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唇、面颊长期无痛性肿胀(论文文献综述)
刘璐[1](2021)在《磨牙区即刻牙种植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讨磨牙区即刻牙种植的可行性,为磨牙区即刻牙种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要求行即刻牙种植治疗的197例患者中,按照本研究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35颗患牙(上颌磨牙18颗,下颌磨牙17颗),常规行CBCT测量分析,确定治疗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术式采用微创拔牙,颊侧黏骨膜纵行切开,继切开患牙近远中龈谷黏膜,沿骨膜深面翻起颊侧黏骨膜瓣,继剥离腭(舌)侧附着龈。修剪颊腭(舌)侧黏骨膜表面的炎性组织,彻底铲除搔刮打磨干净牙槽窝骨壁表面炎性组织。选择正确的三维位置,用自制牙科种植定位骨凿于正确的三维位置定点,改用小球钻在该位置初级备洞,然后用先锋钻或骨扩张器或summer’s骨凿逐级备洞制备种植窝,按术前设计所选择种植体在正确的三维位置植入,扭矩大于35N·cm。选择并安装合适直径和高度的愈合基台,颊侧牙龈黏骨膜瓣复位并紧密围绕愈合基台严密缝合,关闭牙槽窝创口,术后10天拆除缝线。牙种植体植入术后3个月或6-8个月(下颌磨牙区3个月;上颌磨牙区行内提升则需6-8个月)进行永久性冠修复,永久修复后1年随访。统计永久修复后1年的牙种植体存留率;拍摄锥形束CT(CBCT),测量牙槽骨量变化数据,对比观察牙种植体颊舌侧骨宽度、骨高度在手术当天(T1),术后修复时(T2)以及永久修复1年后(T3)的骨量变化;统计永久修复后1年的患者主观满意度(VAS)。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数据分析,所有的计量数据都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研究结果:35颗患牙均成功实施了翻瓣不植骨非埋入式愈合的即刻牙种植,种植体植入时扭矩平均值为42.79±5.70N·cm,均达到了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术后软组织创口均一期愈合,修复前CBCT显示所有种植体与牙槽窝骨壁均产生了良好的骨结合,并按期完成永久修复。永久性修复后1年无一例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或修复体松动脱落,种植体存留率100%。T2相对于T1,牙槽嵴顶-种植体平台垂直距离(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颊侧P=0.035,舌侧P=0.037)。骨缺损间隙的垂直距离(D-R)差异有统计学差异(颊侧P=0.000,舌侧P=0.000)。颊舌侧骨缺损最大处的外侧骨壁(OC)至种植体表面(S)的水平距离(OC-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颊侧P=0.038,舌侧P=0.029)。T3相对于T2,C-R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颊侧P=0.033,舌侧P=0.035)。D-R的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颊侧P=0.65,舌侧P=0.38)。OC-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颊侧P=1.21,舌侧P=0.97)。T1时磨牙区即刻牙种植周围的骨缺损间隙为2.74±0.51mm,最大骨缺损4.8mm,T2时,基本被新骨充填。受试者视觉测量尺(VAS)均值为8.71±1.05;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1、微创拔牙,颊侧牙龈粘骨膜切开翻瓣,跳跃间隙不植骨,非埋入式愈合方法可行,临床治疗效果满意。2、颊侧牙龈粘骨膜切开翻瓣、拔除病灶牙后彻底清除牙龈粘骨膜及牙槽窝骨壁表面的炎性肉芽组织,是确保种植体植入后牙槽窝良好愈合的生物学基础,本研究病例100%完成永久修复且修复后1年无边缘骨吸收、跳跃间隙骨化,受益于拔牙后彻底清除软硬组织表面的炎性组织及牙龈粘骨膜瓣紧密围绕愈合基台严密缝合关闭牙槽窝创口,使拔牙窝及种植体在无外界干扰的条件下自然愈合,确保了磨牙区即刻牙种植的成功率。3、使用自制的牙科种植定位骨凿和小球钻在正确的三维位置定位,然后使用专用牙种植窝制备器械制备种植窝,本研究种植体植入后的扭矩力均大于35 N·cm,达到了种植体良好愈合的初期稳定性。
王家悦[2](2021)在《黄褐斑证素与皮损表现的关联性及中药干预的数据挖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黄褐斑患者临床资料的收集,初步探讨黄褐斑中医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分布情况,及证素之间的组合规律,分析黄褐斑患者面部皮损表现与中医证素的关联性;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张丰川教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诊疗黄褐斑提供理论依据和辨证参考。材料与研究方法:1.通过对有关黄褐斑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文献进行调研,整体评述自古以来传统医学对黄褐斑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并结合《证素辨证学》的《证候辨证素量表》设计黄褐斑临床调查表。2.随机收集2018年9月—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皮肤科门诊的黄褐斑初诊患者共207例,符合黄褐斑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版),拍照记录患者皮损情况,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证素相关四诊信息、皮损表现及中药处方。3.将调查的全部内容录入Excel表,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探求黄褐斑证素分布特点及其与黄褐斑皮损表现的相关性;对张丰川教授治疗黄褐斑诸方组方用药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结果:1.中医证素结果:(1)病位证素:分布按照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肾、脾、心、小肠、胆、胃、肺、胸膈(上焦)、少腹(下焦)、表、里、半表半里。病位证素多复合出现,其复合频率(≥10)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肝)、(脾+肾)、(脾+肝)、(心+肾)、(心+肝)。(2)病性证素:分布按照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瘀、阳虚、气滞、阴虚、湿阻、痰阻、气虚、火(热)、津亏、毒、内风、阳亢、血热、血虚。虚实病性多兼杂出现,其出现频率(≥20)由高到低分别为:(血瘀+阳虚)、(气滞+血瘀)、(血瘀+阴虚)、(血瘀+湿阻)、(气滞+阴虚)、(血瘀+痰阻)。(3)证素组合规律:病性证素→病位证素,以血瘀→肾、肝(Sup 46.602%,Con 97.959%)置信度最高;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以肾→阳虚(Sup 48.544%,Con 74.627%)置信度最高;病性证素之间,以血瘀→气滞(Sup 47.087%,Con 97.980%)置信度最高;病位证素之间,以肝→肾(Sup 47.573%,Con 69.504%)置信度最高。(4)证素与皮损表现的关联研究:MASI总分与病位肾、病位脾呈显性相关关系,而病位在肝,心,小肠,胆,胃,肺,胸膈(上焦),少腹(下焦),表与MASI评分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ASI总分与病性气滞、血瘀、阴虚、痰阻、阳虚、津亏、火(热)、毒、血虚、水停呈显性相关关系,而病性为气虚,水阻,内风,阳亢,血热,寒,水泛,燥,外风与MASI评分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中药应用规律:纳入的207张处方中使用频次≥20的中药有50味,高频出现的前8味中药分别是陈皮、珍珠母、玫瑰花、红景天、月季花、菟丝子、僵蚕、当归;关联分析得到“百合-合欢花”等26条药对关联;复杂网络分析显示,高频出现的前8味中药,以及沙苑子、牡丹皮,共同构成张丰川教授治疗黄褐斑的核心药物,临证处方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灵活化裁;聚类分析获得“栀子、神曲、川芎、香附、苍术”等四组至少含四味中药的聚类处方。结论:1.通过提取黄褐斑中医证素,可知其病机涉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血瘀为黄褐斑的重要病机,病位证素主要在肝肾,各种病机错综复杂,虚实夹杂,证型多变。常见证型有血瘀证(肾虚血瘀、肝郁血瘀、气滞血瘀等)、肾虚证(肾阳不足、肾阴亏损、肾精亏虚等)、肝郁气滞、肝肾阴虚证,兼证可有脾肾阴虚证、心肾不交证、风袭表疏证等。本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褐斑患者中医证素分布与皮损发生严重程度评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黄褐斑是一种迁延难愈、病机错杂的临床常见疾病,临证治疗时需结合多种因素整体辨证,从而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疗效。2.黄褐斑的中医治疗中,所用中药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主要归经是肝、脾、肺、胃、肾经,心、膀胱经次之。张丰川教授治疗黄褐斑时以补肾扶正、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清热凉血、解郁安神为临床常用治法,张教授在临证时并非囿于单一方法,而是立足整体、辨证详细,用药灵活,注重对患者情绪、睡眠、体质等多个方面的调节。3.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数据来源较为单一,且数量偏少,未来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数据研究;MASI评分在一定程度上受主观因素影响,下一步应引进客观的评测工具(如:皮肤镜检查等等),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进一步查验中医证素与黄褐斑皮损表现的关联性;未来研究可运用动物实验学方法对主要使用药物进行分子层面的实验研究。
魏鹏辉[3](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孙佳琳[4](2020)在《联合应用浓缩生长因子和血浆蛋白凝胶治疗面部凹陷瘢痕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伤及真皮层的皮肤损伤会破坏皮肤原有的正常结构进而可能导致瘢痕形成。瘢痕易引起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问题。凹陷瘢痕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凹陷,通常是由于瘢痕下方的牵拉、组织缺失,或瘢痕本身菲薄引起。填充是治疗凹陷瘢痕的常见临床治疗方法之一。第一、二代血小板制品分别为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作为第三代富含生长因子的血小板制品,应用于修复方面效果良好。血浆蛋白凝胶(Plasma albumin gel,PAG)可以通过加热凝固贫血小板血浆(Platelet-poorplasma,PPP)获得,并作为凹陷的填充材料应用于烧伤整形外科。联合应用CGF及PAG治疗凹陷瘢痕,国内外鲜见报道。本研究拟对CGF、PAG及二者联合治疗凹陷瘢痕的疗效进行分析并比较。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笔者单位共收治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面部凹陷瘢痕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组,CGF组、PAG组及CGF+PAG组分别纳入10例患者,三组患者均用同样的方法治疗,即在凹陷瘢痕下方注射适量CGF、PAG、CGF+PAG,其中CGF与PAG混合物比例(CGF:PAG)为1.0:1.0,注射量在填满凹陷的基础上适当高出皮肤,4周注射1次,共注射3次。在首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3个月,采用Goodman&Baron瘢痕分级系统进行瘢痕分级评估并计算差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焦虑评分并计算差值;首次注射治疗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末次治疗后第1、2、3个月均进行患者治疗满意度自评分,同时采用全球审美改善量表(Global Aesthetic Improvement Scale,GAIS)进行瘢痕美观改善程度评分。观察每次治疗后及随访时是否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Kruskal-Wallis 秩和检验、Mann-Whitney 秩和检验、Bonferroni 校正、两相关样本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1.3组患者治疗前的瘢痕分级无差别,均为4.00(4.00,4.00)级。单纯CGF组、单纯PAG组、CGF+PAG组组内比较,患者治疗后3个月瘢痕分级均明显降低(P<0.05),且PAG组、CGF组、CGF+PAG组瘢痕等级依次降低。CGF组、PAG组、CGF+PAG组患者治疗前后瘢痕分级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17.145,P<0.001),且每两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即PAG组、CGF组、CGF+PAG组患者瘢痕分级治疗前后的差值逐渐增大。2.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3组患者焦虑自评分均相近(P>0.05)。单纯CGF组、单纯PAG组、CGF+PAG组组内比较,患者治疗后3个月焦虑评分与各组治疗前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单纯CGF组、单纯PAG组、CGF+PAG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值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97,P>0.05)。3.3组患者首次治疗时疼痛评分相近(χ2=0.579,P>0.05)。4.治疗后第1个月,3组患者瘢痕治疗满意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2、3个月,3组患者瘢痕治疗满意度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治疗后2个月时,CGF+PAG组瘢痕治疗满意度自评分高于PAG组(P<0.0167);治疗后3个月,单纯CGF组和CGF+PAG组患者瘢痕治疗满意度自评分均高于PAG组(P<0.0167)。各组内不同时间点间患者满意度的比较结果可知,对于CGF组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瘢痕治疗满意度高于治疗后第1个月及第2个月(P<0.05)。对于PAG组和CGF+PAG组的患者,治疗后第1、2、3个月时的满意度均依次升高(P<0.05)。5.治疗后第1、2、3个月,组间比较3组患者瘢痕美观改善程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1个月,CGF+PAG组瘢痕美观改善评分高于PAG组(P<0.0167);治疗后2个月,CGF与CGF+PAG组患者瘢痕美观改善程度评分均高于PAG组(P<0.0167);治疗后3个月,PAG、CGF组、CGF+PAG组瘢痕美观改善程度评分依次升高(P<0.0167)。CGF组和PAG组组内比较,治疗后第2、3个月患者瘢痕美观改善程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后1个月(P<0.05)。CGF+PAG组,患者治疗后第1、2、3个月瘢痕美观改善评分依次升高(P<0.05)。6.3组患者治疗后进针口均有些许红肿,均可在30 min内消退。随访时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单独应用CGF或PAG,及联合应用CGF和PAG治疗患者面部凹陷瘢痕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CGF联合PAG注射治疗面部凹陷瘢痕效果最明显,较单一CGF或PAG治疗有更好的效果,而CGF也较PAG效果明显。可以达到瘢痕级别降低、焦虑程度减轻、患者治疗满意度增加、瘢痕美观改善程度增加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徐凡[5](2020)在《火针治疗扁平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火针疗法治疗扁平疣的疗效及安全性,为火针疗法在扁平疣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医学循证证据,并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1月01日已公开发表的关于火针治疗扁平疣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数据库包括:Cochrane图书馆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库、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和中国知网(CNKI),并依据相应的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遵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发行的《Cochrane Handb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5.1.0手册提取数据,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和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均在Rev Man 5.3软件和Stata 13.1软件中完成。结果(1)最终纳入了23个符合标准的RCTs,共2154名受试者,皆为单一中心研究。(2)文献方法学评价:部分试验仅描述了"随机",未作进一步方法学的报道;除3项试验外,其余均未进行分配隐藏;所有试验均未描述盲法;4项有受试者退出的试验或描述了患者退出的原因或进行了意向性治疗(IT)分析,其余试验数据完整;2项研究存在选择性报告的高风险;其它偏倚风险方面都是不明确的。(3)痊愈率方面:在4项扁平疣患者参与的火针疗法与0.1%迪维霜比较的RCTs中,Meta分析结果表明,火针治疗扁平疣较迪维霜更有优势(RR:3.18,95%CI:1.66-6.09);1项扁平疣患者参与的火针与他扎罗汀凝胶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比较的RCT中,Meta分析结果表明,火针治疗扁平疣较迪维霜更有优势(RR:2.31,95%CI:1.44-3.69);9项RCTs分别将火针与液氮冷冻、光动力、聚肌胞注射液、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转移因子胶囊+酞丁安搽剂、中药面膜、温和灸、治瘊颗粒、消疣洗剂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扁平疣的痊愈率方面,组间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在14项治疗组为火针联合其它疗法的RCTs中,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火针治疗更有优势(RR:1.78,95%CI:1.56-2.03)。(4)有效率方面:在4项扁平疣患者参与的火针疗法与0.1%迪维霜比较的RCTs中,Meta分析结果表明,火针治疗扁平疣较迪维霜更有优势(RR:0.15,95%CI:0.07-0.29);1项扁平疣患者参与的火针与他扎罗汀凝胶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比较的RCT中,Meta分析结果显示,火针疗法在有效率方面更有优势(RR:1.20,95%CI:1.00-1.44);9项RCTs分别将火针与液氮冷冻、光动力、聚肌胞注射液、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转移因子胶囊+酞丁安搽剂、中药面膜、温和灸、治瘊颗粒、消疣洗剂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扁平疣治疗的有效率方面,组间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在15项治疗组为火针联合其它疗法的RCTs中,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火针治疗更有优势(RR:1.16,95%CI:1.12-1.21)。(5)复发率方面:当治疗组为单纯火针疗法时,5个RCTs报告了扁平疣受试者经治疗后随访3个月的复发情况,Meta分析结果表明,火针疗法能显着降低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RR:0.30,95%CI:0.16-0.58);1个试验同时还报告了随访6个月时受试者的复发情况,Meta分析结果表明,火针疗法并不能显着降低随访6个月时的复发率(RR:0.40,95%CI:0.08-1.90)。当治疗组为联合火针疗法时,6个RCTs报告了扁平疣受试者经治疗后随访3个月的复发情况,Meta分析结果表明,联合火针疗法能显着降低随访3个月时的复发率(RR:0.24,95%CI:0.15-0.40);1个试验同时还报告了随访6个月时受试者的复发情况,Meta分析结果表明,联合火针治疗并不能显着降低随访6个月时的复发率(RR:0.09,95%CI:0.01-1.57);1个试验报告了随访1年时受试者的复发情况,Meta分析结果表明,联合火针治疗并不能显着降低随访1年时的复发率(RR:0.55,95%CI:0.10-2.87)。(6)不良反应方面:在治疗组扁平疣患者接受单纯火针疗法的6项RCTs中,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火针疗法的副反应更少(RR:0.45,95%CI:0.33-0.61);在治疗组扁平疣患者接受火针联合其它疗法的8项RCTs中,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火针治疗扁平疣并不能显着减少副反应的发生(RR:0.94,95%CI:0.67-1.30)。(7)血清学指标方面,2项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血清IL-2、IL-10、INF-γ变化方面,组间统计学差异显着(MD:5.35,95%CI:3.65-7.05;MD:1.76,95%CI:1.05-2.47;MD:8.30,95%CI:6.49-10.12)。结论(1)在扁平疣的治疗中,当将其它疗法联合火针时能显着提高治疗的效果。(2)火针疗法与部分外用西药相比(0.1%迪维霜、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他扎罗汀凝胶)有更高的疗效和安全性。(3)火针疗法与光动力、液氮冷冻相比有效率相当,综合副反应及成本等情况,火针不失为一种更倾向的选择。(4)可以考虑把火针疗法作为扁平疣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但由于此次系统评价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数量有限、样本量普遍较少以及高偏倚风险的存在,因此,还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设计良好的RCT。
徐奕莲[6](2020)在《低强度聚焦超声刺激蝶腭神经节对鼻腔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低强度聚焦超声(Low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体外蝶腭神经节(Sphenopalatine ganglion,SPG)刺激对正常青年人鼻腔功能和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鼻部症状体征的影响。方法本试验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招募40例正常青年人,在双侧颧骨弓和上颌骨冠状突连接的下方凹陷处进行LIFU刺激各5分钟,隔日一次,共行4次超声刺激,且每次的超声刺激频率和有效声辐射面积的组合不同,其余参数相同,记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症状及相应例数,从中优选出可产生鼻通气增加例数最多的刺激模式作为后续刺激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超声治疗参数。第二部分:对8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在同样位置处进行LIFU刺激,超声刺激参数固定,隔日一次,双侧各5分钟,共刺激4次。观察治疗过程中鼻腔通气的变化情况,记录每次治疗前鼻塞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鼻部主观症状(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的VAS评分,体征评分和鼻结膜炎生活质量(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分,判定即时疗效。结果第一部分:在超声刺激正常青年人时,出现的症状中以同侧上颌齿痛,鼻腔酸胀感最为突出,且4种刺激模式下同侧上颌齿痛比例(P<0.05)和鼻腔酸胀感的比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频率1MHz、有效声辐射面积为5cm2刺激下,正常青年人鼻通气增加例数较其他模式多(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塞VAS评分随治疗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超声刺激后,80%以上的患者可出现即时鼻通气功能改善,四次刺激后出现即时鼻通气增加和鼻通气无变化的人数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鼻部主观症状(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鼻部体征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RQLQ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行疗效评估,84例患者显效16例,有效6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48%。结论低强度聚焦超声体外刺激蝶腭神经节时,通过选择合适的超声刺激参数,可以提高正常青年人鼻腔通气感,可以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部主观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即时和短期疗效较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创,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变应性鼻炎治疗的创新疗法。
沈珺[7](2020)在《参芪四蛇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轻中度活动期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参芪四蛇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轻中度活动期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其是否优于单用西药治疗。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3例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6例,观察组17例。入组前有免疫抑制剂方案的患者继用原治疗方案,无治疗方案的入组后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CTX)治疗。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四蛇汤加减方,随访观察12周。对两组治疗4周、8周、12周24h尿蛋白定量(24h UPQ)、血清白蛋白(ALB)、血尿素(Urea)、血肌酐(SCr),血尿酸(UA)与治疗前分别进行比较以及两组治疗4周、8周、12周的分别比较;对两组治疗12周补体C3、补体C4、抗dsDNA抗体定量、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与治疗前分别进行比较以及两组治疗12周的比较;对两组治疗12周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分别进行比较。并根据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变化和观察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12周24h UPQ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12周24h UPQ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在治疗4周、8周、12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24h UPQ的变化趋势来看,观察组降低蛋白尿较对照组时间提前,且下降幅度更加明显。观察组治疗8周、12周ALB较治疗前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12周ALB较治疗前上升(P<0.05),两组在治疗4周、8周、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Urea、SCr、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SCr的变化趋势来看,观察组SCr较治疗前逐步下降,对照组SCr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两组间差距随观察周期延长逐渐明显。观察组治疗12周补体C3、补体C4、抗dsDNA抗体定量、SLEDAI评分均较治疗前缓解(P<0.05),对照组治疗12周补体C4、抗dsDNA抗体定量、SLEDAI评分较治疗前缓解(P<0.05),且组间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疗效率为88.24%,对照组为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缓解总有效率(82.35%)高于对照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西药治疗相比,参芪四蛇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轻中度活动期狼疮肾炎患者在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清白蛋白,稳定肾功能,改善免疫指标,降低SLEDAI评分和临床总疗效率方面均有疗效。参芪四蛇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中医证候缓解率,减轻临床症状,临床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
刘丹萍[8](2020)在《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课题拟通过临床研究,观察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以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提供更好的思路及方法。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取穴如下:眼轮匝肌痉挛:攒竹、鱼腰、承泣、瞳子髎、翳风;面颊、口角肌痉挛:阿是穴、颧髎、迎香、地仓、颊车、翳风。治疗组采用调神疏肝针刺法,在对照组取穴基础上加神庭、双侧本神、合谷及太冲穴。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Cohen痉挛强度分级、Penn痉挛频率分级及总有效率的比较,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来评估两组患者的精神心理情况,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分析。研究结果1.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Cohen痉挛强度和Penn痉挛频率评判标准,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痉挛强度及频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2.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痉挛强度、频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通过比较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两组患者的精神及心理状态均有明显改善(p<0.05)。4.治疗2个疗程后,通过比较两组组间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治疗组在改善精神、心理状态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比较两组有效率,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为90%、80%,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差异,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调神疏肝针刺法及常规针刺法均能明显改善痉挛强度、频率及精神心理状态;2.调神疏肝针刺法在改善痉挛强度、频率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组;3.调神疏肝针刺法在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态上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4.调神疏肝针刺法在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上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
柳兆刚[9](2020)在《比目鱼肌肌皮穿支小腿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大面积缺损需要及时修复,以期恢复患者的面部外观及口腔颌面部的功能。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各种自体组织瓣进行移植修复,创伤大小不一,效果各异。为了尽量减少手术创伤,避免供瓣区遗留后遗症,降低组织瓣危象甚至坏死的几率,提供组织量恰当,且外形理想的组织瓣,临床及研究工作者一直进行各种研究和尝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穿支皮瓣是临床比较常用的一种。小腿外侧皮瓣即是以腓动脉皮肤穿支为血管蒂的穿支皮瓣,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报道较少。尤其小腿外侧的比目鱼肌肌皮穿支皮瓣具有血管管径较大、血管变异率较低、皮瓣软组织量适中、皮肤色泽接近面部皮肤、质地柔软利于修复口腔黏膜等特点,而且该皮瓣位置隐蔽,创面一般可直接拉拢缝合,单独使用时无需牺牲动静脉干,因此临床使用时,制备简单,创伤小,不会产生明显的术后并发症,患者易于接受。鉴于此,本研究单独采用比目鱼肌肌皮穿支小腿外侧皮瓣或联合腓骨肌瓣进行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以探讨比目鱼肌肌皮穿支小腿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阜阳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1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单独使用比目鱼肌肌皮穿支小腿外侧皮瓣8例,联合腓骨肌瓣2例。记录手术时间、血管蒂长度、皮瓣大小、术后皮瓣存活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有无动脉危象发生。分析比目鱼肌肌皮穿支小腿外侧皮瓣应用效果,随访记录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口腔功能恢复情况、供区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手术满意度。口腔功能评价包括语音清晰度和吞咽功能2部分,采用华盛顿大学头颈肿瘤生活质量量表(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uality of Life Scal,UW-QOC)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通过数据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例数或百分率(%)表示。检验水准α=0.05,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皮瓣坏死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10例患者中3例语音功能2级,2例吞咽功能2级,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语音功能和吞咽功能均达到3级;术后1个月,患者存在瘢痕增生、供区瘙痒、感觉异常及功能障碍等现象,术后3个月,瘢痕增生、供区瘙痒各1例,无感觉异常及功能障碍病例;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3个月华盛顿大学头颈肿瘤生活质量量表(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uality of Life Scal,UW-QOC)中社会功能评分及身体功能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患者满意率为80.00%,术后3个月患者满意率为90.00%。结论比目鱼肌肌皮穿支小腿外侧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理想游离皮瓣,术后口腔功能、供区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及手术满意度较高,值得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推广应用。
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潘宏伟,陈小朋,王颂歌,赵幸熬,娄玉钤[10](2019)在《面部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面部痹为肢体痹之一,是按肢体部位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历史上对于面部痹相关论述较为散乱,通过面部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包括面部痹的病名、面部痹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对面部痹的论述及面部痹的治疗等,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面部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二、口唇、面颊长期无痛性肿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唇、面颊长期无痛性肿胀(论文提纲范文)
(1)磨牙区即刻牙种植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伦理审批 |
2.研究对象 |
3.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4.研究材料和设备 |
4.1 CT设备 |
4.2 手术器械 |
4.3 种植器械 |
4.4 取模材料 |
4.5 药品 |
5 术前检查 |
6 手术流程 |
7 术后处理 |
8 永久修复 |
9 随访 |
10 相关评价指标及测量方法 |
10.1 种植体的存留率 |
10.2 并发症 |
10.3 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骨量变化 |
10.4 种植体植入扭力值 |
10.5 患者主观满意度调查 |
11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种植体存留率 |
2 并发症 |
3 种植体周围牙槽骨量变化 |
4 种植体植入扭矩值 |
5 患者主观满意度调查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磨牙区即刻牙种植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附件 |
致谢 |
(2)黄褐斑证素与皮损表现的关联性及中药干预的数据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黄褐斑中医皮损辨证 |
1 中医古籍对黄褐斑皮损表现的描述 |
1.1 早期—面无光泽,色如尘垢 |
1.2 进展—点如乌麻,斑如雀卵 |
1.3 加重—面如漆柴,黑似煤形 |
2 望诊与皮损辨证相辅相成 |
2.1 望色泽 |
2.2 审测病位 |
2.3 分析病性 |
2.4 指导治疗 |
3 黄褐斑的一般辨证与局部皮损辨证 |
二、黄褐斑皮损实验室检查 |
1 检查色素所在位置 |
1.1 皮肤镜检查 |
1.2 Wood灯(滤过紫外线灯)检查 |
2 检查血管参与情况 |
2.1 Wood灯联合玻片压诊检查 |
2.2 免疫组化检查 |
三、不同临床分型的黄褐斑证候演变 |
1 色素型 |
1.1 外感光毒为黄褐斑的发病诱因 |
1.2 肾虚为黄褐斑的病理基础 |
2 色素合并血管型 |
2.1 血瘀在黄褐斑发病中的主导地位 |
2.2 脏腑相兼发病 |
四、中医对黄褐斑的治疗 |
1 单方辨病,经验用药 |
2 医者自拟,特色专方 |
五、中医药调控黄褐斑的机制研究 |
1 调控氧化应激 |
2 调节性激素 |
3 改善血流动力学 |
4 修复皮肤屏障 |
六、中医证素辨证在临床中的应用 |
1 中医证素辨证学的优势 |
2 证素辨证在黄褐斑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黄褐斑证素分布特征及其与皮损表现相关性的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案 |
1 研究设计 |
2 实施方案及步骤 |
2.1 成立研究小组 |
2.2 临床问卷调查表的设计 |
3 病例选择 |
3.1 诊断标准 |
3.2 纳入标准 |
3.3 剔除标准 |
4 收集四诊资料 |
5 中医证素提取 |
6 质量控制 |
6.1 系统培训 |
6.2 观察量表 |
6.3 争议处理 |
7 研究观察指标 |
7.1 皮损发生部位 |
7.2 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 |
8 统计分析 |
8.1 数据录入 |
8.2 统计分析 |
五、临床基础情况 |
1 年龄 |
2 发病季节、加重季节 |
3 黄褐斑或其他皮肤病家族史 |
4 皮肤性质 |
5 皮损发生部位 |
六、研究结果 |
1 黄褐斑的中医证素分布 |
1.1 病位证素统计 |
1.2 病性证素统计 |
1.3 证素组合规律 |
2 证素与MASI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
七、讨论 |
1 病位证素分布 |
1.1 病位证素主要在肝、肾 |
1.2 病位证素涉及脾,但相对较少 |
2 病性证素分布 |
2.1 血瘀是黄褐斑发生的基础 |
2.2 阳虚、气滞、阴虚是黄褐斑发生的关键因素 |
2.3 湿阻是黄褐斑形成和缠绵难愈的重要基础 |
3 黄褐斑病机及证型错综复杂 |
3.1 病位的复合 |
3.2 病性的兼夹 |
4 证素与皮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4.1 皮肤望诊体现“象思维” |
4.2 关联规则在黄褐斑中医证素辨识中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张丰川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经验 |
一、资料与方法 |
1 处方来源与筛选 |
2 处方录入与规范 |
3 数据分析 |
3.1 频次统计分析 |
3.2 关联规则分析 |
3.3 聚类分析 |
3.4 复杂网络分析 |
二、研究结果 |
1 频次分析 |
1.1 用药频次统计 |
1.2 药物性味归经的频次分析 |
2 高频药物的关联分析 |
2.1 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
2.2 高频药物的复杂网络链接关系分析 |
2.3 高频药物的聚类分析 |
三、用药经验与思路探讨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应用方面的现实意义 |
二、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临床病例信息采集表 |
附表二 病位证素协变量筛查 |
附录三 病性证素协变量筛查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研究目标 |
4.研究内容 |
5.研究方法 |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
5 结论 |
6 创新性 |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
作者简介 |
(4)联合应用浓缩生长因子和血浆蛋白凝胶治疗面部凹陷瘢痕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凹陷瘢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火针治疗扁平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系统评价 |
1 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 |
1.4 文献筛选 |
1.5 数据提取与管理 |
1.6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
1.7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检索结果及文献筛选流程 |
2.2 纳入研究特征描述 |
2.3 偏倚风险评估 |
2.4 干预措施的效果 |
讨论 |
1 中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2 对火针的认识 |
3 治疗效果 |
4 安全性 |
5 方法学质量 |
6 对临床的意义 |
7 对研究的意义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火针疗法治疗扁平疣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低强度聚焦超声刺激蝶腭神经节对鼻腔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低强度聚焦超声对正常青年鼻腔功能的影响 |
2.1 临床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5 结果 |
2.6 讨论 |
3 低强度聚焦超声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体征的影响 |
3.1 临床资料 |
3.2 治疗方法 |
3.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
3.4 统计学方法 |
3.5 结果 |
3.6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献综述 低强度超声波对周围神经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知情同意书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参芪四蛇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轻中度活动期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狼疮肾炎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探讨 |
1.2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1.3 中医治则治法研究进展 |
1.4 单药和中成药研究进展 |
2. 西医学对狼疮肾炎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发病机制 |
2.3 诊断标准 |
2.4 治疗现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分组方法、治疗方案及疗程 |
2.3 疗效标准 |
2.4 观察记录指标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治疗前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
3.3 治疗后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
3.4 SLEDAI评分 |
3.5 临床疗效 |
3.6 中医证候疗效 |
3.7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立论依据 |
4.2 方药研究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 结论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现代医学对面肌痉挛的认识与治疗 |
2.中医对面肌痉挛的认识与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处理 |
4.统计学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调神疏肝法理论依据 |
2.临床结果观察与分析 |
结论 |
设计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针灸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录 1 |
附录 2 汉密尔顿(HAMA)焦虑量表 |
附录 3 贝克抑郁量表(BDI) |
(9)比目鱼肌肌皮穿支小腿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2.3 手术方法 |
2.3.1 术前准备 |
2.3.2 肿瘤原发灶的根治 |
2.3.3 皮瓣的设计准备与切取制备 |
2.3.4 血管吻合与创面修复 |
2.3.5 术后处理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手术相关情况分析 |
3.2 手术典型病例 |
3.2.1 典型病例一 |
3.2.2 典型病例二 |
3.3 术后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分析 |
3.4 术后供区恢复情况分析 |
3.5 术后生活质量分析 |
3.6 术后满意度分析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第6章 参考文献 |
第7章 附录 个人简历 |
第8章 致谢 |
第9章 综述 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面部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面部痹的病名 |
1.1 头面风 |
1.2面肿 |
1.3 面痛 |
1.4 颊车风 |
1.5 面部痹 |
2 面部痹的病因病机 |
2.1 感受外邪 |
2.2内邪上犯 |
2.3正气亏虚 |
2.4痰瘀郁滞 |
3 面部痹的主要表现 |
4 历代医家对面部痹的论述 |
5 面部痹的治疗 |
5.1 面部痹的治疗原则 |
5.2 历代医家对面部痹的论治 |
5.2.1 魏晋隋唐时期 |
5.2.2 宋金元时期 |
5.2.3 明清时期 |
5.2.4 近现代时期 |
6 面部痹的转归预后 |
7 结语 |
四、口唇、面颊长期无痛性肿胀(论文参考文献)
- [1]磨牙区即刻牙种植的关键技术研究[D]. 刘璐. 青岛大学, 2021
- [2]黄褐斑证素与皮损表现的关联性及中药干预的数据挖掘[D]. 王家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联合应用浓缩生长因子和血浆蛋白凝胶治疗面部凹陷瘢痕的临床效果[D]. 孙佳琳. 郑州大学, 2020(02)
- [5]火针治疗扁平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D]. 徐凡.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低强度聚焦超声刺激蝶腭神经节对鼻腔功能的影响[D]. 徐奕莲.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7]参芪四蛇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轻中度活动期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观察[D]. 沈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D]. 刘丹萍.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9]比目鱼肌肌皮穿支小腿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 柳兆刚.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10]面部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 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潘宏伟,陈小朋,王颂歌,赵幸熬,娄玉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