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气动技术综合实验研究与开发

计算机控制气动技术综合实验研究与开发

一、微机控制气动技术综合实验的研制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曹晶晶[1](2021)在《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建模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气动技术的发展,气体精密控制在智能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对气体流量控制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压电双晶片作为驱动器的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具有功耗低、位移大、响应速度快等一系列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压电双晶片材料自身固有的迟滞等非线性特性会导致压电驱动气体流量阀存在控制精度变差、响应速度变慢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面向气动控制领域的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的建模及控制技术,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气体流量阀建模及控制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的综合数学模型。特别针对压电双晶片导致的迟滞非线性,建立了气体流量阀的迟滞非线性模型。最后设计了基于改进PI逆模型的前馈逆补偿控制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案,解决了由压电材料迟滞非线性导致的气体流量阀的控制性能变差的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建模分析。通过分析压电材料特性、气体流量特性以及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的综合数学模型,包括气体流量阀的压电驱动环节电学模型、压电双晶片运动学模型以及位移-流量转换模型,推导出了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考虑到压电双晶片的迟滞非线性特性对流量阀的控制性能影响很大,对位移-流量转换环节进行分析得知压电驱动气体流量阀具有与压电双晶片性质相同的迟滞非线性,可将压电驱动器迟滞非线性模型用于压电驱动气体流量阀的迟滞非线性模型的建立。(2)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迟滞非线性模型的建立。首先研究了压电陶瓷产生迟滞的机理,通过分析压电陶瓷产生迟滞的机理可知,物理建模比较复杂,因此采用唯象建模方法建立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的迟滞非线性模型。其次在传统PI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死区算子与传统PI模型叠加建立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的改进PI迟滞非线性模型,使得改进后的模型具有非凸、非奇对称等符合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的特性。最后进行了实验研究、改进PI模型参数辨识和模型验证。搭建实验平台采集输入电压及其对应的输出流量的数据,分别通过初载曲线法和粒子群算法辨识模型参数,通过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改进PI模型的有效性。(3)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控制研究。首先设计了基于改进PI逆模型的前馈逆补偿控制结合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复合控制方案。其次求解了改进PI模型的逆模型并设计前馈逆补偿控制器,搭建了Simulink仿真模型验证逆模型及逆补偿效果。然后设计了气体流量阀的模糊自适应PID反馈控制器,将前馈逆补偿控制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结合为复合控制器。最后搭建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完成气体流量阀控制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改进PI逆模型的前馈逆补偿控制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案是有效的,可以实现对输出流量的快速稳定控制。(4)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控制实验。首先搭建了实验平台,介绍了系统硬件电路的控制流程和软件控制流程。然后进行了不同期望流量信号阶跃响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PI迟滞模型逆补偿结合模糊自适应PID的复合控制方案实现了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输出气体流量快速而稳定的控制。

任建颖[2](2020)在《喷嘴挡板式压电气动微阀流量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强基工程的实施,我国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其中气动技术和产品在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和创新能力提升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其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气动元件的研发,低碳气动技术的应用迫在眉睫,气与电的融合创新也是气动技术的发展方向所在。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基于气-电融合,气动元件智能化、微型化的趋势与需求,本论文利用压电晶体响应快、功耗低、出力大等优势,设计加工了一种喷嘴挡板式压电气动微阀样机。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方法对该压电气动微阀在不同工况和不同结构参数下的流量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喷嘴挡板式压电气动微阀的研发制造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压电气动微阀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简述了压电驱动技术的研究概况和应用;阐述了压电微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喷嘴挡板阀口流动特性的研究概况。第二章,简述了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知识;对压电原理做了简要概述;介绍了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有关知识。第三章,对压电气动微阀进行了设计、制作和封装,并搭建了试验平台;初步探究了压电气动微阀的常闭功能特性;实际测试了压电气动微阀在不同入口压力、不同驱动电压和不同入口直径条件下的流量特性。第四章,对样机模型在特定工况下的阀口流场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基于阀口喷嘴结构参数、入口直径、驱动电压以及入口压力的变化,开展了压电气动微阀流量特性的研究和有关流场分析工作。

翟建伟[3](2020)在《基于排气回收的气缸驱动系统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压缩空气具有无污染等特点,所以压缩空气是工业领域中应用广泛的能源之一。气缸作为压缩空气系统中应用广泛的执行元件之一,在传统回路中其完成一次工作行程后排气腔的气体被直接排向大气,这部分气体仍具有能量。因此,回收气缸的排气对实现节能和提高压缩空气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针对如何实现气缸排气的回收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方案—基于排气回收的气缸驱动系统,将排气腔中的部分高压气体回收并储存到气罐中,进而实现节能的目的。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回收气缸的排气以实现节能的思想,提出基于排气回收的气缸驱动系统,通过控制阀的开闭来控制气缸活塞的运动和气缸排气的流向,将排气回收并储存在气罐中,实现节能的目的。(2)根据能量方程、质量流量方程、运动方程以及压力方程等建立系统的基本数学模型,为便于研究,选取合适的基准值将基本数学模型转化为无因次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对无因次模型进行仿真研究;为更接近实际工况,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对气缸的供气压力、气罐的体积进行逐一改变,并进行仿真模拟。(3)为在实验前更加充分的了解活塞的速度特性和系统排气回收效率的变化规律,对系统的排气回收效率和活塞的速度进行无因次研究,得到影响速度、效率的关键因素,然后以速度和效率为目标对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一组最优的参数组合,在这组参数组合下系统完成一次循环动作后的排气回收效率为24.89%。(4)搭建系统实验平台,编写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程序,采集压力、流量、速度等数据,控制电磁阀的通断电,进行实验研究,验证仿真模型;为更接近实际工况,在变工况下进行实验研究;并对系统的排气回收效率进行实测计算,表明系统有较高的回收效率。(5)鉴于实验平台在安装时存在部分缺陷,采用集成化的方法改进实验平台的结构,设计出基于排气回收的气动集成系统,减小了系统的空间占比、泄露,增加可移动性。

王二敏[4](2020)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气动实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不平衡。社会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人才能推动社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目前,中职教育仍沿用了普通教育知识本位的学科体系,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的信息化时代,学生仅仅依靠传统教育方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新时代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对中职学校也不例外。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专业实训课程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要想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就必须实现与专业实训课程教育的融合。本文针对中职学校气动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教与学现状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第一,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靶,针对气动技术实训课堂实际,开发了一套能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装置。该装置采用箱体式结构,不仅降低设备成本,节省实训室的使用面积,而且具有易开发的优势;采用人机交互界面可实现示教功能,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可轻松实现教学内容与工程案例的对接,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优化了教学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中作为教学理念,构建了创新性教学模式,探索了适合中职学校气动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根据设计,在中职学校数控加工专业中以具体“自动剪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教学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践教学,通过课堂实践验证了气动实训装置与创新性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实践证明,一是,创新性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在强调自主性学习的氛围下,增强了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二是,实训装置是实训课教学的重要载体,人机交互式气动教学装置的应用不仅能够辅助教师完成教学过程,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三是,在中职学校中,“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气动技术实训课程教学中”这一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郑程飞[5](2020)在《有杆气缸伺服系统轨迹跟踪控制》文中研究表明有杆气缸伺服系统是各行各业应用气动技术的最基础系统,其系统中存在的变负载、摩擦力、模型参数不精确等非线性扰动以及流量比例阀输入饱和、控制死区实际问题严重影响气动系统的跟踪控制性能。所以本课题以有杆气缸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有效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跟踪性能和控制精度。首先,说明了研究课题的背景与意义,以及当下有杆气缸伺服系统轨迹跟踪控制研究现状。介绍有杆气缸伺服系统平台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难点,并且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其次,为解决有杆气缸伺服系统中的摩擦力、变负载问题,将超螺旋算法应用于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过程中,设计出的超螺旋扩张状态观测器可以实现在有限时间内对摩擦力、变负载带来的未知非线性扰动准确估计,而且基于幂积分技术构造出一种有限时间控制器成功改善了有杆气缸伺服系统的跟踪控制性能。再次,为解决摩擦力模型测量参数不准确与流量比例阀输入饱和问题,设计出一种时变增益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摩擦力模型测量参数不准确带来的非线性扰动进行有效估计,基于控制量误差与跟踪误差构造辅助动态系统,将辅助动态系统状态用于抗饱和控制器设计中以解决了输入饱和问题,通过跟踪测试实验,结果证明抗饱和控制策略确实能解决测量参数不准确与输入饱和问题。最后,为解决空气可压缩、摩擦力等带来的非线性扰动以及流量比例阀控制死区问题,并验证自适应算法在实际气动系统中的实用性,通过假设摩擦力与控制死区等带来的系统非线性扰动存在上界函数,设计估计函数用于估计由上界函数系数构造出的估计参数,将所得的估计值用于控制器设计中,实现了对系统非线性补偿,并解决了控制死区问题。

张磊[6](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陆书圣[7](2011)在《多参数复合环境试验装置中气压场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国家“863”项目“航天装置元器件多参数综合可靠性加速试验环境的研究”对多参数复合环境装置中的气压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第一章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首先介绍了环境模拟试验的定义及研究意义;其次介绍了环境模拟试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其发展趋势;然后介绍了气体压力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其发展趋势;最后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第二章研究了多参数复合环境中的气压场耦合理论。首先研究了离心力场与气压场的耦合理论,并对离心加速度条件下的气压场分布进行了仿真;其次研究了温度场与气压场的耦合理论,并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气压场分布进行了仿真;最后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第三章阐述了多参数复合环境试验系统中气压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首先介绍了气压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及技术指标;其次设计了气压控制系统的气路结构;最后提出了气压控制系统的电气控制方案。第四章研究了气压控制系统中的电路设计技术。首先介绍了气压控制系统中的总体控制电路结构;其次分析了气压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电路模块设计技术;最后研究了气压控制系统的电路抗干扰措施。第五章研究了气压控制系统中的软件设计技术。首先分析了气压控制系统的软件需求;其次介绍了系统软件的控制网络设计;之后研究了基于PWM控制的气压控制算法;最后详细分析了气压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技术。第六章对研制成功的气压控制系统进行实验研究。首先对气压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技术指标进行了实验;然后进行了多参数复合试验环境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离心与气压复合环境、温度与气压复合环境以及五参数复合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气压控制系统能够满足要求。第七章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后续工作。

陶湘厅[8](2009)在《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动伺服技术作为一种自动控制手段,在工业领域中已经成功地获得了应用。但由于其位置伺服系统存在输出刚度低、固有频率低、响应慢、气体通过阀口流量的非线性、气缸存在摩擦力和时变等缺点,难以适应许多特殊工作条件的要求。考虑系统的非线性摩擦力、时间延迟、流量非线性环节,本文建立了阀控缸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进行了不同增益、不同频率和不同阻尼比下系统的动静态特性的研究,得出三者对系统特性的影响程度。针对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可以弥补系统的响应慢和不稳定等弱品质,本文提出了一种单神经元PID加非线性微分信号跟踪器与小脑模型神经网络控制器(CMAC)复合控制的控制算法,用单神经元PID代替常规PID控制,由神经元来在线调整PID控制参数,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来完成系统的实时控制。由CMAC实现前馈控制,通过训练获得复杂非线性被控对象的逆模型,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实现反馈控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且抑制扰动。采用MATLAB/Simulink和AMESim软件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和PID控制的系统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CMAC控制算法的气动位置伺服系统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频宽达到5Hz,跟踪精度为95%。CMAC控制策略构成简单,易于实现,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鲁棒性,较好地改善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在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对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进行了位移为±50mm、±100mm、±300mm的点-点定位实验研究。气动位置伺服系统可以实现气缸活塞全行程任意位置上的精确定位,绝对平均定位精度达到0.0844mm,最大定位误差0.2mm,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孙选,李国平,王娜,艾长胜[9](2007)在《基于微机控制的气动弹琴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分析了MIDI格式数字音乐数据存储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以微机为控制核心,结合控制软、硬件实现对MIDI格式的数字音乐解码、控制信号编码、气路的控制,从而完成对电子琴弹奏的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在高校气动控制技术、微机控制技术、软件工程等多门课程中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另外该系统也可以在娱乐场所使用。

李磊[10](2007)在《一种自动计量与连续充填包装机械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动计量与自动充填是铁钉等短、小、细、条状建筑材料连续包装过程的关键技术,本文就此开展研究。针对此类材料的特点,提出自动计量与充填机械手的总体技术方案,并对机械手的整体结构、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基于PRO/E的机械手机械结构的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研究;第二,机械手气动回路设计;第三,单片机自动计量系统开发;第四,PLC运动控制系统研究;第五,开展实验研究。机械手竖直运动的控制是研究重点和难点。在归纳分析现代气动伺服控制技术基础上,决定采用PLC、PWM气动高速开关阀、单出杆双作用气动缸、数字编码器、光电距离检测传感器和接近开关等构成气动伺服定位系统;为了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对PWM气动高速开关阀的流量-压力特性和定位系统的控制原理等进行理论分析,获得一些有益的结论;提出目标观测自适应型开-闭环相结合的有效控制方法,试验表明,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抑制定位冲击,而且速度和精度都符合预期要求。实验研究获得了充分的数据,包括水平运动数据、竖直运动数据、计量系统数据等。这些数据表明,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的定位精度和运动速度以及自动计量系统的计量精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该项研究没有检索到类似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是初步的,为后续的自主研发和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奠定了基础。

二、微机控制气动技术综合实验的研制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机控制气动技术综合实验的研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建模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压电驱动流量阀研究现状
        1.2.2 压电陶瓷迟滞非线性建模研究现状
        1.2.3 压电驱动流量阀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建模分析
    2.1 压电材料特性和气体流量特性研究
        2.1.1 压电材料及基本特性
        2.1.2 气体流量特性
    2.2 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工作原理
        2.2.1 压电双晶片基本结构
        2.2.2 气体流量阀喷嘴挡板机构原理
        2.2.3 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工作原理
    2.3 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综合数学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分析
        2.3.1 驱动环节电学模型
        2.3.2 压电双晶片运动学模型
        2.3.3 位移-流量转换模型
        2.3.4 非线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迟滞非线性模型建立
    3.1 压电陶瓷产生迟滞的机理
    3.2 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非线性模型的建立
        3.2.1 传统PI模型
        3.2.2 改进PI模型
    3.3 电压-流量数据采集
    3.4 参数辨识方法
        3.4.1 初载曲线法
        3.4.2 粒子群优化算法
    3.5 模型验证与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控制研究
    4.1 系统控制方案
    4.2 基于改进PI逆模型的前馈补偿控制器设计
        4.2.1 前馈逆补偿控制器设计原理
        4.2.2 改进PI逆模型求解
        4.2.3 前馈逆补偿控制仿真模型搭建
        4.2.4 前馈逆补偿控制验证
    4.3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反馈控制器设计
        4.3.1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基本原理
        4.3.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
        4.3.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仿真模型搭建
    4.4 复合控制器设计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控制实验
    5.1 气体流量输出控制测试平台搭建
        5.1.1 实验系统组成
        5.1.2 硬件电路控制流程
        5.1.3 软件控制流程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喷嘴挡板式压电气动微阀流量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压电气动微阀研究现状综述
        1.2.1 压电驱动技术研究概况与应用
        1.2.2 压电微阀国外研究现状
        1.2.3 压电微阀国内研究现状
    1.3 喷嘴挡板阀口流动特性研究概况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压电气动微阀的理论基础与数值研究方法
    2.1 空气动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2.1.1 理想气体的高速可压缩流动
        2.1.2 边界层和粘性流动
        2.1.3 定常等熵流动
    2.2 压电原理概述
        2.2.1 压电晶体特性
        2.2.2 压电介质本构方程
        2.2.3 压电陶瓷简介
    2.3 数值研究方法概述
        2.3.1 CFD背景知识
        2.3.2 基本控制方程
        2.3.3 湍流模型的选择
        2.3.4 SIMPLE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压电气动微阀流量特性的试验研究
    3.1 压电气动微阀的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3.1.1 压电驱动器的选型
        3.1.2 阀体结构参数的确定
    3.2 压电气动微阀样机的加工及封装
    3.3 压电驱动器位移测试
        3.3.1 试验方法和步骤
        3.3.2 试验结果
    3.4 流量特性试验
        3.4.1 试验系统的设计
        3.4.2 试验方法和步骤
        3.4.3 试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压电气动微阀的数值计算与流量特性分析
    4.1 样机模型的数值计算
        4.1.1 连续介质假设的验证
        4.1.2 阀口气体流动参数的估算
        4.1.3 仿真模型及网格划分
        4.1.4 网格无关性验证
        4.1.5 湍流模型及边界条件
    4.2 数值计算的合理性验证
        4.2.1 仿真模型简化的合理性
        4.2.2 湍流模型选择的合理性
    4.3 样机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4.4 阀口喷嘴结构参数对压电气动微阀流量特性的影响
        4.4.1 喷嘴端面直径
        4.4.2 喷嘴内孔上端面倒角结构
    4.5 入口直径对压电气动微阀流量特性的影响
    4.6 驱动电压对压电气动微阀流量特性的影响
    4.7 入口压力对压电气动微阀流量特性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排气回收的气缸驱动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气缸排气回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利用气罐回收排气腔中的压缩气体
        1.2.2 将排气腔内的压缩气体具有的能量转化后再利用
        1.2.3 设计节能回路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框架
2 基于排气回收的气缸驱动系统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2.1 排气回收系统及其构成
    2.2 模型的建立
        2.2.1 基本数学模型的建立
        2.2.2 无因次模型的建立
    2.3 仿真与分析
        2.3.1 MATLAB简介
        2.3.2 系统的仿真算法
        2.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2.4 不同工况下的仿真
        2.4.1 不同供气压力时的仿真
        2.4.2 气罐体积不同时的仿真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的性能研究与参数优化
    3.1 无因次速度研究
    3.2 无因次效率研究
    3.3 参数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排气回收的气缸驱动系统实验研究
    4.1 实验系统的设计
        4.1.1 气动回路的搭建
        4.1.2 采集以及控制程序的编写
    4.2 仿真模型的实验验证
    4.3 不同工况下的实验验证
        4.3.1 不同供气压力时的实验
        4.3.2 气罐体积不同时的实验
    4.4 排气回收效率实验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排气回收的气动集成系统
    5.1 元器件的选型与设计
        5.1.1 关键零部件的设计
        5.1.2 其余元件的选型
    5.2 元件的安装位置设计
    5.3 系统的装配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4)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气动实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1.1.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1.3.2 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1.3.3 气动技术实训教学研究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
    2.1 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2.1.1 创新教育
        2.1.2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2.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方法研究
        2.2.1 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2.2.2 创造力的培养
        2.2.3 创新方法的探索
    2.3 基本理论
        2.3.1 建构主义理论
        2.3.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第3章 中职学校气动技术实训课程现状
    3.1 关于中职学校气动技术教学调查
    3.2 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
    3.3 结论
第4章 运用和田十二法进行气动技术实训装置的开发
    4.1 需求分析
    4.2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4.3 系统硬件设计
    4.4 系统软件设计
    4.5 系统整体调试
第5章 气动实训装置在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5.1 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5.1.1 构建原则
        5.1.2 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5.1.3 创新性教学模式在气动技术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5.2 实践研究结论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Ⅰ
附录 Ⅱ

(5)有杆气缸伺服系统轨迹跟踪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自抗扰控制技术简介
        1.2.2 气动伺服控制研究现状
        1.2.3 伺服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1.3 有杆气缸伺服系统平台介绍
        1.3.1 平台结构及控制原理介绍
        1.3.2 实验平台关键元件介绍
        1.3.3 实验平台开源软件
        1.3.4 平台控制难点描述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1.4.1 问题提出
        1.4.2 研究思路
        1.4.3 内容安排
第2章 有杆气缸伺服系统在变负载与摩擦力情况下的有限时间跟踪控制
    2.1 引言
    2.2 变负载与摩擦力条件下系统建模
    2.3 有限时间控制策略
        2.3.1 跟踪微分器
        2.3.2 超螺旋扩张状态观测器
        2.3.3 有限时间控制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具有模型参数不精确与输入饱和的有杆气缸伺服系统轨迹跟踪控制
    3.1 引言
    3.2 摩擦力建模
    3.3 模型参数不精确下系统建模
    3.4 抗饱和控制策略
        3.4.1 时变增益扩张状态观测器
        3.4.2 抗饱和控制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具有未知控制死区与非线性扰动的有杆气缸伺服系统轨迹跟踪控制
    4.1 引言
    4.2 非线性扰动下系统建模
    4.3 自适应控制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测试与验证
    5.1 引言
    5.2 有限时间控制策略实验
        5.2.1 阶跃跟踪实验
        5.2.2 正弦跟踪实验
    5.3 抗饱和控制策略实验
        5.3.1 摩擦力参数测定
        5.3.2 阶跃跟踪实验
        5.3.3 正弦跟踪实验器
    5.4 自适应控制策略实验
        5.4.1 阶跃跟踪实验
        5.4.2 正弦跟踪实验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6)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研究
        1.3.4 研究评述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2.3.1 基本理论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3.5.2 专业对接指数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5.4 治理工具
        4.5.5 治理能力涵养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1 研究方法设计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5.3.1 研究方法设计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5.4.4 治理思路
        5.4.5 治理工具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第7章 结语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7.2 创新与贡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多参数复合环境试验装置中气压场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环境模拟试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1.1 环境试验技术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1.1.2 环境模拟试验的国外研究现状
        1.1.3 环境模拟试验的国内研究现状
        1.1.4 环境模拟试验的发展趋势
    1.2 气体压力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气体压力控制技术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气体压力控制技术的国内研究现状
        1.2.3 气体压力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2 气压场复合理论及其仿真
    2.1 环境舱模型的建立
        2.1.1 气压场复合环境问题简化
        2.1.2 境舱物理模型
    2.2 FLUENT数值模拟流程
    2.3 离心力场与气压场复合理论及仿真
        2.3.1 离心力场与气压场复合理论
        2.3.2 不同离心加速度下气压场数值仿真
        2.3.3 仿真结果分析
    2.4 温度场与气压场复合理论及仿真
        2.4.1 温度场与气压场复合理论
        2.4.2 不同温度下气压场数值仿真
        2.4.3 仿真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气压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环境试验装置的总体结构
    3.2 系统气路结构设计
        3.2.1 气路原理图设计
        3.2.2 气路参数计算
        3.2.3 气路元器件选择
        3.2.4 器件选择清单
    3.3 系统电气控制方案设计
        3.3.1 电气控制结构设计
        3.3.2 电气控制方案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气压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
    4.1 控制系统电路总体结构
    4.2 子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4.2.1 主控模块
        4.2.2 串口通讯模块
        4.2.3 数据采集模块
        4.2.4 电磁阀驱动模块
    4.3 系统电源设计
    4.4 电路抗干扰措施
    4.5 本章小结
5 气压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5.1 系统软件的功能需求分析
    5.2 系统软件的总体架构
    5.3 系统控制算法设计
    5.4 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5.4.1 控制网络设计
        5.4.2 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
        5.4.3 控制系统子程序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气压控制系统实验研究
    6.1 控制系统功能实验研究
    6.2 多参数复合实验研究
        6.2.1 气压与离心复合实验
        6.2.2 气压与温度复合实验
        6.2.3 五参数复合环境实验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照片资料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气动技术概述
        1.1.1 气动技术的发展历程
        1.1.2 气动技术特点
        1.1.3 气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2 气动位置伺服系统和气动机械手
        1.2.1 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发展历程
        1.2.2 气动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2.3 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特点
        1.2.4 气动机械手
        1.2.5 气动位置伺服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1.3 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及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机械手的气动控制原理
    2.2 气缸和伺服阀的流量方程
        2.2.1 气缸的连续性方程
        2.2.2 气缸和负载的力平衡方程
        2.2.3 气动伺服阀的压力-流量特性分析
    2.3 电-气位置伺服动力机构的传递函数
        2.3.1 气动位置伺服动力机构方程
        2.3.2 气动位置伺服动力机构的传递函数
    2.4 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状态方程及状态空间表达式
    2.5 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6 非线性问题
        2.6.1 摩擦力非线性环节
        2.6.2 时间延迟和饱和环节的非线性
        2.6.3 其他非线性环节
        2.6.4 各种非线性问题对应的控制策略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控制策略研究
    3.1 流体传动领域的控制策略及方法
        3.1.1 PID控制
        3.1.2 自适应控制
        3.1.3 鲁棒控制
        3.1.3.1 变结构控制
        3.1.3.2 H_∞控制
        3.1.4 智能控制
        3.1.4.1 模糊控制
        3.1.4.2 神经网络控制
    3.2 NN(Neural Network)结构
        3.2.1 多层BP(Back-Propagation)网络
        3.2.2 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网络
        3.2.3 Hopfield网络
        3.2.4 CMACNN(Cerebella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 Neural Network)
    3.3 NN的学习方法
    3.4 改进的CMACNN与单神经元PID复合控制
        3.4.1 单神经元数学模型和控制算法
        3.4.2 单神经元PID控制
        3.4.3 CMAC的改进
        3.4.4 改进的CMAC与单神经元PID控制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ATLAB与AMESim仿真分析
    4.1 MATLAB和AMESim的简介
        4.1.1 MATLAB简介
        4.1.2 AMESim(Advanced Modeling Environment for Simulations of Engineering Systems)简介
    4.2 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仿真分析
        4.2.1 稳定性分析
        4.2.2 系统的AMESim仿真模型
        4.2.3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4.2.4 基于AMESim的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研究
    5.1 实验设备的控制系统构成及原理
    5.2 系统的执行元件
    5.3 系统的测量反馈环节
    5.4 系统的控制元件
    5.5 气动位置伺服控制的软件构成
    5.6 ±50mm、±100mm和±300mm各点的重复定位精度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几种机械手传动与控制方式的比较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基于微机控制的气动弹琴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1 组成
    1.2 工作原理
2 MIDI文件的解码设计与实现
    2.1 标准MIDI文件格式分析
    2.2 MIDI文件解码
3 弹奏控制信息编码
4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5 系统的气动回路设计
6 结束语

(10)一种自动计量与连续充填包装机械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全自动包装技术发展概述
    1.3 气动技术在包装机械中的应用
    1.4 PLC 在包装机械中的应用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2章 全自动计量与充填机械手总体技术方案研究
    2.1 技术要求
        2.1.1 技术指标
        2.1.2 机电一体化技术
        2.1.3 动态称量技术
        2.1.4 计量充填技术
    2.2 工艺要求
    2.3 技术路线确定
        2.3.1 驱动系统性能分析与方案设计
        2.3.2 动态计量系统控制方式分析与方案设计
        2.3.3 控制系统性能分析及方案设计
    2.4 总体技术方案
        2.4.1 总体方案技术特点分析
        2.4.2 包装速度技术分析
        2.4.3 计量精度技术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自动计量与充填机械手机械结构设计
    3.1 机械手机械结构总体设计
    3.2 机械手运动部件传动机构设计
        3.2.1 常用机械传动方式概述
        3.2.2 导轨的特点及选用
        3.2.3 机械手运动部件传动机构设计要点
    3.3 机械手料手结构设计
    3.4 机械结构虚拟仿真设计
        3.4.1 虚拟仿真设计概述
        3.4.2 PRO/E 简介
        3.4.3 机械手零件三维实体建模
        3.4.4 机械手系统虚拟装配
        3.4.5 机械手系统运动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自动计量与充填机械手气动回路设计
    4.1 机械手竖直运动气动回路设计
    4.2 机械手水平运动气动回路设计
    4.3 机械手料手驱动气动回路设计
    4.4 气动元件选择
第5章 PWM 高速开关阀气动定位系统模型研究
    5.1 现代气动伺服控制新技术介绍
        5.1.1 气动伺服控制系统分类
        5.1.2 PWM 气动伺服系统
    5.2 高速开关阀概述
        5.2.1 高速开关阀发展概述
        5.2.2 高速开关阀分类
        5.2.3 高速开关阀工作原理
    5.3 PWM概述
        5.3.1 PWM 发展概述
        5.3.2 PWM 控制原理及特点
        5.3.3 PWM 信号生成技术
    5.4 PWM 高速开关阀气动定位系统模型的建立
        5.4.1 高速开关阀流量-压力特性
        5.4.2 PWM 高速开关阀气动定位系统模型的建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自动计量与充填机械手自动控制系统研究
    6.1 概述
    6.2 单片机自动计量系统的设计
        6.2.1 自动计量系统总体设计
        6.2.2 自动计量系统硬件设计
        6.2.3 自动计量系统软件设计
    6.3 PLC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6.3.1 运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6.3.2 水平运动控制
        6.3.3 料手动作控制
        6.3.4 竖直运动控制
        6.3.5 RS232 串行通信
        6.3.6 PLC 运动控制系统硬件选择
        6.3.7 PLC 运动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验系统设计、组装与调试
    7.1 运动控制实验系统
    7.2 自动计量实验系统
    7.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第8章 实验研究
    8.1 自动计量系统实验研究
        8.1.1 称重传感器校准实验
        8.1.2 A/D转换精度实验
        8.1.3 数字滤波子程序有效性实验
        8.1.4 自动计量系统总体实验
    8.2 机械手水平运动特性实验
        8.2.1 实验方法
        8.2.2 实验数据
        8.2.3 实验结论
    8.3 PWM 伺服定位系统运动特性实验
        8.3.1 编码器校准实验
        8.3.2 平衡占空比测试实验
        8.3.3 PWM 伺服定位系统运动特性实验
    8.4 运动控制实验系统总体调试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与新见解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四、微机控制气动技术综合实验的研制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压电驱动精密气体流量阀建模与控制研究[D]. 曹晶晶.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喷嘴挡板式压电气动微阀流量特性的研究[D]. 任建颖.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3]基于排气回收的气缸驱动系统性能研究[D]. 翟建伟.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4]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气动实训教学研究[D]. 王二敏.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8)
  • [5]有杆气缸伺服系统轨迹跟踪控制[D]. 郑程飞. 燕山大学, 2020(01)
  • [6]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7]多参数复合环境试验装置中气压场控制技术的研究[D]. 陆书圣. 浙江大学, 2011(07)
  • [8]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研究[D]. 陶湘厅.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3)
  • [9]基于微机控制的气动弹琴系统设计[J]. 孙选,李国平,王娜,艾长胜. 液压与气动, 2007(08)
  • [10]一种自动计量与连续充填包装机械手的研究[D]. 李磊.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07(02)

标签:;  ;  ;  ;  ;  

计算机控制气动技术综合实验研究与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