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莹[1](2021)在《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悲剧色彩》文中认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前苏联作家鲍·瓦西里耶夫的成名作,同名电影在2015年再次被搬上银幕,由导演列纳特·达夫列齐亚洛夫执导。该影片以"人与战争"的冲突为核心,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再现了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对个体生命的关怀,旨在颂扬人性美,从不同角度渲染悲剧色彩和爱国情怀,使读者体会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感染力。
孙小涵[2](2021)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基于二元对立原则的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汝瑶[3](2020)在《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视听赏析》文中研究说明俄罗斯电影中不乏精品,至今为国人所难忘,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是其中一部。在这部作品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如《喀秋莎》,承载了那一时期人们的记忆,曾经风靡一时,时至今日仍被许多人所传唱。2019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对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进行了重新拍摄。本文主要针对这部经典影片进行研究,分析视听呈现,希望以此带给人们更强烈的冲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体会到历史沧桑。
黄暾炜[4](2020)在《电影纪实美学的新探索——以8K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为例》文中指出电影具有记录本能,电影纪实美学的追求是电影艺术审美的主流,并伴随着电影艺术诞生而成长与发展。不同时代对纪实美学的追求有所差异,但纪实美学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随着当代高科技在电影领域的广泛运用,电影向虚拟现实与超真实记录两极发展,电影纪实美学的探索进入了超真实的新阶段。滕俊杰导演的8K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全球首部8k电影长片,是舞台艺术与
魏同乐[5](2020)在《普京时期卫国战争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塑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联及俄罗斯作为电影艺术理论和实践领域独具特色的大国,为世界电影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其中的卫国战争题材更因其独特的历史地位、鲜明的国家色彩、强烈的民族精神而成为自二战后苏联及俄罗斯各时期电影拍摄的重点选题。进入普京时期,俄罗斯官方延续苏联传统继续将卫国战争题材电影作为高扬爱国主义、凝聚民族力量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予以支持,成为当代俄罗斯文艺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论文重点探究了普京时期卫国战争题材电影与俄罗斯国家形象塑造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章梳理卫国战争题材电影发展的历史沿革;第二章围绕俄罗斯国家形象塑造战略,分析普京时期卫国战争题材电影的政策背景并结合当代俄罗斯文艺政策特别是电影政策,探究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府对卫国战争题材电影的价值取向和扶植举措;第三章以《布列斯特要塞》《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斯大林格勒》等为例探析普京时期卫国战争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艺术实践,重点论述其核心主题、叙事策略及艺术手法;最后在结语中评价普京时期卫国战争题材电影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经验,以期为我国战争电影的创作评论提供有益的启示。
董新妍[6](2020)在《查明哲舞台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查明哲是中国着名导演,在当今剧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他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舞台艺术特色。本文以查明哲导演的舞台作品为分析对象,对查明哲导演的创作手法及其思想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总结出查明哲导演的舞台艺术特征。“人文关怀”是查明哲舞台表达的重点,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体现了他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对人所展现出的局限性的担忧以及对人的未来出路的探寻。他擅于在舞台上营造严酷的戏剧情境,从而使人性得到丰富的展示。血腥暴力场面的直接展示是他经常采用的叙事手段之一。在创作的道路上,查明哲坚持现实主义,他所塑造的舞台场面逼真且气势恢宏,给观众造成强大的视觉震撼。对于歌队的运用,他的目的不是间离,而是使场面变得宏伟壮观,在视听上形成磅礴的气势。此外,在坚持现实主义的同时,他积极尝试运用写意化的表现手段:塑造表现性语汇以及运用戏曲元素,这些写意化的表现手段始终是为现实主义精神内核所服务。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探讨查明哲的舞台艺术。第一章,查明哲的创作历程:介绍查明哲在三个时期中所创作的主要作品,总结查明哲在三个时期中的导演艺术创作特点;第二章,苦难与尊严——查明哲舞台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分析查明哲对人物的塑造、对极端语境的构建、对“牺牲”与“救赎”母题的呈现方式;第三章,残酷与崇高——查明哲舞台作品中的个性特征:分析查明哲在舞台上呈现残酷之美的导演手段、歌队的运用、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场面塑造、写意化的表演方式以及戏曲元素的运用。
陈文杰[7](2018)在《一部来自“中国制造”的“俄罗斯歌剧”——从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谈中国舞台艺术领域在中西文化互鉴交融的体现》文中研究表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国家大剧院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创作的重要作品,首演于2015年。全剧以富有俄罗斯气息的动人音乐、诗画般的舞台呈现,揭示了残酷战争对美丽、青春、生命的无情摧毁。作曲家唐建平在保留中国歌剧特色的同时加入了苏联歌曲、俄罗斯传统民歌以及欧洲歌剧元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俄国二战题材作品。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由唐建平、万方、王晓
董秋荣[8](2018)在《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悲剧美学意蕴》文中提出2015年4月24日,战争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俄罗斯上映。不同于1972年上映的第一版电影所采用的诗意叙事手法,最新上映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集中刻画战争环境中的女性命运与情感为焦点,将于国家危难之际奋勇抗敌的女战士的柔弱与坚强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使战争英雄人物的呈现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既饱含无尽艰难,又承载无限崇高,深度展现了女性个体生命价值在抗争与死亡中的涅盘之美,使电影充满令人震撼的悲剧精神与悲剧美。
李一帅[9](2018)在《跨世纪的经典战争电影翻拍——俄罗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两个版本比较》文中认为在苏联时期和解体后的新俄罗斯时期,俄罗斯都拍摄了不少战争题材的电影。近年来,中国对红色经典战争题材的电影十分重视,也开始翻拍几十年前影响两三代人的红色经典作品。对经典战争电影的翻拍并不容易,既要保留其传统的美学价值,又要考虑当今电影的国际观众审美品位,考虑当代人的审美接受。俄罗斯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进行了一次经典战争电影翻拍的尝试,电影于1972年第一次改编上映,再于2015年翻拍,1972年版(后
金晶,张曦[10](2018)在《2015版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人道主义情怀》文中指出2015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虽然在情节上尽可能地忠实了前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小说原着,甚至还沿用了1972版电影扩充了的故事情节,但是在对许多细节的处理上,还是进行了隐密而细微的变化。新版导演改编了1972版电影中两次"射击俘虏"的细节、改动并重述了五个姑娘的命运、改变了原着和1972版电影的结尾,从而使整部电影呈现出淡淡的人道主义情怀。
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论文提纲范文)
(1)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悲剧色彩(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品创作背景 |
二、蒙太奇元素的色彩美 |
三、女性角色的悲剧美 |
四、人物语言的个性美 |
五、结语 |
(3)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视听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处理 |
(一)故事情节的编排 |
(二) 人物形象的塑造 |
二、视觉与叙事的处理 |
三、背景音乐与情节的交融 |
四、影片结尾视觉呈现出人道主义的沉思 |
(4)电影纪实美学的新探索——以8K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电影与生俱来的记录本性 |
纪实美学真实性的探索 |
科技助推下纪实美学追求的逼真 |
结语 |
(5)普京时期卫国战争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关键词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卫国战争题材电影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影响深远的苏联伟大卫国战争 |
一、苏联卫国战争在俄罗斯和世界史上的地位 |
二、苏联卫国战争与俄罗斯民族精神 |
第二节 苏联卫国战争题材电影的发展谱系 |
一、苏联卫国战争文学传统 |
二、苏联卫国战争题材电影的总体面貌 |
第三节 普京执政前卫国战争题材电影发展的基本状态 |
一、普京执政前卫国战争题材电影衰退的背景 |
二、普京执政前卫国战争题材电影衰退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普京时期卫国战争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政策背景 |
第一节 普京执政前俄罗斯文化领域的危机状态 |
一、国家意识形态真空和文化价值迷失 |
二、国家形象衰落 |
第二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电影政策的价值导向 |
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
二、传承经典电影艺术,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
第三节 普京时期民族电影产业发展的扶植机制 |
一、促进电影发展的主要国家政策 |
二、俄罗斯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的扶持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普京时期卫国战争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艺术实践 |
第一节 民族传奇与英雄叙事的重写——《布列斯特要塞》 |
一、重述卫国战争历史,强化民族集体记忆 |
二、塑造战争人物群像,歌颂平凡英雄 |
第二节 反思维度和女性视角的创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
一、经典影片翻拍,反思战争创伤 |
二、突出女性视角,歌颂人性光辉 |
第三节 高科技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典范——《斯大林格勒》 |
一、3D电影技术的视觉奇观 |
二、好莱坞商业片的运作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查明哲舞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查明哲的创作历程 |
第一节 早年求学时期 |
第二节 名声鹊起时期 |
第三节 多元跨界时期 |
第二章 苦难与尊严——查明哲舞台作品中的人文关怀 |
第一节 苦难的考验 |
第二节 残酷与人性 |
第三节 牺牲与救赎 |
第三章 残酷与崇高——查明哲舞台作品中的个性特征 |
第一节 残酷之美 |
第二节 歌队的运用 |
第三节 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场面塑造 |
第四节 从写实到写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7)一部来自“中国制造”的“俄罗斯歌剧”——从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谈中国舞台艺术领域在中西文化互鉴交融的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使用中国家喻户晓的俄罗斯故事打造中国原创歌剧 |
二、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中俄文化音乐交融的最佳体现 |
(一) 从俄罗斯民族音乐歌曲的运用谈音乐风格的俄罗斯化 |
(二)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俄罗斯歌剧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精神继承 |
三、中国歌剧“走出去”是21世纪中国歌剧创新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
(8)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悲剧美学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影故事的悲剧美学呈现 |
二、美之解构与重建 |
三、女战士之死的死亡审美 |
四、结语 |
(9)跨世纪的经典战争电影翻拍——俄罗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两个版本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个版本的叙事: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织 |
二、两个版本的语言:对话语言与诗性语言的变化 |
三、两个版本取得的成就 |
(10)2015版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人道主义情怀(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次“射击俘虏”情节与影片的人道主义关怀 |
二、五个姑娘的命运与影片的“反战”思想 |
三、影片结尾的人道主义沉思 |
四、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悲剧色彩[J]. 张雪莹. 今传媒, 2021(09)
- [2]《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基于二元对立原则的解读[D]. 孙小涵. 延边大学, 2021
- [3]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视听赏析[J]. 张汝瑶.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9)
- [4]电影纪实美学的新探索——以8K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为例[J]. 黄暾炜. 上海艺术评论, 2020(04)
- [5]普京时期卫国战争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塑造研究[D]. 魏同乐.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6]查明哲舞台艺术研究[D]. 董新妍. 上海戏剧学院, 2020(08)
- [7]一部来自“中国制造”的“俄罗斯歌剧”——从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谈中国舞台艺术领域在中西文化互鉴交融的体现[J]. 陈文杰. 艺术评论, 2018(12)
- [8]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悲剧美学意蕴[J]. 董秋荣. 电影文学, 2018(06)
- [9]跨世纪的经典战争电影翻拍——俄罗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两个版本比较[J]. 李一帅. 电影评介, 2018(03)
- [10]2015版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人道主义情怀[J]. 金晶,张曦. 戏剧之家, 2018(02)
标签: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论文; 苏德战争论文; 俄罗斯电影论文; 战争论文;