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精细石化》报告计划

2003年《精细石化》报告计划

一、《精细石油化工》2003年报道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梁鸿宁[1](2021)在《硼酸介导的绿色酰胺化反应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

刘涛[2](2021)在《复合型铈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铈(Ce)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66.5 ppm)比铜(60ppm)还要多。其特有的外部电子结构[Xe]4f15d16s2,Ce3+和Ce4+转换特性,使得氧化铈(Ce O2)具有大量表面缺陷、高的储氧能力、极好的化学和结构稳定性,在合金、荧光粉、催化、磁性、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氧化铈在催化领域被大量研究,但在其制备方法和实际生产催化中的应用还有待突破。本论文主要致力于探索铈基催化剂在工业催化乙炔加氢和光催化降解污染物领域中的潜在应用,通过掺杂、原位生长、构建异质结等手段将氧化铈作为助催化剂来提高催化性能。本论文主要分为五章,其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说明铈和氧化铈的结构特点及性能优势,对铈基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针对铈基材料在催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点,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通过将铈掺杂入水滑石中,并原位生长在工业级球形氧化铝上,用于提升乙炔加氢催化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水滑石的引入使得材料具有更大的表面积,有效地抑制了活性组分钯的团聚,暴露更多活性位点。同时铈掺杂能够调节钯纳米颗粒的电子结构,增加了乙炔加氢催化的选择性。第三章:通过一锅法,将氧化铈纳米晶和羟基氧化铝原位生长在工业级球形氧化铝上,作为活性组分钯的载体,提升催化乙炔加氢的转化率和选择性。羟基氧化铝的片层结构增加了复合材料的表面积,提高了氧化铈纳米晶和钯纳米颗粒的分散度。氧化铈能够活化氢气,并与钯相互作用,提高了乙炔加氢催化的转化率和稳定性。第四章:在无外加碱源的条件下,通过简单的合成方法,成功制备了氧化锌氧化铈异质结,光沉积银纳米颗粒后,所得的ZnO/Ce O2/Ag催化剂在光催化去除污染物应用中表现出优秀的降解性能。氧化铈纳米晶和银纳米颗粒的引入,作为捕获电子的陷阱,阻碍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提升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能力。第五章: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作出总结与展望。

刘建芳[3](2021)在《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磁性催化剂制备及其液相有机催化反应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甲醇(MeOH)和CO2等Cl分子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减轻化石资源枯竭压力和温室效应的一种有前途的策略。与气相反应相比,液相催化过程易于操作,且更容易控制产物的选择性。其中,高效催化剂的设计是关键。然而,传统均相催化体系存在催化剂难以回收、产物分离困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普通多相催化剂分离过程繁琐且能耗较高。磁性催化剂可利用外加磁场轻松分离,简化分离操作,避免催化剂的损失,在液相反应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 MOFs 材料 MIL-53(Al)、MIL-88B(Fe)、MIL-53(Fe)和 MIL-101(Cr)分别制备了 Pd/MIL-53(Al)、MIL-88B(Fex,Co1-x)、磁性 MIL-53(Fe)@SiO2@Fe3O4 以及磁性 Au/MIL-101(Cr)@SiO2@Fe3O4 等四种系列催化剂,通过 XRD、SEM、HRTEM、FT-IR、XPS、VSM、N2 吸附-脱附和NH3/CO2-TPD等表征方法分析了催化剂的形貌和物化结构,然后分别评价了催化剂的甲醇液相O2氧化反应、H2O2氧化反应以及CO2与胺/H2的N-甲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并根据实验数据研究了不同催化剂体系的反应机理,取得了如下的研究结果:(1)制备了具有配位不饱和Al3+位点的MIL-53(Al)酸性MOF材料,然后在MIL-53(Al)的孔道中组装金属Pd,成功合成了不同Pd含量的Pd/MIL-53(Al)催化剂。所有Pd/MIL-53(Al)催化剂均保持完整的MIL-53(Al)结构。金属Pd显示出较高的分散度,颗粒尺寸主要分布在4.6 nm左右。以O2为氧化剂,该催化剂能较好地催化甲醇液相氧化反应,其中5wt%Pd/MIL-53(Al)催化剂具有最佳反应性能。在150℃、2MPa的条件下反应5 h,MeOH转化率可达60.3%,甲酸甲酯(MF)选择性为62.2%。机理研究表明,CH3OH首先吸附在Pd表面形成吸附的甲氧基物种CH3O-Pd(0)-H,再经过β-H脱除后生成CH2O,其中C-H键的断裂为速控过程。O2在Pd表面活化产生活性氧原子[O*],与Pd上吸附的[H*]反应生成H2O,以更新Pd中心,CH2O与H2O反应生成CH2(OH)2后进一步脱氢生成HCOOH,HCOOH吸附在配位不饱和的Al3+Lewis酸性位点上,与Me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MF。(2)合成了具有配位不饱和Fe3+位点的不同Fe/Co摩尔比的MIL-88B(Fex,Co1-x)催化剂。结构表征表明,MIL-88B(Fex,Co1-x)为平均长度为400-600nm,宽度100-150 nm的针状形态,Fe和Co元素均匀分布,Co掺杂没有改变MIL-88B(Fex,Co1-x)的拓扑结构,Co的引入可以调节Fe中心的电子环境。Fe与Co具有协同催化作用,以H2O2为氧化剂,对不同Fe/Co摩尔比的MIL-88B(Fex,Co1-x)的甲醇液相氧化反应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IL-88B(Fe0.7,Co0.3)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在80℃、0.5 eq.的H2O2条件下反应60 min后甲醇转化率为34.8%,MF选择性由50.7%(单金属Fe)提高至67.6%。机理研究表明,H2O2首先在Fe3+上吸附和活化产生·OH自由基,甲醇通过氢键吸附在MOF的骨架O原子上,被·OH逐步氧化为甲酸。然后甲酸与剩余甲醇在Lewis酸性位点Fe3+和Co2+上反应生成MF。(3)在SiO2@Fe3O4表面原位生长具有配位不饱和Fe3+位点的MIL-53(Fe)壳层,制备了不同 MIL-53(Fe)含量的 MIL-53(Fe)@SiO2@Fe3O4 磁性催化剂。以H2O2为氧化剂,该催化剂能较好地催化甲醇液相氧化反应,其中40%MIL-53(Fe)@SiO2@Fe3O4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在80℃、0.75 eq.的H2O2条件下反应60 min后甲醇转化率达到45.2%,MF选择性为50.7%。完成催化反应后,通过磁铁的吸引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催化剂从反应液中回收出来,回收率为98%,五次循环催化后,甲醇转化率和MF选择性均没有明显下降。(4)合成了具有配位不饱和Cr3+位点的MIL-101(Cr)@SiO2@Fe3O4,然后在MIL-101(Cr)的孔道中组装金属Au,制备了不同MIL-101(Cr)含量及Au含量的Au/MIL-101(Cr)@SiO2@Fe3O4磁性催化剂。尺寸为100-120 nm的MIL-101(Cr)生长在SiO2@Fe3O4周围,Au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0 nm,高度分散在MIL-101(Cr)表面。催化剂的CO2与苯胺(AN)/H2的反应性能测试结果表明,2%Au/50%MIL-101(Cr)@SiO2@Fe3O4的性能最好。在200℃、1 MPa CO2和3 MPa H2条件下反应10 h后AN转化率可达44.0%,产物以N-甲基苯胺(MA)为主(71.8%),并生成了少量的N,N-二甲基苯胺(DMA,27.6%)。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可回收性,重复使用五次后,仍保持较好的催化性能。此外,不同类型的胺均能顺利地被转化生成相应的N-甲基胺或N-甲酰胺。机理研究表明,H2在Au表面解离为H原子,与MIL-101(Cr)的Cr-O团簇中的O2-L碱位点上吸附的CO2反应生成HCOOH,AN吸附在Cr3+L酸位点上,与吸附的HCOOH反应生成Ph(NH2)HCOOH中间体,脱去一个H2O分子后生成N-甲酰苯胺(FA),FA与解离的H原子反应生成N-甲基苯胺。

安锦,张旭,韩雨莲,刘佳宁[4](2021)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整体表现出"东强西弱,南升北降"的特点,而且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些都是进行"双循环"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面临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升级、"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双循环"格局生成的历史发展机遇,通过政府—市场—社会—企业—个人"五位一体"的政策改进,可以充分应对第五次"双消耗"产业转移浪潮的冲击,并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刘昊[5](2021)在《基于NIPS膜技术碳基膜材料的构建与修饰及其储能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孔碳材料因其具有孔结构可调控、易于与其他活性物质复合等特点,被认为是制备高电化学性能电极材料的最佳候选者。然而大多数多孔碳材料为粉末状,限制了其在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而其他一些柔性多孔碳材料制备过程则相对繁琐,因此,开发一种简单高效、孔结构发达且易修饰的柔性多孔碳材料构建技术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膜技术,可以通过非溶剂诱导相分离(NIPS)构建发达的多孔结构并实现柔性特点,目前在分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在涉及构建多孔碳材料并应用于储能领域的研究尚亟待开展。为此,本文开展以下几项研究:1)以聚丙烯腈(PAN)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偏氟乙烯(PVDF)为致孔剂,通过NIPS膜技术和碳化技术,制备了3D多级纳米孔结构的柔性碳基膜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0.05 A g-1电流密度下,在三电极体系和两电极体系中,比电容分别为265 F g-1和212 F g-1。组装成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在60o下弯曲100次,仍能保持92%的初始电容值,长循环2000圈后,电容保持率仍然高达81%。2)以PAN为前驱体,PVP为致孔剂,通过不同碳化温度制备了3D多级纳米孔结构可控的互穿网络结构电极膜。作为负极材料,50 m A g-1下,在锂离子电池(LIBs)和钠离子电池(SIBs)中分别获得了351.8 m A h g-1和237.4 m A h g-1的可逆容量。在200 m A g-1下循环200次,均表现出稳定的循环性能。3)以PAN为前驱体,PVP为致孔剂,石墨烯为柔性单元、纳米硅为活性物质,构建了PAN/石墨烯/纳米硅碳基复合电极膜,作为LIBs负极材料,50 m A g-1下可逆容量高达1135.7 m A h g-1,纳米硅和复合电极膜的有效利用率分别高达92.6%和92.9%,表明纳米硅的体积效应得以有效缓解。4)以Sn Cl4·5H2O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电极膜为基体,通过溶剂热技术,制备了Sn S2-CM复合电极膜,作为LIBs和SIBs负极材料,在50 m A g-1下分别表现出839.8 m A h g-1和573.7 m A h g-1的可逆容量。将膜结构进行破碎,阐明了电极膜的膜孔结构对纳米活性物质的体积膨胀存在“约束行为”。5)以Na2Mo O4·2H2O和C3H7NO2S为原料,电极膜为基体,通过水热技术,制备了CM@Mo S2复合电极膜。作为SIBs负极材料,50 m A g-1下,可逆容量可达472.2 m A h g-1,200 m A g-1下循环1000个周期后可逆容量保持94.2%。以其为负极,活性炭AC为正极,组装CM@Mo S2//AC钠离子电容器,2 A g-1高电流密度下循环5000次,可逆容量仍保持83.4%,平均每圈容量衰减0.00332%。

李博[6](2021)在《脲基嘧啶酮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响应性材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分子化学利用非共价相互作用构筑功能结构的思想,为设计合成刺激响应性新材料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无限的可能性。通过将传统聚合物化学和新兴超分子化学的知识相结合,根据功能需求设计,获得明确的超分子结构并制备超分子聚合物材料,已成为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无数科研人员在继续探究超分子相互作用的同时,全面开展超分子材料在电子信息、医疗健康、生物医药以及环境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本论文中,利用脲基嘧啶酮(2-ureido-4[1H]-pyrimidinone,UPy)基团四重氢键的动态可逆特性,构筑能够满足特定需求的响应性超分子聚合物材料,并将其应用于电子器件和医疗健康领域,为超分子聚合物材料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为满足在低温潮湿和水环境中应用的电子器件快速自修复的需求,基于四重氢键UPy基团的动态可逆性及热响应性,设计合成两种不同熔融温度的主链型端UPy基超分子聚合物,利用超分子聚合物的稀溶液性将二者均匀混合,通过探究不同混合比例与自修复温度的关系,得到在室温条件下保持稳定力学性能,同时能够在人体掌心温度下(33-34℃)进行自修复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以此为基底,采用空气喷涂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三氯甲烷分散液的方法,快速地将MWCNTs“植入”表面溶解的基底中,获得兼具良好导电性和附着力的功能填料涂层。由此制备的MWCNTs/超分子聚合物薄膜,具有热敏感和力响应特性,可用作生理运动及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的柔性传感器。同时超分子聚合物基底和MWCNTs的疏水性及MWCNTs的光热转换特性,使得复合材料薄膜传感器破损时,能够实现在水下环境中,通过7 m W/mm2非接触式近红外光NIR驱动,在1.5 min内快速自修复。低温环境中的运动与温度监测应用对于水凝胶材料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为提高超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柔性器件的透明度和美观性,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人机交互领域,基于四重氢键UPy结构的动态特性,利用UPy衍生物作为扩链剂,合成聚合物主链含有UPy基团的类聚氨酯结构的超分子聚合物。通过主链PEG片段的亲水性,采用溶胀的方式,在体系中引入1-己基-3-甲基咪唑溴盐离子液体水溶液,得到抗冻型超分子聚合物离子液体水凝胶。此凝胶具备低电阻率(0.51 kΩ·cm)、高含水量(~86%)、高溶胀率(~485%)、高透明度(~98%)和良好的拉伸性能(~750%),并能够在-20℃环境下保持稳定而灵敏的温度和压力响应性。由此构筑的柔性传感监测设备,能够在冬季零下温度的户外环境中进行实时准确的生理运动行为监测。同时,通过自动化程序设计,建立触觉反馈控制系统,使负载超分子聚合物离子液体水凝胶传感器的智能机械手兼具抓取柔软易碎物品与准确分拣冷热物体的能力,在服务型机器人领域有较强的应用潜力。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胶同样适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基于对UPy衍生物作为扩链剂结构的研究,将UPy基团引入聚合物侧链,合成侧链含有UPy基团的类聚氨酯结构的超分子聚合物,并通过主链PEG片段的亲水性采用溶胀的方式得到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胶。由于主链PEG片段和侧链UPy基团的亲疏水差异,及UPy基团的热响应性,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胶在升温过程中会发生相变行为,导致材料透明度明显下降,且体积收缩约10%。本文设计合成不同UPy侧基含量的聚合物并制备相应水凝胶,利用DSC、SAXS、WAXS等表征手段,系统研究该体系的相变机理,推测其由UPy基团热响应性导致分子聚集行为变化所引起。其中,含PEG(MW≈1000)的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胶在人体温度环境(37℃)下能够发生明显的相变现象,具备生物医用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将其用作生物敷料,选择四种药物进行负载和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水凝胶材料在模拟人体体温环境中(37℃)药物累积释放量高于室温下(20℃)的累积释放量,药物载体凝胶相变行为对其有一定贡献作用。

谷雨[7](2021)在《DAST有机压电新材料及光电特性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七十年,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并快速向集成化和微型化发展。压电材料具有在机械应力作用下产生电能的能力,被广泛地应用在传感器、制动器、探测器、执行器等器件。具有机电转换性能的压电材料的应用,促进并扩展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且,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器件小型化的推进,压电材料已经从传统的电子传感器、制动器发展成新型的可穿戴、自供能、便捷可携带的压电器件。伴随这一发展趋势,人们对重量轻、成本低、环境友好(如无铅)和生物兼容性高的压电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强。虽然有机压电材料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但是其压电系数d33通常比无机压电材料低一个数量级,导致其器件应用受到严重的限制。为此,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探索具有优良压电特性的有机压电新材料,促进有机压电材料基础研究以及新型柔性压电器件研究的发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缓慢降温和斜板相结合的方法生长出非线性光学有机单晶-4-(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甲基吡啶对甲基苯磺酸盐(简称DAST)。实测的二次谐波产生(SHG)效应表明,DAST有机单晶具有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性能。该结果及DAST的非中心对称结构,预示DAST具有优良的压电效应。为此,本论文利用压电响应力显微镜(PFM)测量了DAST有机单晶的压电应变系数d33和压电电压系数g33。结果首次发现,DAST有机单晶的压电系数d33值高达150 p C/N,明显高于所有已经报道的有机压电材料,甚至可以和着名的无机钛酸钡(Ba Ti O3)相媲美。虽然DAST有机单晶的d33低于锆钛酸铅(PZT)无机陶瓷的d33,但是由于DAST具有远低于PZT、Ba Ti O3的介电常数,导致DAST单晶的压电电压系数g33高达无机PZT的4-15倍、Ba Ti O3的11-29倍。此外,本文进行了系统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仿真,其结果不仅支持了DAST单晶实验测量的d33,而且从理论上阐述了DAST压电性能产生的物理机理,为高性能有机压电材料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方向。2.进一步利用激光干涉光学技术,对DAST的压电系数再次进行测量。结果表明,DAST晶体薄膜的电致应变(Strain-Electric field,S-E)回线出现了典型的“蝴蝶”形状回线,再次证明了DAST具有压电、铁电特性。根据实测的S-E曲线的最大电场值和最大应变值,直接测量的DAST的压电系数d33达158 pm/V,与利用PFM测量的DAST的压电系数d33(150 p C/N)相一致,验证了DAST的PFM测试结果。3.为了探索DAST有机压电新材料的器件应用,本文利用简易的方法,制作了一种高性能、全有机型的基于DAST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简称PDMS)复合膜的柔性压电新器件。而且,系统地研究了相关器件的压电输出性能,优化了压电材料和器件参数。结果表明,基于全有机型DAST-PDMS复合膜的压电器件的输出电压、电流信号均随着DAST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在复合膜中DAST的浓度为15 wt%时,性能最优。随着外部施加压力的增大,器件的输出压电信号可高达6 V和188 n A。重要的是,基于全有机型DAST-PDMS复合膜的压电器件产生的电能可以直接点亮商用发光二极管(简称LED)。4.为了提高DAST压电器件的输出性能,本文进一步制作出基于PDMS/DAST/PDMS三明治多层结构的另一种新型的全有机柔性压电器件,并对在不同退火温度下制备的PDMS/DAST复合膜的电滞回线、介电、压电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为室温-180 oC的范围内,PDMS/DAST/PDMS三明治多层结构的介电常数、极化强度、输出电压和电流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压电性能在150 oC达到最优。5.此外,本论文还对基于DAST的复合薄膜的光电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系统比较。结果表明,通过添加碳纳米管(CNT)或石墨烯(G)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调控DAST薄膜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其中,DAST-CNT二元复合薄膜具有更加优异的导电性(较低的R),而DAST-G二元复合薄膜的导电性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较高的TCR)。在此基础上,本论文研制出新型的DAST-CNT-G三元复合薄膜,探索了进一步调控DAST光学和电学性能的新途径。研究结果表明,DAST-CNT-G三元复合薄膜不仅能够明显地增强DAST在太赫兹波段的光吸收性能,而且该三元复合薄膜还结合了DAST-CNT和DAST-G两种复合薄膜在电学方面的优点,表现出优良的光学和电学综合新性能,在非致冷太赫兹探测器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王菲[8](2021)在《多孔离子聚合物基光热转换材料的制备及其太阳能界面蒸发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多孔离子聚合物(PIPs)是一类将离子基团结构单元通过化学键相连接的新型多孔聚合物,离子部分不仅附着于聚合物的孔壁,而且嵌入孔中。PIPs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理化性质、官能团和活性位点可以通过离子交换来调节,而且由于其高的电荷密度、比表面积,明确的孔隙率以及合成的多样性,PIPs在吸附、催化、储能等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PIPs作为传统微孔材料和多孔聚合物的补充,由于其带电基团可以既是与气体结合的活性位点也是催化中心,还可以提高聚合物的离子导电性和水溶性,因此可进一步拓宽多孔聚合物的应用范围。近年来,具有宽太阳光吸收和高转换效率的光热转换材料被广泛研究用于太阳能界面蒸发。但在实际应用中光热转换材料的耐盐性能等会严重影响清洁水的生产效率,因此,开发同时具有耐盐性能的高效光热转换材料具有特殊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以研发耐盐性光热转换材料为切入点,通过合理的设计,以含离子基团的芳香结构单体为砌块单元,通过Sonogashira-Hagihara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系列PIPs,将其用于制备本征耐盐的光热转换材料,并系统研究了其太阳能界面蒸发性能,得到了如下结果:第二章通过Sonogashira-Hagihara交叉偶联反应选用1,3,5-三乙炔基苯分别与1氢-咪唑-1,3-双[4-碘-2,6-双(1-甲乙基)苯基]氯盐,1,3-双[4-碘苯基]-1氢-咪唑-3-氯盐,1,3-双[4-溴苯基]-1氢-咪唑-3-溴盐反应合成了三种咪唑基PIPs体材料,在其表面喷涂聚吡咯作为吸光层,制备了导热系数低、表面浸润性好、光吸收性能优异的太阳能界面蒸发系统的蒸汽发生器。测试表明经聚吡咯修饰的咪唑基PIPs均具有优良的光热转换效率(>80%),其中PIP-2的光热转换效率最高,PIP-1次之,PIP-3最次。同时三种聚合物均具有优异的耐盐性能,其中PIP-2在一个太阳光照射下,对高盐度水(30 wt%)的蒸发效率仍高达89%。第三章以碘代联吡啶盐分别与炔基苯、苯基胺反应合成了两种纳米线状联吡啶基PIPs体材料,在其表面喷涂墨水吸光层,制备了具有高的光吸收率、低的导热系数和良好的表面浸润性的太阳能界面蒸发系统的蒸汽发生器。所制备的蒸汽发生器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和耐盐性能,即在一个太阳光照射下可获得81%的太阳能蒸汽产生效率,且在盐水中持续蒸发6 h后,表面未观察到盐的积累。第四章采用Sonogashira-Hagihara交叉偶联反应,通过1,3,5-三乙炔基苯分别与含吩噻嗪阳离子和硼阴离子的单体反应,制备出两种新型中空微球PIPs基体材料,以乙炔黑(AB)作为吸光层修饰其表面后,用作太阳能界面蒸发系统的吸光体。所制备的PIPs其本身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和超强的亲水性,经乙炔黑修饰后对光吸收率高达90%。两种PIPs均具有优良的光热转换效率,在一个太阳光照射下蒸汽产生效率均高于80%。PIPs固有的离子特性、其块体的超亲水性和AB涂层的疏水性组成的Janus结构,三者相结合使所制备的光吸收体具有优异的抗盐能力,即使在高浓度盐水中经1个太阳光照射6 h其表面没有观察到盐的积累。第五章选择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4D中空纤维棉(4D-HFC)为基底,通过在其表面包覆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与PIPs(PIP-5、PIP-7)制备本征耐盐的PIPs基复合材料用于太阳能界面蒸发产汽。所制备PIPs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能力和良好的耐盐性能,即使在高浓度盐水中,仍可保持良好得蒸发效果,且在1个太阳照射下持续蒸发行为6 h后,表面未观察到盐的积聚。

贾雪梦[9](2021)在《面向分离应用的多孔材料和高性能混合基质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全球能源结构仍以传统化石燃料为主,能源消耗中的节能减排以及传统化石燃料的高效清洁利用是我国乃至世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长期重大难题。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境友好和占地面积少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化工分离领域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混合基质膜(Mixed Matrix Membranes,MMMs)将聚合物在力学性能、可加工性和成本方面,以及填料在渗透性和选择性方面的优势进行结合,得到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尤其是在混合气体分离和染料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多孔材料分离体系单一、填料与聚合物基质界面相容性差、膜材料性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大大限制混合基质膜的进一步应用。本文采用多孔纳米材料孔径尺寸调控、官能团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和理论模拟、界面间隙的精确调控和孔道结构构筑等方法,以扩展多孔材料分离体系适用范围和增强混合基质膜气体分离性能为出发点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空气-蒸汽刻蚀策略,利用金属-有机骨架(MOFs)内咪唑基团与水蒸气的质子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介孔结构的沸石咪唑酯骨架ZIFs(H-ZIF),如H-ZIF-8、H-ZIF-14、H-ZIF-69和H-ZIF-71,刻蚀过程采用水蒸气,通过调整刻蚀时间和刻蚀温度等条件实现调控H-ZIFs孔结构;(2)将分子模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研究了含不同特定官能团填料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采用含不同官能团(-CH3、-SO3H、-NH2)的离子液体(IL)对ZIF-8进行修饰改性,设计三种不同微环境的IL@ZIF-8复合材料。分子模拟结果表明IL的加入IL@ZIF-8提高了CO2吸附容量和CO2/CH4的选择性,实验方面采用无溶剂机械化学法合成IL@ZIF-8,制备的IL@ZIF-8/Pebax?1657 MMMs在气体通量几乎不变的情况下,CO2/CH4选择性由16.4提高到35.2;(3)提出混合基质膜界面自组装策略,利用MMMs中聚合物和填料界面缺陷实现对膜分离性能的增强。在亲水性有机界面层上原位合成疏水卤素诱导金属聚合物(HMP)填料,并将亲水性聚合物聚乙烯胺(PVAm)涂覆在HMP颗粒表面,形成规则的纳米间隙,原位构建高速气体传输通道。通过调节HMP填料与PVAm基质之间的电负性差值,实现纳米间隙尺寸精确调控(0.76 nm-1.20nm)。膜材料具有优异的气体分离性能,CO2气体通量为1800-1900 GPU,CO2/N2选择性为65-69;(4)制备了一种新的具有吸附量选择特性的卤素诱导多孔配位聚合物(H-PCPs)混合基质膜,研究发现,以Zr4+和X-间苯二甲酸(X=Cl、Br)合成的H-PCPs的气体吸附量随着气体分子碳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对H2几乎不吸附,实现了C1-C4烷烃气体优先于H2吸附。H-PCPs制备MMMs表现出优先分离高吸附量气体特性,对C4/H2、C3/H2、C2/H2和C1/H2选择性分别达到~40、~15、~5、~2。相比于H2优先渗透膜,该方法制备的膜实现大尺寸气体的优先渗透,有望推动膜分离技术在低碳烃纯化方面的应用;(5)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将合成的H-PCPs用于其他气体分离体系,对CO2/N2和CO2/CH4表现出良好的理想选择性。在聚砜(PSf)基质中良好的分散性使得H-PCPs成为MMMs的理想填料,负载量为15 wt%时,H-PCPs/PSf MMMs对CO2/CH4、CO2/N2的选择性分别为49.60和59.42。

陈夕朦[10](2020)在《公众参与工程何以可能? ——从工程共同体的视角看》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讨论公众与工程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疏离、相关到紧密的演变过程。在历史早期,“公众参与”是工程共同体之外的议题。随着工程社会化趋势的到来,工程与公众的生活进一步交织在一起。工程中的公众缺位不仅会给公众造成伤害,给环境及社会秩序带来影响,也会对工程自身发展以及工程共同体的结构带来影响,因而,将公众纳入工程共同体是十分必要的。工程共同体何以从同质共同体走向异质共同体?本文梳理了工程共同体的概念及演化的历程。通过考察发现,共同体从同质向异质的转变,是由于工程的社会化而造成的。单纯的职业共同体和职业伦理不足以应对并解决更大的社会问题,随着工程社会化的到来,同质的共同体面临危机,它需要重新整合并容纳社会公众——这个终极“他者”,缺失了公众的共同体不仅会对公众的权利造成威胁或伤害,也可能导致工程被精英主义绑架,诱发不理智的决策过程,甚至导致工程乃至社会秩序陷入混乱,不利于共同体内外和谐关系的建立。其中,伴随着共同体走向多元的转变,工程伦理也经历了由工程师个体伦理向共同体伦理转变的过程。异质的工程共同体为何必然包括公众,影响公众参与的因素有哪些?本文详细探究了公众与工程共同体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梳理了公众参与工程的历史、工程中公众的权利与义务、制度演变以及专家意见与公众意见的平衡。公众经历了从“旁观者”到“干预者”再到理性的“参与者”的角色转换,不过,工程共同体尚未做好接纳社会公众的准备。从历史上的参与案例来看,缺乏公众参与的工程是充满危险的。因此公众参与是必要的(尤其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参与”受到工程共同体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文化、政治与制度因素,工程技术发展与普及水平,公众的自身素质(个性、教育、收入与经验等),专家意见,社会组织,媒体(舆论),企业与政府,以及共同体内外其他行动方的影响。不过,公众参与的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并且也有可能导致工程的“不理智的决策”。由此引发出对精英主义与民粹主义,工程的话语权及专家信任等问题的探讨。公众纳入后,工程活动如何重塑其秩序,公众在此扮演什么角色?新秩序是经过复杂而漫长的协商最终实现关系平衡的。为了实现共同体的平衡发展,他们需要共同遵守:正义与爱心、信任与忠诚、关怀与包容、协商与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机制,并且合理解决人与自然、工程结果与目的、利益相关方之间、不同规则与方案之间、不同文化与价值之间的冲突。公众作为工程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在工程实践中扮演着技术使用(设计)者、工程干预者、参与(决策)者、评估者以及成果的分享者等多重角色。当然,公众参与工程离不开工程共同体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配合。多元主体的参与过程也伴随着复杂的共同体关系的演变。公众参与工程何以可能呢?本文最终认为只有当“公众”从工程共同体外部进入内部时,“参与”才是可能的:在共同体内部,通过实现多利益相关方的协同合作——回应型政府对社会组织的信任以及合理的权力分配、负责任企业的出现、行业协会的配合与协调沟通、技术资源的有效运用及共建共享等措施——可以使工程共同体为纳入公众做好充分准备;在共同体外部,通过公众对工程的“理解-融入-评估”、自治以及公民素养的提升、文化及社会环境资源的整合、信息公开与交流,可以为公众主动参与到工程共同体的事务中创造条件;在共同体内外之间,通过社会组织及媒体的合理介入、信息通讯技术的使用、专家与公众意见的(协商)平衡、工程科普等一系列路径,最终可以使公众作为工程共同体的一份子,被共同体接纳,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工程事务中来。

二、《精细石油化工》2003年报道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细石油化工》2003年报道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2)复合型铈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铈及氧化铈的结构性能
        1.2.1 结构特点
        1.2.2 性能优势
    1.3 铈及氧化铈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3.1 工业催化
        1.3.2 光催化
        1.3.3 电催化
        1.3.4 水煤气转换反应
        1.3.5 一氧化碳氧化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三维Pd/MgAlCe-LDH@Al_2O_3催化剂的设计及乙炔加氢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催化剂合成
        2.2.3 催化剂表征
        2.2.4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催化剂结构表征
        2.3.2 催化剂形貌分析
        2.3.3 电子结构分析
        2.3.4 乙炔加氢催化
    2.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章 三维Pd/CeO_2/AlOOH@Al_2O_3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乙炔加氢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催化剂合成
        3.2.3 催化剂表征
        3.2.4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结构表征
        3.3.2 催化剂形貌分析
        3.3.3 电子结构分析
        3.3.4 乙炔加氢催化
    3.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第四章 无外加碱源制备ZnO/CeO_2/Ag异质结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和磺胺甲恶唑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催化剂合成
        4.2.3 催化剂表征
        4.2.4 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结构表征
        4.3.2 催化剂形貌分析
        4.3.3 电子结构分析
        4.3.4 光学性质分析
        4.3.5 光催化性能
        4.3.6 光电化学分析
        4.3.7 活性物质分析
        4.3.8 光催化机理
    4.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磁性催化剂制备及其液相有机催化反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Cl分子的催化转化
        1.2.1 Cl分子转化的各种途径
        1.2.2 甲醇催化转化制高附加值化学品
        1.2.3 CO_2催化转化制高附加值化学品
    1.3 甲醇氧化制甲酸甲酯
        1.3.1 甲醇氧化制甲酸甲酯的催化剂体系
        1.3.2 甲醇氧化制甲酸甲酯的反应工艺
    1.4 CO_2与胺/H_2制备N-甲基胺或N-甲酰胺
        1.4.1 CO_2与胺/H_2反应的多相催化剂体系
        1.4.2 CO_2与胺/H_2反应的工艺过程
    1.5 MOFs催化材料
        1.5.1 MOFs材料的结构特点
        1.5.2 MOFs材料的多相催化
    1.6 磁性催化剂及其在液相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1.6.1 磁性催化剂简介
        1.6.2 磁性催化剂在液相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1.7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引言
    2.2 材料和仪器
    2.3 甲醇O_2氧化反应
        2.3.1 Pd/MIL-53(Al)催化剂的制备
        2.3.2 催化剂的表征
        2.3.3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评价
    2.4 甲醇H_2O_2氧化反应
        2.4.1 MIL-88B(Fe_x,Co_(1-x))催化剂的制备
        2.4.2 MIL-53(Fe)催化剂的制备
        2.4.3 MIL-53(Fe)@SiO2@Fe_3O_4催化剂的制备
        2.4.4 催化剂的表征
        2.4.5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评价
    2.5 CO_2与苯胺/H_2的反应
        2.5.1 Au/MIL-101(Cr)催化剂的制备
        2.5.2 Au/MIL-101(Cr)@SiO2@Fe_3O_4催化剂的制备
        2.5.3 催化剂的表征
        2.5.4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评价
第三章 Pd/MIL53(Al)催化剂制备及其液相甲醇O_2氧化制甲酸甲酯的反应性能
    3.1 引言
    3.2 Pd/MIL-53(Al)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3.2.1 物相结构分析
        3.2.2 形貌及颗粒的尺寸
        3.2.3 官能团分析
        3.2.4 孔结构分析
        3.2.5 表面价态及元素分析
    3.3 Pd/MIL-53(Al)催化剂的液相甲醇O_2氧化性能评价
        3.3.1 Pd负载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3.3.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3.3 催化性能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3.3.4 反应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3.3.5 催化性能随氧气压力的变化
        3.3.6 反应机理研究
        3.3.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IL-88B(Fe_x,Co_(1-x))催化剂制备及液相甲醇H_2O_2氧化一步合成甲酸甲酯
    4.1 引言
    4.2 MIL-88B(Fe_x,Co1_(-x))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4.2.1 物相结构分析
        4.2.2 形貌和元素分布
        4.2.3 官能团分析
        4.2.4 表面组成结构分析
        4.2.5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4.3 MIL-88B(Fe_x,Co_(1-x))催化剂的液相甲醇H_2O_2氧化反应性能
        4.3.1 反应温度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4.3.2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4.3.3 H_2O_2用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4.3.4 反应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4.3.5 不同Fe/Co摩尔比MIL-88B(Fe_x,Co_(1-x))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4.3.6 不同金属掺杂MIL-88B(Fe_(0.7),M_(0.3))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4.3.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4.4 反应机理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磁性MIL-53(Fe)@SiO_2@Fe_3O_4催化剂及液相甲醇H_2O_2氧化一步制甲酸甲酯
    5.1 引言
    5.2 MIL-53(Fe)@SiO_2@Fe_3O_4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5.2.1 物相结构表征
        5.2.2 形貌表征
        5.2.3 官能团表征
        5.2.4 磁学性质表征
    5.3 MIL-53(Fe)@SiO_2@Fe_3O_4催化剂的液相甲醇H_2O_2氧化反应性能
        5.3.1 不同MIL-53(Fe)含量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5.3.2 反应时间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5.3.3 催化剂用量与反应性能的关系
        5.3.4 H_2O_2用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5.3.5 反应温度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5.3.6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磁性Au/MIL-101(Cr)@SiO_2@Fe_3O_4催化剂及其CO_2与苯胺/H_2的反应性能
    6.1 引言
    6.2 Au/MIL-101(Cr)@SiO_2@Fe_3O_4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6.2.1 衍射图谱分析
        6.2.2 红外光谱分析
        6.2.3 透射电镜分析
        6.2.4 元素组成及表面价态分析
        6.2.5 N_2吸-脱附分析
        6.2.6 NH_(3-)TPD分析
        6.2.7 CO_(2-)TPD分析
        6.2.8 VSM分析
    6.3 Au/MIL-101(Cr)@SiO_2@Fe_3O_4催化剂的CO_2与苯胺/H_2的反应性能
        6.3.1 不同MIL-101(Cr)含量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6.3.2 Au含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3.3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6.3.4 反应温度对性能的影响
        6.3.5 H_2/CO_2分压比及总压对性能的影响
        6.3.6 反应时间对性能的影响
        6.3.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6.3.8 催化剂对不同结构胺的适用性
    6.4 反应机理探讨
        6.4.1 反应路径及Au催化作用的研究
        6.4.2 CO_2还原中间物种的研究
        6.4.3 苯胺与CO_2/H_2的N-甲基化反应机理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4)“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产业转移视角下的“双循环”
    (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应对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需要
    (二)西部大开发受益于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的国内大循环
    (三)西部地区具有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增长的双重潜力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承接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与区域经济布局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1.产业转移的动因。
        2.产业转移的次序。
        3.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
        4.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区域经济布局
三、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成本过高
    (二)地区科技投入差距较大
    (三)中等学历劳动力素质偏低
    (四)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与工业企业资产较少
    (五)经济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落后
    (六)财政实力较为薄弱
    (七)产业的“弱质化”特征明显
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改进
    (一)政府政策:向统筹区域、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变
        1.区域政策:区域统筹向统筹区域转型。
        2.产业政策: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型。
    (二)市场政策:进一步落实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
        1.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以此为统领来调整其他相关政策。
        2.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市场竞争环境。
        4.持续开展竞争政策宣传。
    (三)社会政策:迟滞型向前置型转变
    (四)企业政策:抓大促小,普惠性向选择性转变
        1.引进骨干型龙头型大企业,发展总部经济。
        2.全面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
    (五)个人政策:放松向激励转变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企业家精神。
        3.激励干部有作为。

(5)基于NIPS膜技术碳基膜材料的构建与修饰及其储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超级电容器
        1.2.1 超级电容器储能原理概述
        1.2.2 超级电容器组成与结构
        1.2.3 超级电容器特点与面临的问题
    1.3 碱金属离子电池
        1.3.1 锂离子电池
        1.3.2 钠离子电池
    1.4 离子电容器
        1.4.1 碱金属离子电容器的发展
        1.4.2 离子电容器组成与工作机理
        1.4.3 离子电容器分类
        1.4.4 离子电容器的优势
        1.4.5 离子电容器的问题
    1.5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概述
        1.5.1 导电聚合物电极
        1.5.2 金属氧化物电极
        1.5.3 碳基材料电极
    1.6 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概述
        1.6.1 过渡金属硫化物、硒化物和氮化物
        1.6.2 Ti/Nb基化合物
        1.6.3 有机材料
        1.6.4 MXenes材料
        1.6.5 NASICON材料
        1.6.6 碳材料
    1.7 膜技术介绍
        1.7.1 膜制备方法
        1.7.2 膜材料
        1.7.3 碳膜及其应用
    1.8 课题提出
    1.9 研究内容
第二章 3D多级纳米孔柔性“电极膜”构建及其超级电容器储能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3D多级纳米孔柔性电极膜构建
        2.2.1 实验材料
        2.2.2 仪器设备
        2.2.3 电极膜制备
        2.2.4 电极膜电化学测试
        2.2.5 软包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组装与测试
    2.3 3D纳米多级孔柔性电极膜形貌及微结构
    2.4 3D多级纳米孔柔性电极膜电化学性能
        2.4.1 超级电容器三电极体系
        2.4.2 超级电容器两电极体系
        2.4.3 柔性软包全固态超级电容器性能
    2.5 结论
第三章 3D多级纳米孔柔性“电极膜”构建与设计及其锂/钠储能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3D纳米多级孔互穿网络结构柔性电极膜构建
        3.2.1 实验材料
        3.2.2 仪器设备
        3.2.3 互穿网络结构电极膜制备
        3.2.4 锂/钠离子电池组装与测试
    3.3 3D纳米多级孔互穿网络结构柔性电极膜形貌及微结构
    3.4 3D多级纳米孔互穿网络结构柔性电极膜储能性能
        3.4.1 电极膜储锂性能
        3.4.2 电极膜储钠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前修饰”构建3D网状结构多级共混碳基复合电极膜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多级共混碳基复合电极膜制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仪器设备
        4.2.3 碳基复合电极膜制备
        4.2.4 锂离子电池组装与测试
    4.3 碳基复合电极膜形貌及微结构
    4.4 碳基复合电极膜储能性能
    4.5 有效利用率评价
        4.5.1 纳米硅有效利用率评价
        4.5.2 碳基复合电极膜有效利用率评价
    4.6 碳基复合电极膜循环后结构稳定性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nS_2纳米花“后修饰”电极膜3D互穿网络结构及其锂/钠储能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后修饰”构建SnS_2-CM复合电极膜
        5.2.1 实验材料
        5.2.2 仪器设备
        5.2.3 SnS_2-CM复合电极膜制备
        5.2.4 锂/钠离子电池组装与测试
    5.3 SnS_2-CM复合电极膜形貌及微结构
    5.4 SnS_2-CM复合电极膜储能性能和储能表现
        5.4.1 锂离子电池体系储能性能
        5.4.2 钠离子电池体系储能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网状MoS_2纳米片“后修饰”构建复合电极膜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后修饰”构建CM@MoS_2复合电极膜
        6.2.1 实验材料
        6.2.2 仪器设备
        6.2.3 CM@MoS_2复合电极膜制备
        6.2.4 钠离子电池组装与测试
        6.2.5 钠离子电容器组装与测试
    6.3 CM@MoS_2复合电极膜形貌及微结构
    6.4 CM@MoS_2复合电极膜钠离子电池储能性能
    6.5 CM@MoS_2//AC钠离子电容器储能性能
        6.5.1 AC电极储钠性能
        6.5.2 CM@MoS_2//AC钠离子电容器储能性能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脲基嘧啶酮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响应性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超分子聚合物概述
        1.2.1 聚合物的发展简史
        1.2.2 超分子聚合物化学溯源
        1.2.3 超分子聚合物发展简史
    1.3 超分子聚合物材料
        1.3.1 强机械性能超分子聚合物材料的诞生
        1.3.2 超分子聚合物材料领域的新发展
        1.3.3 超分子聚合物材料领域的主要挑战与前景
    1.4 氢键型超分子聚合物及其功能材料
        1.4.1 超分子聚合物与大分子聚合物的区别
        1.4.2 多重氢键型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
        1.4.3 UPy基超分子聚合物功能材料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实验试剂及分析仪器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材料分析与表征方法
        2.3.1 结构表征
        2.3.2 性能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主链型UPy基超分子聚合物/碳纳米管自修复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合成路线与制备方法
        3.2.1 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路线及实验方法
        3.2.2 MWCNTs/超分子聚合物薄膜的制备
    3.3 材料基本性能表征与分析
        3.3.1 脲基嘧啶酮UPy结构分析
        3.3.2 主链型UPy基超分子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分析
        3.3.3 MWCNTs/超分子聚合物复合薄膜性能分析
    3.4 材料应用性能分析
        3.4.1 MWCNTs/超分子聚合物柔性传感器电化学性能研究
        3.4.2 MWCNTs/超分子聚合物柔性传感器自修复性能研究
        3.4.3 生理运动监测蓝牙传感器的设计与测试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主链型UPy基超分子聚合物离子液体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合成路线与制备方法
        4.2.1 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路线及实验方法
        4.2.2 超分子聚合物离子液体水凝胶的制备
    4.3 材料基本性能表征与分析
        4.3.1 主链型 UPy 基超分子聚合物结构分析
        4.3.2 超分子聚合物离子液体水凝胶基本性能分析
    4.4 材料应用性能分析
        4.4.1 超分子聚合物离子液体水凝胶温度与力响应性研究
        4.4.2 超分子聚合物离子液体水凝胶零下环境中传感性能研究
        4.4.3 机械手触觉控制抓取实验与测试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侧链型UPy基超分子聚合物温敏型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合成路线与制备方法
        5.2.1 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路线及实验方法
        5.2.2 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胶的制备
        5.2.3 药物负载与体外释放实验方法
    5.3 材料基本性能表征与分析
        5.3.1 侧链型 UPy 基超分子聚合物结构分析
        5.3.2 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胶PUXUAH的相变机理分析
    5.4 材料应用性能分析
        5.4.1 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胶PU10UAH性能分析
        5.4.2 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胶PU10UAH药物负载与体外释放研究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DAST有机压电新材料及光电特性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压电学基础
        1.2.1 正压电效应
        1.2.2 逆压电效应
    1.3 有机压电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物压电材料
        1.3.2 有机聚合物
        1.3.3 新型有机压电材料的发展
    1.4 非线性光学材料DAST有机晶体
        1.4.1 有机DAST的光学特性
        1.4.2 有机DAST的压电性
    1.5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计算与测试方法
    2.1 第一性原理计算
    2.2 DAST样品的表征与测试方法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2 X射线衍射(XRD)
        2.2.3 压电响应力显微镜(PFM)
        2.2.4 铁电性能测试
        2.2.5 压电性能测试
        2.2.6 高阻仪
        2.2.7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AST有机单晶压电性能的PFM测量及理论仿真研究
    3.1 引言
    3.2 非线性光学材料DAST有机单晶的生长和结构表征
        3.2.1 DAST有机单晶的生长
        3.2.2 DAST有机单晶的结构表征
        3.2.3 DAST有机单晶的SHG效应
    3.3 非线性光学材料DAST有机单晶的PFM测量
        3.3.1 DAST有机单晶的晶畴
        3.3.2 DAST有机单晶的振幅和相位测量
        3.3.3 DAST有机单晶的压电系数d_(33)测量
    3.4 DAST压电性能的理论仿真
        3.4.1 模拟计算方法
        3.4.2 DAST的电荷转移
        3.4.3 DAST的压电产生来源
        3.4.4 DAST压电系数d_(33)的理论计算
        3.4.4.1 弹性常数和弹性模量的计算
        3.4.4.2 DAST压电系数的理论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AST薄膜压电和铁电特性的激光干涉光学测量研究
    4.1 引言
    4.2 DAST有机单晶的激光干涉光学测量
        4.2.1 DAST有机单晶的铁电性能
        4.2.2 DAST有机单晶的局限性
    4.3 DAST薄膜的激光干涉光学测量
        4.3.1 DAST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4.3.2 DAST的压电系数d_(33)测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全有机型DAST-PDMS复合膜的压电器件
    5.1 引言
    5.2 基于DAST-PDMS复合膜的压电器件的制作
    5.3 DAST及其复合膜的表征
        5.3.1 DAST粉末的表征
        5.3.2 DAST-PDMS复合膜的表征
    5.4 DAST-PDMS复合膜的电滞回线
    5.5 DAST-PDMS复合膜的压电性能研究
        5.5.1 DAST-PDMS复合膜产生压电响应的机制
        5.5.2 DAST-PDMS复合膜的压电响应
        5.5.3 DAST浓度对压电响应的影响
        5.5.4 外力对压电响应的影响
    5.6 DAST-PDMS复合膜的压电性能的潜在应用
        5.6.1 DAST-PDMS复合膜的压电堆叠效应
        5.6.2 DAST-PDMS复合膜的输出功率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PDMS/DAST/PDMS三明治多层结构的压电器件
    6.1 引言
    6.2 基于PDMS/DAST/PDMS三明治多层结构的压电器件的制作
    6.3 DAST薄膜的表征
    6.4 PDMS/DAST/PDMS三明治多层结构的电学性能
        6.4.1 PDMS/DAST/PDMS三明治多层结构的介电性能
        6.4.2 PDMS/DAST/PDMS三明治多层结构的电滞回线
        6.4.3 PDMS/DAST/PDMS三明治多层结构的压电性能
    6.5 PDMS/DAST/PDMS三明治多层结构的压电性能提高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DAST的复合薄膜的光电特性调控研究
    7.1 引言
    7.2 基于DAST的二元和三元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7.2.1 基于DAST的复合薄膜的制备
        7.2.2 基于DAST的复合薄膜的表面结构表征
    7.3 基于DAST的复合薄膜的电学调控性能
        7.3.1 二元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质
        7.3.2 三元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质
    7.4 基于DAST的复合薄膜的光学调控性能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多孔离子聚合物基光热转换材料的制备及其太阳能界面蒸发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多孔有机聚合物概述
        1.2.1 超交联聚合物
        1.2.2 自聚微孔聚合物
        1.2.3 共价有机骨架
        1.2.4 共轭微孔聚合物
        1.2.5 共价三嗪骨架
        1.2.6 多孔芳香骨架
        1.2.7 外在多孔分子
        1.2.8 多孔有机牢笼
    1.3 多孔离子聚合物(PIPs)概述
        1.3.1 PIPS的设计与合成
        1.3.2 PIPS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4.2 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咪唑基PIPs光热转换材料制备及其太阳能界面蒸发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与表征
        2.2.1 实验原料
        2.2.2 光热转换材料的制备
        2.2.3 太阳能界面蒸发及耐盐实验
        2.2.4 材料表征
        2.2.5 能量转化效率计算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咪唑基PIPS的结构表征
        2.3.2 咪唑基PIPS的固有性质研究
        2.3.3 咪唑基PIPS的吸光、导热性及表面浸润性研究
        2.3.4 咪唑基PIPS的光热转换性能研究
        2.3.5 咪唑基PIPS的耐盐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联吡啶基PIPs光热转换材料制备及其太阳能界面蒸发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与表征
        3.2.1 实验原料
        3.2.2 光热转换材料的制备
        3.2.3 太阳能界面蒸发及耐盐实验
        3.2.4 材料表征
        3.2.5 能量转化效率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吡啶基PIPS的结构表征
        3.3.2 吡啶基PIPS的固有性质研究
        3.3.3 吡啶基PIPS的表面浸润性、导热及吸光性能研究
        3.3.4 吡啶基PIPS的光热转换性能研究
        3.3.5 吡啶基PIPS的耐盐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芳香基PIPs光热转换材料制备及其太阳能界面蒸发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与表征
        4.2.1 实验原料
        4.2.2 光热转换材料的制备
        4.2.3 太阳能界面蒸发及耐盐实验
        4.2.4 材料表征
        4.2.5 能量转化效率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吡啶基PIPS的结构表征
        4.3.2 吡啶基PIPS的固有性质研究
        4.3.3 吡啶基PIPS的表面浸润性、吸光及导热性能研究
        4.3.4 吡啶基PIPS的光热转换性能研究
        4.3.5 吡啶基PIPS的耐盐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PIPs/中空纤维棉复合光热转换材料制备及其太阳能界面蒸发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与表征
        5.2.1 实验原料
        5.2.2 PIPS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5.2.3 太阳能界面蒸发及耐盐实验
        5.2.4 材料表征
        5.2.5 能量转化效率计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IPS基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5.3.2 PIPS基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及表面化学性质研究
        5.3.3 PIPS基复合材料的导热、吸光及表面浸润性研究
        5.3.4 PIPS基复合材料的光热转换性能研究
        5.3.5 PIPS基复合材料的耐盐性能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论文结论总述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面向分离应用的多孔材料和高性能混合基质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气体分离膜
        1.2.1 气体分离膜研究进展
        1.2.2 气体分离膜原理
        1.2.3 气体分离膜材料
    1.3 混合基质膜
        1.3.1 膜基质材料
        1.3.2 常用填料
    1.4 混合基质膜分离机理及影响因素
        1.4.1 混合基质膜分离机理
        1.4.2 混合基质膜性能影响因素
    1.5 多孔材料简介
        1.5.1 MOFs材料
        1.5.2 POFs材料
        1.5.3 PMCs材料
    1.6 金属-有机骨架膜材料的发展趋势
    1.7 本课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7.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空气-蒸汽刻蚀法构建多级孔金属-有机骨架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MOF材料的制备
        2.2.3 染料吸附实验
        2.2.4 CO_2环加成催化活性试验
        2.2.5 实验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ZIF-8 的介孔结构表征及理论分析
        2.3.2 蒸汽-刻蚀法的通用性
        2.3.3 染料吸附和催化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L@ZIF-8 的官能团效应及混合基质膜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理论计算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3.2 IL@ZIF-8和ZIF-8的合成
        3.3.3 ZIF-8/Pebax~?1657及IL@ZIF-8/Pebax~?1657 MMMs的制备
        3.3.4 实验表征
        3.3.5 膜气体分离性能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IL@ZIF-8 的气体分离性能预测
        3.4.2 IL@ZIF-8和ZIF-8 纳米填料的合成与表征
        3.4.3 MMMs结构表征及其气体分离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位高选择性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HMP的合成
        4.2.3 MPSf和HMP/MPSf的制备
        4.2.4 PVAm/MPSf和 PVAm-HMP/MPSf MMMs的制备
        4.2.5 实验表征
        4.2.6 膜气体分离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MP的合成与表征
        4.3.2 HMP/MPSf MMMs和 PVAm-HMP/MPSf MMMs的制备及表征
        4.3.3 气体分离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优先渗透C_1-C_4碳氢化合物的多孔配位聚合物膜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2 H-PCPs粒子的合成
        5.2.3 PEI/mPSf和 H-PCP/PEI/mPSf MMMs的制备
        5.2.4 实验表征
        5.2.5 膜气体分离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H-PCP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5.3.2 H-PCPs/PEI/mPSf MMMs制备与表征
        5.3.3 气体分离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选择性卤素诱导多孔配位聚合物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6.2.2 5-Cl-PCP的制备
        6.2.3 5-Cl-PCP/PSf MMMs的制备
        6.2.4 实验表征
        6.2.5 膜气体分离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5-Cl-PCP的表征
        6.3.2 5-Cl-PCP/PSf MMMs结构与表征
        6.3.3 气体分离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10)公众参与工程何以可能? ——从工程共同体的视角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何为异质的工程共同体?
    1.2 公众:“缺位”还是“在场”?
    1.3 如何重塑秩序?
    1.4 创新与不足
2. 单一走向多元的工程共同体
    2.1 工程共同体的历史演变
    2.2 当代工程共同体——一个规范的集合
        2.2.1 当代工程共同体的特性
        2.2.2 当代工程共同体的结构
        2.2.3 当代工程共同体的维系
    2.3 危机到来
    2.4 美德与不足
    2.5 转变的发生:走向多元
3. 徘徊在工程共同体内外的公众
    3.1 公众参与工程的发展历程
    3.2 公众参与工程的制度分析
    3.3 公众参与工程的优缺点分析
    3.4 公众何以缺位
    3.5 工程中公众的权利与义务
    3.6 对立的形成:精英与民粹之争
    3.7 影响公众参与工程的因素
4. 扩大的工程共同体:公众纳入后的新秩序
    4.1 冲突的类型与责任协调
    4.2 打通疆界:公众在工程共同体中的多重身份
        4.2.1 作为“人”的公众
        4.2.2 作为技术受用者的公众(T)
        4.2.3 作为行动者的公众(A)
        4.2.4 作为决策者的公众(C)
        4.2.5 公众角色的转变
    4.3 参与秩序的重塑
        4.3.1 T—对理解的影响
        4.3.2 A—对融入的影响
        4.3.3 C—对决策及评估的影响
    4.4 公众何时介入工程
5. 公众参与——一种工程社会治理的方式
    5.1 企业与公众
    5.2 行业学会与公众
    5.3 政府与公众
    5.4 其他方与公众
    5.5 走向协同治理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四、《精细石油化工》2003年报道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硼酸介导的绿色酰胺化反应研究与应用[D]. 梁鸿宁.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复合型铈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刘涛. 兰州大学, 2021(09)
  • [3]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磁性催化剂制备及其液相有机催化反应性能研究[D]. 刘建芳.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4]“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升策略研究[J]. 安锦,张旭,韩雨莲,刘佳宁. 财经理论研究, 2021(03)
  • [5]基于NIPS膜技术碳基膜材料的构建与修饰及其储能性能研究[D]. 刘昊.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6]脲基嘧啶酮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响应性材料研究[D]. 李博.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7]DAST有机压电新材料及光电特性调控研究[D]. 谷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多孔离子聚合物基光热转换材料的制备及其太阳能界面蒸发性能研究[D]. 王菲.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9]面向分离应用的多孔材料和高性能混合基质膜的研究[D]. 贾雪梦.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10]公众参与工程何以可能? ——从工程共同体的视角看[D]. 陈夕朦. 浙江大学, 2020(05)

标签:;  ;  ;  ;  

2003年《精细石化》报告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