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魏宇晴[1](2021)在《肺炎喘嗽的中医证型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肺炎喘嗽的中医证型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对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方法:本课题收集2020年01月至2021年01月就诊厦门市中医院儿科,符合儿童肺炎诊断标准,并符合中医肺炎喘嗽常证辨证分型标准的241例住院患儿,入院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肺功能检测(年龄3~5岁者,行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年龄6~14岁者,行肺通气功能检查),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各证型与肺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1)本研究所收集的241例病例中,男性患儿119例,占总人数的49.4%;女性患儿122例,占总人数的50.6%。男女性别比例为0.98:1。经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在各证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中所收集的241例患儿,年龄在3~5岁者150例,占总人数的62.2%;年龄在6~14岁者91例,占总人数的37.8%,小年龄组发病率较高。(3)5种证型的病程大致依次序延长,风寒闭肺证最短,肺脾气虚证最长,各证型的病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2、肺功能检查结果分析: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异常率为43.3%,肺通气功能检查异常率为79.1%,肺功能检查总异常率为56.8%,超过半数的肺炎儿童存在肺功能检查结果异常。3、证型分布情况:对本研究所收集的241例病例的中医证型进行统计,按其构成比大小依次排列,分别为:风热闭肺证150例,占总人数的62.2%;痰热闭肺证50例,占总人数的20.7%;风寒闭肺证34例,占总人数的14.1%;肺脾气虚证4例,占总人数的1.7%;阴虚肺热证3例,占总人数的1.2%。其中实证234例,占总人数的97.1%,虚证7例,占总人数的2.9%。不同年龄组均以风热闭肺证多见。4、中医证型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分析:(1)风寒闭肺证FVC、FEV1、FEV1/FV C、PEF、FEF25、FEF50、FEF75、MMEF均低于风热闭肺证,各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风寒闭肺证与痰热闭肺证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痰热闭肺证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MMEF均低于风热闭肺证,各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FVC、FEV1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中医证型与脉冲振荡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1)风寒闭肺证R5、R20、Fres均高于风热闭肺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风寒闭肺证与痰热闭肺证的R5、R20、Fre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痰热闭肺证R5、Fres均高于风热闭肺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20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推导出二者的主要差异在小气道阻力(R5-R20)。6、肺通气功能与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在气道阻力方面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指标上则呈现为负相关。(1)风寒闭肺证的大、小气道功能下降程度较风热闭肺证明显,其大、小气道阻力均高于风热闭肺证;(2)风寒闭肺证与痰热闭肺证的大小气道功能下降程度相当,二者气道阻力无明显差异;(3)痰热闭肺证的小气道功能较风热闭肺证下降明显,其小气道阻力高于风热闭肺证。结论:1、本课题入组的肺炎喘嗽患儿以风热闭肺证为多见,其次是痰热闭肺证、风寒闭肺证,阴虚肺热证和肺脾气虚证较少。2、肺炎喘嗽各中医证型的肺功能指标存在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肺功能检测可以为儿童肺炎喘嗽的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长聪[2](2021)在《益生菌干预治疗儿童腹泻有效性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尽管全球在降低儿童死亡率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腹泻仍然是对儿童健康的严重威胁,尤其是对于5岁以下儿童。益生菌可以用来预防和改善腹泻发生的严重程度,对腹泻具有积极作用,但国内外尚无研究报道益生菌干预对18岁以下腹泻患儿的治疗作用的meta分析。本研究通过检索收集益生菌干预和腹泻患儿的腹泻指标,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益生菌干预在腹泻患儿中的作用进行系统评估,为临床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在Pub Med、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电子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电子数据库中,按照PICOS原则和纳入排除标准同时检索,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摘取,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R software version 3.6.2“meta”包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连续性结果变量用标准均值差(SMD)和95%置信区间(CI)评价,二分类结果用风险比(RR)和95%CI描述。当原始文献中没有直接提供连续变量的标准差时,采用Cochrane手册中提供的公式计算相应的标准差。用I2统计量评估统计学异质性,进行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用Egger检验识别可能的发表偏倚,并利用亚组分析探究潜在的异质性。结果:本研究检索到中文文献1583篇,其中万方数据库465篇,知网数据库13篇,维普数据库13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092篇;检索到英文文献14704篇,pubmed数据库7116篇,web of science数据库6018篇,Cochrane数据库1570篇。去除重复文献并对文献的题目和摘要进行阅读,并对其中293中文文献和170篇英文文献进行全文阅读。本研究最终纳入了符合标准的文献140篇,其中中文文献87篇,英文文献53篇,其中研究指标包括腹泻持续时间、呕吐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第三天腹泻次数、干预后腹泻次数、第三天腹泻频率和干预后腹泻频率等7项。本研究根据GRADE系统的标准要求,经过评估认为所有的结局指标均应当考虑降低至少一个质量等级,因此所有结果的证据等级均为中等质量。以I2为检验指标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除第三天腹泻频率结局指标外,其余指标均具有高异质性的特征。分别有113篇、38篇和57篇文章研究腹泻持续时间和呕吐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益生菌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腹泻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SMD=-1.456(-1.640,-1.273)]、呕吐持续时间[SMD=-1.142(-1.436,-0.848)]和发热持续时间[SMD=-1.485(-1.771,-1.199)]。此外,研究第三天腹泻次数的文章和干预后腹泻次数的文章分别有23篇和29篇,综合分析的结果同样表明,益生菌干预对于改善腹泻患儿的第三天腹泻次数[SMD=-0.373(-0.617,-0.128)]和干预后腹泻次数[SMD=-1.014(-1.376,-0.653)]也有积极有益的作用。本研究同时分析了益生菌干预对第三天腹泻频率和干预后腹泻频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益生菌干预还可以降低腹泻患儿在第三天和干预后腹泻发生率,益生菌组第3天的腹泻发生率为34.67%(1378/4001),安慰剂或无效治疗对照组为58.22%(2224/3820)[RR=0.597(0.569,0.627)]。益生菌组干预后的腹泻发生率为29.38%(718/2444),而安慰剂或无效治疗对照组为46.33%(1067/2303)[RR=0.651(0.582,0.729)]。结论:1.益生菌干预可能可以有效缩短腹泻儿童的腹泻持续时间,且对不同类型的腹泻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益生菌干预还可能缓解腹泻儿童的其他常见症状,缩短腹泻患儿的呕吐持续时间和发热持续时间,还可以降低干预第三天和干预后的腹泻发生风险;3.与非轮状病毒腹泻相比,益生菌对于治疗轮状病毒腹泻可能具有更好的效果;4.联合使用多种益生菌可能会对腹泻儿童产生更好的治疗作用。
赵洪刚[3](2021)在《药膳在儿科迁延性腹泻中的应用现状与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调研药膳在儿科迁延性腹泻病中的应用情况,进而研究药膳的应用现状,同时观察药膳在儿科迁延性腹泻病中的临床疗效,从而更好的在临床中推广药膳。第一部分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由调查者和3名专家组老师设计药膳应用于小儿迁延性腹泻情况调查表,通过对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迁延性腹泻及既往有迁延性腹泻病史患儿家长310例进行独立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药膳应用现状。结果:1.一般情况:310名患儿父母年龄在26-30岁占比31%,31-35岁占比27%,36-40岁占比40%,40岁以上占比2%,310名患儿年龄0-1岁占比7%,1-3岁占比18%,3-7岁占比46%,7-13岁占比29%。2.就诊情况:310名患儿月生病1-3天占比80%,月生病4-6天占比11%,月生病7-9天占比4%,月生病10-12天占比5%。年就诊1-10次占比93%,年就诊11-20次占比4%,年就诊21-30次占比3%。每年因腹泻就诊1-5次占比93%,6-10次占比6%,11-15次占比1%,16次以上占比0%。年医疗费用500-2000元占比70%,2000-5000元占比30%,5000-9000元接近为0。输液/服用抗生素天数0-7天占比77%,8-14天占比19%,15-21天占比1%,22天以上占比3%。3.服药配合度:310名患儿服药不配合占比53%,商议下配合占比42%,完全配合占比5%。4.对药膳的认知情况:310名家长对于健康与饮食关系认为非常密切占比75%,密切占比25%,认为关系不大占比为0。对药膳比较了解占比14%,不甚了解占比78%,一无所知占比8%。家长认为药膳无明显功效占比10%,疗效显着占比18%,没试过愿意尝试占比72%。5.药膳应用情况:310名家长有药膳习惯占比8%,无药膳习惯占比92%。食用药膳每月0次占比73%,1-3次占比21%,4-6次占比6%6.就诊意愿情况:310名家长生病之初首选中医治疗占比43%,西医治疗占比22%,中西医结合治疗占比35%。如果疗效相等情况下选择药膳占比52%,中药汤剂占比14%,中成药占比31%,西药占比3%,选择输液占比为0。7.自学药膳情况:310名家长非常愿意在医师指导下自学药膳占比14%,愿意在医师指导下自学药膳占比86%。8.药膳接受程度:310名家长能够接受药膳价格每月800元以下占比64%,接受800-1000元占比36%。药膳实际花费0元/月占比75%,0-200元占比20%,200-500元占比5%。药膳食品类型选择粥食占比66%,菜肴占比28%,糖点占比4%,饮料2%。第二部分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严格按照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迁延性腹泻辨证为脾虚型患儿,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患儿,选取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80名迁延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常规治疗组和药膳治疗组,每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必要时配合口服补液盐治疗,药膳治疗组在其基础上予药膳治疗。对比两组证候积分、临床有效率、单一症状、止泻时间等情况。结果:1.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常规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17.40±3.795分,治疗后4.45±4.935分,药膳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17.40±4.266分,治疗后1.70±2.937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说明药膳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常规组。3.两组治疗后单一症状分析,腹痛积分:常规组0.65±0.736,药膳组0.25±0.439;腹部胀满积分:常规组0.50±0.679,药膳组0.20±0.405;食欲不振积分:常规组0.20±0.516,药膳组0.05±0.221;嗳气吞酸积分:常规组0.25±0.439,药膳组0.10±0.304;神疲乏力积分:常规组0.20±0.405,药膳组0.05±0.221;夜卧不宁积分:常规组0.10±0.304,药膳组0.10±0.304;脱水积分:常规组0.10±0.304,药膳组0.10±0.304。在改善腹痛、腹部胀满、神疲乏力、脱水症状方面,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平均止泻时间:常规组6.15±2.869天,药膳组3.10±1.661天,经比较具有统计差异(P<0.05),药膳组优于常规治疗组。5.临床总有效率:常规组90%对比药膳组1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药膳组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1)药膳应用情况不理想,主因认知度不足,宣讲不到位。医生应该诊疗过程中多介绍药膳,引导患者使用药膳,通过讲座及社交平台宣传药膳,增加患者认知度。(2)家长对药膳疗效持不确定态度,考虑与使用不规范有关,医生应多做科普工作,规范正确使用药膳的方法。(3)家长应用药膳意愿强烈,药膳应用前景广阔。医生应该积极使用药膳,从常见病推广使用。(4)家长应多学习药膳知识,正确使用药膳。(5)药膳组在改善整体中医证候积分、平均止泻时间、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组。(6)单一证候比较,药膳组在治疗大便性状疗效显着优于常规组,治疗大便次数、腹痛、腹部胀满、神疲乏力、脱水等症状,优于常规治疗组。在治疗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夜卧不安、食欲不振等症状两组疗效相近。
郭淳[4](2020)在《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评价中药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用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作用并探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通过开展体外抑菌试验及动物体内试验进行研究。一、体外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勒马回注射液作用于6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标准株及临床株在两种不同菌液浓度下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研究勒马回注射液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二、体内试验通过建立大鼠干酵母致发热模型、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小鼠氨水引咳模型、小鼠气管酚红排泄模型进行药效学试验,研究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大鼠肛温的影响、对小鼠耳肿胀度的影响、对小鼠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的影响、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明确勒马回注射液解热、抗炎、镇咳、祛痰的药效学作用。此外,对干酵母致发热模型大鼠及氨水引咳模型小鼠进行药效学研究的同时,应用ELISA技术,检测动物体内细胞因子表达:以大鼠血清IL-6、TNF-αα、IL-1β含量、下丘脑中PGE2含量为观察目标,以小鼠血清中IL-10含量为观察目标,探究勒马回注射液解热及镇咳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一、体外试验1.勒马回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标准株和临床株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281.25~562.5μg/ml,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281.25~1125μg/ml,且在1.0×104与1.0×105两种菌悬液浓度下,MIC值随菌悬液的浓度升高而升高;同时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与标准株测定的MIC值相差不大,二者结果相等或相差一个稀释度。2.勒马回注射液对于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未表现出明显抑菌效应。二、体内试验1.对大鼠干酵母致发热模型的影响(1)通过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能够成功复制大鼠发热模型,其热势存在典型的体温下降期、体温上升期、体温高峰平台期,于造模后7h达到最高升温幅度。造模后每小时测定大鼠肛温,观测共10小时的体温变化。在造模后第3h、第4h两个体温测定点,与模型组(雾化生理盐水)相比,勒马回注射液中剂量组体温差值显着降低(P<0.05),第4h的发热抑制率高达197.56%。但10小时体温反应指数(TRI10)较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2)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的血清中1L-1β、IL-6和TNF-α含量及下丘脑中PGE2含量检测后发现:①勒马回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1L-1β含量均低于模型组,有降低1L-1β含量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勒马回注射液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着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可降低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③勒马回注射液各剂量组大鼠下丘脑中PGE2含量较模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的影响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中,勒马回注射液高剂量组的耳肿胀度极显着低于模型组(雾化生理盐水,P<0.01),耳肿胀抑制率达29.35%;中、低剂量组的耳肿胀度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小鼠氨水引咳模型的影响(1)在减少咳嗽次数方面:①勒马回注射液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小鼠咳嗽次数均少于模型组一(雾化生理盐水),高、低剂量组对比模型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高、低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可显着减少氨水致咳小鼠咳嗽次数。②阳性药组(灌胃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小鼠咳嗽次数与模型组二(灌胃生理盐水)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勒马回注射液高、低剂量组的咳嗽次数高于阳性药组,药物活性分别为阳性药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的76.97%、77.27%,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低剂量的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在减少咳嗽次数上的效果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相当。(2)在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①模型组一与模型组二分别为雾化盐水及灌胃盐水给药,雾化盐水组较灌胃盐水组的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二者差异显着(P<0.01);阳性药组(灌胃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与模型组二(灌胃生理盐水)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但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雾化吸入方式本身具有良好的镇咳作用。②勒马回注射液高剂量组小鼠的咳嗽潜伏期与模型组一(雾化生理盐水)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阳性药组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药物活性达阳性药的137.72%。表明高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在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优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③勒马回注射液中、低剂量组小鼠咳嗽潜伏期与阳性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药物活性分别为阳性药的101.77%、96.94%。表明中、低剂量的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的镇咳效果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相当。(3)IL-10含量测定:勒马回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IL-10含量均较模型组一(雾化生理盐水)显着增加(P<0.01,P<0.05,P<0.01),较阳性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剂量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中、低剂量的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均可显着增加氨水致咳小鼠血清中IL-10的表达。4.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模型的影响勒马回注射液高、中剂量组的小鼠酚红排泄量均较模型组显着(P<0.05、P<0.01)升高,较阳性药组(雾化氨溴索注射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勒马回注射液低剂量组的小鼠酚红排泄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高、中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祛痰效果。结论:1.勒马回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标准株和临床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抑菌作用受细菌接种量影响。勒马回注射液对于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无明显抑制作用。2.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一定解热作用,其解热效果可能与降低发热大鼠血清中IL-6、TNF-α水平有关。3.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减轻急性炎症反应。4.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显着镇咳作用,在减少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均有较好疗效,且高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的总体镇咳效果优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其镇咳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中IL-10水平有关。5.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能够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
韩冬阳[5](202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代谢组学的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并结合代谢组学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房,确诊并收治入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型)患儿共11例。正常儿童选自同期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保中心体检正常儿童共11例。记录并比较患儿在治疗前后主症及体征积分(发热、咳嗽、咯痰、气喘、肺部听诊)、次症积分(泛吐痰涎、精神烦躁、面赤、口唇紫绀、便干、尿黄、鼻燥、唇红)、病证总积分、愈显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治疗后及正常儿童血清使用液质联用分析建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代谢谱,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rincip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检测的矩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潜在的血清生物标记物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治疗前两组儿童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比较,P值均大于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主症及体征积分、次症积分、病症总积分及主症及体征单项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疗效评价发现在11例患儿中显效占90.90%,有效占9.10%,总有效率100%。3.经代谢组学PCA、OPLS-DA分析发现治疗后部分代谢物向正常儿童汇集,出现融合趋势;治疗后及正常儿童代谢产物与治疗前比较离散度较大。4.在正离子模式下:TA组较CK组有258个代谢物显着升高,486个代谢物降低;TB组与CK组比较存在189个代谢物显着升高,418个代谢物;TB组与TA组比较存在327个代谢物显着升高,345个代谢物。在负离子模式下:TA组较CK组有55个代谢物显着升高,223个代谢物降低;TB组与CK组比较存在131个代谢物显着升高,102个代谢物;TB组与TA组比较存在200个代谢物显着升高,42个代谢物降低。5.经初步筛选判断发现:PC(16:0/0:0)、PC(P-18:1(9Z)/0:0)、Lyso PC(18:0)、Lyso PC(20:4(5Z,8Z,11Z,14Z))等磷脂酰胆碱;SM(d18:1/22:1(13Z))、SM(d18:1/24:1(15Z))、SM(d18:0/18:1(11Z))等鞘磷脂;甘油三酯TG(14:0/15:0/20:5(5Z,8Z,11Z,14Z,17Z));Palmitic acid、Oleic acid等15种代谢物在正常儿童及患儿治疗前后间存在趋势差异。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缓解肺炎支原体肺炎主症、次症及体征,改善疾病总体情况,提高患儿生存质量。2.PCA、OPLS-DA分析发现治疗后代谢物向正常汇集呈聚拢趋势且治疗前后代谢物间离散度较大,说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导致人体代谢功能紊乱,本治疗方案可纠正其代谢功能。3.经代谢组学分析初步发现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能导致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及甘油三酯代谢异常,引起机体脂质代谢紊乱。
徐珊[6](2020)在《温运脾阳法治疗儿童脾虚泻的临床与代谢组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导师基于50载临床实践提出的温运脾阳法为主治疗儿童脾虚泻的学术观点的理论渊源;探讨儿童脾虚泻的发病特点和合并因素,挖掘导师治疗儿童脾虚泻的用药规律及评估临床疗效;分析儿童脾虚泻尿液和粪便的代谢轮廓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温运颗粒干预儿童脾虚泻产生的尿液和粪便代谢谱变化,为进一步阐述其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中医儿科温阳法和运脾法的理论基础、生理病理基础溯源和各家学说、发展源流的梳理,完成温阳法和运脾法的溯源;通过对儿童脾虚泻的辨治理论基础和辨证治疗研究现状的整理,总结温运脾阳法为主治疗儿童脾虚泻的理论内涵;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3种数据挖掘技术方法对脾虚泻门诊病例和处方进行归纳总结,挖掘出脾虚泻的发病特点和其它因素、导师治疗脾虚泻的核心方药及加减方药。本研究第二部分采集导师门诊的脾虚泻儿童尿液样本30例,另收集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HPLC-MS)技术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尿液样本,同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库比对鉴定潜在的差异性代谢物;分析脾虚泻儿童尿液差异性代谢物涉及的代谢通路及有效方药温运颗粒对其干预后涉及的代谢通路。本研究第三部分采集导师门诊的脾虚泻儿童粪便样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检测,同时对数据进行PCA和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库比对鉴定潜在的差异性代谢物;分析脾虚泻儿童粪便差异性代谢物涉及的代谢通路及有效方药温运颗粒对其干预后涉及的代谢通路。本研究第四部分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检验差异性代谢物对脾虚泻的诊断能力及对温运颗粒作用靶标的预测。结果:本研究第一部分第一节对中医儿科温阳法和运脾法溯源,认为温阳法基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而建立,儿科各家在病因认识与保健、辨证施治方面多有发挥;运脾之法是基于脾的功能特点而建立起来的。从历代医家对脾虚泻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治疗的认识来看,温阳法和运脾法治疗儿童脾虚泻同根于历代医家理论认识与实践。第二节研究结果认为儿童脾虚泻从病程来看大多属于现代医学的迁延性、慢性腹泻范畴;发病年龄以婴幼儿为主;男孩多于女孩;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有,以夏秋冬三季为多;脾虚泻儿童母乳喂养比例较低;感染因素、乳糖不耐受、食物过敏或不耐受、抗菌药物的使用、变态反应性疾病作为儿童脾虚泻的合并因素或既往因素间接提示儿童脾虚泻与肠道菌群可能存在关联。通过数据挖掘总结出导师治疗儿童脾虚泻的核心方:即在理中丸基础上化裁而得,命名为温运颗粒,药物组成有苍术、茯苓、炮姜、煨益智仁、炒麦芽、砂仁,体现温运脾阳之治疗大法,且温运颗粒疗效确切。本研究第二部分结果显示脾虚泻患儿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尿液差异性代谢产物共87个,其中UHPLC-MS正离子模式下33个,负离子模式下30个,GC-MS模式下24个。共涉及氨酰tRNA生物合成、D-谷氨酰胺与D-谷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丁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牛磺酸和低钙氨酸代谢共11条相关代谢通路的紊乱;脾虚泻儿童治疗前后的尿液差异性代谢物共涉及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柠檬酸循环(TCA循环)共3条代谢通路。本研究第三部分结果显示脾虚泻患儿与正常儿童之间的粪便差异性代谢产物共26个,涉及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嘧啶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氮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共9条相关代谢通路的紊乱,同时粪便中的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经温运颗粒治疗后粪便中的丁酸、异丁酸、异戊酸的含量增高。脾虚泻儿童治疗前后的粪便差异性代谢物涉及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以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2条代谢通路;同时温运颗粒能显着提高脾虚泻儿童肠道内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水平。本研究第四部分结果显示尿液中的顺乌头酸、粪便中的谷氨酰胺和胍基乙酸这3种差异性代谢物能较好地区分脾虚泻患儿与健康儿童以及温运颗粒治疗前后的代谢差异。结论:温运脾阳法为主治疗儿童脾虚泻这一学术观点根于理论、立于实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脾虚泻引起了儿童机体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以及肠道菌群代谢紊乱,推测肠黏膜的损伤和修复障碍、肠道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是导致脾虚泻的重要发病机制。温运颗粒可能通过调节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代谢改善肠黏膜代谢能量供给、促进黏膜修复以及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内环境而发挥止泻功效。尿液中的顺乌头酸、粪便中的谷氨酰胺和胍基乙酸这3种差异性代谢物可能有助于脾虚泻的诊断及温运颗粒的作用靶标推测。本文研究分析了脾虚泻儿童尿液、粪便差异性代谢物,建立了基于尿液、粪便潜在生物标志物表达差异的特征谱库,基于代谢组学揭示了温运颗粒治疗小儿脾虚泻的科学内涵。
罗晓琼[7](2019)在《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肺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治疗以抗感染为主,然而,抗生素耐药已经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全球现象。中医药在诸多疾病的治疗中体现了简、便、廉、效的优势和特色,培土生金法是中医肺脾同治的常用治疗原则。本研究首先通过Meta分析来探讨培土生金法在临床治疗肺炎患者的运用情况;其次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探索培土生金法指导下的中药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最后通过观察性研究来分析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同时为临床医生制定和优化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内容摘要如下:(一)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Meta分析目的:运用循证医学中的Meta分析研究方法,系统评价培土生金法在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培土生金法运用于耐药菌肺炎奠定基础。方法:1.制定文献的检索词、检索策略、文献的纳排标准。2.在国内外生物医学类数据库中,全面搜索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加用体现中医培土生金法的中药治疗。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CBM等。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4.应用Rev Man 5.3软件,对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脱机时间等结局指标进行数据合并分析。5.计数资料用风险比(RR)来分析,连续变量资料用标准均数差(SMD)来分析,两者均以95%CI表示。结果:1.有效率:共23篇研究文献对有效率进行了报道,总病例数2142例,试验组1086例,对照组1056例,结果显示中医培土生金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5篇文献进行了中医证候积分分析,总例数404例,试验组203例,对照组201例。结果显示中医培土生金法中药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PCT:6篇文献对PCT进行了观察,总例数554例,试验组278例,对照组276例。数据合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PCT指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CRP:4篇文献对CRP进行了分析,总例数350例,试验组175例,对照组175例。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患者CRP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5.CPIS评分:2篇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病例数14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71例。合并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CPIS评分方面具有优势。6.脱机时间:2篇文献分析了脱机时间,总病例数18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91例。结果显示试验组在缩短脱机时间方面也具有优势。7.安全性:6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试验组77例次,对照组130例次。结果显示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说明加用中药在改善常规治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可能具有优势。结论: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肺炎肺脾气虚证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提高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PCT、CRP、CPIS评分,缩短脱机时间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且可能减少西医抗感染治疗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二)中医培土生金法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中药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疗效,为耐药菌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耐药菌肺炎患者64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试验组加用培土生金法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100ml tid po,疗程14天。观察各组的中医症状评分、CPIS评分、血常规、CRP、PCT、免疫指标、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基线指标和疗效性指标的差异。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生命体征、证候积分、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中医证候疗效:两组分级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明显降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改善咳嗽、咯痰、食少纳呆、体倦乏力、胃脘胀满、腹胀、少气懒言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发热、气短、自汗等方面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CPIS积分治疗后两组均有所降低,试验组未显示出明显优势。(4)炎性指标:WBC、N、CRP、PCT等炎性指标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未显示出明显差异。(5)免疫指标:试验组在改善CD4+、Ig M方面优于对照组,其他免疫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6)血气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 O2均明显改善,治疗7天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14天,两组无明显差异。3.安全性比较: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呼吸、血压和肝肾功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培土生金法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能改善耐药菌肺炎患者的咳嗽、咯痰、食少纳呆、体倦乏力、腹胀、少气懒言等临床症状,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三)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观察性研究目的:观察和分析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的分布和构成比情况,以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肺炎诊断并进行了痰培养和常规药敏试验的患者,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痰培养结果以及抗生素治疗方案等数据,并录入Epidata软件进行管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比较。结果:1.一般资料:共纳入148例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以中老年为主,平均年龄(59.8±16.5岁)。2.合并疾病:合并其他疾病者占84.5%,合并两种及以上疾病者超过50%,以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合并疾病为主。3.炎性指标:WBC异常的比例仅34.46%,异常率从低到高依次为:WBC<N<PCT<N%<CRP,CRP异常的比例最高(62.84%)。4.血气分析:结果表明以氧分压降低为主。5.病原菌分布:结果显示病原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G-菌为主,最常见的几种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5.3%)、肺炎克雷伯菌(15.4%)、鲍曼不动杆菌(14.8%)、流感嗜血菌(7.4%)、大肠埃希菌(5.6%)。6.耐药性:(1)在头孢类抗生素中,几种主要病原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菌均较高,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达到88.9%,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性相对较低。(2)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较高,主要以大肠埃希菌(77.8%)和鲍曼不动杆菌(58.3%)为主。(3)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58.3%和36%,对厄他培南暂未发现耐药菌株。(4)几种病原菌对哌拉西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相对较低。(5)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也较好。7.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年龄和是否使用侵入性操作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的患者发生住院天数>10天的风险是年龄<60岁患者的3.116倍,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是没有侵入性操作的9.553倍。血红蛋白和白蛋白与住院时间也存在相关性,呈负相关。结论:肺炎患者不一定有血象升高,各炎性指标中,CRP异常率最高,可见其敏感性较高。导致肺炎的病原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G-菌为主,最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菌、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提示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酶抑制剂、厄他培南、替加环素等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病情优先选用以上抗生素。住院时间与患者的年龄、是否有侵入性操作、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具有相关性。
侯玉[8](2019)在《咳嗽证治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针对学术界有关咳嗽辨证论治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诸如:一些行业标准和教材有关咳嗽证型论治的差异、不同行业标准的咳嗽分类标准不一致、一些行业标准与临床丰富的咳嗽证型相脱节等,拟通过对咳嗽当代国标、中西医各类标准或指南、教材、临床报道、古代医籍等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修订咳嗽辨证论治标准,丰富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方法(1)对我国现行涉及咳嗽的4类标准开展研究: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包括:疾病国标、证候国标、治法国标。2)中医药行业标准,包括: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医内科学教材、西医行业标准中的中医内容。3)中西医结合行业标准。4)西医咳嗽诊疗指南。(2)对2015年至2017年的3000篇临床文献的比较与研究,了解近年来临床咳嗽辨证论治的现状。(3)对历代代表性中医药古籍文献有关咳嗽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整理和研究。(4)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制定咳嗽常见证候的辨证论治标准。结果(1)对我国现行涉及咳嗽的4类标准研究发现:1)97版中医国标内容丰富而详实,但存在病证名分类不一致、疾病与证候术语分开、证候国标与治法国标所对应的证候不匹配、不同证候采用了类似的治法的问题。2)中医药行业标准存在的问题是一些标准内容前后不衔接,所纳入证候内容数量不足(在7~9个之间,合并后仅计15个),与国标56个证候有着很大的差距,难以对应临床复杂的常见证候。3)中西医结合标准与之前另两类标准比较,存在的问题仍是常见证候部分缺失、证候命名标准不一、一些病证的脏腑重点不在肺脏等问题。通过对以上标准的比较、汇总,可以获得相对完整的咳嗽常见证候。而这一研究结果,会优于各资料来源原有的标准,更具代表性和完整性。(2)对2015年至2017年的3000篇临床文献的比较与研究,发现临床文献所涉及咳嗽证候更加丰富,不但远远超出了若干中医药行业标准,还与以上所汇总的4类标准证候存在异同。综合临床报道,结合先前汇总的各类标准所涉证候,将相近者合并、重复者删除,获得95个证候。这较之以上行业标准,更贴近临床实际。(3)对历代代表性中医药文献有关咳嗽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整理和研究,选取了64本含有咳嗽专篇的代表性中医古籍作为咳嗽病证名的数据来源,汇总两千年来有关咳嗽同病异证的主要证候与处方用药,并对出现频次高的中药及其性味功效、中药分类及其出现频次、针对不同病症咳嗽治疗中药的频次等予以刻画。(4)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调整并制定了92个咳嗽常见证候的辨证论治标准。该标准荟萃了以上3个文献源的辨证论治学术内容,引用了建国以来有关辨证论治研究的学术成果,为临床咳嗽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支持。结论通过对比研究,较为完整地继承了中医药行业对咳嗽辨证论治的经验和理论,有关理论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时代;同时,也准确揭示了既往一些标准和文献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咳嗽辨证论治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在充分吸收各类资料长处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辨证论治标准制定理论,制定了较为完备、实用的咳嗽辨证论治标准。本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说,即通过对咳嗽当代国标、中西医各类标准或指南、教材、临床报道等开展理论研究,进而对古医籍有关咳嗽相关文献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常见证候及其理法方药,对比和分析以上所有涉及咳嗽证候的异同,以及有关咳嗽的诊疗,将有助于制定符合临床实际、内容丰富且可行的咳嗽辨证论治标准方案,丰富相关中医基础理论。
李娜[9](2019)在《祛湿通络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湿热闭肺证)的临床研究及对RAW264.7细胞IL-10、TNF-α等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湿热闭肺证的临床特征,观察祛湿通络法对其临床疗效;研究祛湿通络方对肺炎支原体(MP)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IL-10、TNF-α、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炎症干预机制。方法:1.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在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RMPP(湿热闭肺证)住院患儿102例,对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2.祛湿通络方含药血清的制备: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阿奇霉素组各8只。空白对照组以0.9%生理盐水2m L/d;中药低剂量组以祛湿通络方9.20g/(kg·d);中药中剂量组以祛湿通络方18.40g/(kg·d);中药高剂量组以祛湿通络方36.80g/(kg·d);阿奇霉素组以阿奇霉素颗粒溶液0.0645g/(kg·d),各组均连续给药7d。3.MP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分别加入MP菌液100μL,空白对照组加入100μL DMEM完全培养液,置于培养箱中培养2h。4.祛湿通络方对MP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干预作用: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阿奇霉素组分别给予10%含药血清100μL,采用MTT法检测RAW264.7细胞的存活率,采用ELISA法检测IL-10、TNF-α、IL-6的表达水平。5.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祛湿通络方中单味中药水煎剂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1.临床资料特点:(1)102例RMPP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17:1(P>0.05);平均年龄是6.75±3.06岁;平均病程是15.39±5.26d。(2)胸部CT:单侧肺脏受累者72例(70.59%),双侧肺脏受累者30例(29.41%);单侧受累影象中,右肺受累者50例(69.44%),左肺受累者22例(30.56%)。(3)合并病原感染:单一MP感染者69例(67.65%),合并其他病原感染者33例(32.35%);MP仅合并细菌感染者19例(57.58%),MP仅合并病毒感染者10例(30.30%),MP同时合并细菌和病毒感染者4例(12.12%);合并细菌感染者中,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居多(60.87%),合并病毒感染者中,以合并RSV感染者居多(28.57%)。(4)出现合并症者70例(68.62%),以合并肺不张者居多(71.43%)。(5)多重性线性回归分析,CRP、LDH、D-Dimer、混合感染、合并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治疗比较:(1)在疾病总体疗效、中医证候总体疗效评价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在改善发热、咳嗽、咯痰及CRP、D-Dimer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3)在糖皮质激素和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上对照组显着高于治疗组(P<0.05)。(4)平均住院时长13.16±3.47d,治疗组显着短于优于对照组(P<0.05)。3.MTT法检测MP诱导的RAW264.7细胞存活率:MP可显着诱导RAW264.7细胞的增殖分化(P<0.05),各给药组均可抑制MP诱导的RAW264.7细胞增殖(P<0.05),阿奇霉素组对细胞增殖的保护作用最优,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呈现浓度依赖性。4.祛湿通络方对MP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IL-10、TNF-α、IL-6表达的分析:MP诱导的RAW264.7细胞IL-10、TNF-α、IL-6的分泌均显着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对IL-10、TNF-α、IL-6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作用(P<0.05),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呈现剂量依赖性。5.祛湿通络方中单味中药水煎剂对MP的MIC检测:黄芩、茵陈、黄连、虎杖、芦根、藿香、石菖蒲的MIC50依次是0.97、3.9、7.81、7.81、31.25、62.5、62.5(mg/m L);MIC90依次是1.95、62.5、15.62、62.5、125、125、125(mg/m L)。结论:1.CRP、LDH、D-Dimer、混合感染、合并症是RMPP的独立相关因素。2.祛湿通络法对改善发热、咳嗽、咯痰症状和调节炎症反应、微循环障碍方面具有积极作用。3.祛湿通络方对MP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极化增殖具有保护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4.祛湿通络方对IL-10、IL-6、TNF-α的高表达均具有下调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祛湿通络方可抑制RAW264.7细胞向M1型和M2型极化,提示其可能在维持M1/M2动态平衡中发挥调节作用。5.祛湿通络方中黄芩、茵陈、黄连、虎杖、芦根、藿香、石菖蒲7味中药对MP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黄芩抑菌能力最优。
李健[10](2012)在《中药加神灯透皮佐治小儿迁延性肺炎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中药加神灯透皮治疗与单纯常规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的疗效比较,观察中药加神灯透皮佐治小儿迁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以利于临床推广。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60例,采用随机分组形式,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五天一疗程,一般观察2-3个疗程。治疗组:常规治疗+中药加神灯透皮治疗,中药药物组成:蛤蚧一对、丹参、桃仁、大黄、刘寄奴、白芥子、冰片按一定比例,将上药研磨成细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外敷于背部肩胛间区或肺部听诊湿罗音密集处或者辅助检查如影像学检查阴影明显处,外用神灯即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照射(型号:龙泉牌LQ2008AH,立式单头TDP灯,电源220V,功率280W,频率50-60HZ,贵阳龙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0.5~3岁每次10-15min,4~6岁每次15-20min,7~14岁每次15-25min,每日1次。5天为1疗程。可观察2-3个疗程。结果: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83.3%,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为96.7%,经过统计学分析后,两组对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于小儿迁延性肺炎病程长,病情迁延,肺部炎症吸收慢的特点,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中医特色外治(中药透皮)与现代仪器(神灯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有机结合,加快肺部啰音吸收,在改善症状,缩短疗程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本课题研究为临床提供了简洁、高效、安全的新型疗法,丰富及扩展了小儿迁移性肺炎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肺炎喘嗽的中医证型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肺炎喘嗽的认识 |
1.1 对病名的认识 |
1.2 对病因的认识 |
1.3 对病机的认识 |
1.4 肺炎喘嗽的辨证分型 |
1.5 肺炎喘嗽的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儿童肺炎的认识 |
2.1 概念及流行病学 |
2.2 儿童肺炎的危险因素 |
2.3 儿童肺炎的主要病理变化 |
2.4 儿童肺炎的治疗 |
3 肺功能检查在临床的应用 |
3.1 儿童肺炎的肺功能特点 |
4 肺系疾病的中医证型与肺功能的关系 |
临床研究 |
1 诊断标准 |
1.1 儿童肺炎的西医诊断标准 |
1.2 肺炎喘嗽常证辨证分型标准 |
2 病例选择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剔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例来源 |
3.2 样本量估算 |
3.3 观察方法 |
3.4 观察指标 |
3.5 肺功能检查的主要参数及判读标准 |
3.6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成果 |
4.1 一般资料分析及证型构成 |
4.2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课题设计思路 |
2 结果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肺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
2.3 中医证型分布 |
2.4 中医证型与肺通气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
2.5 中医证型与脉冲振荡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
2.6 中医证型与两种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
3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肺炎喘嗽的中医证型与肺功能的关系浅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益生菌干预治疗儿童腹泻有效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腹泻 |
1.1.1 临床表现与分类 |
1.1.2 流行病学特征 |
1.1.3 腹泻的治疗 |
1.2 益生菌 |
1.2.1 益生菌与肠道功能 |
1.2.2 益生菌的其他功能 |
1.3 立题依据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检索途径 |
2.2 检索策略 |
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3.1 纳入标准 |
2.3.2 排除标准 |
2.4 文献查阅与筛选 |
2.5 数据提取 |
2.6 文献质量评价 |
2.7 数据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文献基本特征 |
3.3 文献质量评价 |
3.4 异质性检验 |
3.5 合并效应量与森林图 |
3.6 发表偏倚和剪补法(Trim-and-fill) |
3.7 亚组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益生菌对机体的调控机制 |
4.2 益生菌干预对轮状病毒腹泻的治疗作用 |
4.3 多种益生菌菌株联合使用对儿童腹泻的治疗作用 |
4.4 益生菌补充剂的使用对儿童腹泻的治疗作用 |
4.5 益生菌干预时长对儿童腹泻的治疗作用 |
4.6 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性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药膳在儿科迁延性腹泻中的应用现状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药膳在儿科迁延性腹泻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药膳在儿科迁延性腹泻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药膳的古今应用浅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疗 |
一. 中医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
二. 中医药治疗进展 |
(一) 内治法 |
1 中药汤剂治疗 |
1.1 诊疗思路 |
1.1.1 辨疾病分期治疗 |
1.1.2 辨证分型治疗 |
1.1.3 其他诊治思路 |
1.2 对不同病原体的治疗 |
1.2.1 对病毒引起的ALRTI的治疗 |
1.2.2 对细菌引起的ALRTI的治疗 |
1.2.3 对支原体引起的ALRTI的治疗 |
1.3 对特殊发病人群的治疗 |
1.3.1 对老年人的治疗 |
1.3.2 对小儿的治疗 |
2 口服中成药治疗 |
3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
(二) 外治法 |
1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
2 中药外敷治疗 |
3 中药雾化治疗 |
4 经皮给药治疗 |
5 TDP仪照射治疗 |
6 推拿疗法 |
7 拔罐疗法 |
(三) 中医内外合治(综合治疗) |
(四) 重大传染病的防治 |
三.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试验一 勒马回注射液的体外抑菌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菌种 |
1.1.2 试验药物 |
1.1.3 培养基 |
1.1.4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1.5 主要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MIC的测定 |
1.2.2 药液制备 |
1.2.3 细菌的复活及纯化 |
1.2.4 细菌悬菌液的制备 |
1.2.5 操作步骤 |
1.2.6 结果判读 |
1.2.7 注意事项 |
2 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试验二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试验药物 |
1.1.3 试剂与主要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
1.2.1.1 动物分组 |
1.2.1.2 给药方法 |
1.2.1.3 酵母混悬液的制备 |
1.2.1.4 造模 |
1.2.1.5 体温测定 |
1.2.1.6 标本采集与检测 |
1.2.1.7 统计分析 |
1.2.2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的影响 |
1.2.2.1 动物分组 |
1.2.2.2 给药方法 |
1.2.2.3 造模及取材 |
1.2.2.4 检测指标 |
1.2.2.5 统计分析 |
1.2.3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浓氨水引咳小鼠模型的影响 |
1.2.3.1 引咳初筛与动物分组 |
1.2.3.2 给药方法 |
1.2.3.3 造模及取材 |
1.2.3.4 检测指标 |
1.2.3.5 统计分析 |
1.2.4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的影响 |
1.2.4.1 动物分组 |
1.2.4.2 给药方法 |
1.2.4.3 酚红标准曲线的绘制 |
1.2.4.4 造模及取材 |
1.2.4.5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
2.1.1 勒马回注射液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 |
2.1.2 勒马回注射液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体温反应指数的影响 |
2.1.3 勒马回注射液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发热抑制率的影响 |
2.1.4 勒马回注射液对发热大鼠血清中1L-1β、1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 |
2.1.5 勒马回注射液对发热大鼠下丘脑中PGE2含量的影响 |
2.2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的影响 |
2.3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浓氨水引咳小鼠模型的影响 |
2.3.1 勒马回注射液对氨水致小鼠咳嗽模型咳嗽次数及咳嗽潜伏期的影响 |
2.3.2 勒马回注射液对氨水致咳嗽小鼠血清中IL-10的影响 |
2.4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的影响 |
2.4.1 酚红的标准曲线 |
2.4.2 勒马回注射液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代谢组学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西医研究及代谢组学概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温运脾阳法治疗儿童脾虚泻的临床与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温运脾阳法为主治疗儿童脾虚泻学术内涵探讨 |
第一节 温阳学派与运脾学说溯源 |
1 温阳学派溯源 |
1.1 温阳法理论来源 |
1.2 小儿阳气与五脏的关系 |
1.3 儿科温阳学说各家观点 |
2 运脾学说溯源 |
2.1 运脾法理论基础 |
2.2 运脾法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
2.3 儿科运脾学说的发展源流 |
3 小儿脾虚泻的辨治理论基础 |
3.1 脾虚泻的病因病机 |
3.2 脾虚泻的治则治法 |
4 小儿脾虚泻的辨证治疗研究现状 |
4.1 治则 |
4.2 治法 |
第二节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导师治疗脾虚泻的临床经验 |
1 脾虚泻发病特点及导师用药规律研究 |
1.1 概述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结果 |
2 导师治疗脾虚泻的疗效分析 |
3 导师治疗脾虚泻的理论观点与临床经验总结 |
3.1 病机—脾阳不振为要 |
3.2 治法—温运脾阳为主 |
3.3 主方—温运颗粒加减 |
4 讨论 |
5 总结 |
第二部分 温运颗粒干预前后脾虚泻尿液代谢特征 |
1 引言 |
2 临床资料及样本收集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病例分组 |
2.7 样本采集方法 |
2.8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2.9 临床资料统计结果 |
3 UHPLC-MS尿液代谢研究 |
3.1 试验仪器和试剂 |
3.2 尿液样本处理 |
3.3 色谱和质谱分析条件 |
3.4 质量轴校准及方法学验证 |
3.5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3.6 结果 |
4 GC-MS尿液代谢研究 |
4.1 仪器和试剂 |
4.2 尿液样本处理 |
4.3 色谱和质谱分析条件 |
4.4 质量轴校准及方法学验证 |
4.5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4.6 结果 |
5 温运颗粒干预前脾虚泻尿液代谢通路分析 |
5.1 碳水化合物代谢 |
5.2 氨基酸代谢 |
5.3 谷胱甘肽代谢 |
5.4 肠道菌群相关 |
6 温运颗粒干预脾虚泻涉及的尿液代谢通路分析 |
7 结论 |
第三部分 温运颗粒干预前后脾虚泻粪便代谢特征 |
1 引言 |
2 GC-MS粪便代谢研究 |
2.1 试验仪器和试剂 |
2.2 粪便普筛样本前处理 |
2.3 粪便普筛色谱与质谱分析条件 |
2.4 检测粪便短链脂肪酸样本前处理 |
2.5 检测粪便短链脂肪酸色谱和质谱分析条件 |
2.6 质控标准 |
2.7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2.8 粪便普筛结果 |
2.9 粪便短链脂肪酸检测结果 |
3 总结 |
第四部分 脾虚泻的诊断模型及温运颗粒作用靶标预测 |
第五部分 结语 |
1 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Meta分析 |
1.1 目的 |
1.2 技术路线图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文献检索的范围及策略 |
1.5.1 检索数据库 |
1.5.2 检索词 |
1.5.3 检索时间及检索策略 |
1.6 数据收集与分析 |
1.7 结果 |
1.7.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
1.7.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1.7.3 Meta分析结果 |
1.8 讨论 |
1.8.1 Meta分析的意义与价值 |
1.8.2 本部分研究的选题思路 |
1.8.3 Meta分析结果的讨论 |
1.9 小结 |
第二章 中医培土生金法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2.1 课题来源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方案 |
2.3.1 技术路线图 |
2.3.2 研究设计 |
2.3.3 研究对象 |
2.3.4 治疗方案 |
2.3.5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点 |
2.3.6 疗效判定 |
2.3.7 不良反应的观察 |
2.3.8 质量控制 |
2.3.9 统计分析 |
2.3.10 伦理学原则 |
2.4 研究结果 |
2.4.1 研究完成情况 |
2.4.2 基线统计结果 |
2.4.3 疗效评价 |
2.4.4 安全性评价 |
2.5 讨论 |
2.5.1 培土生金法的历史渊源 |
2.5.2 培土生金法运用于耐药菌肺炎的理论依据 |
2.5.3 研究药物组方分析 |
2.5.4 现代药理研究 |
2.5.5 研究结果分析 |
2.5.6 导师治疗耐药菌肺炎的经验概要 |
2.6 小结 |
第三章 肺炎患者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观察性研究 |
3.1 课题来源 |
3.2 研究目的 |
3.3 技术路线图 |
3.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4.1 纳入标准 |
3.4.2 排除标准 |
3.4.3 研究方法 |
3.4.4 观察指标 |
3.4.5 统计方法 |
3.5 研究结果 |
3.5.1 一般资料 |
3.5.2 患者吸烟情况 |
3.5.3 合并疾病情况 |
3.5.4 炎性指标分析 |
3.5.5 血气分析情况 |
3.5.6 病原菌分布情况 |
3.5.7 病原菌药敏结果 |
3.5.8 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
3.5.9 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6 讨论 |
3.6.1 一般情况和合并疾病分析 |
3.6.2 实验室指标分析 |
3.6.3 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
3.6.4 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
3.7 小结 |
结论 |
创新性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正文部分) |
综述 肺炎患者细菌耐药概况及中医培土生金法研究进展 |
4.1 肺炎患者细菌耐药性概况 |
4.1.1 肺炎的流行病学现状 |
4.1.2 病原学研究现状 |
4.1.3 治疗进展 |
4.2 中医培土生金法研究进展 |
4.2.1 中医对肺炎的认识 |
4.2.2 中医病因病机 |
4.2.3 中医对肺炎的治疗情况 |
4.2.4 培土生金法的理论基础 |
4.2.5 培土生金法的临床运用 |
4.2.6 参苓白术散的研究进展 |
4.2.7 参苓白术散的药理学研究现状 |
4.2.8 中医药在细菌耐药方面的作用 |
参考文献(综述部分) |
附件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咳嗽证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专有名词英文缩写中英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中西医对咳嗽的认识及诊疗现状 |
1.1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及诊疗现状 |
1.2 西医对咳嗽的认识及诊疗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2 与咳嗽相关行业标准的现状与比较 |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2.1.1 疾病国标 |
2.1.2 证候国标 |
2.1.3 治法国标 |
2.2 中医药行业标准 |
2.2.1 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行标) |
2.2.2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2008会标) |
2.2.3 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1会标) |
2.2.4 中医内科学(2013教材) |
2.2.5 中西医结合行业标准(2016西医会标) |
2.2.6 不同行业标准的比较与分析 |
2.2.7 若干中医行业标准与国标比较 |
2.3 中西医结合标准 |
2.3.1 普通感冒 |
2.3.2 流行性感冒 |
2.3.3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
2.3.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
2.3.5 肺脓肿 |
2.3.6 肺结核 |
2.3.7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
2.3.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2.3.9 支气管扩张 |
2.3.10 肺心病 |
2.3.11 肺癌 |
2.3.12 对比与分析 |
2.4 西医咳嗽诊疗指南 |
2.4.1 咳嗽分类 |
2.4.2 不同类型咳嗽分类的变化 |
2.4.3 诊断程序 |
2.4.4 治疗方案 |
2.5 分析与建议 |
2.5.1 两个标准病种纳入异同的分析与建议 |
2.5.2 对于咳嗽相关标准制定的建议 |
3 当代临床咳嗽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3.1 当代临床咳嗽文献的现状 |
3.2 近年3000篇文献分析 |
3.3 相似疾病比较 |
3.4 报道所涉及西医疾病与其对应的中医证候 |
3.5 近年报道所涉病种与有关行业标准比较 |
3.6 近年报道所涉证候与有关行业标准比较 |
3.7 分析与建议 |
4 历代中医古籍中咳嗽及其论治理论的整理与分析 |
4.1 历代中医代表性文献有关咳嗽分类的研究 |
4.1.1 历代咳嗽名整理 |
4.1.2 历代咳嗽名分类 |
4.1.3 历代咳嗽名分析 |
4.1.4 分析与建议 |
4.2 历代中医咳嗽用药及其特点的研究 |
4.2.1 高频次中药及其性味功效 |
4.2.2 中药分类及其频次 |
4.2.3 古方用药按治法分类统计 |
4.2.4 古方用药按病证分类统计 |
4.3 分析与建议 |
5 咳嗽辨证论治方法的构建 |
5.1 辨病论治 |
5.1.1 咳嗽常见疾病的西医诊疗 |
5.1.2 咳嗽常见疾病的中医诊疗 |
5.1.3 分析与建议 |
5.2 辨证论治 |
5.2.1 咳嗽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
5.2.2 急性咳嗽 |
5.2.3 亚急性咳嗽 |
5.2.4 慢性咳嗽 |
5.3 对症治疗 |
5.3.1 西医对症治疗 |
5.3.2 中医对症治疗 |
5.4 分析与建议 |
5.4.1 辨病论治 |
5.4.2 辨证论治 |
5.4.3 对症治疗 |
6 讨论 |
6.1 现状与存在问题 |
6.2 相关国标和行业标准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 |
6.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6.2.2 中医药行业标准 |
6.2.3 中西医结合标准 |
6.2.4 西医咳嗽诊疗指南 |
6.3 临床报道与不同咳嗽标准存在的差异与比较分析 |
6.4 对古典文献检索与比对的结果 |
6.5 整理和完善咳嗽辨证论治标准的必要性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献综述(全文) 基于中医古籍文献的咳嗽证治理论研究 |
参考文献 |
二、已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全文) |
三、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摘要)及参加会议情况 |
(9)祛湿通络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湿热闭肺证)的临床研究及对RAW264.7细胞IL-10、TNF-α等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回顾性临床研究 |
1 临床试验设计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用药 |
2.2 研究分组 |
2.3 疗程 |
2.4 观察方法 |
2.5 观察项目 |
2.6 病原检查结果判断 |
2.7 疗效判定 |
3 数据统计分析 |
4 调查结果 |
4.1 一般资料比较 |
4.2 入组前临床资料 |
4.3 临床疗效比较 |
4.4 合用其他抗生素情况比较 |
4.5 两组患儿的其他治疗比较 |
4.6 两组住院时长比较 |
5 讨论 |
5.1 清热祛湿、化痰通络理论的提出 |
5.2 祛湿通络方的组方分析 |
5.3 祛湿通络方的药理研究 |
5.4 研究结果分析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祛湿通络方对MP诱导的RAW264.7细胞增殖的保护作用及对IL-10、TNF-α、IL-6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
1.2 培养基配制 |
1.3 实验动物 |
1.4 细胞株培养 |
1.5 MP复苏培养与浓度测定 |
1.5.1 复苏步骤 |
1.5.2 CCU浓度测定步骤 |
1.6 实验药物 |
1.7 中药含药血清的制备 |
2 观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
2.1 细胞存活率的检测(Trypan blue染色) |
2.2 细胞计数及铺板 |
2.3 给药 |
2.4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
2.5 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10、TNF-α、IL-6 的水平 |
2.6 祛湿通络方中单味药的MIC测定 |
2.7 生化鉴定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镜下观察MP形态 |
4.2 祛湿通络方对MP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形态学表现 |
4.3 MTT法检测MP诱导的RAW264.7 细胞的细胞增殖 |
4.4 祛湿通络方含药血清对MP诱导的RAW264.7 细胞IL-10 的表达 |
4.5 祛湿通络方含药血清对MP诱导的RAW264.7 细胞IL-6 的表达 |
4.6 祛湿通络方含药血清对MP诱导的RAW264.7 细胞TNF-α的表达 |
4.7 祛湿通络方单味中药的MIC测定 |
5 讨论 |
5.1 RMPP的发病机制 |
5.2 IL-10、TNF-α、IL-6是RMPP发病的关键炎症因子 |
5.3 祛湿通络方中各单味药水煎剂对MP的抑菌效果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与不足 |
第三部分 文献研究 |
一、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病名沿革 |
2 病因 |
3 病机 |
4 治则 |
5 证治分类 |
6 其他治法 |
二、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西医的研究进展 |
1 发病机制 |
2 RMPP的治疗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临床观察表 |
附录2 主要外文缩写与中文名词对照表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10)中药加神灯透皮佐治小儿迁延性肺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小儿迁延性肺炎概述 |
1.1 病因病机 |
1.1.1 中医方面 |
1.1.2 西医方面 |
1.2 治疗方法 |
1.2.1 内治方法 |
1.2.1.1 中医方面 |
1.2.1.2 西医方面 |
1.2.1.3 中西医结合方面 |
1.2.2 外治方法 |
1.2.3 内外治结合方法 |
2 贴敷疗法 |
2.1 概述 |
2.1.1 古代论述及沿革 |
2.1.2 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 |
2.2 透皮给药 |
3 电磁波治疗器 |
实验研究 |
1 临床研究 |
2 病案举例 |
讨论 |
1 立法依据 |
2 治法及方药分析 |
3 疗效分析 |
4 体会 |
5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肺炎喘嗽的中医证型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 魏宇晴.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益生菌干预治疗儿童腹泻有效性的meta分析[D]. 王长聪. 吉林大学, 2021(01)
- [3]药膳在儿科迁延性腹泻中的应用现状与临床研究[D]. 赵洪刚.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D]. 郭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代谢组学的疗效评价[D]. 韩冬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温运脾阳法治疗儿童脾虚泻的临床与代谢组学研究[D]. 徐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D]. 罗晓琼.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咳嗽证治理论研究[D]. 侯玉.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祛湿通络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湿热闭肺证)的临床研究及对RAW264.7细胞IL-10、TNF-α等表达的影响[D]. 李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10]中药加神灯透皮佐治小儿迁延性肺炎临床观察[D]. 李健.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