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国研制出牛奶长期保鲜新法(论文文献综述)
邱丽媛[1](2020)在《“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 ——民国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蝶仙,原名陈寿嵩,字昆叔。后改名为栩,号栩园,号蝶仙,别号“天虚我生”。作为晚清文人的代表,陈蝶仙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但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民国时期着名的民族企业家。陈蝶仙的实业成就主要在于创立“家庭工业社”,其生产的“无敌牌”牙粉和“无敌牌”蝶霜将大量倾销的日本“金刚石”牙粉、美国“三花牌”化妆品,赶出了中国市场,为国货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投入实业之前陈蝶仙的成就多在于文学创作方面,参与实业救国后,他的文学方向转为结合时事的批评性文章,所写内容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也会撰写实用生活科普小文、简单工业日用品制造方法、传播实业经验的“游戏文章”,主要发表于其主编的《机联会刊》(又名《机联》)。《机联会刊》这个“游戏文章”平台的建立,为陈蝶仙的思想提供了持续而又稳定的传播途径,也正因为有此平台,“能文能武”的陈蝶仙成为民国时期资本家中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这类“游戏文章”所具备的特定历史观和批评价值,可以窥见民国时期国货运动背景下,陈蝶仙所具有的独特思想特征,也有利于呈现民国时期的社会面貌,对展开民国时期“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君[2](2020)在《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文中研究表明1929年,在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创办企业,颁布《公司法》、《工厂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传入中国半个多世纪的乳业的本土化渐趋完成的时代背景之下,沈九成因个人际遇创办生生牧场。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生生牧场便发展为近代上海最大的华商牛乳场。自1929年至1949年的20年时间里,在生生牧场的发展变迁中,其经理凡四变。据此,生生牧场20年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1929年至1933年,由沈九成的长子沈鹏程担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创办和初步发展期;二是1933年至1940年,沈九成出走三友实业社后,自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快速发展期;三是1940年至1946年,由沈九成的三子沈万灵担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调整期;四是1946年至1949年,生生牧场被中国国民党的中央信托局接收,为生生牧场的衰退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生生牧场的发展战略和销售战略均有所不同。1929年至1933年,生生牧场初始创办,奶牛的采购、员工的招聘、土地的租赁,以及生产设备的买入,奠定了生生牧场营业及发展的基础。此一时期,生生牧场通过文化濡化、竞争者定位、与三友实业社合作等销售方法,将企业的新鲜牛奶消费群体牢牢固定在社会上层人士之中。1933年,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之后,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销售模式的扩大、以及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使生生牧场的规模快速增长,其消费者群体由社会上层人士逐渐向社会中层人士下移。但是,随着日寇的入侵、上海的沦陷,生生牧场的销售规模因日伪政府的配给制度而萎缩。1940年8月24日,沈九成被绑架之后,将生生牧场交由三子沈万灵经营。沈万灵在艰难困苦的沦陷时期,调整生生牧场的销售战略,以生生牧场的“A”字消毒牛乳只为社会上层人士提供。这一销售战略的调整,维持了生生牧场在日伪时期的艰难生存。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企业员工联合国民党的战后接收人员,诬告沈九成、沈万灵为汉奸。生生牧场因此被中央信托局接收。在中央信托局管理上海生生牧场时期,其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多方干扰,不断萎缩,使得生生牧场走向衰落。基于对生生牧场1929至1949年间四个时期生产销售活动的研究,从微观的视角展现了近代的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变迁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一方面,牛奶的消费人群从社会上层人士扩展至社会中上层人士,又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上移至社会上层人士。物的社会生命史,不仅是一个经济关系,还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制约。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的保障。经营自由作为经济增长的前提,是企业生产销售活动能否正常展开的必要条件。生生牧场的发展历程,是近代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时期经济增长和经济衰落的见证。
潘玉[3](2019)在《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转基因议题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议题,引发广泛关注。转基因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方对转基因的争论从未终止,科学的“不确定性”特征突显。相对于其他公共议题的知识构建,科学议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科学议题造成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媒介场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会传达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造成科学认知的混乱;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由于知识结构与个人经历的局限,很难直接对某一科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因而,公众对于转基因议题的科学认知与理解往往更容易受到媒介场域的影响,媒体在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中承担重要作用。由此,本研究通过对转基因这一科学争议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而深入的考察,帮助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内涵,参与科学决策,从而缓解当前日趋矛盾的科学争议。媒体通过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为科学的“不确定性”沟通提供知识对话空间与传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与规避转基因所引发的科学风险,从而减缓社会公共危机。同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反映出科学议题的知识表征特征、实践规律与协商机制的转向,研究试图从理论层面完善与扩展科学知识传播内涵与理论框架。本研究较全面地论述了媒介与科学知识建构的关联性研究,搭建了媒介建构科学知识、引导科学理性的阐释框架,体现了科学传播领域的现实关切与理论关照,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围绕科学的“不确定性”这一核心话题,就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语境及其要素研究、“不确定性”呈现内容研究、“不确定性”沟通意义研究、“不确定性”管理研究逻辑,探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知识实践、知识争论与知识共享。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考察。“不确定”语境有哪些要素?呈现出怎样的语境特征?第二,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变迁与知识实践研究。基于“不确定性”语境特征,从历时性维度,研究选择中美媒体关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为研究文本进行梳理与总结,进而探讨不同社会语境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注意周期”与空间互动特征;从共时性维度,研究就议题内容、消息来源、话语立场与知识属性四个方面考察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过程。第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研究。依据反思冲突、化解冲突、超越冲突的研究逻辑,探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围绕科学争议的“不确定性”展开知识的协商与对话?媒体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用哪些话语修辞策略?科学与社会之间如何达成知识对话与共识?第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探究。如何反思风险社会的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怎样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对我们反思科学知识传播的理念与模式有何启示?研究试图通过对上述研究问题的探讨,考察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实践,并基于更宏观地社会语境,思考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研究以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8年期间的媒体报道本文进行话语分析、对比分析与个案探究。通过阐释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建构特征反映科学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相关利益主体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在科学话语的互动协商中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日常化的、已被社会接受的“公共知识”,进而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不确定性”管理过程中。因此,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社会中,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争议与冲突的释放与调试需要科学的对话与理解,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以加强科学知识理解,搭建基于科学议题的“知识联盟”可实现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传播的知识共享与理解,探索和推动多样化社会讨论与科学对话方式的形成,以消除知识间的差异与不对等,管理争议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科学“不确定性”,进而助力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完善。
邵晓华[4](2017)在《蒙牛乳业供应链的一体化战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乳品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门,近年来,伴随着乳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对乳制品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增加。乳制品行业供应链长,生产环节多,涉及第一产业(农牧业)、第二产业(食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分销、物流等),促进其健康发展,对保障全民身体健康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导致消费者对乳制品及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信任危机,这也是导致我国乳制品贸易近几年呈现严重逆差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重拾消费者信心,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乳制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由于乳制品自身特点,建立一体化的供应链是保证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基础,通过供应链上所有成员的共同协作提供安全的乳制品。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立足企业实际,以供应链管理理论、协同效应理论及交易费用理论为理论基础,对蒙牛乳业的供应链一体化模式进行研究。首先,综合分析了蒙牛乳业内部优势和面临的外部环境,运用五力模型分析了目前蒙牛乳业所面临的竞争格局及所处的行业地位,进而结合蒙牛乳业的内部优势、外部机遇与挑战,从宏观与微观视角总结蒙牛乳业实施供应链一体化战略的动因;其次,对蒙牛乳业的供应链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模式进行具体研究,供应链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可分为:基于奶源基地建设的后向一体化模式和基于分销渠道建设的前向一体化模式,总结每种模式的特点、产生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供应链流程管理,分别从奶源、渠道建设、冷链物流及节点企业协作模式四个方面提出蒙牛乳业供应链一体化战略模优化方案及实施保障。乳品行业间的竞争已由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整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我国乳制品行业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提供安全的高品质的乳制品是各大乳制品企业的主要任务。本文以蒙牛乳业为案例,通过对蒙牛乳业的供应链一体化战略模式的深入研究,本文认为供应链一体化战略是提升中国乳制品质量水平及实现乳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文章的结论部分基于对蒙牛乳业供应链的一体化战略模式的透彻研究,对完善中国乳业供应链一体化模式提出几方面启示,从而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带来借鉴。
王薇[5](2016)在《中外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畜产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畜产食品产量大幅增加。近年来,我国畜产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畜产食品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研究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共分为8个部分,对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在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包括发展历程、法律体系、保障制度等内容,主要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第一,畜产食品安全监管的本质是以法律规范的形式促进资源的合理配制与充分利用,对我国现有的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核心法律与配套法律制定、衔接的统一标准和安排,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两法合一,尽快制定针对肉蛋乳及其相关制品的专项管理法律,对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提升法律位阶,有利于控制畜产食品安全风险。第二,畜产食品安全涉及的领域很多,从养殖到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很难由一个机构管辖所有的事务,我国目前主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农业部共同监管。在现有格局下,减少职能交叉,剥离农业部风险评估相关的职能,统一由卫计委承担,三部门中涉及标准制修订方面的职能转给第三方社会机构承担,进一步明确部门分工,加强畜产食品安全监管。第三,区分技术性法规与标准,构建技术法规体系,将目前畜产食品标准体系中的强制性标准上升为技术法规,赋予其法律效力,以便于贯彻实施;保留推荐性标准,做为引导行业达到技术性法规所要求的目标的手段。第四,畜产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提是科学的风险分析,将风险评估的职能集中到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实行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相分离,以避免部门间互相推诿,建立国家级的监测信息平台,共享各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有助于为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标准制定等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参考。第五,追溯体系是实现畜产食品全食品链信息透明、增强消费者信心的最好方式,我国畜牧业发展规模化程度低,而小散户很难实现各环节的有效衔接,追溯体系建设可以从扶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入手,再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技术帮扶等形式引导企业参与到追溯体系建设中。第六,畜产食品安全监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共治。在相应的畜产食品安全管理法律中树立行业从业者是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加强行业自律,建立政府、企业、消费者、媒体共同参与的网络平台,政府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开展培训,引导媒体,保护消费者,鼓励公众参与到畜产食品安全监管全过程,逐步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社会共治格局。
孟凡伟[6](2015)在《基于质量追溯体系的奶牛场精细化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也越来越受欢迎。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高的要求,很多农产品已经实现了从生产、加工、物流到销售整个过程的可追溯,让消费者可以买到放心肉、放心菜。比如在肉产品领域,由于政府对于监管要求较为严格,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追溯体系。自从三鹿事件之后,我国的乳产品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消费者对于国产的乳产品已经失去了信任,往往优先购买国外的乳产品,由于乳产品自身的特殊性,储存不便,保质期短,而且很多原奶是从散户收集的,因此,对于乳产品的追溯体系一直未能完善。整个乳品的供应链从奶牛的日常管理到产奶环节,原奶的收集和加工,到运输以及销售,很多企业对于供应链的追溯环节是不完整的,多数能够完成从加工到销售,但是缺少非常重要的原奶收集环节。现在我国奶牛养殖正在向着规模化、信息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集约化的奶牛场将渐渐地取代散户养殖和奶牛养殖小区等小规模的奶牛养殖模式。在规模化的奶牛场中,对于奶牛的日常管理,已经渐渐地实现了自动化和信息化,可以实时对每一头奶牛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并根据每头奶牛的个体情况来确定其每天饲料的投喂量以及不同种类饲料的配比。现有的奶牛场管理模式中,对于质量追溯体系的运用是比较欠缺的。如果能够将质量追溯体系运用到日常的奶牛精细化管理中的产奶和饲料投喂两个环节,那么通过奶牛的产奶批次就可以追溯到奶牛的入场信息、日常健康信息、每天的饲料投喂情况等相关的奶牛信息,这是文本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对现有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借鉴了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构建的经验,结合乳产品供应链的实际需要以及奶牛场精细化管理的实际生产要求,提出了一套基于质量追溯体系的奶牛场精细化管理模式,将质量追溯体系和奶牛精细化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针对奶牛场精细化管理中的饲料管理,结合实际的生产需要,对饲料配方优化算法进行了改进,减小了奶牛场的运营成本,提高了乳产品的质量。最后,为对理论研究进行论证,开发了一套供奶牛场工作人员使用的奶牛场管理信息系统。
王伟[7](2014)在《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道德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特别关心。在当代中国,单纯的依靠法律、监管和技术不能完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人作为一种道德的存在,需要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的道德反思,加强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道德建设,筑牢食品安全的道德防线。食品安全道德,就是指食品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者、政府、消费者和媒体)在食品生产、经营、监管、消费和传播中应当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则。食品安全道德能够为维护食品安全提供价值立场,帮助食品利益相关者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选择,以期实现食品安全,增进人类的健康与幸福。食品安全道德建设,即食品安全领域的道德建设,就是以道德为主要手段和途径,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治理,以达到食品安全领域的合道德性的善的秩序。食品安全道德与食品安全法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食品安全道德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大辅助力量。食品安全道德可以促使食品利益相关者对食品安全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认同由他律走向自律,形成食品利益相关者的良心,这是有利于保证食品安全的自觉意识。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道德建设,需要从中国古代社会的食品安全道德建设中汲取智慧。在经济视阈下,以义生利、诚实守信、市不豫贾、礼义相待成为调整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道德尺度。在政治视阈下,民以食为天的政治观、以刑养德的政府监管、荣损同俱的行业监管体现出浓厚的道德规范意义。为世人称道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道德思想,其中,尚“和”精神、重“礼”情节、行“俭”风格最为夺目。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道德建设,需要借鉴他山之石。在美国,科学完备的法律成为食品利益相关者道德生成的保护伞,预防无缝式的监管让悖德者无机可乘,合格的供应商则是食品企业的主动追求。在日本,消费者的安全是政府监管之责,消费者的信任是企业生存之基,食品安全道德教育更是让食品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在欧盟,生命健康至上原则、尊重选择原则、预防性原则是食品安全道德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出于对消费者生命健康权和知情选择权的尊重,欧盟对转基因食品奉行“小心谨慎”的处理原则。在当代中国,食品安全事件清晰折射出食品利益相关者整体道德责任感的落寞,透视出食品利益相关者利益至上,道德隐退的尴尬。这不仅对我国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侵害,而且也危害到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在社会转型的宏阔背景下,消极文化的侵蚀,利益至上观念的负面影响,监管体系的不完善,诚信体系建设的滞后,对悖德行为的过度容忍是酿成我国食品安全道德困境的主要原因。在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道德建设是实践的要求与时代的呼唤。食品安全本身内含对生命价值的体认,在食品安全制度创设及食品安全治理实践中,都不可缺少道德的支持,这是食品利益相关者,特别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政府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认知。食品安全既表达个体价值诉求,又承载社会公共利益。保证食品安全,是食品利益相关者的精神皈依,食品利益相关者需要在德性的统摄下,在食品供应、监管、消费和传播中付诸道德行为。在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道德困境的严峻性,凸显出食品安全道德建设的紧迫性。食品安全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所有食品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道德建设的主力军,政府是食品安全道德建设的守护者,消费者是食品安全道德建设的推动者,媒体是食品安全道德建设的无冕之王。食品生产经营者、政府、消费者和媒体“四位一体”道德建设合力的形成,能够有效促进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行。
周樨平[8](2013)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具体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一般条款占据着核心地位,是认定全部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础。我国的司法机关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认定了大量未被立法明确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实质上的一般条款。由于一般条款只提供了价值判断的方向而未提供具体的认定标准,需要法官在适用时加以补充,因此一般条款是授权法官“造法”的条款,而如何保障依抽象原则创造的判决规范具有客观妥当性,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依据一般条款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要掌握两个要件,一是行为人从事的是竞争行为,二是该行为不正当。所谓竞争行为,就是争取竞争优势的行为,而不正当竞争行为,就是在争取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采用了不正当的手段。竞争行为“不正当”,需要综合衡量行为所采用的手段和所造成的损害后果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呈现动态相关性,系统地对不正当竞争行的判断发生作用。竞争行为本身就会带来此消彼涨的效果,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削弱竞争对手的优势是竞争的常态,所以竞争行为给对手带来损害是正常的,只有超出正常的损害才可能引起规制。一般说来,行为的不道德性越明显,对造成损害的要求越低;而行为的不道德性越轻微,对损害的要求则相对增强,所以不正当竞争是综合判断的结果。根据竞争者获取竞争优势所采用的不正当竞争手段的不同,一般条款可以类型化为不当利用他人竞争优势、破坏他人竞争优势、不当增长自身竞争优势三大类,再具体细分可分为八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当利用他人竞争优势是竞争者将他人的竞争优势通过不正当手段无偿转移到自己身上,为自己获取竞争利益的行为。在市场中,声誉良好的商业标识是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经营资本,一些经营者不是通过自身的积累和努力,而是采用不劳而获或搭便车的手段,模仿和利用他人的商业标识,来获取交易机会和竞争优势,就涉嫌不正当竞争。除仿冒和利用他人的商业标识外,还有无偿利用他人的经营成果,如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不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未申请专利的外观设计等,均是利用他人竞争优势的不劳而获行为。破坏他人的竞争优势是经营者为了在竞争中胜出,通过干扰和破坏他人经营的方式,削弱他人的竞争优势为自己在竞争中获胜创造条件。这些行为包括干扰竞争对手的经营、拦截对手的商业机会,对竞争对手进行不公正评价。干扰竞争对手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故意利用自己的软件去攻击竞争对手的软件,使对手的软件不能正常下载、安装和使用;或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他人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页面上强行增加行为人设置的广告链接,引导网络用户访问被链网站;也有一些知识产权权利人滥用权利,恶意发函干扰他人的正常经营。拦截对手的商业机会,是将竞争对手投入人力、物力等开发出来的较为稳定的销售渠道或客户资源,通过不正当手段夺取据为己有。不公正评价竞争者,是经营者采用以偏盖全的评价,暗示、联想性的评价,不确定的评价来贬低竞争对手的商誉。这些破坏他人竞争优势的行为污染了竞争空气,败坏了商业氛围,损害了竞争理念,应当通过一般条款予以规制。不正当增加竞争优势主要是针对消费者从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经营者吸引顾客,获取交易机会应当通过正当的销售手段,如果采用了对消费者进行误导、压迫、骚扰的手段进行促销,诱捕顾客,是一种破坏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在市场竞争中,经营者如果违反国家为实现市场管理的功能所制定的各种管理性规范,可能因此获得了比诚实守法的经营者更多的竞争优势,此时违法行为也可能同时构成不正当竞争。本文考察了我国法院审理这些案件所采取的裁判规则,再通过法理分析、比较分析、经济分析等各种方法对实务中的规则进行检讨和评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各个类型案件的适用条件,以作为同类案件裁判参考的依据。
杨莹[9](2012)在《宋代烹饪技艺研究 ——兼论宋代食品的贮存加工》文中研究说明宋代经济繁荣,南北交流密切,物产富饶,市场供应充沛,这些有利条件促使宋代的饮食业异常发达,宋人对食品烹饪的整个流程也日益讲究。在食物原料的选择与初加工方面,能够做到:熟悉、掌握食物原料的产地与不同品类,择优选取;了解食物原料生长、收获的黄金时节,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最佳的食物原料;注意区分食物原料的不同部位及其烹饪用途并加以合理利用;注重食物原料的卫生状况及其养生保健作用;将中药植物药苗广泛应用于饮食烹饪当中。食物原料被选定之后,还必须对其进行初加工。宋代的食物原料初加工,工艺流程较为全面、复杂,包括宰杀、择剔、去蒂、褪毛、拆卸、泡发、洗涤等内容。宋代的烹饪辅佐料有天然烹饪辅佐料和加工烹饪辅佐料之分。宋代天然烹饪辅佐料的生产具有很高的水平,其丰富的调味功能能够使食品菜肴达到五味调和的美食境界,其消费与利用非常广泛,不少天然烹饪辅佐料已经不仅具有调味的功能,还是重要的食肴主料。葱、姜、胡椒、橘皮等具有中药特色的天然烹饪辅佐料,作为药引,具有增强疗效、解毒、护胃或矫味的作用。宋代的加工烹饪辅佐料是指盐、油、酱、醋、糖、酒等烹饪配料。宋代的烹饪技艺,在隋唐以来的发展基础之上,显得更为全面、成熟。宋人能够根据成品食肴的需要,再结合烹饪时火候和调味特点的不同,将不同质地和性能特点的食物原料,因事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刀法切配。宋代的配菜大体可分为生配和熟配两大类,究竟采用何种配制方法,这主要取决于食物原料的质地以及预制菜式的要求,同时讲究量、质、色、形和味的搭配。宋人在烹饪食物时讲究火候的把握,对食物原料烹饪前的预处理,主要有焯水、过油和走红等方法。宋人在烹饪过程中,除了添加一些香料和调料外,还采用了一些类似今人的挂糊、上浆或勾芡的方法。宋代的调味方式,大致可分为加热前调味、加热中调味和加热后调味三种。宋代出现了凭其文化修养和烹饪技艺流动于社会上的厨娘。宋代蔬菜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较之前代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蔬菜生产基地的形成上。宋代蔬菜的促成栽培技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食素已成为宋代社会各阶层都普遍推崇的饮食风气的一部分。仿荤素菜的制作与流行代表了宋代烹饪技艺的最高成就。正常年月,宋代百姓的饮食以蔬菜、果品、豆制品和面筋等素食为主;灾荒年间,他们的温饱就会成问题。部分权贵、富商奢靡的饮食追求造成了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是,他们也正是直接促进宋代饮食文化发展的群体。随着宋代烹饪技艺的发展,饮食市场上具备了档次较高的美味佳肴,甚至受到了皇室成员的欢迎,这些皇室成员时常派人到宫外市场及食肆中取食。宋代南食、北食、川菜和素食出现了分野,中国风味流派初具雏形。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烹饪分工的日益专业化,这也是烹饪技艺提高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宋代中原地区烹饪技艺的繁荣与发展,吸引着周边民族居民不断向其学习和借鉴。在食品的贮存与加工方面,宋代在继承前代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主要采取保鲜贮存加工和干制贮存加工两大技术类型。保鲜贮存的方法大致有:窖藏法、冷藏法、密封法、混放法、灰藏法等,保鲜贮存多应用于粮食与果蔬食品。食品的干制贮存,主要可分为:干燥法、腌制法、糟制法、泡制法和糖制法。宋人在腌制食品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加热和日晒等方法,使腌制贮存效果达到最佳。宋人在饮食方面也有诸多讲究,如讲究食品的卫生状况、新鲜程度、饮食习惯及饮食禁忌等。
蔡梅红[10](2011)在《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疫苗及两种免疫增强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指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感染禽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BF)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传染病,其主要以侵害未成年家禽免疫器官(法氏囊)为特征。目前,IBD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其给养殖业带来的危害主要体现为IBDV感染鸡群后导致鸡群死亡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发病鸡群产肉、产蛋等生产性能下降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传统的IBD灭活苗和活疫苗免疫动物后产生的抗体对IBD经典毒株的感染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是,其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有散毒的危险,且不能预防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Very viru1ent infectious bursa1 disease virus,vvIBDV)和变异毒株对禽类的感染。因此,我们将通过探索以下三种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研究,旨在(1)通过给鸡群注射IBD基因工程疫苗使其产生抵抗IBDV的抗体,预防IBD的发生,减少因使用传统的IBD活疫苗导致的疫苗毒的散播;(2)使用具有免疫佐剂效应的基因工程杂合肽囊素,来增加商品化IBD疫苗免疫后鸡群产生抗体的效价和提高鸡群抵御IBD感染的能力;(3)把具有抗病毒活性的重组鸡β干扰素应用于鸡群,借以增强鸡群抵抗IBDV在其体内的繁殖能力。具体内容如下:1.IBD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1)mVP2疫苗抗原的研究目前关于IBD基因工程疫苗相关的研究比较多,我们设计了IBDVmVP2序列(在鸡vvIBDVVP2基因的5’端和3’端各添加了一个IBDVVP2蛋白的中和性B细胞抗原表位核酸序列)。我们首先选择在巴士德毕赤氏酵母中表达mVP2的核酸序列,实验结果表明酵母系统实现了对mVP2序列的表达和翻译后的糖基化修饰。但是,由于mVP2在酵母中表达水平比较低(约0.06mg/ml),不符合禽用产品成本低的要求,因此,我们又探索利用大肠杆菌系统来表达mVP2的核酸序列。实验结果表明,其在大肠杆菌的表达量可占总蛋白的8%左右,这比在酵母中的表达水平提高了近20倍。免疫琼扩实验结果表明重组大肠杆菌mVP2蛋白的琼扩效价可以达到1:16,这说明大肠杆菌表达的mVP2具有较好的体外免疫学活性。以mVP2为疫苗抗原制备的基因工程IBD疫苗免疫SPF鸡群,实验结果表明:免疫后鸡群中,有一部分鸡只产生了抗体,用标准鸡法氏囊强毒BC6/85毒株攻毒后,各免疫组鸡群法氏囊细胞坏死的情况和淋巴小结完整性等情况均比阳性对照组鸡群法氏囊的病理分析结果要好。但是,各免疫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其淋巴小结出现结构不完整,皮质和髓质界限模糊的病理特点,这说明以mVP2为疫苗抗原制备的基因工程IBD疫苗的免疫效果欠佳。我们尝试了使用基因工程杂合肽囊素和基因工程鸡β干扰素等来提高其免疫效果。实验结果显示:虽然产生抗体的鸡群比例有所提高,但其并不能完全保护法氏囊免受IBDV感染。因此,我们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提高mVP2的免疫性能。(2)IBDVSOE多表位肽疫苗抗原的研究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报道人工合成的多肽疫苗和基因工程表达的肽疫苗可以成功地诱导动物机体产生抗体。本研究通过SOE PCR的方法把4个IBDV的抗原表位串联之后,获得了 IBDVSOE多表位肽的核酸序列,其在大肠杆菌的表达量占总蛋白的18%左右。体外免疫学实验证实:大肠杆菌表达的IBDV SOE多表位肽的琼扩实验效价高达1:32,这说明其具有很高的体外免疫学活性。但动物实验证实其作为疫苗抗原免疫效果比较低,我们试图从改变佐剂的种类和使用免疫增强剂及抗病毒细胞因子等各方面来提高其体内免疫效果,虽然免疫后鸡群的抗体效价从1:2提高至1:4,但攻毒后鸡群法氏囊的病理损伤仍然比较明显。因此,如果要把IBDVSOE制备成为具有理想免疫效果的疫苗,这还需要以后的实验进一步探索。不过,由于IBDV SOE具有很好的体外免疫反应性(比标准IBD琼扩抗原的效价高16倍),所以,其具有作为鸡法氏囊琼扩检测抗原的潜力。2.免疫增强剂--基因工程杂合肽囊素的研制研究表明天然的囊素三肽(Lys-His-Gly-NH2)和B淋巴四肽(Lys-Asn-Pro-Tyr)刺激物均具有诱导B淋巴细胞的分化,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疫苗免疫效果的能力。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实验合成了 14个囊素三肽的重复序列和2个四肽序列的串联物,形成了杂合肽囊素的核酸序列,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进行表达,期望表达的基因工程杂合肽囊素能提高商品化疫苗的免疫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杂合肽囊素的核酸序列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占总蛋白量的20%,之后我们纯化了基因工程杂合肽囊素,并分析了其在体外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我们发现0.9mg/ml的基因工程杂合肽囊素能很好地诱导鸡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分化,这初步说明其具有理想的体外免疫学活性。SPF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基因工程囊素可以明显增加商品化鸡法氏囊灭活疫苗4倍的抗体效价(从1:4增加至1:16)。对实验组鸡群法氏囊的病理切片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工程囊素可以明显改善大剂量IBDV感染后商品化鸡IBD疫苗免疫后鸡群法氏囊的病理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初步确定,基因工程杂合肽囊素是一种具有免疫佐剂功能的免疫增强剂。3.免疫增强剂--基因工程鸡β干扰素的研制β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能力和调节机体免疫力的免疫增强剂,但用人工提取的方法成本太高,因此,目前基本都是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制备。为了增加鸡群抵抗IBD等病毒性疾病的能力,我们探索了在体外制备基因工程鸡β干扰素的方法。首先,我们以鸡肝全基因组为模板,扩增了鸡β干扰素成熟蛋白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体系中实现了鸡β干扰素的较高表达(总蛋白量18%)。细胞病变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表达的鸡β干扰素(蛋白浓度为0.25mg/ml)在44倍稀释后能较好地抑制100TCID50水泡性口炎病毒繁殖,同时其在65倍稀释后能有效抑制100TCID5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HN3)株的复制。SPF鸡群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重组鸡β干扰素协同商品化IBD疫苗免疫后能完全保护鸡群免受大剂量(1000EID)IBDV 的感染。总之,本研究制备的mVP2蛋白和IBDV SOE的多表位肽具有很好的体外免疫学活性,因此,它们具有作为IBD琼扩检测抗原的潜力,但若将它们作为疫苗抗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其免疫效果的方法。不过令人欣喜的是,本研究成功地研制出两种基因工程免疫增强剂:基因工程杂合肽囊素(具有免疫佐剂功能)和基因工程鸡β干扰素(具有增加抗病毒的免疫功能),体外免疫学实验和动物体内实验结果均证实它们都是很好的免疫增强剂,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二、法国研制出牛奶长期保鲜新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国研制出牛奶长期保鲜新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 ——民国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的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文章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之路:批评者身份的转变 |
第一节 、文学之路 |
一、文人陈蝶仙的成长经历 |
二、陈蝶仙的文学创作 |
三、“栩园编辑社” |
第二节 、国货精英 |
一、陈蝶仙与“家庭工业社” |
二、“国货之隐者” |
第三节 、意见领袖 |
一、从陈蝶仙到“天虚我生” |
二、“授人以渔” |
第二章 《机联会刊》:“游戏文章”平台的建立和作用 |
第一节 、民国批评刊物的蓬勃发展 |
一、《申报·国货周刊》 |
二、《机联会刊》 |
第二节 、“天虚我生”与《机联会刊》 |
第三节 、“天虚我生”与其他刊物 |
第三章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多样化特点 |
第一节 、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教育批评 |
一、青年职业观教育 |
二、青年婚姻观教育 |
三、工商业者教育 |
四、文学修养教育 |
第二节 、有利于普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制造批评 |
一、化繁为简 |
二、去伪存真 |
第三节 、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分享 |
一、改良造纸业 |
二、工艺制厂方式 |
三、工厂改进方法 |
第四节 、渗透于日常生活文化的写意生活态度 |
第五节 、读者的反馈批评 |
第四章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思想特征 |
第一节 、实践结合理论的设计批评特征 |
一、廉价竞争是国货的死症 |
二、不可用机器打倒人工 |
三、复原购买力 |
第二节 、“游戏文章”:文学性和批评性写作的结合 |
第三节 、鲜明的民族主义态度 |
一、轰轰烈烈的国货宣传 |
二、“天虚我生”国货批评的全面探究 |
(一)国货和女性 |
(二)国货和送礼 |
(三)国货和广告 |
第五章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反思 |
第一节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历史意义 |
一、国货必须强大自身 |
二、国货运动对于“崇洋习气”的打击 |
第二节 、民族主义设计批评的思考 |
一、“洋”货和“洋货” |
二、被商业和营销利用的“国货”运动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依据 |
1.2.1 理论依据 |
1.2.2 现实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近代奶业史的研究 |
1.3.2 近代农业企业史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生生牧场的创办与生产经营的展开(1929-1933年) |
2.1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背景 |
2.1.1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个人际遇 |
2.1.2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政策背景 |
2.1.3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行业时机 |
2.2 生生牧场的创办 |
2.2.1 奶牛的采购及其生产管理 |
2.2.2 土地的租赁 |
2.2.3 员工的招聘 |
2.2.4 生产设备的买入 |
2.3 沈鹏程时期生生牧场生产经营的展开 |
2.3.1 文化濡化:形塑消费者饮食习惯的企业经营方法 |
2.3.2 横向拓展:以奶妈为竞争者定位的企业经营策略 |
2.3.3 纵向连合:与三友实业社合作的企业经营模式 |
第三章 生生牧场的迅速发展与销售规模的扩大(1933-1940年) |
3.1 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的经过 |
3.1.1 三友实业社劳资纠纷案与沈九成出走三友实业社 |
3.1.2 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 |
3.2 从单一鲜奶到全面化战略:生生牧场产品结构的调整 |
3.2.1 牛奶 |
3.2.2 冰淇淋 |
3.2.3 奶油 |
3.2.4 其他乳制品 |
3.3 生生牧场的销售模式 |
3.3.1 订户模式 |
3.3.2 专卖店模式 |
3.3.3 杂货店模式 |
3.3.4 交易会模式 |
3.4 生生牧场的销售策略 |
3.4.1 药品、食品、饮品:产品的物质功能定位 |
3.4.2 “国货”:产品的政治功能定位 |
3.4.3 营养与健康:产品的社会功能定位 |
3.4.4 早餐与现代性:产品的生活方式功能定位 |
3.5 生生牧场迅速发展的原因 |
3.5.1 沈九成与穆藕初交往考证 |
3.5.2 沈九成的经营经验与企业家才能的展现 |
第四章 生生牧场销售战略的调整与等级结构的嵌入(1940-1946年) |
4.1 沈九成被绑案与沈万灵接手生生牧场 |
4.2 生生牧场生产等级的提升 |
4.2.1 上海市乳业等级制度的建立 |
4.2.2 生生牧场的质量控制与等级提升 |
4.3 生生牧场消费等级的嵌入 |
4.3.1 近代上海的社会分层与牛奶的品牌选择 |
4.3.2 生生牧场消费人群的社会结构 |
4.3.3 日伪时期生生牧场销售对象的上移 |
第五章 生生牧场的衰退与政治权力的介入(1946-1949年) |
5.1 中国国民党接收生生牧场的经过 |
5.2 中央信托局与生生牧场的衰退 |
5.2.1 中央信托局接收生生牧场与国民党的派系斗争 |
5.2.2 中央信托局管理上海生生牧场时期的衰退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沈九成父子年谱初编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3)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转基因议题的发展与影响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作为社会公共议题的科学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的演变与实践 |
二、“科学媒体化”:转基因议题的媒体呈现 |
三、转基因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沟通与知识争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转基因议题、沟通“不确定性”与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中的转基因议题研究 |
二、媒体与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沟通研究 |
三、媒体与科学家、社会公众的关系探讨 |
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工具:理解科学的知识社会学取向 |
一、作为知识的转基因议题 |
二、科学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三、语境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变量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文本选择与说明 |
第二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与“不确定性”语境 |
第一节 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与知识特征 |
一、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 |
二、转基因议题的知识构成要素及特征 |
第二节 转基因议题的多元知识争论 |
一、转基因技术与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
二、转基因的引进与商业化推广问题 |
三、转基因技术与产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问题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特征 |
一、科学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 |
二、被媒体建构的科学“不确定性” |
三、被各相关利益主体认知的科学“不确定性” |
第三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与“不确定性”呈现 |
第一节 中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趋势变化 |
一、我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二、美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三、中美转基因议题的空间互动 |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 |
一、议题内容与分布:经济与全球化议题占据主导 |
二、消息来源:科学专家成为重要信源 |
三、话语立场:先“挺”后“反”的话语实践 |
四、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生产呈现不对等特征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呈现 |
第四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与“不确定性”沟通 |
第一节 反思冲突:转基因议题的知识生产困境 |
一、“挺转”、“反转”之争背后的冲突性科学话语 |
二、转基因议题的理性冲突与多元对话 |
三、冲突性科学话语开启“不确定性”沟通的可能性 |
第二节 化解冲突:转基因议题传播的修辞策略 |
一、修辞资源:运用科学理论与论证依据 |
二、修辞工具:引入专业身份与知识背景 |
三、修辞技巧:使用数据/实例 |
四、修辞手段:诉诸于权威声誉 |
第三节 超越冲突:科学与媒体的冲突与合作 |
一、媒体在转基因议题传播中的角色功能 |
二、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
三、科学家与媒体的知识对话与沟通 |
第四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沟通 |
第五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 |
第一节 由“专业知识”到“公共知识”: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 |
一、新的科学概念与转基因议题的勾连关系 |
二、由“科学问题”向“社会公共议题”的构建 |
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协商与共享 |
第二节 由“知晓”到“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完善与提升 |
一、跨越公众与科学之间的知识鸿沟 |
二、打破公众与专家之间的专业壁垒 |
三、建立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关系 |
第三节 “知识联盟”: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蒙牛乳业供应链的一体化战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乳品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2 乳制品供应链的一体化运作模式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1.2.3 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乳品质量安全及监管的相关文献综述 |
1.2.4 有关乳品供应链一体化研究的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供应链一体化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乳品供应链 |
2.1.2 供应链一体化战略模式 |
2.2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2.1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
2.2.2 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和目标 |
2.2.3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
2.3 协同效应理论 |
2.3.1 协同效应的内涵 |
2.3.2 协同效应的作用机理 |
2.3.3 协同效应理论与并购 |
2.4 交易成本理论 |
2.4.1 交易费用的内涵 |
2.4.2 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 |
2.4.3 交易成本与供应链一体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蒙牛乳业供应链一体化战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蒙牛乳业发展概况 |
3.2 蒙牛乳业资源优势与核心能力分析 |
3.2.1 蒙牛乳业资源优势分析 |
3.2.2 蒙牛乳业的内部核心能力分析 |
3.3 基于PEST模型的蒙牛乳业宏观环境分析 |
3.3.1 政治环境因素 |
3.3.2 经济环境因素 |
3.3.3 社会环境因素 |
3.3.4 技术因素 |
3.4 基于五力模型的蒙牛乳业产业环境分析 |
3.4.1 五力分析模型 |
3.4.2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3.4.3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3.4.4 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
3.4.5 替代品的替代威胁 |
3.4.6 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蒙牛乳业供应链一体化战略模式的实施动因及具体尝试研究 |
4.1 蒙牛乳业实施供应链一体化战略模式的动因分析 |
4.1.1 奶源竞争环境对供应链一体化模式的影响 |
4.1.2 冷链物流对供应链一体化模式的影响 |
4.1.3 交易成本对供应链一体化模式的影响 |
4.2 蒙牛乳业供应链的纵向一体化战略模式 |
4.2.1 基于奶源基地建设的后向一体化模式 |
4.2.2 基于分销渠道建设的前向一体化模式 |
4.2.3 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
4.2.4 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蒙牛乳业基于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组织模式 |
4.3.1 供应链横向一体化模式的基本结构 |
4.3.2 供应链横向一体化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
4.3.3 供应链横向一体化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蒙牛乳业供应链一体化战略模式优化方案及实施保障 |
5.1 奶联社的新型奶源供应模式及实施保障 |
5.2 “互联网+乳业”的扁平化渠道模式建设及实施保障 |
5.3 同业共同配送的冷链物流模式的建立及实施保障 |
5.4 乳品供应链节点企业协同运作模式及实施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外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
2.1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发展历程 |
2.1.1 自由发展期(1776-1906年) |
2.1.2 转型期(1906-1938年) |
2.1.3 加强期(1938-2000年) |
2.1.4 完善期(2000年至今) |
2.1.5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发展历程表 |
2.2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2.2.1 畜产食品管理机构及职能 |
2.2.2 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核心法律 |
2.2.3 畜产食品安全主要配套法律 |
2.2.4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框架 |
2.3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 |
2.3.1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2.3.2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2.3.3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
2.3.4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召回制度 |
2.3.5 科技支撑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
3.1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发展历程 |
3.1.1 法律意识初建期(1958-1985年) |
3.1.2 快速发展期(1985-2000年) |
3.1.3 探求新方式(2000年至今) |
3.1.4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发展历程表 |
3.2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3.2.1 畜产食品管理机构及职能 |
3.2.2 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核心法律 |
3.2.3 畜产食品安全主要配套法律 |
3.2.4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框架 |
3.3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 |
3.3.1 欧盟畜产食品标准体系 |
3.3.2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3.3.3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
3.3.4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召回制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
4.1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发展历程 |
4.1.1 初级管理期(1868-1947年) |
4.1.2 食品卫生管理(1947-2000年) |
4.1.3 食品安全管理(2000年至今) |
4.1.4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发展历程表 |
4.2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4.2.1 畜产食品管理机构及职能 |
4.2.2 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核心法律 |
4.2.3 畜产食品安全主要配套法律 |
4.2.4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框架 |
4.3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 |
4.3.1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4.3.2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4.3.3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 |
4.3.4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召回制度 |
4.3.5 其它制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
5.1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发展历程 |
5.1.1 分散管理期(1900-1990年) |
5.1.2 统一管理期(1990年至今) |
5.1.3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发展历程 |
5.2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5.2.1 畜产食品管理机构及职能 |
5.2.2 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核心法律 |
5.2.3 畜产食品安全主要配套法律 |
5.2.4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框架 |
5.3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 |
5.3.1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5.3.2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
5.3.3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追溯体系和召回制度 |
5.3.4 其它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
6.1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发展历程 |
6.1.1 萌芽期(1949-1978年) |
6.1.2 发展期(1978-1993) |
6.1.3 分散监管(1993-2003) |
6.1.4 统一监管(2003年至今) |
6.1.5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发展历程表 |
6.2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6.2.1 畜产食品管理机构及职能 |
6.2.2 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核心法律 |
6.2.3 畜产食品安全主要配套法律 |
6.2.4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框架 |
6.3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 |
6.3.1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6.3.2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
6.3.3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召回制度 |
6.4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6.4.1 畜产食品安全现状 |
6.4.2 畜产食品安全问题 |
6.4.3 畜产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外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比较 |
7.1 中外畜产食品安全监管发展历程比较 |
7.2 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比较 |
7.3 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比较 |
7.3.1 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比较 |
7.3.2 畜产食品安全监管风险分析体系比较 |
7.3.3 畜产食品安全监管追溯体系与召回制度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讨论 |
8.4 主要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基于质量追溯体系的奶牛场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2.1 奶牛场精细化管理发展现状概述 |
2.1.1 国内外奶牛场精细化管理发展现状 |
2.1.2 奶牛场精细化管理要素 |
2.2 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发展现状概述 |
2.2.1 国内外农产品质量追溯发展现状 |
2.2.2 农产品质量追溯的流程和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质量追溯的奶牛精细化管理原理 |
3.1 基于质量追溯的奶牛精细化管理模式 |
3.2 追溯体系的结构 |
3.3 追溯流程 |
3.4 原奶信息追溯 |
3.5 精细化管理下的饲料配方优化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奶牛场精细化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需求分析 |
4.1.1 奶牛场精细化管理比较研究 |
4.1.2 原奶追溯的原理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结构设计 |
4.2.2 功能设计 |
4.2.3 业务流程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实体 |
4.3.2 数据库表设计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开发工具及运行环境 |
5.2 系统部署 |
5.3 系统实现 |
5.4 系统运行 |
5.5 系统评价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价值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的价值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0.2.1 国外研究综述 |
0.2.2 国内研究综述 |
0.2.3 简要评价 |
0.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主要创新与研究不足 |
0.4.1 主要创新 |
0.4.2 研究不足 |
第1章 食品安全道德:内涵与功能 |
1.1 食品安全道德的内涵 |
1.1.1 食品安全的界说 |
1.1.2 食品安全道德的界定 |
1.2 食品安全道德与食品安全法律的关系 |
1.2.1 食品安全道德与食品安全法律相互联系 |
1.2.2 食品安全道德与食品安全法律相互区别 |
1.2.3 正确认识道德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作用 |
1.3 食品安全道德的主要功能 |
1.3.1 食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分析 |
1.3.2 食品安全道德的功能分析 |
第2章 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道德建设的历史溯源 |
2.1 经济视域下的食品安全道德 |
2.1.2 诚实守信 |
2.1.3 市不豫贾 |
2.1.4 礼义相待 |
2.2 政治视域下的食品安全道德 |
2.2.1 民以食为天的政治观 |
2.2.2 以刑养德的政府监管 |
2.2.3 荣损同俱的行业监管 |
2.3 传统饮食文化的道德意蕴 |
2.3.1 尚“和”精神 |
2.3.2 重“礼”情节 |
2.3.3 行“俭”风格 |
第3章 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道德建设的经验借鉴 |
3.1 美国的食品安全道德建设 |
3.1.1 道德生成的法律呵护 |
3.1.2 道德守卫的监管预防 |
3.1.3 道德承诺的企业践履 |
3.2 日本的食品安全道德建设 |
3.2.1 消费者安全是政府监管之责 |
3.2.2 消费者信任是企业生存之基 |
3.2.3 重视食品安全的道德教育 |
3.3 欧盟的食品安全道德建设 |
3.3.1 食品安全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
3.3.2 食品安全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 |
3.3.3 对待转基因食品的道德态度 |
第4章 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道德困境的审视 |
4.1 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道德困境的现状 |
4.1.1 生产经营者道德缺损 |
4.1.2 监管者道德缺失 |
4.1.3 消费者道德缺乏 |
4.1.4 媒体道德功能缺位 |
4.2 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道德困境的危害 |
4.2.1 侵害个体权益 |
4.2.2 制约经济发展 |
4.2.3 影响政府形象 |
4.2.4 阻碍社会进步 |
4.3 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道德困境的成因 |
4.3.1 消极文化的侵蚀 |
4.3.2 利益至上观念的负面影响 |
4.3.3 监管体系的不完善 |
4.3.4 诚信体系建设的滞后 |
4.3.5 对悖德行为的过度容忍 |
第5章 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道德建设的合理性确证 |
5.1 食品安全的道德认知基础 |
5.1.1 食品安全的生命价值体认 |
5.1.2 食品安全制度的道德支撑 |
5.1.3 食品安全治理经验的道义支持 |
5.2 食品安全的道德价值指向 |
5.2.1 食品安全表达个体价值诉求 |
5.2.2 食品安全承载社会公共利益 |
5.2.3 食品利益相关者的精神皈依 |
5.3 食品安全的道德行为实践 |
5.3.1 食品供应需履行道德契约 |
5.3.2 食品监管要恪守行政道德 |
5.3.3 食品消费应遵循节俭有度 |
5.3.4 食品安全事件报道当保持公正客观 |
第6章 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道德建设的对策 |
6.1 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道德建设的主力军 |
6.1.1 培育生产经营者的道德责任意识 |
6.1.2 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浸润生产经营者道德 |
6.1.3 生产经营者要加强自我道德评价 |
6.2 政府:食品安全道德建设的守护者 |
6.2.1 完善对生产经营者的道德监管 |
6.2.2 加强监管机构的制度道德建设 |
6.2.3 提升监管者的政治美德 |
6.3 消费者:食品安全道德建设的推动者 |
6.3.1 习得食品安全知识 |
6.3.2 强化道德责任意识 |
6.3.3 以身作则道德消费 |
6.4 媒体:食品安全道德建设的无冕之王 |
6.4.1 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
6.4.2 食品广告的道德要求 |
6.4.3 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
结语 德法相济: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具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的梳理 |
四、研究的思路 |
第一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范解读 |
第一节 一般条款的特征与功能 |
一、一般条款的特征 |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功能 |
第二节 第二条是否一般条款的争议 |
一、学说观点 |
二、观点解读 |
第三节 第二条的一般条款属性 |
一、法律规范的结构 |
二、法律规范的授权性 |
三、民事司法领域的适用 |
四、基础性规范的属性 |
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
第一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 |
一、各种观点 |
二、主体要件 |
三、主观要件 |
四、结果要件 |
五、二要件构成 |
第二节 竞争行为的界定 |
一、对竞争行为理解的变迁 |
二、竞争行为的本质 |
第三节 行为不正当的认定 |
一、认定依据 |
二、损害后果 |
第四节 一般条款的案例类型 |
一、案例概述 |
二、类型化标准 |
三、我国的案例类型 |
第三章 不当利用他人竞争优势的行为 |
第一节 仿冒商业标识 |
一、行为的表现 |
二、司法认定标准 |
三、法理解析及实务检讨 |
第二节 诱饵性利用他人标识 |
一、行为的表现 |
二、直接侵权的司法认定及检讨 |
三、间接侵权的司法认定及检讨 |
第三节 利用他人经营成果 |
一、行为的表现 |
二、司法认定标准 |
三、法理解析及实务检讨 |
第四章 破坏他人竞争优势的行为 |
第一节 不当干扰经营 |
一、行为的表现 |
二、司法认定标准 |
三、侵权警告函的合法与非法界限 |
第二节 拦截商业机会 |
一、行为的表现 |
二、司法认定标准 |
三、商业机会保护方式解析 |
第三节 不公正评价竞争者 |
一、行为的表现 |
二、司法认定标准 |
三、评价竞争者的合法尺度 |
第五章 不当增长竞争优势的行为 |
第一节 不正当营销 |
一、行为的表现 |
二、我国对不正当营销行为的规范 |
三、构成要件 |
第二节 违法行为 |
一、典型案例 |
二、违法与不正当竞争的关系 |
三、构成要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宋代烹饪技艺研究 ——兼论宋代食品的贮存加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一) 历史意义 |
(二) 学术价值 |
(三) 现实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重点、难点、不足和创新点 |
(一) 重点 |
(二) 难点 |
(三) 不足 |
(四) 创新点 |
第一章 宋代烹饪原料的选择与初加工 |
一、 烹饪原料的选择 |
(一) 按产地与品类选择原料 |
(二) 按时间选择原料 |
(三) 按用途选择原料 |
(四) 注重原料的卫生状况与养生作用 |
(五) 扩大原料的选择范围——药苗的普食 |
(六) 熟悉食物原料的地域特征 |
二、 烹饪原料的初加工 |
(一) 宰杀 |
(二) 择剔 |
(三) 去蒂 |
(四) 褪毛 |
(五) 拆卸 |
(六) 泡发 |
(七) 洗涤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宋代烹饪辅佐料的生产与消费 |
一、 天然烹饪辅佐料 |
(一) 生产特点 |
(二) 调味功能 |
(三) 主料功能 |
二、 加工烹饪辅佐料 |
(一) 盐 |
(二) 油 |
(三) 酱 |
(四) 醋 |
(五) 糖 |
(六) 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烹饪的技艺(一) |
一、 刀工技艺 |
(一) 根据原料的差别采取不同的刀工 |
(二) 根据火候和调味特点的差别采取不同的刀工 |
二、 配菜技艺 |
(一) 量的搭配 |
(二) 质的搭配 |
(三) 色的搭配 |
(四) 形的搭配 |
(五) 味的搭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代烹饪的技艺(二) |
一、 烹饪的加热技艺 |
二、 烹饪的质感定向技艺 |
三、 烹饪的着味技艺 |
(一) 上浆、挂糊或勾芡处理 |
(二) 调味处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烹饪的特色 |
(一) 宋代的素食烹饪 |
(二) 宋代厨娘的烹饪技艺 |
(三) 宋代不同阶层的饮食生活 |
(四) 宋代不同风味流派的出现 |
(五) 宋代周边民族对中原居民烹饪技艺的吸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宋代食品的贮存加工 |
一、 保鲜贮存加工 |
(一) 窖藏法 |
(二) 冷藏法 |
(三) 密封法 |
(四) 混放法 |
(五) 灰藏法 |
(六) 沙藏法 |
(七) 涂蜡法 |
二、 干制贮存加工 |
(一) 干制法 |
(二) 腌制法 |
(三) 糟制法 |
(四) 腊制法 |
(五) 泡制法 |
(六) 糖制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宋人的饮食讲究 |
一、 讲究卫生 |
二、 食物求鲜 |
三、 饮食习惯 |
四、 饮食禁忌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疫苗及两种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综述 |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背景知识 |
1.1 法氏囊的简介 |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简介 |
1.3 IBD流行背景及目前在我国流行的动向 |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
1.5 目前我国IBD疫苗的临床使用和基础研究情况 |
2 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 |
2.1 免疫增强剂的种类 |
2.2 免疫增强剂囊素的研究进展 |
2.3 免疫增强剂鸡β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
3 本课题设计背景和思路 |
第一章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IBD基因工程蛋白质疫苗的研制 |
第一节 IBDV mVP_2在酵母中的表达 |
1 材料和设备 |
2 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IBDV mVP_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IBDV多表位肽疫苗的研究 |
1 材料和设备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因工程免疫增强剂-杂合肽囊素的研究 |
1 材料和设备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章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因工程免疫增强剂-鸡β干扰素的研究 |
第一节 重组酵母鸡β干扰素的研究 |
1 材料和设备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重组大肠杆菌鸡β干扰素的研究 |
1 材料和设备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本研究创新点 |
全文总结 |
附录一 酵母培养基的组成及相关储存液的配制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四、法国研制出牛奶长期保鲜新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 ——民国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D]. 邱丽媛.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2]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D]. 刘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D]. 潘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蒙牛乳业供应链的一体化战略模式研究[D]. 邵晓华. 湖南大学, 2017(07)
- [5]中外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D]. 王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12)
- [6]基于质量追溯体系的奶牛场精细化管理研究[D]. 孟凡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道德建设研究[D]. 王伟.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2)
- [8]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具体化研究[D]. 周樨平. 南京大学, 2013(04)
- [9]宋代烹饪技艺研究 ——兼论宋代食品的贮存加工[D]. 杨莹. 河南大学, 2012(11)
- [10]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疫苗及两种免疫增强剂的研究[D]. 蔡梅红. 南京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