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成本扩张——云南网通采用PC服务器及.Net平台打造核心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潘晓健[1](2018)在《邮储银行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惠金融是国家级战略规划。发展普惠金融不仅是惠及弱势群体和弱势产业的金融制度安排,而且还是优化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甚至更是惠及全社会和金融行业的一项契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此后一系列的政策逐步落地,积极推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如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国家战略视角确立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2016年2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2016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级监管部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2016年9月,财政部推出的《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旨在通过加强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手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17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发布了《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等。作为一家致力于将普惠金融理念融入经营发展和市场开拓的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制定普惠金融发展战略规划,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经营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道路。在当前普惠金融成为国家战略、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研究邮储银行普惠金融如何更好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如何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普惠金融发展为出发点,较为详尽地梳理了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中的优势,在分析邮储银行推进普惠金融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基础上,从博弈演化分析、竞争力分析、转型路径等诸多方面展开研究,并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考察了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相关实践,为邮储银行更好开展普惠金融提供经验借鉴,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梳理普惠金融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及瓶颈,从普惠金融的内涵入手,以相关经济金融理论为基础,探索普惠金融理论脉络,概述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并分析制约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瓶颈因素。进而,本文分别从两种博弈演化分析视角研究了普惠金融发展中政府、资金供给者以及资金需求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期望值和动态微分方程等数理经济学研究范式探讨了博弈的动态均衡以及稳定性,分析了博弈的演化路径,为商业银行推动普惠金融提供了一个动态演化的框架。进一步,本文对邮储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市、区邮储银行单位静态和综合竞争力分析进行了评估,并在实证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普惠金融服务层次以及当地金融生态环境等多个维度,分析竞争力差异和变化的可能原因。竞争性视角评估丰富和补充了微观经济主体发展,推动了普惠金融效率研究,从而为提高普惠金融效率提供实证支持。为了研究邮储银行发展普惠金融转型路径,本文从邮储银行SWOT分析方法入手,深入分析邮储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邮储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取得的成效以及现状,进而提出普惠金融的战略规划。为了借鉴国际普惠金融发展实践经验和教训,本文阐述了传统和新成立的两类国际普惠金融发展组织以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及其对中国发展推动普惠金融的启示,总结了六个“适”经验。最后,对邮储银行发展推动普惠金融转型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从邮储银行作为商业普惠金融的最大金融机构,并积极实践普惠金融发展理念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为邮储银行打造普惠金融特色银行,实现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提出了抓住外部普惠金融发展机遇等六个方面政策建议。
吴静[2](2015)在《面向用户端配送的国内同城快递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同城快递是中国各大快递业务的核心业务之一,是快递产业中利润回报较高的信息和实物传递方式。随着电商市场网购热潮的不断上涨,以及020模式的不断推广,同城快递需求量急速上升,市场需求和潜力十分旺盛,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而目前快递企业在建物流系统时,只关注物流的整体配送体系建设,很少关注面向用户端的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在快递行业,面向用户端的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对物流的服务评价,但受目前环境的约束,同城快递的快件配送比较多,频率比较高,使得同城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最难,压力也最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模式,提升快递末端服务投递水平对我国快递业,特别是同城快递业务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快递行业及商业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概括,为全文论述奠定理论基础。接着在第三章总结了同城快递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探讨配送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国外同城快递业务的商业模式;第四章重点对快递服务市场用户端进行了需求与价值的构成分析,并由此在第五章提出同城快递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并以国内X快递公司智能包裹柜商业模式运行进行了案例分析。
王晓健[3](2010)在《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的控制机制研究: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在中国境内的地域多元化战略是当前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然而,由于中国市场的分散性和复杂性,如何把分散的市场有效地控制运行起来发挥协同效应,成为企业实施地域多元化战略的关键。进而,中国企业要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即构建合适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支撑这种控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理论上,中国市场的分散性现实已得到中国经济学理论界的认可,然而基于这种中国市场分散性的企业战略行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迫切需要整合制度基础观(IBV)和资源基础观(RBV)来解释基于这种中国市场分散性的企业战略行为。同时,将一直游离于战略和组织研究之外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能力整合在战略、控制的框架内是一个可深入的、有价值的研究契机。基于上述现实与理论背景,本文提出以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来研究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的控制机制,旨在揭示中国企业是怎样以信息技术能力为支撑实现在国内地域多元化中对异地组织的控制,从而提高地域多元化绩效。即,探讨信息技术能力为企业总部对异地组织实现集权的统一性和分权的灵活性从而实现协同效应的内在机制、分析企业如何发挥信息技术能力以应对中国市场分散的外部制度环境进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提出了关于地域多元化下的控制机制、信息技术能力与绩效的概念模型,然后采取国际上规范的学术案例研究方法,通过理论抽样选取青岛啤酒、中集集团、海尔集团和苏宁电器等四家行业领导企业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多种方法和方式进行数据收集,然后采取内容分析、编码、类型匹配分析(Pattern matching)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来进行案例分析,同时运用多重数据间的三角验证(triangulation)等方法保证案例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其后进行文献对话、讨论和对概念模型进行修正,并提出了命题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讨论,获得以下结论:第一,在信息技术能力与制度因素(当地市场化程度)、市场因素(行业一体化潜力)和组织管理传统的交互作用下,企业采取了基于活动的、在不同价值活动集权分权同时并存、动态协调的控制机制。具体而言,当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时,当地市场化程度越高,越可能采取较高程度的集权控制。当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时,行业一体化潜力越高,越可能采取较高程度的集权控制。当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时,企业的集权文化越强,越可能采取较高程度的集权控制。第二,信息技术能力并不直接对控制机制与绩效的关系发生调节作用,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效能这个中介来发生调节作用。信息技术应用效能正向调节了控制机制与绩效的关系。具体而言,当信息技术应用产生了效率效能时,研发、财务、采购、生产的集权控制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绩效。当信息技术应用产生了快速反应能力效能时,营销/服务的集权控制程度越低,越有利于提高绩效。第三,信息技术能力具有路径依赖性。在企业地域多元化的不同历史时期,为适应多样化和复杂的各地环境,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与控制机制设计相互制约、共同演化,体现在关键价值活动的不同控制程度组合,从而解决了与异地二级组织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内部交易成本、代理成本和信息成本。但是这个过程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国企业在管理问题导向和信息技术导向等两个方面的驱动下呈现出中国企业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的地域多元化控制机制的演化路径。第四,在经济转型期,中国企业在分散的中国市场中采取母子公司制以满足合法性要求,但实际上以信息技术能力为支撑设计控制机制,使得企业在母子公司体制下产生出总分部的整合效应实现对效率机制的追求,这是企业面对制度压力的主动性战略回应进而获得竞争优势。亦即,企业内部采取基于信息技术能力的控制制度安排来追求效率机制,弥补了由于适应外部合法性而造成的组织效率的损失。第五,即使在经济转型期的制度环境中面临巨大的制度化压力,企业的战略选择也不单纯是以制度为基础的,企业对制度的战略选择、适应和回应,以及最终能够获得的竞争优势,还是基于自身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而实现的,这又是符合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本文揭示了中国企业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的地域多元化控制机制及其演化路径,创新点与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以IBV分析中国企业基于国内市场分散性下某一具体的战略行为在一定程度扩展了IBV对经济转型期中国企业战略行为的解释范围,验证了合法性机制理论在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中的应用,这是一种新的情境对象,推动了IBV理论中关于制度环境与企业战略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第二,本文整合RBV观点拓展了IBV的合法性机制在中国企业战略行为解释力度。第三,本文将战略、控制和信息技术能力以合理的理论逻辑整合在一个框架内,大大丰富了对信息技术的战略层面而不是技术层面的认识,弥补当前对信息技术认识的不足。亦拓展了对控制机制的研究。第四,本文运用国际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揭示“怎样”的内在机制问题,推动了情境嵌入式的中国企业战略行为的研究,对地域多元化研究、组织控制研究、信息技术能力研究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本文在实践上,通过案例研究揭示了在经济转型同样的阶段、面对同样的制度环境,为什么这些企业能够成为“杰出企业”?结构化地呈现并从理论上凝练出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在国内采取地域多元化战略并有效实现整合、发展成为“世界级”企业的行为规律、特点和路径,这将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战略决策者具有积极的前瞻性指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胡宏[4](2009)在《信息化条件下邮政资源与邮政产业边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成为继工业革命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信息技术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冲击着社会经济各领域,对传统产业和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邮政企业作为典型的传统通信产业,面临着信息化带来的复杂影响。及时实现产业升级,开拓新兴业务,成为邮政企业在信息化形势下的当务之急。各国邮政都逐步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邮政,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与之相伴随的是世界邮政的大力改革,各国邮政都逐渐实现了政企分开,并推进了公司化和股份化改造。在全球信息化和邮政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邮政企业的资源与能力究竟是什么?信息化对其核心资源发挥什么影响?邮政企业面对新形势应该如何有效地围绕核心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邮政横向边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邮政业与物流业原本核心资源不同,缘何发生融合,其融合的具体范式又是什么?在信息化条件下,中国邮政产业边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发展战略上应该注意什么?本文拟就上述问题展开分析讨论。论文首先回顾了企业资源能力、多元化经营、企业边界、产业融合等领域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接下来本文针对研究问题展开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在对邮政企业基于资源的多元化经营研究中,本文构建了企业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分析模型,认为相关多元化是邮政企业的最好选择;在界定邮政企业的核心资源与能力后,研究了邮政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推力和拉力机制,并提出全网性、科学管理和有所为有所不为三大多元化原则;并应用母合优势理论探讨了邮政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有所为有所不为问题。在信息化对邮政边界的影响研究中,本文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邮政横向边界产生多向的影响:部分传统业务开始萎缩;部分传统业务实现了升级;更有很多新兴业务出现并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对邮政业与物流业的融合研究中,本文首先对邮政产业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追溯,并界定了邮政产业的属性;之后分析了邮政业与物流业传统边界的演变和融合,并就其融合动力和范式展开了讨论。在对中国邮政的实证研究中,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邮政的改革之路,并介绍其信息化建设概况;接下来着重分析了中国邮政多元化经营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然后讨论了信息化对中国邮政企业边界的影响,并就中国的邮政业和物流业的融合进行实证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邮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对邮政全网资源进行整合后形成的合力,信息化总体上提升了邮政企业的核心资源与能力;第二,在信息技术的综合作用下,邮政企业有必要也有可能开展多元化经营,但需要在核心资源的基础上实施相关多元化经营,业务关联度越高,越能提高邮政企业的绩效;第三,在信息技术的催化下,邮政企业的边界产生了多向的改变,虽然信息化对部分邮政传统业务带来强烈冲击,严重地威胁邮政的生存,但同时创造了巨大的邮政潜在市场;第四,由于产业边界扩张,邮政业与物流业这两个原本界限清晰、没有交集的独立产业发展到现代阶段后边界呈现出重叠部分,产品和市场存在竞争关系,产生融合;第五,以中国邮政为案例对本文的理论研究结论进行实证验证。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通过应用现象描述、定性分析、归纳推理等研究方法,构建了信息化条件下邮政横向边界变动模型,并得出变动规律;第二,建立了企业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多元化经营关联度、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企业多元化绩效的影响,提出了邮政多元化经营的基本原则;第三,建立了邮政业与物流业融合范式模型;第四,对信息化条件下中国邮政横向边界的影响、多元化经营、邮政与物流融合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
俞枫[5](2008)在《以动态能力为中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战略转型研究 ——以券商经纪业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的动态环境下,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市场要求,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战略转型才能够继续生存与发展,企业如何在动态环境下有效实现战略转型是一个有着很强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鉴于目前在企业战略转型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文从动态能力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以动态能力为中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战略转型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IT能力、动态能力、战略转型、动态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本文按照提出问题、文献综述、模型构建、实证研究和实践运用的思路展开研究,致力于阐明在动态环境下,IT和动态能力如何驱动企业进行战略转型,并以券商经纪业务战略转型为例进行理论模型的实践运用。首先,本文从考察企业适应动态环境变化的组织行为特征(层次竞争)入手,分析了动态能力的内涵和本质,提出动态能力的层次结构模型,即动态能力是由战略调整能力、资源配置与整合能力、价值链配置与重构能力、市场营销与服务组合能力组成,对动态能力进行具体化、可操作化,使其成为一个可测量的概念,并开发相应的动态能力测量体系进行实证研究。接着,本文从能力演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战略转型的内涵,基于能力生命周期模型提出了企业能力持续发展曲线,揭示出在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的内部机理,即企业可通过动态能力的发展来实现其能力集的更新和转化,进而实现战略转型。并以此为基础,在IT与企业战略转型关系的研究中,引入动态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提出以动态能力为中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战略转型概念模型,揭示出一条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的战略转型途径,即IT通过动态能力驱动企业的战略转型。然后,本文从动态能力的视角探讨了IT能力对企业战略转型产生作用的中间机制,构建了以动态能力为中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战略转型理论模型,提出了有关IT能力、动态能力、战略转型及动态环境之间相关性的6个假设。并以中国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统计软件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工具软件AMOS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结构效度分析,采用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对各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IT能力对动态能力有着正相关关系的影响;IT能力对企业战略转型无直接正相关关系的影响,而是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对企业战略转型产生正向作用;动态环境对动态能力有着正相关关系的影响。采用分组线性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了动态环境的调节作用,证实动态环境在IT能力与动态能力的关系中、在动态能力与企业战略转型的关系中都起着调节作用。并以实证研究的结果为基础,对以动态能力为中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战略转型理论模型进行修正,构建以动态能力为中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战略转型模型。最后,本文通过对券商经纪业务内涵的分析,提出了券商经纪业务战略转型的目标——服务导向的经营模式,识别出券商经纪业务五大转型要素的变革目标。应用以动态能力为中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战略转型模型,提出券商经纪业务战略转型的途径,并识别出券商经纪业务战略转型的动态能力需求、IT能力需求,具体分析了IT能力对券商经纪业务动态能力发展的使能作用。通过对国泰君安证券实施经纪业务战略转型的案例分析,揭示出一条较好地实现券商经纪业务战略转型的变革之路。
高宇[6](2008)在《集中交易系统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我国的证券业的特定发展规律决定了原有证券公司在证券业数据处理上基本采用的是分散型、小规模的手段。现在虽然大多数证券公司进行了集中交易,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致使许多公司在实施集中交易的道路上停滞不前。作者作为联合证券信息技术部华中区负责人,参与联合证券集中交易系统的总体分析设计与实现。作者在对国内外证券交易系统研究下,从证券数据集中系统建设入手,结合联合证券公司的具体实施过程,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经过实证的解决方案,从实证的角度为中国证券业公司在数据集中方案实施上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主体共分为5部分。第1部分介绍国内外证券交易模式的转变;第2部分分析了证券交易系统的内涵模式、风险、系统需求、设计目标;第3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提出了具体的证券集中交易系统的设计思路;第4部分详细说明了联合证券实施集中交易系统的细节;第5部分分析证券公司在实施集中交易后如何转型和不同规模证券公司实施集中交易应注意事项及扩展情况。
张鹏[7](2004)在《云南网通拨动“软投资”算盘》文中研究表明对电信运营商来说,疯狂的“硬投资”阶段已经逐渐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软投资”时代的到来。尽管2003年年初就有人预言经过整合后的网通集团将步入“软投资”的快车道。对于网通新成立的各地分公司而言,这个诱人的春天似乎还远远没有到来。但不争的现实是,面对越来越艰苦的生存环境,建立一个高效、灵活、可靠和低成本的业务支撑系统,显然比盲目进行硬投入来得更为实际。
肖春江[8](2004)在《低成本扩张——云南网通采用PC服务器及.Net平台打造核心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二、低成本扩张——云南网通采用PC服务器及.Net平台打造核心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成本扩张——云南网通采用PC服务器及.Net平台打造核心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邮储银行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普惠金融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发展现状 |
1.2.1 普惠金融的概念 |
1.2.2 普惠金融的特点 |
1.2.3 普惠金融的目标 |
1.2.4 相关金融理论基础 |
1.2.5 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 |
1.2.6 制约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瓶颈分析 |
1.3 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普惠金融的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普惠金融的相关文献综述 |
1.3.3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竞争力的相关文献综述 |
1.3.4 邮储银行相关研究综述 |
1.4 论文结构及主要论点 |
1.4.1 论文结构与内容 |
1.4.2 论文主要论点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5.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普惠金融发展的博弈演化路径分析 |
2.1 基于公平权利条件下的资金需求可得性的博弈分析 |
2.1.1 博弈模型假设 |
2.1.2 资金供给者可贷资金充足情况下的博弈过程 |
2.1.3 资金供给者可贷资金不充裕情况下的博弈过程 |
2.1.4 政府介入金融市场情况下的博弈过程 |
2.2 基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资金可得性的博弈演化分析 |
2.2.1 动态博弈模型构建 |
2.2.2 博弈的均衡分析 |
2.2.3 相关参数对博弈均衡的影响分析 |
2.3 普惠金融发展博弈演化分析的启示 |
2.3.1 政府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
2.3.2 金融机构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
2.3.3 借款人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邮储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竞争力分析 |
3.1 普惠金融效率的因子分析方法 |
3.1.1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竞争力及其挖掘 |
3.1.2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
3.2 邮储银行普惠金融的竞争力测度 |
3.2.1 竞争力测度的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
3.2.2 数据的基本描述和特征分析 |
3.2.3 邮储银行单位静态竞争力估算 |
3.2.4 邮储银行普惠金融单位综合竞争力估算 |
3.3 邮储银行普惠金融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区域经济发展对邮储银行普惠金融竞争力的影响 |
3.3.2 普惠金融服务层次对邮储银行普惠金融竞争力的影响 |
3.3.3 金融生态环境对邮储银行普惠金融竞争力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普惠金融的实践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4.1 国际组织及其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推动 |
4.1.1 普惠金融联盟 |
4.1.2 全球普惠金融伙伴组织 |
4.2 发展中国家普惠金融的实践经验 |
4.2.1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 |
4.2.2 印度尼西亚的乡村信贷部模式 |
4.2.3 玻利维亚的阳光银行模式 |
4.2.4 巴西的代理银行模式 |
4.2.5 肯尼亚的手机银行模式 |
4.3 发达国家普惠金融的实践经验 |
4.3.1 英国的P2P网络信贷模式 |
4.3.2 美国普惠金融模式 |
4.3.3 日本普惠金融模式 |
4.4 国际普惠金融的实践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启示 |
4.4.1 适度的政府介入 |
4.4.2 适时的制度改革 |
4.4.3 适宜的金融中介 |
4.4.4 适合的金融产品 |
4.4.5 适度的监督管理 |
4.4.6 适度的教育保护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邮储银行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研究 |
5.1 邮政储蓄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SWOT分析 |
5.1.1 邮储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内外部环境判断 |
5.1.2 邮储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优势(Strength)分析 |
5.1.3 邮储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劣势(Weakness)分析 |
5.1.4 邮储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机遇(Opportunity)分析 |
5.1.5 邮储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威胁(Threats)分析 |
5.1.6 邮储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SWOT分析小结 |
5.2 邮政储蓄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现状分析 |
5.2.1 邮储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战略 |
5.2.2 邮储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制约因素 |
5.2.3 邮储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取得的成效 |
5.3 邮储银行普惠金融战略规划 |
5.3.1 邮储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的目标客户 |
5.3.2 邮储银行普惠金融产品发展策略 |
5.3.3 邮储银行普惠金融渠道发展策略 |
5.3.4 邮储银行普惠金融生态发展策略 |
5.4 邮储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规划 |
5.4.1 零售金融业务发展规划 |
5.4.2 公司金融业务发展规划 |
5.4.3 金融市场业务发展规划 |
5.4.4 战略新兴业务发展规划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邮储银行发展推动普惠金融转型的政策建议 |
6.1 抓住当前普惠金融发展机遇,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 |
6.1.1 抓住当前普惠金融社会大背景 |
6.1.2 合理有效利用普惠金融的相关优惠政策 |
6.2 加强基础金融和普遍服务融合,协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 |
6.2.1 做好基础性金融服务业务 |
6.2.2 拓展非基础性金融服务业务 |
6.3 加大“三农”金融力度,践行普惠金融发展理念 |
6.3.1 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
6.3.2 形成健全完善的产品体系 |
6.3.3 形成一支与三农金融服务要求相适应的人员队伍 |
6.3.4 树立三农金融服务领域优质品牌 |
6.3.5 成为三农金融服务领域的先行者、领导者和标准的制定者 |
6.4 多措并举开拓“小微”融资通道,助推普惠金融发展 |
6.4.1 以“深专特精”增强普惠金融服务效能 |
6.4.2 以提质增效驱动转型升级 |
6.5 拥抱“互联网+”新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
6.5.1 加大邮储互联网金融入口端建设 |
6.5.2 加大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力度 |
6.5.3 完善互联网金融核心技术运行框架 |
6.6 构建协同发展工作机制,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
6.6.1 完善定价考核机制,增强邮银协同内生动力 |
6.6.2 丰富代理金融业务品种,提升代理金融竞争力 |
6.6.3 以信息化项目建设推动代理金融能力提升 |
6.6.4 紧抓重点、协助代理金融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
6.6.5 科学规划、邮银协同加强网点建设 |
6.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面向用户端配送的国内同城快递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关于快递企业及其商业模式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2.1 关于快递行业及服务运营问题的研究 |
2.1.1 国内外快递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
2.1.2 快递行业环境研究 |
2.1.3 国内外快递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动态 |
2.2 关于商业模式的研究 |
2.2.1 商业模式概述 |
2.2.2 商业模式创新内涵及动力的研究 |
2.3 关于快递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同城快递业务发展概述 |
3.1 同城快递业务概述 |
3.2 我国同城快递业务现状 |
3.3 国外同城快递业务发展现状 |
3.4 我国同城快递的局限 |
3.5 我国同城快递配送服务发展瓶颈分析 |
3.5.1 消费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
3.5.2 快递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
3.5.3 最后一公里配送联盟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快递服务市场用户端需求与价值构成分析 |
4.1 快递服务市场的顾客细分 |
4.2 同城快递业务主要亚市场上的顾客需求特征分析 |
4.3 基于需求特征的同城快递顾客价值构成分析 |
4.3.1 同城快递业务内部价值链分析 |
4.3.2 同城快递业务外部价值链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用户端配送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策略研究 |
5.1 同城快递业务商业模式创新的意义及风险 |
5.1.1 同城快递业务商业模式创新的意义及迫切性 |
5.1.2 末端配送业务的商业模式创新主要风险 |
5.2 同城快递业务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策略 |
5.2.1 新的价值主张定位 |
5.2.2 新的解决方案架构 |
5.2.3 基于对比的分析 |
5.3 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新商业模式选择 |
5.3.1 仓储一体化商业模式 |
5.3.2 第三方合作商业模式 |
5.3.3 智能快递商业模式 |
5.3.4 X快递公司智能包裹柜商业模式的实践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的控制机制研究: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界定 |
1.3.1 地域多元化 |
1.3.2 控制机制 |
1.3.3 信息技术能力 |
1.4 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流程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地域多元化的研究 |
2.1.1 地域多元化的理论基础 |
2.1.2 地域多元化的动因与方式 |
2.1.3 地域多元化战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2.2 组织控制的研究 |
2.2.1 组织控制的理论基础 |
2.2.2 控制机制的分类 |
2.2.3 影响控制机制选择的因素 |
2.3 战略管理视角的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能力 |
2.3.1 信息技术及其分类 |
2.3.2 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 |
2.3.3 资源基础观的信息技术能力 |
2.3.4 信息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
2.4 以制度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型期中国企业的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 |
3.1 中国企业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历史与现状 |
3.2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动因、方式和时机 |
3.2.1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动因 |
3.2.2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方式 |
3.2.3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时机 |
3.3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困境与障碍:市场分散性的影响 |
3.4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与控制 |
3.4.1 总分公司制与母子公司制 |
3.4.2 两种组织形式选择的悖论 |
3.4.3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在中国企业的应用与发展 |
4.1 中国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背景及相关政策 |
4.1.1 中国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经济及制度背景 |
4.1.2 相关政策对中国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引导 |
4.2 信息技术在中国企业应用的四个阶段 |
4.3 信息技术能力在中国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中的作用 |
4.3.1 中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技术能力 |
4.3.2 信息技术能力在中国企业战略制定中的作用 |
4.3.3 信息技术能力在中国企业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概念模型 |
5.1 地域多元化中的控制机制与绩效 |
5.1.1 总部控制的目标与核心问题 |
5.1.2 控制机制的维度与集权化程度 |
5.1.3 控制机制与绩效的关系 |
5.2 信息技术能力对控制机制选择的影响 |
5.2.1 信息技术与集权化关系 |
5.2.2 信息技术能力的影响 |
5.3 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地域多元化战略实施绩效的影响 |
5.3.1 信息技术解决总部控制核心问题的可能性 |
5.3.2 信息技术能力对影响地域多元化实施绩效的使能作用 |
5.4 论文的概念模型 |
5.4.1 因变量 |
5.4.2 自变量和中介变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6.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6.2 案例研究对象的选择 |
6.3 数据收集 |
6.3.1 多重证据来源(Multiple source of evidence) |
6.3.2 证据链(a chain of evidence) |
6.3.3 案例研究资料库(Create a case database) |
6.4 内容分析 |
6.4.1 编码 |
6.4.2 案例分析过程和方法 |
6.5 信度与效度 |
6.5.1 信度 |
6.5.2 效度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描述 |
7.1 青岛啤酒 |
7.2 中集集团 |
7.3 海尔集团 |
7.4 苏宁电器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案例分析、概念模型修正与命题发展 |
8.1 地域多元化进程中的控制 |
8.1.1 跨地区的组织结构/形式 |
8.1.2 跨地区控制机制选择 |
8.2 信息技术能力的作用 |
8.3 企业地域多元化的绩效 |
8.4 信息技术能力对控制机制选择的影响 |
8.4.1 案例分析的发现:信息技术能力的调节作用 |
8.4.2 案例分析发现的进一步讨论 |
8.4.3 控制机制选择的逻辑 |
8.5 信息技术能力对控制机制与地域多元化的绩效关系的影响 |
8.5.1 案例分析的发现:信息技术应用效能的中介作用 |
8.5.2 案例分析发现的进一步讨论 |
8.5.3 控制机制效果的逻辑 |
8.6 概念模型的修正与命题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讨论 |
9.1 地域多元化控制机制的内在逻辑 |
9.1.1 外显性控制(母子公司制)的实质 |
9.1.2 合法性机制下的控制 |
9.1.3 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控制机制的内在逻辑 |
9.2 信息技术能力作用的讨论 |
9.3 信息技术能力与控制机制的循环演化 |
9.4 实践启示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
附录二 结构式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的相关政策 |
附录四 中集集团2004-2008年信息系统建设过程 |
附录五 中集集团信息系统绩效异常监控平台 |
附录六 中集集团信息系统-成本看板 |
附录七 中集集团成本预算系统 |
附录八 海尔费用预算系统 |
附录九 苏宁电器的运作流程 |
附录十 苏宁电器的供应链管理流程 |
附录十一 行业全国一体化潜力评估问卷 |
附录十二 行业全国一体化潜力专家评估结果 |
附录十三四家案例企业当前控制机制示意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信息化条件下邮政资源与邮政产业边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邮政信息化进程 |
1.1.2 世界邮政改革趋势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综述 |
2.1 企业资源与能力理论 |
2.1.1 企业资源与能力理论的起源与分化 |
2.1.2 企业资源理论 |
2.1.3 企业能力理论 |
2.1.4 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的界定 |
2.2 企业多元化经营 |
2.2.1 多元化经营理论溯源 |
2.2.2 我国多元化经营理论的发展 |
2.2.3 多元化经营的动因 |
2.2.4 多元化经营的分类 |
2.2.5 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2.2.6 相关多元化与归核化 |
2.3 企业边界 |
2.3.1 企业边界的界定 |
2.3.2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边界理论 |
2.3.3 交易费用理论中的企业边界理论 |
2.3.4 企业资源能力理论中的企业边界理论 |
2.3.5 迈克尔·迪屈奇的企业边界理论 |
2.3.6 企业横向边界理论 |
2.3.7 信息技术对企业边界的影响 |
2.4 产业融合 |
2.4.1 产业及产业划分 |
2.4.2 产业融合的提出 |
2.4.3 产业融合的定义 |
2.4.4 产业融合的类型 |
2.4.5 我国产业融合研究现状 |
2.5 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 |
2.5.1 信息化浪潮的兴起 |
2.5.2 信息化的含义 |
2.5.3 企业信息化的含义与内容 |
2.5.4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研究成果 |
第三章 邮政企业基于资源的多元化经营 |
3.1 企业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分析模型 |
3.1.1 条件假设 |
3.1.2 多元化经营与生产成本的关系 |
3.1.3 多元化经营与内部协调成本的关系 |
3.1.4 多元化经营与生产总成本的关系 |
3.1.5 多元化经营关联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3.1.6 信息技术水平变动对多元化经营绩效影响 |
3.1.7 相关结论 |
3.2 邮政企业资源概述 |
3.2.1 邮政企业资源的本质和属性 |
3.2.2 邮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3.3 信息化对邮政企业资源与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
3.4 邮政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时代性 |
3.5 邮政企业多元化的原则 |
3.5.1 全网性业务优先原则 |
3.5.2 科学管理的原则 |
3.5.3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
第四章 信息化与邮政企业横向边界 |
4.1 世界主要国家邮政业务构成 |
4.1.1 美国邮政业务构成 |
4.1.2 德国邮政邮政业务构成 |
4.1.3 英国邮政业务构成 |
4.1.4 日本邮政业务构成 |
4.2 信息技术对邮政横向边界的影响 |
4.2.1 以书信为代表的邮政传统业务萎缩 |
4.2.2 邮政传统业务借助信息化实现服务升级 |
4.2.3 信息技术发展给邮政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
4.3 几点启示 |
第五章 邮政业与物流业融合研究 |
5.1 邮政产业的发展与属性 |
5.1.1 邮政起源及发展 |
5.1.2 邮政产业属性的两种不同观点 |
5.2 物流业与邮政业的融合现状 |
5.2.1 邮政业与物流业的传统边界界限 |
5.2.2 邮政业与物流业出现融合 |
5.3 邮政业与物流业融合驱动因素 |
5.3.1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
5.3.2 激烈的市场竞争 |
5.3.3 政府管制放松 |
5.4 邮政业与物流业融合范式 |
5.4.1 产业融合范式——以信息产业为例 |
5.4.2 邮政业与物流业融合范式 |
第六章 中国邮政实证研究 |
6.1 中国邮政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
6.2 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情况 |
6.2.1 基础网络平台建设阶段 |
6.2.2 应用系统的建设与推广阶段 |
6.2.3 应用系统的整合提高阶段 |
6.3 中国邮政多元化经营 |
6.3.1 中国邮政多元化经营现状 |
6.3.2 中国邮政多元化经营面临的问题 |
6.3.3 中国邮政多元化经营建议 |
6.4 信息技术对中国邮政横向边界影响 |
6.4.1 信息技术发展对函件市场的影响 |
6.4.2 信息技术对中国邮政速递业务发展的影响 |
6.4.3 信息技术与中国邮政电子商务 |
6.4.4 信息技术与中国邮政代理业务 |
6.4.5 信息技术与中国邮政金融业务 |
6.4.6 中国邮政横向边界变动分析 |
6.5 中国邮政业与物流业的融合 |
6.5.1 中国邮政经营物流业务的情况 |
6.5.2 中国物流企业经营邮政业务的情况 |
6.5.3 中国的邮政业与物流业融合范式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创新之处 |
7.2.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以动态能力为中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战略转型研究 ——以券商经纪业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战略转型的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
2.1.1 转型 |
2.1.2 战略转型 |
2.1.3 战略转型研究现状 |
2.1.4 现有研究的不足 |
2.2 竞争优势理论与动态能力的研究综述 |
2.2.1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2.2.2 动态能力的研究进展 |
2.3 信息技术作用的研究进展 |
2.3.1 竞争优势下的信息技术作用研究 |
2.3.2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能力 |
2.3.3 信息技术与动态能力发展间关系的研究 |
2.3.4 信息技术与企业战略转型间关系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以动态能力为中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战略转型模型构建 |
3.1 动态能力的构成 |
3.1.1 动态能力与企业层次竞争 |
3.1.2 动态能力层次结构 |
3.2 动态能力在企业战略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
3.2.1 战略转型的内涵 |
3.2.2 战略转型与企业的动态能力发展 |
3.2.3 基于动态能力的战略转型 |
3.3 以动态能力为中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战略转型概念模型 |
3.4 战略转型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
3.4.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3.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略转型模型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变量测量体系的构建 |
4.1.1 测量体系构建的基本步骤 |
4.1.2 IT能力测量体系的构建 |
4.1.3 动态能力测量体系的构建 |
4.1.4 战略转型测量体系的构建 |
4.1.5 动态环境测量体系的构建 |
4.2 研究设计与方法 |
4.2.1 抽样方案设计 |
4.2.2 调查问卷设计 |
4.2.3 统计技术 |
4.3 基础数据分析 |
4.3.1 样本特征分析 |
4.3.2 描述性数据分析 |
4.4 信度分析 |
4.5 效度分析 |
4.5.1 IT能力效度分析 |
4.5.2 动态能力效度分析 |
4.5.3 战略转型效度分析 |
4.5.4 动态环境效度分析 |
4.6 相关分析 |
4.6.1 IT能力与动态能力相关分析 |
4.6.2 动态能力与战略转型相关分析 |
4.7 模型验证 |
4.7.1 整体模型分析 |
4.7.2 动态环境的调节作用分析 |
4.8 研究结论与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券商经纪业务战略转型途径研究 |
5.1 券商经纪业务现状分析 |
5.1.1 证券业发展历程简介 |
5.1.2 现状分析 |
5.2 券商经纪业务战略转型的研究现状 |
5.3 券商经纪业务战略转型的目标分析 |
5.4 券商经纪业务战略转型的途径探讨 |
5.5 券商经纪业务战略转型的动态能力、IT能力需求分析 |
5.5.1 券商经纪业务动态能力的识别 |
5.5.2 券商经纪业务IT能力的识别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泰君安证券经纪业务战略转型案例分析 |
6.1 国泰君安证券简介 |
6.2 公司经纪业务战略转型需求分析 |
6.2.1 转型认识 |
6.2.2 战略转型的目标需求 |
6.3 公司经纪业务战略转型实施分析 |
6.3.1 公司信息化发展与IT能力的提升 |
6.3.2 公司IT能力与动态能力的发展 |
6.3.3 转型效果分析 |
6.4 案例总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整体模型结构关系的AMOS验证结果 |
附录3: 动态环境聚类分析结果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集中交易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证券市场现状 |
1.2.2 证券交易系统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路径 |
第2章 证券公司交易模式的演变与原因 |
2.1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交易模式的推动 |
2.1.1 交易所证券通讯系统的历史回顾 |
2.1.2 证券交易所与券商通讯系统的现状 |
2.1.3 信息系统的发展对交易模式的推动 |
2.2 证券市场对交易模式的影响 |
2.3 证券公司的竞争对交易模式的要求 |
2.3.1 证券公司的竞争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2.3.2 证券公司关心的三大因素 |
2.4 国外券商经营模式的转变 |
2.4.1 美国券商经营模式 |
2.4.2 美林模式 |
2.4.3 网上网下两条腿走路的嘉信模式 |
2.4.4 日本券商 |
2.4.5 韩国券商 |
第3章 证券业集中交易模式 |
3.1 集中交易分析 |
3.1.1 集中交易的概念 |
3.1.2 交易模式比较 |
3.2 证券公司早期分散式管理模式 |
3.3 集中交易模式的推出及实施集中交易所面临的问题 |
3.3.1 集中交易模式的提出 |
3.3.2 集中交易的优势 |
3.3.3 实施集中交易所面临的问题 |
第4章 集中交易模式设计 |
4.1 设计背景 |
4.2 设计原则 |
4.3 设计目标 |
4.4 系统网络结构 |
4.4.1 运行中心 |
4.4.2 灾备中心 |
4.4.3 接入中心 |
4.4.4 证券营业部 |
4.5 系统功能特点 |
4.5.1 权限控制 |
4.5.2 完善的资金与证券控制 |
4.5.3 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 |
4.5.4 异地灾难备份与交易接管 |
4.5.5 多级的数据监管及完善的网络管理 |
4.5.6 自定义报表、单据 |
4.5.7 混业经营的趋势 |
4.5.8 代理性炒股 |
4.5.9 自由佣金 |
4.5.10 客户成本统计 |
4.5.11 经纪人制度与客户经理 |
4.6 安全与风险控制 |
4.6.1 过程安全 |
4.6.2 权限管理 |
4.6.3 实时监控 |
4.6.4 业务稽核 |
4.6.5 实时备份 |
4.7 灾备中心设计 |
4.7.1 联合证券灾难备份中心方案 |
4.7.2 联合证券灾难备份系统建设方案 |
4.8 软件实现 |
4.8.1 “金证”软件 |
4.8.2 基于“金证”软件的集中式交易软件的体系结构 |
4.8.3 集中式交易软件原型 |
第5章 集中交易模式在证券公司的具体实施与分析 |
5.1 工程实施计划 |
5.1.1 系统准备阶段 |
5.1.2 实施阶段 |
5.1.3 联合证券方案具体实施时间表 |
5.2 实施准备阶段 |
5.2.1 数据准备 |
5.2.2 环境及其它准备 |
5.3 具体实施过程 |
5.3.1 运行中心的选定 |
5.3.2 设备、软件的选定 |
5.3.3 申请集中交易席位 |
5.3.4 完善公司通讯网络 |
5.3.5 不同时期的架构图 |
5.3.6 具体实例 |
第6章 证券公司数据大集中带来的转变 |
6.1 组织架构的转变 |
6.1.1 总部组织结构的转变 |
6.1.2 营业部组织架构的转变 |
6.2 经纪业务的转变 |
6.2.1 现场交易向非现场交易转变 |
6.2.2 证券交易方式由分散交易转变为集中交易 |
6.2.3 经营方式从”坐商”模式向证券营销转变 |
6.2.4 经营特色由标准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 |
6.2.5 向真正的金融创新主体转变 |
6.2.6 向以提供理财服务为主转变 |
6.3 信息技术部的转变 |
6.3.1 从单一部门向综合部门转变 |
6.3.2 从支持中心向运行中心转变,并成为风险集结地 |
6.4 营业部的转变 |
6.4.1 转变原有证券营业部与总部的关系 |
6.4.2 营业部成为成本控制中心 |
6.4.3 营业部成为金融产品的分销中心 |
6.4.4 营业部成为风险控制中心 |
6.4.5 证券营业部成为证券投资咨询中心 |
第7章 集中交易系统的应用及扩展方向 |
7.1 集中交易系统的应用 |
7.1.1 针对小型证券公司 |
7.1.2 针对中型证券公司 |
7.1.3 针对大型证券公司 |
7.2 集中交易系统的扩展方向 |
7.2.1 支持硬件可扩展 |
7.2.2 支持软件可扩展 |
7.2.3 应用性 |
第8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1 证券公司名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云南网通拨动“软投资”算盘(论文提纲范文)
低成本扩张 |
敏捷生存 |
创新的魅力 |
四、低成本扩张——云南网通采用PC服务器及.Net平台打造核心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邮储银行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研究[D]. 潘晓健. 吉林大学, 2018(12)
- [2]面向用户端配送的国内同城快递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吴静. 东南大学, 2015(02)
- [3]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的控制机制研究: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D]. 王晓健. 华南理工大学, 2010(12)
- [4]信息化条件下邮政资源与邮政产业边界研究[D]. 胡宏.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5]以动态能力为中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战略转型研究 ——以券商经纪业务为例[D]. 俞枫. 同济大学, 2008(04)
- [6]集中交易系统应用研究[D]. 高宇.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7)
- [7]云南网通拨动“软投资”算盘[J]. 张鹏. 电子商务, 2004(01)
- [8]低成本扩张——云南网通采用PC服务器及.Net平台打造核心应用[J]. 肖春江. 每周电脑报,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