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性课题教学模式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徐张帆[1](2021)在《面向问题解决的初中数学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本文探讨在初中阶段通过数学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基本策略,并进行初步的实践和探索。首先,我们对研究性教学及问题解决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接下来,我们对研究性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关于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实施条件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我们探讨了初中数学研究性教学与问题解决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给出了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教学环节、灵活选题及多维评价策略。基于上述思考,我们选择了《棋盘麦粒问题》、《生活中的函数及其图像》、《自制三角板》、《设计三角形钥匙扣》、《用向量方法证明几何问题》和《九年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等六个课题进行了教学设计,并选取《用向量方法证明几何问题》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数据显示我们的教学设计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有效的。最后,结合案例的实践情况,我们给出了关于研究性教学实施的一些建议。
冯菲菲[2](2020)在《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教学探索》文中研究说明老师应该了解清楚研究性的课题以及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之后再探索与研究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模式,老师应该运用研究性课题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高中生物的教学。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也进行了改革,基于实践活动,本文对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进行了探索。
夏翔[3](2020)在《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0年以来,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下文以AA学院简称)如同横空出世般闯进我们的视野,它以一系列骄人成就与独特方式,激发了我们的研究热情:一大批AA学院的毕业生与教师,如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彼得·库克(Peter Cook)、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史蒂芬·霍尔(Steven Holl)、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Prix.)……成为世界级的明星建筑师,他(她)们设计落成的具有先锋色彩及实验价值的建筑物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当今世界的空间景观,他们主导的“建筑电讯派”、解构主义建筑、数字化-参数化建筑等推动着当代建筑思潮及流派的发展。我们进一步发现AA学院一系列具有传奇色彩的方方面面,如它独立于大学体制之外的建筑教育模式;如以“工作单元”替代课程,教师给出的主题成为教学内容;如基础教学以装置、身体及行为、影像、拼贴等当代实验艺术方式作为练习手法,避开了功能、构造、制图等一般建筑入门教学内容;如以创新性、实验性、交叉性、艺术性的教学面貌等,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学术兴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在经过手工、图案、工艺美术等形态之后,在新时期转型为现代形态的艺术设计,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又逐渐进入数字化设计阶段。与多变相随的是同质化、程式化、职业化的教学景观,及千篇一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题作业与教材模式。同时,引起设计教育界极大关注、无数院校试图进行改革的设计基础课程,由于诸多原因整体上至今仍陷于“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模式而不能自拔。于是,在这种情境中的设计基础改革把视线转向了建筑教育,而AA学院的基础课程无疑为设计基础教学的突围带来了示范性意义,通过课题的研究与论文的写作,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寻找可以参照借鉴、改写的路径,寻找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到作业手法的演绎之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作为AA学院独特面貌生成的背景与基础,包括了实验性建筑艺术的基础形态,建筑教育的实验性教学与基础教学的情境,2.AA学院的教育特质,包括发展历程、课程体系及着名教师,3.AA学院教学的工作单元设置与教师的主题教学,4.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学主题设计途径,学生对单元主题的二次设计、作业创意的多种路径等,5.AA学院基础教学作业的表现手法与视觉图式,包括对现当代艺术的借用与演绎,作业的形式手法及视觉表现等。附录部分整理了历年来AA学院基础教学的主要课题。
田婷[4](2019)在《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科技制胜的时代。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都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创新能力又是科技发展的主推力,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发展、国家强大的基础。我们的教育处于这样的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也要与时俱进。当代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祖国科技发展提供创新型人才储备。小学语文作为国民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更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助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①。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提出的微课题研学模式是一个新尝试。本文围绕微课题研学模式进行探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共三章。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从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五个方面,对本课题研究情况作了详细阐述;第二部分是本文第一章“微课题研学模式的理论架构”,这一章介绍了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相关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探寻它们与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契合点,为微课题研学模式搭建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本文第二章“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共分为四小节:核心概念和基本特征、微课题研学的目标、微课题选定和分类、微课题研学的基本要素(研学形式、研学步骤、研学方案、研学支架)和评价方案;第四部分是本文第三章“微课题研学的实践探索”,笔者记录了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微课题研学活动的过程,并记录下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的反馈,最后根据实践效果对微课题研学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多条具体建议以改进这一模式;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语,结语再次强调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可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后续研究方向。
康馨[5](2019)在《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石河子高级中学为例》文中指出当今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都在呼吁教育事业培育具有科学素养的创新型人才,由此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已是学校教育不可回避的责任。而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开放性课程,可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并且也产生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因研究性学习的操作难度较大,教学时间有限,而逐渐丧失优势。笔者将在石河子高级中学中不断实践探索,力求将研究性学习融入到生物教学中,力保优化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认识、操作程序和评价方式,以此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优势,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文章通过文献法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括了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分析了研究性学习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说明了研究性学习的应用原则。其次,笔者从“准备阶段—开始阶段-实施阶段-结题阶段”四方面,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方案。并通过个案研究,探讨了如何在四种教学内容中应用研究性学习,其中,在“知识发现型”内容中例举了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问题讨论型”内容中例举了辩证教学法;在“实验探究型”内容中例举了创新实验教学;在“社会实践型”内容中例举了生态文明教育。接着,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编制了调查问卷,调查了石河子地区的生物教师、石河子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然后,访谈了石河子高级中学的生物教师,以及分析了高一年级学生的生物成绩。最后,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分析了应用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学校的管理制度存在弊端;第二,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方式需要改进;第三,学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科爱好;第四,教师的教学操作技能有待提升;第五,教师参与学生活动的力度较弱,评价方式易忽略研究过程;第六,教师间的学科交流匮乏;第七,学生的选题意识薄弱;第八,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给予的资料。笔者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第一,完善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制度;第二,重视家长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加强家长和学校的合作力度;第三,提倡学生与指导教师双向选择,实施走班制教学;第四,灵活应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五,教师参与学生的研究过程,改善评价方式;第六,各学校、各学科的教师要保持密切交流;第七,学生要懂得利用学习资源库;第八,学生要提高自己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笔者希望,研究性学习能够在生物教学中发挥优势,使生物教学内容得到合理地延伸和拓展。希望本文对石河子高级中学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有所裨益。
魏丹[6](2019)在《陇东地区普通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 ——以庆阳市陇东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00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规定在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增加一门“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也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程改革是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更新和变化,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中注重知识传授的方式,强调学生自己主动地进行学习,使单纯的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转变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发现,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从而正式开始了新一轮课程改革。陇东地区作为西北落后地区,无论是学校的师资、还是学校的硬件条件、经济条件等都与发达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研究性学习对于陇东地区的普通高中而言,还不可能完全适用。陇东地区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本文在对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与特点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对陇东地区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学校进行调查,了解了陇东地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并选取了陇东地区历史研究性学习较有特色的陇东中学作为案例,在进入陇东中学获取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实践研究。通过对陇东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思想、学习目标、具体实施步骤和获奖学生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陇东地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陇东地区今后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提出了相关的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对陇东地区以及西北落后地区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刘淑青[7](2019)在《课题教学法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文中认为文学理论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建构、专业能力的形成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学理论课又是一门有相当教学难度的课程,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课题教学法,在开发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方面成效显着。
孙存艳[8](2018)在《基于微课题形式的小学生财商教育研究 ——以S区微课题大赛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公民应树立正确的财商观念和金钱意识。财商教育一直以来受到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普遍关注。而我国对财商教育的关注还远远不够,相关研究也比较薄弱。小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小学生开展财商教育,不仅与他们每一个个体自身幸福快乐紧密相关,更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和美好未来。通过微课题形式开展,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形式,加快我国财商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从而更好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竞争力。研究从课题报告内容入手,对上海市S区财商微课题大赛的24份课题报告进行了文本分析,从中提炼出对小学财商教育使用微课题形式开展具有借鉴意义的一般性结论和启示。首先确定本文的选题的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以及对“财商”、“财商教育”和“微课题”三个核心概念的界定等,然后论证微课题学习形式在小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微课题学习是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微课题支撑财商教育的多样性的开展,且符合新课程理念。随后对微课题大赛中的课题报告通过四个部分展开描述,分别为:“活动背景、课题团队组成、课题形式与内容、收获和思考”四个部分。接下来财商微课题开展的效果和存在问题分析对财商微课题大赛活动中开展效果与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课题报告、满意度问卷以及访谈中对项目活动开展所取得的效果和项目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展开论述与分析。最后在上海市S区财商微课题大赛的开展过程中得到启示,希望能够为我国小学生财商教育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教学模式,并对微课题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微课题是小学生财商教育的有效教学形式,具体体现在1.学校与老师财商教育观点的转变;2.能够有效提升家长对财商教育重视3.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4.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微课题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着问题,具体为1.财商微课题命题集中,创新性不够2.老师占主导,学生主动性不强3.对学生年龄适切性有待提高4.课题报告格式缺乏规范性5.微课题研究过程中外部支持力度不足本文通过以上效果的问题展开以下的对策思考,针对问卷和访谈中的问题从各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首先增强教师引导方式与能力,然后提高学生参与意识与能力,其次考虑课题内容层次与结构,最后增加外部支持力度和多样。
谢辉[9](2017)在《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教学策略思考》文中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研究性课题已经成为了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探索与研究可以培养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本文探讨了相关问题,仅供参考。
徐卫华[10](2017)在《高校课题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探究——以《广告法规与管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课题教学是以课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改造传统课程教学,重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文章以对《广告法规与管理》课程实施的课题教学为例,阐发了通过设计梯度式课题,开放教学过程,创新考核方法,获取明显教学效果的教改理念。当然,课题教学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调适和完善。
二、研究性课题教学模式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究性课题教学模式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问题解决的初中数学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文献综述 |
1.3.1 研究性教学文献综述 |
1.3.2 数学问题解决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研究性教学 |
2.1.2 数学问题解决 |
2.2 研究性教学的心理学理论 |
2.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3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 |
2.4 波利亚的解题理论 |
第3章 研究性教学现状研究 |
3.1 调查目的 |
3.2 问卷设计 |
3.3 被试选择 |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1 学生问卷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2 教师问卷数据处理与分析 |
3.5 调查结果 |
3.5.1 研究性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
3.5.2 研究性教学的开展现状及实施难点 |
3.5.3 研究性教学的前景 |
第4章 研究性教学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探讨 |
4.1 数学研究性教学和问题解决的相互关系 |
4.2 面向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性教学的环节 |
4.2.1 选题阶段,学生参与提出问题 |
4.2.2 准备阶段,学生进行先行探究 |
4.2.3 研究阶段,学生分析问题、拟定计划、解决问题 |
4.2.4 交流阶段,学生间交流借鉴 |
4.2.5 总结阶段,学生回顾、反思 |
4.2.6 展示评价阶段,学生进一步获得研究经验 |
4.3 研究性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 |
4.3.1 以提升兴趣、培养能力与数学素养为依据 |
4.3.2 教学内容来源多样化 |
4.3.3 适当整合内容,培养数学整体观 |
4.3.4 融合数学史,营造文化意境 |
4.3.5 兼顾开放性与可行性 |
4.4 研究性教学的评价策略 |
4.4.1 评价主体多元化 |
4.4.2 评价对象多元化 |
4.4.3 评价方式多样化 |
第5章 面向问题解决的研究性教学案例设计及实践 |
5.1 教学案例的设计 |
5.1.1 数与代数 |
5.1.2 图形与几何 |
5.1.3 概率与统计 |
5.2 案例的实践与反馈 |
5.2.1 案例的实践概况 |
5.2.2 案例的实践过程 |
5.2.3 研究性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比 |
5.2.4 实践反馈 |
5.3 初中数学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建议 |
5.3.1 转变教学观念,师生相互合作 |
5.3.2 选择合适课题,聚焦问题解决 |
5.3.3 灵活安排教学,开发利用资源 |
5.3.4 教学内容适量,学生研究充分 |
5.3.5 过程、成果兼顾,实施多维评价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初中数学研究性教学实施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二:初中数学研究性教学实施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三:《用向量方法证明几何问题》小组研究报告 |
附录四:《用向量方法证明几何问题》小组评价表 |
附录五:数学研究性教学课堂反馈表 |
附录六:《用向量方法证明几何问题》讲练结合法教学设计 |
致谢 |
(2)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性课题的学习内涵 |
二、研究性课题的教育价值 |
三、研究性课题的学习特征 |
四、研究性课题的教学特征 |
五、分类论证,确定课题 |
(一)调查类的研究性学习 |
(二)方法类的研究性学习 |
(3)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背景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确立 |
二.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应用价值 |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相关概念解读 |
1.关于基础课程 |
2.关于“建筑学”、“设计学”、“纯艺术(美术学)”之间的关系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科演绎与AA学院的历程——建筑教育实验与AA学院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建筑教育的学科演绎 |
一.从美术学院到理工院校 |
二.学科发展与多元实验 |
第二节 基础课程的多元教学 |
一.从空间生成入手 |
二.从建构与建造入手 |
三.从艺术形式入手 |
第三节 AA学院的发展与特质 |
一.第一阶段:非学院派的开端之路 |
二.第二阶段:艰难变革的现代主义之路 |
三.第三阶段:桀骜传奇的先锋之路 |
第四节 AA学院的基本特质 |
一.独特性:体制之外 |
二.开放性:教师背景的多元化 |
三.创新性:课程结构中的“工作单元”与“主题教学” |
四.研究性:教学情境中的学理探求与实验色彩 |
五.先锋性:作业中的当代艺术与前卫色彩 |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多元演绎与前卫色彩——现当代建筑及AA学院实验研究 |
第一节 “AA人”的现当代建筑书写史 |
一.游牧与插件:建筑电讯派的纸上建筑 |
二.机器与结构:高技术主义建筑设计 |
三.“分延”与“差异”:解构主义建筑艺术 |
四.“非线”与“生态”:参数化建筑艺术 |
第二节 “AA人”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性实验 |
一.叙事与空间:屈米的理论与实验 |
(一)叙事与时间 |
(二)叙事与空间 |
二.乐思与空间:里伯斯金的理论与实验 |
(一)音乐体验 |
(二)符号语言中的建筑与音乐 |
三.建筑与电影:舒宁的理论与实验 |
(一)实验与理论建构 |
(二)相关课题教学案例 |
四.绘画与现实:哈迪德的理念与建筑艺术 |
(一)构成主义绘画 |
(二)碎片与建筑实验 |
(三)流体与建筑艺术的世界 |
五.建筑师与哲匠:库哈斯的多元面貌 |
(一)“反引力”:作为建筑师 |
(二)三本书:作为理论家与批评家 |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课程体系与工作单位——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结构 |
第一节 AA学院的课程体系 |
一.AA学院基础课程 |
(一)预科课程 |
(二)一年级课程 |
二.AA学院核心课程 |
(一)中级学院课程 |
(二)专业学院课程 |
三.AA学院研究生课程 |
(一)硕士课程 |
(二)博士课程 |
四.AA学院公共课程 |
(一)媒体研究课程 |
(二)历史与理论研究课程 |
(三)技术课程 |
五.相关教学项目与课程活动 |
(一)海外游学 |
(二)讲座 |
(三)评图 |
(四)作业发布与展示 |
第二节 AA学院的教学结构 |
一.关于教学结构的几种模式 |
二.工作单元与课程设置 |
(一)学年模式与课程群 |
(二)工作室模式与工作单元的选择 |
(三)主题性模式与工作单元的内容 |
(四)教学主题与作业二次设计 |
三.双轨制课程结构 |
第三节 AA学院课程教学的比较研究 |
一.思路拓展阶段 |
二.专业知识建立阶段 |
三.意识的提升阶段 |
四.领域前沿与学科发展 |
五.理论与技术支持 |
(一)表现 |
(二)思维 |
(三)建造 |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预科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
一.教师层面:职业素质与工作方式 |
二.主题的基本策略 |
(一)身体与空间 |
(二)城市与景观 |
(三)衍生与延伸 |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
一.学生层面:个性因素与寻找切入点 |
二.案例分析 |
(一)2000年主题“空间与体验” |
(二)2002年主题“外来文化研究” |
(三)2008年主题“剖析环境” |
(四)2009年主题“模糊边界” |
(五)2010年主题“比例、场景和身体” |
(六)2011年主题“观察、想象与转化” |
(七)2015年主题“瞄准现场” |
(八)2016年主题“文本与片段” |
(九)2017年主题“材料的趣味” |
(十)2018年主题“精确切割和误差范围” |
第三节 预科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
一.资源素材的广泛性与奇特性 |
二.概念图式的隐喻性与观念性 |
三.实验展开的游戏性与多解性 |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一年级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
一.教师层面:建筑师与学者 |
二.主题设定的基本策略 |
(一)意义与趣味 |
(二)案例与学理 |
(三)考察与体验 |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
一.学生层面:专业因素与学习兴趣 |
二.案例分析 |
(一)2000年主题“身体与重力” |
(二)2002年主题“环境与身体” |
(三)2008年主题“泰晤士河” |
(四)2009年主题“比例与模型” |
(五)2010年主题“对立与交叉” |
(六)2011年主题“设计方法与写作” |
(七)2015年主题“居住世界”、“女神与复仇者”、“体验当下” |
(八)2016年主题“栖息地、城市与城市呈现、空间组织、反项目、形式及其它” |
(九)2017年主题“比较:伦敦与美国城镇” |
(十)2018年主题“人、建筑、环境” |
第三节 一年级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
一.知识方法的多元化与反思性 |
二.叙事语言的意象性与戏谑性 |
三.设计方案的功能性与形式化 |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表现形式与视觉图式——AA学院基础课程的作业手法研究 |
第一节 主题表现与现当代艺术 |
一.解读:现当代艺术的表现特征 |
二.实验:当代艺术与现当代建筑 |
三.挪用:作业手法与现当代艺术 |
(一)装置艺术 |
(二)身体与行为艺术 |
(三)影像艺术 |
(四)数字媒体艺术 |
(五)概念艺术 |
第二节 图式与视觉表现 |
一.库克《绘画:建筑的原动力》 |
二.非制图与非建筑画 |
三.综合媒介与拼贴图像 |
第三节 模型与空间体验 |
一.模型制作:概念与意象表现 |
二.空间建造:体验与1:1建造 |
三.数媒表现:虚拟——无限幻境 |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一.研究思路与脉络总结:现象到本质 |
二.研究与分析方法总结:经验与解释 |
三.研究主要发现与成果:特质与同构 |
四.对设计教育基础课程的建议 |
五.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与影响力 |
附录一 AA学院基础课程1999-2018学生作业原始资料 |
附录二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微课题研学模式的理论架构 |
第一节 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相关理论 |
一、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定义 |
二、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理论基础 |
三、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主要内容 |
四、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标准 |
五、国内PBL研究现状 |
六、国内PBL实践现状 |
第二节 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节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 |
第二章 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和基本特征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二、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微课题研学的目标 |
一、微课题研学总目标 |
二、小学微课题研学的分段目标 |
第三节 微课题的选定和分类 |
一、微课题的选定 |
二、微课题的分类 |
第四节 微课题研学的基本要素和评价方案 |
一、微课题研学的基本要素 |
二、微课题研学评价方案 |
第三章 微课题研学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实践开展过程 |
一、《古诗词三首》微课题研学活动设计 |
二、《古诗词三首》微课题研学内容概况 |
三、学生合作研学自评概况 |
第二节 学生的反馈 |
一、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可行性 |
二、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实效 |
三、微课题研学模式的优化 |
第三节 反思与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附表 |
附表1: 研学成果评价表 |
附表2: 学生合作研学自评表 |
附表3: 学生研究能力评价表 |
附表4: 学生创新能力评价表 |
附表5: 小组微课题研学表 |
附表6: 研学成员工作记录表 |
附表7: 微课题研学报告表 |
附表8: 小组微课题研学汇报表 |
二、微课题研学活动调查问卷 |
致谢 |
(5)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石河子高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
三、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章 教学实践研究 |
一、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的实践类型 |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
三、研究性学习在“知识发现型”学科内容中的应用实践 |
四、研究性学习在“问题探讨型”学科内容中的应用实践 |
五、研究性学习在“实验探究型”学科内容中的应用实践 |
六、研究性学习在“社会实践型”学科内容中的应用实践 |
第五章 调查结果分析 |
一、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学生问卷调查 |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教师问卷调查 |
三、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家长问卷调查 |
四、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应用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
第六章 问题和策略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改善策略 |
第七章 不足和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陇东地区普通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 ——以庆阳市陇东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
1.1.2 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
1.1.3 陇东地区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3.1 陇东地区 |
1.3.2 研究性学习 |
1.3.3 历史研究性学习 |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历史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必要性及主要特点 |
2.1 历史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必要性 |
2.1.1 人文素质与公民教育的必然选择 |
2.1.2 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的要求 |
2.1.3 实践体验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的要求 |
2.2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
2.2.1 探究性 |
2.2.2 综合性 |
2.2.3 实践性 |
2.2.4 过程性 |
2.2.5 开放性 |
第三章 陇东地区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基本模式和主要内容 |
3.1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
3.1.1 撰写历史小论文 |
3.1.2 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
3.1.3 围绕研究课题组织讨论,开展辩论赛 |
3.1.4 创作历史剧本,编演小历史剧 |
3.2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
3.2.1 课内导学,提出问题 |
3.2.2 自主学习,课外探究 |
3.2.3 成果展示,交流总结 |
3.3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 |
3.3.1 中国史相关内容 |
3.3.2 世界史相关内容 |
3.3.3 地方史(陇东地区)相关内容 |
第四章 陇东中学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案例分析 |
4.1 陇东中学及其研究性学习概况 |
4.2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
4.2.1 具体实施步骤 |
4.2.2 获奖案例分析 |
4.3 学生学业评价方式 |
4.4 教学成效分析 |
第五章 对陇东地区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思考 |
5.1 当前陇东地区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
5.1.1 重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性 |
5.1.2 组织形式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 |
5.1.3 体现了陇东地区的地域特色 |
5.2 存在的问题 |
5.2.1 研究课题难度大 |
5.2.2 缺乏研究型的指导教师 |
5.3 对陇东等西北地区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建议 |
5.3.1 加强对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的开发 |
5.3.2 将历史研究性学习引入历史课堂 |
5.3.3 健全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课题教学法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师与学生主体能力的双激活 |
二、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提升 |
三、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双活跃 |
(8)基于微课题形式的小学生财商教育研究 ——以S区微课题大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1.1 财商及其财商教育的重要性 |
1.1.2 国内教育体系中小学生财商教育的匮乏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财商 |
1.2.2 财商教育 |
1.2.3 微课题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生微课题教学形式开展的重要性 |
2.1 微课题研究是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 |
2.2 微课题支撑财商教育多样性的开展 |
2.3 微课题研究符合新课程理念 |
第三章 财商微课题大赛课题报告分析 |
3.1 课题报告选题的确立 |
3.1.1 选题背景 |
3.1.2 选题出发点 |
3.2 课题团队组成 |
3.2.1 团队的人员组成 |
3.2.2 团队的力量支持 |
3.3 课题研究方法 |
3.3.1 课题研究方法占比分析 |
3.3.2 实践操作类课题内容分析 |
3.3.3 调查分析类课题内容分析 |
3.4 收获与思考 |
第四章 财商微课题开展的效果和问题的分析 |
4.1 满意度调查与访谈分析 |
4.1.1 财商大赛活动满意度评价 |
4.1.2 财商大赛能力与收获满意度评价 |
4.1.3 财商大赛活动任务达成满意度评价 |
4.1.4 财商大赛参与度满意情况评价 |
4.2 效果分析 |
4.2.1 学校与老师财商教育观点的转变 |
4.2.2 有效提升家长对财商教育重视 |
4.2.3 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 |
4.2.4 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
4.3 问题分析 |
4.3.1 财商微课题命题集中,创新性不够 |
4.3.2 老师占主导,学生主动性不强 |
4.3.3 对学生年龄实际情况考虑不足 |
4.3.4 课题报告格式缺乏规范性 |
4.3.5 微课题研究过程中外部支持力度不足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对策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满意度调查问卷(家长/老师) |
附录三满意度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四评分标准与规则 |
致谢 |
附件 |
(9)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教学策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性学习 |
二、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三、提高学生思维上的严谨性 |
四、做好研究性课题的细化工作 |
(一) 细化研究目标 |
(二) 反应变量上的确定与控制 |
(10)高校课题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探究——以《广告法规与管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题教学的核心理念 |
1. 以课题为载体, 改造课程教学 |
2. 以学生为主体, 重建教学关系 |
3. 以问题为导向, 培养创新思维 |
二、课题教学的实践探索 |
1. 合理地设计课题 |
2. 开放教学过程 |
3. 创新考核方法 |
三、课题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
1. 对教师的挑战 |
2. 学生的不适应 |
3. 对教学支持的需求 |
四、研究性课题教学模式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问题解决的初中数学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D]. 徐张帆.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教学探索[J]. 冯菲菲. 试题与研究, 2020(25)
- [3]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D]. 夏翔.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4]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D]. 田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5]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石河子高级中学为例[D]. 康馨. 石河子大学, 2019(12)
- [6]陇东地区普通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 ——以庆阳市陇东中学为例[D]. 魏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7]课题教学法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J]. 刘淑青. 德州学院学报, 2019(01)
- [8]基于微课题形式的小学生财商教育研究 ——以S区微课题大赛为例[D]. 孙存艳.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教学策略思考[J]. 谢辉. 人生十六七, 2017(29)
- [10]高校课题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探究——以《广告法规与管理》为例[J]. 徐卫华.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