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川市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周晓媛[2](2021)在《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到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大城市越来越多城市问题的出现,发展小城镇,对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就近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人口就地城镇化,从而缓解大中城市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集中集约经营,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进而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是因地制宜的培育特色非农产业,并通过非农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通过非农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实现城镇发展。陕西关中地区小城镇发展落后,城镇经济基础薄弱,推进小城镇发展,必须发掘特色资源,选择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特色产业,并通过科学的产业培育模式和实施路径,才能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小城镇特色发展与就地城镇化格局。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为研究主题,从小城镇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关系解析入手,通过分析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非农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市场环境,研究并确定了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借鉴“集群创导”经验,构建了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模式。最后,以咸阳市旬邑县太村镇为例,进行了小城镇特色产业选择与培育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小城镇发展的关键问题是选择并培育特色非农产业。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产业要生存必须有特色优势。另外,关中地区大中城市仍处于聚集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向小城镇扩散转移的产业发展态势,因此在吸引产业聚集方面小城镇也面临大中城市的竞争挤兑。有鉴于此,小城镇发展只有挖掘自身特色资源并依据特色资源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在双重竞争压力下求得生存和发展。(2)小城镇产业选择必须因地制宜的选择与自身资源环境和要素条件相匹配的产业类型。关中地区小城镇在基础设施条件、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无法与大中城市相比,产业发展只有依靠自身特色资源,选择其他小城镇不可复制或不具备比较优势,而又达不到大中城市规模或效益门槛的产业,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生存发展。关中地区小城镇多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各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评价资源、研判市场、选择产业特色化发展方向,是因地制宜引导小城镇发展的基础。(3)集群创导是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的重要途径。小城镇产业发展条件有限,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发力,通过园区化集中布局和聚集发展,以较低的建设成本改善产业发展软硬件条件,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才能有效培育产业并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在分析集群创导的基本要件、内在关系和动力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经验,本文构建了基于集群创导的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与路径。(4)小城镇产业培育发展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与乡村振兴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小城镇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特色资源与农民、农业存在天然的联系,尤其是特色农产品资源。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不但可以通过就近加工农村特色资源(主要是特色农产品资源),带动农业生产,实现农特资源增值,还可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从而多方面促进农民增收,是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途径。因此,培育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将产业链主体留在小城镇,有利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联动发展。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的思路和方法。系统总结了国内外产业选择、小城镇产业选择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进展。目前已有研究中,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尚未将利用自身资源和合理配置要素,深入到小城镇产业选择方法理论研究中。小城镇产业基础条件差,存在要素劣势、设施劣势;同时,小城镇面临与大城市竞争的影响,产业选择与大城市、区域不同;此外,小城镇作为乡村之首,城市之尾,能够就近吸引农村劳动力,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文根据小城镇和大城市不同的发展特征,以及区域产业发展特征,探讨独特资源利用、产业存活发展的科学问题。通过分析小城镇在产业发展条件不及大城市的情况下,以独特资源利用为发展路径,从关中地区小城镇发展特征出发,通过产业发展条件分析、市场条件分析、资源分析,选择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关中地区小城镇特色产业选择理论研究。(2)构建了基于集群创导的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与路径。借助“集群创导”,为小城镇产业培育提供思路。在小城镇空间尺度下,构建集群创导模型,形成在政府支持下产业园区的聚集,降低发展成本,有力促进小城镇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也减少了分散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通过结合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案例的集群创导经验,形成基于集群创导的不同产业集群阶段的产业培育模式和分阶段实施的培育思路。在产业集群未萌芽阶段主要寻找“种子企业”,在产业集群萌芽阶段主要完善集群创导基本构成,在产业集群成长期注重科技创新,在产业集群稳健期以解决集群创导问题为主;在小城镇空间尺度下,协调产城空间、发展关系,形成产城融合发展;通过小城镇产业集群质量化提升和品牌效应推动区域发展。
曹小宁,俱翠,白哲,成思洁,任梦婷,张玉洁[3](2021)在《铜川市信贷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研究——基于混频数据抽样模型》文中研究指明铜川市是典型资源型转型城市,而产业结构升级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我国银行信贷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能有效通过金融资产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本文在分析铜川市信贷支持产业升级的基础上,结合信贷支持影响产业升级理论机制及信贷支持路径,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铜川市信贷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针对信贷支持产业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短板,结合实证分析结论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史婕[4](2020)在《“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基于多年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提出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道路。城市群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因此,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成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我国“新四化”发展战略的依托。关中平原城市群是西部有着“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巨大潜力的城市群,其耦合协同发展的推进是区域的经济需求,也是减小东西部差异化,完善我国“新四化”战略的需要。但目前来看,探索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的文献非常少,所以本文选取此主题可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本文首先以理论阐述为基础,明晰了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的定义及特征;其次,加入城市群下辖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及信息化的分析,通过构建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水平测度模型,选取关中平原城市群12个城市、2009-2018年数据,从城市群整体及下辖城市层面、“新四化”层面系统地测度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水平,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各个子系统的发展现状均处于起始阶段,区域内东南部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化呈现中部偏东部城市发展较好的局面,较高水平新型城镇化以中部城市为主(剔除咸阳),城市群整体信息化发展水平较均衡且西安市的辐射作用明显;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度发展不均衡,空间上综合表现为“西部高东部低”的特点,整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外圈包裹中心”的蔓延形式;城市群“新四化”协调度空间上综合表现为“南部与中心偏东部较高”的特点,整体呈现“由南向北,中心向外扩散”的蔓延形式;关中平原城市群各个下辖城市“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能力层次不齐,整体信息化增长水平明显强于其他“三化”,基本表现为部分“两化”耦合协同发展。综合来说,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集群效应较明显,各单元联动性较弱,整体发展效益较低,“新四化”发展缺少动能,区域差距较大。最后,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新四化”耦合协同水平及各个子系统发展情况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万斐[5](2019)在《铜川市照金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旅游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面临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结构性调整,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建设。休闲农业作为其主要拓展功能,在提供城市居民休闲游憩、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提供产品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综合效益突出,在今后的园区建设中进行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是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照金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仅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规划引导,严重影响园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但当前对休闲农业的研究多集中于产业特性、现状问题、区域布局等方面,对休闲农业的旅游市场定位、产品开发、空间规划研究较少,未形成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体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铜川市照金现代农业园区为对象,以实地调研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实例调研、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和技术,从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力发展的趋势下,现代农业园区的休闲农业旅游规划问题。主要从园区基本条件、建设现状、旅游资源等方面深入分析,明确园区的旅游发展优势与开发重点,瞄准目标客源市场,确立园区旅游发展定位,提出依托产业现状及资源特色,以耀旬路为轴线,串联农业观光、民俗体验、生态休闲等特色旅游资源,构建“一带三板块”的旅游空间规划策略及“强化主题、组团发展”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指导园区旅游产品开发,休闲农业旅游功能拓展,提升园区影响力,促进照金现代农业园区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为现代农业园区的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覃求[6](2019)在《水足迹视角下陕西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陕西省作为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地带,经济发展将长期处于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水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陕西省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两者之间的“脱钩”关系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是否可持续的重要指标,也是节水型社会建设所追求的核心。陕西省地处我国西北部,地跨三个气候带,水资源禀赋各异,各区域的水资源利用结构,发展模式,发展阶段也有所差异。因此要实现陕西省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脱钩,就有必要在对陕西省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脱钩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各区域进行深入研究,而对脱钩驱动因素的研究则有利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基于水足迹模型对陕西省及各区域生产、生活的真实耗水量进行了相应核算,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apio脱钩模型与Kaya恒等式及LMDI分解模型对经济发展与水足迹之间的脱钩关系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间,陕西省及各区域水足迹总量稳定上升,但增速有所放缓,水足迹结构以农业水足迹为主,各地区种植结构相对合理;从水足迹利用评价来看,陕西省及各区域应逐渐转变为水足迹贸易中的输入地,从而改善当前水足迹自给率较高的情况。此外,陕西省整体水资源压力较大,尤其是关中地区的铜川、渭南、宝鸡三市,值得当地政府警醒。陕西省在2007-2012间经济发展和水足迹利用的脱钩状态以弱脱钩为主,但在2013-2016年间逐渐转化为强脱钩的优质协调,各区域的脱钩状态与整体相比有一定差异,关中区域在2013-2016表现为更为良好优质协调的状态,陕南地区经济增长速率最好,但水足迹增量也较多,其脱钩状态以弱脱钩为主,陕北地区由于受到客观经济环境影响,在研究期2012-2015表现为扩张性耦合和强脱钩的不协调状态。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多年间对陕西省经济发展与水足迹脱钩表现为阻碍作用,而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对陕西省经济发展与水足迹脱钩起促进作用;各因素对于区域与区域影响程度上有所不同,关中地区人口因素在2013-2016年的抑制脱钩作用有所增强,而产业结构对脱钩效应的阻碍作用在近年来的陕北地区表现的较为显着。通过上述结论,陕西省及各区域水足迹状况、脱钩状况以及各驱动因素对其影响程度都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这说明为了实现陕西省及各区域的水足迹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脱钩除了在整体上制定相应政策以外,还需要结合各区域研究成果,进行政策上的修正与侧重。
齐岩卫[7](2019)在《三产融合下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起步较晚,并且一直都处于探索阶段,2017年首次在国家文件中提出现代农业产业园。它是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农业转型、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等“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复杂性和农村产业发展的紧迫性,以三产融合理念引导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布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有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研究一直都是农林类院校在进行,以城乡规划背景进行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研究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首先,对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国内对于三产融合只是集中在理论总结,对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于其规划布局更是鲜有探讨。然后,结合现状的研究对三产融合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现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思路进行总结分析。最后,提出本文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整体思路和具体研究路径。本文以三产融合为切入点,对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布局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三产融合下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功能构成,然后通过功能构成去引导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间结构,最后通过不同尺度空间去探究其形态组织。第一,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功能构成。以“三产融合”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构建,打破原有的单一产业思维构建立的三大产业融合思路。通过对现有产业筛选确定主导产业,研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在此基础上形成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体系支撑的复合功能系统。第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影响因素分为两大类:自然条件影响和外部条件影响。通过ArcGIS平台,选取适用于产业布局的评价因子,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用地选择适宜性分析,确定三大产业的大致位置,然后基于外部因素影响下功能布局研究,综合确定功能区的综合布局,进而提出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间结构。第三,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态组织。将现代农业产业的组织形态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形态组织在不同尺度上研究的重点和存在的不同特征。宏观尺度是主要研究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周边的整体环境形成的空间形态,中观尺度主要为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形成的组织结构,微观尺度是指功能区内部的不同的形态组织。本文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案例,更多的是城乡规划专业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布局研究的一种尝试。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热潮下,为当前我国现代农业转型和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一个更有力、更坚实、更具操作性的方法,用以指导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刘珊珊[8](2018)在《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测评与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认为陕西省资源型城市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长期以来城市发展依赖资源型产业,抑制了其他非资源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修复的破坏。近年来,国家提倡绿色发展,陕西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资源环境容量不断趋紧的形势下,陕西省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资源耗竭、产业结构失衡、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任重而道远。本文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对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进行研究,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熵评价模型对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效果进行测评,结果显示,2011-2015年综合指数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宝鸡市、榆林市、渭南市、铜川市、延安市、咸阳市,得分最高的宝鸡市为0.639,得分最低的咸阳市为0.581,差距为0.058,地区差异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从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来看,衰退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效果不佳,资源环境状态处在崩溃的边缘;成熟型城市,整体转型效果良好,但后劲不足,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长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效果一般,环境污染严重,难以实现城市绿色发展。在综合测评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陕西省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和约束条件,并相应提出不同的转型路径。具体而言,成长型资源型城市应着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成熟型资源型城市在完善城市功能建设的基础上,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对于衰退型资源型城市,必须寻找新的资源优势,彻底改变城市对原有资源的依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城市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杨艳平[9](2018)在《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资源衰退型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面临着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民生问题严峻等一系列矛盾和困境,亟需转型发展。如何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论文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资源衰退型城市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压力,提出了多产业联动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模式,围绕其如何推动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首先,论文基于对10个资源衰退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现状的调研,分析目前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其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和补偿机制设计;其次,运用生态位模型、Logistic方程、层次聚类法等研究方法,从竞争合作、阶段识别和社会嵌入等方面进行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研究,分析其演化的内源动力、发展阶段和环境影响因素;接着,重点围绕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群体激励模型、社会计算实验等研究方法,从领域选择、效率改进和途径拓展等方面研究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最后,对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1)拓展了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内涵,对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之间相互影响互为依存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出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模型。(2)从产业种群间的动态关系分析入手,提出了产业种群间恶性竞争、捕食、寄生和协作共生四种关系模式,构建出评估产业种群在物质交换活动中参与程度和竞争强度的生态位测度模型,及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模型,拓展了种群生态学理论的应用范畴。(3)从嵌入性视角考虑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构建了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模型,以判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的资源获取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并进行了社会嵌入度值调整的数理分析,创新社会网络理论在产业经济分析中的新思路。(4)把生态补偿活动从“政府主导”转向“产业主导”,考虑生态补偿主体存在公平关切情境下,构建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激励效率演化模型,利用社会计算实验讨论差别化生态补偿费用征收对群体企业优化排污量的激励效率演化规律,并拓展了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途径,研究结果丰富了产业生态补偿理论体系。(5)为了验证理论研究和方法模型的有效性,对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和补偿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1)生态位测度结果表明,煤、电和建材业是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物质循环的主体,循环物质多为工业产品和共伴生资源,废弃物资源化所占比重并不大;铝业和建材业、煤炭业和水泥业的规模生态位重叠度较大,水泥业和建材业、电力业和水泥业的资源生态位重叠度较大;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当务之急是创新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研发费用投入,扩大废弃物资源化环节的产业规模。(2)演化阶段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即生命周期模型的发展阶段;因此,铜川市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处理好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速度和转型质量的关系,推动循环产业集约高效发展。(3)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结果显示,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中,约47%的企业个体社会嵌入度较高,社会资源获取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突出;但是还有40%的企业个体社会嵌入度偏低。铜川市要进一步调整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必要时可进行业务重组。(4)铜川市生态盈亏及压力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目前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重点领域是水域类、草地类和耕地类生态系统;当前铜川市按照生产量百分比计征生态补偿费用,对企业减少排污量没有激励效果,建议设立补偿系数实施差别化计征生态补偿费。
段瀚[10](2016)在《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分工的细化与深化,乡镇企业已逐步从社区式的范围经济转化形成为国际、区域以及城市分工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从农村地区演化形成的新产业区,其内生性的柔性特质与外部性的嵌入发展共同推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分工深化与网络组织。但是,受制于县域经济地区传统的“二元”结构,尤其是西部后发县域地区的发展引擎动力不足,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化进程发展缓慢,亟需通过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的融合发展突破传统的路径锁定,形成基于城乡一体的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论文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必要性、目标性、可行性与地域性为逻辑主线,运用多学科交叉、理论演绎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据整体的组织结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论文认为分工与融合是产业演进过程中的统一体,产城融合的内在逻辑是通过产业分工的演进而不断形成的一种从分离、协同到融合的状态。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农村地域形成的产业区,伴随着分工的细化与深化,其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以规模报酬递增的累积效应提高交易效率与分工水平。以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推动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然后,针对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现状分析与研判。当前,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园区的典型类型主要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类产业园区;以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为核心的涉农类产业园区;以资源利用为核心的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但由于区域工业化水平发展缓慢,综合竞争力薄弱,导致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通过运用AHP法,分析得出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基本处于成型期与成长期的发展阶段,部分初步迈入了成熟发展期。其次,论文以融合目标—发展阶段(AHP)—地域现实的逻辑,构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实证测度。总体上看,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基本属于临近融合失调、轻度融合失调、中度融合失调、严重融合失调以及极度融合失调等类型,主要集中于轻度融合失调—中度融合失调的区间。而不同典型类型的工业集中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工业类产业园区存在以上所述各种类型;涉农类产业园区,主要为轻度融合失调型,且产业发展水平普遍滞后于城市发展水平;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基本属于轻度融合失调与中度融合失调等类型。同时,通过结合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内涵,针对不同典型类型的县域工业集中区提出了适宜的产业路径选择,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工业类产业园区应当分别以创新发展、集聚发展为升级路径,并形成相应的城乡产业互动机制;涉农类产业园区应当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关键路径,并形成以“农”为核的城乡产业融合机制;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应当以建设生态园区为转型路径,并形成多元构成的城乡产业联动机制。最后,论文认为县域经济系统的资源禀赋是融入全球、国内以及区域价值链的重要优势。作为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将逐步形成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为核心的城乡价值链。价值链的增值过程会不断促动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融合发展,更会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整个县域地区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为核心单元的产城空间群落,并根据与核心单元互动频率、互动强度的不同,形成相应的关联单元、协调单元。而基于工业集中区发展过程中产城的动力转换,论文针对关中不同类型典型园区探索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空间发展模式,尝试性的从空间规划目标、空间规划路径及规划编制重点三个方面构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规划框架,同时对典型工业集中区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措施。
二、铜川市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川市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
1.1.2 非农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 |
1.1.3 产业培育是推进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途径 |
1.1.4 关中地区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具有实践意义和科学价值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区域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区域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3 研究动态述评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与问题 |
2.1 小城镇发展现状 |
2.2 小城镇产业发展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
2.2.1 小城镇产业发展现状 |
2.2.2 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 |
2.2.3 小城镇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研究 |
3.1 产业选择相关分析 |
3.2 产业选择思路 |
3.3 小城镇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3.3.1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2 现状基础分析 |
3.3.3 资源分析 |
3.3.4 市场条件分析 |
3.3.5 影响城镇产业发展的区域综合分析 |
3.3.6 基于区域成本收益的产业发展分析 |
3.4 产业量化选择方法 |
3.4.1 选择依据和基准 |
3.4.2 产业量化选择方法思路 |
3.4.3 指标体系建构 |
3.4.4 权重确定 |
3.4.5 产业选择验证 |
3.5 产业发展定性综合评价及产业选择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研究 |
4.1 集群创导与小城镇发展 |
4.1.1 培育产业集群化发展 |
4.1.2 集群创导与小城镇发展 |
4.2 小城镇集群创导构成 |
4.2.1 小城镇集群创导构成与动力机制 |
4.2.2 基于集群创导演化中的产业培育 |
4.3 基于集群创导的小城镇产业培育实践总结分析 |
4.3.1 优势产业传承——眉县首善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2 市场需求导向——鄠邑区渭丰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3 多产融合——三原县大程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4 园区培育——蓝田县华胥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5 基于集群创导的产业培育对比总结 |
4.4 产业培育思路与培育模式 |
4.4.1 小城镇产业培育思路 |
4.4.2 基于集群创导的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实证研究 |
5.1 城镇概况 |
5.2 太村镇产业选择 |
5.2.1 旬邑县太村镇产业发展条件 |
5.2.2 太村镇产业选择验证 |
5.2.3 综合定性分析与产业选择 |
5.3 太村镇产业培育 |
5.3.1 产业集群化发展分析 |
5.3.2 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目的太村镇产业培育 |
5.3.3 以产城融合为理想状态的太村镇产业培育 |
5.3.4 以太村镇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形成驱动效应培育 |
5.4 太村镇产业选择与培育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铜川市信贷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研究——基于混频数据抽样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铜川市信贷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分析 |
(一)信贷投放规模波动上涨 |
(二)信贷投放支持三产力度逐年加大 |
(三)信贷结构不断调整 |
(四)信贷深化波动的同时信贷效率变化缓慢 |
三、实证分析 |
(一)模型选取 |
(二)理论模型构建 |
1、MIDAS基本模型构建 |
2、模型权重函数构建 |
(三)实证分析 |
1、变量选择与说明 |
2、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3、实证结果分析 |
(四)结论分析 |
四、政策建议 |
(一)扩大信贷规模,以“信贷杠杆”撬动产业结构升级 |
(二)提升存贷比值,以“信贷质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三)调整信贷结构,以“有扶有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4)“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新四化”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1 “新四化”各子系统概念综述 |
2.1.2 “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理论 |
2.2 “新四化”各子系统间互动机制 |
2.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其他“三化”的精准基石 |
2.2.2 工业化是其他“三化”的动力源泉 |
2.2.3 新型城镇化是其他“三化”的重要载体 |
2.2.4 信息化是其他“三化”的加速剂 |
第三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发展现状及评价体系构建 |
3.1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发展现状 |
3.1.1 关中平原城市群简介 |
3.1.2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现状 |
3.2 “新四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选取及体系构建 |
3.2.2 子系统发展指数计算方法的引入 |
3.2.3 确定“新四化”各子系统发展指数 |
第四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测度 |
4.1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测度 |
4.1.1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的构建 |
4.1.2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评价等级 |
4.2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
4.2.1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
4.2.2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历年耦合度分析 |
4.2.3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历年协调度分析 |
4.3 关中平原城市群下辖地区“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铜川市照金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旅游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现状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外发展现状 |
1.4.3 国内研究进展 |
1.4.4 国内发展现状 |
1.4.5 小结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基础研究 |
2.1 概念辨析 |
2.1.1 休闲农业 |
2.1.2 美丽乡村 |
2.1.3 现代农业园区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城乡一体化 |
2.2.2 产业融合 |
2.2.3 旅游经济学 |
2.2.4 现代农业发展相关理论 |
2.3 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案例分析 |
2.3.1 天津曹庄花卉植物园旅游区 |
2.3.2 北京蟹岛度假村 |
2.3.3 福建省围头战地文化渔村 |
2.3.4 陕西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 |
2.3.5 经验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照金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
3.1 铜川市照金现代农业园区概况 |
3.1.1 交通区位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 |
3.1.4 农业产业 |
3.1.5 建设情况 |
3.2 园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3.2.1 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3.2.2 休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
3.3 园区休闲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
3.3.1 发展优势 |
3.3.2 发展劣势 |
3.3.3 发展机遇 |
3.3.4 面临挑战 |
3.3.5 分析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4 照金现代农业园区旅游资源评价及市场分析 |
4.1 周边旅游资源概况 |
4.1.1 铜川市旅游资源概况 |
4.1.2 耀州区旅游资源概况 |
4.2 照金现代农业园区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
4.2.1 旅游资源分类 |
4.2.2 旅游资源评价 |
4.2.3 旅游资源特征 |
4.3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4.3.1 区域客源市场现状 |
4.3.2 旅游方式分析 |
4.3.3 旅游目的分析 |
4.3.4 消费构成分析 |
4.3.5 旅游偏好分析 |
4.3.6 客源目标市场定位 |
4.4 旅游发展竞合分析 |
4.4.1 旅游发展竞争分析 |
4.4.2 旅游发展合作分析 |
4.4.3 旅游开发方向 |
4.5 本章小结 |
5 照金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旅游规划策略 |
5.1 旅游发展模式选择 |
5.2 旅游规划策略 |
5.2.1 因地制宜,确立园区旅游发展定位 |
5.2.2 轴线带动,构建网络式空间发展格局 |
5.2.3 组团发展,建设主题旅游产品体系 |
5.2.4 强化优势,打造精品农业,提供旅游发展载体 |
5.2.5 提升服务,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6.1.1 主要研究结论 |
6.1.2 论文创新点 |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水足迹视角下陕西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水足迹研究 |
1.2.2 脱钩理论的研究 |
1.2.3 环境资源领域驱动因素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陕西省水足迹利用及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2.1 水足迹理论 |
2.1.1 水足迹理论的提出 |
2.1.2 水足迹核算方法 |
2.1.3 陕西省水足迹核算模型 |
2.2 数据来源及区域划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区域划分 |
2.3 陕西省水足迹现状分析 |
2.3.1 陕西省水足迹利用现状分析 |
2.3.2 各区域水足迹利用现状分析 |
2.4 陕西省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2.4.1 陕西省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2.4.2 各区域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水足迹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 |
3.1 脱钩模型选择与构建 |
3.1.1 脱钩分析模型选择 |
3.1.2 脱钩模型构建 |
3.2 陕西省水足迹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 |
3.3 各区域水足迹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 |
3.3.1 关中区域 |
3.3.2 陕北区域 |
3.3.3 陕南区域 |
3.4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水足迹与经济发展脱钩驱动因素分析 |
4.1 驱动因素研究模型 |
4.1.1 Kaya恒等式 |
4.1.2 因素分解法 |
4.1.3 水足迹脱钩驱动因素模型求解 |
4.2 陕西省水足迹与经济发展脱钩驱动因素分析 |
4.3 各区域水足迹与经济发展脱钩驱动因素分析 |
4.3.1 关中区域 |
4.3.2 陕北区域 |
4.3.3 陕南区域 |
4.4 基于因素分解的对策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7)三产融合下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发展的矛盾转变 |
1.1.2 农业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
1.1.3 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 |
1.1.4 现代农业旅游的兴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基础研究 |
2.1 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研究综述 |
2.1.1 三产融合研究综述 |
2.1.2 现代农业产业园研究综述 |
2.1.3 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研究综述 |
2.1.4 研究评述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三产融合相关概念 |
2.2.2 现代农业产业园相关概念 |
2.3 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的不同思路 |
2.3.1 规划方法和思路研究 |
2.3.2 论文研究的思路 |
2.4 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路径分析 |
2.4.1 研究路径总体分析 |
2.4.2 功能构成的研究路径分析 |
2.4.3 空间结构的研究路径分析 |
2.4.4 形态组织的研究路径分析 |
2.5 小结 |
3 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概况及发展分析 |
3.1 区域发展概况 |
3.2 项目基地现状分析 |
3.2.1 区位及交通条件分析 |
3.2.2 基地产业现状分析 |
3.2.3 基地环境现状分析 |
3.2.4 SWOT分析 |
3.3 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相关规划分析 |
3.3.1 小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
3.3.2 铜川市耀州区照金(小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体规划 |
3.3.3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011-2030) |
3.4 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条件与存在问题 |
3.4.1 基地产业条件分析 |
3.4.2 基地存在问题分析 |
3.5 小结 |
4 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功能构成 |
4.1 以“三产融合”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构建 |
4.1.1 主导产业的选择 |
4.1.2 三产融合整体思路 |
4.1.3 三产融合的两种方式 |
4.2 小丘的主导产业:农业是核心 |
4.2.1 主导产业的选择 |
4.2.2 现代农业分类 |
4.3 主导产业支撑下小丘产业体系 |
4.3.1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延伸产业链 |
4.3.2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拓展农业功能 |
4.4 依托于产业体系的复合功能系统研究 |
4.4.1 功能构成的研究思路 |
4.4.2 以主导产业链为核心的主体功能区 |
4.4.3 以功能拓展的衍生功能区 |
4.4.4 以综合服务的配套功能区 |
4.5 小结 |
5 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间结构 |
5.1 功能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影响因素的分类 |
5.1.2 自然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
5.1.3 外部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
5.1.4 功能布局的思路 |
5.2 基于自然因素下三大产业适宜性分析 |
5.2.1 产业适宜性分析整体思路 |
5.2.2 第一产业适宜性评价 |
5.2.3 第二产业适宜性评价 |
5.2.4 第三产业适宜性评价 |
5.2.5 三大产业用地适宜性选择分析 |
5.3 基于外部因素下的的功能布局 |
5.3.1 农业用地对生产功能的限制 |
5.3.2 交通条件对功能区的带动 |
5.3.3 资源环境对功能布局的影响 |
5.4 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功能布局 |
5.4.1 功能区初选位置 |
5.4.2 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功能区 |
5.5 功能布局下的的空间结构 |
5.5.1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结构类型 |
5.5.2 空间结构要素的强化 |
5.5.3 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空间结构 |
5.6 小结 |
6 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形态组织 |
6.1 不同尺度下形态组织构建思路 |
6.2 宏观尺度下整个园区的形态组织 |
6.2.1 耦合自然系统,形成整体生态格局 |
6.2.2 衔接山水林田湖,促进生态保护修复 |
6.3 中观尺度下功能区之间的形态组织 |
6.3.1 “大串联,小完整”的整体道路形态 |
6.3.2 构筑环状多层游憩流线 |
6.4 微观尺度下功能区内部的形态组织 |
6.4.1 “疏密有别,分区明确”功能区形态特征 |
6.4.2 重点片区规划设计 |
6.4.3 村落的传承再生 |
6.5 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8)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测评与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城市发展转型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绿色发展理论 |
2.2.3 产业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内研究动态 |
2.3.2 国外研究动态 |
2.3.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现状 |
3.1.1 资源环境现状 |
3.1.2 产业发展现状 |
3.1.3 动力支持现状 |
3.2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产业结构失衡 |
3.2.2 产业效益下降 |
3.2.3 环境污染严重 |
3.2.4 动力支持不足 |
第四章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效果测评 |
4.1 构建转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4.1.1 选取评价指标的依据 |
4.1.2 指标体系构建 |
4.2 转型效果测算 |
4.2.1 测算方法 |
4.2.2 转型效果测算结果 |
4.3 转型效果评价 |
4.3.1 总体评价 |
4.3.2 单项评价 |
4.4 转型效果分析 |
4.4.1 成长型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效果分析 |
4.4.2 成熟型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效果分析 |
4.4.3 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效果分析 |
第五章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
5.1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路径选择 |
5.1.1 成长型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路径选择 |
5.1.2 成熟型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路径选择 |
5.1.3 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路径选择 |
5.2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政策建议 |
5.2.1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
5.2.2 打造绿色产业园区 |
5.2.3 加快技术创新 |
5.2.4 健全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
5.2.5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5.2.6 合理征收资源税 |
第六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1 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资源衰退型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1.1.2 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发展机遇 |
1.1.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提出 |
1.1.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1.2.2 循环经济及其在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中的研究 |
1.2.3 产业集群及其与循环经济的交叉研究 |
1.2.4 相关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1 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
2.2.2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范畴 |
2.2.3 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
2.3 战略管理理论 |
2.3.1 结构追随战略观 |
2.3.2 产业环境战略观 |
2.3.3 商业生态系统战略观 |
2.3.4 战略管理理论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运行分析 |
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及其生态环境分析 |
3.1.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内涵 |
3.1.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与其生态环境的作用关系 |
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基本内涵分析 |
3.2.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3.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
3.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
3.3.1 数据来源和调研基本情况说明 |
3.3.2 数据记录与整理 |
3.3.3 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成效和存在问题 |
3.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分析 |
3.4.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的提出 |
3.4.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关系分析 |
3.4.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研究 |
4.1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竞争合作机制 |
4.1.1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分化 |
4.1.2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测度 |
4.1.3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关系模式分析 |
4.2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阶段识别机制 |
4.2.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分析 |
4.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 |
4.2.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的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
4.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嵌入机制 |
4.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反馈调节 |
4.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 |
4.3.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调控的数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5.1 生态补偿内涵及其外部性理论分析 |
5.1.1 生态补偿的内涵拓展 |
5.1.2 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 |
5.1.3 生态补偿的构建原则 |
5.1.4 生态补偿的外部性理论 |
5.2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机制 |
5.2.1 资源衰退型城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 |
5.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 |
5.2.3 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5.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效率改进机制 |
5.3.1 产业种群生态补偿标准确立 |
5.3.2 考虑公平关切的生态补偿激励流程分析 |
5.3.3 生态补偿激励效率演化模型构建 |
5.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途径拓展机制 |
5.4.1 经济补偿 |
5.4.2 政策补偿 |
5.4.3 市场补偿 |
5.4.4 技术补偿 |
5.5 本章小结 |
6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实证分析 |
6.1 研究区域的背景分析 |
6.1.1 区域地理概况 |
6.1.2 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6.1.3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 |
6.1.4 社会民生改善情况 |
6.1.5 自然资源保有储量 |
6.2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机遇和模式构建 |
6.2.1 铜川市转型发展机遇 |
6.2.2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构建 |
6.3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实证分析 |
6.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测度 |
6.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 |
6.3.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 |
6.4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实证分析 |
6.4.1 铜川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 |
6.4.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 |
6.4.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激励效率改进 |
6.4.4 铜川市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永续设计技术补偿 |
6.5 促进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6.5.1 发挥地方政府的服务和监督作用 |
6.5.2 强化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期的政策导向 |
6.5.3 构筑重大节能环保项目支撑体系 |
6.5.4 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创新 |
6.5.5 进一步调整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组织结构 |
6.5.6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制度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 |
(10)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区域发展理论 |
2.1.2 产业集群理论 |
2.1.3 空间组织理论 |
2.1.4 城乡发展理论 |
2.1.5 城乡规划理论 |
2.2 县域经济及“农三化” |
2.2.1 县域经济的概念内涵 |
2.2.2 县域经济的类型与特征 |
2.2.3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
2.3 工业集中区的相关研究进展 |
2.3.1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理的相关研究 |
2.3.2 城市与工业组织关系的相关研究 |
2.3.3 工业集中区的相关研究 |
2.3.4 新型工业化的相关研究 |
2.4 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
2.4.1 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
2.4.2 相关研究对象的“多个类型” |
2.4.3 产城空间研究的“基本视角” |
2.5 本章小结 |
3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内涵解析与实践经验 |
3.1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 |
3.1.1 分工的思想与逻辑 |
3.1.2 分工与融合的辨析 |
3.1.3 产城融合发展的时代诉求 |
3.1.4 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内涵 |
3.2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演化机制 |
3.2.1 分工细化、深化与产业集群 |
3.2.2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区重构 |
3.2.3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农业产业化 |
3.2.4 区域多样化与地方网络效应 |
3.3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基本动力 |
3.3.1 政策制度 |
3.3.2 社会协同 |
3.3.3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设施 |
3.4 国内外典型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
3.4.1 日本筑波科学城 |
3.4.2 寿光农业科技园 |
3.4.3 德国鲁尔工业区 |
3.5 本章小结 |
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现状特征与发展审视 |
4.1 研究区域本底概况 |
4.2 关中地区县域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
4.2.1 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 |
4.2.2 改革开放时期—20 世纪末 |
4.2.3 进入新世纪以来 |
4.3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现状特征 |
4.3.1 产业发展 |
4.3.2 空间特征 |
4.3.3 基本类型 |
4.3.4 阶段判识 |
4.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审视 |
4.4.1 产业规模效应 |
4.4.2 社会发展水平 |
4.4.3 相关困境制约 |
4.5 本章小结 |
5 产城融合视域下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总体发展评价 |
5.1 评价思路与评价流程 |
5.1.1 评价思路 |
5.1.2 评价流程 |
5.2 指标体系设计与原则 |
5.2.1 相关文献梳理 |
5.2.2 指标设计原则 |
5.2.3 指标体系构建 |
5.3 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
5.3.1 评价方法 |
5.3.2 评价标准 |
5.4 产城融合发展评价 |
5.4.1 产城融合发展的总体评价 |
5.4.2 工业类产业园区发展评价分析 |
5.4.3 涉农类产业园区发展评价分析 |
5.4.4 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评价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路径选择 |
6.1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机遇与目标导向 |
6.1.1 区域发展机遇 |
6.1.2 区域产业网络 |
6.1.3 产业空间结构 |
6.2 工业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
6.2.1 产业升级路径 |
6.2.2 产业互动机制 |
6.2.3 典型实践研究 |
6.3 涉农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
6.3.1 产业发展路径 |
6.3.2 产业融合机制 |
6.3.3 典型实践研究 |
6.4 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
6.4.1 产业转型路径 |
6.4.2 产业联动机制 |
6.4.3 典型实践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模式 |
7.1 工业集中区规划实践及范式转变 |
7.1.1 规划发展与实践 |
7.1.2 规划认识的更新 |
7.1.4 规划转型的机制 |
7.2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
7.2.1 空间布局与形态 |
7.2.2 产城空间的组织群落 |
7.2.3 典型类型的空间模式 |
7.3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框架 |
7.3.1 空间规划目标 |
7.3.2 空间规划路径 |
7.3.3 典型类型探讨 |
7.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措施 |
7.4.1 加强协同发展 |
7.4.2 统筹产业政策 |
7.4.3 完善服务平台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附件1 陕西省开发区、县域工业集中区一览表 |
附件2 功效函数计算数据 |
图表目录 |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四、铜川市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D]. 周晓媛. 西北大学, 2021
- [3]铜川市信贷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研究——基于混频数据抽样模型[J]. 曹小宁,俱翠,白哲,成思洁,任梦婷,张玉洁. 西部金融, 2021(01)
- [4]“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D]. 史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铜川市照金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旅游规划策略研究[D]. 万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水足迹视角下陕西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D]. 覃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7)
- [7]三产融合下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研究[D]. 齐岩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测评与路径选择研究[D]. 刘珊珊. 西北大学, 2018(01)
- [9]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D]. 杨艳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10]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D]. 段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