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省两项科技成果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1](2015)在《编委风采》文中研究说明值此《信息网络安全》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2015-2019年)成立之际,首先对第三届编辑委员会为杂志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希望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继续担任编委的各位专家能继续关注、关心支持杂志事业的发展。新一届编辑委员会将立足于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强化期刊特色,杂志特组织专门版面对他们进行介绍,以期促进编委与广大作者、读者交流。
中咨协会业务协调部[2](2009)在《全国最新工程咨询单位名录》文中研究表明
本刊编辑部,王银凤,张庆伟,姜莹[3](2009)在《2008科学中国人(第七届)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是极为不寻常的一年。年初的雪灾,5·12汶川大地震,我们共同面对;奥运的成功举办,神七的完美升空,我们举国欢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对未来充满斗志;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我们从未失去信心;每一个大事件中,都有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身影,都有他们突出的贡献,也有他们无私的奉献……2008年谁在科技创新路取得了成就,谁推动科学技术产业不断升级?让《科学中国人》为您一一揭晓!
李鲁明,王洁刚,滕进,冯陈晨,孙德花,王依群,禤俊名,张思众,刘帅,余德方,王立涛[4](2009)在《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 100案例分析》文中指出以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创新之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持续完善,逐步建成了规章制度完善、组织队伍落实、运行机制有效、创新平台夯实、创新成果丰硕、创新文化浓厚的科技创新体系,目前正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向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目标迈进。
姚昆仑[5](2007)在《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系统的发掘、搜集和考证中国25史与相关的史料为基础,对中国文明诞生以来科技奖励活动和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试图梳理清楚我国从古至今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反映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今天各个历史阶段的科技奖励状况和特点。同时通过与国外科技奖励的简要比较,评述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为今天的科技奖励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借鉴。论文研究的重点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和作用,并通过科技奖励的发展史实来深化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和理解。论文的每章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的科技奖励史实、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发掘和分析。每章的研究要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从上古以来到明代末期中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演进过程。人类最早的科技奖励活动,是从对政治、军事方面有功的赏赐发展而来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对“格致学”和技艺方面的奖励有了较快的发展,从主要对天文学、医学的奖励扩展到对农业、军事科技、建筑等领域。这一时期,诸子百家对奖励的作用多有论述,并将其升华到一定的高度。这些论述和认识,直到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和积极的借鉴作用。第二章:阐述和分析了清代科技奖励的发展路线、转折及特点。清代是我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走向制度化科技奖励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既来自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我国传播的推动,也反映了在科学救国、科学强国思想下中国民众的自我觉醒。虽然这时的制度化科技奖励是建立在专利制度上的,但对推动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促进技术产品从模仿到自我革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民国时期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本章首先论述了从民国初年到抗战爆发之前,随着近代科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和科学建制化出现,民国政府、研究院所和社团设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科技奖励的特点;其次论述了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民国政府科技奖励的侧重点,如注重实用技术和替代品的奖励,对基础研究激励重视不够等。第三是论述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和产生的积极影响。第四章:论述和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奖励进入了新的阶段。本章论述了五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并重点分析了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特点以及省市科学技术奖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现状和特点,并简要概括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奖励的作用。第五章:对当代中国和国外科技奖励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章开头简要回顾了西方科技奖励发展的历史并着重分析了20世纪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其后从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视角对中外科技奖励在推荐形式、评审程序、奖金额度的变迁、影响奖励知名度的各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着重对我国与当代最发达国家美国、毗邻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的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个案比较分析,最后指出了当代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此外,附录中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外有关科技奖励的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包括对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各种起源理论、专利制度与奖励制度的关系、奖励制度与科学资助(基金)的关系以及国外激励心理学的论述和分析。总之,本文主要的努力方向是:对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考证和系统的研究,从浩繁的文献资料中发掘出我国古今科技奖励的丰富史料,整理归纳古代贤哲有关奖励的论述和理论,分析不同时期科技奖励的特点。同时,对当代中国与国外科技奖励在评审、奖金强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中国科技奖励制度与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差异,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国外科技奖励制度中可资借鉴的内容。
段治文[6](2004)在《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文中提出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的研究,而对科学文化史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史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尝试突破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围,力图从思想文化史角度,依据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的体制建构以及科学文化观念变迁等三个层次,对当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的历程进行新的观照。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无序、散漫和缺乏目标的状态,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在探讨中国近代科技的源起及其历史文化缺陷基础上,分三个阶段按三个层次系统分析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科技建制以及科学文化观的变迁。其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具有新意的探索:比如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及政策环境上,文章系统分析了建国以来三代领导集体的视野和重要探索;在科技发展建制上,文章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当代中国科学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就是建国初期新体制的建立、5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式“大科学”体制以及改革开放进程中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上,文章第一次揭示了科技大潮与社会主义思潮两次历史性合流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上,文章更是首次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经历了“人民科学观”、政治化科学观以及理性化科学观三种形态的历史转换,等等。 通过对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文化思考,本文认为:经过长期曲折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成全社会的共识,深入人心,中国不可能再回到以往那种不重视科学以致反科学的老路上去。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目前中国不仅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而且在如何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问题上更是存在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探索中国本土科学技术发展的出路,推动中国原创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等,仍是今日中国的严峻课题。 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实现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的融合,以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而且要实现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以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更要通过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冲破传统的制约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以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这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必由之路。
李秀玲[7](2003)在《黑龙江省两项科技成果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房宏琳[8](2015)在《我国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外在推动,以及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内在需求,都要求企业将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重要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关键,发挥企业创新的核心作用将会有效带动行业和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央企业处于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承担着保障和提高民生质量的重任,因其特殊的地位和承担的社会经济责任,更应在自主创新上有所作为。本文在分析企业自主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评价、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我国中央企业自主创新现状进行分析,为了简化问题的分析,从中央企业研发经费、创新人员等方面进行投入分析,从申请和授权专利、国家科技创新奖励等方面进行产出分析,对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获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中央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文将企业创新能力分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能力、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等众多内容。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内所有创新能力的核心。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带来了超额利润和技术,而这恰恰是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物质基础。制度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又限制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动力和激励机制。在分析企业创新的内外部因素影响基础上,对于中央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部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并对中央企业自主创新强度与企业规模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以中央企业上市子公司为样本,重点研究中央企业创新投入强度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基本计量模型,使用最小二乘法对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观察解释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来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对模型进行White检验。得出的建议是将企业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企业拥有高赢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强,才能使企业更加愿意进行自主创新。论文在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等测量维度构建了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央企业及上市子公司的自主创新的技术效率进行描述性分析,经过比较选择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超效率DEA模型对央企子公司自主对创新效率进行评价,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央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测量和评价,并与中央企业自主创新效率进行比较,从而对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状况进行多角度的剖析,进一步确认了现阶段中央企业自主创新的特点,为下一步构建更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路径选择提供依据。中央企业创新体系是中央企业内部、中央企业之间以及中央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各个行为主体相互连接、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网络体系。只有通过各个部分的创新相结合,才能使其创新体系总体功能最大化,因而必须保证各个创新方面的协调和互动。论文在对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于自主创新体系的内外层环境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框架,对创新框架从横向和纵向架构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并从国家层面、企业层面的制度建设保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内部机制建设。根据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对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给出了中央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论文进行的提高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可以使中央企业能够正确认识自身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应承担的特殊社会责任,以及自主创新绩效情况,可为我国中央企业管理部门制定促进中央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与方法支持,对于我国通过企业自主创新来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
朱智[9](2010)在《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产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优化与升级,依托信息技术和服务可贸易革命,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服务业离岸转移的一种重要形式,成为世界服务业现代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外包产生于制造业,发展于服务业,目前,全球服务外包正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线,由服务领域向制造业、采掘业等领域渗透,出现了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大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即世界生产外包中心,能否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成为世界服务外包中心,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黑龙江省在装备制造、石油石化、食品、煤炭、医药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和较强的竞争力,大力发展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对于黑龙江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减轻资源依赖,尤其是接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更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服务外包研究现状的剖析,从服务外包的定义、分类、理论基础和现实动因入手,以指导黑龙江省服务外包实践为立足点,寻找理论依据,填补研究空白。本文在五个方面探索服务外包理论演进逻辑的创新思路:一是基于商品流通视角提出商品流通—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的理论演进逻辑;二是基于业务外包视角提出了服务外包在第一、二、三产业的理论演进范畴;三是基于生产性服务业视角提出了正是由于产品内分工产生了生产外包,服务可贸易(服务可分)产生了服务外包,而生产环节中的加工业务与生产性服务可分催生了全球服务外包正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线,由服务领域向制造业、采掘业等领域渗透的新思想;四是基于服务外包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视角提出了服务外包正由信息技术外包向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演进的观点;五是基于外包演进路径的视角提出了外包理论演进路线图,包括三个阶段:即外包开始于制造业的第一阶段、外包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第二阶段和外包由服务业返回制造业、采掘业等领域的第三阶段。在介绍国内外服务外包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评述全球服务外包发展趋势、成功案例以及黑龙江省服务外包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发展服务外包能力进行测度,并与我国服务外包发展能力进行比较和评价,得出结论:以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为对象发展服务外包,具有较好的基础和较强竞争力。借助2007年国民经济42部门投入产出流量表,运用因子分析方法,采用主成分提取方法,结合服务外包产业特点和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要求,遴选出适合发展服务外包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即能源、食品、装备制造、石油石化、医药和森工等产业。在“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的框架下,对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发展进行战略规划,设计发展思路、发展路径、主要任务以及空间布局,为全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的业务流程。然后,从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实施这个战略构想的政策和保障措施。一是针对黑龙江省优势支柱产业,如石油石化、煤炭业、矿业、林业、汽车、食品、医药和装备制造等行业,通过服务外包产业经典案例剖析,明确业务领域,探索经营模式,建立操作流程,形成各行业用得上的“入门教材”和“操作手册”式的报告,对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二是针对哈尔滨市、大庆市和齐齐哈尔等城市服务外包实践,根据各自特色,突出优势,形成对统筹建设的基础设施、支撑性服务平台、国家政策等配套措施和园区布局规划等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产业发展研究成果;三是针对全国资源型城市最多的省份,通过服务外包理论演进,提出以传统优势支柱产业为对象发展服务外包,来接续大庆、伊春、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等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四是针对黑龙江省沿边城市和地区从事离岸外包业务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挖掘出可以拓展的业务领域,提出沿边城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具体措施方案;五是针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律、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商机和政策等研究,提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张泛,王晓江,王志平,萧岩,李郑,杨玉淮,贾渝,杨树祺,范励修,李福普,柳浩,陈卫权,石中柱,谢产庭,张爱江[10](2006)在《道路工程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道路工程建设发展概述 (一)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公路建设十年发展成就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我国(除港澳台地区,以下同) 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市场,投资数量和开工项目之多,各国少有。从1990年到2003年的 14年内,全国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近2万亿元。其中,2002年达到3212亿元,2003年达到3715亿元。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交通发展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十五”时期成为交通发展最快、最好的五年。主要标志是:
二、黑龙江省两项科技成果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两项科技成果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论文提纲范文)
(5)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研究资料 |
三、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上古至明代末期的科技奖励 |
第一节 古代奖励思想和理论 |
一、赏罚是治国的权柄之一 |
二、崇尚和奖励贤良之才 |
三、赏罚要准确分明 |
四、赏贵在精和及时 |
第二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形式 |
一、授官赐爵 |
二、赏赐金钱和物质 |
三、树碑立传以留名青史 |
四、赐姓、赐名或赐诗文等 |
五、赏赐惠及家庭和后代 |
六、其它奖励方式 |
第三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领域 |
一、天文气象方面的奖励 |
二、医学领域的奖励 |
三、农田水利方面的奖励 |
四、军事科技方面的奖励 |
五、营造方面的奖励 |
六、冶铸和工艺等领域的奖励 |
第四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特点 |
一、授奖基本是帝王的个人行为 |
二、科技奖励缺乏评审机制 |
三、科技奖励与古代人才观紧密联系 |
四、沿袭和丰富了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形式 |
第二章 清代的科技奖励 |
第一节 清代早期的科技奖励 |
一、顺治与康熙期间的科技奖励情况 |
二、乾隆至道光时期的科技奖励 |
第二节 清代晚期的科技奖励及科技奖励制度萌芽 |
一、洪仁玕等人的科技奖励思想 |
二、洋务运动对科技奖励的推动 |
三、中国的第一个科技奖励法规 |
四、对留学归国科技人才的奖励 |
第三节 清代科技奖励的特点和作用 |
一、授奖的"奖品"注重官职 |
二、随机性科技奖励与专利性质的奖励制度并存 |
三、把西方专利制度纳入制定科技奖励制度的重要依据 |
四、科技奖励的对象以人为主 |
五、科技奖励与科普并重促进了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科技奖励制度 |
第一节 民国政府的科技奖励政策 |
一、对工艺品和技术发明的奖励 |
二、对基础研究的奖励 |
第二节 民国研究机构和社团的科技奖励 |
一、中央研究院等研究院所的奖励 |
二、学术团体所设的科技奖励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科技奖励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科技奖励政策和制度 |
二、陕甘宁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
三、激励科技人员的优惠政策和条件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奖励的评价 |
一、初步形成了政府、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相结合的科技奖励体系 |
二、以科技创新成就突出的人员为授奖对象 |
三、注重奖励应用技术和实用产品 |
四、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科技奖励的先进经验 |
五、解放区的科技奖励铺垫了新中国科技奖励发展的基石 |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 |
第一节 新中国科技奖励的发展 |
一、初创阶段(1949年—1966年) |
二、停滞阶段(1966年—1976年) |
三、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
四、快速发展阶段(1985年—1999年) |
五、改革完善阶段(1999年至今) |
第二节 改革后国家科技奖励状况分析 |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
第三节 省部级科技奖励分析 |
一、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的现状分析 |
二、省、部级科技奖励的特点分析 |
第四节 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分析 |
一、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登记和监督管理 |
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
三、关于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几点思考 |
第五节 当代中国科技奖励的作用 |
一、承认和肯定科技人员在推动科技与社会文明进步中的贡献 |
二、发挥了政策和科研的导向作用 |
三、高度体现了政府和全社会对科技人才和知识的尊重 |
四、加速了获奖项目的转化应用和知识的传播 |
五、对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和加强学风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
第五章 当代中国与外国科技奖励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20世纪国外科技奖励制度分析 |
一、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重大奖项推动了世界科技奖励的发展 |
二、国际性组织设立的科技奖励 |
三、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 |
四、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奖励 |
五、二十世纪全球科技奖励的几点探讨 |
第二节 中外科技奖励运行方式的比较分析 |
一、获奖候选人的遴选机制比较 |
二、评委构成情况的比较 |
三、评审方式的分析比较 |
第三节 影响科技奖励声望的因素及其比较分析 |
一、设奖的时间(历史)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二、获奖人的科技贡献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三、设奖机构的权威性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四、奖项名称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五、奖金强度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六、奖励频度和规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七、颁奖规格和层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八、宣传力度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第四节 科技奖励强度演变的比较分析 |
一、英国等国家奖金强度的演变 |
二、我国科技奖励强度的演变 |
第五节 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比较 |
一、美国的科技奖励系统 |
二、印度的科技奖励系统 |
三、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制度的分析比较 |
第六节 国外科技奖励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
一、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奖励立法和评审工作 |
二、重视和扶持学术团体等社会力量设奖 |
三、奖励对象以人为主以项目为辅 |
四、奖项的设立与时俱进 |
五、重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奖励方式 |
六、政府科技奖励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
第七节 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前景展望 |
一、推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将逐渐成为设奖的主体 |
二、逐步从奖励科技项目为主转向以奖励科技人才为主 |
三、注重从科技战略的需求来设置科技奖项 |
四、科技奖励管理工作步入专业化和职业化轨道 |
结语 |
一、论文的主要贡献 |
二、关于对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发展的几个阶段的认识 |
三、几点结论 |
附录一 有关科技奖励理论的评述 |
第一节 有关科技奖励制度起源说的评述 |
一、关于优先权之争与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评述 |
二、关于专利制度与对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影响的评述 |
三、科技奖励制度对科学研究资助的影响 |
四、科技奖励制度起源的交换理论 |
五、关于对科技奖励信用循环理论的评述 |
第二节 有关科技奖励的心理学评述 |
一、西方激励理论的类型 |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
第三节 科技奖励其他问题的评述 |
一、科技奖励导致的社会分层问题 |
二、科技奖励中的"优势积累"——马太效应 |
附录二 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历史沿革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后记 |
(6)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中国近代科学的源起及其历史缺陷 |
一、 新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新开端 |
(一) 统一的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科学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
(二) 新中国科学的重建 |
1 科研机构的组建与中国科学新体制的建立 |
2 科学人才的集聚与自然科学界的大团结 |
3 中国科学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
(三) 科学文化观的第一次转型与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
1 科学文化观的转型与“人民科学观”的历史奠定 |
2 自然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与本士化 |
3 对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
二、 第一代领袖群体的科技战略思想 |
(一) 工业化视野下的科技观 |
(二) “向科学进军”的主要思想和实践 |
1 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
2 切实解决好知识分子问题,努力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 |
3 科技发展要与中国实际结合,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
4 走群众路线,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合流与历史迷途 |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及其影响 |
(一) 科学体制的转换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
1 建国之前中国的科技体制变革 |
2 建国以后科学体制的转换与“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
(二) 科学建制国家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1 世界科学建制发展的新动向 |
2 中国现代化后发展特点的历史要求 |
3 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 |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作用和反思 |
1 科学规划和政策的制定 |
2 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
3 “大科学”体制下取得的突出成果 |
4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的“大科学”体制 |
四、 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文化观的历史迷途 |
(一) 科学文化观的第二次转型与“政治化科学观”的确立 |
(二) 科学政治化的背景及原因探析 |
1 历史原因:人民科学观的进一步发展与高度政治化的形势 |
2 根本原因:整风与反右后全社会政治意识畸形转向并向各领域渗透 |
3 现实原因:急于求成,全面大跃进形势的推动 |
4 内在原因: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泛起 |
(三) 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与民众科学文化的畸形发展 |
1 群众性的科技协作网建立 |
2 群众性科技革新运动全面开展和畸形演变 |
(四) 科学与反科学仅一步之遥 |
五、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
(一) 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的演进 |
1 拨乱反正“从科学和教育着手”: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开端 |
2 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深化 |
(二) 江泽民对科技战略思想的发展 |
1 科技动力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基础 |
2 科教兴国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
3 技术创新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核心 |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再度合流 |
1 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刻阐述和新认识 |
2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汇流的战略展开 |
六、 中国科技体制的新变革及其影响 |
(一) 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 |
1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 |
2 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 |
3 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 |
(二) 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体现 |
1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
2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技法制体系 |
3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奖励制度 |
4 开始建设并初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 |
(三) 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
七、 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的新发展 |
(一) 科学文化观的再次转型与“理性化科学观”的初步形成 |
1 科学文化观再次转型的历程 |
2 对科学的理解进入了一个理性化的时期 |
(二)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与民众科学素养评价 |
1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 |
2 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 |
(三) 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 |
八、 21世纪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对科学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
(二) 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 |
(三) 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 |
(四) 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 |
附录一: 科学中国的历程:1949-2004年重要文献编目 |
附录二: 全国性的科学技术团体一览表 |
附录三: 作者在中国科技文化史领域发表的相关成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目的 |
1.2.2 论文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现状 |
1.3.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1.3.3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现状 |
1.3.4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我国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机理与现状分析 |
2.1 中央企业与自主创新 |
2.1.1 中央企业的概念产生与界定 |
2.1.2 中央企业的功能定位 |
2.1.3 技术创新及自主创新 |
2.2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分析 |
2.2.1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
2.2.2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动力 |
2.3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成 |
2.3.1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涵义 |
2.3.2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组成要素分析 |
2.3.3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素的相互关系 |
2.4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形成过程机理分析 |
2.4.1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内生机理 |
2.4.2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外生机理 |
2.4.3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内生与外生机理的整合 |
2.5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
2.5.1 自主创新投入状况 |
2.5.2 自主创新产出状况 |
2.5.3 自主创新规模分析 |
2.5.4 自主创新主要成就 |
2.5.5 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影响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
3.1.1 影响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外部因素分析 |
3.1.2 影响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部因素分析 |
3.2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构建 |
3.2.1 结构方程理论模型的建立 |
3.2.2 提出假设 |
3.3 问卷设计 |
3.3.1 问卷设计的基本内容 |
3.3.2 问卷设计的基本过程 |
3.3.3 研究主体及样本获取 |
3.3.4 样本描述 |
3.3.5 调查问卷获取数据的信度检验 |
3.3.6 调查问卷获取数据的效度检验 |
3.4 假设检验 |
3.4.1 结构方程模型完成图及参数估计结果 |
3.4.2 间接因素对直接因素的影响分析 |
3.4.3 直接因素对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
4.1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选取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具体指标描述 |
4.2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1 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方法比较 |
4.2.2 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方法选择 |
4.2.3 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选择 |
4.3 样本选择及基础数据来源 |
4.3.1 评价样本选择 |
4.3.2 基础数据来源 |
4.4 中央企业上市子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
4.4.1 中央企业子公司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企业选择 |
4.4.2 中央企业子公司自主创新技术效率评价 |
4.4.3 中央企业子公司自主创新效率评价 |
4.4.4 中央企业子公司自主创新绩效评价 |
4.4.5 中央企业子公司自主创新效率与绩效综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构建 |
5.1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涵义及特征 |
5.1.1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内涵 |
5.1.2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特征 |
5.2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环境分析 |
5.2.1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外层环境 |
5.2.2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内层环境 |
5.3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基本架构 |
5.3.1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横向架构 |
5.3.2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纵向架构 |
5.4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相关的制度建设 |
5.4.1 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 |
5.4.2 企业层面的制度建设 |
5.5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内部机制建设 |
5.5.1.中央企业内部创新文化机制建设 |
5.5.2 中央企业企业家创新精神机制建设 |
5.5.3 中央企业内部报酬激励机制建设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
6.1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能力提升策略 |
6.1.1 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 |
6.1.2 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 |
6.1.3 加强以中央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 |
6.1.4 构建全球研发网络并实施开放式创新 |
6.2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营销能力提升策略 |
6.2.1 重视市场发展变化 |
6.2.2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
6.3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
6.3.1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
6.3.2 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 |
6.3.3 实施全面创新管理 |
6.4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产出能力提升策略 |
6.4.1 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战略 |
6.4.2 发展技术创新国际化战略 |
6.4.3 强化消化吸收并提高二次创新成功率 |
6.5 提升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撑要素策略 |
6.5.1 提高中央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
6.5.2 发挥中央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 |
6.5.3 加强中央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引导 |
6.5.4 加强中央企业自主创新的信息共享机制 |
6.5.5 完善中央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法律保障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或成果采纳 |
致谢 |
(9)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基于服务外包概念、性质、动因和效应等视角的研究 |
1.2.2 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 |
1.2.3 基于产业视角的研究 |
1.2.4 基于国家(地区)视角的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1.5 不足之处 |
2 服务外包的基本理论研究 |
2.1 服务外包相关基本概念 |
2.1.1 外包的概念 |
2.1.2 外包的分类 |
2.1.3 服务外包的产生和概念界定 |
2.1.4 服务外包与"劳务输出"的区别 |
2.1.5 服务外包的分类 |
2.2 服务外包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有关外包的经济学理论 |
2.2.2 有关外包的管理学理论 |
2.3 服务外包产生发展的现实动因 |
2.3.1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服务可贸易革命 |
2.3.2 全球产业向服务业转移 |
2.3.3 跨国公司战略转变 |
2.3.4 经济全球化 |
2.3.5 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
2.3.6 跨国公司转嫁风险的需要 |
2.3.7 降低成本的现实选择 |
2.4 服务外包的理论演进逻辑 |
2.4.1 基于商品流通视角的服务外包理论演进 |
2.4.2 基于业务外包视角的服务外包理论演进范畴 |
2.4.3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视角的服务外包理论演进 |
2.4.4 基于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视角的服务外包演进 |
2.4.5 外包的路径演进 |
2.5 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发展服务外包的现实意义 |
2.5.1 有利于承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
2.5.2 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2.5.3 有利于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
2.5.4 有利于巩固制造业的领先地位 |
2.5.5 有利于解决高素质人才就业问题 |
2.5.6 有利于调整外贸出口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3 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态势及借鉴 |
3.1 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态势 |
3.1.1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迅猛发展 |
3.1.2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地区分布不均衡 |
3.1.3 服务外包业务的领域不断扩大 |
3.1.4 服务外包方式逐渐由ITO向BPO、KPO的转变 |
3.2 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特点 |
3.2.1 我国服务外包市场增长强劲 |
3.2.2 在岸服务外包需求潜力巨大 |
3.2.3 发挥制造业优势承接离岸外包 |
3.3 印度服务外包成功经验借鉴 |
3.3.1 优惠的税收政策 |
3.3.2 全方位的产业扶持政策 |
3.3.3 多层次地培养服务外包人才 |
3.3.4 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
3.3.5 行业协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3.4 主要承接服务外包国家竞争力比较 |
3.4.1 承接服务外包的主要竞争要素 |
3.4.2 离岸外包主要承接地竞争力现状 |
3.4.3 主要承接离岸外包国家发展潜力比较 |
3.5 国内外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实践举要 |
3.5.1 印度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实践举要 |
3.5.2 我国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实践举要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运行状况 |
4.1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发展的基本状况 |
4.1.1 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
4.1.2 服务外包规模大幅提升 |
4.1.3 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日益完善 |
4.1.4 服务外包园区基础全面加强 |
4.2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需进一步提高 |
4.2.2 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 |
4.2.3 对外开放水平不高 |
4.2.4 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低 |
4.2.5 缺乏大量的熟练英语专业人才 |
4.3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
4.3.1 雄厚的产业基础 |
4.3.2 坚实的科技实力 |
4.3.3 优良的基础设施和环境 |
4.3.4 低廉的综合成本 |
4.3.5 多元的文化优势 |
4.3.6 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产业发展水平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测度 |
5.1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5.1.1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步骤 |
5.1.2 确定服务外包产业评价的具体指标 |
5.1.3 建立层次结构 |
5.1.4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
5.1.5 确定指标权重 |
5.1.6 对所有指标的实际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
5.1.7 综合分值的计算 |
5.2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测度 |
5.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模型 |
5.2.2 评价系统表 |
5.2.3 具体指标说明 |
5.2.4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测度 |
5.3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水平测度 |
5.3.1 建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二级评价指标数据表 |
5.3.2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测度 |
5.4 黑龙江省与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水平比较 |
5.5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发展服务外包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遴选 |
6.1 传统优势支柱产业遴选的原则 |
6.1.1 规模原则 |
6.1.2 效率原则 |
6.1.3 成长性原则 |
6.1.4 技术进步原则 |
6.1.5 竞争优势原则 |
6.1.6 关联度原则 |
6.2 传统优势支柱产业遴选的指标体系构建 |
6.2.1 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指标体系构建的要求 |
6.2.2 传统优势支柱产业遴选的指标体系 |
6.3 传统优势支柱产业的遴选方法 |
6.3.1 因子分析与主成分方法简介 |
6.3.2 因子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 |
6.4 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遴选的实证分析 |
6.4.1 关于样本、指标及数据说明 |
6.4.2 求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
6.4.3 因子变量的命名解释 |
6.4.4 计算因子得分 |
6.4.5 综合评分 |
6.4.6 确立传统优势支柱产业 |
6.5 发展服务外包的业务领域 |
6.5.1 石油石化产业 |
6.5.2 装备制造业 |
6.5.3 煤炭业 |
6.5.4 医药研发 |
6.5.5 食品业 |
6.5.6 森工业 |
6.5.7 航空、汽车产业 |
6.6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战略构想 |
7.1 发展思路 |
7.2 发展原则 |
7.2.1 生产外包与服务外包互动原则 |
7.2.2 发包与接包融合发展原则 |
7.2.3 在岸外包与离岸外包协调发展原则 |
7.2.4 ITO、BPO、KPO递进发展原则 |
7.3 发展战略 |
7.3.1 发展服务外包与提升传统产业结合 |
7.3.2 扩大在岸外包与承接离岸外包结合 |
7.3.3 扶持国内企业与引进外资企业结合 |
7.3.4 市场运作为主与政府推动为辅结合 |
7.3.5 培育接包能力与扩展发包需求结合 |
7.4 发展路径 |
7.4.1 支持企业剥离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职能 |
7.4.2 支持企业发包非核心业务 |
7.4.3 支持企业接包BPO、KPO和高端制造业 |
7.5 主要任务 |
7.5.1 服务外包示范区打造工程 |
7.5.2 服务外包规模企业培育工程 |
7.5.3 百千万服务外包人才工程 |
7.5.4 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
7.6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空间布局 |
8.1 布局思路 |
8.2 空间布局 |
8.2.1 打造黑龙江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 |
8.2.2 构筑黑龙江省矿业服务外包专属区 |
8.2.3 创建黑龙江省林业服务外包特色区 |
8.2.4 编织黑龙江省服务外包沿边开放产业带 |
8.3 本章小结 |
9 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的政策与措施 |
9.1 政府层面的对策 |
9.1.1 优化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 |
9.1.2 强化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支持 |
9.1.3 鼓励企事业实行"主辅分离" |
9.1.4 用好用足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 |
9.1.5 培育和引进服务外包人才 |
9.1.6 加大服务外包推介力度 |
9.1.7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9.1.8 加快服务外包信息平台建设 |
9.2 产业层面的对策 |
9.2.1 编制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发展规划 |
9.2.2 充分发挥服务外包中介机构的作用 |
9.2.3 采取多种方式壮大服务外包产业 |
9.2.4 塑造"黑龙江外包"的国际品牌 |
9.3 企业层面的对策 |
9.3.1 提高对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认识 |
9.3.2 注重服务外包诚信体系建设 |
9.3.3 制定行之有效的竞争策略 |
9.3.4 重视服务外包的专业培训 |
9.3.5 培植壮大服务外包企业规模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黑龙江省两项科技成果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论文参考文献)
- [1]编委风采[J]. 本刊编辑部. 信息网络安全, 2015(05)
- [2]全国最新工程咨询单位名录[J]. 中咨协会业务协调部. 中国工程咨询, 2009(Z1)
- [3]2008科学中国人(第七届)年度人物颁奖盛典[J]. 本刊编辑部,王银凤,张庆伟,姜莹. 科学中国人, 2009(08)
- [4]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 100案例分析[A]. 李鲁明,王洁刚,滕进,冯陈晨,孙德花,王依群,禤俊名,张思众,刘帅,余德方,王立涛.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2009), 2009
- [5]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D]. 姚昆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6]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D]. 段治文. 浙江大学, 2004(03)
- [7]黑龙江省两项科技成果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J]. 李秀玲. 黑龙江通信技术, 2003(04)
- [8]我国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 房宏琳.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5(06)
- [9]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发展研究[D]. 朱智.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0(03)
- [10]道路工程篇[A]. 张泛,王晓江,王志平,萧岩,李郑,杨玉淮,贾渝,杨树祺,范励修,李福普,柳浩,陈卫权,石中柱,谢产庭,张爱江. 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