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驾驶操作中须纠正的不良习惯(论文文献综述)
荀明[1](2021)在《情境意识在飞行教学和训练中的重要性》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情境意识在飞行教学和训练中的重要性,包括合理创建飞行情境帮助飞行学员积累相关飞行知识、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分解锻炼不同飞行人员职责、借助情境模拟引导飞行人员形成科学安全意识,使飞行学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安全技能,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屈小月[2](2020)在《基于驾驶员行为习惯的汽车方向盘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汽车及其相关产品的设计一直是设计界的产品设计师广泛关注的对象,因为汽车独特技术美感以及结构和造型的美感,对汽车及相关产品结构和美学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汽车经历了百年的发展,造型和技术也逐渐成熟,如今汽车因为操作普及率高,价格易于接受,是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之一。汽车方向盘作为与驾驶员接触最多的汽车部件,自然是更需要与驾驶员产生交互,对汽车方向盘进行设计和研究对汽车设计的发展也非常必要。另一方面,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使用产品的需求也开始变多,对产品的安全性也更加的重视,尤其是交通出行方面,人们更加重视安全的出行。在本文中,将探讨产品与用户行为的关系,对用户行为的研究从而引申到驾驶员行为习惯的分析,重点分析和解决驾驶员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安全的驾驶行为产生原因,通过方向盘作为媒介对驾驶员不良习惯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引导,以此使手动驾驶环境更加的安全,同时能够更好的结合智能交通的时代背景。在汽车方向盘的设计研究中,本文将结合现有背景和驾驶员的行为习惯进行方向盘的造型创新设计。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汽车方向盘的发展、造型人机设计规范研究分析,分析方向盘的造型演变因素和原因。分析典型汽车厂家方向盘的特点和家族特征,结合智能交通的时代背景,找到汽车方向盘设计在技术和理论上的支持。二是行为的理论研究与分析,查找有关用户行为分析的文献资料;发放调研问卷,收集并整理得到的驾驶员行为习惯数据,重点分析分析驾驶员具有隐患的行为习惯,最终整理为较为完整驾驶员需求。三是在设计环节,结合现有科学技术,将上述研究获得的驾驶员行为习惯分析数据和需求提出具体的某一类型实际车型的方向盘进行设计实践,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结合智能交通背景尝试将智能监测技术与汽车方向盘结合,提出设计方案,并对设计进行结构和相关用户的评估验证,旨在使驾驶员更加便利的出行和安全的驾驶以及探索出方向盘更具未来感的造型。
邱大鹏[3](2020)在《基于老龄驾驶行为的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和移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拥有私家车并选择驾驶出行的老年人数量会不断增加。由于老年人具有特殊生理心理特征,其信息处理能力和操作稳定性与年轻驾驶人存在较大差异,汽车科技的发展使汽车人机交互环境由传统单一交互为主转变为多重交互混合,车载功能和场景信息处于增长状态,老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遇到了新问题,汽车适老化设计也提出了新要求。面对当前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程度低且相关研究领域局限、视角单一等问题,本课题将从老龄驾驶行为出发,科学系统地探索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创新研究思路和设计方法。本文基于对老龄驾驶行为和汽车人机交互的研究,以交互方式为设计切入点,经过理论分析、调研访谈和实验观察确定汽车人机交互过程中老龄驾驶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推导出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设计模型和策略。首先,通过基础概念分析得到老龄驾驶感知、决策和操控行为特征以及汽车人机交互流程和认知因素,并通过案例分析得到汽车人机交互设计特点、问题和趋势。其次,提出以交互方式为设计切入点并分析出其对老龄驾驶行为的影响机制,同时从认知和行为角度推导出影响结果的评价因素,通过调研和访谈获得用户需求并聚焦到触控、语音和手势三种交互方式,提出通过实验探究老龄驾驶人使用不同交互方式的驾驶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然后,根据定性定量方法实施实验,实验中以老龄和年轻驾驶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记录二者在运用不同交互方式完成指定驾驶任务的行为表现,根据实验数据从分心、负荷、绩效和体验四方面分析驾驶行为表现的优劣并与交互方式各项特征建立联系,明确交互方式导致相应结果的内因,再结合访谈结果归纳出各层面老龄驾驶行为对应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老龄驾驶行为与交互设计要素的对应关系,将影响因素和评价因素置于汽车人机交互流程中构建了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设计模型,从老龄驾驶感知行为、决策行为和操控行为三个层面进行设计要素分析,并提出了各行为层面对应的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设计策略。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系统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形成了一套基于老龄驾驶行为的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设计模型和策略,为驾驶场景下汽车人机交互方式和流程等的适老化设计提供了指导,旨在提升老龄驾驶人的驾驶操作体验和行车安全性,也为老龄化社会汽车产业更新迭代指明了方向。
梁龙[4](2020)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CR)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该病常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障碍、上肢的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罹病久者可甚至可发生肌肉萎缩。多个统计研究报告结果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已经处于危害人们健康的非致死性疾病的前列。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年化,该病在我国更为严重,影响个人生活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寻找一种有效、简便、适宜性强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必要。目前,保守治疗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首选治疗措施。功能锻炼作为其中的一种治疗措施,其临床有效性已经在许多研究中被证实。颈椎是由动力系统和静力系统两部分组成。动力系统主要指的是颈部肌肉,静力系统主要是颈椎骨。颈椎病的发病有着“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论述,颈椎部的“筋”异常导致“骨错位”的发生,最终“筋骨同病”,引发本病。目前研究也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与颈部肌肉的肌张力增高有关。颈肌肌张力增高,即“筋急”的发生,“筋急”产生异常应力,对颈椎骨造成牵拉,导致“骨错缝”的发生,长期的骨不正会导致应力性骨赘、椎间盘退变,刺激到颈神经根就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可以总结成“筋骨同病,以筋为先”,再根据《灵枢·卫气失常》中论述,“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所以对于本病的治疗应该对颈部“筋”进行干预,调节颈肌的状态,“经筋治骨”,最后达到“筋柔骨正”、“筋柔骨自安”的生理状态。颈椎康复操是由朱立国教授结合颈椎的解剖、生理状态和颈椎疾病发病特点创制的一套颈椎锻炼方法。本颈椎康复操已经收录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编纂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指南,并作为其中的一种推荐治疗方法。颈椎康复操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创新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也是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推广项目。颈椎康复操是对颈部“筋”进行直接的干预,符合以上“经筋治骨”的治疗原则。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颈椎康复操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但是单一的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作用及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我们提出假说:颈椎康复操可以通过降低肌张力,进而改善颈椎骨等应力,调节颈椎受力平衡而发挥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四个部分来阐述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潜在机制。1文献研究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1.1目的检索当前国内外关于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方法来明确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1.2方法计算机检索了 Medline数据库(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7个数据库关于功能锻炼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然后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的数据分析和图形制作。使用漏斗图评价文献的发表偏倚,如异质性较高,则使用敏感性分析结果的稳健性,使用亚组分析来明确研究间异质性来源,并使用GRADE分级对每个结局指标进行强度推荐。1.3结果经过严格筛选,总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共有87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功能锻炼能显着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VAS评分[SMD=-0.89;95%CI:(-1.34,-0.44),P<0.0001]和 NDI 指数[MD=-3.60;95%CI:(-6.27,-0.94);Z=2.65,P=0.008<0.05],由于没有文献报告 SF-12、SF-36 这两个指标,所以无法进行分析。漏斗图显示VAS评分和NDI指数两者对称性稍差,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但敏感性性分析表明Meta分析指标稳健性尚可。亚组分析表明高异质性来源可能与干预时间、发表语言、发表年份有关。GRADE分级结果是VAS评分和NDI指数均是低等级。1.4结论单独进行功能锻炼干预或功能锻炼辅助其他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疼痛,改善颈部功能,但仍需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提供更充足的证据。2临床研究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作用的探索性试验2.1目的初步探索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增强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证据,为颈椎康复操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2.2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市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急性期)患者。将所有纳入病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颈椎健康指导,治疗组予以颈椎康复操+颈椎健康指导。记录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2月、3月患者的VAS评分、NDI指数、SF-12PCS评分、SF-12 MCS评分、不良反应。使用SPSS 17.0、GraphPad Prism 8.0.2软件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形的绘制。2.3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患肢情况、干预前的VAS评分、NDI指数、SF-12PCS评分、SF-12MC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相关指标比较结果如下:(1)NDI指数: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NDI指数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各个观察时间点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NDI指数,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2)VAS评分: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似(P>0.05),且干预后3月与干预后2月差异不明显(P>0.05),余各个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在降低患者疼痛方面效果不明显,但疼痛可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好,效果可延续到干预后2月。(3)SF-12 PCS评分:治疗组患者的SF-12PC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增高显着(P<0.05),且各个观察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颈椎康复操干预后3月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机体功能,而且随时间的延长疗效越好。(4)SF-12MCS评分:治疗组患者SF-12MCS评分增高明显,且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且随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显着。(5)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1例锻炼后颈肩部酸胀不适的症状,嘱其热敷,减少锻炼次数,症状消失。还有1例患者做雏鸟起飞出现患侧手臂的酸麻感,嘱其减小手臂后伸角度后,症状消失。余未见异常。2.4结论颈椎康复操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急性期患者颈椎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颈椎康复操的安全性也较好。虽然对疼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但是配合颈椎康复操的仍保持一定优势。疼痛的改善的结果可能与疾病处于非急性期或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点等有关。3应用基础研究基于筋束骨理论探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肌张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3.1目的基于“筋束骨”理论,通过对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面域肌张力、颈椎活动度的作用的研究,明确颈椎康复操对颈部“筋”的作用,以及“筋”对“骨”的影响,从而探讨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可能的治疗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3.2方法3.2.1肌张力测量采用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Mtone JZL-III型)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部肌张力面域测量,测出200g压力时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所对应的刻度位移记为该点的肌张力。分别记录颈椎康复操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的多点肌张力数据,使用MATLAB R2015a软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绘制肌张力云图,然后进行比较分析。3.2.2颈椎活动度测量使用OptiTrack-V120:Duo&Trio仪器在颈椎康复操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活动度的测量,再使用Optitrack Motive软件和Visual3D V5软件对数据进行记录和计算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对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GraphPad Prism 8.0.2软件进行图形绘制。3.3结果3.3.1肌张力随着颈椎康复操锻炼的持续,自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肌张力有着逐渐下降趋势。3.3.1.1干预前从总体看,干预前患者的颈部肌张力增高情况对称性稍差,右侧整体肌张力较左侧高。肌张力低区域主要集中在C3-C6颈椎两侧的肌肉,自C6-T1区域的肌张力较颈项部要高。3.3.1.2干预后1周云图分布对称性较干预前好,肌张力增高区域有所缩小,尤其C6-7区域肌张力降低比较明显。3.3.1.3干预后2周颈项部以“团块区域”的肌张力分布逐渐扩散成跟解剖形态相近的“条带状”区域,云图两侧的对称性较之前更显着。3.3.1.4干预后3周颈部云图整体有下降趋势并且无论颈椎区域还是肩胛区域对称性均较好。颈项部及肩胛区的肌张力基本按照解剖形态分布。3.3.1.5干预后4周云图肌张力整体下降明显,颈项部肌张力仍有明显下降趋势,低肌张力区域逐渐增大明显,左右两侧肌张力云图对称性较好。3.3.2颈椎活动度3.3.2.1颈椎前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前屈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发现,除了干预前和干预第一周颈椎活动度改善不明显(P>0.05),余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2颈椎后伸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后伸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发现,干预前与干预后一周、干预后三周和干预后四周颈椎后伸角度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3颈椎左侧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左侧屈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干预后第三周和干预后第二周相比,颈椎左侧屈角度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观察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4颈椎右侧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右侧屈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5颈椎左旋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左旋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6颈椎右旋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右旋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结论颈椎康复操能够有效的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肌肌张力,调节颈部受力平衡,由“筋急”向“筋柔”方向转变。通过颈椎活动度这一指标可以看出“筋柔”后又干预“骨错缝”使其向“骨正”方向改善。说明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是通过改善颈肌紧张状态来改善骨的受力,调整了颈椎的应力平衡来实现的。4基础研究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的生物力学研究4.1目的通过对将颈椎康复的动作进行量化后,加载到构建好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分析每个动作的生物力学机制,为后期运动处方的开发提供支撑。再通过筋骨关系来分析颈椎康复操干预后导致颈肌肌张力降低后对颈椎的影响,探讨其深层的治疗机制。4.2方法4.2.1颈椎康复操的量化将颈椎康复操每个动作进行可量化地拆分,选取20名志愿者完成颈椎康复操动作,使用Optitrack动捕系统和测力手套对每个动作进行轨迹捕捉和后期数据处理,得出每个动作的量化参数。4.2.2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使用CT扫描一名正常人颈椎,通过多个软件进行几何重建、逆向工程、网格划分、材料赋值等过程,构建出包含椎体(C0-T1)、椎间盘(C2-C7)、韧带、关节软骨、肌肉等结构完整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待验证其有效性后,再将量化好的颈椎康复操参数加载到该模型上,分析每个动作对椎体、椎间盘、韧带的应力及肌肉的应变情况。4.2.3不同肌张力变化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通过对颈椎间盘退变的模拟来构建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特征的疾病模型,再用刚度参数来模拟颈肌肌张力,构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正常、肌张力降低的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根据颈椎日常活动的动作,对三个模型进行前屈、后伸、旋转、侧屈四个工况的加载,从而分析颈椎康复操使得肌张力降低后的颈椎的筋骨影响关系,进一步探索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机制。4.3结果4.3.1颈椎康复操的量化对颈椎康复操进行动作拆分和参数测量。前屈后伸动作拆分成颈椎前屈后伸两个动作,测量结果是前屈63.31°,后伸62.15°;旋颈望踵动作拆分成旋转和前屈,测量结果是左旋81.2°,右旋79.3°,左侧前屈15.66°,右侧前屈19.06°;回头望月动作拆分成旋转和后伸45°,测得结果是左旋81.2°,右旋79.3°;雏鸟起飞动作可以拆分成颈椎后伸,上肢后伸及上肢的下拉力三部分,结果测得颈椎后伸62.15°,上肢后伸与躯干的角度38.18°,上肢下拉力为77.36N。摇转双肩动作可以拆分为肩关节的向上、向前、向下、向后四个动作,测量位移参数结果是向上 83.82mm、向前 96.83mm、向下 48.03mm、向后 50.46mm。4.3.2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构建了颈椎所有椎体和椎间盘、10个韧带结构、14组肌肉的全颈椎有限元模型,并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比对,结构表明该模型的仿真性较好。对颈椎康复操每个动作在模型上进行加载。4.3.2.1前屈后伸颈椎前屈时,颈椎整体的受力区是枕骨下及所有椎体、椎间盘区域,其中寰椎的前后弓受力最大。椎体中应力自C2至C4应力逐渐增加,又从C4至C7椎间减小。椎间盘的应力最大集中在C4-5椎间盘,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椎间盘的前部。颈夹肌和肩胛提肌是应变最大的两个肌肉。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和棘上韧带的应力都随着颈部前屈活动应力不断增加,且承受最大应力的韧带为黄韧带。对颈椎有限元模型进行后伸动作加载,应力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关节突关节及钩椎关节,寰椎应力最大区域在前后弓。椎体中所受应力是C2椎体。椎间盘较大应力主要出现在椎间盘的两侧,其中C3-4是受力最大的椎间盘。胸锁乳突肌是产生最大形变的肌肉,前纵韧带是承受最大应力的韧带。4.3.2.2旋颈望踵加载旋颈望踵动作后,C4和C5椎体所受应力最大,寰椎最大应力区域在前后弓,C2椎体至C6椎体,最大应力区域主要集中在左侧上关节突、下关节面,椎体部分的较大应力区域自上而下,由椎体左侧转移到椎体右上部外侧,直到C7椎体最大应力区域转移至右侧椎体部分。所受应力最大椎间盘位于C3-4、C4-5节段。产生最大形变的肌肉是颈夹肌。旋转运动时各韧带应力均有所增加,最大应力位于黄韧带,在进行前屈运动时,前纵韧带应力逐渐下降,余韧带应力明显增加。4.3.2.3回头望月将回头望月在颈椎有限元上加载,承受最大应力的椎体是C3,C3到C6椎体的最大应力位置分布于钩椎关节部位、左侧上关节突、下关节面区域,至C7椎体后应力明显区域转至钩椎关节部位。椎间盘最大应力出现在C3-4节段。头最长肌为应变最大的肌肉。右旋动作时,各韧带的应力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黄韧带为受力最大的韧带,后伸运动后,除了前纵韧带应力增加明显外,余韧带应力都在下降。4.3.2.4雏鸟起飞将雏鸟起飞进行动作加载,颈椎受力明显区域主要集中在椎体和上关节突和下关节面部位。C2椎体承受着椎体中的最大应力。寰椎的最大应力仍位于前后弓部位,余各椎体应力明显区域出现在椎体与椎体的结合部位。C3-4椎间盘所受应力最大。胸锁乳突肌是该运动形变最大的肌肉。而前纵韧带是应力最大的韧带。4.3.2.5摇转双肩对模型中肱骨头参考点进行向上、向前、向下、向后的位移工况加载,颈椎的应力分布大致相同。寰椎前后弓有明显应力改变,余椎体应力改变不明显。椎间盘的应力改变也不明显。承受最大应力出现在C4椎体,椎体应力明显位置处于椎体与椎体连接的钩椎关节区域。椎间盘受力自上而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应力明显区域也从椎间盘的两侧逐渐向后移至椎间盘的后外侧。在肌肉方面,向上、向前运动都是颈夹肌和颈最长肌形变最大,向下和向后运动是产生最大形变的是肩胛提肌。韧带受力方面,向上运动除了前纵韧带,其余韧带应力均逐渐增加,其中黄韧带最为明显;向前运动各个韧带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向下运动时,前纵韧带反而应力不断增加,而其余三个韧带应力逐渐减小;向后运动时,原本上升的前纵韧带也是先小幅度上后下降,呈抛物线状。4.3.3不同肌张力变化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4.3.3.1前屈工况在肌张力增高、正常肌张力、肌张力降低的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中进行前屈工况加载,发现椎体的应力较大的部位发生在椎体与椎体的结合部位,椎板及棘突部位分散的应力较少。其中寰椎所受的应力最大,肌张力增高、正常肌张力、肌张力降低三个模型寰椎的所受的最大应力分别是42.17Mpa、38.81Mpa、35.22Mpa。椎间盘应力较大区域主要是椎间盘前部及前外侧。肌张力增高模型中各个椎体所受的应力增高,随着肌张力的降低,椎体应力有逐渐减小趋势。各个颈椎间盘的应力趋势基本与椎体情况相似,但是在C2-3和C5-6椎间盘,随着肌张力降低,应力有着轻微增大趋势。4.3.3.2后伸工况对三个疾病模型进行后伸工况加载,三个模型的应力分布区域大致相似,应力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椎体钩椎关节、上关节突和下关节面,寰椎在前后弓部位。所受应力最大的椎体是C2椎体。椎间盘应力较大区域分布自上而下由前外侧转向后外侧,其中受力最大的椎间盘为C3-4椎间盘。4.3.3.3旋转工况在旋转工况的加载下,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降低、肌张力正常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应力分布区域大体一致。寰椎应力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前后弓部位,余椎体最大应力区域主要是在钩椎关节、右侧关节突部位。椎间盘的应力区域主要是在两侧。所受应力最大的椎体是C5椎体,且各个椎体所受的应力大小相差不大,承受应力较大的椎间盘C3-4节段。4.3.3.4侧屈工况侧屈工况加载后,椎体最大应力分布主要集中在左侧椎弓根部位及左侧椎体部位,寰椎最大应力仍然在前后弓,受力最大的椎体为C4椎体,自C4上下椎体应力逐渐减小。椎间盘最大应力部位在两侧,其中是以右侧为主,C3-4节段是受力最大的椎间盘。三个模型的最大应力分布区域大致相同。4.4结论不同的颈椎康复操动作对颈椎有着不同的生物力学作用,可以根据各自的作用特点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内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颈肌肌张力,进一步发挥降低颈椎椎体、椎间盘的应力,对于有应力集中部位,通过增加椎间盘的缓冲能力和分散应力来调节颈椎的应力平衡。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丁明珠[6](2020)在《面向老年用户的车载数字界面情境感知交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社会信息化与全球人口结构老龄化交叠,老年人生理心理能力的下降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已逐渐形成了无形的数字鸿沟,严重影响了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平等和公平。汽车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目前其界面交互设计以技术的研发应用为主流,呈现出信息集中、精准性高、可视性强等发展趋势,但这种不断升级的数字化交互却给老年驾驶用户带来了一定的学习和操作压力。秉持“以人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理念,针对老年用户的汽车数字界面交互设计研究刻不容缓。本文以老年用户为中心,运用情境感知理论,致力于提升车载数字界面适老性用户体验。首先,通过相关基础理论梳理,明确了面向老年用户的车载数字界面特征以及情境感知理论的应用优势。其次从生理、心理、认知、感知通道四个方面探析老年驾驶用户特征。围绕人-车-环境情境感知系统,对影响老年用户交互行为的情境因素进行分类研究,进而构建了以情境数据传递流程为主导的信息交互模型。再者,以典型驾驶情境为切入点,探索不同情境下的老年用户交互需求,构建了系统视角下的车载数字界面情境感知交互设计模型。并依据系统主动型、用户触发型、用户与系统协同型三种情境服务模式的交互特性,提出了车载数字界面情境感知交互设计策略。最后以策略指导展开交互原型设计实践,并采用对比测试和主观评价,验证了交互原型良好的可用性及用户满意度。本文尊重老年用户群体的特殊性,为了提升车载数字界面的适用性、适配性和用户满意度,提出了情境感知交互设计模型和策略,为同类型适老化复杂信息界面的设计研究提借鉴。
史博学[7](2020)在《商业保险合同解释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合同解释离不开方法的运用,《合同法》第125条是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中唯一集中规定合同解释方法的条文,直接规定了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习惯解释和诚信解释五种解释方法,适用于各类民事合同。但是这些解释方法在不同具体类型或领域的民事合同(如保险合同)中应当如何运用,立法中并无明确规定。商业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在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违约行为等不可预见的风险事故时,对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损失和企业生产经营损失进行补偿,提升社会整体风险抵御能力。由于商业保险合同的专业性、多样性和公益性等特点,合同解释方法的运用,往往需要整体考虑保险原理与专业术语、合同材料的举证与辨别、行业交易习惯和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等多个因素,与其他领域的民事合同存在较大差异。在司法实践中,商业保险合同纠纷的各方当事人主要基于已方利益诉求来解释合同条款,法官在具体运用五种合同解释方法裁判案件时,并没有可以直接引用的关于解释方法如何具体运用的法律依据,只能依靠对合同解释理论的掌握和类似案例的发现来裁判,容易产生案件争执不休、判决难令人信服和类案不同判等种种问题。在理论研究中,对五种解释方法的运用研究较多,但是对五种解释方法在具体合同领域(尤其是商业保险合同领域)如何运用,研究的较少。基于司法实践的现实需求和理论研究的匮乏,亟需对商业保险合同的解释方法进行系统梳理,研究五种解释方法的具体运用规律和主要解释功能,探究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方式,找寻复数解释结果的选择路径。针对商业保险合同的特殊性,文义解释方法主要基于商业保险原理和术语的专业性,解决社会大众的通常理解与专业理解的冲突问题,运用的重点在于对文义理解标准的确定,如是依据字面意思还是依据保险术语标准。体系解释方法主要基于合同载体的多样性,解决不同合同载体、不同合同条款以及不同法律政策之间的冲突问题,运用的重点在于对体系范围的确定。目的解释方法主要基于保险产品的公益性,用于解决不同合同目的之间相冲突的问题,运用重点在于对合同目的的探究。习惯解释方法主要基于保险原理与交易习惯,用于解决维护保险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与保护弱势方利益相冲突的问题,运用重点在于保险原理的论证说理与习惯的发现。诚信解释方法主要基于保险交易中常见的信息不对称情形,用于解决合同双方在专业经验等方面的巨大差异问题,保证合同解释结果的公平公正,运用重点在于相关解释规则适用条件的具体辨别,如怎样认定保险人对免责条款的各种说明行为是否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明确说明”标准等问题。对商业保险合同的解释,往往并不是简单运用一种解释方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对多种解释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在综合运用过程中,五种解释方法并没有普遍适用并完全固定的位阶或运用顺序,但是对于不同类别的合同条款,存在一些大概的适用顺序和排除适用规律,可以加以提炼运用。目前,立法上未对商业保险合同的条款进行明确分类,学理上的分类也无法满足合同解释的需求,在合同解释语境下,应当从解释方法的综合运用与解释结果的选择角度,将条款重新分类,分为格式条款、议定条款和示范条款三种。在重新分类的基础上,再探寻不同类型条款所固有的解释方法综合运用规律。在综合运用解释方法之后,如果仍得出难以取舍的复数解释结果,需要针对不同的条款类型,运用不同理论或模式进行选择,如格式条款应当采不利解释结果,议定条款需要进行利益衡量理论。在整个商业保险合同解释过程中,需要法官和各方当事人的参与,也需要对各方进行约束。解释方法的运用需要遵守诉讼程序,依法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法官对解释方法的综合运用与解释结论的采纳,需要进行充分的说理论证。导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进路、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等内容,理论研究中,对单一或多种解释方法在民事合同中的运用研究较多,对于在具体领域或类型合同中的运用,尤其是在商业保险合同解释中进行系统梳理与综合运用的研究较少。第一章旨在研究商业保险合同解释方法相关的基本理论与立法规定。保险合同解释方法来源于合同解释方法,本章首先介绍合同解释方法的相关基本理论,研究合同解释的必要性、内涵、价值等,在此基础上探讨合同解释的方法与原则、规则之间的关系。其次,研究了商业保险合同的特殊性,商业保险合同解释与合同解释具有承继关系,但在主体与客体方面,与其他民事合同具有很大的差异。再次,对商业保险合同的解释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探求当事人真意、体系解释、习惯解释和诚信解释,以及英美法系国家的意图解释、平义解释、语境解释等解释方法,这些解释方法的运用对我国商业保险合同解释方法的研究有诸多借鉴之处。最后,对我国理论研究与立法规定中的商业保险合同解释方法进行了研究,合同解释方法集中规定在《合同法》第125条中,同样也适用于商业保险合同,并且在这一合同领域具有特殊的运用方式。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研究了商业保险合同的五种解释方法的运用问题。主要研究了五种解释方法的基本理论、价值基础、适用条件、运用中的问题与完善措施等。文义解释具有优先性,往往是需要最先使用的解释方法,在专业术语解释等方面与社会大众的通常理解还有一些偏差,需要规范文义解释方法的运用。体系解释的参照材料具有多样性,从合同的其他条款到投保单、暂保单等其他合同材料,从传真邮件等证据材料到行业规范等规定,都需要全面考虑,这些也都可以作为运用体系解释方法的参照材料。目的解释方法着重考察各方当事人的目的,还要考虑合同外第三者(如交通事故中的伤者)、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目的、监管部门的政策法规目的等,从利益衡量的角度,获得公平公正的解释结果。有利解释规则是商业保险合同中享有盛名的解释规则,是出于《保险法》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属于目的解释方法范畴,在实践中也被广泛应用。对通常理解的科学把握、与文义解释的衔接、对保险消费者合法利益的把握是规范运用有利解释规则的重要内容。习惯解释方法重在发现与遵循约定俗成且形成交易习惯的做法,在意思自治的市场交易中,习惯能淘汰其他做法最终获得普遍认可,说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社会基础,符合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习惯解释方法重点在于考察保险行业的交易习惯,也要考虑与保险合同相关的其他行业习惯,如国际物流责任保险要考虑国际贸易行业的习惯;同时,还要考虑长期签订同类保险合同的个体当事人在历史交易中形成的特定交易习惯。诚信解释方法,是商业保险合同中特别重要的解释方法,主要是基于理论界公认的保险领域的最大诚信原则,其三种解释规则在《保险法》中有明确规定,不适用于商业保险以外的其他民事合同。保险人明确说明规则、弃权与禁止反言规则体现了对保险消费者的倾斜性保护,是对商业保险合同信息不对称局面的理性回应;投保人如实告知规则是对保险消费者的约束,主要为了避免道德风险,体现了对商业保险市场秩序和公序良俗的维护。第七章旨在研究五种解释方法的综合运用与解释结论的确定。商业保险合同的五种解释方法,在具体个案的运用中,并没有固定的顺序或者适用位阶,需要根据实际案情进行综合运用。但是对于不同类别的合同条款,也存在一些综合运用的规律,这就需要对原有的合同条款分类进行优化,将保险合同条款分为格式条款、议定条款和示范条款,再分类研究不同解释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复数解释结果的选择方式。如格式条款需要运用不利解释进行选择,议定条款则需要运用利益衡量理论进行选择。对于解释方法的规范运用与解释结果的选择,还需要规范的诉讼程序与确定解释结论的充分论证说理,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的解释方法运用体系。
谷新平[8](2020)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车辆驾驶培训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代,人们用车增多,交通安全问题随着机动车的数量变多愈发严峻。汽车保有量和需求与日俱增对导致驾驶培训需求迅速增长,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驾驶培训行业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同时,传统驾驶培训方式的不足也日渐凸显,例如预订时间困难、驾驶车辆少以及学习时间短等。并且,学员的训练还会受到天气、场地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效率。此外,这种大规模的培训方式也会消耗更多的燃料,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总之,训练效率低、资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突出的传统驾驶培训方式,已经不符合当代的发展理念,亟待寻找新的方式。目前,非沉浸式虚拟现实驾驶培训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驾驶技能培训以及交通安全教育领域,这种方式用基于驾驶培训具有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等优点,而且还能够以逼真的驾驶场景高度还原真实训练场地,有效提升学员学习驾驶技能的效率与体验,这给汽车驾驶培训行业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现有面向车辆驾驶培训的非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点。首先,非沉浸式系统用户不能像真实世界一样观察周围的事物,而且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其次,这种培训系统在训练时学员得不到教练随车指导,极易出现不当操作,学习效率不高。此外,缺乏教练及时矫正学员的不良驾驶习惯,这势必为以后的道路交通安全埋下极大的隐患。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新的面向车辆驾驶考试的培训系统。本文针对虚拟驾驶培训系统的设计功能,结合当下流行的虚拟现实技术,采用Unity 3D作为开发平台,研发了车辆驾驶模拟培训系统:构建了包括车辆和行人的动态路面的三维场景,结合力反馈方向盘组件、VIVE头盔、头部/手部动作捕捉,实现了驾驶动作与三维场景的自然交互。驾驶训练场景的搭建和渲染都是在Unity 3D开发平台中完成,系统主控车辆的输入信息采用带有力反馈方向盘组件的驾驶模拟器采集方向盘、档位、刹车、油门、离合等数据控制虚拟场景中车辆的行驶状态和驱动相机视角。采用HTC vive作为HMD系统的三维显示设备,结合基于光学的体感交互设备Leap Motion捕捉用户手部动作数据完成用户与虚拟场景的自然交互。最后,为了能够在无教练状态下更好的指导学员学习驾驶技能和交通安全知识,及时纠正学员不恰当的操作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网络和XGBoost驾驶行为决策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驾驶行为预测,并将系统预测结果与学员的驾驶行为进行对比,在出现违规操作时系统及给学员反馈信息,帮助学员及时调整驾驶行为,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对学员的操作行为进行风险分析。最后对本文提出的方案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车辆驾驶考试培训系统具有以下三个优点:1)有效解决了现有虚拟现实驾驶培训系统的非沉浸性问题;2)其驾驶培训辅助系统可以指导学员更好地进行驾驶学习,并且可以培养学员养成一种良好的驾驶习惯;3)可以收集学员驾驶训练过的历史数据对学员的驾驶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
范诗琪[9](2020)在《远洋船舶驾驶员情绪和工作负荷定量分析及人因失误关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运业是国际贸易和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伴随着航运业的发展,重特大海难事故也时有发生,水上交通安全水平仍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研究认为,人为因素是80%海上交通事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探究远洋船舶驾驶员人因失误和人为表现的内在机理,对提升航运业的安全性、减少海事事故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研究通过识别海事事故中的关键人为因素影响因子,构建风险场景,为船舶驾驶员的情绪和工作负荷相关因素分析提供实验场景参考;结合船舶驾驶模拟器,分别利用脑电(Electroencephalogy,EEG)、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 NIRS)对船舶驾驶员心理因素开展实验研究;运用风险评估分析方法,建立了船舶驾驶员情绪和精神工作负荷量化方法;通过构建情绪和工作负荷的识别模型,定量分析情绪和工作负荷与远洋船舶驾驶员人因失误、决策行为的关联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1.建立了海事事故的人为因素识别模型。基于对海事事故报告的数据挖掘,开展了海事事故人为因素因子数据分析,使用树增强网络模型建立数据驱动的贝叶斯网络,研究风险因素对不同类型事故的影响;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及情景分析,阐述了多因素影响下的事故类型,为后续实验研究中风险场景的构建奠定了基础。2.开展了船舶驾驶员情绪数据及其标定量化方法研究。利用船舶驾驶模拟器开展实验,采集了船舶驾驶员的EEG数据、问卷数据和行为数据,研究了船舶驾驶员情绪数据及其标定量化方法。利用小波分析提取EEG数据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训练EEG数据并对情绪状态进行分类识别,利用船舶驾驶模拟实验量化船舶驾驶人员在远洋航行中的情绪状态,平均准确率为77.55%。3.开展了船舶驾驶员脑血流氧合变化及工作负荷研究。利用船舶驾驶模拟器开展实验,采集了船舶驾驶员的f NIRS数据、问卷数据和行为数据,量化分析了不同任务难度下不同航海经验的船舶驾驶员的脑血流氧合变化以及其工作负荷。研究发现:经验丰富的船舶驾驶员在会遇场景中更早地做出避碰决策;船舶驾驶员右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在决策阶段氧合作用增加,而在了望末期氧合作用减少;了望过程中经验丰富的船舶驾驶员具有较高的氧合作用。通过量化分析船舶驾驶员工作负荷,解释了其认知需求以及船员决策表现更好的原因。4.探究了船舶驾驶员的情绪和工作负荷与人因失误、行为表现的关联性。基于EEG的船舶驾驶员情绪定量分析,发现消极情绪更容易导致人为失误;轻度消极情绪相比于极端消极情绪是产生人为失误的最频繁的情绪状态。基于fNIRS的船舶驾驶员工作负荷定量分析,发现在决策阶段船舶驾驶员的脑功能连接的总体密度系数下降,因此变得更高效;而且右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活动增强、大脑连接密度降低、聚类增强与船舶驾驶员更好的决策行为相关。本研究属于交通工程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交叉研究范畴。本研究结果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船舶驾驶员认知负荷的问题,可为船舶驾驶员人因失误、决策行为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为船员培训和船员表现量化提供评估依据与决策参考。
崔仕绣[10](2020)在《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研究 ——障碍及其克服》文中指出定罪与量刑的重要性无分轩轾。作为刑事审判的重要组成部分,量刑结果与量刑程序的适正直接反映刑事审判质量和刑罚目的之实现情况,乃为规范司法量刑活动的必然要求和健全公正、高效廉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应有之义。着眼于我国长期存在的量刑失衡和量刑歧异现象,在认真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和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有力关切的基础上,地方法院和科研院所的积极探索和果敢试错,最终与中央层面宏观政策形成耦合,一场“由下至上、由点及面、有浅入深、由外到内”的量刑规范化改革得以在全国范围内统筹部署并逐层推进。历经十余年砥砺前行,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攻坚克难,在确立科学的量刑方法和量刑步骤、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增强量刑实践可操作性和可预测性、构建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缩减量刑差异以及提升裁判质量和司法权威等方面效果卓着。然而,在肯定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本土经验”的基础上,还需正视当前量刑规范化改革深入推进阶段存在的诸多障碍。除了长期盘踞的报应刑本位刑罚目的观对法官量刑实践的影响外,冗杂细密的量刑规则不免造成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过度限缩,缺乏专职化改革统领机构同样导致以量刑规则和具体情节设置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缺乏持续性和周期性,加之规则建制层面过度机械化倾向和量刑程序改革的不尽完备,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仍需克服障碍、踵事增华。本文立足于对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蕴涵探询、脉络梳理与经验总结,在对量刑规范化改革所涉之论理支撑的论析基础上,围绕我国量刑规范改革的现存障碍,结合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的可取经验,有针对性地展开指导观念、实体和程序侧面的完善举措之探讨,旨在促进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全文除导论、结论外,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对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概述,乃是对本文论述对象的明确。首先对量刑内涵、量刑规范化的产生背景和量刑规范化改革实际蕴含加以剖析,进而对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终而对各阶段改革经验加以凝练。量刑是法官在规范指引下,秉持法律理性与朴素良知,对具体个案和行为人的逻辑论证动态过程。鉴于日益显着的量刑偏差、滞后的“估堆式”量刑方法以及民众对公正、透明量刑程序的强烈期盼,量刑规范化命题得以孕育和发展。随后,旨在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完善量刑程序、促进量刑公正的量刑规范化改革始得部署,并历经了探索试错、局部试点、全面推行和深入推进四个阶段,不仅使“地方法院的微观规范量刑探索”与“中央司法改革的宏观制度决策”形成“共振”,确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量刑方法,还初步形成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的协同发展格局,加强了理论与实践层面有关量刑规范化与刑罚裁量权、量刑统一化与刑罚个别化等辩证统一关系的理解。第二章是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理论探讨,乃是本文研究的论理支撑。首先是对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秉持之刑罚理论的探讨。在刑罚价值方面,不仅需要对刑罚可能造成司法资源浪费和过度或错误发动而折损公民权利等负价值进行控制,还要对刑罚保护公民自由、国家秩序和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正价值加以弘扬。此外,法官基于何种刑罚目的进行裁量,是实现量刑公允、降低量刑歧异的重要前提,因此还需要明确刑罚之目的。在阐明报应理论、预防理论和综合理论的差异和不足后,并合主义刑罚目的之妥适与必要得以明确。在罪刑均衡理论的立法、司法实现方面,要始终坚持罪质与刑质、罪量与刑量、罪度与刑度之均衡,并通过量刑规范化改革提高量刑方法与步骤的科学性、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刑罚理论之探讨进而衍生出对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功能探究和理念反思,前者包括对无根据量刑偏差的消除、规范化量刑思维的培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以及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完善,后者则包含体现改革基本价值的公正理念、调和各方诉求的和谐理念、体现改革工作实效的效率理念和凸显实质正义的人权理念。第三章是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现存障碍,乃是研究主体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包括指导理念、领导机制、规则建制和程序延伸层面所面临的改革阻碍。首先是指导观念层面,当前我国刑事司法过于强调“惩前”而忽略“警后”的报应刑本位刑罚目的观,难以调动社会同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更有碍于人权保障目的之实现。其次是领导机制层面,仅依靠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实难应对具有极高时效性、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的量刑规范化改革重任,亦不利于量刑实证调研的持续性推进。再次是规则建制层面,随着《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和《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不免使法官“迷失”于细密化的量刑规则之中,加之量刑规范间存在的多义性冲突,同样令法官疲于计算各罪量刑起点和各个情节对基准刑的增减幅度。最后是程序延伸层面,畸高的量刑建议采纳率不仅引发控方“胜诉结局”的价值倾向和裁判权向检察机关让渡的担忧,还可能导致量刑辩护的乏力甚至无效;量刑听证制度尚在规范依据、实施模式和理论支撑等方面存在不足;用语刁钻或解释片面的量刑裁判说理,徒增民众理解量刑结果之难度,无益于息诉服判;当前指导性案例制度援引效果不佳,同样引发理论与实务界关于构建量刑判例制度的思考。第四章是有关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指导观念的探讨,乃是对研究主体指导观念层面障碍之破除。该部分首先对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指导观念的演进脉络加以梳理和介评,进而探索我国规范化量刑观念的革新路径。相比之下,美国量刑改革指导理念经历了“直觉驱动”下的“康复矫治主义”刑罚观向“规则武断”下的“机械主义”刑罚观之过渡,最终形成参考性量刑指南体制下的“衡平主义”刑罚观,突出对量刑规范的简化和对法官量刑酌处权的保护;英国则是在普遍遵循先例的前提下,形成允许量刑结果“偶然偏离”的量化量刑格局;德国采用“幅的理论”以消解个案中罪责补偿和特殊预防的矛盾冲突,并以此建立“双轨制刑事制裁体系”;日本量刑改革以行情约束模式为征表,要求法官依据司法经验和司法判决形成的量刑准则,并作出不超越相对确定的刑罚裁量幅度的判罚。鉴于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指导观念的发展沿革,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应舍弃纯粹报应主义和纯粹功利主义的本身弱点,形成“报应为主、预防为辅”的刑罚目的观。其中,在凸显报应为主的实质正义要求之余,还需兼顾特殊预防为辅的刑罚个别化要求,而基于对我国刑法第61条量刑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的考量,纯粹的一般预防目的除了存在超过报应限度的可能外,并不能在量刑阶段予以体现。第五章是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实体侧面的举措,乃是对研究主体实体层面障碍之破除。在对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实体层面的可取经验充分论析基础上,从我国专职化量刑规范化改革领导机制的建构、量刑规则的优化设置和量刑基准的确立程式等方面,论述了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深入推进阶段实体侧面的完善举措。一方面,英美两国专职委员会在员额配置、机构组成和日常管理等方面优势显着,既可在及时收集、分析和研判量刑数据的基础上,预估犯罪趋势并适时调整量刑政策,又能确保稳定的财政支持和量刑改革学理研讨的充分开展。另一方面,德国虽无专职量改机构,但却通过构建完备的量刑法律框架,引导法官科学行使自由裁量权和强化上诉法院量刑审查,来实现量刑均衡目的。因此,基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司法机关的特殊性质,我国有必要设置统领量刑规范化改革的专职机构,以便于制定和修改量刑指导意见、整合量刑数据并进行实证研究、获取稳定经费保障和开展周期性量刑培训等。此外,在员额构成上除了要包含卓富司法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还应聘请法学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深法学专家和具有丰富刑事辩护经验的律师。最后,在量刑规则的优化设置层面,不仅要立足时效性与可适性对量刑规则进行完善,突出其与量刑法律基本原理、量刑规律的契合,还要着眼于司法效率的提高,对量刑规则进行适度简化,突出量刑规范化统领机构的规则解释功能,防止细密化、机械化的量刑规则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过度限缩。第六章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程序侧面的举措,乃是对研究主体程序层面障碍之破除。首先展开对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进程中程序侧面合理经验的介评与论述,进而依次从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优化、量刑说理的渐次升级、量刑听证的模式创制、人工智能刑事量刑辅助系统的风险防控和其他方面,分步展开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程序侧面的具体措施。域外国家和地区的量刑程序改革经验显示,美国的量刑听证程序和量刑数据系统,不仅为法官提供全面获取量刑信息的便捷途径,更符合信息搜集和刑期预判之要求。而英美德三国对量刑裁判说理、量刑建议和上诉复审的重视,无不体现出程序侧面防止法官恣意行使裁量权之努力。此外,日本裁判员制度、被害人参与制度和量刑判例数据系统,也展现出提升量刑合理性、社会认同度和民众司法参与度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在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深入推进阶段,在优化量刑建议制度方面,要尤其注意建立量刑信息的遴选机制、促进控辩双方的量刑参与、强化检方量刑建议的说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以及创新量刑建议考评机制;在量刑裁判说理方面,既要注意实质内核的判罚证立与裁判认同,注重对量刑步骤的载明、相关情节的辨别和不同量刑情节作用力的述明,还要注意形式肌底的经验表述与繁简适度,经过法官精炼、简洁的裁判说理,让社会公众从简练的说理论证中体会各量刑情节和幅度的动态调节过程;在量刑听证程序的模式创制方面,应正视我国与英美法系国家的法源差异,设计符合我国司法实际的量刑听证程序;在人工智能刑事量刑辅助系统的风险防控方面,应深刻认识到科技革新助力于司法实践的不可逆转趋势,把握法院信息化建设和人工智能重大战略机遇,同时防范功能定位和技术迟滞等风险,合理运用智能化资讯科技辅助法官量刑。最后在量刑程序改革的其他方面,不仅要在量刑参与层面不断完善被害人参与制度,规范其参与量刑之形式和提出意见之内容,还要在可操作性层面探索“准判例”量刑参考系统的构建可能,根据各地区、各审级刑事审判需要,整理刑事判例的量刑部分,给予法官从事类案裁判的参考和指引,完善多方参与的量刑程序建制,扩大社会参与量刑实践的参与度,提高量刑辩护的有效性。
二、驾驶操作中须纠正的不良习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驾驶操作中须纠正的不良习惯(论文提纲范文)
(1)情境意识在飞行教学和训练中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合理创建有效的飞行情境帮助飞行学员不断积累飞行知识 |
通过真实情境模拟分解锻炼各个飞行人员职责 |
借助情境模拟引导飞行人员形成良好安全意识,掌握安全保障技能 |
结语 |
(2)基于驾驶员行为习惯的汽车方向盘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智能交通时代背景 |
1.1.2 汽车发展市场背景 |
1.1.3 问题现状 |
1.2 现研究概况 |
1.2.1 智能交通研究概况 |
1.2.2 汽车方向盘理论研究概况 |
1.2.3 驾驶员行为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论文框架 |
1.5.2 研究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汽车方向盘设计及安全性分析研究 |
2.1 方向盘概述 |
2.2 汽车方向盘造型分析 |
2.2.1 方向盘形态演变 |
2.2.2 常规方向盘造型和安全性分析 |
2.2.3 方向盘颜色安全性分析 |
2.2.4 方向盘材料安全性分析 |
2.3 汽车方向盘功能分析 |
2.3.1 多功能按键 |
2.3.2 转向功能和安全防护功能 |
2.4 汽车方向盘人机工程学 |
2.5 汽车方向盘产品调研 |
2.5.1 调研目的与方法 |
2.5.2 典型汽车品牌的方向盘分析 |
2.5.3 分析调研总结 |
2.6 智能时代汽车方向盘演变趋势和设计的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驾驶员行为习惯分析及需求研究 |
3.1 用户行为分析理论 |
3.2 驾驶员行为习惯分析方法下的汽车相关产品设计 |
3.3 驾驶员行为习惯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3.3.1 驾驶员行为习惯特点 |
3.3.2 驾驶员行为习惯影响因素 |
3.3.3 交通事故与驾驶员行为影响因子 |
3.4 驾驶员安全驾驶调研 |
3.4.1 调研准备 |
3.4.2 调研过程 |
3.4.3 调研结果 |
3.5 驾驶员行为访谈调研 |
3.5.1 访谈方式及准备 |
3.5.2 访谈过程 |
3.5.3 访谈结果分析 |
3.6 用户产品需求问卷调研 |
3.6.1 调研准备 |
3.6.2 问卷调研数据分析 |
3.7 驾驶员需求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设计实践 |
4.1 产品设计定位 |
4.1.1 产品定位 |
4.1.2 驾驶员需求定位 |
4.2 设计要素 |
4.2.1 关键词输入 |
4.2.2 安全要素 |
4.3 前期方案 |
4.3.1 前期方案探索 |
4.3.2 产品方案筛选 |
4.4 设计方案展示 |
4.4.1 产品方案确定 |
4.4.2 操作交互展示 |
4.4.3 安全驾驶功能展示 |
4.5 设计评估 |
4.5.1 满意度评估 |
4.5.2 安全驾驶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创新点总结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3)基于老龄驾驶行为的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老龄驾驶行为研究现状 |
1.2.2 汽车人机交互设计研究现状 |
1.2.3 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设计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分析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范围 |
1.5 课题的创新点和难点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老龄驾驶行为与汽车人机交互相关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老年人生理特征 |
2.1.2 老年人心理特征 |
2.1.3 人机交互设计概述 |
2.1.4 驾驶行为概述 |
2.2 老龄驾驶行为特征分析 |
2.2.1 老龄驾驶感知行为特征 |
2.2.2 老龄驾驶决策行为特征 |
2.2.3 老龄驾驶操控行为特征 |
2.3 汽车人机交互相关研究 |
2.3.1 汽车人机交互概述 |
2.3.2 汽车人机交互认知因素 |
2.3.3 汽车人机交互设计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的研究方向和框架 |
3.1 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与老龄驾驶行为的关系 |
3.1.1 以交互方式为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设计切入点 |
3.1.2 汽车人机交互方式对老龄驾驶行为影响的分析 |
3.1.3 汽车人机交互中老龄驾驶行为表现和体验的评价因素 |
3.2 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研究方向确认 |
3.2.1 调研:老龄驾驶人对汽车交互方式的使用情况 |
3.2.2 访谈:老龄驾驶人对汽车交互方式的使用感受及需求 |
3.2.3 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研究方向 |
3.3 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研究框架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车人机交互中老龄驾驶行为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
4.1 实验理论准备 |
4.1.1 实验背景和目的 |
4.1.2 实验方法 |
4.1.3 评价指标 |
4.2 实验内容和过程 |
4.2.1 实验设备和素材 |
4.2.2 实验被试对象 |
4.2.3 实验任务设计 |
4.2.4 实验过程 |
4.3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4.3.1 驾驶速度特征分析 |
4.3.2 心率变异性低频功率谱密度分析 |
4.3.3 方向盘转向角特征分析 |
4.3.4 系统可用性量表评分特征分析 |
4.3.5 实验结果分析 |
4.4 实验后访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老龄驾驶行为的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设计策略 |
5.1 基于老龄驾驶行为的设计模型 |
5.1.1 老龄驾驶行为影响因素与交互设计要素的关系建立 |
5.1.2 基于老龄驾驶行为的设计模型构建 |
5.2 基于老龄驾驶感知行为的设计策略 |
5.2.1 提高车载信息的易见性 |
5.2.2 弥补老龄驾驶人的感官缺陷 |
5.3 基于老龄驾驶决策行为的设计策略 |
5.3.1 依据任务属性优化和引导交互决策 |
5.3.2 使交互输入形式及含义符合老龄驾驶人的心理模型 |
5.4 基于老龄驾驶操控行为的设计策略 |
5.4.1 降低老龄驾驶人肢体负荷 |
5.4.2 简化交互操作步骤 |
5.4.3 增强交互操作的稳定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论文中表格及图片来源 |
附录三:老龄驾驶人对汽车交互方式使用情况调研问卷 |
附录四:老龄驾驶人对汽车交互方式使用感受及需求访谈问题 |
(4)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概况及其非手术治疗进展 |
1 病因病机 |
1.1 机械压迫 |
1.2 炎症浸润 |
2 诊断 |
2.1 临床表现 |
2.2 影像学检查 |
3 非手术治疗 |
3.1 西药 |
3.2 牵引 |
3.3 颈托 |
3.4 锻炼 |
3.5 中药 |
3.6 针灸 |
3.7 推拿手法 |
4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颈椎病生物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
1 颈椎有限元建模的发展历史 |
2 颈椎各部位的建模 |
2.1 颈椎体 |
2.2 椎间盘 |
2.3 韧带 |
2.4 颈肌 |
3 有限元分析技术在颈椎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
3.1 颈椎病发生机制探讨 |
3.2 颈椎病的治疗机制探讨 |
3.2.1 手法治疗 |
3.2.2 手术治疗 |
3.2.3 其他治疗措施 |
4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资料来源和检索方法 |
2.2.2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2.2.3 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估 |
2.3 统计学方法 |
2.4 GRADE分级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筛选及纳入研究特征 |
3.2 纳入文献风险质量评估 |
3.3 Meta分析结果 |
3.3.1 VAS评分 |
3.3.2 NDI指数 |
3.3.3 SF-36或SF-12分数 |
3.3.4 发表偏倚 |
3.3.5 敏感性分析 |
3.3.6 亚组分析 |
3.3.7 GRADE分级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作用的探索性试验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剔除标准 |
2.7 终止标准 |
2.8 干预措施 |
2.9 观察指标 |
2.9.1 VAS评分 |
2.9.2 NDI指数 |
2.9.3 SF-12评分 |
2.9.4 不良反应 |
2.10 观察时间点 |
2.11 统计学方法 |
2.12 样本量情况 |
3 结果 |
3.1 研究总体情况 |
3.2 两组基线情况 |
3.2.1 性别 |
3.2.2 年龄 |
3.2.3 病程 |
3.2.4 患肢情况 |
3.2.5 干预前评价指标的情况 |
3.3 观察结果 |
3.3.1 NDI指数 |
3.3.2 VAS评分 |
3.3.3 SF-12 PCS评分 |
3.3.4 SF-12 MCS评分 |
3.3.5 不良反应 |
4 讨论 |
4.1 研究设计方面 |
4.1.1 研究类型 |
4.1.2 样本量 |
4.2 研究内容 |
4.2.1 “筋束骨”理论指导下神经根型颈椎病“筋”、“骨”关系辨析 |
4.2.2 功能锻炼对颈椎的作用及颈椎康复操的合理性 |
4.2.3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2.4 研究结果分析 |
4.3 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应用基础研究 基于筋束骨理论探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肌张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
前言 |
实验一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肌肌张力影响研究 |
1 资料来源 |
2 仪器与方法 |
2.1 测量仪器 |
2.2 测量部位 |
2.3 测量方法 |
3 分析方法 |
4 结果 |
4.1 干预前颈椎肌张力云图 |
4.2 干预后1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
4.3 干预后2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
4.4 干预后3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
4.5 干预后4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
实验二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的干预作用 |
1 资料来源 |
2 仪器与方法 |
2.1 测量仪器与软件 |
2.2 测量方法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颈椎前屈角度 |
4.2 颈椎后伸角度 |
4.3 颈椎左侧屈角度 |
4.4 颈椎右侧屈角度 |
4.5 颈椎左旋角度 |
4.6 颈椎右旋角度 |
5 讨论 |
5.1 目前肌张力测量的现状、局限性及使用肌张力云图的必要性 |
5.2 肌张力实验部分结果分析 |
5.2.1 肌张力与颈椎功能的关系 |
5.2.2 颈椎康复操对颈肌肌张力影响的结果分析 |
5.2.3 颈椎康复操对颈肌肌张力影响的原因探讨 |
5.3 颈椎活动度指标的选择理由 |
5.4 选用动态捕捉技术测量颈椎活动度的必要性 |
5.5 颈椎活动度结果分析 |
5.5.1 颈椎前屈角度 |
5.5.2 颈椎后伸角度 |
5.5.3 颈椎左侧屈角度 |
5.5.4 颈椎右侧屈角度 |
5.5.5 颈椎左旋角度 |
5.5.6 颈椎右旋角度 |
5.6 “筋柔”对“骨正”的潜在影响 |
5.7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
5.7.1 肌张力实验部分 |
5.7.2 动态捕捉部分实验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基础研究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的生物力学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动态捕捉系统对颈椎康复操的量化研究 |
1 资料来源 |
2 仪器与方法 |
2.1 测量仪器与软件 |
2.2 测量方法 |
2.2.1 动作拆分 |
2.2.2 测量方法 |
2.2.3 测量结果 |
实验二 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颈椎康复操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硬件设备 |
1.2 软件设备 |
1.3 实验对象 |
2 图像采集 |
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3.1 骨性结构的构建 |
3.2 颈椎间盘的构建 |
3.3 关节软骨模型的提取与创建 |
3.4 韧带和肌肉的构建 |
3.5 网格划分 |
3.6 材料参数设置 |
4 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5 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情况 |
6 结果 |
6.1 前屈后伸 |
6.1.1 前屈动作 |
6.1.2 后伸动作 |
6.2 旋颈望踵 |
6.3 回头望月 |
6.4 雏鸟起飞 |
6.5 摇转双肩 |
实验三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治疗机制的探讨 |
1 实验材料 |
2 图像采集 |
3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4 加载条件和工况 |
5 结果 |
5.1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大小的变化 |
5.2 不同肌张力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应力分析结果 |
5.2.1 前屈工况 |
5.2.2 后伸工况 |
5.2.3 旋转工况 |
5.2.4 侧屈工况 |
6 讨论 |
6.1 颈椎康复操量化研究 |
6.2 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6.3 肌肉肌张力与材料参数刚度的关系 |
6.4 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的有限元结果分析 |
6.5 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机制分析 |
6.6 研究的局限性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6)面向老年用户的车载数字界面情境感知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龄化社会与老年驾驶人数量的不断增长 |
1.1.2 车载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
1.1.3 情境感知技术在汽车人机界面中的发展应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情境感知理论应用研究现状 |
1.2.2 老龄化驾驶用户研究现状 |
1.2.3 车载数字界面的交互设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论文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情境感知理论 |
2.1.1 情境与情境感知 |
2.1.2 情境感知系统 |
2.1.3 情境感知系统的适度性 |
2.2 车载数字界面相关研究 |
2.2.1 车载数字界面定义 |
2.2.2 车载数字界面交互方式分析 |
2.2.3 车载数字界面交互特点 |
2.2.4 相关技术分析 |
2.3 车载数字界面交互设计分析 |
2.3.1 车载数字界面的交互设计要素 |
2.3.2 面向老年用户的车载数字界面的特征 |
2.3.3 情境感知在车载数字界面交互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
第三章 驾驶情境下的老年用户研究 |
3.1 老年驾驶用户界定 |
3.2 老年驾驶用户特征 |
3.2.1 老年驾驶用户生理特征 |
3.2.2 老年驾驶用户心理特征 |
3.2.3 老年驾驶用户认知特征 |
3.3 老年驾驶用户可感知通道 |
3.3.1 视觉通道 |
3.3.2 听觉通道 |
3.3.3 触觉通道 |
3.3.4 体感通道 |
3.4 影响老年驾驶用户的情境因素 |
3.4.1 用户情境 |
3.4.2 社会情境 |
3.4.3 物理情境 |
3.4.4 时间情境 |
3.5 老年驾驶用户情境感知信息交互模型 |
第四章 面向老年用户的车载数字界面情境感知交互设计策略 |
4.1 老年用户典型驾驶情境分析 |
4.1.1 焦点小组 |
4.1.2 老年用户典型驾驶情境统计数据分析 |
4.1.3 典型驾驶情境下老年用户车载数字界面情境感知服务类型 |
4.2 面向老年用户的车载数字界面情境感知交互设计模型 |
4.3 系统主动型情境服务下的车载数字界面交互设计策略 |
4.3.1 系统主动型情境感知交互分析 |
4.3.2 典型系统主动型情境分析 |
4.3.3 系统主动型服务情境下的车载数字界面交互设计策略 |
4.4 用户触发型情境服务下的车载数字界面交互设计策略 |
4.4.1 用户触发型情境感知交互分析 |
4.4.2 典型用户触发型情境分析 |
4.4.3 用户触发型情境服务下的车载数字界面交互设计策略 |
4.5 用户与系统协同型情境服务下的车载数字界面交互设计策略 |
4.5.1 用户与系统协同型情境感知交互分析 |
4.5.2 典型用户与系统协同型情境分析 |
4.5.3 用户与系统协同型情境服务下的车载数字界面交互设计策略 |
第五章 面向老年用户的车载数字界面情境感知交互设计实践 |
5.1 老年用户特征与需求分析 |
5.1.1 老年驾驶用户调研分析 |
5.1.2 老年驾驶用户角色模型构建 |
5.1.3 老年驾驶用户角色情境构建和需求分析 |
5.2 车载数字界面设计实践 |
5.2.1 界面载体选定 |
5.2.2 功能设计 |
5.2.3 交互任务与流程 |
5.2.4 信息架构 |
5.3 车载数字界面原型设计 |
5.3.1 低保真原型设计 |
5.3.2 高保真原型设计 |
5.4 面向老年用户的车载数字界面情境感知交互设计评价 |
5.4.1 客观测试评价——可用性对比测试 |
5.4.2 主观量化评价——Likert量表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A 面向老年驾驶用户的车载数字界面体验调研问卷 |
附录B 高保真交互原型满意度评分问卷 |
(7)商业保险合同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简称说明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问题意识与研究进路 |
三、文献综述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商业保险合同解释方法概述 |
第一节 合同解释方法的基本理论 |
一、合同解释的必要性 |
二、合同解释的内涵 |
三、合同解释的价值 |
四、合同解释方法与解释原则、解释规则的关系 |
第二节 商业保险合同的特殊性 |
一、商业保险合同解释与合同解释的内在关联 |
二、商业保险合同主体的特殊性 |
三、商业保险合同客体的特殊性 |
第三节 不同法系国家的商业保险合同解释方法 |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商业保险合同解释方法 |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商业保险合同解释方法 |
三、借鉴与启示 |
第四节 我国商业保险合同的解释方法 |
一、合同解释方法的案例引出 |
二、理论中的合同解释方法 |
三、法定模式下的商业保险合同解释方法体系——从《合同法》第125条展开 |
第二章 商业保险合同的文义解释方法—基于条款专业性 |
第一节 商业保险合同的文义解释 |
一、条款专业性视角下文义解释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
二、文义解释方法的适用标准 |
三、文义解释方法的优先性 |
第二节 商业保险合同文义解释方法的运用问题 |
一、文义解释方法的优先性存在争议 |
二、文义解释方法的适用条件不明确 |
三、专业术语的含义与社会通常理解存在出入 |
四、法官运用文义解释方法不够灵活 |
第三节 商业保险合同文义解释方法的规范运用 |
一、肯定文义解释方法的优先性 |
二、厘定文义解释方法的适用标准 |
三、规范专业性术语的文义解释 |
四、增强法官运用文义解释方法的主观能动性 |
五、相关案例的解释操作 |
第三章 商业保险合同的体系解释方法——基于合同多样性 |
第一节 商业保险合同的体系解释方法 |
一、合同多样性视角下体系解释中的“体系”范围 |
二、体系解释方法的功能 |
三、体系解释方法的具体适用 |
第二节 商业保险合同体系解释方法的运用争议 |
一、体系解释方法的主要规则存在争议 |
二、体系解释方法的适用步骤不明确 |
三、法官的法律解释受到诸多限制 |
第三节 商业保险合同体系解释方法的规范运用 |
一、明确体系解释方法的主要内容 |
二、明确体系解释方法的适用步骤 |
三、明确赋予并规范法官的解释权限 |
四、相关案例的解释操作 |
第四章 商业保险合同的目的解释方法——基于产品公益性 |
第一节 商业保险合同的目的解释方法 |
一、目的解释方法的案件操作分析 |
二、产品公益性视角下商业保险合同之目的 |
三、目的解释方法的功能与理论演变 |
四、有利解释规则 |
第二节 商业保险合同目的解释方法的运用难题 |
一、“目的”的客观性难以保证 |
二、目的解释方法的滥用 |
三、目的解释方法的适用步骤不明确 |
四、有利解释规则的主要运用问题 |
第三节 商业保险合同目的解释方法的规范运用 |
一、商业保险合同目的的确定 |
二、明确目的解释方法的适用原则与适用标准 |
三、厘清目的解释方法的适用方式 |
四、有利解释规则的规范运用 |
第五章 商业保险合同的习惯解释方法——基于合理期待性 |
第一节 商业保险合同的习惯解释方法 |
一、习惯解释方法的案例操作分析 |
二、合理期待视角下的商业保险合同“习惯” |
三、习惯解释方法的运用前提 |
四、运用习惯解释方法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商业保险合同习惯解释方法的运用问题 |
一、立法对习惯的轻视 |
二、习惯的界定标准不明确 |
三、不同习惯之间的适用顺序模糊 |
第三节 商业保险合同习惯解释方法的规范运用 |
一、在立法上和司法上加强对习惯的重视 |
二、规范习惯的认定与分类 |
三、规范习惯解释方法的适用 |
第六章 商业保险合同的诚信解释方法——基于信息不对称性 |
第一节 商业保险合同的诚信解释方法 |
一、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最大诚信原则与诚信解释方法 |
二、投保人如实告知规则 |
三、保险人明确说明规则 |
四、弃权与禁止反言规则 |
第二节 商业保险合同诚信解释方法的运用问题 |
一、如实告知规则存在的问题 |
二、明确说明规则存在的问题 |
三、弃权与禁止反言规则存在的争议问题 |
第三节 商业保险合同诚信解释方法的规范运用 |
一、投保人如实告知规则的规范运用 |
二、保险人明确说明规则的价值衡量 |
三、弃权与禁止反言规则的规范运用 |
四、相关案例的解释操作 |
第七章 商业保险合同解释方法的综合运用与解释结果的衡量 |
第一节 商业保险合同解释方法的综合运用 |
一、解释方法综合运用的引出 |
二、解释语境下条款的重新分类——格式条款、议定条款和示范条款 |
三、不同类别合同条款解释方法的综合运用 |
第二节 示范条款与格式条款复数解释结果的选择 |
一、示范条款复数解释结果的选择 |
二、格式条款复数解释结果的选择——不利解释 |
第三节 议定条款复数解释结果的选择——利益衡量 |
一、利益衡量的一般理论 |
二、利益衡量在议定条款解释结果选择中的运用 |
第四节 解释方法运用的诉讼程序与解释结论的论证说理 |
一、解释方法运用的诉讼程序 |
二、解释结论的论证说理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车辆驾驶培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驾驶模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训练型驾驶模拟器研究现状 |
1.3.2 开发型驾驶模拟器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模拟驾驶系统概述及技术指标 |
2.1.1 系统设计原则及技术指标 |
2.1.2 虚拟现实系统的构成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2 开发平台的选择 |
2.2.3 系统硬件的选择 |
2.2.4 手部跟踪系统设计 |
2.2.5 虚拟培训系统整体设计 |
2.3 驾驶系统功能流程分析 |
2.3.1 系统功能概述 |
2.3.2 系统流程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虚拟驾驶平台的搭建 |
3.1 虚拟场景的构成 |
3.1.1 虚拟驾驶场景内容规划 |
3.1.2 虚拟场景搭建流程安排 |
3.2 静态环境模块的搭建 |
3.2.1 地形的建模 |
3.2.2 建筑物建模 |
3.2.3 道路建模 |
3.3 动态模块场景搭建 |
3.3.1 主控车辆建模 |
3.3.2 AI车辆和行人 |
3.4 人机交互设计 |
3.4.1 主界面设计 |
3.4.2 训练场景 |
3.5 外部硬件设备和实验数据采集 |
3.5.1 驾驶模拟器 |
3.5.2 HMD显示系统 |
3.5.3 Leap Motion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车辆驾驶行为决策模型 |
4.1 驾驶行为决策影响因素 |
4.2 算法框架 |
4.3 模型构建 |
4.3.1 算法介绍 |
4.3.2 算法框架 |
4.3.3 数据介绍 |
4.3.4 决策模型评价指标 |
4.3.5 参数设置和模型训练 |
4.4 实验与分析 |
4.4.1 DAE模型测试 |
4.4.2 XGBoost模型测试 |
4.4.3 综合模型整体性能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及测试 |
5.1 驾驶培训系统设计目标与功能 |
5.2 系统实现过程 |
5.3 HMD显示系统测试 |
5.4 模拟驾驶测试 |
5.5 人机交互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远洋船舶驾驶员情绪和工作负荷定量分析及人因失误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事事故人为因素 |
1.2.2 海事人为因素与脑功能成像技术 |
1.2.3 船舶驾驶员心理状态研究 |
1.2.4 远洋船舶驾驶员人因失误研究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组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与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海上交通事故的人为因素识别研究 |
2.1 海上交通事故人为因素识别 |
2.1.1 风险影响因素数据获取 |
2.1.2 海上交通事故人为因素识别 |
2.2 海上交通事故人为因素关联模型 |
2.2.1 风险影响因素节点 |
2.2.2 TAN模型结构学习 |
2.2.3 敏感性分析与模型验证 |
2.3 基于海事事故人为因素TAN模型的事故分析 |
2.3.1 互信息分析 |
2.3.2 敏感性分析 |
2.3.3 模型验证 |
2.3.4 场景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EEG的船舶驾驶员情绪数据采集与定量分析 |
3.1 船舶驾驶模拟与脑电采集 |
3.1.1 船舶驾驶模拟器 |
3.1.2 脑电采集设备 |
3.2 实验场景设计 |
3.2.1 实验场景库 |
3.2.2 实验场景事件 |
3.3 远洋船舶驾驶员情绪采集方法 |
3.3.1 船舶驾驶员情绪研究 |
3.3.2 实验人员选取与招募 |
3.3.3 实验激励选择 |
3.3.4 实验方案与流程 |
3.4 船舶驾驶员情绪采集实验 |
3.4.1 脑电数据采集 |
3.4.2 问卷数据采集 |
3.4.3 场景事件、人为失误数据采集 |
3.5 船舶驾驶员情绪采集数据定量分析 |
3.5.1 EEG数据特征提取 |
3.5.2 情绪采集数据定量分析 |
3.6 船舶驾驶员情绪分类识别 |
3.6.1 基于EEG数据的船舶驾驶员情绪分类 |
3.6.2 基于问卷数据的船舶驾驶员情绪分类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f NIRS的船舶驾驶员工作负荷采集与定量分析 |
4.1 船舶驾驶模拟与近红外光谱采集实验设备 |
4.1.1 船舶驾驶模拟器 |
4.1.2 近红外光谱采集设备 |
4.1.3 实验场景设定 |
4.2 远洋船舶驾驶员工作负荷采集实验 |
4.2.1 船舶驾驶员工作负荷研究 |
4.2.2 实验人员选取与招募 |
4.2.3 实验方案与流程 |
4.2.4 基于fNIRS的船舶驾驶员工作负荷数据采集 |
4.2.5 问卷数据与人为表现数据采集 |
4.3 基于问卷数据的人为表现分析 |
4.3.1 NASA-TLX问卷方差分析 |
4.3.2 人为表现分析 |
4.4 基于fNIRS的船舶驾驶员工作负荷研究 |
4.4.1 fNIRS数据预处理 |
4.4.2 基于相关信号改善(Correlation Based Signal Improvement, CBSI)算法的数据处理 |
4.4.3 fNIRS与大脑活动区域的关系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舶驾驶员情绪和工作负荷与行为表现关联性研究 |
5.1 海上交通事故调查与行为表现 |
5.2 远洋船舶驾驶员情绪与人因失误关联性 |
5.2.1 船舶驾驶员问卷分析 |
5.2.2 船舶驾驶员情绪与事件的实时关联 |
5.2.3 船舶驾驶员情绪与人因失误的关联 |
5.3 远洋船舶驾驶员工作负荷与行为表现关联性 |
5.3.1 远洋船舶驾驶员的脑功能连接性与工作负荷的关系 |
5.3.2 基于图论的功能连接性分析 |
5.3.3 脑功能连接性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A |
(10)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研究 ——障碍及其克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概述 |
第一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的蕴涵探询 |
一、量刑规范化的概念厘定 |
二、量刑规范化改革的蕴含剖析 |
第二节 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发展脉络 |
一、量刑规范化改革的探索试错阶段 |
二、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局部试点阶段 |
三、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全面推行阶段 |
四、量刑规范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阶段 |
第三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发展进程的经验总结 |
一、地方试错与学理论证推动改革发展 |
二、分阶段协同推进加快模式聚合 |
三、量刑规范化改革推动量刑制度不断完善 |
第二章 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的论理支撑 |
一、刑罚价值观 |
二、刑罚目的论 |
三、罪刑均衡理论 |
第二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功能探究 |
一、消除无根据量刑偏差 |
二、培养规范化量刑思维 |
三、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四、完善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 |
第三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理念 |
一、公正理念突出改革基本价值 |
二、和谐理念调和改革各方诉求 |
三、效率理念体现改革工作实效 |
四、人权理念凸显改革实质正义 |
第三章 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现存障碍 |
第一节 指导观念层面:报应刑本位不利于人权保障 |
一、刑罚目的观影响法官量刑 |
二、报应刑本位有碍人权保障 |
第二节 领导机制层面:缺乏专门机构统领量刑规范化改革 |
一、最高法刑三庭统领量刑改革的职能有限 |
二、量刑实证调研缺乏周期性论证 |
三、“中央政策转向”与“地方经验凝练”对接不畅 |
第三节 规则建制层面:过度机械化倾向 |
一、量刑规则细密化压缩法官裁量空间 |
二、忽视量刑基准的学理价值 |
三、量刑规范适用存在多义性冲突 |
第四节 程序延伸层面:量刑程序改革任重道远 |
一、量刑建议实践效果不佳 |
二、量刑听证制度尚待明晰 |
三、量刑裁判说理流于形式 |
四、量刑判例体制尚待建制 |
第四章 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指导观念的完善 |
第一节 域外国家量刑改革指导观念的参考 |
一、美国:“直觉驱动”与“规则武断”的折衷 |
二、英国:“量化量刑格局”的发展成熟 |
三、德国:“幅的理论”与“双轨制刑事制裁体系”促进量刑均衡 |
四、日本:“行情约束模式”和“裁判员制度”降低量刑歧异 |
第二节 我国规范化量刑观念的革新 |
一、并合主义刑罚观之确立:报应为主、特殊预防为辅 |
二、法官量刑裁量权的合理释宽:公正优先、限权为辅 |
第五章 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实体举措 |
第一节 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实体层面经验参考 |
一、美英:“独立量刑委员会”之效仿 |
二、美国:“合宪性质疑”与“量刑指南强制性降格”之警示 |
三、英国:“适度量化的量刑格局”之提倡 |
四、德国:“无量刑规则”之反观 |
第二节 专职化量刑改革领导机制的建构 |
一、设置专职化领导机构的必要性 |
二、本土化量刑改革领导机构建构思路 |
第三节 量刑规则的优化设置 |
一、侧重规则时效性与可适性的修改 |
二、规避规则适用的多义性冲突 |
三、规则效力转变构想:“强制性”到“实质参考性” |
第四节 量刑基准的确立程式 |
一、明确逻辑起始:量刑基准之确立原则与原理法则 |
二、明确择定机理:量刑基准之确定方法 |
第六章 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程序举措 |
第一节 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程序层面的经验参考 |
一、美国:“量刑前报告”和“量刑听证程序”之比照 |
二、美英德:“裁判说理”、“量刑建议”和“上诉复审”制度之参照 |
三、美日:“量刑数据系统”与“量刑判例数据系统”之补强 |
四、日本:“裁判员制度”与“被害人参与制度”之融合 |
第二节 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优化 |
一、坚持和优化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意义 |
二、量刑建议的模式确证 |
三、完善量刑建议的形成机制 |
第三节 量刑说理的渐进升级 |
一、量刑裁判说理的法理与社会意义 |
二、实质内核:判罚证立与裁判认同的体现 |
三、形式肌底:经验表述与繁简适度的结合 |
第四节 量刑听证的模式创制 |
一、量刑听证的理性界说 |
二、量刑听证的价值分析 |
三、我国量刑听证制度的构建思路 |
第五节 人工智能刑事量刑辅助系统的建制 |
一、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司法实践的时代特性 |
二、建制我国刑事量刑辅助系统的必要性 |
三、人工智能刑事辅助系统的风险防控 |
第六节 完善量刑程序的其他方面 |
一、量刑参与层面:被害人参与制度的完善 |
二、可操作性层面:“准判例”量刑参考系统的设想 |
三、量刑互动层面:多方参与的量刑程序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驾驶操作中须纠正的不良习惯(论文参考文献)
- [1]情境意识在飞行教学和训练中的重要性[J]. 荀明. 中国航班, 2021(19)
- [2]基于驾驶员行为习惯的汽车方向盘设计研究[D]. 屈小月.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3]基于老龄驾驶行为的汽车人机交互适老化设计研究[D]. 邱大鹏. 江南大学, 2020(01)
- [4]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梁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面向老年用户的车载数字界面情境感知交互设计研究[D]. 丁明珠. 安徽工业大学, 2020(07)
- [7]商业保险合同解释方法研究[D]. 史博学. 山东大学, 2020(09)
- [8]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车辆驾驶培训系统研究[D]. 谷新平. 山东大学, 2020(11)
- [9]远洋船舶驾驶员情绪和工作负荷定量分析及人因失误关联性研究[D]. 范诗琪.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10]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研究 ——障碍及其克服[D]. 崔仕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