镇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方法。最后,在凤凰古镇核心区居住空间适宜性低碳化更新设计方法的指导下,对凤凰古镇核心区内一片典型已建成片区和一片典型待开发片区内的居住建筑群体及其外部空间分别提出低碳更新设计方案。居住建筑单体层面,针对古镇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及既有现代居住建筑,分别提出适宜性的低碳化更新设计策略与技术。

宋铁勇[4](2020)在《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文中研究表明“扎赉诺尔”地方之名来源于蒙古语对“达赉湖”(呼伦湖)的称呼,经俄语音译再转译为汉语后,演变为“扎赉诺尔”,地域表达范围也从整个达赉湖地区,定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历史上,位于多民族交错地带、濒临沙俄(苏联)的扎赉诺尔地区本是蒙古族游牧之地,因《中俄密约》的签订,清廷实质上主动抛弃包括扎赉诺尔煤矿经营权在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沿线附属地域、企业的主权与相应利权而被迫卷入“世界体系”。兹后,该地因煤而兴,进而形成文化与政治多元的边陲社会。从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开办至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随中长铁路一齐回归祖国这一期间,扎赉诺尔地区经历了“边疆民族游牧地——煤矿——矿区——城镇”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既可以管窥到殖民者或强权者对中国施行的资源掠夺、资本输出、产品倾销等政策,以及殖民地单一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特征,也能体察到该矿区社会由无到有,由小而大,多元复杂的样态。煤矿与矿区的发展变迁映射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关系、中外博弈、列强之间相互牵制、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外来输入型能源工业与重工业特征,以及边疆地区各民族应对不同政权所产生的共处共生机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范式等问题。同时,为探索地方社区形态变迁、殖民主义或强权主义统治下的矿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适、边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论文分为“序章”“正文”“终章”三大部分。“序章”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先行研究成果的翔实评述,提出本文拟借助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拟达到的目标。正文分为七章,旨在对“序章”提出的问题予以实证、阐释与研讨。第一章以“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为题,阐述本论文研究主要对象所处的时空背景;第二章以“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为题,细述东清铁路办矿、俄商包办时期,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及其矿区的掠夺;第三章以“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为题,通过对扎赉诺尔煤矿产量的统计,分析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资源的掠夺及相关政策和经营手段;第四章以“统制与统治:伪满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为题,分析日本产业统制政策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施行的阶段性内容与影响。第五章以“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为题,详述边陲经济社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工会制度与“一长制”的作用;第六章以“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进程”为题,论述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扎赉诺尔煤矿运营管理的调适。第七章以“遥远的边陲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为题,分析扎赉诺尔煤矿矿工社区的变迁和边陲社会的发展形态。“终章”重在回答“序章”提出的问题,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本文认为扎赉诺尔的“地方性”显现出了汉族移民文化、俄(苏)日殖民者或强权者文化和本地蒙古族文化之间交汇融合的社会性表征。借助于煤矿的“单位”社会化和“地方社会”的单位化之间不间断的互动与互构,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最后进化为城镇。俄-苏占领或租借时期,虽然该地主权在国际法上仍属于中国,当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俄-苏只是该地的租借者,但因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羸弱,难以伸张应有的权利,故该地显现出了完全从属于俄-苏政府的“地方性”,该煤矿及地方秩序与中国国家秩序之间难以同调,中国人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地方政府始终居于被动地位。日伪统治时期,因中国在该地的主权被完全侵夺,中国的国家秩序自然是荡然无存。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该矿所做的一系列秘密和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事实上将“地方”和“单位”的语义逐渐导向了“国家单元”表意上,为地方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渐趋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953年苏联将该矿归还中国之际,“国家中心性”对“地方性”的整合过程随即完成。

雷文斌[5](2019)在《短线法节段预制连续刚构桥梁制造技术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节段预制拼装技术作为现代桥梁建设工业化的代表,是一项国际化先进技术,是顺应国家发展战略的绿色制造技术。我国对于该项技术的工程实践还相对少,设计、施工、验收不尽规范。特别是操作层面缺乏设计、施工指南,实施手册等详细指导性文件。无支座连续刚构桥梁是一种完整性设计桥梁,墩梁固结,全桥无支座,墩身尺寸小,跨度适应性强,与节段预制技术结合能有效节省工程投资、提高工程质量与耐久性、减少业主的后期维护及运营费用。同时,无支座连续刚构桥梁给设计与制造带来一定挑战。本文从预制场设计、预制工艺流程、预制核心技术等方面基于无支座连续刚构桥梁对如何安全、高效、高质的生产节段进行深入研究,对预制场规模预估、预制场总体设计、预制场工艺流程优化、预制场工艺效率提高、无支座连续刚构桥梁制作与安装预拱度分析、短线法线形控制等方面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并在郑州市四环线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项目中实际应用,获得较好效果,具有一定工程示范意义,也为进一步完善节段预制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6](2019)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吉建办[2019]16号各市(州)建委(住房城乡建设局),长白山管委会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为深入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施工现场管控,确保建筑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建质[2018]9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吉林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试

刘卿瑞[7](2019)在《基于SWMM的高寒地区雨水系统模拟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世界极端气候导致大雨、暴雨频繁发生,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城市洪涝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揭示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保障之间的矛盾。城市建设不仅需要完善的雨水管道系统,还要具备蓄洪、泄洪和生态修复的能力,城市内涝问题的有效治理已刻不容缓。本课题将改变传统的城市雨水处置理念,解决城市雨水的隐患,并考虑城市规划的景观和功能需求,基于雨水管理制定一套城市环境优化设计方案。因此,急需将先进的雨水管理理念融入城市雨水系统设计与管理之中,以满足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在现有海绵城市的基础上,寻找一套适用于高纬度寒冷地区的雨水处置措施。本课题选取某高纬度寒冷地区为研究区域,气象以及水文条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代表性,借鉴国外先进的雨洪管理经验和理念,与我国雨洪治理的研究进展相结合,对研究区域雨水系统现状提出了径流总量控制目标,有利于我国海绵城市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本课题针对高纬度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研究区域,收集相关资料,从雨水系统现状、降水特点、内涝成因等方面分析了研究区域现状雨水系统的防洪排涝情况。依据海绵城市建设指南和相关规范,选定了规划期限、低影响开发(LID)改造方案以实现对研究区域海绵城市改造的目标。通过对研究区域的下垫面分析,从渗透与贮存功能组合的角度,制定了适用于高纬度寒冷地区的雨水系统改造方案。收集研究区域的地面高程图、雨水系统及土地利用资料,通过ArcGIS的空间解析技术,对雨水系统概化、划分子汇水区域及分析坡度等,构建SWMM水力模型。以SWMM模型作为研究基础,建立了目标地块洪涝过程模型,对由暴雨强度公式和芝加哥降雨过程线合成的不同的重现期、历时为120min、雨峰系数为0.395的降雨情景开展洪涝过程及其风险评估研究。设定了三种不同降雨情景,取P=5a、10a、20a三种情况,对比了不同降雨情景下同一种雨水系统改造方案的不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LID措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相比改造前,改造后雨水系统可以完全满足P=5a时的重现期降雨,重现期增大时,虽然LID设施的储存滞留能力接近于饱和,但对高纬度寒冷地区雨水系统的改善仍有较显着作用。

党雨田[8](2019)在《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文中指出随着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财政资金的巨大投入和一系列乡村建设政策计划的相继出台,每年有超过十亿平的新增建筑面积在乡村地区建设完成。以此为背景,越来越多来自城市的职业建筑师进入乡村开展建筑设计实践,改变了乡村传统渐进式的建设发展模式,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一些外来的建筑师缺乏对乡村建设环境和社会特征机制的有效认知和实践经验,忽视了城乡之间的差异,照搬沿用了城市中的建筑设计方法,或将乡村作为个人创作喜好的试验场,产生了大批难以使用、形式不当、成本昂贵的建筑,造成了对乡村空间环境秩序的破坏和巨大的资源浪费。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对乡村环境设计条件的分析,缺乏设计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本研究认为,建筑策划的理论方法为上述问题的应对提供了思路。国内的建筑策划研究最早从国外引入,是为了应对大规模快速城市建设中的目标界定和设计依据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将建筑策划的理论方法引入到乡村建设中,针对我国当前乡村环境和建设项目的特征,架构起适用于我国当代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为建筑师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乡村建筑策划与设计实践方法指南。本研究首先对乡村建设中的建筑项目特征机制进行了界定,将其归纳为建设的项目类型、功能和空间特征、项目的参与者、决策和建造的组织特征、项目的外部环境特征等五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几种经典建筑策划方法体系进行分析、借鉴和调整,提出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和操作流程,包括上位条件和内外部信息的获取、信息处理、策划构想、评估反馈等环节。乡村建设中的策划信息包括规划和立项的上位信息、与场地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信息、与建筑使用和运营者相关的内部信息;提出了适用于乡村的策划调研方法和新的策划分析技术工具;从建筑的产业目标、空间、形体和建构方式、运营和实施保障等角度,结合具体的案例对策划构想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以四个不同类型的策划设计和评价案例,对本研究提出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进行实践说明和应用验证。本研究将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从城市扩展到乡村,系统地构建了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为建筑师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了操作指南和方法工具。在此方法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未来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和相关研究的深入,新的方法工具、技术手段和实践案例将进一步完善,为乡村建设中的建筑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

陈茜茜[9](2019)在《西安地区当代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博物馆建筑是承载着国家与城市文化历史的特殊建筑,也是一个地区经济与文化内涵的综合体现。随着当今全球化的蔓延,各地的文化特征都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转换,地域性特征也正在逐渐消失。我们面临着的不只是表面上的趋同性,民族精神及文化内涵也正在被同化。博物馆这种能够代表地区文化历史的文体建筑,在建筑创作的表达上如何与地域性特点结合起来是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西安是我国十三朝古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使其具有许多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地域性建筑思想的本质就是研究在建筑设计中关于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表达。本文以西安地区当代博物馆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地域特色为切入点,探讨建筑师对本地博物馆建筑在自然环境因素、人文历史因素和技术因素影响下的创作表达。论文的第一部分,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政策方面对国内外博物馆建筑的创作与博物馆发展趋势进行综述,提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研究视角。论文的第二部分,引入相关的理论基础,为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地域特色创作奠定基础。论文的第三部分,对西安地区的区位概况及博物馆的发展变迁和现状分析做了调研。论文的第四部分,分析了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分别在自然环境因素、人文历史因素、技术因素这三个方面下的地域设计表达,并确立西安区博物馆建筑地域性建筑创作的适应性。在论文的第五部分,是对西安地区当代博物馆建筑地域性设计策略研究,分别从博物馆的平面布局、造型设计以及空间组织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适宜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地域特色表达的策略。

刘穗杰[10](2019)在《湿热地区建筑气候空间系统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2016年初,国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首次将“绿色”作为建筑方针提出,将发展绿色建筑的决心和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绿色建筑”设计不仅限于技术应用的评价得分,更应是设计统筹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基于此,本文作者参与的研究团队从传统建筑得到启发,提出了针对湿热地区的气候空间及气候空间系统的概念,探究传统生态智慧在现代语境下的转化与拓展。本研究以气候空间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湿热地区特有的气候特征,从热环境舒适性的角度,运用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对气候空间系统的气候适应性价值、要素构成、协同作用机制以及组合设计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气候空间系统模式语言,为绿色建筑设计实践提供参考指导,对挖掘建筑空间自身的节能潜力,实现湿热地区建筑的节能减排,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从建筑气候适应性的基本原理出发,阐明了气候空间系统在湿热地区的应用价值与发展脉络,并结合案例对气候空间系统的要素构成,以及要素组合方式进行了系统性梳理。(第二章)其次,分别对气候空间的水平组合与竖向组合典型案例进行了实测分析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气候空间系统对于改善风速、气温、PET等热环境指标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气候空间系统在引入气流与热量上的相互制约关系。(第三章)第三,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典型案例中抽取气候空间水平与竖向组合建筑原型,列举了大部分可能的组合空间关系模式,通过数值模拟横向对比分析,从中总结出气候空间组合的主要协同作用机制,并提出了效益较高的气候空间组合模式。(第四、五章)最后,基于要素协同作用机制的研究,从指导设计实践的角度较为全面地提出优化热环境舒适性的气候空间系统设计策略。(第六章)论文从组合协同作用的视角,构建了气候空间系统的整体构成与分析框架;从热舒适性的角度,初步建立了多空间复合型的气候空间系统的热环境量化分析方法及评价方法;提出了满足过渡季热舒适性的气候空间系统优化组合模式,并从系统热环境影响因素的角度提出了气候空间组合设计策略,为湿热地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参考,是对湿热地区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体系的深化补充。

二、寒冷地区混凝土露天台座问题分析及其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寒冷地区混凝土露天台座问题分析及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中心区迅猛发展
        1.1.2 城市中心区的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
        1.1.3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创新和探索
    1.2 相关概念
        1.2.1 城市中心区
        1.2.2 城市外部空间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1.3.2 国内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与涉及层面
        2.1.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
        2.1.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涉及层面
    2.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演变
        2.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两种传统模式
        2.2.2 国外城市外部空间的演变
        2.2.3 我国城市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
    2.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特征研究
        2.3.1 城市中心区相关特征
        2.3.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基本属性及相关特征
        2.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作用
    2.4 使用后评价(POE)基础理论
        2.4.1 使用后评价(POE)的概念
        2.4.2 “结构-人文”的评价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与设计要点
    3.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
        3.1.1 日本东京六本木之丘
        3.1.2 香港中环核心区
        3.1.3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3.1.4 深圳福田中心区
    3.2 案例经验总结
    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要点
        3.3.1 规模尺度
        3.3.2 交通组织
        3.3.3 空间特质
        3.3.4 景观绿化
        3.3.5 配套设施
    3.4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趋势
        3.4.1 形式多元化
        3.4.2 功能复合化
        3.4.3 空间立体化
        3.4.4 体量巨型化
        3.4.5 环境人文化
        3.4.6 景观多样化
    3.5 本章小结
4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设计研究与使用后评价
    4.1 项目概况
        4.1.1 大西安新中心
        4.1.2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
        4.1.3 新区城市设计导则
        4.1.4 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的作用
    4.2 街区规模尺度
    4.3 交通组织
        4.3.1 交通网络
        4.3.2 步行系统
        4.3.3 停车系统
    4.4 空间特质
        4.4.1 空间构成
        4.4.2 空间布局
        4.4.3 空间尺度
        4.4.4 空间界面
        4.4.5 空间秩序
    4.5 景观绿化
        4.5.1 自然景观
        4.5.2 人工景观
    4.6 配套设施
        4.6.1 公共服务设施
        4.6.2 休闲设施
    4.7 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4.7.1 区域建设使用现状
        4.7.2 调研方法及目的
        4.7.3 行为地图数据分析
        4.7.4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7.5 综合评价结论
    4.8 本章小结
5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5.1 合理的政策调控
        5.1.1 政策规定
        5.1.2 政策实施
        5.1.3 控制要素
        5.1.4 设计导则
        5.1.5 分图图则
    5.2 适宜的街区规模尺度
        5.2.1 交通因素
        5.2.2 经济因素
        5.2.3 建筑布局因素
        5.2.4 人性化因素
    5.3 便捷的交通组织
        5.3.1 建构合理的交通网络
        5.3.2 步行网络的水平布局与竖向组织
        5.3.3 步行网络与建筑的高效连接
    5.4 良好的空间特质
        5.4.1 基本构成方式
        5.4.2 空间布局模式
        5.4.3 空间尺度控制
        5.4.4 城市界面设计
        5.4.5 建立空间秩序
    5.5 宜人的景观绿化
        5.5.1 城市景观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素
        5.5.2 城市景观系统的建设
        5.5.3 人工水体设计
        5.5.4 人工绿化景观设计
        5.5.5 硬质环境设计
        5.5.6 景观建筑一体化
        5.5.7 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
    5.6 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5.6.1 休闲设施的种类
        5.6.2 休闲设施的尺度
        5.6.3 休闲设施的位置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问卷调查
    附录3 图录
    附录4 表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矿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矿山生态修复研究与进展
        1.3.1 矿区生态修复相关概念、理论
        1.3.2 矿区生态修复立法进展
        1.3.3 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进展
        1.3.4 矿区生态修复规划方法与进展
        1.3.5 矿区生态修复目前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2 矿区内各矿山生产开采情况
        2.2.1 新星煤矿
        2.2.2 恒实煤矿
        2.2.3 高岭土矿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4 新星矿区生态环境现状与影响分析
    4.1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壤适宜性分析
    4.2 地形地貌现状及影响分析
        4.2.1 新星矿区海拔分析
        4.2.2 矿区坡度、坡向分析
        4.2.3 采矿区(包含内排土场)
        4.2.4 外排土场
        4.2.5 工业场地
        4.2.6 矿区道路
    4.3 矿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影响
        4.3.1 现状水资源分布情况
        4.3.2 现状水资源利用情况
    4.4 矿区植被现状影响及分析
    4.5 矿区水土流失分析
        4.5.1 水土流失调查情况
        4.5.2 防治现状及治理经验
    4.6 矿区开采对空气污染现状影响
    4.7 小结
5 矿区分区建设与布局研究
    5.1 规划建设功能区划分
        5.1.1 分区原则和标准
        5.1.2 分区依据
        5.1.3 规划建设功能分区结果
    5.2 规划建设目标与总体布局
        5.2.1 规划建设目标
        5.2.2 总体布局
6 规划建设各功能区措施研究与设计
    6.1 生态修复治理区
        6.1.1 区域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重点
        6.1.2 措施设计
    6.2 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
        6.2.1 区域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重点
        6.2.2 措施设计
    6.3 生态修复保护区
        6.3.1 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重点
        6.3.2 措施设计
7 新星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7.1 投资估算
    7.2 效益分析
8 实施保证措施
    8.1 政策保障措施
    8.2 组织保障措施
    8.3 资金保障措施
    8.4 技术保障措施
9 研究结论与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校内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致谢

(3)柞水凤凰古镇核心区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凤凰古镇核心区居住空间现状特征分析
    2.1 凤凰古镇地理、气候与历史文化特征
        2.1.1 古镇地理区位与气候
        2.1.2 古镇的山水格局
        2.1.3 古镇的历史变迁与历史遗存
    2.2 古镇核心区现状空间特征分析
        2.2.1 古镇核心区的用地现状
        2.2.2 古镇核心区两轴五片的空间结构
        2.2.3 古镇核心区三级保护分区
    2.3 核心区居住建筑群落及其外部空间现状空间特征分析
        2.3.1 核心区居住建筑的功能兼容性
        2.3.2 核心区居住建筑的年代、结构、保护级别
        2.3.3 核心区居住建筑群体肌理与空间秩序
        2.3.4 核心区居住建筑高度分析
        2.3.6 古镇核心区道路交通空间现状特征
        2.3.7 古镇核心区“线性”公共空间
        2.3.8 古镇核心区绿地空间现状特征
    2.4 核心区不同时期居住建筑单元空间特征分析
        2.4.1 古镇传统民居的尺度与空间特征
        2.4.2 典型凤凰古民居保护现状及空间特征分析
        2.4.3 古镇现代居住建筑的空间特征
    2.5 本章小结
3 传统居住空间低碳营建经验及现状居住空间低碳问题研究
    3.1 古镇传统居住空间低碳绿色营建经验
        3.1.1 古镇选址及空间布局的生态经验
        3.1.2 传统民居空间设计的低碳绿色营建经验
        3.1.3 传统民居材料及建构技术的低碳绿色经验
        3.1.4 传统居住空间低碳绿色营建要素总结
    3.2 古镇现状居住建筑群体的低碳问题
        3.2.1 核心区居住建筑群体朝向分析
        3.2.2 核心区居住建筑群体大寒日日照分析
        3.2.3 核心区居住建筑群体投影及太阳遮罩分析
        3.2.4 提取出现低碳问题的建筑群体
        3.2.5 导致建筑群朝向密度及高度问题的原因
    3.3 古镇现状外部空间的低碳问题
        3.3.1 低层高密度建筑群体布局对外部空间夏季日平均太阳辐射的影响
        3.3.2 树木覆盖对外部空间热环境的影响
        3.3.3 下垫面铺装材料对热环境的影响
        3.3.4 核心区绿地碳汇效果分析
        3.3.5 提取出现低碳问题的外部空间
    3.4 古镇现状居住建筑单元低碳化问题及影响因素
        3.4.1 影响传统民居低碳的物质空间因素
        3.4.2 传统民居保护更新中的低碳问题
        3.4.3 影响现代居住建筑低碳化的物质空间因素
    3.5 本章小结
4 古镇核心区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方法研究
    4.1 凤凰古镇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的必要性
        4.1.1 居住建筑能耗占古镇核心区总能耗比例大
        4.1.2 居住建筑单元低碳化更新设计必要性
        4.1.3 居住建筑群体及其外部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的必要性
    4.2 核心区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4.2.1 夏热冬冷的气候区对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的影响
        4.2.2 历史文化名镇对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的要求
        4.2.3 西北地区小城镇对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的要求
    4.3 核心区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理念及目标
        4.3.1 核心区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的两个“3R”理念
        4.3.2 核心区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的目标
    4.4 核心区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的方法
        4.4.1 已建成片区居住群体及其外部空间的低碳化更新改造方法
        4.4.2 待开发片区居住群体及其外部空间的低碳化设计方法
        4.4.3 已建成居住建筑单元的低碳化更新改造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核心区典型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方案
    5.1 典型已建成片区居住建筑群及其外部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
        5.1.1 典型已建成片区居住建筑群体及其外部空间低碳问题分析
        5.1.2 依据宅基地及保护分区要求管理建筑群体确定初步拆降方案
        5.1.3 建筑评价叠加低碳问题形成初步低碳化更新方案
        5.1.4 低碳导向规划控制下确定最终低碳化更新方案
        5.1.5 典型已建成片区低碳化更新方案的校验
    5.2 典型待开发片区居住建筑群及其外部空间低碳化设计
        5.2.1 凤凰古镇核心区整体城市设计框架下典型待开发片区设计策略
        5.2.2 典型待开发片区的低碳城市设计策略
        5.2.3 典型待开发片区居住建筑群体的布局及校验
        5.2.4 典型待开发片区外部空间低碳设计
    5.3 凤凰街古民居被动式低碳化更新技术
        5.3.1 墙体节能改造技术
        5.3.2 外窗节能改造技术
        5.3.3 屋面、地面节能改造技术
    5.4 现代居住建筑单体的被动式低碳化更新技术
        5.4.1 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
        5.4.2 被动太阳能房
        5.4.3 遮阳系统优化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章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一、1934 年以前沙俄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查研究
        二、日本占领及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
        三、中苏共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
    引言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态势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大面积领土强占与资源掠夺
        二、俄国攫取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及其将东北残存领土“俄罗斯化”企图
        三、英国强行牛庄开港及其在东北的利益
        四、日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觊觎与渗透
        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民族交错地带的矿产资源调查
        一、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资源调查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的调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
    引言
    第一节 东清铁路计划出笼及沙俄对矿权的掠夺
        一、东清铁路计划出笼与实施
        二、沙俄对东清铁路沿线矿权的侵夺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运营
        一、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东清铁路的初期经营
        二、俄商包办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第三节 中东铁路燃料供应与煤矿的掠夺式开采
        一、中东铁路的燃料需求
        二、东清铁路公司与俄商对煤炭资源的掠夺
        三、煤炭资源开采于呼伦贝尔地方的经济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
    引言
    第一节 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一、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探查
        二、中东路事件前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的掠夺
        三、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抛弃
    第二节 中苏合办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一、苏联工矿企业运营经验的引入
        二、中东路事件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统制与统治: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
    引言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统制政策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一、日苏交接扎赉诺尔煤矿过程
        二、满炭系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统制
        三、日本殖民后期统制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下的煤炭资源掠夺
        一、日本人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勘测
        二、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三、日本煤炭资源掠夺对“兴安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
    引言
    第一节 扎赉诺尔光复与中国共产党对煤矿的军事接管
        一、扎赉诺尔光复
        二、中国共产党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军事接管
        三、秘密建党建政背景下的煤矿恢复
    第二节 煤矿工会在中苏共管期间的作用
        一、煤矿工会的筹建与基层动员
        二、苏联一长制与工会在煤矿运营中的协调
        三、煤矿公开建党与工会面向的转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的进程
    引言
    第一节 中苏关于交还中长铁路的谈判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交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苏谈判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
        二、扎赉诺尔煤矿在回归缓冲期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回归祖国初期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整与发展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调整
        二、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遥远的边陲社会:20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
    引言
    第一节 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与矿区的形成
        一、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
        二、扎赉诺尔行政建置变迁
        三、扎赉诺尔矿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煤矿招工与扎赉诺尔移民社会的形成根源
        一、扎赉诺尔煤矿招工与地方人口结构演变
        二、扎赉诺尔地方经济结构
        三、扎赉诺尔社会生活
    第三节 以煤矿为核心的单位体制形成
        一、煤矿的“单位”化进程
        二、单位制社区
    本章小结
终章
    第一节 扎赉诺尔煤矿与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社会表征
    第二节 “国家中心性”对于“地方性”的整合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5)短线法节段预制连续刚构桥梁制造技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短线法节段预制核心技术与优势
    1.2 国内外节段预制桥梁应用情况
    1.3 国内外节段预制桥梁已颁布的规范与规程
    1.4 “无支座连续刚构体系桥梁”技术与优势
        1.4.1 技术优势
        1.4.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5 国内短线法预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第二章 节段预制刚构桥梁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2.1 预制场设计
        2.1.1 预制场预制产能估算
        2.1.2 预制场设计
    2.2 预制场工艺流程
        2.2.1 短线法预制流程介绍
        2.2.2 施工工艺流程与班组配置
    2.3 短线法线形控制
        2.3.1 短线法线形控制概要
        2.3.2 总体线路编译
        2.3.3 预拱度分析
        2.3.4 预制场内线形控制
        2.3.5 预制场内精确测量
        2.3.6 节段预制刚构桥预制精度控制
    2.4 小结
第三章 工程项目实例
    3.1 项目简介
        3.1.1 工程概况
        3.1.2 预制梁构造
    3.2 预制场
        3.2.1 预制场产能估算及相关统计结果
        3.2.2 预制场概况
        3.2.3 典型大型预制车间梁场
    3.3 预制施工工艺重难点及技术措施
        3.3.1 短线法预制模板安装
        3.3.2 钢筋笼制安与吊装
        3.3.3 混凝土浇筑
        3.3.4 模板脱模、拆模
        3.3.5 预制梁的转运存放
    3.4 线形控制实践以及质量评价系统
        3.4.1 总体坐标分析
        3.4.2 预拱度分析
        3.4.3 预拱度计算
        3.4.4 预制过程线形控制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情况
    二、与学位内容相关的其它成果
致谢
附件

(7)基于SWMM的高寒地区雨水系统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雨洪管控措施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LID研究现状
    1.4 SWMM研究进展与应用
        1.4.1 雨洪模拟功能
        1.4.2 水质模拟功能
        1.4.3 低影响开发(LID)模拟功能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内涝成因分析及防涝能力评估
    2.1 研究区域自然条件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水文
        2.1.3 高纬度寒冷地区气候特点
    2.2 研究区域排水系统现状
    2.3 防洪排涝能力评估
        2.3.1 高纬度寒冷地区雨型设计
        2.3.2 现状管网防涝能力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SWMM模型构建及现状管网模拟分析
    3.1 SWMM模型的雨洪模拟功能
        3.1.1 水文过程模拟
        3.1.2 水力过程模拟
    3.2 SWMM模型的建立
        3.2.1 研究区域概化
        3.2.2 模型参数设置及率定
        3.2.3 降雨解析
        3.2.4 高纬度寒冷地区降雨事件设计
    3.3 现状管网模拟分析
        3.3.1 出水口节点及地表径流情况
        3.3.2 动态模拟结果
        3.3.3 管网超载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纬度寒冷地区源头减排优化及模拟分析
    4.1 高纬度寒冷地区适宜的低影响开发措施
        4.1.1 土壤和植物
        4.1.2 研究区域LID细节改造
    4.2 应用LID措施后SWMM模型分析
        4.2.1 LID参数设置
        4.2.2 出水口节点及地表径流模拟情况
    4.3 LID措施前后模型对比分析
        4.3.1 峰值流量对比分析
        4.3.2 节点溢流情况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基础
    1.1 缘起:中国当代乡村建设背景下建筑师的困境与责任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当下乡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1.2.2 乡村建设中的多元主体参与
        1.2.3 乡村建设中建筑师工作内容的延伸
        1.2.4 在乡村建设中架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的必要性
    1.3 建筑策划研究动态
        1.3.1 本研究在所属研究领域中的位置
        1.3.2 国外建筑策划理论研究动态
        1.3.3 国内建筑策划理论研究动态
    1.4 乡村建设研究动态
        1.4.1 社会学者的乡村建设研究概述
        1.4.2 建筑学视角下国外的乡村建设
        1.4.3 国内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1.4.4 建筑学视角下国内的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
        1.4.5 研究综述小结
    1.5 研究内容、科学问题和技术路线
        1.5.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2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1.5.3 技术路线
    1.6 选题的创新点
        1.6.1 扩展了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
        1.6.2 系统地构建了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
        1.6.3 为建筑师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了操作指南与新工具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研究方法
        1.7.2 分析综合方法
        1.7.3 系统科学方法
        1.7.4 社会学研究方法
        1.7.5 数据科学方法
第2章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项目特征机制研究
    2.1 乡村建设的几种建筑项目类型
        2.1.1 拆迁整治类项目
        2.1.2 公共服务建筑
        2.1.3 村民住宅和新农村建设
        2.1.4 个体商业项目
        2.1.5 商业开发项目
        2.1.6 文物保护和利用
    2.2 建筑的功能空间特征
        2.2.1 功能本身的差异
        2.2.2 空间功能的多义性特征
        2.2.3 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相结合的功能特征
        2.2.4 空间的模糊特征
        2.2.5 功能空间的规模特征
    2.3 乡村建设项目的参与者
        2.3.1 地方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2.3.2 建筑师和规划师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2.3.3 开发商和企业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2.3.4 社会学者和科研机构的乡村建设实验
        2.3.5 艺术家的乡村实践
        2.3.6 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开展的乡村工作
        2.3.7 乡村内生力量主导的乡村建设
    2.4 建筑项目的组织参与特征
        2.4.1 主要参与者或决策者的诉求特征
        2.4.2 建筑项目决策的几个原则维度
        2.4.3 建造过程的组织方式特征
    2.5 乡村建设的外部环境特征
        2.5.1 土地
        2.5.2 基础设施条件
        2.5.3 自然环境特征
        2.5.4 社会环境特征
    2.6 本章小结:区别于城市建设的乡村建设特征机制
第3章 乡村建设项目中建筑策划的方法体系架构
    3.1 既有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在乡村建设项目中的衔接
        3.1.1 建筑策划的核心理念
        3.1.2 建筑策划核心理念对乡村建设项目的启示
        3.1.3 几种经典建筑策划方法体系的比较和与乡村建设的衔接
        3.1.4 建筑策划方法在乡村建设项目中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
    3.2 乡村建设项目中的建筑策划架构
        3.2.1 乡村建设项目中建筑策划与城市中的差异
        3.2.2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与乡村规划的关系
        3.2.3 乡村建设项目的建筑策划包括的内容
        3.2.4 乡村建设项目中策划的操作流程
        3.2.5 乡村建设项目的建筑策划团队和其他参与者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索引
    4.1 乡村建设中策划信息的系统架构
        4.1.1 建筑策划中的“信息”概述
        4.1.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信息特征
        4.1.3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信息的内容
    4.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上位信息清单
        4.2.1 建筑策划上位信息概述
        4.2.2 来自上位规划中的信息
        4.2.3 项目本身的立项定位信息
        4.2.4 相关的上位政策
    4.3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外部信息清单
        4.3.1 建筑策划外部信息概述
        4.3.2 场地的客观物理信息
        4.3.3 场地的意义与场所精神
        4.3.4 地域文化信息
        4.3.5 场地上人的行为活动
        4.3.6 产业条件
    4.4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内部信息清单
        4.4.1 建筑策划内部信息概述
        4.4.2 使用者信息
        4.4.3 功能需求信息
        4.4.4 运营信息
第5章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处理
    5.1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调研方法
        5.1.1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调研方法概述
        5.1.2 预调研和准备工作
        5.1.3 家庭和个人信息调查
        5.1.4 乡村公共信息调查
    5.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处理方法和工具
        5.2.1 经典的策划信息处理方法和工具
        5.2.2 建筑策划中的无人机航拍和真三维模型技术
        5.2.3 基于图像色彩分析技术的建筑策划方法
        5.2.4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数据库
        5.2.5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信息模型架构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构想
    6.1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构想的界定
        6.1.1 建筑策划构想概述
        6.1.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构想的内容与特征
    6.2 乡村建设的建筑产业职能构想
        6.2.1 产业构想的内容
        6.2.2 产业构想的方法与策略
        6.2.3 产业构想视角下的乡村类型
        6.2.4 其他目标构想与目标管理
    6.3 乡村建设的建筑空间构想
        6.3.1 建筑空间构想的内容
        6.3.2 原型:空间形态构想
        6.3.3 行为:空间功能构想
        6.3.4 容量:空间规模构想
        6.3.5 感知:空间环境心理特征构想
    6.4 乡村建设的建筑实体构想
        6.4.1 建筑形体的构想
        6.4.2 建构方式的构想
    6.5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实施保障构想
        6.5.1 政府对策划实施的推动
        6.5.2 村民公众参与和策划科普引导
        6.5.3 制定建筑的运营方案
第7章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实践应用与评价反馈
    7.1 应用与反馈: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实践综述
    7.2 实践案例一:牛庄村窑洞改造项目
        7.2.1 项目背景
        7.2.2 功能定位与问题探查
        7.2.3 信息获取与策划构想
        7.2.4 评价反馈
    7.3 实践案例二:西张耿村农民夜校和民宿设计改造项目
        7.3.1 项目背景与前期调研判断
        7.3.2 策划构想
        7.3.3 评价反馈
    7.4 实践案例三:裴柏村乡村综合体项目
        7.4.1 项目概况
        7.4.2 策划过程
        7.4.3 策划评价与设计过程
    7.5 实践案例四:王马村地址灾害移民新村建设项目
        7.5.1 项目背景
        7.5.2 条件调查与主要问题的界定
        7.5.3 策划构想与设计策略
        7.5.4 评价反馈
第8章 结语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展望:建筑策划视角下的乡村建设方法应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地方政府官员的乡村建设决策机制研究访谈问卷
附录 B 建筑师在乡村建设项目中的决策机制研究访谈问卷
附录 C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调研信息清单
附录 D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家庭硬信息调研操作流程
附录 E 西张耿村民住宅自改自建手册(图集)
附录 F 本研究中的图表来源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西安地区当代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解析
        1.2.1 研究范围
        1.2.2 概念解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博物馆地域性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1.3.2 国内博物馆地域性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地域性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 地域主义发展概况
        2.1.1 地域主义的起源
        2.1.2 地域主义思想的发展
    2.2 地域主义的设计手法
        2.2.1 地域复古手法
        2.2.2 地域折衷手法
        2.2.3 地域装饰手法
    2.3 地域性建筑概述
        2.3.1 地域性建筑定义
        2.3.2 地域性建筑的形成与演变
    2.4 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相关理论依据
    2.5 小结
第三章 西安地区地域概况及博物馆相关基础研究
    3.1 西安地区概况
        3.1.1 西安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3.1.2 西安地区人文环境特征
    3.2 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及特点
        3.2.1 博物馆的基本职能
        3.2.2 博物馆的主要特性
    3.3 西安地区博物馆发展变迁及现状研究
        3.3.1 西安地区博物馆的发展变迁
        3.3.2 西安地区博物馆现状及类型
    3.4 小结
第四章 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地域性设计的影响因素
    4.1 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博物馆建筑设计
        4.1.1 适应气候条件的设计
        4.1.2 协调地形地貌的设计
        4.1.3 对自然光线的合理运用
        4.1.4 地域材料的应用
        4.1.5 建筑色彩的选择
    4.2 历史人文因素影响下的博物馆建筑设计
        4.2.1 城市肌理的契合
        4.2.2 场所精神的营造
        4.2.3 传统原型的再现
        4.2.4 传统符号的运用
        4.2.5 地方文化的表达
    4.3 技术因素影响下的博物馆建筑设计
        4.3.1 传统技术的运用
        4.3.2 适宜技术的引入
    4.4 小结
第五章 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性设计策略研究
    5.1 西安地区当代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性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5.1.1 缺乏对自然气候的回应
        5.1.2 展示空间组织单调
        5.1.3 外部空间整合感较弱
    5.2 博物馆平面布局的地域性设计策略
        5.2.1 顺应地形地貌
        5.2.2 运用轴线与场所对话
        5.2.3 与城市肌理相呼应
    5.3 博物馆造型的地域性设计策略
        5.3.1 从传统建筑中寻找原型
        5.3.2 从地域文化中提取设计符号
        5.3.3 适应地域气候
    5.4 博物馆空间的地域性设计策略
        5.4.1 外部空间场景化
        5.4.2 展示空间组织手法多样化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湿热地区建筑气候空间系统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界定
        1.2.1 湿热地区
        1.2.2 气候空间
        1.2.3 空间系统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小结与评价
    1.4 本文研究工作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气候空间系统的气候适应性价值与要素构成
    2.1 气候空间系统在湿热地区的气候适应性价值
        2.1.1 人工气候与自然气候
        2.1.2 湿热地区建筑气候适应性特点
        2.1.3 岭南湿热地区传统建筑气候空间的模式语言
        2.1.4 气候空间系统的主要作用
    2.2 气候空间系统的子项要素构成
        2.2.1 气候空间主要类型及特点
        2.2.2 通风调节型气候空间
        2.2.3 遮阳隔热型气候空间
    2.3 气候空间系统的组合类型
        2.3.1 气候空间组合的分类方式
        2.3.2 气候空间系统组合类型实例解析
    2.4 气候空间系统的作用要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气候空间系统的气候适应性实测验证
    3.1 典型案例的选取
        3.1.1 气候空间系统水平组合典型案例介绍
        3.1.2 气候空间系统竖向组合典型案例介绍
        3.1.3 典型案例小结
    3.2 热环境评价指标的选取
        3.2.1 风速评价指标
        3.2.2 空气温度评价指标
        3.2.3 热舒适度评价指标
    3.3 实测概况及测点布置
        3.3.1 现场测试内容与测点布置
        3.3.2 测试仪器与方法
    3.4 水平组合典型案例的实测数据分析
        3.4.1 风环境实测数据分析
        3.4.2 空气温湿度实测数据分析
        3.4.3 平均辐射温度实测数据分析
        3.4.4 热舒适度实测数据分析
    3.5 竖向组合典型案例的实测数据分析
        3.5.1 风环境实测数据分析
        3.5.2 空气温湿度实测数据分析
        3.5.3 平均辐射温度实测数据分析
        3.5.4 热舒适度实测数据分析
    3.6 数值模拟研究方法与校验
        3.6.1 数值模拟的基本技术思路
        3.6.2 风速气温的CFD模拟计算
        3.6.3 生理等效温度(PET)的模拟计算
        3.6.4 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校验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候空间系统水平组合作用机制模拟研究
    4.1 水平组合建筑原型的模型建立
        4.1.1 原型的典型性分析
        4.1.2 模型的具体设置
    4.2 水平组合基本类型的作用机制分析
        4.2.1 水平组合的基本类型归纳
        4.2.2 水平组合基本类型的作用机制分析
    4.3 尽端封闭的水平组合作用机制分析
        4.3.1 前、中、后段分别组合作用机制分析
        4.3.2 多段同时组合作用机制分析
    4.4 尽端贯通的水平组合作用机制分析
        4.4.1 前、中、后段分别组合作用机制分析
        4.4.2 多段同时组合作用机制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候空间系统竖向组合作用机制模拟研究
    5.1 竖向组合建筑原型的模型建立
        5.1.1 原型的典型性分析
        5.1.2 模型的具体设置
    5.2 竖向组合基本类型的作用机制分析
        5.2.1 竖向组合的基本类型归纳
        5.2.2 竖向组合基本类型的作用机制分析
    5.3 对边开口的竖向组合作用机制分析
        5.3.1 上、中、下段分别组合作用机制分析
        5.3.2 多段同时组合作用机制分析
    5.4 邻边开口的竖向组合作用机制分析
        5.4.1 邻边开口的竖向组合类型归纳
        5.4.2 邻边开口的竖向组合作用机制分析
    5.5 迎风面侧庭洞口形式对竖向组合的影响
        5.5.1 迎风面侧庭洞口形式基本类型归纳
        5.5.2 迎风面侧庭洞口形式作用机制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要素协同作用机制的气候空间系统设计策略
    6.1 系统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6.2 外部空间环境策略
        6.2.1 外部群落组织的通风与遮阳
        6.2.2 外部下垫面的降温处理
    6.3 气候空间性质策略
        6.3.1 气候调节属性与功能属性的整合
        6.3.2 气候空间的连通性
        6.3.3 空间围合的可控性
    6.4 系统组合模式策略
        6.4.1 通风引导的组合重点
        6.4.2 通风口部的组合作用
        6.4.3 通风组合的作用效率
        6.4.4 强化防热的空间组合
    6.5 系统外缘界面策略
        6.5.1 建筑表皮的防热处理
        6.5.2 建筑顶面的遮阳处理
    6.6 子项效能优化策略
        6.6.1 贯穿式气候空间子项效能优化策略
        6.6.2 中庭气候空间子项效能优化策略
    6.7 机械辅助调节策略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寒冷地区混凝土露天台座问题分析及其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贾晨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矿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研究[D]. 郭光.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3]柞水凤凰古镇核心区居住空间低碳化更新设计研究[D]. 王睿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D]. 宋铁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5]短线法节段预制连续刚构桥梁制造技术问题研究[D]. 雷文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J].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9(14)
  • [7]基于SWMM的高寒地区雨水系统模拟研究[D]. 刘卿瑞.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8]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D]. 党雨田. 清华大学, 2019
  • [9]西安地区当代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性设计策略研究[D]. 陈茜茜. 长安大学, 2019(01)
  • [10]湿热地区建筑气候空间系统设计策略研究[D]. 刘穗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标签:;  ;  ;  ;  ;  

寒区混凝土露天基座的分析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