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星通信:几家欢喜几家愁(论文文献综述)
胡婕[1](2020)在《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路径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一世纪初是我国进入数字化时代的开端,这二十年来由于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学术图书出版行业受到了深刻影响。一方面,技术的进步简化了学术图书出版的内容生产流程,改善了学术知识的传播效果,并为受众市场分散的学术图书出版创造了提供个性化产品和知识服务的技术条件,且倒逼着学术图书出版从业人员的能力的提升,为其数字化转型与变革打开了豁口。但另一方面,技术的快速进步也让学术图书出版暴露了许多遗留性问题,其仍然面临着如内容生产方面的学术出版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知识传播方面的营销观念落后、渠道单一和知识服务方面的技术投入资金缺乏等困境,这便是论文主要探究的着眼点之一。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为了争取出版市场的有利机遇,我国学术图书出版单位应积极拥抱新兴技术,解决固有问题,重视知识服务,推动自身产业转型,为学术图书出版营造健康的行业生态。论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基于知识生产理论,通过对知识生产和学术图书出版的契合性进行梳理,将学术图书出版视为知识生产活动的一种,进而探究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发展状况、知识生产境遇以及知识生产路径优化策略。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选题依据、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概述了学术图书出版的相关概念、特征和意义。分析其与学术着作、学术专着的关系,并介绍知识生产的概念,然后根据其与知识服务的关系,构建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循环路径图。第三部分分析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发展概况。首先从政策、经济、技术和行业等四个方面分析学术图书出版的发展背景,并简要分析数字化给学术图书出版带来的变革,也对我国学术图书出版主体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国内学术出版单位中选择清华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发展启示。第四部分分析数字化时代中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境遇。首先从内容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服务三个方面分析数字化时代中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问题,然后分析数字化给我国学术图书出版带来的机遇。第五部分结合前四章内容,从内容生产、知识传播以及知识服务三个方面探究数字化时代中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路径优化策略。
王伟民[2](2020)在《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较难辨别,一直存在争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为情态动词意义亦实亦虚,有的意义较实在,接近动词;有的意义较虚,接近副词。二为分布位置单一,情态动词的显着分布位置为“VP之前”,这个位置是状语、述语,以及连谓结构中谓语的共同位置,从这个分布位置很难辨别它与VP的关系。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判断句法功能,多凭借意义与分布。“情态动词”意义的多义性和显着分布的单一性,让辨别依据失去了判断能力。因此,要解决“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问题,就得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两个问题。意义方面,情态动词的分类应与情态类型结合起来,跨语言的研究表明,情态与句法功能存在一定关系,以情态为标准分类,有利于将内部小类与句法功能对应起来,从而明晰地理顺它与VP的结构关系。分布方面,除显着分布特征外,其他分布特征的发现与整理非常重要,结构关系最终确定还得依据形式证据。从分类上看,依据Palmer(2001)、彭利贞(2007)等人观点,汉语情态动词分为动力情态、道义情态、认识情态三类比较合理。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下一步工作就是寻找形式上的证据。以形式特征为依据,再辅以其他语用语义手段,“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可以得到准确判定。判定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从个案入手,个案证明整体性规律,整体性规律解释个案。论文第1章首先分析鉴别述宾结构和状中结构的标准,并尝试运用相关标准对“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进行鉴别,以初步了解该问题的基本情况。第2章到第5章以动力/道义情态动词的研究为主,力求加深对这部分情态动词的认识。第2章结合“肯VP”的句法语义特征,重点讨论动力情态动词的谓语核心地位,以及它对VP的支配控制问题。第3章通过“敢VP”句法功能在特殊语境下的变化,讨论构式化等因素对“情态动词+VP”结构关系的影响。第4章以“可以VP”表示不同情态时的句法语义情况,研究情态动词从动力情态发展为道义情态后,句法功能的发展变化。第5章以“要VP”为考察重点,讨论“情态动词VP”句法特征在普遍性的基础上,有什么个性化表现。第6章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对动力/道义情态动词VP的句法表现加以总结,重点关注表示两种不同情态时情态动词句法功能的差异。在动力/道义情态动词精细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其他章节重点关注从动力/道义情态发展为认识情态后,“情态动词+VP”的句法语义特征有哪些变化,并以这些表现鉴别认识“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第7章首先分析认识情态内部的差异与不同,并尝试对相应情态动词的特殊句法语义表现作出解释。之后关注动力/道义情态动词内部的句法语义区别,从频率、特殊句法表现等角度讨论“情态动词+VP”结构,以解决其句法功能典型性问题。第8章至第11章从具体个案的深入研究入手,在共时平面集中讨论“情态动词+VP”句法与情态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第8章全面考察“应该VP”表示认识情态时的句法语义特征,将其与表示道义时的特征作对比,以此讨论不同情态下句法功能的区别与对立。第9章剖析“得VP”句法表现的特殊性,并以此为突破口,分析方言因素对“情态动词+VP”结构关系的影响。第10章通过“能VP”表示不同情态时句法语义特征的变化,研究情态动词与VP之间的支配控制关系,并详细讨论“VP”句首话题化的特殊表现。第11章以争议较多的“会VP”为研究重点,关注认识“情态动词VP”句法表现的特殊与例外情况,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鉴别标准。第12章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情态动词的情态发展,主要考察在情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句法功能的变化,通过历时考察印证共时的研究。通过准确的分类和较完备的句法语义分析,“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可以逐步认清,理顺情态与句法功能的关系后,该结构的未来发展情况也可以合理地预测。
范松梅[3](2019)在《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环球网时政新闻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家间交流、交往日益密切,新闻传播在国家文化身份塑造和软实力较量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中国国民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民众不再满足于阅读本土新闻报道。由于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用词准确、短小精炼、传播迅速,时政新闻成为了民众了解国际政治及国家立场的首选。然而,中英时政新闻在词汇、句法和篇章上均存在差异,增加了阅读和理解难度。因此,高质量的翻译对于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在克里斯蒂安·诺德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笔者结合自己在环球网“时政&军事”频道为期8个月的翻译实践,完成了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实践文本皆来自于环球网大编译平台指定的各国英文网站,属于信息型文本。在实践过程中,笔者立足“功能加忠诚”原则,在准确传递原文信息的同时,力求做到“忠诚”于译文读者,实现原文与译文“功能”上的对等。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描述,介绍翻译背景,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分析文本特点;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涵盖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译后校对,重点介绍“功能加忠诚”翻译理论,并指出该理论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的适用性。第三部分是翻译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探究如何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运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第四部分是翻译实践总结,阐述翻译实践中的收获、不足以及实践体会,彰显功能翻译理论对于时政新闻翻译的指导意义,以期为时政新闻翻译工作提供借鉴。通过翻译实践及撰写报告,笔者对信息型文本的翻译和诺德功能翻译理论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竭力为日后在该领域的翻译工作夯实基础。
刘进军[4](2019)在《2018年世界航天发射纪录》文中认为这是来自天边的纪录!每一次火箭发射都是一次荣耀,也可能是悲伤。每一颗卫星都是科技的结晶,也可能会变成太空碎片。世界航天发射主要考量:发射次数、发射成功率、发射卫星数量和发射重量等。2018年,世界航天发射了一些重要航天器,也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世界航天让人欢喜让人忧,几家欢乐几家愁。
陈若萱[5](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认为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曾建辉[6](2018)在《民国出版评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出版评论是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随着近现代新式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态的产生而出现的。民国是出版评论的发展繁荣期。西方科技的引进,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的工艺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印刷术,具有速度快、版料省、数量多、成本低、质量高等明显优势。官书局、教会书馆、民办印刷所等传播机构并起,特别是民营印刷企业的崛起与兴盛,互相之间为争夺市场和利润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出版业具有了浓重的产业化色彩。大中小书局、书馆、书店林立,各自有其读者对象,各自有目标和信念,各有其出版方针和出版方向,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征逐奔竞,复杂而紊乱。整个出版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同时,政局不稳,军阀割据,出版法规朝令夕改,漏洞百出,令出版从业者无所适从;出版行业市场化、商业化不断加深,盗版、翻印、淫书泛滥等出版乱象甚嚣尘上。这种繁芜的出版现实不但为出版评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构建起了新兴知识分子发表独立言论,探讨出版话题的公共平台。他们纷纷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角度,针对出版业出现的现象、问题、优点、缺陷、发展趋势等进行评判和议论。这些围绕出版活动展开的评论,具有问题意识,关注出版现实,视野开阔,基于出版又不止于出版,大大扩充了传统以出版物评论为主的出版评论的包容量、拓展了出版评论的覆盖面,推动着出版评论走向独立、自觉、理性和成熟。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实践,不仅是呈现了二十世纪前半期出版评论的历史发展演变,而且不同主体出版评论活动的具体运作展示了民国出版业的鲜活面貌和主要特征,组成了现代出版文化的一幅精彩画卷。本论文力图以文本资料为基础,以传播学相关理论构建框架,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出版评论进行考察和分析。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阐述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的缘由和意义,梳理和检视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不足,界定和厘清了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安排。第一章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了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将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分为形成期(1912-1918)、发展期(1919-1937)、转折期(1938-1945)、异化期(1946-1949)四个阶段,对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变化做一个宏观的历时性的呈现;第二章是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这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渠道因素,也是出版评论的外在形式要素。具体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不同职业或文化身份的作者群体及其特征,对出版评论载体和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形式的文体也进行了论述,反映出出版评论作为一种评论文体呈现出的多元丰富性;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出版外生态、出版内生态视角对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主要包括对出版自由的讨论、对出版业发展的监督或建议、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对出版物的评论和对出版业务工作的评论等;第五章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和影响。这是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层面,论述出版评论对出版机构的内容生产创新、出版外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出版文化观的形塑等方面短期或长期的冲击及影响。结语用嵌入理论统筹贯穿整个民国出版评论的研究,关注民国时期出版评论作为出版业的一种脱嵌力量与政治、经济、文化、读者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重塑评论的标准与批评规范对出版评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王妍[7](2018)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词语教学应该是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也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在当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淡化词语教学,学生词汇量贫乏、词语乱用错用等问题层出不穷。在提倡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问题,改进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本论题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选题的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为后文展开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第二部分,首先对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第三部分,对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来分析了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方面:教师对词语教学的内容、目标认识不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淡化词语教学;词语教学方式僵化,未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相结合;词语教学缺乏必要的训练。学生方面:学生对词语学习不感兴趣;学生“词汇贫乏症”普遍存在;词语错读、错写、错用现象严重;词语学习过分依赖网络资源。第四部分,重点研究了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策略。第一,初中词语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理论指导;第二,词语教学应该坚持四大原则:注重‘双基’目标;关照学情;遵循现代汉语词语的特点;联系音形义,沟通句段篇;第三,提出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联通汉语、文言与方言进行词语教学;以核心词语为抓手进行词语教学;从语用视角进行词语教学;从文化视角进行词语教学。第五部分,笔者尝试提出构建初中语文词语库,希望本词库能为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提供参考。
宋泉[8](2017)在《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文中指出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历史上影响全局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作为大后方的出版重镇,云集了众多的出版文化人、产生了大量的出版机构、出版了洋洋大观的战时读物,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现象”。“文化城”中的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供应社”或“文供社”),诞生于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39年,在短短的两年间,它逆势而生,迅速成长为桂林“文化城”最大的出版企业,与国际新闻社和救亡日报社并称为“三大进步团体”,对国统区抗战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传播媒介组织的文化供应社,在抗战出版史上有着独特的“地方性”、“政治性”和“进步性”的特征,对抗战时期出版传播活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由于出版史学界尚没有关于地方出版机构文化供应社的专门研究,传播学界对于非常态环境下的媒介组织也鲜有论述,本文探索性地以抗战时期的文化供应社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为什么文化供应社能够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逆势发展”和“文化供应社是如何开展抗战文化传播活动的”问题,并通过对史料的爬梳、整理和数理分析解决这一疑问,为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基于出版活动的文化传播特性,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出版史的个案,借助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理论,构建文化供应社的分析框架,并从文化供应社诞生的媒介生态环境出发,对其组织管理模式、出版同人群体、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及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深入剖析,洞察文供社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的媒介生存和传播活动。一定媒介组织的诞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系统的变化紧密相连的。本文首先从抗战的社会背景及桂林“文化城”的特殊环境入手,考察了文化供应社诞生的社会生态系统。在战争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政治局势动荡、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出版机构大规模西迁,相对稳定的传播生态系统被打破。而这一时期的桂林,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新桂系开明的政治姿态,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实施,成为出版事业的再生之地。文化供应社便是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由新桂系民主人士与进步文化人共同建立的具有广西地方“官办”性质的特殊出版机构。在企业组织制度和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做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桂系与中共之间的策略性平衡。以“股份制”为企业组织制度的文化供应社,在股东构成上体现了新桂系力量与进步文化人之间的融合,以新桂系官方的资本支持和进步文化人的智力支持,共同支撑了文化供应社在地方文化事业上的迅速发展。股份公司的管理制度甚至成为了文供社拒绝中央恶意“收编”的重要托辞。在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的管理层李任仁、陈劭先、万仲文等是国民党民主人士,编辑出版部门的核心成员胡愈之、邵荃麟、宋云彬等是中共领导下的进步文化人。他们联合了广大知名的作家,求同存异、互相合作,体现了文供社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的包容性与进步性。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物体现了抗战时期文化传播“大众化”的特点。“大众化”不仅是战争年代社会大众对抗战文化普及的迫切需求,也是媒介组织在面临巨大民族矛盾之时的自觉意识。文化供应社的编辑出版活动在胡愈之的主持之下,大规模地开展了通俗读物的生产与传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化室图书”,该丛书不仅通过建立村街文化室实现了大众文化在空间上的布局,还通过连续出版物《新道理》实现了战时信息时间上的延展与更新。青少年文艺、社科类图书的出版也是文供社出版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年文库”、“青年文库”、“文学创作丛刊”等丛书,以及《新水浒》、《鲁迅语录》等书籍的畅销与普及,促进了进步文学作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同时,文化供应社创办了《文化杂志》,倡导自由、批判的学术思想,树立严谨、理性的文化品格,引导了桂林“文化城”的文化建设;此外,还与广西地方文教组织进行合作,出版了《干部政策》、“国民教育丛书”等图书,服务于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成为桂林“文化城”出版业的生力军。在书籍传播的工作上,文化供应社不仅积极拓展和建立渠道,还通过门市、批发、邮购和流动发行等发行方式将图书输送到读者手中。即使是物资匮乏、经济萧条的抗战年代,文供社也没有忽视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对出版物的营销,从《大公报》(桂林版)的“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中就可窥视桂林“文化城”活跃的出版生态和文供社强大的营销能力。为了将进步的抗战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到受众之中,文供社开展了多种宣传方式,还加入“新出版业联合总处”为进步出版业争夺“话语权”。在文供社出版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其出版活动取得了显着的传播效果。不断再版的出版物体现了文供社在出版传播上“量”的积累,受众信件的反馈也体现了文供社出版物“质”的保证。此外,文化供应社对进步文化人的保护与转移,在抗战文化低潮时期的坚守与创造,都对桂林“文化城”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文化供应社发展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为改革路上的出版机构提供历史的镜鉴。抗战文化的构成不是单一性的,抗战文化的传播也非简单通达的,只有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下洞察个案,才能找出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和历史逻辑。文化供应社作为抗战时期地方性的出版机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抗战出版文化的一个横切面,为我们展示了非常态社会环境下一种成功的出版模式。尽管文供社在战争的硝烟中仅走过了 15年的艰难历程,但其轰轰烈烈的文化传播活动在历史的天空中也留下了光照的痕迹。
陶纯[9](2015)在《一座营盘》文中提出第一章一傍晚时分,空中飘起了雪花。天气寒冷,路上几乎没有行人,道路坑坑洼洼,布花骑一辆破自行车,艰难地向前行进。她脖子上围一条红围巾,如果不是因为天色已晚,她应该是很醒目的。途中,不知谁家的一只狗,追着她跑了一阵,狂吠了几声,然后无趣地掉头跑进了荒野。到达县城西边的粮食局招待所门口时,雪花已经把布花的头发染白了。布花下车,拍打干净头上和身上的积雪,找个地方把自行车放
廖月青[10](2015)在《美国务院无人机出口新政——美无人机工业的重大利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2015年2月26日刊登了迈克尔·布鲁诺撰写的一篇文章。作者认为,尽管美国联邦航空局发布的管理国内商用无人航空系统的规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但相比较而言,美国国务院敲定的关于军用和民用无人航空系统出口政策却给美国无人机工业界送上了一个巨大的礼包。作者在文章中写道:无人系统开始越来越多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而非仅限于发生武装冲突的海外地区。意识到这一点的美国政府开始致力于为它们制定相应的标准,但对于这一进展,公众、商界以及无人航空系统
二、卫星通信:几家欢喜几家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星通信:几家欢喜几家愁(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学术图书出版的重要性 |
1.1.2 数字化时代中的学术图书出版 |
1.1.3 知识生产下的学术图书出版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2 学术图书出版相关概念概述 |
2.1 学术图书出版的相关概念 |
2.1.1 学术图书出版 |
2.1.2 学术图书和学术着作、学术专着 |
2.2 学术图书出版特征与意义 |
2.2.1 学术图书出版的特征 |
2.2.2 学术图书出版的意义 |
2.3 知识生产的概念 |
2.4 学术图书出版与知识生产 |
3 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发展状况 |
3.1 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背景分析 |
3.1.1 政策环境:政策支持带来时代红利 |
3.1.2 经济环境:付费阅读市场需求勃发 |
3.1.3 技术环境:技术迭代升级的两面性 |
3.1.4 行业环境:学术出版竞品博弈激烈 |
3.2 数字化时代学术图书出版的变革 |
3.3 我国学术图书出版主体 |
3.3.1 部委出版社 |
3.3.2 地方出版社 |
3.3.3 大学出版社 |
3.4 学术图书出版主体案例分析 |
3.4.1 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3.4.2 部委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3.4.3 地方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4 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境遇 |
4.1 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困境 |
4.1.1 内容生产:学术图书出版的核心竞争力尚弱 |
4.1.2 知识传播:学术图书出版的传播影响力不强 |
4.1.3 知识服务:学术图书出版的全新生命力不足 |
4.2 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机遇 |
4.2.1 数据技术变革知识生产流程 |
4.2.2 数字出版丰富图书出版形式 |
4.2.3 精准营销优化知识传播效果 |
4.2.4 新兴技术助力知识服务建设 |
5 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路径优化策略 |
5.1 内容生产:诞生“社会性质上的新知识” |
5.1.1 生产精品学术图书 |
5.1.2 建设一流编辑队伍 |
5.1.3 推行专家评审制度 |
5.1.4 图书生产流程数字化 |
5.2 知识传播:促成“主观性质上的新知识” |
5.2.1 加强出版单位品牌建设 |
5.2.2 推动学术知识二级传播 |
5.2.3 推动优秀学术图书走出去 |
5.3 知识服务:关注到“用户需要什么信息” |
5.3.1 以专业技术为依托,搭建知识服务平台 |
5.3.2 以专业内容为核心,加强知识服务管理 |
5.3.3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激发用户潜在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对象与意义 |
2 研究回顾与评议 |
3 相关理论与方法 |
4 章节安排与布局 |
5 语料来源与体例 |
上编 动力/道义“情态动词+VP”的句法关系 |
第一章 述宾/状中的鉴定标准与“情态动词+VP”结构 |
1 句法表现与鉴定方式 |
1.1 硬性标准与辨别能力 |
1.2 次级证据与间接旁证 |
2 情态类型与鉴定标准 |
2.1 句首话题与承前省略 |
2.2 问句回答与正反提问 |
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肯”的谓语核心地位及其对VP的控制 |
1 肯与意愿的差异 |
1.1 诸家释义与对比研究 |
1.2 语义特征与意愿表达 |
2 结构关系与核心证明 |
2.1 述谓性质与宾语特征 |
2.2 相关表现与述语性质 |
3 支配控制与间接旁证 |
3.1 控制强度与自主行为 |
3.2 句法转变与控制弱化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敢VP”的句法特征及其构式化看句法功能的转化 |
1 情态类别与功能特征 |
1.1 义项划分与词化性质 |
1.2 指令功能与谦逊表达 |
2 句法表现与相关旁证 |
2.1 硬性标准与结构类型 |
2.2 语义重点与句法地位 |
2.3 对举共现与相似性质 |
2.4 近义替换与关系类同 |
3 语义演化与功能转变 |
3.1 硬性标准与状中结构 |
3.2 说明阐释与重点后移 |
3.3 副词共现与相似性质 |
3.4 状中替换与结构类同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动力情态到道义情态“可以VP”句法表现的平行性 |
1 表达功用与性质类别 |
1.1 核心语义与转喻机制 |
1.2 情态特征与下位类别 |
2 述宾关系与句法证据 |
2.1 正反提问与近似表现 |
2.2 “吗”字问句与回答方式 |
2.3 前置话题与宾语性质 |
2.4 承前省略与结构类型 |
3 述语性质与平行表现 |
3.1 提问格式与鉴定标准 |
3.2 回答方式与结构性质 |
3.3 句首分布与话题操作 |
3.4 宾语省略与中心成分 |
4 相关旁证与近似表现 |
4.1 对举共现与性质类同 |
4.2 近义替换与结构相似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要VP”句法特征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
1 情态特征与性质类别 |
1.1 词类归属与情态属性 |
1.2 情态淡化与功能转变 |
2 主语意愿与宾语关涉 |
2.1 兼语隐含与个性特征 |
2.2 鉴别标准与共性特征 |
2.3 话题回答与典型差距 |
3 道义来源与宾语性质 |
3.1 平行表现与述语特征 |
3.2 典型差距与个别例外 |
3.3 主语提升与个性特征 |
4 评价命题与状语功能 |
4.1 不同表现与关系差异 |
4.2 副词特征与状中关系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动力/道义情态及相关性质对结构关系的影响与制约 |
1 动力情态与述语功能 |
1.1 谓语核心与相关证明 |
1.2 功能遗留与残存表现 |
2 情态转变与功能差异 |
2.1 支配弱化与典型降低 |
2.2 使用限制与可接受度 |
3 谓词性质与音节差异 |
3.1 判断构式与特殊动词 |
3.2 句法表现与单双音节 |
4 本章小结 |
下编 从动力/道义情态到认识情态句法功能的转变与证明 |
第七章 情态动词的情态类型与内部功能差异 |
1 认识分化与句法特征 |
1.1 隐喻机制与认识情态 |
1.2 条件可能与逻辑关系 |
1.3 句法证据与认识属性 |
2 功能差异与使用频率 |
2.1 动力情态与内部差异 |
2.2 道义情态与功能差异 |
2.3 词类归属与句法证据 |
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应该VP”句法特征的区别与对立 |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
1.1 评价判断与语用指令 |
1.2 估测推理与隐喻机制 |
2 关涉对象与述语功能 |
2.1 正反提问与成分简省 |
2.2 回答方式与表义中心 |
2.3 变换分布与句法同构 |
2.4 承前省略与述谓性质 |
3 说明阐释与状中关系 |
3.1 提问格式与相关表现 |
3.2 位置固化与变换限制 |
3.3 组合回答与意义重点 |
3.4 近义替换与对举共现 |
4 判断性质与功能争议 |
4.1 表义重点与状语功能 |
4.2 提问方式与主要证据 |
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得VP”的句法特征与方言特色 |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
1.1 词类归属与情态特征 |
1.2 体词成分与归属争议 |
2 支配关系与述宾结构 |
2.1 正反提问与方言旁证 |
2.2 标准缺失与研究深度 |
2.3 鉴定标准与结构差异 |
2.4 比字句式与分布位置 |
3 评价说明与状语性质 |
3.1 吧字问句与评注功能 |
3.2 位置游移与主观评注 |
3.3 近义替换与结构相似 |
3.4 表义重点与省略限制 |
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能VP”的话题化表现及控制度变化 |
1 语义讨论与情态分类 |
1.1 细化类别与核心语义 |
1.2 语义条件与情态类型 |
2 情态类型与话题表现 |
2.1 动力情态与话题结构 |
2.2 道义情态与话题结构 |
2.3 认识情态与话题结构 |
3 情态转变与控制强度 |
3.1 动力情态与支配控制 |
3.2 道义情态与支配控制 |
3.3 认识情态与去控制化 |
4 其他标准与不同表现 |
4.1 述谓性质与动词共现 |
4.2 状语功能与近义替换 |
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会VP”的情态特征与结构关系的特殊性 |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
1.1 主体能力与动力情态 |
1.2 核心语义与认识情态 |
2 组合系联与述宾特征 |
2.1 提问格式与对举共现 |
2.2 变换分布与句首话题 |
3 评价判断与状语功能 |
3.1 相似特征与区别表现 |
3.2 分布位置与副词特征 |
4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情态的历时演化与句法功能转变 |
1 情态来源与结构关系 |
1.1 动源情态与述宾结构 |
1.2 形源情态与述语功能 |
2 情态发展与功能变化 |
2.1 关系转变与动力影响 |
2.2 特殊来源与功能发展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环球网时政新闻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翻译任务背景 |
1.2 翻译文本分析 |
1.2.1 词汇特征 |
1.2.2 句法特征 |
1.2.3 篇章特征 |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理论知识准备 |
2.1.2 专业知识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审校 |
第3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词汇层面的“功能加忠诚” |
3.1.1 名词优势的弱化 |
3.1.2 四字结构的运用 |
3.1.3 词语搭配的优化 |
3.2 句子层面的“功能加忠诚” |
3.2.1 句子重心的调整 |
3.2.2 句子语态的转换 |
3.2.3 句子长度的把控 |
3.3 篇章层面的“功能加忠诚” |
3.3.1 篇章逻辑的建构 |
3.3.2 篇章信息的整合 |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经验与收获 |
4.2 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2018年世界航天发射纪录(论文提纲范文)
1、火箭发射次数:中国第一 |
2、火箭成功率:成绩优秀 |
3、航天器发射:最高纪录 |
4、多星发射:又创纪录 |
5、火箭竞争:胜负难辨 |
6、火箭失败:死里逃生 |
7、重型火箭:闪亮登场 |
8、全球导航:中国力量 |
9、军事卫星:暗流涌动 |
10、深空探测:成就与骄傲 |
(5)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6)民国出版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甄别 |
一、概念界定: 出版评论及其特征 |
二、概念甄别: 出版评论与出版理论、图书评论及其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内容结构安排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三、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评论的孕育 |
一、近代新式出版事业的崭新格局 |
二、出版评论的孕育与初步实践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形成期(1912-1918) |
一、五四运动前民国出版业的发展变革 |
二、出版评论的文体自觉与定型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期(1919-1936) |
一、民国出版业步入黄金时代 |
二、发展期民国出版评论的表征 |
第四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转折期(1937-1945) |
一、抗战时期出版业的艰难前行 |
二、抗战时期出版评论的“非常态”发展 |
第五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异化期(1946-1949) |
一、出版业的复苏、磨难与孳新 |
二、走向异化的出版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 |
第一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 |
一、普通读者评论主体 |
二、出版从业者评论主体 |
三、文人学者评论主体 |
四、官方背景管理者的评论主体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载体 |
一、多元与集中: 民国出版评论载体的类型特征 |
二、规制与催化: 载体对出版评论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文体 |
一、新闻体 |
二、论文体 |
三、杂感体 |
四、文艺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外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关于出版自由的学理讨论 |
第二节 对出版业的认知、监督和建议 |
一、对出版业认知的逐步深入 |
二、对书价问题的高度关注 |
三、对纸荒困境的专业探讨 |
四、对读书会现象的深入评议 |
第三节 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 |
一、出版投机化的问题 |
二、盗版翻印的问题 |
三、淫书出版的问题 |
四、出版愆期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内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出版物的评论 |
一、关于教科书出版 |
二、关于大众通俗出版物出版 |
三、关于童书出版 |
第二节 对出版工作业务的评论 |
一、反映出版工作的甘苦 |
二、呈现出版商与着作者的纠葛 |
三、审视书业广告的运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及影响 |
第一节 出版评论引发出版机构内容生产的革新 |
第二节 出版评论推动外部管理制度的变化 |
一、出版评论与出版法制化 |
二、出版评论与出版物检查法令 |
第三节 出版评论促进出版文化观的形塑 |
一、建立正确的出版物价值取向 |
二、树立高尚的出版职业道德观 |
三、确立出版评论的批评规范 |
本章小结 |
结语: 脱嵌·协商·重塑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国年度出版评论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重要性 |
第一节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词语教学是识字写字教学的拓展延伸 |
二、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的基石 |
三、词语教学是教育评价机制的内在要求 |
第二节 词语教学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
一、词语教学是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
二、词语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语言材料 |
三、词语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
第二章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
第一节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现状的调查 |
一、从教师“教”的方面来看 |
二、从学生“学”的方面来看 |
第二节 造成现状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对词语教学缺乏科学的认识 |
二、教师自身字词教学能力不足 |
第三章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策略 |
第一节 以“培育语文核心素养”为词语教学的理论指导 |
第二节 坚持词语教学的四项原则 |
一、注重“双基”目标 |
二、关照学情差异 |
三、遵循现代汉语词语的特点 |
三、联系音、形、义,沟通句、段、篇 |
第三节 初中词语教学方法 |
一、联通汉语与文言、方言进行词语教学 |
二、以核心词语为抓手进行词语教学 |
三、从语用视角进行词语教学 |
四、从文化视角进行词语教学 |
第四章 关于建立初中语文词语库的构想 |
第一节 建立初中语文词语库的意义 |
一、为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提供参考 |
二、为初中语文教材、教辅及字词典的编撰提供材料 |
三、为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依据 |
第二节 初中语文词语库 |
一、关于词语库的编排说明 |
二、初中语文词语库(见附录)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初中语文词语库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抗战文化”研究热与非常态社会环境下媒介研究的冷思考 |
一、“抗战文化”与“非常时期”的出版业研究 |
二、桂林“文化城”独特历史现象中的文化供应社 |
三、基于传播学理论框架下的抗战出版史个案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综述:有关“抗战文化”、“桂林'文化城'”和“出版史个案”的研究概况 |
一、关于“抗战文化”与“抗战出版史”的研究情况 |
二、关于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研究情况 |
三、关于抗战时期出版个案的研究情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体内容与创新点:基于传播学理论构架的出版史个案研究 |
一、基于历史学研究的史料爬梳 |
二、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内容构架 |
三、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文化供应社:非常态社会环境下诞生的媒介组织 |
第一节 冲突与流徙:抗战时期的文化传播生态 |
一、战时文化变迁:出版业的西迁与空间格局的转变 |
二、意识形态博弈:日伪、中央、中共战时文化政策之比较 |
三、聚合与多元:战时出版业的文化传播特征 |
小结 |
第二节 求同存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
一、新桂系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开放的政治姿态 |
二、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统一战线策略在广西的实践 |
三、地利与人和:桂林“文化城”形成的硬、软条件 |
四、桂林“文化城”独特的文化传播现象分析 |
小结 |
第三节 新军突起:文化供应社的诞生与发展 |
一、序曲:广西建设研究会对进步文化传播的铺垫 |
二、筹备与成立(1939年) |
三、发展期(1939年—1942年) |
四、转型期(1942年—1944年) |
五、重建期(1945年—1948年) |
六、转移期(1949年—1953年)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股份制”的出版企业与“进步性”的出版同人 |
第一节 “二元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模式与组织架构 |
一、文供社的董事会、监事会构成及股东会议制度 |
二、文供社的企业融资及增股状况 |
三、文供社的企业构架与运行 |
小结 |
第二节 进步性的人事组织策略与危机应变 |
一、建社初期的人事结构及学习型组织建设 |
二、皖南事变后的人事调整与出版人的坚守 |
小结 |
第三节 “监护人”:文供社的管理层 |
一、李任仁:“数茎红花带雨横” |
二、陈劭先:“海内几人同” |
三、陈此生:抗战文化合作的“桥梁” |
四、万民一、万仲文、赵晓恩:临危受命的“掌门人” |
小结 |
第四节 “把关人”及“舆论领袖”:文供社的编辑群与作者群 |
一、胡愈之:大众文化出版的操盘手 |
二、邵荃麟:进步文化建设的思想者 |
三、傅彬然、宋云彬、杨承芳等:学养深厚的出版专家 |
四、文供社的作者群:进步文化传播的“舆论领袖”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众化”语境下文供社的出版生产 |
第一节 抗战语境下的传播受众与文化出版 |
一、抗战时期的传播受众的特征 |
二、抗战时期“大众化”的出版特征 |
三、桂林“文化城”的出版物概况 |
小结 |
第二节 文化供应社的编辑方针及出版概况 |
一、制定与完善(1939年—1942年):以通俗读物为核心的编辑方针及书刊生产 |
二、发展与转型(1942年—1944年):以文艺类书籍为主的书刊生产 |
三、收缩与转移(1944年—1953年):以重版为主的维持性生产 |
小结 |
第三节 “文化室图书”与《新道理》:“大众化”传播语境下的通俗读物 |
一、大众文化传播的空间布局:“文化室图书” |
二、大众文化传播的时间延展:《新道理》杂志 |
小结 |
第四节 从“大众文艺读物”到“文学创作丛刊”:抗战文艺向深处挖掘之路 |
一、“大众文艺读物”的生产 |
二、通俗文学单行本的流行 |
三、青少年文艺类丛书的普及 |
四、“文学创作丛刊”的问世 |
小结 |
第五节 《文化杂志》月刊:学术理论的阐扬与抗战文艺的传播 |
一、《文化杂志》的创刊与编辑内容分析 |
二、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学术理性的阐扬 |
三、“文艺”栏目的设置与抗战文学的传播 |
小结 |
第六节 地方性出版物:权力场的借势与平衡 |
一、《干部政策》:广西地方干部建设学校的教材出版 |
二、“国民教育丛书”:广西“新县制”下的国民基础教育指导书 |
三、其他广西地方性书籍及学术书籍的出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供社战时的发行策略与话语权的斗争 |
第一节 文供社发行渠道的建设与拓展 |
一、1939年—1941年:发行部门的草创与发展 |
二、1941年—1943年:发行业务的壮大与延伸 |
三、1944年—1953年:抗战末期发行工作的转移与战后的重建 |
小结 |
第二节 文供社的发行方式 |
一、门市与批发 |
二、邮购业务 |
三、流动发行 |
小结 |
第三节 文供社的营销策略 |
一、品牌形象的建立 |
二、行政力量推广 |
三、自办期刊推广 |
四、广告宣传推广 |
五、书刊促销策略 |
第四节 “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与战时桂林出版生态 |
一、广告主体分析 |
二、广告内容分析 |
三、广告书价分析 |
小结 |
第五节 抗战文化的多形式传播与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
一、形式多样的抗战文化传播形式 |
二、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供社的出版传播效果、历史贡献及思考 |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活动的传播效果 |
一、出版物的传播覆盖面与数量 |
二、传播受众的反馈与影响 |
小结 |
第二节 文供社抗战文化传播的历史贡献 |
一、团结和保护了大量进步文化人维系了进步文化事业的开展 |
二、在文化运动低潮时期繁荣了抗战文化与地方文化 |
三、对抗战文化研究特别是抗战文学研究保存了大量的史料 |
四、为中国现代出版精神的建设提供历史参考 |
第三节 文供社出版活动的历史局限 |
一、通俗读物的过剩与经典作品的缺乏 |
二、权力场的博弈影响了出版生产的不稳定 |
三、战后未能延续文化生命服务地方出版事业的遗憾 |
第四节 对文化供应社出版传播活动历史的思考 |
一、“压制还是包容”:文化体制的策略选择 |
二、“顺为还是变革”:媒介组织的战时选择 |
三、“迎合还是引导”:传播主体的文化选择 |
本文结论 |
附录一: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大事记 |
附录二: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编印书籍目录 |
附录三: 《文化杂志》分类目录索引 |
附录四: 相关图片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一座营盘(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第二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第三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四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五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六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尾声 |
四、卫星通信:几家欢喜几家愁(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路径探究[D]. 胡婕.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D]. 王伟民.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环球网时政新闻翻译实践报告[D]. 范松梅. 天津大学, 2019(06)
- [4]2018年世界航天发射纪录[J]. 刘进军. 卫星与网络, 2019(Z1)
- [5]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6]民国出版评论研究[D]. 曾建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 [7]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D]. 王妍. 重庆三峡学院, 2018(03)
- [8]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D]. 宋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9]一座营盘[J]. 陶纯.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5(03)
- [10]美国务院无人机出口新政——美无人机工业的重大利好[J]. 廖月青. 现代军事,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