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函数有关问题的“联姻”与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斌[1](2021)在《三角为基 导数联姻》文中认为以三角函数为背景考查导数的综合应用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新亮点,融入三角函数的导数问题较早出现于2008年全国Ⅱ卷理科22题,近三年则分别为2018年Ⅰ卷理科16题,2019年Ⅰ卷理科20(文科20题),2020年Ⅱ卷理科21题.这些试题虽然有三角函数的背景,但仍以考查函数单调性、恒成立问题、零点个数、极值点等问题为主,如果直接从三角函数独有的性质及三角恒等变换入手,往往难以解决,这时就需要我们借助导数工具来研究它们.借助导数研究有关三角函数型的问题,能更充分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算求解能力以及综合应变能力,彰显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及独创性,
李富春[2](2021)在《应对a·b的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的“二化”策略》文中认为本文举例说明应对a·b的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的"二化"策略.
马芳[3](2020)在《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东北振兴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以来,东北振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东北经济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然不尽人意。2016年10月18日,国务院召开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明确提出了组织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关省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对口合作实施至今已三年,两地对口合作政策执行情况如何、制定了哪些实施细则、各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哪些进展、两地对口合作对推动东北振兴效果如何、为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带来了哪些经济效应、还有哪些因素制约着对口合作的进展、如何更好地推进两地经济协同发展特别是东北振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对此开展研究,研究对全面评估对口合作政策、促进东北振兴和东部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政策实施时间较短,涉及的地域、层级、领域很广,目前对两地对口合作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很多学者仅在东北振兴或在对口帮扶的基础上对对口合作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其他研究不同,本文是在对两地大量的实地调研及向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咨询、深度访谈、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实地调研与深入访谈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形成了以合作现状总览、合作效应实证、制约因素分析为主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解读东北和东部地区的对口合作政策,系统梳理对口合作政策实施以来东北地区主要领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分领域对对口合作在两地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农副产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作为代表进一步实证分析对口合作对东北经济的促进作用。从对口合作的视角分析了东北振兴的制约因素。对两地如何进一步落实中央提出的对口合作政策,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口合作进而推进东北振兴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1.到2020年,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已基本完成预定目标。即形成了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构建了多产业合作平台、建立健全了合作相关政策,并形成了有效的保障措施。2.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显着。东北地区在对口合作后经济总量增长趋势明显。对口合作明显促进了东北地区的机制体制改革,尤其是国企改革。对口合作对推动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效果不明显,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很大促进作用。对口合作使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得到了显着改善。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对科技产出的促进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平台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有显着的促进作用。3.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经济拉动效应不显着。东部地区的机制体制改革也未因对口合作而出现明显的进步,其中,国企改革的效果对机制体制改革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效果显着,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效果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的科技产出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作用显着,但对科技投入促进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平台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通过三个重点合作领域的实证分析说明对口合作对东北振兴的促进作用。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农副产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明显,这说明对口合作是一项有利于促进东北振兴的政策。5.从对口合作视角分析制约东北振兴的主要因素:两地经济基础及合作效应的差异导致东部地区合作意愿不强。机制体制方面,对口合作的实施在东北基层政府受到阻碍。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仍有待改善,某些行业中仍存在着以利益输送为基础的“隐性限制”,招标内定、企业垄断、隐性门槛等状况仍然存在。东北国企运营管理能力薄弱,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东北地区制造业存在内部结构矛盾;农业合作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面临问题;东北本地的金融业表现整体疲软,削弱了两地对口合作的效果。在科技创新方面,东北地区创新性研究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人才存在结构性问题;人才就业观念有待转变;东北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能力弱。在平台建设及其他方面,东北特色小镇建设遭遇瓶颈;合作中两地间信息数据互通不畅;产业园区功能存在竞争冲突。东部地区对东北地区人才“虹吸效应”明显。6.促进对口合作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增强两地干部交流、转变思想意识,制定对口合作PPP项目规范,提升东北国企混改质量,大力促进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加快两地对口合作产业升级转型方面:激励两地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政策扶持两地非公经济融资,以乡村振兴新型农业经营发展,加强两地开展文化旅游合作,以两地制造业为基础与“互联网+”相结合。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方面:健全两地人才培育与流动机制,调动两地校企合作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两地合作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加强两地合作平台建设方面:搭建平台载体,促进两地进一步合作交流,补齐两地农村、农业对口合作平台建设短板。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从对口合作视角系统梳理了东北振兴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对东北振兴问题的研究文献浩如星河,但是全面而系统的阐述东北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却不多,本研究填补了这一项空白,为其他的研究者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参考材料。2.对区域经济理论的有益补充。中国区域间对口合作大都是发达地区以帮扶为主支援不发达地区的形式,很少有学者对此种区域合作进行过系统研究。尽管现阶段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尚不是落后地区,本文对新时代下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的经济效应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新领域,丰富了区域经济理论。3.建立区域对口合作分析框架。本文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人才流动、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作为对口合作分析框架,研究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现状、经济效应、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抓住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及东北振兴的关键。4.构建效应分析计量模型。本文通过构建效应分析计量模型,将两地对口合作前后对比及东北地区在三个重点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分别对东北振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人才流动、平台建设及农业、汽车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等方面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对两地经济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论。
李健[4](2020)在《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是社会发展重要的微观基础和基本单元,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最重要的活跃因素。公司是企业组织发展的高级形态,对促进经济发展与推进工业化的作用更加重大。公司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西方世界崛起与扩张的关键,他与公司发展的历程相伴而行。为了维持和巩固当时现有商业规则,近代西方诸国实施公司立法活动,至此西方世界出现真正意义上营利性法人的“公司”概念。对比西方世界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有其自身特点。我国公司法律制度实践共经历六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是1872年具有公司法替代效用的《轮船招商局章程》制定;第二次变革是1904年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中国首部《公司律》颁布;第三次变革是1914年首次邀请商人参与制定的《公司条例》颁布;第四次变革是1929年首次确立公司“营利”目的的《公司法》颁布;第五次变革是1946年确立以公司制发展国营事业目的的《公司法》颁布;第六次变革是1993年确立公司概念重新正式走入中国经济社会规定的《公司法》颁布。由于中国当代公司法的完善建设都得益于近代公司法律制度的实践,所以本文以近代公司法颁布的时序为线索,针对与近代公司法律制度所关联的特许公司制度《轮船招商局章程》以及四部公司法,对其公司发展状况、法律制度前提、利益集团博弈过程以及经济影响进行研究,进而揭示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的演化规律。本文依据制度演化理论、演化博弈论进行研究,以公司法演化的时序为线索,从晚清公司制思想产生开始,商人进行公司实践发端,主要分析公司法律制度演化的五个阶段过程,包括公司法律制度萌芽阶段商人实践与特许公司制度的替代、特许公司制度向准则公司制度的探索与转化、官商共同参与修律奠定近代公司法律制度体系的基础、官商共同兴办工业完善公司法律制度、再到抗战期间统制经济下官商进行公司产权争夺导致公司法律制度走向异化,以及五个阶段过程中官僚、商人、其他集团多方博弈行为特征,最终得出评述性结论。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提出公司法律制度萌芽、起步、初步发展、规范发展、异化五阶段演化模型。第三章是公司法律制度的萌芽阶段(1840-1872)。主要分析在无公司法的条件下,由于华商进行附股导致原有法律制度框架无法容纳新生经济因素,官僚制定《轮船招商局章程》的过程。第四章是公司法律制度的起步阶段(1872-1904)。主要分析在《轮船招商局章程》的示范下公司治理逐渐显露出官商集团监管经理人缺失问题,导致晚清工商业发展急需突破公司法律制度瓶颈,中央政府颁布《公司律》的过程。第五章是公司法律制度的初步发展阶段(1904-1914)。主要分析在《公司律》下公司内部道德风险问题与官剥商权情况,以及商人偷懒行为与机会主义,导致《公司律》无法使中国建立真正的经济自由民主,官僚与商人共同颁布《公司条例》的过程。第六章是公司法律制度的规范发展阶段(1914-1929)。主要分析《公司条例》缺失法人持股制度导致家族公司对外投资发展滞后,公司所承担的非营利性目的过多而影响公司发展,在涉及根本性商办公司改革方面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南京政府颁布1929年《公司法》的过程。第七章是公司法律制度的异化阶段(1929-1946)。主要分析1929年《公司法》以私企业为规范对象难以适应大力发展国营事业的需要,国民政府颁布1946年《公司法》的过程。论文第八章是结论。
谯可[5](2020)在《基于结构思想的高中数列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知识碎片化、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结构与体系把握不到位、课程结构较为松散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进行校正.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生无论学习任何学科,既要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也要掌握其基本态度或方法.通过对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笔者确定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本文主要的理论基础.将结构思想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观点由来已久,数学教育家、一线教育工作者们都在研究如何使得两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以解决高中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达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本文针对结构教学的相关理论展开探讨,即结合结构教学、数学结构教学、最近发展区、有意义学习、整体性学习等知识教学理论以及变式教学、脚手架理论等解题理论研究数学教学的要素,寻找理论之间对接弥补的生长点,尝试杂揉于结构教学中,优化教学设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了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并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数列,从教学设计与解题分析两个层面研究了结构思想如何充分地融入具体的教学案例,旨在帮助一线教师根据数学知识结构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基于结构思想自主学习的效率.通过文章的分析,笔者提出了基于结构思想的高中数学教学的五条重要策略,即(1)抓主线,聚核心(2)悟本质,重过程(3)学思想,用方法(4)重应用,抓变式(5)建联系,组结构,并且在这五条重要数学教学策略的指引下,结合数列这一具体教学案例进行了教学设计,具体分析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抓住了学习等比数列的生长点,类比等差数列的学习思路设计了等比数列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结构主义应用于实际教学案例的理解.
刘明磊[6](2020)在《基于LabVIEW数字图像生成音乐旋律算法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数码科技的迅猛发展对纸质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市场冲击,但中国图书零售市场销额依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纸质媒体的盈利空间依然存在,其中儿童图书销量占28%。将电子技术与纸媒融合产生的增强图书的交互性成为发展的趋势。但是目前互动以多情景再现为主,儿童自主开发参与其中的电子和纸媒融合读物比较少见。本课题基于数字图像与音乐旋律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数字图像转化为音乐旋律的算法,对算法进行了验证,探讨了算法的应用。(1)基于LabVIEW灰度直方图转化音乐旋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分析骰子音乐作曲算法,从数字图像灰度直方图出发,提出了基于LabVIEW数字图像音乐旋律转化算法。根据数字图像灰度直方图灰度像素的个数,寻找与旋律线与直方图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音乐旋律的转化算法。通过对LabVIEW输出MIDI文件进行播放,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对具有不同灰度直方图的数字图像进行处理,发现不同的灰度直方图生成的音乐旋律不同,生成的旋律能够反映灰度直方图的大致变化趋势。(2)基于LabVIEW绘制曲线转化音乐旋律的模型建立与验证在LabVIEW灰度直方图转化音乐旋律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绘制曲线转化音乐旋律的模型。通过程序内绘制或拍摄在纸张上绘制的曲线图像的方式获取数字图像素材,根据数字图像中曲线的空间位置,确定了曲线与旋律线的关系,建立了绘制曲线转化音乐旋律的算法。使用点阵图、单线条、多线条的图像对算法进行验证,输出MIDI文件并进行播放,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单线条图像与点阵图像能对旋律线的生成进行控制,生成的旋律线能够反映曲线的位置关系。(3)数字图像音乐旋律算法的应用及分析分析了音乐曲目的节奏构成,得到了一些节奏模式。基于LabVIEW数字图像生成音乐旋律算法,使用分析出的节奏模式,产生了具有不同节奏效果的旋律。通过选用固定曲目、变化节奏模式以及融合AR技术等完成了在数字图像音乐算法模型的应用。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固定曲目的音高和索引,变节奏曲目的音乐参数编辑、AR文件编辑可以实现应用。证明了构建的数字图像音乐旋律算法的有效性。本论文通过寻找音乐旋律与数字图像之间的关系研究建立了基于LabVIEW数字图像音乐转换模型,并完成该模型的音乐播放应用,有效提高了儿童读物纸媒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及使用价值。
吴东铭[7](2019)在《朝鲜王朝中期算学中人及其家族研究(1657-1868) ——以清州庆氏、南阳洪氏、陕川李氏家族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围绕朝鲜王朝中期算学中人这一研究对象,本文因循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脉络,探讨相关问题。即从算学中人所处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变迁、朝鲜王朝算学教育制度与算学官制的演变、算学官员职属与晋升制度的厘定的梳理总结;并且在整理、统计并分析大量的算学中人工作档案的基础上,逐渐细化到对朝鲜王朝中期中人算学家族之望族清州庆氏、南阳洪氏和陕川李氏历代算员谱系的整辑。并以点窥面,在上述三个家族的谱系资料的基础之上,探究朝鲜王朝中期算学家族的来源和构成,以及算学家族之间的社会交往方式,进而考察其社会交往对朝鲜算学社会阶层形成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明确本文研究对象的概念,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考察中人在朝鲜王朝的政治与社会地位的变迁历程。与此同时,通过分析史料,表明朝鲜算学的发展存在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算学基础。第二部分,介绍算学中人教育培养的发展脉络与算学官职的设置沿革。文章认为,朝鲜王朝前中期算学中人教育培养与算学官职的设置存在三个历史阶段。在太祖至世宗时期,朝鲜王朝的算学教育逐渐从高丽模式当中摆脱出来,并创设了分属不同机构的算学官职。世宗时期将这一阶段的算学发展到了顶峰。在世祖至成宗时期,《经国大典》的颁布使得算学教育与官职设置呈现出“成建制化”的特点,但算学发展水平相较于世宗时期有所下降。在英祖与正祖时期,英祖和正祖结合朝鲜社会当时的发展实际,续修《经国大典》,改良算学教育制度,调整了朝鲜算学官职,扩充了官方算学队伍。第三部分,考察算学官员的日常工作和朝鲜王朝官员晋升制度。文章认为,算学官员的日常工作分为本职工作与兼差工作两部分,总揽朝鲜一切算学事务。朝鲜王朝在晋升体系上形成了完整的链条。算学官员在晋升当中,存在算学实务与算学研究两条升迁路径。并且,在致仕后,算学官员可以迁转他职,这使得算学官员与诸多领域产生接触,为中人社会阶层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四部分,整理并分析清州庆氏、南阳洪氏和陕川李氏的算员谱系。以此为范例,探讨朝鲜算学家族的来源与构成及其间的社会交往。文章认为,朝鲜中期的中人算学家族都是从原有的两班家族当中剥离出来的,经历几代的发展才形成规模化。通婚是中人算学家族之间主要的社会交往方式。通过联姻,绝大多数的算学家族都被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中人算学社会阶层。此外,朝鲜中人算学家族之间存在“错位式婚姻”和“学于外家”的现象,这有利于朝鲜中人算学家族的人丁兴旺和实现算学知识在家族之间的横向传播。
周杰[8](2019)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探究极少主义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为研究出发点,一方面在对收集到的美国东西海岸极少主义艺术作品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成果,针对以往的极少主义艺术研究中审美体验的缺失,从材料的表现性入手,分析材料对于时代知觉特征的反映;同时,针对以往的研究对作品社会文化部分的忽视,从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组织秩序所呈现出社会组织特征出发,分析研究两者所象征的工业时代社会和文化特征。首先论文在论述了极少主义艺术的时代文化背景、艺术环境、学术脉络和梳理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摒弃了以往沿着形式主义的道路,以迈克·弗雷德的剧场理论和罗莎琳·克劳斯的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等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确定了人类学仪式理论和形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作品中的材料的象征性、组织秩序的象征性和观众的参与性等仪式特征作为研究对象,点明了对以往研究的质疑和论文的创新点。第一章通过对极少主义起源的追溯,探讨了极少主义对于至上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包豪斯、达达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发展与反思。并以围绕极少主义的相关争论作为线索,论述了极少主义与仪式在其场所、各部分组成结构、重复、象征意义、内部矛盾与参与性等方面的共同点,极少主义作品虽然不再以仪式为基础,但它具有仪式特征。同时,从观众的角度进行考量,极少主义作品也并非只具有表演的特征。接下来,第二章从东西海岸极少主义美学特征的差异出发,引发对于东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中的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分析,明晰了东海岸作品主要以现成的工业、建筑材料和工业产品为材料,它们象征着基本的建筑构件,也概括了基本的对建筑的知觉经验;西海岸作品则采用了新兴的有机材料和加工技术来制作作品的基底和进行着色,以此不断唤起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轻工业制品、汽车、城市灯光等的回忆。第三章对极少主义作品中形状组织的秩序进行探究,提出作品中多个形状之间的组织关系主要呈现为:数列性秩序、系列性秩序和构建性秩序。两种组织秩序是对社会生产和建筑构建秩序的象征,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只是在部分作品中,某一类秩序发挥着主宰性的作用。第四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类型极少主义作品中观众的参与方式的分析,明晰了极少主义作品从有序地进行空间组织到逐步消解了视角和空间结构,将参与者带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使作品与参与者之间在身体和感知上紧密联系起来。第五章对于作品材料的象征性、组织秩序的象征性和观众的参与性等仪式特征进行总体性地讨论。极少主义作品的象征指涉不仅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还从艺术家的主观性和人与物的交融角度将对社会生产的模拟上升到社会组织层面。同时通过观众的参与,作品为艺术接受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文化认同感和合法性的模型。极少主义作品抽象的形式就通过其仪式性的象征和参与性,与人、经验、秩序和历史结合了起来,具有了社会性与文化性。总的来看,极少主义艺术作品中,形式的极少带来的是外沿的极大拓展,极少主义就是一个集工业生产秩序、构建、互动、直观知觉经验为一体的社会文化万花筒。也正是因为艺术家们对“极少”的追求,带来了作品外延意义上的极大丰富。
刘春玲[9](2019)在《“和数学联姻”的中考物理压轴题的探究和启示》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中考物理命题注重"和数学联姻的"的特点和学生答题现状,以2017年长沙市中考理科综合试卷中第39题为例,对"和数学联姻"的中考物理压轴题的解答策略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结论和教学建议。
古璇[10](2018)在《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危机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人们也早已意识到并致力于解决此问题,但并未得到十分有效的改善。究其原因,不合理的消费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症结所在。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在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消费活动,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主要是进行物质资料再生产,通过对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生活性消费主要是通过对物质文化生活资料及劳务的使用消耗进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传统的消费伦理研究主要是以生活性消费为切入口的研究范式。然而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是生产性消费环节的道德失范,直接生产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异化了的现代生产方式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层面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具破坏性和毁灭性。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应从生产性消费角度入手。关于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主要围绕两个维度展开。理论维度,对存在于生产性消费中“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进行理性反思,分析出工业文明生产之线性非循环的片面思维方式导致了生产发展的不可持续。因此,生产性消费伦理应体现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特质,即适度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具有全局意识、长远规划的构架,即循环经济、再生资源产业和绿色消费的实践模式。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是追求综合效益的经济价值、遵循和谐之理的人本价值、维持公正稳定的社会价值、顺应万物和谐的生态价值之综合统一。实践维度,从道德主体的塑造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对企业、政府和个人这三个层面的生产性消费道德主体深入分析:与生产消费环节联系最紧密的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和追求自然环境的生态效益之间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认定、利益取舍并塑造企业伦理文化很重要;在整个社会生产消费活动中承担思想引领和道德规范的政府,如何自我定位,如何有效协调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在全社会倡导发展绿色生态消费伦理是关键;作为微观层面直接行为个体的人,在实践中形成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正确道德认识,使之行为顺应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是生产性消费活动符合伦理、契合道德规范的最直接因素。另一方面,通过道德教化规范生产性消费行为,实现道德主体从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化认同,并依靠伦理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有效规范,使得生产性消费活动呈现正确的价值引领和伦理向度,以此构建既促进生产发展、又符合生态效益的生产性消费道德规范与伦理秩序。把着力点置于生产性消费环节,实质是将解决生态的问题前置,从环境恶化的源头剖析和解读。以伦理的角度引导生产性消费活动,用道德的规范约束生产性消费行为,形成走向生态文明之路的生产性消费伦理,这也是伦理学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现实依托。
二、函数有关问题的“联姻”与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函数有关问题的“联姻”与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2)应对a·b的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的“二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坐标化策略 |
二、线性化策略 |
三、一题二解,各显其能 |
四、问题变式 |
(3)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 主要创新点和尚待改进之处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尚待改进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对口援助的理论发展 |
2.1.2 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合作的理论发展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2.1 对口援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2 对口合作相关研究 |
2.2.3 东北振兴相关研究 |
第3章 东北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成效分析 |
3.1 对口合作实施总方案 |
3.1.1 对口合作实施方案解读 |
3.1.2 分省对口合作实施方案 |
3.2 体制、机制改革与合作模式创新成效分析 |
3.2.1 东北地区机制体制改革成效 |
3.2.2 对口合作发展模式创新 |
3.3 两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转型成效分析 |
3.4 对口合作区域科技创新成效分析 |
3.5 对口合作平台建设成效分析 |
3.6 其他领域合作成效分析 |
小结 |
第4章 对口合作对东北振兴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4.1 对口合作推动东北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
4.1.1 实证分析方法和模型选择 |
4.1.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
4.1.3 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2 东北振兴的体制机制创新效应分析 |
4.2.1 体质机制创新的路径分析 |
4.2.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4.2.3 体质机制创新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3 东北地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效应分析 |
4.3.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
4.3.2 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 东北振兴的科技创新效应分析 |
4.4.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
4.4.2 科技创新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5 东北与东部地区互联、互通效应分析 |
4.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4.5.2 地区间互联、互通效应分析的实证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5章 对口合作给东部地区带来的经济效应分析 |
5.1 对口合作拉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5.1.1 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1.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2 对东部地区的体制机制创新效应分析 |
5.2.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2.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3 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效应分析 |
5.3.1 效应分析的模型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3.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4 对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效应分析 |
5.4.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4.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5 地区间共建合作平台建设的效应分析 |
5.5.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5.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小结 |
第6章 两地对口合作重点产业效应研究 |
6.1 对口合作对双方农业的影响——来自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证据 |
6.1.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1.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
6.2 对口合作对双方制造业的影响——来自汽车制造业的证据 |
6.2.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2.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
6.3 对口合作对双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来自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证据 |
6.3.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3.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
小结 |
第7章 对口合作视角下东北振兴的制约因素分析 |
7.1 地区间发展差异对合作的制约作用分析 |
7.1.1 两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对口合作 |
7.1.2 对口合作在两地的经济效应差异明显 |
7.2 四大领域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1 体制机制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2 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3 科技创新领域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4 平台建设领域的制约因素分析 |
7.3 其他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
小结 |
第8章 提升东北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
8.1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地区间对口合作 |
8.2 加快地区间对口合作产业转型升级 |
8.3 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两地间合作 |
8.4 加强两地间的合作平台建设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经济演化理论 |
2.1.2 制度变迁的演化理论 |
2.1.3 演化博弈论 |
2.2 分析框架 |
2.2.1 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制定的规则与过程 |
2.2.2 公司法律制度演化博弈的参与者行为 |
2.2.3 公司法律制度的博弈均衡与演化 |
2.2.4 具体分析方法与模型介绍 |
第3章 公司法律制度的萌芽(1840-1872):华商公司实践与《轮船招商局章程》的制定 |
3.1 《轮船招商局章程》制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
3.1.1 “公司”语源考察 |
3.1.2 公司法律制度缺失的社会根源 |
3.2 华商公司的首次实践 |
3.2.1 西方公司法律制度的发展评说 |
3.2.2 近代华商公司的具体实践路径 |
3.3 《轮船招商局章程》制定前的法律制度前提 |
3.3.1 晚清政府原有法律制度无法容纳新生经济因素 |
3.3.2 华商集团与洋商集团的竞争导致官商利益冲突 |
3.3.3 传统民营企业中的公司制度因素影响 |
3.3.4 官僚体制下传统官营制度的路径依赖 |
3.4 《轮船招商局章程》制定的演化博弈分析 |
3.4.1 航运业利益集团博弈系统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
3.4.2 利益集团的认知分析 |
3.4.3 地方政府洋务派与华商集团、洋商集团的演化博弈分析 |
3.4.4 中央政府的立法行为选择 |
3.5 《轮船招商局章程》颁布的经济影响 |
3.5.1 通过发行股票达到了募集资金的目的 |
3.5.2 利用航运业达成了与洋商竞争的效果 |
3.5.3 社会上掀起了积极投资兴办公司的热潮 |
3.5.4 官督特许公司制度是公司法的初次探索 |
3.6 小结 |
第4章 公司法律制度的起步(1872-1904):官督公司没落与《公司律》的颁布 |
4.1 《公司律》颁布前的公司发展状况 |
4.1.1 特许制度下官督公司的盛行 |
4.1.2 特许制度下官督公司的没落 |
4.1.3 特许制度下商办公司的崛起 |
4.2 《公司律》颁布前的法律制度前提 |
4.2.1 晚清工商业发展急需突破公司法律制度瓶颈 |
4.2.2 官督公司模式的缺陷导致官商利益的冲突 |
4.2.3 官督特许公司治理实践推进法制化进程 |
4.2.4 《振兴工艺给奖章程》扶持工商业法规化 |
4.3 《公司律》颁布的演化博弈分析 |
4.3.1 晚清利益集团博弈系统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
4.3.2 利益集团的认知分析 |
4.3.3 官僚经理与洋务派、股东集团的演化博弈分析 |
4.3.4 中央政府的立法行为选择 |
4.4 《公司律》颁布的经济影响 |
4.4.1 提高了工商业者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
4.4.2 约束了各级官吏改善官商关系 |
4.4.3 终结了官督商办公司模式 |
4.4.4 推动了民族工商业发展 |
4.5 小结 |
第5章 公司法律制度的初步发展(1904-1914):官商共同修律与《公司条例》的颁布 |
5.1 《公司条例》颁布前的公司发展状况 |
5.1.1 《公司律》颁行后公司治理官剥商权局面的改善 |
5.1.2 《公司律》颁行后公司治理道德风险问题的出现 |
5.1.3 家族公司的创建 |
5.2 《公司条例》颁布前的法律制度前提 |
5.2.1 《公司律》无法使中国建立真正的经济自由与经济民主 |
5.2.2 官督公司模式回光返照导致官商利益的冲突 |
5.2.3 《中华民国约法》倡导自由经济政策 |
5.2.4 《改定大清商律草案》开创立法调查先河 |
5.3 《公司条例》颁布的演化博弈分析 |
5.3.1 民初利益集团博弈系统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
5.3.2 利益集团的认知分析 |
5.3.3 官僚集团与商人集团关于修律的演化博弈分析 |
5.3.4 中央政府立法行为选择的转变 |
5.4 《公司条例》颁布的经济影响 |
5.4.1 公司法人治理机制的形成 |
5.4.2 家族公司规模的壮大 |
5.4.3 官僚与商人可以均衡博弈 |
5.4.4 民族工商业的黄金发展阶段 |
5.5 小结 |
第6章 公司法律制度的规范发展(1914-1929):官商兴办工业与1929年《公司法》颁布 |
6.1 1929年《公司法》颁布前的公司发展状况 |
6.1.1 《公司条例》颁行后私人资本投资的扩张发展 |
6.1.2 《公司条例》颁行后家族公司企业集团的迅猛发展 |
6.1.3 《公司条例》颁行后官僚资本投资公司的热情高涨 |
6.2 1929年《公司法》颁布前的法律制度前提 |
6.2.1 《公司条例》缺失法人持股制度导致公司对外投资发展滞后 |
6.2.2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导致官商利益冲突 |
6.2.3 《建设大纲草案》倡导重点发展国有经济政策 |
6.2.4 《训政时期经济建设实施纲要方针案》规定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
6.2.5 《公司条例》奠基中国公司法体系 |
6.3 1929年《公司法》颁布的演化博弈分析 |
6.3.1 民国中期利益集团博弈系统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
6.3.2 利益集团的认知分析 |
6.3.3 官僚集团与商人集团关于立法的演化博弈分析 |
6.3.4 中央政府立法行为选择的转变 |
6.4 1929年《公司法》颁布的经济影响 |
6.4.1 公司法人持股制度的发展 |
6.4.2 投资控股公司的产生 |
6.4.3 民营经济得到鼓励与支持 |
6.4.4 公司营利目的的回归 |
6.5 小结 |
第7章 公司法律制度的异化(1929-1946):官商产权争夺与1946年《公司法》的颁布 |
7.1 1946年《公司法》颁布前的公司发展状况 |
7.1.1 1929年《公司法》颁行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
7.1.2 统制经济下国营公司向官僚垄断公司的转变 |
7.1.3 民营公司生存环境的转折与恶化 |
7.2 1946年《公司法》颁布前的法律制度前提 |
7.2.1 1929年《公司法》难以适应大力发展国营事业的需要 |
7.2.2 抗战爆发统制经济政策导致官商利益的冲突 |
7.2.3 《特种股份有限公司条例》规定政府控制国家经济主体的合法性 |
7.2.4 《第一期经济建设原则》为战后政府与民资合办公司提供依据 |
7.3 1946年《公司法》颁布的演化博弈分析 |
7.3.1 民国后期利益集团博弈系统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
7.3.2 利益集团的认知分析 |
7.3.3 商人集团与官僚集团、官僚经理的演化博弈分析 |
7.3.4 中央政府立法行为选择的转变 |
7.4 1946年《公司法》颁布的经济影响 |
7.4.1 公司注册登记数量激增 |
7.4.2 国营公司规模空前扩张 |
7.4.3 有限公司与外资公司迅速增长 |
7.4.4 民营经济产权弱化与衰败 |
7.5 小结 |
第8章 评述性结论与现实启示 |
8.1 评述性结论 |
8.1.1 近代公司法律制度演化是后世公司立法对前世立法制度创新的结果 |
8.1.2 近代公司法律制度演化是官僚集团与商人集团持续博弈均衡的结果 |
8.1.3 近代公司法律制度演化是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相互转化的结果 |
8.1.4 官商集团谈判能力的差异变化是近代公司法律制度演化成败的关键 |
8.1.5 近代公司法律制度保障较好的时期是商人集团公司发展的发达时期 |
8.2 现实启示 |
8.2.1 营业自由立法是激发企业活力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关键 |
8.2.2 简政放权制度是完善政府职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保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5)基于结构思想的高中数列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标准提倡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内容主线 |
1.1.2 2019 年高考考试大纲(数学)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结构 |
1.1.3 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
1.3.2 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与逻辑推理素养 |
1.3.3 提高教学有效性 |
1.3.4 对教材编写提供建议 |
1.3.5 对自身教育素养的培养 |
1.4 研究过程与方法 |
1.4.1 研究过程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结构教学 |
2.2 数学教学理论 |
2.2.1 数学结构教学 |
2.2.2 最近发展区 |
2.2.3 有意义接受学习 |
2.2.4 整体性教学 |
2.2.5 聚焦核心概念 |
2.3 数学解题理论 |
2.2.1 变式教学 |
2.2.2 脚手架理论 |
2.4 数列教学研究 |
三、结构观点下的高中数学知识教学理论研究 |
3.1 影响结构教学的因素 |
3.1.1 内部因素 |
3.1.2 外部因素 |
3.2 形成学习思路 |
3.2.1 知识的过程性:来龙去脉,发生发展 |
3.2.2 思维的过程性:数学思维过程的揭示和暴露 |
3.3 构建数学知识网络 |
3.2.1 知识的系统化 |
3.2.2 知识间的纵向联系 (纵向加深) |
3.2.3 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横向加宽) |
3.4 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 |
四、结构思想下的高中数学解题理论研究 |
4.1 解题思路分析 |
4.1.1 试题考查内容 |
4.1.2 对知识常考题型的掌握 |
4.1.3 解题过程分析 |
4.2 题目变式研究 |
4.2.1 何为变式 |
4.2.2 试题变式维度 |
4.3 变式教学 |
4.4 注重反思总结,形成解题结构 |
五、高中数学结构教学策略研究 |
5.1 高中数学结构教学策略遵循的原则 |
5.1.1 针对性原则 |
5.1.2 整体性原则 |
5.1.3 学生主体原则 |
5.2 高中数学结构教学策略 |
5.2.1 抓主线,聚核心 |
5.2.2 悟本质,重过程 |
5.2.3 学思想,用方法 |
5.2.4 重应用,抓变式 |
5.2.5 建联系,组结构 |
六、结构观点下高中数列教学案例研究 |
6.1 数列的重要性及结构分析 |
6.1.1 数列的重要性 |
6.1.2 数列结构分析 |
6.1.3 数列的应用 |
6.1.4 数列常见解题方法分析 |
6.2 高中数列教学案例 |
6.2.1 等差数列 |
6.2.2 等比数列 |
6.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
6.2.4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
6.3 数列试题的变式教学研究 |
6.3.1 数列试题的变式 |
6.3.2 数列的例题教学 |
七、总结与思考 |
7.1 总结 |
7.2 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6)基于LabVIEW数字图像生成音乐旋律算法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AR互动图书发展现状 |
1.2.2 算法作曲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 |
2 数字图像生成音乐相关理论的研究 |
2.1 LabVIEW开发平台 |
2.2 音乐相关理论 |
2.2.1 音乐乐理 |
2.2.2 骰子音乐旋律的生成算法 |
2.2.3 MIDI文件 |
2.3 数字图像相关理论 |
2.3.1 数字图像灰度直方图 |
2.3.2 数字图像灰度图 |
2.4 小结 |
3 数字图像生成音乐算法的研究 |
3.1 数字图像灰度直方图生成音乐旋律算法的建立与验证 |
3.1.1 数字图像灰度直方图生成音乐旋律算法的建立 |
3.1.2 数字图像灰度直方图生成音乐旋律算法的验证 |
3.1.3 小结 |
3.2 绘制曲线转化音乐旋律算法的建立与验证 |
3.2.1 图线转化为旋律线原理 |
3.2.2 绘制曲线转化音乐旋律算法的建立 |
3.2.3 绘制曲线转化音乐旋律算法验证 |
3.2.4 不同类型图像的验证 |
3.2.5 小结 |
3.3 本章小结 |
4 数字图像音乐旋律算法的应用 |
4.1 固定曲目在LabVIEW音乐旋律算法中播放的应用 |
4.1.1 固定乐曲的选择 |
4.1.2 播放固定乐曲的音高与索引的确定 |
4.1.3 固定乐曲的节奏的表达 |
4.1.4 固定曲目播放的实现 |
4.1.5 小结 |
4.2 曲目节奏编辑在LabVIEW音乐旋律算法播放的应用 |
4.2.1 曲目节奏变化的参数的编辑 |
4.2.2 基于灰度直方图生成音乐旋律的播放的实现 |
4.2.3 基于绘制曲线生成音乐旋律算法的播放的实现 |
4.2.4 小结 |
4.3 生成音乐旋律算法在其他软件中应用 |
4.3.1 生成音乐旋律算法在生成声音软件的应用 |
4.3.2 成音乐旋律算法在AR互动中应用 |
4.4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朝鲜王朝中期算学中人及其家族研究(1657-1868) ——以清州庆氏、南阳洪氏、陕川李氏家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综述 |
1.1.1 朝鲜算学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
1.1.2 朝鲜算书的整理与研究 |
1.1.3 朝鲜算学的宏观研究 |
1.1.4 算学文本的研读 |
1.1.5 朝鲜算学者及其着作的研究 |
1.1.6 研究综述小结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算学中人相关概念与史实的阐释 |
2.1 朝鲜王朝数学史的分期问题 |
2.2 “中人”与“朝鲜算学家族”的概念阐释 |
2.2.1 “中人”及“算学中人” |
2.2.2 “朝鲜算学家族” |
2.3 《经国大典》、“通清运动”与中人地位的变迁 |
2.3.1 “未尝区别庶类”:太祖至成宗时期 |
2.3.2 《经国大典》与中人仕途的禁锢:成宗至“两乱”前后 |
2.3.3 算学官员队伍的壮大:“两乱”后至英正时期 |
2.3.4 “中庶许通”:英祖至哲宗时期 |
2.4 丽末鲜初社会历史背景 |
2.5 悉从中国之制:先朝鲜时代朝鲜算学的发展概述 |
2.6 他山之石:明末清初中算的发展及其对朝鲜的影响简述 |
第3章 算学生徒教育的发展脉络与算学官职的设置沿革 |
3.1 草创期:太祖至世宗时期 |
3.1.1 算学教育制度的初创 |
3.1.2 算学官职的初设 |
3.2 成型期:世祖至成宗时期 |
3.3 发展期:英祖与正祖时期 |
第4章 算学官员的日常工作及其升迁问题 |
4.1 算学入格:算学生徒的入仕之路 |
4.2 算学官员的日常工作 |
4.3 算学官员晋升之制析探 |
第5章 中人算学家族社会交往与中人社会阶层 |
5.1 朝鲜中人算学家族的来源与构成 |
5.1.1 朝鲜中人算学家族的先世情况 |
5.1.2 朝鲜中人算学家族的内部构成 |
5.2 通婚与朝鲜中人算学家族社会阶层的形成 |
5.2.1 中人算学家族的联姻 |
5.2.2 家族间交往的独特现象:“错位式联姻”与“学于外家”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朝鲜王朝世系表 |
附录2 清州庆氏算学家族谱系 |
附录3 南阳洪氏算学家族谱系 |
附录4 陕川李氏算学家族谱系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工作 |
(8)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极少主义艺术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
(三)极少主义艺术所处的文化环境和艺术生态 |
二、前期相关研究 |
(一)极少主义艺术历史研究成果 |
(二)美国西海岸的极少主义历史研究成果 |
(三)极少主义艺术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
(四)极少主义作品中材料和结构的研究成果 |
(五)研究使用相关概念的研究成果 |
三、研究内容及范围的界定 |
四、问题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点 |
(二)论文创新点 |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
六、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回顾与聚焦——极少主义的历史 |
1.1 起源——极少主义艺术诞生之前 |
1.1.1 简化与构成——至上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对于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
1.1.2 工艺与社会——包豪斯与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
1.1.3 反惯例与现成品——达达主义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
1.1.4 表现与行动——抽象表现主义对东西海岸极少主义的影响 |
1.2 继承与重构——极少主义艺术的出现 |
1.2.1 直接的形状——东海岸极少主义艺术家与他们的极少主义实验 |
1.2.2 纯粹的感知——西海岸极少主义艺术家与他们的极少主义实验 |
1.3 差异与质疑——围绕极少主义的争论 |
1.3.1 美学争论——西海岸极少主义的命名与合法性 |
1.3.2 走向实体——绘画还是雕塑 |
1.3.3 各抒己见——对“极少”的不同理解 |
1.4 象征与参与——聚焦极少主义作品的仪式特征 |
1.4.1 社会性的追问——仪式概念的引用 |
1.4.2 从象征到仪式——使用仪式相关理论研究极少主义艺术的可行性 |
1.4.3 从观看到参与——极少主义作品中的观众参与 |
第二章 工业镜像与时代图景——极少主义作品中材料与加工技术的时代象征 |
2.1 束之高阁的材料——极少主义作品中的材料与技术 |
2.1.1 直观的差异——东西海岸的不同美学特征 |
2.1.2 重拾的关注——从实在的形状到材料与技术 |
2.2 平淡无奇的形状——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材料的应用 |
2.2.1 材料与现成品——东海岸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材料和产品的直接应用 |
2.2.2 高分子与透明介质——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基底 |
2.2.3 有机与化合——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涂料 |
2.3 近乎完美的表面——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技术的使用 |
2.3.1 机械与真空——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的基底制作技术 |
2.3.2 喷涂与电镀——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的表面处理技术 |
2.4 超越实在的时代象征——材料、技术与艺术的联姻 |
2.4.1 建筑的象征——材料的直接应用 |
2.4.2 消失的手工性——新技术的去手工化 |
2.4.3 时代的烙印——极少主义艺术的材料和技术的时代性 |
第三章 有序组织与建筑构建——极少主义作品结构的社会秩序象征 |
3.1 整体与部分——极少主义作品中形状的秩序 |
1'>3.1.1 有序的多个形状——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数量N>1 |
3.1.2 数学性的排列——极少主义作品数列性组织秩序 |
3.1.3 构建性的组合——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空间排列 |
3.2 排列与变化——极少主义作品中数列性与系列性的秩序 |
3.2.1 完全的重复——极少主义作品中简单的数列秩序 |
3.2.2 有序的变化——极少主义作品中复杂的数列秩序 |
3.2.3 多元的组合——极少主义作品中多种数列秩序并存 |
3.2.4 差异的复制——极少主义作品中的系列性 |
3.3 形状与位置——极少主义作品中构建性的秩序 |
3.3.1 铺砌与构建——建筑的构建方式 |
3.3.2 形态与组合——形状对建筑构件的模拟 |
3.3.3 框架与模块——空间上的自由重复 |
3.4 组织秩序与构建方式——极少主义作品结构所象征的社会秩序 |
3.4.1 无处不在的秩序——极少主义作品对社会生产的模拟 |
3.4.2 垂直与水平的构建——极少主义作品所象征的建筑构建方式 |
第四章 互动参与与仪式体验——观众对极少主义作品的参与和体验 |
4.1 内与外的浸润——极少主义作品内部空间的诱惑 |
4.1.1 模糊边界——内外空间之辩 |
4.1.2 步入作品——极少主义艺术家的预谋 |
4.2 身体与空间的对抗——极少主义作品与参与者身体的互动 |
4.2.1 限定与自由——“无序”的参与空间 |
4.2.2 循环与反省——有序的行动文化象征 |
4.3 身体与空间的交融——极少主义作品中的观看与互动 |
4.3.1 镜像与幻觉——参与者和反光材质作品的观看与互动 |
4.3.2 空间与感知——参与者和光与透明材质作品的观看与互动 |
4.4 游移的身体——参与性对于身体与形状关系的重构 |
4.4.1 从观看到体验——参与性对体验模式的重塑 |
4.4.2 从实在到知觉——反射、透明材质作品带来的体验范式的转变 |
4.4.3 从感知到对抗、交融——参与者身体与形状之间关系的重构 |
第五章 仪式与统一——极少主义作品的形式与社会文化的统一 |
5.1 物的礼赞——极少主义作品中物的象征意义 |
5.1.1 日常品与城市的经验——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 |
5.1.2 工业与建筑的印象——东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 |
5.1.3 物品与构建——生产与建筑的秩序象征 |
5.2 人与物的交融——极少主义作品中人与形状的平等与统一 |
5.2.1 拟人与“表演”——极少主义作品中物的拟人化 |
5.2.2 物化与统一——极少主义作品中身体与物体的统一 |
5.2.3 平等与转化——人与物的统一 |
5.3 物与人的秩序——极少主义作品象征社会组织秩序 |
5.3.1 物与人的沉默——极少主义作品和社会劳动的匿名性 |
5.3.2 “睹物思人”——极少主义作品象征人的组织秩序 |
5.4 形与思的统一——极少主义作品实现的形式与社会、文化性的统一 |
5.4.1 人之所造与人之所思——潜藏于物品和艺术接受者的社会性、文化性 |
5.4.2 客观抑制与主观回归——艺术家创作过程与作品命名的主观性 |
5.4.3 仪式象征与观众参与——极少主义作品中形式与社会、文化性的统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重要极少主义艺术家简介 |
附录二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极少主义艺术家 |
附录三 :中英文人名对照 |
附录四 :约翰·麦克拉肯的作品检测和材料鉴定 |
附录五 :西海岸极少主义采用的有机材料简介 |
附录六 :极少主义大事年表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9)“和数学联姻”的中考物理压轴题的探究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探究的过程 |
二、知识体系与解题技巧 |
(一) 构建知识体系, 形成思维导图 |
(二) 通过解题实践, 归纳解题策略 |
三、教学建议 |
(一) 对物理教师的角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
(二) 深入挖掘初中物理涉及的数学知识 |
(三) 教会学生建立物理关系式的方法 |
(四) 培养学生数理结合意识与转化能力 |
(10)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源流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构架与方法 |
一、结构体系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生产性消费的伦理失范问题 |
第一节 消费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阐释 |
一、消费的界定与分类 |
二、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释义 |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异化导致伦理失范 |
一、生产性消费模式的历史演变 |
二、生产性消费的异化 |
三、生产性消费的内在矛盾与伦理约束 |
第三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造成的生态困境 |
一、世界范围内自然界的破怀 |
二、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 |
第二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的理性反思 |
第一节 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观主导下的生态伦理失范 |
一、人类中心主义及其评价 |
二、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性伦理失范的表现 |
第二节 “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经济伦理失范 |
一、“资本逻辑”阐释及其影响 |
二、“资本逻辑”主导下经济伦理失范的表现 |
第三节 工业文明“线性非循环”思维下的实践伦理失范 |
一、“线性非循环”思维的伦理缺失 |
二、“线性非循环”思维主导的工业文明生产方式不可持续 |
第三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模式 |
第一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 |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二、适度消费原则 |
三、整体性原则 |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实践模式 |
一、循环经济模式 |
二、再生资源产业模式 |
三、绿色消费模式 |
第四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 |
第一节 经济伦理维度 |
一、经济行为的德性体现 |
二、生产性消费领域的生态体现 |
三、效益统一与环境协调 |
第二节 生态伦理维度 |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想论 |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
三、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生产性消费的本质 |
第三节 社会价值维度 |
一、社会稳定 |
二、社会和谐 |
三、社会与自然和谐 |
第四节 人本价值维度 |
一、人与社会的和谐 |
二、人自身的和谐 |
三、人的自然解放 |
第五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道德主体 |
第一节 企业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企业是生产性消费的道德主体 |
二、企业是“经济实体”和“伦理实体”的统一 |
三、塑造人格化的企业伦理 |
四、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辩证统一 |
第二节 政府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政府职能与伦理责任 |
二、政府生产性消费伦理责任适用范围与表现形式 |
三、生态型政府的建立 |
第三节 个体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个体之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 |
二、道德主体对自然界的认知 |
三、道德主体身份的转换 |
第六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 |
第一节 道德教化 |
一、道德教化的内涵 |
二、道德教化的功能 |
三、道德教化的路径 |
第二节 理性转换 |
一、理性的释义 |
二、经济理性批判 |
三、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 |
第三节 文化认同 |
一、文化认同的含义解读 |
二、文化认同的内在要求 |
三、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 |
第四节 制度保障 |
一、伦理制度 |
二、法律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论文及着作 |
致谢 |
四、函数有关问题的“联姻”与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三角为基 导数联姻[J]. 陈俊斌. 数学通讯, 2021(14)
- [2]应对a·b的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的“二化”策略[J]. 李富春.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2021(07)
- [3]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D]. 马芳. 辽宁大学, 2020(07)
- [4]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演化研究[D]. 李健. 辽宁大学, 2020(01)
- [5]基于结构思想的高中数列教学研究[D]. 谯可.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基于LabVIEW数字图像生成音乐旋律算法的研究及应用[D]. 刘明磊.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7]朝鲜王朝中期算学中人及其家族研究(1657-1868) ——以清州庆氏、南阳洪氏、陕川李氏家族为中心[D]. 吴东铭.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8]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D]. 周杰. 上海大学, 2019(02)
- [9]“和数学联姻”的中考物理压轴题的探究和启示[J]. 刘春玲. 教育科学论坛, 2019(07)
- [10]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D]. 古璇. 东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