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溶地区水利水电建设中一些环境地质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1](2021)在《水库渗漏勘察内容及方法分析》文中提出渗漏是岩溶地区水库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如果发现和维护不及时,会直接影响到水库运行的安全性。因为水库渗漏的原因较为复杂,尤其是对于岩溶地区而言,需要经过详细的地质勘察,才能够合理分析出渗漏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维护措施,切实保证水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文章首先阐述了水库渗漏需要勘察的内容,然后对勘察时常用的方法进行分析,为处理同类型的水库渗漏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冯上鑫[2](2021)在《基于钻孔过程机-岩相互作用机制的岩体力学参数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钻孔作业作为岩土工程中最早与岩体接触的施工工序,在钻具与岩体的相互作用下,钻具响应信息能综合反映岩体力学特征,可为定量评价地层岩体力学参数提供新的原位测试方法。而如何揭示钻孔过程中岩石破碎特征和隐藏的机-岩信息互馈机制是评估地层岩体力学参数的关键。本文采用室内钻孔破碎试验和理论分析开展了室内岩石破碎特征和机-岩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原位钻孔试验提出了地层岩体力学参数识别方法,并通过德厚水库工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室内岩石压痕试验,揭示了岩石贯入破碎程度动态划分和裂纹扩展规律,建立了考虑岩石贯入破碎特征的三维岩石贯入破碎模型,获得了最大贯入压力与岩石贯入破碎程度的复杂幂函数关系;确定了不同加载条件下的(锥形压头、球形压头以及贯入速率)下的岩石贯入破碎特征(破碎表面积、最大压痕深度、最大贯入压力)变化。(2)基于自主研发的室内岩石旋切破碎装置研究了不同加载压力和钻头角度下的岩石旋切破碎特性和机-岩相互作用机制,揭示了岩石旋切破碎过程中钻头扭矩线性变化规律,推导了切割扭矩与岩体固有属性(摩擦系数和岩石切割比能)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了钻进过程中钻头三维螺旋运动轨迹方程;确定了岩石旋切破碎重量和尺寸分布的控制因素分别为岩石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3)研发了适用于复杂施工环境的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复杂施工环境下钻具数据(加载压力、旋转速度、旋转扭矩以及钻进速度等)的实时监测、远程传输、智能预处理(数据降噪、无效数据剔除等)以及可视化展示,建立了基于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地层岩体参数的表征方法,可实时显示地层岩体信息分布。(4)提出了不随钻进过程中钻具参数变化的钻进贯入指数,通过机岩相互作用机理推导了该指数与岩体力学参数(摩擦系数和岩石切割比能)的正相关关系,提出了基于钻进贯入指数和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地层岩体力学参数识别方法。基于原位钻孔试验,系统性研究了钻具参数(加载压力、旋转速度及钻进速度)与钻进比能的相关关系,构建了钻进比能修正模型,发现最优钻进速率出现在钻进比能第二次降低的最低点。(5)提出了一种以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为主,跨孔电阻率CT等为辅的岩溶分布综合探测方法,成功探测了德厚水库溶洞分布和沿钻孔分布的岩体信息。基于深度置信网络定性分析了地层结构信息(钻进速率、电阻率、声波以及透水率)与灌浆量的相关关系,验证了基于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地层岩体力学参数识别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有效性。
王德威[3](2021)在《岩溶区水库修建对黑藻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 ——以贵州花溪水库大坝下游为例》文中指出在岩溶地区,为改变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的状况,采取了很多水利工程措施。但水利工程的长期运行对下游水体水生植物造成影响还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采取了实地调查结合室内模拟实验的方法,对典型岩溶地区水利工程——贵州花溪水库大坝下游的水生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以此为参考背景开展了以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为实验对象的室内模拟实验,得到以下结果:(1)贵州花溪水库大坝下游水体为岩溶水体,底泥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和藻类的内源输入,且底泥有机污染达到Ⅳ级,存在氮磷营养盐释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风险。(2)室内模拟实验表明,岩溶水环境能促进黑藻生长,黑藻茎长增长30.1%,鲜重增重43.5%,根长和根重分别增长130.0%和127.7%,黑藻侧枝长和侧枝重分别增长了114.3%和35.9%,总叶面积增长35.7%。岩溶水环境不会对黑藻的生长产生胁迫。蛋白质浓度和可溶糖浓度分别降低了20.0%和14.9%,叶绿素浓度增长23.1%,溶解氧是非岩溶组的1.25倍,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降低54%和47%,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44.7%,黑藻抗逆能力提高。(3)岩溶水环境提高了沉水植物吸收水体营养元素的能力。与初始浓度相比,HCO3-和Ca2+分别降低24.6%和24.2%,岩溶富营养化组(TN=6 mg/L、TP=0.6 mg/L)下黑藻对水体磷吸收速率为0.122 mg/(g·d),对水体氮吸收速率为1.11 mg/(g·d),水体氮磷营养元素去除效率较高。因此,黑藻可在治理岩溶地区富营养化水体中推广应用。(4)岩溶区水利设施长期运行后河道水文条件的改变,促进了黑藻的生长,进而促进了岩溶水生态系统中以沉水植物为主的群落对水体营养盐的吸收。
赵永锋[4](2021)在《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事关国计民生,是一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设施。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多,应用的施工技术复杂,其中灌浆技术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灌浆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处理施工中的突发情况,弥补缺陷。本文依托邯郸涉县茅岭底水库,介绍灌浆技术的分类,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灌浆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水利水电大坝施工中灌浆技术采取的应用措施,希望所提内容能够为类似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提供参考。
韩俊喆[5](2021)在《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水利建设关系国计民生,治水兴水关系定国安邦。新中国成立以前,广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边疆省份,主要是发展农业经济,而土地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从最初来看,水美田肥的地方就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因而开展水利建设对于农业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广西后,为巩固地方政权、稳定农业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开始了水利建设。通过对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考察,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1950--1965年间,先是中共广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委员会,1958年之后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和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对于开展水利建设,不仅仅是注重水利工程方面的修建,例如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水电工程,也同样十分重视水利主管机构的组建、水利人才培养模式、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利法规的制定,而后者作为开展水利建设的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水利建设的长久发展。此外,通过开展土地改革,变革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激发了广西各族人民开展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劳动者作为社会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占据主导位置,有效的保证了这一时期广西水利建设的速度、质量和规模。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切入点,阐明运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水利”与“1950--1965年”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背景。首先,新中国成立初期,严峻的国际形势造成周边局势的动荡,亟需中国共产党在短时间内巩固人民政权。与此同时,国内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国民经济亦处在崩溃的边缘。在广西,货币市场混乱、匪患严重,时刻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其次,新中国成立初期,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秩序。在广西,封建旧时代遗留下来的水利设施相对简单且工程质量差,因而对于治理水旱灾害收效甚微。此外,广西人文环境的改变也不断的加剧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水旱灾害频发的局面,从根本上要求中共广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着眼于水利建设,兴修水利,契合了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第三部分,主要从四个阶段分析与考察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第一,恢复阶段(1950--1952)。中共广西省委与省人民政府委员会高度重视水利建设,以建立健全水利主管机构为抓手,初步组织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确立了优先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模式,投资修复或续建旧有引水工程设施,兴建小型蓄水工程。第二,起步阶段(1953--1957)。中共广西省委与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严格落实党中央制定的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投资修建水库为重点,修建中小型蓄水工程,在勘测、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试办小型水电站。第三,高潮阶段(1958--1960)。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与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贯彻落实总路线的同时,把批判“反冒进”与宣传贯彻总路线结合,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开展起来。同时,集中力量布局、勘测、规划、设计全区范围内的水电建设,有步骤的试办中小型水电站,有条件的开展水电电网建设。第四,调整阶段(1961--1965)。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与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开始对区内水利建设进行全面调整,主要是加强工程管理与配套建设,有效开展了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此外,根据广西各地水利发展的客观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机电排灌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山区人畜饮水工作,与此同时,开始进行河流梯级开发规划与县域电网布局。第四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与特点。通过贯彻党委领导、“民办公助”的方针,以安全性需求为主导,一是组建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二是水利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三是初步形成了合理有序的水利建设格局,四是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产量提高,促进了广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五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这一时期广西水利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的成效,总的来说是坚持了“一个核心、一个主体,两个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即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水利建设的核心与根本,各族人民群众是水利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科技进步是水利建设的不竭动力,同时遵循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广西的治水兴水在拥有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在严格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前提下,科学擘画水利建设未来发展的蓝图,实现广西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是要坚持与时俱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要创新水利监督与管理体制机制;三是要坚持经济性需求与生态性需求并重,强化生态水利建设;四是要坚持科技治水兴水,持续推进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
刘聪[6](2021)在《隧道充填结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失稳突水的DEM-SPH模拟分析方法》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和“一带一路”宏伟战略实施,交通路网以及水电项目向遍布崇山峻岭的西部地区纵深拓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建设规模与难度最大的国家。隧道修建规模和难度不断增大,数量不断增多,修建过程中突水灾害频发,已经成为制约隧道与地下工程安全建设的世界级难题。根据渗流通道与隔水阻泥结构的不同,可以将隧道突水灾害划分为两大类型:裂隙岩体渐进破坏诱发突水和充填结构渗透失稳诱发突水。其中充填结构失稳突水是指隧道施工中遭遇到宽大裂隙、断层破碎带、岩溶管道等充填结构,内部介质在施工扰动和地下水渗流作用下失稳涌入隧道而诱发突水灾害,该类突水更易形成瞬间喷薄式高压大体量突水灾害,灾变演化机理犹为复杂。本文以隧道充填结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失稳突水模拟分析方法为研究主题,深入研究了地下水渗流和水力侵蚀作用下充填介质体强度弱化进而诱发突水灾变演化机理,提出 了基于 DEM-SPH(Discrete Element Method-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的两相介质流-固耦合模拟分析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并依托永莲隧道断层突水突泥、尚家湾隧道岩溶管道突涌水以及引松供水工程TBM隧洞突涌水等典型案例开展了三维隧道充填结构突水突泥灾害演化数值模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隧道充填结构骨架颗粒-侵蚀细颗粒-地下水三相物质组成假定,推导了考虑水压力作用的多孔介质骨架弹塑性变形控制方程,引入可以同时考虑法向力(压)和剪切力作用的Hyperbolic屈服破坏模型,建立了充填结构骨架介质屈服破坏准则。基于细观尺度颗粒受力平衡分析,推导了细颗粒侵蚀发生的临界水力条件,引入了细颗粒侵蚀速率控制方程和水力侵蚀弱化因子的概念,推导了细颗粒侵蚀作用下骨架孔隙率和渗透率演化控制方程,建立了可以定量表征粘聚力和抗拉强度与细颗粒侵蚀之间弱化关系的充填介质水力侵蚀弱化本构模型。同时引入了可以描述从侵蚀初期至失稳破坏全过程的双曲型流体粘度演化本构模型,建立了泥水混合流体非线性动力学控制方程。最后,从地下水渗流、细颗粒侵蚀、骨架颗粒应力变形的三场耦合角度出发,阐明了“充填体孔隙率增大、介质粘结强度弱化、混合流体粘度变大”的充填结构失稳“三变”演化过程,系统地揭示了充填结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失稳诱发突水突泥灾变演化机理。(2)基于颗粒离散元基本原理,引入了超二次曲线型颗粒形状表征方法及其配套接触检测算法,实现了岩土类材料真实颗粒形状的准确模拟。在第二章充填结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失稳“三变”演化机理的基础上,开发了离散元颗粒粘结水力侵蚀软化本构模型,并通过自主编程,将其嵌入现有离散元模拟方法中,建立了基于DEM的岩土体侵蚀软化模拟分析方法。通过开展了岩土材料三轴压缩、直接剪切等数值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水力侵蚀作用下材料宏观强度的影响规律。(3)根据泥水混合物非牛顿流动特性,引入了双曲线型非线性流体粘度流变模型,定量地描述了混合流体动力粘度随细颗粒侵蚀率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自主编程将该混合流体变粘度流变本构模型嵌入现有的SPH计算程序中,开展了经典的二维方腔剪切流、流体溃坝过程模拟以及流体溃决对刚性圆柱体的冲击过程数值试验,验证了现有程序的有效性,实现了混合流体变粘度流动演化过程模拟分析,为隧道突水过程中地下水真实流态演化的提供了模拟方法。(4)针对充填结构中岩土介质和地下水两相物质组成特点,建立了分别由DEM方法模拟岩土固体介质力学变形和破坏过程、由SPH方法模拟多孔介质中地下水流态演化过程的两相介质耦合模型,同时引入适用于大尺度粒子类流-固耦合问题高效模拟的双向耦合不求解策略,形成了基于DEM-SPH方法的两相介质流-固耦合模拟分析方法。针对复杂工程模型流-固耦合模拟,提出了复杂数值模型构建方法、基于Linux集群的混合并行加速算法和三维可视化处理技术,开展了隧道充填结构失稳诱发突水涌泥过程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充填固体分数、颗粒尺寸、流体粒子间距以及耦合网格尺寸等条件下泥水混合物流动速度、堆积演化状态。(5)依托江西吉莲高速永莲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水突泥灾害、湖北保宜高速尚家湾隧道充填岩溶管道突涌水灾害和吉林引松供水工程3#TBM隧洞突涌水灾害等典型充填结构突水突泥灾害案例,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DEM-SPH的充填结构两相介质耦合模拟分析方法,开展三维充填结构失稳诱发突水灾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突水(突泥)灾害发生过程中固体和流体介质的演化状态以及它们流动速度变化规律,监测并记录了关键监测断面处固体和流体突水涌泥流量(质量)的变化。最后,针对TBM隧洞掘进突水涌泥案例,分析了 TBM掘进机刀盘所承受的突水涌泥冲击力变化和刀盘扭矩变化,以数值模拟成功地诠释了现场施工中由于突水涌泥灾害发生造成TBM掘进机刀盘卡顿、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
李子君[7](2021)在《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文中指出泾河流域是中国农牧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几十年来,明显的气候变化以及包括退耕还林/还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煤气油田能源基地建设、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农业化肥的过量施用、新城镇建设等在内的大规模、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使得泾河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发生了显着变化。综合外界环境影响下,泾河流域的水资源数量、质量如何变化、针对地下水中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如何圈出地下水污染敏感带,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次研究从泾河流域的外界环境变化特征为切入点,分析了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基流量的演变特征;基于基流量与水均衡原理,计算了泾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并分析了泾河流域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化学组分时空演变规律;最后,基于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对泾河流域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探讨。主要成果如下:(1)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演变及驱动力变化特征运用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泾河流域1960~2019年的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年降水量、平均气温的增加率分别为10.4 mm/10a、0.3℃/10a,且年平均气温呈现明显增加趋势,突变年份为1995年。统计参数分析结果显示草地、耕地和林地是泾河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流域总面积的47.2%,41.2%和9.8%。2000年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更为明显,表现为建筑用地和草地面积的相对增加明显,耕地面积的明显减少。整体上,耗水量、梯田面积及淤地坝建设随时间呈增加趋势。线性趋势分析显示,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以6.4 m3·s-1/10a。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变异量化指标分析判定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突变年份为1999年。(2)变化环境对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评估拟合经验公式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主要驱动力对河川径流量变化的贡献量,结果显示多年平均(1970~2019年)降水量变化使得河川径流量减小0.65×108 m3。耗水量、梯田措施、於地坝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川径流量减小的贡献量分别为1.8×108 m3、0.8×108 m3、0.2×108 m3和0.03×108m3。整体来看,河川径流量减小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类直接取用地表水,其次为梯田措施。添加取用水模块后的Wet Spa模型计算结果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水保措施的蓄洪补枯的作用。(3)变化环境影响下泾河流域地下水演变Wet Spa计算得到的基流量整体上表现出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特征。泾河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9.2×108 m3。其中,降水补给和基流排泄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排泄方式。采用统计参数方法和Piper图分析得到,岩溶地下水整体为低矿化度HCO3型水。三个时期的白垩系地下水主要阴阳离子存在差异。1979、2004年,地下水阳、阴离子分别以Na+、SO42-为主。对比1979年,2004年白垩系地下水中主要阴阳离子含量毫当量百分比有所下降。2015年,地下水中阴离子以HCO3-为主,Na+为主要阳离子。白垩系地下水样本点的主要水化学类型发生了变化,表现为由以SO4型水为主→HCO3型水为主进行转化。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水化学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但是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空间分布呈现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三个研究时段的地下水监测点水质统计结果显示:水体中NO3-、Fe、Mn、六价铬、As离子浓度随着时间变化逐渐增加,TDS、TH、Cl-、SO42-、NO2-随时间逐渐减小,而F-离子浓度先增加再减小。三角模糊数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中砷的致癌风险和硝酸根的非致癌风险均会对敏感人群健康带来显着的不利影响,且到2015年地下水中硝酸根非致癌风险潜伏在整个泾河流域,主要是由于人为污染造成的。(4)泾河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基于泾河流域的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构建出适合于泾河流域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熵权-层次分析中间耦合法。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是影响地下水固有脆弱性空间分布的重要因子,两者的贡献量达到了51.5%。高、较高地下水脆弱性主要分布在河谷区、西部岩溶区,分别是由于地下水埋深和渗流区介质引起的;地下水中硝酸根的浓度与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的确定性系数达到了0.41(线性回归)和0.5(指数回归),验证了改进的DRATI-LE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同时也说明了地下水脆弱性与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计算结果可以为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张洪伟[8](2021)在《富水隧道施工期地下水运移特征模拟及水环境效应》文中研究表明富水隧道施工建设对工程安全以及地下水、生态环境均会造成较大的威胁和影响,虽然当前隧道工程逐渐考虑到地下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出于工程经济性、可操作性等方面的考虑,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系和环境的破坏仍然很大,甚至会造成地下水环境和山体生态植被不可逆转的永久破坏。富水隧道复杂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使得对隧道施工影响下的地下水流场分布、衬砌水压力变化、渗漏污染物跟踪和影响以及总体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成为摆在隧道建设者和各国学者面前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典型富水隧道——正在施工建设的渭武高速公路木寨岭隧道为例开展研究,采用有限差分原理,结合Visual Modflow、Flac3D等主流三维渗流场模拟软件构建了隧道隧址区地下水渗流场、衬砌外水压力和隧道施工典型污染物的数值模拟模型,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模糊评价法开展了隧道施工期水环境负效应评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推导出了考虑渗流速度的隧道涌水量和衬砌外水压力理论计算公式,包括施作注浆圈和衬砌,仅施作衬砌以及未施作注浆圈和衬砌几种工况,并用传统公式验证了其可靠性,上述公式对隧道涌水量精确预测计算提供了参考。2、模拟了木寨岭隧道隧址区开挖前天然状态、开挖后完全排水状态、开挖后封堵状态下的渗流场分布运移情况。隧道开挖3个月后隧址区地下水水位急速下降,产生“漏斗状”降落,3个月至24个月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变缓,但仍以涌水的方式持续流出,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破坏。隧道排水系统完全封堵后,地下水位需要1-2年时间才能逐步恢复稳定,降落漏斗消失,接近原有流场状态。隧道地下水渗流场降落漏斗的产生和恢复研究为隧道施工合理“限排”提供了论据。3、采用Flac3D软件模拟了木寨岭隧道不同建设时段、不同排放模式下的衬砌外水压力分布情况,模拟分析结果显示,隧道开挖会造成隧址区地下水位呈现显着降落漏斗;注浆圈及衬砌结构水压力值随隧道洞顶压力水头的增大而增加;随注浆圈内外壁厚度的增大注浆圈外壁水压力值减小,而衬砌未发生明显改变;注浆圈水力传导系数与注浆圈和衬砌水压力具有显着相关性,且系数最小时对衬砌的影响最大;随着衬砌水力传导系数的减小注浆圈和衬砌外的水压力值均减小;隧道衬砌外各监测点水压力值分布规律为:下拱底>左拱脚>左拱腰>左拱肩>上拱顶。上述隧道施工堵水和排水的压力分布研究成果能够为隧道施工衬砌受力加固、限排水力传导系数控制等提供理论依据。4、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木寨岭隧道施工废水石油类污染物的地下水迁移特征的模拟结果显示,石油类污染物泄露至地下水后会沿着水力梯度方向纵深迁移,并在地下水水动力弥散作用下发生横向迁移,最终形成接近“椭圆状”的污染晕;集水池下透水层的石油污染物浓度由2年后的100 mg/L增长到7年后的500 mg/L;在停止泄露后的23年内,污染物晕散外边界几乎扩大至整个模拟区域,中心极值浓度由500 mg/L下降到180 mg/L,但仍按水流水力梯度方向缓慢迁移;经过20年的迁移运动会有少量污染物由透水层向下迁移至含水层,但30年模拟期内隔水层未发现污染物;说明隧道施工期污染物一旦渗入地下水,会在透水层和含水层长期迁移扩散,对地下水环境和相关生物造成威胁。5、应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模糊评价法对木寨岭隧道施工期地下水环境负效应开展了评价研究,构建了以自然地理、水化学、地质-水文地质、隧道工程四个因素类、23个具体影响因素为基准层和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将水化学特征和典型污染物因素纳入评价体系,建立了影响因素评价等级标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隶属函数及量化指标,综合评价木寨岭隧道施工期地下水环境负效应结果为中等,隧道施工造成的水环境破坏作用明显,该研究成果为国内相关富水隧道施工的水环境负效应影响评价提供了借鉴参考。
王家武,石伟,陈刚[9](2021)在《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灌浆技术是主要施工技术组成。灌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大坝施工客观条件的影响,存在明显施工差异。结合大坝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价值研究以及大坝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剖析,积极对灌浆技术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并正确认识与应用灌浆技术,目的在于保证大坝施工质量。
高东红[10](2021)在《水库深切低邻谷岩溶通道防渗处理技术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库在不良地质条件下防渗处理非常重要。文章基于某水库工程,左岸发育有低邻谷,下切强烈,岩溶发育形式多样,且埋藏较深,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防渗难度较大。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动态设计、多手段并用举措对不同类型岩溶通道进行封堵,取得了很好的防渗效果,节省了工程投资,对同地区及同类型的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二、岩溶地区水利水电建设中一些环境地质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溶地区水利水电建设中一些环境地质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水库渗漏勘察内容及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库渗漏水文地质勘察内容 |
1.1 地形地貌 |
1.2 地层岩性及地层结构 |
1.3 地质构造 |
1.4 水文地质条件 |
2 水库渗漏的水文地质勘察方法 |
2.1 地质调查及水文地质测绘法 |
2.2 地球化学调查法 |
2.3 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法 |
3 水库渗漏的处理方式 |
3.1 岩溶区渗漏处理方法 |
3.2 坝基泉水处理措施 |
3.3 坝基溶洞、竖井和溶蚀裂隙的处理方法 |
3.4 其他处理方式 |
4 结束语 |
(2)基于钻孔过程机-岩相互作用机制的岩体力学参数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地质钻头类型分析 |
1.2.2 随钻监测装置统计及分析 |
1.2.3 钻进过程中机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1.2.4 钻孔岩石破碎模型统计及分析 |
1.2.5 钻孔岩石破碎在工程应用分析 |
1.2.6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4 主要创新点 |
2 基于压痕试验的岩石贯入破碎机理研究 |
2.1 岩石压痕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1 岩石物理性质 |
2.1.2 试验设备和方法 |
2.2 岩石贯入过程中破碎阶段 |
2.2.1 压缩破碎阶段 |
2.2.2 裂纹扩展阶段 |
2.2.3 岩石贯入破碎阶段 |
2.3 岩石贯入参数对岩石贯入破碎的影响 |
2.4 三维岩石贯入破碎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旋转切割试验的岩石旋切破碎机理研究 |
3.1 岩石切割破碎试验材料及方法 |
3.1.1 岩石物理性质 |
3.1.2 试验设备和方法 |
3.2 岩石切割破碎过程中加载压力与扭矩相关性研究 |
3.3 岩石切割破碎过程中机岩相互作用 |
3.4 岩石切割参数对岩石切割破碎效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原位钻孔试验的岩体力学参数识别研究 |
4.1 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 |
4.1.1 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功能 |
4.1.2 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数据处理流程 |
4.1.3 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显示界面 |
4.2 基于原位钻孔试验的机-岩参数相关性研究 |
4.2.1 现场原位钻孔试验 |
4.2.2 原位钻孔机岩参数相关性分析 |
4.3 基于机岩参数映射关系的地层岩体力学参数评价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5 地层岩体参数识别方法的工程应用与验证 |
5.1 德厚水库工程概况 |
5.1.1 工程地质 |
5.1.2 工程问题 |
5.2 基于地层岩体参数识别方法的岩溶分布探测 |
5.2.1 德厚水库岩溶分布探测方法 |
5.2.2 德厚水库岩溶分布探测方法步骤 |
5.2.3 基于地层岩体参数识别方法的岩溶分布探测分析 |
5.3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地层岩体参数识别方法有效性验证 |
5.3.1 深度置信网络模型构建 |
5.3.2 地层岩体参数识别方法有效性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
二、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岩溶区水库修建对黑藻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 ——以贵州花溪水库大坝下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岩溶区水资源特征 |
1.1.2 岩溶区水利设施 |
1.1.3 水利设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沉水植物研究 |
1.2.2 岩溶水体富营养化 |
1.2.3 岩溶环境模拟及其研究应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花溪水库大坝下游河段生态环境调查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花溪水库大坝下游河段指标测定 |
2.2.1 测定方法 |
2.2.2 测定辅助器材及药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花溪水库大坝下游河段水化学特征 |
2.3.2 花溪水库大坝下游河段底泥理化性质 |
2.4 小结 |
第3章 岩溶水体富营养化对黑藻的影响实验 |
3.1 实验设计 |
3.1.1 岩溶水体富营养化对沉水植物表型及生理生化影响实验 |
3.1.2 不同营养级别岩溶水体对沉水植物的影响实验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测定方法 |
3.3.1 性状结构测试方法 |
3.3.2 生物大分子指标测试方法 |
3.3.3 抗氧化酶酶活性测试方法 |
3.3.4 水体理化性质测试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岩溶水体富营养化对沉水植物表型及生理生化影响 |
3.4.2 不同营养级别岩溶水体对沉水植物的影响 |
3.5 讨论 |
3.5.1 岩溶水体富营养化对黑藻形态结构的影响 |
3.5.2 岩溶水体富营养化对黑藻生理生化的影响 |
3.5.3 岩溶水体富营养化黑藻对水体DIC的利用情况 |
3.5.4 不同营养级别岩溶水体对黑藻的影响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学术成果 |
参与项目 |
发表文章 |
致谢 |
(4)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灌浆技术概述 |
2.1 灌浆技术的定义 |
2.2 灌浆技术的分类 |
2.3 灌浆施工的重要性 |
2.4 灌浆施工的原则 |
3 灌浆技术在大坝中的问题 |
3.1 未能做好大坝加固处理 |
3.2 未能对大坝定期进行养护和维修 |
3.3 未能遵循有关的施工规范 |
3.4 没有认识到水利施工清理的重要性 |
4 灌浆技术的应用 |
4.1 控制泥浆凝结速度 |
4.2 漏水通道灌浆 |
4.3 接缝灌浆技术 |
4.4 浅层岩溶地区灌浆技术 |
4.5 深层岩溶地区灌浆技术 |
4.6 高压旋喷灌浆技术 |
5 结语 |
(5)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水利” |
2.“1950—1965年”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水利建设的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亟需巩固人民政权,各项建设百废俱兴 |
(二)水旱灾害频发,严重损害经济社会秩序 |
二、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 |
(一)恢复阶段(1950—1952) |
1.初步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水利建设主管机构 |
2.依托大中专学校,培养水利技术人才 |
3.修复或续建旧有引水工程设施,兴建小型蓄水工程 |
(二)起步阶段(1953—1957) |
1.组建水利主管机构,重视水利技术人才培养 |
2.以水库为重点,修建中小型蓄水工程 |
3.重视水电建设的勘探、规划与设计,试办小型水电站 |
(三)高潮阶段(1958—1960) |
1.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全面开展,农村水利基本实现“五化”目标 |
2.水电建设发展起来,大力兴建中小型水电站 |
(四)调整阶段(1961—1965) |
1.加强工程管理与配套建设,重点兴建机电排灌工程 |
2.开展水库移民安置、水土保持、山区人畜饮水工作 |
3.河流梯级开发规划与县域电网布局 |
三、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与特点 |
(一)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 |
1.组建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 |
2.水利技术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
3.初步形成了合理有序的水利建设格局 |
4.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提高 |
(二)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基本特点 |
1.贯彻党委领导、“民办公助”的方针 |
2.安全性需求占据主导地位 |
四、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一)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历史经验 |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水利建设的核心和根本 |
2.各族人民群众是水利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 |
3.科技进步是水利建设的不竭动力 |
4.水利建设必须遵循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 |
(二)新时代广西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1.与时俱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2.创新水利监督与管理的体制机制 |
3.经济性需求与生态性需求并重,强化生态水利建设 |
4.坚持科技治水兴水,持续推进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6)隧道充填结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失稳突水的DEM-SPH模拟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充填结构失稳诱发突水灾变演化机理 |
1.2.2 离散元模拟方法及粘结强度模型 |
1.2.3 非线性流体动力学无网格法数值模拟 |
1.2.4 隧道充填结构突水流-固耦合模拟方面 |
1.2.5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充填结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失稳诱发突水机理 |
2.1 基本假定 |
2.2 多孔介质骨架弹塑性变形控制方程 |
2.2.1 考虑水压力作用的弹性体平衡方程 |
2.2.2 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屈服准则 |
2.3 细颗粒水力侵蚀软化本构模型 |
2.3.1 侵蚀发生的临界水力条件 |
2.3.2 骨架孔隙率和渗透率演化方程 |
2.3.3 骨架介质强度弱化规律 |
2.4 混合流体非线性渗流控制方程 |
2.4.1 连续性方程 |
2.4.2 动量守恒方程 |
2.4.3 双曲线型流变本构 |
2.5 渗流-侵蚀-应力耦合失稳突水灾变机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EM的水力侵蚀软化模型及模拟分析方法 |
3.1 非球形颗粒离散元模拟方法 |
3.1.1 基本方程 |
3.1.2 超二次曲线颗粒模型 |
3.1.3 接触检测算法 |
3.1.4 砂石堆积算例验证 |
3.2 水力侵蚀软化本构模型及算法实现 |
3.2.1 颗粒粘结模型 |
3.2.2 水力侵蚀软化模型 |
3.2.3 模型求解与计算流程 |
3.2.4 模型测试与分析 |
3.3 细颗粒含量对材料宏观强度的影响 |
3.3.1 岩石力学基本数值试验 |
3.3.2 单轴抗压和抗拉强度影响分析 |
3.3.3 抗剪强度指标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PH的混合流体非线性渗流模拟分析方法 |
4.1 SPH方法的计算原理及优势 |
4.1.1 积分插值近似方法 |
4.1.2 控制方程及SPH离散形式 |
4.1.3 边界处理方法 |
4.1.4 时步确定与积分求解 |
4.1.5 SPH方法的优势 |
4.2 混合流体非线性流变模型与求解 |
4.2.1 混合流体的流变模型 |
4.2.2 SPH运动方程与离散求解 |
4.3 典型算例验证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1 二维静水箱测试 |
4.3.2 溃坝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
4.3.3 粒子间距对溃坝模拟结果影响分析 |
4.3.4 流体粘度对刚体冲击力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EM-SPH的两相介质流-固耦合模拟分析方法 |
5.1 基于DEM-SPH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
5.1.1 岩土体-地下水两相介质模型 |
5.1.2 流-固耦合求解算法 |
5.1.3 流-固耦合作用力 |
5.1.4 固体孔隙率计算 |
5.1.5 双向耦合计算流程 |
5.2 程序模块化设计及前-后处理方法 |
5.2.1 程序计算框架与模块 |
5.2.2 复杂地质体三维数值模型构建方法 |
5.2.3 基于Linux集群的混合并行加速算法 |
5.2.4 数值结果三维可视化后处理方法 |
5.3 充填结构体突水涌泥数值模拟 |
5.3.1 概化数值模型与计算参数 |
5.3.2 固体充填分数影响分析 |
5.3.3 充填颗粒尺寸影响分析 |
5.3.4 耦合网格尺寸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充填结构失稳诱发突水灾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
6.1 尚家湾隧道充填岩溶管道突水模拟 |
6.1.1 现场突水情况 |
6.1.2 工程地质分析 |
6.1.3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
6.1.4 模拟结果分析 |
6.2 永莲隧道富水断层突水突泥模拟 |
6.2.1 现场突水情况 |
6.2.2 工程地质分析 |
6.2.3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
6.2.4 模拟结果分析 |
6.3 吉林引松TBM隧洞突水过程模拟 |
6.3.1 现场突水情况 |
6.3.2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
6.3.3 模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软件着作权 |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化环境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化研究进展 |
1.2.2 变化环境下地下水演化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质量与人体健康相关研究进展 |
1.2.4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泾河流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和水文 |
2.2.3 土壤和植被 |
2.2.4 社会经济 |
2.3 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
2.3.1 地质概况 |
2.3.2 水文地质概况 |
2.4 泾河流域“三水”转换关系 |
2.5 水资源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演变及驱动因子变化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一阶线性回归法 |
3.1.2 滑动平均法 |
3.1.3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
3.1.4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
3.1.5 变异量化指标分析 |
3.1.6 日流量历时曲线 |
3.2 气象要素演变特征 |
3.2.1 降水量变化特征 |
3.2.2 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
3.3 人类活动变化特征 |
3.3.1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3.3.2 工程措施变化特征 |
3.3.3 水资源利用情况 |
3.3.4 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
3.4 河川径流量演变特征 |
3.4.1 年际演变特征 |
3.4.2 年内演变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化环境对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评估 |
4.1 泾河流域Wet Spa水文模型 |
4.1.1 产流理论 |
4.1.2 汇流理论 |
4.1.3 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
4.1.4 水文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4.1.5 模型评价指标 |
4.2 驱动力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分析 |
4.2.1 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分析 |
4.2.2 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 |
4.3 Wet Spa模型及其在泾河流域的应用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地下水演变 |
5.1 研究区域和数据选取 |
5.2 研究方法 |
5.2.1 Piper三线图 |
5.2.2 对应分析法 |
5.2.3 集对分析 |
5.2.4 基于三角模糊数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5.3 基流量演变特征 |
5.3.1 年际演变特征 |
5.3.2 年内演变特征 |
5.4 地下水均衡计算 |
5.5 地下水埋深时空演变 |
5.6 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时空演变 |
5.6.1 地下水主要水化学组分演变特征 |
5.6.2 地下水化学成分来源及成因分析 |
5.6.3 地下水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
5.7 健康风险值演变特征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泾河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6.1 地下水脆弱性定义 |
6.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 |
6.2.1 DRASTIC模型 |
6.2.2 评价指标选取及评分标准 |
6.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2.4 单参数敏感性分析 |
6.3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6.3.1 地下水固有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 |
6.3.2 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 |
6.4 地下水水质保护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富水隧道施工期地下水运移特征模拟及水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隧道涌(突)水背景 |
1.1.2 富水隧道安全及生态环境影响 |
1.1.3 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2 研究关键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工程概况 |
1.4.2 自然地理概况 |
1.4.3 工程地质条件 |
1.4.4 水文地质条件 |
1.4.5 水化学特征 |
2 渗流规律及涌水量计算 |
2.1 地下水赋存形式 |
2.2 地下水渗流规律 |
2.2.1 达西定律 |
2.2.2 渗流的连续性方程 |
2.2.3 承压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 |
2.3 隧道涌水量计算 |
2.3.1 隧道涌水量的计算方法 |
2.3.2 施作注浆圈和衬砌的隧道涌水量计算公式推导 |
2.3.3 仅施作衬砌的隧道涌水量公式推导 |
2.3.4 未施作注浆圈和衬砌的隧道涌水量公式推导 |
2.3.5 涌水量实例计算及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3 富水隧道不同排放模式下的渗流场特征模拟 |
3.1 渗流场模拟的方法 |
3.2 三维渗流场模型的构建 |
3.2.1 模型构建的步骤 |
3.2.2 木寨岭隧道地质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
3.2.3 建立隧址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3.2.4 三维渗流场模型创建 |
3.2.5 无隧道天然状态下渗流场模拟 |
3.3 模拟结果分析 |
3.3.1 排水模式下渗流场模拟预测 |
3.3.2 封堵模式下的渗流场模拟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4 地下水渗流场作用下的隧道衬砌水压力分析 |
4.1 Flac3D数值模拟方法 |
4.1.1 软件概述 |
4.1.2 数值计算原理 |
4.2 木寨岭隧道分析计算模型构建 |
4.2.1 建立分析计算模型 |
4.2.2 参数设定及选取 |
4.2.3 模拟方案设计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开挖前自然流场下的水压力数值模拟分析 |
4.3.2 无衬砌注浆的隧道围岩流场水压力模拟计算分析 |
4.3.3 完整隧道流场水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隧道典型施工污染物的地下水迁移特征模拟 |
5.1 构建隧道地下水运动数值模型 |
5.1.1 木寨岭隧道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构建 |
5.1.2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离散及参数确定 |
5.2 建立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型 |
5.3 石油类污染物模拟结果分析 |
5.3.1 施工期7 年内石油类污染物迁移特征分析 |
5.3.2 运营期23 年内石油类污染物迁移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隧道工程施工期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 |
6.1 环境效应 |
6.1.1 环境效应的定义及分类 |
6.1.2 隧道工程地下水环境负效应 |
6.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指标体系分类 |
6.2.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2.3 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4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
6.2.5 指标权重确定 |
6.3 木寨岭隧道施工期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 |
6.3.1 评价方法 |
6.3.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6.3.3 指标量化及预处理 |
6.3.4 负效应评价及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的应用价值 |
2 灌浆技术的分类介绍 |
3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不足分析 |
3.1 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 |
3.2 大坝抗洪能力有待提升 |
3.3 施工控制方法亟待创新 |
4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灌浆技术具体应用 |
4.1 大坝冒浆问题处理以及灌浆施工 |
4.2 大坝施工中高压灌浆技术应用 |
4.3 岩溶地区大坝施工灌溉技术 |
4.4 大坝接缝灌浆施工技术处理 |
5 结束语 |
(10)水库深切低邻谷岩溶通道防渗处理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述 |
1.1 工程总布置 |
1.2 水文地质条件 |
2 防渗设计方案 |
2.1 防渗设计特点 |
2.2 防渗设计原则 |
3 特殊情况处理 |
3.1 耗浆量大孔段处理 |
(1)采用水泥浆及水玻璃双液灌注 |
(2)采用浓水泥沙浆 |
(3)采用膏状浆液 |
3.2 掉钻长度处理 |
3.2.1 浅层溶洞处理 |
3.2.2 溶洞尺寸小于或等于2.0m |
3.2.3 溶洞尺寸大于2.0m |
4 岩溶区处理效果分析 |
4.1 岩溶区防渗检测标准 |
4.2 实施效果分析 |
5 结论 |
四、岩溶地区水利水电建设中一些环境地质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库渗漏勘察内容及方法分析[J]. 王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33)
- [2]基于钻孔过程机-岩相互作用机制的岩体力学参数识别研究[D]. 冯上鑫.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岩溶区水库修建对黑藻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 ——以贵州花溪水库大坝下游为例[D]. 王德威.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4]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 赵永锋.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1(06)
- [5]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D]. 韩俊喆.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隧道充填结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失稳突水的DEM-SPH模拟分析方法[D]. 刘聪. 山东大学, 2021(11)
- [7]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 李子君. 吉林大学, 2021(01)
- [8]富水隧道施工期地下水运移特征模拟及水环境效应[D]. 张洪伟.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9]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分析[J]. 王家武,石伟,陈刚. 居舍, 2021(13)
- [10]水库深切低邻谷岩溶通道防渗处理技术探讨[J]. 高东红.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