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肥城市改制企业劳动管理有“说法”(论文文献综述)
朱成燕[1](2016)在《危机、观念和行动: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文中认为本文在制度演化论的视角下,分析了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产生、延续和变革的历程。具体的个案研究表明,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变迁的路径是作为关键行动者的政治领导人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而非权力斗争的产物。这一制度变迁历程反应了制度演化论中环境、行动者、结构三者互动的演化模式,但又有其特殊的稳定性特征。其稳定性来源于中国单一制的纵向政治制度设计,中央掌握着人民一揽子授予的国家治理权,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中央的再授予。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这种权力隶属关系在现实政治运作中通过纵向政府间组织、利益、责任这三重连带机制表现出来,蕴含在纵向政治制度结构之中,并保持着该制度的稳定。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变迁主要是作为关键行动者的政治领导人观念演化的产物,而其观念的演化基于对制度认知的变化以及外部环境的刺激。首先,制度认知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危机证明了原有观念的异常,因此,政治领导人在制度危机的倒逼下进行制度变革。其次,外部环境的刺激增加了政治领导人发展的压力,驱使他们主动寻求制度变革,以保护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更好地延续下去。此外,在制度变革的过程中,关键行动者还会受到已有制度结构和认知经验的影响。因此,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变革主要是在既有的制度框架内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使制度变迁同时呈现出发展性和稳定性的双重特征。通过比较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变迁过程,可以归纳出三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一是纵向权力分配体制的调整。即中央通过调整纵向权力分配来调动中央、地方、以及企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但受已有制度结构和认知经验的影响,中央在纵向权力调整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党领导军队”和“党管干部”的原则,对军权和人事的控制并没有放松。同时,中央在进行分税制改革的过程中牢牢控制着税种、税基的确定和划分,在事权的下放过程中始终掌握着否决权和干预权。这些恰恰是在放权的过程中保持纵向政治制度不偏离单一制这一基本制度框架的要件,有助于维持纵向政府间组织、利益、责任三重连带机制的协调一致运作。二是权力运行机制的调整。本文通过历时性的比较发现,纵向政府间三重连带机制的运作方式经历了一个“刚性运作—柔性运作—刚柔并济的弹性运作—规范化运作”的演变过程,以配合不同历史阶段上中央战略目标与纵向权力分配体制的变化,使制度在不同的运作方式中释放出不同的制度功能。三是制度匹配,即通过对相关的制度子系统进行改革,或添加衔接性的制度,使整个制度系统能协调有效运转,避免因政治生态的变化或某一项制度变革而引发的不同制度子系统之间的摩擦与冲突。概言之,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过程是顶层通过上述三种机制对制度进行适应性调整的过程。
臧得顺[2](2010)在《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基于鲁、鄂四个村落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将农地产权制度问题置于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之中进行经济社会学考察,是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视角。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始于农村的中国经济改革,必将深化于下一步的农村经济社会改革中。农地产权制度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对其进行系统探讨将有助于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和下一步的农村改革。而现有的理论困境是:经济学和法学的“产权是一束权利”命题好似一种真空中的“理想类型”,在农地产权制度问题上解释乏力。运用经济社会学“产权是一束关系”命题对农地产权制度在真实世界中的配置进行研究是改革实践对理论创新的一种迫切要求。本研究始终围绕“市场进程中社会结构性要素如何界定农地产权”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尝试提出了“关系地权”、“谋利型乡村精英”、小农的“钟摆式理性区间”和“培育社会型政府”(针对奥尔森的“强化市场型政府”概念)等新概念,以期对经济学和法学的“权利产权”理论在农地产权问题上进行补充甚或是替代解释。从结构上讲,本研究共有导论、结论和六章内容:导论部分,提出问题并交代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研究视角、方法与资料来源,并简单介绍了实地调查的个案村落——鲁、鄂四村及其所在县、镇的基本情况;第一章为理论分析,主要对以往关于产权制度的经济学视角和法学视角的研究文献做了综述并指出其不足,然后梳理了社会学视角的研究观点,明确了本研究的学术起点为周雪光的“关系产权”命题,提出本研究“关系地权”的核心概念,区分了“关系地权”的四种类型和四种原则,并给出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基本命题、四个分命题和另一核心概念“谋利型乡村精英”;第二章是历史分析,对晚清以降的中国农地制度从思想小史和制度小史的层面进行了历时意义上的追溯,从孙中山的土地思想一直到当代中国《物权法》的颁布;第三到六章为个案研究和实证分析,就笔者的实地调查资料分臧村、金村、朴村和桥村四章整理分析了18个具体的农地事件案例,针对前面的理论命题进行经验验证;其中,在对核心概念“谋利型乡村精英”的分析中,四个案例村材料各自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由第三章臧村案例引出“谋利型乡村精英”,由第四章金村的材料探讨“谋利型乡村精英”群体的分化由来,由第五章朴村案例重点分析“谋利型乡村精英”群体谋利的高明手段,由第六章桥村案例与第五章朴村案例比较分析影响其谋利程度的因素等。最后指出“谋利型乡村精英”群体作为新时期乡村社会结构的实体要素之一对当代中国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体、以“均等原则”为特征的地权分配方式的扭曲和变形作用。最后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简短地对个案研究进行了理论总结,梳理了“谋利型乡村精英”概念的两条理论线索:第一条是共时意义上各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分析,如国家“政府集权和行政分权”(托克维尔)、“地方政府公司化”(戴慕珍和华尔德)、“乡村精英谋利化”、“小农的理性”(斯科特和波普金、舒尔茨);第二条是历时意义上从对中国传统社会乡村精英群体功能进行概括的“士绅理论”(吴晗、费孝通、张仲礼)到中国近代社会的“地方精英理论”(黄宗智、杜赞奇)。本研究就是从这两条线索上进行了理论补充和延伸,提出新时期“谋利型乡村精英”的概念,进而探讨了本个案研究的典型意义;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以后进一步研究的着力点,最后就农地产权的制度设计为政府决策提出“削弱行政村农地权力”的政策建议。
李妥[3](2008)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县域经济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是带有行政区划性质的经济。当前,我国县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4%,县域人口占人口总量的70%,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城乡统筹的重要枢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战略地位。然而与城域经济相比,县域经济发展的缓慢与滞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阐述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以期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所帮助。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来研究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第一个部分主要提出了研究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二个部分着重探讨了县域经济的历史沿革、内涵、县域经济的特征和类,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基础。县域经济就其本质来讲是整个国民经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县级行政区的相对独立性、层次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第三个部分首先全面分析了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财政收入、工业发展、农业发展等几方面以及泰安市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所取得的成就。然后又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重点研究了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特征,并对泰安市县域经济的差异发展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泰安市县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情况,找出了对县域经济贡献率最大的是经济规模,而在发展活力方面则欠缺;最后通过以上分析找出制约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别是:资源禀赋因素、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和劳动力因素、制度因素。第四部分研究提出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建议。本文结合泰安市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泰安市县域经济的总体思路,归纳了适合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在发展泰安市县域经济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发展主导产业与产业多元化、企业规模与企业数量、引进外资与利用民间资金、向政府要钱与向市场要钱、营造良好环境与提升县域形象等六大关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五点建议,认为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要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县域经济发展观;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县域经济环境等方面加大力度;以信息化为核心,以特色化为导向的,促进以农业产业信息化、县域经济工业化、县域城镇数字化的“三化”建设;不断增强劳动者素质和科技信息建设促进泰安市县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利用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结构优化理论、发展极--增长点理论等区域经济理论解决泰安市县域经济的实际问题,文中分析了泰安市县域经济内部的时间和空间差异特征,建立了泰安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提出了以信息化为核心,以特色化为导向的“三化”建设等建议,使本文具有一定实用性和适用性。在研究中,除了大量定性的描述外,还应用了相关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进行了定量分析,对大量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汇总,从中发现问题、寻找规律,使论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武华光[4](2006)在《山东省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当前山东省社会发展状况来看,水资源成为山东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而水资源日益短缺以及浪费现象的并存更使得我们越来越需要反思当前水资源利用管理方式,农业作为用水大户,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不善逐渐被认同为是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论文试图在借鉴国内外关于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的研究理论与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博弈论等诸多理论做为指导,在区分不同类型灌区(引黄灌区、水库灌区、井灌区)的基础上,通过对山东省灌区灌溉水资源利用中的用水管理、供水管理、取水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出有利于山东省节水的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和规制政策,可以直接用来指导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的现实实践,为提高和改进灌溉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灌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服务。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 (1) 当前山东省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使我们意识到变革灌区管理制度是改善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之一。灌溉水资源产权理论制度分析表明灌溉水资源属于典型的“公共池塘”资源,并且灌溉水资源的利用具有较强的外部性。而灌溉水资源使用者的博弈理论分析也表明如果没有有效的制度设计,灌溉工程设施存在严重“搭便车”现象。另外灌溉水资源的产权理论分析则表明合理的灌溉水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可以内化外部性,降低交易成本,降低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增加产权主体对未来收益的合理预期,提高信息的完备性,具有激励作用。这一系列分析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灌区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问题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 就当前山东省灌区灌溉水资源的用水制度而言,引黄灌区以及水库灌区依然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或集体单一集权管理的灌溉组织模式。灌区灌溉工程设施产权不清,同时不尽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造成水价偏低。现行灌溉用水制度无法对农户产生节水激励,落后的灌溉技术以及用水计量方式使得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而在以小型灌溉工程设施为主的井灌区情况则有所不同,由于多数井灌区都进行了灌溉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革新了灌区用水制度,充分调动了农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使得井灌区农户行为及其绩效要优于引黄灌区与水库灌区,表现在亩均用水量控制、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凸现了灌区用水制度变革对农户节水行为的重要影响作用。 (3) 对于山东省灌区灌溉水资源的供水管理来说,引黄灌区以及水库灌区的供水
李鲁新[5](2001)在《企业改制中应加强劳动管理》文中提出 为全面加强企业改制前后的劳动管理,笔者最近对肥城市的10多家企业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认为,有些问题如不加以妥善解决,会影响企业的改制步伐,甚至会造成"夹生饭",给劳动管理带来相当难度,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目前看,这些问题主要有:一、干部职工思想观念不适应改制需要。一是传统思想和陈旧观念,成为影响企业改制的思想障碍。一部分职工仍抱着"国有"、"集体"企业身份不放,而对即将战为"股东"扭不过弯来;也有一部分干部职工等靠观望,缺乏新形势下自我加压、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勇气,使企业改制缺乏应有的动力。二是"怕"字当头,不敢首当其冲步入改制行列。"怕"什么?怕入股的钱亏掉,怕改制后的企业
赵传柱,邓兆伟[6](2001)在《肥城市改制企业劳动管理有“说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企业改制。职工身价、企业资产、双置换,那么,如何处理改制企业的劳动关系,如何提取、支付老、病、伤、亡人员的待遇,如何加强改制以后的企业管理……
二、肥城市改制企业劳动管理有“说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肥城市改制企业劳动管理有“说法”(论文提纲范文)
(1)危机、观念和行动: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基本概念 |
四、理论视角 |
五、框架结构 |
六、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毛泽东时期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 |
第一节 单一制的确立及其稳定的制度内核 |
一、观念与权力:单一制的确立 |
二、单一制下的纵向权力关系及其运作机制 |
第二节 “生存”的危机与纵向权力体制变革 |
一、经济危机与生存的压力 |
二、苏联模式的影响与高度集权体制的建立 |
三、“高饶事件”与大区制撤销 |
第三节 生产的危机与纵向权力体制变革 |
一、中央集权体制对地方发展的抑制 |
二、对斯大林的批判与毛泽东观念的转变 |
三、基于“两个积极性”的纵向权力体制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邓小平时期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 |
第一节 危机驱动与改革策略的形成 |
一、生存的危机对领导人改革策略的影响 |
二、发展的危机对领导人对改革策略的影响 |
三、政治领导人观念的遗传与演化 |
第二节 “发展”目标导向下的放权让利改革 |
一、财政体制改革与地方财权的扩大 |
二、行政体制改革与地方经济管理权的拓展 |
三、立法体制改革与地方立法权的确立 |
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人事权的下放 |
第三节 分权改革的制度功能:经济发展及其意外后果 |
一、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与经济发展 |
二、分权改革的意外后果 |
第四节 宏观调控与连带机制的柔性运作 |
一、以加强中央权威为目标导向的宏观调控 |
二、纵向政府间三重连带机制的柔性运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泽民时期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 |
第一节 制度危机与中央战略目标的转变 |
一、国内经济过热 |
二、地方主义泛滥 |
三、地区差距扩大 |
四、中央财政汲取能力减弱 |
五、中央领导人战略目标的转变 |
第二节 宏观调控与选择性再集权 |
一、分税制改革与财税上集 |
二、部门的垂直化管理 |
三、政企分离 |
第三节 刚柔并济:连带机制的弹性运作 |
一、组织连带机制的弹性运作 |
二、利益连带机制的弹性运作 |
第四节 新的发展思路下地方积极性的转变 |
一、发展的压力与领导人观念的演化 |
二、土地收入划给地方 |
三、地方政府积极性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胡锦涛时期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 |
第一节 制度危机与领导人战略的演化 |
一、地方政府自主性扩张 |
二、地区差距继续扩大 |
三、地方政府责任弱化 |
四、中央领导人观念的演化 |
第二节 宏观调控与纵向政治制度的调整 |
一、省级部门的垂直化管理 |
二、纵向连带机制的规范化运作 |
第三节 “科学发展”与地方活力 |
一、双重发展危机与领导人战略的转变 |
二、扩大内需与政策引导 |
三、行政审批权进一步下放 |
四、中西部倾斜授权 |
五、授予个别地方先行试点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逻辑 |
第一节 纵向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 |
一、生存危机倒逼的制度变革 |
二、发展压力驱动的制度变革 |
第二节 纵向政治制度变迁的机制 |
一、纵向权力分配体制调整 |
二、纵向权力运行机制调整 |
三、制度匹配 |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 |
一、新时期中央面临的“生存”危机 |
二、危机倒逼下纵向政治制度的调整 |
三、中等收入危机与试错权的下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2)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基于鲁、鄂四个村落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三、研究视角、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1. “底层研究”的视角:“从下往上看” |
2. 资料收集方法:实地调查 |
3. 理论检验取向的扩展个案法 |
4. 操作方法一:深度访谈 |
5. 操作方法二:文献阅读 |
(二) 资料来源 |
1. 访谈记录 |
2. 调查数据 |
3. 民间文本 |
4. 方志档案 |
四、调查的村庄 |
(一) 山东三村:臧村、金村、朴村 |
1. 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
2. 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 |
(二) 湖北一村:桥村 |
(三) 调查村庄的类型分析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本研究的概念、命题、分析框架 |
一、 产权制度研究的经济学定势 |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
(二) 简短的评论 |
二、产权制度研究的法学期望 |
(一) 以农地权利为核心的法学研究 |
1. 普罗斯特曼:农地私有化 |
2. 杨一介:农地权利体系建构 |
3. 王小映:农地使用权的物权化方向 |
(二) 简短的评论 |
三、产权制度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
(一) 理论溯源:波兰尼的“嵌入”概念与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理论” |
1. 波兰尼:“脱嵌”是一种不可能 |
2. 格兰诺维特:“社会网”与“嵌入理论” |
3. 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日程 |
(二) 国内学者对产权问题的研究:产权的社会视角 |
1. 理论建构 |
2. 产权的社会建构过程研究 |
四、本研究的学术起点与分析框架 |
(一) 学术起点与主体理论框架 |
1. 以“关系产权”为学术起点 |
2. “国家‐社会‐市场”三元理论框架 |
(二) 相关理论资源 |
1. 雷德菲尔德与吉尔兹:“小传统”和“地方性知识” |
2. 斯科特:“道义经济人”的“弱武器”与“隐藏的文本” |
3. 奥斯特罗姆:资源配置的第三条道路 |
4.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 |
(三) 本研究的概念、理论命题与分析框架 |
1. 基本概念 |
2. 核心概念:“关系地权” |
3. 理论命题 |
4. 分析框架 |
第二章 晚清以降的农地思想演变与制度变迁 |
一、农地思想演变的脉络 |
(一) 晚清-1949 年建国 |
1. 孙中山: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 |
2. 毛泽东:土地革命论 |
3. 蒋介石:土地很重要但不必改变当前土地占有关系 |
4. 陈翰笙:土地的集中与农民对土地占有的渴求 |
5. 薛暮桥:从生产关系角度、与民族问题结合分析土地问题 |
6. 费孝通:社会结构中绅士阶层对土地问题的影响 |
7. 卜凯:中国农业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
8. 梁漱溟:中国土地的三个问题及对策 |
9. 万国鼎:考察古田制度解决现实问题 |
10. 萧铮:不必废除土地的地主所有权制 |
(二) 1949 年-1977 年 |
1. 毛泽东:“跑步”进行农地公有制改造 |
2. 刘少奇:反对过于快速废除农地私有制 |
3. 邓小平:支持“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 |
(三) 1978 年-今 |
1. 对现行农地制度合理性及缺陷的建设性研究 |
2. 提倡进行农地产权国有永佃制改革的观点 |
3. 明确提倡农地产权私有化的观点 |
二、中国农地法规政策与制度框架的变迁 |
(一) 1949 年以前的土地法律 |
1. 1923 年《井冈山土地法》 |
2. 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
3. 1947 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
(二) 1950 年的《土地改革法》 |
(三) 集体化之路:制度框架 |
1. 1956 年《农业生产合作章程》 |
2. 1956 年 6 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章程》 |
3. 1962 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 |
(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人民公社解体 |
(五) 改革以来农地政策文件 |
(六) 中国目前的农地法律框架 |
1. 农地的集体所有权 |
2. 耕地的个人使用权 |
3. 农民土地权利的性质和范围 |
4. 宅基地的个人使用权 |
5. 农村土地的征收征用 |
第三章 臧村农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
一、臧村农地:出了啥问题 |
二、案例:什么样的问题 |
(一) 耕地纠纷与耕地流转案例 |
1. [Z01]臧林丘强占金寡妇一垄地:强力原则的传导 |
2. [Z02]潘老师给王寡妇的“额外租金”:“外来人”积蓄社会资本 |
3. [Z03]臧玉旺耕地继承事件:熟人关系和亲缘关系,谁是强关系 |
4. [Z04]臧村集市被王家庄抢走:较量的是村还是人 |
(二) 宅基地买卖案例 |
1. [Z05]宁方明购买四家宅基地:“我为村支书闯开街道” |
2. [Z06]臧德耀盖起了二层楼:“俺家没天井” |
3. [Z07]臧秀勤老人的烦恼:“天井里的电线杆和石碾” |
三、案例分析:农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
(一) 臧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水平流转和垂直继承 |
1. 流转的性质:承包使用权的流转 |
2. 耕地流转中的“关系地权” |
(二) 臧村宅基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
1. 流转的肇始者:村支书开的头儿 |
2. 宅基地流转市场的边界:村落共同体与成员权 |
3. 宅基地流转的社会机制 |
4. 宅基地流转的社会后果 |
第四章 金氏家族与金村合作公司的筹划 |
一、新时期乡村精英的分化:外出派与留守派 |
(一) 金村“留守派”对“外出派”的榨取:“罚款事件” |
1. [J01]金云峰处世哲学对“外出派”的影响 |
(二) 金村“外出派”对“留守派”的反击:“倒宁事件” |
2. [J02]金氏家族“倒宁扶王” |
二、“谋利型乡村精英”的宏伟计划:从土地上找路子 |
(一) 原因:为什么总拿土地说事儿 |
1. “种地亏本论” |
2. “取消农业税”封闭了谋利型乡村精英的谋利路径 |
3. “留守派”致富信息的获得渠道 |
(二) 过程:乡村精英援用社会关系网络 |
1. [J03]王旭龙对合作公司的期望和信心 |
2. 项目洽谈过程的特征分析:社会关系网的作用 |
三、案例分析: 金村合作公司项目为什么会失败 |
(一) 项目规模过于宏大使当地政府不敢相信,难以获得政府大力支持 |
(二) 项目规划对金村村民的社会保障考虑不够充分,难以赢得村民响应 |
(三) 项目进行中没有充分听取村民心声,难以获得村民真心拥护 |
(四) 市场化试验与当地社会关系网络的转型缺乏契合,难以形成合力 |
第五章 朴村征地:村民唯有“弱武器” |
一、朴村三次大型征地:承包地的“大调整” |
(一) 国家征收:104 国道与京福高速公路 |
(二) 镇长的心血来潮: “筑巢引凤”修建磁窑大市场 |
(三) 地方政府租赁:从县级工业园到省级经济开发区 |
二、朴村“谋利型乡村精英”的谋利手段 |
(一) 村民眼中的村干部 |
1. 频繁调整土地,截留征地补偿、出售宅基地 |
2. 京福高速绿化带承包给农户,实行“双向收费” |
3. 多施工程、巧立账目 |
4. 虚报种粮面积、多赚粮食直补 |
(二) 村干部的“辩解” |
[P05]梁会计的“真心话” |
三、案例:朴村失地农民的生活百态 |
[P01]贾德水,摩的司机的牢骚 |
[P02]刘长山,太阳能热水器代理 |
[P03]刘自木,“无地白领”的幸福生活 |
[P04]胡永福,“盼望征地到我家” |
四、简短分析:用“弱武器”进行“日常形式的反抗” |
(一) 发牢骚、私下谩骂、耍酒疯 |
(二) 耕地里栽树,为多得征地补偿 |
(三) 集体行动如何可能 |
第六章 桥村征地:村民运用“强武器” |
一、 桥村征地情况 |
(一) 宜万铁路项目 |
(二) 城东生态新区项目 |
二、政府政策与村干部的角色功能 |
(一) 区政府政策文件 |
1. 关于征地补偿标准 |
2. 关于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补助标准 |
(二) 乡政府文件通知 |
(三) 村委会贯彻执行能力和村干部的调解功能 |
[Q01]桥村村干部的两难角色 |
三、失地农民的维权行动 |
(一) 单独上访 |
[Q02]严学兵的上访之路 |
(二) “聚众闹事” |
(三) 集体上访 |
[Q03]去区政府集体上访 |
四、案例分析:“谋利型乡村精英”谋利程度的影响因素 |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一、研究结论:“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 |
(一) 小农的理性: “钟摆式理性区间” |
(二) 乡村精英的谋利化 |
1. “谋利型乡村精英”概念的两条理论线索 |
2. 谋利手段 |
3. 制度原因 |
(三) 地方政府公司化 |
(四) 隐形在场的国家:分权的功能与底限 |
1. 政府与市场:建设“强化市场型政府” |
2. 国家与社会:建立“培育社会型政府” |
二、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1. 鲜活的实地调查资料 |
2. 运用了新视角 |
3. 理论创新 |
(二) 研究不足 |
1. 对纷繁复杂的调查材料的理论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2. 有待获得合适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的验证支持 |
三、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
(一) 削弱行政村农地权力 |
1. 农地所有权收归国有,实行国有永佃制 |
2. 农地所有权下放至村民小组或自然村 |
3. 中国现有国情下农地私有化的风险与弊端 |
(二)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
1.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
2. 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
3.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鲁、鄂四村基本情况数据表 |
附录 2:个案村实地调查材料 |
4-1 《宁阳县金氏族谱》续修说明 |
4-2 续修族谱捐资人员名单 |
4-3 土地房屋等关联事项 |
4-4 洽谈文书 |
4-5 金村与韩国合作投资合同书 |
5-1 宁阳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
5-2 关于全县招商引资有关政策的规定 |
6-1 伍家岗区关于征地补偿标准的文件 |
6-2 关于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补助标准的政府文件 |
6-3 伍家岗区政府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和村民集中安置的文件 |
6-4 伍家乡政府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及集中安置管理实施细则 |
6-5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 |
6-6 严学兵的上访书 |
后记 |
(3)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主要不足 |
2 县域经济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县域经济的历史演变 |
2.2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
2.3 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
2.4 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基础 |
3 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特征分析 |
3.1 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3.2 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
4 泰安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 |
4.1 指标的确定及选取 |
4.2 泰安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5 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资源禀赋因素 |
5.2 产业结构因素 |
5.3 科技和劳动力因素 |
5.4 制度因素 |
6 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
6.1 发展泰安市县域经济的思路 |
6.2 适合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
6.3 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
6.4 发展泰安市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绩 |
(4)山东省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视角、技术路线以及研究方法 |
1.5 内容结构 |
1.6 本文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关于制度、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 |
2.2 产权与产权制度创新 |
2.3 灌溉水资源的产权制度理论分析 |
2.4 灌溉工程设施产权制度的理论研究概述 |
3 山东省灌溉水资源用水管理问题分析 |
3.1 引黄灌区灌溉用水制度、用水行为及其绩效 |
3.2 水库灌区灌溉用水制度、用水行为及其绩效 |
3.3 井灌区灌溉用水制度、用水行为及其绩效 |
4 山东省灌溉水资源供水管理问题分析 |
4.1 引黄灌区灌溉供水制度、供水行为及其绩效 |
4.2 水库灌区灌溉供水制度、供水行为及其绩效 |
4.3 井灌区灌溉供水制度、供水行为及其绩效 |
5 山东省灌区管理制度改革尝试—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 |
5.1 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内涵 |
5.2 国外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
5.3 我国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改革的发展及其现状 |
5.4 自主管理灌排区模式概述 |
5.5 对自主管理灌排区的相关理论解释 |
5.6 灌区管理制度变迁(建立自主管理灌排区)的原因以及意义 |
5.7 山东省灌区管理制度变迁方向设想—建立自主管理灌排区 |
5.8 山东省不同类型灌区自主管理灌排区的组建方式 |
5.9 山东省自主管理灌排区的试点情况以及案例分析 |
6 山东省灌溉水资源取水管理问题分析 |
6.1 取水与取水管理 |
6.2 我国取水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
6.3 取水许可制度的发展—可交易取水许可(取水权交易)制度 |
6.4 国外取水权交易案例的经验与启示 |
6.5 我国可交易取水许可制度(取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 |
6.6 利用取水权交易市场优化配置山东省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资源的设想 |
6.7 利用取水权交易市场优化配置灌溉水资源的相关案例演示 |
7 全文总结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
7.1 全文总结 |
7.2 相关政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其他科研情况 |
四、肥城市改制企业劳动管理有“说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危机、观念和行动: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D]. 朱成燕. 武汉大学, 2016(06)
- [2]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基于鲁、鄂四个村落的实地调查[D]. 臧得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3]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D]. 李妥.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3)
- [4]山东省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D]. 武华光.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 [5]企业改制中应加强劳动管理[J]. 李鲁新. 山东劳动保障, 2001(10)
- [6]肥城市改制企业劳动管理有“说法”[J]. 赵传柱,邓兆伟. 山东劳动保障,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