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坝州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任静,李志强,杨彦明,任克新[1](2021)在《基于Levenberg-Marquardt法和最小二乘法的中国西部烈度衰减关系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收集1900年以来,中国西部地区488次地震的烈度等震线资料,采用长、短轴椭圆模型,应用Levenberg-Marquardt法和最小二乘法拟合了中国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拟合方法的回归模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2个统计单元内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有显着不同,应作为不同的分区对待。同时,将本文结果与其他研究者得出的中国西部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近年来中国西部发生的6个真实地震的烈度圈数据为基准,对比了本文模型与其他区域模型的长、短轴及面积的计算结果,结果显示:本文烈度衰减关系计算结果的精准性要稍高于大区域的计算结果,但相对于小区域来说,本文结果比小区域的烈度衰减关系结果误差偏大。由于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具有区域性特征,区域划分越细范围越小,结果精准性越高,但是计算大区域的烈度衰减关系,有利于第一时间掌握灾区大范围的灾情分布,特别是对于震级较大的地震,计算得到大尺度上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可以迅速分析相邻省区受影响地区的烈度分布特征,无须利用另一个省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数据重新计算,故而本文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烈度衰减的区域特征,适合用于中国西部地区的工程地震研究和应用。
王建飞[2](2021)在《基于遥感技术的建筑抗震因子提取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开展建筑抗震能力影响因子(下文简称“抗震因子”)调查,预测地震情景下的建筑破坏比,是编制区域防震减灾规划、制定区域抗震设防水准的重要依据。受“保障生命”的抗震设计思路影响,传统的单体建筑抗震能力验算重点在于研究单体建筑的物理响应机制、建立建筑破坏概率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影响建筑破坏率的“结构、高度、设防等级”等抗震因子加权,建立了丰富的区域建筑震害预评估模型。近年来,在“保障性态”的抗震设计新思路下,建筑抗震能力评估不仅考虑建筑本身的破坏概率,还增加了“建筑使用功能、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社会影响方面的考虑。在传统的“结构、高度、设防等级”等抗震因子体系中引入“设防水准、人口密度、经济密度”等空间分布差异显着的因素,综合开展城市群、建筑群建筑抗震能力,构建地震情景,预评估建筑破坏比、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当前建筑抗震能力评估的新趋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对我国的建筑抗震因子数据调查提出了“范围更广、效率更高”的需求。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且建筑基础数据库不完整,加之,传统实地调查方法难度大、成本高且效率较低。如何建立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大范围建筑抗震因子调查方法,建立适合大空间尺度的震害预评估流程,是我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建筑群震害预评估中的抗震因子参数难获取的问题,本论文研究了各类遥感数据与Web大数据信息相结合的建筑群抗震因子提取方法,结合灯光遥感数据,统计分析了人口与经济等承灾体的时空分布特征,构建了基于遥感的震害预评估流程与方法。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基于建筑震害等级和震害指数,研究了影响建筑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各类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相位特征”等遥感指数与建筑“轮廓、高度、年代”等抗震因子的关系,介绍了各类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原理。基于遥感提取的建筑抗震因子(下文简称“遥感抗震因子”)概率化分布特点,给出了基于遥感抗震因子的建筑破坏比预评估方法。(2)构建了基于遥感数据的建筑群抗震因子提取流程与方法。结合Web大数据改进了K-means影像分类算法,提出了网络数据与遥感数据相结合的建筑区快速提取技术,提取精度可达到90%以上;针对国内建筑属性数据库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城市、乡镇、农村”三级抽样的建筑抗震因子获取方法,评估了“人口普查数据”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建筑属性分布率随时间变化特征,在双侧精度99%置信区间内,全国各省份建筑属性结构在10年内无显着变化。最终认为,“人口普查数据”中的建筑属性分布概率可作为区域建筑抗震因子参数输入区域建筑破坏比预评估模型。(3)建立了单体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方法与流程。基于机器学习的Seg Net模型建立了基于GF-2的0.8m分辨率建筑轮廓提取方法,平均提取精度92.14%;提出了基于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S-In SAR)相位残差的建筑高度提取方法,结果的误差均值为-0.06层,误差均方差为2.01层(样本最大楼层数为29层),能够满足建筑易损性曲线评估模型的要求;建立了基于时序光学遥感数据和web大数据的建筑年代变化检测方法,90年代以前老旧建筑的识别率46.15%,90年代建筑识别率63.55%,2000-2010年建筑识别率84.23%,2010年以后建筑识别率90.91%;尝试基于PS-In SAR的时序形变数据,探索考虑大型建筑热胀冷缩系数的结构鉴定方法,结构判别精度可达到70.17%。(4)分别以首都圈和四川为研究区,基于模糊评价法与建筑易损曲线,实现了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建筑震害预评估。以首都圈当前建筑震害因子数据为例,复现1976年唐山地震,预评估了首都圈建筑群破坏比,产出县域尺度的建筑抗震指数与模拟的宏观地震烈度;以四川省2008年汶川地震前后遥感数据为例,模拟了2008年四川省建筑震害、震中区县人员伤亡及建筑经济损失,验证了本方法的震害损失预评估精度。
牛洁[3](2021)在《震级和震中距对黄土场地设计反应谱的影响》文中认为设计反应谱源于地震反应谱或场地相关反应谱,是结构抗震设计的依据,反应谱的影响因素及其标定方法的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黄土是一种特殊土,它具有水敏性和动力易损性的特点,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黄土高原是我国南北地震带穿越的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地震灾害严重。震级和震中距是影响设计反应谱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开展黄土地区设计反应谱影响因素及其标定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黄土地区大量的强震记录,研究了震级和震中距对黄土场地设计反应谱的影响,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反应谱标定方法,并以实际工程为例,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势,完成了如下主要研究工作。(1)简单总结了反应谱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梳理了反应谱的研究历程。详细介绍了Newmark三参数法、双参数法、差分进化算法等标定设计反应谱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目前反应谱的标定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2)提出了利用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标定设计反应谱的一种新方法。详细介绍了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的原理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利用Newmark三参数法、双参数法、差分进化算法和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对16条不同场地的加速度记录进行标定对比。结果表明,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标定的设计反应谱的误差较小,说明了该算法用于标定设计反应谱的可行性和适宜性。(3)统计分析了震级和震中距对黄土场地设计反应谱的影响。在收集大量黄土场地强震记录的基础上,按照震级和震中距对收集到的黄土Ⅱ类场地上的494条水平向加速度记录进行分组,并利用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进行标定,经过统计分析,总结了黄土场地设计反应谱的放大系数平台值和特征周期随震级、震中距的变化特征。随着震级的增大,平台值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但震中距对平台值的影响规律不甚明显;随着震级、震中距的增大,特征周期均有增大的趋势。研究发现,无论大震还是小震作用下,黄土场地设计反应谱放大系数平台值均在2.63.22,其统计值要高于抗震规范中规定的2.5,特征周期的统计值与规范规定值较为相近。(4)以两个工程为实例,介绍了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通过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给出的场地相关谱的参数对比研究,说明了该方法的优势。研究表明,基于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标定后的设计反应谱曲线更能真实地反映地震动的频谱特性,标定结果与实际的地震反应谱误差更小,适用于工程抗震设计。
邬丽娟[4](2020)在《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变化与地震烈度关系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发生后,如何快速获取灾区震情信息、绘制地震烈度图并准确评估地震灾情,是震后应急救援的关键问题。目前对于地震烈度的评估,尚未用到植被这一变化因素,但这一因素有以下几个优点:(1)植被覆盖反演有成熟的手段和方法;(2)计算简便,节约时间;(3)用于反演植被覆盖的遥感数据源很多。本文旨在探究地震前后植被覆盖的变化与烈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地震前后植被覆盖的变化能否作为评估烈度的参考依据。目前的研究中,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去得到由地震造成的植被覆盖减少的区域,本文运用影像差值法得到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地震前后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该结果可能存在自然条件的影响,选择与地震前后同时相的5年影像数据,分别得到每一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大小,通过最大化合成(MVC)的方法得到植被覆盖度最大自然变化,用它去除自然条件造成的影响,同时考虑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植被破坏的概率),加入坡度进行分析,得到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的特殊变化,即可能由地震造成的植被覆盖度变化,将最终得到的影像栅格数据转换成点数据,提取出植被覆盖剧烈减少的像元点,用核密度分析将离散的像元点转换成连续分布的面数据,反映像元点密度分布特征,将以上得到的结果与地震烈度拟合。文中对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四川汶川8.0级地震、四川雅安7.0级地震、云南鲁甸6.5级地震四个震例进行了具体分析,为了监测植被覆盖度随时间的连续变化,每个震例按地震发生的时间,地震前与地震后共选取了3期时间连续的MODIS影像数据,地震前与地震后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会得到两个结果,文中对这两个结果做了对比,结论指出:1、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与烈度的关系:九寨沟地震中,地震后时间连续的两幅影像得到的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剧烈减少区域,都能反映烈度长轴的方向;汶川地震中,地震后时间连续的两幅影像得到的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剧烈减少区域,前一幅影像能反映破坏严重的高烈度区位置,后一幅影像能反映烈度长轴的方向;芦山地震中,地震前时间连续的两幅影像得到的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剧烈减少区域,都能反映烈度长轴的方向;鲁甸地震中,地震后时间连续的两幅影像得到的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剧烈减少区域,均不能反映烈度的分布特征。2、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的特殊变化与烈度的关系:(1)像元点整体分布与烈度的关系:九寨沟地震中,地震后时间连续的两幅影像提取出的像元点,其分布方向均与烈度长轴方向一致;汶川地震中,地震后时间连续的两幅影像提取出的像元点都在高烈度区密集分布;芦山地震中,地震前时间连续的两幅影像提取出的像元点,后一幅影像像元点聚集密集区域其分布方向与烈度长轴方向一致;鲁甸地震中,地震后时间连续的两幅影像提取出的像元点均不能反映烈度的分布特征。(2)像元点核密度分析结果与烈度的关系:芦山地震,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其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与自然状态下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的特殊变化不明显,所以运用本文的方法得到的像元点核密度分析结果与烈度的拟合效果差。九寨沟地震、汶川地震、鲁甸地震,通过本文的方法,得到的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特殊变化,其像元点核密度分析都有与地震烈度拟合较好的结果,能反映烈度长轴方向、高烈度区位置。本文通过研究初步证明,地震前后的植被覆盖变化能反映烈度的分布特征,即地震前后植被覆盖的变化与烈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同地震植被破坏现象不同,能反映出的烈度分布特征也不同,通过对比四个震例的结果,发现地震造成的植被覆盖减少在烈度达到X时现象明显,烈度在VI~IX时现象不太明显。在评估烈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植被变化作为参考的依据。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可以选择不同的遥感数据源,探讨更多其他的方法去得到地震造成的植被覆盖变化,并分析其与地震烈度之间的关系。
胡芹龙[5](2020)在《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西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部位,为我国最重要的地势陡变带。该区地势险峻,地形起伏大,侵蚀切割强烈,地层与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频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地质灾害点数量多,分布面广,具有灾害发展速度快且严重,危害性大的特点,极大威胁了受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年四川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实施了治理工程,特别是汶川地震以来政府加大了治理力度,为震后恢复重建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工程效果调查中也暴露了“快速的工程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技术上对这些不足进行系统总结在未来山区地质灾害的有效管控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全面阐述川西地区复杂地质环境的特点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及实地复核,揭示了区域内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三类代表性山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竣工后的结构完好性及工程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对治理工程中部分失效工程进行了分类,剖析了治理工程失效的原因,进而选择典型工程案例深入分析防治工程的失效机制,通过治理工程失效的力学和数值模拟分析,再现了失效过程。论文取得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全面收集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资料,特别是控制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数据,气象资料如气温与降雨数据,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了康滇SN向构造带、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川西前陆盆地、鲜水河断裂带、雅江弧形构造带五大区域构造单元地质环境差异,认为新生代以来强烈的表生改造为区内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内、外动力的耦合作用决定了区内大多数地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2)以区内主要城镇、大江大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治理工程结构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等手段,对区内154个重大治理工程竣工后工程结构的完整性、受损性及各具体工程承担的工程使命进行了分析,对其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揭示川西地区90%以上的治理工程均起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滑坡支档工程保证了城镇、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泥石流拦砂工程最大限度的将固体物源拦在沟内,尽管部分满库或接近满库,通过清库仍能发挥拦挡功能;崩塌主动防治及被动工程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干线公路如G213的正常通行,保护了所威胁的居民点及城镇安全。(3)对川西地区已经失效或局部破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行梳理,较全面分析了滑坡、崩塌及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的特征。总结、分析滑坡支档工程失效模式,并以川西地区典型的坡折部位巴地五坡村滑坡为解剖案例,从地貌演化、堆积体成因、斜坡结构及横向坡基岩内部软弱夹层剪切阶梯式错动的失效过程,定性分析了此类治理工程失效是堆积体之下伏基岩含软弱夹层致锚固段岩体嵌固能力不足引起的,进而运用数值模拟分析其治理工程失效的过程。这类斜坡结构在川西具有代表性,巴地五坡村滑坡支档失效是基覆界面以下横向坡千枚岩“阶梯状拉-剪式”致抗滑桩嵌固段倾倒所致的分析结论为该类滑坡的客观认识及有效治理提供了借鉴。(4)以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灾害作为研究对象,对治理措施的分类、治理措施有效性、防治工程的安全性和实效性、防治工程级别、施工工期等指标对泥石流灾害治理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中治理工程失效的类型。首先,泥石流防治工程失效较为普遍的是特大地震后对沟域物源的严重低估、堵溃事件(堵塞系数)低估、大比降沟谷沟道物源启动的低估、高频极端气候的低估,导致防治工程设计强度偏低而破损或毁坏;其二,设计中沟道侵蚀强度的低估导致防护堤等埋深不够,大坡降或行洪断面挤占后流速加快强冲刷作用下防护堤地基掏蚀后倾覆失稳;其三,渗流稳定估计不足致部分拦砂坝坝肩、副坝坝基冲刷破坏;其四,格栅坝等拦粗排细理念并非促效,粘性泥石流发生后粗大颗粒首先堵塞格栅,细粒物质无法排放。(5)以羊岭沟泥石流工程治理为典型案例,对其在天然工况条件下的正常流量和溃决性流量、以及在加固坝体条件下的溃决性流量分别计算其治理工程的承载力,最后对该类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和优化,为该类泥石流灾害有效治理提供依据。(6)以簇头沟8.20泥石流为例,通过沟道比降、物源条件及水动力条件及冲刷堵溃分析,提出了冲刷—堵溃耦合效应(D值骤然增加)激发了特大山洪揭底(拉槽)的地质模式,揭示了8.20大型群发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进而通过泥石流动力学计算与分析,表明携带粗颗粒大流量的泥石流拥有巨大的冲击力,导致震后修建的拦砂坝及沟口桥梁直接被摧毁。(7)对崩塌防治措施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被动网失效进行了剖析,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强震震裂危岩块体块度估计偏小、对危岩的规模估计不足、部分块度大的危岩应该主动为主兼被动防治方案仅仅采用了单一被动网拦挡措施等。进一步分析揭示,震后流行的“松动的危岩该震的都震下来的认识”忽略了危岩失稳的滞后性,在岷江G213线震后应急保通过程设置的被动网损坏较多;部分被动网工程是因应急需要,没有系统研究危岩体特征,部分大危岩块体失稳导致的毁坏占有很大比例,后期改用棚洞、拦石墙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吴效勇[6](2019)在《基于多因素的地震影响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地震台站稀疏,地震影响场主要依据通过地震动衰减关系计算的地震动图进行快速预测,而目前我国存在地震动衰减关系地区适宜性不够、场地条件复杂等问题,地震影响场往往依靠现场震害调查与烈度评定确定。因而基于多源数据、多角度分析的地震影响场研究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卫星遥感、台站观测、历史震例地震烈度评定等研究分析基础上,收集了九寨沟地震前后升降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哨兵(Sentinel1A/IW)影像、美国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ion,SRTM)公里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地形数据、四川地区2008-2017年12次5级以上地震的强震观测记录数据,从空-地两方面对地震影响场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以九寨沟Ms7.0地震为例,利用地形数据对该地震周围地区进行了场地分类,从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加速度反应谱、衰减特征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不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然后从12次地震中挑选出可用的强震台站记录的水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采用分步回归和最小二乘法,拟合建立了四川地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并与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衰减关系、汪素云中国西部地震动衰减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以九寨沟Ms7.0地震为例,基于Sentinel1A影像、余震、峰值加速度等卫星和台站观测数据,从同震形变、余震和PGA空间分布等多方面综合确定了地震影响场,并与国家发布的烈度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影响场受地震震级、地震断层破裂长度、地震动传播距离、场地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在缺少地表浅层地震剪切波速实测资料的情况下,采用地形坡度作为Vs30(地表以下30米范围内的平均剪切波速)的一种替代指标,根据Vs30与坡度的经验统计关系以及基于Vs30的场地分类方法,对场地进行了快速分类,并分析了不同场地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层对地震动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因此,通过分步回归分析得到了考虑Vs30的PGA衰减关系。综合考虑D-InSAR分析获得的九寨沟地震同震形变范围分布、余震范围分布,以及台站记录的PGA空间分布等数据,确定了九寨沟地震影响场分布,与通过地震现场调查评定的该地震烈度分布图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多因素综合评估,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地震影响场分布,能够为震后应急指挥与救援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庞晓克[7](2019)在《基于手机位置信息的地震极震区位置与范围快速获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手机普及率的逐渐升高,及时甚至准确实时的获取大量手机位置数据成为可能,这有利于震后基于手机位置数据快速判断极震区位置和范围,及时辅助判定灾情信息,进行救援工作等,对于地震应急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和意义。本文采用第三方移动推送服务商采集的手机位置数据,通过对活跃基站数量、活跃Wi Fi数量、无线网络联网设备数量、移动设备数量,这四种指标在地震前后数据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地震对地震灾区不同位置的影响程度,从而进一步对震后10分钟内快速寻找极震区的位置与大致范围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选择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地震、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地震、四川广元市青川地震三个地震。根据筛选条件:(1)震前30分钟内,具有有效数据的时刻大于20分钟;(2)震前30分钟内,裸数据平均值大于5;(3)震后30分钟内,超过震前平均值的数据个数小于3个。这三个筛选条件是保证指标数据连续稳定,能够实时上报数据,有一定的人口基础,并且震后指标数量下降。每个地震选取一个观测点,将地震当天与地震前一天指标数量变化进行对比,在四种指标中筛选出对地震敏感性高的指标。结果发现,活跃Wi Fi数和无线网络联网设备数在震后反应效果比其余两个指标好。其中活跃Wi Fi数的数量最多,对地震反应灵敏,但是有延迟汇报的情况,实时性一般;无线网络联网设备数对地震反应最为灵敏,数量相对活跃Wi Fi数较少,但实时性较好。活跃Wi Fi数对于确定极震区方向好,无线网络联网设备数对于确定震中位置效果好。然后,根据筛选出的敏感性高的活跃Wi Fi数和无线网络联网设备数两种指标,通过划分网格、计算变化率、插值分析等方法对九寨沟7.0级地震、西藏林芝6.9级地震、云南墨江5.9级地震、广西苍梧5.4级地震、重庆武隆5.0级地震、吉林松原4.9级地震进行分析,选出插值结果与烈度图中极震区位置大致符合的时间点和数据指标。最后,通过总结分析发现,四种指标中活跃Wi Fi数和无线网络联网设备数在震后反应效果最好,其中活跃Wi Fi数有延迟现象,但是对于确定极震区方向较好;无线网络联网设备数实时性较好,对于确定震中位置效果较好;通过文中对6个地震震例的详细分析,均能找出震后指标数据变化与烈度图拟合效果较好的数据,说明手机位置数据有一定可能应用于地震极震区的获取;每个地震中指标变化的插值结果与烈度图拟合较好的时刻,震级较大地震,震后极震区范围内指标数量相对减少,震级较小的地震,极震区范围内指标数据相对增加;论文中将变化率的插值结果分为多个区间,插值结果与烈度图拟合效果较好的是震中附近指标增加量或减少量最大的2-3个区间,说明受地震影响较大的区域与极震区的位置是相对重合的;震级大的地震变化率插值结果与烈度图拟合效果好的时刻比较早。震级大的地震拟合最好的时刻是2分钟,震级小的地震拟合较好的时刻大于5分钟。本文通过研究初步证明,手机位置数据可以应用于震后确定极震区位置和范围的研究,但尚需进一步挖掘代表性指标。同时,对于震后快速判断地震影响场的方向,震后道路的堵塞情况等多个问题的研究,也将是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梁昌健[8](2019)在《四川九寨沟Ms7.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成因机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九寨沟地震是近十几年来在巴颜喀拉块体东缘活动构造带发生的第三次大地震,其余两次分别为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2013年芦山7.0级地震。野外调查未发现明显的同震地表破裂,从而对于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断层和成因机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基于野外调查,综合分析InSAR技术获取的同震形变场和发震断裂几何参数、遥感数据、同震滑坡分布数据、历史地震数据,以及前人资料,对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断层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基于Sentine-l雷达影像数据,使用D-InSAR技术获取了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对断层滑动分布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1)LOS向最大抬升量为15.2 cm,最大沉降量为21.0 cm;(2)此次地震最大滑动量1.06 m,地震矩释放总量约为6.82×1018Nm,矩震级为Mw6.46;(3)九寨沟地震发震断层为虎牙断裂北段的延伸断裂。2.通过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遥感解译综合分析了九寨沟地震同震滑坡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震区内存在两处同震滑坡密集发育区,其滑坡分布特征与发震断裂的展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九寨沟地震同震滑坡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断层效应,包括距离效应、方向和坡度效应、烈度效应。3.综合分析历史地震资料、地球物理资料、InSAR反演结果、虎牙断裂特征和巴颜喀拉块体的运动学特征,本文认为此次九寨沟地震的发生跟3种孕震条件相关,分别为:(1)虎牙断裂北段为未发生破裂的断层段(地震空区),即存在发生大地震的背景条件;(2)虎牙断裂具有较高的倾角,为左旋走滑断裂,这是孕育九寨沟地震的断层条件;(3)下地壳流为孕育九寨沟地震的动力条件。在下地壳流的驱动下,巴颜喀拉块体和华南块体相互作用,使巴颜喀拉块体东北角向北东方向挤出,此过程中受到秦岭的阻挡,使虎牙断裂成为应力集中区。
陈超[9](2019)在《九寨沟县震后潜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九寨沟县地处四川省西部地槽区岷山山脉北段的复背斜上,其北、南、西三面均存在明显断裂带,构成复杂,属于新构造运动强烈区。区内岩层褶曲强烈,岩层破碎,构造裂隙发育。“8·8”九寨沟地震诱发大量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导致山体开裂,松散固体物质大量堆积,伴随暴雨,随时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当地人身安全及经济发展。因此,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快速查明灾区泥石流隐患大致分布及性状特点,并对其进行危险性评价,不仅为该区域内灾害评估、减灾防灾和预警预报等工作提供依据,也为以后泥石流研究提供参考。潜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灾区泥石流防治及预警预报的基础和前提,且震后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容易诱发泥石流灾害;目前针对整个九寨沟县域震后泥石流的研究较少,且前人多采用层次分析法等经验方法研究区域泥石流危险性,主观因素过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九寨沟县为研究区,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表覆盖对偶拓扑建模认知下的滑坡遥感自动识别方法(41602355)”。首先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已有数据资料,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解译及信息提取,查明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其次选择关键影响因子,引入植被含水量作为评价因子,并利用3S技术提取各因子;然后采用主客观因素兼顾的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潜在泥石流危险性作出合理、科学的评价;最后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检验评价结果。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利用研究区震前、震后多期遥感影像,通过遥感图像处理和地质灾害信息提取,对研究区内地质灾害进行了详细解译,共解译崩塌体307个,滑坡体135个,泥石流沟232个,并结合地形、地质及水文气象等资料,查明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2)以流域为基础划分了不同尺度的评价单元;分析了研究区泥石流形成条件;选择一次泥石流(可能)最大冲出量、地貌信息熵、地震烈度、地质构造、流域面积、主沟长度、相对高差、坡度、24小时最大降雨量、植被含水量等10个危险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并利用3S技术提取各评价因子。(3)选取了研究区震后已发生的12个泥石流灾害作为样本,采用兼顾主客观因素的超效率DEA-AHP模型计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通过空间统计分析提取不同尺度下各个流域单元的因子数值,按照统一标准分级赋值,进而实现危险性区划及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验证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本次研究成果准确性高,能较好反映研究区潜在泥石流危险情况,其中,漳扎镇及九寨沟风景区、罗依乡一带的泥石流危险性极高,亟待加强注意。研究成果为该区潜在泥石流危险性预警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魏昌利[10](2019)在《岷江上游斜坡强震损伤评价与后效应预测》文中研究说明强震是斜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强震不仅诱发大量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同时也产生许多震裂变形山体,是震后降雨诱发崩滑地质灾害的主要隐患源。识别、预测这些隐患源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难点和关键。岷江上游地区地震活动频繁,震级大,1933年叠溪7.5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是区内最近两次最强地震。汶川地震在区内直接引发崩滑地质灾害3507个,震后9年新增崩滑地质灾害2318个,地震后效应明显并仍在持续。本文依托笔者汶川地震前后在岷江上游地区的调查及科研成果,分析斜坡强震变形破坏特征,评价震前地质环境脆弱度及斜坡强震损伤程度,建立斜坡强震损伤后效应预测模型,预测不同时期、雨强条件下地质灾害危险程度。研究成果可提高强震区震后地质灾害早期识别水平,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取得主要进展与成果如下:(1)提出了栅格法地质灾害密度计算、制图方法,确定了适宜的控制点间距和搜索半径,建立了以地质灾害面积密度和体积密度为主要指标、点密度为参考指标的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强度8级分级标准。(2)以汶川地震前地质灾害累计发育强度为主要指标,结合降雨量、地形坡度、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断裂构造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因素,采用地质环境脆弱度指数综合评价汶川地震前地质环境脆弱度。茂县叠溪镇附近马脑顶—公棚海子段地质环境脆弱度最高。(3)在分析叠溪地震和汶川地震导致斜坡变形破坏特征的基础上,归纳了斜坡强震变形破坏的4类9种模式。汶川地震诱发崩滑灾害发育强度较震前有显着增大,而以往发生的极端事件在部分地段导致的崩滑地质灾害累积发育强度大于汶川地震。(4)在地震崩滑地质灾害与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斜坡强震损伤程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因素敏感性分析和主成分因子贡献率分析,采用信息量模型开展强震损伤程度评价。结果显示,发震断裂对斜坡变形的控制作用明显,高损伤区和较高损伤区主要集中在发震断裂较近距离范围内;斜坡震裂损伤受拔河高度、斜坡坡度控制作用也较明显。(5)建立了基于震前地质环境脆弱度、斜坡强震损伤程度,以及震后不同时期降雨概率、降雨量的斜坡强震损伤后效应预测模型。预测汶川地震后不同时期、50年一遇暴雨概率条件下的斜坡强震危险性分区,以及震后10~20年、不同降雨量条件下斜坡强震危险性分区。预测分级结果与汶川地震后降雨诱发崩滑地质灾害点分布呈明显的正相关,并与In SAR地表形变分析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二、阿坝州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坝州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evenberg-Marquardt法和最小二乘法的中国西部烈度衰减关系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的选取 |
1.1 研究区域范围的选取 |
1.2 研究所选取的震例 |
2 样本数据的处理分析 |
2.1 数字化量取半径和近、 远场补点 |
2.2 等震线资料震级-距离关系 |
3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的确定 |
3.1 地震烈度衰减模型的选取 |
3.2 研究方法 |
3.2.1 Levenberg-Marquardt法 |
3.2.2 最小二乘法 |
3.3 回归系数 |
3.4 回归结果与分析 |
4 对比分析 |
4.1 中国西部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研究现状 |
4.2 西部地区衰减关系对比分析 |
4.3 真实震例的对比分析 |
(1) 2019年四川长宁6.0级地震 |
(2) 2020年新疆伽师6.4级地震 |
(3) 2019年西藏墨脱6.3级地震 |
(4) 2017年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 |
(5) 2016年青海杂多6.2级地震 |
(6) 2014年云南景谷6.6级地震 |
5 结论 |
(2)基于遥感技术的建筑抗震因子提取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抗震能力与震害预评估研究 |
1.2.2 震害预评估方法及震害影响因子研究 |
1.2.3 利用遥感技术的建筑特征提取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原理 |
2.1 建筑震害等级与抗震能力 |
2.1.1 建筑破坏等级与震害风险 |
2.1.2 震害风险指数与建筑抗震能力 |
2.2 建筑抗震能力的影响因子 |
2.2.1 建筑结构类型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
2.2.2 建筑设防标准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
2.2.3 建筑侧向刚度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
2.2.4 其它影响因素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
2.3 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原理 |
2.3.1 光学遥感影像的建筑轮廓提取 |
2.3.2 基于干涉测量的建筑高度提取 |
2.3.3 基于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建筑年代提取 |
2.4 基于遥感抗震因子的建筑抗震能力综合评估 |
2.4.1 建筑结构易损曲线模型 |
2.4.2 基于遥感震害因子的结构易损模型 |
2.5 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群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技术 |
3.1 建筑群抗震因子快速提取方法 |
3.1.1 建筑群抗震能力评估指标与抗震因子 |
3.1.2 建筑群抗震因子提取流程 |
3.2 结合Web数据的遥感影像快速分类 |
3.2.1 改进K-means初始类中心点的影像分割 |
3.2.2 基于Web数据源的建筑群行政类别提取 |
3.2.3 基于先验知识的遥感影像分类 |
3.3 基于博弈分类模型的建筑群不透水面提取 |
3.3.1 不同博弈假设的建筑群提取 |
3.3.2 遥感建筑群提取结果优化 |
3.4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建筑群抗震因子取值 |
3.4.1 全国建筑抗震因子概率分布特征 |
3.4.2 全国5-10 年内人口普查数据可用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单体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技术 |
4.1 单体建筑抗震因子提取方法 |
4.2 单体建筑轮廓与楼层数提取 |
4.2.1 基于SegNet神经网络的建筑轮廓提取 |
4.2.2 基于时序PS-InSAR的楼层数提取 |
4.3 建筑建成年代的遥感变化检测 |
4.3.1 中低分辨率遥感的建筑区变化检测方法 |
4.3.2 高分辨率遥感的建筑轮廓变化检测 |
4.4 基于建筑遥感特征的结构分布概率提取 |
4.4.1 基于高度与年代的建筑结构经验判定模型 |
4.4.2 考虑建筑材料特性的结构判定模型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灯光遥感的震害损失预评估方法 |
5.1 基于遥感技术的震害损失预评估方法 |
5.1.1 震害损失预评估原理 |
5.1.2 震害损失预评估方法 |
5.2 不同建筑类型的建筑破坏比预测参数 |
5.2.1 建筑抗震性能水准及量化指标 |
5.2.2 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参数 |
5.2.3 建筑震害矩阵 |
5.3 基于灯光遥感的受灾人口与经济密度估计 |
5.3.1 灯光遥感数据 |
5.3.2 基于不变目标区的灯光遥感数据校正 |
5.3.3 基于夜间灯光亮度的经济密度估计 |
5.3.4 基于夜间灯光亮度的人口密度估计 |
5.4 震害损失比预测方法 |
5.4.1 建筑经济损失预评估方法 |
5.4.2 建筑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预评估方法 |
5.5 小结 |
第六章 遥感抗震因子在震害损失预评估中的应用 |
6.1 首都圈建筑抗震因子遥感提取及建筑震害预评估应用 |
6.1.1 研究区及数据来源 |
6.1.2 首都圈建筑抗震因子提取 |
6.1.3 基于唐山地震情景的首都圈震害预评估 |
6.2 基于遥感抗震因子的震害预评估验证——以汶川地震为例 |
6.2.1 研究区概述 |
6.2.2 研究区建筑破坏比预测结果 |
6.2.3 研究区建筑损失比预测 |
6.2.4 研究区损失预评估结果对比验证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3)震级和震中距对黄土场地设计反应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反应谱的概念及计算 |
1.3 反应谱的研究历程 |
1.4 规范中反应谱的演变过程 |
1.5 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黄土地区的强震记录 |
2.1 引言 |
2.2 黄土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
2.3 我国强震台网简介 |
2.4 获得强震记录的地震概况 |
2.5 数据的选取与分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应谱标定的新方法 |
3.1 引言 |
3.2 典型标定方法介绍 |
3.3 典型方法比较分析 |
3.4 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 |
3.5 利用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标定反应谱 |
3.6 不同标定方法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应谱标定参数统计分析 |
4.1 引言 |
4.2 平台值和特征周期的影响因素 |
4.3 问题与讨论 |
4.4 放大系数谱平台值研究 |
4.5 放大系数谱特征周期研究 |
4.6 反应谱标定参数的变化特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应谱标定方法的工程应用 |
5.1 引言 |
5.2 工程场地相关谱的确定过程 |
5.3 工程应用实例一 |
5.4 工程应用实例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变化与地震烈度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造成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
1.2.2 地震烈度估计研究进展 |
1.2.3 地震烈度与地震造成的植被覆盖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 |
1.3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5 本文工作内容与工作安排 |
第2章 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研究进展 |
2.1 植被覆盖度 |
2.2 植被指数 |
2.3 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方法 |
2.4 植被覆盖度估算的遥感数据源 |
2.4.1 高光谱数据 |
2.4.2 多光谱数据 |
2.4.3 微波数据 |
2.4.4 激光雷达(LiDAR)数据 |
第3章 实验数据准备与技术路线 |
3.1 实验数据选取 |
3.2 实验数据处理 |
3.3 技术路线 |
第4章 具体震例分析 |
4.1 九寨沟地震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数据选取 |
4.1.3 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变化 |
4.1.4 植被覆盖度最大自然变化 |
4.1.5 去除自然因素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变化 |
4.1.6 坡度计算 |
4.1.7 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剧烈减少像元点 |
4.1.8 像元点核密度分析 |
4.1.9 小结 |
4.2 汶川地震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数据选取 |
4.2.3 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变化 |
4.2.4 植被覆盖度最大自然变化 |
4.2.5 去除自然因素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变化 |
4.2.6 坡度计算 |
4.2.7 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剧烈减少像元点 |
4.2.8 像元点核密度分析 |
4.2.9 小结 |
4.3 芦山地震 |
4.3.1 研究区概况 |
4.3.2 数据选取 |
4.3.3 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变化 |
4.3.4 植被覆盖度最大自然变化 |
4.3.5 去除自然因素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变化 |
4.3.6 坡度计算 |
4.3.7 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剧烈减少像元点 |
4.3.8 像元点核密度分析 |
4.3.9 小结 |
4.4 鲁甸地震 |
4.4.1 研究区概况 |
4.4.2 数据选取 |
4.4.3 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变化 |
4.4.4 植被覆盖度最大自然变化 |
4.4.5 去除自然因素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变化 |
4.4.6 坡度计算 |
4.4.7 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度剧烈减少像元点 |
4.4.8 像元点核密度分析 |
4.4.9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空间发育研究 |
1.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失效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
第2章 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背景 |
2.1 区域地质环境 |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 |
2.2.1 气象水文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地质构造 |
2.2.5 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地震 |
第3章 川西地区既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研究 |
3.1 汶川地震前后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
3.2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措施 |
3.3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效果 |
3.3.1 地质灾害防治效果的评判原则 |
3.3.2 川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总体效果 |
3.4 汶川地震前川西地区代表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
3.4.1 丹巴县城后山滑坡治理工程 |
3.4.2 金川八步里沟拦砂坝 |
3.4.3 丹巴县江口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
3.4.4 国道G318线老虎嘴崩塌治理工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川西地区既有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
4.1 川西地区滑坡、崩塌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
4.1.1 抗滑桩的剪断或拉断 |
4.1.2 抗滑桩倾倒或滑移 |
4.1.3 抗滑桩桩间溜土 |
4.1.4 抗滑桩桩后土体越顶 |
4.1.5 锚索被拉断或拔出 |
4.1.6 挡土墙破裂或掩埋 |
4.1.7 崩塌防护网失效模式 |
4.2 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治理工程失稳模式 |
4.2.1 拦挡工程满库失效 |
4.2.2 坝基冲刷掏蚀破坏失效 |
4.2.3 坝基渗透破坏失效 |
4.2.4 坝肩失稳破坏失效 |
4.2.5 坝顶冲蚀破坏失效 |
4.2.6 桩林地基掏刷毁坏失效 |
4.2.7 排导槽破坏失效 |
4.2.8 边墙掩埋失效 |
4.2.9 副坝破坏失效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滑坡治理工程失效机制及治理效果评价研究 |
5.1 川西峡谷区坡折部位变形与滑坡 |
5.2 巴地五坡村滑坡形成机制 |
5.2.1 巴地五坡村滑坡环境条件 |
5.2.2 滑坡基本特征 |
5.2.3 滑坡治理工程措施及失效过程 |
5.2.4 滑坡变形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制 |
5.2.5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失效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5.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 |
5.3.1 滑坡防治效果评价因素 |
5.3.2 治理效果综合评价模型 |
5.3.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治理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泥石流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研究 |
6.1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概况 |
6.1.1 川西地区泥石流分布概况 |
6.1.2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防治工程案例 |
6.2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效果 |
6.2.1 地质环境概况 |
6.2.2 羊岭沟泥石流基本概况 |
6.2.3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数值模拟研究 |
6.3 簇头沟泥石流8.20启动机理及治理工程失效分析 |
6.3.1 泥石流形成条件研究 |
6.3.2 簇头沟泥石流物源启动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基于多因素的地震影响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地震影响场拟合方法研究 |
2.1 地震影响场衰减关系模型 |
2.1.1 地震动衰减关系基本模型 |
2.1.2 地震烈度的衰减关系模型 |
2.1.3 典型的地震动参数衰减模型 |
2.2 地震影响场衰减关系回归方法 |
2.2.1 最小二乘法 |
2.2.2 两步回归法 |
2.2.3 三步回归法 |
2.3 地震影响场影响因素 |
2.4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观测数据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观测数据 |
3.2.1 Sentinel-1A卫星观测数据 |
3.2.2 SRTM地形观测数据 |
3.2.3 台站强震观测数据 |
3.3 小结 |
第四章 场地条件对地震的影响研究--以九寨沟Ms7.0 地震为例 |
4.1 九寨沟地震 |
4.2 九寨沟地震触发台站 |
4.3 九寨沟地区场地类型 |
4.3.1 场地分类方法研究 |
4.3.2 坡度计算方法 |
4.3.3 九寨沟地区场地分类 |
4.4 不同场地类型下的加速度时程特征 |
4.5 不同场地类型下的加速度反应谱 |
4.6 不同场地类型下的地震动衰减特征 |
4.7 小结 |
第五章 四川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拟合研究 |
5.1 地震动衰减关系的拟合 |
5.1.1 近场饱和项拟合 |
5.1.2 距离衰减项拟合 |
5.1.3 震级项拟合 |
5.1.4 地震动衰减关系 |
5.2 小结 |
第六章 多因素综合确定地震影响场研究--以九寨沟Ms7.0 地震为例 |
6.1 D-In SAR在地震影响场中的应用 |
6.1.1 D-In SAR方法研究 |
6.1.2 九寨沟地震同震形变 |
6.2 九寨沟地震余震分布 |
6.3 九寨沟地震PGA分布 |
6.4 多因素综合确定九寨沟地震影响场 |
6.4.1 九寨沟地震烈度 |
6.4.2 九寨沟地震影响场的综合确定 |
6.5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手机位置信息的地震极震区位置与范围快速获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地震烈度快速评估研究进展 |
1.4.2 手机位置数据应用进展 |
1.5 本文工作内容和工作安排 |
第二章 数据准备与研究方法 |
2.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2.1.1 数据获取 |
2.1.2 数据处理 |
2.2 数据类型 |
2.3 数据原理 |
2.4 数据指标 |
2.5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数据筛选 |
3.1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7.0 级地震 |
3.2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 5.4 级地震 |
3.3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6.6 级地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手机位置数据的地震详细分析 |
4.1 四川九寨沟 7.0 级地震 |
4.1.1 5位Geohash数据 |
4.1.2 6位Geohash数据 |
4.1.3 小结 |
4.2 西藏林芝 6.9 级地震 |
4.2.1 6位Geohash数据 |
4.2.2 小结 |
4.3 云南墨江 5.9 级地震 |
4.3.1 5位Geohash数据 |
4.3.2 6位Geohash数据 |
4.3.3 小结 |
4.4 广西苍梧 5.4 级地震 |
4.4.1 5位Geohash数据 |
4.4.2 6位Geohash数据 |
4.4.3 小结 |
4.5 重庆武隆 5.0 级地震 |
4.5.1 5位Geohash数据 |
4.5.2 6位Geohash数据 |
4.5.3 小结 |
4.6 吉林松原 4.9 级地震 |
4.6.1 5位Geohash数据 |
4.6.2 6位Geohash数据 |
4.6.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四川九寨沟Ms7.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成因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九寨沟地震研究进展 |
1.2.2 InSAR技术在地震形变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2.3 地震滑坡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概况 |
2.2 巴颜喀拉块体及其地震活动性 |
2.3 研究区主要断裂及其活动性 |
2.3.1 岷江断裂 |
2.3.2 虎牙断裂 |
2.3.3 塔藏断裂 |
2.3.4 龙门山断裂带 |
小结 |
第3章 基于D-InSAR的九寨沟地震同震形变场及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
3.1 九寨沟地震概况 |
3.2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 |
3.2.1 D-InSAR基本原理 |
3.2.2 D-InSAR主要处理方法 |
3.3 九寨沟地震同震形变场获取及分析 |
3.4 九寨沟地震断层参数及滑动分布反演 |
3.5 九寨沟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
小结 |
第4章 九寨沟地震同震滑坡的分布特征与断层效应分析 |
4.1 九寨沟地震极震区同震滑坡发育特征 |
4.1.1 日寨沟沿线同震滑坡发育特征 |
4.1.2 树正—则查洼沟沿线同震滑坡发育特征 |
4.1.3 上四寨村—干海子村沿线同震滑坡发育特征 |
4.2 九寨沟地震同震滑坡的断层效应分析 |
4.2.1 距离效应 |
4.2.2 方向和坡度效应 |
4.2.3 烈度效应 |
小结 |
第5章 九寨沟地震成因机制分析 |
5.1 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断裂与虎牙断裂的关系 |
5.2 九寨沟地震与虎牙断裂历史地震破裂空区的关系 |
5.3 九寨沟地震与虎牙断裂活动特征的关系 |
5.4 九寨沟地震与巴颜喀拉块体东北缘运动特征的关系 |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九寨沟县震后潜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植被土壤 |
2.1.5 地层岩性 |
2.1.6 地质构造 |
2.1.7 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遥感影像数据 |
2.2.2 DEM数据 |
2.2.3 野外数据采集 |
2.2.4 其它数据 |
2.3 遥感图像数字处理 |
2.3.1 辐射定标 |
2.3.2 大气校正 |
2.3.3 影像融合 |
2.3.4 图像裁剪 |
2.4 野外数据处理 |
第3章 震后地质灾害分布及泥石流成因分析 |
3.1 震后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
3.1.1 地质灾害发育与地形高程关系 |
3.1.2 地质灾害发育与地形坡度关系 |
3.1.3 地质灾害发育与地质构造关系 |
3.1.4 地质灾害发育与地震烈度关系 |
3.1.5 地质灾害发育与地层岩性关系 |
3.1.6 地质灾害发育与水系空间关系 |
3.2 泥石流成因分析 |
3.2.1 物源条件 |
3.2.2 水源条件 |
3.2.3 地形地貌条件 |
第4章 流域单元划分及评价因子提取 |
4.1 不同尺度的流域单元划分 |
4.1.1 洼地填充 |
4.1.2 水流方向提取 |
4.1.3 汇流累积量计算 |
4.1.4 提取河网 |
4.1.5 子流域划分 |
4.2 评价因子选择及数据提取 |
4.2.1 物源因子 |
4.2.2 地形因子 |
4.2.3 水文因子 |
第5章 超效率DEA-AHP模型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5.1 超效率DEA-AHP模型理论分析 |
5.1.1 超效率DEA-AHP模型可行性分析 |
5.1.2 DEA评价方法 |
5.1.3 AHP评价方法 |
5.1.4 超效率DEA-AHP评价模型构建 |
5.2 潜在突发性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5.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2 潜在泥石流危险性区划 |
5.3 危险性评价结果检验 |
5.3.1 泥石流沟分布特征 |
5.3.2 典型泥石流沟剖析 |
5.3.3 实例验证 |
结论与讨论 |
(一)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
(二)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岷江上游斜坡强震损伤评价与后效应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和进展 |
1.2.1 岷江上游地质灾害研究 |
1.2.2 地震滑坡研究 |
1.2.3 斜坡强震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
1.2.4 斜坡强震损伤后效应预测研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成果 |
第2章 自然及地质环境条件 |
2.1 气象水文 |
2.1.1 气象 |
2.1.2 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地质构造 |
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4.1 新构造运动 |
2.4.2 地震 |
2.5 工程地质特征 |
2.5.1 工程地质岩组 |
2.5.2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
2.5.3 斜坡结构特征 |
2.5.4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
2.6 小结 |
第3章 汶川地震前地质环境脆弱度评价 |
3.1 汶川地震前地质灾害特征及分布规律 |
3.1.1 总体特征 |
3.1.2 滑坡特征及分布规律 |
3.1.3 崩塌特征及分布规律 |
3.1.4 泥石流特征及分布规律 |
3.2 汶川地震前地质灾害发育强度 |
3.2.1 地质灾害密度计算方法 |
3.2.2 地质灾害密度分布 |
3.2.3 地质灾害发育强度 |
3.3 汶川地震前地质环境脆弱度评价 |
3.3.1 地质环境脆弱度指数 |
3.3.2 地质环境脆弱度分级评价 |
3.4 小结 |
第4章 斜坡强震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4.1 叠溪地震诱发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
4.1.1 叠溪地震概况 |
4.1.2 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
4.2 汶川地震诱发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
4.2.1 汶川地震概况 |
4.2.2 汶川地震诱发崩滑地质灾害特征 |
4.2.3 汶川地震诱发典型变形破坏模式 |
4.2.4 汶川地震诱发崩滑地质灾害发育强度 |
4.3 斜坡强震变形破坏模式 |
4.3.1 斜坡变形破坏模式 |
4.3.2 斜坡强震变形破坏模式 |
4.4 小结 |
第5章 斜坡强震损伤程度评价 |
5.1 斜坡强震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地震崩塌滑坡与地貌类型相关性分析 |
5.1.2 地震崩塌滑坡与河流水系相关性分析 |
5.1.3 地震崩塌滑坡与坡向相关性分析 |
5.1.4 地震崩塌滑坡与斜坡坡度相关性分析 |
5.1.5 地震崩塌滑坡与斜坡坡高相关性分析 |
5.1.6 地震崩塌滑坡与岩组类型相关性分析 |
5.1.7 地震崩塌滑坡与斜坡结构相关性分析 |
5.1.8 地震崩塌滑坡与断裂水平距离相关性分析 |
5.1.9 地震崩塌滑坡与震中水平距离相关性分析 |
5.1.10 地震崩塌滑坡与地震地表动峰值加速度相关性分析 |
5.1.11 地震崩塌滑坡与地震烈度相关性分析 |
5.2 指标体系建立及样本数据提取 |
5.2.1 指标体系建立 |
5.2.2 样本数据提取 |
5.3 因素敏感性及因子贡献率分析 |
5.3.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因素敏感性分析 |
5.3.2 基于主成分分析因子贡献率分析 |
5.4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地震损伤评价 |
5.4.1 信息量评价模型基本原理 |
5.4.2 信息量模型评价结果 |
5.5 小结 |
第6章 斜坡强震损伤后效应预测 |
6.1 汶川地震后崩滑地质灾害特征与规律分析 |
6.1.1 汶川地震后崩滑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分析 |
6.1.2 汶川地震后崩滑地质灾害特征 |
6.1.3 汶川地震后崩滑地质灾害规律分析 |
6.2 汶川地震后降雨诱发典型滑坡分析 |
6.2.1 都江堰市五里坡滑坡 |
6.2.2 茂县新磨村滑坡 |
6.3 斜坡强震损伤后效应预测 |
6.3.1 降雨概率条件下斜坡强震损伤后效应全过程预测 |
6.3.2 雨强条件下强震斜坡损伤后效应中短期预测 |
6.4 斜坡强震损伤后效应预测验证 |
6.4.1 震后崩滑地质灾害调查验证 |
6.4.2 InSAR地表形变分析验证 |
6.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阿坝州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evenberg-Marquardt法和最小二乘法的中国西部烈度衰减关系模型研究[J]. 任静,李志强,杨彦明,任克新. 地震, 2021(03)
- [2]基于遥感技术的建筑抗震因子提取与应用研究[D]. 王建飞.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02)
- [3]震级和震中距对黄土场地设计反应谱的影响[D]. 牛洁. 防灾科技学院, 2021
- [4]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变化与地震烈度关系探究[D]. 邬丽娟.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5]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D]. 胡芹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基于多因素的地震影响场研究[D]. 吴效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9(08)
- [7]基于手机位置信息的地震极震区位置与范围快速获取技术研究[D]. 庞晓克.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8]四川九寨沟Ms7.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成因机制分析[D]. 梁昌健.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九寨沟县震后潜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D]. 陈超.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岷江上游斜坡强震损伤评价与后效应预测[D]. 魏昌利.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地震论文; 建筑论文;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论文; 遥感论文; 地震次生灾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