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品种间酶活性测定与分析

平菇品种间酶活性测定与分析

一、平菇品种间酶活性测定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罗盈依[1](2021)在《平菇富硒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富硒多糖饮品配方设计》文中提出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随着对食物中硒的作用及其机理深入研究,富硒食品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平菇富硒能力强,利用液体发酵技术,可以提取硒蛋白、硒多糖等有机硒,并可以作为保健饮品中的功效成分。本文筛选了适合富硒培养的平菇菌种并优化了液体发酵条件,并探究了富硒饮品配方组成,为开发富硒食品提供参考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平菇菌种筛选及其富硒液体发酵条件优化。设计6个亚硒酸钠梯度浓度的培养基,每隔24 h测量10个不同平菇菌种在各浓度下的菌落直径,计算直径日均增长量,结合感官评价,筛选最优富硒菌种,用于富硒液体发酵优化试验;以菌丝干重为指标,对影响富硒液体发酵结果的3个主要因素即亚硒酸钠质量浓度、p H值和摇床转速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红平菇P043在各浓度下长势最佳,8.0 mg/L浓度时菌落直径日均增长量最高达17.83 mm;富硒液体培养的最优条件为亚硒酸钠质量浓度7.5 mg/L,p H值7.0和转速200 r/min。(2)红平菇P043在最佳富硒液体发酵条件下的硒含量、总糖含量、硒多糖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富硒液体发酵的菌丝有机硒含量22.24 mg/kg和总糖含量88.60 g/100 g,富硒组显着高于无硒组(P<0.05);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并测得硒多糖含量5.36%;硒多糖的体外总抗氧化能力介于普通多糖和Vc之间,具有良好抗氧化能力。(3)硒多糖饮品配方优化。以P043富硒多糖冻干粉为主料,添加澄清剂、矫味剂和防腐剂辅料,设计主辅料配比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澄清度、硒多糖保留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的综合得分结合感官评价,得到最佳配方:固液比1:30,6%澄清剂,2%木糖醇,0.05%无水柠檬酸,0.3%山梨酸钾。经灌装灭菌得到10 m L/支成品,进行微生物限度和理化指标测定,符合食品国家标准,硒含量3.15μg/支。(4)红平菇P043适合富硒培养,具有良好的硒富集能力和多糖转化能力,在最佳富硒液体发酵条件下可最大程度获得抗氧化性优于普通菌丝的富硒产物,作为食品原材料进行加工。通过平菇硒多糖饮品配方优化,制得兼具硒和抗氧化能力的功能性富硒食品。

范雅文[2](2021)在《生物质炭食用菌栽培基质研究》文中认为生物质炭是一种含碳量丰富,孔隙度高,比表面积大的多功能材料,在食用菌栽培基质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食用菌是有机绿色食物,市场需求量大,绿色、无公害并且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是当前市场诉求,开发和研究生物质炭食用菌栽培基质逐渐受到关注。本论文以生物质炭作为添加剂研发了一种新型食用菌栽培基质,研究了不同生物质炭粒径和添加量对菌丝长速、子实体产量、基质酸碱度和保水率、胞外酶活性以及木质纤维素降解率的影响,探究了生物质炭食用菌栽培基质的最佳配方。研究结果可为食用菌栽培基质的改良提供新思路,为食用菌栽培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还有助于提升生物质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促进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研究结论如下:(1)经三轮实验,综合菌丝生长情况和出菇情况,表明添加生物质炭后可以加速菌丝的生长,椰壳生物质炭可作为添加生物质炭的种类,平菇“天达300”是生物质炭栽培基质的适宜菌种。(2)通过对平菇产量来分析,YX5、YZ20处理产出的平菇产量较高,YX10、YX15、YX20处理组的平菇总产量相差不大,YC20平菇产量最低。说明生物质炭的粒径差异可明显影响平菇出菇量。(3)通过基质保水率的分析,空白对照组的保水率都略低于生物质炭栽培基质各处理组的保水率,所以添加生物质炭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水效果。(4)通过对基质p H值的分析,空白组(CK)p H值整体呈下降趋势,生物质炭栽培基质的各处理组的p H值基本稳定。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生物质炭的处理组更能维持基质p H值的稳定,表明添加生物质炭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5)通过胞外酶活性和木质纤维素降解率分析,生物质炭的加入可加速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尤其通过漆酶活性分析可知,漆酶在木质素降解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经三轮实验,综合考虑平菇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基质保水率、p H值、酶活和木质纤维素降解率情况,生物质炭食用菌栽培基质的较好配比范围为中细粒径(1-4mm)生物质炭,添加量为15-20%,在此范围内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均有较大提高。

刘利娟[3](2020)在《野生平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评价》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的形态学鉴定、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测定、I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ITS鉴定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等多角度来确定3株菌株间的种属关系,为构建我国平菇菌株的种性特征信息库,丰富我国平菇种质资源库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种质评价,筛选出优质的平菇种质,为平菇杂交育种提供一些的材料。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与已知参比菌株的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3株野生平菇菌株形态不同,与生产参比菌株之间有一定的差异。2.采用拮抗、酯酶同工酶、ISSR及ITS序列分析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和3种生产参比菌株进行鉴定,拮抗测定结果表明,3株野生菌株和3种参比菌株之间有明显的拮抗反应且均属于隆起型拮抗类型;酯酶同工酶测定结果表明,6株供试菌株共测得49条酯酶同工酶酶带,15个多态位点,说明其多态性较好。由酯酶同工酶及ISSR的聚类分析图表明,3株野生平菇菌株不属于3种已知参比菌株,且3株野生菌株也不属于同一品种。3株野生菌株ITS测序及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PO14属于紫孢侧耳、PO15属于糙皮侧耳、PO37属于糙皮侧耳。3.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生物学特性方面进行种质评价,3株野生菌株原种菌丝培养、出菇、生物转化率试验表明,菌株PO15属于潜在高产优质菌株。在环境温度为15℃~30℃范围内,3株野生菌株的长速均比生产参比菌株PO2要快;35℃时,野生菌株PO14未萌发。野生菌株PO14和PO37最适培养料含水量为55%,野生菌株PO15和生产参比菌株PO2最适培养料含水量为60%。同一p H值的培养基上,不同菌株的长速差异性不大,而同一菌株在不同p H培养基上长速有显着差异。对根霉霉菌的抗逆性评价表明,3株野生菌株菌丝对根霉均具有明显的抗性。

徐高飞[4](2020)在《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营养和功能成分及抗氧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鹿角灵芝、香菇、木耳、平菇、秀珍菇、红平菇和鲍鱼菇进行栽培,对栽培取得的子实体进行营养、功能成分和重金属含量分析,并对子实体水提物的抗氧化和降糖能力进行了评价,为七种食药用菌的进一步应用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七种食药用菌的子实体产量差异显着。毛木耳的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185.56%,鹿角灵芝的产量最低,生物学效率仅为17.69%,平菇、秀珍菇、红平菇和鲍鱼菇的生物学效率在45.75%~116.34%之间。2.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以干重计,灰分含量为6.97%~9.20%,粗蛋白含量为3.87%~42.93%,粗脂肪含量为0.83%~5.98%,总糖含量为29.08%~52.66%,粗纤维含量为3.0%~63.0%,鹿角灵芝的灰分和粗纤维含量最高,平菇的总糖含量最高,毛木耳的脂肪含量最高,鲍鱼菇的蛋白质含量最高。3.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显着,锌、锰、铜、硒、钼、铝等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5.68~71.60 mg/kg、4.39~15.98mg/kg、1.54~9.66 mg/kg、0.24~1.40 mg/kg,0.06~0.38 mg/kg,1.89~13.91mg/kg,元素总含量最高的是红平菇,其含量顺序依次为红平菇>香菇>秀珍菇>鲍鱼菇>平菇>鹿角灵芝>毛木耳,6种元素中锌的平均含量最高,钼的平均含量最低。红平菇中锌含量最高,香菇的硒含量最高。4.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铅、镉、砷、汞等重金属含量范围分别为0.08~0.23 mg/kg、0.02~0.75 mg/kg、0.04~0.20 mg/kg、0.016~0.026 mg/kg,不同种的重金属含量有差异。秀珍菇和鲍鱼菇子实体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鹿角灵芝、香菇和平菇子实体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大部分食用菌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标中安全限量值,只有毛木耳和香菇镉含量超过限量标准,分别为0.75 mg/kg和0.72 mg/kg。5.七种药用菌子实体的功能成分差异显着,子实体多糖含量为干重的3.14%~16.05%;三萜类化合物含量为0.39%~1.03%;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为0.70‰~2.47‰;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未检出。子实体多糖、三萜和多酚含量最高的分别为香菇、鲍鱼菇和平菇。6.不同食药用菌子实体水提醇沉物的提取率为0.69%~10.34%,鲍鱼菇子实体水提物的提取率最高。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水提物均具良好的抗氧化和降糖能力,鹿角灵芝子实体水提物的抗氧化和降糖能力最强,鲍鱼菇子实体水提物的综合抗氧化和降糖能力较为突出。

方洪枫,赵光辉,吴汉琼,郑英姿,林原,陈剑,陈躬国[5](2020)在《平菇胞外酶研究进展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介绍平菇胞外酶的两种常用研究方法:鉴别平板检测法和分光光度法。从纤维素酶系和木质素酶系两大种类概述平菇胞外酶研究的最新进展及主要成果,对平菇胞外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构想。

刘灿[6](2020)在《无花果炭疽菌致病性与品种抗病性的分析及评价》文中认为无花果炭疽病是无花果生长期和贮藏期的重要病害之一,由于该病害危害叶片和果实,常使大量果实腐烂,严重影响了无花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感病程度不同的无花果品种(系)为材料,进行无花果品种对炭疽病菌的抗性评价,明确品种感抗病性差异,筛选无花果抗炭疽病品种,探究生理生化抗性因子,进行品种间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初步分析无花果抗炭疽病机理。同时,釆集无花果炭疽病菌株,测定炭疽病菌株的致病力,明确致病力分化的差异,分析炭疽菌株间的致病机制。为进一步探讨无花果与炭疽菌间的互作机理,田间防治无花果炭疽病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无花果炭疽菌的致病力分析对11个炭疽菌株(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在感病品种108B上进行叶片及果实离体接种测定,结果表明,在叶片上的致病力分为强、中和弱3种类型,其中K7菌株为强致病类型,Y9、A2、Y2、C、I和H等5个菌株为中等致病类型,A5、Y10、M5和M1等4个菌株为弱致病类型;在果实上的致病力分为强、中、弱和无致病力4种类型,其中H4菌株为强致病力类型,A2、Y2和Y9等3个菌株为中等致病类型,C、I和M1等3个菌株为弱致病力类型,A5、M5、Y和K7等4个菌株为无致病类型。其中Y2、Y和Y10为果实上分离得到,K7、M1、M5、I和C为叶片上分离所得,H4、A2和A5为叶柄上分离所得。致病力与病原菌来源的无花果病样部位较符合。2致病力强弱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测定了K7和A5两株胶孢炭疽菌的菌丝生长速率、不同条件下分生孢子的萌发率以及附着胞的生成率。结果表明,强致病力菌株K7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生成率均显着高于弱致病力菌株A5。28℃下K7菌丝生长速率为1.11mm/d;K7在固体PDA培养基下产孢量为2×106个/m L,在液体PDA培养基下产孢为2.3×106个/m L;培养24h时K7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 H为6,萌发率达93.89%;K7附着胞生成最适p H为3,生成率达57.07%;K7的最适萌发温度为30℃,萌发率可达93.48%;K7附着胞生成最适温度为30℃,生成率达58.12%;在24h光照条件下K7的分生孢子萌发率较高,达98.43%;在24h光照下K7附着胞生产率达46.77%;相对湿度97%下K7菌的最适萌发率为97.46%;相对湿度为92%条件下附着胞生成率达83.75%。28℃下A5炭疽菌平均生长速度为0.94mm/d;仅在液体PDA培养基下产孢为1.1×106个/m L;A5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 H为3,萌发率达89.13%;A5附着胞生成最适p H为5,生成率达11%;A5的最适萌发温度为30℃,萌发率达77.53%;A5附着胞生成最适温度为30℃,生成率为20.66%;在12h光暗交替下A5附着胞生成率达13.64%;A5菌在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最适萌发率达77.32%;A5在相对湿度为100%条件下生成率达12.47%。3致病力差异菌株的CWDEs活性比较分析比较了K7和A5在纯培养下和接种于不同品种上CWDEs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纯培养下产酶诱导时,K7均能产生PG、PMG和CX三种酶,而A5只产出PG和PMG;接种于不同品种后酶活性差异显着,同一品种内K7中CX活性远高于A5;A5侵染不同品种后,感病品种内PG和CX活性均高于抗病品种;K7侵染不同品种后,感病品种PMG和CX活性均高于抗病品种,侧面反应出与炭疽菌的致病力呈正相关。4品种抗病性分析参照炭疽病田间病情分级标准,分别采用田间抗性实际调查和室内接种鉴定两种鉴定方法进行品种抗病性分析。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表明,金奥芬和108B对炭疽病表现感病;青皮表现中感;玛斯义淘芬、121E、波姬红和110C表现抗病。选取强致病力菌株K7对这7个无花果品种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108B为高度感病品种;青皮属于中度感病品种;玛斯义淘芬、金奥芬、121E、波姬红和110C为抗病性品种,两种鉴定结果基本一致。5品种防御酶活性比较分析通过接种不同品种,测定了POD、PPO、SOD和PAL4个植物基础防御酶活性。结果表明,在接菌初期品种间酶活力的差异以及相同品种间接种和未接种的明显差异,无花果抗病品种叶片中的PAL和PPO活性峰值时间早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对病原菌侵染后做出反应较慢;抗病品种内SOD活性增幅显着高于感病品种;接菌后,波姬红和108B叶片中P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感病品种的POD活动峰值早于抗病品种。6无花果品种的SSR分析及其与抗炭疽病的关系用Khadar等报道的8对来自无花果基因组的SSR引物,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7个不同无花果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及其与抗病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品种之间亲缘关系存在差异。金奥芬和110C聚为一类;青皮和108B为一类,说明两两之间亲缘关系较强。结合以上田间调查和室内接种鉴定品种抗性关系的结果,青皮和108B为中感病以上品种;玛斯依淘芬、121E、波姬红、金奥芬和110C为抗病性品种。玛斯依淘芬、金奥芬、121E和波姬红品种都有一条550bp DNA片段,而青皮、110C和108B品种中没有该条带。可能品种抗性与550bp DNA片段有关。

王强[7](2019)在《降解木质纤维素的侧耳属菌株的筛选及酶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收集的秀珍菇、白灵菇、平菇、杏鲍菇、红平菇、榆黄蘑、鲍鱼菇等7个侧耳属菌株作为试验材料,测定了7个菌株的木质纤维素酶活性。对产酶活性高的菌株,进一步研究了液体发酵产酶条件,并进行了优化和酶学特性研究,旨在选取侧耳属中降解木质纤维素酶活性高的优良菌株,优化培养条件,提高降解木质纤维素酶产量,从而提高降解木质纤维素酶效率,为降解木质纤维素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通过试验取得如下结果:(1)采用ABTS法和DNS法分别对供试菌株中的漆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个供试菌株中漆酶和纤维素酶在平菇菌株中表达最高,分别为漆酶活性189.11U/mL,纤维素酶活性31.60U/mL,并进一步对平菇菌株进行后续测定。(2)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金属离子、接种量等因素对平菇菌株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菇产漆酶相对较高的培养配方为葡萄糖50g/L、酵母膏8g/L、铜离子2mmol/L、接种量4%。平菇产纤维素酶相对较高的培养条件为,羧甲基纤维素钠8g/L、酵母膏26g/L、金属铜离子2mmol/L、接种量4.5%。(3)对两种酶的酶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漆酶和纤维素酶温度范围为30℃80℃,pH值范围为38,在此范围内对其进行测定得出漆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7℃,在60℃以内稳定性较好,最适pH为5,漆酶在pH 57之间比较稳定。纤维素酶最适温度为45℃,在温度小于65℃比较稳定,最适pH为5,纤维素酶在pH 46之间比较稳定。

杨小琴[8](2019)在《玉米平菇间作共生期内玉米叶片碳同化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的最大产区,尤其是吉林省的玉米产量占全国1/8,而吉林省玉米以单作为主,长期的单作使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下降,产量降低。近年来,间作、保护性耕作(如免耕、秸秆覆盖等)等种植模式得到普遍应用,有利于维持农田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在生产实践方面,玉米间作平菇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对于吉林省中部玉米高光效保护性种植模式下,玉米平菇间作共生期间内玉米叶片碳同化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相结合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综合农业试验站设置了2种种植模式:单作玉米(C)和玉米平菇间作(CM)。测定玉米叶片的碳同化相关生理生态指标,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玉米平菇间作处理对玉米叶片光合生理生态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阐明了间作模式下玉米叶片光合碳同化与微环境的关系、土壤化学性质与微生物丰度及群落结构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玉米平菇间作共生期(7/118/23)显着提高了玉米群体田间空气湿度和CO2浓度,改善了田间的小气候。与单作玉米相比,一、二茬菇间歇期间作田间空气湿度和CO2浓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差异明显缩小。玉米平菇间作对土壤化学性质产生了显着影响,且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变化。一、二茬菇间歇期,间作显着提高了土壤pH,降低了有机质(SOM)、全氮(TN)、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的含量。采菇结束期,间作条件下土壤pH、SOM、TN均高于单作玉米。玉米平菇间作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显着提高了细菌和真菌多样性,且促进了细菌的碳氮代谢。一、二茬菇间歇期,间作显着降低了鞘脂单胞菌属、罗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二茬菇期,间作显着增加了真菌可操作分类单元(OTU)丰富度、变形菌和细菌氨基酸代谢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茎点霉属、青霉菌属的相对丰度。采菇结束期,间作显着增加了细菌OTU丰富度、Shannon指数、浮霉菌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表明,SOM和pH在细菌群落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pH和TN对真菌群落分布有较大影响。相关分析表明,细菌Shannon指数与TN呈显着正相关,真菌Shannon指数则与TN、NO3--N、NH4+-N等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玉米平菇间作提高了玉米叶片碳同化效率,为玉米生长中后期光合产物的积累奠定了基础,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一茬菇期,间作显着提高了玉米叶片的光系统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二磷酸腺苷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活性;一、二茬菇间歇期,间作玉米的光合速率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显着高于单作玉米,且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积累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玉米叶片Fv/Fm、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微环境参数(空气温度、CO2浓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单作玉米,2017年、2018年米菇间作下玉米净增产量为376 kg·hm-2和325kg·hm-2,平菇净增产量为16560 kg·hm-2、14064 kg·hm-2,土地当量比分别为2.5和2.4。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吉林省中部黑土区高光效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下玉米平菇间作共生期内微环境变化及其对玉米叶片碳同化的影响,阐明了玉米平菇间作土壤微生物丰度及群落变化规律。玉米平菇间作为玉米群体提供合适的生长微环境;对土壤化学性质产生了显着影响,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提高了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创造了有利的微生物生态环境;碳源增加,促进玉米中后期碳同化效率,增加了玉米产量。这为玉米间作平菇处理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和作物高产提供了参考理论和实践依据。

姜婷[9](2019)在《适于河南省栽培的高温平菇品种的选育》文中研究说明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又名糙皮侧耳,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年产量最高的食用菌栽培菌株之一。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食用菌栽培大省,尤其以平菇栽培最广泛,且市场上平菇菌株繁多,大都是以秋冬季节栽培的菌株为主。本文引进了国内广泛栽培的27个中高温栽培菌株,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电泳方法,对供试的27个中高温平菇菌株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结果一致,供试的27个菌株中,P1、P6、P7、P8、P17、P18、P19、P20、P21、P22、P23和P24等12个菌株相互之间无拮抗现象,且其酯酶同工酶酶谱特征相同,可以认定为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为同种异名。P2、P15和P16等3个菌株,P3、P4、P5、P26和P27等5个菌株相互之间也是如此。其它菌株包括P9、P10、P11、P12、P13、P14和P25等7个菌株与所有菌株之间都产生拮抗,而且酯酶同工酶酶谱不同,为独立菌株。因此,供试的27个菌株只是10个独立的分类单元。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栽培菌株同种异名现象十分严重。(2)采用平板培养、麦粒培养基培养及栽培试验,研究了供试27个平菇中高温菌株的菌丝培养特性和出菇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即使是同种异名的菌株之间的菌丝培养特性和出菇特性也存在较大差异。引进菌种时标称的“高温型”和“中高温型”的划分也不完全正确。根据栽培结果对各菌株的温型进行了重新划分,其中P1、P2、P6、P7、P8、P10、P13、P14、P15、P16、P17、P18、P19、P20、P21、P22、P23和P24等18个菌株可划分为高温型菌株;P3、P4、P5、P11、P12、P26和P27等7个菌株可划分为中高温型菌株,并对所有菌株的培养特性进行了详尽描述。(3)研究了供试菌株中其中19个栽培菌株的3种胞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淀粉酶活力、半纤维素酶活性与生物学效率有较弱的正相关;漆酶活性与生物学效率两者之间呈现较弱的负相关。(4)进行了单-双、单-单杂交试验。通过收集供试菌株的单孢菌株,进行单-单杂交、单-双杂交试验,采用与双亲对峙培养——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的试验方法,共得到P3-6×P15-4、P3-9×P15-4、P3-10×P15-4和P3-10×P15-6共4个独立的杂交新菌株,为高温新品种的选育提供育种材料。

陈康[10](2018)在《平菇黄斑病病原物种类多样性与品种抗病性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 Kummer)是全世界广泛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平菇黄斑病是平菇栽培中最重要的病害,据报道主要由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 Paine)引起,症状通常表现为菌盖表面出现大面积黄化或出现黄色锈斑,有时会在菌盖表面产生凹陷的病斑,严重时整个子实体卷曲萎黄,甚至完全腐烂。当栽培设施较差,栽培管理相对粗放,栽培环境潮湿且通风较差时,平菇黄斑病容易爆发,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平菇黄斑病病原物种类及品种抗病性开展研究,对进一步明确黄斑病发生规律,开展抗病品种选育和病害综合防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湖北、福建、北京、河南、辽宁等5个平菇主产省市18个栽培基地进行了平菇黄斑病调查,采集了97份病害标本。调查发现,平菇黄斑病田间症状存在黄色斑点类、黄色斑块类、黄化龟裂类、片状黄化类、黑色斑点类和菌盖湿腐类等六种类型。对感病组织进行分离与纯化,共获得了197株细菌分离物。通过观察细菌菌落形态,剔除了51株形态相同的培养物,将其它146株细菌分离物进行致病性验证,发现其中23株细菌分离物对平菇子实体具有明显的致病性,且在接种后感病的菌盖组织中能再次分离到细菌接种物,判断它们均为平菇黄斑病的病原物。根据菌落形态特征、16S rDNA分子序列Blast比对和Biolog系统鉴定结果,在23株细菌性病原物中鉴定出10个属11种细菌,包括5株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4株是应变假单胞杆菌(P.reactans),而栖霉菌属(Mycetocola)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细菌各有3株,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和沙雷氏菌属(Serratia)细菌各有2株,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依格纳季氏菌属(Ignatzschineria)、普罗维登斯菌属(Providencia)和西地西菌属(Cedecea)等各有1株。采用Biolog系统进行进一步鉴定,明确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的3种病原物分别为居泉沙雷氏菌(Serratia fonticola)、普城沙雷氏菌(Serratia plymuthica)和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另有假单胞杆菌属2个菌株暂无法鉴定到种。采用不同病原物接种后观察其症状,发现不同的病原物引起不同的症状。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既能引起菌盖出现凹陷型黄褐色病斑,也能引起子实体蜷缩。应变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reactans)和鞘氨醇杆菌属细菌(Sphingobacterium)主要引起黄化型症状。栖霉菌属(Mycetocola sp.)细菌也引起黄化症状,但多在子实体凹陷处形成斑块,也能导致菌盖停止发育。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和依格纳季氏菌属(Ignatzschineria)细菌感染后导致子实体表面出现分散的浅黄色斑点。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平菇黄斑病存在病原物多样性及症状多样性。接种病原物后出现的症状在田间调查中均有发现,但不能将田间症状与病原物种类完全对应起来。2018年春季在山东省泰安市调查了平菇97个栽培品种黄斑病自然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分析了品种抗病力与菌柄软硬程度和菌盖颜色深浅的相关性。依据菌盖色泽或菌柄硬度,将97个栽培品种分为60个菌盖色泽偏深的栽培品种和37个菌盖色泽偏浅的栽培品种,或将其分为74个菇柄偏硬的栽培品种和23个菌柄疏松偏软的栽培品种。结果表明,平菇菌柄疏松偏软的品种平均自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达到37.0%和21.12,均高于菌柄偏硬的品种(18.1%和8.04),F检验表明两者之间抗病能力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平菇色泽偏深的品种平均自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26.0%和13.06,高于色泽偏浅的品种(17.1%和8.02),但两类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不显着。选择25个抗病力存在差异的平菇栽培品种,采用托拉斯假单胞杆菌进行接种试验,观察发现华平801等感病品种在接种后10 h内即可出现症状,而华平36等抗病品种在接种72 h之后才出现轻微症状。华平801等感病品种菌盖上病斑先局部变微黄色,后迅速扩展,最后菌盖大面积焦黄,且萎缩;华平36等抗病品种仅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病斑几乎不再扩展。

二、平菇品种间酶活性测定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菇品种间酶活性测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平菇富硒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富硒多糖饮品配方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平菇和食用菌食品研究进展
    1.2 食物中硒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1.2.1 抗氧化作用
        1.2.2 免疫调节
        1.2.3 抗癌作用
        1.2.4 抑菌抗炎作用
        1.2.5 其他作用
    1.3 富硒食品研究进展
        1.3.1 富硒食品研发路径
        1.3.2 富硒食品发展动向
    1.4 食用菌富硒培养方法及其产物开发应用现状
        1.4.1 食用菌富硒培养方法
        1.4.2 食用菌富硒液体发酵产物开发应用现状
    1.5 天然保健饮品研究现状
    1.6 立题意义
    1.7 研究内容
第2章 富硒培养平菇菌种筛选及富硒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和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方法
        2.2.1 培养基制作
        2.2.2 平菇母种活化
        2.2.3 富硒菌种筛选
        2.2.4 种子液制作
        2.2.5 单因素试验设计
        2.2.6 正交试验设计
        2.2.7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平菇菌种筛选结果
        2.3.2 单因素试验结果
        2.3.3 正交试验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平菇富硒培养物组分及其功效研究
    3.1 材料
        3.1.1 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方法
        3.2.1 硒含量测定方法
        3.2.2 总糖含量测定方法
        3.2.3 硒多糖提取方法
        3.2.4 硒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3.2.5 硒多糖体外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
        3.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平菇液体发酵产物中硒含量比较
        3.3.2 平菇液体发酵产物中总糖含量比较
        3.3.3 富硒菌丝硒多糖含量测定
        3.3.4 富硒菌丝硒多糖体外总抗氧化能力
    3.4 小结
第4章 平菇富硒多糖饮品配方优化及其质量检测
    4.1 材料
        4.1.1 主辅料选择
        4.1.2 试剂与仪器设备
    4.2 方法
        4.2.1 饮品加工工艺流程
        4.2.2 平菇硒多糖冻干粉制备方法
        4.2.3 平菇硒多糖饮品配方单因素试验设计
        4.2.4 平菇硒多糖饮品配方正交设计
    4.3 富硒多糖饮品质量检测方法
        4.3.1 微生物限度标准
        4.3.2 理化指标检测标准
    4.4 数据处理
    4.5 结果与分析
        4.5.1 单因素试验结果
        4.5.2 正交试验结果
        4.5.3 微生物限度和理化检测结果
    4.6 小结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生物质炭食用菌栽培基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食用菌概述
        1.1.1 平菇
        1.1.2 秀珍菇
        1.1.3 其他食用菌
    1.2 传统食用菌栽培基质
    1.3 生物质炭概述
        1.3.1 生物质原料
        1.3.2 生物质炭制备技术
        1.3.3 生物质炭性质及应用
    1.4 食用菌栽培基质的改良与发展趋势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食用菌菌种
        2.1.2 栽培材料与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时间及地点
        2.2.2 菌种制备
        2.2.3 实验配方及发菌管理
        2.2.4 出菇管理
        2.2.5 菌丝生长情况观察及测定
        2.2.6 子实体产量测定
        2.2.7 胞外酶活性测定
        2.2.8 基质保水率及p H值测定
        2.2.9 木质纤维素降解率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第一轮筛选实验
    3.2 第二轮筛选实验
        3.2.1 菌丝生长及出菇情况
        3.2.2 菌丝长速分析
        3.2.3 子实体产量分析
    3.3 第三轮正式实验
        3.3.1 生物质炭对平菇生长的影响
        3.3.2 子实体产量分析
        3.3.3 基质保水率分析
        3.3.4 基质p H值分析
        3.3.5 胞外酶活性分析
        3.3.6 木质纤维素降解率分析
4 讨论
    4.1 第一轮筛选实验
    4.2 第二轮筛选实验
    4.3 第三轮正式实验
5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3)野生平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平菇简介
        1.1.1 平菇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1.1.2 我国野生平菇是优良种质选育的基础
    1.2 平菇菌种资源鉴定方法
        1.2.1 形态学鉴定
        1.2.2 生化标记鉴定
        1.2.3 同工酶鉴定
        1.2.4 分子生物学鉴定
        1.2.4.1 分子标记的定义
        1.2.4.2 分子标记的特点
        1.2.4.3 分子标记的类型
        1.2.4.4 ISSR标记及其应用
        1.2.4.5 ITS序列鉴定
    1.3 平菇种质评价-生物学特性评价
        1.3.1 平菇的形态特征
        1.3.2 环境温度对平菇的影响
        1.3.3 培养料含水量对平菇的影响
        1.3.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的影响
        1.3.5 平菇的抗霉性
    1.4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平菇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2.1 试验材料和用具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试剂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平菇菌丝体的形态
        2.2.2 平菇子实体的形态
        2.2.2.1 平菇子实体的着生及丛个数
        2.2.2.2 平菇菌盖的形态、颜色、大小及厚度
        2.2.2.3 平菇菌柄长短及粗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平菇菌丝体的形态
        2.3.2 平菇子实体的形态
        2.3.2.1 平菇子实体的出菇情况
        2.3.2.2 平菇菌盖的形态、颜色、大小及厚度
        2.3.2.3 平菇菌柄长短及粗细
    2.4 结论与讨论
        2.4.1 平菇菌丝体的形态
        2.4.2 平菇子实体的形态
第3章 平菇菌株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标记鉴定
    3.1 试验材料和用具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培养基
        3.1.3 供试试剂、仪器及配制
    3.2 试验方法
        3.2.1 拮抗试验
        3.2.2 酯酶同工酶测定
        3.2.3 ISSR分子标记鉴定
        3.2.4 ITS鉴定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拮抗试验
        3.3.2 酯酶同工酶测定结果
        3.3.3 I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
        3.3.4 ITS测序结果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
    3.4 结论与讨论
        3.4.1 拮抗试验结论与讨论
        3.4.2 酯酶同工酶测定结论与讨论
        3.4.3 ISSR分子标记鉴定结论与讨论
        3.4.4 ITS鉴定结论与讨论
第4章 平菇菌株生物学评价
    4.1 试验材料与用具
        4.1.1 供试菌株
        4.1.2 供试培养基
        4.1.3 供试试剂及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平菇原种的生物学特性
        4.2.1.1 平菇原种的菌丝长速测定
        4.2.1.2 菌丝满袋及出菇
        4.2.1.3 平菇菌株的生物转化率及产量
        4.2.2 环境温度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2.3 培养料的含水量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2.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2.5 平菇的抗根霉性
        4.2.5.1 获得根霉菌株的试验方法
        4.2.5.2 平菇抗根霉性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平菇原种的生物学特性
        4.3.1.1 平菇原种的菌丝长速测定
        4.3.1.2 菌丝满袋及出菇
        4.3.1.3 平菇菌株的生物转化率及产量
        4.3.2 环境温度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3.3 培养料的含水量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3.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3.5 平菇的抗根霉性
    4.4 结论与讨论
        4.4.1 平菇原种的生物学特性
        4.4.2 环境温度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4.3 培养料含水量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4.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4.5 平菇的抗根霉性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营养和功能成分及抗氧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食药用菌概况
        1.1.1 大型真菌
        1.1.2 食药用菌及其生态类型
        1.1.3 食药用菌分类
        1.1.4 我国食药用菌发展历史及现状
    1.2 七种食药用菌
        1.2.1 鹿角灵芝
        1.2.2 香菇
        1.2.3 毛木耳
        1.2.4 平菇
        1.2.5 秀珍菇
        1.2.6 红平菇
        1.2.7 鲍鱼菇
    1.3 食药用菌营养成分
        1.3.1 食药用菌主要营养成分
        1.3.2 食药用菌的微量元素
        1.3.3 食药用菌的重金属元素
    1.4 食药用菌功能成分
        1.4.1 食药用菌主要功能成分
        1.4.2 食药用菌功能成分的药理作用
    1.5 食药用菌的抗氧化及降糖研究
        1.5.1 食药用菌的抗氧化研究
        1.5.2 食药用菌的降糖研究
    1.6 食药用菌应用研究现状与前景
        1.6.1 食药用菌应用研究现状
        1.6.2 食药用菌应用开发前景
    1.7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七种食药用菌的栽培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剂
        2.1.3 仪器
        2.1.4 菌种制备
        2.1.5 栽培试验
        2.1.6 数据测定
        2.1.7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三种木腐性食药用菌的栽培
        2.2.2 四种侧耳类食用菌的栽培
    2.3 讨论
第三章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营养和功能成分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试剂
        3.1.3 仪器
        3.1.4 子实体的粉碎
        3.1.5 营养成分的测定
        3.1.6 微量元素的测定
        3.1.7 功能成分的测定
        3.1.8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灰分含量
        3.2.2 总糖含量
        3.2.3 蛋白质含量
        3.2.4 脂肪含量
        3.2.5 粗纤维含量
        3.2.6 微量元素含量
        3.2.7 重金属元素含量
        3.2.8 多糖含量
        3.2.9 三萜含量
        3.2.10 多酚含量
        3.2.11 黄酮含量
    3.3 讨论
        3.3.1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营养成分
        3.3.2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微量元素
        3.3.3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功能成分
第四章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提取物的抗氧化及降糖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剂
        4.1.3 仪器
        4.1.4 提取物的制备
        4.1.5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4.1.6 羧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4.1.7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4.1.8 总还原力的测定
        4.1.9 提取物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的测定
        4.1.10 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的测定
        4.1.11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提取物提取率
        4.2.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4.2.3 羧基自由基清除能力
        4.2.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
        4.2.5 还原能力
        4.2.6 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
        4.2.7 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
    4.3 讨论
        4.3.1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水提物提取率
        4.3.2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水提物的抗氧化能力
        4.3.3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水提物的降糖能力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七种食药用菌的栽培
        5.1.2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营养和功能成分
        5.1.3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水提物的抗氧化及降糖能力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营养和功能成分测定的标准曲线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平菇胞外酶研究进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鉴别平板检测法
    1.2 分光光度法
2 胞外酶种类
    2.1 纤维素酶系
    2.2 木质素酶系
3 深入研究构想

(6)无花果炭疽菌致病性与品种抗病性的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品种
        2.1.3 供试仪器
        2.1.4 实验所用培养基及试剂
        2.1.5 供试引物
    2.2 无花果炭疽病菌致病力测定
    2.3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2.3.1 强弱致病力炭疽菌菌丝生长速率
        2.3.2 炭疽菌分生孢子的产生
        2.3.3 不同pH值下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生成率测定
        2.3.4 不同温度下强弱致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生成率测定
        2.3.5 不同光照下强弱致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生成率测定
        2.3.6 不同湿度下强弱致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生成率测定
    2.4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比较分析
        2.4.1 炭疽菌分泌细胞壁降解酶的培养和提取
        2.4.2 罹病组织中细胞壁降解酶的提取
        2.4.3 果胶酶活性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2.4.4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2.4.5 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的测定
        2.4.6 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活性的测定
        2.4.7 羧甲基纤维素酶(CX)活性的测定
        2.4.8 致病力差异菌株在无花果叶片中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动态
    2.5 无花果品种的抗病性测定
        2.5.1 无花果品种抗炭疽病田间调查
        2.5.2 炭疽病菌分生孢子制备
        2.5.3 无花果品种的抗病性离体测定
    2.6 抗感病品种防御酶活力测定
    2.7 无花果品种的SSR分析及其与抗炭疽病的关系
    2.8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无花果炭疽病菌致病力分析
        3.1.1 无花果炭疽菌株侵染叶片的致病力差异
        3.1.2 无花果炭疽菌侵染果实的致病力差异
    3.2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3.2.1 强弱致病力菌株菌丝生长速率比较
        3.2.2 不同培养基对强弱致病力菌株产孢量的影响
        3.2.3 不同pH值对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生成的影响
        3.2.4 不同温度对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生成的影响
        3.2.5 不同光照对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生成的影响
        3.2.6 相对湿度对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生成的影响
    3.3 活体外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比较分析
    3.4 致病力差异菌株在感抗病差异无花果树中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动态
        3.4.1 K7和A5在同品种上的酶活力差异
        4.4.2 K7和A5在不同品种上的酶活性差异
    3.5 品种抗病性评价
        3.5.1 不同无花果品种的田间抗性
        3.5.2 7个无花果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分析
    3.6 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接菌后酶活力
    3.7 无花果品种的SSR分析及其与抗炭疽病的关系
        3.7.1 无花果基因组DNA提取及含量
        3.7.2 引物筛选
        3.7.3 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无花果炭疽病的致病力分析及品种抗性分析
    4.2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4.3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CWDEs活性比较分析
    4.4 不同抗性品种防御酶活性比较分析
    4.5 无花果品种的SSR分析及其与抗炭疽病的关系
5 结论
    5.1 无花果炭疽病的致病力分析及品种抗性分析
    5.2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5.3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CWDEs活性比较分析
    5.4 抗病差异品种防御酶活性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降解木质纤维素的侧耳属菌株的筛选及酶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木质纤维素概述
        1.1.1 木质纤维素组成
        1.1.2 木质纤维素现状
        1.1.3 木质纤维素应用
    1.2 侧耳属菌株概述
    1.3 食用菌与木质纤维素的研究
    1.4 木质纤维素酶的简介和测定
        1.4.1 木质纤维素酶的简介
        1.4.2 漆酶酶活的测定
        1.4.3 纤维素酶酶活的测定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降解木质纤维素优良菌的株筛选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药品
        2.1.4 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2.1.5 试验所需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漆酶试验方法
        2.2.2 纤维素酶试验方法
    2.3 筛选降解木质纤维素优良菌株结果与分析
        2.3.1 漆酶筛选结果与分析
        2.3.2 纤维素酶筛选结果与分析
        2.3.3 纤维素酶定量筛选
    2.4 小结
第3章 侧耳属优良菌株的产酶条件研究
    3.1 供试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漆酶产酶条件优化试验
        3.2.2 纤维素酶产酶条件优化试验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漆酶产酶条件优化试验
        3.3.2 纤维素酶产酶条件优化试验
    3.4 响应面数据分析
        3.4.1 漆酶响应面数据分析
        3.4.2 纤维素酶响应面数据分析
    3.5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优良菌株降解木质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4.1 供试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优良菌株产漆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4.2.2 优良菌株产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漆酶试验结果
        4.3.2 纤维素酶试验结果
    4.4 讨论与小结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玉米平菇间作共生期内玉米叶片碳同化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间作群体微环境特征
        1.2.2 间作系统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
        1.2.3 间作系统对作物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
        1.2.4 玉米种植模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2.1 大田试验设计
        2.2.2 测试方法
        2.2.3 数据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间作系统对玉米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3.2 间作系统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 间作系统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3.3.1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3.3.2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3.4 间作系统对玉米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
        3.4.1 叶绿素
        3.4.2 光合参数
        3.4.3 荧光参数
        3.4.4 光合作用5 种关键酶活性
        3.4.5 光合生理参数与环境参数的相关性
    3.5 间作系统对玉米碳代谢和产量的影响
        3.5.1 玉米碳代谢关键酶活性
        3.5.2 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
        3.5.3 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和土地当量比
    3.6 讨论
        3.6.1 间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6.2 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6.3 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关系
        3.6.4 间作对玉米群体微环境和叶片碳同化的影响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适于河南省栽培的高温平菇品种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平菇的概述
        1.1.1 平菇的菌株分类
        1.1.2 平菇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价值
        1.1.3 平菇的栽培情况
        1.1.4 平菇的遗传特性
    1.2 食用菌育种方法
        1.2.1 自然选育
        1.2.2 人工选育
        1.2.3 其他杂交育种方法
    1.3 食用菌菌株间亲缘关系的研究方法
        1.3.1 拮抗试验
        1.3.2 酯酶同工酶试验
        1.3.3 亲缘关系鉴定的其他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中高温平菇栽培菌株亲缘关系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1.3 菌种活化
        2.1.4 菌龄同步
        2.1.5 平菇菌丝的液体培养
        2.1.6 拮抗试验
        2.1.7 酯酶同工酶试验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拮抗试验
        2.2.2 酯酶同工酶试验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中高温平菇栽培菌株菌丝培养和出菇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培养基
        3.1.3 菌种活化
        3.1.4 菌龄同步
        3.1.5 菌丝生长速度测定和生长势观察
        3.1.6 出菇特性研究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菌株平板培养的菌丝生长特性
        3.2.2 不同菌株在麦粒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特性
        3.2.3 不同菌株在玉米芯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特性
        3.2.4 不同菌株瓶栽出菇特性的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出菇期栽培料中胞外酶活力与产量相关性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设备
        4.1.3 菌种活化
        4.1.4 菌龄同步
        4.1.5 粗酶液制备
        4.1.6 胞外酶活性测定方法
        4.1.7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备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淀粉酶活力与生物学效率的关系
        4.2.2 半纤维素酶活力与生物学效率的关系
        4.2.3 漆酶活力与生物学效率的关系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高温平菇菌株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设备
        5.1.3 孢子收集
        5.1.4 单孢菌株收集及鉴定
        5.1.5 杂交配对
        5.1.6 与亲本双核菌株不亲和性鉴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单孢菌株收集情况
        5.2.2 单单、单双杂交结果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10)平菇黄斑病病原物种类多样性与品种抗病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平菇黄斑病概述
        1.1.1 平菇概述
        1.1.2 假单胞菌属细菌
        1.1.3 平菇黄斑病研究进展
    1.2 平菇黄斑病病原学与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1.2.1 多种细菌能引起食用菌黄斑类症状
        1.2.2 病原物致病机理与致病因子研究概况
    1.3 假单胞菌属细菌引起的食用菌病害
    1.4 平菇黄斑病品种抗病性研究概况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病害调查与症状多样性观察
        2.1.1 采样的时间与地点
        2.1.2 调查方法
    2.2 病原物分离与致病性及种类鉴定
        2.2.1 培养基与主要仪器设备
        2.2.2 平菇黄斑病病原物分离纯化
        2.2.3 细菌分离物的致病性鉴定
        2.2.4 病原细菌16S rDNA分子鉴定
        2.2.5 病原细菌Biolog系统鉴定
    2.3 平菇不同品种对黄斑病抗性的田间调查
        2.3.1 供试品种
        2.3.2 试验设计
        2.3.3 发病情况调查方法与分级标准
    2.4 人工接种法鉴定品种抗病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害调查与症状多样性
        3.1.1 样本编号
        3.1.2 症状多样性观察
    3.2 病原物分离与鉴定
        3.2.1 平菇黄斑病病原物分离结果
        3.2.2 不同细菌分离物的致病性评价
        3.2.3 16S rDNA分子鉴定结果
        3.2.4 Biolog系统鉴定结果
    3.3 病害症状与病原物种类的相关性分析
    3.4 平菇不同品种对黄斑病的抗病性鉴定
        3.4.1 平菇不同品种菌盖色泽与抗病性的相关性分析
        3.4.2 平菇不同品种菌柄硬度与抗病性的相关性分析
    3.5 人工接种鉴定品种抗病性
4 小结与讨论
    4.1 小结
    4.2 关于症状多样性与病原物多样性的关系
    4.3 关于平菇品种黄斑病抗性鉴定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平菇品种间酶活性测定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平菇富硒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富硒多糖饮品配方设计[D]. 罗盈依.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生物质炭食用菌栽培基质研究[D]. 范雅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野生平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评价[D]. 刘利娟.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4]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营养和功能成分及抗氧化分析[D]. 徐高飞. 广西大学, 2020(07)
  • [5]平菇胞外酶研究进展综述[J]. 方洪枫,赵光辉,吴汉琼,郑英姿,林原,陈剑,陈躬国. 食药用菌, 2020(04)
  • [6]无花果炭疽菌致病性与品种抗病性的分析及评价[D]. 刘灿.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7]降解木质纤维素的侧耳属菌株的筛选及酶学特性研究[D]. 王强.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3)
  • [8]玉米平菇间作共生期内玉米叶片碳同化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杨小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9(01)
  • [9]适于河南省栽培的高温平菇品种的选育[D]. 姜婷. 河南科技学院, 2019(08)
  • [10]平菇黄斑病病原物种类多样性与品种抗病性初步研究[D]. 陈康.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平菇品种间酶活性测定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