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疼痛治疗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付辉凡[1](2021)在《精准麻醉策略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影响》文中认为背景:乳腺癌手术后常伴发乳腺切除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mastectomy pain syndrome,PMPS),通常表现为术后胸部、腋窝、上臂及肩部出现慢性疼痛。目前,PMPS的病因和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其危险因素包括手术类型、术前焦虑、放化疗、年龄以及术后急性疼痛的管理。因其病因及机制复杂,PMPS一旦发生再进行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因此,围术期早期干预对于防止PMP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近年来麻醉学提倡向围手术期医学转变,并致力于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同时,随着麻醉学科的发展,精准麻醉逐渐成为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了一系列的麻醉处理相关的策略以及细节处理,因此,让疼痛治疗朝着精准医疗的方向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的:拟评价精准麻醉策略下优化围术期管理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麻下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病人8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精准麻醉组(P组)和常规全麻组(R组),每组40例。P组患者进行精准化麻醉管理,主要包括术前抗焦虑、超前镇痛、抗炎、多模式镇痛以及术后康复治疗;R组则采用传统的经验式麻醉管理。记录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及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术后1h、6h、12h、24h、36h、48h(T1-6)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测量术前(T0)及术后1h、24h及48h(T1、T4及T6)时静脉血IL-6及TNF-α浓度;随访术后3、6、9、12个月时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1)本研究最终纳入分析患者71例,其中P组35例以及R组36例,两组患者年龄、BMI、ASA分级、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及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住院总费用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R组比较,P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PCIA有效按压次数减少及术后1h、6h、12h、24h、36h及48h(T1-6)时点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3)两组患者在术前T0时点IL-6及TNF-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P组在术后1h、24h、48h(T1、T4及T6)时点IL-6及TNF-α浓度下降;与T0比较,R组在术后1h、24h、48h(T1、T4及T6)时点IL-6及TNF-α浓度升高,P组在术后1h、24h(T1及T4)时点IL-6及TNF-α浓度升高(P<0.05);(4)与R组比较,术后3、6、9及12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精准麻醉策略可降低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发生率,有效缓解术后慢性疼痛。
裴菊红[2](2021)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明确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及特定维度现况特点;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及特定维度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个体化、与特定维度相匹配的最具成本效益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方法,按照统一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20日至11月20日在甘肃省兰州市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收治的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收集表、疼痛灾难化量表(PCS)、生活质量问卷(SF-36)、牛津膝关节评分(OKS)、疼痛数字评定法(NRS)、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LOT-R)。采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的统计学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描述性、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总分平均为(24.92±12.38)分;反刍维度得分平均分为(9.00±4.04)分;夸大维度得分平均分为(5.08±2.91)分;无助维度得分平均分为(10.83±6.31)分。采用疼痛灾难化量表中总得分≥38分作为临床相关的“临界值”,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达疼痛灾难化水平的发生率为19.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目前是否有薪酬、费用支付方式、年龄、躯体功能、牛津膝关节评分、休息时和活动时膝关节疼痛程度、焦虑和抑郁13个因素与疼痛灾难化的一个或多个维度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的主要因素按照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焦虑、受教育程度、躯体功能和活动时膝关节疼痛程度,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51.2%(F=95.149,P<0.01);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反刍维度的主要因素按照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焦虑、受教育程度、活动时膝关节疼痛程度、躯体功能和居住地,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40.9%(F=50.713,P<0.01);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夸大维度的主要因素按照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焦虑、受教育程度和躯体功能,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46.3%(F=104.343,P<0.01);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无助维度的主要因素按照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焦虑、躯体功能、受教育程度和活动时膝关节疼痛程度,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46.9%(F=80.366,P<0.01)。结论(1)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思维发生率较高,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患者术前执着于对疼痛感受的过分关注。(2)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主要影响因素是焦虑、躯体功能、受教育程度和活动时膝关节疼痛程度,其中居住地也是反刍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及时评估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灾难化水平,重点关注来自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低、躯体活动障碍明显、膝关节疼痛严重的患者,及时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和焦虑、抑郁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维度的高危因素及时制定科学、个体化地与特定维度相匹配的最具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从而帮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改善术前疼痛灾难化状况。
姜丽[3](2021)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现状,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就诊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和延安市人民医院的200例CSR患者,调查患者一般资料、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生活质量情况,Pearson相关分析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1)CSR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情况:30例(15.00%)无显着负担,47例(23.50%)轻度负担,70例(35.00%)中度负担,53例(26.50%)重度负担。(2)患者应对方式情况:回避应对(14.41±2.57)分,屈服应对(10.37±2.21)分,面对应对(17.65±2.33)分。(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类型、家庭月收入、医疗支付方式、就诊次数、合并症种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SS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疼痛程度、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就诊次数、合并症种类等变量进入回归模型。(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SR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回避以及屈服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面对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1)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度水平,应对方式多采用屈服应对,生活质量的中位数是34.53,相比一般人群较差。(2)神经根型颈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回避以及屈服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面对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3)影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因素有疼痛程度、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就诊次数、合并症种类。
李志英[4](2021)在《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与李金斯坦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 的]探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李金斯坦术(Lichtenstein)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中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发生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成人腹股沟疝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对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 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自2018年10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成人原发性单侧腹股沟疝患者共163例。按照患者的自主意愿分为TAPP组(n=92)和Lichtenstein组(n=71);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分为术后非慢性疼痛组(n=133)和术后慢性疼痛组(n=30)。TAPP组应用聚丙烯和聚乳酸复合自粘补片15cm×09cm(COVIDIEN);Lichtenstein组应用外科补片 13cm×09cm(COVIDIEN)。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测定所有患者术后第1、2、3天的疼痛评分。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NRS疼痛评分、血清肿、术口感染、术后慢性疼痛、术后复发、术后其他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等指标。以术后慢性疼痛为因变量,比较临床相关因素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术后慢性疼痛的相关危险因素。[结 果]1.163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术中副损伤及麻醉意外。TAPP组术中发现对侧隐匿疝2例并同时予修补。2.TAPP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分别为:(121.03±38.97)min、(7.42±4.45)ml、(4.04±1.68)天、(7.20±2.60)天、(12755.91±2325.15)元,与 Lichtenstein组的(79.58±24.68)min、(9.15±6.38)ml、(5.39±2.41)天、(8.48±3.24)天、(9270.52±2054.98)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的术后第1、2、3 天 NRS 疼痛评分分别为:3.71±1.53、2.77±1.21、1.76±0.88,显着低于Lichtenstein 组的:5.30± 1.57、4.10±1.54、3.03±1.30,且 TAPP 与 Lichtenstein 两个组在术后第1、2、3天各个时间点之间的NRS疼痛评分均逐天减低,差异均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1)。3.随访期间,TAPP组与Lichtenstein组均无术后复发病例,TAPP组的总体并发症、术后慢性疼痛、轻度皮下气肿、血清肿、术后尿潴留、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分别为:29.3%(27/92)、17.4%(16/92)、9.8%(9/92)、5.4%(5/92)、1.1%(1/92)、1.1%(1/92),无术口感染、术后麻木感和异物感发生;Lichtenstein组的总体并发症、术后慢性疼痛、血清肿、术口感染、术后尿潴留、术后麻木感、术后异物感的发生率分别为:38.0%(27/71)、19.7%(14/71)、16.9%(12/71)、8.5%(6/71)、1.4%(1/71)、1.4%(1/71)、1.4%(1/71);TAPP组与Lichtenstein组除了在血清肿、术口感染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外(P<0.05),在其余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术后慢性疼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生术后慢性疼痛与疝囊长径和术后住院天数相关,而与性别、年龄、疝分型、术后急性疼痛、病程、手术时间等因素无关。疝囊长径≤6.7cm的患者发生术后慢性疼痛的风险高于疝囊长径>6.7cm 的患者(OR=4.737,95%CI:1.793~12.513),P=0.002;术后住院天数>4天的患者发生术后慢性疼痛的风险高于术后住院天数≤4天的患者(OR=2.463,95%CI:1.053~5.764),P=0.038。[结 论]1.TAPP术与Lichtenstein术相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急性疼痛轻微等优点,保证疗效的同时并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能使患者更早地恢复到日常生活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但也存在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可能出现皮下气肿等缺点。2.TAPP术易发现隐匿疝,并可同时修补,能降低短期内患者再手术的风险。3.较小的腹股沟疝是发生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因此,应重视术前的沟通,使患者充分知情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尽可能改善术后患者报告的结局。
努尔比亚·阿布拉[5](2021)在《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神经根型腰椎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其中,腰椎间孔狭窄症(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是主要的临床诊断之一。由于LFS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临床对其认识不足,易引起漏诊误诊。因此,进一步探索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准确鉴别LFS是腰椎退行性疾病病因诊断和精准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LFS通常因致狭窄因素导致椎间孔区域解剖结构的改变,并压迫脊神经根背根神经节引起下肢神经根性症状。其中,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压迫损伤的病理生理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在LFS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神经根性疼痛作为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较低的临床诊断率和疗效对LFS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重大损害,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目的:分析LF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旨在为提高LFS的诊断水平,加强LFS对中医证型的认识,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5年01月至2020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收入院并接受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328例腰腿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疗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FS、LCCSLLRS和LDH患者,并分为LFS、LCS和LDH组。收集并整理一般资料、症状、体征、术前NRS评分、术前JOA评分、中医证型等临床指标,并进行各项临床指标的组间差异性,与LFS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评价。结果:(1)三组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emp征(+)、梨状肌紧张试验(+)与LFS显着相关(P<0.01)。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emp征(+)是影响LFS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 1.579-10.773,P=0.004)。Kemp征(+)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67,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60%。(2)在LSS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坐位时疼痛(+)、卧位时疼痛(+)、间歇性跛行(+)、Kemp征(+)、梨状肌紧张试验(+)等与LFS显着相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梨状肌紧张试验(+)是LFS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 2.464-40.786,P=0.001)。梨状肌紧张试验(+)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敏感性为56.7%、特异性为88.5%。(3)在LFS和LDH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前倾疼痛缓解(+)、Kemp征(+)、直腿抬高试验(+)等与LFS显着相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前倾疼痛缓解(+)(95%CI 1.202-15.195,P=0.025)、Kemp 征(+)(95%CI 1.767-27.538,P=0.006)、直腿抬高试验(+)(95%CI 0.047-0.647,P=0.009)均为 LFS的独立影响因素。取各项独立影响因素ORs值的整数作为风险评分,制定简易诊断量表。根据总风险评分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最佳诊断临界值为6分,曲线下面积为0.793,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88%。结论:LFS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在不同类型腰椎疾病中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中医证型在一定程度上为LFS提供鉴别诊断依据。本研究结果可提高LFS的临床诊断水平,为合理、精准及个体化的诊疗提供依据。二、腰椎间孔狭窄症常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分析LFS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评估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程度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旨在为LFS的诊断和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5年01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疼痛科收入院并接受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328例腰腿痛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经术前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疗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FS和LCCSLLRS患者,并分为LFS和LCS组。收集并整理X线、CT和MRI相关影像学指标,并进行各项影像学指标的组间及组内差异性分析,定量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评价,不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影像特征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LFS在神经根型腰椎退行性疾病中较常见,其中椎间孔狭窄最常受累节段为L4-5(53.3%)。(2)根据X线测量指标分析LFS组脊柱排列特征发现,与LCS组相比,LFS组矢状面运动范围在L5-S1椎间孔水平明显增大(P<0.001)、背伸角在L3-4/L4-5椎间孔水平明显减小(P<0.05),动力移位距离和冠状位Cobb角明显增大(P<0.01)。(3)根据CT测量指标分析椎间孔区域形态特征发现,与LCS组相比,LFS组椎间孔面积明显减小,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体高度、椎弓根高度均明显降低,上关节突关节面积和N-E角明显增大,小关节退变分级和椎间盘真空征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分析MRI测量指标发现,在责任椎间孔节段LFS组椎间孔狭窄分级、腰椎间盘退变分级、Modic改变和许莫氏结节发生率高于L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LFS组不同影像学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24至+0.886)。其中,椎间孔高度与椎间孔面积呈显着正相关(r=0.554),与N-E角呈低度负相关(r=-0.368)。椎间孔宽度与椎间孔面积呈低度正相关(r=0.444)。小关节退变分级与上关节突关节面积呈高度正相关(r=0.886)。椎间盘退变分级与中、后-椎间隙高度呈高度负相关(r=-0.775,r=-0.824)。椎间盘退变分级与真空征呈低度正相关(r=0.420)。椎间盘退变分级与椎间楔形角呈低度正相关(r=0.498)。(6)根据ROC分析发现,椎间孔高度诊断LFS的最佳临界值为<9.34mm、曲线下面积为0.971、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87.7%;椎间孔面积诊断LFS的最佳临界值为<36.95mm2、曲线下面积为0.904、敏感度为91.0%、特异度为80.0%。(7)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臀部疼痛(+)、坐位时疼痛(+)、卧位时疼痛(+)、间歇性跛行(+)、梨状肌紧张试验(+)与LFS的影像学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LFS具有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定量影像指标的诊断临界值为LFS提供诊断依据;影像学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不同退变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构成了较复杂的椎间孔狭窄体系,其中纵向狭窄因素较为关键;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LFS的特异性临床症状提供了客观依据。综上,通过结合常规影像学检查评估责任椎间孔的异常解剖学特征对LFS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三、腰椎间孔狭窄症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通路鉴定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椎间孔狭窄模型(CCD模型)中DRG损伤性NP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通路和作用于靶点的中药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明确LFS的DRG压迫损伤机制,为LFS的诊断和中医药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来自GEO数据库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核心基因的PPI网络,并以核心基因(靶点)作为切入点进一步进行候选组分及关键组分的筛选,根据获得的组分列表收集作用于靶点的中药,最终成功构建靶点—组分—中药网络,并系统地分析靶点、组分与中药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1)对CCD大鼠模型和假手术组大鼠差异表达基因数据进行标准化及处理,共筛选出151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892个,下调基因有618个,考虑差异表达基因可能是DRG损伤性NP的潜在靶点。通过主成分分析(PCA)两组基因数据具有可比性,经热图分析发现样本重复性好,可用于后续研究。(2)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上调基因的重要通路、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细胞黏附因子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和免疫应答等。下调基因的重要通路、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谷氨酸能突触通路、PPAR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突触间信号传递、跨突触膜通道、门控通道活动、钙离子结合等。(3)通过构建PPI网络并利用cytoHub插件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其中CASP3、IL-6、TP53、MMP9、IGF1在NP中的作用机制相对明确。(4)本研究通过核心基因获得的关键组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芹菜素等。(5)通过靶点-组分-中药网络获取的关键中药包括沙棘、麻黄、紫苏、芫荽、金银花、柴胡等。(6)根据候选中药的药味和归经进行分析发现,药味多属苦、甘。归经则以肝经居多。结论:本研究认为,CASP3、IL-6、TP53、MMP9、IGF1等核心基因及其免疫炎症和神经传导相关信号通路在DRG损伤性NP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为LFS的分子诊断开发和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芹菜素等关键组分,以及沙棘、麻黄、金银花、柴胡、黄芩等中药在DRG损伤性NP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为LFS的处方探索和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李志亮[6](2021)在《痛觉相关初级感知觉回路构建及其与情绪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疼痛已被视为第五大生命体征,正常的疼痛有利于机体对伤害的警报和对健康的监控,而异常的疼痛将会给我们带来身体上的折磨和生活上的压力。近年来,针对疼痛的神经机制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疼痛信号在大脑相关回路中的处理过程仍待明晰。此外有研究表明,不同个体对于疼痛的感知存在差异。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疼痛等体感感受和耐受个体差异的产生仍缺乏较为科学的解释。因此,对疼痛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解码大脑对知觉的处理过程,并探索疼痛感受个体差异的神经影像学机制。另外,研究表明,疼痛相关脑网络也参与了情绪的处理,疼痛和情绪两种认知过程在大脑中存在一定的回路共享,但其共享机制仍不明确。对疼痛神经机制的研究成果,可能可以迁移到对情绪相关神经机制的认知。因此,本研究将采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数据,构建疼痛相关回路,提取其脑影像指标,并建立这些指标与焦虑情绪量表的相关关系。这有可能帮助我们探索焦虑情绪状态产生机制,进而实现依据脑影像,解码特定焦虑情绪状态,有望为焦虑情绪状态的干预提供关键靶网络的信息。研究一,我们将初步构建疼痛相关初级感知觉回路,并探究该回路与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纳入了在电子科技大学招募的35位男性被试,采集了结构(structural MRI,s MRI)、功能(functional MRI,f MRI)和弥散(diffusion MRI,d MRI)磁共振成像数据。并在扫描前进行了焦虑情绪量表的评估和对冷疼痛刺激耐受时间的记录,通过被试在1℃左右的冰水中的耐受时间不同,我们将被试分为疼痛敏感组和疼痛耐受组。之后,基于d MRI数据预处理结果的弥散系数图谱,对两组被试基于白质骨架分析。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钩状束、下纵束、额枕下束、上纵束、皮质脊髓束、扣带束、丘脑前幅射束和胼胝体辐射的部分区域白质纤维存在差异。因此,我们认为疼痛敏感性可能与疼痛信号在大脑中的传导有关,且鉴于前人的研究,我们认为丘脑是疼痛信号传递的关键区域。本研究通过融合s MRI和d MRI数据,构建了疼痛相关的核心信号通路,丘脑皮层回路,并考察了其白质连通性。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左侧大脑的中央旁沟回、胼胝体下回、脑岛环状下沟和中央前回下沟,右侧大脑的枕中回、枕-颞中舌回、直回、颞中回、前纵侧裂和枕中回月状沟与对应侧丘脑的平均连接强度存在显着的差别。随后,我们将这十个差异脑区的平均连接强度与焦虑情绪量表计算相关,发现左侧丘脑与左侧中央旁沟回的平均连接强度与特质焦虑量表评分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表明,疼痛的敏感性与丘脑皮层回路的连通性有关,且该回路的部分区域也参与了焦虑情绪的处理。研究二,鉴于前人的研究,我们发现疼痛敏感性不仅与白质连通性有关,可能还涉及更复杂的、多区域的耦合与调控。因此,我们使用研究一的被试,通过融合d MRI和f MRI数据,计算概率示踪加权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以考察基底节各核团对丘脑皮层回路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左侧大脑的额叶、顶叶以及右侧大脑的额叶和角回部分区域有显着差异。此外,我们还将这些差异区域的FC均值与焦虑情绪量表计算了相关。结果发现,它们与特质焦虑量表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表明,基底节参与了疼痛相关脑回路的调控,且这部分脑区也参与了焦虑情绪的处理。总之,本研究分别采用了概率示踪和功能连接的方法,发现了丘脑与皮层之间的连接可能是疼痛耐受程度的关键回路。我们称该回路为疼痛相关初级感知觉回路,并揭示了该回路的构成及其与基底节之间的关系。该回路中各皮层与丘脑之间的平均连接强度与焦虑情绪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表明了该回路的部分区域参与了焦虑情绪的处理,加深了我们对疼痛相关初级感知觉回路及其与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张天龙[7](2021)在《杜仲腰痛丸对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镇痛药效及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慢性下肢痛大鼠模型,选用杜仲腰痛丸为目标干预药物,观察杜仲腰痛丸对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果,并从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探讨杜仲腰痛丸治疗LDH慢性下肢痛效应可能的脑机制。方法:1.行为学实验: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1)正常组(Normal组n=24)。(2)模型组(Model组n=24)。(3)模型治疗组(Model Treatment组n=24)。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对模型组、模型治疗组分别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模型治疗组给予杜仲腰痛丸溶液灌胃,喂药疗程28天。各组大鼠于不同时间节点比较自发行为学评分、机械痛阈值及热痛阈值等行为学变化。以此观察杜仲腰痛丸对模型大鼠的痛阈影响。2.分子生物学实验:在行为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上,正常组、模型组、模型治疗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分别于给药前1天和给药后第14天、28天进行大脑海马组织取材,并通过免疫荧光(IF)、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免疫印迹(WB)技术考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Trkb/CREB蛋白及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自发疼痛行为学评分结果显示,手术前各组SD大鼠做疼痛行为学评分均表现良好(P>0.05);手术造模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模型治疗组自发性疼痛行为评分在术后2天、7天均显着增高(P<0.05),在术后14天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给予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模型治疗组在喂药2天、7天、14天、21天、28天后自发性疼痛行为评分都显着降低(P<0.05)。2.机械痛阈值结果显示:在手术造模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模型治疗组机械痛阈值在术后2天、7天都显着增高(P<0.05),在术后14天时,差异不显着(P>0.05),整体观察模型组与模型治疗组,模型组的MWT呈升高趋势,说明造模成功后机体逐渐恢复;模型组在喂药21天后MWT趋于稳定,慢性疼痛长期存在,而模型治疗组在杜仲腰痛丸的干预下,MWT值快速升高(P<0.05)。3.热痛阈值结果显示:在手术造模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模型治疗组热痛阈值在术后2天、7天都显着增高(P<0.05),在手术后14天(喂药0天时),模型组及模型治疗组PWTL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是上升幅度较小(P>0.05),再给予杜仲腰痛丸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模型治疗组在喂药2天、7天、14天、21天、28天后PWTL上升显着(P<0.05)。4.IF检测结果显示:手术造模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区中BDNF蛋白及其特异性受体Tr KB、CREB的蛋白表达在给药前1天(造模后14天)显着受到抑制,平均荧光强度均减弱,其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P<0.01);在药物干预之后,与模型组相比,模型治疗组海马中BDNF,Trkb和CREB蛋白的表达和分布在给药后14天、28天显着增加,平均荧光强度均增强,其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P<0.01)。5.RT-qPCR结果显示:手术造模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治疗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m RNA、Trkbm RNA、CREBm RNA表达量在给药前1天(造模后14天)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治疗组中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m RNA、Trkbm RNA、CREBm RNA表达量在给药前1天增加不显着(P>0.01);在给药14天、28天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m RNA、Trkbm RNA、CREBm RNA基因表达量维持在较低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模型治疗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m RNA、Trkbm RNA、CREBm RNA基因表达量在给药14天、28天后均显着升高(P<0.01),并逐渐接近正常组水平。6.WB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与模型治疗组在造模后即给药前1天BDNF、Trkb、CREB蛋白表达水平都显着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模型治疗组在给药前1天BDNF、Trkb、CREB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不大(P>0.05);随着药物的干预及干预时间的延长,与模型组相比较,模型治疗组BDNF、Trkb、CREB蛋白表达水平在给药后14天、28天都有显着的升高(P<0.05)。结论:杜仲腰痛丸可以有效改善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的疼痛行为,促进LDH所致的神经功能损伤的修复。杜仲腰痛丸上调了模型大鼠海马区BDNF、Trk B和CREB蛋白及m RNA的表达水平,其治疗LDH慢性下肢痛神经损伤的效应机制可能与激活海马区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相关。
孙文江[8](2020)在《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与非特异性颈腰痛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传统观念认为非特异性颈腰痛是软组织损伤导致的躯体性疾病,不够重视其心理及社会影响因素,因而缺乏评估及干预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本研究以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为调查对象,分析其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度与患者疼痛强度及病程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颈腰痛的生理-心理-社会综合防治模式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对象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和骨科门诊患者,从中筛选出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220人。2、方法(1)定量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220名,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人口学特征信息,同时评估疼痛强度、病程、社会支持度和心理压力4个临床指标。重点分析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的疼痛强度、病程与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度之间的相关性。(2)定性研究本研究采用结构式访谈法,组织来自骨科、医学心理科、康复医学科共5名专家和7名不同病情的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了解他们对非特异性颈腰痛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的看法。3、统计学分析(1)定量研究用EXCEL2016录入原始数据,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的疼痛强度和病程分别与一般人口学特征做单因素分析,统计方法包括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个独立样本均数的方差分析等。相关性分析: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的疼痛强度和病程分别与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度做相关性分析,统计方法包括Pearson简单线性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多因素分析: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疼痛强度的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病程的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2)定性研究根据专家及患者的访谈记录,采用归纳法,逐步把访谈对象的经验和观点由具体向抽象转化,归纳出有意义的访谈结果。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收回有效问卷203份,有效率为92.3%。BMI(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平均值为(22.7±3.5);疼痛强度 NRS(numerical rating scale,数字评分法)平均值为(3.9± 1.9);病程不超过一个月占比29.6%;一个月到不超过3个月的占比23.6%;3个月到不超过12个月的占比17.7%;12月及以上的占比29.1%;心理压力CPSS(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平均值为(26.7±5.6);社会支持程度 SSRS(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平均值为(40.1±6.1)。2、访谈结果:专家认为当前颈腰痛的治疗还是以打针吃药为主。临床上依旧存在久治不愈的慢性颈腰痛患者。探索颈腰痛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具有积极意义,可为制定科学的颈腰痛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化防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患者认为虽然接受过不同的临床治疗,如口服止痛药、药物注射治疗等,但是缺乏来自医生对患者心理和社会问题的关心;工作或家庭压力会影响看病,亲朋好友的理解和支持有助看病;愿意接受有关心理及社会支持的评估。3、疼痛强度的单因素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疼痛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BMI、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度。疼痛强度NRS与心理压力CPSS(r=0.469,P<0.001)呈中度正相关;疼痛强度NRS与社会支持度SSRS总分(r=-0.632,P<0.001)呈中度负相关,与主观支持度(r=-0.760,P=0.047)高度负相关;疼痛强度NRS与年龄(F=7.381,P=0.010)之间有统计学意义。4、疾病病程的单因素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病程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BMI、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度。其中病程与心理压力大小(r=0.209,P=0.003)呈轻度正相关;病程与社会支持度SSRS总分(r=-0.240,P=0.001)呈轻度负相关。5、疼痛强度的多因素分析:年龄、BMI、病程、心理压力大小CPSS、社会支持度SSRS是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疼痛强度NRS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与疼痛强度NRS呈正相关的是年龄、吸烟史、病程、心理压力CPSS;与疼痛强度NRS呈负相关的社会支持度SSRS。6、病程的多因素分析:病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OR=1.921,P<0.05)、BMI(OR=1.231,P<0.05)、心理压力 CPSS(OR=1.673,P<0.05)、社会支持度SSRS(OR=0.484,P<0.05)。其中年龄、BMI和心理压力为病程的危险因素(OR>1);社会支持度为保护因素(OR<1)。研究结论1、年龄、BMI、吸烟史、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度是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疼痛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越大,超重,吸烟,心理压力越大,患者的疼痛强度越大;社会支持度越大,患者的疼痛强度越小。2、年龄、BMI、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度是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病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越大,超重,心理压力越大,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的病程越长;社会支持度越高,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的病程越短。3、对策建议:临床医生应根据实际需要评估并干预不良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制定非特异性颈腰痛的生理-心理-社会综合防治方案。
杨一玲[9](2020)在《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原发疾病(带状疱疹)消除后病变部位仍存在持续疼痛3个月以上或者数年、乃至终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0%的患者对传统止痛药物治疗反应差。已有的研究表明,(1)疼痛中枢敏化后的脑可塑性变化所诱发的疼痛记忆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键所在;(2)周围电刺激对脑可塑性(运动皮层兴奋性)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3)电针作为周围电刺激的一种形式,是临床治疗慢性疼痛的有效手段。从而提示电针可能通过调节脑可塑性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发挥治疗作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技术通过检测运动皮层兴奋性的变化,为人体大脑皮层可塑性的研究提供一种精确、安全、可靠的检测手段。因此,在经过meta研究观察周围电刺激对脑可塑性影响的工作基础上,本研究应用了TMS的多种检测模式,观察PHN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脑皮层兴奋性的特点、电针治疗PH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兴奋性的变化,初步探讨电针治疗PHN的脑可塑性机制,为针灸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更加翔实的科学依据。内容与方法本项研究中Meta研究在PROSPERO网站注册(注册编号:CRD42019121546),临床研究内容已通过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在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伦理编号NO.Y2017-066-01,注册号NO.AMCTR-IOR-16000138)。具体分为三个内容:1.研究内容一:周围电刺激对健康状态下脑皮层兴奋性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1)检索内容:因应用TMS检测电针调节脑皮层兴奋性效应的临床研究较少,故搜索包括了电针在内的关于周围电刺激干预健康人脑可塑性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具体检索词包括:electroacupuncture、peripher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等等。(2)检索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all Cochrane databases、EMBASE、Scopus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式使用OR、AND、NOT等连接运算。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用stata1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异质性较高的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等,探索周围电刺激干预健康志愿者的脑可塑性改变的循证医学证据。2.研究内容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改变的经颅磁刺激研究(1)研究对象:基础研究已发现慢性长期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诱发皮层可塑性发生改变,在此基础上拟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精准无创的观察PHN患者的皮层可塑性变化。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20位PHN患者和18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2)研究方法:采用TMS单刺激模式分别测量PHN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双侧运动皮层的皮层诱发电位(motor-evoked potential amplitude MEPs),静息运动阈值和活动运动阈值(motor threshold,MT)、皮质静息期(silent period,SP)等;其次应用双脉冲TMS刺激模式检测不同刺激条件下大脑运动皮层的皮层内抑制和易化效应(short-interval intracortical inhibition and/or intracortical facilitation,SICI/SICF)的变化。(3)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临床症状与脑可塑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3.研究内容三: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可塑性改变的作用研究(1)研究方案:对符合胸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及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2Hz电针以及假电针治疗,主穴为夹脊穴和阿是穴。每周完成3次治疗,隔日一次,6次/疗程,总计治疗8周(四个疗程),治疗完成后随访1个月。(2)评估内容:主要结局指标为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的疼痛评分,6个评估时点,分别为治疗前1次,治疗期内2周评估一次(共4次),随访期完成后1次。次要结局指标为简式疼痛量表(Short-form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中疼痛及相关情绪变化的三种维度量表评分、压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睡眠质量评分、患者治疗后自我感觉评估,此外应用配对联合刺激技术(PAS)观察治疗前后PHN患者脑可塑性变化,具体指标包括运动阈值,诱发电位的评价波幅及PAS25所诱发的长时程可塑性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样的波幅比变化,次要结局指标的评估分为3个时点,分别为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期完成后。(3)统计方法:针对以上多个时点的定量结局指标采用多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譬如次要指标分析时使用3个时点*2种治疗方法的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去探索不同治疗措施(电针、假针组)随着时间的变化(三个检测时间)对观察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内容一:周围电刺激对健康状态下脑皮层兴奋性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1.Meta分析部分最终纳入31项临床研究,所纳入文献皆符合疗效评定标准,基本遵守循证医学的原则,研究结果较为可靠;2.周围电刺激可对脑皮层可塑性产生影响[MD=0.41,95%CI(0.05,0.78),P=0.000],电刺激亦可对皮层内抑制效应的脑可塑性产生影响[MD=1.53,95%CI(0.83,2.23),P=0.000];3.亚组分析研究显示,电激强度为阈上刺激[MD=0.36,95%CI(0.15,0.56),P=0.000],刺激频率小于30Hz[MD=0.34,95%CI(0.23,0.44),P=0.000],刺激时长30-120min[MD=0.27,95%CI(0.16,0.38),P=0.000]均可对脑可塑性产生影响。研究内容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改变的经颅磁刺激研究1.PHN组患者的患侧支配区运动皮层的静息运动阈值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HN组患者的双侧皮层的活动运动阈值和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健康组比较,PHN组患侧支配区运动皮层运动诱发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运动皮层静息期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健康组比较,70%的刺激强度下PHN患者的患侧支配区的运动皮层内抑制效应(SIC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HN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双侧大脑运动皮层内易化效应(SIC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皮层兴奋性指标运动阈值,皮层内抑制效应(SICI)和临床相关变量如病程、疼痛强度、疼痛频率进行相关性检验,SICI与PHN患者的每日疼痛频率具有正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2=0.3244,P<0.05)。对侧皮层的RMT与PHN患者临床疼痛的相关变量如病程和疼痛强度以及疼痛频率无相关性,而皮层的SICI与病程和疼痛强度无相关性。研究内容三: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可塑性改变的作用研究1.本研究最终纳入34例胸段PHN患者,两组受试者在人口学数据和PHN疼痛病史等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各观察指标基线评分比较,基线特征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2.与假针组比较,治疗过程中(四个疗程期间)电针组均可明显降低PHN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发现,两组VAS值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3.对简式疼痛量表(SF-MPQ)中疼痛及相关情绪变化的量表评分发现,SF-MPQAS评分在电针组的治疗后、随访期的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电针可改善PHN患者的PPI评分,电针组在治疗后、随访期的评分都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PHN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过程中PHN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及随访时发现,两组VAS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不同治疗对压痛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PHN患者的压痛阈值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干预措施对RMT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措施对MEPs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7.电针治疗可对PAS诱导的LTP效应产生影响,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过程中LTP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及随访时发现,电针对PAS25诱导的LTP效应可产生影响,与假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治疗期间皮层兴奋性指标LTP样可塑性改变和临床相关变量VAS的变化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相关分析发现随着LTP波幅比的减少,VAS评分也随之降低,有显着的相关性(R2=0.37,P=0.015<0.05)。结论:1.包括电针在内的外周电刺激可明显影响运动皮层的兴奋性,与刺激强度(运动阈值以上)、刺激频率(不超过30Hz),治疗时长(30-120min)密切相关。2.PHN患者皮层内抑制减弱(去抑制),可能是PHN患者脑可塑性改变的特征之一。3.电针通过调节PHN的脑可塑性(抑制运动皮层长时程增强效应)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叶海英[10](2020)在《自拟止痛酊治疗肺癌术后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止痛酊治疗肺癌术后慢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止痛酊改善肺癌术后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重庆市中医院肿瘤科门诊诊治的肺癌术后慢性疼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涂擦疼痛部位,每日2次;观察组予以止痛酊涂擦疼痛部位,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程度、中医证候变化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结果:1.疼痛疗效比较:观察组36例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11例,明显缓解15例,轻度缓解6例,未缓解4例,有效缓解率为72.22%。对照组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明显缓解5例,轻度缓解10例,未缓解20例,有效缓解率为16.67%。经秩和检验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观察组中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7例。对照组中显效4例,有效13例,无效19例。经检验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改善患者局部刺痛拒按,皮肤紫暗及麻木上疗效更优(P<0.05)。3.安全性比较:试验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止痛酊能有效缓解肺癌术后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慢性疼痛治疗的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疼痛治疗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麻醉策略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
2.1.2 仪器 |
2.2 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剔除标准 |
2.2.5 实验分组 |
2.2.6 处理方法 |
2.2.7 观察指标 |
2.2.8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术中及术后麻醉药物用量 |
3.3 不同时点静息及咳嗽疼痛VAS评分 |
3.4 不同时点血清IL-6、TNF-a水平 |
3.5 慢性疼痛发生率 |
3.6 术后镇痛补救情况及并发症 |
第4章 讨论 |
4.1 乳腺癌根治术与PMPS |
4.2 精准化麻醉策略与PMPS |
4.2.1 术前焦虑与PMPS |
4.2.2 痛觉敏化与PMPS |
4.2.3 急性疼痛与PMPS |
4.2.4 术后康复治疗与PMPS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乳腺切除后疼痛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和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2)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灾难化的研究现状 |
1.1.1 疼痛灾难化概念 |
1.1.2 疼痛灾难化的认知行为特征 |
1.1.3 疼痛灾难化的发生机制 |
1.1.4 术前疼痛灾难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
1.1.5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样本量计算 |
3 资料收集工具 |
3.1 一般资料收集表 |
3.2 疼痛灾难化量表 |
3.3 健康状况 |
3.4 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 |
4 资料收集过程 |
4.1 伦理原则 |
4.2 人员培训 |
4.3 预调查 |
4.4 问卷调查方法 |
4.5 质量控制 |
5 数据的录入与分析 |
5.1 数据录入与整理 |
5.2 数据分析 |
6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2 研究对象术前疼痛灾难化现况 |
3 研究对象的其它变量得分 |
3.1 躯体功能 |
3.2 牛津膝关节评分 |
3.3 休息和活动时疼痛程度 |
3.4 焦虑和抑郁 |
3.5 乐观悲观人格取向 |
4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 |
4.1 疼痛灾难化总分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4.2 反刍维度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4.3 夸大维度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4.4 无助维度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分析 |
2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现况分析 |
3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影响因素分析 |
3.1 一般人口社会学因素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关系 |
3.1.1 性别 |
3.1.2 年龄 |
3.1.3 受教育程度 |
3.1.4 婚姻状况 |
3.1.5 民族 |
3.1.6 居住地 |
3.1.7 费用支付方式和目前是否有薪酬 |
3.2 疾病因素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关系 |
3.2.1 躯体功能 |
3.2.2 牛津膝关节评分 |
3.2.3 疼痛程度 |
3.3 心理因素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关系 |
第五章 结论 |
1 本研究的结论 |
2 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
3 本研究的创新性 |
4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灾难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略缩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 |
1.2.2 自我感受负担的研究现状 |
1.2.3 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 |
1.2.4 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样本量确定 |
2.2 研究工具 |
2.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2.2 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 |
2.2.3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 |
2.2.4 生活质量评价量表(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 |
2.3 统计学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2.5 伦理原则 |
2.6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
3.1.1 患者人口学资料情况 |
3.1.2 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情况 |
3.2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情况 |
3.2.1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情况 |
3.2.2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情况 |
3.3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应对方式情况 |
3.4 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
3.4.1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得分情况 |
3.4.2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
3.4.3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5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
第四章 讨论 |
4.1 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分析 |
4.1.1 人口学资料 |
4.1.2 疾病相关资料 |
4.2 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分析 |
4.3 患者的应对方式情况分析 |
4.4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分析 |
4.5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
4.5.1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
4.5.2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和展望 |
6.1 研究的创新性 |
6.2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与李金斯坦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与李金斯坦修补术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解剖学基础与中西医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1. 腰椎间孔狭窄症致病因素与西医诊治现状 |
2.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中医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2. 分组依据 |
3.数据收集和观察指标 |
4.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患者人口学和疾病特征 |
2. 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型差异性分析 |
3. LFS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其诊断价值评价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常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2. 分组及评价依据 |
3. 数据收集和观察指标 |
4. 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 |
5.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 |
2. LFS脊柱排列特征 |
3. CT测量指标分析 |
4. MRI测量指标分析 |
5. 不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6. 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评价 |
7. 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LFS的常规影像学特征分析 |
2. 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通路的鉴定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基因芯片来源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数据处理和差异基因的筛选 |
2. 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PPI网络分析及核心基因筛选 |
4. 核心基因相关候选成分及关键成分筛选 |
5. 中药匹配并构建靶点-成分-中药网络 |
6. 中药特征分析 |
讨论 |
1. 上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2. 下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3. 核心基因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
4. 核心成分及其镇痛作用机制 |
5. 中药及其镇痛作用机制 |
6. 本研究的创新性、不足与展望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痛觉相关初级感知觉回路构建及其与情绪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疼痛研究背景 |
1.1.2 磁共振脑成像研究背景 |
1.2 疼痛脑影像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疼痛相关脑结构回路及其与情绪关系的探究 |
1.4.2 疼痛相关脑功能回路及其与情绪关系的探究 |
1.5 本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疼痛相关脑结构回路及其与情绪关系的探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被试 |
2.2.2 情绪量表评分 |
2.2.3 被试分组 |
2.2.4 数据采集 |
2.2.5 T1 图像分割脑区 |
2.2.6 dMRI数据预处理 |
2.2.7 基于TBSS方法对比弥散系数的差异 |
2.2.8 概率示踪感兴趣区域的获取 |
2.2.9 丘脑与各脑区结构连接强度计算 |
2.3 统计分析 |
2.3.1 TBSS统计分析 |
2.3.2 结构连接强度统计分析 |
2.3.3 结构连接强度与情绪量表的相关分析 |
2.4 统计结果 |
2.4.1 TBSS分析结果 |
2.4.2 丘脑-皮层回路结构连接强度分析结果 |
2.4.3 结构连接强度与情绪量表相关分析结果 |
2.5 讨论 |
2.5.1 痛觉相关脑网络的关键节点-丘脑 |
2.5.2 痛觉相关结构回路 |
2.5.3 疼痛与焦虑情绪共享大脑回路 |
2.6 总结 |
第三章 疼痛相关脑功能回路及其与情绪关系的探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被试 |
3.2.2 数据采集 |
3.2.3 数据预处理 |
3.2.4 基底节调控丘脑-皮层回路的功能连接 |
3.2.5 结构连接强度差异区域加权的功能连接 |
3.3 统计分析 |
3.3.1 功能连接强度差异分析 |
3.3.2 功能连接差异区域与情绪的相关关系 |
3.3.3 结构连接差异区域加权的功能连接差异分析 |
3.4 统计结果 |
3.4.1 功能连接差异分析结果 |
3.4.2 功能连接差异区域与情绪相关分析的结果 |
3.4.3 结构连接差异区域加权的功能连接差异分析结果 |
3.5 讨论 |
3.5.1 基底节调控痛觉相关功能回路 |
3.5.2 丘脑-额顶回路参与了焦虑情绪的处理 |
3.6 总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杜仲腰痛丸对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镇痛药效及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杜仲腰痛丸对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仪器与药品 |
1.1.3 药物配比 |
1.2 实验方法 |
1.2.1 动物分组 |
1.2.2 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建立 |
1.2.3 干预措施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自发疼痛行为学评分 |
2.2 机械痛阈值 |
2.3 热痛阈值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杜仲腰痛丸对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海马组织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1.3 药物配比 |
1.2 实验方法 |
1.2.1 动物分组 |
1.2.2 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建立 |
1.2.3 干预措施 |
1.2.4 取材及标本固定 |
1.2.5 免疫荧光检测 |
1.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1.2.7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 |
1.2.8 数据统计 |
2 实验结果 |
2.1 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
2.2 实时免疫荧光定量PCR结果 |
2.3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
3 讨论 |
三、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
附录二:实验图片 |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疼痛的脑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与课题研究 |
获得奖励 |
(8)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与非特异性颈腰痛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技术路线 |
六、基本概念 |
第一部分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对象 |
二、问卷设计与实施 |
三、统计学方法 |
四、质量控制 |
第二部分 调查与分析 |
一、基本情况 |
二、情况分析 |
三、访谈情况分析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对策与建议 |
一、实施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的评估 |
二、开展心理减压和社会支持的宣教 |
三、加强心理社会不良因素干预 |
第四部分 总结 |
一、主要研究成果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颈腰痛与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9)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中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及治疗 |
1.1 中医经典理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
1.2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1.3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2.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 |
2.2 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
2.3 电针参数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
3.神经病理性疼痛突触可塑性改变 |
3.1 慢性疼痛突触可塑性改变的基础研究 |
3.2 神经病理性疼痛突触可塑性改变的分期特点 |
3.3 临床常用的皮层可塑性检测方法 |
3.4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1. 研究内容一 周围电刺激对健康状态下脑皮层兴奋性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方法 |
1.3.1 检索内容 |
1.3.2 检索策略 |
1.3.4 文献补充整理 |
1.3.5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1.4 研究结果 |
1.4.1 纳入文献结果 |
1.4.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
1.4.3 Meta分析结果 |
1.4.4 偏倚风险评估 |
1.4.5 发表偏倚 |
1.5 小结 |
1.6 问题和展望 |
2. 研究内容二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运动皮层兴奋性改变的经颅磁刺激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诊断标准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流程 |
2.2.1 操作环境 |
2.2.2 研究设备 |
2.2.3 检测指标 |
2.2.4 具体检测流程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5 研究结果 |
2.5.1 一般资料比较 |
2.5.2 应用单脉冲TMS检测的脑皮层兴奋性指标比较 |
2.5.3 双脉冲TMS检测运动皮层内抑制/易化(SICI/ICF) |
2.5.4 皮层兴奋性指标和临床变量的相关性检测 |
2.6 小结 |
3. 研究内容三 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可塑性改变的作用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1.1 诊断标准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剔除和脱落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本量计算 |
3.2.2 随机化、分配隐藏和盲法 |
3.2.3 研究流程 |
3.2.4 治疗方案 |
3.2.5 评价指标 |
3.3 统计学处理 |
3.4 研究结果 |
3.4.1 一般资料比较 |
3.4.2 临床疗效评价 |
3.4.3 针刺前后运动皮层兴奋性变化 |
3.4.4 相关性分析 |
3.4.5 脱落病例分析 |
3.4.6 不良发生情况汇总 |
3.5 小结 |
第三章 讨论部分 |
1.针灸治疗PHN的中医理论基础 |
1.1 选穴依据 |
1.2 针刺方法 |
1.3 针刺“调神” |
2.针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 |
2.1 周围神经电刺激诱发的皮层兴奋性改变 |
2.2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皮层兴奋性变化 |
2.3 电针对PHN患者的脑可塑性影响 |
3.结论 |
4.创新点 |
5.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自拟止痛酊治疗肺癌术后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学对肺癌术后慢性疼痛的研究 |
1.1 影响因素 |
1.2 发病机制 |
1.3 治疗 |
2.中医学对慢性疼痛的研究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分型 |
2.3 治则治法 |
2.4 治疗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病例筛选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及中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及一般资料 |
2.2 研究用药及疗程 |
3.观察指标 |
3.1 安全性指标 |
3.2 疗效评定 |
4.统计学方法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病例完成情况 |
2.积分比较 |
2.1 两组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次症积分比较 |
2.5 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 |
3.疗效比较 |
3.1 两组治疗后疼痛疗效比较 |
3.2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4.安全性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1.中药酊剂涂擦治疗对慢性疼痛的意义 |
2.止痛酊缓解肺癌术后慢性疼痛的作用机制分析 |
2.1 肺癌术后慢性疼痛的病因病机分析 |
2.2 止痛酊组方分析 |
2.3 现代药理研究 |
3.不足与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慢性疼痛治疗的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麻醉策略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影响[D]. 付辉凡. 南昌大学, 2021(01)
- [2]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 裴菊红. 兰州大学, 2021(11)
- [3]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姜丽. 延安大学, 2021(09)
- [4]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与李金斯坦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研究[D]. 李志英.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5]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D]. 努尔比亚·阿布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痛觉相关初级感知觉回路构建及其与情绪关系的研究[D]. 李志亮.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杜仲腰痛丸对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镇痛药效及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D]. 张天龙.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与非特异性颈腰痛的相关性研究[D]. 孙文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6)
- [9]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D]. 杨一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10]自拟止痛酊治疗肺癌术后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D]. 叶海英.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标签: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