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吴越”还是“秦晋”(论文文献综述)
申国卿,胡建平[1](2021)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武术文化自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地域成熟期,以当时主流强国为标志的地域武术版块组成了瑰丽多姿的中国武术体系,使得中国武术既包含中华不同地域的文化特殊性,又呈现民族整体系统的文化同一性。剑器和弓弩代表的春秋战国武器制作水准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吴越宝剑与秦弓工艺反映着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气质,深蕴的武术工匠精神折射出中华文化内敛雄浑的核心竞争力。百家争鸣融汇中国武术的德性文化内涵,赋予中国武术鲜明的武德文化标志。诸子养生思想涵化了中国武术养生文化特色,提升了中国武术德性文化特质,构建出极具生命科学图景的身体文化修炼系统,确立了中国武术恢宏的文化自信气度与厚重的文化自信根基。春秋战国出现的"武侠"群体与"江湖"概念对于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凡此种种皆显示出春秋战国的突出武术史地位,也蕴含当代中华复兴进程的武术发展启迪。
韦婷[2](2021)在《《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文中研究说明《广雅》爲三国魏张揖所撰,该书体例比附《尔雅》,是《尔雅》之後又一部解释词义的训诂之作。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即疏证《广雅》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根据“因声求义”理论指出、系联大量具有音同、音近、音通、音转等通假关系的字组,并据此校订相关传世文献,多有发明,犹爲後人奉爲圭臬。历来对於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并不全面,对《疏证》中具有通假关系的材料也未能穷尽地整理、证实与检讨。本文选取《疏证》(含《补正》)中具有通假关系的异类声素字组爲研究对象,以“新材料”爲切入点,尽量全面地结合传世、出土文献材料对这些字组进行“新证”研究。其中,传世文献以先秦、两汉、魏晋材料爲主,出土文献以战国、秦汉简帛材料爲主,兼及金文、碑刻、铜镜、玺印、兵器及古文字字形等材料。通过本文的“新证”研究,意义有二:一是丰富了传世与出土文献中通假字的研究。本文拓展了《广雅疏证》的研究视野,不仅指出、证实不少新见通假字组,且较爲系统地总结了先秦两汉时期的通假材料、原则、规律及问题。二是本文在多重证据、多种角度上重新检讨与评价了王念孙的声韵理论、音转理论以及因声求义理论。本文通过对346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地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一、王氏在《疏证》中一直将东、冬合韵,王氏晚年分韵二十二部,或基於谐声材料。二、在已标注声韵关系的344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中,主要以双声或叠韵字最多,以同类音转爲次,以异类音转最少。从声韵关系的配合上来看,皆以声韵相近或双声叠韵爲主。从异类声、韵转的分布来看,常用、无例证通假字中的声、韵转规律与王力相同,其声韵部流转的语音条件皆呈反比,而不常用通假字中的声韵部流转没有明显反比关系。三、王氏《疏证》中“因声求义”理论已经脱离了以往随意“音转”的风气,基本严格遵守古声韵系统来系联音义,仅在个别单一音义系联上出现了问题。四、王氏《疏证》中的“转”主要是指声纽相同或相近,韵部相流转,王氏对於“音转”的尺度整体有很好的把握,存在少量滥用“音转”现象。值得注意地是,其中大多特殊音转词,属於受到时、地等因素影响较多的声训词、同源词、方言词、名物词、虚词、连词等等,而小部分零散的声训词、同训词或义近实词的特殊音转现象有待商榷。
施昂[3](2021)在《晚唐五代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文中提出晚唐五代藩镇割据、政局动荡、兵戈不断。在此时代背景下,文人四处游走、被迫迁移,其思想与创作免不了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同时,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本表达体裁,在晚唐五代时期逐渐兴盛。对词学的地理与地域研究的学术史的梳理中可以看到,涉及晚唐五代阶段的研究较少,且鲜少有对此时期的各文学要素的地理分布作系统探讨。因此对晚唐五代词地理分布的梳理很有必要。本文将在“文学地理学”理论的引导下,尝试对晚唐五代词作地理分布现象的梳理。词人籍贯地与活动地的分布及其所受区域文化,能呈现其时词学版图的静态特征与动态流变,从而在空间上勾联南北,在词史的发展上纵向贯通。全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首先回顾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及其理论建构,梳理词学研究中有关地理与地域的研究。其次,阐明晚唐五代词的地理分布与区域文化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最后,介绍全文的研究思路、篇章结构与方法。第一章晚唐五代词人的分布。首先,对晚唐五代词人词作的基本情况包括词人名、分属时期、籍贯地、籍贯地的今属地、词人生卒年、所用词调数、所作词作数、词人的徙任地及有关基本情况的备注如所仕政权等进行梳理。其次,分别对其中分属于晚唐和五代的词人的籍贯作地理分布的列表统计。接着,根据词人仕途流徙析出文人流向表,得出其时的词学版图具有扩散性、南方化及都市向心力的特点,从动态上展现晚唐五代词史的发展。并据此,生成其时的五个文学区系六个区域文学中心。第二章晚唐五代词内容的区域分异。分别对隶属于六个区域文学中心即长安—洛阳—开封、敦煌、成都、长沙一江陵、江都一金陵一杭州、长乐一泉州一兴王府的词人的词作内容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在对文本内容的考察中发现同一区域文学中心中本土或移民词人对于都市等外部环境的感知不同,反映在文本上就呈现出了不同的画面,这一现象在西蜀词人中颇为瞩目。从整体上而言,晚唐五代词在内容上涉及到的地理因素除自然地理外,以地区发展为多。第三章晚唐五代词的区域比较。从地理风貌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水文水系、气候特征及以矿产与动植物资源为代表的自然资源等,地区发展如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教育培养与人才选拔、军事制度与城市建设等以及文学文化渊源的传承等方面对晚唐五代词的区域分异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地理风貌对词人审美情趣与文学选择有熏染与促成作用;地区发展对词的创作有推动和鼓励作用;文学文化渊源上除了佛、道等思想外,中原大唐气象崇文尚武的余韵、蜀中尚“靡丽”的文学传统、荆楚之地“骚怨”传统的回归与超越、六朝以来江南诗性文化的形成与成熟、闽粤岭南流贬文人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各地呈现出了不同的传承风貌。第四章晚唐五代词的地理意象。由于词人之间存在着交流互动、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接受的历来文化传统的同一性使得词人创作的文本内容呈现出趋同。这种相似与趋同性在地理意象的运用与表达上可以显见。于是将晚唐五代词的地理意象粗分为区域意象和地景意象,试图对这些地理意象的意蕴以及差异进行阐释。区域意象包括边地意象、江南意象与荆楚意象;地景意象包括两大都市意象群即长安—洛阳都市意象群、吴越都市意象群,以及巫山意象。
李殊[4](2020)在《清华简所载晋国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华简中记载有大量晋国史事,以《系年》和清华简(七)最为丰富。大部分可与传世文献互补、互证,为充实、完善晋国历史,解决有争议的,尤其是以往史籍记载互有不同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其所记某些史事细节又与传世文献有明显差异,这有利于重新思考相关问题,考证史实真相,辨析史料正误,对晋国史的研究大有裨益。其所记为以往所未见的部分晋国史事,极具价值,为晋国史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打开新的视野。论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为清华简所记晋君史事研究。清华简与传世文献所记重耳流亡史事有两处差异,一为流亡路线,《系年》记载有误。二为至秦时间,应以《系年》和《子犯子余》所记之鲁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年)为宜。重耳流亡最后至秦的原因,与当时的秦晋关系密切相关,学界对此未有过多关注。重耳居秦时的情况,《子犯子余》有不同记载,所刻画的重耳人物形象也更加具体。《晋文公入于晋》对文公宗法、内政、军事三大方面进行的改革举措的记载,可与传世文献相补充、印证,由此获得更为具体的全新的认识。《系年》所记晋灵公即位史事中,关于改立灵公在下葬晋襄公之前和先蔑、士会并未归国参与令狐之战的记载更为符合史实。赵盾在其中毫无踪迹,表明《系年》主题明确的叙事特点及其不同的立场。第二章为清华简所记晋卿史事研究。《子犯子余》中有关狐偃、赵衰的新史料,为确立狐偃在晋文公时期居于首位的政治地位再添旁证。郤克受辱于齐史事,《系年》所记郤克受辱的场合、受辱的原因、受辱之后的动向等史事细节皆与传世文献有异,所刻画的郤克嚣张跋扈的形象较传世文献更甚。《系年》的记载明显参考了《左传》的史料,同时别有其它史料来源。栾盈之乱,《系年》给出的时间坐标为晋平公五年,这一时间很可能是栾祁献馋的时间。第三章为清华简所记晋国战争研究。《系年》以记述晋楚争霸战争为主。其所记城濮之战晋楚双方参战阵营与传世文献有异。晋方参战国的记载应以《系年》为准,但楚方参战国或有误,将“卫”改为“许”,应更符合史实。邲之战晋战败的负责人,《系年》只记赵旃,传世文献则放大至整个晋国的内部矛盾。鄢陵之战晋国的出兵目的,《系年》言为救郑,传世文献则为伐郑,体现出《系年》所依据史料及立场的不同。除晋楚间的战争外,在记述秦晋韩之战、崤之战,齐晋鞌之战、平阴之战、朝歌之战中,《系年》通过战争,清晰勾勒出秦晋、齐晋邦交关系的发展走向,为研究这些战争对秦晋、齐晋关系产生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极具特色与价值。第四章为清华简所记晋国会盟研究。两次弭兵会盟,清华简与传世文献的差异最大,具体到会盟的组织者、参与国、盟约内容等关键内容。应以传世文献的记载为准。断道、湨梁会盟中,《系年》的记载突出了高固逃归对断道会盟进程产生的转折性影响,对高厚逃归的记载为湨梁会盟的研究增添了新的难以解决的疑点,目前应仍以传世文献为正。第五章为清华简所记晋国邦交研究。清华简中充满了对晋与各国邦交关系特点的描绘与凝练性总结,据此可重新观察,并宏观把握晋国邦交的总格局。晋楚邦交关系为晋楚固为怨,交战是两国邦交的主旋律。晋齐关系为齐不服晋,晋齐战争无不体现着这一心理。秦晋关系经历了由“会好”到“执乱”的显着变化。晋与吴、越相继维持着友好的邦交关系,联吴制楚,联越制齐,是晋国邦交战略的成功之处。对清华简所见西周至战国初期的晋国史事进行多角度地考证研究,将极大促进晋国史的研究,同时挖掘其自身的史学价值。作为一部新的史学文献,清华简对研究晋国史乃至春秋史的价值不可估量。
李姗倪[5](2020)在《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所引金文注解的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杨伯峻是二十世纪着名的语言学家,在古籍整理和译注方面卓有建树。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是现代学者研究《左传》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书中注重二重证据法,充分利用传世器和考古工作中新出土的青铜彝器来佐证其注,有关青铜器和金文的注解多达155条,材料丰富,值得进行整理和研究。本文主要针对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一书注解中引用的金文资料进行整理与研究。论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和附录三大部分。绪论简要介绍《春秋左传注》成书过程、影响以及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方法。正文根据注解内容不同分爲六章。第一章爲语词,杨注中有不少引用金文来解释说明语词的例证,本章对这些注释进行研究。第二章至第四章爲国别与人物,针对《春秋左传注》中列举的有关诸侯国和人物的器物进行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如果杨注运用金文的例子恰当,则运用考古类型学和铭文书体简要说明一下该器物的年代,如果杨伯峻列举的例子有误,并非是有关这个国家或人的器物,则给出相应的理由。此外杨注中有不少引用青铜器或铭文来说明礼制、史事的例证,据此分爲五、六章,对杨注所说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文末附有三个附录。附录一爲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所引金文引得,将本文所列金文逐一列表说明其在杨书中的页码、原着录号、《集成》着录号、《铭图》着录号、在本文中的页码。附录二爲杨伯峻所引金文相关书目表,对其引用的金文相关着作进行列表说明。附录三爲着录简称表,说明本文引用铜器铭文的着录书刊。
安邦[6](2019)在《清华简所见晋国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先秦史研究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传世文献不足,以致于有些历史问题在诸文献记载不一或相互矛盾的时候无法得到解决。近年来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下文皆简称《清华简》),为我们解决诸多历史问题提供了帮助,其中《清华简·系年》和《清华简·柒》中有大量有关晋国历史的内容,使我们对春秋时期的这个中原大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纠正和补充传世文献中有关晋国史事的记载,对晋国的历史人物和事迹有更深刻的了解,丰富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对《清华简》中有关晋国历史的内容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晋国史,并加深我们对出土简帛文献资料重要性的认识,推动晋国史的研究。论文将《清华简·系年》和《清华简·柒》中有关晋国历史的内容与传世文献相对照,对《清华简》所涉的晋国史事进行考证,纠正传世文献记载的矛盾之处,补充传世文献记载的不足。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前两章主要论述了《系年》中晋国崛起、争霸、衰落和三晋史事,通过将《系年》与传世文献的记载相对照,明晰了晋国在争霸过程中的起伏,补充和证明了传世文献对晋国史事部分细节的记载,纠正了传世文献对部分晋国史事时间、顺序的记载。后两章主要论述了《清华简·柒》中有关晋国历史的三篇简文,《子犯子余》篇加深了我们对于赵衰和狐偃在晋文公归国过程中作用的认识,并获得了晋文公重耳“处秦三岁”的史实。《晋文公入于晋》篇使我们对晋文公归国后的改革特别是军政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其中通过对晋文公称霸过程的考证,使我们认识到史书记载的“反郑之陴”应该在“城濮之战”前,“伐曹”之后。《赵简子》篇中赵简子与成剸的问答可以看出赵简子对“失政得政”问题的重视,也反映了春秋末期卿大夫主政的历史现状;成剸对赵简子的回答有助于我们对三位先君奢俭历史的认识。第三部分为结语。
廖芳[7](2019)在《《楚辞》今注家的楚语词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五四运动後研究《楚辞》中楚语词的注家作品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类的方法,整理分析了《楚辞》今注家作品中的楚语词研究情况及其研究方法,并对七部作品进行了横纵比较。论文可分为四大部分,即引言、对今注家作品的分章论述、结语和附录。其中第二部分,即对七位今注家作品中的楚语词进行研究的七个章节为论文的重点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起、文献综述、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围绕着目前对《楚辞》中楚语词进行整理研究的文献进行论述。研究材料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筛选注家及其作品的标准,以及按照标准筛选後选择的七位今注家及其代表作;第二部分研究了《楚辞》中楚语词研究的基石,即详细论述了王逸的《楚辞章句》和洪兴祖的《楚辞补注》中的楚语词研究情况。第二部分分为七章,分别对筛选出的七部《楚辞》今注家的代表作进行个体研究。七位注家及其代表作分别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出版的李翘《屈宋方言考》、1963年出版的朱季海《楚辞解故》、1983年出版的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屈赋楚语义疏》和刘永济《屈赋音注详解·屈赋释词》、1985年10月出版的姜亮夫《楚辞通故》、1986年出版的易祖洛《楚辞方言今证》和1990年出版的王泗原《楚辞校释》。七个章节均包括七部注家作品的体例、楚语词的分类整理及其研究方法,评价总结。其中对各个作品中楚语词的整理研究为主要部分,所有楚语词均被分为四部分进行分析,即沿袭前人之研究的词条、驳证前人观点的词条、新论证为楚语词的词条和存疑的词条,其中新论述为楚语词的词条则按照论述方法进行分类研究。结语部分分为两部分,运用图表法,横纵比较研究了七部注家作品的楚语词研究情况及其研究方法。附录部分包括八张表格,包含了王逸、洪兴祖、李翘、姜书阁、刘永济、姜亮夫、易祖洛和王泗原八位注家及其作品中所有的楚语词词条及其具体释义。
段雅丽[8](2019)在《清华简《系年》文献学问题及其史学思想探微》文中指出清华简《系年》以晋楚争霸为主线,记载了西周初年到战国初期的史事,时间跨度大,涉及史事众多,对於补充传世文献史料之不足、佐证先秦史书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目前学界对清华简《系年》的研究多集中在文字考释、内容疏证、体例、成书时间等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有关问题的讨论仍多有值得继续深入的地方;另外,学界对《系年》史学成就等相关问题则关注不足,也有待继续发掘。因此,本文计划从文献学角度出发,对清华简《系年》的撰史风格、作者立场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并对前人关注较少、研究较为薄弱的清华简《系年》史学思想展开系统的讨论。论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清华简《系年》研究现状、选题缘由、研究思路和方法。其中研究现状部分,将学界已有成果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梳理。第二部分是对清华简《系年》文献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对清华简《系年》的作者立场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系年》的成书年代、撰作背景亦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是对清华简《系年》的叙事成就进行探讨。包括对清华简《系年》的叙事特点、清华简《系年》中的“春秋笔法”等问题的讨论。第四部分是对清华简《系年》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成就进行整体挖掘,包括清华简《系年》的天命观、清华简《系年》作者对西周末年天下大势的认识、清华简《系年》对春秋历史的认识、清华简《系年》的反战思想、清华简《系年》的重礼思想、清华简《系年》对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等方面。第五部分为文章的结语,对论文所述各章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文章中的创新之处,并对清华简《系年》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归纳。
任淑莉[9](2019)在《宋元浙江方志文献学研究》文中指出宋元方志处于方志发展的成熟和完备阶段,其中浙江地区方志存量大、质量佳,保存了不少语言、历史、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研究的珍贵材料。目前学界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研究尚不系统,也不够深入。散佚的宋元方志辑佚成果需做较为完备而全面的补辑,方志中的方言资料是反映当地社会历史文化状况的“活化石”,既是一种宝贵的历史文献,又是非常值得整理的语言文字学文献,至今没有人做过整理和考证。论文基于文献学角度,对我国宋、元两代编纂成书的浙江地方志文献(包括18部现存方志(残志)及161部亡佚方志)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界定了研究范围,阐述了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并对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根据历代目录,参考相关方志研究成果,考订取舍,整理《宋元浙江方志存佚总目》;考察了宋元浙江方志的分布特点;对宋元浙江方志名称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宋元浙江方志整体特点。第三部分考察了宋元浙江方志在历代史志目录、补史目录、官书目录、私家目录中的分布情况,系统梳理现存主要目录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着录信息,整理《宋元浙江方志目录着录表》;结合宋元以来各类地理志、史注、类书、文集笔记等,对历代目录着录宋元浙江方志存在的方志误录、作者名号、卷帙及同书异名现象进行了考证。第四部分遍检宋元以来各类文献,综合各家所辑,在刘纬毅辑本75种方志基础上,补辑宋元方志46种,整理《宋元浙江方志辑佚稿》;对刘纬毅《宋辽金元方志辑佚》存在的方志误录,佚文误辑、多辑、漏辑等进行了辩证;对补辑佚文中文献记载互异、内容史实有疑的条目进行了考证。第五部分从时代、体类、地域三个方面,对两宋及元代浙江方志编纂总体情况进行了概述;梳理了浙江方志的作者背景,考察了作者籍贯、时任官职、修志职务等,制成《宋元浙江方志作者一览表》;结合编纂方式、编纂目的、编纂条件及出版经费来源,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编纂特点进行了整体研究;从体裁、篇目结构与文字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对宋元浙江方志编纂体例进行了考察;以宋元“四明六志”为例,探讨了续修方志体例的继承与发展。第六部分是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专题。论文以现存18部宋元浙江方志与所辑1543条佚文为文本范围,对宋元浙江方志中334个方言词进行了辑录、考释;结合古今书证,考察方言词的历史源流嬗变,追溯较早源头、文献用例、通行地域等。
胡倩[10](2018)在《五代墓志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墓志是指放在墓中、刻有逝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自古以来备受学者关注。但就目前来说,学界对魏晋南北朝、唐代等墓志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而针对五代墓志的研究极少,五代墓志蕴含的较大价值亟待发掘与探讨。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大力推进,越来越多的五代墓志铭得以面世,笔者搜罗了除前人已整理墓志之外的五代墓志共一百多方,凡十万余字,试图补充五代史料的不足。在广泛搜寻、收集、整理五代墓志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出土墓志和正史、传世文献、文学作品等相结合、共时与历时、横向与纵向考察相结合、数据统计与对比分析相结合、具体分析与宏观总结相结合、文学理论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理论相结合等方法,对五代墓志进行详细分类,探寻其蕴含的文体特点、社会和文学背景、文学意义、女性形象和思想文化价值,试图展现五代时期的文学、历史、社会、思想和文化全貌。正文分为七大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明确墓志这一研究主题,综述五代墓志的研究情况,指出五代墓志较大的研究价值,并介绍本文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存在困难与注意事项。第一章对从古至今关于五代墓志的着录情况进行详细叙述,这主要包括古代金石学家的目录、近代学者的书籍和现当代大型墓志目录和集释所着录的五代墓志。在此基础上,指出周阿根《五代墓志汇考》一书失收的2011年之前面世的五代墓志,对2011年之后的五代墓志则进行全面辑补,终于使得五代墓志的总数量达到了四百多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录文、标点和整理,这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充实的材料基础。第二章对五代墓志进行命名、志主、撰者、结构等方面的分类。从命名上,五代墓志分为多种情况,反映出时人崇尚祖先、官位、郡望的观念、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以及儒释道三教并存的社会状况。从志主上,可分为男性志主、女性志主、男女合志等情况,涉及的志主阶层、社会身份十分多样。从撰者上,五代墓志包括亲属所撰;友人、乡邻、门吏、弟子等所撰;乡贡进士、职业撰写人等善文者所撰;奉诏者所撰;释氏所撰这几种情况,墓志撰者的构成和撰写缘由均十分复杂。从结构上,五代墓志包括有志无铭和前志后铭两类,结构基本比较固定。第三章概括了五代墓志在语体、叙述特征、表现手法、审美风格等方面的特征及其在继承前代墓志特征基础上所作的创新之处。从语体特征上,五代时期墓志呈现出明显的骈俪化现象,将骈体再次推向高峰,但同时又存在韵散骚体兼行的局面,此期产生了许多韵散结合的墓志佳篇。从叙述特征上,此期墓志叙述篇幅明显增长,利于内容的丰富,开宋代墓志长篇的先河;叙述结构采用倒叙、插叙等灵活多样结构,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文学性;叙述内容上涉及志主的艺术才能、个性魅力等方面,并逐渐增多了对文章着作的介绍,出现撰者“自我表白”普遍化的崭新特点,体现了此期多样的墓志撰写理由,更加接近宋代墓志中大量记载撰写理由的特点;另外,五代墓志叙述家人时更出现了大量孙辈。从表现手法上,五代墓志铭继承唐代墓志铭的优良传统,实现了叙事、议论、抒情的综合运用。大量运用史传笔法,议论趋势明显增强,用对话勾勒场景,积极通过细节展示人物性格,通过侧面描写烘托人物个性特征,墓志写作中孕育着极强的生机活力。从审美风格上,五代墓志一方面真情流露、感人肺腑,另一方面,由于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大量典故等的使用而显得庄严肃穆、典雅宏深,同时,还由于委婉语的使用显得含蓄婉转、意蕴凄凉,此外,五代墓志还利用虚构夸张的手法和意象性的语言,形成奇幻怪诞、虚实并存的审美风格,大大增强了墓志的文学性。第四章主要探讨五代墓志产生的社会和文学背景。社会历史背景上,五代墓志作为五代时期的产物,与当时丧葬思想、孝道观念、“三不朽”思想以及统治者的许可提倡密切相关,体现出独特的社会风貌。文学背景上,达到鼎盛时期的唐代墓志为五代时期的墓志铭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此期的文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前提;唐代以及前代的其他文体样式也对五代墓志产生或隐或显的影响;唐代古文运动衰落后的骈体复炽导致五代墓志语言骈俪化趋势明显,骈体比重增加。第五章探讨了五代墓志铭的文学意义。从纵向来看,它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继承了唐代文学和墓志在结构、内容、表达技巧上的优秀传统,扩大了墓志表现的内容,呈现出自身的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完成了这一文体由唐到宋的过渡,同时影响了宋初墓志的骈俪化,继而引起宋代文人的反骈化,开启古文运动的新路程,在各方面为宋代墓志创作打下坚实基础,并且还与当时的文学风尚结合在一起影响了北宋初期的整个文坛。从横向上看,五代墓志反映了同时代文学骈俪唯美化、史传化、传奇化的潮流特征。此外,它还显示了代表作家的典型示范作用,并对考证五代文人和知识分子的生平事迹具有巨大的意义。最后,笔者就五代墓志中出现的模式化写作、美化和“谀墓”现象进行了反思。第六章主要对五代墓志铭中的女性形象加以研究。笔者论述了历代女性墓志铭的书写情况及其意义,对五代墓志中的女性加以分类,并对此期女性的外貌标准、道德要求、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夫妻关系、思想状态、文学艺术才干、宗教信仰、择偶标准、早逝现象等展开全面探讨,总结五代墓志所体现女性观的传统与进步之处,并探讨其形成原因,以期展现此期女性的生存状态及社会地位。第七章主要探讨了五代墓志的思想文化价值。这主要包括五代时期的丧葬习俗及其所体现的宗族观念、孝道观念、厚葬观念以及宗教思想影响;时人信仰中的儒释道三教并存现象及其原因;五代孝道观念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崇尚原因;五代时期的等级观念等。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初衷及成就、存在的可商榷内容及本文的不足。
二、“吴越”还是“秦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吴越”还是“秦晋”(论文提纲范文)
(1)春秋战国时期的武术文化自信(论文提纲范文)
1 穿越时空的地域武术文化光辉 |
1.1 春秋战国与中国地域武术文化 |
1.2 春秋战国的地域武术文化特征 |
1.3 地域武术特征与文化自信因子 |
2 剑器折射的中华传统工匠精神 |
2.1 领先世界的春秋战国制剑工艺 |
2.2 春秋战国铸剑名师的不朽匠心 |
2.3 春秋战国工匠精神与武术发展 |
3 百家争鸣与传统武德文化发展 |
3.1 春秋战国时期武德意识的出现 |
3.2 百家争鸣与中华武术德性内涵 |
3.3 诸子养生思想与武术德性特质 |
4 武侠江湖与中华民族文化气质 |
5 结语:从春秋战国到当代中华复兴 |
(2)《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上编 |
绪论 |
第一节 《广雅》与《广雅疏证》 |
一、《广雅》概况 |
二、《广雅疏证》概况 |
第二节 《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解题 |
一、“通假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
二、通假字与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
三、“新证”界定 |
第三节 《广雅疏证》研究现状回顾 |
一、王氏的音韵学、音转理论研究回顾 |
二、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与实践情况回顾 |
三、“新证”研究回顾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使用材料范围 |
一、研究对象 |
二、使用材料范围 |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广雅疏证》语音关系新证概况 |
第一节 王念孙的声韵理论概述 |
第二节 《广雅疏证》中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三节 《广雅疏证》中不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不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不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四节 《广雅疏证》中无例证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无例证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二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 |
第一节 “因声求义”理论溯源 |
第二节 从“新证”看《疏证》对“因声求义”的实践 |
一、从“新证”看王氏疏证连词 |
二、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虚词 |
三、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名物词 |
四、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同源字 |
五、从“新证”看王氏指出的通假字 |
六、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音义相近字 |
第三节 王念孙“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得失 |
一、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成就 |
二、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不足 |
第三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音转”理论 |
第一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声转研究 |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声转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声转分析 |
第二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韵转研究 |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韵转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韵转分析 |
第三节 从“新证”看《广雅疏证》中的“转”语 |
一、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二、不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三、无例证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第四节 王氏音转理论与实践的得失 |
结语 |
下编 |
表一:《广雅疏证》(含《补正》)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
表二:《广雅疏证》(含《补正》)不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
表三:《广雅疏证》(含《补正》)无例证通假字一览表 |
三十韵部条目索引 |
音序索引 |
引用材料简称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晚唐五代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晚唐五代词人的分布 |
第一节 晚唐五代词人的籍贯分布 |
一 晚唐五代词人词作的基本情况 |
二 晚唐词人的籍贯分布 |
三 五代词人的籍贯分布 |
第二节 文人流向与区系文学中心的形成 |
一 文人流向分布 |
二 区系文学中心的形成 |
(一)扩散性 |
(二)南方化 |
(三)都市向心力 |
第二章 晚唐五代词内容的区域分异 |
第一节 长安—洛阳—开封区域文学中心 |
一 创作内容涉及秦晋地理景观 |
二 创作内容反映秦晋地区发展与都市生活 |
第二节 敦煌区域文学中心 |
第三节 成都区域文学中心 |
一 创作队伍渐趋西蜀“本土化” |
二 创作内容涉及巴蜀地理风貌 |
三 创作内容反映成都都市生活 |
第四节 江都一金陵一杭州区域文学中心 |
一 创作内容涉及江南风物 |
二 创作内容反映吴越地区发展 |
第五节 其他区域文学中心 |
一 长沙一江陵区域文学中心 |
二 长乐一泉州一兴王府区域文学中心 |
第三章 晚唐五代词的区域比较 |
第一节 地理风貌对词人审美情趣与文学选择的熏染与促成 |
一 地理位置:勾联中西南北,吸引四方来客 |
二 地形地貌与水文水系:峰峦叠嶂、雄峻开阔与沟渠纵横、奇丽婉转 |
三 气候特征:伤春悲秋又兼夜雨绵绵 |
四 自然资源 |
(一)矿产资源:金、银、铜中的“富贵气”与“铁”骨铮铮 |
(二)动植物资源:花草簇拥下的艳丽风情与江河湖海间的渔隐思想 |
第二节 地区发展对晚唐五代词创作的推动和鼓励 |
一 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 |
二 教育培养与人才选拔 |
三 军事制度与城市建设 |
第三节 文学文化渊源对晚唐五代词内容与风格的承启 |
一 各区系承载文学渊源的不同 |
(一)中原大唐气象崇文尚武的余韵 |
(二)蜀中尚“靡丽”的文学传统 |
(三)荆楚之地“骚怨”传统的回归与超越 |
(四)六朝以来江南诗性文化的形成与成熟 |
(五)闽粤岭南流贬文人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
二 文化思想传播交流的影响 |
第四章 晚唐五代词的地理意象 |
第一节 区域意象 |
一 边地意象:忠勇无畏与切切相思 |
二 江南意象:丽景乐游与淡淡闲愁 |
三 荆楚意象:烟水浩渺与凄艳感伤 |
第二节 地景意象 |
一 长安—洛阳都市意象群 |
二 吴越都市意象群 |
三 巫山意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清华简所载晋国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华简所记晋君史事 |
第一节 重耳流亡 |
第二节 文公改革 |
第三节 灵公之立 |
小结 |
第二章 清华简所记晋卿史事 |
第一节 狐、赵二卿族政治地位对比 |
第二节 《系年》所记郤克形象分析及郤氏势力的扩张 |
第三节 《系年》所记栾盈之乱与晋卿斗争的新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清华简所记晋国战争 |
第一节 晋楚战争 |
第二节 秦晋战争 |
第三节 晋齐战争 |
小结 |
第四章 清华简所记晋国会盟 |
第一节 弭兵会盟 |
第二节 断道、湨梁会盟 |
小结 |
第五章 清华简所记晋国邦交 |
第一节 晋楚固为怨 |
第二节 齐不服晋 |
第三节 秦晋会好、执乱 |
第四节 晋吴为好 |
第五节 晋越为好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所引金文注解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说明 |
绪论 |
一、《春秋左传注》成书过程及其影响 |
二、本文研究背景和方法 |
第一章 语词 |
一、元妃 |
二、元年 |
三、不庭 |
四、有成 |
五、飨 |
六、正卿 |
七、五侯 |
八、啓 |
九、子、女 |
十、成周 |
十一、所 |
十二、谷 |
十三、嬴 |
十四、工?、攻吴等吴国自称 |
十五、钺(越) |
十六、成劳 |
十七、宣榭 |
十八、舆师 |
十九、大政 |
二十、集 |
二一、光啓 |
二二、林钟 |
二三、宗子 |
二四、柔远能迩 |
二五、土田陪敦 |
二六、皇祖 |
二七、簠 |
二八、余一人 |
第二章 国别与人物(1) |
一、宋国 |
二、邾国 |
三、郑国 |
四、纪国 |
五、夷国 |
六、卫国 |
七、鲁国 |
八、陈国 |
九、杞国 |
十、蔡国 |
十一、邢国 |
十二、郕国 |
十三、晋国 |
十四、滕国 |
十五、戴国 |
十六、薛国 |
十七、许国 |
十八、郜国 |
第三章 国别与人物(2) |
十九、芮国 |
二十、秦国 |
二一、州国 |
二二、邓国 |
二三、黄国 |
二四、梁国 |
二五、虞国 |
二六、绞国 |
二七、周王卿士 |
二八、郳国(小邾国) |
二九、齐国 |
三十、遂国 |
三一、徐国 |
三二、燕国 |
三三、霍国 |
三四、阳国 |
三五、江国 |
三六、舒国 |
三七、鄫国 |
三八、厉国 |
第四章 国别与人物(3) |
三九、须句国 |
四十、毛国 |
四一、雍国 |
四二、毕国 |
四三、蒋国 |
四四、鄀国 |
四五、夔国 |
四六、会国 |
四七、楚国 |
四八、沈国 |
四九、六国 |
五十、杜国 |
五一、百濮 |
五二、莱国 |
五三、唐国 |
五四、吕国 |
五五、邿国 |
五六、铸国 |
五七、吴国 |
五八、越国 |
第五章 礼制 |
一、军队制度 |
二、射礼 |
三、册命礼 |
四、献俘礼 |
五、乐制 |
六、赏赐制度 |
七、飨燕礼 |
第六章 史事 |
一、中子化盘——楚简王伐莒 |
二、何尊——成王迁於雒邑 |
三、楚王迁都——楚王酓章钟 |
四、六年琱生簋——召穆公作《常棣》 |
五、叔夷钟——齐国灭莱 |
六、嗣土簋——殷墟之封 |
附录一: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所引金文引得 |
附录二:杨伯峻所引金文相关书目表 |
附录三:着录简称表 |
参考文献 |
A.普通图书 |
B.学位论文 |
C.期刊、集刊、专着、会议论文中析出文献 |
D.电子文献 |
(6)清华简所见晋国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传统晋国史研究 |
二、《清华简》中晋国史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系年》中晋国崛起与争霸史事研究 |
第一节 晋文侯勤王与晋国的崛起 |
第二节 骊姬乱晋与晋文公出亡 |
一、骊姬乱晋 |
二、惠公继立与韩之战 |
三、文公流亡 |
第三节 晋文襄主政与晋国的称霸 |
一、晋文公主政与晋国称霸 |
二、晋襄公主政与崤之战 |
第四节 楚国崛起与晋国霸业的中衰 |
一、晋灵公继位风波 |
二、秦晋新冲突 |
三、晋楚相争与郑之战 |
第五节 东征南略与晋国霸业的复兴 |
一、晋景公的东略与鞌之战 |
二、晋厉公的南略与鄢陵之战 |
第二章 《系年》中晋国衰落与三晋活动史事研究 |
第一节 晋楚言和与晋国霸业的衰落 |
一、晋国霸业的艰难延续 |
二、晋楚言和 |
第二节 晋楚势衰与吴越的崛起 |
一、召陵会盟与晋国霸业的丧失 |
二、晋与吴越关系 |
第三节 三晋史事 |
一、晋与越国关系 |
二、三晋伐齐 |
第三章 晋文公及其相关事迹研究 |
第一节 《子犯子余》篇解析 |
一、释文与集释 |
二、《子犯子余》所涉历史问题研究 |
三、小结 |
第二节 《晋文公入于晋》篇解析 |
一、释文与集释 |
二、《晋文公入于晋》所涉历史问题研究 |
三、小结 |
第四章 《赵简子》及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释文与集释 |
第二节 《赵简子》所涉历史问题研究 |
一、赵简子其人 |
二、《赵简子》所涉晋国国君史事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楚辞》今注家的楚语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材料 |
(一)今注家的代表作 |
(二)《楚辞》中楚语词研究的基石 |
1.王逸《楚辞章句》 |
2.洪兴祖《楚辞补注》 |
四、研究方法 |
(一)统计分类法 |
(二)比较法 |
(三)图表法 |
第一章 1925年李翘《屈宋方言考》 |
一、《屈宋方言考》的基本体例 |
二、《屈宋方言考》的词条 |
(一)沿袭前人之研究的词条 |
(二)李翘论证为楚语的词条 |
(三)驳证前人观点的词条 |
三、《屈宋方言考》楚语词论证方法 |
(一)异体字论证法 |
(二)音义论证法 |
(三)文献论证法 |
1.文献直证法 |
2.“一作”论证法 |
四、小结 |
第二章 1963 年朱季海《楚辞解故》 |
一、《楚辞解故》的基本体例 |
二、《楚辞解故》的词条 |
(一)沿袭前人之研究的词条 |
(二)新论述的词条且为後人所引用的词条 |
(三)新论证为楚语词且为朱季海独有的词条 |
(四)驳证前人观点的词条 |
三、《楚辞解故》楚语词论证方法 |
(一)异体字论证法 |
(二)文献论证法 |
1.文献直证法 |
2.引楚书法 |
3.“一作”法 |
(三)音义论证法 |
(四)现代方言印证法 |
四、小结 |
第三章 1983 年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屈赋楚语义疏》 |
一、《屈赋楚语义疏》的基本体例 |
二、《屈赋楚语义疏》的词条 |
(一)沿袭前人之研究的词条 |
(二)驳证前人观点的词条 |
(三)姜书阁论证为楚语的词条 |
(四)存疑的词条 |
三、《屈赋楚语义疏》楚语词论证方法 |
(一)文献论证法 |
(二)音义论证法 |
(三)异体字论证法 |
四、小结 |
第四章 1983 年刘永济《屈赋音注详解·屈赋释词》 |
一、《屈赋释词》的基本体例 |
二、《屈赋释词》的词条 |
(一)沿袭前人之研究的词条 |
(二)驳证前人观点的楚语词词条 |
(三)刘永济论证为楚语的词条 |
三、小结 |
第五章 1985 年姜亮夫《楚辞通故》 |
一、《楚辞通故》的基本体例 |
二、《楚辞通故》的词条 |
(一)沿袭前人之研究的词条 |
(二)姜亮夫论证为楚语的词条 |
(三)存疑的词条 |
三、《楚辞通故》楚语词论证方法 |
(一)文献论证法 |
1.文献直证法 |
2.引楚书法 |
3.“独用”论证法 |
(二)现代方言论证法 |
(三)异体字论证法 |
(四)音义论证法 |
(五)楚俗论证法 |
四、小结 |
第六章 1986 年易祖洛《楚辞方言今证》 |
一、《楚辞方言今证》的基本体例 |
二、《楚辞方言今证》的词条 |
(一)沿袭前人之研究的词条 |
(二)驳证前人观点的词条 |
(三)易祖洛论述为楚语的词条 |
三、《楚辞方言今证》楚语词论证方法 |
(一)文献论证法 |
1.文献直证法 |
2.“一作”法 |
(二)异体字论证法 |
(三)音义论证法 |
四、小结 |
第七章 1990 年王泗原《楚辞校释》 |
一、《楚辞校释》的基本体例 |
二、《楚辞校释》的词条 |
(一)沿袭前人之研究的词条 |
(二)驳证前人观点的词条 |
(三)王泗原论述为楚语的词条 |
(四)存疑的词条 |
三、小结 |
结语 |
一、总体概况 |
二、论证方法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B:注家作品中的楚语词表 |
表 1:王逸《楚辞章句》中的楚语词表 |
表 2:洪兴祖《楚辞补注》中的楚语词表 |
表 3:李翘《屈宋方言考》中的楚语词表 |
表 4: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屈赋楚语义疏》中的楚语词表 |
表 5:刘永济《屈赋音注详解.屈赋释词》中的楚语词表 |
表 6:姜亮夫《楚辞通故》中的楚语词表 |
表 7:易祖洛《楚辞方言今证》中的楚语词表 |
表 8:王泗原《楚辞校释》中的楚语词表 |
(8)清华简《系年》文献学问题及其史学思想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清华简《系年》研究现状述评 |
第二节 选题缘由、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华简《系年》文献学基本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清华简《系年》的成书背景、撰作年代 |
第二节 清华简《系年》的作者立场问题 |
第三节 清华简《系年》的体例 |
第二章 清华简《系年》的叙事研究 |
第一节 清华简《系年》的叙事特点 |
第二节 《系年》与《左传》刻画人物之手法的比较 |
第三节 清华简《系年》的“春秋笔法” |
第三章 清华简《系年》的史学思想 |
第一节 清华简《系年》的天命观 |
第二节 清华简《系年》对西周末年天下大势的认识 |
第三节 清华简《系年》对以晋楚争霸为主线的春秋历史的认识 |
第四节 清华简《系年》的反战思想 |
第五节 清华简《系年》的重礼思想 |
第六节 清华简《系年》对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9)宋元浙江方志文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一)为宋元历史、自然、社会各方面研究提供方志文献依据 |
(二)为宋元语言及方言研究提供新语料 |
(三)为新方志的编纂和中国方志史的编写提供经验和资料 |
三、研究现状 |
(一)宋元浙江方志的整理 |
(二)宋元浙江方志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考证法 |
(二)统计分析法 |
(三)比较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一)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系统文献学考察 |
(二)对宋元浙江方志的全面补辑和佚文校勘 |
(三)首次关注宋元方志中的方言材料,拓展学术视野 |
(四)研究成果创新 |
第一章 宋元浙江方志概况 |
第一节 宋元浙江方志数量 |
第二节 宋元浙江方志名称 |
第三节 现存宋元浙江方志提要 |
第四节 宋元浙江方志特点 |
第二章 宋元浙江方志着录研究 |
第一节 宋元浙江方志在历代目录的分布 |
第二节 宋元浙江方志着录考 |
一、方志误录 |
二、作者名号 |
三、方志卷帙 |
四、同书异名 |
第三章 宋元浙江方志辑佚 |
第一节 辑佚原则与方法 |
一、辑佚原则 |
二、辑佚方法 |
第二节 《宋辽金元方志辑佚》辩证 |
第三节 《宋元浙江方志集成》辨误 |
第四节 宋元浙江方志补辑与考证 |
第四章 宋元浙江方志编纂研究 |
第一节 总体概况 |
一、两宋浙江方志编纂概况 |
二、元代浙江方志编纂概况 |
第二节 编纂群体研究 |
一、作者数量与修志模式 |
二、职务分工及特点 |
三、修志群体的身份构成 |
第三节 编纂特点与刊刻 |
一、资料收集与编纂方式 |
二、编纂目的 |
三、编纂条件 |
四、出版经费来源 |
第四节 编纂体例及特点 |
一、宋元浙江方志体例情况 |
二、宋元浙江方志体例特点 |
三、续修方志体例的继承与发展 |
第五章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专题 |
第一节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词的搜集与整理 |
一、方志直接注明引用文献方言材料 |
二、利用判定标记提取方志活方言 |
三、参照前代及同代文献勾稽方言词 |
第二节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词的考释方法 |
第三节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词考释 |
一、方志引文献方言词考释 |
二、方志引活方言词考释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宋元浙江方志辑佚稿》 |
凡例 |
方志目录 |
(一)临安府(今浙江杭州) |
(二)嘉兴府(今浙江嘉兴) |
(三)安吉州(今浙江湖州) |
(四)建德府(今浙江建德) |
(五)婺州(今浙江金华) |
(六)绍兴府(今浙江绍兴) |
(七)庆元府(今浙江宁波) |
(八)瑞安府(今浙江温州) |
(九)台州(今浙江临海) |
(十)衢州(今浙江衢州) |
(十一)处州(今浙江丽水) |
附录二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词表(参照文献勾稽)》 |
附录三 《宋元浙江方志记音词表》 |
附录四 《宋元浙江方志俗语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五代墓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墓志 |
第二节 五代墓志研究情况综述 |
一、古代研究情况 |
二、现当代研究情况 |
第三节 五代墓志的研究价值 |
一、文献价值 |
二、文学价值 |
三、史学价值 |
四、文化价值 |
五、学术研究价值 |
第四节 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过程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存在困难与注意事项 |
一、本文存在的困难 |
二、需要注意的事项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五代墓志的着录及辑补 |
第一节 古代、近代着录 |
第二节 现当代着录 |
第三节 五代墓志辑补 |
一、2011年之前 |
二、2011年之后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五代墓志的分类 |
第一节 五代墓志的命名分类及意蕴 |
一、五代墓志的命名 |
二、五代墓志命名中的意蕴 |
第二节 五代墓志的志主分类 |
一、男性志主 |
二、女性志主 |
三、男女合志 |
第三节 五代墓志的撰者 |
一、亲属所撰 |
二、友人、乡邻、门吏、弟子等所撰 |
三、乡贡进士、职业撰写人等善文者所撰 |
四、奉诏而撰 |
五、释氏所撰 |
第四节 五代墓志的结构 |
一、有志无铭 |
二、前志后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五代墓志的文体特征 |
第一节 五代墓志的语体特征 |
一、骈文俪句、繁复华靡 |
二、骈散骚体,深情悠长 |
三、散体语言、灵活自然 |
第二节 五代墓志的叙述特征 |
一、叙述篇幅明显变长 |
二、叙述结构灵活多变 |
三、叙述内容丰富多样 |
第三节 五代墓志的表现手法 |
一、加强议论化 |
二、引入对话 |
三、细节描绘 |
四、侧面烘托 |
第四节 五代墓志的审美风格 |
一、真情流露、感人肺腑 |
二、庄严肃穆、典雅宏深 |
三、委婉含蓄、意蕴凄凉 |
四、奇幻怪诞,虚实并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五代墓志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五代墓志产生的社会背景 |
一、重视厚葬 |
二、孝道观念 |
三、“三不朽”思想 |
四、统治者的许可提倡 |
第二节 五代墓志的文学背景 |
一、唐代墓志的兴盛 |
二、唐代其他文体的影响 |
三、唐代古文运动的衰落和骈体复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五代墓志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
一、对宋代墓志文的影响 |
二、对宋代其他文体的影响 |
第二节 反映同时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
一、骈俪唯美化 |
二、史传化 |
三、传奇化 |
第三节 显示代表作家的典型示范作用 |
第四节 利于考证文人生平事迹 |
一、江文蔚生平考证 |
二、窦俨生平考证 |
三、程紫霄生平考证 |
第五节 五代墓志创作反思 |
一、模式化严重的弊端 |
二、美化和“谀墓现象”大量出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五代墓志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第一节 历代女性墓志铭和五代女性墓志铭书写概况 |
第二节 五代墓志铭中的女性形象分类 |
一、皇室女性 |
二、官员夫人 |
三、下层社会女性 |
第三节 五代墓志铭所体现的女性观 |
一、具有传统色彩的女性观 |
二、此期女性观的进步之处 |
三、此期女性观形成的原因 |
第四节 五代墓志铭反映的女性其他方面 |
一、五代女性的宗教信仰 |
二、五代女性的择偶标准变化 |
三、五代女性的早逝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五代墓志中的思想文化研究 |
第一节 五代墓志中的丧葬习俗及观念研究 |
一、五代时期的丧葬习俗 |
二、五代丧葬习俗所体现的观念 |
第二节 五代时期的时人信仰 |
一、儒释道三教合流 |
二、五代时期“三教合流”的原因 |
第三节 五代时期的孝道观念 |
一、孝道观念的体现 |
二、此期崇尚孝道的原因 |
第四节 五代时期的等级观念 |
一、死亡称呼不同 |
二、墓志等规模不同 |
三、志主逝后所获吊唁、辍朝、赗赙等礼遇不同 |
四、男尊女卑的地位不同 |
本章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的初衷及成果 |
第二节 本文写作中的可商榷内容 |
一、墓志反映的阶层区别问题 |
二、墓志反映的地域差别问题 |
三、墓志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差别问题 |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 |
附录一:五代墓志辑补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吴越”还是“秦晋”(论文参考文献)
- [1]春秋战国时期的武术文化自信[J]. 申国卿,胡建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1(10)
- [2]《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D]. 韦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3]晚唐五代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D]. 施昂.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清华简所载晋国相关问题研究[D]. 李殊.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所引金文注解的整理与研究[D]. 李姗倪. 吉林大学, 2020(08)
- [6]清华简所见晋国历史研究[D]. 安邦.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楚辞》今注家的楚语词研究[D]. 廖芳.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清华简《系年》文献学问题及其史学思想探微[D]. 段雅丽. 西南大学, 2019(01)
- [9]宋元浙江方志文献学研究[D]. 任淑莉.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五代墓志文研究[D]. 胡倩. 厦门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