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路网数据库的组成及宗旨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冯博翰[1](2020)在《基于聚类分析算法的农村公路网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对于公路的规划调整问题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对于拥有广大乡村的我们国家来说,做好乡村线路的规划调整,是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要想富,先修路”农村道路的发展,对农村民生,经济等多方面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面对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作好农村公路的规划,是帮助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步。在这个系统中,利用Android终端(手机,平板)完成信息的收集,完成定位踩点,传输数据的功能。第二利用聚类分析,kruskal算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道路的调整方案,在模拟试验后,得出经过优化的方案,对比现有道路网,分析这些算法实现后的优越性。对于现有的农村公路网规划而言,需要借助更多方面的力量来完成对公路网的规划设计,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力量,完成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这对于现有的农村公路网来说是非常大的帮助。也有助于填补农村道路信息的缺失。文章借助空间信息平台实现乡村道路的定位规划,借助聚类分析的便利性与实用性,设计需要开发的道路路线,完成相应的调整工作。首先利用已有的地图资源,例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进行地图二次开发,使用C/S模式,然后人工收集一定的实际数据,建立空间数据库,传输进数据库,整理数据。利用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利用kruskal算法和聚类分析算法可以设计具体的乡村道路路线安排,完成在有限资源下的线路调整,节约珍贵的土地资源,保证农民的最大利益。
刘聪慧[2](2020)在《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 ——以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资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应当关注地方以及地方尺度下具有地理维度的问题,地理教学要基于人们的自身经验,地理学习可以帮助人们清楚地表达问题,发展智力,培养技能,并对影响他们生活的问题予以应对。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地理课程资源建设,合理挖掘和使用地理课程资源,构建以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资源体系。如此,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就尤为重要,而且迫切。从地理教学的原则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通过乡土地理案例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培养他们关注生活,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质疑,勇于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和习惯。帮助学生在熟悉的案例情境中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区域分析方法,逐渐形成科学的人地观念,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家乡,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交通运输、教学案例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归纳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的理论依据;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案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四个版本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实验教科书和2019版教科书)中交通运输内容的54个案例的内容和案例形式进行分析,归纳出案例作用和案例对应的设计意图;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观察法对收集的16个运用了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视频进行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的6个开发步骤;依据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的筛选原则,开发出21个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以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为例设计了3个教学案例。对开发的案例进行了实施、反思和改进,归纳得出本文结论。得出了以下三点结论:1.开发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的六个步骤:课标与教材分析,预设培养目标,乡土地理案例收集选取,案例内容运用方式选择,迁移应用与评价,案例开发呈现;2.开发出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二十一个,开发这些课程资源时,采取了重视乡土性、获取方法的多样性、内容的情感性等策略;3.本文开发设计的三个交通运输教学方案可以为一线地理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陈鑫[3](2020)在《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村公路服务质量评价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农村公路在社会、经济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对于提升地区公路网的服务能力和辐射区域内三农发展具有十分显着的影响。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进一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新要求,交通作为农村公路发展的瓶颈。要进一步将他消除,向脱贫致富奔小康迈进提供保障。农村的发展方向已经逐步转向建好、管好、养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公路”发展目标和方向。对于新时期农村公路发展背景下,想要提高农村公路的服务水平,必须先了解当前农村公路现状,发现存在的不足、进而提高服务水平。从客观角度出发评价农村公路的服务水平,进而明确目前存在的短板,最终发现能够明显提高服务水平的手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农村公路的服务的实质进行研究,从而构建出农村公路服务水平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建立农村公路的服务的评价体系,分析新时期农村公路发展的新要求,从农村现状特性出发,分析建管养运四个方面的状况,从建管养运四个方面构建影响各性能的指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并提改进措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新时期下农村公路建设的要求,明确农村公路的发展目标,揭示当前农村公路是以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四好农村公路发展的新模式新要求,分析当前农村公路存在的问题,农村公路的建设里程增加较快,但是同时出现“畅返不畅”,“油返沙”现象突出,同时暴露出养护管理的缺失,农村客运发展滞后等新问题,对新时期发展要求形成严峻的挑战。其次选取农村公路的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根据四好农村公路的发展要求与指标选取原则,选择了初步评价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建立一套全面客观的评价指标。引入TOPSIS-RSR模型,结合评价指标,构建出对目前农村公路服务评价的客观模型,利用RSR法对农村公路各区域水平进行分级划档。最后以遂宁市农村公路为例进行实例验证。结合本文提出的农村公路服务评价模型并计算遂宁市各县区农村公路网的综合服务水平,并对遂宁市各地区农村公路的服务水平进行分析,找出差距,提出改善遂宁市农村公路服务水平的措施与建议。
赵双剑[4](2020)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时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同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勾画出了“一带一路”的概念。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杜尚别举行的第一次中俄蒙元首会晤时提出了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设想。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于2015年3月发布的《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确认了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6大经济走廊之一的地位。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着重于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旨在为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之间提供一条安全、畅通、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正在进行积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合作,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基础设施政策在三国之间的空间集聚、经济增长和收入转移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经济走廊国内沿线地区经济总量也带来了产出效应和开放效应。作为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中蒙俄经济走廊必将在地区经济发展、东北振兴和全国乃至东北亚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现状的分析,透视中蒙俄三方的合作情况,揭示出经济走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发展建言献策。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效应、产出效应和开放效应的分析有利于人们全面认识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作用,发掘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潜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这一政策实践,本文做了以下研究:第一章,绪论。首先就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形成作了简要阐释,说明了论文撰写的缘由。接着从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论证了研究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结构和主要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国内外文献综述。主要从经济走廊的理论研究、经济走廊的实践研究、中蒙和中俄经贸关系的研究、对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认识和基础设施效应研究五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分析和综述。第三章,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的相关理论分析。界定了经济走廊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相关概念与内涵,介绍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政建设所产生的空间效应、产出效应和开放效应理论。第四章,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现状分析。介绍了中蒙俄经济走廊目前的状况。在交通走廊建设方面,中俄、中蒙分别开展了铁路、公路走廊建设的合作,中蒙俄互联互通的制度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还介绍了中俄、中蒙在能源资源、双边贸易、投资和工程承包项目的合作以及服务行业对接上的表现。第五章,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效应的实证分析。以中国东北地区、俄远东地区和蒙古国的实证经验分析了降低区内交易成本、降低区际交易成本和促进技术溢出的空间效应;考察了蒙古国的集聚条件,揭示了其不能发生集聚的原因。第六章,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产出效应实证分析。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利用不同的基础设施隐性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综合基础设施指数,利用基础设施综合指标的表达式对基础设施样本附分,再进行回归分析,揭示了基础设施政策的产出效应。第七章,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开放效应的实证分析。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对外开放度进行了测度,再横向对“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国内沿线地区的对外开放度进行比较分析,运用中蒙俄经济走廊国内8省市对外开放度、GDP增长率、货运量增长率和人口迁入比例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计量模型,判断经济增长率、运输能力、交通便利性和对外包容度对对外开放效应均有推动作用,应予以加强。第八章,加快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中蒙俄经济合作亟需转型升级,以进一步加强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三国应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子商务,并进一步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人们对“走廊经济”的认知并不是很明确,也没有专门的理论与之相对应。本文通过将空间经济学原理运用到经济走廊实践分析中,试图找到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区位、收入、经济增长率和经济聚集之间的关系。第二,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利用不同的基础设施隐性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综合基础设施指数,利用基础设施综合指标的表达式对基础设施样本附分,再进行回归分析,找出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政策的外溢效应。第三,利用“六大经济走廊”对外开放度的比较分析,对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王勇[5](2020)在《基于绿色品质公路建设理念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当高速公路建设给当地带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由于路线方案决策不当的原因,将会给沿线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取需要综合考虑安全、社会、经济及环境等影响因素,结合道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和作用等,对路线建设的必要性、走向和规模做出判断,并采用科学的手段论证其优选结果的一项工作。因此,选取科学、合理的路线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交通运输部大力倡导的绿色品质公路建设新理念,从安全、技术、经济、社会、节能、环境及示范性7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建立了能够科学全面的反映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特点的指标体系,并提出利用灰色关联思想和TOPSIS法理念改进的加权秩和比法构建路线方案优选评价模型,从而决策出更加合理且符合实际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首先,本文从建设绿色公路和打造品质工程两大理念入手,提出了绿色品质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设计要求,介绍了高速公路选线的概念、原则及要求,并着重对影响高速公路选线的因素及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优选流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后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然后,基于绿色品质公路建设理念,结合高速公路建设特点及发展需求,从安全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节能因素、环境因素及示范性因素7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系统深入解析得到27个评价指标,从而建立起能够科学反映绿色品质公路建设理念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评价指标体系。另外,本文提出利用灰色关联思想和TOPSIS法理念改进的秩和比法,在计算过程中从“量”和“向”两个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构建适合路线方案优选的评价模型。此方法不仅融合了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思想和TOPSIS法中的贴近度的概念,且保留了经典秩和比法原有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先进性。最后,本文以海南省万洋高速建设项目为例,结合建立起来的绿色品质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秩和比法进行路线方案优选,分析结果建议本项目路线方案采用推荐方案K,与设计单位分析结果一致。通过与其他方法分析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模型的科学合理性,能够较好地完成绿色品质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优选工作。
韩若峰[6](2020)在《新收费模式下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的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截止2018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4.3万公路,跃居世界首位,随着高速公路路网密度、规模、深度的不断增加,各省区域已普遍形成了路网环路密集的交通格局,实现了便捷与高效的建设目标,但随之车辆行驶路径二义性等问题的产生,迫切需要解决。通过“取消省界收费站”这一举措,对高速公路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新收费模式下,高速公路在规划、设计和管理等方面应进行相应的技术研究,为此,本文主要对高速公路服务区、U形转弯设施的设计优化进行分析研究。新收费模式下,即取消省界收费站,为保证路径确认精确及收费不流失,在高速公路任何有歧义的地点科学合理地设置ETC门架系统,提高高速公路综合服务质量。论文首先对ETC门架系统的系统构成、设备功能、技术性能指标及设置原则进行详细分析论述。然后,论文分析了新收费模式下,在满足服务区功能的条件下,服务区内可实现车辆调头行驶,将原服务区对向两侧分别独立设置,可优化为对向单侧合并设置,即无需将双向车辆停车区域分隔开。对服务区设置位置、布局范围、规划规模及设计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新型服务区将在规划设计中,经综合分析,选定合理地点在服务区外侧占用或预留一定的土地资源进行后续开发。并且可将离城镇较近的服务区通过专用车道直接相连,有效促进服务区与各种资源的共同开发,与周边经济发展相融合,加快发展速度,提升服务质量。其次,论文研究了新收费模式下,高速公路U形转弯设施的设置位置、技术指标,并根据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调头需求,提出了高速公路U形转弯设施设置的合理间距。最后,结合论文研究成果,综合分析青海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及U形转弯设施应用状况,选择典型服务区进行设计优化和功能优化。并分析青海省特有的交通条件,筛选“特殊路段”,确定U形转弯设施设置点,提升路网行驶状况。
杨沙[7](2020)在《区县公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临朐县为例》文中提出公路是五大运输方式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居民出行、客货运输的重要载体,对区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体系布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目前国内许多区县公路网存在覆盖不足、密度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运输效率,也不利于区县经济社会及综合交通运输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新旧动能转换、城乡一体化等政策的推进,对区县公路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区县公路网要想带动经济社会快速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本文通过对常用规划方法的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了不同规划方法的优缺点。并针对现有节点连通度法存在的弊端,进行优化改进,剖析影响路网规模的因素时,选择与其相关度高的因素进行优化。现有的节点连通度法没有考虑到区县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节点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节点的时效性,因此,引入经济发展水平修正系数、节点分布不均匀系数,并结合上位规划修正规划节点数,优化了节点连通度计算模型。在对公路网进行布局规划时,将传统的节点重要度法和综合交通走廊分布相结合,首先,根据规划区域综合交通发展情况,确定综合交通走廊分布,以此确定公路网骨架;接着利用节点重要度法,确定节点连接的优先级;再根据节点间经济联系密切程度,结合现状路网情况、交通需求,来确定是否有优化路网等级结构或增设新线路的必要,从而确定路网布局的初始方案。以临朐县公路网规划为实例,采用改进后的节点连通度法,预测路网规模,得到2035年临朐县路网规模为2450千米。再结合临朐县的地理区位,采用基于综合交通走廊的节点重要度联合布局法,按照公路网功能划分展开布局,得到了“四纵三横两环两联”的干线公路网、“五纵一横一射十九联”集散公路网和“一主、一带、三环、十一支”的旅游公路网总体布局,为临朐县及类似地区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提供了辅助决策依据。
刘刚[8](2019)在《行业法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提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思想。到2035年,我国还要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的目标。如何判断法治社会基本建成,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迫切的实践问题。社会是由行业组成的,法治社会的建成可以走一条行业法治之路。法治社会是社会领域实现法治化的治理状态,而行业法治可以理解为是指行业领域的法治化的治理过程。先有法而后才有法治,先有行业法而后才有行业法治。因此,要研究行业法治,需要先研究行业法;而要研究行业法,则需要先研究“行业”。改革开放后,我国立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行业”入法现象,汇聚成“法律中的行业”这个独特命题。对“行业”入法现象的实证分析表明,“行业”已经从一个古老的经济概念变成一个新生的法律概念。“行业”入法现象在所有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总体上占到了三成,席卷了除诉讼法及非诉讼程序法之外的所有部门法,甚至现行宪法也对“行业”做出了明确规定,宣示了“行业”的宪法地位。“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包括行业规划、行业标准、行业自律、行业诚信、行业垄断、行业主体、行业协会和从业人员等。“行业”入法现象有力的支撑了行业法的存在,宣告了行业法治的潜在可能。“行业”入法现象是对行业在社会结构中的变迁的法律响应,行业法是法律社会化发展的最新表现。系统梳理行业法的历史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学界还存在分歧,但也形成了一些理论共识,即行业法是兼顾“硬法”和“软法”在内的体系。新兴的行业法有助于一并解决传统部门法体系的学科壁垒问题、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以及部门法的局限性问题。行业法应该继部门法之后,成为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中的新成员。行业法与部门法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交叉与重叠关系,二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建基于法治概念的宽泛性和灵活性。行业法治是一种“混合”法治,其内涵表现为“硬法”之治和“软法”之治的结合、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横向体系(各行各业的法治)和纵向体系(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在内)的结合。行业法治是一种“复杂”法治,其特性包括法治主体的多元性、法律规范的复合性、行业治理的差异性、运行机制的共治性和调整范围的全面性。行业法治是一种真法治,而不是假法治,其理念包括权利保护理念、公平正义理念、科学发展理念和自治理念。行业法治是一种有意义的法治。从法治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也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还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从行业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也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还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行业法治体现了行业与法治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法治发展和行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法律基础四个方面。其中,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基础是指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步建立;社会基础是指行业组织的大量出现;法律基础是指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与法治社会一样,行业法治也包括主体要素、制度要素与实践要素。这三种要素共同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与“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主要形式样态基本一致,行业标准、行业协会和行业自治构成了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是广义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一种“软法”,可以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柔性化和可操作性。行业协会是行业法治的重要主体,行业协会通过参与行业立法、行业纠纷化解、行业监管和行业管理等来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既是权利,也是权力。行业自治首先通过行业自治规范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但是,在行业法治的运行中,行业监管与行业自治始终需要处于动态平衡的态势中,只有这样,行业自治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理想的行业法治是完美的,但是行业法治的现实运行,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等,还存在若干缺陷,因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其中,行业立法存在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行业法律滞后、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等缺陷。对此,一是可建立专业工作委员会提出立法草案的体制,取代现有的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立法的立法体制,并建立第三方如行业协会等接受立法机关委托起草行业立法的立法体制;二是应将行业标准的制定权赋予行业协会,取代现有的行政机关制定行业标准的体制,并建立跨行业的标准协调制度,加大推广综合标准制度;三是应及时修订行业立法。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重审批轻监管、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健全,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等。对此,一是需要将监管理念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二是政府应建立包括企业、非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内的全国统一信息共享平台,并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信用监管中的作用;三是应当从监管主体、监管模式、监管手段和监管过程等四个方面完善综合监管体制;四是对新兴行业应遵循政府适度监管的原则。行业纠纷化解存在行业调解制度公信力有待加强、认同度和成功率都不高、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等问题。对此,一是应进一步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提升行业调解的公信力;二是应积极推动行业协会设立专业性调解组织,提高行业调解人员的准入资格条件,以提升行业调解制度的利用率和成功率;三是应当建立专门的行业调解程序;四是健全行业仲裁制度,可考虑由行业协会组建行业仲裁委员会,并修订《仲裁法》,赋予行业仲裁应有的法律地位;五是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尽可能减少行业纠纷的产生。行业自治方面,存在着立法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消除等不足。对此,一是应该突出“行业自治”的理念,将法律条文中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二是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不再干预行业协会的内部事务;三是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只要不违反法律,行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皆由行业协会自行解决。同时,国家需保留对行业协会的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综上,通过对“行业”入法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对行业法和行业法治的研究成果进行历史分析,对行业法治的内涵、特性、理念、实践意义等问题进行概念分析、对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和基本要素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行业法治的理论框架体系得以初步建立。只要有效解决行业法治在现实运行中的不足,作为法治社会的建设途径,行业法治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期待有朝一日,行业法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行业法治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刘传宝[9](2019)在《国省干线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以济宁市省道337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机动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公路系统中,国省道干线公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显着,在国省道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总交通事故死亡人数50%左右,因此针对交通事故实施公路安全保障项目尤为重要。但我国安全保障项目多应用于山区的国、省道干线,对济宁市的国、省道路进行有效的指导很少。在济宁市国、省道公路中平面交叉口较多、交通状况较严重、秩序混乱,同时事故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目前对济宁市国、省道路的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的研究更加缺乏。本文首先对济宁市国、省道的道路特点进行分析,主要从道路环境特点、通行者、行驶车辆、安全事故及典型路段展开。分析结果显示,济宁市国、省道路线性好,路面较宽,但存在交通流量大,安全设施配置不足或不规范的问题。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主要是大小型客车和大中型货车,大部分车辆存在超载现象,同时驾驶员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较差,因此导致交通事故产生,其中与行人有关的事故占1/3,存在隐患的事故地包括平交出入口、长直线和小半径弯道。其次通过对交通安全事故分析,提出道路安全保障体系。结果表明,引发事故的原因包括路基路面结构,沿线设施、施工养护和道路绿化,与事故有直接关系的有10%-20%,间接关系的有50%-60%。针对相关的事故建设安全保障系统,可明显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和社会工作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对常用的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及评价指标特性进行分析,在层次分析计算方法中搭建了模糊评估数学模型。最后介绍济宁市省道337公路安保工程实例,主要对路段事故进行统计与成因分析。337省道济梁公路起点济宁市区,终点梁山县,总长78.3千米,设计准则主要从经济、环保、安全和有效方面进行。通过统计济梁线在2年中发生交通事故约30起,引起事故的车辆中,摩托车占比最大为36.6%,最直接的原因是阻碍交通安全行车的行为和不按规定让行,各自占总原因的23.3%,同时高峰事故时段是:11:00-12:00、13:00-14:00、19:00-21:00,约占时间事故的56.7%。针对数据统计分析提出相应的安保措施,这对改善平原地区确保公路安全的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向洁[10](2018)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中俄两国领导人先后于2013年9月和2015年1月提出/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组织,并于2015年5月8日签署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对接合作共识由此达成,其亦开创了欧亚区域多边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目前双方对接合作正处在稳步推进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模式选择、机制构建与平台运用等制度性深层对接方面仍缺乏实质性安排,阻力因素依然较多。此时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问题,探寻各国发展新思路,谋求多方合作新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也可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双方对接合作规划的制定以及具体务实行动的选择提供决策参考价值。本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国际贸易、区域一体化、区域合作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阐释对接必然性与现实基础——总结对接成效与问题——识别对接机遇与挑战——剖析对接基本架构——优选对接模式——构建对接机制——探寻对接路径”为基本逻辑框架,结合文献分析与归纳演绎、历史与逻辑、统计与比较、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等分析方法,旨在探寻双方对接合作的模式、机制及路径。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从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基础两方面阐释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必要性主要源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欧亚经济联盟发展、区域一体化潮流以及区域各国国内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客观需要,可行性则是基于双方地缘毗邻、政治互信、贸易互补、发展理念相近、民意支持等优势基础的存在。2.从“五通”视角梳理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早期收获,并指出了相关问题。目前双方对接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机制特性差异、深度对接能力和意愿有限、合作依赖关系非对称、技术服务标准迥异、务实合作经验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深度化发展。同时,双方还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内外部环境。3.从发展战略对接与务实领域合作的宏、中微两个层面剖析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基本架构,指出:发展战略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要重点推进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项目、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这两大跨国跨区域性战略对接。务实领域方面,要以设施对接为优先,贸易对接为首要,能源对接为基本,产能对接为重点,金融对接为突破,农业对接为补充。在贸易对接问题研究上引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同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的贸易效率,揭示出双边贸易效率水平中等,贸易潜力较大,有必要创新合作模式(如建立自贸区)进一步拓展,同时指出上合组织在其中发挥正向作用,可作为双方对接平台。4.从不同主体和具体功能两方视角分别探寻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模式与机制。模式方面:从主体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整体的“CN+1”(N≥5)、与联盟各国的“C1+1”、以上合组织为平台的“C2+SCO”以及借力小多边机制的“C2+MN”(N≥1)4种模式优难点,并指出具体推进中应综合使用,同步开展;从功能角度提出了自由贸易区、跨国经济走廊、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人文交流基地5种具体推进模式。其中,自贸区,尤以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模式为关键。对此,文章利用WITS-SMART模型,模拟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间不同阶段关税减让对双方贸易、福利效应及关税收入等方面的影响,论证出该FTA建设在经济效应上可行的结论。机制方面:从主体角度提出了以多边领导人高位协商为主的“CN+1”(N≥5),以双边政府首脑、总理+部长、地方政府、高级别工作组等为主的“C1+1”以及以企业对接、银行对接与融资对接为主的“E+F”3种对接机制;从功能角度提出了智库对话、政府磋商、跨国管理、监督反馈、法律协调、信息交流等6种具体推进机制。5.从主体推力、实体抓手、制度保障和推进原则四方面确立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具体路径。即以政、企、智、媒、民五方主体为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贸易便利化、产能合作与园区建设等为抓手,以规则构建、自贸区建设、人文互动为关键,以次区域、多边单项对接为先行,多措并举,同步推进。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不同主体和具体功能两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模式与机制给予了分别设计。二是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系统性分析论证了上合组织作为双方对接合作平台的可行性及其具体功能作用。三是在WITS-SMART模型框架下,基于HS6分位贸易数据模拟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间不同阶段性(短期和长期)关税减让对双方经济效应的影响。
二、公路网数据库的组成及宗旨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网数据库的组成及宗旨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聚类分析算法的农村公路网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2.公路网空间信息技术的研究 |
2.1 移动GIS技术 |
2.1.2 地图数据结构 |
2.1.3 地图坐标体系 |
2.2 空间信息系统 |
2.3 安卓用户定位服务 |
2.4 百度定位SDK |
2.5 公路网空间信息系统开发 |
2.6 数据库与数据存储 |
2.6.1 文件存储 |
2.6.2 数据库存储 |
2.6.3 数据库设计 |
3.乡村公路规划方法 |
3.1 农村公路规划常用方法 |
3.2 节点重要度 |
3.3 路段重要度 |
3.4 通达率 |
3.5 农村公路网等级 |
3.6 优化农村公路网方法 |
3.7 乡村道路规划策略 |
3.8 总结 |
4.公路网设计算法分析与运用 |
4.1 Kruskal算法 |
4.2 kruskal与 Prim算法对比 |
4.3 聚类分析算法 |
4.3.1 聚类分析算法优势 |
4.3.2 聚类分析算法分类 |
4.3.3 聚类分析实现步骤 |
4.4 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算法的优化 |
4.5 具体算法运用 |
5.以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为例的路网规划 |
5.1 规划当涂县节点 |
5.2 空间聚类分析 |
5.3 规划方案 |
5.4 方案评价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 ——以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资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乡土地理 |
2.课程资源 |
3.交通运输 |
4.教学案例 |
(二)理论基础 |
1.协调论 |
2.可持续发展理论 |
3.情境学习理论 |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地理教材中交通运输课程资源案例分析 |
(一)教材知识点组成部分 |
(二)教材知识点对应案例统计分析 |
(三)教材案例分析 |
1.案例设计分析 |
2.案例特点分析 |
三、课堂视频与教学设计中交通运输部分内容案例分析 |
(一)课堂视频与教学设计中交通运输案例统计 |
(二)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
1.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作用分析 |
2.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运用方式分析 |
四、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与实施 |
(一)开发步骤 |
(二)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案例 |
1.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类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2.开发的教学设计案例 |
(三)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实施 |
1.实施准备 |
2.实施过程与实施启示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四个版本地理必修二交通运输部分案例统计分析表 |
附录2 :四个版本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交通运输部分案例统计分析表 |
附录3 :视频类交通运输部分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4个) |
附录4 :交通运输部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表(12个) |
附录5 :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表 |
附录6 :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案例 |
致谢 |
(3)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村公路服务质量评价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村公路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
1.2.2 农村公路评价方法研究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时期农村公路发展要求与服务质量理论分析 |
2.1 新时期的农村公路发展要求 |
2.1.1 新农村的发展状况 |
2.1.2 新农村公路的发展要求 |
2.1.3 农村公路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
2.1.4 农村公路对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的影响 |
2.2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路服务质量 |
2.2.1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路服务质量关系 |
2.2.2 农村公路服务质量概念 |
2.2.3 农村公路服务质量特性 |
2.2.4 农村公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
2.3 用户满意度理论 |
2.3.1 用户满意度定义 |
2.3.2 用户满意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公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1 农村公路基本特点 |
3.2 建设与养护因素 |
3.3 管理与安防因素 |
3.4 运输与客运因素 |
3.4.1 农村客运需求 |
3.4.2 农村公路客运特点与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公路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4.1 农村公路服务质量评价原则和评价流程 |
4.1.1 评价目标 |
4.1.2 选取原则 |
4.1.3 指标编制原则 |
4.2 农村公路服务水平指标初选分析 |
4.2.1 构建指标 |
4.2.2 指标初选 |
4.3 农村公路服务质量指标体系 |
4.3.1 初选评价指标 |
4.3.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4.4 农村公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
4.4.1 农村公路评价模型初选 |
4.4.2 TOPSIS-RSR法 |
4.4.3 基于TOPSIS-RSR法的农村公路服务质量模型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农村公路服务水平评价 |
5.1.1 遂宁市交通运输现状 |
5.1.2 遂宁市农村公路发展服务水平研究主体选取 |
5.1.3 遂宁市农村公路服务水平指标数据采集 |
5.1.4 遂宁农村公路服务水平综合评价 |
5.2 不同服务水平地区农村公路敏感性分析 |
5.2.1 敏感性分析理论 |
5.2.2 基于正交试验的农村公路服务水平敏感性分析模型 |
5.2.3 遂宁市农村公路发展水平敏感性分析 |
5.3 改进措施 |
5.3.1 做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
5.3.2 农村公路养护体系 |
5.3.3 强化管理运营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经济走廊的理论研究 |
2.1.2 经济走廊的实践研究 |
2.1.3 中蒙、中俄经贸关系的研究 |
2.1.4 对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认识 |
2.1.5 基础设施效应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经济走廊的理论研究 |
2.2.2 经济走廊的实践研究 |
2.2.3 中蒙、中俄经贸关系的研究 |
2.2.4 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研究 |
2.2.5 基础设施效应研究 |
第3章 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的相关理论分析 |
3.1 经济走廊的相关概念 |
3.1.1 经济走廊 |
3.1.2 中蒙俄经济走廊 |
3.2 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效应的理论分析 |
3.2.1 本地溢出模型 |
3.2.2 本地溢出模型扩展 |
3.3 基础设施建设产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
3.3.1 基础设施建设产出效应的概念界定 |
3.3.2 基础设施建设产出效应的作用机制 |
3.3.3 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产出效应 |
3.4 基础设施建设开放效应的理论分析 |
3.4.1 基础设施建设的开放效应 |
3.4.2 开放水平的决定因素 |
3.4.3 对外开放水平的衡量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现状分析 |
4.1 交通走廊的建设 |
4.1.1 中蒙俄开展铁路过境运输合作 |
4.1.2 中蒙俄公路的互联互通建设 |
4.1.3 中蒙俄互联互通的制度建设 |
4.2 能源资源的合作 |
4.2.1 石油、天然气的合作 |
4.2.2 矿产资源的合作 |
4.3 双边贸易的开展 |
4.3.1 中俄开展的双边贸易 |
4.3.2 中蒙开展的双边贸易 |
4.3.3 俄蒙开展的双边贸易 |
4.4 中国对俄、蒙的投资与工程承包 |
4.4.1 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与工程承包 |
4.4.2 中国对蒙古国的投资与工程承包 |
4.5 服务行业的对接 |
4.5.1 旅游服务业的的互动及增长 |
4.5.2 中俄、中蒙间劳务贸易的发展 |
4.5.3 金融业的对接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两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1 中俄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2 中蒙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的实证分析 |
5.2 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的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产出效应实证分析 |
6.1 基础设施选取及变量符号 |
6.2 实证分析 |
6.2.1 基础设施因子构建 |
6.2.2 基础设施综合得分的计算 |
6.2.3 描述性统计 |
6.2.4 相关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开放效应的实证分析 |
7.1 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对外开放度测度 |
7.1.1 对外开放度的计算方法 |
7.1.2 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的对外开放度 |
7.1.3 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省市的对外开放度 |
7.2 “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沿线对外开放度的比较分析 |
7.2.1 样本选取 |
7.2.2 对外开放度统计分析 |
7.2.3 经济走廊间的借鉴 |
7.3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开放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7.3.1 影响因素的变量选择 |
7.3.2 模型的设定分析 |
7.3.3 F检验和Hausman Test |
7.3.4 模型估计 |
7.3.5 对估计值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加快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
8.1 中蒙俄合作亟需转型升级 |
8.2 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8.3 结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子商务 |
8.4 进一步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基于绿色品质公路建设理念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绿色品质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分析 |
2.1 绿色品质公路建设理念 |
2.1.1 绿色公路建设理念 |
2.1.2 品质工程建设理念 |
2.1.3 绿色品质公路路线设计要求 |
2.2 高速公路选线的原则、要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
2.2.1 高速公路选线的概念 |
2.2.2 高速公路选线的原则 |
2.2.3 高速公路选线的要求 |
2.2.4 高速公路选线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3.3 评价指标的解析 |
3.3.1 安全评价指标 |
3.3.2 技术评价指标 |
3.3.3 经济评价指标 |
3.3.4 社会评价指标 |
3.3.5 节能评价指标 |
3.3.6 环境评价指标 |
3.3.7 示范性评价指标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3.5.1 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 |
3.5.2 熵值法计算指标的权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常用路线方案优选评价方法评析 |
4.1.1 专家评分法 |
4.1.2 层次分析法 |
4.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1.4 数据包络分析法 |
4.1.5 BP神经网络评价法 |
4.1.6 可拓决策方法 |
4.2 路线方案优选评价方法选取 |
4.2.1 经典秩和比法相关理论 |
4.2.2 灰色关联分析法相关理论 |
4.2.3 TOPSIS法相关理论 |
4.3 利用灰色关联思想和TOPSIS法理念改进的秩和比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建设条件 |
5.1.3 主要技术标准 |
5.2 路线方案的拟定 |
5.2.1 路线走廊带分析 |
5.2.2 路线起终点论证 |
5.2.3 可能的路线方案 |
5.2.4 设计单位路线方案比选分析 |
5.2.5 绿色品质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理念的应用 |
5.3 路线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5.4 采用改进秩和比法进行路线方案优选分析 |
5.4.1 计算相对贴近度 |
5.4.2 计算加权秩和比 |
5.4.3 路线方案的综合评价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新收费模式下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的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收费模式相关技术分析 |
2.1 取消省界收费站 |
2.1.1 “撤站”的背景 |
2.1.2 “撤站”包含的主要内容 |
2.1.3 “撤站”对高速公路今后发展的影响 |
2.2 路径精确识别技术 |
2.2.1 发展现状 |
2.2.2 分类及属性 |
2.2.3 5.8G的发展前景 |
2.3 ETC门架系统 |
2.3.1 系统构成 |
2.3.2 主要功能 |
2.3.3 指标要求 |
2.3.4 布设原则 |
2.3.5 取消省界收费站技术路径 |
2.3.6 联网收费系统 |
2.3.7 ETC发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现状分析 |
3.1 高速公路服务区 |
3.1.1 服务区分类 |
3.1.2 服务区的功能与作用 |
3.1.3 国外服务区状况 |
3.1.4. 国内服务区状况 |
3.1.5 我国服务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6. 我国服务区的未来发展趋势 |
3.2 U形转弯设施 |
3.2.1. 概述 |
3.2.2. 应用状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沿线设施优化 |
4.1 服务区优化分析 |
4.1.1 优化理论基础 |
4.1.2 服务区设计优化 |
4.1.3 服务区规模优化 |
4.1.4 服务区功能及布局优化 |
4.1.5 服务区优化方案比选 |
4.2 服务区优化后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
4.2.1 背景及意义 |
4.2.2 资源优势及发展前景 |
4.2.3 模式探究 |
4.3 服务区优化后与客运物流业相结合 |
4.3.1 背景及意义 |
4.3.2 资源优势及发展前景 |
4.3.3 模式探究 |
4.4 服务区智慧化 |
4.5 U形转弯设施优化分析 |
4.5.1 优化方案 |
4.5.2 设置位置与技术指标 |
4.5.3 车辆在高速公路中可调头的最大行驶距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海省高速公路沿线设施优化实例 |
5.1 青海省高速公路发展与ETC门架系统建设现状 |
5.1.1 青海省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
5.1.2 青海省取消省界收费站建设现状 |
5.2 青海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现状 |
5.2.1 服务区规划现状 |
5.2.2 服务区功能现状 |
5.3 青海省高速公路服务区优化 |
5.3.1 服务区优化 |
5.3.2 旅游类服务区优化 |
5.3.3 客运物流类服务区优化 |
5.4 青海省高速公路U形转弯设施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区县公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临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公路网发展规划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公路网发展规划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县公路网发展规划方法研究 |
2.1 公路网发展规划的本质 |
2.2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
2.3 公路网层次划分 |
2.3.1 路线等级分类 |
2.3.2 路线功能定位分类 |
2.4 公路网交通需求预测 |
2.4.1 需求预测内容 |
2.4.2 需求预测方法 |
2.5 公路网发展规模预测 |
2.5.1 公路网规模表征指标 |
2.5.2 公路网规模预测方法 |
2.5.3 公路网规模预测方法优化 |
2.6 公路网布局规划 |
2.6.1 布局原则 |
2.6.2 布局思路及方法 |
2.7 公路网规划综合评价 |
2.7.1 评价方法 |
2.7.2 评价内容及指标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临朐县公路网发展现状分析 |
3.1 区位分析 |
3.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3.3 公路网发展现状分析 |
3.3.1 现状公路网规模分析 |
3.3.2 现状公路网布局分析 |
3.4 现状公路网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朐县公路网发展需求分析 |
4.1 政策形势要求 |
4.2 经济社会及交通运输发展趋势要求 |
4.2.1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4.2.2 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
4.3 需求预测 |
4.3.1 客货运输发展现状 |
4.3.2 需求变化特征 |
4.3.3 需求量预测 |
4.3.4 干线公路交通量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临朐县公路网布局规划及综合评价 |
5.1 临朐县公路网规划目标 |
5.1.1 目标节点论证 |
5.1.2 规划目标 |
5.2 临朐县公路网发展规模预测 |
5.2.1 影响规模的因素分析 |
5.2.2 合理规模测算 |
5.3 临朐县公路网布局规划 |
5.3.1 综合运输通道规划 |
5.3.2 节点重要度及经济关联度分析 |
5.3.3 公路网布局规划 |
5.3.4 旅游公路网规划 |
5.3.5 公路网与周边区域协调 |
5.4 综合评价 |
5.5.1 路网特性评价 |
5.5.2 运输效果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行业法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法律中的“行业”与行业法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比较 |
一、行业与事业 |
二、行业与产业 |
第二节 “行业”入法的实证分析 |
一、法律文本的选择 |
二、“行业”的检索结果 |
三、“行业”入法的主要领域 |
四、部门法中的“行业” |
(一)宪法中的“行业” |
(二)经济法中的“行业” |
(三)行政法中的“行业” |
(四)社会法中的“行业” |
(五)民商法中的“行业” |
(六)刑法中的“行业” |
五、“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 |
(一)行业规划 |
(二)行业标准 |
(三)行业主体 |
(四)行业协会 |
(五)行业垄断 |
(六)行业自律 |
(七)行业诚信 |
(八)从业人员 |
第三节 行业法的提出 |
一、行业法研究的历史沿革 |
(一)从部门法的角度来理解行业法 |
(二)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理解行业法 |
(三)对行业法的深入研究 |
(四)行业法与领域法的比较研究 |
二、行业法研究的理论共识 |
三、行业法与部门法的关系 |
(一)交叉与重叠关系 |
(二)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
第二章 行业法治的概念分析 |
第一节 行业法治的提出 |
一、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 |
二、行业法治研究的历史沿革 |
三、行业法治的理论主张 |
第二节 行业法治的内涵 |
一、“硬法”之治与“软法”之治的结合 |
二、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 |
三、横向体系和纵向体系的结合 |
第三节 行业法治的特性 |
一、法治主体的多元性 |
二、法律规范的复合性 |
三、行业治理的差异性 |
四、运行机制的共治性 |
五、调整范围的全面性 |
第四节 行业法治的理念 |
一、权利保护理念 |
(一)通过公众参与实行权利保护 |
(二)通过救济实现权利保护 |
(三)通过行业监管实行权利保护 |
二、公平正义理念 |
(一)行业准入公平 |
(二)行业运行公平 |
(三)行业结果公平 |
三、科学发展理念 |
(一)创新理念 |
(二)协调理念 |
(三)绿色理念 |
(四)开放理念 |
(五)共享理念 |
四、自治理念 |
第五节 行业法治的实践意义 |
一、法治发展维度 |
(一)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 |
(二)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 |
(三)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
二、行业发展维度 |
(一)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 |
(二)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
(三)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 |
第三章 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 |
第一节 经济基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二节 政治基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渐确立 |
一、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检索结果 |
二、各行业推进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情况举例 |
三、对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检索结果的分析 |
第三节 社会基础:行业组织的大量涌现 |
一、政策和法律对行业组织的扶持 |
二、行业组织数量显着增长 |
第四节 法律基础: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 |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到九十年代中期 |
二、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后期至今 |
第四章 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 |
第一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 |
一、行业标准的广义界定 |
二、标准化对国家治理的作用 |
三、行业标准的法律性质 |
四、行业标准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一)行业标准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 |
(二)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柔性化 |
(三)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具有可操作性 |
第二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协会 |
一、行业协会的法律定位 |
二、行业协会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一)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立法 |
(二)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纠纷化解 |
(三)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监管 |
(四)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管理 |
第三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 |
一、行业自治的法律性质 |
二、行业自治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第五章 行业法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一节 完善行业立法机制 |
一、行业立法存在的问题 |
(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 |
(二)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 |
(三)行业法律的滞后性 |
(四)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 |
(五)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 |
二、行业立法问题的完善 |
(一)完善行业立法体制 |
(二)完善行业标准立法 |
(三)及时修订行业立法 |
第二节 完善行业监管机制 |
一、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
(一)重审批轻监管的传统仍然存在,事中事后监管不健全 |
(二)传统监管不适应新的形势,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 |
(三)传统监管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 |
二、行业监管问题的完善 |
(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信用监管和综合监管 |
(二)贯彻政府适度监管原则 |
第三节 完善行业纠纷化解机制 |
一、行业纠纷化解存在的问题 |
(一)行业调解组织主要靠公权力推动,公信力有待加强 |
(二)行业调解制度的认同度不高,导致利用率过低 |
(三)行业调解的成功率不高,没有实质性发挥作用 |
(四)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 |
二、行业纠纷化解问题的完善 |
(一)完善行业调解制度 |
(二)健全行业仲裁制度 |
(三)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预防行业纠纷的产生 |
第四节 完善行业自治机制 |
一、行业自治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和政策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 |
(二)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 |
(三)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根除 |
二、行业自治问题的完善 |
(一)将立法上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 |
(二)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 |
(三)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行业法律的梳理 |
附录 B 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政策性文件清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9)国省干线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以济宁市省道337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平原微丘区的济宁市国省道路特点分析 |
2.1 济宁市国省道路环境特点分析 |
2.2 济宁市国省道路通行者分析 |
2.2.1 机动车驾驶人员分析 |
2.2.2 行人与非机动车驾驶员分析 |
2.3 济宁市国省道路行驶车辆分析 |
2.3.1 济宁市国省道路的车辆组成及变化 |
2.3.2 济宁市国省道干线公路通行车辆分析 |
2.4 济宁市国省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分析 |
2.5 济宁市国省道路典型路段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济宁市国省道路安全评价指标及方法 |
3.1 公路安全评价方法 |
3.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3.2.1 科学性原则 |
3.2.2 可行性原则 |
3.2.3 可比性原则 |
3.2.4 实用性原则 |
3.3 国省道路安全评价指标优选 |
3.3.1 国内外常用安全评价指标 |
3.3.2 国省道路安全评价指标的确定 |
3.4 道路安全评价方法评析 |
3.4.1 道路安全评价常用方法 |
3.4.2 道路安全评价层次分析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济宁市国省道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
4.1 道路组成特性与交通安全关系 |
4.2 济宁市国省道路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 |
4.2.1 安全保障管理平台组成 |
4.2.2 安全保障体系的特点 |
4.2.3 安全保障体系岗位分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济宁市省道337公路安保工程实例 |
5.1 项目概况 |
5.2 省道337 安保工程设计理念 |
5.3 省道337 交通事故分析 |
5.3.1 省道337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
5.3.2 省道337 事故原因分析 |
5.4 省道337 交通安全评价 |
5.4.1 评价阶段划分 |
5.4.2 交通安全评价实施过程 |
5.4.3 数据分析与评价 |
5.5 隐患路段整改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阐述与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理论基础阐述 |
一、国际贸易理论 |
二、区域一体化理论 |
三、区域合作理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特点 |
二、欧亚经济联盟的内涵、特点 |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概念界定 |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客观必然性 |
一、“一带”共建发展的客观要求 |
二、“一盟”摆脱内部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 |
三、区域一体化潮流推动的客观使然 |
四、中俄等国实现自我发展的现实路径 |
第二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现实基础 |
一、对接合作前提:覆盖区域重叠交叉,地缘基础明显 |
二、对接合作保障:双/多边机制丰富,政治互信良好 |
三、对接合作关键:贸易联系紧密,互补优势显着 |
四、对接合作动能:发展理念相近,战略规划高度契合 |
五、对接合作基石:人文基础坚实,主流社会亦普遍支持 |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现状、问题、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现状 |
一、政策沟通已达初步共识 |
二、设施联通成效显着 |
三、贸易畅通稳步发展 |
四、资金融通进展明显 |
五、民心相通日益深化 |
六、其他领域务实合作势头强劲 |
第二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问题 |
一、机制特性差异问题 |
二、深度对接能力与意愿问题 |
三、经济对接前景问题 |
四、技术服务标准迥异问题 |
五、务实合作经验不足问题 |
第三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机遇 |
一、中国加快“一带”沿线地区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机遇 |
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定期举办的平台机遇 |
三、受西方经济集团挑战下俄罗斯“向东看”的发展机遇 |
四、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推进下的区域合作机遇 |
第四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挑战 |
一、“一盟”内部发展挑战 |
二、“一盟”成员国对“一带”认知挑战 |
三、“一带一盟”区域内部安全挑战 |
四、来自西方世界外部挑战 |
五、多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 |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基本架构 |
第一节 “一带”与“一盟”各国发展战略对接 |
一、与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及远东开发战略相对接 |
二、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相对接 |
三、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稳定发展战略相对接 |
四、与白俄罗斯2030年前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国家战略相对接 |
五、与亚美尼亚2014~2025发展战略相对接 |
第二节 “一带”与“一盟”各国务实合作领域对接 |
一、以设施对接为优先工程,构筑交通物流网 |
二、以贸易对接为首要标志,扩大经贸联系 |
三、以能源对接为基本内容,稳定供求关系 |
四、以产能对接为重点方向,提升产业价值链 |
五、以金融对接为关键突破,搭建跨国服务体系 |
六、以农业对接为重要补充,强化物质基础 |
第六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模式选择与机制构建 |
第一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主体模式探讨 |
一、与“一盟”整体的“CN+1”(N≥5)对接模式 |
二、与“一盟”各国的“C1+1”对接模式 |
三、以上合组织为平台的“C2+SCO”对接模式 |
四、借力小多边机制的“C2+MN”(N≥1)对接模式 |
第二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具体模式选择 |
一、自由贸易区模式,深化贸易联系 |
二、跨国经济走廊建模式,完善交通体系 |
三、跨境经济合作区模式,丰富投资方式 |
四、境外经贸合作区模式,创新企业合作 |
五、人文交流基地模式,构筑人文平台 |
第三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主体机制探讨 |
一、与“一盟”整体的“CN+1”(N≥5)的对接机制 |
二、与“一盟”各国政府的“C1+1”对接机制 |
三、各国企业与金融机构的“E+F”对接机制 |
第四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具体机制构建 |
一、多元化智库对话机制,凝聚各方智慧 |
二、常态化政府磋商机制,引导高位决策 |
三、长效化跨国管理机制,协调各国利益 |
四、动态化监督反馈机制,防范各类风险 |
五、多边化法律协调机制,强化制度优势 |
六、通畅化信息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
第七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以多方主体为推力,增进各方对接共识 |
一、坚持政府高位引导,对接规划编制先行 |
二、强化企业、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市场联动与融合发展 |
三、联合各方智库学界研究探讨,适时启动数据库建设 |
四、加强媒体互动交流,推进各方认知与理解 |
五、深化民间人文合作,培育国家价值共识 |
第二节 以实体项目为抓手,深化务实领域合作 |
一、着力加快跨境基础设施建设 |
二、有效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发展 |
三、继续深化产能合作与园区建设 |
四、积极打造多元融资平台 |
五、进一步优化项目参与方式 |
第三节 以规则对接与自贸区建设为关键,强化制度保障功能 |
一、加快标准体系的互认与构建,力促规则对接 |
二、坚持自贸区建设长期目标,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 |
三、适时推动人员往来便利化制度发展 |
第四节 以次区域合作为突破口,逐层拓展,逐步推广 |
一、率先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
二、以毗邻周边对接为着力点,逐层拓展 |
三、以多边单项合作为示范蓝本,逐步推广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四、公路网数据库的组成及宗旨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聚类分析算法的农村公路网优化研究[D]. 冯博翰.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2]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 ——以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资源为例[D]. 刘聪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村公路服务质量评价与实证研究[D]. 陈鑫.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研究[D]. 赵双剑. 辽宁大学, 2020(08)
- [5]基于绿色品质公路建设理念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研究[D]. 王勇.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新收费模式下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的优化设计研究[D]. 韩若峰. 长安大学, 2020(06)
- [7]区县公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临朐县为例[D]. 杨沙.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8]行业法治研究[D]. 刘刚. 吉林大学, 2019(02)
- [9]国省干线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以济宁市省道337为例[D]. 刘传宝.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10]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D]. 向洁. 新疆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